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ever ,每個傳媒有自己嘅取態,我得唔到自己期望嘅尊重,就冇再畀稿《主場》。
家下拎呢件事出嚟講,可能有人話我方丈。但我提出一點:信奉名牌呢種 old school 嘅策略,喺網上媒體戰其實未必行得通。你有幾可見過喺 Facebook 見到有人 share 梁振英同陳茂波嘅網誌?
| ||||||
過去二十年,香港的投資銀行是中國高官撈錢的必備工具,隨著摩根大通投資銀行的「子女計畫」曝光,中國中央高層以打貪腐之名進行政治鬥爭,恐怕會更刀刀見骨。 撰文‧唐約約 權威的中國財經政治媒體《財新網》在五月二十一日刊出報導,才在三月辭去摩根大通(JPMorgan)投資銀行中國區執行長一職的方方,日前已被香港廉政公署逮捕,經過偵訊後獲得保釋,但仍限制出境。方方遭捕的原因是涉嫌僱用中國高官子女,以獲取股票上市承銷案;目前摩根大通亞洲投行部的中國團隊人人自危,紛紛聘請律師,應對未來的調查和司法訴訟。 方方是跨國投資銀行負責人遭到香港廉政公署逮捕的首例。今年四十八歲的他,在摩根大通工作超過十年,不只是香港總部中國投行業務的最高負責人,還兼任亞洲區的副主席。如此高層級的銀行家涉案,過去從未發生,而且意味未來可能出現一連串骨牌效應。 《財新網》發佈這個新聞的時機引人遐想,方方早在今年三月下旬就已經辭職,當時全球主要媒體都曾大幅報導,以方方為中心的摩根大通銀行內部郵件顯示,公司在二○○六年啟動「子女計畫」(Sons and Daughters),專門僱用中共高層當權者的第二、第三代,明目張膽地以親屬關係來奪取中國國企赴香港上市的承銷案,以及各種國企的金融合約。摩根大通的子女計畫聘用了超過三十位高官子女,違反美國《海外反貪腐法》。 財新傳媒的總發行人兼總編輯胡舒立,與被稱為「金融沙皇」的王岐山關係匪淺,王岐山在十八大後晉身中央常委,成為七位國家最高領導人之一,他放下金融大權,改任中央紀律委員會書記,打擊貪腐官員招招殺到見骨。 習近平、王岐山聯手肅貪 財新傳媒被外界視為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陣營,旗下《財新網》、《新世紀》等媒體的報導也帶有某種風向標性質;王岐山要查的大案,常由財新傳媒先放風聲,透過輿論造勢,之後再出手抓人。 因此,《財新網》在五月二十一日大幅報導方方遭到逮捕,讓敏感的香港投行圈內嗅到新一波的整肅風潮即將來臨,而且,目標可能是一度貴為國家副主席的曾慶紅。 就在《財新網》報導方方被逮捕的前一週,神隱多年的曾慶紅,突然公開露面。曾慶紅從○八年三月十五日卸下國家副主席職務後,就幾乎在媒體消失,但是五月十四日卻突然在江澤民之子江綿恆、現任上海市委書記韓正陪同下,參觀了上海一傢俬人博物館,而且還釋放大量照片在網站流傳。 神隱六年的曾慶紅突然重現江湖,絕對不是為了參觀博物館這種小事,而是具有強烈政治意圖的宣示。他被公認是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政權的實際操盤者,也是實際控制香港金融市場的最終拍板者。在江澤民年事已高,身體日漸虛弱後,曾慶紅更是維繫江澤民與上海幫政治、金融利益的領導人。 習近平與王岐山聯手打貪腐,從拔除江澤民親信的鐵道部長劉志軍開始一路向上發展,拔掉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之後,更進逼到江澤民上海幫的長期盟友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五月二十四日,曾經是周永康的「金主兼打手」,而且擔任周永康兒子周濱白手套的四川富豪劉漢、劉維兩兄弟遭到法院判處死刑,就是周永康失勢的明證。 