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下半年至今,各地高價地塊此起彼伏,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也隨之水漲船高,今年一些二線城市的土地收入已經超過北京,但從歷史數據來看,北京土地經營的盈利狀況一直較好,其他城市估計自嘆不如。
此處所謂土地盈利,並非指土地出讓總價款,而是指土地出讓的純收益。
現行土地出讓收入一般稱為“毛收入”,包含征地拆遷補償支出、土地出讓前期開發支出、補助被征地農民支出等,這類支出為政府在征收、儲備、整理土地等環節先期墊付的成本。減去這些成本,才是地方政府的“土地利潤”。
北京一度“無本萬利”
自2003年的1799.1 億元到2014年的 8988億元,這12年間地方政府獲得的土地出讓純收益約為70433億元,平均每年5869億元。
而從2003年到2014年,這期間的地方政府土地出讓總收入約為23.55萬億元,總體來看,這12年間土地出讓純收益占到總收入的29.9%。
在京滬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中,從可以查到的近年來數據可以粗略發現,北京可能不是當年土地出讓總收入最高的城市,但應該一直是土地凈利占比最高的城市。
《中國國土資源年鑒》顯示,2005年北京土地出讓總收入99億元,土地出讓純收益竟然高達94.7億元,土地凈利占比高達95.65%。
2005年,上海土地出讓總收入389.7億元,純收益116.29.9億元,這兩項數據均高於同期的北京,但土地凈利占比這一項僅僅約30%,遠遠低於北京。
2006年,北京土地出讓總收入195.1億元,土地出讓純收益高達189.69億元,土地出讓凈利再度攀升至97.2%。
不過,到了2007年,北京土地出讓收入上升到375億元,土地出讓純收益為180.9億元,土地凈利占比已經下降到了48.24%。
同一年,上海土地出讓總收入380.4億元,純收益114億元,純收益占比約30%。而2007年廣州市土地出讓總收入為242.7億元,純收益僅4.9億元。深圳市土地出讓總收入為155.3億元,純收益23.3億元,占比約15%。
此後數年,北京的土地出讓凈收入占比基本上沒有再超過50%,不過也大多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2008年北京土地出讓總收入686.5億元,純收益312.9億元,純收益占比達45.6%。
2011年北京土地出讓總收入1055億元,純收益451億元,純收益占比約42.7%。
2012年北京土地出讓總收入671億元,純收益238億元,純收益占比約35.4%。
2013年北京土地出讓總收入1853億元,純收益841.48億元,占比約45.4%。
上述數據均來自《中國國土資源年鑒》,不過從2014年開始,北京沒有再公布土地出讓的純收益數據。
純收益降低或有隱情
近幾年征地拆遷成本不斷擡高,土地出讓中土地純收益的占比基本上呈現一個逐漸下降的趨勢,當然其中會有小幅波動。
《中國國土資源年鑒》顯示,2003年全國土地出讓總金額為5421.31億元,當年土地出讓純收益為1799.1億元,占土地出讓總金額的33.18%。
到了2004年,全國土地出讓總金額為6412億元,其中土地出讓純收益為2339.8元,占比為36.6%。
2010年可能是近期一個土地純收益占比較高的年份。當年全國土地出讓總金額為29110億元,而當年土地出讓純收益約為15714億元,占比超過了五成,達到53.98%。
此後的2014年,全國土地出讓總金額達到了42940億元,當年土地出讓純收益約為8988億元,占比已經下降到了20.9%。
當然,這是全國總體情況,各區域之間的差別也很大,一般而言,東部大城市因經濟發展較好,房地產市場比較活躍,土地出讓收入也相應要高於中西部地區。
當前,一些城市土地出讓的溢價看似不高,但其中卻另有奧妙。政府在土地出讓中設定的起始價等,一般會高於成本價,這個差價加上溢價部分,實際上政府獲得的純收益會更多。
目前,一宗經營性地塊的出讓過程會出現多個價格,包括評估價、底價、標底(起叫價、起始價)、競買價(成交價)等。政府在委托相關機構對地塊進行價格評估時,一般有市場比較法、收益還原法、剩余法、成本逼近法,但基本上都應涵蓋成本。在地價評估結束後,政府會根據土地估價結果、產業政策和土地市場情況等,綜合確定出讓底價。
如果在出讓過程中,最終競買價低於底價,則意味著該地塊流標或者流拍,不能成交。
地方政府設定的出讓底價一般會高於成本價,因為若將地塊底價設定為等於成本價,一旦參與競買企業購地欲望不積極,地塊以底價成交,這種情況下政府就會毫無收益。不過底價具體高出成本價多少很難統計,相關部門會根據當時的房地產市場形勢,以及具體地塊而定。
一位土地專家表示,一般地方政府設定的底價會比成本價高出25%左右,換言之,只要該地塊能夠最終出讓,即便是以底價成交,也相當於會有超過25%的純收益。
此前中央要求地方在土地出讓純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於農業、水利、保障房等建設。這包括不低於10%的比例安排用於廉租住房保障;不低於15%的比例用於農業土地開發,10%用於農田水利建設,以及10%用於教育資金等。
一旦地方土地出讓純收益降低,意味著地方可以減少用於上述項目的開支。而且,地方如通過某種“合規”方式來減少計提土地純收益,中央其實很難查處。
曾幾何時,當萬達集團涉足文化旅遊產業後,該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就不斷發出要叫板迪士尼的信號,王健林曾經對媒體放言,上海只有一個迪士尼,萬達在全國其他地方,可開15到20個,其對迪士尼在中國的財務狀況並不十分看好。如今,萬達真的打造出了自主品牌的主題樂園!今天,第一財經記者就帶領大家對萬達系的主題樂園先睹為快,並且來和迪士尼樂園做個大對比!
合肥萬達文化旅遊城9月24日宣布開業,該項目位於合肥濱湖新區、巢湖岸邊,總投資接近300億元,項目規劃有文化、旅遊、商業、酒店、酒吧街五大內容,可同時容納10萬名遊客,年接待量超2000萬人次。項目內有安徽最大的星級酒店群,5家酒店環繞著18萬平方米的景觀湖而建。其中萬達文華酒店,是萬達自主創立並管理的中國第一座城市度假酒店。
王健林在現場表示,合肥萬達文化旅遊城結合了眾多自主設計元素和本土化風格,尤其融入了徽派特色,接下來將啟動二期建設和三期規劃。
合肥萬達文化旅遊城整體項目主要包含了水樂園、電影樂園和主題樂園。
NO1:水樂園PK雷鳴山漂流
先來看看合肥萬達室內水樂園,該建築面積達3.2萬平方米,是目前世界最大、是第四代室內恒溫主題水樂園之一。
水樂園由火山區、洞穴區、天堂島區、沖浪區等組成。明星設備包括:大喇叭組合、大碗、水磁過山車、龍卷風暴、大型水滑梯、大立環等一批水中娛樂體驗項目。國內最大口徑室內大喇叭組合,帶您從18米高的平臺自由落下,如同被龍卷風吸進去一般,急速的水滑道,身如魚闖激流。
在迪士尼樂園內的大型水上項目當屬“雷鳴山漂流”,坐在圓形座椅上,先緩緩上升,然後隨著水流一路漂下,令人感覺驚險中並不驚恐,反而有歡樂感,當然,“濕身”是免不了的啦!
