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可爭鋒 RaymondJook祝振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6402970101j2hf.htmliMoney原文(簡體版),13-02-2014
對沖基金之王據《金融時報》報導,索羅斯(George Soros)Soros FundManagement旗下的量子基金(286億美元規模)去年上升約24%,賺得55億美元,使其成立至今累計總回報達396億美元,壓倒達利奧(RayDalio)Bridgewater Associate旗下PureAlpha基金(790億美元規模)的392億美元歷史總回報,再度成為宇宙最強對沖基金之王。
索羅斯去年成功押注全球金融危機結束,並看淡黃金及拋空日圓,成為他去年主力賺錢的交易。不要少看24%的年回報,因為其資產規模龐大,投資策略必須多元化及以宏觀及流通量高的資產類為主力(例如商品及外
夕陽行業 RaymondJook祝振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6402970101j6dv.htmliMoney原文,20-02-2014
筆者週一(17日)參加了香港通訊事務管理局(通管局)籌辦的本地免費電視牌照公眾諮詢聽證會。會上電視廣播(無線,00511)及亞洲電視(亞視)管理層分別作簡單演說及播放宣傳短片,然後開放給席下市民公開參予評論。
評論者基本分為兩個陣營,大部份為反對亞視續牌者,和一小撮支持亞視的死硬忠貞分子。精彩的地方是兩派都各走極端,甚至互相人身攻擊指摘持異見者,又或將發牌政治化,使事件演化成為親中及民主派之爭。
抨擊兩家電視台的理據其實都是老生常談,例如指摘亞視不停重播節目,錯報前中央領袖人死訊,將高清數碼頻譜浪費轉載中央及國內電台;指摘無線者則指出其劇集內容老套,千篇一律,及製作馬虎。
亞視缺乏續牌條件筆者沒有機會在會上發言,但贊成收回亞視的牌照,或起碼收回部份頻譜及發給有賢之士經營。假若香港政府認為香港電視(01137)缺乏財力,所以不發牌,通管局更沒理由延續亞視牌照。眾所周知,亞洲收視率超低(雖然她在會上堅持某調查指出亞視佔40%收視率),根本沒有廣告客戶,每年虧蝕估計兩億港元以上。
雖然在續牌計劃書中,亞視承諾於2016年至2021年投放27億元資金(無線亦只是63.36億元),但這筆資金從何而來?通管局是否容許本地免費視台明目張膽的國有化?
國內節目帶領潮流筆者一直指出,本地免費電視是夕陽行業。受到互聯網及科技衝擊,年青人可以隨意通過手機或電腦免費瀏覽高質素的國外節目或劇集,坐在電視機旁的觀眾人數只會愈來愈少,時間肯定是傳統免費電視最大的敵人。
另一種衝擊是國內電視節目興起及其質素提升。隨著普通話愈來愈普及,內地文化和香港文化會進一步融合。以前香港輸齣電影電視節目到內地,影響內地的流行文化,現在由於中國市場巨大及經濟進步,大量高質數及投資巨大的節目產生。例如近來在nowTV播放,由湖南衞視製作的熱爆人氣綜藝節目《我是歌手2》,不但有香港歌手參賽,節目的音樂總監也是香港人。
無線及亞視也曾經辦過同類型的綜藝節目,但老實說內地和香港辦的水準實在差天共地。前者的參賽者都是頂尖的職業歌手,配合著龐大的專業樂隊伴奏,表演氣氛濃厚。後者如無線製作的《星夢傳奇》,參賽者大部份是連基本歌唱技巧欠奉,甚至五音不存的寂寂無名藝員。
主辦者光靠低成本就地取材,觀眾因為沒有節目可選擇而被迫收看,強將演唱者走音當成娛樂。假若本地節目還是故步自封,電視台抱著吃老本的方法經營,看來不需要多長時間,香港觀眾可能寧願收看內地節目,也不願意觀看本地電視。
