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資料似乎有誤──聽故不忘駁故(2010/01/01) 脫苦海


http://hk.myblog.yahoo.com/tokuhon_blog/article?mid=10249


呢篇文章,有佢一定的道理,唔蝕頭注出高價,亦很難擠身四大。但是如果唔係九十年代的單邊市,而係八十年代的大跌市,今天的四大可能有「甘檸集團」份。而引述的故事,就與筆者所知有出入。

藍煙囪原是大吉集團的貨倉,現址是新世界中心,而該公司是姓鄭的。

九龍灣的故事,當年有某大某資貿易集團,以五億投得地皮興建汽車服務中心,結果地價跌了九成,只餘五千萬,該集團當年的股東姓何,姓林,姓梁都有。

而另一個九龍灣故事,話說1997年曾有當年華資第一集團高層自立門戶,要競投該區地皮,卻在拍賣上遇上強手,舉手者正是姓黃的,不過她不是過江龍,而證實是精神病患者,自此官地拍賣場合加強檢查投地者的身份。不知「那個黃生」又為何要兩個牌?

順道一提,「那個黃生」在尖沙咀多所置業,不過地點不是藍煙囪貨倉,而是尖東,今天尖東與尖西,差得遠了!而當年為投得地皮,該公司駛出「一拆二」手法,由「乂乂地產」(現名「乂沙咀置業」)生一間「乂乂置業」出來。並不是甚麼曠世財技,只是「一層樓生多一層」而矣。

 

http://fin.hkheadline.com/finance/news_detail.asp?id=98687

富豪隱世財技——黃老闆唔怕蝕頭注

2009年12月31日

 黃老闆投地時出價喜較市價高一成,往往遭人嘲笑,這其實是他不怕蝕頭注。
 俗語有云:「執輸行頭,慘過敗家」。於是世人搵錢,爭先恐後,有所謂「行船爭解纜」。


  天下事,爭得到未必好,城中富豪多謀定而動,絕不頭腦發熱,寧願餂頭注,亦不會賭身家。

  或許會有人講,蝕頭注之事亦甘為,何以致富?

  蝕頭注表面看似未贏先輸,查實乃曠世財技,非人人可為。若無財力、魄力、膽識及才智,四樣俱備,不可為也。具此而肯蝕頭注者,其收穫必豐。

  高10%投地遭嘲笑

  黃老闆,人稱「大好友」,十年前投地,每役必赴,出價必高,今亦如是。因此,拍賣官見他到埸,已坐定粒「六」,庫房進帳必豐。

  特區政府每於元旦授勳,孤寒財主、賭場老闆亦派以乜荊勳章、物荊勳章。以黃老闆多年來對庫房之貢獻,搞旺樓市之功,理應亦頒個「金紫荊」佢掛,光宗耀祖。

  話說回黃老闆蝕頭注;贏尾注之財技,首先是有本錢,而勝負決定因素是睇得通,老套的講句,「高瞻遠矚」是也。以投地而言,黃老闆出價喜高市價一成左右,往往遭人嘲笑。

  買地先要細心觀察

  但黃老闆計自己數,首先冇人同佢爭,其次現今出之價錢,乃兩年後起碼的價錢。 試想一下,買入一幅地,從畫則到打樁、起樓到有入伙紙,一般需時兩三年。屆時以現在的價錢根本上買唔起地,縱然買到亦貴;亦起唔切樓。但到時到候自己的資 金已經回籠,貨如輪轉,無愁沒有生意做。

  如何計準地價必升,算準某個地區有發展前景,黃老闆有兩大財技:耐心觀察,仔細分析。

  初時,黃老闆在港島發展,發覺英國佬及唐人老字號根深柢固,盤根錯節,很難打開局面,便轉往九龍方面發展。

  黃老闆每次乘搭天星小輪過海,望向尖沙咀火車總站附近、藍煙一帶十分荒, 覺得有發展潛力,便在火車總站斜對面一間酒店,長期租用一個可以從窗口盡覽尖沙咀火車總站附近、藍煙囪一帶情形的客房,每日觀察人流及交通情況,經過幾個 月的耐心觀察和仔細分析,認定藍煙囪一帶發展潛力甚佳,便大開拳腳,以較高價錢,盡投藍煙囪地皮,打造自己的王國。

  過江龍無分析一身債

  這裏順便講講另一位過江龍,也像黃老闆一樣找尋仍未發展的土地投資。當時港英 正在九龍灣填海取地,官方機構大力宣傳九龍灣新填地前景如何如何美好。過江龍信以為真,傾囊之外並向銀行貸款買入新填海地皮。豈料港英在九龍灣填海,填個 不停,新填地地價愈賣愈平,過江龍銀行一身債,破產都唔掂。

  過江龍之失,在於沒有仔細分析;港英到底在九龍灣會填多少地?

  黃老闆之得,在於他仔細分析到藍煙囪一帶,十零廿年內可供發展用地愈來愈少,人流卻愈來愈多,有可能成為一級商業、旅遊區。

  今年輕人羨慕老一輩富豪身家豐厚,便想快錢,多欲速不達。與其如此,何不像黃老闆那樣每作投資,事前必須耐心觀察,仔細分析及唔怕蝕頭注。

  錢樹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61

股市似乎很不難煩了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lu1.html
  今天股市猛跌,市場恐慌加劇,人們對暴跌原因眾說紛紜,美國貨幣寬鬆QE將要退出、PMI指標再創新低(48.3)、我國不降存准而收緊信貸、銀行間拆借利率失控IPO繼續發酵,等等。這些確實都是重磅利空消息,但究竟影響有多大,未必現在當場就能確知,因為股市的重大走向,不是事後馬上就能找到幾條理由或數據而解釋到位的。現在羅列出的這些理由都只是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A股儘管缺陷嚴重,效率低下,但長期而言,它也與其他先進市場一樣,還是能夠客觀地反映我國的經濟狀況。若從2007年6124點起算,走熊了6年;即便從2009年3478點開始算起,也持續低迷了4年。熊途漫漫,時間夠長的吧?拉長時間回頭看,這段時期,整體經濟不能持續走強,甚至逐漸衰退,GDP也逐年回落,整個經濟體的價值在遞減,儘管期間有過幾次回暖階段。顯而易見,這股市確確實實地、真真切切地反映了經濟運行狀況,與實體經濟完全相符,體現了市場經濟規律。

   股市其實早已對實體經濟的運行很不滿意,甚至很不耐煩了!我們以前所依靠的低成本、出賣資源、損壞生態環境、輕視勞動者權益、偏重代加工等的傳統產業結構及技術,對經濟的推動已經越來越乏力。要想走出困境,必須加快轉型,不斷尋找更多新的經濟增長點,並努力推動其發展。