曾慶紅姪女被實名舉報貪腐曾慶紅會不會繼周永康之後,成為反貪腐大刀的下一個目標?這個外界無法想像的政治大地震,已出現一些令人意外的訊號。四月二十三日,廣州市紀律委員會書記王曉玲被實名舉報,說她曾經在《廣州日報》借殼上市之前,找白手套低價買股,賺進人民幣七千萬元的不法獲利。 王曉玲是曾慶紅太太的姪女,早年只是一位護士,靠著關係一路越級晉陞,最後成為可以定人生死的廣州紀委書記。 同樣在四月,香港媒體也突然舊案重提,揭露○三年涉及英國間諜案的香港中聯辦祕書長蔡小洪,雖然遭到判刑十五年,卻已經獲得假釋,並且在北京、廣州自由活動。 香港中聯辦的全名為「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是北京政府枱面下控制香港的發號施令機構,曾由曾慶紅經營多年;香港媒體把塵封十幾年的蔡小洪間諜案拿出來炒作,不只讓曾慶紅顏面無光,更引發了政治聯想。 連續的事件終於在五月十四日把神隱多年的曾慶紅,逼出來公開露面,但是,曾慶紅歷史性的露面卻被官方媒體刻意忽視,完全沒有報導。更啟人疑竇的是,曾慶紅露面不到一週,與王岐山友好的《財新網》立刻報導方方「被逮捕」的消息,警告意味甚濃。 方方與曾慶紅的關係密切,是曾慶紅當年掌控香港金融市場的重要執行者之一,習近平與王岐山讓美國FBI(聯邦調查局)、聯邦檢察官調查方方主導的「子女計畫」,放任外國勢力羞辱中國高官;如果進一步曝光受聘的子女名單,肯定有一大票江澤民、曾慶紅體系的高官要倒大楣。 及至目前為止,因為方方「子女計畫」曝光的名單,名號最大的是前總理溫家寶的女兒溫如春,她用「常麗麗」的假名設立顧問公司與摩根大通簽訂顧問合約,公司只有兩個人,每個月卻領取摩根大通七萬五千美元(新台幣二二五萬元)的顧問費。 溫如春的顧問合約主要任務是「協助摩根大通爭取中國中鐵公司的業務」,果然摩根大通拿到中國中鐵公司的主辦承銷合約,中鐵於○七年成功在香港上市,集資金額高達新台幣一千五百億元,堪稱是方方「子女計畫」的重大成績。 雖然枱面上打到的是溫家寶,但是溫家寶了不起只是插花性質,眾所周知,中國鐵道部根本就是江澤民、曾慶紅的勢力範圍。一一年鐵道部長劉志軍涉貪腐被抓,接著中國中鐵旗下中鐵隧道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會計長同時被抓,中鐵集團的總裁白中仁更在今年一月四日「跳樓自殺身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鐵路系統貪腐,直接指向曾慶紅與江澤民。 「子女計畫」中,曝光的還有原鐵道部運輸局長張曙光的女兒張曦曦,以及國務院直屬光大集團董事長唐雙寧的兒子唐曉寧,之後還有天合化工董事長的女兒魏嬌,他們都直接在摩根大通上班領薪水。張曦曦在○一年離職,唐曉寧、魏嬌也陸續被摩根大通辭退,摩根並且退出光大銀行高達二十億美元的上市承銷團,也退出天合化工上市承銷。 江澤民、汪洋子孫被起底 方方的「子女計畫」可能成為中共政治鬥爭的最新戰場,因為中共從最高領導到地方首長,幾乎人人的子女都在香港投資銀行佔有一席之地,連號稱清廉的前總理朱鎔基、前總書記胡耀邦,子女都曾在香港投行位居要職;江澤民的長孫江志成過水高盛證券後,創設私募基金博裕資本,是阿里巴巴私有化、又申請紐約重新上市的核心股東;溫家寶兒子的新天域資本,更是許多上市國企的戰略性股東。 最近,香港《壹週刊》封面故事獨家曝光了江澤民孫子江志成的照片,而且從早年在上海讀貴族學校、後來在哈佛吃垃圾食物的照片,毫不保留地曝光。阿里巴巴成功上市之後,才二十八歲的江志成就將躋身億萬美元的富豪之列。 