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央行決心是最大變數 施慧雅

1 : GS(14)@2012-08-07 11:32:5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k2_ek2a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759

財經專題:金融業興旺 小心有變數 港經濟吉星高照

1 : GS(14)@2013-02-11 17:49:3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211/18162675


【過往蛇年經濟表現】
2001
「911」恐襲 美狂減息救市
「千禧年」的科網泡沫爆破已拖累全球經濟放緩,踏入01年美國更發生「911」恐佈襲擊事件,令全球貿易大幅減少,對當時已經濟低迷的香港更可謂雪上加霜,航空及旅遊業所受的影響最大。美國聯儲局雖然在當年共減息11次,但亦未能刺激經濟增長,經濟在11月陷入衰退,引發全球裁員潮。
[■「911」恐襲] ■「911」恐襲
恒指瀉33% 樓市插一成
香港恒生指數在當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報11397.21點,按年大跌24.49%。若以全年計,港股排亞太區倒數第二,僅較深圳A股好一點。港股總市值由00年的48,952.88億元,下跌20.64%至01年的38,849.19億元。若以農曆新年計,恒指蛇年收報10832.74,較龍年跌32.5%。
樓市於01年亦隨經濟下滑而陷入谷底,全年樓價下跌一成,豪宅則跌一成半。政府全年賣地收益勁跌六成。
商業方面,豪宅租金下調10至15%,甲級寫字樓租金全年急跌逾20%。發展商由年頭到年尾都是以低於市價的價錢賣樓,不願賤賣的新樓盤惟有得個「拖」字。
中國於當年2月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9月份4間電訊商投得香港3G牌照,開拓電訊業新一頁。大股東獲批出新澳門賭牌的信德集團(242)及嘉華國際(173),當年股價則分別升8.93%及22.11%。
1989
「六四」事件 港股即插兩成
「己巳」年所發生的事令所有香港人都畢生難忘。當年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辭世引發學生悼念,繼而變成反中央官員貪污示威,最終解放軍進入天安門清場,發生「六四」流血事件。事發翌日,港股開市急跌,恒指暴瀉581.77點,收報2093.61點,勁跌21.75%,六四事件令港人對中央政府失去信心,更令港股陷入低迷,全年只徘徊2700至2800點水平,較87年的股災錄得平均2884點還要低。
推「玫瑰園計劃」救經濟
港人當時為宣洩對中央政府不滿,更集體到中資銀行提走存款,令銀行出現擠提,政府更要動用外滙基金,向銀行業注資1.94億元來穩定金融市場。當時有報道指由6月5日起的三日內,以香港中國銀行(2388)為首的14家姊妹銀行,被存戶提走高達170億元存款,佔其總存款額的6%。當時的港督衛奕信推出耗資過千億元的「玫瑰園計劃」,興建香港新國際機場等,以挽救市民信心。
亞洲地區方面,日本當年亦因日圓大幅升值而出現經濟泡沫爆破,當時美元兌日圓由220日圓升至150圓水平,經濟增長停濟不前。當年日本地產商三菱地所,以2000億日圓購入紐約洛克菲勒中心其中14棟大廈,受到泡沫經濟衝擊,令三菱地所財困,結果將部份大廈拍賣還債。日本的泡沫經濟爆破,成為經濟史上最令人熟識的事件之一。
1977
港股交易慘淡 內地大鬧飢荒
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機席捲全球,拖累經濟發展,73年股災更令香港經濟跌至谷底,直到77年的「丁巳」年,蛇年港股仍持續低迷,據當時四個主要香港股票交易所,即香港會、金銀會、九龍會及遠東會的成交紀錄,全年合共只得61.32億元成交額,市場慘淡。(76及77年成交額分別131.83億及216.65億元)
中國經濟停滯不前
中國方面,長達10年的「文化大革命」於當年由中央宣佈正式結束,雖然這場「十年災難」終於結束,但中國經濟依然停滯不前,全國大飢荒令中國農作失收,據當時的中國國防部長葉劍英提出的報告顯示,內地浪費及減少收入高達1.3萬億元人民幣。雖然鄧小平於當年正式「升呢」,於中央取得領導地位,但當年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難以彌補。
蛇年整體而言雖然壞事較多,但對長實(001)主席李嘉誠來說卻是大展拳腳的好時機。當年港鐵(066)前身地鐵公司,為中環及金鐘站上蓋的物業招標發展,參與競投的財團超過30間,當年奪標呼聲最高的,是雄據香港多年的英資大財團置地,惟長實提出將物業完工時間與地鐵通車可同一時間完成的「噱頭」,因而成功擊敗其他對手取得兩個地鐵站的發展權。到翌年5月,中環站上蓋的環球大廈分層出售,當日8小時內沽清所有單位,套現5.9億元,為未來的龍頭地位奠定基礎。
1965
銀行爆擠提 華資行亦受累
「乙巳」蛇年香港爆發戰後最嚴重的銀行危機,各銀行及存款公司接連出現擠提情況。1月26日明德銀號率先因現金短缺而被迫暫停營業,其後再被銀行監理處接管,最後更要宣佈破產。其後多間銀行亦出現擠提,包括廣東信託銀行,兩日後又被銀行監理處接管。
多間銀行現提款人龍
當年擠提事件像病毒一樣不斷傳染開去,本地華資銀行不斷傳出有資金困難,道亨、永隆、遠東及廣安等銀行相繼出現人龍,大批市民爭相提走存款,連最大華資行恒生亦被拖累,香港政府宣佈一系列救急措施,包括限制銀行存戶每天的提款量,最多只能提款100元,港府亦向英國求救,由倫敦空運紙幣來港,解決擠提引發的鈔票短缺問題。
於英國協助下,廣泛的擠提潮暫時結束,惟針對恒生的擠提情況一直未有解決,迫令當年恒生董事長何善衡要向當時等同香港央行的滙豐銀行求救,結果滙豐最終以5,100萬元收購恒生51%股權,並表明無限量支技恒生,恒生的擠提事件才告結束。
當年銀行危機亦拖累港股,當時雖未成立恒生指數,但在69年面世後,恒指是以64年1月1日的100點作為起點,然後推算出64年至68年期間的恒指走勢。根據推算,65年年初恒指處110點高位,但到年中時則急跌27%至80點,到翌年亦只是微升至85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300