   而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有兩大方法:依靠政府主導方法和依靠市場方法。

   政府主導方法差不多已經用了30多年了吧,這個方法主觀盲目,效率低下,浪費嚴重,滋生腐敗,弊端日益凸顯,顯然須要儘量退出。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政策措施,決定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等事項,就是轉變政府職能的具體措施。

   市場方法才是按照市場規律的科學方法,正如上面提到的,這次國務院會議也強調了「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政策措施」。「金融支持」內涵非常豐富,發揮資本市場(主要是股市)優化資源配置的職能,就是其中一個重要內容,讓資本市場來對實體產業進行甄別和估值,由市場來發現未來經濟發展的動力在哪,誰應該得到更多、更有利的資源(包括稀缺資源),從而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引導和推動其發展。從這點上講,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到「盤活貨幣信貸存量防範金融風險」具有很大的意義。

   其實,當前的股市已經在行動了!主板市場上的那些可能未來具有發展前景的公司,它們的股票表現優異;中小板和創業板儘管魚龍混雜,投機嚴重,但至少也有衝著這個方向的動力因素。由於股市永遠是面向未來的,它的一項主要職能就是流動性,只要流動起來,市場就能檢驗並發現有利於未來經濟發展的動力所在,提升經濟價值。反過來,一個長期得不到資本市場青睞的產業,肯定不會成為未來之希望的吧?

   這裡順便提一下,資本逐利總是流向阻力最小的地方,由於主板市場每每受到股指期貨做空的壓制,許多資金就會湧向那些中小盤股、創業板和中小板。這是有機制原因的。

   我們沒法證明比市場更聰明,只得敬畏市場,尊重市場規律,順應它。

   現在市場越來越分化,結構性行情此起彼伏,今天股市猛然暴跌,莫非它越來越不難煩了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470

為什麼無論華盛頓怎麼鬧,華爾街似乎都不在意?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8271

美國政府的債務上限爭論又拉開帷幕,這次財政部長Jack Lew將最後期限鎖定在10月17日。

但即使如美國政界人士威脅的那樣,負面風險將至,市場也沒有發現危險。

高盛合夥人、商品分析師Robert Boroujerdi說

我們觀察了標普500的期權價格,以及美國政府相關的營收風險最高的公司股票,發現價格幾乎沒有怎麼體現市場擔憂。

換句話說,華爾街這次根本沒害怕。

巴克萊董事總經理Barry Knapp也覺得沒有那麼嚴重,他還不無諷刺地引用塞葉法則:

所有的爭論都符合塞葉法則(Sayre's Law):感覺越強烈,有利害關係的問題就越沒價值。

我們絕不會忽視美國聯邦政府債務大量增長的長期風險,但這次政府關門或是接近債務上限對市場的風險明顯比2011年夏季低。

很可能結果是,增長敏感型股票今秋的表現會與2011年形成鮮明反差。當時債務上限爭論導致股市發生大拋售。

為什麼今年會不同於2011年?

Knapp指出:

首先,美國主權評級被下調的風險比2011年低。而且,美聯儲這次的支持更有力。

2011年債務上限危機時,美聯儲的QE2結束了,還沒推出扭轉操作。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保持不變。

但本週美聯儲沒有決定放慢QE的速度,提到了擔心財政狀況,還在支持投資組合的平衡渠道,股市這次應該不會像2011年那麼不堪一擊。

如巴克萊下圖所示,總體來看,今年美國的財政形勢與2011年相比有所好轉。

 

 

投行Stifel Nicolaus的董事總經理Dave Lutz向Business Insider透露他總結的華爾街看法

華爾街對華盛頓的黨派之爭無動於衷。

當前圍繞預算能保證政府運轉的爭鬥不算影響市場的事件,一些國防承包商是例外。

這場爭鬥現在更集中於債務上限,可能10月中旬出現關鍵事件。

距離截止期還有四周,可以發現壓力在增加。

迄今為止,市場的壓力增加還沒有成為大新聞,而如果根據歷史表現判斷,在債務上限之爭結束以前,市場應該會真正有些害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946

新浪微博似乎出现了复苏迹象,真的吗? 尹生

http://xueqiu.com/8138652508/45565983

摘要:新浪微博的用户活跃程度似乎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但还不能确定。如果在接下来的一到两个季度,新浪微博的活跃用户数(特别是日活跃用户)增长能够保持 目前的势头甚至持续加速,并成为趋势性事件,那时其估值也就可以相应地转向单用户价值指标,从而迅速进入60~90亿美元的区间。

不久前,我在福布斯的前同事在新浪微博的福布斯官方账号上发布了一条含有90后明星鹿晗的名字和图片的消息,结果让人吃惊,这条消息迅速获得了5万多次转发,8000多条评论,有两万多人点赞。

对 于一本专注于严肃商业的杂志而言,这简直创造了一个奇迹。但却也在意料之中:虽然新浪微博的影响力过去几年似乎一直在下降,但在某些独特的话题上的影响力 上仍然不容小觑。这种现象在Twitter那里也存在,在超级碗这样的事件上,Twitter的影响力甚至超过Facebook。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独特的优势,能否成为新浪微博全面复兴的基石?

对于那些在新浪微博去年4月IPO时就买入其股票的人而言,这个问题尤其重要,新浪微博目前的股价不到上市当日收盘价的80%,今年初时甚至一度跌到只有那时的约60%。现在新浪微博的市值约为32亿美元,甚至只相当于2013年阿里巴巴投资它时的估值水平。

在 新浪微博上市之前,尹生曾经认为其当时的合理估值接近50亿美元(参见2014年2月的尹生福布斯中文网专栏文章《新浪微博仍是价值近50亿美元的大生 意》),而在2013年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时,我在另一篇专栏中预测到2016年早些时候,其价值可能上升到60~90亿美元。

到2014年9月时,新浪微博的市值的确一度非常接近50亿美元,但随后落入深渊。说实话,我曾预期新浪微博的年营收可能要到2015年才能做到3亿美元,并以此作为估值的基础,但实际上2014年就达到了这一水平,这是为什么?

