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持股只需盯着五大方面 laoba1梁军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t15.html

股價的波動常常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企業也並非線性發展,持有股票過程中會受到無數因素的影響,股價的大幅下跌、對宏觀經濟的擔憂、企業經營業績的波動都會 動搖持股的信心。投資過程中如果過度關注細節,會迷失方向無所適從,而且導致情緒大起大落。其實持有股票只要持續關注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市場空間、盈利能 力、估值、管理層與大股東誠信,如果這五個方面都沒有出現大的變化,就根本無需考慮其他任何因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持股。

 

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對於企業長期穩定持續發展是最重要的,一旦核心競爭力發生較大變化,就是可以考慮放棄的時候。

市場空間

擁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如果在一個發展空間有限或者不斷縮小的行業,即使能蠶食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其發展速度可能也會比較有限。當然這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例如雙匯所在行業增速未必很高,但行業集中度可能大幅提升,則企業仍然有較大上升空間。

盈利能力

再大的市場空間,再強的優勢,如果行業整體盈利能力低下,或者由於競爭環境日益惡化,都會導致企業盈利能力不強,甚至微利。可以通過ROA和ROE兩個指標評估企業和行業的盈利能力,當這兩個指標出現持續性的下降時就需要警惕。

管理層

管理層和大股東的誠信十分重要,如果這方面出現較大問題,則可以一票否決。

估值

持有股票期間對估值的跟蹤並不是特別重要,除非股價被嚴重高估。

 

梁軍儒201110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78

新娘比媒婆重要(延益書摘) 紅一方面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y6j.html

「股市賺錢,靠低買高賣,不盯住股價,如何能做到低買,高賣?」  

我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只是問他:「如果你拜託媒婆,替你物色一名姑娘作老婆,那麼,對你來說,到底是新娘重要,還是媒婆重要?  

他不假思索地說:「媒婆只是介紹人,老婆是終身伴侶,當然是新娘重要」。  

我告訴他:「對,新娘好比是上市公司,媒婆好比是股市,則上市公司比股市重要,不是挺明顯的嗎?」  

「你不重視新娘,卻去重視媒婆,是不是捨本逐末?」  

 

一個好的妻子,是家庭和事業的賢內助,人生路上的好伴侶,錯誤的選擇,可以使你痛苦一生,故不可不慎重其事。  

同樣的,在股票投資上,選錯公司,可以使你傾家蕩產,更不可不小心。 要知道你的女朋友,是不是你理想的終身伴侶,你必須對她有深入瞭解。  深入的瞭解,來自長期的觀察和相處,最好是青梅竹馬。然後你對她的處事作風、想法、習慣、嗜好、性格,才能瞭如指掌。  

同樣的,要瞭解一隻股票,你必須閱讀它所有可以找到的資料,從上市時的招股說明書、歷年的年報和季報、分析家的評析,甚至到公司去參觀訪問。 這樣,才能對公司的業務、歷史、財政情況及董事的營運作風等有深入的瞭解。  瞭解越深入,越全面,越有把握作出正確的判斷。  

「一見鍾情」,浪漫是夠浪漫,但情緒多過理智,瞭解不深,久之生厭,必以離婚收場。同樣的,僅看了一篇報導,或是一些一知半解的人的推薦,就對一隻股票「一見鍾情」,最易犯錯誤,乃投資的大忌。  

由股票交易所、股票行和股票經紀所組成的股市,所扮演的是媒婆的角色。  

媒婆提供仲介服務作為仲介人,他們的責任,是提供一切便利,將買賣股票的人聯繫起來,並確保在公開和公平的基礎上,完成股票交易,他們是中立的。 交易完成後,責任就完了,買賣雙方的盈虧得失,都與他們無關。  

他們所收的佣金,是提供仲介服務應得的酬勞,不是顧問費,因為他們是經紀,不是投資顧問。所以,要他們推薦股票,是找錯對象,輸了錢怪他們,是怪錯人。就好像娶了潑婦怪媒婆,是怪錯人一樣。  

要娶一個好的妻子,要靠你自己用心去瞭解,不能靠媒婆的花言巧語。  

要選擇好股,要靠你自己多做功課,深入認識,不能靠別人。  

要深入認識,就必須把你的注意力,聚焦在公司上,不是在股價上。聚焦在股價只能分散你的注意力,無助於增加你對公司的瞭解。  

公司比股市重要,就好像新娘比媒婆重要一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97

為什麼不能等三年? (延益書摘) 紅一方面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y3n.html

●你買了一間屋子,由跟發展商簽約到發展商交屋給你,前後三年,你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三年的等待,你覺得一點也不長。在這期間,你沒有分文收入,卻定期的給銀行利息,你也毫無怨言。 

●你買了一百英畝的荒地,開闢為油棕園,由伐木、燒芭、開路挖溝,育苗,種植,除草,施肥,整整忙了三年,才看到棕果出現,收成仍不足以維持開支,再等兩 年,棕果漸豐,油棕園的收支才達到平衡,仍沒錢賺。這已是第五個年頭了。忙了五年,只有付出,沒有收入,你不以為苦,因為你知道那是賺錢無可避免的途徑。 

●你買了五十畝的地,是樹膠園,屬農業地,你要把它發展為住宅區,於是你向土地局申請將農業地轉為屋地,再將屋地分割為五、六百段每段 20'×75'的 屋地,以興建五,六百間排屋出售。分割後為每段屋地申請個別地契,請繪測師設計屋子的圖樣,請工程師計算成本,請承包商承建屋子,由市場部登廣告出售屋 子,跟銀行接洽融資問題,屋子建築過程中要處理許多附近居民的申訴,要按期向購屋者收款,到領到入夥紙,把屋交給購屋者,由購買土地到交屋收工,前後長達 五年,總算錢賺到了手。作為發展商,你認為以五年的時間賺錢,是正常的,是合理的,你耐心地等待,從無怨言。 

●你是一名中小型企業家,你有製造某種產品的經驗,過去你是為別人管理公司的,現在決定自己創業,你決定建一間工廠,你從調查市場,向銀行接洽借款,尋找 廠地,設計廠房,招聘員工,裝置機器,試驗生產,到產品推入市場,從策劃到產品出現在百貨公司的貨架上,前後三年,再苦撐兩年,才開始有盈利,那已是第五 個年頭了。你認為這是創業的正常過程,你心甘情願與你的事業同行五年,毫無怨言。 

