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商務部消息,8月4日,歐委會對原產於中國的冷軋鋼板產品做出反傾銷調查終裁,決定實施稅率為19.7%-22.1%的最終反傾銷措施,並采取追溯征稅措施,這是近日歐盟對中國鋼鐵產品連續采取的第二次貿易行動。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負責人就此發表談話。
該負責人表示,歐盟針對進口冷軋鋼板產品采取保護措施,將會顯著擡高其國內價格,影響市場供給,削弱歐盟相關下遊制造業的競爭力。中方高度關註歐委會在本案中調高歐盟產業目標利潤率以及實施追溯征稅措施的做法。中方註意到,歐盟曾數次采取進口登記措施,但最終並未轉化為追溯征稅措施,本案成為近年來首個對進口商追溯征稅的案例。此舉增大了法律上的不確定性,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國際貿易。
該負責人強調,近期在中國上海閉幕的G20貿易部長會議,重申此前關於維持現狀和撤銷已有保護主義措施的承諾,並將承諾延長至2018年底。中方對歐盟隨即對中國鋼鐵產品連續采取貿易保護行動表示遺憾,呼籲歐盟信守在國際場合下做出的承諾,避免濫用貿易救濟措施,避免向外界發出錯誤信號。
該負責人指出,中國政府一貫主張審慎、克制、規範使用貿易救濟措施,通過磋商交流、業界合作等方式化解摩擦,實現互利共贏。中方願意加強與歐方的交流和溝通,妥善解決當前鋼鐵產業面臨的問題。
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第19次東盟—中日韓經貿部長會議上表示,中方支持東盟發揮核心作用,推動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在年內完成談判。
高虎城指出,東亞地區GDP總量達到18.6億美元,總人口接近22億,內需市場巨大。各國資源稟賦各異,發展階段不同, 加強經貿合作具有得天獨厚優勢。在世界主要經濟板塊中,東亞地區內部互補性最強,擁有較強經濟抗風險能力,可以實現從原材料、到加工制造、直到最終消費的完整經濟循環。持續不斷的產業梯度轉移還深化了區域內分工合作,帶動跨境投資和產業內貿易。
高虎城強調,中國將繼續堅定支持東盟在東亞合作中的主導地位,支持10+3在東亞合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支持東盟發揮核心作用,推動RCEP在年內完成談判。RCEP是東亞經濟一體化的主要載體,是當前全球經濟複蘇乏力形勢下,東亞經濟振興的重要方案。在今年年底完成談判是各方領導人在2015年峰會上提出的要求。東盟是RCEP的發起者和引領者。中方堅定支持東盟在談判中發揮主導作用,願與各方通 力合作,堅持包容、合作、務實的原則,兼顧各國不同發展水平,在堅定雄心水平的同時展示靈活性,抓緊解決分歧,力爭在年底前完成談判。
開展貿易便利化和物流供應鏈合作,促進貿易投資。亞太示範電子口岸網絡(APMEN)是亞太地區貿易便利化、信息化、無紙化的重要平臺。中國、越南、馬來西亞等成員港口已經加入網絡,希望韓國、日本以及東盟其他成員積極參與,中方願為東盟有關發展中成員示範電子口岸建設提供幫助。同時,中方建議在中日韓三國經貿主管部門已經完成供應鏈互聯互通聯合研究的基礎上,探討10+3供應鏈聯合研究,推進10+3物流供應鏈互聯互通,促進東亞地區貿易投資。
據東盟方面統計,2015年,中、日、韓分別是東盟第一、第 二、第五大貿易夥伴,與東盟貿易合計7086億美元,占東盟對外貿易總額的41%。三國分別是東盟的第四、第二和第五大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對東盟直接投 資合計313億美元,占東盟利用外資總額的32%。三國還分別是東盟的第一、第四、第三大跨境遊客來源地,2015年赴東盟旅遊合計2271萬人次,占東 盟入境遊客總數的41%,高虎城指出,東亞經濟從未如此緊密聯系在一起,東亞發展從未如此迫切,也從未如此充滿希望。
8月4日,在老撾首都萬象率團參加東亞合作經貿部長系列會議的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出席了第19次東盟—中日韓經貿部長會議。
