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股東尹衍樑:要把路上燒油的都消滅

2015-04-06  TCW
 
 

 

神秘的睿能Gogoro電動機車,首度在台亮相了!三月的倒數第二天,這輛今年初於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亮相,被譽為機車界的iPhone、兩輪版特斯拉(Tesla)的電動機車,首座全球展示據點,在台北信義計畫區亮相。

「電池買現成,其他全都重新設計!」設計出色,創CES展最多得獎紀錄

這次,來勢洶洶。「不只台灣,我們還要用授權方式,把Gogoro推到印尼、越南等市場。」Gogoro大股東、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親口對《商業周刊》記者描述未來盤算,甚至,他發下豪語要從兩輪推向四輪,「要把路上燒油的東西都消滅掉!」

它募集的資金更創下台灣新創公司新紀錄。有了尹衍樑、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等股東加持,到去年十月為止Gogoro已累計籌募一億五千萬美元巨資(約合新台幣四十七億元)。

這家公司很神秘,打從成立三年多來,從不與機車上下游、電動車同業互動,他們比照蘋果保密規格,「從一張白紙上整個全新做出來的,除了電池是買現成的,其他全都重新設計。」尹衍樑說。

一直到今年初才在CES展一炮而紅。展示攤位特地安排在特斯拉旁,由創辦人陸學森,頂著一顆與尹衍樑一樣的大光頭,酷酷的介紹自家產品。結果,一舉在展覽中拿下十七座媒體票選獎項,是CES開展來獲獎最多的新創公司。

團隊成員沒有機車製造、行銷背景,大多來自手機業界,由曾參與鑽石機、微軟第一代XBox設計的宏達電前創意長陸學森、前技術長泰勒(Matt Taylor)兩人攜手創辦公司,延攬前諾基亞(Nokia)台灣總經理程宗楷出任營運副總,黑莓機大中華區資深總監彭明義擔任行銷副總。在台灣土生土長打造出的電動機車,憑什麼能贏得媲美iPhone的響亮稱號?

成大機械系教授、台灣電能馬達第一把交椅蔡明祺,半年前受政府邀請參觀Gogoro。結果,原本被邀去看看能否幫忙的他,看了直說:「根本不用我幫忙,他們技術都發展得差不多了,真的很訝異!」

原因揭曉,原來台大、成大、交大研究電動馬達的優秀學生都被陸學森延攬了,「我自己的學生也在那裡上班,我統統不知道,真是保密到家。」他說。

蔡明祺分析,其實,台灣的技術早就足夠應付電動機車設計製造需求,缺乏的是整體性規畫。Gogoro是用極為創新的方式,以龐大資金為後盾,將成熟技術「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營運模式,完全跳脫過去電動機車的推廣方式。

換句話說,這與特斯拉塑造出富豪們趨之若鶩的跑車,顛覆大眾對電動汽車跑不快、跑不遠的印象,是類似的道理。「(Gogoro產品)比既有的IC(晶片)業或傳統機電業手上產品高一到兩個檔次。」行政院長毛治國稱讚,這將供應鏈水準往上拉拔,是台灣產業轉型升級很好的範例。

「不用十分鐘就能換裝!」時尚人性,找行銷好手賣機車界iPhone

到底創新在哪裡?簡言之,陸學森用四大策略顛覆電動機車行業:

第一,不只是代步車,把電動機車當精品設計製造。可以甩尾使輪胎冒煙,可以如iPhone般時尚人性。

一提起電動機車,總讓人聯想起阿公出門的代步車、歐巴桑的買菜車。跑不快、外型也不怎麼樣。不過,陸學森一反機車業做法,不找業務,反而找來媒體行銷好手,透過文案、宣傳影片,秀出讓輪胎熱到冒煙的甩尾、漂亮的過彎壓車,行銷策略很時尚。

不只如此,尹衍樑得意的說,外界還不知道Gogoro有許多實用而且時尚的附件,例如,有籃球架讓籃球玩家可以帶球四處跑,也有後方的菜籃子讓主婦買菜,而且車殼能如手機般換裝,「不用十分鐘就能換好,今天心情好換紅色,憂鬱換藍色。」他說。

經濟部工業局金屬機電組組長沈維正分析,Gogoro號稱續航力可達一百公里遠,過去電動機車平均只能行駛四十五公里左右,Gogoro續航力若真的達百公里,和原本汽油機車習慣不會差太多,將有機會幫助電動機車倍數成長。

第二,陸學森領軍工業設計團隊,從頭設計所有零組件,簡化維修與減輕重量。他不找機車產業鏈,而找汽車上游廠商合作,重新摸索出最適用的工法。採用鋁合金車架,更耐撞;煞車直接整合進輪框,更好拆;前輪避震設計自飛機起落架,更平穩。少掉雜七雜八零件,所有維修都可在幾分鐘內就完成,根本不須與現有的機車行合作。

過去國內曾發生數起電動機車電池爆炸事件,Gogoro則直接採用與特斯拉同等級的高規格松下(Panasonic)電池芯,搭配自家專利防爆設計。尹衍樑解釋,採用陶瓷、碳纖分隔每顆電池芯,「縱使用鋸子從中間鋸斷,也不會燒起來,」他說,松下更已承諾給Gogoro兩年電池供應及專賣權。

第三,推出機車業破壞式創新的交換電池服務,與加油站、超商合作,設立電池交換站。不設體積龐大、設備昂貴充電站。賣車不賣電池,而且電動機車不設插頭,沒電?到加油站花六秒換顆電池就可以了。

換句話說,交換電池如繳電話費,讓你買機車綁約每個月電池顆數,就像買手機綁約買通話費一樣,未來零元機車也將不是夢。「這才是產業最大的創新,完全跳脫機車營運模式!」蔡明祺分析,賣車不賣電池,車價不含電池的成本,可將價位壓低,稅也課得較少,降低購車門檻。

「靠近加油站,電池燈就亮起來!」大數據分析,用手機訂電池、檢查毛病

尹衍樑描繪未來的營運方式,將可透過手機得知目前電力存量,上網連結到附近的加油站預定電池,「十分鐘後你來提,一定有電池,你一靠近加油站,幫你準備的電池燈就亮起來,別人拔不出來。」

第四,大量應用數位科技,全車安裝八十顆感應器記錄使用行為。由陸學森延攬來的手機業人才操刀,將使用方式App化、物聯網化、做大數據(Big Data)管理。

尹衍樑形容,除了用手機操控機車、換操作音效、設定燈光節能模式,當使用者把用光的電池插回充電站時,馬上能讀出車輛有沒有毛病、哪個燈不亮。而且製造工廠全線電腦化,哪位裝配線工人拿什麼工具鎖哪一顆螺絲,電腦全都記錄下來,將完整組裝履歷結合起來做大數據分析。

這個令大家極為好奇的產品,最快今年夏天上市,Gogoro尚未公開定價與電池綁約方案。交通部則證實,Gogoro早在二月份就送件申請機車車型查驗,據指出,車型不只目前已發布的那一款。

中油副總經理張瑞宗指出,Gogoro早在去年年中就提出在加油站設電池交換站的規畫,目前雙方洽商已到尾聲,很快就能簽約。目前的計畫將於五月份上路,屆時大台北地區五十六個加油站都將設有Gogoro的電池交換站。

不過,Gogoro雖然看起來實力雄厚,但未來挑戰一點也不小。因為,國內外都曾有電池交換的失敗經驗。

以色列公司Better Place是全球推動電動汽車交換電池最知名的業者,吸引了大批矽谷資金,後來卻以倒閉收場,Gogoro難道不會重蹈覆轍?蔡明祺分析,汽車電流大、電池體積大,換電池難度高、風險也高;相對的,機車電流不大,安全性優於汽車,成功機會大大增加。

但二○一三年底在新北市試行的機車電池交換計畫,成果也不怎麼樣。

「我們試辦的內容跟Gogoro想做的很類似。」環保署機車電池交換示範運行計畫主持人黃斐慧指出,在運行十七個月的結果是,民眾使用習慣很難改變,仍有高達八成的人希望開放在家裡自行充電。

也參與這項計畫的鄭丞宏分析,使用交換電池的電動機車每公里能源成本約在一.二元到一.三元,由於油價下跌,硬是比汽油機車高出三成費用,消費者接受度是關鍵。「而且,一般認為鋰電池壽命約為四年,」他說,若是把成本高昂的電池折舊算進來,業者要想獲利,試辦結果顯示不太樂觀。

通勤族通常在上下班時才有空去換電池,鄭丞宏說,想想如果同時有成千上萬輛車要交換電池,最現實的問題是:加油站充飽的電池夠多嗎?他推估,每賣出一輛車,就要多預備三組電池供交換,業者所費不貲。

「全世界電動車的燃料成本都高於汽油,」Gogoro行銷副總彭明義強調,油價不會一直在低檔,而電動車有更好的使用者體驗與理念,費用高不是問題,他也證實,正與政府洽商能否適用優惠電價。他說,有了大數據的協助,Gogoro每賣出五輛車,預估只要多準備一組電池供交換,就足敷使用。算一算,電池備料比例竟只有同業的十五分之一!

目前中華汽車在全台電動機車市占逾七成,總經理劉興臺指出,中華車為此已經燒了九億多元還沒回本,消費者總覺得電動車容易壞、怕出門沒電,「推廣難度真的很高!」

「我就是壓寶這個天才!」政府力挺,整廠輸出還要搶攻四輪

「Gogoro想成功,政府的角色一定要進來。」蔡明祺強調。事實上,特斯拉若少了美國政府的貸款、補助,現在仍將賠本經營。外界估計,Gogoro營運須預備的電池與電池交換站,就足以將資本額燒光。

Gogoro顯然已經擄獲了政府高官們的芳心。三月二十五日,行政院長毛治國帶了約三十多位媒體記者,大動作拜訪Gogoro。他甚至為Gogoro背書說,台灣非汽車大國,出口電動汽車沒有說服力,但台灣有龐大的機車市場、成熟的產業鏈與相關技術,出口電動機車很有利基。若Gogoro能在台灣立足,外銷潛力非常大。

尹衍樑對挑戰並不擔心,「我就是壓寶(陸學森)這個天才!」他腦中滿是拓展的藍圖,他說,台灣站穩腳步後,未來將用整廠授權輸出的方式,把Gogoro推廣到印尼、越南,二輪成功後要往四輪推進。

他更透露了規畫中的四輪車長相:很像BMW(寶馬)早期的三輪車,車門從正前方開啟,可乘坐兩人,停車只須占用半個停車格,安裝四顆Gogoro電池就能上路。

而陸學森的野心更大,「我的目標,是要徹底改變人們使用能源的方式。」他說,期待Gogoro電池可以像一甲子前AA(三號)電池發明後,成為攜帶式電子產品通用的電池規格,不只汽車,伺服器等各式產品都能擺脫電線。

特斯拉在創造了車壇奇蹟後,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被喻為是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的接班人。陸學森的Gogoro有沒有辦法顛覆機車市場規則,成為下一個馬斯克?大家都在看。

【延伸閱讀】Gogoro,搶當兩輪版的特斯拉—Gogoro機車與特斯拉跑車比較

Gogoro機車˙第一款車交貨:預計2015年˙續航力:約100公里,電動機車同業的2倍(續航力領先同業,媲美特斯拉)˙電池:Panasonic電池芯+自家專利(簽約拿下2年專賣權)˙充電:完全採電池交換,第一階段在大台北地區至少設56個交換站˙行銷訴求:讓電動機車也能飆車甩尾,跳脫中高齡人士慢速使用印象

特斯拉跑車˙第一款車交貨:2008年˙續航力:約400公里,電動車同業的2倍˙電池:Panasonic電池芯+自家專利˙充電:廣設充電站,目前全球已有409座充電站˙行銷訴求:將電動汽車塑造為有錢人的酷炫跑車,擺脫續航力不足印象

資料來源:各公司整理:蔡靚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445

時間只是在路上而已——關於投資的思考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298&page=1&extra=#pid16642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5-3 20:52 編輯

時間只是在路上而已——關於投資的思考
作者:格隆匯 caojin2004

編者按:這篇文章絕對是很精髓的總結。它不像一般思考那樣去展開,去“放”,而是惜字如金地在“收”,更像是一篇濃縮的精華綱要,讀之受益良多。但唯其過於濃縮精要,格隆擔心這麽推出去,會不會引致其他會員理解不透,甚至理解有誤。就這個問題征詢作者後,作者caojin2004回複如下:格隆好,這篇只是我自己想寫點什麽,就把自己過往的投資邏輯梳理一下。我當時把這篇總結發給我的研究員同事看看,我想帶帶他們,把我過去的成功、失敗和我認為正確的投資邏輯教給他們,但很遺憾,他們一周都沒有一個人問起這件事。於是我才想發給格隆匯分享。佛度有緣人,有感覺的看看、想想,沒感覺的就算了。其實投資最難的是面對市場時心靈的折磨和對抗,堅持和撤退的取舍,而這永遠也無法教給別人,只能自己深深的體會……

於是,我們不改一字,原文推出,請格隆匯會員共饗。




一、基本分析決定公司的價值
  • 從長期來看,公司的利潤增長和股市回報之間的相關性高的匪夷所思;
  • 在一個時間段之內,估值從A點到B點,可以走出無數種圖形,但無論如何變化,如果基本面的預測不變,估值最終會到達B點的概率極大;
  • 但人性的表現在自股市誕生以來變化並不大,人們的情緒在市場外在的表現下,一直在悲觀和樂觀之間徘徊;如果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夠的話,即使我們預測到了B點,我們也有可能無法成功的到達B點;