NO2:國內最長室內水磁過山車PK沈落寶藏之戰
萬達設計了國內最長室內水磁過山車,其運用全新的技術,提供路線更長更陡、上坡速度更快的水上過山車體驗,感受傳統過山車那樣在波峰與波谷之間跌宕起伏的刺激感覺。滑道全場330米,用時1分50秒。
迪士尼樂園內則有經典的以加勒比海盜為主題的“沈落寶藏之戰”,其運用了最先進的科技,高度還原電影中傑克船長從骷髏秒變成人形的過程,運用電磁技術,讓遊客們感受到船體沈入海底和升出海面的沈浸式體驗。
NO3:萬達電影樂園PK飛越地平線
然後來看看合肥萬達電影樂園:擁有全球最大的高分辨率穹頂球幕,是全數碼仿真實景飛行影院,園內《飛越安徽》的實景模擬飛行,通過360度高清環繞影幕,配合現場噴風、氣味、聲光等特效手段,從十五米高空開啟一段飛越安徽奇山秀水的風情之旅。人機互動設施《補天戰記》,將帶您跟隨女媧一起降妖除魔,過關斬將,收集五色神石,召喚青天。
迪士尼樂園內有最為經典和人氣的項目“飛越地平線”,采用巨型球幕大屏,超越4D的體驗感,用特殊座椅將人升至半空,然後隨著座椅不同角度的擺動,感覺像在空中飛舞,大家一起飛躍金字塔、長城、大草原、雪山,畫面極具沖擊力和質感,再配以漁畫面同步的香氣,讓人真的覺得自己在飛躍全世界!這個項目曾經吸引眾多遊客排隊5小時體驗!
NO4:萬達主題樂園大門PK迪士尼樂園的入園大門
再看萬達主題樂園:占地40萬平方米,由世界頂級樂園設計公司FORREC公司擔綱設計。樂園的臉譜大門:中間大門上有五個圖像徽章,分別與園區五大主題一一對應,左右兩扇大門分別代表著京劇里面的花旦和小生。
迪士尼樂園的入園大門則是最具代表性的米奇元素,全球的迪士尼樂園都會有這樣一個大花壇,色彩絢爛的鮮花簇擁出米奇的造型,配上童話般的建築,讓遊客一進大門就感受到踏入了迪士尼童話世界!
NO5:淝水之戰PK人猿泰山、冰雪奇緣
萬達主題樂園淝水之戰區:跨國夢幻的小橋,穿越到了古戰場。它的創意靈感來自於東晉時期一場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淝水之戰。樂園重金打造了一塊“淝水之戰區”,使遊客身臨其境地感受當時的戰役場景,重回戰場。設備實施命名也有戰爭的痕跡,如淮南水站、空中奇兵等6個設備。
迪士尼樂園內的“人猿泰山”演出可謂中西合璧,以迪士尼電影“人猿泰山”為劇本,結合原創音樂以及中國雜技,將一個西方的故事以中國雜技演繹到極致,精彩異常且毫無違和感,值得一看!當然,迪士尼樂園內還有“冰雪奇緣”、夜間的煙花秀等精彩演出,還原電影場景,體驗感十足!
NO6:萬達樂園過山車PK創極速光輪
萬達主題樂園內的過山車和一些大型遊樂項目,以驚險刺激和中國風為主!當然也有摩天輪。
迪士尼的過山車則是電影“創”中場景的高度還原,十分科幻!也是最受遊客歡迎的項目之一!
NO7:花車巡遊PK
當然,主題樂園的花車巡遊必不可少,先來看看萬達主題樂園推出的花車巡遊,大多是中國本土故事畫風!
迪士尼樂園的花車巡遊乃是經典項目之一,基本都是全球聞名的迪士尼電影系列人物,造型可愛,氣氛活躍!
NO8:終極價格大PK
最後來比較一下大家最關心的價格,這次先說上海迪士尼樂園,平日價格為370元,高峰日為499元。
萬達主題樂園的價格如下,請大家自行對比:
華美首席知識專家趙煥焱指出,萬達的主題樂園中部分項目與迪士尼有類似之處,但也並不能完全做一一對比,迪士尼是高度還原其電影作品中的場景和人物,而萬達則更多是依托中國本土文化和故事來打造項目。
只有找出問題所在,並心生警覺,才能在這場寒冬大潮中,正確獲得取暖的姿勢。
過去的幾年,實體經濟一直在下行,但互聯網卻一直在逆勢爆發增長。可以說,這幾年中,除了房地產、金融,增長最快的也就只有互聯網了。而在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之下,眾多互聯網創業公司層出不窮。
但自2015年下半年開始,如日中天的O2O項目接二連三倒閉,創投市場開始趨冷,狂熱的互聯網創業熱潮逐漸褪去,電商、VR、在線教育,這些在興起之後被極度看好的領域依舊也開始重蹈O2O覆轍。而到了16年下半年,情況似乎更加惡劣了。
全民創業已經變成全民過冬
2016剛剛入秋,可互聯網創業卻早已經進入了深冬時節,近期,生鮮電商壹桌網倒閉的傳言,將創業公司倒閉潮的話題再度點燃,再一次讓整個行業感受到了寒冬的凜冽。事實上,在新一輪的倒閉潮中,不僅僅是B輪前的早期創業公司面臨大面積死亡,就連C輪後的成熟型公司,也頻頻被曝融資失敗或者裁員過冬。
根據投資界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1至8月,有990家公司拿到A輪融資,而2015年獲得A輪融資的企業則有1999家,減少超過50%,能夠從天使輪順利走到D輪的公司只有2%。後面的四個月,已經很難將數據差距縮小,這些數據無不說明,今年的資本寒冬將會更加徹骨,全民創業已經變成全民過冬。
不得不說,資本寒冬帶給創業公司的影響,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大,創業公司頻繁倒閉的現象短期內恐怕難有改觀。16年下半年,幾乎註定會讓所有互聯網創業公司瑟瑟發抖。在這互聯網寒冬的三九天中,咬牙挺過來,可能就會迎來春天。但更多的將會被洶湧的倒閉潮沖入淘汰之海。所以,誰將會是下一個倒下的更值得我們探討和警惕。
創業公司倒閉三大規律
在對公開報道的已經出現問題的創業公司進行分析後,筆者總結了一些創業公司倒閉的規律:
1、A輪、天使輪階段的早期公司死亡率最高;並且絕大多數創業失敗的公司都會倒在這條線上。
2、同一個行業的公司,一般會在同一個周期倒下,一個公司突然倒閉很容易引發蝴蝶效應。比如在線旅遊、在線教育、出行O2O等領域,都是成片死亡;倒閉一家時往往只是一個開始。
3、某個時期內資本關註的熱點行業,也就是所謂的風口,在經歷過一段市場競爭後,就會迎來集中倒閉期,這個周期接近於1年。
筆者認為,在2016年上半年,O2O、在線教育、在線旅遊、生鮮電商、二手車電商等領域均出現創業公司大面積死去的現象,進入下半年,在去年集中獲得融資、同質化競爭激烈的網絡直播、醫療健康以及體育運動行業,則有可能會成為2016年下半年創業公司死亡高發地。
熱昏頭的網絡直播
從去年開始,視頻直播躋身移動互聯網風口,除了國民老公王思聰、頂級投行紅杉資本等投資機構外,騰訊、新浪、阿里等數十家互聯網巨頭也紛紛在直播領域加註。在資本市場的支持下,各家直播平臺為了搶占主播資源,不計成本的進行挖角大戰,優質主播年收入動輒過千萬。有業內人士對媒體表示,“直播的興起,紅了主播,虧了平臺,忙壞了VC”。然而,瘋狂的資本追逐背後,網絡直播仍然危機四伏,行業整合可能在年內就會發生。
