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vgq.html
摘錄:
【幾點隨談】:
與步長的合作其實疑問是很多的。比如雙方聯合成立管理團隊,而且中恆有否決權。這貌似主動權在中恆手裡,但是仔細想想不奇怪嗎?如果中恆在營銷上有足夠的 能力,何必依靠步長?而如果對步長的決定做審核,出現不一致的意見後,誰承擔最終的結果?如果是中恆否決了,那麼自然是中恆承擔結果。但是由此導致銷售額 度未達到合約標準,那麼還需要步長賠償嗎?
在整個過程中,步長沒有損失任何東西(所謂的3億保證金,如何支付沒有細節,而細節正是關鍵),賣的好很好,賣不好拍拍屁股走人也沒啥大不了。而中恆則不一樣了,將佔公司毛利接近80%的生意押寶在了另一家企業的身上,則前面的路是:只需成功,不許失敗。但這個成功與否,卻並不是由中恆自己就能決定的了.
那麼步長是有意的嗎?那麼更加百思不得其解:這對步長有什麼好處?且不說這折騰了幾個月啥也沒撈著還要搭上負面影響,就說3個億的保證金,那可是真金白銀 扔到中恆賬面上的。換了你,你會在做出了3個億的保證金給別人賬上以後,那麼漫不經心的去做後面的事情嗎?如果沒有之前信心滿滿的考察和研究結論,你會這 麼做嗎?玩中恆對步長有什麼好處?你影響的不過只是人家的幾個月,而你付出的可能是3個億,那麼為什麼?我不知道。
另外,結束合作中恆本來是非常理直氣壯的,扣違約金也是完全合法的。但是這次中恆對步長簡直是很寬容,1分錢不扣(1個億扣款都是手續性的暫扣)。理由依 然讓人很迷茫:一是怕影響交接,二是步長說12個月還沒到。我們來看看:交接的抵押款是5000萬,而如果步長不好好交接你可以扣他3個億,誰怕誰?步長 說破了大天也不過是個銷售商,生產存貨都是中恆的,你怕他什麼最多打官司(穩贏)然後再也不給他貨了?而且中恆後面說了,老銷售商依然很給力,今年一切都 是中恆自己和老銷售商在做(公告說今年業績的95%是自己完成),就算步長撂挑子了,你怕什麼?另外,步長已經履行合同快10個月了,就差2個月就滿1 年,明顯的託詞,而佔據各方面優勢和主動的中恆為啥那麼容易讓步?畢竟,目前來看中恆是受害者是吧?為什麼中恆受到明顯傷害後表現的是全面的妥協?我不知 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vjy.html
象記者一樣,風險投資人要投資一個公司之前先要進行一些必要的「訪談」。「凡是結了婚的我們要訪談老婆、離婚的我們要訪談前妻、沒結婚的我們要訪談爸媽。」今日資本總裁徐新近日再提 「投人」話題。
在此之前,關於這些結婚離婚的事兒曾讓今日資本「頗為被動」,所投資企業土豆網、真功夫等掌門人的「家事」,可真沒少讓他們的投資人操心。如今,土豆逆市掛牌成功上市,今日資本也總算鬆了口氣,徐新所言可以說是肺腑之言、字字珠璣。
一旦投錯了人,小的損失是增加一些麻煩,大的損失則足以讓投資機構血本無歸,投資人遁出江湖。當年為風投推崇的兩個服裝行業的案子值得深思,這兩個公司的 創始人一個「撒謊」——做假賬,一個潛逃,先不爭論商業模式與發展時機,創始人自身的問題引人深思,雖然說風險投資機構有成二敗八之說,但真的項目失敗 了,日子又如何好過下去?這兩個服裝案子的其中一個,就栽了一著名投資機構的著名投資人,同時中招的還有深圳一著名的陽光私募。毫無疑問,隨著上述創始人 的魔法效應的散落,參與投資的明星投資人名聲地位也隨之一落千丈。
投資就是投人?!這六個字之後究竟是問號還是感嘆號,似乎永遠是個難解的答案。不同的投資人看法並不統一,但不可置否,中國的VC與PE們都思索過這個問題。
關於投人能說的事太多,達晨創投董事長劉晝總結的著名的「六條軍規」的第一條是,「人,人佔是否值得投資的比重達50%」。
深港產學研董事長厲偉先生更有諸多名言。「團隊中最重要的是帶頭人的素質,正如拿破崙所說,一頭獅子率領的一群綿羊可以打敗一頭綿羊率領的一群獅子,我們希望團隊帶頭人擁有做大企業的雄心壯志,有夢想,有強大的執行力,有持續的學習能力,專注執著,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用拿破崙名言講理的厲偉先生認為,「好的企業是人做出來的,人的因素最為重要。」 「一個好的團隊,可以在一個夕陽產業中做得賺錢,一個差的團隊,即使是有好的創意,好的技術,好的產品也很難做好。」
投資即投人是說易做難的永恆話題,但同時也是個難題。在創業投資行業頗有建樹的招商局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盧振威先生在總結失敗項目的原因是用了四個字「人錯全錯。」
盧振威給筆者講過一個故事,他們曾經投資過一個公司,這個公司的創始人幾乎全部來自技術和資金背景雄厚的大公司,他們曾經是大公司裡的技術骨幹、市場骨幹,他們有著很高技術含量的產品……
可是到了後來,公司在運營過程,一些毛病逐漸暴露出來:該公司經營管理團隊的經營管理策略和能力欠缺、產品技術先進性超出了當時的市場需求,項目進入尷尬 局面。後來,在公司市場部成員的努力下,逐漸打開了市場,但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新的問題又產生了。「一個資金和資源有限的小而精的公司,採用的卻是像華 為、中興一樣大公司的運營模式,犯了策略的錯誤,而這種錯誤帶來了不可修復的損失。不準確地說,我們投了一個好的技術團隊,但不是一個好的經營管理團 隊」。盧振威總結說。最後的結果是,項目被「清零」了。
