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杜冉樂
臨近2016年收官之際,一線房企如萬科、恒大提前1個月鎖定了3000億元銷售額,盡管這些房企樂觀預期明年或能突破4000億,但畢竟市場已變,大多數房企或許不能如此有信心。
12月初,中天城投(000540,SZ)公告其擬出資20億元設立中天城投有限公司,作為公司房地產業務開發投資運營平臺,推進其戰略轉型進程,實現分類運營和歸口管理。
實際上,去年以來中天城投作為貴州省域化的房地產開發商,已多次躋身機構統計的全國百強房企銷售之列,而且一個單盤的銷售額可達百億,傳統房地產業務的表現並不差。但今年以來,中天城投依然加快了“大金融、大健康和精品地產”戰略,屢次通過控股公司形式介入雲南、四川等區域的城市基礎設施,尤其是火熱的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運作。
業內看來,這主要是因為貴州及周邊兄弟省份受益於國家多項重大戰略,迎來大發展契機,中天城投順勢轉變了戰略。
跨省搶食城市運營
一直以來,中天城投對外宣稱自己是貴州省首家上市公司,也是該省唯一的一家上市房企。依此來看,房地產特色在該公司身上顯露無疑。
從介入一二級聯動開發的“方舟系”產品線如未來方舟、假日方舟等,到承接貴州省繁重的保障房建設任務,再到大規模開發“貴州金融城”,背後均與中天城投密不可分。
克而瑞研究統計,2015年中天城投實現房地產銷售金額193.1億元,名列全國房企第51位;實現銷售面積231.5萬平方米,名列全國房企第30位。
從房地產業務來看,中天城投除了2014年在南京拿地涉足首個省外地產項目之外,並未進入全國化擴張,一直以省域化開發為主。
按照上述機構的統計,今年前11個月,典型一二線房企銷售額再次刷新歷史紀錄,相對而言,中天城投雖在規模上仍占優勢,實現銷售面積257.1萬平方米,排名全國第31位,但受制於其所布局的貴陽、遵義等貴州省內城市售價偏低等影響,雖然已實現銷售金額197.1億元,已超過去年歷史業績,但其排名僅位於72位。
隨著房地產集中化與輕資產化,中天城投去年開始轉向開放式地產戰略,日前已出資40億元成立地產基金,以此為母基金根據不同地產項目設立地產項目子基金,出資5億元設立中天城投地產開發建設管理公司,以配合前述戰略,在全國尋找優質項目。
在中天城投一位內部人士看來,這樣做除了能夠做大地產規模和投資回報率,還能為快速推進大金融、大健康戰略提供資金等保障。
據悉,中天城投擬出資20億元成立子公司中天城投有限公司,以此為基礎,上述子公司通過增資擴股實現對雲南華盛基礎設施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的控股,控股比例為51%,並與該控股子公司合資成立中天城投集團雲南投資開發建設公司,參與當地PPP項目。
同時,中天城投有限公司全資設立中天城投集團四川投資開發建設公司,與貴州兩家非關聯企業設立中天城投瀘州置業,該子公司業務將涵蓋鐵路、公路、軌道交通、市政基礎設施PPP項目投資建設運營;房地產綜合開發;酒店經營與管理;會議服務。
介入PPP運作須整合多種資源
巧的是,中天城投集團掌舵人羅玉平即為四川瀘州人,日前曾現身於成都舉辦的川商大會上,受當地政府號召回川投資。去年底,中天城投就與位於瀘州的西南醫科大學簽約布局大健康產業。
今年7月份,中天城投集團大健康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註冊資本500萬元。但相對於大健康產業,中天城投在大金融和房地產領域動作要大的多,也更為頻繁。
對於斥巨資設立中天城投有限公司,中天城投上述內部人士解釋說,這是為了整合房地產業務,實現各業務板塊的分類運營和歸口管理公司,降低成本、提升效益。
除此之外,更深層的意圖是中天城投想借此積極推進“大金融、大健康、特色精品地產”三大戰略,認為這符合其長遠發展戰略等。
11月中旬,中天城投斥資39億元增資全資子公司貴陽金控,增資完成後該金控平臺的註冊資本將高達99億元,在全國房企發力金控平臺上較為罕見。
按其定位,貴陽金控的角色是中天城投“大金融”產業核心平臺,構建集持牌類金融業務與創新金融於一體的“全牌照”金控構架。目前,貴陽金控正在進一步收購海際證券與中融人壽等,其中對中融人壽的大舉收購已構成其重大資產重組。
另據深交所互動易平臺消息,中天城投對外透露其將支持貴州省近年內設立定位於不良資產處置業務的貴州地方性資產管理公司(AMC牌照),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去年以來,涉及城市基礎設施投資的PPP項目異常火熱。據財政部消息,截至今年9月末,全部入庫項目10471個,總投資額12.46萬億元,其中已進入執行階段項目946個,總投資額1.56萬億元。
財政部最新季報透露,全國PPP入庫項目的地區和行業集中度均較高,貴州、山東(含青島)、新疆、四川、內蒙古居前五位,合計占入庫項目的近一半;市政工程、交通運輸、片區開發3個行業項目居前三位,合計超過入庫項目的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上述入庫PPP項目回報機制,政府付費類和可行性缺口補助類項目的比重比6月末增加3個百分點,結合6月末該比重比3月末略有提高可見,需要政府付費和政府補貼的項目比重正逐漸提高。
縱觀中天城投的歷年年報,不難發現其多個年份就因參與了貴州省內不少政府類項目而獲得了不菲的現金補貼。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PPP項目因涉及城市基建投資,多為投資期長,沈澱資金占用量大,但回報較為穩定,個別領域回報率還較高,尤其是當前“資產荒”背景下,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爭相強搶食。
據悉,重慶PPP項目發力較早,也較為領先,曾吸引了多層嵌套運作的銀行、保險、基金、信托等金融資本進來,甚至還有特色產業類資本。
重慶一位不具名的私募投資機構負責人表示,民營資本參與PPP項目,首先要有較好的政商關系資源,其次隨著民資頻繁參股金融,對金融運作也越來越成熟,那些具備金融與產業資源整合優勢的民間資本更有優勢參與其中。
14日晚間,有媒體報道稱,華夏基金旗下的一只貨幣基金遭遇投資者巨額贖回,公司可能面臨6億元的巨額賠款。
隨後,華夏基金官方澄清,市場傳言某大型基金公司貨幣基金爆倉,涉事基金公司需要掏自有資金填補虧損。華夏基金表示,目前公司旗下所有貨幣基金均正常運作,申贖照常,無任何特殊情況,特此聲明。
近日,全國股轉公司發布通知,將對失信人實施種種約束,在掛牌、發行、並購重組等審批中對失信人實行一票否決,這是新三板邁入萬家時代後,股轉公司對市場的最新規範舉措。
股轉公司12月30日發布《關於對失信主體實施聯合懲戒措施的監管問答》(下稱“問答”),股轉公司表示,問答是落實《國務院關於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33號)的一部分,從發布起實施。
問答指出,申請掛牌公司及相關主體(包括申請掛牌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及控股子公司)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的,限制其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
此前,股轉公司已經對失信單位掛牌亮紅燈。2016年9月,股轉公司在引入掛牌負面清單時明確表示,不受理相關主體是失信被執行人的公司掛牌申請,在掛牌審核期間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應在規範後重新提交申請掛牌文件。
根據最新問答,失信聯合懲戒對象不得擔任掛牌公司董監高,現任董監高屬於失信聯合懲戒對象的,應及時換人,拒不執行的,股轉公司有權采取監管措施。另外,掛牌公司或其控股股東、實控人、控股子公司被納入失信聯合懲戒對象的,要及時披露,解釋可能產生的影響,並給出後續處理計劃。
掛牌公司股票發行、並購重組等資本運作也會因為存在失信人而受阻。問答指出,中介機構需要對掛牌公司相關主體存在失信人的情形進行核查並發表意見,在情形消除前不得實施股票發行,掛牌公司並購重組的對象,或收購掛牌公司的收購人,都不得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
根據33號文,失信聯合懲戒針對的主要有幾類行為,一是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行為,二是賄賂、逃稅騙稅、惡意逃廢債務等嚴重破壞市場秩序的行為,三是在司法機關作出判決後,拒不履行、故意逃避執行等嚴重失信行為。四是拒不履行國防義務,危害國防利益,破壞國防設施等行為。
在經濟形勢下行的背景下,一些新三板掛牌公司也出現違反社會秩序的行為。2016年11月,創新層做市企業銀都傳媒(430230.OC)因實控人跑路,拖欠貸款、員工工資、水電物業費等被暫停轉讓。做市企業華盛控股(430686.OC) 因拖欠借款,多個銀行賬戶已被法院凍結,股價暴跌至1元。
中國人民銀行於1月13日下發《關於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對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實施集中存管,亦即第三方支付機構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客戶備付金,今後將統一交存至指定賬戶,由央行監管,支付機構不得挪用、占用客戶備付金。
所謂“備付金”,是指支付機構預收其客戶的代付貨幣資金。比如網購買家在網店下單,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付款,買家賬戶里的錢就轉到了支付機構,但尚未轉給賣家,直到客戶確認收貨,支付機構才將錢款打給賣家。備付金就是在買家確認收貨前,沈澱在支付機構的資金。
這筆沈澱資金總額有多大?據估算,截至2016年底,全國267家支付機構吸收客戶備付金合計超過5000億元。
“由於資金量較大,如果備付金得不到統一管理,風險隱患不小,此前境內已經出現過多家預付費卡公司挪用備付金的情況了。”一名支付行業資金分析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
三大風險
首先來厘清,這大筆備付金的歸屬權和調配權。恒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人大重陽客座研究員董希渺表示,備付金不是支付機構的自有財產,所有權完完全全屬於客戶;然而,這又不是客戶的銀行存款,不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也不是以客戶的名義存入銀行,而是以支付機構名義存放在銀行。由此,在此次央行要求的實施集中存管之前,大筆備付金怎麽使用和調撥,事實上全由支付機構說了算。
包括市面上一批預付費卡,存在卡內的客戶未消費資金,事實上也屬於備付金。
備付金得不到統一管理的第一大風險隱患,是持卡人(買家)權益得不到保障,境內多家預付費卡公司也曾出現了挪用、占用客戶備付金的情況。
上述支付行業資金分析人士稱,在境外也有類似風險案例,一些預付費卡公司未能獲得支付牌照,客戶備付資金未得到有效監管,機構退出過程中未使用卡片的資金可能得不到兌付。
2015年8月24日,浙江易士成為首個因其涉嫌違規挪用備付金而被取消《支付業務許可證》的案例。浙江易士案例之後,直到2016年底,受到各種處罰的支付機構多達30多家,尤其是預付費卡機構,如上海暢購、廣東益民等。
備付金得不到統一管理的第二大風險隱患,是特約商戶資金有可能無法得到正常結算。
“96費改”後,部分以現下收單業務為主的第三方支付機構營業收入受到較大影響,業內有預測稱,個別支付機構存在持續經營困難的現象。上述支付行業資金分析人士警示,越是在這樣的市場情況下,就越要加強對備付金的管控。
“雖然目前還出現持牌支付機構跑路的現象,但前期在監管機構加強對二清行為打擊的背景下,已經多次出現二清機構卷款潛逃,一些特約商戶特別是中小商戶權益受到侵害。”他表示。
備付金得不到統一管理的第三大風險隱患,是機構有機會挪用備付金,來賠付本應自己承擔的風險賠償資金。
支付機構在業務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為非法集資商戶或倒閉的P2P商戶提供支付服務的情況,個別機構自身也出現重複出款的操作風險。上述支付行業分析人士稱,對於這種情形,支付機構應利用自有資金承擔相應責任,但如果他們手上握有大筆可調配的備付金,就有了拆東墻補西墻的騰挪空間,從而有機會鉆空子,利用客戶資金彌補自身損失。
“虛擬賬戶體系”功能減負
以上三大風險,主要是就一些內控把關不嚴、管理能力低下的機構而言。對於行業領先機構來說,備付金直接挪用風險並不大。不過,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所長助理、研究員楊濤在接受采訪時,提示了這些領先機構所特有的問題:備付金成為虛擬賬戶體系的核心,承擔了過多的業務功能。
楊濤稱,這或許使支付服務與事實上的跨行清算服務摻雜在一起,而考慮到備付金具有某種“準公共性”特征,因此備付金監管的重點是使其回歸保障安全的基本職責。
楊濤並稱,備付金集中存管符合了當前支付清算體系改革的現實需求,以此作為起點,可以一方面更有效地驅逐市場“劣幣”,另一方面更好地促使“良幣”高質量、更合規、更放心地創新與發展。
此外,如何落實集中存管的細節,以及通過監管、協會、銀行、清算組織等各方協同,來為支付機構提供更完善的配套服務,也都是題中應有之義。
附:關於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的通知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各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各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各非銀行支付機構: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總體部署,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6〕21號)提出的“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挪用、占用客戶備付金,客戶備付金賬戶應開立在人民銀行或符合要求的商業銀行。人民銀行或商業銀行不向非銀行支付機構備付金賬戶計付利息”相關要求,人民銀行決定對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實施集中存管。現通知如下:
一、自2017年4月17日起,支付機構應將客戶備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機構專用存款賬戶,該賬戶資金暫不計付利息。
二、人民銀行根據支付機構的業務類型和最近一次分類評級結果確定支付機構交存客戶備付金的比例,並根據管理需要進行調整。
三、2017年4月17日起,支付機構交存客戶備付金執行以下比例,獲得多項支付業務許可的支付機構,從高適用交存比例。
網絡支付業務: 12%(A類)、14%(B類)、16%(C類)、 18% (D類)、20%(E類);
銀行卡收單業務:10%(A類)、12%(B類)、14%(C類)、 16% (D類)、18%(E類);
預付卡發行與受理:16%(A類)、18%(B類)、20%(C類)、 22% (D類)、24%(E類)。
四、支付機構應交存客戶備付金的金額根據上季度客戶備付金日均余額與支付機構適用的交存比例計算得出,每季度調整一次,每季度首月16日完成資金劃轉(遇節假日順延)。
五、商業銀行為支付機構交存的客戶備付金不計入一般存款,不納入存款準備金交存基數。
六、支付機構和備付金交存銀行未按照本通知有關要求執行的,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將視情節輕重,按照《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第四十一條至第四十三條規定予以處罰,並將支付機構相關行為納入分類評級管理。
七、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應根據本通知要求切實履行職責,指導支付機構和備付金交存銀行做好相關工作,並加強相關工作的檢查、監督。
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將本通知轉發至轄區內各有客戶備付金存管資質的商業銀行。執行中如遇問題,請及時告知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
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
2017年1月13日
2月9日從民政部網站獲悉,民政部、發展改革委、公安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衛生計生委、中國人民銀行、工商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銀監會、全國老齡辦日前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放管服改革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調動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積極性,降低創業準入的制度性成本,營造公平規範的發展環境。
《通知》要求,盡快破除養老服務業發展瓶頸,激發市場活力和民間資本潛力,促進社會力量逐步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體,培育和打造一批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的養老服務企業和社會組織。
《通知》要求加大“放”的力度。將投資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工程項目審批流程整合為項目審批(或項目核準、備案)、用地審批、規劃報建、施工許可4個階段。每個審批階段由牽頭部門統一受理申請材料、統一組織其他審批部門開展並聯審批、督促協調審批進度、在流程限定的時間內完成審批並統一告知項目建設單位審批結果。探索實行養老服務建設工程項目區域評估。凡是符合已經批複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區域,不再對區域內具體養老投資項目進行交通影響、水影響、地震安全性等方面的評估審查。進一步簡化優化養老機構相關審批手續,簡化設立養老機構的申請材料。申請人設立養老機構許可時,能夠提供服務設施產權證明的,不再要求提供建設單位的竣工驗收合格證明。對養老機構環境影響評價實施分類管理,對環境影響很小需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的養老機構實施備案管理。取消部分機構的消防審驗手續。1998年9月以前建設使用,且未發生改、擴建(含室內外裝修、建築保溫、用途變更)的,不需要辦理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或備案手續;建築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下或者投資30萬元以下的養老機構、設施,不需要辦理消防設計、竣工驗收備案手續。支持加快完善服務場所的產權登記手續。對於新建養老機構或者利用已有建築申請設立養老機構涉及辦理不動產登記的,不動產登記機構要通過“首問負責”“一站式服務”等舉措,依法加快辦理不動產登記手續,提供高效便捷的不動產登記服務。
《通知》要求強化“管”的能力。規範行政執法行為。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制定養老機構管理行政執法工作指南,對養老機構行政違法案件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辦理。對養老服務企業做出的行政處罰信息,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信用中國”網站依法予以公示。建立社會評估機制。發揮行業自律、群眾舉報、媒體監督等方面的作用。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委托第三方機構定期對養老服務機構的人員、設施、服務、管理、信譽等情況進行綜合評價,評估結果應當向社會公布。各有關部門應當建立養老服務舉報和投訴制度,接到舉報、投訴後應當及時核實、處理。
《通知》要求提高“服”的水平。各地應當及時、主動公布當地養老服務相關的供需信息,便於社會力量和公眾了解、查詢和利用。普遍將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設立養老機構有關行政許可的事項、依據、條件、數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材料目錄和申請書示範文本等,在辦事服務窗口及政務網站公開。按照統一歸集、及時準確、共享共用的原則,積極做好經營性養老機構信息統一歸集公示工作,明確歸集的具體內容,建立數據比對工作機制,促進協同監管和信用約束。《通知》強調提高政府精準推動養老服務發展能力,各地養老服務機構運營補貼發放方式應逐步由“補磚頭”“補床頭”向“補人頭”轉變,依據實際服務老年人數量發放補貼。對服務失能老年人的補貼標準應予以適當傾斜。鼓勵各地采取公建民營等方式,將產權歸政府所有的養老服務設施委托企業或社會組織運營。梳理政府購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內容,並列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培育和扶持合格供應商進入。進一步完善制度、規範流程,鼓勵養老機構和服務企業依法設立分支機構,實現連鎖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鼓勵發起設立采取股權投資等市場化方式獨立運作的養老投資基金,吸引社會力量進入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和服務領域。
