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闖:比爾·蓋茨和孫正義是我創業路上遇到的貴人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701/150112.html
黑馬說:無數的創業者在往移動互聯網里跳,但陶闖認為,移動互聯已經是別人做過的事了,真正的未來是萬物互聯。
這位曾經被比爾·蓋茨和孫正義投資,現在投資別人的連續創業者認為,創業者要走的是一條沒有路的路,需要自己摸索前進,做一件完全想象不到的事情。
在這條路上你會遇到很重要的貴人,一定要抓住,他就是資本。
以下為知卓資本、PPTV創始人陶闖6月26日在2015黑馬大賽上海站上的分享內容。
口述丨知卓資本、PPTV創始人 陶闖
整理丨田牧
未來不再是移動互聯的時代了
實際上現在再往移動互聯網跳我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在矽谷,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一個未來的機會,而不是現在的機會。我去年在矽谷待了兩個月,看到大部分項目沒有談移動互聯網,全是談未來的物聯網。現在移動互聯網BAT包括幾個大佬百億美金砸進去,你一定要走連路都看不清楚的東西,不做以前已經做過的事。
判斷趨勢不難,在矽谷談到時間點才是最難的。我2000年的時候做一個智能穿戴設備,發現很難做。2012年谷歌眼鏡出來了,當時覺得這麽個東西,我當時要堅持下來也許就成了。但技術上有一些東西不是說你看不到,看的到,可能是很多元素到了一個可以聚合能夠做成一個商業化運作的時間點(才會成功)。
我相信今天戴穿戴的人未來5年之內每個人至少有6個穿戴或者智能設備。去年全球智能設備的銷售量是手機的兩倍,不再是移動的世界了。未來穿戴已經不僅是穿戴,如果你聾了,智能的耳環可以(幫助人)聽見聲音了,瘸子也都可以走路了。所以技術的發展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可以想像很多完全不存在的事。這就是0到1的突破和創新,這才是世人認為能夠成功的創新。
創業就是走一條看不清的路
有些創業者說我能夠很堅韌地跑馬拉松,我說創業不是跑馬拉松,是你在一個原始森林里頭不斷地跑卻連路都不知道在哪里。這才是難。當時馬雲做阿里巴巴知道是今天(這樣嗎?),不知道。騰訊當時做QQ的時候知道還有微信嗎?不知道,知道都是瞎扯。(他們)都是憑著巨大的膽商在原始森林里頭不斷探路不斷前行不斷往前跑,沒有終點。
創業即使堅持下來最後成功的概率還是跟出車禍的概率差不多。我們只看到滴滴打車,但死了多少打車滴滴啊,大家聽到58同城,死了多少同城58。無數的企業死下去的時候大家不知道,我們只聽到非常少的一些光環企業。到了互聯網時代,入門門檻越來越低,但是成功的門檻是越來越高。比拼的是什麽呢,還是創業者。
資本是創業路上遇到的貴人
我們非常喜歡連續創業者,就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創業者。同時更加喜歡披著羊皮的狼,胸懷大誌,表面是和氣的,但是內心有殺氣。
我也屬於連續的創業者。我2002年在加拿大創了自己第一家公司,做的是互聯網地圖。那個時候網絡速度非常慢,能把一個地圖在網上跑起來是非常難的一件事。谷歌在三年之後才出了谷歌地球。(谷歌地球)出來的時候就全免費,我當時是一個收費模式,進入了18個國家和地區。但谷歌一出來我就完了。正在我最郁悶的時候,公司反倒被投資圈的人發現了,大家說谷歌地球出來了一定有相似的,發現還有我這家小公司。所以當時一堆投資人找我,包括谷歌投資人、紐約投資人。
我遇到了我真正的一個貴人。在2005年4月份谷歌地球出來後,微軟把我拉過去,早上跟我談技術,下午律師就來收購公司。當時我說什麽叫收購公司啊,不懂。那個時候真是不懂,我就很猶豫,(他們)一看我猶豫,晚上比爾·蓋茨就找我。見到比爾·蓋茨簡直是熱血澎湃,我說幹什麽都可以。最後公司被微軟全資收購,是目前為止微軟唯一收購的一家華人辦的海外企業。
2009年我回國創辦PPTV。孫正義在中國投了三家公司,阿里巴巴、人人網還有PPTV。談投資時只給了我7分鐘時間,我覺得也是運氣,7分鐘時間就搞定了孫正義先生。後來他讓我到東京繼續談,談下了2.5億美金,創下了2010年中國互聯網單筆融資最大的金額。
如果沒有孫正義當時給我的巨額2.5億美金,可能PPTV也活不到現在。所以互聯網的打法實際上除了你的戰略以外,資本非常重要,貴人非常重要。
資本和創業者應該成為合夥制
我認為真正的資本應該成為創業者的合夥人。這樣才能夠在一個萬眾創新的年代、風險極大的時候提高創業者成功的機率。我現在成立知卓資本,不是簡單的投你,而是把創業做成一種合夥制,成為創業者的合夥人。一個成功的創業需要資本、需要導師、需要人才用戶媒體市場等等,非常不容易。一個有經驗的資本投資人,能不能不僅是資本,還包括把剛才說的種種資源帶給創業者,真正對接。這樣去減低創業失敗的風險,提高創業成功的路,這是我成立知卓資本主要想打造的方向。
我們對創業者的要求是這麽幾個,首先你要有信念,第二要有激情四射的魅力,能不能有打仗的兄弟,有快速的自我學習、果斷決策的能力。方向我們知道的比你們還多一點,我們來做你的CFO,做你的戰略師。這樣我們一起來打造一家企業。
版權聲明:本文述者陶闖,整理田牧,文章僅代表述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滴滴快的之間地燒錢大戰在短短2年時間就燒出了一個打車類的超級O2O平臺,引發了無數創業人士對於燒錢模式的崇拜。O2O發展到今天,正在分成兩條線路:一條是腳踏實地做好用戶體驗的創業者,而另一條則是盲目追逐資本然後瘋狂燒錢補貼的創業者。燒錢模式認為速度就是一切,認為腳踏實地慢慢做用戶體驗的創業者跑得太慢,會被拖死;而腳踏實地做用戶體驗的創業者則認為盲目燒錢只會讓自己死得更快。
如果說O2O只是一種炒作,那為何BAT、美團、大眾點評、58同城、滴滴快的、京東等大小巨頭都要搶奪O2O市場?難道這些互聯網大佬們都是腦子發燒錢沒地方放了?