前7個月的中國外貿數據日前出爐,進出口“雙降”態勢仍未扭轉。據中新網報道,中國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王東堂9日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外貿下行壓力加大,全年形勢不容樂觀。
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數據,2016年1—7月中國進出口總值約為2萬億美元,同比下降8.7%。其中,出口近1.2萬億美元,下降7.4%;進口8601.1億美元,下降10.5%。
王東堂表示,中國外貿仍保持回穩向好態勢。3月至今,中國外貿出口累計降幅已連續5個月收窄,出口情況好於美國、日本、韓國等世界主要經濟體。此外,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出口也好於總體水平。前7個月,中國對印度、泰國、俄羅斯出口均保持增長。
但他也指出,中國全年外貿形勢仍然嚴峻複雜,下行壓力加大,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而且面臨的困難不是短期的”。
此外,在需求整體低迷情況下,貿易保護主義越發嚴重。據商務部數據,1—7月中國出口遭遇80起貿易救濟調查,同比增長70%;涉案金額近100億美元,增長1.3倍。當前世界經濟複蘇越發緩慢,全球貿易加速下滑。據世貿組織統計,1—5月占全球貿易額90%以上的71個經濟體進口合計下降6.1%,其中日本、韓國、印度、俄羅斯、巴西進口降幅均超過10%。
王東堂表示,為穩定外貿增長,下一步將著力推動外貿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實施積極的進口政策,支持先進技術和關鍵零部件進口,合理增加消費品進口,提高高新技術產品和消費品進口比重。
美的集團於2016年8月10日收到中國商務部反壟斷局《不實施進一步審查通知》(商反壟初審函[2016]第224號),審核通過了本次要約收購涉及的經營者集中審查事宜,允許本次要約收購實施。
按照公司此前披露的要約收購的交割條件,公司還需要通過歐盟、德國、美國、俄羅斯、巴西、墨西哥的反壟斷審查;需要德國聯邦經濟事務和能源部對本次收購無反對意見;此外還需要通過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和國防貿易管制理事會(DDTC)審查。
商務部17日舉行例行發布會, 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回應“商務部是否認為滴滴、Uber符合經營者集中反壟斷的申報要求”時稱,經營者應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計算營業額後依法申報。如果達到申報標準,經營者未依法事先向商務部申報而實施集中,需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首先想問市場比較關心的滴滴、Uber合並案,目前進展怎麽樣?商務部是否認為滴滴、Uber符合經營者集中反壟斷的申報要求,市場關心中國互 聯網企業所涉及的VIE結構是不是應該成為反壟斷審查的障礙?
沈丹陽:關於滴滴宣布與與Uber全球達成戰略協議這件事情媒體都很關心,我們月初發布會上已經作了回應。針對你的提問,補充講幾個情況。也是針對媒體 比較關註的一些問題,給大家作一個回應。依據《國務院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我國經營者集中申報采取營業額標準。商務部公布實施的《經營者集中 申報辦法》規定了經營者營業額的計算方法。經營者應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計算營業額後依法申報。如果達到申報標準,經營者未依法事先向商務部申報而實施集中, 需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根據《國務院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規定》第四條,經營集中未達到第三條規定的申報標準,但按照規定程序收集的事實和證據表明該經 營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商務部應當依法進行調查。
