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度香港上市 丁氏家族身家增至40亿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630/20090630024108899.html
每经记者 熊晓辉 发自上海
香港联交所消息显示,361度股份代码为01361,已于6月15日上市路演,18日开始招股,23日截止认购,招股结束今日挂牌。
散户41倍超额认购
根据361度的初步招股文件,此次招股总数为5亿新股,其中4.5亿股(90%)国际配售,5000万股(10%)在香港公开发售,另有15%超额配股权。初步的招股价定为3.15~4.35港币,集资规模15.75~21.75亿港币。
昨日,361度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发布了配发结果。在招股阶段,361度获得超过4万份认购申请,面向散户投资者发行的部分获得了41倍认购,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的部分则获得了10倍认购,两部分合计冻结资金200亿港元。
361度表示,由于出现大幅超额认购,已将公开发售股份增至1.5亿股,占此次全球发售股份总数的30%。根据确定的3.61港元的招股价,实际筹资约18.1亿港币。
上述361度负责人向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在此次公司IPO集资金额中,38.9%用于推广及赞助活动,32.2%用于发展在福建 的厂房,9%用于开发独特的童装品牌。公司未来会增加内地一线城市的销售网点,巩固二至三线城市。他透露,公司计划于2010年将销售网络增加至超过 6900间,并计划开设25间旗舰店。
361度披露的资料显示,361度位于福建省晋江市,现有16条鞋类生产线,年产能约1360万双鞋类产品。截至2008年6月30 日,361度现有销售网络门店5900间,公司全年毛利为3.48亿人民币,较2007年同期增长3.51倍,毛利率为26.42%,较2007年同期增 长5.78个百分点。
丁氏家族身家增至40亿
361度上市,股东丁氏家族也随之浮出水面。
1983年,丁建通出资2000元成立华丰鞋厂,这是361度最早的前身。1986年,华丰鞋厂改名 “万事乐”,开始引进台湾的制鞋 机生产旅游鞋和运动鞋。1994年,万事乐改名为别克公司,生产自有品牌运动鞋。后来因为与别克汽车的商标问题,改名361度。
2004年以后,丁建通逐渐淡出企业的决策层。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初,丁建通女婿丁伍号已经担任361度总裁,丁建通的儿子接任董事长,成为企业的第二代领导人。随着儿子、女婿的全面掌权,361度上市被提上议事日程。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由于始终没有引入战略投资者,361度的股权一直由丁伍号、丁辉荣和丁辉煌三人控制,其中,丁辉荣与丁辉煌 是兄弟,丁伍号则是二人的姐夫。三人分别持有361度25%、49%、26%的股权。2002年10月,作为股权激励,丁辉荣向王加碧及王加琛兄弟分别转 让12.5%的股权。同年,丁辉煌向父亲丁建通象征性转移2%的股权。两次股权转移之后,361度形成了均衡的股权结构。丁伍号持有上市前361度25% 的股权,出任公司总裁;丁氏兄弟各持有24%的股权,出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及副总裁职位。
根据招股书显示的股本结构,公司上市后,包括总裁丁伍号在内的丁氏家族3人合计持有10.95亿股,占上市公司股份的54.75%。仅以发行价计算,361度上市后,这部分股份的市价就将近40亿港币。
本網新功能-香港上市公司董事搜尋
今日,本網網主Abby終於把公司董事資料上線,網址是:
http://stock.zkiz.com/
輸入公司股票號碼,就可以知道董事,按下董事名稱,就可以知這位董事做過甚麼公司了。
那大家查起公司上來就更方便了。
以下要謝謝鱷兄、Maurice Liu及網主Abby兄的幫助了。
如大家有甚麼意見及改進建議,請儘量在本博客、該網站及send e-mail至 [email protected] 提出吧。
森美樂園上市遭追債
|
|