以下為通知全文:
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放管服改革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發展改革委、公安廳(局)、財政廳(局)、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環境保護廳(局)、住房城鄉建設廳(建委、建交委、規劃委、市政管委)、衛生計生委、工商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銀監局、老齡辦;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各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民政局、發展改革委、公安局、財務局、國土資源局、建設局(環保局)、衛生局、人口計生委、工商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老齡辦:
為盡快破除養老服務業發展瓶頸,激發市場活力和民間資本潛力,促進社會力量逐步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體,現就在社會領域推進養老服務業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按照國務院關於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部署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創新工作思路,進一步調動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積極性,降低創業準入的制度性成本,營造公平規範的發展環境,培育和打造一批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的養老服務企業和社會組織。
推進養老服務業放管服改革的指導原則是:
——流程簡化優化。整合養老投資項目報建手續,優化養老機構相關審批條件,精簡辦事環節,加快業務流程再造,明確標準和時限。沒有法律法規或規章依據以及能夠通過與其他部門信息共享獲取相關申請信息的,原則上不再要求提交申請材料。
——管理依法合規。嚴格遵循法律法規,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規範養老服務行業管理,確保養老服務和產品質量,營造安全、便利、誠信的服務環境。
——服務便捷高效。拓展服務渠道,創新服務方式,建立健全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並聯辦理、限時辦結等制度。促進辦事部門審批和服務相互銜接,讓群眾辦事更方便、創業更順暢。
——政策銜接有效。強化服務意識,推動各項扶持政策相互銜接、落地管用,增強政策針對性操作性,切實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提高服務創新能力。
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
(一)規範養老服務投資項目審批報建手續。
1.整合審批流程。將投資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工程項目審批流程整合為項目審批(或項目核準、備案)、用地審批、規劃報建、施工許可4個階段。
2.明確牽頭部門。發展改革部門負責牽頭項目審批(或項目核準、備案)階段工作。國土資源部門負責牽頭用地審批階段工作。城鄉規劃部門負責牽頭規劃報建階段工作。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負責牽頭施工許可階段工作。
3.實行並聯審批。打破部門界限,壓減和理順審批事項的前置條件,每個審批階段由牽頭部門統一受理申請材料、統一組織其他審批部門開展並聯審批、督促協調審批進度、在流程限定的時間內完成審批並統一告知項目建設單位審批結果。
4.探索實行養老服務建設工程項目區域評估。凡是符合已經批複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區域,不再對區域內具體養老投資項目進行交通影響、水影響、地震安全性等方面的評估審查。
(二)簡化優化養老機構相關審批手續。
5.簡化設立養老機構的申請材料。申請人設立養老機構許可時,能夠提供服務設施產權證明的,不再要求提供建設單位的竣工驗收合格證明。
6.食品經營實行“先照後證”。養老機構從事餐飲服務活動,應當依法先行取得營業執照等合法主體資格後,申請食品經營許可證。
7.簡化環境影響評價。對養老機構環境影響評價實施分類管理,對環境影響很小需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的養老機構實施備案管理。
8.取消部分機構的消防審驗手續。1998年9月以前建設使用,且未發生改、擴建(含室內外裝修、建築保溫、用途變更)的,不需要辦理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或備案手續;建築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下或者投資30萬元以下的養老機構、設施,不需要辦理消防設計、竣工驗收備案手續。其他養老機構依法辦理消防審驗或備案手續。
9.支持加快完善服務場所的產權登記手續。對於新建養老機構或者利用已有建築申請設立養老機構涉及辦理不動產登記的,不動產登記機構要通過“首問負責”“一站式服務”等舉措,依法加快辦理不動產登記手續,提供高效便捷的不動產登記服務,支持申請設立和建設養老機構。對於相關手續不完善,暫時無法辦理不動產登記的,支持其依法加快完善相關手續後辦理。
三、強化監督管理能力
10.提升行政監管能力。各級民政部門加強對養老服務的指導、監督和管理,其他有關部門依照職責分工對養老服務實施監管。加強監管能力建設,整合充實工作力量,加強業務培訓,確保事有人管、責有人負。
11.規範行政執法行為。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制定養老機構管理行政執法工作指南,對養老機構行政違法案件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辦理,主動公開違法案件辦理流程、明確告知當事人做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依據和依法享有的權利。對養老服務企業做出的行政處罰信息,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信用中國”網站依法予以公示。
12.建立社會評估機制。發揮行業自律、群眾舉報、媒體監督等方面的作用。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委托第三方機構定期對養老服務機構的人員、設施、服務、管理、信譽等情況進行綜合評價,評估結果應當向社會公布。
13.暢通投訴渠道。各有關部門應當建立養老服務舉報和投訴制度,接到舉報、投訴後應當及時核實、處理。
四、提升政府服務水平
(一)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力度。
14.及時發布供需信息。各地應當及時、主動公布當地養老服務相關的供需信息,便於社會力量和公眾了解、查詢和利用。
15.加強許可信息公開。創新政務公開方式方法,各地應普遍將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設立養老機構有關行政許可的事項、依據、條件、數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材料目錄和申請書示範文本等,在辦事服務窗口及政務網站公開。對養老服務企業做出的行政許可信息,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信用中國”網站依法予以公示。
16.強化政策宣傳引導。對有意設立養老機構和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會組織,各地要做好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的宣傳解釋。各地可制定統一的籌建指導書,方便申請人到相關部門辦理相關行政許可手續。
17.實現登記信息共享。按照統一歸集、及時準確、共享共用的原則,積極做好經營性養老機構信息統一歸集公示工作,明確歸集的具體內容,建立數據比對工作機制,促進協同監管和信用約束。
(二)提高政府精準推動養老服務發展能力。
18.轉變運營補貼發放方式。各地養老服務機構運營補貼發放方式應逐步由“補磚頭”“補床頭”向“補人頭”轉變,依據實際服務老年人數量發放補貼。對服務失能老年人的補貼標準應予以適當傾斜,對提供相同服務的經營性養老機構應享受與公益性養老機構同等補貼政策。
19.創新服務設施供給方式。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強社區綜合為老服務設施建設。現有居住(小)區未配套建有養老服務設施的,各地應通過置換、租賃、購置等方式提供。鼓勵各地采取公建民營等方式,將產權歸政府所有的養老服務設施委托企業或社會組織運營。
20.加大優惠扶持力度。梳理政府購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內容,並列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培育和扶持合格供應商進入。
21.推進連鎖化經營。進一步完善制度、規範流程,鼓勵養老機構和服務企業依法設立分支機構,實現連鎖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22.鼓勵發起設立采取股權投資等市場化方式獨立運作的養老投資基金,吸引社會力量進入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和服務領域。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養老服務業放管服改革,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及時協調解決改革中遇到的重大問題。發展改革、民政、公安、住房城鄉建設、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要各負其責、協同配合,確保改革順利推進。發揮好老齡工作機構的組織、協調、指導、督促職能。對於與改革精神不相適應的部門規章和政策措施,要及時修訂和完善。
(二)加強督促檢查。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適時對養老服務業放管服改革進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暢通社會監督渠道。對工作積極主動、成效明顯的地區,要予以表揚和激勵;對落實不力、延誤改革進程的,要嚴肅問責。
(三)加強宣傳引導。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推進養老服務業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意義,積極推廣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及時解答和回應公眾關切,在全社會營造理解和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圍。
民政部 發展改革委 公安部
財政部 國土資源部 環境保護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衛生計生委 中國人民銀行
工商總局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 銀監會 全國老齡辦
2017年1月23日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原董事長傅成玉表示,70%的上市公司,利潤主要不是來自主業,現在要謹防中國經濟走上產業空心化的道路。
年報季將近,不少上市公司的業績也印證了傅成玉的說法。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有373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年報業績,有80家上市公司去年一年業績增幅在1倍以上,有126家公司業績增幅在50%以上。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看上去很美”的年報雖處於高成長的狀態之中,但事實上其中只有50家公司主要是依靠主營實現了業績的高成長,占比只有40%左右。
在原有主營增長乏力的情況下,不少公司紛紛開始轉型進入新興產業。業績“美容”的同時,新興產業的想象空間也刺激了二級市場的概念炒作。但是翻看年報會發現這些公司的新業務尚難盈利,前景並不明朗。還有不少公司從實業盈利轉身成為“資本運作高手”,從而獲得了亮麗的業績。
困難重重的轉型
在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產業轉型升級加速的大背景下,眾多上市公司,特別是從事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發現原有業務“難以為續”。主營業務困局刺激了外延收購發展,通過收購遊戲、影視等新興行業資產,從而進入新興領域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數。
翻看這些去年實現業績高成長的上市公司年報,會發現很多公司之所以業績表現亮麗,收購合並報表產生的收入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理由。這些公司由傳統業務轉向新興產業是否就意味著前景一片廣闊?答案是存疑的。
以萊茵體育(000558.SZ)為例,公司去年的凈利潤為0.25億元,同比增長107.03%。公司本來是一家老牌房企,近年來正在轉型做體育業務。自2014年年報首次提及體育板塊以來,萊茵體育一直動作不斷,並先後實行剝離地產資產、斥資數億元投建體育產權交易中心、又布局電子競技和體育彩票等一系列項目。
雖然萊茵體育在年報中提及,對體育資源的掌握及相關運營已成為其“核心競爭力”,但在分析公司的年報可以發現,公司營收構成中,體育行業占比仍然較低,體育運營板塊2016年營收1758萬元,僅占公司營收總比重的0.46%,房地產銷售及能源貿易銷售仍是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
報告期內公司通過股權投資新增多個從事體育業務的子公司,盈利情況堪憂。其中,從事投資管理業務的萊茵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浙江黃龍體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分別虧損340萬元、39萬元;從事體育活動組織策劃的子公司累計虧損達近千萬元;從事場館開發建設運營的子公司虧損近550萬元;其他幾家相關的體育公司基本上也處於虧損的狀態中。
“對上市公司而言,不可能輕易轉型的,畢竟隔行如隔山。”資深市場人士李鷹桂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另外幾家公司,如當代明誠(600136.SH)、贏合科技(300457.SZ)、國盛金控(002670.SZ)業績高成長,都和收購並表有關。
“資本運作高手”的晉級之路
“實業賺錢太難太累,肯定不如做金融來錢快來錢輕松。”某位上市公司高管曾對第一財經記者這樣表示。從上市公司發布的年報來看,也已經有不少原來做實業的上市公司熱衷成為“資本市場”運作高手,並且收獲頗豐。
如上市公司蘭生股份(600826.SH)就通過資本運作的方式,使得去年一年獲得的投資收益是公司主營利潤的8倍。蘭生股份的主營業務為進出口貿易,主要商品包括機電機械產品、紡織原料及制品、鋼鐵制品、鞋類產品、塑料制品、箱包和玩具等大類產品。
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91億元,比上年度增長8.2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40億元,比上年度增長64.49%。乍看之下,公司實現了業績的高成長。但是仔細看公司的財報就會發現,公司去年貿易利潤同比增長僅為27.75%,扣非後凈利潤約為1.18億元。
蘭生股份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取得的投資收益在2016年度高達9.56億元,大幅跑贏主業利潤,約為扣非後凈利潤的8倍。
9.56億元的投資收益,有6.56億元來自於轉讓兩家參股公司的股權所得收益。此外,公司去年一年通過理財收益以及減持海通證券股票,也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魯銀投資(600784.SH)主營業務包括粉末冶金及制品、房地產、商貿、羊絨紡織和對外投資等。公司在去年實現的凈利潤增長幅度高達164.33%,不過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仍然虧損1.77億元。而公司能夠扭虧且實現業績大幅度的成長主要是由於出售萬潤股份獲得的投資收益。
對一些公司而言,金融業顯然比實業更有吸引力。新力金融(600318.SH)去年利潤增長114.02%,主要是售出水泥相關資產,公司由“類金融+水泥”雙主業轉變為以“類金融”為主營業務,公司在不斷強化風險防控能力的同時,積極拓展業務範圍,創新業務模式,提升規模效應,順應監管政策和市場環境變化,使得持續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
此外,很多上市公司業績的高成長或者通過轉讓公司,或者通過炒股盈利,存在持續性存疑的情況。如渝三峽A(000365.SZ)去年實現的凈利潤為2.23億元,同比增長了54.58%,而公司去年出售北陸藥業1000萬元確認投資收益1.7億元,成了公司凈利潤的主要來源。
世界那麽大,不是所有國家都對妓院開放
愛情不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買,但是性服務卻能進行買賣。我們一般把進行性交易的場所稱為——妓院。
性交易,可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商品交易之一,也可謂當下最為流行的共享經濟的鼻祖。
遠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國相管仲開設國家級的性交易場所——妓院,讓這個行業升華到國家戰略層面。齊國設立了七百處“女閭”(古代妓院代稱),邀天下豪傑來齊國遊樂,以此招商引資,堪稱性產業化的鼻祖,讓中國成為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開辦國家級大妓院的國家。
在唐朝,作風逐漸開放,民營妓院開始發展起來,知識分子以走動秦樓楚館的妓院為正業之一,從元白到李杜,無一例外。
在宋代,詞人更是妓院常客,還能跟妓女發展出深厚的情誼。眾所周知的“奉旨填詞”的柳永,一邊與妓女談情說愛,一邊道出“楊柳岸曉風殘月”才情萬丈的詞句。在中世紀歐洲,天主教也染指了賣淫業。然而如今的性交易,在不少國家仍是非法交易。
政府為什麽對“黃賭毒”中的”黃“,進行如此嚴厲的打擊?一方面來看,凡是需要大力鼓勵的東西易用性或者粘性都很差;凡是被嚴厲打擊的則非常吸引人。
從商業模式的角度來看,“黃賭毒”這類行業的顧客粘性非常高,賺錢也就很容易;從投資的角度,盡量買滿足顧客高頻、終身(至少長期)需求的公司。
但是從全球來看,仍然有不少國家對性交易持有開放態度,美國一家機構調查了全球100多個國家,有一半國家對性交易持有開放態度,下面這個視頻讓你3分鐘了解全球性交易態度。
全球最大色情上市”妓院“到底什麽公司
妓院,通俗來講就是提供色情服務的商業場所。
現代的妓院名目眾多,有的以娛樂場所(例如酒店(特種行業)、夜總會、按摩院等)為幌子,服務員除了正當的按摩、陪酒、伴舞服務外,還會提供性服務。
全球曾經不止一家上市過的色情業公司,比如澳洲曾經風風火火的上市的妓院日日新星(AXS:PPN)、港股昔日夜店第一股Magnum(2080.HK)均退市或被借殼上市,唯有RICK(美國NASDAQ上市,全稱RCI Hospitality Holdings,Inc.)仍然發展良好。
打開RICK公司官網,迎來的是性感的女郎和旁邊突顯的超過20年上市歷史的標誌,足以證明這是一家老牌妓院。RICK公司聲稱不僅僅與顧客之間提供色情交易,而是更為高級的直達顧客內心的商務交流中心。
早在1983年,RICK就建立自己的品牌,提供高端脫衣舞俱樂部(其實為妓院一種形式)和高品質的酒店服務(開房的必要場所)。公司早在1995年上市,通過資本市場運作,成為全美甚至當時全球領先的商業服務招待公司(還是說的文雅一點比較好)。截止到2016年11月,公司一共開設了41處提供成人服務俱樂部、酒吧餐飲。
安娜·妮科爾·史密斯,作為名噪一時的“花花公子”玩伴女郎、真人秀女星,甚至還在RICK的妓院里和世界石油大亨J.·霍華德·馬歇爾二世丈夫幽會。妓院里很多表演者多次榮登花花公子等男性雜誌封面,足以可見公司優質女星的儲備。
在2008年,福布斯排行榜講RICK公司排名在全美最佳小型公司中。公司也多次在美國家喻戶曉的華爾街日報、財富、今日美國、紐約時報等雜誌上報道,公司旗下的Cabaret-NYC成人俱樂部被美國的大眾點評類應用Zagat評價為紐約值得一去的夜生活場所,以及被紐約休閑點評為曼哈頓最高貴的100家餐廳之一,這些盛譽足以可見公司良好的經營。
如果打開RICK的財報,你會發現他們對自己介紹如下:
RCI Hospitality Holdings, Inc.(“RCIHH”)is a holding company engaged in a number of activities in the hospitality and related businesses.
