📖 ZKIZ Archives


中期Review: 四環醫藥、港通、上海復旦、中國安芯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4/08/review_29.html
近來有個『不尋常的好』-清早起床到披露易看上市公司公告,除了追看心水股的中期業績,也會八卦向來不關注的公司,覺得供股或重大交易披露的公告,蠻有趣的。這個另類新興趣,純粹好奇,不為分析。我估這是好現象吧!面對選股投資,不會『做嗰行厭嗰行』,而是越來投入,並從中發掘有趣之處。

回歸正題。我曾分析的四環醫藥、港通控股、上海復旦和中國安芯,都在這星期公佈中期業績。我試著簡短撮要和分享睇法。

1.  四環醫藥(460.HK)


四環醫藥(460.HK) 的中期業績,VIS 只有4分(10分滿分),代表公司營運狀況平穩,但不是處於高增長狀態。截至2014年6月30日(以下為人民幣)
  • 營運收入:~20億 (2013:23.24億,-14%)
  • 經營利潤:9.47億(2013:6.45億,+48.5%)
  • 淨利潤:    8.33億(2013:6.20億,+34.4%)
四環醫藥主要銷售心腦血管產品,佔總銷售額的94%。今年上半年的銷售收入下降了14%,因為調低了部分藥物的出廠價,而且某些藥物的銷售量下跌。公告詳細列出各種藥物的銷售情況,讀者可自行查閱。可是,經營利潤和淨利潤顯著上升,除了獲得的政府補助有所增加(從1.47億增加至2.26億),亦因為分銷成本大幅下降。公司持有的現金和可出售金融資產,合共約23億元,沒有銀行貸款。財務健康。不派中期息,資金會用於未來收購。

管理層指下半年會開拓新市場,兼且部分藥物的銷售應該更為出色,但我縱觀不同藥物的銷售情況,認為難以估算增長率,加上未披露未來的收購對象,我認為預期中的高增長步伐會稍為放緩。既然我的目標價$5.5 已到,會選擇先離場。未來有機會了解更多其藥物和內地銷售情況,再考慮投資。


2.  港通控股 (32.HK)


港通控股 (32.HK) 的中期業績亮麗,VIS 達8分,顯示營運增長迅速。截至2014年6月30日,(以下為港幣)
  • 營運收入:1.67億(2013:1.21億,+38%)
  • 經營利潤:3600萬(2013:-245萬,扭虧為盈)
  • 隧道收入:2.23億(2013:2.03億,+10%)
  • 淨利潤:    2.61億 (2013:2.05億,+27%)
先前看中港通控股,完全是看中西區海底隧道的收入。除了隧道的貸款已還清,車流量和隧道費都錄得穩健增長,而且現金流強勁。港通屬於傳統穩健的公用股。中期業績最驚喜的,不是西隧收入的增長,而是駕駛學院和電子隧道付費系統的38%營運收入增長,以及錄得經營利潤。公司財務穩健,持有現金15億,沒有銀行貸款。現價市值不足25億,市盈率僅5.6倍,值得投資。


3.  上海復旦(1385.HK)



上海復旦(1385.HK) 的中期業績普通,VIS 為5分,顯示營運狀況平均。截至2014年6月30日,(以下為人民幣)
  • 營運收入:3.70億(2013:3.86億,-4%)
  • 經營利潤:1.83億(2013:2.01億,-9%)
  • 淨利潤:    6,649萬 (2013:8039萬,-17%)
營運收入和利潤令人失望,亦讓我跌眼鏡。本以為中央加快全中國專用金融IC卡,上海復旦會受惠,怎知道彼長此消,金融IC卡的芯片銷售,沒錯是錄得增長,但整體收入卻被舊有的安全和識別芯片拖累,亞太區這塊高銷量高毛利的市場放緩,導致整體業務錄得倒退。持有現金約3.2億,沒有負債,而上半年經營現金流入約3.7億,財務穩健。

由於金融IC卡的銷售增長,被其它業務抵銷,難以估算下半年的業績或增長潛力。現價只屬合理,不貴亦不便宜。


4. 中國安芯(1149.HK)



中國安芯(1149.HK) 的中期業績相比去年上半年大倒退,屬意料之內。這情況計算VIS 並不管用。2014年上半年公司似乎沒做過甚麼生意,營業收入倒退超過9成。很驚人的數字,較我預期稍差,但相比去年下半年,沒有嚴重惡化。公司『持盈保泰』,持有現金約21億,沒有不務正業拿錢去投資。早前簽署的顧問服務,由於顧問未能履行,公司不需要付費,減低了支出。若以持有的現金和零負債看,公司財務穩健。可是早前奪標的政府項目,未知是否能如期開展。既然做生意,當然要『貨如輪轉』才能創造價值。這大概需要時間顯現。另外,公告指年初洽談的收購有變數。若收購不成功,則我先前估算的全年盈利數字會有改動,這的確帶來不確定性。

業績公佈後,股價未有大幅下跌,估計半年業績和去年下半年相差不遠,市場早已消化了。技術角度看,先前是$0.88 應已經是低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591

