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最美好的,不是逃過股市大崩盤 大病初癒 陳忠瑞感悟微笑人生

2010-03-08  今周刊





去年底,知名投資大師陳忠瑞生了一場大病,醫院發出病危通知,他寫下遺書,做好面對死亡的心理準備。歷經一個月與死神奮戰,他從頭學習生活起居,發現世間最美好的,不是逃過萬點崩盤,而是身邊習以為常、平凡不起眼的事物。

撰文‧歐陽善玲

對百萬股民來說,世上最棒的事,大概沒有比成功躲過三次台股崩盤,更讓人開心。

但曾逃過三次大崩盤的知名投資大師、瑞展產經董事長陳忠瑞最近卻發現,人生最大的滿足,原來不是在股海中精準地「探頭、摸底」,或是風雨欲來前砍光持股。過年前的一場大病,讓他重新體認生命價值,發現最可貴之處,原來就是最稀鬆平常的事物。

這天下午,陳忠瑞在住家社區的會客室,大病初癒後首度接受媒體採訪。身著白色棉質襯衫、搭配牛仔褲,在病痛折磨下,人雖然顯得較為清瘦,但精神氣色良好。 自認從小是健康寶寶,平時又注重養生,連感冒次數都屈指可數。這次在鬼門關前走一遭,生命無常,是上天給他最大的磨練。

三個月前,陳忠瑞赴上海公司參訪。接近零度的氣溫、沒有足夠可禦寒的衣物,加上不乾淨的食物,一點一滴地侵害他的免疫系統。回台後,他並未察覺身體發出的 警訊,行事曆上的六場演講,仍如期赴約。事前為了準備資料東奔西走,直到體力耗盡,最後轟然倒下,他才意識到,自己的生命竟如風中殘燭。

住院一個月,與死神搏鬥當時,病毒侵入陳忠瑞體內,引發「肝膿瘍」,到急診住院時已導致「敗血症」。「手術前,醫院開出病危通知。我寫下遺書,有面對死亡 的心理準備。曾聽人家說,人在生死交關之際,會看到一道光廊。當時,我真的看到了,四周光線很白很亮,有部分還是彩色的。有人在呼喊我的名字。」陳忠瑞 說,可能是麻藥退了,他在手術台上猛然清醒,當下第一個感覺就是﹁好痛!﹂但也鬆了一口氣,因為這表示自己的生命保住了。

他的手指著胸際,往下比畫到了腹部,這一道傷口有二十公分長。手術後,身體右側開了四個洞,插入引流管。管子由粗變細,不留情地捅進身體裡。住院一個月, 他與死神奮力搏鬥,近百劑的抗生素、營養針及點滴,成了他賴以維繫生命的要素。重新學習基本生活技能,像是起床、走路、穿衣、洗澡,每天都有進步,就是他 最大的喜悅。

「以前沒生過什麼大病,不知道原來習以為常的事,是這麼可貴。就像這二十年來,在股市沒受過什麼傷,就以為崩盤前安然逃過,是理所當然。」陳忠瑞慨言,手 術後因為不能喝水的關係,口乾舌燥,非常痛苦。在百般懇求醫生下,換來了三CC的水。那水滴入嘴裡的滋味,可以說比躲過萬點崩盤更讓人快樂。

大病初癒,他做了一首詩,表達內心最深沉的喜悅。內容是,「鏡花風采依舊,朝露晶瑩剔透。水月更添迷濛,夕霞美景安握。」意思是,鏡花水月雖然只是物體的 反射或倒影,並非實際存在的東西,但只要懂得欣賞,也是一幅優美的景致;而朝露、夕霞縱使短暫,若能把握當下美景,就能成為永恆。

他在生病最痛苦的時候,腦中出現的,不是叱咤風雲、奉獻一生心力的投資成就,而是最平凡、不起眼的兒時回憶。「念小學的時候,路上會經過一片竹林。清晨, 竹葉上布滿露珠,用力搖晃竹子,朝露就會灑在臉上、身上。那種全身沁涼、舒暢的感覺,現在回想起來仍是相當深刻,令人雀躍。」這種深沉的喜悅,來自大病後 的轉變。陳忠瑞以「秦俑」及「漢俑」比喻他心態上的變化。「秦滅六國,兵強馬壯,以法家治國、焚書坑儒。展現在秦兵馬俑上,表情肅殺、軍威壯盛。反觀漢代 文景之治,崇尚黃老無為思想,國防和親休兵,國家生息富足。代表當時藝術的彩色漢俑,表情也泛著平和笑意。」大病一場後,他要重新開啟微笑人生,享受周遭 的一切。

重新感受平凡世界的可貴

陳忠瑞回頭看自己,三十五歲前還過著負債的日子。靠著日以繼夜的磨練,淬鍊出深厚扎實的能力,之後十年,他替自己創造了可觀的財富。那段時間,他就像秦攻 六國一樣,不放棄市場上任何一個小波段。心情隨著市場上多空訊息翻轉、起伏,為了追求最佳表現,內心始終忐忑,無法獲得平靜。

征戰股市數十年,現在他看自己,認為四十五歲之後,應該要順心愉快,享受先前投資成果。就像漢代的彩俑、及黃老之治,以豁達開闊的心胸、內斂沉靜的心,感受平凡世界的可貴。過去,趕著演講、出書、寫專欄的情況將不復見,頻率降低,一切隨興所致。

不過,他也坦承有些生活慣性,需要時間慢慢修正。陳忠瑞勤於筆記,閱讀各大財經書報並詳實記錄,是他數十年來的習慣,也是自我記錄股市人生的方式。

手術後,體力逐漸恢復,他還是忍不住將堆積如山的新聞資料,重新消化整理。現在,他要調整步調,打破慣性、敞開心懷,不再這樣深刻記載。

他有感而發說,職場上,有些人戰到一兵一卒,雖獲得名利,但也犧牲很多,這是每個人的選擇。人都有一定的智慧,現在的他,等到身體狀況復原,會選擇到埃及看看金字塔,或見證非洲原始部落的奧妙。

陳忠瑞

出生:1960年

現職:瑞展產經研究董事長學歷:美國東伊利諾州立大學 企管碩士、

台大經濟系

經歷:元大京華投顧副董事長

著作:《股海戰國策》

《股海煉金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45

太陽能微笑曲線 預告倒閉名單?

2011-10-17 TCW




一條太陽能「微笑曲線」,預告台 灣太陽能電池與模組產業,將是全球太陽能產業景氣寒冬中,面臨倒閉壓力最大的族群!

十月五日登場的台灣國際太陽光電展,吸引全球近三百個廠商參加,創下歷年來最盛大的規模。超過萬人的參觀人潮,場內到處都可以觀察到各家業務互相換名片、 聚在一起聊天的熱絡氣氛,但其實他們更像是在互相取暖。

因為太陽能產業的冬天已提早來臨。攤開台灣太陽能廠已公布的第二季財報,從台積電入股的茂迪,到台灣女首富王雪紅投資的昇陽科都無一幸免,全台太陽能廠單 季合計虧損逾新台幣五十億元,也把第一季獲利全吃掉,等於上半年創造出近六百億營業額的太陽能產業全都在做白工。

首當其衝!電池和模組廠,毛利最低

這個太陽能產業的「微笑曲線」,橫軸從太陽能產業最上游的多晶矽、矽晶圓、電池、模組,到最下游的系統設備,搭配縱軸用上中下游業者平均毛利率所畫出來的 曲線圖,位在微笑曲線最下端的電池與模組業者,毛利最低,也是最難撐過景氣寒冬的太陽能族群。

市調機構iSuppli太陽能首席分析師漢寧.維希特(Henning Wicht)在今年太陽光電展同步舉行的論壇中率先畫出了這個「微笑」,全球多晶矽與矽晶圓龍頭廠保利協鑫在產品發表的記者會上也秀出了這張曲線圖,就連 太陽能業者私下聚餐時,高階主管們也在談論這條曲線。因為這一條曲線,就足以說明太陽能產業接下來的發展:曲線最底部的電池和模組廠,就是接下來處境最艱 困的業者。

台灣太陽能電池龍頭廠茂迪總經理張秉衡,擔憂的引用市調機構Solarbuzz數據指出,今年全球庫存水位最好的情況是八GW,最壞可能到十二GW,而明 年庫存預估是十一GW,最壞還有可能飆升到二十二GW。

而明年全球的需求有可能連二十GW都達不到,等於宣告接下來一年,太陽能業者很多人都不用玩了!

其中,太陽能電池廠產能過剩情形最為嚴重,全球電池廠的產能粗估有五十GW,相較全球一年大約二十GW的需求,整整多出了一.五倍。電池廠一邊要面對下游 模組廠砍價,另一邊上游供應商矽晶圓廠的原料多晶矽跌價還不快,讓電池廠成了夾心餅乾。

「以後只有上游(多晶矽)和下游(系統設備)兩頭賺,中間都只是代工而已。」保利協鑫旗下協鑫光伏系統全球銷售副總裁劉仕堅指出。

寒冬求生!員工放無薪假、減班停產

更慘的是台灣的太陽能電池業者。因為他們平均毛利率約三%到五%,連「微笑曲線」裡全球太陽能電池與模組平均毛利率一二%的一半都不到,幾乎失去降價求生 的空間,面臨倒閉的壓力越來越大。

在太陽光電展場上,一家太陽能設備代理商還是到處找人換名片,她苦笑著說:「我們家業務明年的工作也就是到處找人聊天,因為模組廠已經開始放無薪假了,電 池廠如果產能利用率有五成就算很不錯了。」因為供過於求,太陽能廠都停下擴產的腳步,即使和設備廠簽了約,也把設備的交期延後。

無薪假已經成了業界公開的秘密,走到另一家同時擁有電池與模組廠的業者攤位,廠商壓低了聲音告訴記者:「同業已經在放無薪假了,我們原本兩班制,現在也只 剩一班制。」

不論是為了攤提生產成本,咬緊牙持續開工,或是減少排班、停產線,開始放無薪假,業者都知道,庫存的問題不可能輕易解決。供需嚴重失衡,今年八月起,已經 有美國太陽能廠和設備廠因為挺不住這股寒風,接連倒閉。昱晶內部看法認為,從今年第四季到明年第一季,將會是太陽能史上「殘酷的時刻」。

新日光能源董事長林坤禧則認為,太陽能價格明、後年就可以達到「市電同價」(編按:太陽能發電價格與現有電廠發電價格相同),但即使市電同價還不一定會刺 激需求,不過到了二○一四年太陽能發電價格就會比一般電廠還低,需求自然就會爆發。

比「氣長」!能垂直整合者,才好過冬

二○一四年太陽能需求大好,代表在那之前,要走出低谷還得比誰的氣長。而最嚴酷考驗還在後頭,「明年上半年開始,倒閉潮會吹向中國和台灣,而且產業的谷底 至少會有長達半年的時間,其中二、三線太陽能廠(在這波供過於求的挑戰中)處境最困難。」維希特預測。

由於歐洲景氣急凍,一般投資人融資困難,只剩大型電廠還有能力增設太陽能設備,但採購模式也跟以往大不相同。

「(融資緊縮)一般投資人也沒有耐心,投資太陽能設備後,(靠政府收購太陽能發電)等五年、十年回收成本;而大型電廠現在根本不買電池這種半成品,他們只 要買模組,但不是直接付貨款,而是採取跟模組廠合資的方式合作,等整組系統設備建好後轉賣給私募基金,再付款給模組廠。」熟悉業界的人士說出太陽能產業的 新玩法。

因此,台灣太陽能電池廠如果沒有向下垂直整合模組廠,在這波淘汰賽當中將會首當其衝。而且相較於單晶矽電池走的是利基市場,重心放在多晶矽電池的業者,如 果手上現金不夠多,又沒有模組廠可以合作取暖,將會最難挺過接下來這個漫長的寒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21

獨家專訪︾宏碁精神領袖談台灣科技業的未來 施振榮:台灣要微笑 還差最後一哩!

