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聚焦整體上市國企 開展職業經理人試點
在上海市國資改革加快推進之時,市場化的選人用人機制也在逐步完善。上海市管國有企業職業經理人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已獲上海市委深改組審議通過。
11月15日,上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舉行第十五次會議,上海市委書記、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韓正主持會議並講話。會議審議通過了《市管國有企業職業經理人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方案》。
此前有報道稱,目前上海國企已有10余家二、三級企業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
而在11月1日,上海市政協開展“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年末專題考察時,上海市國資委副主任王亞元就表示,2013年“上海國資國企改革20條”以來,上海就在探索以“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為核心的市管企業經營者管理模式,構建與領導人員選任方式相匹配、與企業功能性質相適應、與經營業績相掛鉤的薪酬體系。
而接下來,王亞元表示,上海要聚焦整體上市公司,以及符合條件的核心資產上市公司,開展“市場化選聘和管理企業經營管理者”試點。
隧道股份城建投資總經濟師井陸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國有企業在轉型的過程中,往往會布局一些新的業務,以形成新的增長點,而這部分業務,會非常需要職業經理人。
隧道股份(600820.SH)於1994年1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是中國首家建築行業上市公司。核心產業覆蓋至超大型隧道、軌道交通、路橋、地下空間、建築與房地產、能源、水務、重型工程裝備與綠色建材等9大領域。

截至 2015 年末,隧道股份總資產達到約 628.87 億元,凈資產約 166.49 億元。年報顯示,2015年隧道股份實現營業收入約268.03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4.8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約為13.18億元,2015年每股收益0.47元。
11月17日,由隧道股份、上海國際集團以及交通銀行施羅德基金聯合打造的中國國內第一支專註於城市建設的產業基金——建元基金揭幕。該基金一期規模10億元,主要在城市基礎設施相關領域尋找與上市公司產業鏈相關性較強的項目進行股權投資,開展包含天使、VC、PE、Pre-IPO、並購、定增等在內的各項業務。“好的項目也可以裝入上市公司,強化、延長上市公司的產業鏈。同時成為企業轉型契機,形成隧道股份的新業務增長點。”井陸峰說。
而基金的管理團隊,井陸峰說,已經實現了市場化選聘,並采取市場化的考核機制和激勵機制。
自“上海國資國企改革20條”以來,上海就在持續完善國有企業的公司治理建設,推進市場化導向的選人用人和管理機制。在市場化程度較高的企業,積極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
上海國企分為競爭類企業、功能類企業、公共服務類企業三大類型。其中,競爭類企業是上海地方國有企業的主體,企業戶數占72%、資產總額占89%、從業人員占86%、利潤總額和營業收入均達到96%。此類企業在改革中以公眾公司為主要實現形式,積極推進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穩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也是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的重點。
2013年以來,上海國企中已經先後完成綠地集團、現代設計集團、上海城建整體上市,華誼集團、臨港集團等實現競爭類核心業務資產上市。也因此,上海國企的整體上市和核心業務資產上市的企業,已經分別達到競爭類產業集團總數的1/3。
而上海的目標是,到“十三五”末,整體上市國有企業能占競爭類國有企業總量的50%以上。
今年1月,韓正先後前往上汽集團、上港集團、儀電集團調研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進展情況。這三家企業都屬於市場競爭類企業,其中上汽和上港為整體上市公司,儀電為非整體上市公司。
韓正強調,上海國資國企改革今年要實現關鍵突破。特別是市場競爭類企業中的整體上市公司,要在“20條”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結合不同企業的不同特點,一司一策,在職業經理人選拔、管理和技術團隊股權激勵以及深化全員持股等問題上進行探索。探索實現政府只管資本、徹底搞活企業。
日前,上海儀電召開2016年人才工作會議,發布了“人才政策22條”和四個制度文件。其中就包括《儀電集團關於整體推進市場化選聘經理人的試點意見》。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上海市國資委系統企業總體經營平穩健康、穩中有進,好於預期。其中,非金融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5027.05億元,同比增長6.6%;實現利潤總額1007.50億元,同比增長13.0%。金融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616.28億元,同比增長3.0%;實現利潤總額1018.61億元,同比下降12.9%,降幅較上季度末收窄5.9個百分點。
原體改委官員:國企職業經理人薪酬改革要整個班子一起試點
“在國企推行職業經理人薪酬制度改革,必須要與國企人事幹部制度改革相配套。”25日,原國家體改委副主任洪虎在深圳創新研究院舉行的國企改革論壇上如是表示。
目前,不少國企正在試點職業經理人制度。其中,職業經理人的薪酬制度備受關註。
設想是國企率先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
在中國,職業經理人制度雖然起步較晚,但是也有二三十年歷史了。1999年,我國頒布了第一部《職業分類大典》,確定了企業經理作為一種社會職業。從此,擔任企業經理職務並以其職務收入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從業人員,成為一種新的社會職業。
2001年,中共中央組織部、原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下發《“十五”期間全國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培訓綱要》的通知,提出“逐步建立工商管理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要制定職業經理人員的素質標準,建立適合考培分離的考試中心及題庫”。這是在國家的正式文件中第一次出現“職業經理人員”的稱謂。文件提出,要制定職業經理人員的素質、標準的任務,明確取得工商管理職業資格證書,是企業經理任職上崗的必備條件之一。
隨後,國家也頒布了一系列的相關政策,包括在國企中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2015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實行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暢通現有經營管理者與職業經理人身份轉換通道,董事會按市場化方式選聘和管理職業經理人,合理增加市場化選聘比例,加快建立退出機制。
洪虎說:“目前我國職業經理人制度尚未成型,在國企中推行職業經理人實際上是設想率先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因而這是需要試點的。”
要考慮國企幹部人事制度配套
在職業經理人制度中, 薪酬制度改革可謂最受外界關註。2016年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的國企“十項改革試點”提到,對市場化選聘的職業經理人實行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隨後,多地開展職業經理人薪酬制度改革試點。
在洪虎看來,試點中需要註意“市場化”的定義。“過去我們曾經探索由黨的組織部門和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直接向社會上招聘企業的經理人,招聘完了委派你到企業去當經理。這好像是市場化,實際不是,”洪虎說,仔細分析下來,這是由政府機構到市場上招聘的人,算政府雇員。把他們派到企業去當經理的話,這就與公司董事會到人才市場上招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對於國企職業經理人薪酬制度的試點,外界普遍關註的是,一套班子兩套薪酬方案的嘗試,可能會給職業經理人與企業原有高管之間的管理帶來挑戰。
洪虎建議,在國企推行職業經理人薪酬制度的改革,要考慮到國企整個的人事幹部制度配套。他說:“按照市場化的薪酬標準給經理人很多的報酬,容易帶來問題。有人想,我是有公務員行政級別的人,我拿的工資那麽少,而你派來的雇員拿那麽多的錢,那麽他就多得多勞吧,這就引起了班子內部的很多矛盾。我們原來的設想是,找來一個經理那是決定企業的興衰成敗的,但是結果,姑且不說你找的這個人能不能幹,他影響了班子其他人的積極性,內耗很大。”
他補充道:“有的一個人比一個班子整體的工資水平還高。那麽就會有人說,你一個人代表我們一個班子,就全讓你幹吧。這是不行的,它是一個整個的制度。你要改或者試點的話,要把整個班子一起試,不能說這個班子里這兩個人試,那幾個人不試,那是行不通的。”
上海力推競爭類國企整體上市,確定8家試點職業經理人制
作為地方國資重鎮,16.8萬億的上海國資,對上海到2020年基本建成“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
5月8日,中共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上海市委書記韓正代表中共上海市第十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時,進一步明確了未來5年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的路線。
韓正在報告中指出,以國資管理創新帶動國企改革發展,深化國企分類改革,推動市場競爭類國有企業整體上市,走公眾公司為主的混合所有制發展路徑。同時,將健全權責對等、運轉協調、有效制衡的決策執行監督機制,推進市場化選聘職業經理人制度,構建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