不適合基礎分析:中播控股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4/09/blog-post.html
這星期恆指一日大升超過500點,週四晚歐洲減息放水,股市熱烘烘。多數人會趁勢投資,這時候基礎分析,應該無人理兼嘥氣。跟市場趨勢無唔妥,這是最大路的方向。只是投資者需保持頭腦清醒,提醒自己理智。如果早已設定買入和離場計劃,股價升越目標價,選擇留守市場便要提升『止賺位』,免得因貪心或不自律而見財化水。若果高位趁熱鬧,止蝕位要定清楚,量力而為,免得接火棒。在投資市場長期作戰,我認為心理質素和執行力很重要。不能期望每次都是最低位入,最高位沽。我會試著提高精準度,但追求準確度的同時,可能應多花精神時間定計劃,並如實執行。長遠而言,這會有較優勝的效果

今次不談用價值投資角度選股,反過來談無法用基礎分析作投資決定的公司。讀者都知道我有一套VIS  (Value Investment Score) 系統,針對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計分。過往的文章多分析分數高,或持續有改善的公司。那是否分數低就不值得投資?我不知道。我的做法是,VIS 低於40分的公司,不應該以其財務狀況決定應否投資。它們的市場價值,並不是透過財務報表反映,可能是殼股或財技股。這方面不是我的專長。以下純粹舉例,讓讀者了解為甚麼看報表可能是浪費時間,應該從其他角度探討。


上星期看在披露易看公告,中播控股(471) 的中期業績,令我傻了眼。我強調以下只是舉例,因為不能從財務報表分析,不知道到底是否值得投資。中播控股現市值4.3 億。據說主板殼價約4至5億元,創業板大概2億。截至2014年6月30日的中期業績:

(以下是美元)
  • 營業額:  39.3萬(2013:55.5萬)
  • 毛損:      22.1萬(2013:34.7萬)
  • 淨虧損:243.5萬(2013:95.3萬)
自身業務不賺錢,縮減規模減低毛損。但因為其它支出和行政支出增加,所以淨虧損升了1.5倍。 再看其資產狀況。
  • 非流動資產:3,631萬,當中
    • 無形資產:2,369萬
    • 收購無形資產的按金:1,102萬
  • 現金結餘:352萬
  • 應收款項:186萬
再看負債
  • 應付款項:663萬
即是收回所有應收款項再加現金,都不夠還應付款項,公司淨流動負債126萬美元。另外,已發行的可換股票股及衍生金融工具,合共730萬美元。

看完以上數字,即是一間在主板上市的公司,半年只做320萬港元的生意,蝕錢之餘還要凈流動負債,算是無錢在手。而最大的資產是無形的,有形的非流動負債(可換股票據)就有730萬美元。對於業務蝕本兼無資產淨負債的公司,真的不能以基礎因素分析吧。

最近3個多月,經常在單日20大升幅上榜:
  • 5月26日,股價單日升超過73%
  • 稍為回落,5月30日單日升16%
  • 之後回落,7月4日又單日升20%
  • 再次回落,7月31日單日升15%
顯然,這間無法用基礎分析的公司,市場上有人追捧。我不知道經常留意20大升幅的投資者,會否因為短期內多次見到其名字,而建立了熟悉感。我再看過去10年的歷史股價圖,最高位是2006年的$12.7, 2012年9月曾經在~$0.46 水平1股拆10股,近日每股約$0.117公司現價市值4.3億,加上淨流動負債約1,000萬港元,屬合理的殼價範圍。

我不知道沒有實質資產和其它負債,是否等同容易處理的靚殼。5月份中播控股公佈以6800萬美元,收購主席私人持有的Chi Vision 78%股權。Chi Vision 持有美國6個都會城市的UHF 頻譜電視台的使用和經營權。當中3000萬美元以現金支付,另外3800萬美元透過發行可換股票據支付,有效期6年。換股價$0.15,若計及所送的紅股供股權,每股平均價約$0.10。

上市公司掏盡自身現金,再加發可換股票據收購主席的私人公司。我不熟悉財技運作,但單從錢銀的流轉看,公司付了現金給主席,同時透過供股權和可換股票據,令股權集中並保留其控股地位。

我再次強調,不懂得分析這類型的公司,未知是否值得投資,也沒有任何內幕消息,不知道未來是否有搞作。這次純粹在披露易見到未能用VIS 系統作基礎分析的公司,和讀者分享而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978

業績公佈之後:穩步增長的新意網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4/09/blog-post_12.html
上星期點名殼股中播控股(471)。中秋之後停牌有公告,復牌後股價兩日內飆升兩倍。不知讀者有無順勢賺少少錢呢?如果錯過了,請別期望下一次我向來不鼓勵炒殼股,所以不夠膽推介。公司市值~4.4億,但一日的成交額超過2.7億,超過市值的50%。市場何來咁多貨呢?這類炒作無論時機和價格,散戶都難以捉摸。別說沒有內幕消息,就算有可靠消息並八成時間贏錢,但只要一次失誤,可能已難以翻身。散戶面對這類投機,抱著『小賭怡情』的玩樂心態可以若果沉迷其中,會變成賭徒兼難以過正常生活。炒殼股運氣的成分高,自己沒控制權。既然無法掌控運氣,專注有根基的價值投資較實際