翻譯一下公司就是參加一系列招待和相關商業的活動的公司。
看來公司還想把自己描述得高大上,拒絕赤裸裸地宣布這是全國連鎖妓院。
RICK經營情況
公司主要收入來源
公司有兩大收入來源—各種脫衣舞俱樂部等妓院形式和以Bombshells冠名的餐廳酒吧。其他收入方面主要來自媒體和功能性飲料。
具體收入來源包括酒水飲料的銷售、小費、會員費、廣告和年度夜店博覽會展收入。如果需要具體分析RICK公司,它以每年9月30日作為財務報表截止日期,因為美國公司可以自由選擇財報時間段,這一點還是和國內不同。
各種脫衣舞俱樂部形式的妓院
公司旗下有多個品牌的脫衣舞俱樂部,針對不同人群。你以為開個妓院就是找幾個美女來撐撐場面,那就想得有點膚淺了。RICK公司真可謂深耕差異化運營,有五種不同類型品牌如下:
“Rick’sCabaret”–針對高端人群;“Vivid Cabaret”–針對高收入的年輕人群;
“Tootsie’sCabaret”–全美最大,占地超過6800平方米的脫衣舞俱樂部;
“Club Onyx”–針對非洲羿美國人,顧客多為黑人;
“Jaguars Club”and“XTC Cabaret”–針對藍領和大學生人群,需要自帶酒水飲料;
公司脫衣舞俱樂部全國文明,除了之前提到的知名商業雜誌,還在全國和地方電視臺,比如“20/20,”“Extra”and“Inside Edition,”等都有RICK的深度曝光報道,增加其知名度,讓顧客慕名前來。
目前公司正在尋找3-5倍估值的脫衣舞俱樂部,這在全美大概有400家符合RICK的要求。由於美國各地對脫衣舞俱樂部這類成人娛樂場所數量限制,很多RICK持有的脫衣舞俱樂部在當地具有壟斷地位,這也讓公司獲得更加持久的競爭力。
Bombshells冠名的餐廳酒吧
Bombshells是性感美女的意思,公司目前以此冠名開了4家全國連鎖店。在美國50個州內收到很多加盟申請。餐廳的裝修仿造美國軍隊的風格,以獨具特色的當地DJ、寬闊的戶外門院、和超過75寸的大型電視直播體育賽事。所有的食物飲料的命名都獨具軍隊特色,穿著軍隊制服的女郎是吸引顧客的關鍵,她們除了提供點餐服務,還和顧客保持良好的互動創造風趣。當第一家店面推出市場後,備受歡迎,當年立馬在全國範圍內擴張。
媒體服務
媒體服務正是RICK公司在妓院上產業鏈上進一步拓展的展現,也是其綜合實力的展現。RICK的媒體為上百億的成人色情產業提供高級商業交流的媒體服務。旗下擁有多家色情網站(包括“夫妻交友”網站,成人用品拍賣網站,色情視頻圖片網站等),旗下還擁有多種出版物(期刊雜誌)等在很多場所銷售。
公司提供以下服務:
提供會展、訂貨會;
兩個全美的交易期刊;
兩個全美行業頒獎;
超過25個行業網站。
其中,早在1991年創立的雙月刊ED雜誌,更是全美獨家為超過3500家成人俱樂部提供評測服務,簡直就是成人界的大眾點評,引領行業的潮流。
每年還會頒出行業內VIP獎項,舉辦成人界的EXPO博覽會。這些足以可見RICK公司在行業內的龍頭領先地位,依靠行業評選和媒體曝光,掌握大量行業其他對手內資料,如果價格合適,還能對行業內優秀的提出收購,讓強者恒強。
運動飲料
在2014年公司取得了著名飲料品牌樂百氏(Robust)在北美的的獨家分銷權利。樂百氏在北美8個州中定位於高端酒吧和混合市場,正好和RICK公司的定位相輔相成。此外,在2008年,公司取得了熟知的紅牛飲料在英國生產分銷權利。高毛利的酒水飲料也正是人們在妓院必要消費。
公司投資策略
你以為公司只會老老實實經營妓院,NO!RICK公司甚至還提出資本投資策略,由於開個妓院能產生很多自由的現金流,對此公司提出贖回自家股票或者投資在戰略性領域,並且遵循以下投資原則:
股份贖回時基於對自身發展的了解的無風險投資;
收購和發展自己的夜店和餐廳是兩倍於股票贖回的投資策略;
當公司股價上升的時候,降低企業負債來提高企業的收益率
公司經營情況
從公司財務數據來看,公司營業收入穩定,營業額維持在1.3億美元左右,毛利率在20%左右,至少是一個不錯的行業。公司凈利潤穩定,現金流保持正向流入。在分紅派息方面,在2016財年連續3個季度分紅,每股3美分。當股東收到分紅時候,可曾想到這可是妓女辛苦所賺!
在2016年收入中,56%的收入來自於酒精飲料,而酒醉之後,人也往往難以抵擋一曲膝上跳舞(Lapdance),這也給公司帶來了20%的收入。
除了明尼蘇達州外,公司其他員工都簽訂臨時合約,這給公司節省了大量的勞動成本,也使公司具有關鍵競爭優勢。
截止到2017年3月20日,RICK公司的市值只有1.6億美元(不足12億人民幣),市盈率只有14倍,況且39%的股票被機構所持有。如果這在A股上市,百億市值不是夢,因為這可是利用人性在賺錢的公司。
直擊全美最大的妓院
在佛羅里達的邁阿密,坐落著全美最大的妓院--脫衣舞俱樂部Tootsie’sCabaret,這也是RICK公司旗下重要俱樂部之一。
在邁阿密,燈光閃亮的Tootsie’sCabaret在遠方就能指引著你
當夜幕緩緩降臨的時候,Tootsie俱樂部的巨大停車場慢慢地被填滿,人流開始湧動。在黑暗的地板上,音樂在爆發,穿著性感的舞女來回穿梭,巨大的屏幕里展現著絕美的盛宴。
埃里克·阿納卡爾(EdAnakar),是負責管理這家妓院的高級主管。在絕大數時間里,他看上去都非常嚴肅,不過這也是他的工作性質所要求他這樣。在一家妓院工作,他必須熱愛領導一群火辣的脫衣舞女郎,讓她們在30英尺高,74000平方英尺的俱樂部里盡情揮灑汗水。
對於阿納卡爾來說,他並不想讓自己打扮得像從事賣淫活動的經理,反之,他認為這是必須的商務接待活動。Tootsie每天從中午開業,一直到次日淩晨6點,每天都有1300名到1500名顧客前來尋歡,而這個俱樂部有150名女郎持續表演。
顧客前來是為了尋求全方位的娛樂體驗—視覺盛宴。雖然每支舞都可供顧客在菜單里選擇,一曲舞終,她們將會收取20美元。但是更多的顧客來這是尋求陪伴,越來越多的女性和伴侶也都會來這里探尋這從不間斷的表演,這里甚至有時還會舉行單身派對和離婚轟趴。
盡管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新生代也許更加傾向於網上聊天和屏幕面前的表演,但是Tootsie有著什麽魔力讓這些年輕人熱衷於線下實體表演呢?
阿納卡爾透露,他並不認為自己從事的是色情事業,這些女郎也不是在鏡頭面前要求打賞的網紅。不管未來如何,他們從事的是肉體的生意,盡管虛擬現實VR這類高科技大有前途,但是不能完全取代現實給人帶來的真實感。在虛擬現實中,人只能和機器交流,而在這里,你卻能跟真實的人來互動。
走入主廳,有種仿佛走入被上帝攪動過拉斯維加斯(美國著名賭城)一樣。圓形的舞臺上,一直會有三名舞女不間斷地為客人跳著舞。一般來說,一位舞女基本著裝暴露或者赤裸,在升降臺上盡情跳動,其他兩位舞女將會走向臺下向顧客收取小費。吧臺上酒瓶紅光閃爍,如此美景讓你仿佛置身於成人級的迪士尼樂園。
走到樓上,是300美元一小時VIP空中觀摩臺,客人從中能享受到按摩等各種附加服務(自行腦補,不宜多描述)。根據一位在RICK工作了7年的舞女Kimmy描述,在這里每個人都像一家人一樣。她從18歲從事這個行業,性格豪放的她也熱愛跳舞,在這里也有很多粉絲。她每天能平均獲得800-1000美元(5000-7000元人民幣左右)。每晚她將會跳50支舞,這也許聽起來很多,但是沒有人強迫她跳這麽多,她也有房貸賬單需要還款。有些顧客點她也僅僅只是為了能和她多聊一會而已。此外她說,其實這是一個不錯的工作場所,她已經買下了自己的房子和完成了社區大學來提升自己。如果能夠懂得正確地投資,這里將會是一個誘人的職業開端。
以上報道根據福布斯報道How The Biggest Strip Club In America Grinds整理
經營"妓院"有什麽風險
法律風險
作為成人娛樂行業中妓院,法律風險是毫無疑問的高,沒準政府哪天法令就修改,一切經營就不合法化。不過在美國,成人行業擁有演講和表演的元素,因此部分受到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保護。不過提供性服務在美國需要政府授權,一旦授權失效或被暫停將會對經營產生重大沖擊。
經濟不景氣風險
隨著美國加息,特朗普上臺準備用高基建推動美國進一步繁榮,但是政策是否有效值得思考。歷史運營經驗告訴我們,一旦經濟下行,RICK公司營業收入和企業所擁有的商譽有可能會減值,降低企業價值。
高度市場競爭
妓院是一個完全市場競爭行業,甚至個人都可以單獨從事這個行業,更何況全美有超過3500家。此外,公司的收入也可能收到泛娛樂行業的沖擊而減少此方面的需求。
政府的監管
如果政府加強此方面的監管,制定出色情業的標準,那麽目前公司的女郎很有可能從臨時工轉變為合同工。這樣類似中國的”五險一金”將會嚴重增加企業的成本負擔,強大的工會將會增加勞工糾紛,削弱企業盈利能力。
信息技術風險
公司運營嚴重依賴電子信息技術,比如顧客銷售分析、供應鏈管理、顧客數據收集和分析和利用電子技術增強顧客體驗(比如利用VR技術提升顧客感受)。目前公司有依賴第三方機構來運營這些信息技術,不能獨立自主開發。看來開妓院也得懂得顧客分析,挖掘行為數據背後的真相。
季節波動風險
從公司歷史經驗來看,每年的4月到9月是銷售淡季,10月到次年3月是銷售旺季。所以公司季度財報波動很大,不過可以做個大膽猜測,難道天氣越冷,人的性欲越強?
未來看點
頂尖俱樂部增長複制
公司85%的收入來自旗下頂尖俱樂部,隨著Bombshells在美國特許加盟發展,公司預計在未來5-10年內新開100家,為公司持續增長帶來動力。
現金流的管理
公司每年經營活動產生的自由現金流預計在10-15%的年化增長,充足的現金流講有利於長期投資者。
股份回購
RICK在2016年回購7300萬美元的股份,預計未來仍然會利用充足的現金流來回購股份,進一步提升每股收益(EPS)
寫在最後,色情業底層人員的訴求
看一個國家如何,從看它對待妓女的態度就可以知道。TED作為全球以“值得傳播的創意”為宗旨的非盈利機構,在2016年有一位ToniMac女士勇敢站出來。
她曾是一名性工作者(用這個稱呼更能尊重一些),她坦於面對自己的過去,勇敢地站在TED講臺上為全世界的性工作者們發聲,說出她們內心的訴求。
作為色情業最底層的工作人員,她們想要的也是一份能夠溫飽穩定工作,而不是整天躲避政府的追查。她們想要的只是全面不定罪,以及和其他工作一樣擁有合法的勞動者權益。
澳上市妓院885萬澳元被買走,上半年曾破產!
澳洲最具有傳奇色彩的妓院The Daily Planet再次創造了澳洲性交易行業的歷史!
在今年上半年經歷了破產的挫折後,The Daily Planet逆境而上,被新的老板以885萬澳元的價格“收入囊中”。
(圖片來自《每日郵報》)
身為澳大利亞最大的妓院,The Daily Planet曾一度代表著澳洲該行業的“最高服務標準”,並曾經一度在2003年上市,成為世界上首個上市妓院!
(圖片來自《每日郵報》)
而今年上半年,The Daily Planet遭遇了破產!
而新老板可謂是“財大氣粗”,出手相當闊綽,不僅以885萬澳幣的價格將其買下,還搶購了TheDailyPlanet毗鄰的三個房產,打算繼續擴建!計劃的擴建1239平方英尺(約合115.1平方米)。
(圖片來自《每日郵報》)
老板還打算帶著所有的“員工”前往斐濟度假慶祝!