●你是開藥劑店的,你決定在城市的另一區,開一間分店,為來自該區的顧客服務,從尋找店舖,裝修,聘請藥劑師,籌備開張,到正式做生意,前後也要一年半。 

以上的五個例子--買屋子收租,開闢油棕園,建屋出售,從事工業,開零售店,從籌備到賺錢,快則一年半,慢則五年,業者從無怨言,因為他們瞭解,做任何事業,都需要時間,絕對沒有一蹴即成這回事。 

以上的五個例子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投入資金,希望賺取合理的利潤,這叫「投資」,業者除了知道投資需要時間外,他們也接受一個事實,即凡是投資,都有風險,沒有任何投資是沒有風險的,風險是他們賺取比銀行定存更高的利潤所面付出的代價。 

投資者接受兩項事實: 

①投資需要時間才能賺到利潤,沒有捷徑可操。 

②凡投資都有風險,風險的高低常與利潤成正比。 

股票投資,是許許多多投資管道之一,為什麼投資者不能接受以上的兩項事實。做事業,你可以等三、五年,股票投資為什麼不能等三、五年? 

 

絕大部份的股票投資者,都希望今天買進,明天就賣出,賺取暴利。假如你告訴他,低價買進好股,持握三年,可以賺錢,他們覺得時間太長,難以接受。 

為什麼買屋子可以等三年,買股票卻不能? 

為什麼肯化五年的時間去完成一項建屋計劃,等油棕成熟,等工業產生利潤,為什麼股票投資不肯等五年? 

為什麼肯化一年半的時間去開一間藥劑店分行,買股票卻不願等一年半載? 

股票就是公司的股份,跟合資買屋,參股種油棕,建屋,開工廠,開藥劑店分行沒有兩樣,你擁有股份的上市公司,跟你所參股的別的私人公司一樣,需要時間去完成業務,才能賺到錢,

為什麼你用不一樣的態度去對待同樣的股份?這種態度合理嗎? 

投資生意有賺有虧,做生意的人坦然面對,無怨無尤。你持有股份的上市公司也是在做生意,當然也是有賺有虧,投資者為什麼不能忍受虧蝕,為什麼不能接受可能虧蝕的事實而怨無尤人? 

參股做生意,例如合股種油棕,六、七年之後才可能分紅,買棕油股,當年就可分到股息,不是更合算嗎? 

在做任何事情失敗後,多數人只怨別人,把責任推在別人或環境身上,能自我反省的人少之又少。 

股票投資也一樣,虧了本不是怨股市,就是怨別人使奸用詐,從來不檢討自己失敗的原因。 

我再問:買屋子可以等三年,為什麼買股票不能等三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98

Tiger-淺談確定性 紅一方面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ycq.html

 

淺談確定性

      

前段時間,和很多人聊投資,每個人的投資方法不一樣,但是方法都是可行的。最重要的是你要選擇好什麼樣的投資思想適合你,最好的辦法就是多讀一些投資大師的書,然後自己在實戰中不斷總結,看什麼樣的投資思想最適合你。

       什麼是各種投資思想的基本核心呢? 

我思考過,現錄之。

       

有人提出是安全邊際;有人提出是成長性;有人提出是護城河等等,而且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樣討論永遠是沒結果的。

      

當然巴菲特總結格雷厄姆的思想,就是四個字-----安全邊際

      

我總結各種投資思想的核心就是三個字----確定性

      大家可以反過來思考,成長性對應最後的結果是什麼? 

安全邊際對應最後的結果是什麼?不都是追求一種確定性,就是確保自己能夠盈利。所以說安全邊際,成長性,護城河應是相輔相成的,任何一方面的缺陷,都可能讓你在某一段時間裡大敗。

       說到這裡我再反思李小龍思想, 

一 個練過柔道,散打,拳擊的人,在一般情況下,實戰中比較容易戰勝只練過一種武術的人。實戰不是比賽,比賽不能打要害部位,故有很大的侷限性,可能觀賞性更 強些,但實戰就是實戰,就比如戰場上的士兵和在特定情況下的以命相搏,根本就沒有限制性,就是把對方擊到,殺死。我個人認為,投資就是實戰,如何在實戰中 勝出是最重要的。投資思想就是你平常的訓練。我個人認為,任何沉迷於一種投資思想的行為並不可取。

       

下面再講講為什麼說安全邊際,成長性,護城河應是相輔相成的?

        

格雷厄姆引出的安全邊際,就是利用價值和價格的關係,下調2/3,這樣利用價格始終反應價值的理論來賺錢,這樣的確定性的確是很強,為了避免主觀判定和計算失誤,故要分散投資。

        

巴菲特在格老的安全邊際的基礎上,提出了護城河理論,就是其競爭對手很難攻破其的市場,從而它可以去攻佔它的競爭對手的市場。其目的也是為了確定性,就是確定至少我不會輸,但我贏的概率性很高,所以巴菲特可以做集中投資。

       

費雪的成長性理論,就是深入研究企業的現狀,深入思考企業的未來,其目的也是為了確定性。

       從中可以看出都是為了確定性,如果綜合上述理論,可能很難買進股票,這就需要對應的調整,就不能堅持安全邊際下調2/3, 可以思考下調1/3,50%,這就要視你投資的公司的確定性而定, 

也就是你的能力圈以及你研究的結果。

       

總結得比較簡單!

                                                      Tiger記於2011.11.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70

伏羲只言片语(投资理念,对话、诗歌选摘)2011年7月-11月 蔻蔻整理 红一方面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yvi.html

投资理念:

2011-7-7 伏羲:2007年巴菲特访问韩国,也有人提出“韩国股市的结构不适合进行巴菲特式价值投资,对此您有何看法”的问题,他反问说:“如果不是价值投资,难道 要进行无价值投资吗?”并强调说:“没有其他的代替方案。” 巴菲特的意思很清楚,好的投资都是价值投资,而且有普遍适用性。“中国股市不成熟,暴涨暴跌”,恰恰说明中国股市估值区间变化较大,甚至牛熊交替较快,这 对于可以买的更便宜、甚至卖的更贵的价值投资者是更有利的。这次的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为我们提供了百年一遇的大机遇,让我们以更低的价格买入了优秀企业的 股票。作为全球增长最好的经济体之一的中国,其中的优秀企业的成长速度还是远远快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企业。所以,应该为我们正身处中国这样一个迅速崛起 的时代而感到幸运!

