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科技晨練丨樂視CES發布會再生變數:法拉第未來兩位重要高管離職

【Tech丨業界大事件】

樂視CES發布會再生變數:法拉第未來兩位重要高管離職

據Business Insider12月24日報道,在CES就要到來之際,法拉第未來卻失去了兩位高管。據悉,本次離職的兩位高管為法拉第未來產品營銷和增長副主席約爾格-薩默爾(Joerg Sommer)和全球首席品牌和商務官馬可-馬蒂亞奇(Marco Mattiacci)。一位消息人士稱,馬蒂亞奇和薩默的辭職也可被視為,法拉第未來在首款量產車型於CES消費電子展亮相前的開源節流舉措。兩位高管的薪酬十分高昂,他們的離職可為法拉第節省一筆資金。此外,匿名消息人士表示,馬蒂亞奇在離開法拉第未來前曾對賈躍亭表示,他對法拉第未來在CES上展出新車感到不安,因為公司還未做好準備。

蘋果手機更換電池預約爆滿 黃牛找到新“商機”坐地起價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蘋果手機的意外關機事件幾經周折,蘋果公司終於發布了“iPhone 6s 意外關機問題計劃”,稱符合條件的用戶可以免費更換電池。實際情況如何呢?更換計劃出臺後,不少消費者反映排隊難、預約難,有個別門店甚至“一號難求”。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網上的黃牛稱可以代辦電池更換,“預約號要多少有多少”,黃牛坐地起價、生意火爆,前段時間北京地區的預約號最低60元,現在情況雖然有所好轉,但也得50元才能預約。

工信部:手機預裝軟件需可卸載,禁止擅自收集用戶信息

據工信部網站12月23日消息,工信部網站當天發布《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提出,未經明示且經用戶同意,不得實施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開啟應用軟件、捆綁推廣其他應用軟件等侵害用戶合法權益或危害網絡安全的行為。此外,規定第七條明確:生產企業和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確保除基本功能軟件外的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可卸載。

上海今起可申請網約車經營服務許可 具體流程公布

據上海發布微博消息,12月26日起,上海市將正式受理網約車經營服務相關許可事項的申請,個人自行辦理須攜帶相關材料至戶籍所在地的區交通行政管理部門受理窗口提出申請,待背景審查通過後可辦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證》。21日上海市正式頒布網約車新政細則,文件規定:在滬從事網約車經營服務的車輛應在本市註冊登記、達到本市規定的可予以註冊登記的機動車排放標準、車輛軸距達到2600毫米以上;在本市從事網約車經營服務的駕駛員應為本市戶籍。

聖誕節到了 亞馬遜租飛機為Prime客戶送貨

據路透社報道,聖誕節來臨之際,為了使客戶盡快收到節日禮物,亞馬遜租用了40架噴氣式飛機,用於向美國各地的Prime客戶送貨。亞馬遜在美國擁有3500萬到5000萬Prime用戶。亞馬遜對這些Prime用戶的承諾是兩天內送貨上門,但該公司現在希望以更快的速度送貨。與大多數貨運飛機不同,亞馬遜租賃的飛機中途不停留,以節省時間。亞馬遜宣稱,使用租賃飛機送貨只是一種補充的送貨方式,其主要送貨方式仍然是委托FedEx和UPS這兩個快遞公司送貨。

微軟高管稱後悔強推Win10免費升級

微軟首席營銷官(CMO)克里斯·卡珀塞拉(Chris Capossela)在“Windows Weekly”播客中與保羅·瑟羅特(Paul Thurrott)和瑪麗·喬·弗利(Mary Jo Foley)進行對話時表示,對於“以過於激進的方式”推動用戶升級至Windows 10,他感到有些後悔。在免費升級截止的幾個月前,Windows 7和Windows 8用戶收到了令人迷惑的通知。如果點擊角上的紅色X按鈕,升級並不會取消,而是會通過計劃任務在後臺進行。

百度發布3D地圖 用無人機航拍采集影像

12月23日,百度地圖在“智能出行新啟點”生態大會上展示了“下一代地圖”在虛擬現實化、智能化、共享化、全球化四大方面的變革與創新,勾勒出人工智能時代地圖領域的發展新趨勢。會上,發布了極具未來感的3D地圖。百度地圖采用無人機航拍采集影像,借助3D重建技術,360度還原真實世界。這是國內首次在地圖應用實現真實3D,是百度“下一代地圖”在刻畫真實世界方面取得的一大突破。

IBM今年獲得超過7000項專利 成為當之無愧的專利之王

IBM日前宣布,該公司今年有望繼續成為在美國獲得專利數量最多的科技公司,從而連續稱霸24年。在2015年,IBM獲得了超過7335項專利,與2014年的7534項專利相比略有下降。IBM的一位發言人表示,其公司今年獲得的專利數量有望遠遠超過7000項。而實際上,2016年IBM還實現並創造了另一個里程碑:IBM今年獲得了1000多項人工智能和認知計算專利。據悉,同時IBM也是美國唯一一家連續三年獲得超過7000項專利的公司。

樂視收購Vizio尚未獲得政府批準 年內無法完成

根據Recode了解到的情況,樂視需要等到明年才能完成對電視機制造商Vizio總額20億美元的收購。這筆交易已經獲得美國監管者的批準,但中國政府尚未批準。“我們正在等待中國政府的批文。”樂視發言人在回應此事時說,“估計要等到明年第一季度初。”樂視希望通過對Vizio的收購增強其在美國的信譽和零售渠道,以此加快業務擴張。該公司一直希望在美國市場有所作為,他們還花費2.5億美元收購了雅虎之前位於聖塔克拉克的園區,並且招募了多名高管。

【Tech丨奇點】

中國科學家首次實現十光子糾纏 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由潘建偉院士帶領的中國科技大學量子技術科研團隊近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十光子糾纏,再次刷新了光子糾纏態制備的世界紀錄。這也是今年該團隊繼發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後,再次創造世界紀錄。盡管已經成為國際上量子領域的引領者,但潘建偉仍然十分謙遜。他說:“目前我們國家只有在一兩個點走在世界的前列,還不敢說領先,量子技術要達到國際上廣泛認可的領先還要花10~20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490

滴滴再次傳出裁員過半,出行獨角獸的未來依舊充滿變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05/160681.shtml

滴滴再次傳出裁員過半,出行獨角獸的未來依舊充滿變數
i黑馬 i黑馬

滴滴再次傳出裁員過半,出行獨角獸的未來依舊充滿變數

這已經不是滴滴首次傳出裁員傳聞。

i黑馬訊1月5日消息 今日中午,與uber中國合並之後的滴滴出行再次傳出裁員消息。滴滴出行營銷副總裁在微博上回應,“這純屬無稽之談。要再不信,等我們這個月工體開年會時,邀請你們多帶點人來親自數數好麽?”