二、技術分析的作用
1.在完成估值定性的基礎上,個股圖形的走勢能給我們提示的是買進或賣出的快慢節奏;


2.而面對大盤的走勢,我們應該權衡的是當下應該配置的倉位比例;

三、如何選擇投資標的—-尋找成長故事的邏輯
  • 如何找到公司利潤的增長,取決於如何找到影響增長的關鍵因素:價格增長、產量和銷量的增長、費用減少或兩種以上的情況同時出現;
  • 我們還需要認同符合邏輯的行業狀況和商業模式,以及在此前提下能夠提供足夠的增長空間;

  • 如何找到估值的B點,取決於我們是否基於常識的判斷、實業估值的眼光和與生俱來的風險嗅覺,而不僅僅只是市場靜態的估值對比;
  • 如何成功的到達B點,取決於我們內心堅定的判斷和信心,哪怕是在面對眾多批評的時候;
  • 我們堅定的信心並不是來源於對自己絕對自信的判断,而是如果我们找不出足够影响最终到达B点估值的核心因素时,我们宁愿相信自己,并愿意接受市场的挑战;


    四、投资的过程

    1.时间(推动公司增长事件的时间表)、空间(事件发生后能够推动增长的空间)、确定性(事件完成的概率及发生后推动增长的概率)和安全边际(当下估值的安全边际)共同构成对公司判断,综合评估后形成投资的组合,并随事件和估值的变化定期做出检讨、评估和调整;

    2.没有完美的公司和完美的预测,不断从过去成功和失败中总结经验,完善自己的投资体系,敢于相信自己,市场最终将会给予我们持续的回报;

    3.坚持神奇的复利:以10万起步,找到10次翻倍的机会,市值将达到1个亿;每个参与者都有机会,但能到达者总是少数,因为一路上,不仅需要坚强的神经、孤独的煎熬和思考、转折时期逆人性的思路,还需不断经历市场考验而逐渐完善的、正确的投资哲学和投资逻辑;

    时间只是在路上而已……



    格隆汇声明:本文为格隆汇会员个人文章,不代表格隆汇观点。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149

中亞之行:那些散落在絲綢路上的明珠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840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6-5 19:12 編輯

中亞之行:那些散落在絲綢路上的明珠
作者:一笑


編者按:除了股票,還有詩和遠方。隨著“中國神車”的回歸,一帶一路再次成為大家議論的焦點。本期港股那點事特別分享會員一笑一家人複活節期間中亞之行的遊記,與他們一起領略散落在絲綢之路上這些古代明珠的風光。

一.意外的行程

每年的複活節前後是個長假期,全家一般會選擇出遠門。今年的複活節最初是想去非洲的馬達加斯加。花了幾周終於找好了合適的地面導遊,設計了行程,一路的租車,酒店和機票也都安排妥當,可以說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了。幾乎就在出機票的前夜,馬達加斯加發生了政變,權衡半天只好另尋目的地。

太太說,既然最近我給女兒講了不少成吉思汗和馬可波羅的故事,何不去中亞地區旅遊。我的第一念頭是, 新疆和蒙古都去過了,中亞有什麽新鮮東西可看呢?第二個問題是,從香港出發經漢城轉機去塔什幹的中轉銜接很長,我們以前去不發達地區都是跟旅行團才去,所以有點擔心自由行去中亞會不會是花錢買辛苦。但是,4-5月份和10月份的確是訪問中亞的最佳時段。本來嘛,中亞是地球上最遠離大海的一片土地,全年氣溫的高低變化十分誇張:冬天能到零下30度,夏天高達50攝氏度。至於機票後來也找到個解決辦法,從廣州經過烏魯木齊到塔什幹,南航有方便的銜接。就這樣,半信半疑之中,我們定下了此行。

二.中亞


中亞(中亞細亞)就是亞洲中部地區,一般指的是中亞五國: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斯坦。更廣義的定義,中亞還包括阿富汗,中國的新疆地區,以及蒙古,巴基斯坦,印度和伊朗諸國的部分地區。中國古代稱這一帶為“西域”。我們這次旅行去的是前面提到的中亞五國里的頭三個國家。

從廣州橫穿中國大陸到烏魯木齊需要5小時的航程,從烏魯木齊到中亞的交通樞紐塔什幹倒只要飛3個小時。著名的絲綢之路,從西安經中亞到地中海的東岸,其中約有一半的里程是在中國境內;而中國境內的絲綢之路,新疆占了其中的一半,不去新疆是難以體會中國疆域之廣闊的。不過,由於假期有限,這次只是路過新疆而已。

三.塔什幹(4月10日)

我們行程的第一站是烏茲別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幹(Tashkent)。從烏魯木齊去塔什幹的飛機滿載了回鄉的中亞旅客,他們每人都帶上飛機很多件大大小小的中國商品:熱水器,電視縈屏,布匹,工具,等等。有位乘警在指揮乘客把沒法裝入行李箱的對象堆放在飛機前排座位前的空間,忙個不亦樂乎。這位乘警和我們正好是鄰座,當他了解到我們三人是去旅行,就有點詫異地問:你們要是想去看清真寺,幹嗎不去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呢,中亞沒啥可看的。落地前,他還說,中亞地區很亂,機場也毫無秩序可言,行李經常需要等幾小時才能出來;沒有上鎖的行李,難保不會被人偷盜。我心里咯噔一下,完,我們有個箱子就沒上鎖。

行前,我們聯系了塔什幹當地的旅行社,旅行社出具的邀請信經烏國政府認證之後,便可以作為落地簽證的依據,所以我們在塔什幹機場進關還算順利。見到行李也很快安全到達,心里一塊石頭落了地。

烏茲別克斯坦是中亞五國中人口最多的國家,總人口約2600萬。它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雙重內陸國家之一(另外一個是歐洲小國列支頓士敦),也就是說,它所有的鄰國也是內陸國家。

首都塔什幹是中亞最大的城市,大約有300萬居民,它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城。盡管塔什幹名聲不小,但由於在歷史上多次遭受毀滅性的打擊,它保留到現代的古跡不算很多。我們在塔什幹只停留了半天,走馬觀花式地參觀了當地的大巴紮(集市)和兩處16世紀的清真寺遺跡,就坐車前往中亞名城撒馬爾罕。

四.撒馬爾罕 (4月11日)

19世紀末的英國詩人James Elroy Flecker曾有如下詩句描述撒馬爾罕(Samarkand)這座中亞最負盛名的古城:

We travel notfor trafficking alone
By hotter windsour fiery hearts are fanned,
For lust ofknowing what should not be known
We make theGolden Journey to Samarkand.

千里迢迢何止僅僅是為了交易
熱風煽起一波早已燃燒的心瀾,
沖動全為了知道不該知道的事
金色之旅將我們帶到撒馬爾罕。


由於它在絲綢之路上的中樞位置,撒馬爾罕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就是個頗為繁盛的城市,我國在隋唐時期稱它為康國。撒馬爾罕曾經是中亞古國花剌子模(Khorezm)的首都,在13世紀初被成吉思汗攻破後慘遭屠城。 撒馬爾罕的聲名主要來自於帖木爾(Timur)在14世紀下半頁以它為首都建立的一個龐大的帝國。

帖木爾(1336-1405)自稱是成吉思汗第7代後裔,但是,很多史家認為他更可能是以突厥血統為主而非蒙古人。他有個妻子倒的確是“一代天驕”的後代,所以,稱為成吉思汗的外子一系更為準確。在他長達40多年的征戰生涯中,帖木爾不僅收編了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的後繼國的領土,如西察合臺,東察合臺,伊爾汗國,金帳汗國等,帖木爾大軍的鐵蹄(帖木爾在本地語言中是“鐵”)還攻陷了伊朗,阿富汗,印度,敘利亞,東歐等地。

我們在撒馬爾罕參觀的第一個景點是帖木爾的皇陵(Gur-e Amir Mausoleum),那里葬有帖木爾,他的兩個兒子,兩個孫子,以及他的一位導師。



這處建築本來是為他的長孫(這位指定的繼位人先於帖木爾而死)所建的,帖木爾本人在家鄉另建有為自己準備的陵墓。但是,當帖木爾本人死於1405年2月時通往家鄉的道路被大雪封住,所以撒馬爾罕成了他最後的安身地。帖木爾的墓是以一具深綠色的玉棺為標誌的。據說,一生殺人如麻(有的估計高達1900萬之多)的帖木爾曾告誡後人,誰要是膽敢開啟他的棺木將會遇到比他還兇猛的敵人。1941年6月21日,帖木爾的棺木被蘇聯的一個考古隊開啟,遺骨被運往莫斯科做分析; 次日, 納粹希特勒開始大舉進攻蘇聯, 這場戰爭持續了4年,期間蘇聯軍民死亡人數不下2500萬。看來,“玉棺之咒”不是玩笑之事。

隨後,我們前往撒馬爾罕的中心廣場(Registan)。這個廣場的周圍有三座富有紀念碑意義的建築,它們同時也是宏偉的宗教學院(madrasah):坐北往南看,左手的那座是帖木爾的孫子兀魯伯(Ulugh Beg)在15世紀初建造的, 右手和中間的兩座是由烏茲別克族的昔巴尼王朝(Shaybanids)的國王在17世紀上半葉建造的。烏茲別克族的祖先是遊牧民族,他們在16世紀初結束了帖木爾所建王朝對本地區的統治,現代烏茲別克斯坦的民族構架基本是那時奠定的。每座宗教學堂面對廣場的正門都是高約35米的方形結構,其正面和側面都裝飾帶有各種彩色的幾何圖案的瓷磚,正門的兩側有穆斯林建築典型的暸望塔(minaret)。雖說到訪撒馬爾汗之前就知道它的盛名,實地見到這組精美宏大的建築群我們都不由得張口瞠目,仰視良久。穿過拱型門洞,里面是個由約二十米高的雙層結構圍住的庭院。當初這里是最高的宗教學府的所在地,樓下用作教室,樓上則是師生們的宿舍。

在撒馬爾罕眾多的清真寺(mosque)中,有一座是以帖木爾的“中國皇後”(可能是維吾爾族)Bibi-Khanym命名的。 Bibi-Khanym Mosque是在1399年帖木爾攻克了印度的德里之後建造的,據當時駐撒馬爾罕的西班牙使者記載,戰利品中光是寶石就用了90頭俘獲的大象才能運回。關於這個建築,還有個動人的傳說。據說帖木爾視Bibi為紅顏知己,除了愛慕其美貌之外也敬重其智能。這麽雄偉的清真寺一般需要十年以上才能建成,但是,Bibi想在帖木爾外出征戰的三年時間內建好它以彰顯她的能力。有一位年輕的建築師欣然答應Bibi,他能完成這個使命。



當清真寺只差封頂即將按時完工之際,天才的建築師突然對Bibi提出給他一個親吻的請求。雖然猶豫再三,Bibi還是同意了這位比她年輕許多的愛慕者的請求。深情的一吻在Bibi白玉般的臉頰上留下了印記,被返國之後的帖木爾發現。不顧Bibi的解釋(不過是隔著面紗的小小一吻)和懇求,帖木爾下令捉拿建築師,但是年輕人早已登上自己建好的瞭望高塔一躍而下。

帖木爾的孫子兀魯伯統治撒馬爾罕長達40多年,在15世紀的上半葉他建立的多所高等學府吸引了很多數學家,天文學家,詩人等來到撒馬爾罕這個伊斯蘭世界當之無愧的科學和文化中心。他本人還是個中世紀著名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 例如,他測量到太陽年的長度和現代測量結果相比誤差不到一分鐘。可惜,他建造的天文觀察臺只有地下的一部分還保留至今。其後,我們在撒馬爾罕還參觀了一組從11世紀到19世紀之間建成的陵園和紀念堂(Shah-i-Zinda Ensemble)。

五.旁及幹(4月12日)

中亞有兩條著名的河流,阿姆河(Amu Darya,古名Oxus)和錫爾河(SyrDarya)。 兩者都是來源於帕米爾高原,大致平行地自東南朝著西北方向的鹹海流去。這兩河之間的肥沃土地上,有過一個中亞古國――粟特(Sogdiana)。從公元前二世紀到公元後十世紀期間,這個以撒馬爾罕為中心的粟特民族一直是絲綢之路上十分活躍的商業和文化的傳導人。唐朝時安史之亂的主角,安祿山和史思明,應都是沿著絲綢一路東進長安的粟特族人。

粟特人從文化傳統和血緣上講是波斯人的一族,但是自伊斯蘭在中亞興起之後,他們逐漸式微了。波斯語除了是伊朗的國語,還在當今的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也是官方語言之一,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和布哈拉地區也有很多人講波斯語。這次我們沒有去伊朗和阿富汗的計劃,但是導遊替我們申請到去塔吉克斯坦的簽證,所以我們決定當天來回去一下離撒馬爾汗只有50公里的塔吉克斯坦一側的旁及幹(Panjikent)古城。

烏茲別克與塔吉克的邊境十分清靜,除了我們之外,還遇見一個法國的遊客,別的好像連當地人都沒見到什麽過境的。在塔吉克一側,已經有地導的車等著我們。法國人婉拒了我們請他同車的邀請,選擇步行進城;他是個慕名前來塔吉克登山的,風和日麗的幾十公里平地對他來說是小菜一碟。

旁及幹地處塔吉克斯坦的最東邊,那里有個公元5世紀的粟特王國的遺址。粟特人是拜火教(Zoroastrianism)的信徒,所以他們的遺城的中心不難找到供奉火種的設施。從那里遠遠地眺望帕米爾高原最西部的山麓,它們都整齊地帶著白帽子。四月中旬的天,我們渾身裹著冬衣還是覺得寒風淩厲。在古城的博物館里, 我們看到的壁畫上畫的當地人物依稀帶有中國人特征,難道1500年前有中國畫師來過此地?