號稱清廉的副總理汪洋的女兒、女婿也被香港媒體起底,汪洋女兒汪溪沙曾經在德意志銀行投資銀行部任職,女婿張辛亮領過高盛、瑞士銀行,以及對沖大鱷索羅斯基金的薪水,後來自立門戶開設辛夷資本公司搞私募基金。夫婦持有市值超過新台幣兩億兩千萬元的豪宅,最近又花了一億五千萬元買別墅。汪洋的女兒、女婿年紀輕輕就成了億萬富豪,也與汪洋刻意打造的清廉形象相悖。 過去二十年,香港的投資銀行是中國高官撈錢的必備工具,幾乎人人都有兒子、女兒、女婿在投資銀行任職,唯一的例外是沒有子女的王岐山。如今情勢逆轉,「子女計畫」成為打擊貪腐、政治清算的工具,方方的涉案,恐怕只是一個開場。 下一個會掃到誰? ──中國主要金融太子黨成員過去20年,中國高官幾乎人人都有兒女在投資銀行任職,「子女計畫」成為中國反貪新戰場後,下一個掃到的會是誰? 現職 經歷 學歷 前國家主席 江澤民 長子 江綿恆 上海科技大學校長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上海聯和投資董事長 費城 Drexel 大學電機博士長孫 江志成 博裕資本創辦人 高盛證券分析師 哈佛大學經濟系 前總理 朱鎔基 兒子 朱雲來 中金公司執行長 投資銀行CSFB副總裁 威斯康辛大學氣象學博士女兒 朱燕來 香港中國銀行發展部、總裁辦公室負責人 加拿大中國銀行主管 加拿大雷吉萬大學社會學碩士 前總理 溫家寶 兒子 溫雲松 中國航天集團 私募基金新天域創始人 美國西北大學MBA 女兒 溫如春 摩根大通銀行外部顧問 CSFB中國副總裁、雷曼兄弟經理 美國德拉瓦大學MBA 前總書記 胡耀邦 女兒 李恆 NA 大藥廠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公司 北京醫學院長孫女 胡知鷙 瑞士信貸中國區投銀負責人 美林集團企業金融部董事 英國劍橋大學整理:唐約約 圖片:通訊社、網路 | ||||||
和上述幾位的風光相比,陳一舟卻麻煩纏身,媒體一邊倒的唱衰讓人人網看起來沒有發展前景。但要知道,這家已經成功赴美上市的企業還有著超過5000萬的活躍校園用戶(可以比照的數字是2013年中國大學生總數為2648萬),對任何一家公司來說這都是最寶貴的資產。
而行業大背景則是互聯網巨頭的整合併購,有數據顯示2013年全年,中國廣義互聯網行業共發生併購交易317起,同比增加100.6%。2014年上半年,騰訊投資大眾點評、京東和58同城,阿里注資新浪微博、華數傳媒、優酷、恆生電子和UC……
顯然人人網憑藉在學生群體中的粘性在這場併購浪潮中是有巨大價值的,那麼誰會成為人人網的潛在買家呢?
至少可以確定的是,如果出售人人網以後,陳一舟或許會有更光明的未來。中國互聯網圈最著名的三個湖北人:雷軍、周鴻禕、陳一舟都極擅長資本運作,雷軍更是長袖善舞,通過投資打造了著名的雷軍系。
以陳一舟的投資能力,變成離開金山以後的雷軍並非不可能。
曾經的美好
最新的消息是人人公司負責戰略發展事務的副總裁杜悅在郵件裡抨擊陳一舟稱其非常負面,而在幾天前陳一舟還與公司的另一高管發生衝突,有消息稱這兩位高管均已離職。在此之前,人人公司高管一直經歷震盪。此前,人人公司CMO江志強、負責無線業務的副總裁吳疆先後離職,而負責人人遊戲的何川去年宣佈病假之後就再無下文,甚至有消息稱在本月還會有幾位高管離職。