什麼樣的人能投,什麼樣的人不能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光憑「相面」,恐怕難以「看」出。著名投資人深圳市東方富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瑋先生微 博提醒PE需小心8類創業者:1、名片打折的;2、經常與領導合影的;3、夫妻感情危機的;4、經常炒財務總監的;5、不孝順父母的;6、贊助寺廟 的;7、口氣很大的;8、想法很多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vmv.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w58.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wc1.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wnh.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wni.html
戰略性新興產業
——邁向世界第一工業大國
工程投資額:10萬億元以上
工程期限:2010年——2030年
2010年12月1日,國產C919大型客機鋁鋰合金機身等直段部段,在中航工業洪都大飛機部裝廠房順利下線。C919是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短程商用幹線飛機,可載156-168名乘客。標準航程型設計航程為4705公里。
中國南車集團青島四方車輛廠CRH380A高速列車生產線。預計到2012年,這裡將建成世界上裝備水平最高、產能最大的高速列車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年銷售收入超過300億元。
推動中國產業升級
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概況
(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包括下一代通信網絡、物聯網、云計算、三網融合、新型平板顯示、高性能集成電路和高端軟件等。加快建設寬帶、泛在、融合、 安全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推動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核心設備和智能終端的研發及產業化,加快推進三網融合,促進物聯網、云計算的研發和示範應用。 著力發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高端軟件、高端服務器等核心基礎產業。提升軟件服務、網絡增值服務等信息服務能力,加快重要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大力發展數 字虛擬等技術,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三)生物產業,包括生物醫藥和生物農業等。大力發展用於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術藥物、新型疫苗和診斷試劑、化學藥物、現代中藥等創新藥物大品種,提 升生物醫藥產業水平。加快先進醫療設備、醫用材料等生物醫學工程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促進規模化發展。著力培育生物育種產業,積極推廣綠色農用生物產品, 促進生物農業加快發展。推進生物製造關鍵技術開發、示範與應用。加快海洋生物技術及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
(四)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包括高速鐵路、大型飛機、導航衛星、海洋工程設備等。重點發展以干支線飛機和通用飛機為主的航空裝備,做大做強航空產業。積 極推進空間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衛星及其應用產業發展。依託客運專線和城市軌道交通等重點工程建設,大力發展軌道交通裝備。面向海洋資源開發,大力發展海洋 工程裝備。強化基礎配套能力,積極發展以數字化、柔性化及系統集成技術為核心的智能製造裝備。
(五)新能源產業,包括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的發現和應用。積極研發新一代核能技術和先進反應堆,發展核能產業。加快 太陽能熱利用技術推廣應用,開拓多元化的太陽能光伏光熱發電市場。提高風電技術裝備水平,有序推進風電規模化發展,加快適應新能源發展的智能電網及運行體 系建設。因地制宜開發利用生物質能。
(六)新材料產業。大力發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種玻璃、功能陶瓷、半導體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積極發展高品質特殊鋼、新型合金材料、 工程塑料等先進結構材料。提升碳纖維、芳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發展水平。開展納米、超導、智能等共性基礎材料研究。