午飯時我們應邀到一個當地人家里做客。女主人做的羊雜湯十分暖心,就著奶酪吃的紅皮蘿蔔也覺得爽口,還有羊肉,新鮮面包,熱茶等等;雖然語言不通影響了交流,我們對塔吉克人的好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布哈拉 (4月13-15日)

由撒馬爾罕去布哈拉的路上,我們經過了帖木爾的故鄉――沙利薩布孜(Shahrisabz)。帖木爾在十五世紀初建造的皇宮沒能保留下來,但是它高達40來米的龐大的門廳建築,雖然經過了六個世紀的風吹雨打以及戰爭和地震依然矗立。



關於帖木爾這個歷史人物的評價,相當程度上取決於你問的是誰。現代的烏茲別克人視帖木爾為他們的民族英雄,他的巨型雕塑充斥塔什幹,撒馬爾罕,和沙利薩布孜。以攻城略地而言,帖木爾這位軍事天才可以和亞歷山大大帝,查理曼大帝,成吉思汗,拿破侖等相提幷論;在建築藝術等方面,帖木爾和他建立的王朝也是頗有成就的。但是,帖木兒這位跛腿的征服者也曾無端地毀滅了一批如巴格達,德里,大馬士革這樣的名城。所以,在周邊國家和地區的人民眼里,他毫無疑問是一個枉殺無辜的殘暴君主。有意思的是,帖木兒除了對中亞地區的歷史發展有巨大的直接影響,他還間接地影響了歐洲的歷史進程。帖木爾在1402年的安卡拉戰役中擊敗了當時如日中天正向歐洲迅速擴張的奧托曼帝國,俘虜了後者的蘇丹王。奧托曼的挫折讓中世紀末期的歐洲國家得到了幾十年的喘息機會。有理由相信,這個事件間接地保存了基督教文明,所以帖木爾在歐洲人心目中有較為正面的形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明太祖朱元璋於1368年滅元而建立大明之後要求西域各國繼續進貢,帖木爾也曾多次遣使向明朝進貢。但是,晚年的帖木爾大概覺得他的千秋功業必須加上征服中國方能圓滿,所以,68歲高齡的他在1404年冬天率20萬大軍揮師東進;次年二月,當帖木爾的大軍行至今哈薩克斯坦斯坦境內時他病死了。既然帖木爾和明成祖朱棣的大決戰沒有發生,帖木爾在中國歷史上也就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記。

布哈拉是絲綢之路上一個著名的宗教聖城。在伊斯蘭世界里,和它齊名的聖城還有沙特阿拉伯的麥加(Mecca)和麥地那(Medina),伊拉克的巴格達(Baghdad),阿富汗的馬紮里沙里夫(Mazar-e Sharif)。公元9和10世紀時,中亞的大部分地區是被來自伊朗的薩瑪尼(Samanids)王朝所統治,我們在布哈拉首先參觀的是一個保存完好的薩瑪尼帝王的陵墓。這個時期的建築在裝飾上還沒有掌握後來盛行伊斯蘭世界的彩色瓷磚技術,這個陵墓用的是土磚結構。它的外墻裝飾所用的幾何圖案也是土磚拼成,簡潔而優美,樸素而莊嚴。



由於布哈拉在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位置,成吉思汗曾遣使敦請布哈拉的君主為通商行使方便。豈料,那君王的兒子將數百個人的蒙古商團殺了大半,剩下的幾個使者被割去胡子才予釋放。成吉思汗再度致信布哈拉,要求君王懲罰其子;但是據說那兒子是由君王最寵愛的妃子所出,一陣枕頭風之後,該君王精神抖擻地給成吉思汗如下回複:“我是亞歷山大大帝之轉世,爾乃區區一個異教徒小統領,怎敢給我發號施令?”大汗聞訊,仰天大喝一聲,此仇我必報。在兩年之後的一個嚴冬,大汗的四兒子拖雷大元帥攻陷了布哈拉並實施屠城。在1220年的這場蒙古颶風之後,布哈拉僅有兩三座建築保存了下來,其中一座就是前面提到的薩瑪尼帝陵;這座1100年前的建築得以完好保存,是因為它很久以來處於半掩埋的狀態,幷且周圍是一片墳地。還有,就是作為布哈拉城市標誌的高塔(Kalyan Minaret)。該塔距今有約900年歷史,高達46米,塔身由土磚砌成,裝飾的幾何圖案以及阿拉伯文字形形色色,幾無重複。為何複仇心切的蒙古大軍,對這個地標性建築網開一面,則不得而知。

布哈拉作為中亞的宗教和文化中心,湧現過許多的伊斯蘭文明史上的巨人,其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要數阿維森那(Avicenna,公元980-1037)。阿維森納說過一句名言,“我情願有個廣闊然而短暫的人生,而不是狹隘但是漫長的人生 ”(I prefer a short life with width to a narrow onewith length)。如果以在多個領域有卓越建樹而論,從亞里士多德(Aristotle)至達芬奇(Leonardoda Vinci)之間的近兩千年人類歷史上,無人能出阿維森納之右。阿維森納在詩歌,哲學,邏輯學,數學,天文,化學(蒸餾提煉法),物理(提出“動量”的概念),地質(關於地層年代的原理),考古,神學等多方面卓有貢獻。他最為著名的成就是在醫學醫藥領域。作為古代波斯醫學,印度醫學,希臘醫學等的集大成者,阿維森納結合自己實踐而寫的醫學著作直到17世紀還是歐洲許多醫學院的標準教材。阿維森納是正確描述眼球解剖結構的第一人;他對傳染病,心理學科和神經學科都有劃時代意義的多樣貢獻,今天我們提及的眾多神經心理和其他醫學現象都是阿維森納所歸納描述,如幻覺,憂郁,亢奮,失眠,中風,癲癇,癱瘓,等等。

舊時布哈拉統治者的稱號是埃米爾(Emir或Amir),他們平時住在一個城堡式的內城(The Ark)王宮里。從正門進入內城的街道有一側是一排帶有柵欄的窗戶,據說主要用於關押欠稅者;進出城門的人都可以透過窗戶看見關在里面的不幸的人們,埃米爾大概就是按這個思路設計了監獄?

七. 梅爾夫 (4月16日)

我們在布哈拉多呆了一個晚上,原因是要等待旅行社替我們申請土庫曼斯坦的簽證。到中亞的旅遊者都可能知道,土庫曼的簽證不僅比較難申請到,而且有不少附加規定:一是滯留的時間一般不能超過三天;二是,遊客必須按事先定下的口岸進出該國;三是必須有導遊全程陪同。 我們一大早就離開布哈拉前往幾十公里之外的烏茲別克和土庫曼邊境。過完了烏方一側的邊檢就是土庫曼的士兵,他們隨便看了一下我們的護照就揮手讓我們過去了。意外的是,停車場里只見到幾輛運輸大卡車,並沒有接我們的地導。因為語言不通,我們也沒能從卡車司機那里問到什麽有關消息。等了很久,我們才發現,土庫曼一方的邊境設施還在兩公里之外!

我們從布哈拉去目的地――梅爾夫(Merv)的路上先要經過阿姆河(Amu Darya),然後還需要穿過卡拉庫姆大沙漠(Karakum是黑沙的意思)。土庫曼地處里海的東面,鹹海的南邊,以及阿姆河的西南側;土庫曼的80%面積是卡拉庫姆大沙漠。阿姆河長達2400公里,它源自帕米爾高原的雪山,本來是一直流入鹹海為止。但是,二十世紀的計劃經濟體制下,蘇聯在阿姆河上遊的土庫曼境內建造了許多人工運河,把河水引入棉花地。處於阿姆河下遊的烏茲別克,則叫苦不叠;在布哈拉周圍的半沙漠地帶,很容易見到白花花的鹽堿地。鹹海沒有了來自阿姆河的水流,它最終是很難逃過幹枯的命運。

梅爾夫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大帝在前往征服印度的途中建立的一個城市。從里海的東岸到阿姆河之間的這片土地,基本是環境惡劣的沙漠和半沙漠。梅爾夫是少數幾個能支持少量遊牧民族生息的綠洲之一。但是,13世紀初梅爾夫遭受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毀滅性打擊之後,它再也沒能恢複過來。所以,今日能見到的是方圓十幾公里的古城遺跡了。

在梅爾夫東北大約70公里處,有一個叫做Gonur (也稱Murghab)的地方埋藏了一個古文明的首都。據說那里有可能是拜火教的起源地,至少有4000年的歷史。很多考古專家認為,那里的社會很可能具有獨立於兩河,埃及,中國,印度的第五大古文明。可惜, 由於時間關系,我們沒能去Gonur參觀。

八.阿什喀巴 (4月17日)

次日清早,我們坐內陸機從梅爾夫前往土庫曼首都阿什喀巴(Ashgabat)。 阿什喀巴座落在離土庫曼和伊朗邊境只有幾十公里的地方,這是我們去過的中亞城市之中最整潔的一個。城里的每座建築物的外墻都明亮潔凈,而且大多數是以白色的大理石作為外墻。阿什喀巴的基礎設施也挺現代化,市民們開的車不少是日本和德國制造。

和烏茲別克斯坦以及塔吉克斯坦類似,土庫曼斯坦本來也是原蘇維埃聯邦的一個加盟共和國,其共產黨第一書記尼亞佐夫(Niyazov)是戈爾巴喬夫的親信人物。在1991年土庫曼脫離原蘇聯而獨立後,尼亞佐夫 搖身一變成為總統,他建立的鐵腕統治延續至今(尼氏死於2006年底)。在外交事務上,土庫曼效仿瑞士而宣布執行永久中立不結盟的政策。 由於土庫曼認為自己是突厥(Turkic)民族的發源地,它和當今的土耳其有著緊密的經濟和文化的聯系,因為後者是突厥民族人口最大的一支。因為土庫曼是內陸國家,所以它的能源輸出也必須依賴鄰國的合作。除了經由俄國和伊朗的輸油輸氣管道和鐵路運輸,通往中國的管道也已建造完成。

由於土庫曼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而人口僅有600萬左右,所以它的人均GDP高出周邊國家許多。雖然土庫曼斯坦國民的收入不算特別高(公務員月收入大約500美圓),但是他們的許多日常消費都是由國家免費提供(比如水,電,汽油等), 市民只需要買食物和衣服, 所以土庫曼人民的生活比較富足。當然,這種“石油社會主義”也有它的代價,那就是當權者的對內控制也十分嚴密。在我們下榻的四星酒店找不到因特網的蹤影,記載領導人言論的小冊子倒是前臺擺放。土庫曼民風純樸,路不拾遺;在土國期間,我們有兩次遺落了東西,都有當地人歸還給我們。

絲綢之路上最富盛名的早期旅行家探險家非西漢的張騫莫屬。當時,漢武帝為了對抗宿敵匈奴,依照“敵人的敵人即是我們的朋友”的原則,決意連手遭匈奴打擊的月氏(讀作“越之”或“肉之”)國。公元前138年,應漢武帝的招募,張騫帶著100多人出使月氏;但是剛出隴西,就被匈奴的單於擒獲。所幸的是,單於大概不想激怒漢朝,就沒有殺張而是令其在當地娶妻生子,一扣留就是十年。後來張騫乘匈奴看管不嚴而逃脫,當他經過千辛萬苦終於找到月氏人時,後者早已棄兵務農,不思與匈奴抗爭了。當張騫歷盡艱辛回到長安給武帝匯報西域見聞時,提到了他在途中所見的“汗血寶馬”(也作“天馬”)如何了得。武帝立刻明白了獲取優良戰馬的重大意義,隨即派人攜帶黃金二十萬兩以及一匹黃金鑄成的馬前往阿什喀巴(古時稱貳師城)求換寶馬。據說,這類馬匹在中原繁殖不很成功,現代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因為飼料缺鉀;另外,棕紅色的汗血最可能是吸血的寄生蟲引起的現象來著。由於繁殖的困難,漢唐以下這種寶馬得靠西域進貢(唐太宗“昭陵六駿”中就有來自西域的“特勤驃”)。而今的土庫曼人仍然保留著馬背傳統,賽馬是當地人十分鐘情的一項運動。土庫曼的國徽里有一種叫做Akhal-Teke的名馬的形象,它的前身就是汗血寶馬也未知。



西漢時,土庫曼的名駒引起了中原皇帝的遐思萬千;二十多個世紀的星移鬥換之後,中國和西域之間的貿易交流的主題仍然是驅動力的東輸--源自卡拉庫姆大沙漠的天然氣管道已在2010年將要通到東海之濱的上海。

九.希瓦 (4月18日)