賭王四姨太梁安琪做股東,藝人曾志偉任副主席的盈新遊樂, 於本月十五日掛牌,豈料上市前一日,遭人追債贈慶。盈新及公司大股東李達庭,被楊庚霖(德智前主席)屬下公司,入稟法庭追討一筆四百一十多萬人民幣的工程 費用。楊庚霖的順華鋁窗工程公司,前年承接盈新屬下的番禺森美反斗樂園維修合約,然後將部分工程分判至不同建築隊。由於楊被森美拖數,楊復拖二判工程費。 例如獲判寫字樓工程合約的黃錫洪,便被拖欠一百三十七萬人民幣。「楊主席(楊庚霖)話森美無俾錢,所以無錢找我條數。我無錢出糧,前年年底已被工人告,要 變賣建築機器,兼問朋友借錢才無事。」險些要坐牢的黃錫洪向記者訴苦。剛上市的森美,以往財政狀況一直麻麻,截止上年底總負債達一億四千多萬。在番禺森美 樂園打工數月的陳先生表示:「之前公司都有拖糧,大概拖一、兩個月,直至最近(上市)才比較準時。」 入場遊客疏落根據盈新招股書資料顯示, 由公司經營的森美反斗樂園,上年做了八千萬港元生意,賺五千三百多萬,毛利達六成六。以每張成人門票九十元人民幣計,每年最少要有九十萬人入場。然而記者 上週五及週末,直踩森美反斗樂園,發現入場遊客寥寥可數。「平時都有幾百人,週末會多人來,但不會過千,不是太忙。」一員工表示。「據我所知,香港無旅行 團安排去森美好耐。團客多數去香江野生動物世界,或長隆夜間動物世界。如果想玩機動遊戲,都去深圳的歡樂谷,森美太細啦!」中旅社一位職員表示。不但無香 港團去森美,甚至連內地團都不感興趣。「本地人很少去,外省團都寧願去寶墨園或蓮花山參觀園林景色。」番禺一旅行社職員麥小姐說。前稱飛圖夢幻影城的森美 反斗樂園,由葉玉卿哥哥葉志銘於九五年創辦。九六年三月,該處發生客人因乘坐失控熱氣球而墮斃的意外,令生意一落千丈,葉氏遂於九七年中,以四千五百萬人 民幣賣給李達庭。李其後相繼引入曾志偉、梁安琪及陳澤武做股東,並入主盈新遊樂的董事局。佔五成股權的李達庭,背景相當神秘,招股書介紹他今年四十七歲,曾管理菲律賓遊樂園Boom Na Boom及Star City。以每股三毫四招股上市的盈新遊樂,集資淨額二千四百多萬,當中包括李達庭配售的三千萬舊股,連同上年派發的一千三百萬股息,估計他已套現約二千萬。而盈新掛牌首日便跌破招股價,最低跌至二毫五,跌近三成,至今仍然潛水。 |
新加坡专访金沙掌门人艾德森:或分拆澳门资产香港上市 最高集资35亿美元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7-13/HTML_LQ5STSTA2CRX.html
“中国旅客带来的收入只占金沙澳门总收入的27%,澳门项目仍有70%以上的收入 来自其它地区的旅客。尽管这两年澳门赌场旅客和营业额整体都在减少,但是金沙澳门的旅客并没有减少,今年的业务反而增长了。”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主席兼 CEO萧登·艾德森(Sheldon Adelson) 在新加坡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沙将于年底重启在澳门的部分项目,并将在月内确定是否将澳门资产分拆上市。“只要做对的事,财富就会像影子一样紧紧跟着你,你赶也赶不走。”艾德森说,很多人创业的策略总是受制于预算,但“这对我来说是一场豪赌,但我不做毫无把握的赌。”滨海湾金沙延迟开业7月8日,金沙集团掌门人萧登·艾德森在新加坡透露,原本计划在今年底开业的滨海湾金沙,将延后至明年初、接近农历新年时才开张。艾 德森表示,滨海湾金沙开张延误的原因主要是工程开展期间的资源短缺问题。“我们不能控制用来制成水泥的沙石数量,以及钢铁和人力的供应。”他预计,滨海湾 金沙明年1-2月期间将有至少50%的总建筑楼面完成,希望工程能赶在中国春节前竣工。他透露,最先开业的有赌场和部分酒店,也会开放会议、展览与奖励旅 游业(MICE)设施,估计娱乐城有一半的零售店面也将在那时开始营业,而其他设施将在第一阶段启用之后的两三个月内,逐步开放。2006年,金沙集团拿下新加坡滨海湾综合度假胜地(IR)经营权之后,艾德森曾表示整个IR工程将在2009年完工。然而现在来看,开业延迟似乎已经定局。碰巧的是,马来西亚云顶集团旗下的圣淘沙名胜世界预计的开业时间,与滨海湾金沙差不多。有分析指出,滨海湾金沙可能会因此失去率先开业的市场优势。再战澳门全球性金融危 机对澳门博彩业的冲击非常明显。和美国拉斯维加斯面对的困难一样,澳门一方面要面对市场信心低下、消费者减少花销的现实;另一方面,内地限制居民前来澳门 旅游的政策,也让主要依靠内地客源的澳门博彩业受到影响。澳门持牌博彩运营商也只能通过各种方式节省成本,包括裁员。然而,对于艾德森来说,他的金沙帝国 去年遭遇的惨烈程度更甚。艾德森不得不在澳门启动一系列资产出售,并暂停澳门金光大道的部分项目建设。然而,在此次与记者的面谈中,艾德森表示,尽管还没人知道金融危机何时结束,但如果资本和金融市场能够明显改善,金沙有望在年底重启澳门的停工项目。今 年以来,澳门博彩业收入逐步回升。由1月的下跌17%缩小到5月的下跌11%;据有关部门统计,5月澳门博彩业收入88亿澳门元,环比增长6%,同比下跌 10.2%。在6月份,澳门博彩毛收入已处复苏轨道。