(七)新能源汽車產業,包括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等。著力突破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和電子控制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推進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同時,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相關前沿技術研發,大力推進高能效、低排放節能汽車發展。
山東煙台中集來福士海上鑽井平台製造基地,三座鑽井平台價值近10億美元。
政策資金支持
東軟醫療系統公司研製的多層螺旋CT,已通過歐盟CE認證和美國FDA認證,出口至歐美市場。CT是「計算機X射線斷層掃瞄技術」的簡稱,是現代醫院必備 的診斷裝置之一。由於該裝備技術複雜、難度大,導致進入這個市場的技術門檻較高,市場形成高度壟斷。在1994年之前,全球只有美國、日本、德國等少數幾 個國家的廠商能夠研製和生產CT,並壟斷整個市場。中國是繼美、日、德之後第四個能夠研製CT的國家。
2009年6月15日,我國首台國產百萬千瓦級核電反應堆壓力容器——嶺澳二期項目4#機組反應堆壓力容器,從廣州南沙東方電氣發運出廠。這台長13米, 直徑4.7米,重327噸的核島關鍵設備,必須保證在核島內安全運行60年以上。該裝置標誌著我國核電關鍵設備國產化取得重大突破。
2010年11月17日,國際超級計算機TOP500組織,在美國正式發佈第36屆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榜,中國研製的「天河一號」千萬億次超級計 算機,以明顯優勢排名世界第一。「天河一號」峰值速度4700萬億次每秒,持續速度2566萬億次每秒浮點運算。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美洲虎」超級計 算機排名世界第二。它比天河一號每秒鐘慢了將近1000萬億次。圖為科研人員在對「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進行系統性能測試。
2010年7月31日,中國首條8.5代TFT液晶面板生產線在北京亦莊封頂。京東方8.5代線總投資280億元,於2009年8月31日奠基,10月 19日正式開工,計劃於2011年9月投產,設計產能每月9萬片玻璃基板,基板尺寸2200mm×2500mm。該項目投產後,每年可形成近1000億元 的產值,提供超過2萬個就業機會。京東方8.5代線項目建築面積約71萬平米,包括陣列工廠、成盒工廠及彩膜工廠、模塊工廠以及綜合動力站、綜合辦公樓、 污水處理廠等配套設施。圖為京東方在北京亦莊的5代線廠房,投資12.5億美元,2005年5月投產,月產10萬片。中國目前是世界最大的液晶電視市場, 年銷量超過4000萬台。
2010年12月18日,集瑞聯合重卡推出460馬力旗艦級高端牽引車U460,售價68.8萬元(約合10萬美元)。聯合重卡項目啟動於2009年3 月,主要參與者有:中集集團、奇瑞汽車、玉柴集團、法士特集團、富華重工。這幾家分別是中國最大的物流裝備和專用車製造商(中集集團)、中國最大的自主品 牌汽車企業(奇瑞)、中國最大的柴油發動機製造商(玉柴)、中國最大的重卡零部件企業(法士特)、中國最大的車橋製造商(富華)。項目一期投資20億元人 民幣,採用目前世界最先進的重卡生產線,設計年產30000輛。中國目前是世界最大的重型卡車生產國和消費國,2010年產量預計超過100萬輛。
2010年12月18日凌晨4時20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將第7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軌道。
2010年珠海航展,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新列裝的殲10戰鬥機。
殲十戰鬥機裝備的HTY-5型火箭彈射座椅,歷時七年研製成功。HTY-5型火箭彈射座椅在HTY-4型火箭彈射座椅的基礎上對穿蓋、程序控制、救生傘、 椅背火箭以及改善動力等13項結構設計進行重大改進,尤其是電子程控技術、微爆穿蓋技術、出艙穩定技術、椅背火箭技術、高速氣流防護技術等進行了大量研 究。目前世界上能夠獨立研製超音速彈射座椅的國家,只有美、英、中、俄四國。
武直-10武裝直升機,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昌河飛機製造廠研製。採用國際流行的縱列式座艙佈局,窄機身,後3點式防衝撞起落架;裝備機載穩定瞄準系統和30毫米機炮,可攜帶8枚空空導彈或反坦克導彈,是一款具有第三代攻擊直升機特點的隱形攻擊直升機。
2010年12月22日,中國國產新型戰鬥機成功進行高速滑跑試驗。未來10年,我國新型武器研製將進入井噴期。
2010年中國工業產能數據
——————————————————————————————————————————
一、基礎工業數據:
1、粗鋼產量:6.27億噸,佔世界總產量的44.3%,居世界第一位,超過世界第2-20名的總和;
2、鋼材產量:7.98億噸, 同比增長14.9%;居世界第一位;
3、水泥產量:18.68億噸,同比增長15.53%,居世界第一位,佔世界總產量的60%;