 

2011-7-21 13:38:25伏羲:从表象上说一年中逮住两个涨停似乎很容易,其实却很难。对于投资者,最大的挑战在于“旱涝保收”,目标在于绝对收益,而不是相对收 益。不是去年赚了20%,今年却输了30%。许多人并不比那些大师更聪明,然而却总是梦想超越他们,我不知道他们凭什么?

 

2011-8-16 21:24:10伏羲:中国股市已经有二十一年的历史了,怎么算也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然而,一旦你走进证券公司,或是朋友聚会,或是浏览报纸和打开电视,满耳满眼仍然充斥着明天是涨是跌的预测; 算命是视力不佳者的行当,如果你以正常人的眼睛,行走在一个到处是盲人的世界,你能没有信心?

 

2011-8-16 22:12:14伏羲:不是说一定不能波段操作,只是这是在做一件很难做的事情,你可能偶尔做对一次,但长期是不可能的。彼得。林奇写过一篇文章说:“闪 电打下来时你必须在场。”他的意思是说,在1929年到1979年长达70年的资本市场里,上涨的月份只有7%,93%的时间都是下跌或者是横盘,凭什么 7%时你在,93%时你都不在。

 

2011-9-1 8:16:40伏羲:世界没有牛和熊市之分,如果你能从熊市中走出来,那就是牛市,如果你沉缅于牛市之中,那它就是熊市。最终决定你收益的不是那个所谓的指数,而是你手里的股票。如果一年只允许交易一次的话,就应该像选择配偶一样精选而非频繁交易,这才是赚钱的不二法门。

 

2011-11-21 10:31:48 伏羲:

市场在很大一部分时间里都是不合理的 因为人在利益面前根本谈不上理性无端放大了股市不合理波动的区间 绝大部份人都在被动的享受这个过程而收益甚微 只有很小一部份人才能获得收益并战胜人性 说他们是圣人也不为过 正因为不合理才能产生价值投资的沃土 正因为不可能有完全有效市场才有了投机和投资 才有了一个个证券分析的个个门派 而在今天这种情况中所有门派的技术都已经失效 所以引起人们的恐慌因而发出“敢问底在何方”的一声叹息 但是只要你还想在这个市场中“奋斗”下去 就必须要掌握一个门派的技术 而不是天天不知所谓的追涨杀跌永远的“轮回”下去 因为相对于未来我们不知道还要经历多少个顶多少个底 而今天我们只不过是在其中一个底当中 确不知道是不是最低的底 你确信未来的那个底不会像今天这样不知所措吗? 待续

 

2011-11-22 14:18:35 伏羲:

我只经历过08年后的股市并亲身参与 三年来总体来看效果还可以 以前发生了什么我不太清楚 将来发生什么我一定会亲身参与 根据自己对证券对市场的了解我想现在这个阶段是我未来投资生涯中也许并不多见的历史大底区域可能会像998或1664 明天会发生什么我不知道 但可以确定的是6千点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 那怕现在你只有一万元 那么未来十到二十年 找到三个十倍的股票就是千万资产 我想这并不是浮云 而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现实 好股 好价 长期持有 适当分散 这就是股市的全部 别无他法 不管你信不信 反正我信

 

2011-11-23 9:33:10 伏羲:

越是想要跌,越是不可能。很多人,就这么一次次丧失获得收益的巨大历史机遇。自己不懂得珍惜,到了最后没捡到钱就到处骂党,骂政府,将自己没捡到钱的原因 归结是政府和机构的腐败与黑暗所致。但是别忘记现在是让你捡钱,不是赚钱。赚钱你可以说你不会,社会太黑暗了。如果连捡钱都不会,就必须赶紧走人了,否则 看着你们整天这样战战兢兢的过日子,连我都难过。现在需要的只是时间,如果你不会选股,就买指数吧....................

 

2011-11-29 11:03:32 伏羲:

万物皆有规律 股市也不例外 短期来看他非常不合理 但长期来看一定是合理的 只不过由于情绪的因素导致了从一个山顶到一个谷底 现在制约股市的无非是三股力量1.美国经济的持续低迷,现在并有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许我们从巴老成为IBM最大股东中看出,美国的未来是在抛弃传统经 济,传统资源的基础上的技术力量。2.欧债危机并不是一场单纯的经济问题,他是政治的延续,更是美元和欧元在危机下的一种博弈,但是从欧元诞生的目的来 看,他不会就此倒下,只会“绝处逢生”可能现在还不是“绝处”3.中国本身面临的三个问题一 出口增长是否可以软着陆,在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佩服政府的掌控能力从前年末就开始大力发展内需经济二.房产调控的软着陆 三 经济转型的软着陆 说白了就是放弃粗放走向集约

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时间来扶平,虽说股市不与经济同步 但是没有好的过去 一切预期都不会好到那里 或许我们还将在底部徘徊很长的时间 这个时候需要你的眼光能够看到多远 这决定了你最后的收益 人生无非几十载 能够遇到的危机其实更是机会

中国股市发展了二十年 大的区分有四次牛熊 我们还有多少个牛熊可以见到?今天上帝给了我们一个捡钱的机会 我希望我能抓住 

 

对话选摘:

 

2011-8-16 20:55:34伏羲:您炒这么多年股票  第一个要做到的是什么?

牛牛:保本

伏羲:那凭什么保本

牛牛:股票

伏羲:买股票就一定能保本吗?

牛牛:好股票

伏羲:那什么是好股票

牛牛:我是不会看,所以一直在赔

伏羲:投机倒把能赚钱,诚信守法也能赚钱,你选那个?

牛牛:诚信守法也能赚钱,我不会投机倒把.

伏羲:这个道理跟选股票是一样的,炒作的股票能飞上天但没人知道能到多少钱,所以跟算命差不多。而真正有业绩的公司是可能预期并测算你的。

2011-9-28 10:34:39 伏羲:

炒股和减肥一样,决定最终结果的不是头脑而是毅力。毅力,这个词在如今的市场中听起来也许有点不合时宜,在大盘跌去了10%,中小板和创业跌去了50%多以后,许多人不知道究竟还有什么可以坚持。

2011-9-28 10:44:18 自我救贖

这个问题是不是太极端了呢?近一年来深市都比沪市要强,为什么?