今日,有媒體報道稱,滴滴最近正在裁員,滴滴各個業務線加起來將會有一半的員工被“優化”離職。文中提到,“今年光滴滴快車一個部門就新招進來了2000名以上的員工。此前的11月曾有消息說,滴滴即將裁員1000人,快車業務部門是重災區。雖然傳言很快被滴滴發聲否認,不過上述內部員工稱,10月初公司系統里還有8000多人,‘現在這個數字減少了近2000’。”

滴滴裁員傳聞已非首次,尤其是滴滴與uber中國合並之後。

2016年8月,滴滴宣布正式與uber中國合並,uber的數據和用戶全部被遷移到了滴滴,滴滴出行成為名副其實的獨角獸。當時人們樂觀地認為,滴滴從合並快的,到最終合並uber,已經取得了出行市場的最終勝利。

只是沒等滴滴收割勝利果實,困難卻接踵而至。一方面,易到用車和神州轉車強力阻擊,繼續打價格補貼戰略;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出臺的網約車細則給了滴滴當頭一棒。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幾乎都對專車與快車的車型、司機戶籍與牌照等條件進行了嚴格限制,如果嚴格按照地方公布的細則實施,滴滴司機將嚴重流失。

在司機和乘客方面,滴滴也已經逐步取消了對司機與乘客的補貼,而快車原本的收費標準也比之前漲了不少。這一舉措也引起了乘客和司機的不滿。

如今除了裁員,滴滴也屢次傳出估值虛高,而在地方政府的細則發布之後,滴滴尚未公布過融資消息,也沒有對外披露最新的估值。

2016年9月,富士康子公司鴻準宣布向滴滴出行投資1.198億美元,將持有滴滴0.355%的股份。根據投資金額和所占股份測算,滴滴當時的估值超過337億美元。而地方新政發布之後,有媒體曾報道,滴滴的估值已經縮水了一半。

如何撐起高估值成為外界普遍關心的問題,盡管滴滴也投資了共享單車ofo,開始試水賣車業務以及租車業務等等,但目前成效有限。

當前還處在政策實施的過渡期,路上依舊存在很多未符合要求的車輛和司機,只是隨著政策的靴子落地,已經沒有給滴滴留出太多時間。無論是轉型自己運營車輛招募司機,還是繼續沿用老路,這個故事都不會像之前的滴滴那樣性感,如何紓解自身業務的困局才是滴滴當下的關鍵。

以下為滴滴出行營銷副總裁的回應:

1、一年不到,我們又雙叒連著三次“被裁員“了:( 不過這次誇張到要被“裁員一半“了!再再澄清下這純屬無稽之談。要再不信,等我們這個月工體開年會時,邀請你們多帶點人來親自數數好麽?

2、合並優步後,到目前為止,滴滴的員工加起來是6800人,不知道內部員工說的8000多人的數怎麽冒出來的?還是說這莫名多出來的2000號人就是傳說被裁的數目?

3、任何一家公司,都會有正常的人員調整和員工離職。每個月也都會有員工因為績效或者規範等原因離開滴滴,但都是少量的,滴滴的做法和一般的互聯網企業通行的做法沒有什麽兩樣。

滴滴出行 裁員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858

滴滴再次傳出裁員過半,出行獨角獸的未來依舊充滿變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05/160681.shtml

滴滴再次傳出裁員過半,出行獨角獸的未來依舊充滿變數
i黑馬 i黑馬

滴滴再次傳出裁員過半,出行獨角獸的未來依舊充滿變數

這已經不是滴滴首次傳出裁員傳聞。

i黑馬訊1月5日消息 今日中午,與uber中國合並之後的滴滴出行再次傳出裁員消息。滴滴出行營銷副總裁在微博上回應,“這純屬無稽之談。要再不信,等我們這個月工體開年會時,邀請你們多帶點人來親自數數好麽?”

今日,有媒體報道稱,滴滴最近正在裁員,滴滴各個業務線加起來將會有一半的員工被“優化”離職。文中提到,“今年光滴滴快車一個部門就新招進來了2000名以上的員工。此前的11月曾有消息說,滴滴即將裁員1000人,快車業務部門是重災區。雖然傳言很快被滴滴發聲否認,不過上述內部員工稱,10月初公司系統里還有8000多人,‘現在這個數字減少了近2000’。”

滴滴裁員傳聞已非首次,尤其是滴滴與uber中國合並之後。

2016年8月,滴滴宣布正式與uber中國合並,uber的數據和用戶全部被遷移到了滴滴,滴滴出行成為名副其實的獨角獸。當時人們樂觀地認為,滴滴從合並快的,到最終合並uber,已經取得了出行市場的最終勝利。

只是沒等滴滴收割勝利果實,困難卻接踵而至。一方面,易到用車和神州轉車強力阻擊,繼續打價格補貼戰略;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出臺的網約車細則給了滴滴當頭一棒。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幾乎都對專車與快車的車型、司機戶籍與牌照等條件進行了嚴格限制,如果嚴格按照地方公布的細則實施,滴滴司機將嚴重流失。

在司機和乘客方面,滴滴也已經逐步取消了對司機與乘客的補貼,而快車原本的收費標準也比之前漲了不少。這一舉措也引起了乘客和司機的不滿。

如今除了裁員,滴滴也屢次傳出估值虛高,而在地方政府的細則發布之後,滴滴尚未公布過融資消息,也沒有對外披露最新的估值。

2016年9月,富士康子公司鴻準宣布向滴滴出行投資1.198億美元,將持有滴滴0.355%的股份。根據投資金額和所占股份測算,滴滴當時的估值超過337億美元。而地方新政發布之後,有媒體曾報道,滴滴的估值已經縮水了一半。

如何撐起高估值成為外界普遍關心的問題,盡管滴滴也投資了共享單車ofo,開始試水賣車業務以及租車業務等等,但目前成效有限。

當前還處在政策實施的過渡期,路上依舊存在很多未符合要求的車輛和司機,只是隨著政策的靴子落地,已經沒有給滴滴留出太多時間。無論是轉型自己運營車輛招募司機,還是繼續沿用老路,這個故事都不會像之前的滴滴那樣性感,如何紓解自身業務的困局才是滴滴當下的關鍵。

以下為滴滴出行營銷副總裁的回應:

1、一年不到,我們又雙叒連著三次“被裁員“了:( 不過這次誇張到要被“裁員一半“了!再再澄清下這純屬無稽之談。要再不信,等我們這個月工體開年會時,邀請你們多帶點人來親自數數好麽?

2、合並優步後,到目前為止,滴滴的員工加起來是6800人,不知道內部員工說的8000多人的數怎麽冒出來的?還是說這莫名多出來的2000號人就是傳說被裁的數目?