如果說O2O不是一種炒作,那為何走遍大街小巷,即便是一個很屌絲的創業者也會說自己擁有一個龐大的O2O平臺計劃,然後拿著風投到處招搖,沒過多久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在劉曠看來,O2O這種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對於傳統企業轉型互聯網是一種最好的方式,既能讓傳統企業保留線下產業,同時也能讓傳統企業更好地借助互聯網拓展線上業務,自然也就迎合了當前很多傳統企業創業者的心理需求,同時也能讓互聯網從業者從中分一杯羹,他們並不是真的想瘋狂燒錢砸市場,只是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到底該怎麽做,慢慢做好用戶體驗吧,又怕被別人搶占市場自己沒機會了。就拿正在熱炕上的體育O2O來說,眼下也正在湧入無數創業者和資本,模式也非常多樣化。
一、約教練方式切入
目前在國內諸如約教練、初煉等都是專註於約教練的平臺,初煉在今年6月份剛剛獲得了3000萬的Pre-A輪融資。約教練的方式也分好幾種,有的專註於約教練上門,有的只是針對線下場館內部教練預約,還有一種實際上是約教練去線下場館陪練。
1、約教練上門
對於約教練上門這事,估計除了簡單的健身運動會有人偶爾把教練叫到家來指導,其他運動壓根兒沒有人預約。一方面,家里的場地有限,運動範圍、運動場所都會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不管是教練還是對預約的人來說,上門服務自然會涉及到隱私的泄露,財產、人身等安全問題。
2、場館內部教練直約
對於場館內部教練的線上預約,這種模式實際上跟約場館的方式有些雷同。對於很多體育場館來說,他們的核心競爭力或者招牌就是場館內的教練,他們通過借助教練的個人影響力來為場館帶來更多的運動愛好者。但是一旦很多用戶對某個教練比較認可之後,就會介紹很多朋友來預約該教練的課程,該教練出去單幹的可能性就擴大了。
3、約教練去場館
這種方式是目前比較主流的約教練模式,同時也是一種私人教練的陪同方式,外稱“陪練”。這種模式對於很多沒有正式工作或者想找一份兼職的教練來說,可以讓他們獲取一份額外的收入,比較受教練們歡迎。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教練的水平如何就很難得到把控了,不排除會有濫竽充數的現象。
但是總的來說,約教練是一個非常低頻的事件,每一個人一生能約幾個教練?劉曠對於約教練這種模式並不是十分看好。
二、約場館方式切入
說到約場館,目前國內也有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約某一種類型場館的O2O,諸如雲高高爾夫,只針對全國各地的高爾夫球場,而全城熱煉,則只針對健身場館。另一種則是可以約各種場館的O2O,諸如趣運動、動網等平臺。
首先,相對於其他體育O2O的方式來說,約場館會是一個比較高頻的需求。拿它跟約教練對比,一個高頻,一個低頻,很明顯高頻的優勢更明顯,更容易切入到整個體育O2O生態。拿北京舉例,在北京這座城市有將近500家羽毛球館,2000多片網球場,800多家遊泳館,600多家瑜珈館,300多家舞蹈工作室,200多家健身房,但是這些場館卻經常飽滿,如果不預約的話,到那根本找不到位置。
其次,約場館是解決信息不對稱的一個最好方式。很多人經常運動,可是對於自己周邊究竟有哪些運動場館並不是十分清楚,這樣就免不了可能會跑到一些離自己家非常遠的場館去運動。而一些知名度並不高的場館可能就沒有什麽人經常過去運動,約場館會成為這類運動愛好者和場館之間的最好紐帶。
最後,對於約場館這類平臺來說,比較容易得到一些以盈利性為目的的場館支持。這些平臺通過線上為他們導流,帶來更多的客戶,同時也能擴大場館的知名度。
但是約場館卻面臨著幾個比較現實的問題:
問題一:目前很多運動場館都是在學校里面,周一到周五的時間內學校場館一般是不對外開放的,而到了周末,大學校園的場館學生們自己要用,中小學校園的場館其實也不太願意對外開放,收不了多少費用對學校場館器材損耗還挺嚴重,這些校園體育場館往往都不太願意跟這類平臺合作。尤其是一些足球和籃球場地,更是主要集中在校園中,約場館將面臨一定的限制。
問題二:對於很多運動愛好者來說,他們其實經常會去的運動場館也就那麽幾個,一旦這類運動愛好者通過該平臺發現了不錯的運動場館之後,下次該運動愛好者就很可能會避開平臺直接預約場館。
三、垂直電商方式切入
說到垂直電商,國內目前活得不錯的並不多,只有唯品會、聚美優品等少數幾家平臺,而在運動類垂直電商生存得不錯的更是屈指可數了,也只有剛剛完成數千萬級別Pre-A輪融資的優個網。劉曠從優個網目前的發展動態來看,認為這家垂直運動電商平臺遠遠不滿足於電商這一塊市場,此輪融資就是他們向體育O2O市場發起全面進軍的信號。
第一,優個網從2008年開始就一直深耕於運動電商品牌的打造,目前已經積累了近500萬的忠實會員,這些會員是優個網的根基所在。與此同時,優個網通過7年的時間沈澱,積累了大量的知名運動品牌廠家供應商資源,從運動品類來說,已經遠遠超過京東商城和天貓。
第二,從今年的1月份開始,優個網已經連續在北京等多個城市開設了超過9家線下門店,並即將突破15家,到今年年底將突破50家,明年將突破500家線下門店,全部由優個網統一供貨,線上為線下導流,線下為線上增強用戶體驗。同時優個網還成立了優個運動O2O商學院,針對門店加入者進行系統的培訓。
第三,優個網正在準備上線約場館的體育O2O平臺,目前已經處於測試階段。優個網在過去的電商發展過程中,已經與很多運動場館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這對於他們打造約場館O2O積累了大量的場館資源。同時優個網還能通過為場館提供體育用戶的支持得到更多場館的獨家合作。