2011-9-28 10:50:58 海风

大概这几方面吧:中小市值高成长股多,资金面紧张导致资金追逐中小市值股。

2011-9-28 10:51:46 伏羲:

逆向思考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大盘股低估了?

2011-9-28 10:52:36 孤行

重要是小盘股想象空间大,肯定会有10年内涨10倍的。

2011-9-28 10:52:54 海风

应该是低估了,但何时大盘有起色,能拉起来是个问题。

2011-9-28 10:53:36 伏羲:

很简单的 用时间换空间吧。

 

2011-10-10 8:50:50 伏羲:

很多人都问现在是不是底?我想没人能说清楚(应该是底部区域),就算现在是个底,那么会有多少人能享受将来那个顶呢?“上帝呀,再给一次泡沫吧”。

2011-10-12 11:51:39 海风

昨天上午有点乐观的,下午是不是又极度悲观了呢

昨天悲观的,今天是不是又有点乐观呢

人们的情绪往往随着K线图波动,但是过后你发现短期的情绪波动,都是没有意义的

真正认定自己的想法,穿越市场波动,才是有意义的

2011-10-12 22:37:12 海风

在全民皆空的时代,如果不看空,会被认为脑子不够灵光,有点迟钝。我9月份全仓买入时,连我周围一些以价值投资著称的朋友,也惊讶地问:你怎么全仓了?

我确实不知道现在全仓后还会经历怎样的下跌,但我知道,高增长企业3年后肯定不会是现在的价。

2011-10-12 22:43:28 海风:

一旦坚定了价值投资信念,会对我们的心理,操作,甚至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痛苦和兴奋的程度会大大降低,甚么趋于平淡。让我们掌控情绪,而不是相反。

2011-10-12 22:52:00 海风:

今天在睡梦中醒来发现乐视网跌停,稍有点吃惊,而非像你以前,因恐惧难过后悔而使自己错上加错。所以下午反升3℅也没觉得多惊喜。因为无法判断明天的走势,所以今天的悲或喜是没有意义的。让我们为能够判断的目标而努力。

2011-10-18 9:18:23 伏羲:

我们正在经历一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而且已经近三年时间了,但是我们的生活还会继续,经济也会发展只是太对人预测到的方式发展,所以对我们来说即是百年一遇的危机更是百年一遇的机会,特别是金融市场。A股正在第五次低估计区域,市场已经对风险有了巨烈的反映,我们还怕什么 怀疑什么 长线是金 短信是银 股民恨铁不成钢

2011-10-19 10:27:18 伏羲:

一.黄金见五---十年大顶;

二.中国的房价见五---十年的顶;

三.香港股市已经见底;

四.中国A股股市已经见底,或曰二次探底已经结束。

前三个预测估计有不少朋友持相同看法,惟第四个,大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气势。准备接受市场考验与板砖来袭。

2011-10-19 11:04:17 伏羲:

现在情况很明白,形势很明朗,未来很明确。现在股市是没有实质风险的,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理念,因为估值低了价格跌了,所以投资价值大了,我们必须相信我们不能知道什么时候是最低点,什么时候上涨,但下跌的唯一归宿是上涨!这是绝对的!

2011-10-19 11:30:20 海风:

股市是一个不适合预测的市场,不必过分看空,也不必过分看多,死空头可以正确很多次,但总有一次是大的错误。多头依然。

2011-10-19 12:05:20 伏羲:

A股无险自落 秋云不雨常阴 天若有情天亦老 遥遥忧恨难禁 惆怅6千如梦 觉来无处追寻

2011-10-20 10:02:47 伏羲:

在这种时候我想 我会把所有资产全部证券化 因为现在固然是危机更是机会 难到我们在下跌并已在底部不乐观非要在疯狂的时候乐观吗 被套的没什么补仓就是了 没被套的很幸运 将来会更幸运

2011-10-20 10:31:05 海风:多听别人的未必是好事,除了长期持有好公司的股票,目前还没发现哪个方法是正确的,大部分股民在黑暗中前行,没有方向,只有折腾,不知对错。

偶尔赚了就认为对了,当获利回吐甚至亏损时,又认为错了,或者说自己运气不好

2011-10-21 9:46:31 伏羲:

对于价值投资最终考验的是你对企业未来的看法 理性的数据是做不到的,比如云计算可能会产生一次科技革命;比如中国的酒文化和收入的提高;比如环保产业是国家的未来方向?比如中国独有的老龄化社会的需求是什么?比如中国的银行的未来?这些都是未来而不是现在,所以要感性一些而不是太多理性。

 

2011-11-7 9:32:37 伏羲:

有个想法问问大家!假如过了N年后,我们又经历一波大牛大熊,最终我们能收益几何呢? 历史已经证明能活下来的没有几个人。这是事实,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感知未来,从现在抓住真正的“标的”而不是无端的预测这 预测那 我们要做的只有“握”住属于未来的“标的”就这么简单 然而我们现在的股市很大一部分股票都是高估的,不合理的,因而个人判断我们会处在一个长期的价值回归并合理的状态中 才能看到牛市的牛角。等待 时间别无二法

2011-11-7 13:07:23 海风:

我们应该以更加平和的心态看待市场。不要相信深不见底,一不要相信搞不坚定。市场往往在我们的最好预期和最坏预期之间往复运动。

如果认为市场仍然会彻底的价值回归,不分好股和坏股,那么这几年我们就应该远离市场,等待我们梦想中的价值回归之后,再来捡便宜货。如果你仍然在市场中,那说明你是矛盾的、痛苦的。

如果你退出了市场,一定要等梦想中的价值回归之后再来,那应该说你不是一个投资者,而是一个投机者。因为这样的机会在一生中也没几回。而且在何时卖出又成了你的心头病,重新陷入矛盾痛苦中。

美国50年代很多股票市值低于库存现金,或只有净资产的1/3,但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原汁原味的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理念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格雷厄姆在60年代就洗手不干了,代之而起的是费雪和芒格的成长股理念。

我们应该追求市场的大概率事件,而不是追求市场的极端,虽然我们都知道破净之后买入是安全的。

 

2011-11-9 15:12:01 伏羲:

虽然在公布完CPI之后进行了一波极速下跌,但随后由于传媒板块的在次“发烧”在次回到2500点上方,显示出资金不愿就此罢休,需要一个“话题”宣泄一年的不满 也许现在到了常说的“吃饭”行情。似乎一夜之间我们把一切的利空都已经体现了,那么以后会发什么呢?呵呵 你懂的。也许历史真的会重演。可能真的是也许,也可能不是 谁知道呢?当下银行股 此物最相思。

 

2011-11-15 14:57:24 伏羲:

如果,只选一只银行股,我只会选民生银行。选两只,我会考虑招行。为什么,一定要把民生银行放在首位?绝对,不仅仅是因为估值低。

2011-11-17 8:51:35 伏羲:

前天没人知道昨天那样

今天没人知道会怎样

明天更没人知道怎样

后后没人记得前天怎么样

下跌一年的股市 都在深套的股民

凭什么要求股市明天会更好

凭什么空想通过快速反弹解套

这个时候最好想想明年 后年而不是以天记数

巴菲特动手了 增持美国银行 IBM 回购自己的股票 也许他不是对的 但是他的过往是对 怀疑是最大的成本 感谢你巴老

2011-11-29 11:06:13 海风:

赞同,在别人恐惧时贪婪,这不是用来说说的,而是用来做的

 

股市诗歌选摘:

 

2011-9-2 16:13:27 伏羲:

黄叶无风自落 股市不阴常跌 股若有情股亦老 遥遥股恨难禁 惆怅老本如梦 觉来无处追寻

 

2011-9-6 22:35:24 伏羲:

从业三年 终有一悟 股市非常人可控 常人非等闲 可弃之 可远之 而吾视为终身之事 不可弃 不可远 当迷 当进 当琢 当磨 此天意 此吾悟 世蹉跎 观历史 循序进 当下危 史已有 大局观 弃当下 观大局  股如峰 次递高 确不知 站何峰 俯腰观 观小事 股若金 金满堂 非技术 非趋势 非心里 在价值。。。。。。

2011-9-19 22:21:47 伏羲:

一曲悲歌又在跌,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转眼账户已成空。

似曾相识熊归来,

不为大盘愁徘徊。

谁知惊魂何时定,

此时满地皆黄金。

 

2011-9-22 9:32:38 伏羲:

忽如一夜春风来,

无数纠结暂舒展。

就算从此奔万点,

古来争战几人还?

好股好价才是真。

 

2011-10-21 9:37:31 伏羲: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熊归来

众人皆套独徘徊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行情


2011-10-24 15:43:28 伏羲:

年年岁岁股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涨涨跌跌辛酸泪

跌跌涨涨荒唐言

轰轰烈烈当年勇

凄凄惨惨空悲切

红红绿绿魂牵绕

绿绿红红股忠情


2011-10-24 15:43:46 陶米

股依旧,人空瘦,待明朝,收拾旧山河


2011-11-1 12:45:28 伏羲:

买亦难

卖亦难

一股一世界

一票一如来

牛来股自红

熊至股飘零,

无穷般若心自在

语默动静体自然

所谓涨跌自扰事

不涨不跌真如来

2011-11-1 14:27:28 伏羲:

朝红晚绿彩云间 数日赤霞一日还

涨跌之声猜不尽 行情已过万重山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2011-11-8 16:10:57 伏羲:

我问佛:大盘为什么不涨

佛说  :大盘一直在涨 只不过你一直没看见

我问佛:一直涨为什么我还一直被套

佛说  :那是因为你太恐惧 太贪婪

我问佛:我怎么才不能恐惧 不贪婪

佛说  :你要顿悟 开悟 自醒

我问佛:我怎么才能“开悟”

佛说  :放下

我问佛:我怎么才能放下

佛说  :学会担当

我问佛:担当什么

佛说  :理解这婆娑世界

 

2011-11-14 16:21:11 伏羲:

盘外喜事三两支,

股市水暖谁先知。

金股满地价还短,

正是大盘欲上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13

延益-股权溢价之谜 红一方面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yzt.html

股权溢价之谜

 

在前一篇文章《复利之谜》中提到,“只要在接下去的20年里发挥复利效应就可以了。”关于这一点,延益仍持有怀疑态度。这里就探讨一下股权回报延续20年的可能性。追问一次,你真得相信有东西可以延续20年的自我生产么?真得不需要你输入什么,就可以在接下去20年里获得回报么?

股权溢价之谜(The equity premium puzzle)最早由梅赫拉(Rajnish Mehra)与普雷斯科特(Prescott)于1985年提出,他们通过对美国过去一个多世纪的相关历史数据分析发现,股票的收益率为7.9%,而相对应的无风险证券的收益率仅为 

1%,其中溢价为6.9%,股票收益率远远超过了国库券的收益率。进一步,又对其他发达国家1947—1998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同样存在不同程度的溢价。

 

这里存在一个的问题。历史平均超额收益率如此之高,以至于任何合理水平的风险厌恶系数都无法与之相称。这篇论文引起了股权溢价之谜的大讨论。关于这个现象,产生了诸多定价理论解释和行为金融学解释。对价值投资者有帮助的是,“幸存者偏差”。

 

   二次世界大战时,美英联军对德国展开了战略大轰炸。由于德国防空力量强大,美英空军损失惨重,国防部找来飞机专家,要求研究战斗机受损情况,对飞机进行 改进。专家们检查了执行任务归来的飞机,发现所有飞机的机腹都伤痕累累,于是专家们建议,机腹非常容易受到防空炮火攻击,应该加强机腹的防护。最后国防部 的改进要求却是,改进和加强对机翼的防护。因为国防部的一个统计学家发现,能够幸运返航的飞机,机翼都完好无损,这说明,被击中机翼的飞机都坠落了,而仅 仅被击中机腹的飞机都返航了,应该加强防护的是机翼,而不是机腹。统计学里将这类因结果导致错误认知的情况,称为幸存者偏差。(中国也是专家多,但是缺少大师)

统计学里将这类因结果导致错误认知的情况,称为幸存者偏差 

 

我们观察获得超额回报的投资者背后是否也有“机翼和机腹”的关系?巴菲特等人高飞背后,我们是否意识到了机腹的伤痕累累。每次看到价值投资者人对于复利和股票盲目乐观的态度,延益就有点怀疑。对于股权投资的认识,我们何尝不是进入了“幸存者偏差”的怪圈。巴菲特等人投资收益,岂是人人都有资格模仿的?我们所观察到的成功投资者,都是经过市场漫长洗刷后幸存者,对于这些幸存者的观察,真得能让我们意识到他们背后倒下无数投资者的“冤魂”么?