3、任何一家公司,都會有正常的人員調整和員工離職。每個月也都會有員工因為績效或者規範等原因離開滴滴,但都是少量的,滴滴的做法和一般的互聯網企業通行的做法沒有什麽兩樣。

滴滴出行 裁員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991

東方銀星大股東溢價逾10億元賣殼 股東格局複雜存潛在變數

主要股東惡鬥三年有余至今猶未了局,大股東急於脫身的東方銀星,可能將再次出現新的接盤方。

東方銀星1月9日晚間公告稱,其第一大股東當天已正式簽訂協議,轉讓所持該公司24%的股份。而接盤方將以高達22億元的價格,受讓上述股份。相較於東方銀星停牌前的價格,轉讓價溢價率接近一倍,溢價金額超過10億元。

高價買殼的接盤方,全面接管的態度已經非常明顯。一但轉讓完成,東方銀星的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化。但接盤方不得不面對的是,目前持股東方銀星31%的股東豫商集團,其與東方銀星的關系一直未見明顯緩和,將是此次交易的一個重要潛在變數。

溢價逾10億元買殼

根據東方銀星公告,1月9日,公司股東晉中東鑫建材貿易有限公司(下稱晉中東鑫)與招商局漳州開發區絲路新能源有限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招新能源投資(上海)有限公司(下稱招新能源)簽署協議,前者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將所持3072萬股股份轉讓給招新能源。

公開披露信息顯示,在轉讓前,晉中東鑫持有東方銀星4096萬股,持股比例為32%,為第一大股東。此次轉讓的3072萬股,占其總股本的24%。轉讓完成後,招新能源將以24%的持股比例,成為東方銀星單一第一大股東,晉中東鑫持股比例則降至8%。

招新能源此番受讓上述股份,付出代價極為高昂。根據公開披露,東方銀星上述股份共計作價22億元,約合71.61元/股,相較於東方銀星停牌前36.1元的股價,高出35.51元,溢價率高達98%以上。2015年8月,晉中東鑫受讓東方銀星2678.5萬股,作價8.02億元。此後,該公司陸續增持約1418萬股,涉及資金約4.9億元,前後動用資金近13億元,持股成本約合29.8元/股。據此推算,持股僅僅一年多的時間,晉中東鑫就已獲得120%左右的超額回報。

此番轉讓之前,晉中東鑫就已意欲脫身,此番轉讓所持股份,已是一年內第三次尋求買主。根據公開信息,2016年5月3日,東方銀星停牌,5月17日進入重組程序,但該公司最終還是以上證所規定了新的停牌時限,無法在停牌期間完成相關信息披露為由,終止了此次重組。當年9月8日,東方銀星再次停牌,但最後還是以流產告終。該公司隨後宣布,現有股東擬對所持股份整合,可能導致其實際控制人變更。

招新能源給出如此之高的溢價,在市場人士看來,轉讓對價的溢價部分,可以看作招新能源為獲得相應股份所支付的“殼費”。而晉中東鑫“賣殼”的跡象也非常明顯,雙方還約定,轉讓的股份過戶申請提交當日,晉中東鑫將其所剩余股份中766萬股、占東方銀星總股本6%的表決權,不可撤消的委托招新能源行使。

與此同時,在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時,雙方還簽訂了補充協議,明確約定晉中東鑫應協助招新能源完成上市公司相關董事、非獨立董事、監事以及高管的改選,並作為招新能源支付股權轉讓價款的附加條件。1月9日,李克海、王睿、王東三名非獨立董事,已向東方銀星提交書面辭職報告,辭去在董事會擔任的相關職務。目前,東方銀星已提名盧振威、肖洪光、曾祥義三人為非獨立董事候選人。

盧振威、肖洪光、曾祥義三命侯任董事,均來自招商局漳州開發區絲路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絲路能源)。根據簡歷資料,盧振威現任絲路能源董事、招商局新能源集團董事會主席等職,曾祥義為絲路能源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肖洪光則為絲路能源董事。1月25日,東方銀星將召開股東大會,對三人的任職進行表決。

複雜股東格局成潛在變數

對於買殼方來說,“十年九虧”的東方銀星,屬於相對理想的凈殼。而在付出了高額溢價之後,招新能源全面接管的跡象已十分明顯。

自從2006年以來,東方銀星已經陷入空殼化,多年來並無實際業務,營業收入長期徘徊不前。年報數據顯示,2006年,該公司營業收入為6607萬元,此後便一路細化,2007年、2008年分別為5445萬元、2600萬元,2009年更是僅有36萬元。此後,便一直在1000萬元左右徘徊。

主營業務陷入停頓,利潤更是長期虧損,一直為了保殼而苦苦掙紮。2006年以來的10年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東方銀星已經有9年出現虧損,累計虧損額約4600萬元,僅有2010年實現80余萬元的微利。2015年之前的兩年,東方銀星扣非後的凈利潤,分別虧損129萬元、71萬元。2015年,在營業收入僅有1312萬元的情況下,依靠收取的資金占用費、收回預付的土地轉讓款、股權轉讓等款項等,才實現凈利潤3861萬元。而2016年前三個季度,該公司凈利潤再次虧損515萬元。

正是因為如此,在東方銀星2015年的財務報表中,審計機構出具了非標準意見的審計報告。審計機構認為,東方銀星在未來的持續經營能力方面仍然存在一定不確定性。根據現行規定,對其持續經營能力,作為強調事項進行說明。

對於這種情況,在1月9日的公告中,招新能源表示,通過持有東方銀星股份,對東方銀星的業務、人力資源、財務等方 面進行戰略調整,提高上市公司的經營效益,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同時運 用上市公司平臺有效整合優質資源,改善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

盡管如此,東方銀星複雜的股東格局,是接盤者無法忽視的潛在威脅。2013年以來,圍繞東方銀星的實際控制權,其原銀星集團已與豫商集團對峙長達兩年,並在2014年10月前後進入白熱化。2015年8月,銀星智業集團在苦鬥兩年之後,選擇套現離場。此後,豫商集團不但沒有離場,反而繼續增持。

根據東方銀星披露,2016年10月14日,上海傑宇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傑宇)還以集中競價的方式,增持東方銀星128萬股,將持股比例從7.48%,提升到8.48%。而上海傑宇與豫商集團為一致行動人,截至目前,豫商集團持有東方銀星2882萬股,持股比例分別為22.52%,兩者合計持股比例為31%,為實際第一大股東,超過轉讓後招新能源持股比例。

雖然銀星智業集團已經退出,但豫商集團與上市公司的關系並未緩和。2015 年 9 月,因東方銀星股東拒絕了豫商集團的臨時提案,後者遂向法院起訴。一審判決敗訴後,豫商集團不服,並提起了上訴。但從去年4月中旬以後,東方銀星未再披露訴訟進展,目前情況尚不得而知。

豫商集團的態度,可能將成為影響此番交易的重要因素。2016年9月26日,籌劃重大事項失敗複牌,言及此事動因時,東方銀星就已明確表示,由於歷史原因,公司有關股東對於公司的戰略發展及轉型存在分歧,相關各方雖經多次溝通協商,意見始終未能達成一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630

銀行系、支付寶們戰事不斷,支付格局存三大變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12/160802.shtml

銀行系、支付寶們戰事不斷,支付格局存三大變數
劉曠 劉曠

銀行系、支付寶們戰事不斷,支付格局存三大變數

銀行系以牙還牙,也紛紛推出掃碼支付

互聯網的出現,讓國內眾多的傳統產業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在中國的傳統金融領域,他們也正在被移動支付、金融科技等新金融形態所沖擊,尤其是在第三方支付領域,新的移動支付正在顛覆傳統的支付方式。整個2016年,第三方支付市場發生了三個非常明顯的現象。