2012-9-3  TWM




「微笑曲線」理論問世已經二十年了,台灣品牌將其奉為圭臬,卻在二十年後的今天,宏碁、宏達電雙雙跌跤。究竟宏碁、宏達電遇到何種難題?在台灣科技業大轉型關口,《今周刊》專訪施振榮,替台灣科技業開藥方。

撰文‧賴筱凡

「我從來沒有後悔用過蘭奇。」八月底盛夏,坐在餐廳包廂裡的智融集團董事長兼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語氣堅定無比地這麼說著。在他提出「微笑曲線」理論二十年後,一手創辦的宏碁卻遇上史無前例的危機。但他始終秉持一貫樂觀的態度,用蘭奇、不用蘭奇,都是從宏碁利益最大化來思考,他也相信宏碁能再次轉型迎接新挑戰。

一九九二年,施振榮提出「微笑曲線」,啟動台灣科技業分工大轉型,也催生了大大小小的台灣品牌。只是,二十年過去,「微笑曲線」從科技業出發,如今,為何台灣科技品牌遭逢空前的挑戰?

施振榮完全沒有思考,一針見血地說:「他們想做『微笑曲線』,卻沒做到『微笑曲線』的最上端,最後一哩路的差距,成了宏碁、宏達電最難突破的關卡。」

台灣科技品牌第一個盲點

研發技術不夠前瞻

這二十年來,「微笑曲線」成為台灣科技業發展的圭臬,宏碁、宏達電都是「微笑曲線」理論的奉行者。然而,宏碁、宏達電卻雙雙在品牌路踢到大鐵板,看在施振榮眼裡,他直接指出台灣科技品牌的第一個盲點,「就是研發技術不夠前瞻!」以宏碁為例,近兩年來,宏碁下、華碩上,雙A競爭之間的消長,施振榮很清楚,造成這種結果的最大原因,就是宏碁缺乏研發設計能力。

二○○○年,那是宏碁二次再造,施振榮一手確立了專業分工的策略,將宏碁集團一分為三的「ABW」家族,A家族也就是品牌經營為主的宏碁(acer),B家族則是以明基(BenQ)為首的明基友達集團,W家族讓緯創(Wistron)走向一條專業代工製造的路。

建立在專業分工策略上,宏碁將研發設計團隊全數切給了緯創,「這是問題所在,所以,宏碁第三次再造,就要解決這件事。」施振榮直言,近兩年宏碁走得很辛苦,也讓他們不得不啟動第三次再造,就是希望讓宏碁重回往日光景。

然而,研發技術缺乏前瞻性,絕對不僅是宏碁的問題,而是台灣科技產業共同面臨到的難題,「如果你的研發技術夠前瞻,就能在前頭設下路障,後面想通過的人,就得付過路費。」施振榮口中的路障即是專利,而過路費就成了權利金。

不懂客戶要什麼 只能追隨抓緊華人市場 台灣仍有未來高通就是設下路障的代表,高通在3G通訊技術擁有大筆專利,讓後進的聯發科吃足苦頭。即使聯發科今年開發出殺手級3G晶片,但高通設下的專利路障,讓許多聯發科客戶用聯發科晶片,卻還得付權利金給高通。

「蘋果也是如此,專利競爭在高度競爭的科技業裡,已成常態。重點不在於蘋果用專利訴訟方式制衡對手,而是蘋果的研發技術夠前瞻,這才是台灣科技業所缺乏的。」施振榮說,過去台灣研發能量不低,但多著墨在學術層面,由學術人士主導研發資源的分配,導致台灣始終缺乏能應用到終端的技術。

台灣科技廠在「微笑曲線」左端的研發踢鐵板,在右端的品牌、行銷也沒討到便宜。「宏碁、宏達電為什麼經營得這麼辛苦,就是不懂客戶需要的是什麼、不知道Customer Inside。」即使宏碁、宏達電經營品牌已經這麼多年,但施振榮搖了搖頭,「如果我們知道客戶需要什麼,那iPhone、iPad就不會是由蘋果做出來,賈伯斯才是真正懂客戶要什麼的人。」「台灣科技廠太習慣站在『微笑曲線』的左端想事情,都從研發角度去想消費者要什麼,這要改。真正站在第一線與消費者接觸的是『微笑曲線』右端的人,要用右端去引左端,知道客戶要什麼,研發技術才能跑在前面。」施振榮說。

拿明基的投影機為例,全球市占率衝上一○.八%,坐二望一,「KY(明基董事長李焜耀的英文名)在投影機做得很好,可以從右端引導到左端,了解消費者要什麼,技術研發也會走在前面。」難道台灣科技企業就沒有希望了嗎?以宏碁為例,縱使沒拿到微軟Win Rt平板的首發門票,他也不擔憂。「Win Rt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我們可以擺脫英特爾的限制,不再只有英特爾的處理器可選。」打破Wintel(微軟的Windows軟體平台+Intel的硬體架構)的鐵壁箝制,台灣NB廠可以有更多機會。

「以前,台灣因為市場太小,只能以歐美市場為依歸。可是,現在不一樣了,我們有龐大華人市場支撐,誰比台灣人懂華人文化。說不定有一天,我們也能開發自己的CPU。」樂觀之於施振榮,讓他深信台灣科技業還是有未來,只是需要時間。就像他也相信只要給宏碁時間,啟動第三次再造後,宏碁將能重回昔日風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954

共生時代:垂直型電商的「復活季」 微笑前行

http://xueqiu.com/4845702612/22725241
在五洲大酒店等一個投資人的時候,繼續閱讀《三雙鞋》,越讀越心驚肉跳。這裡為《三雙鞋》做一個廣告,《鹿鼎記》中曾說,「平生不識陳近南,縱稱英雄也枉然」。套用一下就是「電商不讀《三雙鞋》,縱稱英雄也枉然」。

《三雙鞋》依然沒有讀完,但改變了之前對電商的很多認識。電子商務可以粗略地分成三個階段:一是用戶體驗階段。這個階段最重要的環節是掌控倉儲管理和做好客戶服務。只要做好了這兩個環節,訂單是大大的,用戶體驗是美美的,垂直型電商絕對可以獲得生存空間。

《三雙鞋》的作者美捷步的CEO謝家華最開始走了很多彎路。先是把大量的資金用於分散化的投資,最後只能抵押房產以及其他可抵押物保障資金鏈不斷裂。其次是被第三方物流商忽悠,相信其運營能力,結果大大影響了用戶體驗。美捷步的第一個拐點就在於掌控倉儲管理,把公司運營中心搬到美國物流最發達的地方,提高的配送的速度。更令人髮指的是,謝家華意識到改變客戶服務必須從改變企業文化、塑造員工價值觀開始。為此,謝家華把美捷步總部搬到拉斯維加斯,讓員工完全斷絕外部聯繫,天天泡在一起,梳理和形成企業文化。這套依靠價值觀管理的辦法讓美捷步成為了一家「從優秀到卓越」的公司,營業收入直線上升最終突破了10億美元。從美捷步的倉儲管理和客戶服務可以看到京東商城和海底撈的影子,優秀的企業是非常像的。但是耐人尋味的是,國內垂直電商即使高度重視物流因素,也很少象謝家華一樣把客戶服務放在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謝家華的策略是靠客戶服務來創造口碑、提高老客戶的重複購買率和創造流量,把每一次和用戶接觸當作一次最大的機會。而這一點在淘寶集市上的很多中小買家身上可以看到,對於大的垂直電商反而漠視這一點且哭著喊著說缺流量、流量越來越貴云云。垂直型電商的困境原來主要是自己造成的。

當然,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京東商城和美捷步的區別在於京東商城自建物流,因為中國的國情是物流總成本佔GDP18%。這個看似不顯眼的原因讓國內電子商務的路徑依賴和美國完全不一樣。美捷步為做好用戶體驗可以在賣一雙鞋的同時為用戶送上三雙試穿的鞋,正向物流和反向物流完全免費,因為美國的物流成本真的比中國低,謝家華才能這樣做。還記得樂淘網CEO畢勝為電商算出50%的高運營成本嗎?其中,畢勝計算物流成本佔運營成本10%。由於電商運營成本高,結果國內電子商務在垂直型電商發展很不充分的情況下,就進入到平台型電商主導的第二階段。這就是大淘寶處於領跑的絕對優勢地位,畢竟平台型電商為電商降低了流量成本,並提供數據、支付、供應鏈金融、聚划算和直通車等一系列工具。但是,大淘寶僅僅是平台型電商,沒有真正解決倉儲物流和客戶服務兩大垂直型電商面臨的問題。京東商城也在向平台型電商轉型,並且和淘寶一樣收費越來越高,甚至是賬期越來越長。平台型電商和垂直型電商的緊張關係說明了兩點:垂直型電商本身發展不夠充分,運營成本高,平台化電商收費加大了其壓力;在垂直型電商不能通過優質客戶服務來自創流量時,平台型電商也越來越難以提供足夠的流量,平台型電商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本也很高,收費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電子商務發展的第三個階段中,移動電子商務將帶來全新的用戶體驗,電子商務將增加更多的創意和時尚元素,以及銷售更多的綠色環保產品和服務類產品。問題在於,「從長期看,我們都死了」。最現實的問題是,如果2013年平台型電商和垂直型無法形成共生關係,電子商務的發展將面臨一次大的衰退。垂直型電商的失敗也意味著平台型電商的失敗,而這一點並沒有被一線平台電商充分認識,甚至還自作聰明地發起了雙十一活動。本來經營成本就高,再加上頻繁的價格戰,電商的生存只能是不惜成本的賣貨和犧牲用戶體驗了,最終將回到電商的原始石器時代。彼此投石相擲,但是已談不上高科技和高效率了。