 

换一个问题,持有价值投资观点的人是否一定能成为成功的投资者?我想答案是不一定的。我相信,那些倒在金融震荡的“冤魂”之中,不乏持有对价值投资认同、甚至坚持的人。只是,由于某些原因,他们失去了幸存的机会。(这里的某些原因,很多,不列举了)

 

巴菲特说:要成为成功的投资者,不会让你成为鸟类学博士来得更快。芒格也说:我们这些人给年轻人树立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榜样,因为模仿我们(投身于金融业)并不会让你更快的获得成功。还有很多类似的谈话都显示,想成为成功的投资者,可不是“买入——持有”的一劳永逸。

 

好吧,退一步来说,假设投资者在正确的道路上实践了10000小时法则。他的努力惊天地、泣鬼神,在卡通世界里,一般他就成功了,但现实生活中,或许仍不能保证他能成为幸存者。

 

幸存者,除了实力,还有幸运。半个世纪前,谁知道美国会成为世界上无人匹敌的强者,也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没有爆发,更不知道科技进步如此之快。当时很多投资者担心的问题、灾难都没有发生,而原来意想不到的奇迹却发生了。这就是幸存者偏差,也是幸存者幸运。

 

李驰说,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中了娘胎彩票,也有人说,生在中国是Hard模式。这里边包含着两种对未来的不同预期。

 

对于股权溢价,延益想说的是,“在接下去的20年里发挥复利效应”只有幸存者才能做得到。除了个人在正确的方向上付出足够多的精力之外,还得如但斌一般,祝福我们国家发展的更好,祝福世界发展的更好。

 这篇文章也包含了对幸存者偏差的思考,值得一看。黄睿傻书一本:邻家的百万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14

光明到來前總是最黑暗的-夏爾西里88 紅一方面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z72.html

  前幾天,在QQ上聊,想加入紅一方面軍總參(股市博客群),那裡人氣旺點,現在我們當地的群裡已經很少有人聊股票的事情了。紅一方面軍管事的要我寫一篇文章發給他,審批通過後才能加入。以前胡亂寫點東西還可以湊乎一下,真要寫一篇類似於他們網站那樣的文章,我是打死也寫不出來的,沒辦法,「狗肉包子上不了檯面」。

    炒股到現在也有近6年了,我是比較幸運的,有兩個人對我的幫 助很大,一位是我表哥,他的炒股時間有10幾年了,經驗非常豐富,他是研究技術分析的;一位是我的同事,他的性格沉穩,很少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可以說是 天生做這一行的材料。他的操作風格屬於價值分析那一類的。可以說,我是在兩大流派的熏陶下,逐漸成長。我表哥對我最大的影響是,他告訴我:要選擇適合自己性格的投資模式,並且嚴格執行。我的同事做事情有耐心,擅長使用低價購買策略。
    要說寫投資心得,我只能隨便聊聊我的看法,凡是都不能死板硬 套,以前看美國人、歐洲人寫的投資書籍,講長期持有非週期性股票,都是10年以上,有的20年以上,但你看看中國的市場2006-2008年玩了一個過山 車,食品飲料、醫藥等非週期股票照樣跌的很慘,再仔細研究一下就明白了,歐美股市要收益所得稅的,25%的稅率,這可不是個小數字,所以他們的市場好股票 很穩定,波動小。再有歐美很多股市單日不設漲跌幅度,很多有負面新聞的公司一天就跌的很慘,中國限定了10%,這麼一限定保護了很多投資者,也害了很多人,那就是慢跌,熬死人,比如說創業板就是例子,如果不設漲跌幅度,對很多散戶應該說是一種保護,價值回歸的速度會很快,也不會讓那麼多高 管從容出逃。還有歐美國家的公司上市實行註冊制度,沒有中國那麼高的門檻,發行定價明顯比中國低得多,這樣對二級市場的衝擊要小的多,照現在新股的發行體 制,二級市場裡的股民連湯都喝不上。再有中國實行資本管制,我們的市場是相對封閉的,這種機製造成股票價格普遍定價高,股市波動大,這種管制早晚要取消, 但肯定不容易,比如像早年的日本和韓國也是實行資本管制,最後在經濟危機的打擊下不得以向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借錢,IMF提出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 放開股市。
    再聊聊目前的情況吧,A股跌成這樣,大家都覺的很慘,仔細分 析一下,其實價格低的股票並不多,看看港股、B股,就有所體會。目前就是一些大盤股,金融、保險相對價格較低,值得買入,其它非週期的股票價格偏高,不值 得投入資金,創業板和中小板跌成這樣任然價格高,沒有辦法上市發行價高,又被大家炒作了一翻,一時半會降不到位。搞不好矯枉過正,過個一年半載,大家都不 玩創業板和中小板了,到時候就可以從容買入合適的公司了。
    雖然我是一個小散戶,在這個市場裡我很渺小,但是我對自己的 要求從來沒有低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和機構投資者是平等的,雖然他們資金雄厚,研究團隊強大,但是他們官僚主義橫行,追求短期利益,表面抱團,本質 利益衝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希望自己看問題能再空中府視地面,而不是盲人摸象,只看表面。
    現在確實人氣有點慘淡,都說:黎明前的黑夜是最黑的,也是最迷人的,這艘船在大風浪中航行,你需要認真規劃好航線,把好舵,用勇氣和耐性衝出去,就是勝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62

由低價獵手對自己投資風格的闡述而展開的思考-- pkgczw 紅一方面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zau.html

想一想,這段時間我通過自己學習與穿搜於各博客之間,逐漸瞭解到持有各種各樣觀點的人,但是大 家都是遵循價值投資的,這正如同樣的一套詠春拳,但是衍生了不同的派別一樣,我想大家都沒有必要互相攻擊對方,應該尊重百花齊放,只要大家都能夠為自己尋 找到準確的定位,能夠獲得自己期望的收益目標就好,畢竟是和諧社會。當然在我們都向價值投資鼻祖學習的過程中,不管是學習發起人、還是發揚光大人、還是衍 生的各種各樣的成功角色的人,我們都要立足於結合我國實際經濟發展情況以及自己獨立思考的情況下,給自己在投資中準確的定位。