一方面是,行業同質化過於嚴重,雖然不斷有創業者湧入,但絕大部分企業都是用重金去搶奪優質主播資源、花錢砸流量,內容則大同小異,很難形成獨特的競爭壁壘,說白了,整個行業就是燒錢大戰,但資本並不會一直陪創業者燒下去。關於直播危機,筆者之前就曾在《直播盛世,業已末路》一文中講過,直播的風口要停,有興趣可以查找閱讀。
投資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4月,國內116家直播平臺中,有108家拿到了融資,但超過90%的項目仍然處在天使或者A輪階段。可以預見的是,到年底絕大部分平臺都會面臨資金問題,他們無法繼續獲得投資人支持時,行業整合就會到來。畢竟,用戶並不需要太多的直播APP。
另一方面,行業監管也正在加速行業洗牌。9月9日,廣電總局下發《關於加強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重申直播平臺必須持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未取得許可證的機構和個人不能從事直播業務,也就是業界所言的直播機構需要“持證上崗”。這被普遍認為是監管層要加強行業監管的信號,對大公司影響可能不大,但對中小公司以及走上創業路的公司而言,基本就是斷了生路。甚至有可能會引發一輪行業洗牌。
斷崖式下跌的醫療健康
(已被曝倒閉或融資遇阻的醫療健康企業)
隨著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支持行業發展的政策不斷推出,醫療健康行業被認為會成為資本市場新的熱點,尤其是互聯網與醫療健康的結合也曾給投資人頗多想象空間,但現實更多的卻是讓人焦慮。
根據IT桔子統計數據,醫療健康行業融資企業數量峰值出現在2014年,達到354家,2015年獲得融資的醫療健康企業數量為340家,而2016年前三個季度,整個行業獲得融資的企業數量僅有64家。從數量上看,幾乎呈現斷崖式下跌的局面。這顯示,雖然政策層面不斷出現利好,但資本仍然對這一領域保持謹慎態度。
資本的觀望也讓創業公司問題集中暴露,僅僅在2016年8月份,就有多家醫療健康領域明星公司被傳出問題。8月2日有爆料稱,移動醫療平臺“就醫160”正準備裁員300人,隨後官方回應稱只是內部優化,涉及到的優化人員占三分之一。15日媒體爆料尋醫問藥裁員50%以上,尋醫問藥副總裁姜天驕的回應同樣是公司內部人員優化。29日大姨嗎被爆為了融資,將BP中數據誇大10倍導致投資人不敢相信、給投資人回扣希望推動融資,隨後大姨嗎方面發表聲明稱融資已接近完成,但對於爆料中的具體質疑,大姨嗎方面並未一一回應。
縱觀這些陷入負面傳聞的企業,均是經歷過多次大額融資但項目本身仍然無法盈利,商業模式無法實現自恰過於依賴資本輸血。可以預見的是,下半年,醫療健康領域資本只看不投的現象會更加嚴重,如果無法盡快賺錢,可能會有獨角獸倒下。
互聯網+體育問題重重
2014世界杯之後,體育運動行業迎來集中爆發,阿里、騰訊、樂視均在這個領域投入了巨資,加速了體育運動與互聯網的融合,資本的追捧在加速了行業爆發的同時,也使行業萎縮的時間提前了。根據IT桔子統計數據,2014年、2015年體育運動行業獲得融資的企業均超過100家,而到了2016年前三季度僅有18家企業拿到融資,這也就意味著,80%的創業公司難以為繼。
事實上,雖然趕上了政策扶持、資本看中、大型賽事推波助瀾的好時機,但體育行業也確實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互聯網與體育的結合主要集中在硬件、IP、垂直電商、體育社區、場館預訂、教育培訓等幾個領域,看上去任何一個領域都存在著巨大的機會,但實際上挑戰也異常艱巨。
硬件和電商均難以越過耐克、阿迪達斯等傳統巨頭的壟斷;IP成本太高,創業公司根本無力與巨頭競爭;體育社區不僅很難突破虎撲、騰訊、新浪等線上體育巨頭的封鎖,同時更面臨盈利難題;而場館預訂的問題在於,國內體育社區本身就是供不應求的狀態,預訂模式無法從供應端解決根本問題;基於體育的教育培訓是個好的方向,但是優秀教練稀缺,小白用戶很難挑選出適合自己的教練,這又會導致用戶體驗出現問題。
互聯網體育的種種問題,正在資本寒冬中日益凸顯。而這些問題,正是絕大多數創業公司的軟肋。如果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能夠生存下來的,可能只有幾家實力雄厚的巨頭公司。創業公司只能扮演陪玩的角色,並最終難逃淪為炮灰的命運。
事實上,我們很難預測明天和倒閉那個會先到來,但是,這三大風口如今的很多跡象卻可以給創業者和投資者們一些提示,讓身處寒冬的創業公司門從中看到自身的不足,並加以應對。畢竟,只有找出問題所在,並心生警覺,才能在這場寒冬大潮中,正確獲得取暖的姿勢。
作者歪道道,互聯網與科技圈深度觀察者,銳智網創始人。個人公眾號:歪道道(neihangaoxiao)
只有找出問題所在,並心生警覺,才能在這場寒冬大潮中,正確獲得取暖的姿勢。
本文授權轉自歪歪道(ID: neihangaoxiao)。
過去的幾年,實體經濟一直在下行,但互聯網卻一直在逆勢爆發增長。可以說,這幾年中,除了房地產、金融,增長最快的也就只有互聯網了。而在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之下,眾多互聯網創業公司層出不窮。
但自2015年下半年開始,如日中天的O2O項目接二連三倒閉,創投市場開始趨冷,狂熱的互聯網創業熱潮逐漸褪去,電商、VR、在線教育,這些在興起之後被極度看好的領域依舊也開始重蹈O2O覆轍。而到了16年下半年,情況似乎更加惡劣了。
全民創業已經變成全民過冬
2016剛剛入秋,可互聯網創業卻早已經進入了深冬時節,近期,生鮮電商壹桌網倒閉的傳言,將創業公司倒閉潮的話題再度點燃,再一次讓整個行業感受到了寒冬的凜冽。事實上,在新一輪的倒閉潮中,不僅僅是B輪前的早期創業公司面臨大面積死亡,就連C輪後的成熟型公司,也頻頻被曝融資失敗或者裁員過冬。
根據投資界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1至8月,有990家公司拿到A輪融資,而2015年獲得A輪融資的企業則有1999家,減少超過50%,能夠從天使輪順利走到D輪的公司只有2%。後面的四個月,已經很難將數據差距縮小,這些數據無不說明,今年的資本寒冬將會更加徹骨,全民創業已經變成全民過冬。
不得不說,資本寒冬帶給創業公司的影響,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大,創業公司頻繁倒閉的現象短期內恐怕難有改觀。16年下半年,幾乎註定會讓所有互聯網創業公司瑟瑟發抖。在這互聯網寒冬的三九天中,咬牙挺過來,可能就會迎來春天。但更多的將會被洶湧的倒閉潮沖入淘汰之海。所以,誰將會是下一個倒下的更值得我們探討和警惕。
創業公司倒閉三大規律
在對公開報道的已經出現問題的創業公司進行分析後,筆者總結了一些創業公司倒閉的規律:
1、A輪、天使輪階段的早期公司死亡率最高;並且絕大多數創業失敗的公司都會倒在這條線上。
2、同一個行業的公司,一般會在同一個周期倒下,一個公司突然倒閉很容易引發蝴蝶效應。比如在線旅遊、在線教育、出行O2O等領域,都是成片死亡;倒閉一家時往往只是一個開始。
3、某個時期內資本關註的熱點行業,也就是所謂的風口,在經歷過一段市場競爭後,就會迎來集中倒閉期,這個周期接近於1年。
筆者認為,在2016年上半年,O2O、在線教育、在線旅遊、生鮮電商、二手車電商等領域均出現創業公司大面積死去的現象,進入下半年,在去年集中獲得融資、同質化競爭激烈的網絡直播、醫療健康以及體育運動行業,則有可能會成為2016年下半年創業公司死亡高發地。
熱昏頭的網絡直播
從去年開始,視頻直播躋身移動互聯網風口,除了國民老公王思聰、頂級投行紅杉資本等投資機構外,騰訊、新浪、阿里等數十家互聯網巨頭也紛紛在直播領域加註。在資本市場的支持下,各家直播平臺為了搶占主播資源,不計成本的進行挖角大戰,優質主播年收入動輒過千萬。有業內人士對媒體表示,“直播的興起,紅了主播,虧了平臺,忙壞了VC”。然而,瘋狂的資本追逐背後,網絡直播仍然危機四伏,行業整合可能在年內就會發生。
一方面是,行業同質化過於嚴重,雖然不斷有創業者湧入,但絕大部分企業都是用重金去搶奪優質主播資源、花錢砸流量,內容則大同小異,很難形成獨特的競爭壁壘,說白了,整個行業就是燒錢大戰,但資本並不會一直陪創業者燒下去。關於直播危機,筆者之前就曾在《直播盛世,業已末路》一文中講過,直播的風口要停,有興趣可以查找閱讀。
投資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4月,國內116家直播平臺中,有108家拿到了融資,但超過90%的項目仍然處在天使或者A輪階段。可以預見的是,到年底絕大部分平臺都會面臨資金問題,他們無法繼續獲得投資人支持時,行業整合就會到來。畢竟,用戶並不需要太多的直播APP。
另一方面,行業監管也正在加速行業洗牌。9月9日,廣電總局下發《關於加強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重申直播平臺必須持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未取得許可證的機構和個人不能從事直播業務,也就是業界所言的直播機構需要“持證上崗”。這被普遍認為是監管層要加強行業監管的信號,對大公司影響可能不大,但對中小公司以及走上創業路的公司而言,基本就是斷了生路。甚至有可能會引發一輪行業洗牌。
斷崖式下跌的醫療健康
已被曝倒閉或融資遇阻的醫療健康企業
隨著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支持行業發展的政策不斷推出,醫療健康行業被認為會成為資本市場新的熱點,尤其是互聯網與醫療健康的結合也曾給投資人頗多想象空間,但現實更多的卻是讓人焦慮。
根據IT桔子統計數據,醫療健康行業融資企業數量峰值出現在2014年,達到354家,2015年獲得融資的醫療健康企業數量為340家,而2016年前三個季度,整個行業獲得融資的企業數量僅有64家。從數量上看,幾乎呈現斷崖式下跌的局面。這顯示,雖然政策層面不斷出現利好,但資本仍然對這一領域保持謹慎態度。
資本的觀望也讓創業公司問題集中暴露,僅僅在2016年8月份,就有多家醫療健康領域明星公司被傳出問題。8月2日有爆料稱,移動醫療平臺“就醫160”正準備裁員300人,隨後官方回應稱只是內部優化,涉及到的優化人員占三分之一。15日媒體爆料尋醫問藥裁員50%以上,尋醫問藥副總裁姜天驕的回應同樣是公司內部人員優化。29日大姨嗎被爆為了融資,將BP中數據誇大10倍導致投資人不敢相信、給投資人回扣希望推動融資,隨後大姨嗎方面發表聲明稱融資已接近完成,但對於爆料中的具體質疑,大姨嗎方面並未一一回應。
縱觀這些陷入負面傳聞的企業,均是經歷過多次大額融資但項目本身仍然無法盈利,商業模式無法實現自恰過於依賴資本輸血。可以預見的是,下半年,醫療健康領域資本只看不投的現象會更加嚴重,如果無法盡快賺錢,可能會有獨角獸倒下。
互聯網+體育問題重重
2014世界杯之後,體育運動行業迎來集中爆發,阿里、騰訊、樂視均在這個領域投入了巨資,加速了體育運動與互聯網的融合,資本的追捧在加速了行業爆發的同時,也使行業萎縮的時間提前了。根據IT桔子統計數據,2014年、2015年體育運動行業獲得融資的企業均超過100家,而到了2016年前三季度僅有18家企業拿到融資,這也就意味著,80%的創業公司難以為繼。
事實上,雖然趕上了政策扶持、資本看中、大型賽事推波助瀾的好時機,但體育行業也確實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互聯網與體育的結合主要集中在硬件、IP、垂直電商、體育社區、場館預訂、教育培訓等幾個領域,看上去任何一個領域都存在著巨大的機會,但實際上挑戰也異常艱巨。
硬件和電商均難以越過耐克、阿迪達斯等傳統巨頭的壟斷;IP成本太高,創業公司根本無力與巨頭競爭;體育社區不僅很難突破虎撲、騰訊、新浪等線上體育巨頭的封鎖,同時更面臨盈利難題;而場館預訂的問題在於,國內體育社區本身就是供不應求的狀態,預訂模式無法從供應端解決根本問題;基於體育的教育培訓是個好的方向,但是優秀教練稀缺,小白用戶很難挑選出適合自己的教練,這又會導致用戶體驗出現問題。
互聯網體育的種種問題,正在資本寒冬中日益凸顯。而這些問題,正是絕大多數創業公司的軟肋。如果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能夠生存下來的,可能只有幾家實力雄厚的巨頭公司。創業公司只能扮演陪玩的角色,並最終難逃淪為炮灰的命運。
事實上,我們很難預測明天和倒閉那個會先到來,但是,這三大風口如今的很多跡象卻可以給創業者和投資者們一些提示,讓身處寒冬的創業公司門從中看到自身的不足,並加以應對。畢竟,只有找出問題所在,並心生警覺,才能在這場寒冬大潮中,正確獲得取暖的姿勢。
只有找出問題所在,並心生警覺,才能在這場寒冬大潮中,正確獲得取暖的姿勢。
本文授權轉自歪歪道(ID: neihangaoxiao)。
過去的幾年,實體經濟一直在下行,但互聯網卻一直在逆勢爆發增長。可以說,這幾年中,除了房地產、金融,增長最快的也就只有互聯網了。而在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之下,眾多互聯網創業公司層出不窮。
但自2015年下半年開始,如日中天的O2O項目接二連三倒閉,創投市場開始趨冷,狂熱的互聯網創業熱潮逐漸褪去,電商、VR、在線教育,這些在興起之後被極度看好的領域依舊也開始重蹈O2O覆轍。而到了16年下半年,情況似乎更加惡劣了。
全民創業已經變成全民過冬