尽管6月整体赌业收入仍按年下跌,但中场收入仍增2.6%,转码额按年跌势继续收窄。市 场预估金沙需要大约20亿美元才能完成澳门五个酒店项目的建设。艾德森表示,金沙正在考虑通过IPO方式或出售澳门资产,来筹集大约35亿美元资金。 “IPO是公司目前正在积极考虑的筹资方案之一,IPO地点将是香港,希望筹资将在9月份完成,而被搁置的项目预计将在年底前重新动工。”艾德森透露。不过艾德森说,上市只是其中一个方案,还会考虑出售部分澳门资产,以增加集团资金流。“我的整体商业模式是建立整个综合度假,然后把一些‘非核心’资产出售以筹集资金。"集团营运总裁Michael Leven也在记者招待会中重申,公司计划集资约30亿至40亿美元,目前已经有5至6个集资方案,包括分拆澳门业务上市、向私募基金出售股份、为项目引 入建筑合作伙伴及发行债券等。Leven表示,考虑分拆上市的项目只有在澳门的资产,集团将于这个月内决定会否分拆澳门业务上市,并计划重新启动120亿 美元的澳门赌场度假村项目。继续亚洲双翼战略尽管金沙计划重启澳门项目,但是在中国政府限制内地居民到澳门旅游的政策之下,扩建中的澳门金沙的未来还会像2004-2006年这么旺吗?当艾德森向大家宣布澳门金沙将在年底继续扩建的消息后,本报记者向艾德森泼了一盆冷水。艾 德森耸耸肩,笑着答道:“当你做IPO的时候,你需要展示(利润)增长。如果你只有一个营业点,还有什么增长可言?”他指出,中国旅客只占金沙澳门总收入 的27%,澳门项目仍有70%以上的收入来自其它地区的旅客。尽管这两年澳门赌场旅客和营业额整体都在减少,但是金沙澳门赌场的旅客并没有减少,今年的业 务反而增长了。据澳门媒体报道称,受中国中央政府收紧内地人士游澳门的政策影响,澳门去年9月开始,旅客人数和酒店住宿率就持续下跌,随旅游团访澳门的人次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1%,其中內地及香港旅客分別下跌6.4%及1.7%,但东南亚旅客却大幅上升了八成。“金沙在澳门不仅仅只有赌场,我们还有许多娱乐项目,比如话剧、会展等等。扩建的澳门项目将会往多元化的综合娱乐市场开拓。”艾德森表示,澳门威尼斯和新加坡滨海湾两个综合娱乐项目将相辅相成,共同牢固金沙在亚太发展的根基。新加坡是东南亚国际旅客的集散地。金沙集团想在东南亚站稳脚步,位于新加坡精华地段的滨海湾就是金沙集团的战场。金沙和新加坡政府曾共同定下目标,到2015年新加坡要吸引1700万名观光客。双方也预计在2009年落成的滨海湾金沙,第一年将吸引60万名游客。
恒大半年销售127亿许家印或再谋上市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714/20090714024814728.html
每经实习记者 朱玲 发自广州
7月10日,热辣辣的太阳照耀广州金沙洲。恒大地产集团首个白金超五星级旗舰酒店物业在其御景半岛隆重开业,现场气氛和广州天气一样热。
美林、中银、美国嘉沃投资基金董事等一众资本大亨悉数到场,在资本市场及内地楼市好转的大背景下,恒大地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此次高调登场,围绕恒大首度IPO遇阻以来的历程及公司发展等问题高谈阔论了近3个小时。
IPO时间由市场决定
上周五,恒大酒店开盘,恒大在广州的各部门高层几乎全部出场,许家印在交流会上公布:“恒大下半年销售目标为180亿元,将实现全年销售金额超300亿。”
本月初,外界就传恒大已经开始谋划IPO重启。届时将邀请其战略投资合作者美林参观考察其各地的楼盘,进行反向路演。
“ 恒大去年在港交所花一百万买下了‘3333’作为股票代码,一年过去了,他们还是要我们交100万。”许家印笑着说。谈到会否在今年下半年重启上市时,许 家印表示:“IPO的问题,不是我说了算,而是由国际资本市场决定的。只要资本市场条件成熟,恒大重启IPO只是时间问题。”
资料显示,恒大上半年共销售房屋20285套,实现销售面积265万平方米,销售金额达127亿元,开工在建面积1006万平方米,不仅创造了恒大的历史最高水平,也成为上半年唯一一家销售额过百亿大关的未上市房地产企业。
渡过“双寒冬”
去年三月,恒大上市搁浅,市场形势急转而下,恒大甚至一度不被外界看好。
去年此时,在资本市场上,一向长袖善舞的许家印不得不承受着公司上市未果带来的财务压力。
屋漏偏逢连夜雨,2008年年初,恒大在海外上市路演期间,恰逢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轰然倒塌,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下滑,让许多财团、投行不看好的外部金融环境,导致恒大的上市工作也由此暂停。