強者愈強 RaymondJook祝振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6402970101jel0.htmliMoney原文(簡體版),06-03-2014
年初至今恆指表現乏善足陳,傳統舊經濟板塊一如所料繼續受壓。相對來說,新經濟相關及個別中小型股,則繼續延續去年中開始的牛市。香港投資者對年初以來不停創出新高的騰訊控股(00700)趨之若鶩之際,其實在美國上市的中資科網股表現更凌厲。騰訊今年上升了28.4%,相對它們,仍舊跑輸一大截。
資金繼續流向增長股香港股市有點重覆去年的內地A股,即上證綜數下跌,代表三四五線股的深圳創業板卻狂升。香港股市的兩極化是由於缺乏外資的入市下,恆生及國企指數不振,本地基金惟有聚焦於小數有高增長的板塊,寧願付出溢價持有或增持。愈兩極化,愈多落後的基金被迫將資金由低估值,但缺乏表現的舊經濟板塊調配至高估值,但處於牛市中的新經濟板塊。循環不息,連帶不願意止蝕的散戶,最後也把組合內虧蝕股票轉移到最熱門的股份,週期便可能完成。
電子商貿市場寵兒最近很多最高估值的科網股,陸續公佈2013年業績,有部份由於成績超於預期,公告後再創新高。但假若低於預測或者暗示未來業績放緩,股價即時下瀉,遭市場唾棄。所以高增長股是雙刃利劍,業績增長加速時估值可以不理性地提升,反之可以一夜之間雙位數下跌。
例子是從事B-to-C電子商貿的噹噹網及唯品會。前者去年第四季轉虧為盈達2,170萬人民幣,同期銷售同比上升22.1%至19.7億,活躍客戶增長18%至890萬人,股價5日內升79%;後者宣佈去年第四季銷售同比上升117.3%至6.5億美元,同期純利上漲300%至2,540萬美元,活躍客戶增長119.5%至570萬人。其股價於公告後一天內狂升32.4%(現時市值高達95.7億美元),榮膺今年的中國科網股王。
噹噹網及唯品會預測今年首季銷售同比增長分別為30%及介乎106%至109%之間。比較舊經濟股份,這些直接擁有平台及客戶的電子商貿公司,盈利能見度及前景都秀麗得多。
高增長股的最大風險是市場期望過高,未來季度業績或指引一旦有落差,股份有機會隨時遭受拋售。例如剛公佈業績的美國上市中資太陽能股阿特斯陽光電力(CanadianSolar,CSIQ),去年第四季銷售及盈利低於預期,加上調低本年度首季銷售指引,公告後股價當天立刻下挫10.65%。投資這些增長股,如果只是跟風高追,隨時被過山車般的股價震傷。
股益披露:筆者旗下基金持有部份上列股票
價值相對論 RaymondJook祝振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6402970101jmfq.htmliMoney原文(簡體版),20-03-2014
增長股跑贏價值股過去一年,中港增長股大幅跑贏價值股,皆因傳統經濟板塊的代表要不是被新經濟公司逐漸侵蝕而丟失市場(例如零售及百貨公司),就是受制於壞帳憂慮及信貸放緩(例如內銀及內房)。估值低通常由於公司盈利倒退,缺乏增長前景,又或者市場懷疑盈利持續性(如內銀及內房)。投資決定假如只基於眼前看到的估值(如歷史市盈率),便很容易墮進價值陷阱。
偉仕估值大落後假如有一隻2013年市盈率只有6倍,每股盈利增長達13.1%,息率達3.9%(派息比例為23.89%),股本回報達14.8%,正現金流的股票,你會投資嗎?這些歷史數字可能仍然不夠說服力,業績紀錄又如何?這家公司過去7年的利潤以年度化率24.7%增長(中間只有1年持平及,1年倒退,1次發新股集資),這也只代表過去表現。
但假若未來兩年盈利增長起碼維持在15%至20%之間又如何?這樣便不同了,因為預計市盈率兩年後下降至只有4倍多一點。換句話說,今天投入的資金,4年至5年後便可以回本,價值於是可以在較短期內體現。筆者說的是,剛公佈2013年度業績,在中港及東南亞從事分銷科技及電子產品的偉仕控股(00856)。