現象一:大平臺和公司紛紛收購第三方支付

2016年的1月份,小米科技通過6億元從捷付睿通股份有限公司手中收購支付牌照,隨後恒大集團5.7億收購集付通獲得支付牌照、萬達集團則以3.15億美元收購了快錢68.7%的股份、美的集團收購深圳神州通付100%股權、唯品會收購浙江貝付、美團點評也完成對錢袋寶的全資收購……

對於如此眾多的互聯網平臺和大公司花高價收購第三方支付牌照,這當然離不開央行在多地暫停對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發放,物以稀為貴,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價值也就愈發明顯。不過這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未來的移動支付趨勢,大平臺或者公司擁有自己的第三方支付也就相當於掌握了自己的金融命脈,否則只能依托於其他第三方支付平臺。

現象二:微信和支付寶二維碼支付正在全面向線下滲透

過去,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滴滴快的的支付戰、春季紅包戰中爭奪激烈時,傳統銀行們並不以為然,認為他們並不會給自己的線下刷卡消費帶來太大的威脅。然而到了今年,越來越多的線下超市和商家都在開始接入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用戶通過手機掃一掃二維碼付款正在成為一種新的支付方式。

即便是對於一些沒有刷卡機的小商家來說,他們也推出了個人的微信二維碼和支付寶二維碼作為客戶消費結賬支付方式,這無形之中對於傳統的刷卡造成了巨大的威脅。除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京東支付、百度錢包、蘇寧易付寶等也在開始向線下滲透,傳統的線下銀行支付正在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

現象三:中國銀聯牽手京東金融,傳統金融開始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

在春節即將到來之際,中國銀聯又牽手京東金融,二者將在支付創新、銀行卡服務、大數據技術、海外支付、農村金融等領域展開全面深入的合作。中國銀聯作為傳統金融機構領域的巨頭,京東金融作為互聯網金融科技領域的佼佼者,二者是想把科技與金融相結合,打造新的支付方式,傳統巨頭與互聯網巨頭的深度戰略合作對整個第三方支付行業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而在整個第三方支付市場,中國銀聯和京東金融僅僅只是掀起了傳統金融與互聯網平臺合作的開始,未來必然還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平臺開始合作,第三方支付行業格局還將會發生變化。

銀行系以牙還牙,也紛紛推出掃碼支付

對於掃碼支付,其實早在2014年,就曾因為安全隱患被一度叫停。不過經歷了兩年多的發展,技術也相對成熟,如今掃碼支付成為了線下支付的新寵,受到越來越多用戶的追捧。眼瞅著微信和支付寶的掃碼支付正在全面吞食線下的支付市場,銀行們也開始著急了。

上一次面對余額寶理財產品的挑戰,隨後銀行們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寶寶類理財產品,如今銀行們紛紛搶灘掃碼支付。盡管總是比微信支付、支付寶們慢了半拍,但是銀行們依托過去的用戶和線下資源積累,其反擊實力自然不可小覷。

建行推出了“龍支付”、農業銀行推出了“K碼支付”、交通銀行推出了“立碼付”、工商銀行、郵政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等也都推出了二維碼轉賬支付方式。與微信支付、支付寶這類第三方支付相比,銀行系的二維碼個人付款、收款都沒有手續費,而且個人間交易資金實時即可到帳。而如今的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卻要開始對提現加收手續費,支付賬戶內的資金也不能再免費回到個人銀行賬戶。

此外,相比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臺來說,銀行系在安全上也有著更高的保障,尤其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他們會願意使用銀行系的二維碼支付來消費。

中國銀聯合縱聯橫打響反擊戰

面對以微信支付、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所帶來的沖擊,中國銀聯必然不能坐以待斃。憑借著過去數年的積累,中國銀聯打下了深厚的線下金融基礎,同時也積累了上千萬的線下合作商家。對於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沖擊,中國銀聯合縱聯橫,打響了反擊戰。

合縱聯合一:聯合蘋果、三星等手機廠商推出雲閃付

面對二維碼支付,中國銀聯聯合手機廠商們開始推出了雲閃付,於是以Apple Pay、三星pay、華為pay、小米pay等為代表的手機NFC支付方式也在興起。先是科技巨頭蘋果的Apple Pay殺入中國移動支付市場,盡管它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但是卻引發了三星、華為、小米等安卓手機的跟風,隨後三星pay、華為pay、小米pay等雲閃付紛紛興起。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這種雲閃付對於設備有一定的要求,它的支付功能需要有非接觸式支付功能的POS機支持,但是要普及這種POS機卻並沒有那麽輕松。一方面,商家們都需要更換新的POS機,這無形之中增加了成本,很多商家自然也就不願意更換設備,它推廣起來必然有一定的難度。

另一方面,Apple Pay、三星pay、華為pay、小米pay雖然依托於自己的智能手機已經具備了足夠的用戶,但是要想把這些智能手機用戶轉化為自己的手機支付用戶,並沒有那麽輕松。既然沒有用戶作為根基,那麽商家自然也就不願意去購買新的設備來支持雲閃付。

盡管銀聯聯合各手機廠商推出的各種“Pay”進展不太順利,但銀聯並沒有偃旗息鼓,他們又向支付寶、微信支付發起了更猛烈的攻擊。

合縱連橫二:聯合銀行們推出二維碼支付

2016年12月12日,中國銀聯正式推出銀聯二維碼支付標準,重新“殺”回二維碼支付市場,這是繼央行承認二維碼之後,中國唯一的卡組織發布的合規掃碼標準。中國銀聯正在聯合數家發卡行以及第三方支付平臺,反撲被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把守的線下掃碼支付市場。

目前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機構通過直連銀行,繞開卡組織進行網絡支付,采取的是三方模式。而中國銀聯所推出的二維碼支付是遵循現有銀行卡支付的四方模式,四方模式相比三方模式而言,合作各方利益都能受到保障,尤其是銀行們願意參與。

此外,銀聯二維碼支付仍然基於銀行賬戶,不存在因資金沈澱在虛擬賬戶而帶來金融風險,消費者的資金安全也更有保障。中國銀聯的入局,會對當前的二維碼支付市場格局產生重大影響,也將會削弱支付寶和微信掃碼支付的雙寡頭地位,但是這種卡組織的加入本身會增大支付交易的成本,中國銀聯的掃碼支付任重而道遠。

合縱連橫三:牽手京東金融,進軍新支付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了中國銀聯與京東金融的攜手,很明顯中國銀聯此舉劍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如果說銀行卡是第一代支付產品,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掃碼支付是第二代支付產品,那麽此次中國銀聯與京東金融此次牽手之後,就是要著眼下一代的新支付產品。中國銀聯要借助京東金融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先進技術,來打造新一代支付方式,真正對支付寶和微信掃碼支付實現顛覆。