新意網(8008) 昨天公佈全年業績。不是超級亮麗,但業務和盈利都穩定增長。最新的VIS 依然超過80分,截至2014年6月30日:
  • 營業額:    8.46億 (2013:7.64億,+10.7%)
  • 毛利:        5.47億 (2013:4.63億,+18.4%)
  • 經營利潤:5.46億 (2013:4.76億,+14.7%)
  • 淨利潤:    5.85億 (2013:5.30億,+10.4%)
  • 毛利率:    64.7% (2013:60.5%,+4.2%)
  • 淨利潤率:68.1% (2013:69.4%,-1.3%)
新意網無論營業額、毛利、經營利潤和淨利潤,都有雙位數增長。雖然只是一成多而不是三成多的高增長,但勝在業務穩定,而且毛利率高。我真的想不到哪些行業的毛利率和淨利潤率可以達到6成以上。而今年的毛利率較去年提升了4.2%,顯示管理層有效管理。至於淨利潤,因為投資物業的公平值增加不及去年,所以淨利潤的增長較經營利潤的14.7%低。以往曾分析過新意網,雖然是創業板,但公司財務穩健,持有8.85億現金,沒有短期或長期負債,派息率高達70%。若只計基礎盈利,不計算投資物業公平值增加,則派息率達100%。可見公司財務穩健,現金流強勁。

公司的主業是營運數據中心,全年整體租用率達86%。去年10月獲批准在沙田數據中心的剩餘樓面,由工業用途改作數據中心。同月亦投得一幅將軍澳地皮(至今唯一一幅政府指定作高端數據中心用途的地皮,並可作分租用途。)公司將興建數據中心,估計2017年落成。現今世代越來越多人用智能手機和板腦等,而雲端服務越來越普及,加上更多行業運用數據分析,市場對數據中心的需求會不斷增加。營運數據中心是『當頭起』的業務,回報未必一時三刻看到,但市場需求增加是大趨勢,公司應能從中分一杯羹。

新意網現價$2.72,市盈率約18.7倍。相比早前推介的港通控股(32),市盈率只有單位數,似乎貴很多。但新意網的利潤增長和經營利潤率,都遠勝港通,加上市場需求增加的大趨勢明顯,以及公司正在擴張,數據中心一旦落成,增長率將不止一成多。我認為現價屬抵買,兼值得長期持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831

試談細價股:首都創投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4/09/blog-post_26.html
過去幾天 iPhone 6 炒燶,報紙專欄提醒散戶小心細價股殼股,全城炒味濃。其實,當一個產品或炒賣方法街知巷聞(如 iPhone 6),邊際利潤定降,投資者便要注意相對風險了。

中國天然氣個多月大升3倍,昨日曾一度大跌70+%,及後反彈,單日跌幅仍達37%,真是心血少啲都頂唔順。我心血少沒有買,亦從來不鼓勵炒賣。真正成功的公司,應該是大小股東和員工齊齊賺錢。如果投機成分重,則時機難捉摸。有經驗人士能從中賺大錢,散戶卻往往成為大鱷點心。

雖然我不熱衷亦不會主動發掘細價股或殼股,但上週到花旗國前如常看港交所公告,首都創投(2324.HK) 引起我的關注。這間細價主板公司,當時市值僅超過2億,沒有淨負債。股價相對淨資產值(~$0.7)有大幅度折讓。 翻查年報,公司的主營業務是投資香港和內地的上市和非上市公司。再細看截至去年末持有的股票,大多是名不見經傳的創業板股票。所以,股價相對淨資產值有大幅度折讓,非常合理。除了資產值折讓,吸引我注意的,公司於9月中終止其與投資經理中國天使的合約,公告指未來會尋覓聘請合適的投資經理;至於殼價,雖然是主板上市,但因為是21章投資公司,不能有自身的主營業務,注資亦不能超過30%,所以殼價較主板甚至創業板的公司低,大概~1.2億。(註:感謝專欄作家渾水飛鴿傳書,提點首都創投屬 21章公司,並提供此類公司的殼價範圍。)  計及殼價和資產值折讓,當時認為每股$0.215 是合理價。


我向來不喜歡亦不願意向公眾介紹細價股,因為風險高,而且時機難捉摸。無論是上次舉例的中播控股(471.HK),還是今次關注的首都創投(2324.HK),短時間顯現效果都是運氣。中播控股是淨負債公司,VIS 不足50分,不適宜用基礎分析估值,需要另類角度解讀。獨立投資者沒有內幕消息又經驗不足,面對這類公司就似是空中樓閣、海市蜃樓,心中毫不踏實。首都創投的股價相對淨資產值有大幅度折讓,VIS 超過60分,同樣是細價(殼)股,基礎因素相對踏實。但由於是21章投資公司,業務受限制,市值需要打折扣。