(圖片來自《每日郵報》)
TheDailyPlanet是澳洲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妓院,也是一家“超人”主題的成人娛樂場所,以顯示消費者們“超人”的能力!
(圖片來自《每日郵報》)
這家公司始創於1975年,它的還一度與墨爾本意大利黑手黨關系緊密。
除了獨棟的建築,這家位於墨爾本東南部Elsternwick的店面擁有18間豪華的單間,洗浴中心,酒吧,脫衣舞俱樂部,臺球等娛樂設施!
(圖片來自《每日郵報》)
這家曾經18次奪得澳大利亞成人行業“最佳妓院”的The Daily Planet經歷了上市和破產的大起大落後,又回來了!
驚呆!算命的上市,妓院、賣冥幣的、教單身狗撩妹的也能上市......
360行,行行出狀元,資本市場也不例外。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奇葩公司尋求上市發展,算命的、買冥幣、教單身狗撩妹的、討債的,很多項目你想都想不到,但這些公司不僅做成了,在賺盡眼球的同時,還賺到了豐厚的利潤...
全球首家“算命公司”在英國新三板上市
算命公司也能上市你信不信?
2012年6月28日,新加坡的風水公司“新天地集團”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主營風水命理:算命、算卦、看相、看風水。這是全球第一家上市的風水公司。
創始人:我最討厭別人把我誤解為騙點小錢的算命先生!
公司的創始人彭鐘樺說:“我為什麽要騙?那些人也就騙個幾百塊錢而已,騙完也就完了”,他嘴討厭別人把他誤解為騙點小錢的算命先生。
“我們的原則是治病救人,幫助客戶真正解決問題,他們真受益了一定會再來”。基於這樣的服務理念,新天地確實牢牢抓住了客戶的心,70%的生意都是回頭客。
彭鐘樺說,我們和算命先生的本質區別是:算命先生給人們的是“宿命論”,聽天由命;而新天地正好相反,我們團隊要教給人們運用各種特殊方法,讓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新天地是如何服務個人和企業客戶的?
個人客戶:用傳統風水學理論對有困惑的人們進行心靈輔導,擺正價值觀,正視性格中的弱點,認清自己,人情命運。然後再告訴你怎麽去改變,你今後應該怎麽做,首先要改變的是遇事的態度與方法。
企業客戶:做企業、家居風水咨詢服務,“再生”人們的生存環境。風水不好,怎麽化解,怎麽改百年整個環境的磁場,讓人體更舒服。如果企業的風水好,人們在里面工作就會充滿正能量,工作成效就好。
2011年,新天地集團總共完成30000多宗交易,5000新幣(約合25000人民幣)以上的生意就占總銷售額的42.7%,而這近半的銷售量僅來自於3.6%的客戶。這些大客戶里大部分都是企業。
從地鐵工程師到亞洲風水命理權威,他想改變人們對這個行業的偏見!
彭鐘樺,新天地的老板,最早在英國留學學習電氣工程,做了地鐵工程師。後來常年從事易學和宗教事務,精通中西文化,掌握多國語言,先後受邀眾多全球知名商界、政界大亨的私人顧問。
二十幾年前,彭鐘樺在新加坡開了第一家經營風水命理服務的店,在很多人眼中,風水、算命與封建迷信、招搖撞騙無異。彭鐘樺也曾被人懷疑過。“這簡直就是汙辱。”他說。他的夢想是用西方的管理經營方式剔除這些“被騙的感覺”,給客戶一個符合商業規則的服務。在規則中建立彼此的信任。
“從成立公司到上市,我都想改變人們對這個行業的偏見,讓它從非主流走向主流。我們就要做這個行業標準化的第一人。”彭鐘樺說。
在緣中秀店內每一項服務都是明碼標價,並且,每服務一次,都會有非常明確的服務表格,白紙黑字將服務項目及內容記錄在案,如果顧客感到服務不周,或是沒有收效,就可以退錢。企業培訓與咨詢有相應的PPT總體方案,每一次服務均有存案。與國內相比,這種經營顯得更為專業。
在員工管理上,新天地集團也有一套培訓機制。“但是,往往我們會在十個人中淘汰七個人。”彭鐘樺說,我們對員工的德行與技能要求很高。
在東南亞,新天地擁有一批固定的大客戶:渣打銀行、花旗銀行、遠東地產等大型企業都是新天地集團的重要資源。多年來的經營積累,讓新天地在新馬地區有著牢固的根基。
現在,新天地要進軍中國市場,三年內計劃在中國開50家店,以“緣中秀”為品牌與管理模式在中國拓展疆域,把傳統風水的文化理念融入各個實用行業中,進入人們的日常消費。
負責中國市場的張楚翹說,在中國拓展業務最大的困難就是:國內行業的現狀造成的偏見。而這種偏見,正是整個行業毫無市場規範造成的。如何讓更多的人接受這種服務,他認為,唯一的辦法只能靠管理和誠信,用標準化的市場運作,讓客戶感到服務者的“誠意”,從而創造好口碑。
全球首家上市妓院:連續5年獲經濟大獎
去澳大利亞你不需要偷偷摸摸的找紅燈區尋求性服務,在墨爾本有一家特許妓院“日日新星”。
“日日新星”既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上市的“夜(ji)店(yuan)”,也是墨爾本特(se)殊(qing)產業的龍頭!龍頭到什麽程度?這家公司連續7年獲得“澳洲最佳窯子”的頭銜。
這家妓院在2003年5月1日早上10點整在某證券交易所上市!在眾人的歡呼聲中,一只新股在ASX(澳洲證券交易所)開始了交易。開盤後,股價從$0.5一路飆漲到$1.1(年末漲到了$2.8)!當天股價即翻了一倍!隨後,2004-2008年它連續獲得澳大利亞成人工業大獎。
據該公司總經理勞瑞表示,日日新星妓院開辦至今已經有30余年的歷史。日日新星的上市令澳大利亞合法經營的賣淫業更趨於向企業化、品牌化發展,現在,公司正在謀求全國連鎖式跨區域經營大妓院。
日日新星獨特的經營模式是酒店式收費。一幢很華麗的大樓(5星級標準),有18間的房間,房間很大,內容很多……;以及裝修華麗的大廳和桑拿,酒吧等附屬娛樂設施。
業務流程很簡單,客人來了,先訂房間,然後就可以去娛樂設施里面尋找合適的姑娘。
價格方面,完全是客人自己與姑娘們協商。該公司收入則完全來自於酒店的房費。
作為性服務業來說,優質的服務至關重要。該公司前臺統一命名為Lois Lane,房間統一嚴格消毒措施,保證提供一個安全和隱私的環境。同時,歡迎殘疾人士進入,並不持歧視態度。
由於租金收入是現場收費,因此不存在工業企業常見的應收賬款壞賬問題。每年的費用在15萬澳元左右,主要是管理費用和酒店大樓的折舊費用。這樣的收入和費用構成,基本符合他的營業模式。
日日新星有很完善的公司贏利模式,並且已經證明成功;他們的服務很好,業界領先;完全合法經營,規避法律風險;他還有好看的財務報表。
中國一家賣冥幣的也上市了
利用互聯網推廣民俗
算命公司上市後,賣冥幣的翊翔文化也登陸新三板,翻身就成了一家上市公司。
2015年12月24日,廣東翊翔民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翊翔文化)披露股轉說明書,正式申請登陸新三板。(唉呀媽呀,這都能投資陰間業務了...)
主營產品也十分好玩,包括:冥幣、祭祖、拜神、其他業務等四大系列200多種產品。
可冥幣就是一張紙,能賺幾個錢,這公司是不是去新三板騙錢去了?
還真不是!其實這冥幣、祭祖等傳統民族產業的規模巨大。據馬來西亞的經銷商預計,僅馬來西亞一國,市場規模就在100億元人民幣以上。
披露的財務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僅2015年1~9月,公司營業收入就達到快4000萬元,真是一座”地下錢莊“啊!
而且公司的冥幣全部出口,主要銷往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地,大部分的冥幣都是新加坡幣、馬來西亞幣、港元、美元。想在國內的陰間用,可能還要去“天地銀行”兌換成人民幣.....
雖然這家公司買的是”陰間“物品,但人家公司可也是有自己的技術在。
據披露的信息來看,翊翔文化自主研發了3項核心技術,包括:凹印機器烘幹裝置、熱熔薄膜油墨技術和天然紙張著色燃料連接料技術。(好專業,這都是啥....)
作為國內同行業上市的第一家公司,雖然是做著傳統的冥幣生意,但翊翔文化卻已經把自己的目光轉到了互聯網上:他們希望利用互聯網推廣民俗,還要開發建設基於互聯網的傳統民俗應用。
真是殯葬行業+互聯網的完美結合。APP出來以後是不是還可以收集一下用戶數據,然後就根據收入水準和社會地位,使用人性化算法,一鍵匹配最適合的冥幣金額、花圈、火葬場和墓園,立即下單就附贈賣哭服務。
教單身狗“撩妹”的公司,年入5000萬正改股上市
在眾多創業者還慘慘的過著單身狗生活的時候,有一個小哥不僅撩到了眾多的女友,還靠著撩妹一年賺到了5000萬!
他叫巫家民,成立了一個全國最大追女生知識分享社區,名叫壞男孩。這是一個教男生談戀愛的經驗分享平臺。
現在,平臺上已經有了200多萬的用戶,2015年營收達到5000萬,今年更是有望達到2億。
在壞男孩社區里,有200多個“撩妹團隊”在網上講授撩妹公開課,並開設了專門的線下實戰操作培訓班,教單身狗們怎麽追女生。
線上課程的售價大概是每節課程800—1000元。課程里,達人們會教授很多細節性的撩妹知識,詳細到穿什麽衣服、怎麽聊天約會各個階段應該去哪里約會等。比如:
1、約會時穿著要整潔幹凈,剪剪指甲,洗洗頭發,換身幹凈衣服很加分;
2、大部分男生認識女生後,就會問女生叫什麽名字,做什麽工作之類查戶口的問題。但壞男孩認為,這是對女生有很強需求感的表現,不能這麽做,應該多聊一些兩人的共同點;
3、約會初期,大家一般會約出去吃飯或看電影,但其實這兩件事情最不可取。因為在吃飯時,兩個人交流會被點菜、上菜打斷,一個不小心選到了女方不愛的餐廳更是慘。而看電影,則是全程都沒有可交流的時間,對兩個人互相了解很不利……
線下實踐課的價格更貴,但是對單身狗們的幫助也更加直接。達人們會親手對學員先進行形象改造,拍出不浮誇又能吸引女生的街拍照,放在社交網站上。然後手把手教學員和他心儀的女生微信聊天。
如今,壞男孩公司正在進行股改,還準備掛牌新三板,真是羨煞一群單身狗啊。
這些上市公司也夠“奇葩”
情趣用品第一股——愛侶健康:2016年4月,國內最大的情趣用品制造商之一的浙江愛侶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愛侶健康”)正式登陸新三板,成為情趣用品第一股。資料顯示,愛侶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和銷售男女情趣用品,2015年,前5個月收入已達4905萬元。
討債第一股——諾銀華:信用卡的普及加上經濟不景氣、壞賬情況頻發,使討債發展成為一種新興行業。而諾銀華就是這行業中第一家在新三板上市的公司。資料顯示,其主要業務就是催收的就是信用卡逾期欠款及咨詢服務。
洗浴第一股——真愛股份:真愛股份於2015年在新三板上市,公司主業就是洗浴!雖然公司名字看起來“不大正經”,但來頭可不小。據說著名歌手周傑倫甚至還是公司旗下一家公司的董事,持股達到15%。業務也十分豐富,涵蓋了洗浴、餐廳、茶園、KTV等等。
洗腳第一股——重慶富僑:重慶富僑是一家專門從事洗腳足療的企業,並且於2015年在澳大利亞成功上市。洗腳也能洗成上市公司,真是360行,行行出狀元。
撲克第一股——姚記:2011年8月5日,姚記撲克在深圳證券交易所A股成功掛牌上市,成為“中國撲克第一股”。
內地殯葬第一股——福壽園:2013年12月19日,福壽園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內地殯葬第一股。
精神病院第一股——溫州康寧醫院:港交所掛牌首日大漲23%,話說,這股可能還有一個巨大優勢:股市越跌它越潛在利好越大。(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創投行業過去近似作坊式的項目運作、投資已經跟不上市場發展。”在近日的一場行業論壇上,眾籌平臺投壺網CEO趙妍昱說,創投業傳統的工作效率,不能適應行業發展,而通過中間平臺,而這正是眾籌平臺存在的價值。
根據零壹財經統計,截至2016年底,國內已上線608家眾籌平臺,其中倒閉、跑路、歇業等問題平臺和已轉型平臺達到271家,占比達44.6%。正常運營的平臺僅剩337家,剔除其中的119家汽車眾籌平臺,傳統的眾籌平臺只有218家。
“從2016年基金協會的數據看,創投機構備案數量超過1萬家,市場活躍度也越來越多,整個行業內部同層的和同類型垂直的、不同類型的競爭也加劇。” 趙妍昱稱,投資機構對項目出手非常謹慎,前期工作量大,成本高,需要產業、資本的深度聯合聯動。
“這也正是眾籌平臺的價值所在。”趙妍昱說,在互聯網創業方面,已經形成流量為王的格局。雖然互聯網流量的優勢在不斷的加載,但是已經進入到下半場競爭。投壺網就定位於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投生態入口,提供前、中、後的服務,匹配機構和項目,連接投資方及業界專家,形成上下遊閉環服務。
深圳市創投公會常務副會長王守仁也認為,國內創投業已有二十多年的經驗積累,形成了較為良好的生態環境,而且IPO進入了常態,大量的民間資金進入創投機構,這些因素都對互聯網平臺有利,“最後就看平臺自己了,關鍵是平臺會不會唱戲。”
主營垃圾焚燒發電BOT項目和環保設備銷售,在手項目保障內生增長
中國天楹——垃圾焚燒發電技術領先者
天楹環保成立於2006年,2011年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創新1.5億增資公司持股29.17%;2013年3月,增加上海複新、上海萬豐錦源等13家企業為公司新股東;2014年5月,完成借殼中科健上市。公司自成立以來專註於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以及環保設備生產制造,是江蘇省十二五環保產業發展重點培育的龍頭企業之一。
目前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均為嚴聖軍,嚴聖軍與南通乾創投資有限公司、南通坤德投資有限公司、茅洪菊系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公司34.95%股權。
公司主營垃圾發電BOT、BOO項目和環保設備銷售,其中環保設備銷售業務始於2013年,進展迅速,目前營收占比已達40%-50%水平。受益於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高景氣,公司近三年維持高速發展,營收增速超過40%,凈利潤增速超過30%。
與其他經營垃圾焚燒發電的企業相比,公司的垃圾焚燒發電業務毛利率相對較高,主要是因為”環保設備制造+垃圾焚燒發電業務”商業模式產生的協同效應、先進的技術優勢和公司良好的經營管理能力。
2015年9月,公司買斷了比利時WATERLEAU公司的垃圾轉換能源技術,奠定世界範圍內的行業技術優勢,後續有望利用技術手段進一步提高運營效率。2015年公司入圍“中國固廢行業十大影響力企業”,已簽約項目規模13600噸/日,行業排名第16。
垃圾焚燒發電業務:穩健增長的現金牛業務
項目規模:在手訂單產能釋放,運營規模穩健增長
公司以垃圾焚燒發電業務起家,憑借先進的技術優勢和良好的項目運營經驗,在全國各地拿項目訂單,目前公司在運營項目包括江蘇如東一二三期、海安一二期、啟東一二期,福建連江一期,深圳平湖二期和山東濱州一期。2015年運營項目規模約5600噸/日,各個項目均滿負荷運行。
我們預計2016年-2018年公司運營項目規模分別為6400噸/日、9300噸/日、11600噸/日,分別同比增長14.29%、45.31%、24.73%,到到2020年可達17800噸/日。
推理過程如下:
1)在手項目預計投產情況:
在手項目方面,根據我們的調研,2016年Q1遼源一期800噸/日項目已完成並網發電,2016年運營項目規模可達6400噸/日;2017年濱州二期、延吉一期、太和一期和莒南項目預計投產;2018年民權一期、牡丹江一期和蒲城一期預計投產。