從優個網的布局來看,他們正在通過從體育用品、線下體驗店,運動類O2O等構建一個龐大的體驗O2O生態體系,劉曠認為優個網未來在體育O2O的勝算非常大,但是優個網未來同樣也會面臨一定的挑戰:
挑戰一:優個網的優勢在體育用戶資源上,如何能夠把優個網近500萬的體育用品會員以及其他經常在優個網購買商品的用戶成功地轉化成優個網約場館平臺的忠實粉絲,這需要一個巧妙的引導過程和時間。
挑戰二:在體育用品的垂直電商上,優個網目前已經建立起了自己的競爭壁壘,但是湧入運動O2O的平臺非常之多,優個網面臨的競爭對手也是強手如雲,要想脫穎而出優個網也必須經過一場廝殺才行。
四、約好友方式切入
對於很多體育運動者經常苦於運動找不到共同的運動愛好者,諸如Keep、去動、約運動、樂奇足球、開練等平臺紛紛推出了交友的運動社區模式,通過約好友的方式來切入體育O2O。
其一,對於一些羽毛球、足球、籃球等各類運動來說,這類運動一個人單獨玩的話往往都沒有什麽意思,可是要找到誌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來玩的話並不是那麽容易,社交體育O2O平臺的出現恰好滿足了這部分人的需求。
其二,對於一些線下的體育培訓課來說,他們也很願意與這種體育社交O2O合作,能夠給他們帶去很多學生,同時也能讓這類運動愛好者在這里找到更多誌同道合的朋友。
其三,約好友的方式在線上的互動性相較於其他平臺會比較強,這種互動性能夠增強平臺的用戶粘性,在用戶入口上相對於其他平臺會比較有優勢。
但是對於約好友這種社交平臺來說,線下會是他們最大的缺陷。
缺陷一:社交O2O平臺對線下的控制力並不強,線下用戶體驗的質量無法得到保證。如果用戶在線下體驗度不高,會影響到線上平臺用戶的粘性和活躍度。
缺陷二:體育類社交並不是一種強社交需求,微信建立了熟人之間的朋友圈關系鏈,陌陌則建立了陌生人的強心理需求關系鏈。而運動這類社交需求只是一種弱需求,這種弱需求維護下的社區很難進一步發展壯大。
五、垂直媒體方式切入
媒體對於體育O2O覬覦之心久矣,不管是四大門戶的體育頻道,還是新闖入者懂球帝,他們都開始在醞釀體育O2O,不過目前付出了實際行動的只有虎撲體育,虎撲體育通過與貴人鳥共同斥資20億成立動域資本共同布局體育O2O。虎撲體育的野心與優個網非常相似,他們最終的意圖都是要打造一個體育O2O生態體系,不同的是優個網通過前面7年的積累開始打造自有生態,而虎撲體育則是想通過資本布局來構建一個O2O生態。
1、虎撲體育作為一個體育類的資訊平臺,擁有強大的流量入口,借助這個流量入口,未來虎撲體育就可以為自己投資的O2O平臺倒流量。比如目前已經接入虎撲體育資訊的識貨平臺就是一個體育用品的電商平臺。
2、從用戶的角度對比,虎撲體育平臺上積累了一大批對運動非常熱愛的讀者,他們喜歡看各類球賽資訊,同時很多人自己本身也是一名體育運動愛好者,如果虎撲體育能夠在自己的PC端和移動端接入各種體育O2O,會比較容易得到他們的支持。
3、從資本實力上來說,今年年初,貴人鳥就投資了虎撲體育2.4億元,而隨後虎撲體育和貴人鳥共同斥資20億成立的動域資本也是實力雄厚,這將幫助他們在未來的體育O2O燒錢大戰中占據一定優勢。
不可否認,虎撲體育借助多年的體育資訊報道為自身打造體育O2O積累了一定的優勢,但是體育O2O面臨的劣勢也是相當明顯。
劣勢一:在整個體育O2O行業中最終能夠剩下來的平臺並不會有太多,甚至可能就那麽幾家,虎撲體育通過投資來布局生態並不是一個十分明智的選擇,而且目前動域資本所投資的都是創業公司,這類創業公司最終能夠在體育O2O這條路上折騰多久還是個問題。
劣勢二:如何將虎撲體育的流量入口資源與其所投資的O2O平臺進行整合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虎撲體育的優勢在PC端,移動端並沒有強勢的入口,而O2O卻是對移動端要求甚高的領域。
六、培訓方式切入
說到體育課程培訓,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黃健翔創辦的動吧足球,此外還有火辣健身、叫練等體育O2O平臺都是專註於體育培訓。
首先,這類平臺都能夠得到擁有某一細分市場特定需求人群的支持,比如專註於少兒足球啟蒙教育的動吧足球,這類平臺能夠得到家長們的大力支持。而火辣健身則針對一些想要減肥的年輕群體,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健身訴求及運動難度等級選擇適合的課程進行訓練。叫練則是針對附近用戶推薦健身課程,並且可以線下教練一對一服務。
其次,對於線下一些擁有體育課程班的場館來說,如果該類平臺能夠給他們帶來一定的客戶流,他們自然也願意合作,同時這類課程能夠借助該平臺獲得一個很好的展示與宣傳。
培訓類O2O要想真正成為線下課堂的親密合作並成為用戶喜歡的平臺,還需要彌補以下兩個方面的不足:
不足一:入口流量。每一個課程班都具有一定的時效性,班能不能開起來就取決於報班的人數如何,如果這類O2O不能夠給線下課堂帶來足夠的流量,後面繼續合作的意義並不大。
不足二:缺乏對線下課程班的考核。很多學生通過這類培訓O2O報了一些班之後,發現並不能學到自己想學的東西,或者他們認為並不值這個學費,就會導致線下體驗不好,下次再通過該平臺報班的可能性就非常小。很多線下課程班就是抱著騙錢的目的來做的,如果不能加強考核,導致消費者上當受騙對平臺的影響就會非常不好。
七、體育品牌方式切入
目前耐克、匹克等體育品牌都開始試水O2O,一方面他們希望通過線上來擴大產品的銷量,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舉辦各類體育活動來擴大品牌影響力和認知度。