殼股和細價股的風險很高,因為財技手法形形色色,往往以為到尾聲卻原來仍有後著。翻查首都創投的歷史,合股、供股、拆股、可換股債劵、送紅股權證等全部用齊。真正看到頭暈都未計清楚每股幾錢。去年初發行的可換股債劵,換股價$1。到期日債券全數換成股份,公司更宣布每股送 4股。即是原本以為每股至少值$1 的投資者,會發現原來每股平均價是$0.2。而年初公司送給股東的紅股權證行使價為$0.25。(所以,我認為股價自6月初低位$0.122回升後,$0.215左近應該有支持。) 儘管向所有股東送股和紅股權證似是公平舉動,但已發行股本由1.7億多股擴大至9.56億股,股票流通比例大大降低吧~  我不夠膽批評財技手法,畢竟某些時候,例如去除現有業務或注入新業務,真的需要運用財技,否則難以清理乾淨。但讀者看到上述的財技手段,了解時機難以捉摸的意思吧。

首都創投現價~$0.30,較個多星期前升值了30-50%,我不知道現價是否值得投資。讀者可先關注,並等今日(9/26) 收市後公布全年業績,了解公司未來發展路向,再計數分析每股價值是否值得投資。(註:渾水的見解是:抵,但很難炒,因為需要有大炒家。)

×××
(以下一段文字和上述分析沒有關聯,純粹表達我對投資殼股和細價股的一般看法。)

我強調短期炒賣細價股是高風險行為,時機難捉摸之餘,有些錢是不應該賺的。賺錢的方法和門路很多,不需要參與『損人利己』的手段(例如大戶散貨時借媒體大力唱好讓散戶接火棒;或者吸貨時極力唱淡震倉;又或製造股價爆升現象同時發佈利好消息引人進場等。)當然獨立投資人難以製造上述效果,而且沒有不懷好意,只想ride the wave,但參與其中可能會累及自身走唔切。既然賺錢途徑多的是,何必要『損人利己』呢?所以,考慮投資基礎不及藍籌或基金股穩固的公司,要選擇安全網較充足的,十分清楚買賣的理由

×××
【代郵】上週推介的《分析之師》網站,每天更新恆生指數的市盈率(P/E ratio)。有讀者閱讀後,詢問哪裡能獲得恆生指數的市賬率(P/B ratio)。如果其它讀者知道,希望能與眾分享。謝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554

公佈業績之後:首都創投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4/10/blog-post.html
週日警方向和平理性集會的市民投擲催淚彈,震驚全港。平日,我習慣工作期間用靜音模式,甚至關掉手機,避免思緒受notifications 干擾。但週一週二,我的電腦屏幕始終播放『佔鐘』的新聞直播,而手機的Facebook notifications 震個不停。我如常盯著股市,希望尋找出貨或危中有機的signal,卻難以集中精神。最終,我選擇按兵不動 - 因為狀態不佳時做決定,錯的機率大大提高。

過去一個月,恆指從9月4日的25,362點,下跌了接近2800點至今日最低位的22,565點,這種接近直線向下走的圖表,夠嚇人的。幸好,我的投資組合和恆生指數的關聯系數低,波幅有限。這次,價值投資策略體現了其『優勢』- 不必時刻回應市場波動,容許『喘息機會』。



「羅馬非一日建成」- 價值投資著重時間:基礎因素強的公司抵得住時間考驗,其價值終會體現。短暫的『佔鐘』,(加上兩天假期,這星期只有三個工作天)對大部分公司的實質營運影響有限。『佔鐘』阻塞道路影響交通、學生罷課影響學業進度、商店做不了生意等,是事實,但都是暫時性的。「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政府多年以來對真普選的訴求不予理睬,更強行推出有篩選的倒退機制,甚至向和平理性的人民投擲催淚彈,令數以萬計的市民忍無可忍,走上街頭和平抗爭。事件始末,可參考Q&A 《香港發生甚麼事了?》,精簡易明。雖然『佔鐘』帶來短暫性的不方便,但我會以『真普選能帶來長遠回報』的眼光看待。

這星期只得三個工作天,加上市況波動,續談上週分析的首都創投(2324)。它公佈了全年業績,亮麗非常,VIS(value investment score) 超過70分。截至2014年6月30日:
  • 每股盈利$0.20
  • 持有現金超過$1.47億
  • 出售可供出售投資的應收款超過9468萬
  • 持有的可供出售投資和財務資產,接近3億
首都創投現市值約$2.63億,每股~$0.26,市盈率僅約1.3倍,而市賬率有超過6成折讓。沒有短期或長期負債,財務健康。首都創投是21章的投資公司,主營業務和控股比例皆受限制,只能從事投資,所以殼價不及一般的主板和創業板公司,大概只有1.2億。但撇除殼價單看業績,即使對其持有的名不見經傳公司股票作50% 折讓,估計約7-8成市值有現金支持。而營業額從去年的2110萬大幅上升至1.36億,淨利潤更扭虧為盈,從去年虧本782萬至全年獲利7256萬。