電商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所有的創新都是互聯網運營的創新,而沒有充分學習傳統行業的商業邏輯,做了大量自娛自樂而不帶來銷量的創新。例如,優衣庫的創新就是從基本款開始的,用高科技的面料做輕薄的內衣。而電商的創新有定製、低價、社會化營銷等,在貨物本身的創新上則弱爆了。2013年,新的電商平台會增加,同時老平台商也會反思。深刻的反思才會以共生作為商業模式的基礎。而獨立生長除了把自己做成重資產公司,資金鏈越來越緊張,不會有其他結果。上市只是一種美夢。平台型電商的轉變意味著垂直型電商進入到「復活季」。這是冬天裡的春天,也是不多的希望所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121

對《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的一些分析 微笑刺客1980

http://xueqiu.com/8967430280/24102813
自《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於2006年5月18日正式實施以來,已經過了整整7年了。期間除了因創業板推出而在2009年5月1日正式實施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外,在IPO方面,證監會先後於2009年6月11日實施《關於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2010年11月1日實施《關於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2012年4月28日實施《關於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2012年5月18日修訂《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

4年來5個文件(4個改革意見+1個辦法修訂),內容很多,但如同國務院一輪輪出台房地產行業調整政策一樣,核心問題其實只有一個:如何控制發行價讓某些人滿意!而沒有任何一條涉及修訂已經實施了7年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中關於發行條件的規定。

先逐條分析一下證監會新公佈的《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的部分具體規定(意見原文用楷體加粗標示)。

一、推進新股市場化發行機制

(一)進一步提前招股說明書預先披露時點,加強社會監督。發行人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正式受理後,即在中國證監會網站披露。

自新大地、天能科技、秦寶牧業等尚未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被媒體曝出造假後,領導們便更加認可了社會監督是杜絕造假的重要手段,2011年保代培訓就提到的希望招股書申報稿正式受理後即在證監會網站披露的想法終於要變成了現實。

關於預披露提前,我個人認為:

1、長時間的社會監督有利於震懾造假,有利於提高擬上市公司真實性質量;

2、以對擬IPO公司敲骨吸髓為生的無良媒體要歡呼了,證監會如果無法對無良媒體實施有效監管,或者不能明確宣佈對無實質調查的所謂「質疑」不予理睬,該條政策將大幅增加擬上市公司的無謂上市成本;

3、擬上市公司所有重要信息都將長時間暴露在競爭對手、上下遊客戶面前,可能對發行人的競爭力帶來較大的衝擊,但這個屬於要成為公眾公司的代價,很難避免;在某些造假公司嚴重影響全部擬上市公司信譽的背景下,在加強信息披露的監管層指導思想下,很難要求監管部門減少信息披露內容以適度保護擬發行人;監管層此條的意思是:不敢、不願、不能提前預披露的,就別玩IPO了!

4、證監會是否可以對預披露半年以上無實質性舉報信或者無實質性報導的發行人給予免檢待遇直接過會發行?

(二)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在審企業,可申請先行發行公司債。積極探索和鼓勵企業以發行普通股之外的其他股權形式或以股債結合的方式融資。

1、傳了很久的擬IPO公司可發公司債這條是定下來了,公司債不再僅限於上市公司發行了,為何不能推廣到所有股份有限公司、甚至所有公司制企業呢?期待證監會進一步放鬆,不過這似乎與IPO關係不大了。

2、這條政策的出台,可能只是在IPO堰塞湖情況下,對於發行人資金緊缺問題的一種應急手段,如果證監會IPO審核順利,按照法律規定的3個月審核期如期審核完畢,或者再慢一些6個月能審核完畢,發行人也未必著急發債先。

3、響應證監會政策號召去積極發債,但發債成功後,資金又暫時不缺了,證監會是會推遲放行、優先放行、還是與其他公司一樣正常審核呢?證監會是否應該明確一下?

4、至於優先股(普通股以外的其他股權形式)或者股債結合方式融資,依然是積極探索和鼓勵階段,距離正式實施依然有相當時間距離。

5、在股改開始已經過了8年,全流通、市值等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之後,在很多發行人看來,擁有上市公司平台、市值認可、成為公眾公司的規範要求、吸引人才、廣告效應等而非融資才是IPO的主要目的。但,不僅是社會公眾、媒體,連證監會依然認為IPO的主要目的是融資!

(三)發行人通過發審會並履行會後事項程序後,中國證監會即核准發行,新股發行時點由發行人自主選擇。(四)放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核准文件的有效期至12個月。

1、會後事項程序後就給批文,發行時點由發行人自主選擇,批文有效期也從6個月延長到12個月,證監會算是又放開了一些,但是真的會不再人為控制批文麼?由於發行前依然需要向證監會報備取得同意,這個時點依然控制在證監會手裡,因此即便批文不再控制了,但證監會不讓發還是發不出來。

2、這條政策推出後,所謂的「批量發行」也就會出現了,證監會只管給批文,啥時候發由發行人自己定,一次給個20、30家批文也無所謂了。

3、如果此條成為發行人明確預期,且證監會真正不再控制發行時點,所謂調控發行節奏也就成為歷史了,希望真的能夠落實。

二、強化發行人及其控股股東等責任主體的誠信義務

(一)加強對相關責任主體的市場約束

 1、發行人控股股東、持有發行人股份的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應在公開募集及上市文件中公開承諾:所持股票在鎖定期滿後兩年內減持的,其減持價格不低於發行價;公司上市後6個月內如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均低於發行價,或者上市後6個月期末收盤價低於發行價,持有公司股票的鎖定期限自動延長至少6個月。

 此條目的是打擊破發,但這條政策太拍腦袋了吧:

(1)為何是上市後6個月內,不是3個月、9個月、或者1年?

(2)假設公司上市後股價平穩,但正巧到6個月期末當天趕上股市暴跌連帶著破發了,平白無故多鎖定6個月;

(3)好不容易熬過了6個月,股價也一路上揚走勢良好,偏偏鎖定期滿的時候趕上了類似從6100跌到1600點的行情,連帶著破發了,只能熬著等股價回升再減持;

(4)為何只有控股股東、董事和高管受限,其他股東呢?

(5)低價減持給投資者不是更好麼?非得要求股東高價轉讓,這是監管部門保護大小非利益啊!

建議證監會撤銷此條,非要保留的話,個人建議:

(1)增加系統性風險調整;

(2)建議以100%換手率為考核指標,100%換手後股票依然在發行價以上,則可以認為一級市場打新者均未出現虧損,二級市場投資者也都接受了這個價格,發行價定價合理;

(3)建議所有大小非均適用此條,以示公平。

2、發行人及其控股股東、公司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應在公開募集及上市文件中提出上市後五年內公司股價低於每股淨資產時穩定公司股價的預案,預案應包括啟動股價穩定措施的具體條件、可能採取的具體措施等。具體措施可以包括發行人回購公司股票,控股股東、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增持公司股票等。上述人員在啟動股價穩定措施時應提前公告具體實施方案。

這條更無厘頭。

(1)最近5年來,有幾隻股票上市後破淨了?為何要規定5年?最近5年上證綜指波動範圍是3072-1664-3478-1949-2444-2210,市場波動巨大,讓發行人、控股股東、董事高管都做預案5年防破淨,怎麼想的?

(2)即便破淨,為何要人為穩定股價?破淨有什麼不可以麼,如果市場選擇讓一隻股票破淨,證監會非得要求發行人及其控股股東、董事高管來維穩,損失了證監會賠麼?

(3)「發行人及其控股股東、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意味著是每一方都要提出預案,而不是只有發行人提出回購股票就行了。5年時間,且不說董事、高管都可能換人了,連控股股東可能都換了,讓不在公司任職,甚至可能都不再持有公司股票的人履行幾年前發行時承諾的預案增持股票,不是很可笑麼?

(二)提高公司大股東持股意向的透明度。發行人應當在公開募集及上市文件中披露公開發行前持股5%以上股東的持股意向及減持意向。

1、監管層這是要持股5%以上的股東在發行前就明確表態:我要持股多久,要不要減持,準備減持多少……;

2、既然規定了法定限售期,也規定了各種情況下延長限售期,限售期滿了人家是否減持完全是人家的權利了,為何還要提前表態?

(三)強化對相關責任主體承諾事項的約束。發行人及其控股股東、公司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等責任主體作出公開承諾事項的,應同時提出未能履行承諾的約束措施,並在公開募集及上市文件中披露,接受社會監督。證券交易所應加強對相關當事人履行公開承諾行為的監督和約束,對不履行承諾的行為及時採取監管措施。

這條意思是:你無權保持沉默,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具有法律效力,都會成為呈堂證供,並且要負法律責任。

當然,對這條還是表示支持的,對於上市公司及相關利益方來說,承諾的事項就應該要做到。

   三、進一步提高新股定價的市場化程度

(一)改革新股發行定價方式。按照《證券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發行價格由發行人與承銷的證券公司自行協商確定。發行人應與承銷商協商確定定價方式,並在發行公告中披露。

這條意思是:改革之前,發行價格不是由發行人與主承銷商自行協商確定的,與《證券法》第34條的規定不符?

如果之前就是按照證券法執行的,還改什麼?

(二)發揮個人投資者參與發行定價的作用。發行人和主承銷商應當允許符合條件的個人投資者參與網下定價和網下配售。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4億股以下的,提供有效報價的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應分別不少於20人;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4億股以上的,提供有效報價的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應分別不少於50人。有效報價人數不足的,應當中止發行。

1、2012年出台的改革指導意見都已經允許發行人不再詢價可以直接定價了,這次又退回去了?(按下文「網下發行的新股,由主承銷商在提供有效報價的投資者中自主選擇投資者進行配售」,意味著不搞報價網下沒法發行?)

2、發個1000萬股、2000萬股的,還得找分別不少於20人的機構投資者和個人來報價,真是折騰啊,發行人成本再次提高;這分別20人的腦袋是怎麼拍的?為何不是15、不是25?

