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今年最牛私募:徐翔兇猛 澤熙3期收益率達214%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592

澤熙投資掌舵人徐翔今年可謂風光無限,旗下多只私募產品表現名列前茅。媒體的報道下,徐翔今年的運作包括參與鑫科材料定增,介入東方鋯業、中青寶等重組股,控股工大首創和大恒科技等。兇悍的操作、精準的介入在為徐翔帶來遠超同行的驚人收益的同時,也讓其陷入了內幕交易傳聞的漩渦。

2014年澤熙再次大獲全勝。來自私募排排網的數據則顯示,截至12月5日,股票策略對沖基金今年以來的排行中,澤熙3期、澤熙1期、澤熙4期、澤熙2期和澤熙5期分列第1、4、8、14和14位,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私募領頭羊。來自澤熙投資官網的數據顯示,澤熙3期和1期年內收益率分別達到了213.96%和127.77%:

QQ圖片20141230151015

兇悍的資本運作手法、精準地介入重組股既為澤熙帶來了超高的收益率,也引發了市場諸多爭議,關於其涉嫌內幕交易的傳聞不絕於耳。

以下由理財周報整理:

押註重組題材

重組股歷來是資本市場關註的熱點,而多次精準押中重組股,則是徐翔和澤熙投資的獨門秘技。

2014年1月3日,東方鋯業發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公告,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收購升華拜克等持有的浙江鋯谷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值得註意的是,在2013年四季度澤熙投資旗下的澤熙6期卻已現身東方鋯業。東方鋯業2013年年報顯示,澤熙6期持股151.15萬股,占總股本的0.37%,首度位列於東方鋯業第10大股股東名單。

市場傳聞的另一個精準潛伏案例是吳通通訊。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10月11日,被認為是澤熙投資大本營的國泰君安交易單元以1880.93萬元,占據當日買入金額最大席位。3天後,也就是2013年10月14日,吳通通訊便宣布停牌並發布重組公告。

此外,公開資料還顯示,澤熙6期在2013年四季度分別以111萬股和716萬股進入中青寶和鵬欣資源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而巧合的是,中青寶在今年1月11日發布重大事項重組公告,而鵬欣資源也在4月2日發布了重組事宜。

格上理財研究員孔改發曾分析認為,徐翔對於重組股非常喜歡。從澤熙投資2013年重倉股看,除了大多屬於新興行業,有政策扶持或者行業發展的空間大的特點外,大多數還都存在資產重組事項,而且多屬於外延式擴張。

不得不提的是,在諸多的重組股中,ST股尤其是澤熙投資的最愛。資料顯示,澤熙投資自2010年正式運作至2013年,每個季度末幾乎都持有至少1家ST公司的股票。

比如,*ST中基(目前為新中基)。*ST中基2012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巨虧3.28億元,面臨連續3年虧損退市的危險,但正是因為公司有重組預期,澤熙瑞金1號在2012年季度潛伏進入,以持有448.64萬股成為其第9大流通股股東。最終,*ST中基也“不負”澤熙投資重望,於2012年11月20日宣布停牌重組。

而在宣布重組之前,*ST中基的債權人已經在2012年9月10日提出重整的要求,並獲得法院受理。在重整消息被正式公告之前的7月底8月初,*ST中基股價連續跌停之後,創下7年新低的2.53元,不過之後股價開始飆升,截至11月20日停牌時漲幅超過50%。當年三季度建倉的澤熙投資獲利頗豐。

精準抄底

如果上市公司重組失敗,徐翔也能從中找到機會。最近被市場熱議的獐子島和成飛集成即是如此。

今年10月31日,獐子島突發公告稱,受北黃海冷水團異常變化的影響,部分海域底播蝦夷扇貝發生重大損失,公司決定對大額存貨進行核銷處理及計提大額存貨跌價準備,由此合計影響凈利潤7.63億元。

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使得獐子島的股票遭遇投資者大量拋售。12月8日複牌當日和12月9日,獐子島封死在跌停板上。12月10日,獐子島開盤繼續跌停,但就在投資者覺得獐子島將以第3個跌停板收盤時,尾盤最後一刻鐘卻上演絕地反擊,一筆4000萬股買單將跌停股價打開,並瞬間拉升近9%。有市場分析認為,當日拉擡獐子島的資金與澤熙不無關系。