4、電解鋁產量:1565萬噸,同比增長21.4%,居世界第一位,佔世界總產量的65%;
5、精煉銅產量;457萬噸,同比增長10.6%,佔世界總產量的24%;進口429萬噸,消費當量達880萬噸,超過世界總產量的50%;
6、煤炭產量:32.4億噸,同比增長8.9%,居世界第一位,佔世界總產量的45%;
7、原油產量:2.03億噸,同比增長7.1%;進口2.39億噸,同比增長17.4%;表觀消費量達4.39億噸;
8、乙烯產量:1418.9萬噸,同比增長31.7%,居世界第二(美國第一);當量消費2400萬噸,自給率約為59%;
9、化肥產量:6740.6萬噸,同比增長5.6%,佔世界總產量的35%;
10、塑料產量:5550萬噸,同比增長20.9%,佔世界總產量的20%;
11、化纖產量:3090萬噸,同比增長12.44%,佔世界總產量的42.6%;
12、玻璃產量:6.3億重量箱,同比增長10.9%,超過世界總產量的50%。
二、工業產品數據:
1、汽車產量:1826.47萬輛,同比增長32.44%,佔世界總產量的25%,居世界第一位;銷售1806.19萬輛,同比增長32.37%,超越了美國創造的新車銷售1750萬輛的世界歷史最高紀錄。
2、船舶產量:造船完工量656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4.6%,佔世界總量的為41.9%,居世界第一位;新接訂單量7523萬載重噸,同比增長 290%,佔世界總量的48.5%;手持訂單量19291.5萬載重噸,佔世界總量的40.8%;其中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訂單量所佔世界份額均比2009年 有較大提升;出口額首次突破400億美元,同比增長42.07%。
3、工程機械產量:590億美元,同比增長20%,佔世界總產量的43%(工程機械: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起重機、混凝土泵、叉車、壓路機等);
4、計算機產量:2.46億台,同比增長35%,佔世界總產量的68%,份額比2009年提升8個點;
5、彩電產量:1.183億台,同比增長19.5%,佔世界總產量的50%,份額比2009年提升2個點;
6、冰箱產量:7300萬台,同比增長23%,佔世界總產量的65%,份額比2009年提升5個點;
7、空調產量:1.09億台,同比增長35%,佔世界總產量的80%,份額比2009年提升10個點;
8、手機產量:9.98億部,同比增長61%, 超過世界總產量的70%;份額比2009年暴增20個點;
9、洗衣機產量:6100萬台,同比增長21%,佔世界總產量的44%,份額比2009年提升4個點;
10、微波爐產量:6800萬台,同比增長12%,佔世界總產量的的70%;
11、數碼相機產量;8200萬台,佔世界總產量的65%;
12、數字電視機頂盒:1.5億台,佔世界總產量的73%;
三、基礎設施數據:
1、電力:總裝機容量達到9.62億千瓦,居世界第二位(美國為10億千瓦),年新增裝機容量9118萬千瓦,同比增長10.07%,創下世界紀錄;
2、發電量:42065億度,同比增長13.2%,佔世界總發電量的22%,首次超越美國(美國2010年約為41100億度),躍居世界第一位;美國在這個位置上已經坐了100多年了,中國發電量超過美國,是世界工業化歷史上里程碑的標誌;
3、公路:年新增公路通車里程10.5萬公里(含高速),公路網總里程達到398.4萬公里;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7.41萬公里,居世界第二位(美國9萬公里);年新增高速公路8258公里。
4、鐵路:投產新線4986公里,其中客運專線(高速鐵路)1554公里;投產複線3747公里;鐵路營業總里程達9.1萬公里(僅次於美國),其中高速鐵路8358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5、能源:一次能源消費量為32.5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6%,首次超越美國,躍居世界第一。美國人已經在這個位置上呆了有上百年,這也是個里程碑的標誌。
四、輕工產品及其他:
1、紗產量:2717萬噸,同比增長13.5%,佔世界份額的46%,居世界第一位;
2、布產量:800億米,同比增長6.2%;
3、黃金產量:340.876噸,同比增長8.57%,居世界第一位;
從紗產量、布產量的增長率來分析,中國在世界紡織品的份額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那些認為中國製造業將會向越南、印度轉移的「經濟學家」們,可以收起你們的論調了。
1945年9月2日,二戰日本投降儀式在美國海軍密蘇里號戰列艦上舉行。在東京灣閱兵式上,美國海軍航空兵和陸軍航空兵,出動1000架戰機(包括B-29、F4U和F6F),低空掠過東京灣。這就是世界第一工業大國的實力。
1950年,中國軍隊在朝鮮戰場上,與美軍的正面較量,讓中國人深刻理解了工業化對於國家的重要性。
由此,中國走上了長達60年的重工業化之路,直至今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wq9.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wsw.html
熊市過來的老人們談熊市:底不是預測出來的而是割肉割出來的!!!