國企競爭力不斷提升
在上海經濟社會發展中,國有經濟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上海國資貢獻了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1/5,對GDP貢獻接近1/4。2016年上海全市地方國有企業上繳稅金近3000億元,同比增長15%,占上海全市地方稅總量近1/3。
橫向對比也可以發現,上海地方國有企業的營業收入、利潤總額、資產總額均排名全國省區市和計劃單列市之首。
數據顯示,2016年上海地方國有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1萬億元、利潤總額3058億元、資產總額16.8萬億元,分別比2012年增長34.3%、53.9%、76%,約占全國全部地方監管企業總量的1/6、1/4、1/5。其中,實體經濟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7%、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2.2%。
利潤占比超過營收占比,也說明上海國企的盈利狀況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這一成果,也得益於近年來上海國企在大力推動的轉型升級。

上海紡織集團是上海市國資委監管的大型產業集團,總資產400多億元,是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全國第一、車用紡織品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旗下擁有兩家上市公司申達股份(600626.SH)、龍頭股份(600630.SH)。
但是,上海紡織集團同樣在致力於轉型。上海紡織集團董事長童繼生表示,轉型方向有三,一是進一步提高科技含量,目前“5秒鐘非接觸測體、2小時成衣”的個性化定制已經初顯成效;二是積極打造時尚之都;三是國際化。實現“非洲原料、歐洲設計、亞洲制造、中國集成、全球銷售”,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隨著制造業的全球再布局,紡織業大量產能轉移。童繼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國際客戶目前都會要求外貿企業將10%的訂單轉移到東南亞,還要求外貿企業在東南亞建廠,否則就不給訂單。“東南亞的成本是我們的1/4~1/5,非洲是我們的1/10~1/15。”
為推動國際貿易,上海紡織必須全球布局調整。上海紡織集團目前已經在東南亞5個國家布局了12個工廠,占整個集團的25%產能。同時在東非一帶(埃塞俄比亞、蘇丹、厄立特里亞等國家)布局棉花軋花、棉紗生產加工能力,以對東南亞的制造工廠提供支撐。
而上海紡織集團的最終目標是在非洲實現收購、改造15條軋花流水線,建成100萬錠先進棉紡生產能力及部分服裝、家紡配套能力,融入非洲工業化的進程,做到“雙贏”。
其轉型的成績是,2016年,上海紡織集團實現營業收入541.8億元,進出口53.7億美元。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290位,上海國資委系統營業收入第10位。
上海儀電(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強則表示,通過轉型,上海儀電主營收入、凈利潤額複合增長都實現了兩位數,凈資產回報率在10%以上。“上海儀電已經從賣硬件,變成賣服務做平臺,賣大數據。”
上海儀電註冊資本35億元,總資產325億元,擁有6家產業集團及3家上市公司飛樂音響(600651.SH)、儀電電子(600602.SH)、華鑫股份(600621.SH)。近年來,儀電控股從傳統的電子制造商向物聯網方案提供商轉型。

上海國企的轉型,伴隨著上海國資布局的調整。
上海市市長應勇在參加市第十一次黨代表大會國資委系統代表團第一組審議時說,要優化調整國資布局結構,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進一步加強重點領域布局。
自2015年初實質啟動運作以來,上海已經向兩大國資流動平臺(上海國盛集團、上海國際集團)劃撥了包括上汽集團、電氣集團、華誼集團、建工集團、光明食品集團、隧道股份、紡織集團等的部分國有股權。
按照規劃,上海國資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與民生保障四大領域的國資集中度,“十三五”要達到85%以上。
上海國企的轉型,也伴隨著科創中心建設的推進。
上海通過優化調整科技管理體制機制,著力打破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障礙和藩籬,鼓勵企業加大科研投入,以科技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
2016年,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以721件發明專利授權,躋身全國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前十位,也是唯一一家入圍前十的集成電路企業。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素心表示,如果以銷售收入對應的專利密度來說,華虹是第一位的。
基於一系列改革的推進,盡管面對動力轉換的新常態和宏觀經濟下行的壓力,上海地方國企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2017年上海的目標是國資系統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5%,力爭達到8%。
國資改革下一程
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是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的重點。
上海市市長應勇在參加市第十一次黨代表大會國資委系統代表團第一組審議時說,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要優化所有制結構,堅持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為突破口,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推進企業集團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
2017年上海國資國企工作會議上提出,今年要推進2~3家企業集團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
數據顯示,2016年上海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企業已占競爭類產業集團總數2/3,16家國有控股上市融資或註入資產1077.80億元;實體經濟企業控(參)股新三板企業累計37家;62家企業新發行各類債券1.69萬億元。

同時,應勇表示,要優化國資監管體制機制,核心是調整監管思路,真正做到管好國資、放活國企、不管經營;要優化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加強董事會制度和職業經理人隊伍建設,穩妥推進職業經理人薪酬制度改革。
據第一財經了解,上海已經確定8家企業成為職業經理人試點單位,其中就包括上港集團(600018.SH)、華建集團(600629.SH)。
上海同樣在上述國資國企工作會議上提出,2017年要著力強化法人治理建設健全選人用人機制。健全“雙向進入、交叉任職”企業領導體制,強化董事會建設,完善監事會建設,穩妥推進職業經理人薪酬制度改革,制定市管企業任期綜合考核辦法,加快人才隊伍建設。
上港集團董事長陳戌源表示,未來5年要進一步發揮國資國企在上海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就要更加註重發揮企業家精神,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為企業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營造寬松的環境。同時要更加尊重企業市場主體地位,在制度設計和日常監管上充分體現企業特質,不斷提高監管效率。
應勇也強調,深化國資國企改革,關鍵是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要把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將黨建工作總體要求納入國有企業章程。要從嚴選拔、從嚴管理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加強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
海外經理人該外派或找當地人?
1 :
GS(14)@2010-09-08 22:55:282010-9-6 TCM
台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李吉仁(以下簡稱李):如何選派適合的海外事業或子公司負責人,是跨國企業經營最大的挑戰之一。由總部外派經理人,優點在於了解總公司的策略和價值觀,彼此信任關係佳,但可能缺乏當地化的掌握度與創新作為。反之,雇用當地優秀經理人,固然較能掌握當地市場動態,但其與總部的互信及對企業文化的認同,較為不易建立,尤其在主要市場的當地經理人,往往挾市場重要性與不可取代性,影響總公司的整體決策方向。成霖集團這些年來的跨國營運經驗,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經營品牌或銷售,外派沒比較好?
成霖集團董事長歐陽明(以下簡稱歐陽):如果是注重SOP(標準作業程序)的生產型或代工企業,總部外派人員是「利大於弊」(的決定),因為經理人非常理解總公司做事方法與作業程序。
但如果經營的是銷售業務或品牌行銷,總部外派則是「弊大於利」,因為你必須先了解當地,才能成事,總部派出經理人固然容易指揮,但成功率不高,當地客戶的需求和客戶之間的多重關係,你都不見得清楚,尤其越是成熟市場,理解的障礙更大,根本無法經營市場,就算指揮得動他也沒用,總部應克制從容易指揮的概念出發,派出經理人,失敗機率太大,總部該想的是如何發展領導力(leadership)。
李:總部的領導力指的是什麼?
歐陽:最基礎的就是互相信任。當我們進行購併,可能這家公司原來的團隊不錯,當地領導人和總部建立互信關係就非常重要,這過程需要時間,但時間太長妨害企業發展,太短又不利建立關係。如果是在當地外聘新經理人,問題更複雜,他不但要和總部建立信任,還要和員工建立信任,存在雙重複雜度。
李:聽起來,你寧可用原有購併進來的經理人,因為互信較容易建立?