中國資金流向 港股今年一大變數 施慧雅

1 : GS(14)@2013-02-18 23:32:0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k2_ek2a1.htm
【明報專訊】基本上,打從2008年起計,世界經濟和港股都沒有怎麼持續好過。雖然在經過2008年的驚恐後,港股跟覑有過一定的反彈。但事後回看,這個反彈有覑不少虛火。整體而言,環球投資資金在過往幾年的主調,仍然以避險為主,以致資金持續流入債市。另一方面,在環球經濟前景不明朗的情下,好些歐美資金寧願把資金調回他們最熟悉的歐美市場。值得留意的是,儘管現時美國的經濟前景仍要面對不少挑戰,但美股距離歷史高位已不遠,這多少反映覑過去幾年,不少投資資金已調回歐美市場。
中國資金流出 影響博彩旅遊
從這角度看,2013年港股的一大變數,是上述的情會否逆轉,或至少不再深化。另一方面,在過去數年,中國的M2以驚人的速度增長,以存款和貸款的體量而言,中國目前都已是巨無霸級,而且仍以每年數萬億元的幅度不斷增長。暫時而言,相信這筆資金大部分仍留在國內,但流出去的小部分,已足以對環球博彩和旅遊業帶來深遠的影響。以慧雅之見,2013年港股的一大變數,是中國的資金會否進一步流出。從種種舻象看來,中國是不甘心永遠把國家的財富用於購買美國國庫券,並希望在環球貨幣金融市場中佔一席位,這在在都會對香港未來有覑深遠影響。
當然,若要把握有關機遇,香港本身的發展亦要配合。以慧雅之見,本港樓市的發展是一大關鍵,最大的風險是怕政府會好心做壞事。慧雅會再談這問題。
施慧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328

