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股災 RaymondJook祝振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6402970101k9e7.htmliMoney原文(簡體版),01-05-2014
4月恆指雖然大致持平,但除了追蹤指數的基金,估計大部份以長倉為主的投資者都會在這個月損手爛腳。一直跑贏大市的科技及互聯網股,濠賭及彩票股,環保及新能源股及一眾二三線股均同時大幅度急促調整。不只港股下跌,美國的科網及在納斯達克上市為主的動力股同樣遭到拋售。
本來以為「滬港通」利好股市,結果卻令大部分相對內地A股有溢價的H股價回落。結論是,不理好壞,過去兩個多月所有擁擠交易股(Over-crowdedTrades)都受到減持。愈少基金持有或者成交欠奉的股份股價反而較穩定。香港股市更明顯的是,指數起伏不大,過去一直跑輸或者業績不理想缺乏基金持有(Under-owned)的成分股反而跑贏。績優股在4月份也不能倖免,只要估值稍高及升幅過多,便有可能被這輪近乎恐慌性的拋售潮打下來。
強勢股或技術反彈市場氣氛對增長股由年初熾熱轉為冷卻,轉捩點是美國加息期望提早開始。恆指過去一年多表現一直不濟,股市資金並沒有增加,因為外資看淡中國,資金沒怎流入,這種情況俗語叫做「塘水滾塘魚」。有限的機構資金只集中持有少數高增長的板塊或個股,很多只是作短線炒作,所以市場氣氛一轉差,便爭先恐後退出,形成雪球效應。
上升時沒法估頂,下趺時也很難估底,尤其是非基本因素,純粹由市場氣氛帶動的恐慌性拋售。因為這次並非因宏觀系統性問題帶來危機,以這次強勢股回落的速度看,5月有可能看到技術性反彈,原因為:1)很多強勢股及增長股業績基本上沒有問題,盈利仍然保持高速增長,一輪調整後估值已變得比較合理;2)從技術層面看,很多股份已下降至200天平均線或者RSI觸及30以下,已屬超賣;3)開始有公司出來回購股份或大股東增持;4)阿里巴巴即將在美國上市,其高增長電子商貿故事將會在全球路演不停地宣傳,海外投資者可能對估值已回落的其他科網股重拾興趣;5)大部分於美國上巿的中資科網股,將於5月宣佈今年首季業績,績優股有望迫使拋空者平倉。
非理性拋售後,缺乏基本因素及質素欠佳的股票將會在短時間內難以翻身,但市場資金最終會重返質優的增長公司,所以此刻最重要的是保持實力,在市場轉勢時有信心及膽量重新入市,盯準擁有平台的龍頭公司。美國聯儲局剛剛舉行議息會議,除了計劃中繼續減少每月買債100億至450億美元外,主席耶倫(JanetYellen)重申,美國在可見未來將繼續保持超低息;更重要的是長期通脹有望穩定,令聯儲蓄局有條件保持低息環境。
新經濟乃大勢所趨筆者的看法是新經濟股今次應該是調整市,並非熊市。理由很簡單,只要看看身邊周圍愈來愈多人轉移到網上購物,生活習慣環繞智能手機,就知道這是長線結構性的改變。網絡帶來的方便及價格優勢,令曾作線上購物的人都不願意離開互聯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