 (三)強化定價過程的信息披露要求。

發行人和主承銷商應製作定價過程及結果的信息披露文件並公開披露。在網上申購前,發行人和主承銷商應當披露每位網下投資者的詳細報價情況,包括投資者名稱、申購價格及對應的申購數量,網下所有投資者報價的中位數、加權平均數,公募證券投資基金報價的中位數和加權平均數,確定的發行價及對應的市盈率等。

如擬定的發行價格(或發行價格區間上限)的市盈率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二級市場平均市盈率的,在網上申購前發行人和主承銷商應發佈投資風險特別公告,明示該定價可能存在估值過高給投資者帶來損失的風險,提醒投資者關注。內容至少包括:

1、比較分析發行人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差異及對發行定價的影響;提請投資者關注所定價格與網下投資者報價之間存在的差異。

2、預計募集資金超過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需要量的,說明富餘募集資金的用途及其對公司經營、公司業績等帶來的影響和風險。

3、提請投資者關注投資風險,審慎研判發行定價的合理性,理性做出投資決策。

(1)定價過程更公開透明,風險提示更加充分,這條還算靠譜,也是證監會一貫推行的方向;

(2)2012年版的25%紅線還繼續有效不?似乎證監會這文件沒有說之前的廢止,去年那文件也沒說更前面的廢止。。。

(3)超募依然是監管層重點關注的事項,募資需要報個項目,這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到了21世紀過了10年依然還根深蒂固的停留在監管層的注意範圍內,監管層真的不知道發行人的募投項目大多是為了發行而特別編制的麼?真的不知道很多產業都已經嚴重產能過剩了,發行人還不得不編報告擴大產能麼?真的不知道所謂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更多是可批性研究報告麼?真的不知道上市後N多公司變更募集資金投資方向的真正原因麼?

曾經有一段時間證監會淡化了對募投項目的審核,讓大家覺得取消募投審核只是時間問題了,但。。。

四、改革新股配售方式

(一)引入主承銷商自主配售機制。網下發行的新股,由主承銷商在提供有效報價的投資者中自主選擇投資者進行配售。發行人應與主承銷商協商確定網下配售原則和方式,並在發行公告中披露。承銷商應當按照事先公告的配售原則進行配售。

1、這條是整個文件中唯一亮點,主承銷商自主配售選擇權千呼萬喚終出台;

2、券商資本市場部地位將進一步提高,券商將從過分看重發行人利益向看重機構客戶利益逐漸轉變,投資銀行部與資本市場部之間的矛盾可能會增加,但最終勝利者一定會是資本市場部;

3、如何避免暗箱操作和利益輸送,將成為監管層新的監管目標。

(二)網下配售的新股中至少40%應優先向公募證券投資基金和由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管理的社會保障基金配售。

  1、要說報價多聽聽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的,代表中小股東利益(事實上壓根和中小股東沒啥關係,基金和社保血洗市場散戶罕見麼?)這理由還可以理解,在配售的時候為何還要向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偏向?就是因為此輪改革後壓低新股發行價,要讓機構掙錢了?這算是證監會指定利益輸送麼?

2、作為監管機構,應該公平對待所有投資者,人為限定部分投資者優先獲得資源,有失「公開、公正、公平」的資本市場「三公」原則!

3、為了滿足40%這條,是否無論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報什麼價格都得接受?如何避免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故意壓低價格的情形出現?

4、極端情況,如果報價機構數量符合要求了,但是沒有基金報價,難道就不能網下發行了?

5、對於中小板或創業板公司,假設發行2000萬股,網下一共也就1200萬股,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就要拿走接近500萬股,剩下可憐的一點讓其他機構去分,證監會不怕打擊其他機構的報價積極性麼?

(三)調整網下配售比例,強化網下報價約束機制。公司股本4億元以下的,網下配售比例不低於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60%;公司股本超過4億元的,網下配售比例不低於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70%。餘下部分向網上投資者發售。既定的網下配售部分認購不足的,應當中止發行,發行人和主承銷商不得向網上回撥股票。

1、先回顧一下比例變化的歷史:

(1)2006年證監會推出《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時,規定的比例是20%、50%,但網下認購者可以同時網上認購;

(2)由於機構投資者具有資金優勢,加上證監會人為控制發行市盈率不超過30倍,新股上市均有可觀漲幅,就連被投資者耿耿於懷的中石油,中籤者1簽都能掙3萬!在新股不敗背景下,散戶們強烈要求增加給散戶的股票額度,但20%網下已經是一個相當低的比例了,於是證監會2009年推出的《關於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規定了網下認購者不能在網上打新股;

(3)當證監會放開價格管制了,新股發行市盈率越來越高,新股破發開始屢見不鮮後,散戶們又強烈指責詢價對象們平均分配的股票數量太少,報價不負責任,於是證監會2010年推出的《關於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規定了網下認購者也得搖號抽籤;

(4)當市場進一步下跌,破發現象依然屢見不鮮,散戶們抱怨中籤如中槍後,證監會2012年推出的《關於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將所有網下配售的比例調整為50%;

(5)2013年,證監會這一稿把比例調成了60%、70%。

2、網上發行比例只有40%、30%,如果是小盤股、價格低,給網上投資者的量就很少了,小散們就別去打新了。

3、要是開閘後新股暴漲,會不會有輿論又指責證監會讓散戶們中籤掙錢更難了呢?

(四)調整網下網上回撥機制。網上投資者有效認購倍數在50倍以上但低於100倍的,應從網下向網上回撥,回撥比例為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15%;網上投資者有效認購倍數在100倍以上的,回撥比例為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30%。

2012年《關於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規定「網下中籤率高於網上中籤率的2至4倍時,發行人和承銷商應將本次發售股份中的10%從網下向網上回撥;超過4倍時應將本次發售股份中的20%從網下向網上回撥。」這一稿規定網上認購倍數50-100倍才回撥15%,100倍以上回撥30%。這個數字應該是證監會經過數據統計總結出來的,1-2%中籤率和1%中籤率以下兩個觸發點,不曉得批量發行後會是什麼情況?

(五)網上發行的股票,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可以採用現行按申購量配號抽籤確定中籤號碼的方式進行配售,也可以採用按申購賬戶配號抽籤確定中籤賬戶並配售等量股票的方式配售。

1、這一條改變的是網上中籤按資金分配的傳統,這一點的改變也是歷史一脈相承的:

(1)在2006年之前的發行方式曾經有過市值配售和資金配售且不設認購上限,誰的股票市值多或者錢多就能配到更多的股票,結果當2007年牛市來臨且新股不敗時,新股發行凍結資金規模驚人,當年募集資金僅3.72億的福晶科技居然凍結資金都超過1.52萬億,而中國中鐵凍結資金也不過2.93萬億,中石油才凍結了2.58萬億。當每隻新股發行的時候都要凍結萬億級別的資金好幾天,可以想像當年銀行系統對證監會意見會多大。

(2)2009年證監會規定了網上申購的上限為網上發行股數的千分之一,雖然依然是錢多中籤更多,但因為設置了上限,更多的投資者有機會中籤了。這條政策對凍結資金規模的減少效果顯著,唯一超過萬億凍結資金的是募集資金超過500億的中國建築,2011年以來千億級別的凍結資金都不多見了。

(3)如果按賬戶配號抽籤並等量配售,就意味著即便打滿千分之一上限,即便中籤率相對較高,可能也就中一個號,原本某個股票運氣好可以中好幾個號的情況將不再存在,按戶頭(人頭)分取代了按資金分。

2、對採用按申購賬戶配號抽籤確定中籤賬戶並配售等量股票方式進行配售的新股,在打新股時沒必要定格上限去打新了,打新資金效率會有所提高,這可能也是監管層為批量發行可能帶來的資金緊張提前做的制度安排。

(六)發行人、主承銷商、參與網下配售的投資者及相關利益方存在維護公司股票上市後價格穩定的協議或約定的,發行人應在上市公告中予以披露。

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對市場價格的干預行為!

五、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切實維護「三公」原則

(一)保薦機構與發行人簽訂發行上市相關的輔導協議後,應及時在保薦機構網站披露對發行人的輔導工作進展;輔導工作結束後,應在其網站披露輔導工作報告。

  1、這是從輔導階段就公示了,進一步提前了擬上市公司開走IPO路的公告時點,擬上市公司要考慮進入輔導期的時點了,別為了要點當地政府的補貼就早早進輔導期了;

2、輔導工作報告也要公開披露了,之後恐怕證監會能看到的所有文件都會向全社會公佈,發行審核徹底透明化,有了無數的媒體、競爭對手、內外部利益人和潛在投資者的全民審核,證監會的發審委制度啥時候廢除呢?

(二)進一步提高信息披露質量。研究改進信息披露內容和格式,突出披露重點,使用淺白語言,提高披露信息的可讀性,方便廣大中小投資者閱讀和監督。

這是為修改招股說明書準則做鋪墊吧。

(三)招股說明書預先披露後,發行人相關信息及財務數據不得隨意更改。審核過程中,發現發行人申請材料中記載的信息自相矛盾、或就同一事實前後存在不同表述且有實質性差異的,將中止審核,並在12個月內不再受理相關保薦代表人推薦的發行申請。發行人、中介機構報送的發行申請文件及相關法律文書涉嫌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的,移交稽查部門立案查處,暫停受理相關中介機構推薦的發行申請;查證屬實的,自確認之日起36個月內不再受理該發行人的股票發行申請,並依法追究中介機構及相關當事人責任。

1、項目出現申請材料自相矛盾、前後表述不同且有實質性差異,就中止審核,並對保代停牌1年,意味著也中止審核1年,這個處罰夠狠!保代們在上報材料前得認認真真把所有材料都看一遍吧,按2個夾子共2000頁文字,每頁800字的保守估計,160萬字的閱讀量。。。

2、申請文件一經申報即開始承擔法律責任,有假則轉交稽查,整個保薦機構的項目都受影響,但發行人的法律責任依然難以追究,也就36個月不受理申請,依然無刑責,所謂發行人是第一責任人究竟該怎麼落實?

(四)發審會前將對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相關中介機構的工作底稿及盡職履責情況進行抽查。

抽查?怎麼抽?是每個項目的底稿都要抽查,還是抽某機構一部分項目的全部底稿?還是抽所有擬上會項目的一部分項目的全部底稿?

如果每個項目的底稿都要進行抽查,放在發審會前才抽審核時間夠麼?當然,受理後就是發審會前了,預審員就可以隨時調底稿了。

(五)強化發行監管與稽查部門的聯動機制。從申請文件被行政受理時點起,發行人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相關中介機構即需要對申請文件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審核中發現涉嫌違法違規重大問題的,立即移交稽查部門介入調查。

稽查部門估計要被發行部門煩死了,是否會在稽查部門中單獨再設一個發行稽查局?

(八)發行人上市當年營業利潤比上年下滑50%以上或上市當年即虧損的,中國證監會將自確認之日起即暫不受理相關保薦機構推薦的發行申請,並移交稽查部門立案稽查。發行人在招股說明書中已經明確具體地提示上述業績下滑風險、或存在其他法定免責情形的,不在此列。

1、上市當年即虧損的,大多數營業利潤已經下滑了50%以上,如果營業利潤沒下滑50%而居然虧損了,只可能是出現巨額營業外支出,這條中沒有「扣除非經常性損益」這一常用措辭,上帝保佑上市當年發行人無災無難吧。

2、此條未明確創業板例外,即創業板營業利潤下滑50%以上也要被立案稽查?準確表述是否應該為「發行人在主板上市當年營業利潤比上年下滑50%以上,或在創業板上市當年即虧損的……」

3、移交稽查的對象是發行人還是保薦機構?亦或一併被稽查?