樓市雖存變數 結婚自住可上車

1 : GS(14)@2014-04-11 12:49:3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411/news/ec_ecv1.htm


【明報專訊】「港人港地」被暫緩,港府對樓市政策似乎有了微妙的變化,特首梁振英早前亦表示自樓市雙辣招推出後,樓市已經不存在過熱的情,市場揣測港府未來是否不會再加辣,甚至會撤招。事實上,反映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較去年3月高位回落逾5%,近日一些新盤亦以貼近二手市場的價格開售,都反映了樓價有所回落。作為準買家,最關心的問題是:現在是入市的良機嗎?


孫先生準備與女朋友於今年底結婚,本來希望在結婚前先置業,但又擔心現時置業會「接火棒」。孫先生現時月入2.5萬元,女朋友月入1.7萬元,合共收入4.2萬元。支出方面,兩人每月支出約2.93萬元,每月可儲蓄1.27萬元。現時孫先生與女朋友儲備約100萬元作支付置業首期、結婚及裝修之用,預計結婚及裝修各需20萬及10萬元,即餘下70萬元可作首期。

供樓最好限家庭收入四成內

如孫先生承造七成按揭,70萬元首期可買入市值約230萬元的物業。不過,若孫先生符合資格承造七成以上的按揭,在物業預算上可有較大彈性。例如孫先生承造八成按揭,購買一個350萬元的物業,供款期30年,年息2.2厘,首期將為70萬元,每月供款額則為10,632元,以孫先生及女友現時每月盈餘來看,足夠支付上述的按揭供款。

有見及此,孫先生在置業前宜先衡量自己的財務狀,再作最後決定,供樓支出亦最好保持在家庭月入的三分之一至四成,以免供樓對家庭造成太大的負擔。

未來10年供應增 樓價將受壓

至於現時是否買樓的時機,相信除了要考慮樓市整體情及未來樓市供應外,亦要配合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以及是否有置業的迫切性。隨多個大型項目延遲在今年落成,政府預計今年私樓落成量將創10年新高至1.76萬伙。隨供應增加,樓價進一步受壓,對投資者來說,現時入市的風險亦頗大。不過以孫先生這類目標為上車自住的買家來看,如現時不置業,婚後亦要付出與供樓相若的金額來租樓。因此如屬上車自住人士,且有能力付出首期,現階段入市亦未嘗不可。

應預留6個月開支資金

除了要解決置業問題外,孫先生亦要留意兩人結婚後是否有生育計劃,以及應預留足夠6個月開支的資金作必要時用。因此,如孫先生作按揭供款後沒有太大盈餘,便不應將全數70萬元投放在首期,解決辦法包括承造九成的按揭,或降低物業預算。

羅湋楠

AMTD證券及財富管理 業務部證券分析員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474

滬港通10月通車添變數 兩地監管機構沒如期公布

1 : GS(14)@2014-10-14 10:17:4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14/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自中港監管機構於4月10日公布推出滬港通以來,半年的籌備時間已經過去,儘管港交所(0388)多番表示已準備就緒,當局仍遲遲未公布啟動日期。由於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曾指出,滬港通將在10月某個周一啟動,啟動前最少兩周將有公告。隨監管機構昨日保持緘默,滬港直通車「誤點」的機率進一步增加。


市場對滬港通延遲的預期增加,適逢上周五歐美股市大跌,拖累恒指昨日低開204點,大幅折讓的H股一度「散水」,京城機電(0187)跌6%,南京熊貓電子(0553)更一度大跌11.3%。然而,A股於午後跌幅收窄,亦曾有消息指當局會在昨日宣布滬港通,港交所拗腰倒升,帶動恒指收復23,000點水平,收市升54點。