此外,考慮到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大都會分期建設,一般在前一期投產後視當地垃圾規模決定是否擴建。在全國生活垃圾產生量不斷增長、和垃圾處置由填埋、堆肥等方式向焚燒轉變的大背景下,我們假設目前的一期項目投產後,二期項目將於第三年進行擴建並投產。
2)新簽項目預計投產情況:
新簽項目方面,根據我們的調研,公司業務拓展部考核規定每年至少要拿下三個項目,結合2015年公司新簽訂單3000噸/日規模水平,我們保守估計公司未來每年新簽項目規模仍約3000噸/日,平均分為兩期建設,建設期2年,二期將在一期投產後第三年投產。
垃圾處置費及上網電價:基本維持穩定
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成後,將根據實際處理垃圾量及發電量分別收取垃圾處置費和發電收入。
垃圾處置費由公司與政府相關部門簽署的BOT協議或運營協議約定,一般由政府按照確保公司在特許經營期內收回投資成本並獲得合理投資回報和商業運營利潤的原則核定。
公司目前在手項目簽訂的垃圾處置費平均在60元/噸的水平。雖然近幾年來由於行業競爭激烈,垃圾處置費呈下降趨勢,但長期來看,未來城市垃圾處理費存在改善預期,包括收費水平和收費機制。作為垃圾發電行業的民營企業,公司更看重項目的成本收益,不會參與行業中的價格戰,因此預計短期內公司運營項目的垃圾處置費將維持在60元/噸的穩定水平。
上網電價公司垃圾焚燒所產生的上網電價由電力部門全額收購。
電價政策方面,2012年3月2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完善垃圾焚燒發電價格政策的通知》,要求“以生活垃圾為原料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均先按其入廠垃圾處理量折算成上網電量進行結算,每噸生活垃圾折算上網電量暫定為280千瓦時,並執行全國統一垃圾發電標桿電價每千瓦時0.65元(含稅);其余上網電量執行當地同類燃煤發電機組上網電價”。該通知自2012年4月1日起執行,2006年1月1日後核準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均按該規定執行。
目前公司在手項目中,除深圳平湖二期項目外,其余項目均是2006年以後核準開工建設,執行0.65元/噸(含稅)的上網電價。深圳平湖二期項目上網電價0.58元/噸(含稅),由大貿環保與廣東電網公司深圳供電局簽署的《購售電合同》約定。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認為考慮公司在手項目和新訂單拓展能力,公司垃圾焚燒發電業務運營規模將維持穩健增長,垃圾處理費和上網電價短期內將維持穩定。垃圾焚燒發電業務營收規模與運營規模線性相關,有望維持穩健增長。
環保設備制造銷售業務:做淘金客,更做“賣鍬者”
2013年,公司開始經營環保設備制造銷售業務,通過全資子公司南通藍天開展業務。設備制造主要包括垃圾焚燒爐、煙氣凈化處理和垃圾滲濾液處理等核心設備。目前環保設備銷售主要用於公司自身項目,自用率約70%,同時積極通過EPC項目等開拓其他銷售渠道。
在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中,設備購置支出占比最大。根據公司最新的非公開發行預案,延吉項目(一期)項目建設概算中,設備購置支出在建設投資總額中的占比近40%。
我們認為,公司的設備制造銷售業務在保障自身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需求,有效降低建設成本的同時,可以進一步從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大潮中分得一杯羹。
立足垃圾焚燒發電環節,向固廢全產業鏈拓展
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空間依然很大,競爭趨於激烈
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雖然經歷了過去幾年的跑馬圈地,但十二五規劃還未完成,十三五期間建設高峰仍將繼續。行業競爭趨於激烈,低價競標現象頻出,行業利潤水平有所下降。
十二五規劃目標未完成,十三五建設高峰繼續
目前生活垃圾處理的方式可分為垃圾填埋、垃圾堆肥和垃圾焚燒,垃圾填埋易對地下水造成嚴重汙染,且填埋場用地長達幾十年無法使用;堆肥項目處理規模小;垃圾焚燒方式占地面積小,處理相同規模的垃圾占地只需填埋方式的1/10,同時還可供暖供電,實現“無害化”向“資源化”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受到政策支持鼓勵。
根據《“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和《2015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有20.23萬噸/日的缺口,垃圾焚燒處理能力有9.12萬噸/日的缺口。
預計十三五期間,垃圾焚燒發電規模和數量會進一步增加。根據國家相關規劃,全國生活垃圾焚燒能力2020年將超過40萬噸/日,垃圾焚燒處理率達到50%。由此推算,十三五期間新增投產規模將為18.4萬噸/日,是當前已投運規模的85%。按照40-50萬元/(噸/日)建設成本估算,十三五期間,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市場空間740-920億元。
行業競爭趨於激烈,利潤水平有所下滑
垃圾焚燒清晰的盈利模式和巨大的市場空間吸引了各方資本的進入,行業競爭趨於激烈,低價競標現象頻出。由於項目運營成本相對固定,收入來源垃圾處理費和發電收入,垃圾處理費的價格下降直接影響利潤水平,近年來行業毛利率有所下降。
上遊環衛服務業:市場化改革進程加速,空間增速俱佳
立足固廢終端處置環節,公司考慮向前端垃圾收運等環衛服務環節拓展,包括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系統,已於2015年成立了分類收運事業部,在江蘇、南通等地區推進業務。
環衛市場化改革進程加速
我國環衛服務此前主要是由政府管理和實施的,市場化改革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政府行政職能主導管理階段(1949-2000)。市政環衛工資在政府主導下進行,由事業單位環衛部門進行監管和實施。
第二階段,市場化試點階段(2000-2012)。某些沿海發達城市啟動政府采購公共服務試點,零星項目開始招標。
第三階段,市場化推廣發展階段(2013至今)。國家出臺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相關政策,十八大提出深化改革推廣政府購買服務,環衛服務市場化成為必然發展趨勢,廣東、浙江、福建、海南等沿海省市開始積極探索。
目前時點,我們判斷,行業正處在市場化進程加速的風口。作為十三五規劃的起步之年,各地政府領導換屆,必然積極推進十三五規劃政策,市場化的政策要求自上而下地推行,體現出來就是環衛項目招投標的訂單增多。
環衛服務業的商業模式
環衛服務包括城市道路生活垃圾的清掃和收集,客戶主要為政府環衛管理部門,通過公開招投標的方式獲得,運營期平均為3-5年,采用委托、合同等方式,近年來隨著PPP模式的發展和成熟,大型環衛項目多采用PPP模式。
相對其他環保細分子行業,環衛服務業具有以下特點:(1)建設周期短,從項目取得到實施運營,一般不超過3個月;(2)資產周轉快,資產周轉率普遍在2以上;(3)支付周期短,由地方財政預算出資,政府按月支付,支付周期在1-3個月;(4)勞動力密集,人員工資在總運營成本中占比50%以上。
環衛行業市場空間與增速預測
按照2015年全國城市道路清掃面積73.3億平方米,行業平均道路清掃價格在8-12元/平方米,假設按照10元/平方米來計算,每年全國城市道路清掃市場空間在733億元。按照道路清掃占總環衛市場70%的比例估算,全國環衛市場每年運營規模在1047億元。
根據我們的調研,目前全國環衛市場化程度平均約20%,各地情況不一,十三五期間有望達到60%水平,市場空間至少為目前的三倍,未來五年複合增速至少25%,環衛市場化進程進入突飛猛進的時期。
若考慮城鎮化水平提高、各地新區建設帶來的道路清掃面積增量,和機械化水平提高、環境質量要求提升帶來的單價上漲,市場空間與增速還會更高。
公司拓展環衛服務的優勢
公司從固廢終端處置向前端環衛服務拓展有天然的優勢:
政府資源優勢。環衛服務招標主體有從街道、區縣等分散部門向市級部門上收的趨勢,垃圾焚燒項目招標主體多為市政府、市環衛局等,公司在垃圾焚燒項目上積累的政府關系資源有協同效應;
產業鏈協同優勢。道路清掃-垃圾清運-垃圾分類回收-垃圾終端處置產業鏈的打通有利於垃圾資源化效應發揮到最大,更好的把控垃圾處理量不足造成的焚燒產能利用率低的風險;
資金優勢。環衛項目雖是輕資產模式,但前期仍然需要設備投入、人員工資墊付等資金投入,根據調研,撬動1億/年規模的項目需要資金約3000-5000萬元,作為上市公司,公司在低成本資金獲取上具有優勢。
目前,環衛服務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各方參與者都有機會,競爭格局未定,我們看好公司的上市公司資源和產業鏈協同效應。
下遊填埋氣處置行業:環保領域產業鏈的延伸
生活垃圾填埋後經厭氧發酵會產生含有甲烷的大量沼氣,收集並綜合利用沼氣不僅可以有效防治臭氣汙染還可以帶來經濟效益。公司在沼氣收集發電系統的布局,實現了在環保領域產業鏈的延伸,公司已成立了填埋氣事業部,目前已經簽約重慶市江津區填埋氣綜合利用等5個項目。
海外並購雄心不減,資本引領產業擴張,打造綜合環境服務平臺
去年競標德國EMV的失敗並未阻止或減緩公司海外並購的步伐,公司積極利用資本引領產業擴張,近日與中節能合作成立並購基金,同時今年初開始參與另一個海外項目競標。我們認為,公司的海外並購雄心不減,利用資本引領產業擴張的思路不變。
與北控同臺競標,海外並購雄心不減
2015年12月,公司參與競標收購德國可再生能源企業EEW公司,控股股東嚴聖軍、中國平安先行設立了境內收購主體參與收購,計劃由第三方投資機構先行收購,待盡職調查完成後由上市公司發行股份向第三方購買資產。公司進入第三輪競標階段,但因最終報價與競爭對手北京控股有較大差距而未能中標,北京控股以14.4億歐元獲得德國EEW公司100%股權。
EEW公司是德國乃至歐洲唯一一家專註於垃圾焚燒發電的企業,在德國及周邊國家有18個垃圾焚燒發電廠,提供電力、區域供熱和工業蒸汽,2015年在德國垃圾焚燒發電市場占有率約18%,排名第一,2014年年收入為4-5億歐元。
競標EEW公司的嘗試彰顯了公司在海外並購上的雄心,雖然最終與EEW公司失之交臂,公司也將獲得寶貴的海外並購經驗,整合了海外並購的要素資源,提升了公司的知名度,為今後的並購打下堅實的基礎。
2016年3月,公司參與了另一家海外環保企業股權收購的競標,並提交了非約束性報價,已進入下一輪競標流程。根據公司公告披露信息,該海外環保企業主要從事城市廢棄物處理的全產業鏈項目建設及運營,與公司的主營業務屬於相同行業及領域。公司在海外並購上的步伐並未停止。
攜手中節能成立並購基金,資本引領產業擴張思路不變
2016年5月底,公司與中節能華禹基金共同發起設立中節能華禹綠色產業並購基金,規模不超過50億元,公司作為有限合夥人認購8.5億元作為劣後基金;華禹基金作為普通合夥人認購1000萬元作為劣後基金,其余資金根據需求向其他優先級、中間級及劣後級有限合夥人募集。此次並購基金的成立,為公司後續的海外並購等資本運作提供了基礎。
2014年12月,公司在深圳前海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深圳前海天楹環保產業基金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3,000萬元,作為公司進行產業擴張和資源整合的戰略平臺,投資、收購環保領域領先的技術、優秀的企業、有前景的項目,以推動公司產業快速擴張,提升和鞏固公司在行業內的地位。
公司發展堅持線性與非線性同時增長,在每年將會有新增的,BOO、BOT及EPC項目的基礎上,堅持以並購重組實現非線性增長,為此,公司專門成立了資本運營部,開展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並購業務。
成立海外並購事業部、水處理事業部等,打造綜合環境服務平臺
公司在2015年成立了海外並購事業部、水處理事業部等。海外事業部在東南亞、南亞、西亞等地開展業務,尋求合適的項目機會;水處理事業部以公司原有的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為基礎,向工業廢水處理領域橫向擴展。
未來公司目標是建設環境運營平臺型企業,主要是基於環保行業的最大客戶是政府,具備提供全品類產品和服務的能力將會十分重要。
員工持股與定向增發進展有條不紊
2016年3月,公司公告擬成立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並於4月15日的股東大會通過。員工持股計劃持有人不超過148人,董監高共10人合計認領份額占總份額的比例為49.31%;核心及骨幹員工認購分站比50.69%。持有人通過認購國金中國天楹員工持股1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份額參與,資管計劃將在4月15日以後的6個月內通過二級市場購買等方式取得股票。
公司的定增方案擬募集資金8億元用於延吉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一期)、環保工程技改及擴產項目、設計研發中心升級項目和償還借款。目前已得到證監會審查反饋意見,公司已給出回複並修訂定增預案,等待證監會核準。
盈利預測與估值
根據我們的調研情況,基本假設:
不考慮公司向環衛服務市場的拓展、海外並購和增發;
垃圾處置及焚燒發電業務,假設在建項目能夠如期完工投運;
每年取得新訂單規模3000噸/日,平均分兩期建設,建設期2年;待建二期工程在一期完工後第三年投產;垃圾處置費和上網電價水平維持不變;
環保設備銷售業務,假設增速維持之前水平。
我們僅考慮確定性高的垃圾焚燒業務和環保設備銷售業務,保守估計公司2016-2018年將實現凈利潤2.44億元、3.58億元、4.62億元,攤薄後EPS為0.20元、0.29元、0.37元,對應PE36倍、25倍、19倍。
我們認為公司在手項目保障內生增長提供了足夠的安全邊際,固廢產業鏈和海外並購的拓展將帶來估值和業績彈性,給予“推薦”評級。
(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http://www.xcf.cn/tt2/201706/t20170608_781020.htm
虞锋身上,有两大标签:聚众传媒创始人,云锋基金创始人。如今,聚众早被分众湮没,云锋却仍锋头十足,播云布雨。
尽管云锋基金无论投资何种项目,媒体时常都冠以“马云看中,马云青睐”之语,但在云锋的国度里,虞锋,应当才是那个握有更高话语权和收益分成份额的人。云锋基金的GP份额中,马云和虞锋是四六开,马云占40%,虞锋占60%。
从创业家到投资家
在从创业者到投资人的身份切换中,作为与马云并肩战斗的队友,复旦大学哲学硕士出身的虞锋,时常处于公众视线之外,却从聚众时代起,就是一个难以忽视的存在。
聚众与分众