歐陽:我們兩個例子都有。英國PJH和台灣麗舍這兩家購併進來的公司,他們原本就經營得很好,所以我們用原來經理人。但購併美國Gerber八十年的老廠,他們是經營效率差(而)被併,我們基本上不需要他們的人,只留下一、兩個象徵性的人扮演溝通橋樑,台灣工廠這邊派一組人過去做流程改造。
總部什麼該管、什麼不該管?
李:成霖大半海外公司仍仰賴當地經理人,台灣派出去的則是以工廠改造為主,那成霖台灣總部扮演什麼角色?哪些歸總部管、哪些歸分公司管?
歐陽:成霖總部不做生產、行銷和營運,但我們兩百多人還是滿忙的(笑)。最重要的第一件事就是確立未來發展方向,包括每年舉行集團中長期策略會議及個別子公司策略方針發展。第二,日常例行工作就是各種錢與事權的核決權限。第三,發展KPI(關鍵績效衡量指標)和考核獎勵,進行資源分配。第四,新事業發展計畫。第五,其他行政事務及創造綜效的功能。
李:事情這麼多,總部的組織架構該如何對應?
歐陽:我底下有CFO(財務長),代表財務系統;COO(營運長)代表供應鏈,所有技術發展和生產都是從這裡;e化流程改善是另一個供應鏈,包括發展系統軟件以及電子收款;直接歸我管的是設計中心,將前端市場的營銷設計語言轉給工廠;另外還有一個部門,做市場分析,支援前端業務銷售人員面對客戶時的資料需求。
如何考評各分公司長短期績效?
李:總公司要創造分公司做不出來的附加價值,所以產出綜效是最重要的事?
歐陽:完全是如此,總部也還扮演監管以及內部背書單位,當然也是(資源)分配的單位。我除了每個月用量化的KPI檢視主管績效,年底我還有一個和主管面對面的討論,運用推行多年的六宮格自評表,內容包括過去一年,你對公司的主要貢獻、工作上的主要缺失是什麼?等等。
李:六宮格的項目對導引高階經理人的績效非常重要,但不少項目屬於較為質化表現的評估,相對於KPI的量化績效,你在整體考評上如何規畫其比率?
歐陽:英國市場較成熟,(量化)KPI占七○%;美國因為品牌還在發展中,KPI只占五○%,這是可以討論的。
李:看來你認為總部是要抱著一個「有容乃大」的哲學,而不是一條鞭到底的管理?
歐陽:對,關鍵在於,local(在地)的事總部是不可能知道的,你要賺那地方的錢,就要激勵地方的人做地方的事,我始終認為,品牌營銷是很local的事。
跨國經營怎麼做到企業文化融合?
李:成霖過去七年靠不少海外購併行動而成長,關於購併後的文化整合,你是如何處理的?還是說只要將總部的系統流程導入就好?
歐陽:老師問的是個複雜問題。(雖然)我們追求至高境界是文化融合,(但)不要說是跨國公司,本國(的公司)都很難,但你說這有絕對必要嗎?鐵打的銀盤、流水的兵(指公司是固定的,人員是流動的)嘛(再三強調)。
我的看法是,高階經理人很多的共識都是理性抉擇,但文化是一種價值觀,它並非理性,而當我們追尋共識經常使用同樣的方法,這種做事的行為準則和態度,久而久之就形成文化。這樣的文化和我們慣常講、拿來標舉的企業文化不同,那是要追尋的未來,但卻更重要,這是透過共同作業流程、追尋公式流程、對事情看法不斷互動所建立起來的(共識),可以說是「專業經理人」的文化。每個人都能用專業的態度辯論,又能和別人合作協同,這是一個(專業)治理境界。
李:我很好奇,這樣一個專業管理文化的形成,是成霖早期建立就這樣,還是公司跨國經營複雜化之後才產生?
歐陽:我們一開始就選擇相信專業,二、三十年前成霖才剛從貿易工作轉做工廠,做生產組裝廠只有十一名員工的時候,我就花錢找生產力中心顧問。二○○三年購併美國公司,總部、分公司的權利義務關係有點亂,我們請麥肯錫顧問公司,這是他們接過企業規模最小的全球化個案,二○○五年又找了一次。
我不是說找麥肯錫一定OK,成霖從貿易公司變工廠、技術公司到品牌集團,演進過程我相信架構、流程的管理屬性,幫助我們不會鬆散掉,和麥肯錫的方式接近。
李:台灣企業在架構老闆和經理人的信任關係上,似乎比較注重關係取向?
歐陽:同學、同鄉關係在我看來不是重點,最重要是誰能夠成事。信任是架構在公司內部的程序和法條,從互動之中培養起來,我很少想管理的事,我做的都是領導的事情,信任是領導的基石,管理只是SOP(標準作業程序),因為總部要推動因應未來經營環境的改變,領導力變得非常重要。
李:總部的功能是否應該包括跨國管理人才的培養?
歐陽:這確實是成霖接下來最大的挑戰,我希望海外分公司經理人能保有創業者的積極態度,但這樣的人才又要鼓勵他重視團隊,因此,總部要有很強的支援能力,換句話說就是致力創造內部的相互倚賴性,讓任何人認為留在這家公司是很值得的,總部功能持續不斷調整,也都是在創造這個氛圍。
結論:談外派還是任用當地經理人,端視任務特性而定,若屬流程導向的工作,外派應該較為有利,但若是非結構化的任務,則當地經理人可能較為適宜。但真正的關鍵還在於如何建構總部的領導力。成霖的經驗告訴我們,總部除了要確認其在內部分工上能提供的價值,構成與海外事業單位的交互依賴性外,更在於如何建構彼此做事的方法和產生共識的過程,在彼此信任與授權的基礎上,讓海外經理人願意承擔決策、產生預期績效。過度以總部或老闆為中心的管理思維,可能不利於提高跨國經營的效能。
延伸閱讀:成霖全球經理人六宮格自評表
Q1. 過去一年你對公司主要貢獻是什麼?Q2. 過去一年,業務、個人或家庭的學習和成長是什麼?Q3. 未來一年的工作計畫和自我成長目標是什麼? Q4. 過去一年,你認為工作上主要缺失是什麼?Q5. 過去一年,促進部門成長以及培養團隊人才最主要的表現是什麼?Q6. 舉例說明你融入成霖企業文化的方式,而你希望公司可以怎樣幫助你?