人事動盪背後,則是人人的業績下滑。人人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的財報中,其總淨營收為249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39.9%;淨營收為122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17.3%;遊戲淨營收為127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52.5%;毛利潤為87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65.2%……一個尷尬的事實是,上市之後人人除了財務投資獲益外,沒有一個季度盈利。
就在幾年前,人人看起來還很美好。
人人在上市前主體包括四大業務:人人網、糯米網、人人遊戲以及經緯網,這四大業務分別對應Facebook、Groupon、Zynga、LinkedIn。有媒體稱陳一舟打造了一個大大的社交電子商務產業鏈條,這個概念和過億用戶讓人人一度市值高達50億美元。
而今天,人人的市值不足12億美元。
陳一舟把這個原因推給社交工具的飛速發展,根據他的描述:他這波人是最苦的人,沒趕上門戶的好時候,剛摸到SNS的紅利,無線就蹬鼻子上臉了,於是只得再拚搏。
這自然算是一個好的託詞,2011年以後飛速發展的微博、微信、QQ等社交工具的競爭讓人人網的生存環境變得惡劣。但為什麼雷軍就成為了那隻找到風口的豬呢?有評論認為:「會計管公司,最後就是不停看賺錢不賺錢,於是賺的都是當下,未來就一直虧。」
幸好人人還有超過5000萬的活躍用戶,對任何公司來說這都不是一個小數目。
根據網易科技的瞭解,人人在很多大學的覆蓋率很高,很多不太認識的同學之間還是會直接要人人網的賬號。有學生對網易科技表示選擇人人而不是微信或者微博的原因是和微博相比,在人人網上關係相對純潔,都是實名;而微信是很熟的人之間用的,彼此認識才能加好友。目前很多大學的班級在人人上開了群,在學校看來,這是情感建設的一部分。
在從校內更名人人後,人人終於在去年開始重拾校園策略,在人人網最新版的移動客戶端上,重新將90後年輕群體作為人人網的核心用戶人群。
誰要人人?
在全資收購糯米之前,就曾有傳聞稱百度將通過收購糯米網來試探人人的底線,最終的目標是收購人人除了遊戲以外的其他業務。這個傳聞隨後被陳一舟在人人旗下的經緯網上以打油詩闢謠稱:「人人都是分析師,炒股先來炒新聞。信謠傳謠不靠譜,不如回去炒A股!」但在如今的互聯網環境下,人人確實是一個收購的上佳良品。首先,人人網曾經的學生用戶已經成為社會中堅力量,這個相對高學歷的客戶群是互聯網企業轉型移動互聯網所必然看好的用戶;其次,人人依然沒有擺脫虧損的命運,目前股價和現金並不匹配,如果收購在價格方面比較合適;最後則是其根本操盤者陳一舟已經多次展現了其長袖善舞,在資本市場輾轉騰挪的力量,人人的產品並不是其擅長的。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社交依然是互聯網巨頭手中最好的籌碼,那對於市場上的BAT三個大賣家來說,人人最適合誰呢?
首選自然是已經在糯米收購上達成過良好協議的百度。搜索已經不再是單一的信息查找,百度、谷歌、Facebook等均已將社交信息納入搜索結構,用戶通過搜索引擎,還可擴展社交生活。百度在搜索領域自然是當之無愧的霸主,但在社交領域的動作似乎有些模糊,而在收購人人後,百度的手機地圖、91助手等項目都會形成良好的互補。
在百度之外,阿里巴巴也可能會成為人人的潛在買家,電子商務和社交本來就有天然的契合度,阿里更是在上市前投資了微博、Tango、陌陌,並且上線了湖畔、來往,都是其在社交領域的佈局。在收購人人後,人人也可以成為其電商帝國的另一個出口。
相對上兩家巨頭來說,騰訊對人人的需求並不高。在去年底時,陳一舟還曾撰文稱人人網向社交通訊轉型,將與騰訊競爭。
一個自然的問題是,人人現在到底值多少錢?