文章長了點,慢慢看著玩吧。熊市就是沒有人談股票。交易所只有打牌的老頭老太。身邊有股票的都是長套。炒股票的人被認為是敗家的傻瓜。不是跌個不停,而是橫盤幾個月,再跌一次,橫盤幾個月,再跌一次
91年就有過熊市啦,那是你們想像不到的,股票天天跌,那時股票不多,發展有一天一個小時跌了46%還多,有的股票在一週內的成交量為零來了100個賊,被消滅了95個,剩下的成了精,死不了,活下來了
熊市的初級階段:經歷股價的大幅上漲以後,很多股票長了幾倍甚至幾十倍,這時候市場上該炒的股票都吵了,該長得都長了,股價透支了未來幾年的幾十年的成長,100元 50元的股票到處都是。市場再也找不到做多的理由。股價開始下跌,而很多人還沉浸在賺錢的喜悅當中,認為這只不過是牛市的回調,可是賺錢卻變得越來越困難。最後很多人終於忍無可忍,開始拋售股票,股價開始大幅下跌,進入熊市的中級階段
我只記得我2000年拿出自己存的3000元和家人給的7000元共一萬大元入市,當時正值科網熱潮,我全部買了000909數源科技,剛開始賺 了點,後來一直跌一直跌,我也懶得管了.直到2005年尾,我再查那個帳戶,發現只剩下兩千多元的市值了.我現在還慶幸當時剛畢業出來做事沒多久,沒什麼 錢,不然的話可就虧大了!
最熊市的時候是交易所倒閉,炒股的人跳樓,市場很多人發誓只要解套就永不炒股。沒有人願意討論股票,誰說自己炒股,就會被人當作生活無以為繼,失業的賭徒、也像說自己在48元買了中石油一樣,會被別人當作是傻子。很多人虧損超過70%,投資者天天罵政府
熊市一句話-------30元的跌到5塊沒人買
流通盤好幾億的票,每天成交10幾萬算多的,天天陰跌不反彈,一週波動還不夠手續費,除非高買低賣。
熊市時,股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還是要靠勤勞致富啊」
每次大牛市行情總會深套一批稀里糊塗的新股民,當這些新股民熬到下次大牛市時解套了(這時已變成老股民了)又會再套一批新股民,牛熊交替,週而復始,牛狠熊狠,牛長熊長。
2001年熊市開始的那段日子,那幾天,大盤也是天天跌,後來一天比一天跌的快,跌的急,等你反應過來,自己的錢已經虧進3成,穩定一段後,大家都認為可 能要有反彈了,可是幾天內又跌了10%,後來大家都失去了信心,人人都出貨,機構出,散戶出,一連跌了兩週,不過當時波動還是比較小,兩週也沒有現在一天 跌的多,這時大盤已經從2245點跌到了1500,後來國家看跌的太多,出了很多利好(股市長期的走勢不是國家出利好這麼簡單,要是國家政策有用,後來就 不會跌的那麼多了),股市開始反彈了,只用了幾天就漲到了1700點,這時大家習慣性的開始大量抄底,認為回到前期高點是理所當然的事,後來幾年證明,這 些抄底的人基本上是虧的最多的,那些從高位跌下來的人因為短期跌幅巨大,大部出局,雖然跌了不少,但比起那幫抄底傢伙只是小巫見大巫了. 大盤反彈在1700點後,橫了一個月,一個沖高的假突破後,大盤再次殺跌,當時沒有人再敢抄底了,因為誰也不敢想底在那裡,十幾天下來,大盤已經到了 1300,後來大盤出現了又一次的反彈,最後進入了最恐怖的陰跌時代,各股進一退二,平時各股波動只有2%,大盤股的日線就像心電圖,漲一分跌一分,有時 一天就出現2個價,不死不話的,就像冬天一樣,突然有幾天大漲,這時千萬不能追,後面的大跌一般是漲幅的三倍以上,然後又進入不死不話的行情,每週各股只 跌個1-2%,你一點不往心裡去,一年下來你希裡忽嘟就把錢虧了一半.不過一年有一、兩波行情,一般都是一個月內完成,快進快出的多,不然死的會很慘,一 年下來,你會發現,大家都在虧,而且虧的很多,虧的在50%以上的人佔股民的80%,這時你只有死扛,因為賣了剩下的錢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幾年下來,你 的錢只剩下了零頭.這是典型的中國式大熊市,從2001年到2005年初的這個時期我幾乎陪了90%.
