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固廢論壇紀要:危廢行業整合仍處初期,餐廚推廣力度或...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917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4-12-15 12:07 編輯

固廢論壇紀要:危廢行業整合仍處初期,餐廚推廣力度或加大

要點

我們於12月12~13日在北京參加了中國水網&固廢網舉辦的“2014第八屆固廢戰略論壇”,結合會議專家的演講內容,我們對固廢行業的最新觀點如下(詳細紀要附後)。


垃圾焚燒:“十二五”規劃產能目標恐難完成。“十三五”雖有空間,但投產增速大概率下行。1)根據國務院印發的《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十二五”規劃》,2011~2015年計劃新增垃圾焚燒產能22萬噸/日,到2015年底,焚燒產能要達到31萬噸/日;而根據行業協會的統計,截至2014年底,全國投運的垃圾焚燒處理產能約為18.9萬噸/日,2011~2014年分別新增約2、2、2.5、3.5萬噸/日,若要完成規劃目標,意味著2015年需投產約12萬噸/日,超過前4年之和;2)2013年我國城鎮人口7.3億,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約1kg/天,假定未來城鎮生活垃圾的50%采用焚燒處理,則對應產能上限約在37萬噸/日。即使這一目標在2020年之前完成,對應的新增產能量將基本與“十二五”持平,因基數增大的原因,增速是下行的;3)截至2014年11月底,已投運產能排名前10的企業市場占有率合計59%,同比降低6個百分點,但領先企業的排名次序整體變化不大。


工業危廢:行業持續整合,集中度提升空間大。1)我國危險廢物年產生量約在4000~6000萬噸之間,而納入官方統計的僅約3500萬噸(2012年,中國環保產業協會);2)我國具備危廢處理資質的企業有1000家以上,其中,具備30種以上危廢種類處理資質的企業僅占1%,牌照門檻較高;3)參考國外,美國前50家企業的危廢處理量,占危廢總產生量的70%以上,而我們國家這一比例估計不超過30%,行業集中度提升空間大。


餐廚處理:“十二五”為試點期,“十三五”推廣力度或加大。1)我國餐廚垃圾處理對應的建設投資空間在500~1000億元,而“十二五”規劃僅109億元,行業建設高峰尚未到來;2)2011~2014年,國家先後推出4批83個試點城市,預計2015年推出第5批,試點城市總數達100個;3)從試點數量上來看,“十二五”規劃建設目標有可能達成,但我們根據本次會議了解到,部分試點項目的運營情況不佳,2015年後,投資運營端或面臨洗牌。


建議

桑德環境:固廢處理領先企業,嗅覺敏銳,進軍環衛、再生資源領域。維持推薦,目標價31元。東江環保:處理資質較全面的危廢處理龍頭,跨區域擴張正逢時。重點關註,A股:目標價40元,建議逢低買入;H股:相比A股折價40%,推薦。維爾利:自主研發的餐廚處理工藝較受市場認可。重點關註,目標價28元,觀察後續餐廚訂單能否超預期。

附:

“2014第八屆固廢戰略論壇”會議紀要如下:

1.    生活垃圾(主要演講人:張益,上海環境集團,副總裁)

垃圾焚燒

產能:根據中國固廢網估算,截至2014年底,全國投運的垃圾焚燒處理產能約為18.9萬噸/日。

行業競爭:截至2014年11月底,已投運產能排名前10的企業市場占有率合計59%,集中度仍較高,投運產能前3名企業分別是杭州錦江(22250噸/日)、光大國際(13800噸/日)、中國環境保護(12850噸/日)、上海環境集團(11750噸/日)、浙江偉明(9910噸/日)。產能的遠期儲備方面,前14名企業的焚燒總能力(已投產+在建+前期)達到30.5萬噸/日,其中,4家企業突破3萬噸/日,分別是:杭州錦江、光大國際、重慶三峰、中國環境保護;3家企業突破2萬噸/日,分別是:綠色動力、上海環境集團、桑德環境。


環衛收運

我國生活垃圾收運系統的建設,未來有7大趨勢——

1)分類收集、分類運輸;2)機械化收運、信息化管理;3)現代化大型轉運站;4)“平進平出”等節地技術;5)集裝箱轉運技術和裝備;6)村鎮、城鄉一體化收運系統;7)PPP模式,第三方監管。


2.    工業危廢(主要演講人:王琪,中國環科院固廢汙染控制技術研究所,所長)

我國危險廢物年產生量約在4000~6000萬噸之間,主要集中在山東、江蘇、廣東、遼寧、湖北、青海、貴州等地區。

行業競爭:我國危廢處理企業眾多,約在1000家左右,大多數企業產能規模小,行業集中度低。例如,僅上海市的危廢處理企業,就多達52家,總處置能力合計約30萬噸/年。對比來看,美國前50家企業的危廢處理量,占總產生量的70%以上。


3.    餐廚垃圾(主要演講人:任連海,中環協餐廚垃圾專委會,主任)

根據發改委調研,我國城鎮人口的日均餐廚垃圾產生量為1.15kg/天,年餐廚垃圾產生量約為4000萬噸,其中餐廚廢油占10%。

發展近況:“十二五”計劃推出100個試點城市,截至2014年底已經推出4批試點名單,合計83個,預計2015年會推出第5批試點名單。就已經推出的83個試點城市來看,建設和運營的情況不是很好,部分企業陷入困境。

市場空間估算:收運方面,建設投資200億元,年運行費用30億元。處置設施方面,建設投資約500~1000億元(噸投資50萬元),年運行費用在300億元,其中140億元為處理補貼收入,160億元為資源化油品銷售收入。(來自電力環保小蜜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660