关键不在营收,而在新浪微博是否具备持续获得营收(以及更长远来看盈利)增长的能力,而这又首先取决于其能否巩固和提升其独特用户价值,或者说行业地位,这在我的文章《获阿里背书,新浪微博三年后估值或达60~90亿美元》中是这样描述的:

对新浪微博而言,其未来有两种可能:一是通过清晰而有力的定位,成为Twitter和Facebook这样的领导应用,一种是从一个主流的应用走向没落和维持,通过各种可能的商业化战略来引导其发展,就像人人网。

考虑到之前已经有传言,阿里巴巴可能会继续增持新浪微博的股份到控股地位,这可能会加剧其前途的不确定性。因此,可以假定乐观情景和悲观情景各占35%和65%,前者对应的市销率可能高达35倍(当时Facebook和Twitter的中间值),而后者则只有5倍左右。

为此,我在新浪微博IPO时的另一篇文章《新浪微博:短期有看头,长期看四种关系》中,提到了IPO后新浪微博必须面对的四种关系:与阿里巴巴的关系,与新浪网的关系,与投资人的关系,与用户的关系(我当时没有提与政府的关系)。

每一种正向价值关系的建立,实际上都是围绕新浪微博独特的定位和价值的,就像Twitter的价值恰恰就在于它的独特定位,在于其对于追求全球性的信息透明的用户而言,是不可替代的,它的价值是其影响力,就像是纸媒时代的《纽约时报》。

很不幸,新浪微博在上市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恰恰是在验证我在前述文章中提到的担忧:“我认为除非新浪微博迅速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落入人人网一侧的概率会急剧上升。”

每 一种关系都似乎迅速朝着价值成长的反面滑去:糟糕的产品用户体验,政策监管导致的活跃性下降等,使其成为领导性应用的可能性非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而同 时,营收增长也出现了急剧下滑——2014年第一季度以来其每个季度的营收增长依次分别为161%,105%,58%,47%,43%,34%(预计)。

过去四个季度,新浪微博的营收为3.63亿美元,同比增长65%,相对目前的市值,大约只有8.8倍的市销率。相比而言,目前Twitter按过去四个季度的营收计算的市销率为14.5倍,而腾讯和Facebook也与这个水平相当或高于这个水平。

唯一的亮点,是新浪微博第一季度的月活跃用户和日活跃用户增长都创下了过去四个季度的最快,分别为增长了38%和34%,达到1.98亿和0.89亿,相比而言,Twitter的月活跃用户也只有2.88亿,而新浪微博的市值只有Twitter市值的一成多。

与 此同时,新浪微博的运营亏损也明显收窄,过去四个季度运营总亏损为1750万美元,而之前的四个季度为亏损4960万美元,且似乎呈现出逐季改善的趋势。 相比而言,Twitter在过去四个季度中,有三个季度出现了运营亏损扩大,四个季度累计运营亏损达6.07亿美元,且没有明显改善的趋势,这令其股价在 过去一个月中下跌了近30%。

尽管新浪微博在营收上出现了让人不安的趋势,不但总体营收增长节节下滑,而且其两大业务之一的增值服务在过去这个季度几乎停止了增长,仅增长了9%,但营收仍然不是影响新浪微博目前估值水平的决定因素。

考虑到阿里巴巴在其中持有30%的股份,按照目前的市销率,它每在新浪微博投入1美元的钱做广告,将从资本市场获得2.64美元的回报,只要它有足够的动力进行市值管理,理论上并不难让新浪微博交出一份乐观的财报。

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将是前一组指标,即用户活跃度的提升,以及其整体战略朝着主流应用的有效程度,其目前的市值水平,大约只相当于35%(乐观)和65%(消极),而在第一个季度时,大约只相当于20%(乐观)和80%(消极)。

新 浪微博的用户活跃程度似乎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但还不能确定。如果在接下来的一到两个季度,新浪微博的活跃用户数(特别是日活跃用户)增长能够保持目前的势 头甚至持续加速,并成为趋势性事件,那么其估值也就可以相应地转向单用户价值指标,那时,新浪微博的估值将迅速进入60~90亿美元的区间。

若 想阅读更多互联网价值研究与评估方面的文章,请订阅尹生的微信公号价值线(jia-zhi-xian),或前往尹生的福布斯中文网专栏。若需转载,请署名 并注明出自价值线。但申明:尹生的所有文章仅做一般性探讨,不作为投资决策之依据,股市有风险,请慎重决策。尹生不持有新浪微博或上述其他公司的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553

宽松似乎有变化——对近期股市剧烈波动的思考

http://www.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4040

作者:姜超、顾潇啸等

最 近的资本市场极不太平,似乎大家熟悉的熊市又回来了,于是各种段子都出来了:小伙伴有的很想静静,有的想上天台,可是纵身跃下,发现居然没有死!因为楼下 躺满了买中国铁建的朋友,他们居然也没有死!原来他们身下躺满了买了中国中铁的朋友,他们居然也没有死!因为下面还压了密密麻麻买了中国中车的朋友!

所以说,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大家入市都想割韭菜,但如果都找不到韭菜,那么可能自己就是那棵韭菜,就要有随时被收割的准备!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支撑本轮牛市的逻辑有没有发生变化?

在我们看来,本轮牛市的核心逻辑是在于居民资产配置发生了转移,从房地产和银行储蓄搬家到金融市场,财富搬家形成滚滚洪流,产生了有钱任性的大牛市。

而 推动着居民财富搬家的动力有两个,一个是长期动力,在于中国人口红利出现了拐点,工作年龄人口总数从12年起开始下降。而人口红利的结束有两个重要的影 响,一是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出现长期拐点,房产作为财富故事的主角将逐渐退位,二是意味着利率出现了长期下行趋势,目前全球普遍的零利率均与人口老龄化有 关,因为人口的减少意味着资本的相对过剩,因而代表资本回报率的利率长期趋于下降。这也就意味着当前中国居民财富的两大支柱银行存款和房地产在未来将逐渐 退位,而未来唯有配置金融资产才能增加财富,因为金融资产受益于利率下降。

很多人认为本轮牛市的起点始于2012年,因为12年是创业板牛市的起点,而12年的重要意义在于中国人口红利发生了拐点,也意味着长期财富配置的拐点出现了。而人口结构属于长期变量,其变化通常需要一代人,这也就意味着支撑金融市场向好的长期动力并没有变化。

而 推动居民财富搬家的另一个是短期动力,就是央行宽松货币政策。简单回顾下历史,就可以发现货币政策是个发令枪,大妈都跟着央妈在走。比如说13年,大家既 不买1800点的股票,也不买5%利率的国债,那么大家当年在买啥呢?在买余额宝!因为13年余额宝可以提供7%的收益率,所以回过头来看,当年卖股卖债 就好比把能下金蛋的老母鸡给杀了。问题是为啥大家都会这么干呢?答案是那年利率高,央妈导演了钱荒,所以大家啥都不敢买。

14年以后为啥 大家胆子逐渐变大了呢?其实也在于央妈态度发生了变化,14年年初央妈规定利率不能上升只能下降,所以大家就敢买债券了。14年7月央妈在货币市场降息, 所以基金经理都知道钱不值钱了,所以就开始买股票了,股市牛市就开始了。到14年11月央妈正式降息了,于是大妈都知道钱放在银行不值钱了,于是储蓄搬家 的洪流就出现了,而且之后几乎每个月央妈都会降息降准一次,所以入市的资金几乎没有停过,一直推着股市涨到了5000点。

但是从5月10号最后一次降息到现在,已经过了1个多月,却迟迟未见到新的宽松货币政策兑现,降息降准一再落空,没有了央妈的发令枪,大妈们储蓄搬家也没有那么坚定了,那么是不是宽松货币政策发生了变化呢?