總體感覺:

1、控制發行價格是核心議題;

2、降價且新股發行偏向機構投資者,機構們可以開始拋售現有股票籌資打新了,小散們可以撤出打新市場了;

3、賦予主承銷商網下自主配售選擇權是全文唯一亮點,可能對未來券商的發展及盈利模式帶來重大變化;

4、行政色彩過濃,不僅限價、限量、還要保價、維護價格穩定,監管部門赤裸裸要求人為干涉市場價格,要求對某些特定投資者優先,置「公開、公正、公平」的資本市場「三公」原則於何處?

5、大篇幅講處罰、監管、法律責任,監管越來越嚴的預期非常明顯,保薦工作不好做了,將進入幹活多、責任大、收益低的階段,再次逼迫經歷不濟的老保代們轉行;

6、儘管要進行修改的傳言已經傳了很久,但實施了7年之久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依然沒有要修訂的意思,證監會多次提到的淡化盈利能力判斷等思想距離最終落實依然遙遠。不對發行條件、監管整體思想進行調整,4年5個文件對IPO的改革注定只是程序性的修修補補,不會有多少實質性的變化。

7、至於爭議很大、詬病很多的發審委制度,一時半會兒更不會有動的意思,從核准制到註冊制的路依然遙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999

國中老師只看十年線 年收多一倍 善用微笑曲線 底部進場不空等

2014-08-25  TCW  
 

 

一位四十一歲的國中老師,為何能在台北市精華地段擁有一間繳清貸款的三十五坪房,而且每年在股市獲利的金額與年薪等量齊觀?他既非靠爸族,也非靠媽族,而是靠一條技術分析的「微笑曲線」。

撰文‧謝富旭

四十一歲的國中老師賢哥(化名),說起他的故事,可真是坎坷。出生於宜蘭鄉下的他,原本家裡開了村子裡第一家麵包店,生意興隆賺了不少錢。豈料,賢哥讀國中時,因為父親投資台北市房地產被騙,不僅血本無歸,連麵包店都被迫出售還債,最後以開計程車為生,於是,一個原本家境富裕的店少爺,人生從此逆轉。

入股海四年 理化老師獲利快追平薪資早年經歷過的經濟困窘,讓賢哥的投資理財性格被迫早熟,他上大學後就開始打工賺生活費與學費;讀碩士時,還一邊擔任代課老師;結婚後,經濟較穩定,就利用課餘研究股票投資,各種面向無不涉獵。

賢哥投入股市的時間僅短短四年,操作績效其實相當亮眼。除了入市第一年小賠外,其餘三年來,他在股市的總獲利逼近兩百萬元,竟與他當國中老師的薪資收入(年薪約百萬元)扣除開銷後,所存下的金額差不多。

在股市獲利兩百萬元,對很多人或許不算什麼,但這對一個股市菜鳥,白天根本沒時間看盤的小資族而言,卻頗為難能可貴。賢哥分享,他投資股票雖以基本面分析為主,買賣交易時機的掌握,則以技術分析為依歸。四年來,儘管遍讀技術分析書籍,甚至登門尋訪他欣賞的投資部落客,學到一身功夫,但他認為只有一招最適合忙碌的上班族及膽小的投資人,即「微笑曲線」。

賢哥所說的「微笑曲線」,就是十年線。他認為,月K線由十年線以下,往上穿越十年線,如果同時帶動十年線往上微翹,成為微笑型,俟股價再度回測逼近十年線,即使再度稍微跌破十年線也不打緊,這時,就是最好的長線大底買進訊號。「因為有太多的股票告訴我們,這種技術形態,往往醞釀著日後一波相當可觀的大漲走勢。」賢哥舉他曾經操作的飛捷指出:「飛捷在一三年一月股價來到七十二元,股價穿破十年線的價位七十一.六元。之後,飛捷陷入長達三個月的整理。四月,飛捷股價向下測試十年線七十二元的位置,這時候買入,隔月隨即大漲至九十元,不到一年內,股價還衝至一四○元。」盯牢十年線 捕獲跳出海平面轉機股股市有句老話:「寧願抓海底魚,也不要抓天上鳥。」這是許多長線價值投資者奉行的準繩。對此,賢哥認為,在十年線以下的海底魚,可能是產業環境或公司本身經營體質不佳,股價才會遭到市場唾棄,能不能鹹魚翻生,誰也說不準。「然而,股價會說話,一家原本在十年線以下的股票,忽然漲到十年線以上了,是否意味這家公司出現轉機?讓知情人士開始默默吃貨?值得玩味。」賢哥說,他的投資性格肯定不適合抓天上鳥,潛入海底抓魚也沒那種本事。「不過,撈從海底跳上海平面的魚,倒是很適合我這種介於投機與投資之間性格的投資人,而海平面,你可以把它想像成就是那條十年線!」他進一步解釋,有十年線的公司,即是上市超過十年、經歷過一個完整景氣循環的公司。「公司會隨著景氣循環、產業更迭及本身的興衰,而有所謂的成長期、高原期、衰退期。股票投機的地方就在於,你不必和公司長相廝守,只要具有精準的判斷力,可以趁著公司剛從衰退期翻上來,準備進入成長期的那個時點進場就好了。這是我自己從科斯托蘭尼雞蛋理論衍生出來的看法!」這套獨門的微笑曲線操作法,讓賢哥陸續在佳格、研華、聯發科、飛捷等個股獲利頗豐。雖然,事後檢討,上述這些股票仍有賣太早之憾,但每檔平均報酬率高達五○%以上,對股齡僅四年的股市菜鳥而言,以僅二百多萬元的本金,滾出近二百萬元獲利,報酬率高達一○○%以上,績效相當亮眼。「這四年以這個方法操作下來,我深深覺得,十年線彷彿像企業的『生命線』。」賢哥說,「一旦股價從十年線以下穿越過十年線,代表公司在經歷低迷期的調整後,活力即將重現!」最佳進場點 第一次回測十年線勝算高至於為什麼要等到越過十年線後,股價第一次回測十年線才買?賢哥回答:「公司振衰起敝初期,市場總是半信半疑,先前套牢的投資人難免趁股價回升尋求解套,導致賣壓湧現。而第一次回測,守住十年線,我認為公司營運重整旗鼓的成功機會相當高,市場信心也較強!」賢哥強調,微笑曲線操作必須透過基本面的成長,如果獲利不成長,很可能陷入長期底部;若業績衰退,更可能會頻頻破底。因此,分析時必須同時從基本面去檢驗。他舉月K棒剛突破十年線的金融股彰銀說:「金融股受惠於政策面及利率從谷底回升趨勢,整體獲利改善。然而,彰銀美中不足的地方在於月KD於高檔黃金死亡交叉,恐陷入較長時間整理,目前仍非進場時機,最好再觀望一陣子。」賢哥目前以微笑曲線操作的股票計有超豐與宏正。這兩檔在獲利上,最近三年均有明顯改善,股價回測十年線之際,十年線同步出現微微翹起形狀。他說:「接下來,就是月營收與季報的持續追蹤了!」「先從微笑曲線下手挑股票,讓我得以把有限時間專注於少數幾檔股票的基本面研究,事半功倍!」靠著微笑曲線,步入四十歲的賢哥逐漸邁向小富階級,對賺錢也更瀟灑自在。而你,找到讓自己穩健致富的那條線了嗎?

賢哥

出生:1973年

現職:國中理化老師

學歷:大學理工科系

投資資歷:四年

部落格:賢哥不錯

「海面撈魚」

中、短線操作金律

1. 利用「10年線」挑股,再用基本面追蹤。

2. 學習做股票投機家,但不做股票玩家。

3. 價值投機占5成,價差投資占5成。

私房書單

練功重點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

作者:科斯托蘭尼

股票價格往往不是偏高,就是偏低,鮮少有合理價,因此存在套利機會。

《逮到底部 大膽進場》

作者:郭泰

深入研究過線圖的KD指標、RSI指標、M1b與M2的變化與加權指數的關係,並體會出「抓底容易,抓頭困難」。

《這樣買股不會受傷》

作者:郭泰

學到10種股市經典理論,可應用在「選股、買進、抱牢、賣出」這四個主軸。

《強力陰陽線》

作者:Gregory L. Morris K線背後隱含的心理學分析,相當引人入勝。二根或多根K線的合併,也是很特別的觀點。

中、短線絕活 微笑曲線投資法以研華(2395)為例:11個月賺80%月K線由10年線以下,往上穿越突破10年線。

10年線翻揚向上。

回測或稍跌破10年線(配合10年線上揚),進場最佳買點,買進價84元。

進入長多格局,於152元賣出。

賢哥目前投資組合

屬性股票名(代號)投資理由

長線投資

(占投資資金50%)鑫永銓(2114)獲利穩定成長,配息慷慨,欣賞老闆。自動化概念股。

大榮(2608)獲利穩健成長,網購趨勢的受惠者。

中線操作

(占投資資金50%)超豐(2441)突破10年線後,首次回測10年線。

宏正(6277)突破10年線後,首次回測10年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823

牛文文:創業,請微笑面對失敗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903/145408.html

\文/牛文文

節選自《創業小敗局》

吳小波曾經寫過一本影響甚大的《大敗局》,那里面驚心動魄的失敗故事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的企業界和社會大眾,很多人把它當作生存歷史來看。的確,大敗局里的很多故事都曾經是我個人采訪、見證過的一些大企業的失敗故事。在《中國企業家》雜誌工作的十余年時間里,研究失敗曾經是很重要的工作內容。但是在改革開放早期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很多大企業失敗背後的非商業因素很重,社會因素很重,有時候這看起來更像是一部社會史,而不像是一部商業史。你在里面看到的更多是企業家與社會磨合的問題。企業家,尤其是大企業家,為中國的商業進步付出了整體的社會代價,這是令我們一再感慨的地方。

但是對於創業者來講,失敗很少有社會的因素,更多是從零到一的試錯。在創辦《創業家》雜誌的這五六年時間里,我們不但通過大賽在尋找小有未來的“小黑馬”,還通過黑馬營來不斷幫助他們進行創始人的培訓。我們把創業者的失敗叫作“小敗局”,是因為這是一個成千上萬的普通人開始創業的大時代,這是大時代里的小敗局。