目前人人的市場價值在11億美元左右,陳一舟手中的股票大概在30%左右,這意味著如果有3到4億美元就可以成為人人的大股東。對於巨頭們來說,這不算一個多麼龐大的數字。陳一舟也曾經表示如果價錢合適,出售人人也並不是不可能的選擇。
投資夢想
賣了人人之後,陳一舟還能做些什麼呢?或許模仿當年離開金山的雷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人人的多次財報裡,陳一舟都展現出了強悍的投資能力。2011年四季度的人人因出售藝龍股票一次性收益5090萬美元,直接拉動人人2011全年業績扭虧為盈。2012年的人人不再有大額的投資收益,人人公司陷入全面虧損,全年淨虧損為7500萬美元。而去年的第一季度,人人的利潤來源則是其對唯品會的股票投資。
有評論戲稱,人人是否盈利就要關注陳一舟買了什麼股票了。
在一片愁云慘淡的2014第一季財報中,人人公司實現短期投資收益2710萬美元,主要來自於出售有價證券的交易,去年同期為1510萬美元。有市場消息指出,該公司主要是通過賣掉奇虎360股票實現了投資收益。
和其他互聯網大佬不同,陳一舟是一個有著強烈投資回報觀的CEO:「只要有證據證明這個東西值錢,我一定會賭!」在記者曾經跟陳一舟的交流裡,很少能夠聽到他對管理的心得、對具體業務的市場前景的規劃。他更習慣帶著財務回報的目光來看自己的公司,這或許和陳一舟曾經的創業失敗有點關係,「吃過虧,所以會更加謹慎,因為害怕失敗。教訓之一是荷包裡一定要有足夠的錢,第二是不要盲目隨大流。」
其實人人現在並沒有看起來那麼糟糕,賬上數億美金,陳一舟超過50%的投票權,繼續保持獨立運營並尋找可能的機會當然是不錯的活法。但這或許是競爭對手們希望人人做的,與其花錢買下來,不如繼續打壓人人等更合適的機會。
但對於陳一舟這樣一個擅長資本運作並且對資本興趣遠大於產品的人,現在趁著各家勢均力敵或許正是一個獲得足夠利益的好時候。
「不要低估陳一舟,他是兩次互聯網大潮中的倖存者,即使被打到谷底,他還是能爬出來。」一位陳一舟的朋友說。在陳一舟的千橡時代就不停地閃現著「資本運作高手」與「企業經營低能」兩個標籤。或許,從管理崗位脫身的陳一舟將找到更好的天空。
俄羅斯跟歐美的關系日漸緊張,發達國家一致把矛頭指向了普京。但是最新的蓋洛普調查顯示,普京一點兒也不“缺愛”,反倒是奧巴馬在國內越來越不受待見。
蓋洛普調查顯示,普京在俄羅斯的支持率達到驚人的83%,打平了多年以來的最高水平,2008年的時候他的支持率也曾達到過83%。
相比之下,奧巴馬在美國的處境就沒有這麽風光了,這位美國總統的支持率僅為44%,將將超過普京支持率的一半。
蓋洛普調查報告還顯示,2014年,俄羅斯民眾對於生活狀況自由程度的滿意度也有所提升,達到65%。這很大程度上與經濟狀況的改善有關。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和歐洲還沒有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當時俄羅斯人對經濟前景的樂觀程度達到了2008年以來最高水平。
此外,俄羅斯人對於選舉誠信、軍事以及國家政府的滿意程度也有所提高:
此外,俄羅斯人還對於中國的領導層面比較滿意,遠高於對美國和歐盟領導的滿意程度:
然而,國際對俄羅斯的負面看法有所增加,尤其是歐洲和美國:
美國方面就沒有那麽樂觀了,華爾街日報和NBC聯合調查顯示,美國民眾對於總統、政治系統、經濟等問題的滿意程度都在下降。這份調查中奧巴馬的支持率更低,僅為40%,達到了歷史新低。在外交政策方面,民眾對奧巴馬的滿意程度最低,僅為36%。
雖然美國股市處於歷史高位,失業率也有顯著下降,但民眾似乎仍然能夠感到經濟的疲弱,有64%的民眾認為仍能感受到此前經濟崩潰的影響,有近半數民眾認為美國經濟仍出於衰退中。
更為令人絕望的是,美國人對長遠未來的樂觀程度非常低,調查顯示,認為自己子女生活能夠好於目前狀況的人數比例降至歷史新低21%。
中國最近一直在強調去杠桿,那美國呢?花旗分析師Stephen Antczak在其報告中給出了答案。
誰在加杠桿?
