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運作模式難以匹配效率需求   創投競爭進入平臺化模式

“創投行業過去近似作坊式的項目運作、投資已經跟不上市場發展。”在近日的一場行業論壇上,眾籌平臺投壺網CEO趙妍昱說,創投業傳統的工作效率,不能適應行業發展,而通過中間平臺,而這正是眾籌平臺存在的價值。

根據零壹財經統計,截至2016年底,國內已上線608家眾籌平臺,其中倒閉、跑路、歇業等問題平臺和已轉型平臺達到271家,占比達44.6%。正常運營的平臺僅剩337家,剔除其中的119家汽車眾籌平臺,傳統的眾籌平臺只有218家。

“從2016年基金協會的數據看,創投機構備案數量超過1萬家,市場活躍度也越來越多,整個行業內部同層的和同類型垂直的、不同類型的競爭也加劇。” 趙妍昱稱,投資機構對項目出手非常謹慎,前期工作量大,成本高,需要產業、資本的深度聯合聯動。

“這也正是眾籌平臺的價值所在。”趙妍昱說,在互聯網創業方面,已經形成流量為王的格局。雖然互聯網流量的優勢在不斷的加載,但是已經進入到下半場競爭。投壺網就定位於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投生態入口,提供前、中、後的服務,匹配機構和項目,連接投資方及業界專家,形成上下遊閉環服務。

深圳市創投公會常務副會長王守仁也認為,國內創投業已有二十多年的經驗積累,形成了較為良好的生態環境,而且IPO進入了常態,大量的民間資金進入創投機構,這些因素都對互聯網平臺有利,“最後就看平臺自己了,關鍵是平臺會不會唱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0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