民生銀行不良貸款仍處快速暴露期 處鏡如初

http://xueqiu.com/9226205191/36600591
民生銀行今晚公佈業績快報,實現營業收入1355億元,比預測的1335億元多20億元,歸屬普通股股東淨利潤445.5億元,比預測的457億元少11.5億元,同比增長5.4%。被早先公佈業績的浦發銀行、興業銀行雙雙反超,僅高於中信銀行,由於已有報導提及,此經營業績在意料之中,觀此近年來較低的增速,主要由不良貸款繼續快速暴露所致。
    一、不良貸款率高於預期。估計全年核銷轉出達150億元的基礎上,期未不良貸款率達到1.17%,高於預期的1.08%,期未不良總額達214億元,比年初增加80億元,加上核銷轉出150億元,全年淨增加230億元,高於浦發的174億元、興業的187億元、中信的200億元,顯示其資產質量在經濟下行中得以一定程度的暴露(均為估計數)。
     二、總資產增長回速。第四季度總資產達到40151億元,比如月底淨增加2458億元,與興業銀行的趨勢一致,這為營業收入超預期埋下伏筆。    
    三、營業收入符合預期。營業收入達到1355億元,同比增長16.9%,高於興業銀行,但低於浦發和中信。      
    四、提取撥備超過預期。從下表推算出減值撥備金可能比預計的多35億元,第4季度單季提取103億元,預計4季度核銷33億元,增加貸款減值撥備63億元,期末貸款減值撥備金餘額約425億元,撥貸比約2.32%,全年撥貸比淨提高11個基點,為新年達到監管標準打下較好基礎。      
    五、一級資本充足率低於預期。由於總資產迅速增長,估計期末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由3季末的8.73%下降到8.37%,由於可轉債轉股速度較慢,核心資本壓力仍較大。       
   這是一份符合預期的快報。今天民行銀行報9.3元,靜態市盈率7.15倍,市淨率1.32倍,其估值在銀行股中居較高水平。
 
附表 民生銀行業績預期公佈對照表(表中紅色為筆者估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302

樂視移動總裁馮幸:首日50萬銷量沒作假 手機產能仍處爬坡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20897.html

樂視移動總裁馮幸:首日50萬銷量沒作假 手機產能仍處爬坡

一財網 劉佳 2015-05-21 16:41:00

5月19日,20萬臺樂視超級手機在樂視商城現貨首發。其中,樂視超級手機1 Pro一秒售罄,19萬臺樂視超級手機1在3分46秒售罄。24小時內,樂視超級手機現貨搶購+預售量超50萬臺。

“樂1的產量在2015年6月將達到了45萬臺,9月會足量供應但樂1 Pro爬坡的速率比成熟的產品要慢一些。”5月21日,樂視移動總裁馮幸在接受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說。

對於樂1 Pro的爬坡速度,馮幸解釋是,因為手機的在全金屬、全懸浮玻璃和無邊框ID等方面工藝難度大。“由於這樣的工藝,導致我們在初期產能上量確實慢一些”。預計第四季度後,超級手機單月產能達到百萬臺。

但樂視移動的融資速度並不慢。馮幸說稱目前樂視移動融資順利,“就像搶購的數字一樣,完全超出我的意料”。

37%訂單來自果粉

5月19日,20萬臺樂視超級手機在樂視商城現貨首發。其中,樂視超級手機1 Pro (下文簡稱“樂1 Pro”)一秒售罄,19萬臺樂視超級手機1(下文簡稱“樂1”)在3分46秒售罄。24小時內,樂視超級手機現貨搶購+預售量超50萬臺。

馮幸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些數據真實可信,沒有作假和水分。“畢竟不會有哪家公司會用將自己的整個平臺弄癱這樣的代價去偽造數據。”他說。

樂視雲計算公司CEO吳亞洲用“秒速驚魂”來形容5月19日當天的搶購。他稱,因為做得還不完美,曾一度出現問題。例如,5月19日當天9點~11:58分,系統出現了故障,樂視調動了所有的人力對每個環節排查。“後面發現有一個問題過於複雜,我們就緊急啟動了備案,一直到11點58分,隨著最後一個命令敲完,整個系統才正常。”吳亞洲說。

與此同時,樂視商城數據顯示,樂視超級手機來自移動端的訂單數中,其中來自安卓系統的訂單占62.39%,來自IOS的訂單占37.61%。

此外,購買超級手機的用戶群體中,60.83%的用戶選擇裸機,39.17%的用戶選擇會員機。通過分析用戶訂單發現,在購買會員機的用戶中,購買一年會員機的用戶比例為61.26%,選擇“0元購機”的用戶比例為10.47%,選擇其他會員服務的比例為28.27%。

在20萬臺現貨手機售出之後,樂視稱,5月21日拿出“6000臺裸機+4個月全屏影視”會員版本的樂1,在5月24日(周日)於北京、上海、南京、廣州、深圳、成都等六地進行線下搶購。

樂視商城負責人趙一成表示,針對黃牛搶購,樂視的應對方式一個是針對手機號和地址做再驗證,一旦被發現是黃牛,訂單會全部取消,進行後續處理;此外,從下一次搶購開始,無論是從訂單系統,還是在之後的訂單審核,物流倉儲等各個環節,都會對黃牛做處理 。

手機產能爬坡

關於樂視手機的產能問題,樂視移動給出的官方說法是:預計第四季度後,超級手機單月產能達到百萬臺。

而對於此前樂視手機被供應鏈抵制的傳聞,馮幸對記者表示,樂視現在也在全面優化各個供應的環節,加速產能爬坡,從整體供應來講沒什麽問題,這不會是樂視超級手機業務的發展瓶頸,是一個很正常的爬坡。

“這種量產的爬坡,我本人也經歷過好多年,也經歷過很多很搶手的產品,大概的速度就是這樣,只是說樂1pro的爬坡速度慢了。“馮幸說,工藝難度大是導致爬坡緩慢的的原因。

樂視手機仍在爬坡中,但樂視移動的融資速度並不慢,競爭對手發布手機新品的速度也不慢。

此前,樂視移動已經尋求獨立融資。有消息人士,樂視移動融資金額在3億美元左右,估值超過了30億美元的體量。

馮幸對記者稱,目前樂視移動公司的融資進展順利,投資人高度認可。“我們融資直接支撐著手機的運作,就像今天搶購的數字一樣,完全超出我的意料。對於融資細節將在後續公布”。