花旗Stephen Antczak:
幾乎人人都在加杠桿。我們計算了高評級債券企業在三年前和今天的杠桿率,發現無論是以總杠桿率還是凈杠桿率算,這些企業的杠桿基本上較三年前出現了平行上移。
(總杠桿率:Q2 2011 vs Q2 2014;凈杠桿率:2011 vs 2014))
“悄悄”上升的杠桿
花旗Stephen Antczak:
企業提高杠桿的方式之一是回購股份,近年來企業可謂樂此不疲。
另一個同樣大受歡迎的方法是,讓資產以快於股東權益的速度增長。
(高評級債券企業的股票總回購量;資產與股東權益增速:Q2 2013 vs Q2 2014)
那麽總杠桿率呢?
花旗Stephen Antczak:
我們分別計算了高評級債券企業的總杠桿和自2006年以來的杠桿,兩者的結果都“不妙”(創歷史新高)。
(左:歷年杠桿率中值;右:06年以來杠桿率中值)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現在會不會還是很多人問你,頂著“中國Facebook”的頭銜上市,為什麽最終沒有實現這樣的結果?
陳一舟:很簡單,Facebook做的時候還沒騰訊。我們做的時候騰訊已經很大了。不僅如此,騰訊的IM通訊功能是更加符合無線互聯網的一個大的應用,你看手機底下三個鍵本來都是運營商的,現在這三個鍵用的少多了,所以微信搶了運營商的生意,也會影響到我們。
這幾年互聯網風起雲湧好多新機會,你們為什麽沒抓住?
陳一舟:我的情況和雷軍、周鴻祎他們不同。周鴻祎從雅虎出走,開了一家公司,雅虎不是他的。雷軍也可以離開金山出來休息一段時間。我不行,我的命運是和這家公司綁定在一起的。我必須要顧及到我們主力部隊,跟主力部隊一起共存亡。
我還是會花80%的精力在主營業務上,但是投資力度也許可以更大一些,我們投資的嘗試一直沒有停過,投資只要你投出去,種子就種下了,不用太多時間,但能幫你育種,幫你學習。雷軍的順為基金就很好,能夠幫他賺錢,也能讓他不斷學習,保持頭腦靈活。
您說目前要將80%的精力放在從PC端轉移到移動端,現在才做這事會不會有點晚?
陳一舟:你拿這個問題去問雷軍,說你如果晚離開金山兩年會怎樣?我覺得人是不能往後看,只能往前看。人的智慧是由他的經驗組成的,你沒有那些經驗也就不具備那種智慧。
人人網向無線互聯網轉型對你的壓力何在?
陳一舟:我幹了那麽多年,現在要改變基因,改變自己的工作習慣,各種東西都要改。比如你要強迫自己更加努力,跟自己的本能做鬥爭。我上市以後比上市之前努力多了,工作時間長多了。有段時間我還給自己打分。每開完一個會,要秘書幫我計分,然後每個星期去統計,分析數據,什麽樣的會要多開,什麽樣的會要少開,我會幹這個事。
現在到這邊來就沒這麽做了,因為我們都已經要進入創業狀態了。以創業者的心態來做事了。
2011年,人人上市之後正好趕上PC業務要向移動互聯網轉型,新業務嘗試會有來自資本市場的壓力,現在看當時上市是最好的時機嗎?
陳一舟:上市公司嘗試新業務非常艱難。糯米就是在那種情況下做的內部創業。如果我們一開始就爭第一,起碼要多燒一倍。燒錢多了股東會不高興,股價下跌,影響員工士氣。
而且最重要的是你所有數據都在競爭對手的眼皮底下。當時我們只進了幾個重要城市,保持著市場份額第一。幾年時間燒了幾千萬,競爭對手都是上億。
但是我沒有認清規律,我如果能預見到今天第一名如此成功,我肯定會不計代價要爭取第一,大概會耗費兩億左右,這個我們能負擔,因為上市融到了很多錢。既然得到了這種可能性就不要抱怨遇到的其他問題,有什麽樣的壞處我也得認,上市我們的各種戰略就有了可能性。
堅持與妥協
人人做了很多嘗試,但一些嘗試很快就淺嘗輒止,是不是不夠堅持?