鹹濕金牌經理人
1 :
GS(14)@2010-11-07 18:19:192010-11-04 NM
o靚模私影女近年大熱,龍友紛紛在網上徵求火熱o靚模私影,大家以拍沙龍照為名,o靚模擺出挑逗性感的甫士,以滿足龍友鹹濕慾望。
然而龍友要求愈來愈激,要o靚模全裸任拍才可以。
於是有八十後o靚仔看準商機,變身鹹模經理人,一邊廂四出找尋肯脫肯露的o靚模,另邊廂開設網站,以「全裸」「浴裸」「性感三角內衣」宣傳,成功招攬大批鹹濕龍友參加他舉辦的裸模私影團。
成本只是一千幾百租房錢,提供一盞大光燈,在場扮演監場角色,龍友分開幾組,絡驛不絕上房影鹹相。
只是幾個月光景,旗下有二十多個中港裸模,鹹濕經理人每月最少賺幾萬,堪稱行內「金牌經理人」。
廿歲出頭的阿Ken,自製網頁「One You Love」上載大批裸模及內衣o靚模相片,全裸私影示範相更一律冇打格,這招裸模私影一出,立即震撼全港龍友界。
上星期二發出最新網上消息:「Suki Hotel人體攝影活動,先到先得」。
龍友見留言,立即知道所謂「人體攝影」即全裸o靚模私影會。這次裸模主角是o靚妹Suki,地點選在高級酒店,活動分為四節,每節一小時讓六名參加者任影,很快報名人數即額滿,其後更出現「Waiting List」(後補參加者),可見群情異常洶湧。
酒店全裸私影團
為進一步了解,記者之前已在網上報名參加,並留下聯絡電話,不消十分鐘阿Ken便非常專業很快回覆,吩咐記者先到銀行交報名費每人五百二十元,然後表示在活動舉行前兩天會再以電郵通知地點。
上週六,記者按阿Ken指示到達地點「荃灣如心海景酒店」,十分鐘前獲知房間號碼「55XX號房」。甫上房敲門,一名戴着眼鏡,廿多歲的後生青年開門迎接。
「我就是阿Ken,請把你的私人物件放在一邊。」他同時指揮酒店房內其餘一班龍友,校好相機以便隨時開始拍攝。
回頭一看,一個只披着薄紗,下身赤裸的十八、九歲o靚模,已正坐在床上喝水。各龍友吞一啖口水後,自稱Suki的裸模開始脫掉薄紗。
她時而翹起屁股,時而用雙手夾着雙乳,有時將胴體趴在落地的玻璃窗上。
身為經理人的阿Ken全程站在一邊,不時托一托眼鏡,笑口淫淫幫在場龍友製造氣氛︰「啲甫士正唔正呀?得唔得呀?」不過一班龍友都懶理他,只不停用鏡頭對準Suki的胸部及下體閃燈。
大陸來的裸女
一名龍友中途問阿Ken,Suki是不是港女,阿Ken點頭,但Suki在途中卻不慎露出馬腳。
事緣,Suki在浴中弄濕秀髮,突然撒嬌地對着在場龍友們說︰「俾條『皮筋』喎(我)吖。」龍友們立即全部手停目瞪口呆,場內出現十萬個問號,沒人明白什麼是「皮筋」,Suki見狀大為困惑,重複幾次︰「喎(我)要『皮筋』!」,阿Ken才急忙尷尬找來一條綁頭髮的「橡筋圈」給Suki。
活動一小時後完結,龍友們相繼離開,其中一名四十多歲的西裝友不悅地向阿Ken投訴說︰「又話係港女,點知原來係大陸妹。」
龍友嘀咕抱怨幾句,但大致上對手頭上的大特寫其實也很滿意。
旗下廿六個裸女
整日活動結束,阿Ken及Suki離開酒店,更親身送Suki到皇崗口岸上直通巴士返大陸,全程都算呵護備至。
記者上前表明身份,要求阿Ken分享他經營裸模生意的經過。
阿Ken倒很鎮定,先問記者是不是財經版「一盤生意」,然後托一托眼鏡,一臉自信地分享他賺錢之道:「我旗下有二十六名Model,全部肯影半裸或全裸,不過老實講,肯全裸九成都係大陸model,得幾個係香港女仔。」
為了找尋裸模加盟他的「集團」,他說每天會花兩至三小時,在大陸交友網、討論區或其他影會內找尋model,特別是那些聲明不介意性感的少女。
他邊把玩手上的iphone4,邊向記者展示手頭少女相片說︰「啲女會自己post自己相上討論區,然後再add佢哋facebook或者MSN再傾細節同價錢。我通常會先問佢哋影唔影泳衣,泳衣都唔肯,就唔使浪費時間問影唔影全裸啦。」他會告訴model,全裸相片只會在他網頁登出,嚴禁龍友私拍放上網,此舉令model安心,但事實上客人怎樣私下處理照片,阿Ken即坦言根本不能控制,純粹是心理上讓o靚妹好過。
阿Ken表示,不少龍友剛開始時不喜歡大陸妹,但影完相後,卻紛紛大讚大陸妹夠放,香港o靚妹反而太「扮嘢」。「使乜知個女仔係邊度嚟?最緊要係少唔少布啫,靚同性感就得啦!」不過他補充說,聘用內地模特兒,他自己亦承擔一定風險。
「我自己可能會被人告我聘用黑工啦!啲錢唔易賺架!」事實上,聘用內地人在港進行拍攝及收取報酬的工作,已觸犯「違反逗留條例」。
每月賺三萬
阿Ken說自己中學畢業後,做過一些設計散工,但自從去年失業後,每日無所事事上網,結果發現近年興起私影熱潮,他亦因此度出賺錢方法,開始嘗試與網上發o靚模夢的少女聯絡,表示可一次提供大批客人為名,藉此和她們洽談合作。
「我起初主要搞時裝私影團,model唔使性感,通常响戶外進行,行內都係收五、六十蚊一個鐘,不過都無人吼,根本就賺唔到幾多。」阿Ken於是另謀出路,開始舉辦以泳衣或內衣為主題的私影團,效果理想,經常推出一星期便全場爆滿。發現市場需求,便主打性感私影團。
「唔好話啲model,就連啲客都唔想影戶外啦,不如搞多啲酒店內衣私影,大家舒舒服服,我又可以賺多啲。」阿Ken說,他一次為私影女找來大批客人,私影女賺多了,他又可拆賬,於是大家都很滿意,旗下o靚妹也愈來愈多。
但性感私影很快已滿足不了龍友,於是活動最後索性由半裸變成全裸。
現時他舉辦的裸模私影活動一個月最少四、五次,每次分為四節,每節一小時,每節有六個名額,按人頭逐節收費。是次Suki的私影團,模特兒費每小時一千元人民幣,四小時人工合共四千人民幣(港幣四千八百元),另加車費三十,酒店房間七百五十,總支出五千五百八十元。而他四節活動共有廿四名龍友,每人收五百二十,總收入一萬二千四百多元,除去o靚妹人工和使費,他便淨賺近七千。
一個月近三萬多元的收入,開工才五、六天,他說好過做正職多多聲,而且現在生意愈來愈好。
最後,阿Ken毫不吝惜地披露經營私影活動的竅門。
「嗱!成本最貴model錢盡量講價,房間錢可以同酒店講,話會每月都租房,通常間酒店會俾個discount,最少好似呢間如心酒店upgrade房間。另外,最重要是無論個model幾正都好,都唔可以成日用,因為龍友怕悶,最緊要新鮮!」
他最後又托一托眼鏡,露出閃亮牙齒,一副鹹模金牌經理人的阿Ken!