而對於整個手機行業的發展態勢和競爭情況,馮幸稱,手機行業早就爆發了,2015年整個手機市場的環比、同比都不高,而且非常緩慢,沒有爆發。而目前廠商集中發新品的現象正常,這個時間點,也符合新品發布的一個集中的階段。

“手機這個行業為什麽還這麽多人做,畢竟有一個總體的需求量,這個量還是每年在4億部上下。”馮幸說,中國的手機用戶換機的比例是非常高,這個市場貌似飽和,其實容量仍然很大。

編輯:霍光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643

化工業仍處低谷 科萊恩的業績為何逆勢上升?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3478.html

2016年第一季度,曾經最賺錢的A股公司中國石油(601857.SH)虧損了137.85億元,折射出目前石油化工行業的慘淡一面。

作為原油企業,出現了如此巨大的虧損,那些使用原油隨後加工為化學品的公司日子會好過麽?是否也會隨著油價的下跌,業務發生劇烈變化呢?近期,全球特殊化學品龍頭、總部設在瑞士巴塞爾的科萊恩公司就公布了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其銷售額為99.2億元人民幣(14.78億瑞士法郎),同比上漲3%,扣除特殊項的EBITDA率達到15.5%,高於去年同期的14.1%,凈利潤(EBITDA,扣除特殊項)同比增長16%,達到15.3億元人民幣(2.29億瑞士法郎)。

海外化工企業通過嚴格的成本控制、盡快調整業務戰略並抓住消費者的各類新需求等方式,來面對化工市場的萎縮,或許對中國石化企業安然度過化工谷底時期、提高業績有所啟發。

開源節流

(圖為科萊恩公司logo)

科萊恩的業務單元分為四個業務領域: 護理化學品、自然資源、催化劑以及塑料塗料,它註重把握高能效、可再生原材料、零排放交通工具等趨勢,生產銷售高質量、高科技含量的化學品。

科萊恩大中華區及韓國區總裁嚴凱鵬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就說,全球化工企業都面臨油價難以上揚、化工下遊產品無法提價的嚴峻挑戰。“短期看,整個化工市場確實會因此造成一定的困難,客戶的資金面將收緊,對於供應商來說產品銷售也會受到影響。換個角度思考,這些不利反而促使一些企業迅速調整產品系列、削減支出,這對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是有好處的。”

他介紹,公司對所有生產設施(如合資生產工廠等)都進行工業流程的詳細分析,獲得詳實可靠的數據,並且對癥下藥,從而進一步降低各類成本。以2015年為例,公司營業收入為390億元人民幣(58億瑞士法郎),因對成本的合理控制和有效實施,由此節約了4.7億元左右。

顧培楠是科萊恩的執行委員會委員,他補充道,“控制成本非常重要,對我們而言是一種挑戰,但也是客戶的需求及核心競爭力。早在幾年前,我們就建立了結構化的體系來做降本工作,我們把這個叫卓越科萊恩,它包括不同的維度。第一,運營卓越,主要是指工廠的生產運營。第二是創新卓越,即能更好管理我們的創新活動,使研發達到預期效果。第三是商務卓越,主要在於對產品進行準確市場定位,如產品定價、執行流程等。第四則是人才卓越,希望在每個崗位都能有合適的人才,並使他們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工作質量及效率。各個環節配合之下,成本控制才不會紙上談兵,可能獲得效果。而且,持續降本的過程一旦維持多年,會給我們帶來較大收益,也能抵消通貨膨脹帶來的一些影響。”

科研是第一生產力

(圖為科萊恩公司的相關下遊產品)

控制管理體系,還需其他領域予以配合,而對於特殊化學品公司來說,研發不可或缺。科萊恩每年約投入13.4億元人民幣用於研發創新工作,占到年銷售額的3.5%,這一占比並不算低。在法蘭克福、慕尼黑、舊金山等地,科萊恩擁有八個研究中心和創新中心,主攻生物技術、特殊化學品、催化劑等。在上海,它也將建成一體化園區,其中含有研發基地,這一園區將在今年年底破土動工,2018年完工。“我們除了做一些技術應用的研究之外,會將基礎研究放在中國的一體化園區內。”嚴凱鵬說,一些基礎研究就集中在一體化園區中的研發中心內進行。

顧培楠表示,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完全不同,“我們的基礎研究主要是關於化學合成方面的工作,即怎樣構建新的化學分子。關於應用,更多的是怎樣把這個分子在不同場景里做應用,所以這兩方面的研究並不相同。在中國,我們進行的基礎研究首個方向就是表面活性劑。大家都會留意到中國護理市場的廣闊前景,科萊恩在中國主要研究表面活性劑和特殊化學品聚合物。如目前中國市場的趨勢是無矽油洗發水,因此科萊恩現在正推出無矽油的配方。”

一些化學品公司之所以不願將自己的基礎研究放在中國地區,一大疑慮是專利保護。“確實,專利技術的保護對我們非常重要,”顧培楠指出,“我們也致力於加強對我們知識產權的保護,主要方式是於中國及全球各地進行專利申請,從而保護我們產品的知識產權。最近,我們剛聘用了這樣的團隊促使我們更好地了解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現狀,我們也看到中國政府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越來越關註,相信將來產品將更有安全感。”

他提到,中國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十分完善,主要問題在於過去執法不嚴,“現在國內的這一情況已經在改進,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也因此受益且成長較快。”他說,在“中國制造2025”、“十三五計劃”等這些這些方向性政策出臺的同時,國家也十分註重“創新”,政府下決心要保證人們的創新成果,如何實施呢,就要依靠更好的機制。