陳一舟:我對人人還是非常堅持的。就是把它從PC這個紅土地轉移到移動的黑土地,這個過程我們絕對不會放棄。但是另外一方面,要考慮第一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臺風和浪頭,第二是不是你最適合做。做SNS我們肯定是全中國最適合做的公司之一。起步早,做的時間長,即使水平差點也煉成了。
但是到了手機上,SNS是不是最大的浪潮?我覺得可能不是。但對於我來說我把它從紅土地拿到黑土地取得一定的成功,我就比較高興了。
將來人人會變成一家什麽樣的公司?
陳一舟:人人這個應用,我希望能夠在無線端站住腳,現在還沒站穩。但未來五年,它一定會有它應有的地盤,至於多大,那是市場和用戶決定。還有一部分將會在其他地方,我們會努力做到極致,如果你問我,五年以後,我肯定的說,價值最大的業務一定是新業務。
新業務和人人是怎樣的關系?
陳一舟:人人肯定是根基。有了這個根基,互聯網教育和互聯網金融兩個新業務肯定才能更快加速。新業務依靠人人又不完全靠人人。就像小米做軟件,很多經驗都是雷軍在金山做軟件積累的,有一個連續性。
我們選中互聯網金融和互聯網教育,因為我們賺錢太少了,股票上不去。其實我們用戶不算少,一個月幾千萬登錄用戶,不是訪問用戶,全中國也沒幾家。但是我們一直依靠廣告賺錢,這太少了。我們的新業務針對人人的用戶群,給他提供更多服務。我們的人群都是二十歲左右,這是他們最需要的幾個東西,所以會有比較高的轉化率。我們歷史上其實一直都離錢比較遠。
你還希望自己的公司出現在BAT行列嗎?
陳一舟:這個可不一定。也許互聯網已經永遠過了產生那個級別公司的時代,這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可能那種級別公司出現的概率會越來越小。比方說機器人可能是以後很大的產業,但是谷歌在這個領域最可能成功。這些已很成功的公司會沖到新的領域,他們也有很大的優勢。像微信這個機會,很多人看到,也做的很早,但它就註定是騰訊的菜,你做不過人家。
你還有這樣的野心嗎?
陳一舟:我不會定目標我一定要當第一。人到中年,四十不惑。生活和事業的準則就是盡全力把事情做大,把才能發揮出來。剩下的就不由我定了。
我會很進取,而且我判斷自己也不會差,一定會逐漸走向更大的成功。做到那個量級,是每個互聯網創業者都有的夢想,但是目前到這兒,我也已經實現了當年的夢想了。
沒了目標,是不是有點隨遇而安的勁兒?
陳一舟:有目標啊,我自己認為我還是一個目標挺高的人。人年輕的時候,上學的時候肯定希望自己飛黃騰達,我在上中學的時候最崇拜的人是楊振寧,出國以後,繼續學物理,有一年暑假到哈佛大學去做研究,我的教授帶我一起去,和一個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一起工作,那次我就想自己肯定趕不上這些人了,趕快轉行吧。本來還有一種模模糊糊的願望,希望能夠拿諾貝爾獎,現在一比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趕快撤吧。
那麽你是不夠執著?
陳一舟:不是不執著,是發現自己不是那個料。你要客觀認識自己,不是這個料,上天給你這個材料,就要把這個料打造成最適合的產品。
江湖恩怨
當年的真假開心網事件影響很大,你受了一些批評,現在再回頭看你怎麽評價這件事情?
陳一舟:當年我們是你死我活的競爭對手對吧,那對手露出一個破綻,我以一個合法的方式利用了那個破綻。不就是這樣的事嗎?就像兩個人摔跤競賽,一個人腳崴了,我肯定會去把他絆倒,這是競賽。我就是這想法,也沒有什麽好辯解。噓我,罵我,就忍一下唄。
有時候你在商業上是個挺冷酷的人?
陳一舟:我不算冷酷的人。我只能這麽說,那時候我們也不是特別成功,如果我們失去那個機會,可能就什麽都沒有了。如果我有現在這麽多的錢,和現在這個規模,我可能也不會這麽幹。後來我和同事也討論過,如果是我們有這個破綻,對方會不會幹?對方也一定會幹。我們必須要把那個事搞成,不搞成就死了。
你也意識到,並提到自己管理上的一些缺點,怎麽樣用公司的團隊來補足自己的不足,或者你覺得現在整個團隊有沒有一些短板?