投資公司的性質,的確較難預測下一年度的營運狀況,市值會隨大環境上落。但現價無論市盈率和市賬率都屬於極低水平,加上現金水平高和沒有負債,風險相對低,值得投資者注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048

傳統價值投資股:越秀交通基建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4/10/blog-post_10.html
原本期望週五學聯和林鄭的對話,怎知道政府言而無信 - 林鄭放飛機,學生佔領運動要繼續。在這風雨飄搖的日子,我運用VIS (Value Investment Score) 選價值投資股 - 即基本因素強,有增長前景,兼現價抵買的股票。附合以上條件的,有越秀交通基建(1052.HK)。


越秀交通基建的主要業務,是投資和營運廣東省及其他經濟發展區的高速公路和大橋。附屬公司項目有7個,包括廣州北二環高速,陜西西南高速,天津津保高速,廣西蒼郁高速,湖北漢孝高速,湖南長株高速,河南尉許高速。另有5個聯營公司項目,包括虎門大橋,廣州北環高速,廣州西二環高速,汕頭海灣大橋和清連高速。其2013年的VIS 達77分,而2014上半年的勢頭指標達6分,顯示財務和發展皆穩健。截至2014年6月30日(以下為人民幣):

營運收入:8.77億 (2013H1:8.24億,+6.4%)
經營利潤:4.93億 (2013H1:4.69億,+5.3%)
淨利潤:   2.91億 (2013H1:2.55億,+13.8%) 

經營利潤率:56.2%  (2013H1:56.8%,-0.6%)
淨利潤率:    33.1% (2013H1:31.0%,+3.1%)

從上述數字可見,營運收入和經營利潤的增長溫和,只有5-7%。而淨利潤的增長率接近14%,主要因為(1)財務費用支出較2013H1大幅下降18.5%,以及(2)合營和聯營公司業績上升13.5%。持有的現金等值物約11.6億元,短期貸款約5.5億元,長期貸款約48.4億。單看數字,負債不輕,但持有現金是短期借款的兩倍,加上全年盈利(2.91億 x 2 = 5.82億)超過短期貸款總額,似乎不會出資金周轉不靈的情況,所以短期財務穩健。至於長期貸款,中期報告顯示~20% 屬於1-2年內到期,其餘的70%,2-5年和5年以上貸款各佔一半。以公司持有的現金、盈利模式和現有貸款額估算,未來2-3年都不屬於負債過高的情況。而高速公路和大橋的經營利潤率和淨利潤率高,分別超過56%和33%,屬於高回報率的行業。

我認為越秀交通基建屬於穩陣的價值投資股,除了財務穩健,亦因為其營運數據夠透明,每個月更新,讓投資者能及時掌握業務狀況。

單看上半年的營運收入和經營利潤,只有5-7% 增長。究竟公司能否保持增長勢頭?為此,我特地找來2011年1月至今,每個月的營運數據。若單看過去3年,1- 8月的營運數據,

(每年1-8月)             2012          2013          2014
日均收費車流量 +10.7% +15.8% +10.7%
路費收入 +7.4% +15.8% +9.9%

從上述數字可見,2013年的增長強勁,日均收費車流量和路費同步上升。這是因為兩條於2011年末和2012年末新營運的高速公路,帶來增長動力,兼且兩條新高速公路的業務上了軌道。2014年沒有任何新增高速或大橋,但車流量和路費收入增長約10%,較半年結的數字佳。這顯示公司保持增長勢頭,並成長動力未減退。


(圖表來源:<信網> 港股360)

現價約$4.88,預測市盈率僅約11倍。以其年增長~10%,經營利潤率和淨利潤率達56%和33%,再加上半年派息率50.3% (即每股派息$0.11,預計全年股息率約4.4%),屬抵買。若從技術指標看,越秀交通基建正處於上升軌道,現價貼近軌道底部,亦屬抵買指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584

價值與抗逆力:零售業&博彩業二例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4/10/blog-post_17.html
多事之秋,日日有大單新聞。上星期林鄭無端擱置對話,這星期有689 收UGL 回佣涉利益衝突和逃稅、警察對無攻擊性市民行私刑等。之後,希臘金融危機又到...  在這紛亂的日子,真的要做好風險管理。投資不用心急,面對每天難以預測的事態發展,寧願賺少一點,先看定情況。價值投資的優勢,是短期政治因素不影響公司生意礎,即使不是順風順水的日子,都心感踏實。




今次不選股,談談如何比較基本因素,以及看公告的重要性。

1.  零售業 - 莎莎(178.HK) vs 卓悅(653.HK)

這兩個連鎖零售店售賣美容和化妝產品,卓悅更兼賣零食。我們經常在旺區見到,很有熟悉感。現價市盈率,莎莎約15.9倍,卓悅約12.2倍。為甚麼莎莎的股價比較貴?合理嗎?還是卓悅屬落後股,要追?一齊看看基礎因素。
  • 莎莎和卓悅的VIS (Value Investment Score),分別是70分和61分
  • 莎莎市值大約150億,卓悅大約34億。莎莎規模大很多,股價有行業龍頭premium
  • 莎莎和卓悅的經營利潤率分別是14.2% 和10.8% 
  • 營業額的增長率,莎莎有雙位數,卓悅則是單位數。
  • 以上顯示卓悅的增長和盈利能力,都遜於莎莎。
佔領運動9月底開始至今,橫跨十一黃金週。零售股曾受沽壓,因為市場智慧相信佔領運動阻街,直接影響零售商戶的生意。

