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日本央行破天荒以負收益率購買一年期國債,這凸顯了日本央行不惜一切代價增加貨幣供給,刺激經濟複蘇實現2%通脹目標。
盡管日本央行官方沒有確認周五這筆國債交易,但是英國《金融時報》援引交易員消息稱此消息“高度可信”。
事實上,上周日本央行已經以負收益率購買3個月、6個月短期日本國債,這意味著在贖回日日本央行將蒙受損失。但是周五黑田東彥行長決定把承受損失的範圍擴大到一年期國債。
周三投資者大舉買入新發行的一年期國債,導致日本國債收益率跌至負數區間。市場下註日本央行將支付更高的價格,購買更長期的國債。
這同樣表明黑田東彥行長恪守4月份的諾言,當時日本央行行長表態會購買足夠多的債券和其他資產,實現2014年年底前基礎貨幣供應翻倍達到270萬億日元目標。
日本央行目前的QQE計劃,已造成借貸成本跌至歷史新低。4月日本核心通脹創6年新高1.5%,但自此之後維持在1.3%附近。
美銀美林Shuichi Ohsaki利率策略師Shuichi Ohsaki說:
“現在收益率沒有底,日本央行已經不管價格。重要的是達到2%通脹目標。”他認為歐元區負利率,也導致資金流入日本壓低利率。
但是日本債券市場現狀以導致日本央行無法繼續擴張QE規模, 而4月份消費稅上調負面影響,正逼迫日本央行采取更多行動。
於此同時,虧本購買資產意味著日本央行是在“縱容”日本政府亂花錢。目前日本政府支出是其稅收收入的兩倍。7月份日本央行委員Takahide Kiuchi表示,QQE計劃存在巨大風險,市場會認為“央行是在貨幣化財政赤字。”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月早些時候“新債王”Jeffrey Gundlach曾提出了一個債券市場有趣的現象,這個現象暗示了美聯儲未來可能的行動。
Gundlach表示,美國債市的短期國債收益率不斷上升,但長期國債的收益率今年以來幾乎走平。這可能是強勁的經濟數據使得美聯儲加息預期提前導致的短期利率上漲。同時長期利率不漲顯示了美國經濟將對加息這件事敏感而脆弱。
Gundlach稱,“如果仔細觀查債券市場的脈絡,或許會發現美聯儲的升息將更加溫和,可能到了1%或2%的時候實體經濟就將無法承受。”
Gundlach說的很有道理。我們從歷史上看,美國5年期和10年期國債的走勢正向關聯性是非常高的,但是去年以來這種關聯度直線下降,根據利率期限結構假說,這體現了市場對於5年後的利率和10年後的利率預期出現的較大差異:
此外,長端債和短端債的利差今年以來也明顯呈現下行趨勢,體現投資者們並不相信利率會長期走高:
白線:10年期-2年期;黃線(10年期-3個月);綠線(10年期-5年期)
除了投資者預期,在美國加息預期如此濃厚的背景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何還會出現詭異下跌的狀況,市場還普遍流傳的一種說法是歐洲國債的走勢帶動了美債。
我們可以看到歐洲10年期國債在2013年中以來的下行趨勢是非常明顯的,當前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只有1.04%,西班牙只有2.19%,美國國債即使比不過德國,但至少沒有理由比西班牙的收益率高太多:
不過這個說法也存在兩個問題,一是美國經濟體量大,經濟結構主要依靠內生動力,理應受外部影響較少。二是,美國和德國5年期及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差區別非常小,也就是在美聯儲的影響力顯然要比歐洲央行大的情況下,德國債走勢應該是跟隨美債,而不是美債跟隨德債,威斯康辛大學教授Menzie Chinn及哈佛大學教授Jeffrey Frankel曾在一篇論文中論述過這個觀點:
最後,如果債市反映了美聯儲未來可能的行動,那麽投資者對美國未來的升息步伐不能過於樂觀,就像耶倫自己說的那樣“升息將是緩慢而漸進的”。(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根據CFTC,過去兩周交易員大增美債空倉倉位,上周以投機為目的的10年期美債空倉量創2007年來新高;凈空倉量創今年6月最高。周三,10年期美債收益率盤中跌破2%,創去年6月來最低。
上周以投機為目的的10年期美債空倉量創2007年來新高:
上周以投機為目的的10年期美債凈空倉量創今年6月最高:
過去兩周,交易員空倉倉位大增,基於兩周的凈持倉變化已與去年5月美聯儲宣布考慮縮減QE時接近:
周三,10年期美債收益率盤中暴跌,達到2%以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四市場再度陷入恐慌性拋售,在歐股全面下挫及美股期貨大跌的同時,債市卻走勢分化。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2%關口,希臘10年期國債收益率逼近9%。垃圾債收益率飆升的情況和歐元區危機時刻如出一轍。
標準普爾指數期貨下跌1.2%,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歷史低位0.715%,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1.99%。
垃圾債收益率則是全面走高。葡萄牙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值3.58%,愛爾蘭國債收益率上升20個基點至1.90%;西班牙國債收益率大漲29個基點至2.4%。而希臘國債收益率更是大幅上揚逼近9%!這說明希臘融資成本正在大幅增加。
美國和德國債券收益率走低意味著投資者資金正在瘋狂湧入這些傳統的避險資產中;而垃圾債收益率飆升則說明資金正在快速撤離這些高風險資產。在2008年金融危機和歐元區危機的時候,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垃圾債收益率的大漲。(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希臘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幅回落逾100個基點,目前徘徊在8%水平。