我記得03年有個股票一天就成交了兩手。還一次看到說一支股票怕沒有成交量,莊家派了兩個操盤手自買自賣,如果其中一個操盤手有天感冒沒上班,這支股票就沒有成交量了。
熊市就是原來5000平米的營業部變成500平米.無數的券商失蹤.國泰和君安,申銀和萬國,南方證券,唐氏兄弟,國氏兄弟,朱耀明,太多了
把您的電腦屏幕翻轉180度看2006、2007年的走勢圖就知道什麼叫大熊市了。
當沒人願意說自己是個股民的時候 就是深度熊市了
滿倉15塊的成本最後跌成了4塊錢,去年准備從操就業,可翻遍了整個屋子都找不到交易卡,電話委託的號碼也變成了空號,其實就算打通了我也想不起 密碼來,跑到以前的交易所居然變成了賣櫥櫃的,原來的證券公司搬到了賣櫥櫃那棟樓背後的居民區的二樓小平台上,就只有兩個工作人員在那裡辦公。
那時還在證券公司上班,印象最深的就是成交量縮到不能縮,許多票分時基本是一條直線,交易大廳基本無人,資金基本為零,工作基本無事,整天業務培訓,要不就是打掃衛生,周圍無人談論股票。
熊市就是你做高拋低吸時,如果是先高拋,那99%以上能低吸回來;如果是先低吸,那90%以上就被套住了。
還忘了一點,股民都是深度套牢,腰斬很正常,更慘的20-30跌到幾塊。現在許多人說被套牢,其實也就是10-20%,背點的30%多,套是套了,但絕對沒牢。
熊市最初讓你快速套牢20%,之後就是漫漫陰跌!股票不會輕易跌停,但每天1%-3%的跌幅讓你感覺生不如死!利好出台當利空!你看不見希望!
[01年跌到1800我讓朋友快離場,他說要反彈了再看看。後來我急了把他帳戶要過來直接全部砍倉。到1300的時候他還專門謝謝我來著。
熊市剛開始到結束:以一隻10元的股票為例.跌三元反彈一元,再跌三元再反彈一元,然後直接跌到三元,最後一元....這時老熊快睡了,但十分之九的人已經犧牲了.
熊市證券公司倒閉很常見呀.南方證券那麼大的公司不是倒了嗎.我開戶的大鵬證券就倒閉了.我是在報紙上看到消息的,趕緊聯繫證券公司,好在長江證券接手,資金沒有損失,不過要重新過戶.
印象不深了,開始跌的急,大家都不願撤退,後來陰跌了,沒辦法,都不怎麼關注了,再後來,開始猜測是不是真的到底了,開始抄底,我媽虧就虧在抄底抄在了熊市的山腰上。。
證券公司大廳空無一人,除了工作人員已經沒人。報紙的證券版越來越小,電視的證券節目全部都在深夜,新聞已經不再報導行情,因為天天都是跌。
每天出現的股評高手,說的都是如何殺跌換股,短線操作而不是持有。
每隔幾週,都會出現新底,而且每次有人叫著抄底,接下來就繼續地下跌,跌到最後沒人說抄底為止。國家出台超過3個以上的利好,但是每次利好出現都會創新低,所有人對與消息都看成利空
報紙出現「創多少多少年新低」「單日跌幅超過1929年大蕭條美國股市」。。。
上證每天成交量只有50--100億左右,不過當時200億以上算天量了,呵呵,現在應該不容易見到了,並且國家不斷出台一系列利好消息,可股市就不見漲,
64的四川長虹跌到6.3(最低4元多)都沒人接盤
熊市時候營業部的年輕女員工白天上班,晚上**(大家可以查閱90年代證券報)
北京那個西北證券,物美超市邊上,四環邊上那個,有次我去,大廳裡面有:椅子幾排,屏幕一個,笤帚一個,保安一名,女營業員一名。見我來了,追上 來問我你開戶嗎?開戶嗎?多少資金什麼的。 給我拿筆啊搬凳子啊很熱情。下午人逐漸多了起來,有些老人拿著螃蟹蔬菜什麼的和別人討論超市裡蔬菜的價格,有人打毛衣,有人討論在國外的子女生活,還有人 慢慢的就睡著了被保安叫醒了說關門下班了。現在手裡只有一張西北證券的卡,聽說倒閉了還是怎麼地被南京證券怎麼地了。不過當時那個證券門口停著一輛紅色的 寶馬,經常停在那裡,朋友們都說,瞧,那是大戶的,有錢人,90萬才能上大戶室。偶的股票從10萬到1萬。
就拿最近的一次來說把:2000年到2005年,這期間,贈券公司倒閉了一半!股市日成交金額很多天低於40億,云南銅業最低不到4塊錢,那個時候,誰在證券公司上班,都不好意思跟別人說!