順便總結下自己目前確定的問題:

關於買入:切入點是:低市盈率,低市淨率,對於負債問題目前還沒有定論。

選擇:一定要分紅的、一定要感覺是踏踏實實做事情的公司、一定是自己深思熟慮的、掌舵手一定是值得信賴的、一定要低估的,最好是歷史最低,其他的目前還沒有定論。

堅決杜絕以超過15倍市盈率為買入點,堅決杜絕不分紅的,我就認定一條,長期不分紅的企業再好也是爛公司。

堅決杜絕搞概念的、不好好經營主業的,堅決杜絕衝動式的買入,除非是大家都說好的公司突然爆發危機,堅決杜絕頻繁換倉,只以高估出2倍以上賣出。買入時要設計好賣出計劃。以上的一定與堅決如果中途調整了,市場讓我永遠不能夠獲利!!!

關於心態:一定不能躊躇滿志,時刻提醒自己越自信,死的越慘。一定要能夠勇於承擔錯誤。

關於持倉:永遠不集中投資,我就不信偌大的市場尋找不到能夠分散風險的優質投資目標。

永遠記住: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

永遠不滿倉,永遠不空倉。

 

見怪談不上,只有交流才有進步。
1、我向來不迷信某人,不論在任何方面。每個國家都有自己不同的階段,不能因為某個人投資行業失敗了,fans們就對此避之不及。本人持有魯泰B,不到一年,收益30%+,不高不低,符合自己的收益。
2、李寧的輔料主要是拉鏈。假設李寧與偉星有業務往來,為什麼一定斷定李寧強勢地位呢?如果李寧的業務量佔不到偉星的3~5%,我何必待見你?
3、議價能力都是相對的。沃爾瑪也不是在全世界取得成功,即使在亞洲也有滑鐵盧。不論是投資,還是其他, 
我們都需要儘可能全面瞭解一些資料才能得出更好的結論。
4、我尊重抱著某些股票的投資者,前提是獨立思考。如果因為巴菲特說持有一支股票10年,盲從不一定會有好下場。巴菲特的困境在於盤子太大了,如果仔細去讀巴菲特50、60年代的信,可以發現很多
5、巴菲特不看好行業,不代表不看好公司。比如鋼鐵公司,巴菲特曾經公開稱讚樂意做紐柯鋼鐵的股東,至於是否買進不曾得知,但是,其曾經持有浦項制鐵。對於航空業,巴菲特也是深惡痛絕,但是,照樣收購一家飛機公司,同樣,西南航空也是佼佼者,也為投資者賺了豐厚利潤。我借用某位前輩的話,我向來不把對行業的偏好強加與公司之上;反之,亦然;
6、我買入的每一隻股票都是為了賣出,這與巴菲特不一樣,巴菲特是實業家,而不是投資者,這是個人淺見。投資成功的有很多種,比如林奇,比如約翰涅夫(我給自己的定位就是低市盈率投資者),或者,尋找沙漠之花。
任何一個股票都會有異議,這是好事,只有獨立思考才能辨別真偽。
關於偉星,不知道兄台有無看我先前簡陋的分析,一枚小小的紐扣,售價只有幾分錢,門檻是很低,只有形成規模才能盈利,有利可圖,偉星紐扣的毛利超過35%,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但是,我個人問過好幾個做生意的朋友、客戶等,說毛利35%,淨利10%,比較好的生意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75

記錄2011——欲速則不達 紅一方面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zot.html

2011年已經過去,年初時對於市場的判斷還是比較樂觀的,尤其是手中重倉的金融保險,
但市場總是出乎意料,銀行股表現不錯但保險股就很杯具了。 

有的人認為投資是長期的事沒必要每年總結盯著賬戶,
有的人會每年或每月都會總結記錄一下賬戶變化,
有的人認為投資要賺錢應該去發掘下一個蘇寧,騰訊,
有的人認為銀行的低市盈率是假像是陷阱,
而我現在都會記錄每年的投資收益率,或許以後有時間我會每月都記錄,下一個蘇寧我現在
無力去挖掘未來我也很難有能力去做到,我能做的就是在自己有把握的投資標的上下重注,
遵守自己既定的買賣原則,獨立思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為人處事的方法,投資也一樣,我
不會給人推薦股票,也不喜歡在現實生活中跟別人談論股票,生活中別人問起股票時我總說
我不懂我也不買,因為要人解釋投資與炒股是很麻煩而且不討好的事,同樣別人的投資意見
也影響不了我,我也不會因誰的看法買入或賣出股票。 

整個2011的操作幾乎只有增持,小部分是分紅大部分是新增資金,但大部分新增資金卻是上
半年入市,而且集中在平安48元目前看來的高位買入,所以新增資金並沒有起到很大的低位
拉低成本的效果。 

2011上證指數下跌-21.68%,而投資賬戶下跌-15.21%,跑贏上證+6.47%,計算了一下平安今
年下跌造成的資金縮水幾乎佔據了賬戶縮水的全部,也就是說如果平安不計算在內今年賬戶
盈虧為0,其他股票盈虧剛好相抵。 

這已經是繼2010年以來連續虧損的第二年,成績還是不理想,雖然有很多其他因素,但畢竟
盈利才是硬道理。

年份
上證指數
投資賬戶
對比
2008
-65.4%
-32%
+33.4%
2009
+80%
+100%
+20%
2010
-14.31%
-12.83%
+1.48%
2011
-21.68%
-15.21%
+6.47%
 

現持股如下,價格為成本價,按12月30日收盤市值大小排列:

招行銀行    12.28  (重倉)
中國平安    45.4   (重倉,按投入計算平安應是第一重倉股但因跌幅巨大)
中國人壽    21.89 
中國神華    22.62
交通銀行    3.5
巨星科技    12.57  (完成建倉)
華僑城      7.23   (完成建倉)
大秦鐵路    7.67   (觀察倉2%)
蘇寧電器    8.41   (觀察倉2%)
倉位: 97.33% 