在阿姆河下遊地區有一片綠洲叫做Khwaresm(中國古代稱之為花剌子模),我們這次中亞之行的最後一站――希瓦(Khiva)就是就是花剌子模古國的首都。希瓦的南面就是卡拉庫姆沙漠,它的東面也是沙漠,但是阿姆河使得這片綠洲成為農業高度發達的地區。和絲綢之路上的許多重鎮一樣,希瓦在歷史上曾幾次遭受過滅頂之災(13世紀初的成吉思汗,15世紀末的帖木爾)。在蘇聯統治期間,這個城市被作為博物館而修複。



16世紀末以後的300年間,希瓦經營了一個臭名昭著的奴隸市場。希瓦周邊的沙漠居民,包括土庫曼和哈薩克斯坦的遊牧民族,經常襲擊過往這一帶的商人;他們有時還深入里海一帶綁架當地居民,然後帶到希瓦的奴隸市場來販賣。身強力壯的俄國男子可以換四頭駱駝,波斯籍的奴隸則能換得兩頭駱駝。1717年俄國曾派一支四千人的軍隊來到此地,當時的可汗打開城門迎接俄軍。可汗對俄軍統領說,城里地方狹窄,請俄軍分住周邊的數十村莊。當夜,俄軍上下被“好客”的主人弄得酕醄大醉之後被殺得所剩無幾。到了1873年,由一個叫考夫曼(Konstantin Kaufman)的俄國將軍率領13萬大軍攻下希瓦, 才報了這狀深仇大恨。

在希瓦古城南門的右側,有一座青銅雕塑甚為引人註目。走近一看,方知此乃大名鼎鼎的數學家花拉子米(Al-Khwarizmi)的雕像。他在公元820年寫的《代數》一書首次系統地論述了代數方程的解法。英文的代數一詞,Algebra,就來自那本書里的一個解方程的步驟。最早把源自印度的“阿拉伯數字”的十進制,零的使用等等介紹到西方的就是花拉子米。計算器科學里面的程序一詞,Algorithm,其實就是由他的名字拉丁化而成。花拉子米出生時的希瓦屬於波斯帝國的一部分,而且他的主要研究是在當時的伊斯蘭文化中心巴格達完成,所以他是以波斯數學家而聞名於世的。

十.結言

十天的中亞行程中我們見到了多個絲路名城――塔什幹,薩馬爾汗,布哈拉,梅爾夫,希瓦,還造訪了旁及幹和沙利薩布孜。除了這些歷史氣息濃厚的古城之外,阿什喀巴這顆沙漠明珠也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如果它在不久的將來會和杜拜一樣齊名,我們一點都不會感到驚訝。

這個地區數百年以至上千年前的建築物上一般都有無數的精致圖案。由於正統的伊斯蘭教義反對偶像崇拜,所以裝飾圖案中花草和動物形象不多見到,最常見的是優美的幾何拼圖。清真寺的圓拱形頂部大部分是用金色,綠色,和各種各樣的藍色來裝飾。當地人民在建築,科學,哲學,藝術等領域的成就,令人嘆為觀止。

來中亞之前我的一些疑問已然化解,但是,離開時心中又多了許多別的問題。Flecker的詩句for lust of knowing what should not be known we make the GoldenJourney to Samarkand值得回味。“知道不該知道的事”指的是什麽呢?玉棺之咒為何就這麽靈驗?Bibi和建築師是否僅是一吻之緣?絲綢之路上的駝隊是被何種沖動所驅使?古人雲,“行千里路,讀萬卷書”,中亞之旅是這句話的絕佳詮註。

格隆匯聲明:文章系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代表其特定立場和看法,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來源“港股那點事”及作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229

陶闖:比爾·蓋茨和孫正義是我創業路上遇到的貴人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701/150112.html

黑馬說:無數的創業者在往移動互聯網里跳,但陶闖認為,移動互聯已經是別人做過的事了,真正的未來是萬物互聯。 

這位曾經被比爾·蓋茨和孫正義投資,現在投資別人的連續創業者認為,創業者要走的是一條沒有路的路,需要自己摸索前進,做一件完全想象不到的事情。 

在這條路上你會遇到很重要的貴人,一定要抓住,他就是資本。 

以下為知卓資本、PPTV創始人陶闖6月26日在2015黑馬大賽上海站上的分享內容。

口述丨
知卓資本、PPTV創始人  陶闖 
整理丨田牧


未來不再是移動互聯的時代了

實際上現在再往移動互聯網跳我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在矽谷,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一個未來的機會,而不是現在的機會。我去年在矽谷待了兩個月,看到大部分項目沒有談移動互聯網,全是談未來的物聯網。現在移動互聯網BAT包括幾個大佬百億美金砸進去,你一定要走連路都看不清楚的東西,不做以前已經做過的事。

判斷趨勢不難,在矽谷談到時間點才是最難的。我2000年的時候做一個智能穿戴設備,發現很難做。2012年谷歌眼鏡出來了,當時覺得這麽個東西,我當時要堅持下來也許就成了。但技術上有一些東西不是說你看不到,看的到,可能是很多元素到了一個可以聚合能夠做成一個商業化運作的時間點(才會成功)。

我相信今天戴穿戴的人未來5年之內每個人至少有6個穿戴或者智能設備。去年全球智能設備的銷售量是手機的兩倍,不再是移動的世界了。未來穿戴已經不僅是穿戴,如果你聾了,智能的耳環可以(幫助人)聽見聲音了,瘸子也都可以走路了。所以技術的發展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可以想像很多完全不存在的事。這就是0到1的突破和創新,這才是世人認為能夠成功的創新。


創業就是走一條看不清的路

有些創業者說我能夠很堅韌地跑馬拉松,我說創業不是跑馬拉松,是你在一個原始森林里頭不斷地跑卻連路都不知道在哪里。這才是難。當時馬雲做阿里巴巴知道是今天(這樣嗎?),不知道。騰訊當時做QQ的時候知道還有微信嗎?不知道,知道都是瞎扯。(他們)都是憑著巨大的膽商在原始森林里頭不斷探路不斷前行不斷往前跑,沒有終點。

創業即使堅持下來最後成功的概率還是跟出車禍的概率差不多。我們只看到滴滴打車,但死了多少打車滴滴啊,大家聽到58同城,死了多少同城58。無數的企業死下去的時候大家不知道,我們只聽到非常少的一些光環企業。到了互聯網時代,入門門檻越來越低,但是成功的門檻是越來越高。比拼的是什麽呢,還是創業者。


資本是創業路上遇到的貴人

我們非常喜歡連續創業者,就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創業者。同時更加喜歡披著羊皮的狼,胸懷大誌,表面是和氣的,但是內心有殺氣。

我也屬於連續的創業者。我2002年在加拿大創了自己第一家公司,做的是互聯網地圖。那個時候網絡速度非常慢,能把一個地圖在網上跑起來是非常難的一件事。谷歌在三年之後才出了谷歌地球。(谷歌地球)出來的時候就全免費,我當時是一個收費模式,進入了18個國家和地區。但谷歌一出來我就完了。正在我最郁悶的時候,公司反倒被投資圈的人發現了,大家說谷歌地球出來了一定有相似的,發現還有我這家小公司。所以當時一堆投資人找我,包括谷歌投資人、紐約投資人。

我遇到了我真正的一個貴人。在2005年4月份谷歌地球出來後,微軟把我拉過去,早上跟我談技術,下午律師就來收購公司。當時我說什麽叫收購公司啊,不懂。那個時候真是不懂,我就很猶豫,(他們)一看我猶豫,晚上比爾·蓋茨就找我。見到比爾·蓋茨簡直是熱血澎湃,我說幹什麽都可以。最後公司被微軟全資收購,是目前為止微軟唯一收購的一家華人辦的海外企業。

2009年我回國創辦PPTV。孫正義在中國投了三家公司,阿里巴巴、人人網還有PPTV。談投資時只給了我7分鐘時間,我覺得也是運氣,7分鐘時間就搞定了孫正義先生。後來他讓我到東京繼續談,談下了2.5億美金,創下了2010年中國互聯網單筆融資最大的金額。

如果沒有孫正義當時給我的巨額2.5億美金,可能PPTV也活不到現在。所以互聯網的打法實際上除了你的戰略以外,資本非常重要,貴人非常重要。


資本和創業者應該成為合夥制

我認為真正的資本應該成為創業者的合夥人。這樣才能夠在一個萬眾創新的年代、風險極大的時候提高創業者成功的機率。我現在成立知卓資本,不是簡單的投你,而是把創業做成一種合夥制,成為創業者的合夥人。一個成功的創業需要資本、需要導師、需要人才用戶媒體市場等等,非常不容易。一個有經驗的資本投資人,能不能不僅是資本,還包括把剛才說的種種資源帶給創業者,真正對接。這樣去減低創業失敗的風險,提高創業成功的路,這是我成立知卓資本主要想打造的方向。

我們對創業者的要求是這麽幾個,首先你要有信念,第二要有激情四射的魅力,能不能有打仗的兄弟,有快速的自我學習、果斷決策的能力。方向我們知道的比你們還多一點,我們來做你的CFO,做你的戰略師。這樣我們一起來打造一家企業。 \版權聲明:本文述者陶闖,整理田牧,文章僅代表述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      滴滴快的之間地燒錢大戰在短短2年時間就燒出了一個打車類的超級O2O平臺,引發了無數創業人士對於燒錢模式的崇拜。O2O發展到今天,正在分成兩條線路:一條是腳踏實地做好用戶體驗的創業者,而另一條則是盲目追逐資本然後瘋狂燒錢補貼的創業者。燒錢模式認為速度就是一切,認為腳踏實地慢慢做用戶體驗的創業者跑得太慢,會被拖死;而腳踏實地做用戶體驗的創業者則認為盲目燒錢只會讓自己死得更快。

如果說O2O只是一種炒作,那為何BAT、美團、大眾點評、58同城、滴滴快的、京東等大小巨頭都要搶奪O2O市場?難道這些互聯網大佬們都是腦子發燒錢沒地方放了?

如果說O2O不是一種炒作,那為何走遍大街小巷,即便是一個很屌絲的創業者也會說自己擁有一個龐大的O2O平臺計劃,然後拿著風投到處招搖,沒過多久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在劉曠看來,O2O這種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對於傳統企業轉型互聯網是一種最好的方式,既能讓傳統企業保留線下產業,同時也能讓傳統企業更好地借助互聯網拓展線上業務,自然也就迎合了當前很多傳統企業創業者的心理需求,同時也能讓互聯網從業者從中分一杯羹,他們並不是真的想瘋狂燒錢砸市場,只是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到底該怎麽做,慢慢做好用戶體驗吧,又怕被別人搶占市場自己沒機會了。就拿正在熱炕上的體育O2O來說,眼下也正在湧入無數創業者和資本,模式也非常多樣化。

一、約教練方式切入

目前在國內諸如約教練、初煉等都是專註於約教練的平臺,初煉在今年6月份剛剛獲得了3000萬的Pre-A輪融資。約教練的方式也分好幾種,有的專註於約教練上門,有的只是針對線下場館內部教練預約,還有一種實際上是約教練去線下場館陪練。

1、約教練上門

對於約教練上門這事,估計除了簡單的健身運動會有人偶爾把教練叫到家來指導,其他運動壓根兒沒有人預約。一方面,家里的場地有限,運動範圍、運動場所都會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不管是教練還是對預約的人來說,上門服務自然會涉及到隱私的泄露,財產、人身等安全問題。

2、場館內部教練直約

對於場館內部教練的線上預約,這種模式實際上跟約場館的方式有些雷同。對於很多體育場館來說,他們的核心競爭力或者招牌就是場館內的教練,他們通過借助教練的個人影響力來為場館帶來更多的運動愛好者。但是一旦很多用戶對某個教練比較認可之後,就會介紹很多朋友來預約該教練的課程,該教練出去單幹的可能性就擴大了。

3、約教練去場館

這種方式是目前比較主流的約教練模式,同時也是一種私人教練的陪同方式,外稱“陪練”。這種模式對於很多沒有正式工作或者想找一份兼職的教練來說,可以讓他們獲取一份額外的收入,比較受教練們歡迎。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教練的水平如何就很難得到把控了,不排除會有濫竽充數的現象。

但是總的來說,約教練是一個非常低頻的事件,每一個人一生能約幾個教練?劉曠對於約教練這種模式並不是十分看好。

二、約場館方式切入

說到約場館,目前國內也有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約某一種類型場館的O2O,諸如雲高高爾夫,只針對全國各地的高爾夫球場,而全城熱煉,則只針對健身場館。另一種則是可以約各種場館的O2O,諸如趣運動、動網等平臺。

首先,相對於其他體育O2O的方式來說,約場館會是一個比較高頻的需求。拿它跟約教練對比,一個高頻,一個低頻,很明顯高頻的優勢更明顯,更容易切入到整個體育O2O生態。拿北京舉例,在北京這座城市有將近500家羽毛球館,2000多片網球場,800多家遊泳館,600多家瑜珈館,300多家舞蹈工作室,200多家健身房,但是這些場館卻經常飽滿,如果不預約的話,到那根本找不到位置。

其次,約場館是解決信息不對稱的一個最好方式。很多人經常運動,可是對於自己周邊究竟有哪些運動場館並不是十分清楚,這樣就免不了可能會跑到一些離自己家非常遠的場館去運動。而一些知名度並不高的場館可能就沒有什麽人經常過去運動,約場館會成為這類運動愛好者和場館之間的最好紐帶。