2016年9月,京東金融與銀行合作聯名電子帳戶,推出了“白條閃付”,這正是搭載銀聯的雲閃付技術,實現了新支付體驗的嘗試。未來,京東金融將金融產品或服務區連接金融機構,產品的叠代讓新技術能迅速落地,因此,與銀聯在新支付領域的合作充滿想象空間。

新科技的快速發展讓我們很多人都難以想象,而未來新技術對於支付行業的改變也會超乎我們很多人的想象,在新技術的推動下,支付行業的用戶需求也會不斷發生變化,那麽未來支付市場的格局也將會發生變化。

第三方支付,將在三大領域迎來變數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目前在掃碼支付市場的雙寡頭格局正在被銀行和銀聯系們所推出的掃碼支付所打破,彼此之間的市場爭奪將會越來越激烈。而中國銀聯牽手京東金融則已經開始在一些支付領域進行了初步探索:雙方共同定制標準聯名卡產品,服務銀聯發卡成員機構;同時,共同推動農村電商和配套金融服務;積極探索海外支付市場布局;以及在大數據技術和風控領域進行深入合作。從他們之間的合作來看,未來支付市場格局將會在三大領域存在較大變數。

變數一:新科技支付

其實,支付寶和微信的掃碼支付能夠流行,就是科技支付對過去傳統支付方式的一種改變。不過這種掃碼支付還只能算是科技支付的第一代產品,未來還有第二代第三代科技支付產品的出現,新科技支付產品必然會對舊科技支付產品造成沖擊,甚至是顛覆,這也就是中國銀聯此番要聯手京東金融科技的重要原因所在。

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甚至連手機都不用帶了,只需要刷臉支付就可以。中國銀聯與京東金融牽手發力下一代支付產品僅僅只是開始,銀行們也已經意識到科技支付的重要性,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想必也不會沈迷於掃碼支付,一場由新科技引發的支付大戰才剛剛打響。

變數二:農村支付

從目前支付寶和微信的掃碼支付來看,主要是在一二線城市,尤其是年輕人群體中較為流行,但是這種新的掃碼支付在廣大的農村地區普及率還非常低。對於那些偏遠地區的農民們和農村市場來說,他們仍然使用現金支付較多,其次便是刷卡支付了。

如今掃碼支付還沒有真正打入農村市場,銀行系們已經開始意識到農村支付市場的重要性,這個領域的支付市場格局還沒有確立下來,誰能夠率先打造最適合農民的新支付工具,誰就能夠第一步占領這個支付市場。

變數三:海外支付

對於海外支付市場,過去中國銀聯在這個領域也已經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不過支付寶正在開始瘋狂搶奪海外支付市場,微信支付也在暗自發力,海外支付市場的爭奪戰在不斷升級。

在國內的支付市場,支付寶通過借助口碑迅速籠絡商家,而微信支付則通過自身龐大的用戶量實現了對眾多商家的自動覆蓋。那麽,在國際市場,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要如何搶占線下的商家市場,這個是擺在他們面前的一道難題,相比國內移動支付市場來說,海外支付市場仍然存在較大的變數。

作者:劉曠,以禪道參悟互聯網,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

銀行 支付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976

人民幣漸趨平穩 今年變數在美元

從去年底的“破7烏龍”,到今年以來的穩中有進,人民幣走勢出現了“V”形反轉,市場的貶值預期也在逆轉。截至2月6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收盤價報6.8637,較去年最低點升值近2%。

與此同時,美元指數也於近期開始下跌,目前在99.8左右徘徊,較去年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的最高點(103.8)下跌近4%。那麽,在國內金融和資產泡沫有可能發酵和美元變數激增的背景下,“雙錨”匯率形成機制的人民幣匯率,2017年將何去何從?

內“錨”有望趨穩

2015年的“8·11”匯改讓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制采取了“雙錨制”,即中間價取決於市場供求變化以及境外市場的波動,前者通過每日下午4:30的收盤匯率體現,後者通過隔夜一籃子貨幣匯率的變化體現。自此,“雙錨”開始共同決定人民幣匯率。

春節後第一個交易日(2月3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8556,下午4:30收盤價報6.8740,二者偏離幅度高達184個基點,頗為蹊蹺。對此,外匯專家韓會師認為,這種即期匯率全天在中間價上方大幅偏離的情況,一般意味著當天銀行結售匯市場存在較強的購匯壓力,全銀行體系的當日結售匯很可能是逆差。

韓會師分析稱,“參考收盤價”和“參考一籃子貨幣”相結合的定價規則下,收盤價對中間價的偏離幅度直接決定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能否跟隨國際市場美元的波動而波動。收盤價對中間價的偏離幅度越小,人民幣對美元大幅雙向波動的難度越低。除非美元繼續大幅下跌,否則人民幣在短期內挑戰6.85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教授、天風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看來,去年形成的“雙錨”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是人民幣對外的“錨”,想要市場交易者相信和堅持這樣一個機制,更為重要的是找到人民幣對內的“錨”。

而所謂對內的錨就是“整個實體經濟和產業資本的ROE(凈資產收益率),這才是人民幣貨幣定價的基石。”他稱,本國貨幣定價的基石受到長期的金融泡沫和資產泡沫的沖擊嚴重。

春節前後,央行全面上調貨幣政策利率,市場人士認為,此舉旨在“去杠桿”,防範金融風險和抑制資產泡沫成為2017年宏觀貨幣政策的導向。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給2017年的貨幣政策明確定調: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適應貨幣供應方式新變化,調節好貨幣閘門,努力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和機制,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

劉煜輝對第一財經記者稱,約束金融泡沫和資產泡沫的過程就是一個找“錨”的過程,也就是重建人民幣貨幣定價基石的過程。如果中國能夠堅定不移地堅持去年7月以來形成的抑制資產泡沫、控制金融風險的政策導向,現行的“雙錨制”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才有望常態化,並且逐步穩定人民幣的匯率預期。反之,如果金融泡沫和資產泡沫不斷發酵升級,那麽這一匯率形成機制在市場上受到的質疑和沖擊就會越來越大,人民幣就不能擺脫貶值的壓力。

美元變數激增

所謂的“變數”則主要來自海外,包含了以美國為主的經濟和政治不確定性——美聯儲1月會議並未顯露鷹派信號,3月加息的概率幾乎被腰斬(9%),市場對2017年首次加息時點存在明顯分歧;此外,“近期特朗普團隊對‘弱美元’的推崇部分導致美元指數跌破100,市場對其一系列刺激政策(財政和貿易)上的不確定性等因素都利空美元指數。”資深外匯交易員崔榮對第一財經記者稱。

盡管中國正極力弱化美元對人民幣的牽制,但美元仍是一個核心變量。當前,各界對強美元周期的可持續性出現了分歧。

在特朗普去年11月當選後,美元和美股便走出了波瀾壯闊的“特朗普牛市”行情。因為市場開始提前將新政府大力推行財政刺激、重振美國經濟的政策納入預期,美元指數也一路突破了100大關,並在12月一度逼近104,市場樂觀情緒在短期內到達頂峰。