2016剛剛入秋,可互聯網創業卻早已經進入了深冬時節,近期,生鮮電商壹桌網倒閉的傳言,將創業公司倒閉潮的話題再度點燃,再一次讓整個行業感受到了寒冬的凜冽。事實上,在新一輪的倒閉潮中,不僅僅是B輪前的早期創業公司面臨大面積死亡,就連C輪後的成熟型公司,也頻頻被曝融資失敗或者裁員過冬。
根據投資界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1至8月,有990家公司拿到A輪融資,而2015年獲得A輪融資的企業則有1999家,減少超過50%,能夠從天使輪順利走到D輪的公司只有2%。後面的四個月,已經很難將數據差距縮小,這些數據無不說明,今年的資本寒冬將會更加徹骨,全民創業已經變成全民過冬。
不得不說,資本寒冬帶給創業公司的影響,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大,創業公司頻繁倒閉的現象短期內恐怕難有改觀。16年下半年,幾乎註定會讓所有互聯網創業公司瑟瑟發抖。在這互聯網寒冬的三九天中,咬牙挺過來,可能就會迎來春天。但更多的將會被洶湧的倒閉潮沖入淘汰之海。所以,誰將會是下一個倒下的更值得我們探討和警惕。
創業公司倒閉三大規律
在對公開報道的已經出現問題的創業公司進行分析後,筆者總結了一些創業公司倒閉的規律:
1、A輪、天使輪階段的早期公司死亡率最高;並且絕大多數創業失敗的公司都會倒在這條線上。
2、同一個行業的公司,一般會在同一個周期倒下,一個公司突然倒閉很容易引發蝴蝶效應。比如在線旅遊、在線教育、出行O2O等領域,都是成片死亡;倒閉一家時往往只是一個開始。
3、某個時期內資本關註的熱點行業,也就是所謂的風口,在經歷過一段市場競爭後,就會迎來集中倒閉期,這個周期接近於1年。
筆者認為,在2016年上半年,O2O、在線教育、在線旅遊、生鮮電商、二手車電商等領域均出現創業公司大面積死去的現象,進入下半年,在去年集中獲得融資、同質化競爭激烈的網絡直播、醫療健康以及體育運動行業,則有可能會成為2016年下半年創業公司死亡高發地。
熱昏頭的網絡直播
從去年開始,視頻直播躋身移動互聯網風口,除了國民老公王思聰、頂級投行紅杉資本等投資機構外,騰訊、新浪、阿里等數十家互聯網巨頭也紛紛在直播領域加註。在資本市場的支持下,各家直播平臺為了搶占主播資源,不計成本的進行挖角大戰,優質主播年收入動輒過千萬。有業內人士對媒體表示,“直播的興起,紅了主播,虧了平臺,忙壞了VC”。然而,瘋狂的資本追逐背後,網絡直播仍然危機四伏,行業整合可能在年內就會發生。
一方面是,行業同質化過於嚴重,雖然不斷有創業者湧入,但絕大部分企業都是用重金去搶奪優質主播資源、花錢砸流量,內容則大同小異,很難形成獨特的競爭壁壘,說白了,整個行業就是燒錢大戰,但資本並不會一直陪創業者燒下去。關於直播危機,筆者之前就曾在《直播盛世,業已末路》一文中講過,直播的風口要停,有興趣可以查找閱讀。
投資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4月,國內116家直播平臺中,有108家拿到了融資,但超過90%的項目仍然處在天使或者A輪階段。可以預見的是,到年底絕大部分平臺都會面臨資金問題,他們無法繼續獲得投資人支持時,行業整合就會到來。畢竟,用戶並不需要太多的直播APP。
另一方面,行業監管也正在加速行業洗牌。9月9日,廣電總局下發《關於加強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重申直播平臺必須持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未取得許可證的機構和個人不能從事直播業務,也就是業界所言的直播機構需要“持證上崗”。這被普遍認為是監管層要加強行業監管的信號,對大公司影響可能不大,但對中小公司以及走上創業路的公司而言,基本就是斷了生路。甚至有可能會引發一輪行業洗牌。
斷崖式下跌的醫療健康
已被曝倒閉或融資遇阻的醫療健康企業
隨著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支持行業發展的政策不斷推出,醫療健康行業被認為會成為資本市場新的熱點,尤其是互聯網與醫療健康的結合也曾給投資人頗多想象空間,但現實更多的卻是讓人焦慮。
根據IT桔子統計數據,醫療健康行業融資企業數量峰值出現在2014年,達到354家,2015年獲得融資的醫療健康企業數量為340家,而2016年前三個季度,整個行業獲得融資的企業數量僅有64家。從數量上看,幾乎呈現斷崖式下跌的局面。這顯示,雖然政策層面不斷出現利好,但資本仍然對這一領域保持謹慎態度。
資本的觀望也讓創業公司問題集中暴露,僅僅在2016年8月份,就有多家醫療健康領域明星公司被傳出問題。8月2日有爆料稱,移動醫療平臺“就醫160”正準備裁員300人,隨後官方回應稱只是內部優化,涉及到的優化人員占三分之一。15日媒體爆料尋醫問藥裁員50%以上,尋醫問藥副總裁姜天驕的回應同樣是公司內部人員優化。29日大姨嗎被爆為了融資,將BP中數據誇大10倍導致投資人不敢相信、給投資人回扣希望推動融資,隨後大姨嗎方面發表聲明稱融資已接近完成,但對於爆料中的具體質疑,大姨嗎方面並未一一回應。
縱觀這些陷入負面傳聞的企業,均是經歷過多次大額融資但項目本身仍然無法盈利,商業模式無法實現自恰過於依賴資本輸血。可以預見的是,下半年,醫療健康領域資本只看不投的現象會更加嚴重,如果無法盡快賺錢,可能會有獨角獸倒下。
互聯網+體育問題重重
2014世界杯之後,體育運動行業迎來集中爆發,阿里、騰訊、樂視均在這個領域投入了巨資,加速了體育運動與互聯網的融合,資本的追捧在加速了行業爆發的同時,也使行業萎縮的時間提前了。根據IT桔子統計數據,2014年、2015年體育運動行業獲得融資的企業均超過100家,而到了2016年前三季度僅有18家企業拿到融資,這也就意味著,80%的創業公司難以為繼。
事實上,雖然趕上了政策扶持、資本看中、大型賽事推波助瀾的好時機,但體育行業也確實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互聯網與體育的結合主要集中在硬件、IP、垂直電商、體育社區、場館預訂、教育培訓等幾個領域,看上去任何一個領域都存在著巨大的機會,但實際上挑戰也異常艱巨。
硬件和電商均難以越過耐克、阿迪達斯等傳統巨頭的壟斷;IP成本太高,創業公司根本無力與巨頭競爭;體育社區不僅很難突破虎撲、騰訊、新浪等線上體育巨頭的封鎖,同時更面臨盈利難題;而場館預訂的問題在於,國內體育社區本身就是供不應求的狀態,預訂模式無法從供應端解決根本問題;基於體育的教育培訓是個好的方向,但是優秀教練稀缺,小白用戶很難挑選出適合自己的教練,這又會導致用戶體驗出現問題。