我們看到這些小創業者身上,那些失敗看起來沒有那麽宏大,沒有那麽多的社會意義。其實對於創業者來講,如何讓自己變得像個創始人,能夠忍受一些痛苦,能夠更多地考慮投資人、用戶和員工的利益;如何從零起步,開發一款有市場的產品;如何搭建更好的商業模式,把你的生意放大;如何不斷地跟投資者打交道,獲取一輪一輪的融資支持……這些簡單的ABC,是創業者每天面對的生存問題,它們非常真實,非常鮮活。在這些問題上遭遇的挫敗,可以說是99%的創業者都會面對的問題,只不過有的人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善於總結,能夠挺住,能夠爬過最艱難的死亡谷。

在創業的大時代里,每位創業者碰到的個性化的小敗局,都充滿了方法論、必然性和可參考性。它像人類的童年所犯的錯誤,在你長大之後看到自己童年的紀錄片,看到你的摔倒,看到你的哭泣,看到你被貓咬,看到你被燈泡燙,看到你吃了不該吃的東西,看到這些的時候你會會心一笑。這是人類童年必然付出的,每個人都要這樣。

我不希望大家用看《大敗局》的心態來看《小敗局》。我希望大家用看人類童年的方式,來看這些可愛的、真實的、值得尊敬的試錯,他們的試錯會給絕大多數創業者帶來非常好的操作案例。但是你就是看多少遍這樣的案例,當你開始創業的時候,你還是有極大的概率再犯同樣的錯誤。我們不指望創業者看到這些案例就能避免失敗,我們更多的指望就是當你碰到類似失敗的時候,你會告訴自己,“我肯定會犯這樣的錯誤,我不會放棄,我會堅持,我會再重新開始,我會再忍耐,等待一個新的生機”,就如同你看到自己童年時的摔倒一樣,我相信你返老還童還會這樣。但是你不要害怕,那是成長的代價,成千上萬的創業者每天都面臨失敗,每天都面臨挫折,每天都面臨試錯,面臨失敗你坦然並且能夠堅持,這是一個創業國度里最重要的國民素質。

矽谷之所以能成為一個偉大的創業聖地,最重要的就是寬容失敗。我們在斯坦福大學學習的時候,教授講的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在斯坦福大學的商學院和工學院里沒有“失敗”這個詞,而是用“試錯”來代替。你的任何一個東西都可能是錯的,你不過是在嘗試通向正確的一條通路,這就沒有那麽多悲劇性了。

國人面臨失敗的時候總是很沈重,因為中國社會對於失敗者的確不太寬容。而且聚集資源和勇氣去創業,對普通人很難,大部分人都不希望有一次錯誤和失敗,當一個人曾經辜負過或者是辜負了早期對他信任的天使或者家人,失敗之後,往往很難再次獲得信任、東山再起,這跟矽谷正好相反。在矽谷,如果你失敗過,你獲得重新支持的可能性會大於一個從來沒有失敗過的人。矽谷相信人會從自己的失敗中學到更多的東西,而不是從成功中,正如同人類在童年時會從自己的摔跤中學到更多奔跑的經驗。我們多麽希望這本書能夠使中國的創業生態更加趨近於矽谷的生態!

請你微笑面對失敗,微笑看著別人摔跤,也看著自己摔跤,不經過摔跤就長不大。我希望你讀完這本書也是帶著釋然的心情,而不是帶著痛不欲生的心情。

《創業家》雜誌社社長 牛文文


想和更多創業者討論《創業小敗局》,歡迎掃描二維碼加入書友會

\本文作者為美國在線娛樂幽默公司Cheezburger的CEO,Ben Huh。他認為,創業家常常只分享新產品的好消息及得意之處,而刻意隱藏了那些“攔路虎”似的無法“趕盡殺絕”的困難,似乎這是約定俗成的默契即慶祝會上沒時間坦陳這些。事實上,每一款新產品都有其辛酸史。



 
大家好,我是Ben Huh,也是美國在線娛樂幽默公司Cheezburger的CEO。在2007年,我們創立了這家公司,同時在推出相關的幽默網站I Can Has Cheezburger時,網上一大批萌貓圖片也俘獲了眾多“芳心”。目前,我們經營著幾十個幽默搞笑站點,而不久前我們還正式推出了一個iOS應用。在這一刻,我十分自豪,就我接下來想跟大家分享的故事而言,它並不是針對應用的另類造勢。
 
互聯網搞笑圖片分享平臺CheezBurger是一個類似於國內的煎蛋、糗事百科、暴走漫畫的搞笑分享類網站,成立於2007年。Cheezburger為地球貢獻了萌貓(LOLCats),杯具傻缺(FAIL Blog)等網絡流行元素(Meme)並讓它們在全球範圍內得到傳播。
 
我想跟你們詳細透徹地談一談這款應用的成長史。盡管這款設計出來的應用就是為了博人一笑,但它技術及觀念等方面的進步決不是為此目的。然而,我認為它的故事就是創業精神的一個普通實例。不過,對我而言,這次的項目是“贖罪”。
 
創業家常常只分享新產品的好消息及得意之處,而刻意隱藏了那些“攔路虎”似的無法“趕盡殺絕”的困難,似乎這是約定俗成的默契即慶祝會上沒時間坦陳這些。事實上,每一款新產品都有其辛酸史。
 
2007年,Cheezburger以個人創業公司的身份建立,也就在我的房間,它以收購ICHC為起點成長起來。幾個月後,員工逐漸增多,整個團隊也搬進了西雅圖的一個小辦公室。通過收購和重建搞笑網站,如Know Your Meme 和 FAIL Blog,公司規模又進一步擴大。
 
我們將繼續擴展,直到成功集聚成完美的幽默網站帝國。我們追求精益求精,也講究規模效應,同時更樂於嘗試新理念。當然,公司的成長速度日益加快。
 
在2011年,我們進行第一次創業投資時,Cheezburger就籌資了讓人瞠目的3000萬美元。接著借助這筆資金,Cheezburger開始了形似家庭連鎖產業的搞笑網站的創建,並引領了媒體界的又一輪大範圍投資狂潮。而我們集資是基於以下的願景,即搭建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展現自我幽默感的平臺。我們經營的這個具備混合特征的平臺,不是讓用戶簡單地發表新素材,而是讓他們自願提供其搞笑創意。
 
可是資金募來後,我迷失了方向。結果就是三年的碌碌無為和巨款的浪費。而只有在剛過去的四個月里,我才真正有所作為,嘗試開發這款新應用。
 
簡而言之,我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麽。通過銷售廣告、T恤衫、書本甚至參加美國精彩電視臺的真人秀節目,我們的利潤年年攀升。但是,我們不知道該怎樣使用在銀行賬戶里的那些資金。更重要的是,我們也不知道該如何將一個建立和提供多用戶網站的團隊轉型為打造全方位平臺的公司。表面上,我們將員工人數增至三倍。
 
然而,在支付現金給原投資人後,開始的3000萬美元減至寥寥的400萬。考慮到創業資金標準,那個差額算小的,但是對於一家還沒有找到方向的創業公司來說,似乎我們陷入了一個混亂的資金流失窘境中。
 
在2011年,招聘狂潮進行了幾個月時,我跟下任首席技術官商討了一下:
 
我直白地問:“我們產品推進的速度怎樣?”
 
CTO坦言道:“我們忙於雇人,根本沒有發布任何產品。”
 
我頓時啞口無言。
 
總有一些階段,需要CEO去強力介入員工的工作中,重設其工作目標。尤其在這個快節奏,競爭異常激烈的產業中,雇傭的全部理由就是為了更快地傳播新點子和進步之處。假如我們不發表產品,那不還不如將這些賬單付之一炬。想象一下,一家航空公司說:“我們忙於購入新飛機,所以目前決定撤除全部航線。”相信你也會忍不住吐槽,我也是醉了!
 
我為團隊辯解,無需過多幹預,收入仍然在節節攀升。而這種暫停也是一時的。因為支持我們走到現在的用戶,將會繼續引領我們邁向新階段。對於每個被雇傭的人,我們也會盡力補償。
 
幾個月的耽擱後,在2012年,我們順利將所有站點移至自有平臺,但是用戶很反感。他們埋怨,這個平臺少了很多熟悉的元素。由此引發的團隊分歧越來越嚴重。而我的高管們要麽被解雇,要麽就是被排擠出管理層。整個團隊進行了大換血。
 
在2012年末,我任命了新的首席營收官安布爾·鄧恩。她是我從我們的同類型對手即社區式菜譜網站(AllRecipes)那挖過來的人才。她很有才華,並且受與其共事過的所有人的尊敬和愛戴。
 
不過,讓人難以想象的是,她患有晚期卵巢癌。
 
她得癌癥的情況並不是個秘密。我雇傭她的時候,了解到她正接受定期治療,並且那段時間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生活也日趨正常。她幫助我組建了一個新團隊,然後我們進行了重新部署。安布爾描繪了其對於建立一個傳媒公司(不僅僅是分享和傳遞搞笑圖片的平臺)的藍圖。她認為我們要充分認識到自我優勢,即大量的忠實用戶、便利的傳輸網絡和充足的後備資金。
 
所以,我們更應著力於打造現有網站,並且把廣告刊登於此。
 
當看到安布爾的提案時,我意識到自己已糟蹋了這個搭建幽默平臺的機會。可能我真的錯了。所以我想試試她的主意,甚至已經向我的下屬主管傳達了這一想法。
 
我們相當看好2013年的發展, 一開始就在好幾個城市增設了一流的廣告銷售團隊,並恢複了原先的投入模式,當然這次有明確的計劃。
 
當時,安布爾又住院了,因為她的病情急劇惡化。公司也因此陷入一片混亂。我有充沛的精力、熱情及很多產品想法。但是,對於如何根據上述戰略來推廣廣告銷售方面,我毫無頭緒。沒辦法,在四月,我們裁掉了三分之一的員工,其中包括主動辭職的安布爾,因為那時她還在醫院接受治療。在下班後,我們會去照顧她,令她展露笑顏。但是,你的內疚感並沒減輕,因為這無法改變你解雇了一位住院的晚期病人的事實。
 
幾個月後,安布爾·鄧恩就去世了,留下他的丈夫和女兒相依為命。而至今,我仍會質問自己,是否是縮減她壽命的“兇手”之一。
 
Cheezburge的故事本會在那時就結束了。裁員之後,一些有才能的人員離開了。不過,謝天謝地,還有很多人留了下來。但是,那時士氣低迷,我也苦不堪言。而在我的一位投資人布拉德·菲爾德勸說下,我開始向一位CEO顧問求教。
 
顧問不會讓你感覺好點了,因為這不是他們的職責,他們所做的都是為了幫助人們認清目前的狀況。而你似乎對這種糟糕透頂的情況,無能為力,只能大罵一句“他媽的!”在紐約,我坐在預約顧問Jerry Colonna的沙發上,第一次向他人,也是對自己,坦誠了內心最深處的恐懼。
 
“我不知道該做什麽去補救。”
 
“或許我不適合當公司的首席執行官。”
 
“也許我才是殺死安布爾的兇手。”
 