港交所﹕無收到消息計劃有變

不過,至昨晚截稿時,兩地監管機構仍然未有公告。香港證監會發言人回應查詢時表示不予置評。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言人指出,一切按計劃準備中,在適當時會有公布。港交所發言人則指出,目前市場基建及運作已準備就緒,開通時間是由兩地監管機構決定,但港交所目前沒有收到計劃有變的消息。消息人士透露,雖然李小加曾稱,希望監管當局在正式啟動滬港通前最少兩星期作出通知,但由於交易系統已準備就緒,由正式通知直至啟動,不需要長達兩星期。自8月份開始進行演習以來,港交所多次強調一切順利,本港財金官員亦多次否定延期的傳聞。不過,兩地至今仍未就稅務及監管安排等議題達成共識,亦是不可忽略的事實。

現時投資者主要關注,買賣A股是否需要繳交10%的資本增值稅,但國稅總局至今仍未有決定。監管方面,上月底上交所表示兩地投資者或上市公司若出現違法,上交所可以上報中證監查處,但至今仍未有公布具體安排。另外,滬港通雖然容許投資者借孖展及沽空活動,但投資者沽空的價格有一定限制,某些投資者不可以參與股票借貨等,這些細節尚未釐清。

瑞信私人銀行大中華證券研究主管周雯玲指出,滬港通是全新的制度,投資界都希望準備充足才啟動,「至少在稅務未釐清之前,大家都不敢落盤。」

京華彭偉新﹕內地比港更需滬港通

港交所昨日則就下一步技術準備發出通告,中央結算系統將在本月19日遷移,完成後,供滬港通的新中央結算系統程式會與現時香港市場的程式同時運作,而本月20日至25日則是穩定期。

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指出,內地比香港更需要滬港通,因為內地要靠股市推動個人投資,同時令人民幣進一步邁向市場化,因此相信延期主要是技術原因。且兩地交易所進行了多項準備工作,即使延遲,也不等於取消。

明報記者 廖毅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034

今表決日 左聯分裂 公僕罷工希通過新方案存變數

1 : GS(14)@2015-07-22 23:33:20

【希債危機】希臘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為了獲得續命救助金,不惜接受「喪權辱國」條款,力爭國會在今天立法通過多項改革方案,但執政左翼聯盟及盟友卻跟他攤牌,公務員今天更發起24小時罷工抗議,意味危機仍未解除。


希債危機前日露出曙光,歐元區領袖經過馬拉松談判後,同意向希臘提供860億歐元(7,349億港元)援助金,但大前提是希臘國會今日必須通過新一輪緊縮法案,並把總值500億歐元的國有資產,轉到一個獨立私有化基金。雖然齊普拉斯多番唱好這份新協議,但遭黨內極左派直斥是「最差協議」,令希臘淪為「債務殖民地」,約30名議員預期在表決時投反對票。公務員今日也計劃發起24小時罷工抗議。



總理需拉攏在野黨支持

齊普拉斯昨晨召開黨大會箍票,料將兩名極左派領軍人物,能源部長法拉贊尼斯(Panagiotis Lafazanis)及勞工副部長斯特拉托里斯(Dimitris Stratoulis)撤職,或援引黨內行為守則,一旦對政策有分歧,由黨代替旗下所有議員投票。除了黨內極左派,盟友「獨立希臘人黨」也形容新協議是「政變」,表明不會背棄反緊縮的競選承諾。分析相信齊普拉斯需爭取在野黨支持,才夠票通過改革方案。另外,希臘周一未能償還另一筆4.56億歐元(39億港元)債務,為兩周內第二次債務違約。路透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715/1921985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594

金融形勢不樂觀 歐日央行焗放水美今年加息有變數

1 : GS(14)@2016-02-09 12:11:11

【本報綜合報道】環球金融形勢今年不容樂觀,經濟與通脹復蘇步履不穩下,央行利率決策對投資佈局的影響至關重要。美國聯儲局已步入加息周期,今年內能否加息四次恐難兌現。加息之後,投資美國樓市回報如何?歐、英、日央行又與美國聯儲局貨幣背道而馳,日本央行更向市場擲下震撼彈,推出負利率措施,無限量寬措施是否繼續為市場靈丹妙藥?今次環球央行政策透視,將摸清貨幣政策方向,了解各國央行佈局。