互聯網體育的種種問題,正在資本寒冬中日益凸顯。而這些問題,正是絕大多數創業公司的軟肋。如果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能夠生存下來的,可能只有幾家實力雄厚的巨頭公司。創業公司只能扮演陪玩的角色,並最終難逃淪為炮灰的命運。
事實上,我們很難預測明天和倒閉那個會先到來,但是,這三大風口如今的很多跡象卻可以給創業者和投資者們一些提示,讓身處寒冬的創業公司門從中看到自身的不足,並加以應對。畢竟,只有找出問題所在,並心生警覺,才能在這場寒冬大潮中,正確獲得取暖的姿勢。
智聯招聘27日發布的2016年冬季企業招聘薪酬排行顯示,北京、上海、深圳排在前三位,廣州位列第四。從招聘薪酬絕對數來說,北京、上海大幅領先於深圳、廣州,其中,廣州招聘月薪低於北京近2000元。本季度在最受求職者歡迎的十大城市中,成都取代廣州成為第四大受歡迎城市。
這份名為《2016年冬季中國雇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稱,2016年冬季北京的企業平均招聘薪酬為9835元(稅前,下同),位居第一。上海、深圳、廣州的冬季企業平均招聘薪酬分別為9720元、8640元和7853元。
從薪酬的分布情況來看,北京地區招聘月薪稅前8000元以上的職位占總量的46.2%,這也是北京地區的整體平均薪酬水平排名全國第一位的主要原因。
就全國範圍而言,全國34個主要城市的平均招聘薪酬為稅前7606元,相對上一季度全國7531元的平均招聘薪酬,變動不大。企業招聘薪酬水平進入全國前十的城市,基本為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
通過分析在線職位的招聘薪酬可以發現,薪酬在4001-6000元之間的職位數量仍然是最多的,占職位總量的31.8%,其次是薪酬在8000元以上的高薪職位,占職位總量的28.1%。薪酬在4000元以內的職位數量相對較少,不到總量的兩成。
在招聘薪酬排名前十的行業中,專業服務/咨詢(財會/法律/人力資源等)以10599元的水平繼續保持第一,絕對值相對上一季度有所下降。基金/證券/期貨/投資業行業的平均招聘薪酬略有增長,以9333元排名第二位。跨領域經營的平均招聘薪酬下降為9117元,排位沒有變化。銀行業的平均招聘薪酬漲幅也較大,從上一季度的第10名上升為本季度的第5名。
從不同職業的招聘薪酬數據來看,高級管理的招聘薪酬以18940元平均招聘月薪穩居第一名,IT管理/項目、銷售管理、證券/期貨/投資管理/服務分列2~4位。
智聯招聘2016年冬季在線數據顯示,除了上市公司和國企以外,其他性質企業的平均招聘薪酬均有小幅度的上漲,但薪酬的相對排位順序沒有發生變化。
合資企業的招聘薪酬最高,為8340元,其次是外商獨資企業,平均招聘薪酬為7887元,再次為民營企業,平均招聘薪酬為7646元,上市公司緊隨其後為7547元。國企和事業單位的招聘薪酬相對最低,分別為7324元和7308元。由此可見,合資企業和外資企業的招聘薪酬仍然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智聯招聘通過監測全國34個主要城市的在線招聘數據發現,截至12月底,2016年冬季求職期全國人才供需競爭指數(供需競爭指數=收到的簡歷投遞量/發布的職位數量)為40.3,這意味著在全國範圍內平均41人競爭一個崗位。
通過與前三個季度的數據對比可以發現,2016年冬季的競爭指數略有回升,但與上半年的情況相比,競爭激烈程度相對較為緩和,這主要是因為受到年終獎等因素的影響,冬季求職期並非是招聘旺季,全國的招聘需求和簡歷投遞數量均有所降低,但簡歷量的降幅遠低於職位量的降幅。
分城市來看,與北京招聘薪酬居全國首位的同時,競爭指數也穩居第一。在智聯招聘監測的全國34個主要城市中,2016年冬季求職期北京競爭指數為93.5,相對秋季競爭指數的絕對值78.5上升幅度非常大,而且競爭指數絕對值幾乎達到排名第二的成都的2倍。這主要是因為冬季求職期,大部分地區的招聘需求和簡歷投遞都有所降低,但北京地區的簡歷投遞數量卻在持續上升。
在一線城市當中,無論是薪酬水平還是求職數,廣州都略遜一籌,廣州的競爭指數排名跌落前10,主要是因為簡歷數量的降幅明顯超過招聘需求的降幅。
在2016年冬季求職期全國招聘需求最高的十大城市榜單中,排名前七的城市沒有發生變動,一線城市依舊占據前四的位置,武漢和杭州的排序有所上升。和秋季求職期相比,招聘需求最高的十大城市中,僅有杭州在冬季求職期的招聘需求有所增加。
在2016年冬季求職期全國簡歷投遞數量最高的城市榜單中,成都取代廣州位列第四,其余城市的排序與招聘需求城市榜單基本一致,說明人才需求越高的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也相對更高。與秋季求職期相比,最受求職者歡迎的十大城市中,僅有北京、西安、杭州在冬季求職期的簡歷投遞數量有所增加。
這份《報告》指出:從已公布的年底宏觀經濟數據來看,2016年我國的經濟增速保持了企穩的發展趨勢,就業市場也呈現出部分回暖的跡象,全國職位總量環比處於持續增長的狀態。雖然受到去產能政策以及部分產業轉型的影響,導致職位的競爭指數總體上高於2015年,但從發展趨勢來看,競爭指數沒有出現較大波動,勞動力市場依舊處於比較健康的狀態。
1月22日,騰訊QQ官方微信上發布了《2016年QQ年度表情大數據》報告,數據顯示,“呲牙”表情連續五年排名第一,發送量達303億次,“微笑”、“偷笑”表情名列二、三位。
“齜牙”表情連續五年排名第一
據統計,8.77億QQ用戶在2016年全年,聊天表情發送量近3187億次。在這3187億次表情發送中,“呲牙”表情連續五年排名第一,發送量達303億次,“微笑”、“偷笑”表情分別被使用了150億和130億次以上,名列二、三位。“發呆”、“流淚”緊隨其後分列第四和第五名,總數也都超過了100億次。通過前五名的表情可以看出,如何“笑”依然是QQ用戶心中的主題。
另外,通過對已發送表情中“喜悅”表情和“悲傷”表情的總量統計,過去一年中QQ用戶的“喜悅”總體上大於“悲傷”。
天津網友最樂觀 男生更愛發表情
另外,QQ表情大數據還對QQ用戶所發送的表達“喜悅”的表情進行綜合分析,加權算出全國不同地區的QQ用戶幸福指數排行。天津排在榜首,而廣東、上海、北京和四川緊隨其後。
報告也對不同性別用戶之間的表情喜好做了分析,男生比女生更喜愛發表情,偏愛搞怪表情。而女生則整體偏愛可愛系表情。
最後,大數據報告也圍繞 “星座”緯度做了總結,12星座性格不同,慣用表情上也有較大的差異。
美國國防部長詹姆斯- 馬蒂斯。(東方IC/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1月26日《南方周末》)
在長達46年的軍旅生涯中,馬蒂斯始終未婚,膝下無子,他因此被稱為“美國的武僧”。