2006年1月,聚众传媒已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招股资料,作为聚众创始人的虞锋离“美股上市公司董事长”的光环只差了临门一脚,他却坐下来和江南春谈了谈。这位分众传媒的创始人,和虞锋共同开创了户外媒体这样一个全新的行业,也是他最大的对手。2006年1月8日,分众传媒与聚众传媒达成协议,分众以支付9400万美元现金以及2.31亿美元新发行股票的对价,取得聚众传媒100%股权。
在上市这个节骨眼上,放弃去纳斯达克敲钟的荣誉,一般人是做不到的。虞锋曾有过解释,“上市了拿了钱是可以继续打下去,个人的名誉很好听,但是企业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压力,双方都会受到很大的压力,上市的目的是什么?中国这个行业的发展最后要走到哪里去?”在经历数年高速扩张之后,分众和聚众已成为户外显示广告行业的老大和老二,但彼此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聚众若选择上市,融资后的唯一选择还是继续烧钱对抗,在商业的逻辑下,和比战好。
这一幕,在此后中国的市场上也并不鲜见——滴滴优步合并,美团大众点评合并等。而论及细分领域两大寡头的合并重整,当年有此胆识的虞江二人乃至他们背后的资本推手,或算得上这一路径的中国开山者。
不会为了上市而上市,轰轰烈烈不如冷静抉择,这一权衡足以折射出虞锋理性的一面,这一特质将继续洞穿他以后的岁月。
合并后,虞锋成为了分众的联席董事长,根据分众2005年年报(2006年6月2日披露,此时合并交易已完成),虞锋一度持有分众6.8%股权,按2006年6月2日分众25.3亿美元市值计算,虞锋所持股权市值约1.72亿美元,按彼时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13.76亿元。不过合并当年分众的年报(2006年年报)显示,相比江南春在分众里仍占有9.95%的股权(表1),虞锋的分众股票已所剩不多,以至于并无具体显示(低于5%)。
或许正因话语权的有限,虞锋很快就选择淡出。2007年2月,他辞去分众的职务,卖掉手中的股票,似有归隐之意。不过,这年年末的一纸股权转让书,不期然间为其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窗。
初战华谊:500万收获10个亿
华谊兄弟在上市前经历了复杂的重组和融资过程。虞锋及其母亲王育莲则分数次受让了华谊有限(上市主体华谊兄弟的前身)股权。
2007年8月28日,上海开拓(虞锋及王育莲母子全资控制公司,全称为上海开拓投资有限公司)分别从刘晓梅、王忠磊、冯祺三人手中合计受让了华谊有限0.36%股权,成本合计18万元。
2007年11月19日,华谊有限的大股东华谊广告,将华谊有限4.8514%的股权转让给虞锋,转让价款为242.57万元;将华谊有限3.9224%的股权转让给王育莲,转让价款为196.12万元;冯祺将其持有华谊有限0.504%的股权转让给上海开拓,转让价款为25.2万元;刘晓梅将华谊有限0.36%的股权转让给虞锋,转让价款为18万元。
两天后,上海开拓又将0.864%华谊有限股权转让给王育莲,作价43.2万元。
2006年末,华谊有限每股净资产已达2.84元,但这些转让款都是只和对应注册资本出资额相等。虞锋、王育莲的投资总成本是499.89万元(242.57+196.12+18+43.2),拿到的是华谊有限260.57万元、239.32万元出资额。不过,这些平价的股权转让也有一个看似不相关联的伏笔,曾持有华谊国际控股(BVI)27%股权的TOM集团向王忠军等转让相应股权时,虞锋曾受让了0.6%的华谊国际控股(BVI)股权,成本为37.5万美元。另外两个接盘人为马云(200万美元,3.2%股权)、江南春(200万美元,3.2%股权)。
2007年末,华谊有限以净资产折股,变更为上市主体华谊兄弟传媒有限公司时,发起人共18位,虞锋、王育莲共持股9.5%。此后华谊兄弟(300027)又分批吸纳了众多明星股东,并于2009年10月14日在创业板上市。
华谊兄弟IPO前,王育莲持有455万股,而虞锋则持有495.4万股,合计持股7.54%,成为仅次于王忠军/王忠磊兄弟、马云的第三大持股人(图1)。若以华谊兄弟IPO时28.58元/股的发行价计算,虞锋母子的持股市值当时就已达到了2.72亿元,增值53倍。
不过,这只是财富牛市的起点。有了冯小刚、黄晓明、李冰冰等众多明星股东的加持,上市后的华谊兄弟气势如虹,迎来了一波令人叹为观止的涨幅,直到2016年才掉头向下,经历深幅调整。而虞锋母子则多次分批出售所持股份,如在华谊股价表现最好的2013年、2015年,他们都以敏锐的判断大量套现。
根据新财富的统计,虞锋母子历年套现金额合计超过7.5亿元,目前王育莲应已完全套现,而虞锋仍持有1935.39万股,位列华谊兄弟第9大股东。如果以2017年3月13日的收盘价计算,虞锋所持的华谊兄弟股票账面市值约为2亿元。再加上华谊兄弟历年的现金分红,粗略估算,虞锋母子当年一笔500万元的投入,最终换来了10亿元的回报,回报倍数约200倍(表2)。
在华谊兄弟的股东名单上,虞锋显然并不是最最耀眼的那颗星。二股东马云才是。媒体报道显示,正是马云,将投资华谊的机会介绍给了他在长江商学院EMBA总裁班圈子里的同学虞锋和江南春,虞锋投资华谊,因为马云信任王忠军,而他信任马云的眼光。
信任创造的价值,岂止千金?对于顶级富人的圈子而言,信任作为黏合剂是一切大生意的基础,而投资有前景的项目则可带来上百倍的回报。这中间,无疑大有可为。
转入PE赛道,云锋基金集齐朋友圈富人
2009年,初夏,西湖。马云和虞锋一场乘兴泛舟之后,两大人生赢家双剑合璧行走资本江湖的概念也有了雏形。2010年初,嵌入二人之名的云锋基金正式落地——时谓“云展未来,锋收天下”。
马云巴巴的人脉和资源绝非一般富人可相提并论。很快,一票富人大腕加入了云锋基金的LP阵营,仅其发起人就是包括腾讯控股马化腾、巨人网络史玉柱、银泰投资沈国军、分众传媒江南春、华谊兄弟王忠军、新希望集团刘永好、新奥集团王玉锁、迈瑞医疗徐航、易居中国周忻、七匹狼周少雄、中国动向陈义红、五星电器汪建国、九阳股份王旭宁等人在内的豪华阵容(表3、图2)。据新财富统计,2017全中国最富500人中,至少有20位上榜富人为云锋的LP,其中12位LP更跻身中国最富百人之列。这些人不仅富甲一方,更控制一票上市公司资源,即使不完全统计,云锋基金LP所控制的上市公司市值加总也已超过5万亿元。
这些名单带给了外界巨大的震撼。募资从来是PE生存的第一道关卡,但在云锋基金的运作中,这似乎不是问题。云锋基金创立之时,王玉锁甚至宣称:“未来投资行业会产生新的方程式:马云+虞锋>索罗斯!”
集齐马云、虞锋朋友圈富人的云锋基金,的确有能力“召唤神龙”。而随着一大批明星项目的相继曝光,自带光环的云锋基金,更令人目眩。云锋基金入股本身就能给初创企业带来极大的关注度,更不论云锋的投资名单中,的确包含着阿里巴巴、华谊、中信21世纪、大麦网、华大基因等诸多声名显赫之作。
然而,云锋基金的真实运作情况究竟怎样?马云和虞锋的角色与利益如何分配?其旗下发行基金的收益到底如何,各位LP大佬究竟赚到了多少钱?而虞锋,在替朋友圈众人打理财富的过程中,自身收获如何?这些最引人瞩目的信息,却因其分散而隐秘,鲜见于媒体。
透视云锋内幕:双层GP架构,虞锋、马云股权六四开
说起来,云锋投了谁,媒体报道时都会说“马云看上了谁”,马云看起来是云锋的招牌人物,但是,从公开资料看,他似乎并不具体插手云锋基金的一些内部事务——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时披露的信息中,就已多处提及虞锋对云锋基金所持阿里巴巴股权具有唯一的处置权和表决权(公告原文为Mr. Yu has the sole power to direct the votingand disposition of shares of our company);同样的,圆通速递的相关公告也披露道,“马云不参与云锋新创的经营。马云作为有限合伙人其并不参与云锋新创管理中心的运营、决策,并且根据相关股东会决议、章程修正案,马云已不可撤销地放弃其所持有的云锋新创管理公司40%股权相应的投票权”。虞锋,或许才是这家PE的话事者。
新财富查询的公开资料显示,云锋基金迄今组建了5只主力基金:Yunfeng Fund, L.P.(1期美元基金,2010年6月),上海云峰基金(1期人民币基金,2011年5月成立),Yunfeng Fund II, L.P.(2014年5月15日完成筹备),云锋新创(2期人民币基金,2014年6月20日成立),云锋新呈(3期人民币基金)。相比同期成立的PE同行,其基金数量并不为多。不过,由于PE没有公开披露的义务,这一结果可能不尽全面。
在资金规模上,其首期美元+人民币基金(即1期美元基金和上海云锋两只基金)募集总额约为100亿元人民币。2014年3月,云锋基金再次发布消息称,已展开2期规模为10亿美元的融资计划,这一点阿里巴巴在上市时也予以核实,披露了2期基金的承诺认缴规模为超10亿美元。而根据当时虞锋接受采访时的披露,实际上,云锋2期基金在2013年已经筹集了6亿美元,2014年一季度又完成了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募集,总募集金额超过16亿美元。2期人民币基金云锋新创参与了圆通速递、白云山等项目的投资,投资圆通速递时认缴了30亿元;2015年末参与白云山定增时,认缴了40亿元。第3期云锋新呈基金的认购规模则达到了100亿元。
和国内PE一般以人民币基金开场不同,云锋基金同步设立了美元和人民币两只平行基金,美元基金甚至略早一步。这应当与其早期投资的项目偏向互联网行业,主要在海外市场退出有关,比如其2010年就宣告投资完成搜狗以及阿里巴巴。
另一点与国内PE不同的是,从可查知的信息看,云锋单只基金的存续期长达10年,较国内一般的5+2基金期限更长。其资金募集、管理费提取和项目回报分成,也按照国际惯例执行。
此外,云锋基金的架构采取了双层GP模式,也就是马云、虞锋组成第一层GP后,引入LP(至少在云锋新创里,这层LP就是他们俩),形成第二层GP,然后再引入外部LP,设立基金,再设立项目子公司,具体对外投资(图3、图4)。
在云锋基金每层GP架构里,都采用了虞锋、马云六四开的股权结构,由此看,虞锋明面上的话语权和收益分配都高于马云。
马云承诺过,他在云锋基金的GP角色中获得的全部收益,都会捐赠给阿里巴巴基金会。但在双层GP的架构下,其捐赠份额如何,我们未知其详。
云锋1期基金: 搜狗+阿里巴巴 撑起回报大梁
云锋1期基金管理的资金规模大概是100亿元,包括一只美元基金和一只人民币基金。从行业上看,1期基金明显重点布局于TMT及娱乐影视业,如TMT领域投资了搜狗、团购网站高朋,并参与了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01688.HK)的私有化,而在娱乐行业则投资了樊跃、王潮歌、张艺谋发起的实景演出“印象系列”运营方——观印象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与香港娱乐大佬林建岳搭档投资了寰亚传媒(08075.HK),与凯雷亚洲增长基金、环球数码创意(GDC,08271.HK)一起投资组建了数字影院服务提供商环球数码科技(GDC Technology Limited,GDCT)等(表4)。
总的看来,云锋1期美元基金能够追溯到的投资花出去了5.396亿美元、1.8736亿港元,即可确认的项目成本在37.31亿元(按照2010年末1美元=6.62元,1港元=0.85元的汇率换算),而这几个项目合计回收了24.5亿美元、9.94亿元、1.2亿港元,即总共160.83亿元(按2014年末1美元=6.12元,1港元=0.79元换算)。
6年左右时间,平均退出倍数为3.31倍。这样的投资回报是否匹配云锋的光环呢?根据Wind的统计,创投基金退出的盈利项目平均回报倍数,2013-2016年间分别为2.02、2.46、4.9、2.17倍。云锋1期美元基金的3.31倍回报算是亮眼,但并不能算远超预期。
云锋最开始成立时的重磅投入当属“印象系列”。据媒体报道,云锋基金于2010年12月17日宣布,向“印象系列”投入了5000万美元,中间经过颇多波折,直到2016年由三湘股份(000863,现名三湘印象)完成收购。根据收购议案,三湘股份以股份+现金的方式购买Impression Creative Inc.和上海观印向各自持有的观印象61.65%和38.35%的股权。按照19亿元的总对价(一半现金,一半股份),Impression获得了5.857亿元现金,及9010.3846万股三湘股份。在Impression中,云锋1期美元基金为最大股东,持有其80.82%股权。也就是说,收购时云锋1期美元基金即回笼现金4.73亿元,剩余持股按最新收盘价(2017年5月19日7.15元/股)计算,为5.21亿元(7.15×9010.3846×80.82%)。
而在观印象的另一个股东上海观印向中,云锋二期人民币基金云锋新创与张艺谋等人均为LP,其中云锋新创LP份额为0.46%。此外收购之时,云锋新创以5000万元参与了配套募集资金认购,直接获得了三湘印象769.23万股。
在这个明星基金加持明星项目的案例里,云锋1期美元基金的成本在3.3亿元,收回大概在9.94亿元,7年时间2倍回报。
回报倍数最高:搜狗
搜狗是云锋1期基金投资的第一个项目,也是1期基金里回报最高的一个案例。2010年8月,搜狐宣布成立新的子公司搜狗,新公司中阿里巴巴、云锋基金、张朝阳共同出资4800万美元,其中,阿里巴巴和云锋基金共占股16%,张朝阳个人占股16%,搜狐集团保留剩余68%股份,包括预留给搜狗高管团队的激励股权。
从搜狐分拆之后,搜狗凭借浏览器、输入法等创新武器获得了靓丽增长,并于2011年第三季度开始实现正向盈利,201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300万美元,是分拆时营收的330%,并连续七个财季保持了23.1%的复合增长率。
不过,较为出人意料的是,阿里巴巴却在搜狗形势大好的情况下提前退出了。2012年7月2日,搜狐公告称,从阿里巴巴手中以2580万美元回购了搜狗10.88%股权。由此可以估算,当初云锋基金投资了搜狗约5.12%的股权。
2013年10月,几番摇摆之后,由于搜狗CEO王小川坚决抵制周鸿祎的360收购,搜狐转而引入了腾讯作为搜狗的战略股东。以4.48亿美元入股搜狗的腾讯,占股比例为36.5%。以此计算,腾讯入股后的搜狗估值大约为12.27亿美元,而入股前的搜狗估值在7.8亿美元,云锋基金这5.12%的股权,在腾讯入股前的估值为3993.56万美元。
根据当时搜狐发出的公告,所有A类优先股股东(云锋基金属于A类股东,而腾讯拿到的是B类股权)还将获发一笔高达3.01亿美元的红利,这意味着云锋能拿到1541万美元分红。
合计下来,云锋基金在这个项目上拿到的分红加退出回报总共达到了5535万美元,而其当初入股成本不过800万美元左右,大概有6倍左右回报。相比之下,早1年时间退出的阿里,回报率不过61.25%,仅为云锋的1/10。
若论回报倍数,搜狗是云锋1期基金里最高的投资项目;但若论回报的绝对值,则非其参与的阿里巴巴私有化项目莫属。
回报数额超百亿元:阿里巴巴私有化再上市
云锋基金对于阿里巴巴的投资,是分两次进行的。
2011年9月,在阿里巴巴从港交所退市后不久,云锋基金联合银湖资本、红杉资本收购了5%的阿里巴巴集团员工股,总代价为16亿美元,对应阿里巴巴的估值为320亿美元。根据巨人网络及中国动向的公告,为此,云锋基金特地组建了两只项目基金,分别为云锋电子商务A基金(Yunfeng e-Commerce A Fund, L.P.)、云锋电子商务B基金(Yunfeng e-Commerce B Fund, L.P.)。这两只基金均注册于开曼群岛,且GP也由虞锋完全控制,虞锋对于这两只基金所持的阿里股票具有完全独立的处置权利。更为特别的是,设立之时,这两只项目基金的存续期长达10年,这足可以说明两只基金的LP对于马云与阿里巴巴的信任和支持。