在熊市經歷快一半時,大部分人以為是正常調整,只有當熊市快結束時大家才醒悟,媽的個逼,老子遇到熊市了
大家不要太驚慌,經過股權分置改革後,今後的熊市會變得較短,不會再像01年到05年那樣的超長熊市了。我估計,接下來的熊市持續1-2年。出差 到外地,當時看行情很難,主要看報紙,看到路邊一家營業部,心想正好去看看行情,推門一進,廳裡沒人,櫃檯裡有2個小姐,用奇怪的眼神看偶,偶很疑惑,還 以為走錯了地方,抬頭一看屏幕,沒錯,能看行情,為了省電還是怎麼的,營業部只放上海行情。
曾經有天見自己的票一個小時都沒有成交,自己給它對沖一手弄出開盤價。也就是玩玩。後來知道這樣做的人不止我一個,有一個玩得過火,一手就拉出個 驚人升幅(具體多少不記得了),結果上了報紙,給交易所查了,後來也不知道怎麼處理了。我有一個科長,當時拿了5萬元,買了2000股「達爾曼」,差不多 25塊錢一股。她一直沒打理,就放那。結果,股票慢慢的陰跌,最後跌倒2快錢。5萬變四千。最後,就這四千也沒拿出來。「達爾曼」的董事長卷錢跑路了。 「達爾曼」隨後就退市了。現在在三板市場上也不知道怎麼樣了??
我經歷過兩次熊市,現在還遠遠沒有到底,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熊市也不是一下就到的,熊市有個作為股民群體特徵就是:等到有人開始用菜刀剁自己的手指頭 詛咒發誓說一輩子不碰股票了,那麼那個時候熊市就進行了一半了.還有就是誰也不談股票了,談股票的都是敗家子的象徵,是腦子進水了.
我2001年25元買的東方通信,最後一次看的時候是1.97元。現在大家還沉浸在牛市習慣性思維中,再過二個月,估計沒人敢抄底了,新股民資金腰斬的人數會越來越龐大.
股票天天跌!股評家就是衰神的帶名詞!交易所裡個個面如死灰。不炒股的朋友和親人都把你看成敗家子、賭徒。所謂技術派人士分析出來的鐵底一個接一 個被打穿炒股的朋友越來越少,這個離婚了。那個有點神經了。我清楚的記得當時的希望之星出現後。好多老股民買票時手指在操作機上不停的發抖!
2006年重新回來,第一次買股,真的是手抖發顫。買過之後還心有餘悸。
唉。一把辛酸淚
我記得那時候經常開盤半小時後我的股票還沒出來開盤價,以為是停牌,上交易所網站查半天沒發現停牌公告,才知道是沒有委託下單不是停牌,很多人從 大戶室被踢到中戶市,再從中戶室一腳踢出來。就像包養**,傾家當產,最後給不起錢的嫖客一樣。熊市是過後的牛市對之前的提法,熊市過程中當時提的都是 『平衡市』,『猴市』、『中級調整』之類.很少直接說是熊市.
我01年進的,一開始還看看,後來不看了。再後來,我已經忘了還有股票了。
92年那時候的大跌我沒有經歷,我的老師倒是抗住了,按照他的說法,「每個昨天都是新高」。但運氣不錯,他LP就是那時候找到的
熊市還有一個特徵,就是政府不斷出利好,市場只當是放屁,
那時侯券商每天佣金不夠交電費的
熊市開始的一個標誌就是ZF開始減印花稅了。
熊市走法如同現在的000002萬科,601600中鋁。一個台階接著一個台階下挫,近期的底部變成了暴跌之後下次再反彈的頂部。
某日偶然在報紙上看到有關股票的說法,就想學著抄股,而且還將資金分成3批,每下一個台階抄底買進一批,在下第三個台階之後我以為見真低了,第三 批就滿倉抄底了,沒想到一開始就抄在熊腰上,短短幾個月就跌了40%,全部套牢。我接手我媽的賬戶時,2個股票縮水80%,一個退市~
賣的時候基本都是一手一手的賣,還要喘半天氣,沒辦法,一下掛出10來手,就怕盤口形成打壓,股價就嗖嗖往下掉.