希臘總理薩馬拉斯表示,希臘援助計劃的最終決定將在年底做出。關於信貸額度的磋商正在繼續。他的這一表態減緩了市場對於希臘退出救助的擔憂。
近日,希臘政局動蕩導致其可能提前退出救助計劃,引發了市場對其經濟前景的擔憂,投資者甚至擔心希臘再度引發歐債危機。
最新民調顯示,傾向不再接受歐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苛刻救助條件的希臘左派政黨,明年2月大選勝出的機率高。
希臘總理薩馬拉斯 (Antonis Samaras) 提出提前退出救助計劃的提案,上周六 (11日) 贏得國會信任投票。薩馬拉斯希望趕在明年大選前退出歐盟救助計劃,而非等到原定的2016年底,好證明政府已奪回主權。
目前投資者擔心希臘準備終止緊急救助項目會引發嚴重後果。為了減輕市場對該國擔憂,希臘表示其將遵守與國際貸款機構達成的協議,並完成與歐盟(EU)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達成的改革方案。
希臘股市自本周三(15日)開始暴跌,國債收益率飆升,並拖累歐洲其他國家股市。16日,希臘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飆升至9%,創一年來新高。
美國國債收益率的大跌恐怕是今年最讓投資者感到意外的行情了。在美聯儲逐漸減少資產購買、美國經濟加速回升、2015年加息的預期之下,作為避險資產的美債可能沒那麽有吸引力了,收益率應該提高才是。
更何況,作為美債的第二大持有者(美聯儲第一),中國最近已經減持了美債,其他央行對美債的需求似乎也在減弱,例如俄羅斯,為保衛本國貨幣,俄羅斯似乎賣了不少美債。在過去四周,美聯儲替他國央行代持的國債數額已經減少了485億美元。
既然大買家們都在減持,收益率又不可避免地會走高,那到底是誰在買美債?
這背後的一大需求來自美國的銀行。
來自聖路易斯聯儲的圖表顯示了去年以來美國的商業銀行持有的除MBS外的國債與機構債券,在2013年,銀行大多都是空頭,但在過去12個月,銀行卻在持續大規模的買入,其規模已經超過了1450億美元。
這背後的動機是什麽?
金融博客Marc to Market給出的解釋非常有意思——這僅僅是因為,銀行的錢太多了。
目前,銀行的存款增速超過貸款。截至今年9月,銀行的存款規模達到了創記錄的約10.4萬億美元,存款與貸款的差額也創新高。儲戶將錢存到銀行,但銀行卻不放貸,家庭並未再度舉債,標普500公司的收入節節攀升,但是債務負擔為克林頓時期來最低水平。
例如赫芬頓郵報的這張圖表提供了一個典型的案例。摩根大通最近剛剛公布了三季度財報,超額存款(藍色柱狀)是2010年的兩倍多,存貸比(紅色曲線)持續走低。三季度摩根大通每一美元的存款借出了56美分。
其他銀行的比率稍微高一些,花旗每一美元的存款借出了67美分,富國是76美分,美銀是80美分,這三家銀行的超額存款總計達到7660億美元,此外摩根大通一家就有5900億美元。
這部分超額存款屬於金融系統中流動性非常高的一部分資產,大約一半被用來購買美債,考慮到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銀行賺取了所有的收益。
除此以外,還有另一個因素鼓勵銀行持有更多國債。那就是年初生效的流動性新規,規定要求銀行持有更多流動性更高的高品質資產。根據報道,美聯儲預計銀行可能需要再融1000億美元以達到2.5萬億美元的基本要求。
伴隨著油價的持續走低,通脹壓力明顯減弱。全球國債收益率跌至18個月新低,對抗低通脹已經成為了2015年全球央行的首要任務。
美銀美林全球國債收益指數上周跌至1.59%,為2013年5月以來最低。澳大利亞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則跌破3%,為過去兩年來首次。摩根士丹利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明年全球宏觀主題將是低利率和對抗低通脹。
十年期美債收益率11月28日跌至2.16%,為10月21日以來最低。SMBC Nikko Securities Inc高級經濟學家Hiroki Shimazu向彭博社表示,“通脹壓力正在減弱,通脹預期也在降低。10年期美債今年可能無法完成我此前預期的3%目標。”
摩根士丹利駐倫敦首席全球經濟學家Joachim Fels在報告中指出,“2015年的宏觀環境將是央行對抗低通脹。我們預計央行將維持低利率並推出更多的貨幣寬松政策以保證市場充裕的流動性。美聯儲將在2016年初才會選擇加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日本國債收益率周四觸及歷史低點。在日本央行擴大購債規模之後,日本國債市場基本就在央行的“高度控盤”之中。
10年期日債收益率跌至0.31%,這意味著投資者投資1000日元一年只能得到3日元的回報。之前的歷史低位是在2013年4月的0.315%。
短期日本國債同樣走低,周四兩年期日債收益率跌至-0.003%。這說明投資者購買短期日本國債還要給日本政府付錢。
SMBC Nikko Securities高級分析師Satoshi Yamada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表示,“外部力量現在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在日本央行全面控盤的情況下,日債收益率短期不可能走高。十年期日債收益率跌破0.3%也不會耗時太久。預計明年美聯儲加息之後就可見到下破0.3%。”
在10月末的央行決議上,日本央行宣布將每年基礎貨幣的貨幣刺激目標加大至80萬億日元,此前目標60-70萬億日元。日本央行原則上每月購債規模為8-12萬億日元,購債範圍涉及長短期國債,而日本財政部每月新發行的債券也不過才10萬億日元,意味著日本央行將“吃進”絕大多數的本國國債。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