“我们计划120亿~150亿元的融资计划中断了,确实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困难。”许家印说。
卖 工地还是卖项目?这也是许家印不得已列入考虑的范围,但最终还是着眼公司长远发展,决定采取增资扩股的方式在海外资本市场融资。去年3~6月期间,恒大成 功引进新世界地产、科威特投资局、美林等增资扩股,实现融资近5.06亿美元;随之而来的10月,公司全国18个楼盘齐开局面,回笼资金近50亿元,大大 缓解了恒大资金紧缺状态。
当2008年销售数据出来时,市场又轰动了,遭遇资金紧张和行业低潮“双寒冬”的恒大交出了118亿元的销售答卷。
恒大如今“不差钱”
目前,恒大在全国23个城市拥有项目48个,项目类型覆盖了高端、中高端、中端以及旅游地产项目。
如今市场企稳,开发商的信心增加。许家印表示:“目前公司储备了4600万平方米的低成本高质量土地。年底实现建筑工程面积1500万平方米,大有可为。”
资 料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恒大已取得住宅预售面积543万平方米,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1%,这是一个很理想的状态。许家印称,公司目前持有现金余额 48亿元,加上陆续回笼的资金,恒大今年内手中掌握的现金将达到81亿元,相比去年的窘迫,如今的恒大已经“不差钱”。
开业的恒大酒店是许家印首个自己规划、设计、建设并且管理的酒店。这是否预示“许家军”将迈进酒店商业呢?
集团董事副主席、总裁夏海钧表示,恒大根据自身的经营规律,未来如IPO成功,经济实力增强,进入北京、上海等市场,将会适当增加其商业物业的比例。
“禁制令波折”无碍 志高如愿上市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714/20090714024730198.html
每经记者 徐洁云 发自上海
等待多年后,志高空调昨天终于如愿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不过志高此番上市也曾遇波折。
上市前夜,志高公告称,香港联交所知会志高,智汇动力股东海耀贸易由于陷入诉讼纠纷,被当地法院禁止买卖、抵押或出售智汇动力的股份。智汇股东为志高五家主要外资投资者之一,其目前拥有的志高约2.66%股权也在遭禁之列,禁制令有效期至7月17日。
同时,志高在公告中也传出“撇清”意味。公告显示智汇动力已向志高承诺,智汇动力的相关股份将受上市日期起计6个月的禁售期所限,未经志高、保荐人等事先书面同意下,智汇动力不得于禁售期内出售相关股份。
李兴浩身价8.56亿港元
昨天,志高有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禁制令一事系针对志高小股东的股东,且智汇动力仅为财务投资者,不参与公司运营管理,因此对志高本身的上市交易 “不产生影响”。“今天上市的股价也说明了不受影响,若非港股大盘下行,表现会更好。”
虽然遭遇股东接获 “禁制令”的波折,交易首日,志高控股股价依然高开,并曾一度高达3.12港元,全日较2.27港元的发行价上涨10.57%,志高官方给予了“表现理想”的评价。
志 高控股的总股本为5亿股,志高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李兴浩将持有上市公司合计68.11%的股权,即3.41亿股。按今日志高控股收盘价2.51港元计算, 李兴浩身价达到8.56亿港元。此外,志高副总裁郑祖义、张平等200多名管理层人士亦持有数量不等的志高股份。按李兴浩的说法,此次登陆港交所,志高内 部将诞生至少100多名百万富翁。
李兴浩:上市不为“圈钱”
此外,志高此次最终确定的融资总额亦显较少。在上市前夕,志高预计其融资额为1.2亿港元。7月12日,志高宣布由于近期公开发售获得大幅超额认购,最终确定其招股价为2.27港元/股。以此计算,志高本轮融资规模为1.65亿港元。
对此,志高方面表示,此番上市融资并非为“圈钱”,而意在增强融资渠道和提高知名度。李兴浩表示,集资额是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而定的,目前志高发展主要针对提升商用空调的规模及产能。
家 电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认为,志高上市对于其品牌知名度和融资能力确有所提高。“不过,志高相比行业领头羊企业格力、美的,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品牌策 略上都还有明显的差距,”他对记者表示,志高下一步当加强品牌战略力度,方有望改变目前国内空调企业的版图格局。
行情走势
志高空调上市首日走势疲软