市盈率或估值的高低,永遠與盈利增長預測速度成正比關係,即增長愈快,市場給予的估值溢價便愈高。市場效率失衡,導致股價被錯誤低估,主要是由於市場不能準確判斷增長前景,或對公司管治有保留。要找出高於市場指數回報的股票,便需要發掘出在估值,增長及管治上相對失衡的公司。
偉仕今,明兩年增長將會由數組引擎帶動:1)內部管理重組及提升,令中國及印尼市場佔有率上升,例如公司從內地對手取得了夏普(HP)伺服器的代理權,今年將首次提供盈利貢獻;2)電子商貿客戶(包括京東,易迅,國美在線,蘇寧及亞馬遜等)保持高速增長(電貿商佔總銷售比例由2012年的3.13%增加至2013年的5.05%);3)移動裝置及云端計算業務繼續增長;4)營運及財務效率提升,以至毛利率得以改善。偉仕的股價升幅,可能不如高增長的科網股,但由於估值低,風險及波幅也相對較低。公司去年8月中期業績公告,恢復盈利增長後,其股價已反彈了超過67%,大幅跑贏恆指同期的負3.3%,但相對於其他科網科,其估值仍然大幅度落後。
權益披露:筆者旗下基金持有偉仕控股股份
市場引力 RaymondJook祝振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6402970101jmfm.htmliMoney原文,13-03-2014
收購合併延續熱潮假若去年開始的科網熱潮是由業績帶動,今年的熱潮則是由收購合併延續。上期指出,大量於美國上市的中資科網股票過去一年大幅升值,大部分都因為有高速增長的業績支撐。估值提升,股票受追捧,自然有很多投資銀行家向上市公司管理層及大股東提出各種財技方案。
龍頭科網公司被市場趨之若鶩,往往可以藉著自身名氣入股其他上市公司,帶來炒作。合適的收購合併可創造協同效應,但不能排除有部分收購可能純粹以財技套錢。因為市場氣氛熾熱,相關人士實在很難抵擋富貴逼人來的誘惑。
經營業務及建立公司品牌網絡,均需要極耗時間及大量精力,相比在股票市場賺錢,後者實在容易及輕鬆得多。筆者記得在1997年紅籌股熱潮高峰之時,凡是中國光大集團(當時被市場冠名為「紅籌收買佬」)沾手及入股的上市公司都會狂升,當然亞洲金融危機過後,這些公司在業務上根本和光大並無任何合作,股價最後被打回原型,當時董事長朱小華,後更因為受賄而鋃鐺入獄。
美國中資股退市潮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愈來愈多老一批在美國上市的大型中資股,因為估值低迷,而決定退市。去年有分眾傳媒(FocusMedia,FMCN),巨人網絡(Giant Interactive,GA)及今年1月宣佈私有化的盛大遊戲(ShandaGames,GAME)。後兩者均是在內地經營大型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Role Playing Game,MMORPG)網遊龍頭公司之一,但因為市盈率長期在7至8倍以下,所以最終退巿。
筆者猜測部分退市公司可能會把業務重組包裝後到香港上市,因為投資者願意付出10多倍以上的巿盈率買入網遊股。上市公司永遠都是流向願意付出最高估值的市場,所以過往幾年一些原來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國概念股,包括現時的恆指成分股中國旺旺(00151)都跑到香港上市,皆因投資者願意付出高昂溢價給中國消費股。
新模式衝擊傳統行業憑著本身規模,騰訊控股(00700)及阿里巴巴透過入股分別進駐到對方的地盤,希望將互聯網的生態糸統據為己有。例如最近騰訊花2.15億美元入股即將在美國上市的中國第二大電子商貿公司京東商城15%股權。阿里則於去年4月用5.86億美元購入新浪微博18%股份,抗衡騰訊的微信。雙方又在物流,電子支付及網上金融服務鬥過你死我活。眾所周知,互聯網領域裡贏家盡得天下,所以在食物鏈上的各環節都必須寸土必爭。