如果仔细阅读每周一次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可以发现近期政策重心发生了明显的转向,正在从货币政策转向财政政策,体现在6月10日的常务会议内容中只字未提宽松货币政策,而通篇在强调积极财政政策。

大家肯定会犯嘀咕,积极财政政策不是年初就定调了吗?现在强调一下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要 理解中国的政策,不仅要听领导怎么说,还要看是怎么做的。财政政策的核心是举债,过去基建投资大干快上很多都是靠各种融资平台高息举债,但从去年开始的债 务规范使得融资平台举债受限,体现为社会融资总量的持续萎缩,因而影响到了基建投资增长,体现为经济增速的持续下滑。财政政策瘸了腿,所以14年以来一直 依靠宽松货币政策。

但从今年5月份开始,政府首先推出了1万亿地方债务置换,大家初始的理解是这1万亿是置换到期债务,并不是刺激经济增 长。但很快到了6月份财政部又推出了第二批1万亿债务置换计划,而且这一次的目标明显是冲着稳增长来的,因为财政部称第二批债务置换资金主要用于偿还13 年审计的截止13年6月30日政府负有偿付责任的债务在2015年到期的本金,但按照统计这部分到期债务仅为1.86万亿,再加上第三批债务置换的传闻, 意味着目前的债务置换计划有点变味了,不仅是债务置换,而且是为稳增长提供弹药,所以我们也可以从第二批债务置换计划的公告中读出此中深意:

“发 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也是稳增长、防风险的重要举措。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持续放缓,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有利于保障 在建项目融资和资金链不断裂,处理好化解债务与稳增长的关系,还有利于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利息负担,缓解部分地方支出压力,腾出更多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 设。”

简而言之,债务置换是稳增长的手段。而我们也观察到各地相继推出财政刺激计划,例如广东出台2293亿稳增长措施,其中863亿是新增财政资金,其来源就是债券置换、新增发行地方债等。

从 5月份开始,地方债开始陆续发行,6月份井喷到单月超6000亿,而我们估计下半年的单月发行量在3000亿以上,如果出台第三批则单月可能超过5000 亿。而相比之下,目前每月的社会融资总量仅在1万亿出头,这也就意味着社会+政府融资增速将在下半年出现显著的上行拐点。而融资是经济的重要领先指标,融 资的反弹意味着经济将在4季度出现企稳回升的可能,而通胀也会同时反弹。

此前,由于债务规范财政政策受限,因而政府实际采取了非常宽松的 货币政策,但其经济效果并不明显,但对股市效果极其显著。而6月份以来政府明显转向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且2万亿债务置换意味着积极财政得到了资金来落 实,其经济效果也很有可能在今年4季度以后逐渐体现。而如果积极财政政策短期有效,反过来也就意味着宽松货币政策的必要性下降,未来货币政策或进入观察 期,宽松政策可能会短期延后。

所以在我们看来,短期政策重心的变化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因为货币政策决定利率,对居民储蓄搬家以及企业估值 水平都有正面推动。但假如未来政策重心由财政政策主导,就意味着居民储蓄搬家乃至估值水平都会在短期受制,从而对金融资产价格产生负面冲击。所以,对资本 市场而言,短期最大的风险在于宽松货币政策延后的风险。

从债券市场来看,由于地方债的巨额发行,导致10年期国债利率在近期创出年内新高,10年和1年期国债利差一度超过200bp,接近09年初的水平,意味着债券市场产生了非常强烈的经济复苏预期,也意味着对宽松货币政策的持续性产生了担心。

根 据我们的经验测算,从融资回升到经济反弹通常存在3到6个月的滞后期,因而我们认为短期经济依旧低迷,经济的回升最早要等到9月份以后。这也就意味着8月 份以前的货币政策应该还会保持宽松状态,而真正的风险在于9月份以后,届时宽松货币政策将受到两大挑战,一是国内积极财政巨额发债之后经济通胀可能短期反 弹,二是美国9月的加息冲击!

但从更长期的视角来看,财政政策的效果是有限的,因为财政政策靠的是举债,等同于透支未来,因而其效果受到举债能力的约束,因而今年的巨额债务置换到明年将变成高基数效应,成为来年经济再度下滑的推手,而届时宽松货币政策必然会卷土重来。

所以在我们看来,宽松货币政策的趋势未变,但可能过程被拉长了。之前市场预期今年降息会到底,股市会一把涨到天上去。但现在来看政府的做法应该是宽松货币和积极财政交替使用,所以我们应该在宽货币时保持积极,在积极财政时休养生息。

如 果看得更远一点,我们对金融时代依然充满信心。对中国经济而言,过去在人口红利的时代,主题是工业化,经济增速向上、利率也向上,财富主要配置在实物资 产,处于地产时代。而未来在老龄化的时代,主旋律是服务业,经济增速向下,利率也向下,财富主要配置在金融资产,将进入金融时代。而目前处于工业化和服务 业的交替期,也是地产时代和金融时代的交替期,因此每次稳增长都是为传统的工业化服务,地产时代的余威仍在,体现为近期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的大涨。但稳增 长不可持续,目前几乎所有工业品增速都降至零以下,反映的是人口老龄化以后的长期趋势,也意味着从工业化向服务业的转型不可逆转,因而在积极财政和稳增长 结束以后,利率下降和货币宽松依然是主旋律,金融时代的到来不可阻挡!(来源:海通宏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889

比起大眾網紅匱乏的變現方式,如今垂直網紅似乎更受資本青睞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13/155819.shtml

比起大眾網紅匱乏的變現方式,如今垂直網紅似乎更受資本青睞
李星 李星

比起大眾網紅匱乏的變現方式,如今垂直網紅似乎更受資本青睞

垂直,是變現能力的重要評估依據。

黑馬說

當我們在談網紅時,多是在談其變現能力,人們的註意力往往集中在papi醬這樣的大眾網紅身上,其實,一個專業的角落里的垂直網紅可能並非人所共知,但其號召力、變現能力、抗風險能力是大眾網紅們所不能匹敵的。人越來越獨立,圈層越來越細分才能形成堅硬的圈層精神堡壘。如果大眾網紅不進行圈層化的粉絲運營,終將如絢爛的煙花在盛開後冷卻······