當時,第一財經記者采訪多方機構、學者後發現,保守方認為,今年美元指數將到達105,而較為樂觀的人士則預計,此輪強美元周期可能會沖上110點,甚至更高。

眼下,當市場回歸理性,看得更多的則是特朗普究竟做了什麽而非說了什麽。未來,美元的強弱將取決於兩點——美國經濟基本面以及特朗普的財政刺激政策的具體落實。

就基本面而言,美國的複蘇正在引領全球經濟上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月時大幅上調美國經濟增速預期,IMF上調美國2017年和2018年增速預期至2.3%(+0.1)和2.5%(+0.4)。

此外,美聯儲1月的政策聲明提及,“就業增長保持穩定,就業率在低位徘徊”。上周五公布的1月非農就業數據更是大超預期,新增就業人數高達22.7萬人,遠高於新增17萬人的預期值,失業率為4.7%。不過時薪增長0.1%,不及預期(0.3%)。

招商證券(香港)宏觀研究副總裁宋林對第一財經記者稱:“總體而言美聯儲態度更偏謹慎,FOMC(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部分投票委員也輪換更新,今年鴿派委員數量增多,預計5月或6月加息可能性更大。”眼下,美聯儲維持2017年2次加息判斷,若屆時預期落空,料將打擊美元上行動能。

對美元而言,最大的不確定性在於政策層面。特朗普財政刺激的核心在於減稅和擴大基建投資。減稅主要包括下調個人所得稅率和企業所得稅率、投資稅率以加速經濟增長。個人所得稅方面,其計劃將現行的8級稅率簡化為4級稅率;企業方面,大幅下調所得稅稅率至15%,下調投資邊際稅率。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張明則認為,已經較高的債務負擔將會制約美國政府財政政策的潛在擴大力度。相比里根時期,美國聯邦債務規模/GDP比值從1986年的不足50%飛升到了當前的 103%。然而,特朗普設想的減稅激進程度卻遠超里根,因此美國當前的財政狀況能否承受如此激進的減稅仍然存疑。

最後,市場仍在擔憂,此前多次劍指中國為“匯率操縱國”的特朗普會否再度正式提出此事?就在前不久,美國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納瓦羅表示,歐元像“隱性德國馬克”,其偏低的幣值讓德國相對於其貿易夥伴更具優勢,歐元此後持續大漲。

“2017年,中美關系是中國面臨最大的外部不確定性因素。”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稱,包括中美雙邊在貿易方面的可能沖突(貨幣操縱國的標簽和對中國進口商品征收45%的關稅)以及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對全球的影響。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則認為,中國有手段應對特朗普可能的貨幣操縱指控,一旦特朗普宣布指控,中國可以放手讓人民幣匯率進行市場化調整,但中美間更應通過貨幣政策、資本流動管理等方面協作,達成縮小美國貿易逆差,改善中國經濟及國際收支結構的共贏局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495

脫歐法案再遇變數,議會要求擁有更大決定權

“脫歐”法案在英國上院再次受挫,議員以366票對268票贊成對“脫歐”法案的最終條款進行一次“有意義”的議會投票。

英國議會上院本周二(當地時間7日)投票要求政府在“脫歐”法案中加入相關內容,以保證議會對英國在何種情況下能夠“脫歐”擁有更大決定權。

而在經過3小時的激辯之後,議員再次修改這份授權梅向歐盟啟動“脫歐”談判的法案。這是英國政府向議會提交“脫歐”法案以來遭受的第二次挫折,但議會網站顯示,當天的投票人數是上院自1993年以來最多的一次表決。

從上月28日期,“脫歐”法案就在英國下院獲得通過,並開始接受上院審議。但是,英國上院的報告認為英國沒有法律義務向歐盟支付大約600億歐元的“分手費”。

而且,英國上議院上周三以358票贊成、256票反對否決了特蕾莎·梅首相的脫離歐盟方案,並提出一項修正案,要求在“脫歐”法案中增加確保在英國生活的歐盟公民在英國“脫歐”後能繼續享有目前的權利。

最新的決定是,議會將有權對政府與歐盟談判達成的“脫歐”協議進行表決,如果議會最終否決該協議,英國將在未能與歐盟達成任何協議的情況下“脫歐”。

周二的決定意味著,關於英國“脫歐”,還需要在兩院分別投票通過才行。有一些議員認為,這樣反複地投票會最終否決“脫歐”,但是也有人堅持認為,不管法案是否通過,英國最終還是會與歐盟分手。

另外,有一些議員們對周二的結果表示很失望,表示將會在法案回到下院時再次出擊。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戴維·戴維斯指責部分上院議員是在故意阻礙英國“脫歐”。

按照英國議會程序,經上院議員修正的“脫歐”法案將發還下院繼續討論,上院提出的修正案有可能被下院投票推翻。如果上下兩院始終無法就法案內容達成一致,根據英國《議會法案》,下院有權繞過上院直接通過法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758

全球頭條丨 新醫改法案面臨變數 特朗普放狠話相威脅

——華爾街日報——

【英美對中東航線實施電子設備攜帶禁令】當地時間21日,美國國土安全部宣布,因受恐怖襲擊威脅,美國對中東、北非8個國家的10個機場直飛美國的非美國航空公司航班實施禁止攜帶大型電子產品登機的禁令。該禁令即刻生效。隨後,英國首相發言人表示,英國政府將參照美國的做法,針對土耳其、黎巴嫩、約旦、埃及、突尼斯和沙特等6個中東國家飛往英國的航班采取相似的禁令。首相發言人在聲明中表示,英國政府理解新的禁令對乘客及航空公司帶來的不便,但政府的首要任務是確保英國的國家安全。

——Reuters——

【歐盟和德國官員警告美國:修訂稅率時須遵守世貿組織規則】歐洲和德國的高級官員周二警告美國政府,在修改其稅法時,應該銘記美國的國際義務和世貿組織規則。德國經濟部副部長Matthias表示,世貿組織在貿易爭端中的調解作用舉足輕重,作為自由貿易最重要倡導國之一的美國應該明白保護世貿協定的意義。德國經濟部長Brigitte Zypries此前曾表示,若美國有意修改某類進口商品稅率,德國將在世貿框架協議下提起訴訟。

——Bloomberg——

【特朗普警告共和黨人:若不支持新醫保法案將會丟掉議員席位】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二在一場共和黨閉門會議中警告黨內成員,若不支持現在政府提出的新醫保法案,則很多人將會在2018年的中期選舉中丟掉議員席位。盡管特朗普做出強硬表態,但眾議院保守團體眾議院自由黨團(House Freedom Caucus)的領袖Mark Meadows表示,保守團體尚有足夠的票數阻止該法案通過。

——CNN——

【白宮發言人:新醫改法案面臨大量變數】白宮發言人斯派塞周二表示,總統特朗普很可能在醫改法案投票前要求對法案作出更多的修改,而且後續的修訂還會接踵而來。為減少新法案實施的阻力,共和黨周一提出新醫改法案的修正案,周二則與特朗普召開會議對新醫改法案修訂細節作出投票。若無法拿出令人滿意的新法案,特朗普將面臨無法履行取代奧巴馬醫改的承諾。