第一,這類體育品牌通過成立自己的運動俱樂部,來聚集體育運動愛好者,進而培養這類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比如耐克通過建立自己的微信跑步公眾賬號聚集很多忠實的粉絲,然後通過線下跑步活動的舉辦大大增強了用戶的粘性。
第二,過去耐克、匹克等體育品牌一直都是在線下耕耘,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對於他們線下門店的沖擊力也是非常大。如今他們試水O2O,推出自己的線上平臺,消費者也能通過他們的線上官方平臺購買到自己想要的球鞋、球服。線上平臺能夠解決線下平臺的高庫存成本、品類不全等問題,同時也能與線下形成互補。
第三,從品牌的角度來說,耐克、阿迪等品牌都擁有一批忠實的粉絲,他們進軍體育O2O,其品牌效應是很多其他平臺難以企及的。
當然,耐克、匹克等體育品牌本身很多因素也註定了他們無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體育O2O大平臺。
1、不管是耐克也好還是匹克也罷,他們試水O2O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帶動品牌的銷量,產品是他們的根基,也是他們的基因所在,這也註定了他們只會圍繞著對自身產品打造O2O,不會向市場更大的體育O2O進軍。
2、每一個品牌都會有自己一幫固定的粉絲群,這既是好事但又不是好事。而其他品牌的粉絲群就很難成為該O2O上的用戶,這會讓平臺的發展受到一定限制。
八、組合拳方式切入
有很多體育O2O平臺會通過約人、約教練、約場館等多種方式的結合來切入這個市場,比如大滿貫、動起來。
其一,對於運動愛好者來說,這類平臺既能夠預約教練、同時也能夠約場館、約朋友,甚至還能夠在該平臺上了解一些體育資訊,滿足了很多客戶的多樣化需求。比如大滿貫不僅專註於訂場地、約教練和約球友,還與中國網球公開賽達成合作提供網球資訊。
其二,從平臺的角度來看,組合拳的方式更像是一個綜合型的平臺,而其他單點切入的平臺最終一定也會往多種預約方式的方向發展,綜合型平臺具備先發優勢,能夠率先建立起競爭壁壘。
其三,對於一個體育運動愛好者來說,如果一個平臺能夠同時滿足他更多的體育運動需求,他自然也不願意在手機里同時安裝多個APP,從手機內存和用戶的使用習慣來說,綜合型的APP更適合。
但是組合拳方式切入體育O2O市場的話,同樣也會面臨一定的困難。
困難一:多種方式切入到整個體育O2O市場,就意味著平臺前期的人力成本會比較大,同時城市的擴張速度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困難二:組合拳的各種方式之間能夠進行互補,但如果哪一種方式出現了問題,對於整個平臺的其他預約服務也會產生不良影響,從而影響整個平臺的穩定發展。
九、視頻媒體方式切入
說到視頻媒體切入到體育O2O,大家可能都會想到玩資本遊戲比較厲害的樂視網,沒錯,它就是野心勃勃的樂視體育。如今的樂視體育已經遠遠不滿足對體育節目版權的購買,它背後還有一個更大的體育O2O平臺夢。
1、單點突破
通過與帕奎奧國際俱樂部達成合作,樂視體育打造了一個目前中國最大的拳擊O2O平臺,通過線上和線下培訓以及舉辦職業聯賽的方式,服務中國拳迷。同時樂視體育還將開發一款集獲取信息、預訂課程、約賽、社交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拳擊APP,為拳迷們搭建O2O的互動與培訓平臺。
2、軟件結合
樂視體育通過與飛鴿車業達成了戰略合作,將推出智能自行車,同時樂視網和樂視體育還聯合投資了益動GPS,一款智能運動軟應用,意圖打造一個軟硬結合的智能運動生態系統。
劉曠認為樂視體育切入到拳擊O2O僅僅還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在該平臺上樂視定然還會切入到其他諸如跑步、籃球等各類體育O2O運動。樂視體育雖然在視頻入口、品牌影響力和資本層面都擁有不錯的優勢,但是劉曠並不是十分看好樂視體育。
原因一:樂視不管是做手機也好,還是布局未來汽車也罷,其實都是在玩資本遊戲,即便是樂視體育也一樣,只不過是樂視網的資本棋子,樂視意圖通過自己的龐大資本布局來支撐自己的股市。不腳踏實地做好產品、做好服務,很難成為市場最終的贏家。
原因二:樂視體育打造O2O,目前並沒有一款是自己的核心產品,都是通過合作和投資方式來做。即便是聲勢浩大的拳擊O2O,目前也只是一個雛形,而且拳擊館本來就只是一個少數專業運動人士去的場所,以此作為體育O2O的切入口很難在用戶規模上制勝。
十、智能方式切入
其實說到以智能方式切入,剛才提到的樂視體育已經正在從這方面發力,除此之外,還有咕咚運動、樂動力等平臺。目前咕咚運動在智能運動方面發力比較猛,在推出硬件“咕咚運動伴侶產品”之後,又推出了咕咚運動APP,之後又相繼推出相繼推出EasyFitAPP、搖搖減重APP、咕咚藍牙智能秤、咕咚藍牙智能心率帶、咕咚手環、智能穿戴設備刷機固件咕咚ROM。
從目前所有智能運動產品來看,他們都還只是提供針對運動狀況等進行檢測、統計、提醒等各種功能,而且目前智能運動產品的使用率並不高,要想從硬件切入到軟件O2O市場並沒有那麽輕松,這一點從小米手機今天的結局就可以看到未來,小米在移動端至今沒有任何一款巨型APP。