當記者表示想進一步了解他的背景時,阿Ken非常狡猾地帶記者遊花園,然後在一個商場內逃去無踪。
專訪王菲億萬演唱會幕後軍師 超級經理人 陳家瑛
1 :
GS(14)@2011-03-11 21:53:232011-3-5 iM
在台上,王菲復出的歌聲,再一次把萬千粉絲俘虜。一趟中港台的巡迴演唱會,贏盡億萬票房,內地最高門票索價3,999元人民幣(約4,740港元),比香港還要高出逾4倍。
在台下,一直在背後發功的超級經理人陳家瑛成為了全城焦點人物。
看看陳家瑛旗下的藝人,粒粒巨星,有王菲、陳奕迅及陳百強,就知道這個經理人的分量。王菲和陳奕迅都叫她做Katie媽,她以「家庭式」營運「陳家瑛製作公司」,她經手的演唱會無不爆滿。陳家瑛嘴裏形容自己是一個理財白痴,實情她卻是挑通眼眉,憑其幾十年的經驗,有一套「保證不蝕本」的演唱會生意經。
傳說中的陳家瑛,是天王天后身邊響噹噹的超級經理人。向來甚少接受傳媒訪問的她,有一點遙不可觸。
在眼前的陳家瑛,卻是一位母愛滿溢的女強人,強得把王菲及陳奕迅視為自己的仔女,一個人包辦演唱會、接廣告,搵贊助,還不時親手煲燕窩魚翅讓他們進補;強得幾年前患上乳癌,也未有放下工作。向來習慣素顏的她,專誠為了訪問塗上了口紅,跟記者談生意經、談人生、談婚姻、談死亡,親切得令記者惦掛着家裏的母親。
一頭黑髮,梳上齊蔭,衣着入時的她,看不出年屆六十之齡,訪問甫開始先談起王菲的天價演唱會。
暌違了6年的王菲,歌聲再次在香港亞洲國際博覽會響起,全場可容納1.4萬人,比紅館更大,最高票價賣980元,而內地最高票價比香港還要高出幾倍,成都站索價3,999元人民幣(因座位數目較少,門票較貴),黃牛票更被炒至1.2萬元人民幣,而北京及上海站最高票價2,500元人民幣。據內地傳媒報道單是北京和上海的10場演唱會,王菲已吸金6,500萬元人民幣,若計算台灣、香港、及廣州等內地城市巡迴演唱的收入,歌酬勢必破億。
對於阿囡王菲復出的成績理想,陳家瑛心感安慰,又以不同市場分析中港票價的差距,「內地人口多,演唱會對佢哋嚟講係好罕有嘅嘢,唔係成日可以見到歌手真人唱歌,是近十年八年開放了好多,舊時不是成日可以上大陸做Show的,亦覺得是一個好新鮮的群體活動。」
由門票變成送禮佳品
演唱會在內地仍然是新的體驗,成為一種奢侈品之餘,也演變為搶手的送禮佳品,形成一票難求的搶票熱,「香港市場比較成熟,票價較為便宜,是因為香港人已習慣睇演唱會,同日本市場一樣,有幾十年歷史,所以價錢亦比較合理,但演唱會對於內地來說,是一個Luxury Item,近年才興起,就好似王菲細個時,只可以聽到鄧麗君卡式帶,好難才有機會聽到歌星現場真人唱歌。同時,內地公司和機構之間,經常都把演唱會門票作送禮之用,可以說是一個禮品市場,結果愈貴愈搶。」
內地消費力澎湃,王菲大顯吸金神功,反應之熱烈,也出乎陳家瑛所預期,「北京上海2,500元(人民幣)一張門票,在內地不算是甚麼一回事,張學友都係3,000幾,但唔知佢(王菲)真係好可以咁叻,5場都爆晒,甚至有黃牛2,500蚊炒到1萬蚊一張。」
今次演唱會的製作班底都是以香港人為主,音樂總監為梁翹柏,而樂手班底亦有鼓手恭碩良與負責鍵琴的何秉舜等;曾替陳奕迅拍攝音樂會紀錄片的Susie Au,今次亦會替王菲拍攝。王菲今次演出以四季為主題,觀眾入場時可聽到現場播放「四季」配樂,如鳥鳴、雷雨等環境聲效,製作落本認真。
內地開演唱會必備批文
由TVB出身做歡樂今宵監製的陳家瑛,曾加入周梁淑儀開辦的富財製作公司,專門做演唱會,當年做過林子祥、徐小鳳及關正傑等一代紅歌手的演唱會,累積了多年經驗,而北上開發內地市場,還要數八十年代的陳百強演唱會,自此開始認識到中港兩地的文化差異,以及到內地開演唱會的竅門。
提起已去世的陳百強,陳家瑛顯得有一點傷感,眼球一轉,時光倒流20年,初次北上的回憶仍歷歷在目,「上海一向最摩登,八十年代有人請我哋上去做演唱會,係香港第一次有歌手到內地開演唱會,去到上海啲歌迷好瘋狂!」
豈料,演唱會後,熱情的歌迷一下子造成混亂,「我們上了一輛旅遊巴,大批歌迷把我們團團圍着,然後成架旅遊巴捧起,即係菲律賓槍殺事件的旅遊巴咁大!好驚呀!坐在車上感覺到架車突然升起了!好彩後來公安好快趕到,歌迷把旅遊巴放下。當時大家都無經驗,是第一次。」
其後一步一步汲取內地搞演唱會的經驗,「每一個媒體都有一個過渡期,甜酸苦辣都試過。」她透露,曾替一名本港女歌手在內地開演唱會,事前已把演唱歌曲名單交由當局審批,並取得批文,到演唱會尾聲,在歌迷要求安歌下,臨時即興唱了一首較為敏感的流行曲,翌日隨即被國家封殺,不可繼續內地演唱會行程,汲取了沉痛的教訓。
「所有痛苦都係Learn from experience!」陳家瑛稱,後來習慣了,就學會了每次到內地都必然申請批文,還要把所有歌曲都一併申請,好讓當局把有問題的剔除。
隨着港人在內地開演唱會愈來愈頻密,雙方也建立了互信和了解,「大家互相學習,觀眾又在學習怎樣控制情緒,公安學習怎樣維持秩序,我哋又學到,要經甚麼關卡,怎樣可以把演唱會物資用完後可以安全地運送返香港。內地一定要批文,就等於去美加都要申請工作簽證!」
內地找贊助商比港容易
走到便利店,不難發現王菲演唱會的海報,原來是雀巢飲品的廣告宣傳。作為贊助商的雀巢,利用一票難求的演唱會門票作抽獎禮品,這也是陳家瑛與贊助商的合作模式之一。
「我的想法是以門票跟贊助商Barter(以物易物),例如用作出地鐵廣告,餘下錢可以在報紙賣Front Page,幫到宣傳,例如飲雀巢可以抽王菲票,又可以做宣傳。」
有內地傳媒報道,王菲演唱會不但門票收費高,連贊助費收入也不菲,曾經傳出每場贊助費達500萬元人民幣。雖然陳家瑛拒絕透露贊助費金額,但承認內地贊助的比例的確較香港高,「香港地方細,贊助商不會俾幾千萬你使,即使係酒類產品,都唔會比內地多,這要視乎Promoter的經驗。」
以王菲北京站的場館布置為例,贊助商是分場出現的,即每一場的主要贊助商也是不同,首場演唱會贊助的Logo是一個洗頭水品牌,第二場則換了一家啤酒商,贊助商還包括化粧品公司、電訊及銀行等。
陳家瑛坦言,內地較容易找到贊助商,「內地的市場很大,無論是汽水、啤酒,衣食住行,有數不盡的商品,全部規模都好大,例如去到上海,銀行都有不同的特色產品,如果去到內蒙,也可以有大型的奶品公司做贊助。」
港贊助商被電視台寵壞
她又慨歎要在香港找贊助十分困難,因為贊助商都被電視台寵壞了,「香港的贊助商都給電視台寵到壞,一晚不同的電視劇有不同的贊助,我哋做演唱會邊有咁多呢,我哋又要人俾錢,又無咁多曝光。」
王菲是陳家瑛旗下的藝人,陳家瑛製作公司順理成章也成為演唱會香港站的主辦單位,而內地則由來頭不少的上海聖峰文化演藝有限公司做主辦單位,「主辦有好多責任,台燈音、樂隊、宣傳賣飛,要知得好清楚,自己不做主辦單位。這家內地公司在當地做開廣告,又做製作,又做過張學友演唱會,經驗豐富。」
演唱會黃金投資法
近日除了王菲開演唱會外,闊別7年的梁詠琪亦在紅館開個唱,但入座率只得七成,甚至傳出當晚門外有人以半價出售門票。演唱會是一門難以預測的生意,而且支出成本大,稍為少一點經驗,分分鐘會蝕錢。
擁有幾十年搞演唱會經驗的陳家瑛,有一個獨門黃金投資法則,早已關了蝕本門,「因為我識計條數,已經係老油條,總之成個預算,包你唔會蝕!收入幾多支出幾多,如果支出超過七成就唔好做,否則難以Break Even。支出包括台燈音、藝人歌酬,收入包括門票收入及贊助等,收入與支出,對一對條數,如果條數超過七成,賣飛要賣到八成幾才打和的,就唔好做啦,這個是我的營運方法。」
做預算也要眼光夠準,因為演唱會場數愈多,Break Even Point就愈低。「台燈音,建一個舞台,很多開支都係Fixed Cost,做一場又係咁多錢,做十場又係咁多錢,所以愈做得多場,風險就愈細。」
然而愈多場數平均成本就愈低,哪為何王菲演唱會只開5場?「有時唔使咁盡,王菲自己脾氣又係咁,唔鍾意做十幾廿場,復出係玩的心態,最緊要以最好的狀態見人,我可以保證到這5場狀態是無事的,做到六七場,如果狀態唔好我咪仲大件事,質素好緊要。」
...................