10月8日和9日,莎莎和卓悅自願發公告,公佈黃金週期間香港和澳門未經審核的零售業務資料。

零售銷售同比增長 - 莎莎:-1%,卓悅:  -8%
同店銷售同比增長 - 莎莎:-3%,卓悅:-16%

以上數字可見,佔領運動對莎莎影響微,對卓悅卻是明顯的。到底,佔領運動是否嚴重影響零售業?還是每間公司的管理層策略更影響業績?上述例子,值得讀者思考。自願性公告黃金週的銷售情況,能掃除不確定性,而對比同業更優劣立見。基礎因素好的公司,抗逆力高。股價較同業貴,合理。

2.  博彩業 - 金沙中國 (1928.HK)

市場在6-7月時就看到澳門博彩業的收入逐漸下降,維持不了上半年的高增長趨勢。過去3個月,博彩收入相比去年,更錄得跌幅。

(下表以澳門元為單位,每1.03澳門元 = 1港元。資料來源: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

(億元)    2014           2013       變動率
7月     284.15        294.85        -3.6%
8月     288.76        307.37        -6.1%
9月     255.64        289.63      -11.7%
合共   828.55        891.85        -7.1%

上述數字可見,澳門的博彩收益正在下降。怪不得早陣子濠賭股的股價不斷往下走。

金沙中國的VIS (Value Investment Score) 達77分,而截至6月的半年勢頭指數達8分,基礎因素強。10月16日,集團公佈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財務業績。
  • 總營業額從去年同期的23.4億美元下降至23.3億美元,跌幅為0.4%。相比澳門的博彩業總收入下跌7.1%,金沙大幅跑贏市場。
  • 經調整物業EBITDA 由去年同期7.85億美元,上升至8.12億美元,升幅為3.3%
  • 收入淨額更由去年同期的6.18億美元,增加至6.45億美元,升幅為4.3%
以上數字顯示,即使整體市場環境轉差,管理層仍舊有能力提升EBITDA 和淨收入,並盡量保持營業額水平,抗逆力強。若細看業績公告,更會發現金沙中國不會單單偏重博彩業務。娛樂場收入之外,管理層花心力提升客房、餐飲、購物中心、會議、零售和其它等業務的收益,而大多都錄得顯著的雙位數增長。有興趣的讀者可到港交所找出公告細看。

投資需要看市場趨勢,也需要了解個別公司的營運和財務狀況。上述兩個例子,希望說明基礎因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和同業比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858

【雜談】如果人生只剩兩星期...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4/10/blog-post_21.html
佔領運動持續超過20天。我去過金鐘,銅鑼灣和旺角的佔領區,看到毫不一樣的香港。『遍地開花』和『長期佔領』不是任何人當初能預計的。有誰估到向來政治冷感的香港人,會瞓街超過20天?而股市經濟交通等,基本上正常運作,不受影響。看著香港的轉變,投資交易之外,會思考人生。


Steve Jobs 曾在Stanford 的畢業禮演說, 談及人生的 3個小故事.  這篇演說令人印象深刻, 我曾看過很多遍.  除了"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他提及的一個生活『小錦囊』,我也會間中拿出來用。

Steve Jobs 會對著鏡子,問自己若這是人生的最後一天,他是否仍會做當下的事。如果持續一段日子的答案是"No",他就知道要作出改變。畢竟,人生短暫,要花時間在自己有熱誠的事上。

對這個的小錦囊,我會改動方式&內容:

  1. 不會對著鏡子問(這太令人分心,難以專注思考) 
  2. 改變時長 - 3個月,1個月或2星期。(3個月給人的感覺是還有不少時間完成很多事,可以計劃。1個月或2星期屬「合理短暫」的時間,逼著自己focus 最重要的人事物) 
  3. 除了『是否做當下的事』,加多一條問題:時間會怎樣花?

我慶幸 - 我會繼續做當下的事而時間的分配,也許和現實中相差不遠,倒是要多花一點時間聯絡好朋友。如果想像只剩2星期的時間,篩選之後想見的人,除了家人親戚,就是曾經誠懇交心的朋友。他們在人生中不同階段出現,中學、大學和工作後認識的人。有些仍保持緊密聯繫,有些則因為居於外地而較少聊天,有些則是工作忙或業務少交雜而疏於碰面。有趣的觀察 - 名單上的人,與時空和領域(何時或甚麼情況認識)無關,而是感情是否深厚(即便現下淡了) 以及共同經歷有關。 這個練習找出的,未必是最喜歡或最常接觸的人事物,而是重要的人事物 - 當時間有限,願意分配多少時間就體現了重要性,而重要性與接觸的頻密度,未必有很強的correlati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859