以上十種不同方式切入體育O2O中所提到的平臺都拿到了資本的投資,但是要想真正在即將爆發的體育O2O路上打勝仗,就必須先腳踏實地地做好產品、做好服務,而後借助資本的力量才真正有可能實現爆發。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劉曠,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觀點及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得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業路上我用600萬踩過的坑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006/152246.shtml
創業的時候錢只是一部分因素,更重要的是合夥人。合夥人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找的,不僅僅是需要技術互補就可以,更必須同心協力才,有共同價值觀和對行業的熱愛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用600萬在創業路上買來的慘痛教訓。
典型的創業夢
我從小學習不好,既然走不通靠學歷出人頭地這條路,就只能通過跑業務改變自己的命運,於是我便開始規劃我的人生軌跡並付諸行動(像施瓦辛格的美國夢一樣)。我早早就踏入了社會,我認為能讓我最終改變命運實現理想的只有兩個行業,一是當煤老板,二是互聯網。就這樣心懷夢想一路前行,按照我對未知世界的渴望走向一個個選擇,後來最先破滅的就是煤老板夢。
就這樣在社會摸爬滾打6年之後,我當上了我們河南本地一家集團子公司的總經理,主要負責集團紅酒業務。幾乎每天睜眼閉眼都是拉菲瑪歌和木桐,好像從來沒有清醒過。我想告訴所有的大學生,擁有夢想的創業者,進入社會前五年不要考慮薪水多少,但一定要知道你想要什麽,你要怎麽得到,你需要付出什麽,心里要時刻清楚。清晰記得集團開會時董事長總拿我當案例對所有人說:“小李辦事我放心,交代的事情從沒有拖延過。更不會一會一個電話的打給我,他會想盡一切辦法去解決,最終超出他所能協調的範圍時才會給我打電話”。我對我的團隊也是如此要求,很多同事也認為我不可理喻,沒人情味。我這6年從沒有問過工資,6年回家不超30次,6年全年無休。我這6年雖喝不出紅酒年份但能一聞知真假。突然有一天我厭倦了,辭職了,這一年我24歲。
兩次致命打擊
拿著這6年贊下的600萬(我很幸運,趕上了紅酒在中國最火熱的時候),短暫調整後,我決定創業,我要去追逐夢想。出來這麽多年,突然發現內心空蕩蕩的,這時正好我的一個發小得知我回來,便找我談一個項目,在了解完發小的工作經歷後覺得可行,簡單分析一下市場和競爭後得出結論只要用心去跑客戶一個月一個客戶就賠不了。於是,沒做深度考察便投了300萬,成立了廣告公司、給發小買車、租辦公室、建了市中心購物廣場上最大的LED廣告屏。
我呢也就瀟灑的當了甩手掌櫃,因為是發小,我就忽略了很多致命問題,不管不問、不管財務。結果很慘,賬目混亂,私自挪用公款、不幹活、沒能力、沒客戶,甚至到了最後電費都是需要我補貼。兄弟反目,老死不相往來,賠的一塌糊度。突然我就想不明白了,我待人不薄,可為什麽就能這樣呢?創業不可意氣用事,一定充分了解合作夥伴,並且全心盡職參與,人是要看到本質,我被一種感情蒙蔽了忽略了對人的判斷,另一點就是我的自大也使我得到應有的懲罰。
在我當甩手掌櫃期間並沒有閑著,我一直再尋找實現我互聯網夢的途徑,剛好多年前有過交集一位大哥馬濤(化名)出現了,當時他所自稱的南方某大城市的互聯網協會專家、電商協會名譽顧問、知名網站專家委員會主任、參與或主導過大型互聯網項目等一系列的頭銜瞬間讓我覺得遇到了命運轉折點,我就提出希望入股馬濤的私人公司,他考慮一會說:“不如在你們本地再開一家分公司更好,你出錢出力,我出名聲和經驗,共同經營。”對於當時大腦充血的我一切都不是問題,因為兜里還有錢,並且是我夢想的創業方向。於是就有成立了電商代運營公司。看似一切在風口,卻怎知前方不遠是深坑。公司買車、租房、招人,又花去了我100萬,我利用空余時間瘋狂補課補充行業知識、了解行業動態,我動用積攢多年的本地關系拉來了多家客戶,並且還有朋友直接出錢投資做的自主品牌項目(茶葉類)。我們收取服務費,開始運營,這看似平靜的水面下其實暗流湧動。
起初馬濤以分公司這邊缺少專業人才為由把業務運營放在了廣州,接著告訴我收取的服務費也應該交給廣州公司。我覺得也是這個理,畢竟那邊出人運營。之後就開始以各種理由額外收取客戶各種推廣費,我打電話詢問時得到的回複只是現在競爭激勵加大投入。好吧,專家說的我相信。很多客戶都是我的朋友,並且因為對我的信任,服務費一給就是半年的,卻遲遲不見起色和進展,我開始懷疑了,客戶也開始懷疑了。於是,我便和馬濤深談了一次,希望把業務交還鄭州公司做,這樣還能鍛煉一下團隊,我也可以天天盯著推進。這一談不要緊,對方直接就表示可以,但是錢已經花完,需要再收費維持運營。聽完後我就蒙了,這什麽都沒做怎麽就花了這麽多錢,從此馬濤基本不再接我電話(後來我知道他拿這些錢在廣州又買了房子和車)。可是事情不能就這樣放下不管,馬濤可以拍屁股走人,可我不行。我可以賠錢,但是不能坑了朋友,我硬著頭皮跟朋友們解釋。最終處理結果是,我拿僅剩的200萬加上把車賣的幾十萬,退還了代運營的品牌的服務費,朋友投資的新品牌項目由也由我出錢買下一半的品牌所有權和庫存。
這次對我的打擊很大,冷靜想想為什麽會是種結果,所謂的專家只不過是紙上談兵,面對飛速發展的互聯網行業,到處充滿了泡沫和欺騙。需要的是接地氣的團隊和實戰。並且一定要深度參與。是人,還是人的問題,一定不要把自己的命交到別人手中。
我們重新上路
經歷了兩次致命打擊後,我慶幸還留下的少數團隊。我原本以為精力充沛卻真的力不從心,我們砍掉能砍掉的一切業務,我和團隊經過深度討論和分析,決定暫停品牌運營,專註茶品類電商第三方深度服務,就這樣開始一步步積累,開始慢慢有起色,我們的口碑開始被朋友們在業內相傳。我們雖然賺的少,但是我們沈下了心,團隊開始和我一樣全年無休,期間我們的設計總監因壓力過大,得了重度抑郁癥,我去看他時安慰他要保持心態,安慰他說其實最該得抑郁癥的是我。