為了克服這些恐懼,我不得不先順從它、了解它,讓其完全爆發出來。
 
我意識到,自己其實很失落,既為蹩腳的平臺建立而懊惱,又對浪費投資人資金的行為很內疚,還為自己在安布爾的不幸事件中扮演的身份而焦躁。總之,我無法做到客觀地考察公司情況了。
 
然而,我漸漸明白,公司內發生的任何事都不會改變仍有許許多多的人愛著我們的事實。我們所能回報的便是讓全世界的人每天都開開心心。前進方向的迷失造成的只是一個暫時的退步。同時, 為了能讓其成為暫時性事件,我不會固步自封,刺破籠罩心頭的沮喪陰霾已成必然。
 
在2001年第一次創業失敗時,我掙紮著掐滅了沮喪和自殺的念頭。而2013年的情況似乎更糟糕,不過我不會再陷入這陰暗無助的境地了。對很多創業者來說,生意等同於生命,它危險而又誘人。如果你真的堅信自己與經營的生意是一體的,那麽一旦它失敗了,可能你也會垮了,反之它的成功會給你無限成就感。但你的付出不一定會有回報。
 
我第一次嘗試通過失敗來梳理自己的兩個身份。這也是我第一次公開談論裁員事件。這場失敗無疑是難堪又令人孤立無援的,所有的矛頭都指向我,否定、指責,源源不斷地湧現。
 
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他們紛紛罵你,“大混蛋、大騙子、大強盜”。你儼然成了背負全世界的經濟、道德及社會汙點的替罪羊。
 
 
一旦向大眾公開承認自己的失敗,那你將別無選擇,只能繼續前進。我也考慮過辭職,但最終還是放棄了。我覺得自己至少能為投資人和員工做一件事,就是盡力堅持下去,糾正原來的錯誤,不愧對他們的厚望。
 
第三次,我再一次組建了新團隊,並堅持了最初的想法,要把Cheezburger打造成每個人都可以展示他們獨特幽默的平臺。在2013年的九月,我任命斯科特·摩爾為公司總裁和首席運營官。然而,回到最初想法的過程很艱難。首先,我不得不向投資人求助,籌集甚至更多的資金。然後,讓現有的團隊成員堅信這是一個值得花心思的想法,並且我也是一個值得信賴的領導者。還有,我必須找到能發現其潛能的新執行官。作為掌舵人,我要指揮得更好。這顯然並不容易。
 
我告訴你們這一切,並不是為了博取同情,也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而後悔。我很慶幸,自己選擇美國作為創業起點,因為這它是創業者可以憑借一點運氣,實現個人想法的福天聖地。在這里,盡管這伴隨著多年的辛勞及巨大的風險。在每個故事的結尾,大家要麽說會戴罪立功,要麽說會繼續努力。
 
縱觀整個奮鬥旅程,我註視著、傾聽著並完善著有關“移動第一”世界的傳媒理念。我還與馬特·加里甘、阿塞尼奧·桑托斯共同創立了一家名為Circa的新聞公司,當然,它是新理念的第一次試驗。而這款Cheezburger應用則成了我那歷經錘煉的娛樂理念的產物。下面是我在作為首席執行官的過去三年里,所學到的最珍貴的教訓:
 
1.消費即學習
 
我,作為創業者,所學到的一切幾乎都來自於研究他人的作品。同樣地,我們也希望用戶能從我們每天發表的幽默潮作中得到些許啟發。用戶也可以從Cheezburger網絡上單向查看所有小夥伴的屬性及喜愛的站點,因為我們的那些站點和用戶都會受到公平待遇。而通過輕松瀏覽大量幽默作品,人們將學習到如何帶給人歡樂的秘訣。
 
2.新理念的確立需要協同合作
 
每個想法都應該擺出來,讓大家點評、修改。而為了有創意,我們必須借鑒他人的想法,這也是我從委派工作時漸漸學會的。那麽,在這款應用的設計中,我們大大充實了這個理念,讓用戶可以借助旋鈕重新創作圖片或GIF。這樣,朋友影響我們,我們也反過來影響他們。作品也成了人人看好的優質、先進、共有財富。
 
3.摩擦必敗,速度決勝
 
摩擦會讓夢想湮沒,而速度在任何生意里都是成功利器。我們和用戶都希望能盡快發表那些想法。我們也不怕麻煩,因為這樣他們就能對應用里的內容做任何想做的修改,即使那些並不在我公司的興趣範圍內。
 
對於外界來說,現今的許多科技創新精神更像是速度下的簡單要素。有時候,你可能會聽聞一個項目背後的宏偉目標,卻很少了解整個辛酸的故事。分享完這個人征程,我希望當我指出這款應用是我對歡樂未來的殷切期盼時,你們能遷就一下。
 
盡管他們最初的部分想法經常出錯或被忽略,但是創業家仍為產品現世的那一刻而奮鬥著。經過三年的流血流汗的日子,布拉德告訴我:“你現在可以停止贖罪了。”
 
這次的推廣應用是我的救贖,而這是經過Cheezburger的每個人的努力,才得以實現的。我為他們感到驕傲,當然也希望更多的有才之士能加入我們。我只想設計更多的應用並推廣它們。然而現實是殘酷的,沒人能確保你成功,你所能做就是不斷嘗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025

If you don't mind微笑惡評服務差

2016-03-14  TCW

出國洽公難免碰到計程車司機或餐廳侍者態度不佳情況。適時表達不滿雖有必要,但若現場亦有客戶或主管,場面一旦劍拔弩張,恐怕大家都難下台,不妨取巧開個玩笑,既點到痛處,讓對方知所警惕,也不至於有損風度。以下試舉3例。

【情境一】趕時間,計程車司機卻慢吞吞

【與其說】Faster! 快點!【不如說】We finally reached seven miles an hour. 我們的車終於每小時可跑7英里了。

解析:車速1小時7英里其實很慢,但用了「終於」兩字,司機馬上感受到你的不耐煩。seven不是指定用法,可依據實際車速替換數字。

例句:We finally reached ten miles an hour.We may need to take another plane.

(我們的車終於每小時可跑10英里,我們可能得搭另一班飛機了。)

[情境二]購物時,店員心不在焉找錯錢。

[與其說]You're making a mistake here.你弄錯了。

[不如說I'd like the right change,if you don't mind.你若不介意,請找我正確的零錢。

解析:if you don't mind用在這裡,形式上客氣,但也達到效果。

例句:This is not the first time.I'd Iike the right change,if you don't mind.

(這不是第一回了,你若不介意,請找我正確的零錢。)

[情境三] ,餐點差,侍者服務態度也很糟

[與其說]I will not come to this restaurant again! 我再也不來這家餐廳了!

[不如說]Now I know why nobody comes to this restaurant.現在我知道為何沒人光顧了。

解析:直接表明自己不會再光顧,搞不好被反將一軍『不差你這個客人』;改用『知道為何沒人光顧』,既幽默也夠嗆辣。

例句:Is this So-called hot meal? Now l understand why nobody comes to this restaurant.

(這是所謂的熱食?現在我知道為何沒人光顧這家餐廳了。)

撰文者湯名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198

大眾CEO赫伯特·迪斯:微笑的“成本殺手”

個人的角色轉換是如此的迅速。2018年4月24日,出席北京車展的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在北京酒仙橋帶著他巴伐利亞紳士的微笑接受了第一財經記者的專訪。而此刻相距記者3月13日在德國沃爾夫斯堡大眾年度發布會上見到迪斯不過一個多月時間,彼時迪斯還只是大眾集團隸屬的大眾汽車品牌的CEO。

2018年4月12日,大眾汽車集團正式發表聲明,宣布其公司管理架構的大幅度調整,大眾品牌原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接替馬蒂亞斯·穆倫(MatthiasMueller),出任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該人事變動立即生效。

“我非常喜歡大眾汽車的同事們以及整體的工作氛圍。我期待著在未來五年乃至十年中能與大家一起把大眾汽車集團打造得更加成功。”現年59歲的迪斯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剛接替穆倫,履新僅一個月的迪斯就已經提出了多項改革新政,包括成立六大事業板塊,對旗下多個品牌進行整合,並加大北美業務投放以及專門設立中國的業務板塊,迪斯希望通過變革為大眾集團註入新的發展動力。

“成本殺手”

“就我個人而言,對於這一份工作可以說是準備充足。我是學機械工程出身的,也學過制造科學。”迪斯對第一財經記者介紹了他的工科背景。1958年10月24日迪斯出生於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的首府慕尼黑。1977年他進入慕尼黑應用技術大學主修車輛技術,1978年到1983年在著名學府慕尼黑工業大學學習機械工程專業,從1987年起,迪斯在Milberg教授門下做博士生。

“我的職業生涯始於汽車行業,也一直在汽車行業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曾經在德國一家電子零部件跨國企業工作過十多年,從供應商的角度對汽車產業有了很好的了解。”迪斯這樣回顧自己職業生涯的開端。1989年,迪斯在全球汽車零部件巨頭德國博世公司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1990年,他被任命為博世位於西班牙Treto工廠的技術總監,三年後迪斯就升任了總經理。

“後來我進入了德國一家全球知名汽車品牌,並在那里工作了約20年,其間我管理過工廠、采購,也管理過公司在全球的摩托車業務及其零售網絡,後期我也負責過研發業務。”迪斯這樣低調概括他1996年進入全球著名車企德國寶馬集團的工作經歷,但事實上,正是在寶馬的20年,迪斯不僅快速提升、獨當一面,更展示了其變革的大膽、鮮明的個性。

技術出身的迪斯,剛進入寶馬擔任的是寶馬英國伯明翰及牛津工廠的廠長。工作中,迪斯喜歡大膽變革,總喜歡用個性去觸碰大企業繁瑣的流程,與他共事過的人形容,這是一個不知道什麽是韜光養晦的人,從不給犯錯誤的人保留機會:“他不希望別人浪費他哪怕一分鐘的時間。”

2007年,迪斯成為寶馬集團董事會成員,負責采購和供應商網絡業務。從技術中層到擔任寶馬銷售董事,迪斯為寶馬的發展帶來了兩大變化,在他的帶領下,寶馬整體產品朝著年輕化高效率轉型,而在成本把控上工科出身的迪斯比一般銷售出身的業內同行更是不惜痛下狠手,執行到位。他曾用一年的時間完成了寶馬制定的高達50億歐元成本削減的目標,甚至寶馬內部至今都稱他為“成本殺手”。

2014年,伴隨著時任寶馬集團CEO羅伯特·雷瑟夫(NorbertReithofer)的離任,誰來接任這一職務成為當時討論的熱點話題。而在熱門人選中,迪斯就是CEO候選接班人中呼聲頗高的一位,當時德國當地媒體都援引各方面消息推斷,在寶馬年輕化與財務管理兩大方面,沒有人比迪斯做得更好。