除了獐子島,市場盛傳澤熙投資也可能抄底了成飛集成。今年5月,成飛集成公布重大資產重組預案,以16.6元/股向中航工業等3家公司發行股份,購買沈飛集團、成飛集團及洪都科技,標的資產的預估值達158.47億元。受百億軍工資產註入預期影響,成飛集成股價從停牌前的15.13元/股最高漲至72.60元/股,最高漲幅接近5倍。

然而,12月12日晚,停牌近一個月的成飛集成卻宣布終止該次重大重組事項。因此,自12月15日複牌起,成飛集成複牌連續跌停。讓市場詫異的是,12月18日,成飛集成在開盤集合競價打開跌停板,以35.99元低開,後快速拉升至41.99元,收盤時反而上漲1.77%。數據顯示,當日光大證券寧波解放南路證券營業部買入了8652萬元。而市場盛傳,光大證券寧波解放南路證券營業部為徐翔的馬甲席位。

實際上,說到徐翔抄底的經典案例,不得不提重慶啤酒。

2011年年末,因研發乙肝疫苗倍受到市場關註的重慶啤酒,宣布其乙肝疫苗揭盲數據失敗,因此其股價遭遇連續11個跌停。正當投資者對重慶啤酒唯恐避之不及的時候,徐翔在24元左右第一次抄底。二次揭盲失敗後,重慶啤酒繼續跌停,此時徐翔在20元左右再次入場抄底買入3000萬股。此後,重慶啤酒一路漲到35元。而徐翔成功逃頂,在短短一個月內獲利數億元。

對於徐翔的這種抄底手法,上海一名投資人士表示:“這是他比較兇悍的手法,實際上就是利用中國市場散戶比較多,而且喜歡跟風的特點,一看到跌了這麽多了也想去分一杯羹。另外他的資金量比較大,像那一年他抄底重慶啤酒,第一波抄實際上是失敗的,後來又連續跌下來了,但是他最後因為有資金,再抄起來了。所以我認為他一個是有魄力的人,因為沒有魄力的話就不敢再搞了,當時我們預計他抄底肯定要虧幾個億的,後來他還是搞起來了。“

定增生意經

除了重組股以外,澤熙投資還頻頻參與上市公司定增。

最新的案例是文峰股份。2014年12月23日晚,文峰股份公告稱,大股東文峰集團以8.64億元將其所持公司1.1億無限售流通股轉讓給鄭素貞,占總股本的14.88%。文峰集團稱,減持系募資投入新興產業需要,項目盈利後優先置入上市公司。而鄭素貞正是徐翔的母親,今年4月至今任澤熙投資執行董事、總經理。

實際上,此前“鄭素貞”已多次斥巨資參與上市公司定增。2014年9月,鄭素貞現身於南洋科技的定增對象之中,其耗資約1.3億元包攬了公司發行的1589.2萬股用以配套募集資金。

11月25日,華東重機發布定增預案,擬以10.62元/股向翁耀根、翁霖、澤熙增煦等4名投資者合計發行不超過7800萬股,募資總額不超過8.28億元。

12月22日,赤天化宣布,擬以2.45元/股的價格向赤天化集團、鄭素貞非公開發行合計不超過10.61億股。其中,鄭素貞擬認購不超過約4.49億股,認購金額約11億元。

許多市場人士都會註意到,澤熙參與上市公司的定增,通常還預示著上市公司將有後續資本運作。

2013年1月,澤熙投資設立了專事上市公司定向增發項目的平臺——上海澤熙增煦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當年9月,該公司就斥資2.57億元認購了鑫科材料4980萬股定增股份,一舉成為其第二大股東。澤熙現身之後,鑫科材料運作頻頻,相繼參股民營銀行、投資新能源鋰電池、收購西安夢舟影視。今年9月22日解禁後,澤熙投資便開始大舉減持鑫科材料。經粗略計算,澤熙此次投資盈利近2倍。

2014年9月,澤熙增煦還以3.67元/股的價格斬獲華麗家族9000萬股定增股份。11月,華麗家族突然公告,擬對經營範圍進行調整,計劃剔除房地產開發和相關所有業務,新增股權投資業務,為後續資本運作埋下伏筆。