大中華區市場保持穩定

在成本控制、研發上發力之外,穩固亞洲特別是中國市場,也是科萊恩在化工品遭遇低谷時的關鍵一步。2015年,公司在大中華地區的銷售額為6.4億瑞士法郎,全球比重為11%,覆蓋17個主要城市,員工1500人。可見大中華區對於科萊恩之重要。

顧培楠就表示,中國地區在全球化學品市場占比為40%,這一比例今後也將繼續上升。而科萊恩在華總計有14個生產設施,2017年預計40%的投資仍將集中在中國。

作為科萊恩執行委員會的成員之一,顧培楠今後將會常駐上海,“這幾天我會出去找房子,家人也會在夏季來到中國國內。科萊恩中國的工作運營、管理等方面也會發生一些小的變化。”雖然跨國公司雲集北上廣,但將一家企業的全球執委會成員本人安排至中國常駐,這樣的跨國公司並不算太多。

顧培楠還說,為完成市場整合,科萊恩也會積極購買一些新的技術、增加並購等。“並購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顧培楠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科萊恩的並購規模會在3.3億元人民幣至6.7億元人民幣之間。不過,企業暫無計劃進行資產或業務剝離,”我們需要對一些管理的模式進行調整,比如說我們會把塗料和塑料這個業務領域獨立出來,用獨立的KPI進行評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012

股災增持承諾紛紛到期 足額增持多股仍處成本線

7月13日,又有久立特材(002318.SZ)、金一文化(002721.SZ)等披露了大股東及董監高等完成增持股份計劃的公告。一年前股災乍現,多家上市公司大股東或董監高為穩定市場信心提出股份增持計劃。近期,包括中國神華(601088.SH)等大型央企上市公司在內的股災期間股份增持計劃紛紛到期。

根據這些上市公司近期披露的股份增持完成情況來看,很多上市公司股東僅進行了象征性的增持,但也有部分上市公司獲得股東及董監高較大比例的增持,其中一些足額增持且股價尚處於本輪增持成本線附近的個股或仍存投資良機。

真假增持

華聯股份(000882.SZ)是在7月12日披露完成股份增持計劃的一家。2015年7月10日,公司控股股東北京華聯集團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基於維護股價穩定的目的,承諾增持不超過8000萬元公司股份。而當時,華聯股份尚處於停牌狀態。

2015年10月底,華聯股份複牌補跌,股價由最高近9元最低跌至3.50元附近。而這期間,公司控股股東並未選擇增持。直到今年7月8日,增持承諾即將到期之際,其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增持了約0.13%的華聯股份,總成交價1105萬元。

值得玩味的是,3.74元的成交均價不僅非常接近其本輪下跌的3.45元最低價,也較成交前一日4.15元收盤價有9.88%的折價。且據當時的大宗交易記錄,成交雙方席位均為國融證券北京中關村大街證券營業部。

同樣,擬自2015年7月1日起12個月內增持不超過1000萬股的騰邦國際(300178.SZ)實際控制人,最終增持了不到200萬股。中遠航運(600428.SH)、中國神華等也均通過交易所證券交易系統進行了較低比例的增持。

一位分析人士認為,股災期間的大股東增持計劃,更大程度上是從心理上對市場的一種撫慰,對於一些大股東,真正拿出真金白銀來增持也是有一定難度的。而對於央企類上市公司,本身流通盤較大,大股東控股比例較高,其繼續增持的比例不可能太高。相對於當初承諾不減持的大股東,這些選擇增持的已經很不錯了。當然,既然承諾增持也必須真正做到。

一年前,中小企業板首50家上市公司曾聯合發起《關於堅定發展信心、維護市場穩定的倡議書》,而作為積極參與者之一,蘇寧雲商(002024.SZ)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張近東當時也並未選擇增持,而是將其持有的公司股份追加三十六個月的限售期。

仍在成本線的足額增持個股

不過,拿出真金白銀足額進行增持的,無疑也是對上市公司更加充滿信心的,尤其有董監高參與的上市公司。

天賜材料(002709.SZ)在上一輪行情中的漲幅並不算高。而2015年7月10日,公司實際控制人及部分董事和高管承諾合計增持不低於550萬元公司股份,且僅在當年7月至9月就已達到上述增持金額。若按照當時不到30元的最低增持價,至今累計投資收益已接近5倍。

恰逢鋰電池受到市場熱捧,使得天賜材料成為增持最成功的個股之一。而同樣有控股股東及部分董監高參與增持的久立特材則仍處於增持成本線附近。

據久立特材公告,原計劃合計增持不低於5000萬元,但在近一年內,僅控股股東久立集團增持金額已逾1.35億元;加上董監高合計增持近7000萬元,增持總金額已超過2億元。

去年10月份除權後一直窄幅波動的久立特材於7月13日收盤於11.77元,僅較上述合計增持均價10.88元溢價8%,甚至還低於久立集團11.92元的增持均價。不過,受制於鋼鐵行業去庫存壓力,久立特材近年來業績並不理想。

但廣發證券則認為,為實現產業結構升級,特鋼將在核電等領域承擔更多責任,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而久立特材正是核電用鋼的細分龍頭之一。其核電產品共有30多種,已覆蓋核島、常規島各系統及設備用核安全1、2、3級管道和非核級管道等多個應用環節,並成功為國內外的秦山、嶺澳、紅沿河、SHIN-KORI(韓國)等43個核電站所選用。並且,公司的690合金U形傳熱管、800合金U形傳熱管等多款產品是國內首創,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另一家處於醫藥生物行業的上海萊士(002252.SZ)也獲得了實際控制人之全資子公司逾20億元的足額增持,增持比例約1.95%。其增持均價約38.82元,而同樣在除權後一直橫盤的上海萊士截止7月13日收盤於37.86元。而足額增持1億元的同行業個股陽普醫療(300030.SZ),其增持均價約為15.98元,成本同樣與16元收盤價較為接近。

不過,據中期業績預告,兩家公司同樣業績表現不佳。上海萊士凈利潤變動幅度預計在-20.00%至10.00%之間;而陽普醫療預計凈利潤出現0%—20%的同比下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614