令人意外的是,在年輕化的發展思路下,寶馬監事會與匡特家族最終選擇了年齡不到50的集團董事拉爾德·克魯格擔任CEO,時年55歲的迪斯與這一職位失之交臂。了解寶馬集團的相關人士透露,在寶馬集團,55歲以上的高層已經被認定為年齡偏大,不再適合領導寶馬年輕化戰略,因此寶馬選擇更加年輕的克魯格。

出乎不少人意料,個性十足的迪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提出離職,並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改換東家,加盟到寶馬的同胞競爭對手德國大眾集團。與寶馬不同,大眾的人事關系更加複雜,當時進入大眾董事會的多為成熟、經驗豐富的高管,55歲的迪斯在這里成為“成熟積極”的人才,年齡與閱歷成了他的優勢。

調整大眾

不同於迪斯的前任大眾前CEO穆倫的憂郁氣質,迪斯的臉上常常洋溢著巴伐利亞陽光般“無法言表”的笑容,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的談話中語氣平緩。在不少接觸過他的中國人眼里,迪斯沒有德國人固有的“刻板”,是一位“非典型”的德國人。

“大眾汽車集團擁有非常優秀的品牌和強大的技術組合,更重要的是它擁有巨大的發展和提升空間。因為這個原因,我於兩年多前加入大眾汽車。”迪斯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時間倒回兩年多前,2015年7月1日,離開寶馬的迪斯成為大眾乘用車品牌管理委員會主席。

彼時的迪斯說:“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完成一個令人振奮的願景,做出一番影響巨大的事業。”

但是事實上,迪斯在2015年接任大眾乘用車品牌CEO時,卻正值大眾品牌全球銷量下跌之時,而他上任的首要任務也變成執行當時大眾集團CEO馬丁·文德恩(MartinWinterkorn)提出的減支計劃,以幫助大眾品牌實現2018年6%以上的利潤率目標。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大眾品牌的利潤率只有2.5%,同時,在當時的減支計劃中,存有一半的措施尚未確定,實施更是困難重重。

龐大的大眾集團當時定下了縮減50億歐元運營成本的目標,而時任大眾集團CEO的文德恩則把迪斯稱為“業界最強”的職業經理人。在他看來,迪斯“最大的能力”之一就在於他有能力將大眾不景氣的核心業務變成利潤機器。畢竟,曾在寶馬任職近20年之久的迪斯擁有“成本殺手”的稱號。2008年經濟危機時,雷曼兄弟倒閉,而迪斯卻在正確的時間及時實施正確的決策,圓滿完成了寶馬削減開支計劃,及時地降低了成本。

但是,躊躇滿誌又被寄予期望的迪斯沒有預料到,在他就任後僅兩個多月,大眾集團這艘全球汽車業的巨輪就觸到了“冰山”,遭遇了自成立78年以來最大的醜聞——柴油車排放造假的“排放門”事件。這一事件影響之深遠令大眾集團上下以及全球汽車業界人士都始料未及,目前還在全球範圍內不斷發酵,大眾集團仍在為其付出代價——包括截至目前已經支付出的共計200億歐元的費用,還有包括文德恩、穆倫在內的兩任大眾集團CEO。

“由於柴油發動機排放事件,我們在過去兩年經歷了非常艱難的時刻,也投入了很多精力來處理這個問題,後來我們逐漸從這一事件中走出來。”迪斯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不過,即便是在“排放門”陰影籠罩的大眾集團,迪斯依然保持了其“硬派”作用,貫徹落實集團的減支計劃。在“排放門”危機後,迪斯攜手文德恩的繼任者穆倫與工會進行了8個多月的談判,最終達成了全球裁撤3萬名員工的協議,在就任大眾品牌CEO不久,迪斯就毅然停掉了輝騰業務。2016年3月15日,伴隨著最後一輛輝騰下線,位於德累斯頓的玻璃工廠正式停產輝騰,輝騰曾被認為代表了大眾汽車最高的造車工藝。

但是,作為歷史遺留產物,輝騰之前持續銷售多年都未盈利,雖然大眾集團內部多數意見也認為這款車型的存在不再有實質性的意義,但無人敢提出叫停。而在2016年當時,即便新一代的輝騰已經研發並將推出,但迪斯仍舊選擇關停輝騰。

迪斯還不懼勢力強大的德國工會,大力推動廣泛的改革和緊縮計劃,和其同僚一起推進在大眾汽車縮減了3萬個工作崗位,節省了37億歐元的成本。

在迪斯的帶領下,大眾汽車品牌銷售穩步上升,長期陷入困境的大眾汽車品牌2017年的利潤率從上年同期的1.8%上升至4.1%。2018年一季度,大眾汽車品牌在全球的銷量達到了創紀錄的152萬輛,在中國市場實現同比增長了8.3%。

“在大眾品牌重新調整的過程中,迪斯快速實現本質轉變的和嚴謹性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這一成就使得他註定將成為大眾集團2025戰略接下來的執行者。”大眾汽車集團監事會主席潘師(HansDieterPtsch)這樣評價迪斯。

開啟改革計劃

“我肩負的這項新職責中最重要的任務是與我們的品牌以及您——我們的員工一起,我們需要加快並明確道路,特別是在電動汽車,數字化和新的移動服務方面。這正是我們將要做的!”迪斯在就職大眾集團CEO後寫給大眾員工的內部郵件中說。

大眾汽車集團4月12日正式發表的聲明宣布其公司管理架構的大幅度調整,迪斯接替穆倫出任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該人事變動立即生效。根據這份聲明,迪斯將負責主持集團的開發和研究工作,同時還要親自主抓大眾汽車集團的汽車IT板塊。

“工作業績上的突出表現也許是我被選中來做這份工作的原因。”迪斯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事實上,今年64歲的大眾集團前CEO穆倫合同原本到2020年才到期。雖然在穆倫的領導下,大眾汽車集團2016年和2017年的汽車銷量仍然奪得了全球冠軍,但在長達兩年時間里,大眾集團始終為“排放門”這一陰影所籠罩,“在過去的幾個月里,穆倫失去了保時捷家族的信任。”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

贏得了大眾主要股東保時捷家族信任,剛剛履新的迪斯就公布了改革計劃。據大眾集團4月13日的公告,該集團管理和監督委員會已經決定大面積整改集團的管理結構,未來將成立六大事業板塊,對旗下多個品牌進行整合,並加大北美業務投放以及專門設立中國的業務板塊。“我們並不是要改變已經制定的戰略,此次機構調整的目的是要加快實施既定戰略,競爭的加劇和改變促使我們必須跑得更快。”迪斯在給大眾員工的內部郵件中寫道。

對於改革措施,迪斯對第一財經記者進一步解釋說,大眾汽車集團是全球性的集團,活躍在全球所有重要的地區市場當中。集團旗下有12個品牌,整個產品的範圍從兩個輪子的摩托車到重型卡車,無論是產品組合還是技術組合都是多樣性極高而且極其寬廣。現在汽車市場的變化不斷加速,特別是技術上的變化可以說是瞬息萬變,例如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的發展、各種新型動力系統的出現、監管規則的變化、非傳統競爭對手的出現等等,這一切都要求大眾建立一個更加敏捷、反應速度更快的管理架構,而不是將所有議題和決策都拿到董事會進行討論的模式。

根據迪斯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的改革構想,未來根據客戶的需求以及市場的細分,大眾將把乘用車領域的業務分成三個品牌組合。首先,量產品牌組合。這一組合以大眾汽車品牌為核心,包括斯柯達、西雅特、大眾汽車輕型商用車以及與之相關的服務,放在量產品牌組合的業務中。

其次是高端品牌組合。高端品牌的核心就是奧迪,奧迪在市場中的競爭對手是非常清晰的,例如其他的德系品牌和部分日系品牌。

在迪斯看來,在高端品牌當中的奧迪,它的技術和其他品牌之間也有很多進一步發揮協同效應、挖掘潛力的空間,比如奧迪和大眾汽車品牌之間,在電動汽車方面就有共享的空間,奧迪也可以部分地利用大眾目前MQB平臺當中的生產和技術。在各項工作的分工之上,整個集團也以各個品牌見長的領域作為考慮出發點,制定了更加清晰的規劃。比如在銷售計劃方面,會由奧迪牽頭;在生產計劃,特別是精細化生產方面,會由保時捷牽頭;在技術前期研發方面則會由大眾汽車品牌來牽頭。

此外,迪斯表示,大眾將把更高端的幾個品牌組合成為豪華品牌組合,主要有蘭博基尼、布加迪、賓利、保時捷。在他看來,這幾個品牌組合下的品牌和產品之間能夠進一步發揮更大合力和協同效應。比如以大眾汽車品牌為代表的量產品牌追求的是高質量、高效率以及量產所帶來的規模效益。這個品牌組合的客戶群的購車價位在相對統一的區間,而且這個品牌組合的車型在技術上可以通過共享來發揮協同效應。

2018北京車展是迪斯的中國首秀,但卻是有備而來。大眾在北京車展期間發布了一系列重要信息,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布局未來:到2021年,大眾至少將在中國的6家工廠啟動電動汽車的本土化生產;到2022年,攜手合資企業夥伴,大眾汽車集團預計將有約150億歐元用於電動汽車;2020年前後,大眾將在中國掀起電動車攻勢,基於全新電動車平臺MEB平臺的多款電動車將在中國生產,成本有望大幅度下降。

作為履新後首次來到中國的迪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大眾的戰略架構重組中,中國會是一個單獨的業務區,中國市場對於大眾汽車集團來說是非常大而又非常特別的市場,對於集團全球業務來說具有最重要的意義。所以按照大眾的安排,在集團的管理架構中要有一名董事用百分之百的時間來負責中國的工作,指導和協調大眾在中國的各項業務活動,與大眾在中國所有的利益相關方,例如合作夥伴、供應商和政府有關部門繼續建立和保持良好的關系。大眾汽車集團管理架構調整對大眾中國團隊帶來的實質性影響並不大。“此前,與中國市場相關的絕大部分重要決議均是由海茲曼(JochemHeizmann)教授及團隊提出方案的。當然,有很多議題也仍然需要在中國團隊提出方案之後由集團董事會層面進行討論,比如跨品牌合作與協調相關的議題。”迪斯說。

“企業的決策要更快、更靈活,我們需要一個行動迅速的聯合艦隊,而不是一艘航母。未來的大眾集團要在盈利能力、創造力以及可持續等幾個方面下大力氣。”迪斯說,在這位曾經的“成本殺手”,如今還未滿60周歲就坐上全球最大車企掌門交椅的德國人眼里,未來改革後的大眾汽車集團的定位是全球汽車業的一支艦隊而不僅是一艘航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1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