文|李星

網紅並非明星,由於有大批粉絲的擁躉,成為我們的碎片化網絡時代的偶像。去年“雙11”張大奕等網紅用微博導粉到淘寶店鋪中,逆天的銷貨能力讓電商業內為之震驚,銷售型網紅隨後被各大平臺整合並形成產業鏈,創業紅利期很快關閉。

現在人們談起網紅,更多指代的是papi醬這樣的內容型網紅,他們出色地玩轉短視頻、直播、微博、微信等各種投放渠道,受到大批粉絲追隨,流量輕松突破10萬+,旋即成為大眾關註焦點。

在傳統聚集人氣的法子失靈、機構品牌式微的大背景下,投資者對新晉網紅偏愛有加,媒體不斷曝光網紅拿到了融資,網紅創業因此迎來了春天。從網紅本人輸出的價值和粉絲的覆蓋範圍上看,網紅大致分為“大眾網紅”和“垂直網紅”,前者多為粉絲提供廉價娛樂或心靈慰藉如papi醬、咪蒙、回憶專用馬甲號等等;後者多為各個垂直行業的意見領袖或資深人士如科技圈的萬能的大熊、汽車圈的顏宇鵬等等。

由此演化出投資圈兩種不同投放路徑:一種是以粉絲規模和流量為價值標準投資大眾網紅,典型案例是真格基金聯手羅輯思維以1200萬投資papi醬;另一種是以粉絲黏性和精準營銷為考慮投資垂直網紅,如頭狼資本600萬投資知名車評人顏宇鵬(粉絲稱為“YYP”)。

創投終究是一門生意,究竟大眾網紅和垂直網紅誰的商業化路子更寬?網紅創業也不能只講情懷,究竟哪類變現模式更值得借鑒?

  大眾網紅變現只靠廣告和噱頭嗎?

作為2016年頭牌網紅,papi醬微博、微信及短視頻平臺的粉絲均是千萬級的,其商業化的每個細節都牽動媒體的神經,估值2億、融資1200萬,廣告招標溝通會門票賣出8000元/張,單條貼片廣告中標價達2200萬,一次次刷新人們對於網紅變現的想象空間。

廣電總局的整改讓papi醬的發揮有所顧忌,多重人格式的剪輯讓作品陷入程式化,大眾的審美疲勞未來難以避免。從papi醬廣告競拍前後的互動數據上看,papi醬的微博粉絲活躍度和圍觀熱情呈現下跌走勢。

 

內容型網紅對大眾註意力資源爭奪愈發激烈,只有極少數能夠拿到廣告費,95%的內容型網紅是靠遊戲精神支撐,像papi醬獲得融資的大眾網紅鳳毛麟角。而papi醬廣告招標會所誕生的新媒體標王更像是一場追求歷史虛名的遊戲,而其合夥人公布內容生產平臺papitube卻缺鮮有關註,實際上大眾網紅的生命周期往往取決於在於內容的持續性和粉絲的活躍度。

目前,大眾網紅的變現渠道主要是依靠打賞、貼片贊助、視頻植入廣告,而過火的功利化會“掉粉”,大眾網紅在商業化過程遭遇了“兩難”。

垂直網紅創業被投資人看好的邏輯

與大眾網紅吸引“註意力”相比,垂直網紅優勢在於“影響力”。知名投資人、愛健康金融創始人兼CEO黃斌認為:“網紅經濟的提法是現在才出來,換個說法可能理解的角度不一樣,影響力經濟,其實一直都在,無非現在影響力變現換成了互聯網的幾個形式,關鍵還是看影響力如何,如何積累出來的影響力,如何變現。”

最近流行一句話叫做“每個創業者都應當成網紅”。頭狼資本創始人陳岸認為:“投資網紅首先是垂直細分,一個專業的角落里的網紅(KOL)可能並非人所共知,Ta成名過程或許比很多(大眾)網紅慢,但其號召力、變現能力、抗風險能力是大紅大紫的娛樂掃街網紅們所不能匹敵的。粉絲經濟也好,圈層經濟也好,無一不在揭示人類精神世界的發展奧秘——人,越來越獨立,圈層,越來越細分並可以形成堅硬的圈層精神堡壘。垂直,從而是變現能力的重要評估依據。”

對於網紅的投資的最大風險在於網紅本身的不確定性。對此,陳岸有另一套理解:“這些網紅KOL並不會因為專業領域以外的個人品德、操行過失對自身的地位有明顯影響。體現出了比一般娛樂明星更強悍的抗風險能力。”

而如今,利用這高粘性的粉絲吸引力,還衍生出了另一種粉絲眾籌的玩法。以YYP發起的粉絲眾籌為例,在2個小時內超募了12倍,眾籌融資額達1200萬元。

粉絲眾籌能否開創網紅變現新路徑?

網紅的創業項目進行粉絲眾籌的好處在於:

1.能快速實現項目早期融資“破冰”,也避免被投資機構稀釋掉過多股份;

2.增加粉絲對項目的參與感,把粉絲由情感支持者轉化為利益關系人,還可以把粉絲發展成為產品測試的種子用戶和市場推廣的“死忠粉”;

3.對創業者而言,找粉絲借錢創業與那純2VC的項目相比,要在路演中給粉絲和用戶交實底,還得在創業中保持All in的姿態全力以赴。

粉絲眾籌的成功試水證明了凱文·凱利的1000鐵桿粉絲理論適用於網紅經濟:網紅之“紅”不在粉絲多少,而在於有多少願意貢獻收入的粉絲。腦洞大開一下,如果papi醬團隊不拿投資人的錢,而是在千萬粉絲中篩選出最有購買力的1000個粉絲進行股權眾籌,那結果會不會更有趣?