所幸的是,他们并没有等待10年那么久。2014年9月,阿里巴巴就于举世瞩目之下在纽交所敲了钟。上市之时,阿里巴巴招股书里披露了两只项目基金的详细入股情况,这两只基金合计持有阿里巴巴3481.7039万股,相当于公司上市前1.5%的股权,按入股时的估值计算其成本约为4.8亿美元。
在阿里巴巴上市之时,云锋联合体选择出售了652.7778万股老股,按阿里巴巴的招股价68美元/股来计算的话,云锋A套现了2.79亿美元(410.3536万股),云锋B套现了1.65亿美元(242.4242万股)。同时两只基金还合计保留了剩余持股2828.7039万股,按IPO价格预估,价值约19.24亿美元。
也就是说,云锋A与云锋B这两只基金在参与收购阿里巴巴员工股时的成本约为4.8亿美元,而最后老股套现+剩余持股的市值总共达到了约23.68亿美元(2.79亿+1.65亿+19.24亿),回报率接近4倍(表5)。
考虑到初始投资规模的巨大,这一回报率就更惊人了。3年时间,云锋A基金与云锋B基金仅在这一个项目上,就获取了约18.88亿美元的回报,按2014年底美元汇率来换算(1美元=6.12元人民币),这个项目的净回报达到了115.55亿元。
当时组成豪华天团来参与云锋A、云锋B的LP,显然是获益颇丰。那么,他们是否和云锋1期基金的LP类似呢?大概率上是,史玉柱的巨人网络、陈义红的中国动向,当时都各自就入股云锋A、云锋B发布了公告,其中,巨人网络投资了5000万美元,而中国动向则认购了1亿美元。
作为基金的GP,虞锋同样是这场盛宴的获益者。
再来回看虞锋母子在华谊兄弟上的套现轨迹,2010年底,王育莲账户套现1亿多元,这一举动也许和虞锋筹资参与云锋1期基金的入股有关。而在2011年1月至5月期间,王育莲和虞锋在华谊兄弟的账户上又合计套现了1.4亿元,在当时差不多相当于2300万美元。这也恰好发生在云锋A、云锋B投资阿里巴巴员工股的消息发布(2011年9月)之前的约半年时间,考虑到还有换汇、设立基金、签署协议等各种事宜,这个时间点的筹款有可能就是为了参与这次认购云锋A与云锋B的份额。
一方面,虞锋作为两只基金的GP,可以参与超额回报的分红。按照PE行业内的一般规则,项目基金在偿付完GPLP的初始出资后,优先提供LP的最低投资回报(如每年10%),剩下的超额收益则是由GP、LP二八分成。在阿里巴巴这个项目上,扣除掉成本金4.8亿美元,及3年10%的最低回报1.44亿美元之后,剩余的超额收益高达17.44亿美元,若按二八分成,那么GP将获得高达3.488亿美元的提成。而虞锋享有GP里60%的收益,也就是说,虞锋在这一单项目里的GP分成,最高可能达到2.1亿美元。
另一方面,从在华谊兄弟的套现时点上来分析,虞锋很有可能动用个人资金进行了跟投,假定他在此项目中跟投2000万美元,那将再分账近1亿美元。
一单阿里巴巴私有化的项目做下来,所有人都赚得盆满钵满。相比之下,马云通过云锋基金赚到的回报并不突出。马云在云锋A、云锋B都未披露有投资,他在此单项目中只能赚到作为GP的钱,大概是1.39亿美元,而这也很大概率要捐献给阿里巴巴基金会。
除了这两只专项基金,2012年9月,云锋1期美元基金通过一全资子公司,购买了阿里巴巴8.46万股可转换优先股。这次的入股价为18.5元/股,至阿里上市时,每股也赚了50美元,净收益大概在423万美元。
不尽如人意的投资:高朋网
当然,云锋1期基金也不乏投资失意的案例,如高朋网(GaoPeng.com)。
这个当时由腾讯产业共赢基金、团购网鼻祖Groupon、云锋三家明星股东组建的团购网站,就在激烈的团购竞争中被挤出了市场。2012年,高朋网与F团、QQ团合并后组建为一家新公司“北京网罗天下生活科技有限公司”,F团原创始人林宁出任CEO。查询工商资料可知,如今腾讯仍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占股26.64%,而上海云锋1期仅持有0.22%股权。这一投资的成本和回收到底几何,无迹可寻。
有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3月,网罗天下推出基于微商户底层架构的微信第三方开发者开放平台,并与微团购进行打通。或由于2014年腾讯入股京东后放弃网购业务,同年5月,其开始从团购业务向移动互联网业务转型,成为专注于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科技及投资公司。林宁也于这一年离职,创办了微影时代。
1期人民币基金:
地素时尚、华大基因、金螳螂
再来看1期人民币基金的投资和回报情况。
根据阿里巴巴IPO时的公告,云锋1期人民币基金2011年5月成立。从投资的企业类型看,生物科技、消费类项目较受其偏爱,如其投资的世纪闻康旗下的寻医问药网、华大基因等均处于生物医药领域,而连锁粥铺嘉和一品、月子餐服务商广禾堂、服装企业地素时尚等均可纳为消费类。
在当时的媒体采访中,虞锋曾表示,1期基金将着重投资TMT、娱乐、消费及新能源领域。其背景可能是,云锋人民币基金成立的2011年,新能源项目备受追捧,而在新能源领域涉猎广泛的新奥能源掌舵人王玉锁,是虞锋密友兼云锋重量级LP。但从云锋1期美元基金及人民币基金已披露出的情况,似乎没有其投资新能源企业的线索。或许在众多PE折戟于光伏之时,云锋有幸规避了雷区。
云锋1期人民币基金成立迄今已有6年时间,但就我们查找的资料来看,其真正实现退出的,只有蓝色火焰文化传媒一家公司。这也体现出了云锋基金一个令人瞩目的优势:其基金存续期长达十年,且可以再往后延两年,比起国内PE“5+2”的投资退出节奏从容很多。
目前云锋1期所投企业里,还有数家公司处于排队上市的进程中,如合荣电气、华大基因、地素时尚等,均已在A股提交了招股书,地素时尚本已获发批文,但于2017年5月26日公告称,因需核查相关事项,暂缓IPO发行工作。若以最新估值来判断,在这期人民币基金里,地素时尚可能会给云锋带来最高收益。
专注女装的地素时尚,旗下拥有“DAZZLE”、“DIAMOND DAZZLE”和“d'zzit”三个品牌。其招股书披露,2012-2014年,这三个品牌销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6.9%、7.63%及83.16%,对应期间平均售价增长率分别为10.88%、6.19%及17.76%。
2013年5月,其引入云锋基金,后者斥资1.8亿元,以每股10.125元的价格认购了约1778万股,成为地素时尚第三大股东。同年,地素时尚转增股本,云峰基金持股数变更为3400万股。截至招股书签署日,云锋基金以10%的持股量位居公司第三大股东,而虞锋作为云锋代表,任地素时尚董事。
2015年9月,地素时尚发布招股书,并于2017年4月再次发布申报稿。招股书里称,其首次公开发行6000万股,拟募资不超过24.13亿元,主要用于营销网络及品牌建设等主营相关项目。这意味着若顶格发行,则其每股价格约为40.22元,按此计算,云锋基金所持股权大约价值13.67亿元,相比较1.8亿元的成本,收益率将达到6.6倍。
相比之下,在明星项目华大基因上,云锋基金收获平平。由于华大董事长王建的强势,在“基因界腾讯”的光环下慕名而来的众多PE,并未在一级市场获取高回报,不过,如若华大基因成功上市,由于其特殊的题材效应,且看A股会为这一公司定下怎样的估值。
云锋1期人民币基金里,有一单最特别的投资,发生在金螳螂(002081)身上。作为PE,云锋几乎所有的投资都落在一级市场,然而,2013年二季度,云锋却在二级市场购入金螳螂1950万股,按该季度均价,此举大约耗资近7亿元。而这一时点,恰逢金螳螂实控人朱兴良大笔减持、套现10亿元之时。在云锋入股后仅1个月时间(2013年7月),朱兴良因涉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受贿案被带走调查,直到2015年2月方取保候审。有意思的是,云锋基金也在朱兴良案告一段落之后,于2015年一季度出售了部分金螳螂股权。目前,云锋基金仍持有金螳螂0.92%股权,为其第六大股东。
实控人被带走调查,对于中国的民营上市公司来说,至少意味着股价震荡。云锋危难之际不离不弃,而朱兴良本人,正是云锋的LP。
7亿元投资一个二级市场项目,对于一只基金来说绝非寻常之事。云锋在此间驻足4年,计算其所获分红、套现金额,及剩余持股市值,合计为6.243亿元,相比最初的入股成本,至今仍大概有10%的浮亏(表6)。
按各公司招股书里披露的募资规模及股份来倒推,云锋1期基金所持被投企业股权的价值已经超过20亿元,且合荣电气、华大基因等这些项目如若上市,以目前A股投资者新股必炒的偏好,云锋还将在二级市场进一步获取不菲收益(表7)。
阿里巴巴的战略投资合伙伙伴
如果说,云锋1期基金里,最大回报来自于私有化阿里巴巴;那么,在云锋2期基金里,阿里对于云锋基金的塑造作用更为明显。首先,在云锋2期美元基金(Yunfeng Fund II, L.P.)里,马云家族信托作为LP,出资2600万美元,作为GP则出资了400万美元。此外,阿里巴巴作为机构LP出资了8000万美元。2期基金最初的承诺出资规模为10亿美元,但据媒体报道,最终募集了超过16亿美元。
2期基金所投项目同样明星云集,而且几乎所有成功项目都与阿里相关。先来看美元基金投资的几个主要项目,其中尤以操刀中信21世纪更名为阿里健康(00241.HK)、爆赚超10倍回报最为出彩。
阿里健康回报超过10倍
圆通速递借壳之前火速入股浮盈26.78亿
云锋2期美元基金和阿里巴巴联手投资了好几单,包括2014年4月以13.27亿港元入主中信21世纪。
根据认购协议,云锋基金、阿里巴巴合计有条件认购中信21世纪的44.23亿股新股份,认购价为每股0.3港元;认购事项之总代价为13.27亿港元,并以现金支付。而值得一提的是,利用港股的新股非公开发行条例,阿里一方0.3港元/股的认购价较中信21世纪公告前的收盘价折价了6成!
有意思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2014年3月,由马云控股的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收购了中信21原副董事长陈晓的弟弟陈文欣于2013年4月设立的河北慧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收购价几何,外人无从知晓。此事日后更受到了香港证监会的问询。
回到入主中信21本身,阿里巴巴和云锋2期美元基金为此次收购合资设定子公司Perfect Advance,其中,阿里巴巴(通过Alibaba Investment Limited持股)、云锋2期美元基金(通过Innovare Tech Limited持股)各自持有Perfect Advance的70.21%及29.79%股权。交易完成后,Perfect Advance持有中信21世纪54.12%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在云锋及阿里巴巴入主之前,中信21本是一家股本37亿股、市值21亿港元(2013年末数据)的并不太起眼的小公司。随着阿里入主并更名为阿里健康,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股价一度升高至14港元/股,如今回落至3.3港元/股,云锋2期基金的投资成本按比例估算为3.95亿港元(13.27×29.79%),但目前其间接持股市值则高达50.11亿港元(311.3×0.5403×29.79%,阿里健康市值×大股东持股占比×云锋基金持股占比),账面浮盈超过10倍。
在这一单上跟着阿里赚到盆满钵满的云锋,有时也会平价向阿里转让股权。2014年4月,阿里携手云锋以12.22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优酷土豆摊薄后的18.5%股权,而根据阿里巴巴上市时的公告,2014年5月,阿里巴巴以30.5美元/ADS(每ADS相当于18股A类普通股)的价格购买了16.5%的优酷土豆股权,总共花费了10.9亿美元。这意味着,云锋基金以1.32亿美元收购了优酷土豆摊薄后的2%股权。
到2016年4月,阿里巴巴完成对优酷土豆的私有化时,最终协议交易价为27.6美元/ADS,尽管这一报价比提出方案时优酷土豆的收盘价溢价了30.2%,但却低于两年前云锋的购入价30.5美元/ADS。目前优酷土豆合并后的合一集团已被阿里完全私有化,成为阿里大文娱板块下的全资子公司,若云锋基金是在私有化时退出,则在此项目上微亏。
云锋跟随阿里巴巴的另一单投资陌陌(MOMO.NSDQ),同样收益不菲。2013年10月21日,阿里巴巴参与陌陌C轮融资,以1000万美元获得了800.192万股,平均每股1.25美元/股。2014年5月15日,陌陌D轮融资,云锋2期基金通过Rich Moon Limited 投资了9000万美元,获得陌陌1857.1万股股权,平均每股成本为4.846美元/股。其中,云锋2期美元基金持有Rich Moon的77.8%股权,而云锋Moon跟投基金则持有剩下的22.2%股权。
这一单Pre-IPO的投资虽然入股成本高过阿里巴巴许多,但却时间短见效快。2014年12月,陌陌就已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首日收盘价为17.02美元/ADS(每ADS相当于2股普通股),半年时间,云锋2期基金的收益率即达到76%。此后陌陌一度宣布进行私有化,阿里CFO蔡崇信加入了陌陌担任董事,2016年4月5日,阿里巴巴、云峰基金旗下Rich Moon还一同加入此前由陌陌创始人唐岩牵头的私有化财团。
不过,曾是陌陌二股东的阿里目前已有退出之意,并在逐步减持。若按陌陌现在的价格43.82美元/ADS,则云锋基金的Rich Moon目前的持股市值为4.07亿美元,浮盈3.17亿美元,收益率352%。
综合来看,云锋2期美元基金中,可以探知收益的三单投资,无不和阿里相关。除了被阿里私有化的优酷土豆,云锋可能是以略亏转让出局,在阿里健康、陌陌上的投资,云锋2期基金都赚到了手软——这两个项目的成本合计约10亿元,而目前账面市值则合计达到了72亿元。
同样的,云锋2期人民币基金的得意之作圆通速递,与阿里关系匪浅。2015年4月29日,阿里创投、云锋新创与其他主体共同签署协议向圆通速递增资,增资后阿里创投持有圆通速递12%股权,云锋新创持有圆通速递8%的股权。根据公告中的数据推断,云锋新创的成本在10亿元(公告中给出了阿里创投、云锋新创及员工股权激励平台圆赞系列等共同出资额为252091.0744万元,合计增加的注册资本为7318.7605万元,其中圆赞系列增加的注册资本为2091.0744万元,则推断圆赞系列的入股成本为1元/注册资本,而阿里和云锋则一起花了25亿元,按照六四开,云锋成本为10亿元,阿里创投为15亿元)。
2016年9月29日,圆通速递成功借壳上市,并连连上涨,其最新市值高达572亿元,而云锋新创持有圆通速递1.2亿股,持股比例仅次于圆通创始人喻渭蛟夫妇和阿里创投,为第三大股东,目前该股权估值达36.78亿元。这笔投资两年时间浮盈26.78亿元,收益率为2.68倍。
2015年12月,白云山(600332)78.85亿元的非公开发行方案获得证监会通过,此次,云锋新创和广州医药集团、广州国资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广州国寿城市发展产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等共同参与认购,其中,云锋新创以5亿元认购了2122.241万股,每股成本23.56元。目前这部分股权还处于锁定状态中,按2017年3月17日收盘价27.76元/股计算,账面浮盈17.83%,浮盈额为0.89亿元。