蘋果手表Q2銷量大幅下滑55% 仍處絕對領先地位

彭博社援引研究機構IDC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範圍內蘋果手表二季度銷量下滑55%,盡管仍然保持智能手表行業的領先地位,但是三星的市場份額卻實現了翻番。同期全球智能手表的整體銷量下滑32%。

IDC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蘋果手表銷量為160萬只,比去年同期的360萬只下滑超過55%。全球二季度智能手表銷量不過350萬只。報告還指出,全球消費者對於智能手表的態度仍然處於觀望狀態,可能的原因是期待蘋果今年下半年即將推出更新版蘋果手表。

盡管蘋果仍然以47%的市場份額占據了可穿戴智能設備的絕對領先地位,去年蘋果手表全年的銷量達到1200萬只。但是蘋果手表是全球智能手表五大品牌中市場份額下滑的唯一一家。三星的市場份額翻番達到16%。

智能手表的有力競爭者還包括Garmin和Fitbit。分析人士認為,區別這些品牌和功能的手表是一件不那麽顯然的事情。因為它們針對的人群確實不太一樣,不過有些功能來看又確實有所重合。比如蘋果手表更加註重對人們健康指標的跟蹤,Fitbit主要是輕便型的計步手環,同時擁有GPS定位功能和戶外運動的功能;而Garmin最初是為更加專業的戶外運動用戶所設計,但為了擴大用戶人群,Garmin也開始推出一些手表的信息提示功能。

不過Garmin市場部負責人拒絕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具體的銷售數據。Garmin中國區營銷高級總監周子堯對記者表示:“智能手表市場的數據很難統計,就連IDC的數據也不能全信。”

全球智能手表市場除了蘋果手表銷量下滑以外,新進的初創企業的銷量增長也不可忽視。這些小的智能穿戴品牌更加註重細分領域。剛剛推出一款上海交通支付智能手環的握奇戰略規劃和市場部總經理葉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盡管目前公司的銷量只有10萬,但是隨著用戶對智能手表功能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市場越來越細分,也給初創企業帶來了發展機遇。”

另一家位於上海的健康可穿戴智能硬件公司上海翰臨科技則專註於健康領域。翰臨聯合劍橋感測器公司CMOS研發的智能手表能對環境進行監測,可測量酒精濃度和空氣質量。

以尖端的技術和不斷的創新成為“中國的蘋果”一直是翰臨科技CEO陳越猛保持研發的動力所在。作為“果粉”的陳越猛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一直在研究蘋果手表,它的創新目前仍然是任何企業無法達到的。但是我們可以發明出更加適合中國市場和針對中國消費者的產品,這是中國初創公司的優勢。”

IDC分析師Jitesh Ubrani表示:“對於新的WatchOS系統的期待,令很多潛在的蘋果手表的購買人群處於觀望狀態,他們會等到下半年蘋果新款手表推出後再選擇購買,這從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二季度的銷量。”他同時指出,蘋果手表對於全球智能手表市場的影響仍然舉足輕重。由於蘋果手表銷量的下滑,全球智能手表市場同樣大幅下滑。

事實上,二季度一直是蘋果產品銷量最糟糕的一個季度。Gartner研究副總裁Brian Blau對第一財經記者證實,蘋果二季度iPhone手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經跌到了第五位。根據Gartner的數據,今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預計將增長7%,達到15億部;比2015年14.4%的增速下滑了一半多。按照上述增長速度,智能手機總銷量將在2020年達到19億部。

Canalys亞太研究總監彭路平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歷史數據來看,第二季度歷來都是蘋果銷量最差的一個季度,因為大家都在期待第三季度的新品發布會,這肯定對產品銷量有影響,因此以一個季度的銷售數據來衡量蘋果的表現是有失公允的。”

蘋果手表是蘋果2010年推出iPad以來的首款革命性的硬件產品,也是蘋果CEO庫克希望借以產生新的增長點的產品,以彌補iPhone銷量的下滑。外界預測蘋果將在今年9月的新品發布會上公布全新的蘋果手表WatchOS 2.0操作系統,將搭載新功能,性能也將更加完善。

今年5月庫克曾表示,要讓用戶習慣上帶蘋果手表只是時間問題。他還把蘋果手表與iPod和iPhone作比較,稱任何創新在最初時期都會面臨質疑,但是歷經質疑和證明之後,成功也就是“一夜之間”的事情。庫克表示:“人們目前還不接受蘋果手表的原因在於他們不知道自己需要,當他們發現這是一個生活中的必需品時,就會豁然開朗。”

但是也有分析人士認為,iPhone的創新在於它把電腦變成了能夠裝進口袋里的東西,這是一項革命性的發明,但是蘋果“一夜成功”的理論不確定是否能在蘋果手表上印證。Gartner研究副總裁Brian Blau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蘋果的一個關鍵的核心的就是一定要去將新功能和自己的生態進行整合,盡管我們現在看到有很多新的技術和創新,但是難的是如何讓新功能新技術對用戶長期有用,怎樣獲得最廣泛的市場普及度。”

IDC表示,盡管蘋果的銷量放緩趨勢明顯,但是仍然期待公司明年會實現增長。IDC的Ubrani表示:“全球公司面臨的挑戰都是一樣的,都要考慮功能和時尚的結合,盡管我們預計2017年蘋果會實現增長,但是今年實現增長的可能性不大。”

上一季度,蘋果財報創下了13年的最差表現,首次同比下滑。如何通過新硬件的推出來彌補蘋果iPhone手機銷量的下滑成為蘋果目前最大的壓力。蘋果將於當地時間7月26日公布財報,華爾街也在翹首期盼庫克在財報公布後的投資者會議上所做的表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684

中國入世15年深度融入全球價值鏈 仍處環境意識覺醒期

中國歷經長達15年的“複關”與“入世”談判,於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轉眼之間,入世已有十五年之久。