在費盧傑“最血腥巷戰”中成名的馬蒂斯,毫不掩飾自己對戰爭的狂熱。他在戰前動員時宣稱“這個世界上就是有些混蛋需要被打死”。
馬蒂斯或許不僅是“武僧”,還代表著混沌(chaos)。英語中,“混沌”可以代表思想和行為不墨守成規、令人捉摸不定。
自從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其內政外交政策一直是各界關註的重點。而防務政策則一直是重點中的重點。防務政策落實與推進的重點人和關鍵人毫無疑問就是國防部長。在2016年12月1日,國防部長的人選千呼萬喚始出來——特朗普透露了將任命詹姆斯·馬蒂斯為國防部長的消息。
這位集“瘋狗”、“武僧”特質於一身的海軍陸戰隊退役上將其實早就和特朗普有過接觸了——11月19日,特朗普在位於新澤西州貝德明斯特他本人的高爾夫俱樂部同馬蒂斯會面,交談一個多小時。次日晚9點39分,被美國人戲稱喜歡在“推特”上辦公的特朗普,立刻發推盛贊馬蒂斯令他印象深刻,是“真正的將軍中的將軍”。
2016年11月19日,候任美國總統特朗普與退役美軍上將詹姆斯·馬蒂斯等人在特朗普自家位於貝德明斯特的高爾夫球俱樂部進行會面。圖為馬蒂斯離開高爾夫球俱樂部的畫面。(東方IC/圖)
從外表上看,66歲的馬蒂斯,不是那種特別威嚴的人。他身型較小,說話很少會提高嗓門,甚至可以說,這位曾在中東戰場叱咤風雲的名將如果脫下軍裝看起來更像是一位儒雅的大學教授——事實上他在退役之後也當了智庫的研究員,而且據說幹得挺不錯。
然而,他那直率強硬的談話風格,在戰鬥中不容置疑的勇猛,尤其備受那些在戰爭時期自願報名參軍的青年士兵們的鐘愛。
一種分析認為,他那好鬥直接的言語,是鼓動團結軍人的有力武器。無論他的聽眾是一名正要奔赴戰場前線的下士,還是那些掌握著交通要道或資源命脈的所在國蘇丹、國王或總統們,馬蒂斯總是知道如何用他們的語言溝通並獲得支持。
在2003年進軍伊拉克前,馬蒂斯會把每一支部隊都請到基地的禮堂前,向他們講述他期望每一位海軍陸戰隊員參與戰鬥。同樣的演講大概進行了50次。“有洞見,我覺得他是天才,沒人有他這樣持久的耐力。”陸軍準將保羅·肯尼迪說。
在2001年阿富汗戰爭、1991年海灣戰爭以及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他都是親自帶領第一支部隊沖在前線,他改變了美國在持久戰中的作戰方式。
這位將軍在海軍官兵中攢了很多粉絲。收到了一連串的粉絲郵件——年輕的服刑退伍軍官的祈禱,一些莫名其妙、不合時宜的文身,一本歷史書上的某段短文,一些網絡上的滑稽模仿,甚至包括一個電視角色的邀約。
對此,2004年在海軍學院為學員們的一次演講中,馬蒂斯說,“這段時間我得到了許多功勞,但這些功勞我受不起,我並沒做過。”
在接受U-T San Diego的采訪時,馬蒂斯表示,他更樂意文章強調海軍陸戰隊員的貢獻,“他們在戰爭年代做了很多貢獻,為戰爭流了很多血。”
“將軍們引起了太多的關註,而真正的傷員名單上沒幾個是將軍。那些普通士兵們,他們才值得關註。”馬蒂斯對媒體說。
馬蒂斯出生於1950年9月8日,少兒時期住在華盛頓州的西南部。入伍前,他是一個新教聖公會教堂的傳教士助手。他崇尚印第安文化,喜歡沿著俄勒岡小道跑步。1972年從美國海軍學院畢業後,他選擇加入軍隊,成為一名海軍陸戰隊員。
據說,和美國新當選總統特朗普特別喜愛電視節目不同,馬蒂斯家里從來沒有一臺電視機。相反,他特別喜歡讀書。在他把收藏的書捐給圖書館或送給朋友前,他有超過7000本藏書。
他的朋友恩尼斯說:“馬蒂斯閱讀的書籍數量驚人。當我打開他家的櫥櫃時,發現里面裝滿了書籍。不只是軍史,他熱愛一切歷史。”
作為一個軍事領域專業的學者,馬蒂斯采訪了許多曾參與過類似軍事任務的在任或退役的司令。他研究每一個軍事史上的著名人物或群體,包括斯巴達人、日本武士和印第安科曼奇族人。退役後,馬蒂斯是斯坦福大學胡佛智庫的顧問和訪問學者,2013年,他又在達特茅斯學院任國際問題學者。選擇這樣一個人作為自己的國防部長,特朗普顯然有著自己的算盤。
馬蒂斯的指揮哲學的核心是:主動性和速度。他強調部隊在戰爭中敏捷迅速移動的重要性。
2003年,當第一支海軍陸戰隊遠征軍準備進攻伊拉克時,馬蒂斯預估,這支部隊的行進速度會遠遠超過後勤補給的跟進速度。所以,他命令海軍陸戰隊員們在他們的車上裝上貨架,用來掛多余的食物、飲用水、燃料還有汽油檢測盒。
他對速度的追求成為他決策中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比如在伊拉克戰爭中,一位上校帶領的一個團在納西里耶(伊拉克軍事重鎮)城外突然遭遇抵抗而暫停行進,馬蒂斯毫不猶豫地把這位唯一的高級軍官給撤了。
馬蒂斯的軍旅生涯長達46年,至今未婚,膝下無子。他因此被稱為“美國的武僧”。但他也不願意搬進修道院,說除非修道院有享用不盡的“啤酒和美女”。
“瘋狗”這個外號,是在伊拉克最血腥巷戰費盧傑戰役中獲得的。
費盧傑戰役,是指2004年美國、英國和伊拉克軍隊聯合發起的軍事行動。事情發生在四位建築承包商在費盧傑被殺,當時馬蒂斯和他率領的海軍陸戰隊員們剛進駐安巴爾省不久。四位死者燒糊的屍體被掛在橋上,空洞而可憎。這件事促使馬蒂斯決定發動襲擊。
強硬的馬蒂斯在與費盧傑武裝分子領袖會面時說:“我是為了和平而來的,但我滿含熱淚地懇求你們,如果你們跟我玩陰的,我會把你們都殺了。”
和談宣告失敗。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們發動了第二次進攻,而此時,叛亂者和聖戰者中堅力量已經湧入了城市並囤積了大量武器,殘酷的戰爭幾乎移平了整座城市。
“代價就是90個海軍陸戰隊員喪失了他們的生命,還有更多的戰士受傷。”已經退役的將軍James Conway回憶說,他在當時是馬蒂斯的上司。
媒體稱這是美軍在伊拉克最慘烈的巷戰。被叫做“瘋狗”,或許還因為馬蒂斯毫不掩飾自己對戰爭的狂熱,而狂熱常常讓他語出驚人。
2005年,馬蒂斯在聖地亞哥公然宣稱他喜歡射殺一些人,比如塔利班。當時他說,“事實上,打仗非常有趣。……我要到那里和你們在一起。我喜歡熱鬧。你們去阿富汗,找到因為婦女不戴面紗就對她們扇了5年耳光的家夥,那些家夥不應當屬於人類。”
在戰前動員時,他甚至說:“當你第一次開槍打死人的時候確實是一件大事,但即便如此,這個世界上就是有些混蛋需要被打死。”
這樣的言語在政治正確的美國,自然引起嘩然一片,也令其在民眾中飽受爭議。
不過,口無遮攔的馬蒂斯居然官運亨通。原因很簡單,他是和巴頓一樣對戰爭有著特殊嗜好的優秀職業軍人。在當基層指揮員時,馬蒂斯每逢戰事,必身先士卒沖鋒在前,總是要和一線士兵“親密接觸”,“讓士兵們看到‘該死的巴頓’和他們在一起”。馬蒂斯非常善於進行作戰動員,在一封寫給兩萬名海軍陸戰隊隊員的信中,他告訴他們“要向世界證明沒有比海軍陸戰隊‘更好的朋友和更強的敵人’”。軍人的榮譽感一旦被激勵,必將爆發驚人的戰力。