內地互聯網行業的進化極其迅速,筆者最近聽到最新冒起的商業模式為:1)C-to-B(Consumer toBusiness),即類似團購但配合O-to-O (Online toOffline),例如電子商貿易公司擁有註冊會員,然後集合他們的購買力向不同的傳統零售商以折扣採購;及2)P-to-P(Peer toPeer),例如利用擁有專業知識者的兼職者提供類似電話服務中心的諮詢服務。這些新業務模式都有可能對傳統行業及現有電子商貿公司帶來衝擊。
股市過山車 RaymondJook祝振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6402970101ju6t.htmliMoney原文(簡體版),03-04-2014
耶倫言論左右大市新經濟及強勢股過去兩週由天堂急速下墮至地獄,然後短短三數天又強烈反彈,收回部份失地。拋售主因是,美國聯儲局主席耶倫(JanetYellen)於3月19日發佈會透露加息週期將早於預期(停止買債後6個月開始執行),市場反彈則由於耶倫於3月31日發表演說,認為工資增長太緩慢,就業市場仍然低迷,要回覆經濟健康,仍有一段長路,暗示低利率在可見未來或保持不變。
高估值科網股趁機擴展筆者認為耶倫旨在測試市場反應,讓投資者逐步消化加息期望,以減少日後加息時對股市造成的衝擊。在美國上市的中資股(大部分為科網股),隨著耶倫的言論應聲下跌及應聲反彈(20%至30%上落是等閒事),證明這兩個星期的波幅主要受宏觀經濟前景及市場風險溢價所帶動。
基金經理基本上被耶倫牽著鼻子著走,一窩蜂被嚇退,跟著又爭先恐後的重新入市,作為專業投資者,如果反應不夠迅速果斷,便很容易被對手拋離。散戶反應一般較慢,尤其已在最低位止了蝕,面對突然反彈,只能望門輕嘆。
這兩三個星期的波幅,為高估值科網股提供健康調整機會,令整個板塊有延續升勢的空間。從公司業績增長去判斷科網股的合理估值是非常困難,因為大部份龍頭公司仍然處於高速成長期,而且一如前文判斷,高估值的龍頭公司將把握市場給予的機會,透過股本融資或發行新股的方式併購網上及網下業務,從而加速自身成長及擴展和鞏固其生態系統。
收購合併或利估值最近差不多每隔一段短暫時間,便聽到某家公司被騰訊控股(00700)或阿里巴巴入股或收購的消息。收購範圍包括美國和香港的上市公司,以至內地的私人公司。假若收購的項目可立刻提供協同效應,本身的估值便可再進一步的提升。
預期利息逐漸上揚,不少藍籌公司已經搶閘透過股本融資或者變賣資產,以減少日後負債。例如新世界(000017)的供股及低位私有化新世界中國(00917),和黃減持屈臣氏及招商局國際(00144)的強制可換股債券,管理層知道今天不集資,未來的融資成本將會更高,更難。
增發股本,現有小股東權益立刻被攤薄,但假如不跟隨一起供股,將會輸得更厲害,正是「供又死,不供死得更慘」。所以有管治問題及經常增發股本的公司,股價一般都會長期跑輸大市。要避免遭受折騰,最好還是遠離這類股票。
退市之選美國上市的中資網遊股估值長期低迷,市盈率只有6至8倍。繼巨人網絡(GA)及盛大遊戲(GAME)宣佈退市後,筆者猜測下一隻最有可能退市的應該是搜狐(SOHU)持有67.9%的下屬網遊公司暢遊(CYOU),她的歷史市盈率只有5.9倍(15.6億美元市值),公司淨現金達5.66億美元,相等於市值的36.3%。
權益披露:筆者旗下基金持有騰訊及暢遊股份,並隨時於市場買入或沽出
低估值vs.高估值 RaymondJook祝振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6402970101jyyb.htmliMoney原文,10-04-2014