粉絲眾籌實際上也是網紅IP的試金石,與大眾網紅靠顏值或個性吃飯不同,垂直網紅的魅力來自於專業權威或職業沈澱;從用戶運營的角度上看,有鐵桿粉絲擁躉的垂直網紅更容易組織起社群經濟,嫁接起新的商業模式,孵化的項目也是競爭對手用錢無法買到的。

不過,網紅創業項目組織粉絲眾籌並非易事,眾籌的核心在於讓小微個體在眾籌平臺參投項目並最終獲利。那如何確定眾籌目標,占股權比例多少?如何設置不同的眾籌檔位,以保證出的多賺的多?如何進行路演?一旦眾籌失敗,如何將眾籌費退回?這些問題均需考慮。

除了要求創業者有“眾籌思維”外,還需有專業的眾籌平臺支持。眾籌機構對項目進行估值,並界定眾籌額度和股權占比;眾籌成功後的粉絲屬於天使投資人,要按出資額承擔財務風險,並作工商登記和備案。與其他產品眾籌不同,網紅項目粉絲眾籌的挑戰在於怎樣甄別出有限的投資人,在粉絲眾籌中一旦出現哄搶情況,需要眾籌服務平臺調研和篩選,並對股權進行及時調整。

網紅創業的下半場機會降落在垂直網紅(KOL)如各行業內的大咖、專家、自媒體人身上,垂直網紅憑借本人的品牌、粉絲積累、移動互聯網+的連接優勢,在專業投資機構提供的粉絲眾籌服務的幫助下,是助推網紅創業的一條可行路徑。而大眾網紅如果不進行圈層化的粉絲運營,終將如絢爛的煙花在盛開後冷卻······

(李星,策劃人,創業家i黑馬作者,公眾號:lixingo2o,微信號:1598145405)

網紅 垂直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822

學者談土耳其政變:似乎從一開始就打算要失敗

就在土耳其軍隊發動軍事政變並宣布已經執掌國家大權的幾個小時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土耳其首都街頭表示,那些發動軍事政變的人會“負完全責任並且會付出沈重代價。”

土耳其總理耶伊爾德勒姆(Binali Yildirim)也通過媒體表示,土耳其政府仍然掌握國家大權。“由人民選出的政府仍然掌握國家大權,只有人民說讓政府消失,政府才會離開。” 耶伊爾德勒姆表示。

布魯金斯學會土耳其問題高級研究員塔斯匹納爾(Omer Taspinar)表示,雖然土耳其周五突發國內軍事政變讓研究土耳其事務的學者都感到意外,但從多個方面可以看出,這次政變從剛一開始就不像是經過周密策劃的行動,所以應該不會成功。

“在過去的軍事政變中,軍方通常以更團結和統領的方式進行。並且通常會控制媒體,政府機構,政客,並會將總理關到監獄。” 塔斯匹納爾表示,“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是一場完全混亂的局面。埃爾多安是完全自由的,他能夠同媒體聯系,他能夠團結上萬名支持者到街頭,同時,街上也沒有宵禁,沒有戒嚴。同時警方和軍隊有對峙局面,但警方是效忠於埃爾多安的。” 塔斯匹納爾說。

塔斯匹納爾指出,雖然發生軍事政變,但從埃爾多安的反應來看,他仍然全權執掌國家大權。“目前土耳其所面臨的問題就是國家的兩極分化非常嚴重,有埃爾多安的支持者們,還有認為埃爾多安是伊斯蘭極端主義者和獨裁者的反對者們。但是,埃爾多安擁有對平民的全權控制,而軍隊不擁有對平民的任何控制。所以,沒有人會期待一小批的軍事人員會試圖發動軍事政變。” 塔斯匹納爾說,“所以,我認為是一小批中等軍銜的軍官試圖發動了這場無組織,非專業的軍事政變嘗試,但其實軍方的高層是不支持這場軍事政變的。” 塔斯匹納爾表示。

在各界都在猜測軍事政變中到底是軍方還是政府執掌國家大權時,土耳其國內對這場政變以及現場目擊者的視頻引發多方猜測,到底誰是這場軍事政變的策劃者?

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中心土耳其籍經濟和國際發展專家洛得里克(Dani Rodrik)表示,這場政變顯然如此的“無計劃”,“似乎從一開始就打算要失敗”,很多土耳其國內的人都認為,沒有任何跡象顯示軍方有要關押埃爾多安的打算,而這應該是軍事政變首先要做的事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274

三星平板冒煙導致一航班中途迫降 回應:似乎外力導致

據ABC News網站報道,繼Galaxy Note 7智能手機爆炸事故後,一款三星平板電腦因為冒煙又導致一架航班中途迫降。

報道稱,三星一款平板電腦日前因為冒煙而導致達美航空公司(Delta)一架從底特律飛往阿姆斯特丹的航班被迫在曼徹斯特臨時降落。

這臺平板電腦當時放在座位上方的行李艙中。但在飛行途中,該平板電腦掉到了座位上,並卡在了座椅的傾斜機制中。隨後平板就冒出了白煙,並發出了一股難聞的氣味。由於擔心乘客安全,飛機最終選擇了迫降。迫降持續了2小時。達美航空公司更換了受影響的座椅,並經過一番檢查後,飛機重新起飛。目前,美國聯邦航空局(FAA )已對該事件展開調查。

對此,三星在一份聲明中稱:“該事件似乎是因為外部因素而導致,與正在召回的Galaxy Note 7毫無關系。我們已經與達美航空公司取得了聯系,正在對此展開調查,具體的原因尚未確定。”

分析人士稱,雖然這款平板電腦冒煙的具體的原因尚不得而知,但很明顯將給三星帶來更大的壓力。當前,三星正在全球範圍內召回約250萬部存在爆炸隱患的Note 7手機。而自從9月1號正式發售以來,國行版Note7接連發生爆炸事件,目前已發生四起爆炸事故。 自本月初召回Note 7以來,三星市值已縮水260億美元。

不僅如此,有用戶稱自己的Galaxy S7 edge和Galaxy Note 2手機也出現著火爆炸事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945

美股牛市竟已八年:華爾街似乎從未發生過危機

“當年金融危機時,標普500指數從1500多點狂瀉至最低666點,當時感覺天崩地裂,再跌下去整個經濟都要垮塌了。”說話的人是多年活躍在華爾街的資深投行人馮磊,當年的他正在華爾街一家對沖基金工作。

其實,無論再少言寡語的投行家或交易員,聊起當年這段經歷,都會變得滔滔不絕。“與其說揭傷疤,不如說是銘記歷史,畢竟人都是健忘的。”他笑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2017年3月9日,美股迎來了牛市八周年,在經濟觸底反彈、美聯儲3輪QE的推動下,標普500指數從危機時的最低點666點暴漲到當前的2372點左右,8年漲幅高達256%;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從不到6500點攀升至21000點,累計漲幅約220%;納斯達克則錄得近360%的漲幅。《華爾街日報》年初略帶諷刺地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多年後,華爾街就好像危機從未發生過一樣》。

不少人笑稱,之所以大家趁著“八周年”紛紛開始發文慶賀,恐怕是怕這輪牛市撐不到“十周年”的時候。“即使不看特朗普,也別低估了美國經濟,”摩根資產管理多元資產管理團隊基金經理高禮行(Leon Goldfeld)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盡管美股估值恢複到較高水平,但就歷史來看,只要不出現嚴重經濟減速,美股不太可能出現持續1年的下挫,短期回調另當別論。當前美國經濟穩步複蘇,未來12-18個月大概率不會出現熊市。”