中興通訊19日發布早間公告,稱美國商務部對公司出口限制緩期執行延至11月28日。中興通訊因涉嫌違反對伊朗的制裁,美國政府3月對其實施嚴苛的出口禁令。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以下簡稱“BIS”)較早前曾作出裁定,對(限制向中興出口)決定作出修訂,設立臨時普通許可,對本公司及深圳市中興康訊電子有限公司的出口限制將不會在2016年6月30日之前實施,後續該臨時普通許可延期至2016年8月30日,本公司獲悉BIS已作出進一步裁定,將臨時普通許可進一步延期至2016年11月28日(美國時間),該裁定自2016年8月19日(美國時間)起生效。
這意味著,美商務部對中興出口限制令再次延期3個月執行。
最後中興通訊表示,公司將繼續與相關美國政府部門保持合作,積極與相關美國政府部門溝通,以尋求最終解決方案,並將嚴格遵守與出口限制相關的美國法律法規。
此前,中興通訊就美國商務部對本公司實施出口限制措施的決定的相關事項及其進展分別於2016年3月9日、2016年3月23日、2016年3月29日、2016年4月7日及2016年6月28日進行了公告。
今年3月8日,因認定中興通訊涉嫌向“被制裁國”出口美國技術,美國商務部向中興通訊三家實體公司以及一家國際貿易公司開出出口限制令,規定自2016年3月8日起,美國出口管制條例(Export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下的產品供應商須申請出口許可才可以向前述四家公司供應該等產品,並實行否決性假設的許可審查政策。此後因為中興通訊的積極溝通和談判,美商務部對決定作出修訂,設立臨時普通許可,先是同意對中興出口限制將不會在2016年6月30日之前實施,後該臨時普通許可又被延續至8月30日。
據外媒報道,中興早前同伊朗簽署價值百萬美金的合同,合同規定中興將向伊朗最大電信運營商伊朗電信(Telecommunication Co of Iran)提供美國頂級科技公司的硬件和軟件,報道稱前述美國頂級科技公司包括微軟、IBM、甲骨文、戴爾,但後者均表示不知道有伊朗合同一事,美國商務部此後針對此事開展調查,調查的焦點在於中興是否從前述頂級科技公司中獲得了產品,並將產品賣給了伊朗,外媒還稱美國商務部最終獲取了一份中興內部資料,內容有關前述向伊朗出口的計劃,但美國商務部高級官員拒絕評價中興是否執行了這些計劃。
商務部部長助理張驥今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中國鋼鐵產品的出口完全是靠比較優勢,靠競爭能力實現的,沒有任何補貼。中國現在無論是鋼鐵的人均積蓄量,還是出口占產量的比重,還是產能利用率,在世界範圍仍處於合理水平。中國去產能的決心、意願、行動和成效都在全球領先。
現場有媒體提到,今年國內鋼鐵消費下降,但是今年的鋼鐵出國量的企業同比增長,出國的價格還便宜,所以國際社會上有擔憂,中國的去產能還不夠,如何看待這樣的情況?
對此,張驥表示,鋼鐵產能過剩問題現在國際社會逐步形成共識,這是一個全球的問題,需要共同應對。產能過不過剩都是相對的,是相對於需求而言的。
他介紹,從供給側看,現在全球很難找到真正不過剩的產品。中國的鋼鐵產能是以內需為主的,產量雖然占世界近一半,但消費也快接近一半。我國鋼鐵出口占產量的比重,最高的年份也僅達到13%左右,而有的國家早已超過40%。中國現在無論是鋼鐵的人均積蓄量,出口占產量的比重,還是產能利用率,在世界範圍仍處於合理水平。
因此, 張驥表示,對於中國的鋼鐵產能過剩一定要非常理性的看待,總量大本身不是問題,取決於是否公平競爭,最終取決於競爭力。
他強調, 中國鋼鐵產能的定位是為了滿足內需,從來沒有定位為一個出口支撐性行業。而且中國70%的出口市場基本不產鋼,必須要依靠進口。即使出口到一些發達國家,出口的鋼材品種總體是互補性的。幾年前,中國還主動對出口的部分鋼鐵品種加征出口關稅。“我們對部分鋼鐵出口產品采取了限制措施,怎麽可能還去補貼呢?”