過去一個月在美國及香港上市的中資科網股,從高位平均調整了20%至30%。一時間,市場充斥著泡沫爆破的氣氛,同期舊經濟股如內銀及內房股等由低位反彈10%至20%,一洗頹態,大有「鹹魚翻新」之勢。
市場資金明顯由高估值的擁擠(Over-Crowded)板塊(大部分為二三線股)流向低估值的低持倉(Under-owned)指數成分股,造成恆指升,個股跌的現象,剛好是年初的反照。
科網股調整當然有許多催化劑,筆者相信,美國預期提早加息是其一,內地突然加強監管電子金融是其二,估值高及太多基金過分集中持有是其三。因市場恐懼加息,引發納斯達克指數急促調整,最後造成骨牌式下跌效應。市場反咉資金進行「板塊輪換」及「回歸中間值」的典型換馬活動,大市最近上升,代表資金沒有明顯流走跡象。
內銀核心問題未解決根據過往兩三年的經驗,由於種種不同宏觀原因,中資金融股每年平均都有一次至兩次反彈,但每次升勢都不過兩三個月,今次的催化劑明顯是來自批准增發優先股措施所帶動。筆者的看法是,此舉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內䬶股的估值的確很便宜,平均預測市盈率只有5至6倍,市帳率不到1倍,息率有5%至7%,但想深一層,這堆數字代表著甚麼前景?第一,大部份的內銀股都有需要及有可能通過增發優先股或供股集資,來提高核心資本充足率,換句話説,小股東很大機會需要掏腰包把收到的股息,甚至更多資金回撥給上市公司,要不就接受被攤薄的命運。第二,估值低迷,但內銀IPO仍然源源不絕,過去一年就有四家內銀在香港上市,內銀股供應有增無減,進一步壓制板塊估值。估值低,仍堅持上市,顯示內地銀行資本充足率不足問題嚴重。第三,銀行利率市場自由化是大勢所趨,將來存款利息必定逐步開放,淨息差必定收窄,銀行收益必定受壓。第四,中央政府將電子金融開放給科網公司,必定帶來更多競爭,衝擊傳統既得利益者。第五,內地的壞帳呆帳及影子銀行問題非一時三刻能解決。假如壞帳撥備稍為嚴謹,淨息差收入下降,理財產品收益減少,內銀股的盈利理應倒退,真實市盈率可能是雙位數,所以其估值並非表面看來那樣便宜。
創新增長維持高估值相反科網股市盈率動輒高達20倍至100倍之間,是否代表沒有投資價值?和1999年至2000年的熱潮不一樣,現在的龍頭科網股擁有多年盈利紀錄,規範巨大,現金流強勁且沒有負債。很多高增長的個別公司市盈增長率(PEG,市盈率除以盈利增長率)都低於合理水平的1倍。
於美國上市的一批科網公司將會在5月底前宣佈今年首季業績,保持高速增長者肯定能維持較高估值。長線而言,假設公司可持續創新及増長,高估值便不是一個問題,尤其是擁有用戶羣的平台公司。最佳例子是美國的阿馬遜(Amazon,AMZN),其過去十年平均市盈率都保持在60至70倍以上,最近股價回落,預測市盈率仍然高達169倍。能夠倣傚阿馬遜成功之道者,就是可長線投資的對象。
小型股災 RaymondJook祝振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6402970101k9e7.htmliMoney原文(簡體版),01-05-2014
4月恆指雖然大致持平,但除了追蹤指數的基金,估計大部份以長倉為主的投資者都會在這個月損手爛腳。一直跑贏大市的科技及互聯網股,濠賭及彩票股,環保及新能源股及一眾二三線股均同時大幅度急促調整。不只港股下跌,美國的科網及在納斯達克上市為主的動力股同樣遭到拋售。
本來以為「滬港通」利好股市,結果卻令大部分相對內地A股有溢價的H股價回落。結論是,不理好壞,過去兩個多月所有擁擠交易股(Over-crowdedTrades)都受到減持。愈少基金持有或者成交欠奉的股份股價反而較穩定。香港股市更明顯的是,指數起伏不大,過去一直跑輸或者業績不理想缺乏基金持有(Under-owned)的成分股反而跑贏。績優股在4月份也不能倖免,只要估值稍高及升幅過多,便有可能被這輪近乎恐慌性的拋售潮打下來。