——BBC——

【退歐日期臨近,高盛確認倫敦業務將轉至歐洲】高盛宣布將從倫敦轉移部分業務至歐洲新建分部。高盛國際部負責人理查德表示,因英國退歐的日期已定,高盛的業務轉移只是應急計劃的實施,此次業務轉移並非意味著倫敦分部需要裁員。新建的歐洲分部初步人員規模在數百人內,並且員工從歐洲各國招聘。理查德補充道:“高盛已經在德國和法國取得了相應的金融執業資格,在未來的十八個月內,在歐洲大陸上將會實現擴張。”

——英國金融時報——

【英國二月CPI三年來首超2%】英國2月份CPI增速升至2.3%,大幅超過英國央行2%的預期,也是自2013年底來首次超過2%的目標。英國央行表示,此次通脹提升得益於退歐以來英鎊的疲弱以及全球油價的上漲,預計2018年第二季度的通脹將能達到2.8%的峰值。

——印度經濟時報——

【三星推出語音助手Bixby挑戰蘋果Siri】三星宣布,在新推的旗艦手機Galaxy S8中將會加入名為“Bixby”的語音助手,屆時將與蘋果的“Siri”一較高下。同時三星將向第三方軟件開發商提供工具,幫助他們開發適用於“Bixby”的app 。三星表示,軟件本不是公司的強項,但鑒於與谷歌公司的合作協議,三星需要對安卓系統提供軟件支持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359

百度外賣“賣身”疑雲,事件瞬息萬變,也許還有變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508/162970.shtml

百度外賣“賣身”疑雲,事件瞬息萬變,也許還有變數
財經雜誌 財經雜誌

百度外賣“賣身”疑雲,事件瞬息萬變,也許還有變數

雙方還在博弈,事件瞬息萬變,也許還有變數。

來源 | 財經雜誌(ID:i-caijing)

文 | 張珺

對於市場上百度外賣“賣身”的傳聞,《財經》記者獨家獲悉,百度方面已與順豐接觸一年以上,但一直沒有進入實質性階段,此舉在順豐2017年2月完成借殼上市後步伐加快。

但是一直到兩個月之前,雙方洽談的都是融資而非“賣身”,融資金額在2億美元上下,此外還包含順豐和百度集團簽署的一攬子協議。

timg (1)

一位接近百度外賣的人士向《財經》記者透露,在百度外賣於2015年7月進行第一輪獨立融資後不久,其和順豐就已經開始接觸,至今已經一年半有余。但是此前一直停留在“保持接觸”的層面上,沒有開展實質性動作,主要原因是順豐“自己資本的問題還沒有搞定”。

轉折點發生在2017年2月24日,順豐控股在深交所上市,其大的資本操作告一段落。一位資深行業人士對《財經》記者說,去年到今年是整個快遞行業的上市潮,其大背景是快遞行業的增速正在放緩,如果這兩年還不上市就會很危險,將來很難去以一個比較高的價格融資。

“增速放緩了,所以大家需要有錢進來去開拓其他領域。”上述行業人士說,順豐在O2O外賣配送表現得最為積極。“他們之前錯過了電商的發展,覺得O2O這件事情是有可能彎道超車的,順豐在嘿客失敗、順豐優選也不算成功這兩個前提下,他自己還是認為O2O值得做。”

上述接近百度外賣的人士表示,近半年來順豐意願逐漸加強,其體現之一是順豐和百度外賣在很多站點深度合作,比如在北京的國貿站,就是順豐的人員在幫百度外賣進行配送。“順豐想通過自己的運營去了解一些關鍵的信息,不是通過PPT和展示的材料。”

但是另一方面,順豐也還在遲疑。一位接近百度外賣代理商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百度外賣高層曾透露四月份將有重要消息宣布,但是四月份已過,仍未有任何消息流出。“雙方還在博弈,事件瞬息萬變,也許還有變數。

1

不過該人士說,一直到兩個月前,其獲得的消息還是——順豐和百度外賣是按融資進行談判的,並且融資金額不大,在2億美元左右,此外還包含了順豐和百度集團的一攬子協議。

這里說的“一攬子協議”或與百度無人駕駛有關,雙方都對此有需求。對於順豐來說,其可以獲得百度無人駕駛的“能力”;對於百度來說,這事實上幫助了其無人駕駛的落地。“無人駕駛想在家用轎車上實現挺難的,在貨運上實現可能性要好很多。”他說。

另據一位接近百度外賣部門的百度員工向《財經》透露,其兩個月前了解到的版本也是融資的說法。“前段時間外賣是在搞融資,有投資方要投資是肯定的。”

為何一直以來的融資會演變成市場上的“賣身”傳聞?

“這個事情不透明的地方就在這兒。”上述接近百度外賣的人士說。他猜測有以下幾種可能性:第一,有百度外賣或順豐的競爭對手放風;第二,順豐放風逼百度;第三,百度改變主意,認為投資2到3億美元也解決不了問題,不如直接賣給順豐或者讓順豐控股。

但是一位接近順豐的人士認為,以順豐的風格,除非價格非常便宜,否則不會真的買下來或者控股。他對《財經》記者算賬,百度外賣上一輪融資是按照投後20億美元去做的,就算這一次按照15億美元融資,要過半的股份也得7到8億美元,這對順豐來講還是有點多了。“7到8億美金,接下來的投入還得按照一年4到5億美金投入做,那又是何必呢?”

如果真的要收購,或者占大股份,除非百度降價,降得很猛。”這位接近順豐的人士說,如果只是投資,協議又很好,投資就能拿很多數據,“能投肯定不買”。

上述行業資深人士認為,除了在價格方面猶豫之外,更重要的是百度外賣對於順豐進入該領域到底有多大幫助存疑。“這個業務能不能賺錢?百度外賣到底靠不靠譜?為什麽美團外賣、餓了麽的速度比百度快那麽多?他們還沒有看清楚。”

不過他也表示,事件瞬息萬變,仍有不確定性,最終“賣身”也不是不可能。

據比達咨詢2017年Q1外賣市場報告,百度外賣市場份額17.3%,位列第三,相較2016年的18.5%有所下滑。在該季度,餓了麽和美團外賣市場份額分別為36.5%和33%。不過據美團點評副總裁兼外賣和配送事業部總經理王莆中在一次媒體交流中透露,目前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已超過54%。

據《財經》了解,華興也曾撮合將百度外賣賣給美團外賣。但一位接近美團點評高層的人士對《財經》表示,他們認為百度外賣在全國市場所占份額太小,雙方合並價值不大。“除非價格足夠足夠低,否則不會考慮。”不過這樣的接觸發生在2015年底大眾點評和美團網合並之時及之後一段時間,雙方已經有一年沒有任何接觸。

此前一系列事件表明,百度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陸奇到任之後,已決心對百度O2O業務進行大調整。