最後,對於約場館這類平臺來說,比較容易得到一些以盈利性為目的的場館支持。這些平臺通過線上為他們導流,帶來更多的客戶,同時也能擴大場館的知名度。

但是約場館卻面臨著幾個比較現實的問題:

問題一:目前很多運動場館都是在學校里面,周一到周五的時間內學校場館一般是不對外開放的,而到了周末,大學校園的場館學生們自己要用,中小學校園的場館其實也不太願意對外開放,收不了多少費用對學校場館器材損耗還挺嚴重,這些校園體育場館往往都不太願意跟這類平臺合作。尤其是一些足球和籃球場地,更是主要集中在校園中,約場館將面臨一定的限制。

問題二:對於很多運動愛好者來說,他們其實經常會去的運動場館也就那麽幾個,一旦這類運動愛好者通過該平臺發現了不錯的運動場館之後,下次該運動愛好者就很可能會避開平臺直接預約場館。

三、垂直電商方式切入

說到垂直電商,國內目前活得不錯的並不多,只有唯品會、聚美優品等少數幾家平臺,而在運動類垂直電商生存得不錯的更是屈指可數了,也只有剛剛完成數千萬級別Pre-A輪融資的優個網。劉曠從優個網目前的發展動態來看,認為這家垂直運動電商平臺遠遠不滿足於電商這一塊市場,此輪融資就是他們向體育O2O市場發起全面進軍的信號。

第一,優個網從2008年開始就一直深耕於運動電商品牌的打造,目前已經積累了近500萬的忠實會員,這些會員是優個網的根基所在。與此同時,優個網通過7年的時間沈澱,積累了大量的知名運動品牌廠家供應商資源,從運動品類來說,已經遠遠超過京東商城和天貓。

第二,從今年的1月份開始,優個網已經連續在北京等多個城市開設了超過9家線下門店,並即將突破15家,到今年年底將突破50家,明年將突破500家線下門店,全部由優個網統一供貨,線上為線下導流,線下為線上增強用戶體驗。同時優個網還成立了優個運動O2O商學院,針對門店加入者進行系統的培訓。

第三,優個網正在準備上線約場館的體育O2O平臺,目前已經處於測試階段。優個網在過去的電商發展過程中,已經與很多運動場館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這對於他們打造約場館O2O積累了大量的場館資源。同時優個網還能通過為場館提供體育用戶的支持得到更多場館的獨家合作。

從優個網的布局來看,他們正在通過從體育用品、線下體驗店,運動類O2O等構建一個龐大的體驗O2O生態體系,劉曠認為優個網未來在體育O2O的勝算非常大,但是優個網未來同樣也會面臨一定的挑戰:

挑戰一:優個網的優勢在體育用戶資源上,如何能夠把優個網近500萬的體育用品會員以及其他經常在優個網購買商品的用戶成功地轉化成優個網約場館平臺的忠實粉絲,這需要一個巧妙的引導過程和時間。

挑戰二:在體育用品的垂直電商上,優個網目前已經建立起了自己的競爭壁壘,但是湧入運動O2O的平臺非常之多,優個網面臨的競爭對手也是強手如雲,要想脫穎而出優個網也必須經過一場廝殺才行。

四、約好友方式切入

對於很多體育運動者經常苦於運動找不到共同的運動愛好者,諸如Keep、去動、約運動、樂奇足球、開練等平臺紛紛推出了交友的運動社區模式,通過約好友的方式來切入體育O2O。

其一,對於一些羽毛球、足球、籃球等各類運動來說,這類運動一個人單獨玩的話往往都沒有什麽意思,可是要找到誌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來玩的話並不是那麽容易,社交體育O2O平臺的出現恰好滿足了這部分人的需求。

其二,對於一些線下的體育培訓課來說,他們也很願意與這種體育社交O2O合作,能夠給他們帶去很多學生,同時也能讓這類運動愛好者在這里找到更多誌同道合的朋友。

其三,約好友的方式在線上的互動性相較於其他平臺會比較強,這種互動性能夠增強平臺的用戶粘性,在用戶入口上相對於其他平臺會比較有優勢。

但是對於約好友這種社交平臺來說,線下會是他們最大的缺陷。

缺陷一:社交O2O平臺對線下的控制力並不強,線下用戶體驗的質量無法得到保證。如果用戶在線下體驗度不高,會影響到線上平臺用戶的粘性和活躍度。

缺陷二:體育類社交並不是一種強社交需求,微信建立了熟人之間的朋友圈關系鏈,陌陌則建立了陌生人的強心理需求關系鏈。而運動這類社交需求只是一種弱需求,這種弱需求維護下的社區很難進一步發展壯大。

五、垂直媒體方式切入

媒體對於體育O2O覬覦之心久矣,不管是四大門戶的體育頻道,還是新闖入者懂球帝,他們都開始在醞釀體育O2O,不過目前付出了實際行動的只有虎撲體育,虎撲體育通過與貴人鳥共同斥資20億成立動域資本共同布局體育O2O。虎撲體育的野心與優個網非常相似,他們最終的意圖都是要打造一個體育O2O生態體系,不同的是優個網通過前面7年的積累開始打造自有生態,而虎撲體育則是想通過資本布局來構建一個O2O生態。

1、虎撲體育作為一個體育類的資訊平臺,擁有強大的流量入口,借助這個流量入口,未來虎撲體育就可以為自己投資的O2O平臺倒流量。比如目前已經接入虎撲體育資訊的識貨平臺就是一個體育用品的電商平臺。

2、從用戶的角度對比,虎撲體育平臺上積累了一大批對運動非常熱愛的讀者,他們喜歡看各類球賽資訊,同時很多人自己本身也是一名體育運動愛好者,如果虎撲體育能夠在自己的PC端和移動端接入各種體育O2O,會比較容易得到他們的支持。

3、從資本實力上來說,今年年初,貴人鳥就投資了虎撲體育2.4億元,而隨後虎撲體育和貴人鳥共同斥資20億成立的動域資本也是實力雄厚,這將幫助他們在未來的體育O2O燒錢大戰中占據一定優勢。

不可否認,虎撲體育借助多年的體育資訊報道為自身打造體育O2O積累了一定的優勢,但是體育O2O面臨的劣勢也是相當明顯。

劣勢一:在整個體育O2O行業中最終能夠剩下來的平臺並不會有太多,甚至可能就那麽幾家,虎撲體育通過投資來布局生態並不是一個十分明智的選擇,而且目前動域資本所投資的都是創業公司,這類創業公司最終能夠在體育O2O這條路上折騰多久還是個問題。

劣勢二:如何將虎撲體育的流量入口資源與其所投資的O2O平臺進行整合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虎撲體育的優勢在PC端,移動端並沒有強勢的入口,而O2O卻是對移動端要求甚高的領域。

六、培訓方式切入

說到體育課程培訓,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黃健翔創辦的動吧足球,此外還有火辣健身、叫練等體育O2O平臺都是專註於體育培訓。

首先,這類平臺都能夠得到擁有某一細分市場特定需求人群的支持,比如專註於少兒足球啟蒙教育的動吧足球,這類平臺能夠得到家長們的大力支持。而火辣健身則針對一些想要減肥的年輕群體,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健身訴求及運動難度等級選擇適合的課程進行訓練。叫練則是針對附近用戶推薦健身課程,並且可以線下教練一對一服務。

其次,對於線下一些擁有體育課程班的場館來說,如果該類平臺能夠給他們帶來一定的客戶流,他們自然也願意合作,同時這類課程能夠借助該平臺獲得一個很好的展示與宣傳。

培訓類O2O要想真正成為線下課堂的親密合作並成為用戶喜歡的平臺,還需要彌補以下兩個方面的不足:

不足一:入口流量。每一個課程班都具有一定的時效性,班能不能開起來就取決於報班的人數如何,如果這類O2O不能夠給線下課堂帶來足夠的流量,後面繼續合作的意義並不大。

不足二:缺乏對線下課程班的考核。很多學生通過這類培訓O2O報了一些班之後,發現並不能學到自己想學的東西,或者他們認為並不值這個學費,就會導致線下體驗不好,下次再通過該平臺報班的可能性就非常小。很多線下課程班就是抱著騙錢的目的來做的,如果不能加強考核,導致消費者上當受騙對平臺的影響就會非常不好。

七、體育品牌方式切入

目前耐克、匹克等體育品牌都開始試水O2O,一方面他們希望通過線上來擴大產品的銷量,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舉辦各類體育活動來擴大品牌影響力和認知度。

第一,這類體育品牌通過成立自己的運動俱樂部,來聚集體育運動愛好者,進而培養這類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比如耐克通過建立自己的微信跑步公眾賬號聚集很多忠實的粉絲,然後通過線下跑步活動的舉辦大大增強了用戶的粘性。

第二,過去耐克、匹克等體育品牌一直都是在線下耕耘,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對於他們線下門店的沖擊力也是非常大。如今他們試水O2O,推出自己的線上平臺,消費者也能通過他們的線上官方平臺購買到自己想要的球鞋、球服。線上平臺能夠解決線下平臺的高庫存成本、品類不全等問題,同時也能與線下形成互補。

第三,從品牌的角度來說,耐克、阿迪等品牌都擁有一批忠實的粉絲,他們進軍體育O2O,其品牌效應是很多其他平臺難以企及的。

當然,耐克、匹克等體育品牌本身很多因素也註定了他們無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體育O2O大平臺。

1、不管是耐克也好還是匹克也罷,他們試水O2O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帶動品牌的銷量,產品是他們的根基,也是他們的基因所在,這也註定了他們只會圍繞著對自身產品打造O2O,不會向市場更大的體育O2O進軍。

2、每一個品牌都會有自己一幫固定的粉絲群,這既是好事但又不是好事。而其他品牌的粉絲群就很難成為該O2O上的用戶,這會讓平臺的發展受到一定限制。

八、組合拳方式切入

有很多體育O2O平臺會通過約人、約教練、約場館等多種方式的結合來切入這個市場,比如大滿貫、動起來。

其一,對於運動愛好者來說,這類平臺既能夠預約教練、同時也能夠約場館、約朋友,甚至還能夠在該平臺上了解一些體育資訊,滿足了很多客戶的多樣化需求。比如大滿貫不僅專註於訂場地、約教練和約球友,還與中國網球公開賽達成合作提供網球資訊。

其二,從平臺的角度來看,組合拳的方式更像是一個綜合型的平臺,而其他單點切入的平臺最終一定也會往多種預約方式的方向發展,綜合型平臺具備先發優勢,能夠率先建立起競爭壁壘。

其三,對於一個體育運動愛好者來說,如果一個平臺能夠同時滿足他更多的體育運動需求,他自然也不願意在手機里同時安裝多個APP,從手機內存和用戶的使用習慣來說,綜合型的APP更適合。

但是組合拳方式切入體育O2O市場的話,同樣也會面臨一定的困難。

困難一:多種方式切入到整個體育O2O市場,就意味著平臺前期的人力成本會比較大,同時城市的擴張速度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困難二:組合拳的各種方式之間能夠進行互補,但如果哪一種方式出現了問題,對於整個平臺的其他預約服務也會產生不良影響,從而影響整個平臺的穩定發展。

九、視頻媒體方式切入

說到視頻媒體切入到體育O2O,大家可能都會想到玩資本遊戲比較厲害的樂視網,沒錯,它就是野心勃勃的樂視體育。如今的樂視體育已經遠遠不滿足對體育節目版權的購買,它背後還有一個更大的體育O2O平臺夢。

1、單點突破

通過與帕奎奧國際俱樂部達成合作,樂視體育打造了一個目前中國最大的拳擊O2O平臺,通過線上和線下培訓以及舉辦職業聯賽的方式,服務中國拳迷。同時樂視體育還將開發一款集獲取信息、預訂課程、約賽、社交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拳擊APP,為拳迷們搭建O2O的互動與培訓平臺。

2、軟件結合

樂視體育通過與飛鴿車業達成了戰略合作,將推出智能自行車,同時樂視網和樂視體育還聯合投資了益動GPS,一款智能運動軟應用,意圖打造一個軟硬結合的智能運動生態系統。

劉曠認為樂視體育切入到拳擊O2O僅僅還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在該平臺上樂視定然還會切入到其他諸如跑步、籃球等各類體育O2O運動。樂視體育雖然在視頻入口、品牌影響力和資本層面都擁有不錯的優勢,但是劉曠並不是十分看好樂視體育。

原因一:樂視不管是做手機也好,還是布局未來汽車也罷,其實都是在玩資本遊戲,即便是樂視體育也一樣,只不過是樂視網的資本棋子,樂視意圖通過自己的龐大資本布局來支撐自己的股市。不腳踏實地做好產品、做好服務,很難成為市場最終的贏家。

原因二:樂視體育打造O2O,目前並沒有一款是自己的核心產品,都是通過合作和投資方式來做。即便是聲勢浩大的拳擊O2O,目前也只是一個雛形,而且拳擊館本來就只是一個少數專業運動人士去的場所,以此作為體育O2O的切入口很難在用戶規模上制勝。