同样的,云锋新创还在2016年1月入股了万东医疗,目前浮亏0.4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白云山、万东医疗都分别与阿里健康签署了合作协议,在医药电商、大健康产品、医疗健康服务等方面展开合作(表8、9)。
云锋2期美元及人民币基金,目前可以测算已上市项目的成本合计在3.95亿港元、2.22亿美元、17亿元(2014年末汇率1美元=6.12元,1港元=0.79元),合计33.7亿元;而账面现值为50.11亿港元、5.26亿美元、44.21亿元,合计125.1亿元(1美元=6.9元,1港元=0.89元),整体回报率大概在2.71倍。
而正在筹备的3期人民币基金云锋新呈中,认缴资本高达100亿元,其所投的蚂蚁金服有可能成为潜力最高的投资项目。
激进的独角兽:估值风光变尴尬
前几年的创新创业热潮一度带动了一级市场项目估值的快速上调,然而,一些独角兽看似风光,但真要赚到真金白银退出,却不容易。云锋新创所投的标的中,目前估值有争议的就不少,比如小米,比如乐视体育。
云锋进入小米,是雷军亲自宣布的。2014年12月29日下午,小米创始人、董事长雷军在微博上宣布,小米上周完成最新一轮融资,估值450亿美元,总融资额11亿美元。投资者包括由摩根士丹利原分析师季卫东创立的全明星基金(All-Stars Investment)、俄罗斯DST、新加坡GIC、厚朴投资和云锋基金等。云锋基金虽然排名靠后,但是以11亿美元的总融资额度看,云锋的投入从绝对值来说应该不会是小数目。
虽然曾经风光无比,但小米从未披露其盈利数字,据美的披露的小米入股文件,小米在中国的实体——小米科技2013年净利润为3.47亿元。然而这两年,小米一度引以为傲的纯线上模式遭到了很大的挑战,华为和OV全面崛起,对小米造成了巨大威胁。根据IDC的统计,2016年华为、OPPO、VIVO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占率分别达到了9.5%、6.8%、5.3%,分列全球第三、四、五名,而此前几年高速增长的小米,2015年时还位列全球出货量中国第一的手机品牌,竟然在2016年跌出了全球前五。
尽管雷军本人并不承认小米的估值下跌,但在增速和市占率下滑的同时,要维持一个独角兽的450亿美元估值无疑是困难的。
云锋投的另一个项目乐视体育也正在遭遇同样的困局。乐视体育的主体公司是乐视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20日,最初由乐视网和乐视控股发起设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后分拆融资并迅速成长。乐视体育2015年年报显示,乐乐互动为其第一大股东(贾跃亭通过百乐传媒控制),认缴出资额为11550万元,持股37.9%;北京鹏翼资产持股20%,乐视网持股10%;另外,王思聪的普思投资占股10.77%,云锋新创占股9.6%(表10)。
根据新闻报道,2015年5月,乐视体育首轮融资规模8亿元,分A轮和A+轮两个阶段,A轮由万达领投,A+轮云锋基金领投。而乐视体育截至2015年末注册资本增加了9475.6277万元(2015年5月、12月,扣掉乐视系持有的21000万元),8亿元融资额,平均下来1元出资额相当于8.44元,云锋所持的2927.9967万元注册资本,估算入股成本在2.47亿元。
如果单从该项目的估值来说,云锋是赚了的。乐视体育独立两年后估值迅猛上涨,推出的一些产品也在市场上颇有影响力。2016年11月乐视体育完成了最新一轮融资,目前其股东多达40多位,最新的注册资本达4.87亿元。根据凯撒旅游入股时的公告,乐视体育融资后的估值达208亿元,而云锋持股占比6%,对应的持股估值为12.48亿元(表11)。
但是估值不等于可以退出时的变现价值,受到乐视系整体现金流紧张影响,目前乐视体育同样处于资金紧张的状况中,频频被曝人事变动、赛事版权欠薪、裁员收缩等风波。值得注意的是,乐视系也已将手头所持的乐视体育股权对外质押。在资金“脱虚入实”的大背景下,乐视体育208亿元的估值是不是有泡沫,发展势头如何,未来是否能单独IPO,或者装到上市公司里,充满了不确定性。
豪华LP天团的投资生态圈
对于PE来说,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就是退出、退出、退出。云锋基金所投颇多明星、稀缺项目,得益于众多LP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顶级富豪的消化能力,在云锋一些项目的退出上,也能助力。
马云就不说了,云锋1期基金的主打项目——阿里巴巴私有化、分拆搜狗,2期基金里,回报率倍数最高的阿里健康,以及圆通速递,加上3期云锋新呈所投的未来想象空间很大的蚂蚁金服,都与阿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马云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而从云锋基金身上赚到钱的其他LP们,几乎个个声名显赫,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个人股权投资的成功经历,或所在企业已与资本市场有过多次交手,不少LP还手握上市公司,成为投资项目的潜在合作方。云锋基金、LP、云锋基金所投项目、LP所控制的上市公司,构成了一般PE难以企及的生态系统。可以说,LP将资金交给了虞锋率领的云锋团队,而他们也没有辜负这份信任。
当初马云和虞锋投资华谊时,王忠军笑言,“他们俩开董事会比我还积极”,正是在虞锋的建议下,华谊除了定位电影制作,还开拓了电视剧制作、艺人经纪、电影院线等多条业务线,避免了过于依赖单一市场的风险,并充分利用了演员资源。更重要的是,为了留住核心艺人,虞锋帮助华谊完成了员工持股计划,将冯小刚、黄晓明、李冰冰等人牢牢绑定在华谊的战船上,也为华谊之后在资本圈的走红做了最佳的免费广告。而为帮助华谊兄弟筹集《集结号》的拍摄资金,马云找到了当时的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为《集结号》争取到融资贷款,这也是国内首例发放给电影项目的银行贷款。
在云锋基金成立之后,这种圈子内的合作、互助、共享等精神更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出来。比如云锋基金在LP朱兴良危难之际,加持金螳螂。
凯雷和云锋一起投资的环球数码科技,本打算在纳斯达克挂牌,2013年5月已经提交了招股预案,但恰好遇上中概股暴跌,市场形势极度恶劣,其IPO终止。这家上市不顺利的数字影院解决方案提供商,最终被处于同一产业链上的华谊国际——华谊兄弟的子公司收购,云锋顺利退出。虞锋、马云是华谊的战略投资者,而王忠军也是云锋的铁杆LP。
同样的,鱼跃医疗的创始人吴光明为云锋基金LP,而当他寻求通过资本方式整合华润万东时,云锋基金也和上海云雀等一起参与了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认购。而云锋参与投资的白云山、万东医疗,又都分别和云锋控股的阿里健康展开了合作。
赵薇——这个被冠以“娱乐圈女巴菲特”之称的名演员,在资本圈成名于大手笔投资阿里影业,她本人是云锋2期人民币基金的LP,丈夫黄有龙也是云锋金融的大股东。当赵薇脱离了这个圈子,试图独自高杠杆收购万家文化时,就摔了个结实的跟头。
寰亚传媒虽头顶林建岳和虞锋两大光环,但上市后的经营业绩却只能用惨淡来形容,此前市值一度只有7亿港元。在云锋退出之前,虞锋担任董事的陌陌出现在寰亚股东名单里,这是否受益于虞锋的牵针引线呢?对了,当初和云锋等一起参与寰亚项目的投资者,还包括著名的秀丽·好肯女士(中文名是戴秀丽,人和商业戴永革的姐姐)。
巨人网络通过云锋投资阿里巴巴员工股,获得4倍回报。而在巨人网络私有化并借壳世纪游轮一案中,云锋通过铼钸投资,获得了10倍回报。
云锋2期基金的LP和投资项目也是各种错综复杂,你会发现,申通的陈德军,投了云锋新创,而云锋新创,又投资了圆通速递。快递行业里的两大巨头,在商场无疑是对手,在云锋里却相遇了,此外,云锋还投了全峰快递。
在更大的范畴里,马云将四通一达号召在一起,成立了菜鸟网络。云锋,也是菜鸟网络的投资者。而在2016年,圆通、韵达等纷纷借壳A股,陈德军、喻会蛟财富大幅上涨。当马云说他的主要目的不是为赚钱的时候,我们要相信,他也是为数不多,可以点石成金的造富大作手!
这就是合则赢,这也许就是商业里真实的友谊。项目资源,LP出资,退出能力,是考察PE的三项核心KPI。豪华天团LP,带来了可以投资的项目资源,也给云锋投资过的项目,提供了整合并购的机会(表12、13)。
虞锋本人的投资收益
从分众手上套现了16亿元,从华谊身上拿到了10亿元。而在云锋身上,虞锋到底获得了多少回报?
仅在阿里巴巴专项基金中,虞锋作为GP加LP的分成最高大概就有3.1亿美元,也就是19.22亿元。
在后期,一些优质项目的投资上,虞锋的个人运作进一步放大。如史玉柱的巨人网络私有化转战A股、借壳世纪游轮(002558)一案中,云锋不仅作为GP直接参与,虞锋母子还在相关投资实体“铼钸投资”中占据了高达8成以上LP份额——虞锋和王育莲全资持有的上海开拓,在铼钸投资中出资10.7亿元,占比56.02%,王育莲本人作为LP直接出资5.3亿元,也持有27.75%股权(表14),合计占有出资的83.77%。
按照世纪游轮的非公开发行方案,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每股价格按照29.58元/股计算,巨人网络100%的股权价值为131.2424亿元,此时铼钸投资所持巨人网络股权不过价值13.5亿元。而借壳上市成功之后,由于A股的高估值环境,世纪游轮一路暴涨,以2017年4月10日收盘价计算,其市值达1413.86亿元,而铼钸投资持有世纪游轮8.16%股权,账面市值约115.37亿元,跳升了7倍(图5)。此时,虞锋母子间接持有世纪游轮的市值已然高达96.64亿元。在云锋投资过的潜力项目中,也可以看到虞锋单独入股,如就医宝APP运营方深圳华康全景里,虞锋持股15.59%,为仅次于创始人刘波的第二大股东,云锋新创则为第四大股东。
上海开拓成立时间较早,为虞锋早年的投资平台,注册资本1000万元,除了铼钸投资之外,还投资了数家公司,涉及仓储、连锁、生物、娱乐等行业,目前已由王育莲全资持有(表15)。
这并不是全部。在估值高达600亿美元的蚂蚁金服中,王育莲同样在数家股东中持有份额。根据工商资料信息,2016年12月28日,蚂蚁金服从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制公司,全名为“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达到150亿元,应当是处于IPO前的最后冲刺阶段。而云锋基金的LP们亦通过上海祺展、上海众付、上海云锋新呈等多家基金入股,王育莲悉数参与,持有不少份额,加总来看,相当于间接持有蚂蚁金服0.363%股权,对应估值为15亿元(图6)。
操刀云锋金融,虞锋终成上市公司大股东
那个曾经放弃上市公司董事长职位的虞锋,在投出了一众上市公司以后,终于还是成为上市公司的直接操盘手。
在中信21变身阿里健康后,凭“整合+平台”概念催化股价上涨的示范作用,云锋金融也横空出世。2015年11月底,广受瞩目的云锋金融收购瑞东集团案终于尘埃落定,云锋金融及其一致行动人斥资40亿港元,购入瑞东集团56%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这次收购行动当然又是圈子文化的体现。持有云锋金融56%股权的Jade Passion,虽未见明示是否为云锋基金旗下,但其架构和云锋基金的特设项目基金并无二致。穿透后控制云锋金融的云锋金融控股(BVI)里,马云和虞锋还是熟悉的四六开,而类似于LP的其他股东则均与马云虞锋关系密切:史玉柱、黄鑫(聚众传媒旧将)、吴南斌(聚众传媒旧将、后创立智能快递柜聚宝网络)、刘广霞(健康元朱保国之妻),以及赵薇老公黄有龙(图7)。按出资额来计算,虞锋出资在8.02亿港元,马云在5.35亿港元,而黄有龙出资在7.2亿港元。
由于他们都是通过Jade Passion来持股云锋金融,因此利益捆绑得更为紧密,但是日后的退出也更为麻烦些。与此同时,和Jade Passion一起参与认购的一致行动人,以后套现更为简洁。它们是由4位女士分别控制、注册于BVI的4家实体(表16)。这4位女士是谁,不得而知,不过其中拿出3.34亿港元参与认购的陆永清,与虞锋妻子陆永青同音不同字。
云锋金融收购案中,领衔的财团总出资额高达38.86亿港元,获取的股份占到瑞东集团扩大后总股本的81%。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认购价仅为2港元/股,较公告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9港元/股折让77.78%,相当于打了个两折(港股是只要大股东愿意,就可以无下限低折扣发行)。瑞东集团原大股东、壳王高振顺为何同意这一交易?而马云及虞锋收购瑞东的目的又是什么?
不少人看好其依靠阿里大旗的金融平台型资源,2016年11月,瑞东集团更名为云锋金融,主要业务为证券经纪、配售及包销、提供顾问及咨询服务以及投资控股。尽管云锋入主后,云锋金融股价一度飙涨,但其交出的首个完整年度的业绩却堪称低迷。2016年云锋金融总收入8110万港元,其中,经纪业务佣金收入380万港元,同比下降65.5%;财务顾问及咨询业务收入4230万港元,同比下降76.9%;公允价值计算的金融资产亏损7570万港元,同比收窄24.2%;而总体亏损则扩大107%至3.17亿港元。
在8000万港元营收、3.17亿港元亏损的前提下,云锋金融目前的市值仍高达116.8亿港元。市场仍能给予云锋金融超百亿的市值,显然对云锋金融下一步的动作充满了期待。未来,云锋基金所投资的项目,与上市平台云锋金融间,会不会产生化学反应?巧合的是,云锋金融搬迁后的办公地点,恰好与云锋基金在香港的办公室同楼。
以云锋金融116.8亿港元市值(2017年4月10日)计算,Jade Passion所持云锋金融56%股权对应市值约为65.4亿港元,相较26.86亿港元的成本价,整体浮盈在38.55亿港元,1年半时间收益率达到143.4%。虞锋在云锋金融中的份额,还在进一步提升。根据云锋金融最新年报,虞锋在云锋金融控股中的直接持股从之前的60%提升至70.15%,而云锋金融控股在Jade Passion的大股东Key Imagination中的持股从68%提升至91%,可见马云、黄鑫等人均向虞锋转移了相应层面的股权(图8)。而虞锋的持股市值对应30.57亿港元(70.15%×91%×73.21%×56%×116.8)。另一大股东黄有龙的持股市值在17.52亿港元。
此外,虞锋在2016年已陆续将自己在云锋基金多个相关的投资实体里的股权,转移至其母亲王育莲持有。这是否为了加强其个人对云锋金融的控制,而作出的隔离?虞锋,还会不会是云锋基金的核心人物?
粗略算来,聚众果真只是虞锋多年行走江湖的第一桶金而已。聚众16亿元,华谊10亿元,通过铼钸投资持有世纪游轮账面市值96亿元(2017年4月10日数据),蚂蚁金服持股估值15亿元,再加上在云锋金融中的持股市值30.57亿港元(2017年4月10日数据),虞锋母子的身家已超过160亿元。
如果加上在云锋各基金中会体现的GP分成及LP收益,估计虞锋的财富值在200亿元之上,位列2017年的新财富500富人榜第87位。置身中国财富之巅,与其不显山不露水的低调形成了鲜明反差。而如今,手握云锋金融的他,无疑还有峥嵘岁月可以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