一位百度糯米相關人士對《財經》記者說,百度糯米大多數部門裁員在30%及以上,受災最嚴重的是產品、技術、市場部門。另據一位百度內容生態相關部門人士說,前兩個月收到很多百度糯米的轉崗簡歷,這說明裁員情況屬實。

《財經》此前報道,O2O業務線的調整早在2016年年底就已開始。一位百度人士告訴《財經》記者,百度糯米在縮編和內部優化,實習生名額全部被砍,有的人被直接勸退,也有一部分人主動離職。

timg (2)

“部分是效益不好,去年年終獎拿得很少,有的不滿,或者說有點失望。”除了人員調整外,百度糯米從去年年底還開始嚴控預算、壓縮成本。

5月2日,百度戰略副總裁金宇轉崗百度資本任合夥人,兼任COO陸奇的顧問。金宇於2013年加入百度,此前擔任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在2016年百度戰略顧問何海文離職後接替其職務,為百度集團戰略部負責人。

金宇曾是“百度O2O戰略最積極的鼓吹者”,他的轉崗被業界認為是百度戰略大調整的一部分。而隨著百度外賣等虧損項目相繼“出清”,百度過去整個圍繞O2O戰略所做的諸多業務布局也將迎來全面整肅。

百度外賣 順豐控股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580

康達爾財報審計再現變數,離退市警示僅剩一個月

康達爾(000048.SZ)4日晚間宣布,將不予提交第二大股東京基提出的《關於聘請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為公司2017年度報告審計機構的議案》給2018年第四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同時,康達爾宣布取消第四次臨時股東大會的召開。

康達爾第一大股東華超投資與京基在聘請哪一家審計機構上無法達成共識,以致上市公司2017年年報、2018年一季報難產。

從公開信息來看,由京基提請召開的第五次臨時股東大會定於7月27日召開,以審議聘任審計機構的議案。7月2日前,康達爾無法披露定期報告將成大概率事件,屆時康達爾將面臨退市風險。

京基不願康達爾被退市,否則數年的部署經營將付諸東流。第一財經從京基內部人士處獲悉,今年5月末,京基向證監局遞交了一份解決問題的方案,並表明願意接受監管部門協調。

財報難產或被退市

康達爾與京基之間,綿延著近3年的股權糾紛。從公開信息來看,2015年8月,京基在二級市場以自有資金買入康達爾股份。

但在此之前,2013年,林誌等賬戶買入康達爾,他們被認為與京基關系匪淺。林誌等人持有的股份後悉數轉讓給京基,康達爾對這部分股權有異議,因此在後續的股東投票中不認可京基的有效表決權。

目前,華超投資持有康達爾31.66%的股份,而京基持有31.65%,第一股東和第二股東的持股相差無幾。

事實上,康達爾已無法再維持局面的微妙平衡,也等不及第一大、第二大股東拼出結果的一天。因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2017年年報及2018年一季報,康達爾股票已於5月2日開始停牌。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若7月2日前無法披露年報、季報,公司股票將於7月2日複牌,而深交所將對公司股票交易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若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後,公司兩個月內仍未能披露報告,深交所將可能暫停股票上市;若股票被暫停上市後,兩個月內仍未能披露報告,深交所將可能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康達爾的燃眉之急是,聘請審計機構,展開審計工作,盡快披露定期報告。但問題在於,華超投資、京基在聘請哪一家審計機構上無法達成共識。

康達爾欲聘請的審計機構瑞華此前已與康達爾有數年合作。但瑞華因在執行審計業務過程中未能盡責,被監管部門要求整改。2017年2月28日,康達爾宣布,2016年度審計工作改為中審亞太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康達爾與中審亞太的合作短暫,當年10月,康達爾已迫不及待宣布,董事會擬聘請瑞華為公司2017年度財務審計機構和內控審計機構。

今年2月,康達爾召開2018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聘請會計師事務所的議案,但在京基和中小股東的棄權、反對下,此議案沒有得到通過。4月,康達爾召開2018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相關議案依然沒有獲得通過。

來自京基內部的消息是,瑞華曾被要求整改,京基不認同其審計能力。而康達爾董事會認為,瑞華曾為300多家上市公司提供主審服務,可信賴、具高品質的專業能力。

關於瑞華的最終結果是,5月31日,康達爾公告,收到瑞華的函件,函稱經研究,不承接公司2017年度財務審計和內控審計業務。

京基向證監局交方案

在討論下一步的解決方案之間,應須討論康達爾在致力聘請瑞華的過程中是否存在不合規行為的問題。

5月31日,康達爾在那份來自瑞華不承接公司審計業務的公告中,還無意披露了公司與瑞華交往的過程。

公告顯示,康達爾已與瑞華完成前期的審計工作。公告透露,瑞華於2017年11月開始預審;2018年1月3日,康達爾便與瑞華簽訂了年報審計業務約定書及內控審計業務約定書,公司董事會、管理層即與瑞華就審計事宜展開多輪溝通,於1月31日支付了審計費用。而瑞華於4月9日向公司提交報告初稿,並於4月20日提交了最終的審計報告修改稿。

但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修訂)》第6.7條,“公司聘請或者解聘會計師事務所必須由股東大會決定,董事會不得在股東大會決定前委任會計師事務所”。康達爾公司章程也有相關規定。

北京方利律師事務所創始人賈瑞果表示,康達爾的做法有違深交所和公司章程規定,並不合理。

第一財經向一名財務顧問、資深投行人士咨詢,該人士表示:“在得到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前,上市公司與意向審計機構接觸,可進行初步商談、確認費用等,即使簽約定書也無不可,但這份約定書應該是股東大會同意後才能生效。而康達爾不合規的關鍵處是已支付費用,並開展審計工作。”

該人士進一步表明,“上市公司應在上一年度股東大會上便進行聘請下一年度審計機構的工作。”

對於這個指控,康達爾沒有正面回應第一財經,僅表示以公司公告為準。

該人士認為,按目前情況來看,康達爾很難在7月2日前披露定期報告。“但一般情況下,在深交所對康達爾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的兩個月內,監管層通常會出面協調。”

來自京基核心人士的消息表示,“5月底,公司已向證監局遞交解決問題的方案及建議,願意接受監管部門協調,盡早解決年審會計師事務所選聘問題”。

京基如今尚未上市,市場普遍認為,京基入股康達爾,一為其土地資源,二為上市平臺。京基自然不願看到康達爾退市的結果。

第一財經了解到,京基的建議主要有兩個方案,一是建議由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或其他獨立第三方推薦專業的會計師事務所;二是建議由華超或康達爾董事會、京基各向股東大會提名一家事務所,由股東大會審議表決。

京基提請的第五次臨時股東大會定於7月27日召開,審議《關於聘任會計師事務所的議案》,京基提名的是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

不過在此之前,7月13日,同樣由京基提請召開的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將舉行,目的是審議罷免公司董事長羅愛華的董事職務、總裁季聖智的董事職務的兩份議案。這是京基第三次提請罷免康達爾高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3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