增長型獨家業務 :中國民航信息網絡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4/10/blog-post_24.html
10月23日,恒指牛熊證的街貨比例是1.01,市場真正無方向。(數據來源:《分析之師》牛熊證街貨量分析我選股向來不多理會恆指走勢,因為兩者的關連系數低,但想借『牛熊對峙』說明市場走向難以預測。投資選股作基礎分析固然重要,但由於時機不容易捉摸,重點不是選對或選錯股,而是風險管理(例如止蝕)。別說投資,就是有得溫書的考試,都不可能次次100分。所以,選股投資短期有失誤,屬預期之內的風險。要保留甚至提升回報,需要合適的機制。我理解止蝕離場或股價高峰回落後放手,都是不容易的事,要越過心理關口。可是,若無法控制風險,則難以預計勝出率並持盈保泰。學懂風險管理是必經階段吧

舉個簡單例子:你手中有一張10元紙幣,可以交換我口袋中的錢。你看不到口袋內有多少錢,但知道有50%的機率是20元紙幣,50%的機率是5元硬幣。請問,你會選擇交換嗎?這例子不是要賭大細,而是計數 - 機率和風險。賺和蝕的機率都是50%。風險:最多蝕5元,回報:最多是10元。即是同等機率下,回報是風險的2倍,當然值博。個股的基礎分析,是為了估值,找出可能的回報。而分散投資和止蝕位等策略,則屬於風險管理機制。


回歸每週主題,運用VIS (Value Investment Score)選股。我一直留意中國民航信息網絡(696.HK),其2013年的VIS 為78分,財務穩健。而上半年的業績好,勢頭指數達9分,發展趨勢良好。截至2014年6月30日(以下為人民幣),

營運收入:   25.4億 (2013H1: 19.8億,+28.6%)
經營利潤:     7.3億 (2013H1:   7.1億,+2.4%)
淨利潤:       11.3億 (2013H1:   6.3億,+78.5%)  
經營利潤率:28.8% (2013H1:   36.2%,-7.4%) 
淨利潤率:    44.6% (2013H1:   32.1%,+12.5%)

從上述數字可見,公司於今年上半年業績大好。營業額和淨利潤都較去年同期大幅上漲。營運收入的增長,主要由數據網絡和其他收入帶動,較去年同期增加約80%。而主要業務 - 航空訊息技術服務收入,則較去年同期上升約10%。經營利潤的增長相對低,只有2.4%,這是因為(1) 技術支持和維護費大幅提升73% 和 (2)IT 集成類業務快速發展,致其他營業成本增加了140%。在高速發展的業務,成本較收入增加快,或兩者的增長有時間差,可以理解。而被成本增加抵銷的營運收入增長,則有政府補貼達5億元(鼓勵集團在北京順義區後沙峪經營信息服務), 致淨利潤較去年同期提升12.5%。

除了上半年的數字,也看一看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全年業績數字:

營運收入:   45.1億 (2012: 40.1億,+11%)
經營利潤:   12.3億 (2012: 12.2億,+1.3%)
淨利潤:       12.1億 (2012: 11.3億,+6.4%)  
經營利潤率:27.4% (2012:  30.0%,-2.6%) 
淨利潤率:    26.7% (2012: 27.9%,-1.2%)

從數字可見,2014年上半年的營運收入和經營利潤的增長率,都較2013年全年為佳,可見集團的發展勢頭強勁,處於增長期。而截至2014年6月30日,只有現金~33.8億,沒有短期或長期銀行貸款,財務狀況健康。

看完數字,到底集團的主要業務是甚麼?

集團的主要業務是國內航空業的電子信息技術產品,包括航班控制系統、計算機系統分銷服務、機場旅客處理系統服務等。其電子旅遊分銷系統處理國內外的商營航空公司的航班訂座,另有出票、結算、旅遊增值等相關的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而集團自主研發的全自助行李系統已在廣州和天津等機場投產,又有應用程式為旅客辦理登記手續。另外,集團的數據網絡收入來自為酒店、機場和航空公司提供旅遊分銷、航空貨運物流信息其實、機場訊息技術服務等。 而2014年上半年的營運收入增長,主要來自航空旅客增長、清算業務量增長,以及數據網絡收入增加。(由於篇幅所限,對集團業務有興趣的讀者,我鼓勵參閱集團的年報。)

我認為航運量的增長和航空訊息技術產品的需求,會保持溫和增長。集團未來的營運收入,主要又數據網絡收入增長帶動。畢竟這是智能手機年代,而且航空交通和旅遊業務蓬勃,對這方面的需求會越來越顯著。而中國民航訊息網絡,在國內就似有壟斷和獨家的優勢,會因而受惠。


(圖片來源:<信報>網站港股360)