有市場人士認為,包括澤熙等強勢資本介入定增市場,很可能有著更深層的運作脈絡,“上市公司拉攏知名私募,可吸引市場眼球擡升股價,又可以借助後者的項目資源推進並購重組,不排除還有資金在二級市場運作股價。”

深度介入上市公司

隨著投資思路的改變,澤熙投資也開始從幕後走到了前臺,頻頻幹預上市公司的分紅方案甚至管理層的人事變動,因此引發不少爭議。

寧波聯合2014年4月9日公告稱,接到股東華潤信托通知,持有公司股份1507萬股的澤熙6期的投資顧問上海澤熙資產管理中心(普通合夥),申請由華潤信托代為提出2013年度利潤分配臨時提案,要求在原來10派1.6元現金分紅的基礎上,10股轉增15股。

黔源電力在4月3日也公告披露,持有4.98%股權的股東華潤信托(華潤信托?澤熙1期單一資金信托計劃持3.62%,華潤信托?澤熙6期單一資金信托計劃持1.36%)提請在公司2013年度股東大會上增加2013年度利潤分配的臨時提案,要求每10股轉增10股。公司原計劃不派現也不送股、每10股轉增5股。

此外,澤熙投資還展現出更大的野心:控制上市公司。

2014年2月,澤熙投資通過司法拍賣的方式獲得工大首創的大宗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此後要求罷免已被刑拘的公司董事長龔東升董事職務,同時提名了三名董事人選,即原澤熙投資總經理助理徐峻、現澤熙投資高級研究員史振偉、現澤熙資產管理中心(普通合夥)高級研究員魯勇誌。隨後,提名3位董事候選人均獲當選,徐峻還當選工大首創董事長。由此,澤熙聯手雅戈爾成功控制上市公司董事會。

“我買了你的股票,你肯定有什麽東西要經過股東會才能夠通過,因為大股東要回避表決,所以利用這種情況它就向你提出要求,如果不同意的話,就把你的議案給否定掉,所以上市公司不得不妥協。實際上就是打個擦邊球。”前述上海投資人士表示,“或許他(徐翔)並不是真的想要控制權,僅僅是要影響上市公司,得到自己想要的,做有利於自己的事情。”

數度否認被調查傳言

然而,兇悍的操作風格不僅令徐翔聞名於市場,也使其多次陷入內幕交易傳聞的漩渦。

2014年12月19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稱,目前已對涉嫌操縱中科雲網、百圓褲業、九鼎新材等1A8只股票的涉案機構和個人立案調查。盡管該發言人並未對涉案機構和個人指名道姓,但是許多市場人士把關註的焦點轉向了徐翔,因為被調查的對象其中就有澤熙投資重倉的公司。   

從2009年12月成立至今,澤熙投資至少傳出5次被監管部門調查的消息。

最早的一次是2011年5月底,公司重倉股跌幅慘重,產品凈值也出現大幅下跌。因部分股票異動,有關徐翔“因操縱股市受到監管部門調查”的市場傳聞一時間甚囂塵上。為此,澤熙投資在官網發布《告投資者書》稱,迄今為止,未接到任何相關監管部門的問詢和調查,公司自查也沒有在交易過程中出現違規行為,並指出網絡及部分媒體報道純屬謠言。

第二次是2012年7月,傳紫石投資張超涉內幕交易調查案,徐翔被“協查”,對此澤熙投資予以否定。

第三次是2014年1月,網傳證監會調查史無前例老鼠倉內幕交易,指名道姓是徐翔,徐翔憤怒回應“無聊”。

第四次是2014年5月,據媒體報道,監管部門對澤熙投資進行了調查,調查原因可能與澤熙投資旗下產品在東方鋯業資產重組時的交易有關。對於上述傳聞,澤熙投資通過媒體迅速做出回應,否認被調查。

而最新的一次是在12月9日。當日有媒體發布報道稱,原匯豐晉信林彤彤即將以涉嫌利用非公開信息交易罪,於本月19日在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該案還牽出澤熙投資,“目前澤熙已經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此事還在繼續跟蹤之中”。