王菲復出背後玄機
久休6年的王菲,被邀復出之聲不絕於耳,今次復出做演唱會,陳家瑛是背後的靈魂人物。
「之前大陸有份雜誌,講到我好有心計,收埋王菲6年,設計這個局,係無咁嘅嘢,佢自己話休息就休息,從來無同我講6年後會復出的事。」陳家瑛指,事緣兩年前,有主辦單位透過她問王菲會否做客串嘉賓,「王菲女又生埋,就問佢唱唔唱呀,點知佢話考慮吓。我心諗,點解佢會考慮呢,咁分分鐘可能會出來唱演唱會都唔奇㗎喎。」
後來,又有另一主辦單位力邀王菲復出開演唱會,「咁啱又有人問,咪試下問下佢囉,我話好貴㗎喎,我亂講㗎咋,好貴好貴,主辦單位話,『嘩!咁貴呀,都好啦,』,我去問阿菲,佢最初都話唔做,但我話,而家啲錢好貴喎,於是王菲回覆,都可以。」
王菲答應復出後,陳家瑛立即馬不停蹄安排演唱會製作,由樂隊、Led燈、日本及法國設計師,成本以百萬計。「王菲不止是香港的天后,也不止於是內地的天后,是要打做到大中華、亞洲的天后,王菲已變了一個品牌。」
復出之前,王菲甚少接廣告,有報道指,陳家瑛為王菲接下的霸王廣告,有傳是2,000萬元人民幣天價酬金。
----------------------------------
「家庭式管理法」巨星當仔女
不少天王巨星背後都有龐大的經理人公司,但陳家瑛一直是以單對單,奉行「家庭式」管理法,她形容自己是「家庭式經理人」,「我跟英皇等經理人公司好唔同,佢哋工作量好重,有十幾個藝人,壓力都好大,但我做咗咁多年都係自己做,周梁(周梁淑儀)是我師傅,除了TVB和ATV,我都無打過工。」
由陳百強、王菲到陳奕迅,粒粒都是性格巨星,一般人都認為與他們溝通相處好不容易,而陳家瑛則把巨星都當作是仔女,按照他們本身的性格彈性處理,從而發揮他們的長處與性格,而並非刻意改造做一個觀眾受落的形象。
「我份人好彈性,王菲同我講『我唔做啦,要結婚啦!』,咁你咪去囉,我唔係啲死難,要住藝人做好多嘢嘅人。」
她叫陳奕迅做「阿囝」,「陳奕迅唔同,後生,有家庭,自己好動,唔做嘢喺屋企都係唔瞓覺,那倒不如唱下歌賺錢啦!」
王菲丈夫李亞鵬拍《將愛》,王菲就找來陳奕迅合唱,「阿菲好錫Eason,當佢係細佬,阿鵬(李亞鵬)套戲,阿菲就叫Eason一齊唱,好似一家人咁,係家庭式,唔係英皇,唔係東亞,不是用好多錢去養住十幾個藝人,我無咁嘅資源同精力,無錢請好多大經理人,全部自己親身睇,佢哋全部叫我做媽咪。條路就係咁行出來的。」
發掘巨星潛能表現真我
栽培一個巨星,陳家瑛背後有一個理念,就有如培養自己仔女一樣,讓他們發揮內在的潛能與長處,「每個藝人都有其長處,問題是有沒有信心,同埋會否俾你發掘出來。每一個人都有佢好的一面,如果成日限制佢,不讓他自由發揮,變成不是真正的自己,要用自己的真性情,做到一樣嘢,觀眾又接受,咁就叫成功。」
王菲出道,就被唱片公司改名為王靖雯,直至陳家瑛接手,把「王靖雯」變回原名「王菲」,「王菲這個名係我叫佢用番嘅,因為我叫她王靖雯佢唔睬我,她本名就是王菲,王靖雯係藝名,所以人哋叫王靖雯,佢都發緊夢,叫佢王菲,佢就立即有反應,就好似叫細路仔咁,佢唔睬你,如果叫佢陳家瑛(意思是叫真名),咁佢就睬你,呢啲係捉心理,佢英文名都係叫阿Faye,我接手做經理人後,覺得唔好咁複雜啦,就叫返王菲啦!」
不勉強旗下藝人去做事,她就順其道而行,「王菲本身性格就係咁Cool,我唔會叫佢笑㗎,佢夾硬笑假到死,否則到今日,都唔會有一個王菲出來,佢就係咁孤癖的性格。其實你睇佢微博玩到癲咗,平日係一個好活潑的人,但怕醜,怕陌生人,做嘢幾揀(擇),講嘢好簡短,全部單字,去、坐、食!咁多年都係咁,我哋接受咗,就要令觀眾都接受。好彩!觀眾喜歡呢個Style。」
陳家瑛眼中的陳奕迅,是一個樂天派,所以安排接廣告都找一些快樂和家庭路綫的產品,好讓陳奕迅可以自然地以本身的性格為產品做宣傳,「陳奕迅擺明係鍾意亂講嘢,你哋鍾意聽就聽,佢係一個好Positive的人,帶給好多人快樂,天生鍾意Entertain人,不停講嘢,所以接廣告,都係M&M'S、麥當勞、潤唇膏,全部是細路哥嘅嘢,啱一家大細。」
陳家瑛又釋放陳奕迅的男性魅力,「佢(陳奕迅)成日扮話自己好肥好論盡,其實佢好貪靚,有時扮有儀態。阿囝(陳奕迅)其實幾靚仔,佢(陳奕迅)話,『係咩?其實我都覺得我自己幾靚仔!』佢有男性魅力,要發揮到佢呢樣嘢,就由得佢去囉!」
了解喜怒哀樂助其減壓
對於藝人的喜怒哀樂,陳家瑛掌握得十分通透,「我是一個超敏感的人,一個人開心唔開心,我一眼就知,媽咪話我有第六靈感。我又係老天真,女兒有時話我幼稚,我個人好樂觀,睇嘢好正面,有些人明明係搵我笨,搵咗我笨10次,我都會原諒佢,可能第十一次係真呢?算啦!唔好咁記啦!」她哈哈大笑。
做經理人好像照顧子女一樣,她認為最重要是關懷,「Caring,好緊要,其實佢哋做每件事都好大壓力,佢哋做每件事都是我哋做唔到的,例如王菲如果唱唔到,我代唔到佢。佢哋壓力好大,做經理人要同佢哋減壓,同佢哋傾心事,煲啲嘢佢食,阿菲最鍾意食甜燕窩,陳奕迅則鍾意食鹹燕窩。」
陳家瑛每月起碼下廚煲兩次補品給陳奕迅,「花膠、魚翅、燕窩、鮑魚,我識煲,叫我煮白飯就唔識。煮下東西可以減壓嘛!」
﹏﹏﹏﹏﹏﹏﹏﹏﹏﹏﹏﹏﹏﹏﹏﹏﹏﹏
摘星記
由陳百強、王菲到陳奕迅,都是主動找陳家瑛做經理人的,3粒巨星3個摘星故事。
助王菲解圍 赴台撕合約
王菲初出道時,以一首容易受傷的女人已爆紅,當時與新藝寶還有一年合約,新藝寶想再續約3年,後來殺出了另一份滾石合約,令王菲即時被新藝寶雪藏,於是向陳家瑛求救,「王菲當時簽了新藝寶,點知之前簽了的經理人Leslie Chan,把合約賣給了台灣的滾石,而滾石當時又想打入香港市場,咁死啦!點可以同時有兩份約!」
後來有人介紹王菲找陳家瑛幫手,她接到王菲的電話,「『我係王菲呀!』,把聲好似細路女咁,大家約了去尖沙咀以前的Regent酒店咖啡廳,她跟我說合約好亂,咁我打去新藝寶,睇吓我可唔可幫手啦。」
陳家瑛為了幫助王菲,翌日就飛到台灣,一手執着王菲的合約與滾石的老闆段中沂會面,「我跟他說,其實你哋咁多年簽咗阿菲都無同佢做過嘢,依家先計劃到香港,新藝寶現在要雪佢,如果你未開公司就唔好阻佢啦!」陳家瑛引述段中沂,「好!就憑你這句說話,我就撕咗份合約!」