集團的股價於第二季形成下跌趨勢,從高位$8.67 下降至$5.59。5月尾重拾升軌,至今已形成上升軌道。現市值約79億港元,市盈率約16倍。截至6月30日持有現金約43億港元,沒有任何銀行貸款,現金流健康,財務實力雄厚。以經營利潤達接近30%,加上數據收入業務顯示強勁增長而言,我認為仍然抵買。近日由週三的高位$8.73回落至週五收市價$8.2,雖然未達上升通道的底部,但值得讀者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487

Oct 26 【週末雜談】快樂學說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4/10/blog-post_26.html
老生常談:「有錢未必開心」、「開唔開心全乎點睇」。十分老土,但放眼觀察,很真實。

快樂與否取決於做人態度。

幾個平凡小故事。不談極端富裕或貧窮,而是不愁衣食,溫飽有餘的中產。



(1) 小夫妻

我向來欣賞這對夫婦。女的性格樂天,爽直開朗。健談不囉嗦,會為人設想,對朋友兩脅插刀,不會斤斤計較。而金錢觀念是賺得來花得去。愛名牌手袋,逛Baby Kingdom & 淘寶,玩手機遊戲,但毫不港女 - 不挑剔不貪錢不難伺候,容易相處,凡事看得開,無嘢大件事。男的脾氣好,隨和不造作,會為人設想,齊整不少爺,凡事無乜所謂。兩人都是專業人士,用情專一感情好,生活美滿。

上述都是我欣賞的性格優點,當中最值得學習(我認為大部份人做不到),是「無嘢大件事」。

所謂「無嘢大件事」,是真正看得開,凡事不執著。例如:(1) 父親患癌並於確診後數月內逝世,不會天昏地暗頹廢生活。半年後一班朋友外遊,告知朋友這件傷心事,語調心情平和,了解「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2)幾年後母親患癌,等報告期間,她不慌張。聽醫生建議後,母親接受治療兼康復。整段期間,不會過分擔心。(3) 懷孕時不過分著緊。會戒口,也會偷飲凍飲,照常行出行入,生活不受影響。嬰兒出世後,不會精神緊張。她餵哺母乳,但白天外出或半夜不想起床,就少泵一次以奶粉代替。

與她相處,舒服自在,因為『無嘢大陣仗』。所謂不大件事,並非不處理。每一個問題,該做和可以做的,都做了。只是心態平和,對人對事寬容,不會太著緊擔心。

兩夫妻『對人對事寬容』,是真正寬容,給予自由度,不會強迫誰跟隨誰的標準。例如:兩位親家奶奶不咬弦,見面不瞅不睬,或者離場抗議,都不會影響兩夫婦感情。夫妻二人明白兩位師奶各有缺點和麻煩之處,不會指責對方,亦不會要求自家人改變。反正就由得兩位奶奶按自身性格脾氣待人接物,不強迫任何人,未來盡量避免兩位奶奶同場。

我萬二分欣賞他們凡事處之泰然、無嘢大件事的做人態度。我估大部份人做不到 - 很多人都會緊張執著、提前擔心、強逼改變等。

而小夫妻相處融洽,感情深厚,除了年資,是價值觀相近,同樣懂得為人設想,不小氣不記仇,金錢觀一致,不斤斤計較,凡事看得開。兩人都容易相處,生活舒服自然。

的確,收入安穩不愁衣食能免卻不少煩惱。但,到底是否關錢事?我見過同樣生活溫飽,開店當老闆的夫妻。二人同樣用情專一,一心一意為小家庭打拼。無奈二人工作繁忙影響脾氣,著眼細節致神經緊張,對人對事有要求,需要他人跟隨自身標準,著緊錢財較少享受生活。遇到問題,同樣是逐件處理解決,但抱持的態度不一樣 - 緊張、執著、擔心。未必是自尋煩惱,卻苦了自己和身邊人。而另一種苦了自己苦了別人的生活習慣,是潔癖(這個很普遍)。搬屋之後,每一件傢俱如椅子飯桌,需要先徹底抹乾凈,再用保鮮紙包好,隨後再鋪桌布坐墊。外遊時很多活動不參與,就是怕不乾淨。他們對衞生的標準高,自有其道理,不是錯。只是神經緊張,令自身太累,少了享受生命的時光。

(2) 退休夫婦

夫妻二人感情深厚,健康不俗。兩老與仔女向來有傾有講,仔大女大事業有成,兼且可享兒孫福。兩老本來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移居外國住獨立大屋,弄孫為樂。也許照顧孫兒太累人,導致身心俱疲,加上語言不通,失去香港社交圈,又沒有機動性(被孫兒困身或去商場要駕車),不習慣外國食物,致使凡事看不順眼。每每日常生活瑣事,看在眼裡都變得負面,不再常常感恩,或欣賞世界萬物。

人生中不如意十常八九,難以事事稱心如意,本屬正常。至此,自身態度就成為快樂關鍵。要抱怨還是從容面對?

我相信各人有各自的苦衷,生命中有高有低。儘管衣食豐足,依然有大小問題。這時候,小夫妻的『凡事看得開,無嘢大件事』就大派用場(當然,他們其它的個性特質都是榜樣)。我看他們滿有福氣,生活愉快。

小夫妻的處世態度,就是快樂學說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7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