對此,徐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憤怒地表示“胡說八道,純屬胡說八道”,並在官網上發表聲明,否認公司遭到立案調查。

外界認為,一方面是因為徐翔能量巨大,另一方面是因為他比較聰明,善於打擦邊球。

“內幕交易不一定會去碰,但是不排除打擦邊球的可能。”浙江私募人士阮一飛分析,證監會現在查內幕交易,一般是根據消息在前、交易在後來查。而可能存在的一種操作方式是,把這個順序顛倒一下,先買進,再去打探內幕消息。如果有什麽消息打聽出來了,就繼續持有;如果沒有,就走人。因為時間點不對,監管部門就不能定性為是內幕交易。

“像這種押中重組股,說老實話,也不能完全說是內幕交易。首先,肯定是有信息的他才會壓,可能這些信息有一種是來自於他到上市公司去調研,跟上市公司高管進行了溝通,聽懂了高管對企業發展的思路;還有一種是根據上市公司所處產業情況、股本結構,然後再根據它近一段時間的公告,感覺到後面公司必須要走重組之路,那麽他就潛伏進去,像王亞偉潛伏進去兩年、三年都有的。”前述上海投資人士告訴理財周報記者,“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看這個問題,一個是他們調研很勤奮,很敏銳,同樣的信息市場麻木,他就發現了,隨後就跟進了。還有一種,確確實實是有內幕消息。”其還分析,一些業績靚麗的投資機構,之所以會受困於內幕交易調查傳言,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是樹大招風。“私募基金做得這麽大,相關謠言或者傳言也傳播得比較快。”

第二,不排除會有些內幕。因為上市公司希望跟有實力的機構配合,所以也會主動找一些明星投資機構,“比如說我後面準備裝個什麽東西進來,或者我準備怎麽怎麽做,我找你談,我有這些東西,你覺得我股票應該可以做到多少錢。你如果能做到,那我就跟你談一下這個市值管理。實際上這是我們國家資本市場的一個通病,大家已經見慣不怪了。”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517

歐元區多國國債收益率創新低 5年期德債收益率首次為負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684

周五,歐元區12月制造業PMI不佳、德國商報刊登了德拉吉鴿派采訪稿,投資者對歐央行在今年早些時候推出QE的預期增強,歐元區多國國債收益率創紀錄新低,5年期德債收益率歷史首次為負。歐元創29個月新低。

qeecb

周五早些時候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12月制造業PMI終值50.6,不及預期和前值的50.8。其中,輸入價格和出廠價格進一步下滑,法國、意大利繼續呈下行趨勢,德國維持適度擴張。制造業PMI終值和服務業PMI初值意味著歐元區四季度GDP僅能增長0.1%。

歐元區制造業PMI持續疲軟,投資者對歐央行采取更多行動預期增強,歐元區多國國債收益率走低。西班牙、意大利、愛爾蘭10年期國債收益率再度下挫,創歐元區成立以來新低。

20150102_EU1_0

5年期德國國債收益率歷史首次為負;10年期德債收益率首次跌破0.5%,創歷史新低。

20150102_5Y

同日,德國商業日報Handelsblatt發表了對歐央行行長德拉吉的采訪稿。德拉吉表示,預計歐央行將低利率維持更長時間。2015年早期,歐央行在改變政策措施的力度、節奏、內容等方面作準備。歐元區面臨的物價穩定風險較六個月前有所上升。歐元區政府需要進行改革,經濟增長在不進行改革的情況下將繼續維持低迷。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法巴銀行經濟學家Luigi Speranza表示,盡管人們確信隨著油價走低,歐元區經濟活動能逐步複蘇,但制造業PMI數據支持歐央行采取更多貨幣刺激政策。預計歐央行將於1月22日會議上宣布更廣泛意義的資產購買,包括購買政府債券。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稱,德拉吉此番言論是在暗示歐央行可能開啟量化寬松。受德拉吉講話影響,歐元創29個月新低;歐元區多國國債收益率顯著走低。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812

全球國債收益率逼近紀錄低點1.29%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746

693963-System__Resources__Image-785001

歐元重挫,資金湧入國債尋求避險,一項衡量全球國債收益率的指數逼近1.29%的紀錄低點。

彭博報道,1月2日,美銀美林全球主權市場指數(Global Broad Market Sovereign Plus Index)追蹤的債券的實質收益率為1.30%,創2013年以來低點,該指數追蹤的數據可以回溯到1996年。澳洲、日本國債收益率跌到紀錄低點。