十、智能方式切入

其實說到以智能方式切入,剛才提到的樂視體育已經正在從這方面發力,除此之外,還有咕咚運動、樂動力等平臺。目前咕咚運動在智能運動方面發力比較猛,在推出硬件“咕咚運動伴侶產品”之後,又推出了咕咚運動APP,之後又相繼推出相繼推出EasyFitAPP、搖搖減重APP、咕咚藍牙智能秤、咕咚藍牙智能心率帶、咕咚手環、智能穿戴設備刷機固件咕咚ROM。

從目前所有智能運動產品來看,他們都還只是提供針對運動狀況等進行檢測、統計、提醒等各種功能,而且目前智能運動產品的使用率並不高,要想從硬件切入到軟件O2O市場並沒有那麽輕松,這一點從小米手機今天的結局就可以看到未來,小米在移動端至今沒有任何一款巨型APP。

以上十種不同方式切入體育O2O中所提到的平臺都拿到了資本的投資,但是要想真正在即將爆發的體育O2O路上打勝仗,就必須先腳踏實地地做好產品、做好服務,而後借助資本的力量才真正有可能實現爆發。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劉曠,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觀點及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得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109

創業路上我用600萬踩過的坑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006/152246.shtml

創業的時候錢只是一部分因素,更重要的是合夥人。合夥人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找的,不僅僅是需要技術互補就可以,更必須同心協力才,有共同價值觀和對行業的熱愛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用600萬在創業路上買來的慘痛教訓。

典型的創業夢

我從小學習不好,既然走不通靠學歷出人頭地這條路,就只能通過跑業務改變自己的命運,於是我便開始規劃我的人生軌跡並付諸行動(像施瓦辛格的美國夢一樣)。我早早就踏入了社會,我認為能讓我最終改變命運實現理想的只有兩個行業,一是當煤老板,二是互聯網。就這樣心懷夢想一路前行,按照我對未知世界的渴望走向一個個選擇,後來最先破滅的就是煤老板夢。

就這樣在社會摸爬滾打6年之後,我當上了我們河南本地一家集團子公司的總經理,主要負責集團紅酒業務。幾乎每天睜眼閉眼都是拉菲瑪歌和木桐,好像從來沒有清醒過。我想告訴所有的大學生,擁有夢想的創業者,進入社會前五年不要考慮薪水多少,但一定要知道你想要什麽,你要怎麽得到,你需要付出什麽,心里要時刻清楚。清晰記得集團開會時董事長總拿我當案例對所有人說:“小李辦事我放心,交代的事情從沒有拖延過。更不會一會一個電話的打給我,他會想盡一切辦法去解決,最終超出他所能協調的範圍時才會給我打電話”。我對我的團隊也是如此要求,很多同事也認為我不可理喻,沒人情味。我這6年從沒有問過工資,6年回家不超30次,6年全年無休。我這6年雖喝不出紅酒年份但能一聞知真假。突然有一天我厭倦了,辭職了,這一年我24歲。

兩次致命打擊

拿著這6年贊下的600萬(我很幸運,趕上了紅酒在中國最火熱的時候),短暫調整後,我決定創業,我要去追逐夢想。出來這麽多年,突然發現內心空蕩蕩的,這時正好我的一個發小得知我回來,便找我談一個項目,在了解完發小的工作經歷後覺得可行,簡單分析一下市場和競爭後得出結論只要用心去跑客戶一個月一個客戶就賠不了。於是,沒做深度考察便投了300萬,成立了廣告公司、給發小買車、租辦公室、建了市中心購物廣場上最大的LED廣告屏。

我呢也就瀟灑的當了甩手掌櫃,因為是發小,我就忽略了很多致命問題,不管不問、不管財務。結果很慘,賬目混亂,私自挪用公款、不幹活、沒能力、沒客戶,甚至到了最後電費都是需要我補貼。兄弟反目,老死不相往來,賠的一塌糊度。突然我就想不明白了,我待人不薄,可為什麽就能這樣呢?創業不可意氣用事,一定充分了解合作夥伴,並且全心盡職參與,人是要看到本質,我被一種感情蒙蔽了忽略了對人的判斷,另一點就是我的自大也使我得到應有的懲罰。

在我當甩手掌櫃期間並沒有閑著,我一直再尋找實現我互聯網夢的途徑,剛好多年前有過交集一位大哥馬濤(化名)出現了,當時他所自稱的南方某大城市的互聯網協會專家、電商協會名譽顧問、知名網站專家委員會主任、參與或主導過大型互聯網項目等一系列的頭銜瞬間讓我覺得遇到了命運轉折點,我就提出希望入股馬濤的私人公司,他考慮一會說:“不如在你們本地再開一家分公司更好,你出錢出力,我出名聲和經驗,共同經營。”對於當時大腦充血的我一切都不是問題,因為兜里還有錢,並且是我夢想的創業方向。於是就有成立了電商代運營公司。看似一切在風口,卻怎知前方不遠是深坑。公司買車、租房、招人,又花去了我100萬,我利用空余時間瘋狂補課補充行業知識、了解行業動態,我動用積攢多年的本地關系拉來了多家客戶,並且還有朋友直接出錢投資做的自主品牌項目(茶葉類)。我們收取服務費,開始運營,這看似平靜的水面下其實暗流湧動。

起初馬濤以分公司這邊缺少專業人才為由把業務運營放在了廣州,接著告訴我收取的服務費也應該交給廣州公司。我覺得也是這個理,畢竟那邊出人運營。之後就開始以各種理由額外收取客戶各種推廣費,我打電話詢問時得到的回複只是現在競爭激勵加大投入。好吧,專家說的我相信。很多客戶都是我的朋友,並且因為對我的信任,服務費一給就是半年的,卻遲遲不見起色和進展,我開始懷疑了,客戶也開始懷疑了。於是,我便和馬濤深談了一次,希望把業務交還鄭州公司做,這樣還能鍛煉一下團隊,我也可以天天盯著推進。這一談不要緊,對方直接就表示可以,但是錢已經花完,需要再收費維持運營。聽完後我就蒙了,這什麽都沒做怎麽就花了這麽多錢,從此馬濤基本不再接我電話(後來我知道他拿這些錢在廣州又買了房子和車)。可是事情不能就這樣放下不管,馬濤可以拍屁股走人,可我不行。我可以賠錢,但是不能坑了朋友,我硬著頭皮跟朋友們解釋。最終處理結果是,我拿僅剩的200萬加上把車賣的幾十萬,退還了代運營的品牌的服務費,朋友投資的新品牌項目由也由我出錢買下一半的品牌所有權和庫存。

這次對我的打擊很大,冷靜想想為什麽會是種結果,所謂的專家只不過是紙上談兵,面對飛速發展的互聯網行業,到處充滿了泡沫和欺騙。需要的是接地氣的團隊和實戰。並且一定要深度參與。是人,還是人的問題,一定不要把自己的命交到別人手中。

我們重新上路

經歷了兩次致命打擊後,我慶幸還留下的少數團隊。我原本以為精力充沛卻真的力不從心,我們砍掉能砍掉的一切業務,我和團隊經過深度討論和分析,決定暫停品牌運營,專註茶品類電商第三方深度服務,就這樣開始一步步積累,開始慢慢有起色,我們的口碑開始被朋友們在業內相傳。我們雖然賺的少,但是我們沈下了心,團隊開始和我一樣全年無休,期間我們的設計總監因壓力過大,得了重度抑郁癥,我去看他時安慰他要保持心態,安慰他說其實最該得抑郁癥的是我。

現在我們因為專註,對行業和市場有了深度了解,我們跑遍了各個產區和市場,積攢了大量一線數據和企業經營分析。加上我們對業務執行的態度和專業性得到了客戶的認可。面對細分的市場,我們沒有什麽值得炫耀的資本,只有沈下心的積澱和對行業的熱愛。

這次我們打算再次創業,不是我,是我們!我開始試著參加路演,面對各式各樣的真假天使。有朋友說我運氣不好,正趕上互聯網泡沫,陪我參加路演的朋友氣不過那些假天使的虛偽,面對兜里揣著幾十萬就敢裝專家的指責,我反而淡定了,不再是以前的我,我很清楚我現在只是一個創業者,我需要學習,並要學會面對並接受挫折、指責、不屑、懷疑。期間也不乏一些老板找到我們並表示願意投資,在我了解完這些老板們的投資理由後,我拒絕了,這不是我需要的夥伴,因為我有血的教訓,我更加堅信選擇夥伴的重要性。合夥人也好,投資人也罷,我們這次很清楚我們的方向。有朋友曾問我是否會害怕?我是這樣回答的,“我不怕輸,但我怕信任我的人失望”。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李源,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220

矽品命運正是台股縮影—— 購併路上學問大:環旭電子是關鍵

2015-10-26  TWM

封測股權大戰學到的一堂課是,上市公司如果價值被低估,股價「物超所值」, 就很容易淪為外資購併的對象,不可不慎。

日月光與矽品的股權之爭,堪稱是台灣企業史上難得一見的大戲碼,雙方精銳盡出,各施奇招,但如果從結果論來看,日月光張家明顯已居於優勢,尤其是十月十五日這一場矽品股東臨時會,幾乎已決定矽品未來命運。

這場股東臨時會選定在十月十五日召開,主要是日月光在八月廿四日發動公開收購矽品股權,九月廿二日收購截止,依規定將停止過戶起始日往前推到九月十六日,日月光取得二五%股權,辦理交割後,無法取得矽品股東身分,無法出席矽品股東會。

這一月之差,日月光向台中地院提出假處分,要求矽品停止召開股東臨時會,卻遭到台中地方法院駁回,表面上矽品取得關鍵一勝,大家都在看十五日矽品引鴻海入股的股東臨時會怎麼開?

外資不挺輸了表决 林文伯拭淚這一天入場股東逾千人,在場聲援林文伯的矽品員工也超過三百人,他們像選舉造勢一般,高舉旗幟標語要求日月光滾出去,在場矽品股東也大肆撻伐張 虔生「收養小三」,偷排廢水的不是,矽品股東臨時會上,林文伯展現了主場優勢的氣派,只是這是用鈔票比實力的遊戲,矽品股東臨時會修改公司章程的兩個議案,包括將額定資本額從三六○億提高到五○○億元,及「修訂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也就是以每股三十七.八元增發八.四○六億股讓鴻海入股,並且成為矽品最大股東的兩個議案,最後表決結果,矽品都慘遭滑鐵盧。

當天投票出來的結果,第一案贊成十三.五億股,占股權比率四六.五七%,反對九億多股,占三二.○六%,棄權六億多股,占二一.三七%,反對加棄權票過 半,第一案沒有通過;第二案處分資產的表決,贊成十三.六億股,占四七.一九%,反對七.九七億股,占二七.四九%,棄權七.三四億股,占二五.三%,也 是反對加棄權過半,林文伯積極推動的兩個案子都沒有通過。

這個表決的結果,當場讓林文伯拿起手帕拭淚,員工有人當場痛哭,更有人高喊,只要董事長、總經理不認輸,我們會與你們同在,這一幕成了矽品股東會最感人的插曲。

這場股東臨時會由於採用電子投票,矽品總發行股數三十一.一六四億股,電子投票有十五億股,幾乎接近半數,出席總股數高達二十八.二億股,出席率接近九一%,這顯示雙方徵求委託書都卯足全力,這一個月的雙方動員都可讓人看出台灣電子業老闆的高度執行力。

不過出席股數太高,也可能是矽品這次失敗的原因之一,因為股東臨時會修改公司章 程通過決議有兩個途徑,一是出席股東過半,取得三分之二多數;一個是出席股東逾三分之二,半數同意,矽品股東臨時會屬於出席逾三分之二的高門檻,因此,只 要取得半數股東同意即可,這次投出贊成票的股東明顯高於反對票,但是矽品出席率太高,「分母」太大,因此,林文伯感覺贏了選票,卻輸在「技術上」,這次投 反對票的都是電子投票,很可能是外資,大家都不同意矽品膨脹股本,稀釋股東權益,更反對矽品透過換股,以每股三十七.八元低價引入鴻海,讓鴻海變成矽品大 股東。

這一役落幕,明白昭告日月光是矽品二五%大股東已確立,今後矽品要透過修改公司章 程,找來外力援兵這一招已經使不得,林文伯假如退而求其次,回頭重組矽品虛擬集團,把全懋、京元電、矽格、南茂、泰林等友好盟友結合在一起,以這些成員彼 此搶單,且實力有限的情況下,用虛擬集團對抗日月光這一招也不管用,現在林文伯已被日月光掐住喉嚨,未來守護矽品經營權恐怕步步維艱。

這場股東臨時會也可能決定了兩大封測廠未來命運,矽品的未來掌握在日月光手上,林文伯可以繼續負嵎頑抗,但最後恐怕保不住經營權。這家封測大廠在一九八四 年創立,首任董事長是林文伯的父親林鐘隸,當年林家出資一二○○萬元,以蔡祺文為首的經營團隊也出資一二○○萬元,再由林文伯的爸爸向銀行貸款五○○○ 萬,就以七四○○萬元當創業的第一桶金,一直滾到今天市值一千三百億元的大企業。

矽品在一九九三年股票上市,代號二三二五,也算是台灣資本市場老牌上市公司, 上市那一年矽品股本已滾成十.九億元,除了上市前兩年辦理過現金增資,矽品都以盈餘轉增資方式,逐漸讓股本變大,如今資本額是三一一.六四億元,總經理蔡 祺文從創業到今天,年逾七旬仍在工作崗位上,蔡祺文與林文伯爸爸同一輩分,林文伯原先在矽品管財務,後來接下爸爸的棒子,當上了董事長,這是一家自力創 業,一步一腳印,創業有成的企業,如今因「價值低估」,被日月光相中了,公司也面臨創業三十年不可預知的命運。