陳一舟:我覺得我們團隊沒有短板,最大短板就是我。一個公司如果長期幹不好,只能怪CEO不能怪別人。當然不能否認我們要做的事情也不是個很容易的事情,確實需要好的執行、好的運氣和好的方向——方向其實最重要。
你希望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出色的管理者嗎?
陳一舟:沒有,我從來沒有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最優秀的管理者,我只要求重啟就好了。
管理不是我的強項,但其實我也見過管理非常牛的公司最後沒做好。雷軍以前也和我提起過,說起一些制造型企業,雷軍就非常崇拜。我覺得還是抓管理最核心的價值就好。像我們這樣的公司,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一種創新的氛圍。小同學們都去搞創新,覺得能得到激勵就非常好了。我們公司最近幾個小孩子,搞出一個“麽麽答”那樣的產品,我覺得很好了,這是企業文化的力量。
你2006年曾有一次當時大規模的收購,這是因為有上市的沖動和要求嗎?包括後來上市之後,因為上市所做的一些戰略的妥協,這都是資本的力量,這個邏輯成立嗎?
陳一舟:不是,我覺得上市肯定是要做一些收購的,因為自有業務量不夠,這個是執行董事會的策略,實際上我並不是很認同,但是我仍然會執行。
然後互聯網上的一些業務收購,其實當時是貓撲長到一定程度長不上去了,它的DNA只能讓它長那麽大,然後我們加了門戶,搞什麽東西都不行。所以你要尋找新的增長點其實也是尋找破局的力量。如果依照我現有的經驗,那我覺得找一個最大的方向,一個就夠了,綁定一個最大的東西就行,做那麽多小的幹嗎?一點價值都沒有,浪費時間。但這點可遇不可求。你看雷軍也是做了很多天使投資以後,找到一個大的機會就跳進去了,因為把自己跳進去這是最大的一個投資。你在尋找這個最大的機會的時候,是要到處去看一看,不看看不探索是很難找到一條螺旋上升的光明道路,因為螺旋上升道路是很難找,你想螺旋上升世界還是讓你回到原點。世界上的規律是說大部分的公司上市以後就落花流水,特別是高科技公司,因為他們是只懂一個雜技的猴,只懂一招的猴。
上月26日,全球最大共同基金之一PIMCO意外爆出有“債券之王”之稱的該公司創始人格羅斯(Bill Gross)離職,PIMCO旗下全球最大債券基金Total Return Fund當月資金贖回235億美元,單日贖回金額最高的一天就是格羅斯宣布離職的26日。
在這種情況下,看看以下圖表就會發現,PIMCO遭遇大量贖回會極大影響債券市場。因為PIMCO是主要的債券持有者,紅色標示部分都是PIMCO參與持有的比例。
而下圖顯示,流動性資產的比例正逼近1990年以來最低點。一旦投資者要大規模贖回,PIMCO還有多大可能性利用更有流動性的資產籌資?
在格羅斯離職消息公布一個月前,全球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BlackRock)已經在報告中稱企業債券市場“遭到破壞”,需要在市場壓力重現以前增加流動性。換句話說,美聯儲購買債券等資產的QE在債券市場造成了極大的意外後果。
貝萊德認為,低利率的環境掩蓋了價格差距和流動性稀缺的危險,要在市場壓力回升以前解除這些危險。對監管機構而言,投資者在美聯儲加息後拋售債券的風險迫在眉睫。
華爾街見聞上周末文章提到,數據供應商EPFR Global上周五公布,截至本月8日的一周內,全球投資者凈投入債券基金的資金多達158億美元,創最高紀錄。
美國加州投資機構Altegris的首席投資官Jack Rivkin認為,部分資金流入債券基金是源於全球最大共同基金之一PIMCO的投資者大量贖回,從PIMCO撤資的投資者會將資金投入其他債券基金。
不過,美銀美林認為,債券基金的大量資金凈流入固然體現了PIMCO的對手們吸納了多少PIMCO流出的資金,但凈流入的數據可能擴大了事實,因為它並未計入PIMCO旗下基金遭贖回的活動。(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