陳家瑛至今提起這段成功事迹仍不禁眉飛色舞,「開心到我發癲!當時立即安排王菲跟新藝寶續約。後來,王菲就叫我做佢經理人。」
捱過逆境陳奕迅翻身
陳奕迅也是主動找陳家瑛做經理人的。2003年陳奕迅與英皇唱片公司因未能就續約問題達成共識關係,而遭到雪藏。同時其任職房屋署總屋宇設備工程師的父親陳裘大被控受賄罪成入獄,此事對陳奕迅打擊甚大。在整個2004年,除接拍電影外,陳奕迅的事業處於休息狀態。
不久,他找上了陳家瑛做經埋人,她又認為陳奕迅的潛力還未完全發揮,於是一拍即合。過檔後,陳奕迅連出3張專輯,成功翻身。
無心插柳遇上陳百強
陳家瑛遇上陳百強也是一個無心插柳的故事。
「我嗰陣做歡樂今宵監製,是全包宴,有電影、唱歌、問答比賽、趣劇,乜都有齊,晚上9點做到11點,我是監製,我就識晒所有唱片公司的人,可能要請薰妮、呂方,上來唱隻歌。工作太辛苦啦!當時監製早上9點返工開會,晚上11點幾放工,後來結婚生了兩個細路就決定唔做。跟了周梁做演唱會製作,這時就遇上了陳百強。」
當時是紅館剛剛開幕,詎料演唱會就因場地碰釘,「陳百強周六就要開演唱會,怎料周一打風,紅館漏水,所有坐位和Setting都濕透,然後發現紅館建牆身與建屋頂是兩間公司,互相推卸責任。」
於是陳家瑛打電話給陳百強,告知演唱會要改期,「Danny仔好Cute回應,『哦!OK啦,無事啦!』我還以為佢會發難渣。後來他打電話給我傾心事,唱片麻麻哋,屋企點點點、把聲點點點、公司點點點,不如咁呀,你幫我做經理人呀!吓?經理人?都好喎,試吓啦,做經理人好容易啫,單對單。」
自此陳家瑛開始經理人的生涯。
----------------------------------
戰勝癌魔無懼死亡
1993年,是陳家瑛最沉痛的一年。丈夫林賜祥(七十年代TVB的助理總經理)、父親與陳百強相繼離世,一時間痛失身邊最重要的3個男人。
「我對死亡並不恐懼。」陳家瑛的丈夫36歲英年早逝,同一年,父親在同一醫院隔離一個病房死亡,同樣是死於癌症。
「我好細個已受衝擊,我會掛念佢哋,羅記、梅豔芳、張國榮、陳百強,上面已一枱麻雀。」6年前陳家瑛發現患上第三期乳癌,性格堅強的她,只流過一滴眼淚,然後不停繼續工作,「死啦!剛剛簽了陳奕迅,仲有大把東西要做,我唔走得喎!診症後3日內開刀,立即做手術,已擴散了第三期,兩個瘤都是4.5厘米,做了7次化療,30幾次電療。當時唯一想的,就是快點醫好個病,為Eason安排工作。」
在治療過程中,陳家瑛即使捱痛也不輕言放棄工作,「做化療時,每10日打一次毒針,我叫秘書把一周的會議安排在同一日進行,打到第七次,骨頭痛到癲左,醫生幫我打瑪啡,兩個鐘後再痛,再打多枝,醫生話,『打唔到㗎啦,再打你會死㗎啦!』。」幸好,經過30次電療後,身體慢慢康復。
「從來無休息過。做嘢係寄託,坐喺到養病,你一定病呀!」永不言休,面對問題是陳家瑛做人的原則,「如果有問題,病又好,公司又好、人事又好,最緊要面對,選擇唔面對,反而係一個弱者,或者永遠唔知個結果是怎樣,好與唔好都要接受,不要停下來,這個是我做人的道理。」
----------------------------------
陳家瑛(Katie)
年齡︰60歲
家庭︰丈夫林賜祥,是七十年代無綫電視助理總經理,36歲因癌病去世,二人育有一子一女
事業︰
˙入行任職無綫電視觀樂今宵節目監製
˙婚後加入周梁淑儀成立的富財製作公司,曾主辦多個演唱會
˙自立門戶,成立陳家瑛製作公司,旗下藝人包括陳百強、王菲及陳奕迅
經理人道歉變宣傳G.E.M成箭靶
1 :
GS(14)@2015-04-05 23:42:53
■張丹指G.E.M.只有兩日時間綵排,是不可能改歌。資料圖片
宇宙G.E.M.在湖南衞視《我是歌手》節目爆紅,最後要在這個地方跌低。昨日有網友「星扒皮」爆料,透露湖南衞視工作人員指G.E.M.已被下令全面封殺,無論是音樂視頻,綜藝節目等不會再用她。而昨日凌晨G.E.M.經理人張丹在微博發表一份聲明,他說:「因為我們的一些做法而導致大家不安,首先,我向大家道歉。」大概是因為G.E.M.在《我是歌手》雙年巔峰會唱新歌的事,激嬲導演洪濤,G.E.M.被撤走,A-Lin代替演出。本來是道歉,但是在文末,張丹又再一次為G.E.M.宣傳新碟「紫棋的全新專輯正在……值得期待的音樂。」難怪音樂圈中人會認為G.E.M.又想要錢又想打歌。
稱冇時間改歌
張丹在文中為G.E.M.申辯,因只有兩日時間綵排,G.E.M.不想做一場令自己及歌迷都不會滿意的表演,節目組臨時要求換歌,所以決定退出。不過網民普通不太接受解釋,紛紛留言道:「紫棋要發新專輯和道歉有關係嗎」、「大家都被說服換歌,說明不是針對你一人,你不換是對歌迷負責,堅持最純粹的音樂,那在你眼裏換歌的歌手又是甚麼?」。撰文:非非
■張丹在微博發聲明,向G.E.M.的歌迷道歉。
張丹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404/19100979
前經理人報警 告Liddy開空頭支票
1 :
GS(14)@2015-06-11 12:50:012015-05-28 NM
○九年在節目《耳分高下》擔任「天使妹」入行的李悅彤(Liddy),去年被踢爆偷嗒人夫彭順後父親又吞槍自殺,連番受創的Liddy一度停工避世;直至今年三月,擔正女一的電影《四非》上映,她才鋪路復出。據了解,當日因為恃住有彭順做後盾,Liddy瞞住前經理人公司私下接工作,被發現違約後,知衰的她答應賠償及解約,並協議會分三期攤還有關款項。但在最後一期賠款,Liddy竟連番開出空頭支票並玩失蹤,前經理人唯有報警處理。講大話轉行
做僆模入行,一直想拍戲唱歌做明星的Liddy,一一年與經理人公司奧司貝簽下十年長約,頭一年經理人已為她爭取到機會唱內地卡通片《甜心格格》主題曲,之後安排拍港台劇及演出舞台劇,但急於一炮而紅的Liddy卻經常投訴公司無盡力捧,一二年中更要求公司賠償她的損失。「其實好多藝人公司都冇津貼,但Liddy每個月都有一萬蚊allowance攞番,後來佢獅子開大口,要求加到萬五蚊一個月,同只抽兩成佣,雙方傾唔掂數,佢就話自己要讀書,唔做呢一行,要求解約。公司唔答應,佢就反面出律師信,告公司做唔到嘢,冇幫佢出唱片,工作量又唔夠,要求賠償損失。」知情者說。