入世15年,中國收獲了什麽?12月3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經濟學院等機構發布的研究成果認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5年以來,中國發生了不曾預見的巨大變化,在深度融入全球價值鏈、制度改革、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但與15年以前相比,中國目前面對的是一個經濟全球化的全新發展環境,面臨的是更加複雜的問題。

當代中國最重大的改革開放

“從‘新全球化’開啟和全球治理規則重構的視角回顧過去,反思當下,展望未來,有助於我們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更積極地把握歷史機遇,更主動地應對時代挑戰,從而更富有成效地參與國際經濟活動,制定國際規則,乃至影響全球化的進程。”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說。

在當日召開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入世十五周年專題討論會”上,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球在論壇上表示,自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以來,中國始終堅持享受權利和履行義務相結合、實現自身發展和促進世界共同發展相結合,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為世界各國發展經濟貿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入世是當代中國最重大的改革開放,是中國社會真正融入全球。”吳曉球說,當前國際形勢正在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世界貿易格局也正發生著重大的變革,WTO談判機制正逐步讓位於區域及雙邊自貿協定,中國如何應對國際貿易體系的重塑和變化,仍需深入研究。

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相關課題組發布了《新開放戰略與全球貿易規則重構過程——中國入世十五周年的反思與展望》報告。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經濟學院教授雷達介紹,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5年以來,中國發生了不曾預見的巨大變化,深度融入了全球經濟。我們積極抓住戰略機遇,主動調適,全面參與,拓展全方位的開放格局,並且積極參與到全球經濟治理的浪潮中,肩負起世界賦予中國的責任與使命。

研究顯示,入世15年來,中國在深度融入全球價值鏈、制度改革、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雷達介紹,全球價值鏈作為當前經濟全球化的顯著特征和高級形態,標誌著經濟全球化進入資源深度整合時代,對各國的擴大開放提出了新要求。中國深度融入全球價值鏈的程度主要體現為貿易和國際投資高速發展、貿易方式和產業結構發生轉變。

報告稱,我國深度參與全球價值鏈調整,既是實現從經貿大國向經貿強國轉變的內在要求,也是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重塑的必由之路,使我國經濟發展迎來新的重要機遇。

數據顯示,2001至2015年,中國出口從2661億美元上升至22765.7億美元,增長756%,年均增長16.6%。中國商品出口占世界的比重從4.3%提升至13.8%,中國商口進口占世界的比重從3.8%上升至10.1%。中國對外資的開放涉及到幾乎所有的制造業和大部分服務業,其中服務業所占比重超過50%。

吳曉球也舉例說,從2001年到2015年,中國的GDP從11萬億增長到68萬億,年均增長9%以上,進出口貿易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長,外部需求對拉動中國經濟增長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入世後,中國與世界實現了多贏,推動了全球經濟增長和資源優化配置,也使全球消費者獲得了價廉物美的消費品。同時,中國的法治觀念得到地明顯提升,開始尊重知識產權。

雷達介紹,入世15年來,中國打破了外貿經營權的壟斷,外貿經營權由審批制改為登記制,取消門檻限制使所有履行了法定程序的市場主體都可以成為外貿經營的主體,這標誌著我國外貿經營權的改革已走完最後一步。

此外,中國認真履行加入WTO的關稅減讓承諾,開放型經濟從“多邊開放”和“雙邊開放”轉向“單邊開放”,三者良性互動,協調發展;建立自由貿易試驗區,在新形勢下進一步推進了改革開放,促進了各個地區以點帶面的發展;我國在金融服務業領域陸續修改和修訂了相關法律法規,在制度上為金融市場的充分開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雷達介紹,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公認的全球性的經濟大國,為世界經濟的複蘇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綜合國力、全球影響力和國際地位進一步提升。

報告稱,崛起的中國被推到全球治理的前臺,成為全球治理的新焦點,一直以來,中國以主動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為先導和中心的總體戰略參與全球治理,作為一個責任大國,積極承擔應盡的責任,在倡導和創新全球治理理念、引導全球經濟議程、參與國際規則制定、推進區域經貿安排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雷達說,全球價值鏈的展開和深化是促成過去30年全球貿易和投資高速增長的主要動力,而中國正是抓住了經濟全球化這一發展趨勢的機遇,迅速崛起為全球最主要的貿易大國和經濟體之一。

仍然處於環境意識覺醒時期

“然而種種跡象表明,在中國入世15年之際,全球價值鏈這一階段的大規模展開和深化過程已告一段落。與15年以前相比,我們將面對的是一個經濟全球化的全新發展環境,將面臨的是更加複雜的問題。”雷達說。

研究發現,目前中國制造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亟待提升。雷達說,目前中國制造業的平均全球價值鏈參與程度為0.276,其中通過間接增加值出口導致的全球價值鏈參與程度(前向GVC)為0.112,通過進口國外中間品導致的全球價值鏈參與程度(後向GVC)為0.164。

“因此,可以認為,中國制造業主要通過進口國外中間品參與國際分工,即中國制造業仍然以後向GVC為主要價值鏈參與模式,價值鏈的參與程度並不高。”雷達說,中國制造業的平均全球價值鏈分工地位指數為-0.046,該指數為負值,說明中國制造業的全球價值鏈分工地位仍然較為低下。

此外,中國企業面臨強烈的外部沖擊。報告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有了大幅度的增長,但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經濟仍舊處於落後的發展狀態。如經濟實力總體薄弱、產業結構不合理、貿易結構單一化等問題還很突出。加入世貿組織,意味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進一步加深,需要大幅度降低關稅,減少非關稅壁壘,這會使更多的外國產品和服務進入我國,致使國內市場競爭加劇,每行每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貿易摩擦也不斷加劇。