日月光一路購併 不斷壯大實力如果說矽品是土產殷實的企業,那麼日月光張家可說是熟諳金融操作,最具國際化的家族大企業,兩家企業風格迥然不同,日月光在台股一二六八二的 最顛峰時刻上市,股價創下連漲三十八支漲停板的空前紀錄,股價一上市就漲到三五三元,台灣資本市場上萬點,日月光把握最好時機,迅速在資本市場壯大,當年 上市資本額十.五六元億的中小企業,如今靠著購併整合,已搖身一變成為股本七八九億元,市值近三千億元的大企業。

國內兩大封測廠股權之爭,其實給大家上了一堂學問很深的課,矽品與日月光都是在一九八四年成立,但日月光為什麼跑得比矽品快?日月光很早走上國際化道路, 矽品走傳統中國式的經營管理風格,日月光則崇尚西式風格,日月光張家除了熟悉地產操作,對資本市場運作更是得心應手,特別是透過購併與整合,不斷地壯大實 力。

當大家還在討論水平整合好,或垂直整合好?或者是合意購併與敵意購併的時候,日月光已將購併整合發揮至淋漓盡致的地步。最早的個案是一九九○年日月光以一億台幣購併測試廠福雷電子九九.九%股權,九六年日月光籌畫福雷到NASDAQ上市,但當時證交法不許台灣的公司和海外公司換股,於是日月光把福雷賣給新加坡ASE子公司,再次售股所得參與ASE增資,接著ASE在NASDAQ掛牌,股價連續大漲,讓日月光賺足荷包,到了九八年ASE又回台掛TDR,成為台灣第一家上市存託憑證。

到了一九九九年日月光以一二○億台幣買Motorola台灣中壢及南韓坡州兩座廠,再透過ASE收購矽谷ISE Labs七○%股權,進一步壯大了封測實力,後來在○六年日月光又併了上海張江的威宇科技,○九年日月光又從遭遇財務危機的歐洲封測大廠新義半導體買下旗 下的新加坡封測廠,又繼續以三億元收購洋鼎科技,加強了與日系IDM大廠的結盟,日月光一路靠購併壯大了自身的實力。

日月光併環電 搭上陸股多頭列車不過最重要的一張購併拼圖是一九九九年三月,日月光張家以四十億元買進位在南投的環隆電氣(二三五○)的二○.六七%股權,這家位在南投 草屯建廠,原來以主機板為主,後來轉型為EMS專業代工廠,並在日月光輔導下切入SIP(系統級封測)製程,環電的變身,又讓日月光實力更上一層樓。

日月光張家一九九九年入股環電,○九年宣布以每股二十一元收購環電股權,日月光原持有環電增資後股權一八.二%,接著在二○一○年元月六日收購環電流通在 外八二.八%股權,總收購金額一八九.二億元,日月光收購由J&P HOLDING及ASE TESTI兩家子公司提出三.○六億股日月光作對價,以環電股票換日月光每股○.三四股,再搭配不固定之現金,收購價格是每股二十一元,時值金融海嘯股市低迷之際,日月光成功私有化環電,台灣環電在日月光私有化成功後,隨即在二○一○年從台灣資本市場下市。

但是二○一二年二月,環電改名環旭電子,又成功在上海交易所掛牌,環旭電子以最先進SIP概念上市,立刻成為全中國高新科技熱門績優股,環旭電子在上交所 代號是「601231」,今年剛辦完一次大增資,發行股數從一○.八七九億股膨脹到二十一.七五九億股,今年環旭搭上中國股市飆升的列車,股價一度大漲到 五十四.一八元人民幣,市值達五八八.九億人民幣,直逼三○○○億台幣,約等於現在台灣的日月光。

最近中國股市回檔,但以十月二十日十三•七五元人民幣的收盤價計,目前市值仍高達二九八億人民幣,約一五○○億台幣,日月光持有環旭電子近八成,單是日月 光持有環旭電子價值即高達一二三一億台幣,相當於每股十四•八元。環隆電氣變身環旭電子,為日月光張家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目前環旭電子在上海股市重挫之 後,P/E(本益比)仍高達五十倍,對比同是SIP級的封測大廠矽品P/E只有十一倍左右,日月光用環旭電子的規格來看矽品,可用「簡直太便宜」來形容, 這也是張虔生決定增加矽品持股,且幾乎到了義無反顧地步,環隆電氣變身環旭電子,從台灣下市,到上海上市,P/E突然三級跳,這給了日月光併矽品帶來莫大 的信心,因為投資矽品是一本萬利的事,縱然拿不下矽品,就算當一個純投資者也有可觀回報。

這家讓日月光張家立於不敗之地的環旭電子,去年全年營收一五八.七三億人民幣,稅後淨利七.○一億人民幣,EPS是○.六九元人民幣,今年上半年營收九十 五.八五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期成長三七.九%,稅後淨利二.三七億人民幣,純益減少三一.二%,如果以台灣的標準,P/E超過十五倍已屬高估,但環旭電子 獲利衰退,卻能享有五十倍P/E。

矽品價值遭低估 給了可乘之機若拿環旭來對比矽品,去年矽品營收八三○.七一億台幣,矽品略勝環旭,矽品全年淨利一一七.三億台幣,約二十三.四六億人民幣,遠勝過環旭的 七.○一億人民幣,今年上半年矽品淨利六十二.九二億,約十二.五八億人民幣,遠遠勝過環旭電子的二.三七億人民幣。

若從基本面來比,矽品都比環旭技高一籌,但是矽品市值卻輸給環旭電子,環旭P/E可達五十倍,矽品只有十一倍,不同的P/E帶給企業不同的活力與思惟,如果說環旭電子股價得到認同合理,那麼矽品在台灣則是太過低估,也因為過度低估,給了日月光可乘之機。

但這是整體台灣資本市場的問題,我們的證所稅趕跑台灣資金,造成股市交易量萎縮,股市周轉率下降,P/E也跟著壓縮,台灣上市公司股價變得廉價,也提供外力可乘之機。這次矽品的命運正是台灣的縮影!

一場股東臨時會決定了兩大封測廠未來命運,矽品的未來將掌握在日月光手上,林文伯可以繼續負嵎頑抗,但最後恐怕保不住經營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088

第三部曲》生涯顛峰 從政路上 捕手性格讓人看不透她

2015-11-30  TCW

如果選情沒意外,蔡英文將是台灣第三位畢業自台大法律系的總統。鑽研法律的人,最容易形成的特質就是微觀,在細節裡打轉,在攻防中力求保護自己。前兩位總統陳水扁、馬英九身上,多少就看出這種好辯、善辯,或斤斤計較細節的風格。蔡英文自認有所不同。

她曾分析自己的養成之路,強調在法律之外,另有國際經貿、經濟學領域專業,增加宏觀面的訓練。究竟蔡英文會是怎樣的領導者?如果把當前幾位總統候選人,用棒球場上的角色來比喻,她的個性、作風,最像是歷練扎實的捕手。

特質一:不受注意,卻場控全場

上班首日,她一路低頭沒在看人

幾個月後,全辦公室她幾乎都認識了

捕手,是球場上最不受注意,也是唯一與其他球員看著不同方向的人。不像投手或強打者有「美技」可秀,容易成為全場目光焦點,捕手則是戴面罩、穿護胸和護膝,別人看不到他的臉,但他的位置,卻最能綜觀全場。

既要掌握敵情,也要懂調度布局、指揮隊友,捕手又被稱為「場上的教練」。

組成蔡英文風格的幾個關鍵字,例如謹慎、低調、冷靜,都跟這捕手性格有關。而她走到如今的政治地位,在幾場關鍵的到候選人的她,最後把自己在黨部身邊的年輕、得力助手一一派下鄉競選,自己也全台賣力輔選,凝聚了團隊。結果雖仍多數敗選,但得票率卻超乎預期的好。

「那一場選舉,讓黨內開始覺得她可領導、可信賴,」資深幕僚說。

如今,成為總統候選人之後,捕手蔡英文,站上了投手丘,成為球場上的焦點、團隊勝敗的最大關鍵。

若從棒球角度來看這場台灣「總統小聯盟」賽事,國際棒球總會亞洲特派王雲慶分析,在橘、藍、綠三隊投手中,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像在爭取「年度東山再起獎」(編按:美國大聯盟有設此獎,稱為Comeback Paycr of the Year)。他認為宋的球路陰柔,愛投出變化多端的「蝴蝶球」。

蝴蝶球速度慢,隨風勢變化,有時連投手自己都難以預料球怎麼飛。宋楚瑜找來民國黨主席徐欣瑩擔任副總統競選搭檔,大出各界意料之外,就是蝴蝶球的寫照。他分析藍隊的局面,則是「先發投手」洪秀柱才投了兩局,就被換下場,「中繼投手」朱立倫,在綠隊已經領先許多的情形下,必須很快進入狀況,但他太愛算,雖然因此而能保守謹慎、控球穩定,卻跟不上蔡英文的節奏。

朱立倫主投以來,不論訪美、提政見、推副手、安排不分區立委名單,每一步都跟在蔡英文後頭「趕進度」,想追上失分。綠隊的當家主投蔡英文,與過去經常「暴投」的陳水扁,球路大不相同。其實,阿扁執政時,蔡英文這低調捕手,就曾接過他的暴投球。

挑戰:躲在面罩中,讓人看不透

避答如何突破馬習會框架習慣語帶保留,隊友不解、觀眾不耐當時陳水扁剛坐進總統府一個多月,在會見美國訪客時,脫口說他同意接受「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這是未經內部溝通、思慮不周的意外演出,蔡英文從外國媒體讀到訊息,謹慎詢問後,國安高層緊急開會,為避免後續效應擴大,最後決定由她召開記者會,「修正」扁的說法。

如今,儘管她的角

色已從捕手轉為投

手,雖然她冷靜控

球,是位「不暴投」

的投手,但許多發

言、立場,仍像是躲

在面罩裡的捕手,不

願讓人看透。

最近的例子,就像

馬習會當天,她在中

南部從早到晚連跑七個輔選行程,但趁著轉換地點的車行時間,由幕僚彙報馬習會即時新聞,她指示幕僚䓬擬聲明重點、召開記者會等,因應步驟井然有序。

然而,她對馬習會的回應內容卻是模糊的。馬習會設下的框架她是否接受?不接受又如何突破?她避而不答,就像她經歷談判所養成的習慣:保留彈性因應空間。只是,戴著面罩的她,已站在球場最耀眼的位置。在許多議題上,若她仍讓人看不透,那麼隊友難免不解,觀眾難免不耐。民主政治也是透明政治、媒體政治,如何保留「鐵捕」的冷靜、堅韌優點,又能發揮「強投」的抗壓性,無懼眾目暌睽,勇於正面對決,是她未來執政想要獲得人民信賴,最大的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294

6家公司在今天打了雞血 22家店鋪成阿里反腐路上蒼蠅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30/154052.shtml

導讀 : 合並後的去哪兒把高星級酒店業務交給攜程來做了,蘋果Apple Pay可能春節在國內上線,優酷土豆的老板古永鏘豪言說五年後超過netflix和youtube。

到了年底,各大公司都想玩點新的。比如,蘋果、去哪兒、優酷土豆……這些看似沒有聯系的公司事件對於消費者的一個影響就是,你可能得考慮在手機上再多裝幾個APP了。

當然,得是他們能讓你用舒服了。

【大公司新聞】

合並後,去哪兒的高星酒店業務也交給攜程去做了

1月29日消息,兩封關於去哪兒與攜程業務整合的內部郵件曝光:去哪兒網將停止高星級酒店自營業務,將全部移交給攜程。

郵件中稱“Qunar將高星酒店的采購權(包括談判、簽約、維護及結算等)交給Ctrip。即日起不再進行高星級新簽。處於合作中的高星級酒店,限期終止合作,包括下線報價”。

按郵件中稱,去哪兒與酒店終止合作的動作,將在2016年2月集中處理完成。

根據攜程CEO梁建章去年在媒體接受采訪時曾談到整合的方向中稱,攜程將會側重一線城市、中高端用戶的酒店,而去哪兒的重心將會在二三線城市、價格敏感型的用戶,此次郵件公布的調整與其表態相吻合。

蘋果支付Apple Pay或將春節在中國上線

1月29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有消息人士表示蘋果計劃Apple Pay有望於春節(2月8日)在中國上線。支持Apple Pay的中國銀行已經達到19 家,未來這一數字還有望繼續增加。

古永鏘年會演講稱未來五年優酷土豆要超Netflix和YouTube

1月29日消息,合一集團(優酷土豆)舉辦了2016年會,董事長兼CEO古永鏘在年會上表示:

“我們以前說,合一就是Netflix YouTube,可以看到,全球付費用戶領先的就是Netflix,而在訪問時間和自頻道生態上,全球領先的就是YouTube……

通過我們數據團隊的計算,在未來五到十年的區間,我們在付費用戶和訪問時間是有機會超越“NY”的,激進一些說,五年內我們完全有機會。“

黑馬哥點評:既然是年會,說點激進的話、給員工打打雞血還是可以的。

阿里反腐,關停22家店鋪 

1月29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團今日以公開信的方式,宣布永久關閉平臺上22家以不正當手段謀取利益的商家店鋪。這是繼去年3月宣布關閉26家違規店鋪以來的又一舉動。

公開信披露,個別商家違背誠信經營的原則,通過朋友、同學、親戚甚至球友關系與小二拉關系,試圖通過阿里小二工作職權為自身謀取利益。這些行為已構成不正當謀利,情節嚴重的甚至觸碰了法律底線,依規被永久關閉店鋪。

黑馬哥點評:如果阿里打假也這麽厲害的話,我就放心了

蘋果又收購了一家增強現實公司

1月29日消息,蘋果剛剛收購了增強現實公司Flyby Media,以強化其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團隊。這是過去幾年中,蘋果收購的第四家與VR/AR技術有關的初創企業。Flyby Media將加盟蘋果“秘密研究部門”,他們將在幾個月內開發出VR/AR設備原型。

對於收購Flyby Media,蘋果的回應依然是:“蘋果公司一直在收購規模較小的技術型公司,但我們通常不會討論收購的目的和未來計劃”

中國中車集團擬投資馬斯克的超級高鐵

1月29日消息,據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中國中車集團正在和馬斯克成立的Hyperloop Technology Inc(簡稱HTI)進行商討。據報道,此次雙方商討的內容包括相關的合作和投資事項。但這位消息人士還稱,這次商討還處於早期階段,並未達成任何實質性條款。

馬斯克最早在2013年提出了建造超級高鐵的設想,這是一套複雜的運輸網絡,通過修建一個低壓管道,並利用電磁力的加速效果,讓列車像膠囊一樣在管道中高速運行,時速可超過每小時500英里。

目前,HTI已融資3600萬美元,並計劃在B輪融資7000萬美元,其原始投資人中包括徐小平的真格基金。

黑馬哥點評:徐小平老師的身影真是無所不在啊!