債券價格走高,壓低借貸成本。歐元大跌,因市場猜測歐洲央行即將開始收購政府國債,以擺脫通縮。

SMBC日興證券公司駐東京資深市場經濟學家Hiroki Shimazu說:“歐洲央行試圖啟動量化寬松政策,這有助於全球債市。”

據彭博債券交易報價,截止北京時間18:50,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報2.1298%,較上周五收盤價變化不大,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回升至0.5%上方,報0.516%。

“新債王”Jeffrey Gundlach本月3日在發表於巴倫周刊的一篇文章中表示,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有望測試2012年創下歷史最低記錄的1.38%。因原油價格在2014年里下跌了46%,Gundlach認為通縮在全球蔓延將推動長期債券收益率降至低點。

不過彭博對經濟學家們的調查顯示,美國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有望將在2015年底升至3.06%。

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與同期通脹保護債券之間的差值,通稱“美國十年期收支平衡”,可以顯示市場對未來通脹預期,該指數目前徘徊在1.72%附近,而過去10年的平均值為2.18%。

臺灣Capital Securities債券交易員Kevin Chen表示,全球經濟放緩也在驅動著對債券的需求,除美國之外的歐洲、日本、中國的表現都不太好。他稱自己正在做多。

Chen還表示,如果10年期美債的收益率跌破2%他會考慮拋售,低於2%收益率將使這些債券顯得過於昂貴。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136

佳兆業違約引關註 房企債收益率齊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796

新年伊始,地產商佳兆業違約事件引發了投資者對於地產行業出現多米諾骨牌違約風險的擔憂情緒。上市房地產公司發債熱情和規模也明顯放緩。標普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上市房地產公司的總體到期債務規模為33億美元。

違約所帶來的惡性循環顯而易見:公司債務違約,投資者競相逃離,公司無法為現有債務再融資——公司被迫降價出售資產,並導致投資者信心進一步惡化。佳兆業2018年到期的美元債券收益率已經飆升至45%。

深圳房地產龍頭企業佳兆業集團元旦發布公告稱,未能償還4億港元匯豐提供的融資貸款。這是該司董事會主席郭英成辭職觸發的強制性提前還款。該司稱此次違約可能導致有關貸款融資、債券、股本證券的交叉違約。

在佳兆業之前,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去年11月下調人和地產評級至CC級——暗示違約風險近在眼前;雅居樂則在去年12月宣布延遲交付4.75億美元的債務。

過去幾年內地地產公司大肆舉債,不過隨著地產熱的降溫,房地產企業發債熱情有所減弱。路透的數據顯示,中國開發商2014年發債規模達到150億美元,同比下降41%。

一月通常是承銷商比較忙碌的開始,包括評估評級和尋找潛在投資者的工作理應逐漸展開。但是由於佳兆業的事件,整個市場目前相對平靜。中國房地產公司債券收益率去年12月全線走高。一些評級較低的公司債券收益率全部突破兩位數。

根據標普的數據,2015年中國上市房地產公司的總體到期債務規模為33億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279

為什麽會有人願意購買收益率1%的三十年期國債?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85

1355376037_12_o1kn

為什麽會有人願意買30年期、收益率略高於1%的國債?

周三,德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1.05%,創下歷史新低。雖然此後收益率升至1.19%,但仍然遠低於2014年年底1.36%的水平。

可以肯定的是,面對低通脹,世界各地的政府債券價格都在上漲。歐元區受低通脹的影響更為強勁。周三的數據確認,12月歐元區消費者價格指數下跌,而歐洲央行可能最早於本月推出QE。

即便如此,投資者願意以如此低的利率將資金鎖定如此之久,還是令人驚訝。資管公司BlueBay Asset Management投資級債券聯合主管Mark Dowding表示:

1.1%的收益率意味著,在未來30年短期利率不會超過1%。這聽起來像是一個非常極端的估值。但在短期內,許多因素都可能促使德國長期國債價格進一步上漲。而這將繼續推低收益率。

Dowding繼續超配了30年期德國國債。他認為,沒有理由我們不能看到3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1%。

他為什麽對債市這麽樂觀?