對於特朗普來說,起用馬蒂斯這位口無遮攔且顯得桀驁不馴的粗野大兵做國防部長有著如下的考慮。
相近的防務理念是特朗普青睞馬蒂斯的關鍵因素。在中東問題上,特朗普對其前任的批評可謂不留情面,認為是美國搞亂了中東局勢。在這一點上,馬蒂斯與特朗普顯示出高度的一致。
2015年1月,已經退役的馬蒂斯對奧巴馬政府的防務和國家安全政策進行了嚴厲的批判。他認為,當前的國際秩序正被破壞,因而呼籲美國“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采取堅定、戰略性的立場來維護價值觀”。在地區安全問題和美國的影響力方面,馬蒂斯認為,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已經達到40年來的最低點,應建立一個全新的安全架構,來對抗“政治伊斯蘭”。
特朗普在宣布挑選馬蒂斯任防長的同時,說了這樣一番話:“我們將與每一個願意加入我們以擊敗IS和伊斯蘭極端恐怖主義的國家為伴,我們將摧毀IS。同時,我們將尋求一種新的外交政策,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我們將停止去推翻別國的政治制度、政府和人。我們的目標是穩定,而不是混亂,因為我們想重建我們的國家”。從這一點來說,二人可謂“臭味相投”。
統一了思想就得抓落實。在這方面,馬蒂斯對特朗普而言可不是一般的合適——特朗普曾經揚言,一旦當選就職,將立即要求國會全面終止自動削減赤字機制對防務預算的強制性約束,並提交新預算以重建美國軍隊。馬蒂斯性格強硬,軍事理論素養高,且曾經在中東作戰多年,並屢立戰功,頗有威望,是執行這一防務政策的最佳人選。
學者張軍社表示,國防部長是美國總統在國家安全及國防方面的首席顧問,在總統制定防務政策時有一定的影響力,總統很多國防和防務方面的決策也要依靠國防部長來執行,在美國作戰指揮系統中,總統和國防部長是很重要的兩個環節,國防部長處於很重要的承上啟下位置。因此,馬蒂斯的退役軍人身份也是特朗普提名他當國防部長的重要原因。
理念相同,執行力強,選擇這樣一位執行力超強的宿將做國防部長可謂再合適不過了。
對於海軍陸戰隊來說,馬蒂斯或許不僅是“武僧”,還代表著混沌(Chaos)。
英語中,“混沌”可以代表思想和行為不墨守成規、令人捉摸不定。這並不是一個貶義詞,某種情況下反而是很高的褒獎。
而根據對一些非常了解馬蒂斯的官員的采訪,馬蒂斯是一個常常攻擊傳統觀念、不拘泥於條條框框、反對崇拜、反對教條的徹底革新派。他“不按套路出牌”,在戰場上以策略制勝,常常讓華盛頓決策圈和軍中“yes,sir!”的命令形同虛設。
這有些類似於中國古人的“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即對前線指揮官的要求更註重臨機指揮權和決策權。
美軍中大名鼎鼎的“混合戰爭”理論就出自馬蒂斯。
有學者猜測,這位“武僧”執掌國防部,必然會在各方面做出一系列的改革,這些改革將會對美國的防務乃至世界戰略格局產生一系列的影響。
他將引領美軍提高“混合戰”水平。馬蒂斯擔任美軍聯合部隊司令部司令期間,對其費盧傑戰役的新戰法進行了理論升華,提出了未來戰爭的三大原則:一是政戰優先,強調技術不是包治百病的“萬能藥”,因此“不能完全倚重技術來解決錯綜複雜的戰爭問題”;二是戰爭政治目標的非對稱性,是“反恐”戰爭久拖不決的深層次原因,因為戰爭本質是雙方意誌的較量,“戰爭只有敵人說結束,才能結束”,因此“攻城”與“攻心”要雙管齊下;三是聯盟作戰是贏得戰爭的關鍵,所以“必須組建一支能夠靈活適應其他盟國作戰序列的軍隊”。這一思想經過進一步深化總結,被冠名為“混合戰爭”,成為指引美軍轉型的重要理念。
未來,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將會推動美軍的轉型,使其在政治戰和非對稱性作戰領域提高能力,從而提高“混合戰”的整體水平,使美國武裝力量更好地為其國家政策服務。
英國《金融時報》稱,馬蒂斯是美國入侵伊拉克與阿富汗的中心人物,在五角大樓,馬蒂斯將肩負發展一種擊敗IS的軍事戰略任務,特朗普已承諾新戰略既會令人驚訝還能很快產生效果。
特朗普在競選時多次強調要盡快解決IS問題,馬蒂斯精通中東事務,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又有深厚的理論素養,這個缸他不頂誰頂?此外,在擔任海軍陸戰隊作戰發展司令部指揮官時,馬蒂斯和彼得雷烏斯合寫了一本《鎮壓叛亂手冊》,在美軍整個伊拉克作戰期間,這本手冊被奉為減少當地教派沖突的“法寶”。也許特朗普在指望馬蒂斯能祭出更多“法寶”搞定中東。
據說馬蒂斯熟讀史書,不知這位“儒將”在領受上述任務時,有沒有站在大歷史的高度思考一下:如此折騰,真的有利於美國的國家利益,有利於所在地區人民的福祉嗎?歷史會如何評論這些事情?也許馬蒂斯將軍應該重新好好閱讀家中的藏書才能回答這些問題。
This is not a test. This is your Emergency Broadcast System announcing the commencement of the Annual Purge sanctioned by the U.S. Government.
Weapons of class 4 and lower have been authorized for use during the Purge. All other weapons are restricted. Government officials of ranking 10 have been granted immunity from the Purge and shall not be harmed.
Commencing at the siren, any and all crime, including murder, will be legal for 12 continuous hours. Police, fire, and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will be unavailable until tomorrow morning at 7 a.m., when The Purge concludes.
Blessed be our New Founding Fathers and America, a nation reborn. May God be with you all."
Emergency Broadcast System announcing the commencement of The Pu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