現在我們因為專註,對行業和市場有了深度了解,我們跑遍了各個產區和市場,積攢了大量一線數據和企業經營分析。加上我們對業務執行的態度和專業性得到了客戶的認可。面對細分的市場,我們沒有什麽值得炫耀的資本,只有沈下心的積澱和對行業的熱愛。
這次我們打算再次創業,不是我,是我們!我開始試著參加路演,面對各式各樣的真假天使。有朋友說我運氣不好,正趕上互聯網泡沫,陪我參加路演的朋友氣不過那些假天使的虛偽,面對兜里揣著幾十萬就敢裝專家的指責,我反而淡定了,不再是以前的我,我很清楚我現在只是一個創業者,我需要學習,並要學會面對並接受挫折、指責、不屑、懷疑。期間也不乏一些老板找到我們並表示願意投資,在我了解完這些老板們的投資理由後,我拒絕了,這不是我需要的夥伴,因為我有血的教訓,我更加堅信選擇夥伴的重要性。合夥人也好,投資人也罷,我們這次很清楚我們的方向。有朋友曾問我是否會害怕?我是這樣回答的,“我不怕輸,但我怕信任我的人失望”。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李源,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6家公司在今天打了雞血 22家店鋪成阿里反腐路上蒼蠅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30/154052.shtml
導讀 : 合並後的去哪兒把高星級酒店業務交給攜程來做了,蘋果Apple Pay可能春節在國內上線,優酷土豆的老板古永鏘豪言說五年後超過netflix和youtube。
到了年底,各大公司都想玩點新的。比如,蘋果、去哪兒、優酷土豆……這些看似沒有聯系的公司事件對於消費者的一個影響就是,你可能得考慮在手機上再多裝幾個APP了。
當然,得是他們能讓你用舒服了。
【大公司新聞】
合並後,去哪兒的高星酒店業務也交給攜程去做了
1月29日消息,兩封關於去哪兒與攜程業務整合的內部郵件曝光:去哪兒網將停止高星級酒店自營業務,將全部移交給攜程。
郵件中稱“Qunar將高星酒店的采購權(包括談判、簽約、維護及結算等)交給Ctrip。即日起不再進行高星級新簽。處於合作中的高星級酒店,限期終止合作,包括下線報價”。
按郵件中稱,去哪兒與酒店終止合作的動作,將在2016年2月集中處理完成。
根據攜程CEO梁建章去年在媒體接受采訪時曾談到整合的方向中稱,攜程將會側重一線城市、中高端用戶的酒店,而去哪兒的重心將會在二三線城市、價格敏感型的用戶,此次郵件公布的調整與其表態相吻合。
蘋果支付Apple Pay或將春節在中國上線
1月29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有消息人士表示蘋果計劃Apple Pay有望於春節(2月8日)在中國上線。支持Apple Pay的中國銀行已經達到19 家,未來這一數字還有望繼續增加。
古永鏘年會演講稱未來五年優酷土豆要超Netflix和YouTube
1月29日消息,合一集團(優酷土豆)舉辦了2016年會,董事長兼CEO古永鏘在年會上表示:
“我們以前說,合一就是Netflix YouTube,可以看到,全球付費用戶領先的就是Netflix,而在訪問時間和自頻道生態上,全球領先的就是YouTube……
通過我們數據團隊的計算,在未來五到十年的區間,我們在付費用戶和訪問時間是有機會超越“NY”的,激進一些說,五年內我們完全有機會。“
黑馬哥點評:既然是年會,說點激進的話、給員工打打雞血還是可以的。
阿里反腐,關停22家店鋪
1月29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團今日以公開信的方式,宣布永久關閉平臺上22家以不正當手段謀取利益的商家店鋪。這是繼去年3月宣布關閉26家違規店鋪以來的又一舉動。
公開信披露,個別商家違背誠信經營的原則,通過朋友、同學、親戚甚至球友關系與小二拉關系,試圖通過阿里小二工作職權為自身謀取利益。這些行為已構成不正當謀利,情節嚴重的甚至觸碰了法律底線,依規被永久關閉店鋪。
黑馬哥點評:如果阿里打假也這麽厲害的話,我就放心了
蘋果又收購了一家增強現實公司
1月29日消息,蘋果剛剛收購了增強現實公司Flyby Media,以強化其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團隊。這是過去幾年中,蘋果收購的第四家與VR/AR技術有關的初創企業。Flyby Media將加盟蘋果“秘密研究部門”,他們將在幾個月內開發出VR/AR設備原型。
對於收購Flyby Media,蘋果的回應依然是:“蘋果公司一直在收購規模較小的技術型公司,但我們通常不會討論收購的目的和未來計劃”
中國中車集團擬投資馬斯克的超級高鐵
1月29日消息,據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中國中車集團正在和馬斯克成立的Hyperloop Technology Inc(簡稱HTI)進行商討。據報道,此次雙方商討的內容包括相關的合作和投資事項。但這位消息人士還稱,這次商討還處於早期階段,並未達成任何實質性條款。
馬斯克最早在2013年提出了建造超級高鐵的設想,這是一套複雜的運輸網絡,通過修建一個低壓管道,並利用電磁力的加速效果,讓列車像膠囊一樣在管道中高速運行,時速可超過每小時500英里。
目前,HTI已融資3600萬美元,並計劃在B輪融資7000萬美元,其原始投資人中包括徐小平的真格基金。
黑馬哥點評:徐小平老師的身影真是無所不在啊!