首先,與短期債券的收益率相比,30年期德國國債收益率實際上不低。在英國和美國,10年期和3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之間的差距已經縮小到類似範圍。

其次,投資者正越來越不相信QE將顯著提高歐元區的通脹預期,這導致一些投資者放棄看空長期債券。長期國債收益率對通脹特別敏感。

第三,德國今年計劃較去年發行更少債券。根據德國財政部預測,德國今年的債券供應會萎縮。Dowding表示,央行購買債券,而市場上沒有足夠的長期債券。

最後,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前景再次升溫,投資者對安全資產的渴望令國債受益。

在極端情況下,歐元區將會崩潰,屆時德國債券持有者可能可以將其債券轉換為德國貨幣,而德國貨幣很可能較歐洲其它貨幣升值。

Dowding表示:

你可以買歐元資產,而最終其將成為德國馬克資產。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608

長期美債收益率新低 美聯儲該怎麽做?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902

周三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1.95%,創2013年5月以來新低。緊縮預期下,長期利率走低並不正常。美聯儲可能面臨的最大難題在於,如果加息之後出現長短期息差擴大的情況,他們是否還應該“耐心”的對待加息?

過去八個交易日10年期美債收益率持續走低,周三更是跳空低開並跌破2%重要水平。上一次出現同樣的價格還是在2013年夏季的時候,當時有關結束QE的討論引發了市場的動蕩。

ust

長期以來,國債收益率被視為反應通脹前景的重要指標。基於這個理由,美聯社似乎不會急於加息,尤其在目前實際通脹數據並不高的情況下。但是如果長期利率走低反應的是投資者湧入美元資產的話,由此所帶來的資產泡沫則可能要求美聯儲更早或者更為激進的加息。

後一種解讀方式並不常見,但是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在12月的講話中曾經指出,美國樓市泡沫出現的原因就是因為美聯儲在21世紀初在應對長期利率上的錯誤決策。

杜德利認為:

2004-2007年間,美聯儲幾乎在持續不斷的加息。17次加息後,利率從1%提升至5.25%。然而同期十年期美債收益率卻未見明顯上揚。息差收窄,股市節節高升。更為關鍵的是,房地產信貸未緊反松。事後來看,美聯儲理應采取更為激進的加息方式或者宏觀審慎措施控制泡沫。

有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Jon Hilsenrath據此表示:

按照杜德利的看法,美聯儲在未來加息的節奏上需要更為關註市場的反饋——如果美聯儲開始加息引發了市場的劇烈震蕩,出現類似2013年中的情況,那麽加息節奏可以緩慢。但是如果美聯儲加息之後市場反應平淡,甚至出現不應該有的情況,比如股市繼續走高,長期利率下行,那麽美聯儲必須更為激進的加息。

在今天剛公布的美聯儲12月會議紀要中可以看到,4月之前加息的概率十分有限。絕大多數與會者認為,“耐心”之說表示,委員會在未來幾次會議上不太可能加息。

部分委員會建議在核心通脹水平與當前近似的情況下仍開始加息。不過在那種情況下,需要對通脹在未來回升到2%有足夠信心。委員們同時認為,海外經濟形勢惡化可能會影響美國經濟活動和勞動力市場。油價繼續下跌、海外經濟持續疲軟,可能會負面影響全球金融市場。

美元上漲、油價下跌、外圍經濟不佳等諸多因素共同影響下,美聯儲如何解讀長期國債收益率的下行可能是三周後美聯儲決議上的新看點。

DoubleLine基金負責人、有著“債券之王稱號”的Gundlach在國債收益率前景上也有獨到的看法。

Gundlach表示:

每個人都在擔心,當美聯儲結束QE後,債市會發生什麽。答案就是,海外投資者的購買輕易取代了政府的購買,對市場提供了支持。而美國繼續的走強將會使得美國債券更具吸引力,海外投資者不僅僅可以獲得更高的利率,還能從貨幣轉換中獲利。