強勢股或技術反彈市場氣氛對增長股由年初熾熱轉為冷卻,轉捩點是美國加息期望提早開始。恆指過去一年多表現一直不濟,股市資金並沒有增加,因為外資看淡中國,資金沒怎流入,這種情況俗語叫做「塘水滾塘魚」。有限的機構資金只集中持有少數高增長的板塊或個股,很多只是作短線炒作,所以市場氣氛一轉差,便爭先恐後退出,形成雪球效應。
上升時沒法估頂,下趺時也很難估底,尤其是非基本因素,純粹由市場氣氛帶動的恐慌性拋售。因為這次並非因宏觀系統性問題帶來危機,以這次強勢股回落的速度看,5月有可能看到技術性反彈,原因為:1)很多強勢股及增長股業績基本上沒有問題,盈利仍然保持高速增長,一輪調整後估值已變得比較合理;2)從技術層面看,很多股份已下降至200天平均線或者RSI觸及30以下,已屬超賣;3)開始有公司出來回購股份或大股東增持;4)阿里巴巴即將在美國上市,其高增長電子商貿故事將會在全球路演不停地宣傳,海外投資者可能對估值已回落的其他科網股重拾興趣;5)大部分於美國上巿的中資科網股,將於5月宣佈今年首季業績,績優股有望迫使拋空者平倉。
非理性拋售後,缺乏基本因素及質素欠佳的股票將會在短時間內難以翻身,但市場資金最終會重返質優的增長公司,所以此刻最重要的是保持實力,在市場轉勢時有信心及膽量重新入市,盯準擁有平台的龍頭公司。美國聯儲局剛剛舉行議息會議,除了計劃中繼續減少每月買債100億至450億美元外,主席耶倫(JanetYellen)重申,美國在可見未來將繼續保持超低息;更重要的是長期通脹有望穩定,令聯儲蓄局有條件保持低息環境。
新經濟乃大勢所趨筆者的看法是新經濟股今次應該是調整市,並非熊市。理由很簡單,只要看看身邊周圍愈來愈多人轉移到網上購物,生活習慣環繞智能手機,就知道這是長線結構性的改變。網絡帶來的方便及價格優勢,令曾作線上購物的人都不願意離開互聯網世界。
莫耶斯的啟示 RaymondJook祝振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6402970101k9e2.html香港經濟日報MoneyTimes原文(簡體版),25-04-2014
莫耶斯上任曼聯領隊不夠10個月,因為球隊戰績大走下坡,最終不能避過解僱辭退命運。從管理學上看,他的失敗將會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反面個案研究。事後有不同的死因研究分析:
莫耶斯失敗原因1)假如前任是歷史上最成功及偉大的領隊,繼任者永遠只能活在前人的陰影,因為能超越前人的可能性小之又小。在壓力下,所有犯錯都會被無限地放大,令爭取成功更困難。2)接任時立刻全面更換教練團隊,將受愛戴及一直並肩作戰的1隊教練裁走,換入沒有威望但服從自已及熟悉的前愛華頓團隊,希望借此鞏固自己在曼聯的勢力。從這點可看出莫耶斯的缺乏自信,首領缺乏信心,自然更難令下屬聽從命令。3)去年夏天沒有把握時機加強軍力,改善最脆弱的中場,反而浪費了大量時間追逐一些不可能買到的球員,然後在轉會窗口最後一天高價買入質素欠奉及踢法不適合的前愛華頓中場球員費蘭尼。這次收購亦反映出莫耶斯及管理層缺乏周詳計劃或說服力去收購高質素球星,甚至有點用人唯親的感覺。4)一個從未贏取過任何錦標的領隊,根本無法駕馭及取得已經獲獎無數的球星尊重及信服,令管理無法有效執行。5)無戰績的新領隊企圖改變球隊一直勝利的風格及踢法,由積極進攻變為謹慎防守,由戰術靈活變成呆板,結果失丟更多球員的信任及支持。6)季中已傳出和元老球員兼職教練傑斯及其他資深球員不和消息,顯示他不願意聆聽意見及爭取人心。7)除了球技外,球隊表現需要球員團結及賣力,缺乏爭勝鬥志的球隊,就算球星如雲,結果連弱小的對手也敵不過。8)莫耶斯過往帶領愛華頓時擁有紮實的往績,但始終只是一隊中游球會,相對大部份曼聯球員都是曾經贏得錦標的億萬富翁,所以這次身份地位不同的盲婚(莫耶斯受前任領隊費格遜欽