報告稱,中國仍然處於環境意識的覺醒時期,環保意識相對薄弱,有關環保法規尚有待健全,環保技術和環保產業才剛剛起步,與發達國家相比,實力薄弱,處於競爭的不利地位。

研究還發現,加入WTO後出口的快速擴張和外資流入推動了中國的產業結構變遷,大量勞動力從農業部門轉移到制造業和服務業部門。非農就業崗位的增加為青年人口提供了就業機會,改變了教育投資的機會成本和預期教育回報,影響到了個體教育投資決策,大量中青年人口的教育投資停滯在中等教育水平上,阻礙了人力資本的積累。

“人力資本積累是長期經濟增長的動力,如果這種情況長期持續,中國將面臨陷人‘中等教育陷阱’的危險,不利於實現中長期經濟增長。”報告稱,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的發展和城鄉之間越來越大的差距,越來越多的農村人開始自發的湧向沿海去從事貿易相關的勞動密集型行業或相關行業的工作,這使得農村留守兒童不斷增多。

報告說,面對全球貿易治理制度框架和全球貿易治理規則的演變,中國堅持認真、積極回應。2013年,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戰略,開始對全球貿易治理制度構建提供公共產品,謀求全球治理中主導者的角色定位。

雷達表示,“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突破了現有規則制定的方法,不強調形式上的多邊主義或區域主義,而是依靠現有機制,可以是雙邊的,也可以是區域的,或者是其他的務實推進。這一特點是符合“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的客觀狀況的,是從發展立場出發的制度構建。

聚焦中國新開放戰略的前景展望,報告認為,無論多邊貿易體制還是區域貿易協定,在當前都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和挑戰。中國推進全球貿易治理的首要目標仍然是推動WTO多哈回合。

上述課題組認為,當前,中國已經具備實力和條件去主動承擔多哈回合主要出價方的責任,力促多哈回合盡早結束。其次,中國對“新全球化”的新形態應以開放的心態對待,支持采取諸邊的方式進行談判。這樣可以避免協議完全由美國等發達國家操縱,同時又可以展現中國積極開放的決心,以及獲得制定國際貿易規則的權利。

報告認為,中國的自由貿易區戰略在實施中仍應有針對性的安排和策略。所有關於國際關系和對外政策的探索都是不斷試錯的過程,“一帶一路”戰略、亞投行的建立、自貿區戰略的實施,也都具有試錯的意味,在不斷試錯的過程中,可以不斷地接近最優策略,實現內外和諧、富國強民的中國夢。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球。攝影/章軻

2001至2015年,中國出口從2661億美元上升至22765.7億美元,增長756%,年均增長16.6%。圖為大連港世界一流的15萬噸級集裝箱碼頭。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034

天壇生物H7N9流感疫苗臨床試驗獲批 相關企業仍處觀望階段

天壇生物(600161.SH)15日晚間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北生研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近日收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簽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獲批藥物產品包括H7N9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佐劑)、H7N9流感病毒裂解疫苗、H7N9流感全病毒滅活疫苗、H7N9流感病毒裂解疫苗(30μg/劑)等。

該公司稱,產品在生產、上市銷售前還需履行的主要審批程序包括:開展臨床試驗、提交藥品註冊申請、通過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審批後,獲得生產批件。

據了解,目前國內外均無同類H7N9疫苗產品上市。值得註意的是,另一家疫苗企業上市公司華蘭生物(002007.SZ)已獲該品種臨床批件並已開展臨床試驗。北京科興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和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獲“甲型H7N9流感病毒全病毒滅活疫苗”臨床批件。

第一財經記者過往的了解中發現,在初步形成的H7N9上下遊產業鏈上,檢測試劑企業、疫苗生產企業都面臨著因為擔心後期沒有訂單而不敢貿然研發或生產的現狀。在這種情況下,廉價有效的診斷試劑盒何時量產、H7N9疫苗何時研制成功面臨挑戰。

“就現在疫情情況來看,很多企業是不願意研發H7N9疫苗的。”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透露。H7N9疫苗研發投入時間長、投入花費高的特點,更重要的是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市場情況均不確定,“就算花費大量的資金並研制成功,如果沒有市場,誰也不會做這賠本的買賣。”

根據新華社昨日從國家衛生計生委獲得的消息,今年以來,全國共有16個省份報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1月份報告病例192例,死亡79例。目前,我國H7N9病例增多,但疫情總體特點未發生改變,防控救治工作正積極開展。

近期,國家衛生計生委對疫情重點省份防控工作進行督查,指導當地加強防控措施落實。據統計,2月6日至12日一周,全國報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69例,死亡8人;12日至14日,全國疫情呈現下降趨勢,報告病例數分別為3例、1例和4例。

從目前情況看,H7N9禽流感患者總體病死率約為40%左右。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中心主任醫師陳誌海表示,現有抗病毒藥物如口服的奧司他韋、靜脈輸液的帕拉米韋,能有效抑制流感病毒。但是,這些藥物使用越早效果越好,患者病死率較高的原因主要是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間。所以,發熱病人要盡早就診,盡早使用抗病毒藥物。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要想處理的話,就是要發展疫苗。此前,在2009年中國有接近1億人接受H1N1的疫苗,對疫情控制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後來我們知道,它的自然發展規律就是高峰以後慢慢下降了,這和病情的發展趨勢也有關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607

經濟良好開局給樓市調控更寬裕空間 銷售數據仍處歷史高位

在樓市調控不斷升級之後,房地產銷售數據漲幅繼續回落,但依然是歷史同期最高位。

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3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2903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9.5%,增速比1-2月份回落5.6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23182億元,增長25.1%,增速回落0.9個百分點。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第一財經分析,從增幅的曲線看,開始有所回落,說明3月份市場交易受到了影響。這和城市結構有關系,對於一二線城市來說,既面臨政策持續收緊,又面臨房源不足的風險,所以市場交易上升的動力不足。

相比之下,三線城市市場交易處於歷史高位,尤其是一些大城市周邊的三線城市,因為擔心政策收緊,所以購房積極性總體較高。因此,盡管房地產銷售數據漲幅繼續回落,但依然是歷史同期最高位。