我們的交易所在行情最低那天只來過兩個人,一個是無業的股民躺在椅子上睡覺,還有一人前天剛從海南迴老家(我們那裡)聽說是搞了點錢一心想炒股,那天拎了三十萬想入市,但看到交易所空無一人,嚇得不敢買跑回去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xwv.html
生意邏輯
第一眼:林園近期在沉寂了四年後高調,我倒是非常認可。可能有些不同的是「牛市初期」的說法,我不搞「牛市」和「熊市」的研究。我認為牛熊都是事後才知道的事情,牛熊唯一的作用是給予投資者非常態的機會,如果牛市來了,是提前給你一個兌現收益的機會。熊市的話,又提前再給你一個難得買便宜貨的機會。人類發明的股市在這個角度上看是很有趣的,同樣一家企業,牛的時候貴的不得了,熊的時候又便宜的不得了。
目前的「瘦子」,在我自己能力圈內,有高端技術含量的裝備製造業,消費行業裡的家電連鎖,以及與改變世界手機、電腦消費習慣關聯的生意,它們目前的現金儲備和經營現金流、負債水平符合估值要求。有色金屬行業目前還不夠瘦,再瘦個20%-30%,那身材就讓人心動了,會動手。
資產配置
所謂資產配置,就是股票和現金分配比例的問題,目的是為了應對股市出現的極端情況,不單是股票,現金也是一種投資,在熊市便宜貨出來的時候沒有現金買東西是不令人愉快的。
目前我是接近80%,至於極端冷20%現金能否用得上,我也不知道。我們不預測,包括是不是牛市來了、熊市來了,我們是應對,出現什麼情況,就怎麼應對。
投資不需要勇氣
第一眼:確實有一些說法,比 如價值投資者「難在被懷疑被恥笑時候的堅持、自信與淡定」,「難在逆勢而為的理性、清醒與忍耐」,我不認可這些。投資價值的人,因為看到了物超所值,就買 了,不是逆市,到認為是順勢呢,做生意的人,好的東西進貨越便宜不是越好嗎。純粹的生意行為,和別人怎麼看沒什麼關係吧,看到便宜的好東西買了,需要忍耐 堅持才搞得定嗎?不過清醒倒是要的,不清醒會做糊塗事。諸如此類一些心靈雞湯式的語言,覺得難免有內心拔高自己的情節,但和投資是無關的,投資就是投資。
第一眼股市的「生意經」
----股市就是做生意、做買賣,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生意的,如果你在這方面一點天資都沒有,那麼你還做點別的,不要粘這個東西,遠離火災、遠離毒品、遠離股票。
----貿易、實業投資、做股票,完全一樣,都是做生意。生意永遠就一個理兒,做最賺錢的買賣,長期堅持做下去。好生意現金流每日如涓涓細流,慢慢匯成江河。做好買賣要有耐心,只要這個買賣的經營沒有變化,就做下去。
----不會做生意,就不會做股票。做生意,講究的是劃不划算,人本能的都是想做最賺錢的生意,那麼在股市裡,誰最賺錢?就是最賺錢的企業,我們做它們的股東,就做了最賺錢的生意。
----生意從來都是獨門的生意最賺錢。我們賺的不是股價,賺的是企業,股價高低大多數情況下是沒有意義的,持有的人反正不買也不賣。東西若值錢,市場早晚會出價,早晚而已,這也是持有的秘訣。
-----做事謀事需要安靜的耐心,無比繁榮的網絡,每天如潮般的市場評述、感悟、預測新鮮出爐,人不太可能每天都靠擠壓靈感來謀事,這不過是思維陷阱。
----整個人類的行當中,最瘋狂的行當就是預測證券市場的趨勢和波動,市場實際是有強大智能的,對待眼花繚亂的圖表分析、量能主力分析,它有足夠的智慧防止觀察者捕捉它的下一步行動,它總是向觀察者未知的方向變異。
----個生意值多少錢,關鍵看它未來持續的賺錢能力,存續期間所產生的現金流量,內在價值是估計值,更多的時候是一個大致的價值區間。
----個 優秀的商人,最重要的能力是具有把複雜的生意分解成一些基本要素的訣竅,能掌握這個訣竅的人做大生意很容易,沒這個掌握訣竅能力的人很難;一個優秀的投資 人,最重要的能力是具有把複雜的市場分解成一些基本要素的訣竅,能有掌握訣竅能力的人很容易,沒有掌握訣竅能力的人很難;而一個具備掌握商業訣竅能力的 人,可能比別人更擁有掌握投資訣竅的能力。
----證券市場實際不是傳統商業投資的那個投資,是理財去的地方,理財投資的參照物是什麼,是存款利率、債券利率,幾乎所有的人都談安全邊際,什麼是安全邊際?內部收益率一定是高於債券利率,這是最起碼的邊際之一。
----投資是企業的結果,而非會計結果。
----市場很聰明,儘管市場是由大眾組成的一個由聰明人發明的金錢遊戲的生態系統,但它顯然比所有的成員都高明的多,一個人有什麼弱點,市場絕對會在哪個弱點上發起強大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