近期港股一级市场受青睐,各大新股认购情况火爆,分析人士称新股认购情况的火爆源于资金对于二级市场的谨慎。继前期上市的多只新股上市后表现疲软后,昨天挂牌上市的国内第四大空调制造商志高空调(00449,HK)的表现再次印证了这一观点。
志 高空调在招股阶段获得了火爆认购,招股结果显示,该股共接获总计25.1236亿股公开发售股份共19309份有效申请,超额认购高达347倍。该股的最 终发行价定在了其招股价上限2.27港元,由于公开发售获非常大幅超额认购,所以该股已采用回拨机制,将2900万股国际配售部分的股份重新分配至公开发 售。
与其他新股相类似,在上市前的暗盘市场,志高空调的股价表现也十分强劲。据辉立交易场资料显示,志高空调的暗盘价以每股2.7港元开盘,全天报收2.87港元,较其招股价2.27港元上涨了26.43%。
据悉,志高空调的暗盘涨幅在今年上市的新股中排名第三,仅次于此前上市的霸王国际(01338,HK)及琥珀能源(00090,HK)
不过,昨天志高空调正式挂牌上市后,其股价表现则显得十分疲软。虽然该股以2.92港元高开,最高价曾至3.12港元,但其全天走势持续下探,最终报收于2.51港元,仅较其招股价高出10.57%。 每经记者 李凌霞
华泽集团剥离零售板块 华致酒行拟A股独立上市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7-22/HTML_XWWGX6KIXWFY.html
“华致酒行已经正式从华泽集团剥离。”华泽集团董事长吴向东7月20日对本报记者透露,剥离后的华致酒行将以专业的全国酒类连锁机构的身份出现,并酝酿在A股上市。作为华泽集团及吴向东旗下的连锁版块,创办仅3年多的华致酒行已在全国开设了300多家连锁专卖店,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润高达2亿元。吴向东表示,剥离后的华致酒行连锁店的数量在今年将增加到500家左右,未来3年内将增长到1000家,并最终实现3年内独立在国内A股上市。“目前华致酒行正与国内外多家投行接触,并与安永会计事务所达成了全国战略合作,为华致酒行的上市铺路。”吴向东称。“全产业链”延伸华致酒行为华泽集团五大板块之一,与金六福销售、金六福投资、香港金六福投资(00472.HK)、华悦酒业构筑了吴向东整个酒业版图。据统计数据显示,华泽集团2008年的销售收入为60亿元,在销售规模上仅次于茅台、五粮液,位列白酒企业前三甲。近年来以金六福为起点的华泽集团,开始频频向酒业上下游发力。从2001年开始,华泽集团开始多元化的战略转型。当年吴向东收购了原“广东威龙保健品公司”并更名为“广东德庆无比养生酒业有限公司”,并将“云南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收入麾下。此后,华泽集团陆续收购了湖南湘窖酒业、安徽临水酒业、四川金六福酒业、滕州今缘春酒业有限公司、湖南雁峰酒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玉泉酒业、桂林湘山酒等十多家酒类企业。通过一系列收购,华泽集团成功控制了酒类上游产业链资源。而华致酒行的成立被看作是华泽集团向产业下游的延伸。2005年,吴向东以五粮液第一经销商的身份获得了五粮液年份酒的总代理资格,华致酒行正式成立。“华致酒行实为渠道商和零售商的一个混合体。”一位接近吴向东的人士表示,华致酒行既为五粮液年份酒及古越龙山高端年份酒的总代理,又是全国最大的酒类专卖连锁。吴向东表示,“代理+连锁”模式可以保证连锁机构所销售的产品的稳定性,又支撑了代理产品和自有产品的销售。同时,保证了“代理+连锁”两个层面均具备较高的盈利能力。事实上,这种尝试在华致酒行取得了成功。短短3年多的时间,华致酒行已经遍布全国,成为了全国酒类连锁的第一品牌。 “华致酒行成立后,吴向东的触角已经遍布了生产上游、流通领域及零售领域。”上述人士表示,这个模式有点像宁高宁此前提出的“全产业链”概念。支点与市场预期通过全产业链的衔接,华泽集团实现了酒业产业各个环节的融合,也促进了华致酒行作为白酒零售连锁版块的快速发展。 “通过资源整合,华致酒行凸显出与传统渠道对比的竞争优势。”7月21日,一位白酒行业的资深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据了解,传统的白酒渠道包括:卖场、酒楼、团购以及个体酒行,而各个渠道则各有优劣势。该人士表示,卖场的信赖度高,但不够便利;团购的量较大,但受制于推广上资源的限制,很难形成长远稳定的销售;个体的名烟名酒行的价格灵活且便利,但假货泛滥。“华致酒行则利用整个产业链上的优势资源,规避了上述传统渠道面临的劣势。”上述人士表示,通过此前运营金六福与五粮液积累的资源优势,让华致酒行掌握了高端酒的核心资源,成为了华致酒行发展的支点。