瓜子二手車A輪融資超2億美金

1月29日消息,近日有投資人透露,瓜子二手車已經完成A輪融資,融資金額超過2億美元,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元。

但瓜子二手車方面並未回應。

【行業新聞】

姚勁波等40人成湖畔大學二期學員

1月29日消息,馬雲、柳傳誌等企業家牽頭創立的湖畔大學今日公布新一期學員錄取名單。

霍英東集團副總裁霍啟文、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西貝董事長賈國龍、58同城總裁兼CEO姚勁波、科大訊飛聯合創始人胡郁、Ucloud創始人季昕華、虎撲體育董事長程杭等40人獲得錄取通知。

黑馬哥點評:不知這40個學員畢業後,有幾家會成為阿里系的新成員。

英國準許無人駕駛汽車在倫敦街頭上路測試

1月29日消息,英國交通部29日宣布,準許無人駕駛汽車在倫敦街頭上路測試。從今年7月起,“格林威治自動化交通環境項目”的第一輛無人駕駛車將在倫敦東南部的泰晤士河格林威治半島的道路上試車。

英國監管部門要求上路的無人駕駛汽車必須有人監控,並且可以隨時切換到人工駕駛模式。

英國機械工程師協會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56%的人明確表示不會購買無人駕駛汽車,願意購買的人只占20%,其余人持觀望態度。

黑馬哥點評:那80%的人會隨著時間改變他們想法的,當然前提是測試安全。

渣打銀行預測16年中國GDP增速或達6.8%

1月29日消息,渣打銀行全球研究團隊發布報告對2016中國經濟做出全面展望,報告表示,過剩產能逐步消化導致產出損失在所難免,但決策層或難接受經濟增長低於6.5%,預測2016年在更為寬松的財政政策作用下,GDP增長或達6.8%,且經濟下行風險和上行潛力並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284

春天來了,內容創業路上都有哪些坑?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226/154422.shtml

導讀 : 除了單純的閱讀外,創業者能否通過內容本身或其他衍生方式,來實現增值服務或創造價值,是判斷內容是否適合創業的標準。

如果在兩年前,如果有人說想申請個微信公眾號創業,多半會被身邊的朋友嘲笑。但現如今,微信公眾號創業已經不是新鮮事,正在成為事實。

我們甚至不必舉出類似羅輯思維、吳曉波頻道、凱叔講故事等擁有數百萬粉絲的現象級公眾號,很多在普通人看來並不太知名的公眾號創業項目,也獲得了較高的估值,動輒上千萬元的已不少見。在榜樣的帶動下,輕資產模式的內容創業成為一股創業熱潮,激勵著越來越多的傳統媒體人和有誌青年投身其中。

但事實上,內容創業屬於輕資產項目,雖然前期投資成本較低,但成功的概率同樣也不高。正如一位專業投資人所坦言的那樣:我們看到的每一個成功項目背後,其實都有著無數傷心的失敗者。那麽在這個已經觸摸得到活力氣息的春天里,內容創業都需要註意哪些坑,如何才能提高內容創業的成功概率呢?

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創業

羅輯思維和六神磊磊們的大獲成功,給了創業者對未來更多更美好的憧憬,似乎只要內容足夠優質,創業者就有成功的可能。

其實孰不知,羅輯思維的羅振宇更像是一個成年人成功學販賣商,而六神磊磊則是萬里都未必能挑出一個的頂級內容創作者,他們的成功只是個案,於後來者有一定的參考性,但卻難以被複制。

如果沒有明確的盈利模式,或可參考借鑒的成功案例,而單純依靠用戶的打賞和內容廣告收入的話,哪怕內容再如何優質,其收入水平很難有量級的突破、實現規模化的發展,未來商業模式的想象空間很小。即便是牛至大神級別的六神磊磊,至今也沒開通流量主投放廣點通的廣告,而其通過軟性廣告營銷來獲得收入,所得也遠遠大於讀者打賞。

因此,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創業,甚至可以說,大部分的內容創作都不適合創業。除了單純的閱讀外,創業者能否通過內容本身或其他衍生方式,來實現增值服務或創造價值,是判斷內容是否適合創業的標準。

如果內容的價值僅限於用戶閱讀,那麽這樣的內容只能說是適合創作,而難言是創業。比如說現在的自媒體作者,就是類似的情況:他們就是在創作,而非創業。他們多數人都是非常成功的創作者,但卻很少能稱之為成功的創業者。這種情況下,作為興趣來看待自己的內容創作,比以此來創業的想法,可能會更好些。

其實,全面認識自己、學會放棄不適合的創業模式,也是創業者的一堂必修課。

內容創業的根本還是產品需求

盡管現在大家都在說內容創業,但從目前的成功案例來說,內容創業的根本還是滿足用戶的需求,即做的不僅僅是內容,而是要能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

講故事的王凱就發現,早期他的故事講得十分生動,從質量上來說稱得上是優質內容。但接到用戶的投訴,反映他的故事講太生動,以至於寶寶們晚上聽的時候就完全沒法入睡。內容太優質,反正成了錯。原因在於他的內容雖好,但卻不符合用戶的實際場景需求,因此就算不得好產品,無法獲得用戶的認可。

後來,王凱站在用戶的立場進行思考,覺得用戶的建議非常在理,改而接受了用戶的建議,在故事後邊加上了一段睡前詩。當寶寶聽完了凱叔講的故事之後,便在平緩而重複的節奏中慢慢進入了夢鄉。這個調整立即受到媽媽們的一致好評。之後,王凱團隊更加註重用戶體驗,產品打磨越來越好,用戶群迅速擴大,據稱目前公眾號粉絲達到了400多萬。

隨著服務和產品線的進一步豐富,凱叔講故事已經從之前單純的內容生產方,華麗升級成為一個兒童娛樂教育的服務提供商。

只有能真正滿足用戶需求的內容,才是合格的好產品。

流量變現的方式:媒體、服務還是電商?

無論是哪種形式,文字、音頻,還是視頻,通常情況下,內容越優質便可吸引越多的閱讀,即可獲取更高的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如何實現流量變現,才是內容創業的關鍵點。而目前實現方式主要有三種:媒體、服務和電商。

媒體方式最容易入手,但也是最難提升的。不少自媒體平臺都推出了廣告分成計劃,像公眾號、百度百家、今日頭條、優土等,只要達到平臺標準,即可接入相關計劃,享受廣告分成。但由於流量分配和提成比例的原因,真正能從中獲得高收益的內容創作者非常少。反而一些大的公眾號由於用戶精準、粘度高,其自營廣告收入非常可觀。

依托優質內容,挖掘粉絲的深層需求並提供相關產品和服務,從而實現流量變現,也是常見方式。與媒體方式單純依靠廣告收入相比,服務模式更具潛力,發展空間巨大。比如前面提到的凱叔講故事,就是把內容做成了服務和產品,從而得到大發展,從音視頻產品向周邊、幼兒教育等多元擴張,王凱稱其企業的最終願景是做成中國的迪尼斯。

我有流量,為什麽不能自己直接銷售做電商呢?嗯,這個想法很多人都有了,而且也這麽做了。邏輯思維的贏利就主要來自銷售,賣書、賣月餅,賣會員甚至還賣20年門票,各種賣的年營收據稱高達1億元,利潤豐厚,算得上是社群經濟+粉絲經濟的混搭代表。類似的還有以美妝、穿衣搭配、幼兒教育等而出名的網紅,通過微信、微博、淘寶等平臺開店銷售相關商品,由於專業性強受到粉絲擁戴,同樣獲利不菲。比如美妝達人MK(雷韻祺)從微信公眾號做起,擁有數十萬鐵桿粉絲,通過銷售美妝產品掘得第一桶金,實現了從個人到公司化運作的轉型。

內容創業者,在決定創業前,不妨先分析自己的優劣勢,研究未來最可能實現流量變現的方式,確定今後的發展方向。

內容創業三要素:興趣、利益、價值觀

簡單總結下目前內容創業成功項目的經驗,發現內容創業中有三個要素:興趣、利益、價值觀。如果能牢牢地抓住這三點,成功的概率就能大大提高。

要素1之興趣:

作為消費者行為分析的重點,興趣逐漸超越了傳統的年齡、性別、地域等標簽,成為更能準確反映用戶特征和屬性的特征。人們因類似的興趣、愛好而對某一類內容產生持續性的關註。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觀念的改變,願意為興趣而買單的人越來越多。

捕捉用戶的興趣所在,來生產相應的內容,內容創業的成功率會提高很多。一個朋友由於喜愛跳舞,而結識了很多舞友,於是他做了一個公眾號,把大家組織到一起。由於定位明確加上運營得力,目前擁有2萬多粉絲,用戶活躍度很高。在不接任何廣告和營銷植入的情況下,通過在線舞蹈教學服務,每個月收益就達到10萬元以上。類似的例子很多。

要素2之利益:

利益對於用戶來說,就是創業提供的內容有用。無論是能從中學習到新東西,還是單純的娛樂放松,或者是各種優惠信息,只要用戶覺得有用,那麽就可以認為內容對他產生了價值。

如果說興趣是吸引用戶的標簽,那麽利益是留存的關鍵。據研究表明,用戶每人打開的APP通常不會超過8個,公眾號推送的打開率也通常只有10%。說明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用戶可選擇的空間巨大,只有那些用戶認為有用的內容才值得留存。

同時,利益是雙向輸導的過程,當用戶從內容中獲得了利益時,內容創業者的勞動便創造了價值,那麽恭喜創業者,創業利益隨後即到。如六神磊磊在總結自己的成功時坦言自己只是一直在努力寫好文章,不知不覺就做到了。原因就是其內容帶來了高質量用戶,廣告主嗅著味道跟到,而豐厚的廣告便紛至沓來。

要素3之價值觀:

普通的產品和服務本身,通常是品質好壞的區別,只有在企業文化方面時才會涉及到價值觀。相比普通的創業行為,內容創業的產品和服務更加軟性化,其表現形式就在傳遞著創業者的價值理念。興趣是用戶的外在特征表現,真正能實現把用戶聚攏並長期留存的則是共同的價值感。這也是在世相賬號被封之後、新世相能迅速聚攏原有粉絲的根本原因。

公路商店則影響力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這個定義為年輕文藝生活消費指南的創業項目,從口號、文風到產品和營銷上,都充滿著濃濃的叛逆、自我的獨特之風。其叛逆而不墮落、自我而不封閉的亞文化價值觀,成為了獨特的符號。甚至在面對外界屢屢抄襲內容時,創始人的態度和他們一貫的價值觀保持著驚人的一致:不要抄、不許抄,給錢也不行!

在這個很多人稱為內容創業的春天到來之際,春天只是個季節,我們看到原野中的發芽開花,只是去年撕下成千上萬種子的一小部分,更多的種子無法成長而成為了土壤的一部分。陽光、水分和地里的肥料,看似豐富無限,其實都是有限的稀缺資源,種子們需要通過激烈競爭,才能努力爭奪到,才有可能成長。

對於內容創業者而言,基於共同的興趣和價值,可能比內容本身還有重要。未來可以重點考慮下細分行業或社群經濟,需求旺盛且市場空白較多。春天到了,每顆種子都有破土而出的機會,是種子就不妨撒下去試試。

註:本文刊於《創業天下》雜誌2016年2月,網發略有調整。

【作者介紹:螞蟻蟲,科技評論人,專欄作者。微信公眾號:螞蟻蟲(miniant-c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9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