瓜子二手車A輪融資超2億美金
1月29日消息,近日有投資人透露,瓜子二手車已經完成A輪融資,融資金額超過2億美元,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元。
但瓜子二手車方面並未回應。
【行業新聞】
姚勁波等40人成湖畔大學二期學員
1月29日消息,馬雲、柳傳誌等企業家牽頭創立的湖畔大學今日公布新一期學員錄取名單。
霍英東集團副總裁霍啟文、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西貝董事長賈國龍、58同城總裁兼CEO姚勁波、科大訊飛聯合創始人胡郁、Ucloud創始人季昕華、虎撲體育董事長程杭等40人獲得錄取通知。
黑馬哥點評:不知這40個學員畢業後,有幾家會成為阿里系的新成員。
英國準許無人駕駛汽車在倫敦街頭上路測試
1月29日消息,英國交通部29日宣布,準許無人駕駛汽車在倫敦街頭上路測試。從今年7月起,“格林威治自動化交通環境項目”的第一輛無人駕駛車將在倫敦東南部的泰晤士河格林威治半島的道路上試車。
英國監管部門要求上路的無人駕駛汽車必須有人監控,並且可以隨時切換到人工駕駛模式。
英國機械工程師協會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56%的人明確表示不會購買無人駕駛汽車,願意購買的人只占20%,其余人持觀望態度。
黑馬哥點評:那80%的人會隨著時間改變他們想法的,當然前提是測試安全。
渣打銀行預測16年中國GDP增速或達6.8%
1月29日消息,渣打銀行全球研究團隊發布報告對2016中國經濟做出全面展望,報告表示,過剩產能逐步消化導致產出損失在所難免,但決策層或難接受經濟增長低於6.5%,預測2016年在更為寬松的財政政策作用下,GDP增長或達6.8%,且經濟下行風險和上行潛力並存。
春天來了,內容創業路上都有哪些坑?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226/154422.shtml
導讀 : 除了單純的閱讀外,創業者能否通過內容本身或其他衍生方式,來實現增值服務或創造價值,是判斷內容是否適合創業的標準。
如果在兩年前,如果有人說想申請個微信公眾號創業,多半會被身邊的朋友嘲笑。但現如今,微信公眾號創業已經不是新鮮事,正在成為事實。
我們甚至不必舉出類似羅輯思維、吳曉波頻道、凱叔講故事等擁有數百萬粉絲的現象級公眾號,很多在普通人看來並不太知名的公眾號創業項目,也獲得了較高的估值,動輒上千萬元的已不少見。在榜樣的帶動下,輕資產模式的內容創業成為一股創業熱潮,激勵著越來越多的傳統媒體人和有誌青年投身其中。
但事實上,內容創業屬於輕資產項目,雖然前期投資成本較低,但成功的概率同樣也不高。正如一位專業投資人所坦言的那樣:我們看到的每一個成功項目背後,其實都有著無數傷心的失敗者。那麽在這個已經觸摸得到活力氣息的春天里,內容創業都需要註意哪些坑,如何才能提高內容創業的成功概率呢?
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創業
羅輯思維和六神磊磊們的大獲成功,給了創業者對未來更多更美好的憧憬,似乎只要內容足夠優質,創業者就有成功的可能。
其實孰不知,羅輯思維的羅振宇更像是一個成年人成功學販賣商,而六神磊磊則是萬里都未必能挑出一個的頂級內容創作者,他們的成功只是個案,於後來者有一定的參考性,但卻難以被複制。
如果沒有明確的盈利模式,或可參考借鑒的成功案例,而單純依靠用戶的打賞和內容廣告收入的話,哪怕內容再如何優質,其收入水平很難有量級的突破、實現規模化的發展,未來商業模式的想象空間很小。即便是牛至大神級別的六神磊磊,至今也沒開通流量主投放廣點通的廣告,而其通過軟性廣告營銷來獲得收入,所得也遠遠大於讀者打賞。
因此,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創業,甚至可以說,大部分的內容創作都不適合創業。除了單純的閱讀外,創業者能否通過內容本身或其他衍生方式,來實現增值服務或創造價值,是判斷內容是否適合創業的標準。
如果內容的價值僅限於用戶閱讀,那麽這樣的內容只能說是適合創作,而難言是創業。比如說現在的自媒體作者,就是類似的情況:他們就是在創作,而非創業。他們多數人都是非常成功的創作者,但卻很少能稱之為成功的創業者。這種情況下,作為興趣來看待自己的內容創作,比以此來創業的想法,可能會更好些。
其實,全面認識自己、學會放棄不適合的創業模式,也是創業者的一堂必修課。
內容創業的根本還是產品需求
盡管現在大家都在說內容創業,但從目前的成功案例來說,內容創業的根本還是滿足用戶的需求,即做的不僅僅是內容,而是要能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
講故事的王凱就發現,早期他的故事講得十分生動,從質量上來說稱得上是優質內容。但接到用戶的投訴,反映他的故事講太生動,以至於寶寶們晚上聽的時候就完全沒法入睡。內容太優質,反正成了錯。原因在於他的內容雖好,但卻不符合用戶的實際場景需求,因此就算不得好產品,無法獲得用戶的認可。
後來,王凱站在用戶的立場進行思考,覺得用戶的建議非常在理,改而接受了用戶的建議,在故事後邊加上了一段睡前詩。當寶寶聽完了凱叔講的故事之後,便在平緩而重複的節奏中慢慢進入了夢鄉。這個調整立即受到媽媽們的一致好評。之後,王凱團隊更加註重用戶體驗,產品打磨越來越好,用戶群迅速擴大,據稱目前公眾號粉絲達到了400多萬。
隨著服務和產品線的進一步豐富,凱叔講故事已經從之前單純的內容生產方,華麗升級成為一個兒童娛樂教育的服務提供商。
只有能真正滿足用戶需求的內容,才是合格的好產品。
流量變現的方式:媒體、服務還是電商?