对此,吴向东也认为,五粮液的年份酒在华致酒行的起始阶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透过华致酒行,五粮液再次实现了与金六福合作时的双赢局面。”据了解,金融危机并未影响国内酒类消费的发展,以白酒为例,2008年1月—11月,中国白酒制造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4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9.9%;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6.8%。“今年第一季度,在高端酒普遍下滑的情况下,华致酒行实现了47%的增长。”华致酒行总经理谭志强对本报记者透露。吴 向东认为,随着中国高端酒类消费以及对高端奢侈礼品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消费渠道将无法满足高端消费者的需求,专业、个性化的酒类消费渠道将迎来巨 大商机。而华致酒行的产品也不断增加。目前,华致酒行已经代理了世界顶级洋酒品牌——拉弗格、葡萄酒品牌——雷狄干红等。按照吴向东的规划,华致酒行三年内的门店数量将达到1000家,并实现在国内A股上市。
现代传播 首家民营文化企业拟赴港上市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825/2009082501480677.html
每经记者 李凌霞
继承达国际 (02288,HK)上周成功挂牌后,旗下拥有《现代画报》、《新视线》等多家知名杂志的民营传媒集团现代传播集团将成为下一只登陆香港联交所的新股。
据了解,现代传播集团于本月中旬启动IPO计划,并于上周通过了香港联交所的上市聆讯,预计该股将在下月初展开正式的招股,并在9月中旬挂牌上市。市场消息称,此次现代传播预计将集资约为1~1.5亿港元。
现 代传播集团主要在中国香港及大陆地区从事经营杂志内容制作以及广告版面的销售业务,并为广告客户提供具创意、多元化的一站式市场推广解决方案,其目前主要 收入来源为广告版面销售。目前,该集团在中国香港出版《号外》杂志,并通过中国营运实体经营着七份杂志,其中包括《周末画报》、《优家画报》、《新视 线》、《汽车生活》、《健康时尚》、《生活月刊》及《大都市》等。其中,《周末画报》是集团旗下影响最大且收入最多的杂志。
不过,自去年全球金融风暴爆发后,全球广告行业整体收入不景气,据现代传播刊载于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前预览资料显示,该集团今年上半年的亏损金额为1230万元人民币,其中第一季度及第二季度分别亏损了970万元及260万元。
目前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传媒类股票包括北青传媒(01000,HK)及新华文轩(00811,HK)等。如果此次现代传播上市成功,那么将可能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民营文化企业。
安琪酵母高管造富玄机:贱卖上市公司资产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905/20090905015032298.html
每经记者 王炯业
3年前以三千多万元从上市公司手中增资过来的资产,现在却要以6亿多卖给上市公司,这次定向增发收购的主要资产竟然大涨了17.5倍,这绝对是一笔高收益的投资,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安琪酵母(600298,收盘价22.99元)的高管及骨干。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后发现,380人的股权之所以能够实现18倍的增长,其关键就在于3年前购入的这块资产价格实在太低,而这块资 产买卖的整个过程则完全由上市公司的高管自己主导,正是通过涉嫌贱卖原本由上市公司100%控股资产的方式,他们成功导演了一场财富盛宴。
安琪伊犁到底是怎样成为这些高管的造富工具?解答这个问题就要追溯到5年前。
日升科技低价增资收购伊犁30%股权
从昨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可以看到,此次安琪酵母定向增发收购的三块资产中,安琪伊犁评估值最高,达6.1亿元,可谓是此次定向增发的“关键先 生”;而2006年日升科技增资安琪伊犁时候的投资仅为3489.28万元,前者是后者的17.5倍。为什么日升科技能以如此之低的价格入股安琪伊犁,当 初对这块资产又是怎么来评估的?