彭博社的調查中值顯示,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將於2015年年底達到3.24%。Gundlach則認為,如果油價繼續下跌(例如跌至40美元一桶),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可能從2014年的2.17%降至1.38%,為2012年來最低水平。Gundlach認為,2015年和2016年,美國GDP增長可能不及3%,因為美元走強損害了出口,而石油價格下降給能源行業帶來通縮、削減開支、減少雇員的壓力。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619

市場重頭戲:跌跌不停的除了商品 還有全球國債收益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61

除了原油、銅等大宗商品價格暴跌,目前市場還有一個值得關註的現象:全球長期國債收益率屢屢創新低。

昨日,10年期美債收益率盤中最低達到1.78%,創2013年5月來新低,後來跌幅收窄,收盤下跌5個基點,達到1.84%。而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盤中跌至2.395%,創歷史新低。

QQ圖片20150115095840

此外,包括日本、德國、法國、加拿大在內的主要經濟體的國債收益率均不斷下挫。伴隨著歐洲央行QE蓄勢待發,德國國債收益率降至負值,但這依然吸引了大批投資者的湧入。

國債受追捧受到全球通縮壓力加大、世界經濟增速預期下調以及美國財政部購債速度放慢等因素的影響。世界銀行日前下調了全球經濟的增速預期,其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低於6月預測的3.4%。

彭博引述堅定的債市多頭——Hoisington 投資管理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Lacy Hunt稱,30年期國債收益率可能會跌至2%。

在長期來看,債券收益率可能走到2%,或者略微更低一點。

其實不止Lacy Hunt,新老債王均認為,債市收益率還會進一步下降。DoubleLine基金負責人、有著“新債王”之稱的Gundlach在接受《巴倫周刊》采訪時稱,利率可能會低於我們的預期很長一段時間。

如果油價繼續下跌(例如跌至40美元一桶),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可能從2014年的2.17%降至1.38%,為2012年來最低水平。

而老債王格羅斯也曾提到,美聯儲的主要利率可能被壓制在1%-2%,美國基準國債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將不會比目前“看來荒謬”的水平高多少。

他認為,國際油價下跌和美元走高限制了美聯儲加息的空間,直到今年年底,美聯儲也不會加息。

華爾街見聞此前還提到,全球經濟放緩正在對美國經濟造成壓力,2014年中以來美國通脹預期持續走低使得投資者開始押註美聯儲將推遲加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525

被濫用的年化收益率概念 大巧不工

來源: http://jackliinvestment.blogspot.hk/2015/01/blog-post_22.html

在投資界的確有許多扯淡的概念,其中一個最常見的就是“年化收益率”概念。從銀行定存宣傳到個人投資者都喜歡扯“年化收益率”。例如有人在一個月中賺了5%,他一算,這相當於年化收益率60%,於是感到非常興奮,如果他看仔細一些,會發現這5%收益其實是來自一個月之中的其中5天,換言之,他的年化收益率應該是365%,比60%高出好幾倍,那他豈不是應該更加興奮?如果年化收益率可以被準確計算,那麼它就只有一個答案,不可能像上面例子中說的,有多個答案。

事實上年化收益率的計算只是人們一廂情願,或者盲目樂觀的表現。一年有12個月,其中一個月取得多少收益不等於在其餘11個月中能夠取得相同的收益。我今年第一個月就取得25%的收益,如果計算年收益率,那不就是300%?如果我把樂觀和一廂情願發揮到極致,年年都300%,那我不用多久就成世界首富了。這不是扯淡又是什麼?

連初中生都能明白的道理,怎麼還有那麼多人使用它?原因很簡單:使用它的人很清楚大多數人熱衷於追逐近利,很清楚大多數人太容易變得盲目樂觀。只要稍微刺激一下這些人,他們的樂觀情緒就立刻轉化為貪婪,而貪婪將把剩餘的智商吃的一幹二淨。

我極其厭惡那些隨便使用年化收益率的人,正如我討厭開賭場的人一樣,他們做的是同一類事情 - 就是利用人類的弱點來引誘他人掉入陷阱。

如果你看到聽到誰說過去十天、半月、一個月、兩個月、半年。。。獲得多少收益,再補上一句“等於年化收益率多少”,那你可以肯定對方要麽智商有問題要麽人品有問題,這種人絕對應該敬而遠之。