“盡管精英不待見特朗普,但別小看他,”馮磊稱,“當年美股靠的是央行,如今華爾街都在期待特朗普的政策落實,如果他真的能將財政刺激、減稅、去監管付諸實踐,要說現在是美股牛市的起點也不為過,當然還需要關註的是美聯儲如何收縮4.5萬億美元的龐大資產負債表。”

天崩地裂的危機

金融危機來襲時,整個華爾街都懵了,用“天崩地裂”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2007年,次貸危機發酵。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轟然垮臺,一直以來這被視為引發了多米諾骨牌效應,導致很多其他公司紛紛崩潰:美林公司被倉促出售給美國銀行;美國國際集團(AIG)獲得救援;貨幣市場基金的資產凈值史無前例的跌破一美元;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幾近垮臺,變為銀行控股公司;政府決定執行7000億美元的問題資產救助計劃(TARP)以幫助整個銀行業脫離困境。

“到雷曼兄弟為止,‘道德風險’一說就正式成為過去時了,政府此後奮力展開了救市場,”馮磊回憶稱,之所以當時政府對雷曼兄弟“見死不救”,主要因為政府此前救助了貝爾斯登,然後對房利美和房地美進行了國有化,耗費了太多“整治資本”,因此決定放手。

“然而,在AIG搖搖欲墜時,政府終於發現,再不救,整個美國經濟就不行了。”

馮磊回憶,此後市場最恐慌的時刻當屬2009年2月,“當時消息傳出,財長蓋特納可能會討論將銀行體系國有化,這對始終以市場經濟為最高信仰的美國社會而言,仿佛是信仰瞬間崩塌。”

不過,“好在很快伯南克表示,不會進行國有化,而是對銀行體系進行壓力測試,”馮磊表示,“隨後美股也開始見底了。大家都對3月9日印象深刻,當時標普500指數最低跌到666點,換句話說——該拋的人早拋了,要做多的人連買保險的需要都沒了。”

而這一天正是美股八年牛市的起點。

怎麽判斷牛市起點?馮磊稱:“其實真正的市場玩家最看重的一個指標,就是有‘黑天鵝指數’之稱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偏斜指數(CBOE SKEW Index)。SKEW(斜率)反映市場對標普500指數下跌和上漲可能性的差異。斜率越小,表示市場認為股市上漲的機會越高於下跌的機會,也就是說期權市場更看漲股市。”

他回憶稱:“2009年3月時,這個斜率非常平坦,我們就知道市場真的見底了,甚至可以不用看經濟基本面。”他表示,CBOE SKEW Index的交易流動性最強、參與者最多,幾乎所有對沖基金、共同基金都會參與其中,因此敏感度很高,更適合探測市場長期趨勢的起點。

QE和美股八年牛市

果然,從那一年的3月9日開始,美股持續上行,即便中途因歐債危機爆發而遭遇回調,但牛市的格局從未改變,至今如是。

“那些2009年還在懷疑牛市可持續性的人,根本沒有意識到一點——永遠不要和央行對著幹(you never bet against the central bank),這也是業內的金科玉律。”馮磊告訴記者,當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一路膨脹到4.5萬億美元,似乎股市已經沒了不漲的道理。

數據顯示,美聯儲在第一輪QE期間共購買了1.725萬億美元資產,從2009年3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標普500指數漲幅為37.14%;QE2實施期間,美國股市展開新一輪上漲,標普500指數最大漲幅達到28.3%;到2011年6月底以前,美聯儲通過第三輪QE購買6000億美元的美國長期國債,每月購買400億美元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也就在QE3推出當天,美元遭拋售,紐約股市三大股指漲幅均超過1%,國際金價創7個月新高,國際油價漲1.34%。

根據FactSet統計的道指成份股中,自2009年熊市探底至2017年3月3日,最知名的美國上市企業股價漲勢如虹:蘋果股價累積漲幅989%,聯合健康保險上漲752%,耐克上漲457%,迪士尼、波音和杜邦漲幅分別達到559%,482%和347%。金融類股中,維薩VISA上漲524%,J.P.摩根大通上漲303%。

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在這八年中,表現最好的幾個股票是:普增房產(GGP)漲幅7948%,Incyte漲幅6534%,Ulta Beauty漲幅6321%;表現最差強人意的莫過於能源企業,Transocean Ltd下挫75%,Southwestern Energy下挫74%,First Solar下挫79%。

當然,指數結構的一些變化也影響了標普500指數的變化。2009年3月9日,能源板塊在標普500指數中的構成此前達到14%,如今僅6.5%,這與油價從2014年開始不斷下滑有關。

此外,金融板塊則占到標普500指數的15%,2009年時僅8.9%;信息科技股的比例已經上升到22%,是其中權重最高的板塊,2009年其占比還僅是18%。

監管“緊箍咒”

盡管牛市持續,金融界盈利開始複蘇,但當年風光無限的華爾街投行卻仍痛苦不已——“危機後,盡管利潤複蘇,但銀行從業人員的獎金大不如前,最痛苦的時期從2010年才開始,當時史上最嚴格的危機後金融監管法案出臺。”馮磊對記者回憶稱。

他口中的最嚴苛監管法案就是《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 Act)》,2010年7月21日由美國時任總統奧巴馬簽署生效,為原先宛如“脫韁野馬”的銀行業戴上了鐐銬。

當時的馮磊已經開始在某外資銀行從事交易室風控工作,因此對於危機後監管的“厲害”最有切身體會。“我當時曾和交易員等一起‘頭腦風暴’,商量如何調整業務模式,才能滿足苛刻的監管要求。”

在監管法案中,“沃爾克法則”最為著名,其禁止銀行從事自營交易,即銀行不能將儲戶的錢用於投機,除非金額不超過一級資本金的3%,或者有客戶授權;在做市交易方面,法則旨在制止銀行以“作價買賣交易”的幌子來掩飾其以盈利為目的的賭博投註。

“作為做市商,職責就是要為市場提供流動性。因此當大家都在賣的時候,你就是要買的,而不能別人都在做空,你也跟著去做空,這是監管層不想看到的。但是至於具體如何執行、如何去和監管層解釋,這一直是個問題。”馮磊感嘆。

瑞銀投行部總裁奧塞爾此前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後危機時代的監管細則限制了銀行的做市商功能,因為資本金要求限制了銀行擴大資產負債表的意願和能力。“我們需要註意的是,要區別銀行的中介功能(做市商)和自營交易的不同角色。同樣,監管方也應該對這兩種不同性質的業務進行區分,並分類監管。”

不少研究也發現,該法規降低了市場流動性,由於該規則限制銀行進行自營交易,而以客戶名義的做市、對沖、背書等交易在外部特征上與自營交易非常相像,為免觸犯沃爾克法則,銀行可能會大幅度減少做市活動,部分投行已經相繼縮減固定收益業務。

“盡管監管必要且有效,但正因為應對監管的成本太高,難怪華爾街因特朗普的去監管議程而瘋狂了。”馮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特朗普接棒央行?