入股价格仅1.25元/股
2004年2月安琪酵母以自有资金4000万元在新疆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投资设立安琪伊犁。
2005年安琪酵母以自有资金对安琪伊犁进行了增资扩产,其注册资金也从4000万提升至6500万。
“其实,日升科技就是为了增资安琪伊犁而成立的,这样高管们也能够间接获得安琪伊犁股份”,一位安琪酵母内部人士这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2006年6月26日,也就是日升科技仅成立6天之后,安琪伊犁的注册资本从6500万增至9300万。其中安琪酵母以安琪伊犁累积资本 公积金转增股本10万元,累计出资651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70%;日升科技以现金投资3489.28万元,其中2790万元计入出资额,占注册资本的 30%。
至此,安琪伊犁的股份比例就从之前安琪酵母100%控股,变更成日升科技占比30%,安琪酵母控股70%。
公告显示,增资前安琪伊犁经评估的净资产为8141.65万元,因此对应的日升科技对安琪伊犁的增资价格为1.25元/股,从而日升科技最终持有安琪伊犁2790万股。
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这次定向增发的预案中显示,评估机构北京亚洲以2009年6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对安琪伊犁2790万股权采用收益现值法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为61023万元 (这也就是最终交易价格),折算成每股价值则变成21.87元。
前后不一致的评估方法
另外据安琪酵母高管透露,2006年增资时候的评估是按照成本法进行评估的。众所周知,成本法评估是以资产的成本重置为价值标准,通过评估的总资产减负债得出企业价值,没有考虑企业商誉价值、未来的预期收益和资本的市场供求等因素。
而2009年此次安琪酵母定向增发收购资产则采用收益现值法进行评估。收益现值法评估是以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为价值标准,并采用适宜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值,其结果更能够全面地反映目标资产的市场价值。
所以收益现值法的评估结果往往会大于成本法评估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被收购的公司宏裕塑业按照收益现值法评估的理由是:企业目前处于成长阶段,在可以预计的未来,企业效益能够持续保持稳 定增长,因此用收益现值法评估出的企业价值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宏裕塑业采用成本法的评估值与采用收益现值法的评估值差距就非常大,成本法 评估为1520.75万元,收益现值法评估为5946万元,相差比例高达391%。
从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初安琪伊犁的2790万股只卖到1.25元/股,而这次定向增发同样的股权却卖到21.87元/股。
揭秘安琪伊犁资产状况
日升科技在2006年入股安琪伊犁使用成本法评估,那么当时安琪伊犁资产状况到底如何,处于什么状态,是不是经营不佳或者现金流紧张,需要外部资金来增资扩股?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还原一下当时的安琪伊犁。
净利润快速增长
安琪伊犁于2005年4月开始正式生产,这一年实现营业收入6909万元,净利润2056万元。
2005年11月,正是由于安琪酵母看好安琪伊犁二期项目的前景,称其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投资收益水平较高,所以安琪酵母决定对安琪 伊犁追加资本金2500万元,扩建二期项目,使其生产能力从年产6000吨扩大到1.5万吨。果然,2006年安琪伊犁实现营业收入16911.73万 元,净利润6790.12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日升科技增资进入安琪伊犁也就在2006年,这一年安琪伊犁每股能够实现盈利1.04元,而日升科技增资进来的价格是 1.25元/股。试想一家当年每股收益高达1元多的公司,却被以每股1元多的价格卖给了高管控股的日升科技,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一笔绝对划算的买卖。
另外,安琪伊犁每年的发展也非常顺利。资料显示,安琪伊犁在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6911.73万元,23414.97万元、24926.05万元和21127.57万元,实现净利润6790.12万元、9265.30万元、 9222.56万元和8691.44万元。