無論是哪種形式,文字、音頻,還是視頻,通常情況下,內容越優質便可吸引越多的閱讀,即可獲取更高的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如何實現流量變現,才是內容創業的關鍵點。而目前實現方式主要有三種:媒體、服務和電商。
媒體方式最容易入手,但也是最難提升的。不少自媒體平臺都推出了廣告分成計劃,像公眾號、百度百家、今日頭條、優土等,只要達到平臺標準,即可接入相關計劃,享受廣告分成。但由於流量分配和提成比例的原因,真正能從中獲得高收益的內容創作者非常少。反而一些大的公眾號由於用戶精準、粘度高,其自營廣告收入非常可觀。
依托優質內容,挖掘粉絲的深層需求並提供相關產品和服務,從而實現流量變現,也是常見方式。與媒體方式單純依靠廣告收入相比,服務模式更具潛力,發展空間巨大。比如前面提到的凱叔講故事,就是把內容做成了服務和產品,從而得到大發展,從音視頻產品向周邊、幼兒教育等多元擴張,王凱稱其企業的最終願景是做成中國的迪尼斯。
我有流量,為什麽不能自己直接銷售做電商呢?嗯,這個想法很多人都有了,而且也這麽做了。邏輯思維的贏利就主要來自銷售,賣書、賣月餅,賣會員甚至還賣20年門票,各種賣的年營收據稱高達1億元,利潤豐厚,算得上是社群經濟+粉絲經濟的混搭代表。類似的還有以美妝、穿衣搭配、幼兒教育等而出名的網紅,通過微信、微博、淘寶等平臺開店銷售相關商品,由於專業性強受到粉絲擁戴,同樣獲利不菲。比如美妝達人MK(雷韻祺)從微信公眾號做起,擁有數十萬鐵桿粉絲,通過銷售美妝產品掘得第一桶金,實現了從個人到公司化運作的轉型。
內容創業者,在決定創業前,不妨先分析自己的優劣勢,研究未來最可能實現流量變現的方式,確定今後的發展方向。
內容創業三要素:興趣、利益、價值觀
簡單總結下目前內容創業成功項目的經驗,發現內容創業中有三個要素:興趣、利益、價值觀。如果能牢牢地抓住這三點,成功的概率就能大大提高。
要素1之興趣:
作為消費者行為分析的重點,興趣逐漸超越了傳統的年齡、性別、地域等標簽,成為更能準確反映用戶特征和屬性的特征。人們因類似的興趣、愛好而對某一類內容產生持續性的關註。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觀念的改變,願意為興趣而買單的人越來越多。
捕捉用戶的興趣所在,來生產相應的內容,內容創業的成功率會提高很多。一個朋友由於喜愛跳舞,而結識了很多舞友,於是他做了一個公眾號,把大家組織到一起。由於定位明確加上運營得力,目前擁有2萬多粉絲,用戶活躍度很高。在不接任何廣告和營銷植入的情況下,通過在線舞蹈教學服務,每個月收益就達到10萬元以上。類似的例子很多。
要素2之利益:
利益對於用戶來說,就是創業提供的內容有用。無論是能從中學習到新東西,還是單純的娛樂放松,或者是各種優惠信息,只要用戶覺得有用,那麽就可以認為內容對他產生了價值。
如果說興趣是吸引用戶的標簽,那麽利益是留存的關鍵。據研究表明,用戶每人打開的APP通常不會超過8個,公眾號推送的打開率也通常只有10%。說明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用戶可選擇的空間巨大,只有那些用戶認為有用的內容才值得留存。
同時,利益是雙向輸導的過程,當用戶從內容中獲得了利益時,內容創業者的勞動便創造了價值,那麽恭喜創業者,創業利益隨後即到。如六神磊磊在總結自己的成功時坦言自己只是一直在努力寫好文章,不知不覺就做到了。原因就是其內容帶來了高質量用戶,廣告主嗅著味道跟到,而豐厚的廣告便紛至沓來。
要素3之價值觀:
普通的產品和服務本身,通常是品質好壞的區別,只有在企業文化方面時才會涉及到價值觀。相比普通的創業行為,內容創業的產品和服務更加軟性化,其表現形式就在傳遞著創業者的價值理念。興趣是用戶的外在特征表現,真正能實現把用戶聚攏並長期留存的則是共同的價值感。這也是在世相賬號被封之後、新世相能迅速聚攏原有粉絲的根本原因。
公路商店則影響力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這個定義為年輕文藝生活消費指南的創業項目,從口號、文風到產品和營銷上,都充滿著濃濃的叛逆、自我的獨特之風。其叛逆而不墮落、自我而不封閉的亞文化價值觀,成為了獨特的符號。甚至在面對外界屢屢抄襲內容時,創始人的態度和他們一貫的價值觀保持著驚人的一致:不要抄、不許抄,給錢也不行!
在這個很多人稱為內容創業的春天到來之際,春天只是個季節,我們看到原野中的發芽開花,只是去年撕下成千上萬種子的一小部分,更多的種子無法成長而成為了土壤的一部分。陽光、水分和地里的肥料,看似豐富無限,其實都是有限的稀缺資源,種子們需要通過激烈競爭,才能努力爭奪到,才有可能成長。
對於內容創業者而言,基於共同的興趣和價值,可能比內容本身還有重要。未來可以重點考慮下細分行業或社群經濟,需求旺盛且市場空白較多。春天到了,每顆種子都有破土而出的機會,是種子就不妨撒下去試試。
註:本文刊於《創業天下》雜誌2016年2月,網發略有調整。
【作者介紹:螞蟻蟲,科技評論人,專欄作者。微信公眾號:螞蟻蟲(miniant-cn)】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螞蟻蟲,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註i黑馬訂閱號(ID:ihei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