在銷售火熱的情況下,庫存也不斷走低。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 年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68632萬平方米,2017年3月庫存數據68810萬平方米,庫存數據跌到最近17個月的最低值。

在房地產開發投資方面,1-3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9292億元,同比名義增長9.1%,增速比1-2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12981億元,增長11.2%,增速提高2.2個百分點。住宅投資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7.3%。

1-3月份,東部地區房地產開發投資11373億元,同比增長7.9%,增速比1-2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中部地區投資3914億元,增長14.7%,增速提高1個百分點;西部地區投資4005億元,增長7.5%,增速回落0.3個百分點。

嚴躍進說,開發投資增幅達到9.1%的水平,超過市場預期,說明房企正積極拿地和新開工,所以開發投資數據表現較好。另外對於此類城市數據來說,投資數據的正面效應預計在下半年會形成,即下半年供求不平衡的問題可以得到較好的緩解,大城市房源不足的現象預計會得到改變。

從開發投資的區域市場來看,中部城市依然表現不錯,這和中部城市房地產市場基本面持續改善有關,雖然中部城市也面臨各類購房政策調控,但中部城市潛在的拿地成本相對低於東部,而且人口較多,經濟發展快,面臨著快速城鎮化的過程,很多房企會加快進入中部城市進行拿地。

在土地購置方面,1-3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378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7%,增速比1-2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1359億元,增長16.7%,增速提高4個百分點。這也說明土地價格上漲幅度仍比較大。

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對第一財經分析,在2016年收獲歷史上銷售面積與銷售金額最大年份後,房企補充土地的積極性明顯較高。標桿房企對熱點城市、熱點地塊拼搶積極。特別是武漢、南京、蘇州、合肥等城市。房企依然積極布局,即使在地方政府設置了多重調控約束政策後,部分住宅屬性地塊依然多家企業以突破上限的價格拼搶。

展望後市,張大偉分析,從去庫存政策看,預期2017年整體三四線樓市政策將依然寬松。但一二線城市已經基本完成了去庫存任務,預計後續政策有可能會在經濟企穩的情況下,房地產調控持續加碼。

尤其是,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8068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9%。張大偉認為,良好的經濟開局,給了樓市調控比較寬裕的空間。這也是從3月開始全國超過40個城市再起房地產新一輪調控的重要原因。預計在嚴格的調控下,二季度房地產市場將回歸平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770

調查失業率首秀約5% “晴雨表”顯示經濟仍處晴天

國家統計局17日上午首次正式對外公布了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1至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5.0%、5.0%和5.1%。這是我國科學建立就業失業統計指標體系邁出的重要一步。

在國新辦17日舉行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狀況發布會的同時,國家統計局網站刊發了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曾湘泉的署名文章《調查失業率統計是促進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的科學舉措》。

曾湘泉在這篇文章中表示,此次國家統計局正式對社會發布月度調查失業率數據,表明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我國勞動力調查制度已經基本成熟,也標誌著我國就業失業測量體系日趨完善,對科學構建我國宏觀經濟景氣監測指標體系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調查失業率“首秀”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邢誌宏表示,1至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5.0%、5.0%和5.1%,分別比上年同月下降0.2、0.4和0.1個百分點;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4.9%、4.8%和4.9%,分別比上年同月下降0.1、0.2和0.1個百分點。

曾湘泉17日上午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連續多年按季度發布基於就業大數據的中國就業景氣指數報告。數據顯示,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的變化與城鎮調查失業率的變化同步。

中國就業研究所最新發布的《2018年一季度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顯示,進入2018年第一季度,受春節之後的職場中“跳槽熱”和高校畢業生“春季招聘期”等因素的影響,本季度求職申請人數有明顯回升,但同時招聘需求下降幅度明顯,反映在CIER(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上呈現季節性回落,下降至1.91。這一數字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邢誌宏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發展穩中有進、進中育新,國民經濟延續了穩中向好的態勢。他用“穩、新、優、好”四個字來概括第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的特點。

邢誌宏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運行的整體態勢是穩的,呈現了增長平穩、就業擴大、物價穩定、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的良好運行格局。其中,就業穩步擴大,一季度各月我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左右。特別是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繼續保持在5%以下。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總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88萬人,同比增長1.1%。就業比較充分,這也是經濟穩定運行的一個重要標誌。

調查失業率及時反映經濟晴雨

失業率是反映宏觀經濟運行狀況和勞動力市場景氣程度的晴雨表。一般來講,失業率上升意味著更多的勞動力資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失業者增加從而導致社會總需求下降,經濟增長動力也將減弱。

因此,各國政府歷來都把失業率作為判斷宏觀經濟運行狀況和勞動力市場景氣程度,進而出臺或調整相關宏觀經濟政策和就業政策的重要依據。

曾湘泉表示,國際上測量失業率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即基於行政記錄的失業登記制度和基於勞動力調查的調查制度。我國於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建立登記失業制度,隨著我國勞動力市場改革推進,登記失業率對我國勞動力市場反映不全面、不敏感的弊端日益突出。

2005年,我國正式建立了全國勞動力調查制度,開始按照國際通行做法組織開展勞動力調查,進行調查失業率統計。

曾湘泉認為,基於勞動力調查獲得的調查失業率由於覆蓋範圍更廣,發布頻率更快,指標定義符合國際標準,可以更全面、及時合理地反映我國勞動力市場變動情況。

此外,勞動力調查內容豐富,除失業率外,還涵蓋了勞動參與、工作時間、就業質量、工作搜尋等方面的內容,是多維度研究勞動力市場運行的重要數據來源。

曾湘泉建議,失業率要更加準確及時地反映勞動力市場變化及其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不僅要積極收集就業和失業的信息數據,並及時加以公布;還需要研究借鑒發達國家失業率統計和分類的經驗,在公布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的同時,進一步關註工資、工時等就業質量指標,更加客觀全面地分析勞動力市場整體走向和變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5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