就是这样一家每年都能实现高盈利的快速成长的公司,在成长的初期却被用成本法评估其资产。
现金流充足
再看下安琪伊犁的现金流。
2005年、2006年安琪酵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256.46万元和15923.73万元。虽然无法查阅到2006年安 琪伊犁现金流情况,但2007年、2008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分 别 为 7961.93万 元 和13772.64万元,同比 增长73%。当时安琪酵母表示,安琪伊犁正在扩建二期工程,资金缺口较大,所以增资能有效缓解资金缺口,改善其财务状况。
但是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当年的安琪伊犁并不缺少这3489万元的扩产资金。
负债率不高
最后看下安琪伊犁的资产负债率。
安琪伊犁截至2006年3月31日,资产总额19797.26万元,负债11747.30万元,净资产8049.96万元,资产负债率达 59%;2006年底其资产总额25653.27万元,负债8217.68,资产负债率为32%。增资后的确改善了安琪伊犁的财务状况。
而安琪酵母在2005年、2006年资产负债率也都为40%左右,并不算高。所以可以看到,退一步说,母公司安琪酵母有很多种方式帮助子公司安琪伊犁获得增资资金,比如申请贷款,母公司担保贷款等方式,这对于一家绩优高成长企业来说,实施起来并不困难。
一位财务人士告诉记者,一家高速发展的公司,一般都会利用财务杠杆来加速其发展,而且在高速发展期,其股权也是最值钱的时候,他们宁肯负债高,也不会变卖股权。
泛海27.55亿入股联想控股 柳传志筹谋上市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909/20090909024934886.html
每经记者 任思强 发自北京
不出意料,中国泛海集团以27.55亿元的交易价格,成为联想控股的第三大股东。业内预期,新股东的加盟将推开联想控股在金融、能源和房地产三个领域的大门。
“ 联想团队是一群高理想、高追求、高智商的年轻人的结合,但这只是结合,目前还不是一支真正的军队,还不是一个斯巴达克方阵。”昨日,柳传志面对5位联想控 股旗下子公司高级职业经理人,由衷感言,“我下定决心,要把这支队伍带好,这是我站好最后一班岗的最重要职责之一。”
据透露,柳传志对联想控股的未来上市也已提前筹谋。
将拓展五大领域
昨日,柳传志以“一拍即合”形容中国泛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卢志强的此次加盟。此次股权转让后,联想控股新的股权结构为国科控股占36%,仍为联想控股第一大股东,联想控股职工持股会占35%,中国泛海占29%。
同时,联想控股公布了新董事会成员名单。包括柳传志、国科控股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邓麦村、原联想控股董事长曾茂朝、中国泛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卢志强和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朱立南,柳传志担任新一任董事长。
同 时,联想控股发布了“未来5年投资约100亿元发展核心资产”的战略计划。并将联想控股的直投业务关注于清洁能源及环保、新材料、高科技、金融服务,以及 与内需相关的行业等五个领域。同时,以“联想之星”为平台,联想控股直接投资也进行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推动和早期科研成果的孵化。
“上市是第一愿景”
联想控股旗下包括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联想投资、弘毅投资和融科置地五家子公司,其中融科置地主要投资中国房地产领域。这与泛海集团旗下房地产业务存在竞争。
对此,柳传志表示,泛海入股联想控股的主要目的是支持联想控股按照自己原定的战略方向发展。但在这个发展战略中,有若干项和泛海是可以合作的,比如说房地产项目,当然具体个案要跟泛海的管理层考虑联合行动。
“联想控股将以上市为公司未来发展的第一愿景,上市将提供更充分的资金平台和建立长期激励机制。”昨日,柳传志表示,“我们五年将投入100亿元,收购大吨位的核心资产,联想控股将上市,这些不同的核心资产也将不断上市。”
不过,由于目前内地还不允许这种母子公司同时上市的形式,所以联想控股将选择在香港挂牌上市。柳传志也表示,如果未来A股市场能在机制上发生变化,将为公司上市提供更大的空间。
昨日,融科置地方面负责人表示,将在近期内实现A股上市,该公司目前已经聘请保荐人和承销团队,但尚未提交上市申请。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