今年對於持有的各個股票幾乎都有增持,平安大幅增持,其他股票都小幅增持,2012年招行配股後招行的投入資金就會和平安差不多。 

近期繼續增持計劃,招行10元,平安32元,人壽15元,交行4元,巨星9元,華僑城5.5元,蘇寧7.7元,以上為目標價,近期新建倉的巨星蘇寧都設定好了各個買入價位,不到目標價不會增持。

2011年雖是歷史第三跌幅,但內心卻沒有08年的焦慮和迷茫,取而代之的是淡然和興奮,2012年還是繼續樂觀的展望,哪怕繼續下跌我也會一如既往的買入加倉,我相信市場現在的痛苦是為了將來更幸福,壓抑是為了將來的大爆發。 

命運就算顛沛流離
命運就算曲折離奇
命運就算恐嚇著你做人沒趣味
別流淚 心酸 更不應捨棄
我願能 一生永遠陪伴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03

國內消費行業的選股策略-守正出奇 紅一方面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zoq.html

  國內消費行業的選股策略

     企業的價值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第一是企業創造性、創新性的變化;第二取決於外部環境的變化,如全球對高污染行業在政策上設置很高的進入壁壘,導致供給端出 現了緊張,一些企業可能從中獲利(如節能減排造成電石等高耗能產業的價格暴漲,同步傳導到PVC行業,加快了PVC行業的洗牌與整合,擁有一體化優勢的企 業將加速做大成長為壟斷龍頭)。

     企業的創新性變化一般來講來自於三個方面:新產品、新市場、新組織形式。新組織形式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公司內部的組織形式變革,如治理結構的改善,或是國有企業引入激勵機制;第二個層次是產業組織形式的變化,比如蘇寧模式,屬於傳統產業組織形式的創新。

     Ten bagger,10倍股,指那些股票價格可以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如5年以內)上漲超過10倍以上的公司,由投資大師彼得·林奇首創這一術語。

     對於投資人來說,能夠發現和投資10倍股是激動人心的。10倍股必須要有堅實的基本面做依託,才能不斷吸引投資者推高股價,同時,你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和韌勁,才能堅持持有到最後。
     我們不能通過歷史靜態看待問題,而要理解歷史是怎麼成長起來的,要用變化的眼光來看,否則永遠發現不了價值,消費行業長期的可預期增長前景和完全競爭的屬性,決定了其將成為10倍股的搖籃。
 
企業價值的兩大來源
    每一個投資者都希望自己做一個價值投資者,但什麼叫價值?一個企業價值的來源是什麼,做價值投資時衡量價值的標準又是什麼?
    企業的價值主要是來自兩個方面:第一是來自企業創造性、創新性的變化;第二可能取決於外部環境的變化,如全球對高污染行業在政策上設置了很高的進入壁壘,導致供給端出現了緊張,一些企業可能從中獲利。
    企業的創新性變化一般來講來自於三個方面:新產品、新市場、新組織形式。新組織形式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公司內部的組織形式變革,如治理結構的改善,或是國 有企業引入激勵機制,或引入外部策略股東等。第二個層次是產業組織形式的變化,比如蘇寧模式,相對於當時傳統家電的流通渠道,它屬於產業組織形式的創新。
    山西汾酒股價從8元漲到80元,汾酒發生了什麼變化?其中一個層次就有組織形式的變化,公司治理結構的變化,第二個層次是新產品的變化。原來渠道混亂、產 品混亂、價格體系混亂,經銷商不願意銷售他們的產品,價格也賣不上去。現在價格理順,產品理順、渠道理順,所有都良性循環,汾酒的市值也從30億元變成了 現在的300億元。
    不到兩年時間價格暴漲16倍的包鋼稀土則得益於外部環境的變化,今年的稀土行業,中國的稀土資源在今年和去年相比沒有發生改變,但為什麼今年的稀土值錢, 去年的稀土不值錢?為什麼今年包鋼稀土成為大牛股,去年就沒成為大牛股?這是因為國家政策發生了改變,有了政策支持,稀土價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價值和估值的統一
    那麼,應該如何尋找未來的十倍股?
    我們知道巴菲特做過幾次大的決策,十幾筆交易成就世界首富。真正能看到公司十幾年價值的人,才是價值投資者,但關鍵在於你有沒有這樣的邏輯框架和洞察力。
    「你有一百塊錢,還有足夠的洞察力看到未來二十年這個企業的發展,把一百塊錢配置在這裡沒有問題。但在這個過程中,你是和未來做鬥爭,和不確定做投資,和自己認知能力不足作鬥爭,你很難堅持自己的判斷。」
    個人的認知也是有限的,所以,在自下而上挖掘價值的同時,一定要關注自上而下的影響因素。比如宏觀經濟走勢、宏觀經濟政策、流動性、人民幣匯率的走勢、產業政策變化,因為基本面因素會引導情緒變化,從而帶來公司估值的變化。
    站在現在看未來,既要尋找價值,又要尋找情緒的起點,這就是我們選股與投資的主要內容。中國股市的情緒變動非常劇烈,因此既要看到價值也要看到自上而下的 情緒。從投資角度來講,要認識公司基本面,但即使是最瞭解自己公司的CEO、董事長、CFO,都難以預測自己公司的股價,也就是說認清基本面也不一定能夠 做投資。所以,既要自下而上認識價值,又要自上而下理解市場、理解宏觀經濟,理解市場的遊戲規則,做到價值和估值的統一。
 
消費不可限量
    消費行業的前景不可限量,在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的過程中,將會出現持續成長的10倍股。」
    有三個方面支持消費行業的發展:一、過去10年消費對GDP的貢獻率是下降的,但無論「十二五」規劃還是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策導向都是鼓勵內 需,鼓勵消費;二,中國人均GDP發展到目前的階段,已經到了消費升級的階段;三,從人口結構的角度來講,未來消費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上升,整個環境有利 於消費。
    消費品為什麼會出現牛股?一個公司的管理層非常有能力,而這種能力轉化為公司價值最容易發生在完全競爭類市場。消費品市場從大的角度講是完全競爭的市場,優秀的管理層很容易給公司帶來大家想像不到的增長,競爭屬性決定了這個行業容易出現牛股。
    此外,競爭意味著行業格局的變動,對於資本市場來說這也是很好的屬性。企業從壞變成好的過程,就是成長為大牛股的過程。消費品行業的外在的環境是公平的,公司管理能力轉化成價值是核心。在這種背景下,自下而上挖掘股票就有很大的空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