玩失蹤
據了解,跟經理人公司拉鋸期間,Liddy因搭上彭順,並接拍了彭順徒弟黃柏基執導的電影《四非》做女一,另外還私下接拍廣告。「公司有晒證據,違約冇得抵賴,Liddy最後都肯和解同賠償俾公司,大家傾好分三期攤還,第一期同第二期冇出現問題,到最後第三期,五月份就彈咗兩次票,經理人公司call佢同WhatsApp都冇覆,於是決定報警,而家個case已經去咗小額錢債處。」知情者說。對於Liddy開空頭支票,前經理人Fanny回應時承認至今仍未能聯絡上Liddy,「同公司股東商量過,大家都有共識要報警備案,如果發現存心欺詐,警方係會再有行動。(Liddy會唔會有經濟問題?)佢有電影出又上電視做節目,接受訪問亦話自己有嘢做,我諗佢經濟應該唔成問題。希望佢快啲處理,因為佢逾期付款,都係屬於違約行為。」
麻煩事
法庭見
藝人與經理人公司發生合約糾紛時有發生,甚至隨時鬧上法庭,訴訟期間,藝人要停工,又要抬錢打官司,荷包、形象隨時一鋪清。江若琳江若琳去年自爆跟寰宇的10年死約已屆滿,並發律師信要求解約,但寰宇老闆林小明表示尚有5年生約,由於各執一詞,案件已入稟法庭,現等候排期開審。
Soler06年,組合Soler要求與公司蜂鳥音樂解約,經理人兼老闆張丹入稟告毀約索償2,400萬,法庭最後判Soler毀約,要向蜂鳥音樂賠償506萬。12年,Soler未有還款,被蜂鳥申請破產。
老婆同經理人通姦王寶強自爆戴綠帽離婚
1 :
GS(14)@2016-08-16 06:11:19■王寶強09年娶得校花馬蓉做老婆,今年3月二人再拍婚照,惟7年婚姻最終因婚外情而告終。微博圖片
內地著名男演員王寶強有事業有家庭,看似幸福滿瀉,卻原來經歷了男人最痛。昨日凌晨他突然發聲明宣佈與太太馬蓉離婚,原因是太太與經理人宋喆偷食,直言二人「婚外不正當兩性關係,嚴重傷害了婚姻」。昨日網上流傳多張疑似馬蓉被捉姦時衣衫不整的照片,馬蓉昨在微博反擊:「欲蓋彌彰,善惡自有真相,不是不爆,時候未到。」
現年32歲的王寶強,曾經憑電影《盲井》贏得第40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獎項,昨日凌晨12時半,他突於微博發聲明宣佈與結婚7年的太太馬蓉離婚,離婚消息來得突然,但最令人震驚的,離婚原因竟爆出太太與自己經理人宋喆搞婚外情,同一時間慘遭身邊兩個最信任的人出賣!09年,王寶強與校花老婆馬蓉結婚,現育有一子一女,他在離婚聲明中嚴詞說:「我自婚姻關係建立以來的一切言行與舉止,絕對忠誠、正派與寬容。但我絕無法容忍惡意背叛婚姻、破壞家庭的行為。現因馬蓉與我經紀人宋喆的婚外不正當兩性關係,嚴重傷害了婚姻、破壞了家庭,鄭重決定解除我與馬蓉的婚姻關係,同時解除宋喆的經紀人職務。」
■得悉太太與經理人宋喆偷情,令王寶強經歷男人最痛。微博圖片
■馬蓉被指搞婚外情,昨日網上流出疑有人被捉姦的照片。微博圖片
疑流出捉姦照
其實宋喆亦有一位任職經理人的太太楊慧,換言之宋喆是背妻偷食人妻。昨日網上流傳三張疑似有人被捉姦照片,包括女方裸體、僅穿內褲及包着毛巾的相,有網民聲稱王寶強當日帶着律師和一班人捉姦,而提供線索者,正是宋喆太太楊慧。王寶强對太太婚外情一直並不知情,是楊慧最先發現此事並告之。王寶強將「家醜外揚」外,惹來傳聞滿天飛,有指馬蓉與王寶強早於05年認識前,已和宋喆交往,當時王寶強事業起飛,宋喆為前途便勸馬蓉與王寶強交往,然後再由馬蓉做介紹人,叫王寶強委任自己做他的經理人。又有傳去年2月,有內地高鐵職員於微博爆馬蓉與宋喆曖昧同車,其後疑似宋喆私信要求删除,自揭個人性取向以示清白。甚至網傳王寶強今年5月,於北京一間醫院為囝囝王子豪及囡囡王子珊做過DNA親子鑑定,結果驗出一對子女並非王寶強親生,與傳聞中宋喆太太楊慧在今年5月揭發丈夫與馬蓉姦情時間脗口。
■王寶強在《泰囧》為范冰冰搽太陽油,該片在內地收逾12億人仔票房。劇照
■03年王寶強憑《盲井》奪金馬獎最佳新人獎項。資料圖片
■有傳宋喆太太楊慧,向王寶強踢爆丈夫與馬蓉的姦情。微博圖片
妻:欲蓋彌彰
對於網上種種傳聞,王寶強一概未有再回應,但化名「金耳朵兔子」的馬蓉,於昨日清晨5時許在微博反擊:「欲蓋彌彰,善惡自有真相,不是不爆,時候未到。」似在暗示她將會爆大鑊。另方面,被指背妻偷食人妻的宋喆,在王寶強發聲明後急急關掉微博留言評論功能,以及删除微博上有關王寶強的相關內容,令人大有此地無銀之感。至於被傳5月已獲悉丈夫婚外情的楊慧,今年5月曾於微博留言:「世界原來就不可能只是想像中的樣子。」王寶強昨日凌晨發離婚聲明前,楊慧再寫道:「我很好,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甚至表示:「因果有時報。」矛頭似直指其不忠丈夫。不過,楊慧其後刪掉相關留言。至於王寶強好友葉璇昨回應說:「我有發短訊畀佢(王寶強),人哋家事唔方便回應。」採訪:陳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815/19736034
老婆介紹宋喆做經理人傳王寶強仔女並非親生
1 :
GS(14)@2016-08-16 06:11:20王寶強昨日凌晨宣佈同老婆馬蓉離婚,仲踢爆馬蓉同經理人宋喆婚外情。事件唔夠半日越爆越多,有大陸網傳王寶強曾經為一對仔女做親子鑒定,仲話經北京第二醫院證實,王寶強喺今年5月做過鑒定,而結果就話DNA相似度只有百分之2至8,指一對仔女並非王寶強親生。而網上有傳一張親子鑒定報告圖片,當中指「王小二與王寶強確認無血緣關係」,而王寶強囝囝原名王子豪,雖然王寶強不時稱阿仔做「王小二」,但就未佢會否用「王小二」之名為阿仔做親子鑒定。但隨即有網民指出呢張鑒定報告圖片係假嘢,係由微信朋友圈嘅搞笑軟體「裝逼生成器」做出嚟,並非事實。據知,宋喆喺2009年開始成為王寶強經理人,而介紹人有傳就係同年結婚嘅王寶強太太馬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815/1973675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