八年牛市的美股股市發展到現在,華爾街又傳開了一句“金科玉律”——“八年前靠央行,八年後靠特朗普。”

不過這也並非玩笑話。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央行宛如“大力水手”,試圖將各國拽出深淵,為推進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爭得時間。然而,一轉眼八年過去了,央行還在那里拼盡全力,但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卻無跡可循。

去年初,安聯環球投資首席經濟顧問穆罕默德·埃里安(Mohamed A. El-Erian)還出版了一本名字頗為諷刺的暢銷書——《央行是當今世界的唯一玩家》(The Only Game in Town)。

“終於,市場盼來了特朗普,這也是為什麽美股在特朗普當選後會絕地反彈,市場看到了機遇,”馮磊告訴記者,“隨著央行開始加息,對於交易員來說,或許可以說‘特朗普現在才是當今世界唯一的玩家’。”

眼下,對於美股而言,市場分為兩派——一派認為牛市氣數已盡,回調在即;另一派則認為,一旦特朗普的去監管、減稅、基建投資能夠真正貫徹,外加科技大發展,那麽美國將迎來另一場“文藝複興”式的發展。

就短期而言,回調並非不可能,但這並不等同牛市終結。截至3月10日收盤,標普500指數年回報率高達17.33%,特朗普當選後貢獻的漲幅高達11%。“近期可能美股缺乏行情,面臨盤整,關鍵在於觀察3月16日耶倫的講話和美聯儲未來加息的路徑。”資深美股交易員司徒捷告訴記者。

一個值得註意的現象是“企業的股票回購量縮減”。過去幾年,在股市強勁、融資利率維持低位的情況下,美國企業最愛做的無非就是拿著大量現金去回購自己公司的股票,以此來減少市場上的流通股,並推高自己公司的每股收益(EPS)。

但數據顯示,這種喜好已經悄悄改變。美聯儲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非金融企業過去五年的股票回購資金2.2萬億美元,但非金融企業在去年四季度股票凈回購量為3230億美元,僅僅是上一季度的一半,也創下了2014年二季度以來的最低值。

“盡管現在下定論為時尚早,但變化已經發生。當股價過高的時候,股票回購就很難創造價值。隨著工資上升,這令公司更有動力去購買那些可以節約雇用成本的設備。”業內人士分析稱。

高禮行則判斷:“美股牛市走過八年,的確是歷史上最長的經濟複蘇周期之一,估值也偏高,但其仍有投資空間,只是回報可能不如從前。縱觀歷史,無論是中東戰爭、亞洲金融海嘯、互聯網泡沫破滅,每當美國經濟相較於上一年經濟出現大幅放緩,下一年美股就會出現回撤。但就目前來看,2%-2.5%的經濟增速仍然處於較為理想水平,不至於導致美股出現大幅回撤。”

馮磊則是另一派“樂觀派”的典型。在他看來,當前有三大積極因素支持美股上行——首先,與歷史水平相比,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非常寬松;其次,美國經濟內生活力旺盛,科技飛速發展,但還沒有真正產生化學反應、迸發出火花,徹底提高生產率;第三,如果特朗普用減稅優惠來鼓勵私營企業加大開支的提案獲得國會批準,那麽美國經濟長期就可以獲得較大提振。

在他看來,縱使美聯儲“縮表”是一個潛在的市場沖擊,但如果經濟加速,那麽“縮表”只是為了抑制經濟過熱;如果經濟複蘇不如預期,那麽沒有法律規定美聯儲不能永遠維持資產負債表的規模,“最早可能也要到2019年初再縮表。”

盡管特朗普的“商人做派”並不受到“精英階級”的待見,但“千萬別小看了特朗普,”馮磊對記者表示,過去八年,央行最痛苦的無疑是放水規模超過4萬億美元,然而通脹仍不見好轉。

他稱:“就在特朗普上臺前,美國10年期盈虧平衡通脹率都在1.5%~1.75%附近波動,多年遠低於美聯儲2%的目標;特朗普一上臺後,該指標一下子跳到了2.1%,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變化,可見特朗普的政策令市場對未來十年信心大增。”

當然,如今有的是人質疑特朗普,質疑其基建投資為實體經濟帶來的真正活力;懷疑在赤字率高企的情況下,政府為企業減稅的空間;也有人擔憂,在美股估值高企且並未反應出未來政策預期的格局下,一旦政策力度不足,就可能出現暴跌。但還是那句話,如今國會由共和黨主導,因此別小看了曾經的“地產商”特朗普,別低估了美國經濟的潛在活力,也別高估了自己的預期,而這從去年的英國脫歐和美國大選結果中便早已體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352

蔡東豪:「中共貪官似乎並非完全沒有辦事能力。」

1 : GS(14)@2012-08-07 10:52:25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B%E8%83%BD%E5%8A%9B
「中共貪官似乎並非完全沒有辦事能力。」
施永青「C觀點」(7月30日)
我是施永青專欄忠實讀者,近期他的專欄環繞着中國模式,寫了一篇又一篇,我越看越不明白。這不是施生的問題,也不是我的問題,而是中國模式的問題。
施生標題這一句之前的一句,是「中共雖有嚴重的貪污問題」,施生想說甚麼,應該清清楚楚,我不會斷章取義。施生可能受梁振英影響,遇上敏感課題,不可不說時,惟有用上理性人平日不會用的Double negative語法。
遇上中國模式這怪物,Double negative可能不夠,施生多加兩重額外保險,加上「似乎」和「完全」,總共4層保護,包保安全。
一句「中國貪官有辦事能力」,加入「似乎」、「並非」、「完全」、「沒有」,變成只有梁振英有共鳴的文字。中國模式辛苦了施生。
蔡東豪
2 : coffee(1392)@2012-08-07 11:09:28

強姦犯,騙子,殺人犯,似乎都有辦事能力
3 : GS(14)@2012-08-07 11:10:47

2樓提及
強姦犯,騙子,殺人犯,似乎都有辦事能力

總之你是人就有辦事能力,高定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7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