張驥表示,中國出口的鋼材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在平等競爭的情況下賺點錢而已,如果是虧本買賣,企業不會去做,老百姓也會質疑。所以,中國鋼鐵產品出口完全是靠比較優勢,靠我們的競爭能力實現的,沒有任何補貼。中國不會大量進口,通過加工,再出口一些中低檔的產品,把汙染留給中國。中國去產能的決心、意願、行動和成效都在全球領先。
商務部決定自2016年8月3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白羽肉雞產品繼續征收反補貼稅,實施期限5年。 商務部裁定,如果終止反補貼措施,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白羽肉雞產品補貼可能繼續或再度發生,對中國白羽肉雞產業造成的損害可能繼續或再度發生。
9月2日,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在商務部例行發布會上回應滴滴宣布與優步合並事項稱,滴滴優步合並未向商務部申報,目前,商務部已對滴滴優步合並案開展反壟斷調查,兩次約談滴滴出行,要求其說明交易情況、未申報的原因,提交有關文件、資料。
沈丹陽說,2016年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與優步全球達成戰略協議,將收購優步中國的全部資產。8月2日,交易雙方履行股權變更登記手續,完成交割。此案此前未向商務部申報;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註後,亦有舉報人向商務部舉報該交易當事方未依法申報。
商務部正在根據《反壟斷法》、《國務院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經營者集中申報辦法》和《未依法申報經營者集中調查處理暫行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對本案依法進行調查。截至目前,商務部反壟斷局已經兩次約談滴滴出行,要求其說明交易情況、未申報的原因等情況,並按商務部提出的問題清單提交有關文件、資料。
沈丹陽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繼續依法推進本案調查工作,保護相關市場公平競爭,維護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此前,滴滴出行高調宣布與Uber全球達成戰略協議後,滴滴合並優步中國。而這起並購案是否面臨反壟斷審查成為輿論焦點。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曾在例行記者會上對此回應稱,目前尚未收到滴滴和優步中國相關交易的經營者集中申報。
沈丹陽當時曾表示,按規定,凡符合《反壟斷法》規定申報條件和《國務院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中申報標準的,經營者均應事先向商務部申報,未申報的不得實施合並。
按照《反壟斷法》規定,是否違法看的不是壟斷狀態而是壟斷行為。根據《反壟斷法》,如果一家公司市場份額超過二分之一,或兩家合並後超過三分之二,會被推定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根據易觀智庫最新發布的《中國專車市場趨勢預測報告》顯示,2015年滴滴專車、Uber與神州專車始終占據行業三甲位置,四季度三者服務訂單量占比分別為79%、8.7%和7.8%。用戶覆蓋率,滴滴專車在去年四季度活躍用戶覆蓋率為84.2%,Uber為17.4%。
9月2日,在商務部例行發布會上,有記者問,有報道稱,麥當勞和肯德基將出售中國運營權是否屬實?今年以來外商在華投資新設快餐服務企業情況如何? 發言人沈丹陽稱,舉是為優化資本結構所做的經營戰略調整。
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表示,2015年第4季度,百勝餐飲集團宣布擬拆分百勝餐飲集團及百勝中國作為兩家具有強勁發展潛力的獨立上市公司,並聲明此舉是為優化資本結構、激發增長潛力、創造更大價值所做的經營戰略調整,計劃未來在華拓展更大的經營規模、更多產品和服務品種。中國業務占百勝餐飲集團全球業務的一半,2015年百勝中國公司營業額超過500億元人民幣,百勝餐飲集團對在華長遠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麥當勞全球今年上半年決定由其在華設立的麥當勞中國引進戰略投資者,以實現強強聯手、優勢互補、加速業務發展。調整後,麥當勞繼續持有新公司的股份。據了解,2015年麥當勞向中國大陸增資10億元人民幣,截至目前,麥當勞中國已開設超過2200家餐廳。未來5年,麥當勞中國計劃每年新開設約250家餐廳。屆時,中國大陸將成為麥當勞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
2016年1-7月,外商在華投資新設快餐服務企業4家,實際投入外資金額5737萬美元,同比增長69.1%。截至今年7月,累計外商在華投資設立快餐服務企業逾400家,實際投入外資金額約5.2億美元。
近幾年,中國餐飲業企穩回升,2015年營業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超過10%,餐飲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日益凸顯。我們相信,從事快餐服務的外國公司會繼續看好中國市場,投資中國,分享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