讓我們退一萬步講,即使一個人過去數十年的年化收益率都很高,例如25%,他也無需特別來說明這個數字,因為他清楚這僅僅是正確投資的結果,他清楚正確的投資有很高機率獲得好的結果,而錯誤的投資同樣有可能獲得好的結果,只是概率很低罷了,因此強調結果毫無意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889

對投資收益率的誤解 大巧不工

來源: http://jackliinvestment.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12.html

有人拿一張某基金的介紹單張來問我該不該投資該基金。他說該基金最近三年的投資收益率大約是16%每年。我細閱了單張的內容,發現該基金主要投資於生物科技類的美國公司,成立至今18年,累積總收益170%。於是有了以下對話:

我:一個運作18年的基金總收益170%,年化收益率應該是多少?

他:(通過計算)才3%?

我:是的。

他:但是最近三年回報率有16%。

我:這說明這個基金的業績起伏很大,而長期總體業績不佳。那個推薦基金給你的銷售人員 
如果不是無知就是居心不良,只提表現好的年份,其它年份不提。

他:那每年投資收益率要多少才能接受?8%?12%?

我:我覺得零收益率也可以接受,前提是市場平均收益率是負數。如果市場的長期收益率是25%,那麼即使是24%的收益率我也不能接受。

通常銷售投資品的人會告訴銷售對象該投資品最近幾年的表現是如何地好,他們會說出一個年化收益率的數字,銷售對象通常會樂觀地估計接下來的時間該投資品也有相近的表現,退一萬步來看,即使該投資品能夠保證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也有相同的表現,它也不能夠估計這個回報率是否戰勝市場,除非它同時也能預測市場的未來收益率是多少。然而,這是絕對不可能的。而對於投資者而言,重要的不是年化收益率有多少,而是年化收益率跑贏市場多少。

我經常看到、聽到有人“謙虛”地表示每年有10%、15%、20%。。。的收益率就滿足了。似乎他們已經對未來市場的平均收益率瞭如指掌。這種認識除了讓人在不知不覺間承擔了額外風險之外,也沒什麼壞處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907

總統“口誤”引發的慘案:白俄羅斯國債收益率飆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783

1200x-1

“重組”還是“再融資”,傻傻分不清楚。

昨天,市場用生動的事實“教育”了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童鞋,口誤可真是要不得啊。

盧卡申科因為在講話中將債務“再融資(refinancing)”誤說成債務“重組(restructuring)”,導致白俄羅斯國債收益率短時間內從12%飆升至25%。雖然他事後糾正了錯誤,並承諾好基友普京會給錢,但收益率也只是回落到18%,依然比之前的水平高出不少。

20150129_belarus_0

據彭博,最開始,盧卡申科童鞋講話的大意是這樣的:

“今年,我們需要償還40億美元債務。如果遇到困難,我們會開始進行債務重組(restructuring)的對話。”

大概是察覺到什麽不對……2小時46分鐘之後,盧卡申科又對剛才的講話進行了澄清:

“請鎮靜,我想說的是我們對債務進行再融資(refinancing),我剛才說錯什麽了嗎?再融資我們的債務。我剛才說,我們今年要償還40億美元債務。”

“俄羅斯總統普京已經準備為我們提供5億美元貸款。”

見聞君在這里簡單地說明一下:債務重組可能意味著債務違約,即對債務進行減記或者展期等操作(說得直白點就是少還錢和晚還錢),這將大大損害債券發行方的信用,從而提高未來的融資成本,也就是債券的收益率;而再融資是指通過再次融資償還之前的債務(直白的說就是借新錢還舊錢),不構成違約。

好吧,這麽高深的金融名詞,實在是有點難為盧卡申科了。

不過,投資者之所以對“口誤”如此敏感,與白俄羅斯面臨的嚴峻經濟形勢有關。作為獨聯體國家,歐美對俄羅斯的制裁同樣讓白俄羅斯受傷不已。受俄羅斯拖累,白俄羅斯盧布2014年貶值近30%,迫使該國央行1月9日將利率提高至25%的驚人水平。

同時,白俄羅斯外匯儲備不足60億美元,但外債總額卻超過120億美元。截至2014年1月1日白國家外債總額為124億美元,同比增加3.3%(2013年1月1日為120億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9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