■美國聯儲局

經濟前景未明 美收水料須放慢

去年12月份,美國聯儲局正式啟動加息周期,主席耶倫當時預期,2016年將加息四次。不過,油價暴挫及環球市場波動,對美國經濟前景構成威脅,聯儲局今年加息四次的算盤恐難打得響。市場預計,美國今年可能僅會加一次息,並且至少延遲到9月份。美元今年難以維持強勢。據美國利率期貨市場的數據顯示,美國3月份加息的機會率為27%,9月份加息的機會率為60%,而12月份加息的機會率為71%。另外,債市亦對加息抱有懷疑態度,美國10年期國債孶息率近期持續徘徊於2厘左右。保誠金融市場策略師Quincy Krosby表示,根據債市近期的表現,上次加息可能是個錯誤政策。



美元料難維持強勢

由於早前憧憬聯儲局加息,美滙指數去年反覆上漲,更多次突破百關,惟12月加息之後,美滙走勢才稍為平穩。聯儲局前主席伯南克今年1月時表示,絕大部份的加息預期已透過美元升值顯現出來,預計美元再難錄得大幅度的上漲。他再指出,美元日後能否繼續上揚,取決於聯儲局未來的加息步伐,以及美國的最新經濟狀況。今年首五周,美滙指數已累跌2%。


■歐洲央行

通脹未達預期 歐隨時加碼量寬

歐洲央行實施量寬措施近四年,19個歐元區經濟體無論通脹和復蘇均不似預期,該行連環出招放水,而且實施負利率措施,更不排除下月進一步加碼量寬。歐元區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0.4%,跟歐央行設定2%通脹目標仍存差距。歐央行行長德拉吉睇淡歐元區經濟前景,預告今年3月進一步減息。



基金業界飽受衝擊

歐央行奉行極寬鬆措施,該行存款利率處於負利率區間至負0.03厘。而主要再融資利率和邊際貸款利率分別報0.05厘和0.30厘。歐央行量寬期限由今年9月延長半年至明年3月。而每月購債範圍擴大至地方政府債,買債規模維持每月600億歐元,把到期債券回籠資金用於買新債。歐央行表明不買孳息率低於負0.2厘債券,惟歐洲近四成債券負利率,令該行可買債券範圍收窄。路透統計資料,截至上月22日,歐央行和19個歐元區銀行資產負債表合共規模擴大163億歐元至2.795萬億歐元。而歐央行量寬措施已扭曲市場操作,加上歐元貶值,令歐洲基金業界受衝擊。歐洲對沖基金業界出現萎縮,去年近300間歐洲基金,佔七成半基金結業收場。


■英倫銀行

復蘇再添陰霾 英料年底始加息

環球股市動盪、中國與新興市場經濟放緩和油價下滑等多項不利因素,打亂了英倫銀行利率正常化進程。市場預期英倫銀行將維持低利率0.5厘一段時間,最快或要今年底才能起步加息。英倫銀行行長卡尼上周議息後指環球金融市場轉差,油價下瀉和主要貿易夥伴包括中國與新興經濟增長減慢,預期低利率將持續一段時間,通脹今年底才回升至1%。



脫歐風險不容低估

卡尼向市場大派定心丸,指英倫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下一步動作是加息非減息。惟有分析報告預測英倫銀行最快2016年尾才能加息,估計加息幅度為0.25厘至0.75厘。英國去年全年經濟增長按年僅升1.9%,為2013年首季最慢增長。生產與建築業去年第四季均呈現收縮,分別錄得負0.03%及負0.01%,反映製造和基建等活動疲軟。與此同時,英國今夏或舉行獨立公投決定該國會否脫歐(Brexit),較市場預期2017年來得早,其政治風險不容低估。若英國脫離歐盟,不僅震盪英國經濟,甚至牽連歐盟區國家。消息進一步削弱投資者對英國前景信心、暫緩在英國投資計劃外,還陸續沽出英鎊計價資產。