點委任)最終要離婚收場。
現代企業出現同類事情就是空降不同企業文化的高層管理成為公司主管,然後試圖大刀濶斧的改革。近年較顯赫的失敗例子是美國百貨公司JCPenney(JCP)於2011年6月高薪聘請前蘋果零售主管莊遜(RonJohnson)成為首席行政官,試圖將公司由一家走中低檔打折扣的家庭式百貨轉型為中高檔品牌百貨,結果經過多季度大幅虧蝕後,莊遜終於在2013年4月掛冠離開。要改變一家虧蝕及倒退的公司已經很困難,試圖改變一直成功的企業文化,肯定更難上加難,遇上的員工反抗阻力一定不少。
管理學的教訓莫耶斯個案的教訓是:1)管理能力的培養需要按步就班,能成功管理小公司
雅虎的啟示 RaymondJook祝振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6402970101k9e0.htmliMoney原文(簡體版),16-04-2014
阿里績優刺激股價持有阿里巴巴24%股份的雅虎(Yahoo,YHOO)剛剛宣佈今年首季度業績,每股盈利同比增長持平,關鍵是公告內披露阿里巴巴去年第四季度銷售增長66%至30.6億美元,盈利增長110%達13.5億美元。因為阿里巴巴業績超乎預期,市值367億美元的雅虎在收市後的延長時段曾經上升超過10%。擁有阿里巴巴37%股份的日本軟庫(9984JP)亦於第二天應聲上漲8.5%。
中資科網股仍受青睞據媒體報導,阿里巴巴將會於下周啟動美國上市程序,估計其估值將高達1,600億至1,800億美元之間。從市場對雅虎的反應來看,顯示對中資科網股的興趣仍未減退,更重要的是,亮麗的業績迫使拋空者急促平倉,拉動股價急升。過去一兩個月中美兩地的科網股均大幅調整,被沽空狙擊程度十分嚴重,但只要業績維持高增長,拋空者最終必然一窩蜂地離場。
從歷史市盈率通道圖看,騰訊控股(00700)於今年高峰時曾高於平均值達兩個標準差,金山軟件(03888)及慧聰網(08292)更超於3個標準差,已屬過分超買。後兩者因為增長更迅速,所以股價上升動力更激烈,估值更高昂。從統計學出發,99.73%的價值都是在平均值的三個標準差範圍以內,95.45%在兩個標準差以內,68.27%在一個標準差以內。所以大部分有5年以上上市歷史的公司,其估值通常會徘徊在兩個正負標準差以內。負三個標準差一般只會在股災時出現,正三個標準差則只在牛市出現。
業績期和IPO或成催化劑未來一個多月是美國上市公司的首季業績高峰期,假如大部分龍頭股業績理想,將有助市場氣氛回暖。此外,多家內地科網公司將會在這段時間往美國陸續闖關上市,包括阿里巴巴(傳聞集資額高達160億美元),新浪(SINA)剛分拆出來的微博(WB)(集資2.85億美元,阿里巴巴已入股19.3%,並於上市後增持至32%),金山軟件(03888)分拆的防毒軟件公司獵豹移動(CMCM,集資3億美元),從事電子商貿的京東商城(JD,集資15億美元),易居中國(EJ)分拆的O2O(Online-to-Offline)房地產資訊服務平台樂居(LEJU,集資1.95億美元),後兩者騰訊均已入股15%,成為戰略夥伴。業績公告及IPO的反應在短期內將會成為科網板塊的催化劑及寒暑表。
從阿里巴巴及騰訊入股上市公司的佈局,可看到兩家龍頭公司從線上鬥到線下,由內地鬥到香港,再鬥到美國,為的是鞏固及擴展自己的生態系統,並在各落後環節上保持與對手的競爭力。
權益披露:筆者旗下基金持有騰訊,金山軟件,慧聰網及易居中國股份,並隨時於市場買入及沽出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