■日本央行

意外推負利率 日量寬效用成疑

日本核心通脹水平依然在零附近徘徊,加上工業產出、家庭支出等數據亦大幅低於預期;而且油價下跌、股匯市場連日波動,市場高漲的避險情緒更推高日圓匯價重回116水平,種種因素都令日本央行加碼寬鬆的壓力增大。不過,市場萬萬也想不到,日本央行竟會於1月議息會議走上「負利率」之旅。日本央行推出負利率令市場嘩然之餘,亦令部份市場質疑日本央行量寬政策是否已失去原來威力。投資者對日本央行措施不賣賬,日本央行宣佈負利率對股市刺激短癮,日經平均指數當日曾升5%,但升勢迅速消散。



若有必要將再減息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首席經濟師尾形和彥表示,日本央行實施負利率暴露了量化寬鬆政策的局限性。他續指由於負利率政策,日本國債收益率將進一步下降,但目前對股市的長期影響暫不明朗。對於日本央行未來動向,行長黑田東彥表示日本央行將採取行動實現2%通脹目標,如有必要將再度降息,故日美央行政策背馳未來或將持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09/1948165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610

凍產協議添變數 油價應聲挫

1 : GS(14)@2016-04-02 17:42:16

【明報專訊】油組領袖沙特阿拉伯副王儲Mohammed bin Salman昨表示,只有伊朗和其他產油國凍結石油產量,沙特才會凍產。他的言論令外界質疑油組與非油組國家在本月中舉行的會議能否達成協議,國際油價應聲下滑,抵消了今年以來全部價格升幅。紐約期油昨最多跌約4%至每桶36.72美元,布蘭特期油亦跌逾4%,低見每桶38.55美元。



伊朗早已表明,計劃在制裁結束後逐漸恢復產量。國際能源署(IEA)指出,伊朗在2月,即首個完全擺脫制裁的月份,原油日產量增至322萬桶創4年新高。沙特副王儲昨表示,若所有國家同意凍產,沙特也準備就緒,否則沙特仍可能提高產量。他不認為油價下跌會威脅沙特,稱政府已準備透過經濟改革抵禦石油危機。他透露,沙特計劃為「後石油時代」設立2萬億美元大型基金,減少國家對石油的依賴。分析師認為,沙特言論令本月中在多哈舉行的產量協商會議「看來愈來愈沒有意義」。

(綜合報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402/news/ec_ecn1.htm
2 : laconwtf(57440)@2016-04-02 23:58:16

低油價影響股市
到何時才可有望好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000

息魔抬頭 北水卻步 美選情添變數 港股瀉809點 全球最差

1 : GS(14)@2016-09-13 07:57:36

【本報訊】息魔抬頭觸發環球市場動盪,港股跌幅全球最勁。美國波士頓聯儲銀行行長羅森格倫(Eric Rosengren)上周五呼籲提早加息,嚇窒金融市場,連同國際政局添憂,環球金融市場周一重挫,本港恒生指數及H指分別錄逾3%及4%跌幅,跑輸全球股市。記者:余倩敏



加息預期升溫下,亞洲股市昨近乎全線跌,恒指及H指更爆小股災,不過恒指夜期昨晚由跌轉升,截至昨晚10時30分,恒指夜期升141點,報23422點,高水132點。美股開市後好淡爭持,晚上10時半,道指升0.21%,報18122點;歐股則延續上周五跌勢,歐洲三大指數尾市均跌超過1%,惟較早段跌約2%大幅收窄。


昨逾1,500隻股份報跌


恒指昨收市急瀉809點或3.4%,以點數計創逾一年最大跌幅,兼以23290點的全日低位收市,失守10天線(處23491點)。跌市成交945億元,大市沽空率11%,是9月1日以來最高。大市跌勢全面,全日有逾1,500隻股份向下,藍籌除百麗外全線見紅。上周一才正式染藍的瑞聲跌逾8%,成跌幅最大藍籌,早前北水經港股通熱捧的建行昨亦跌5%,股王騰訊亦跌3%。


大跌市下,證券行內散戶未見恐慌性拋貨,部份更候低吸納強勢股如匯控及騰訊,亦見投資者積極買恒指牛證博反彈。專家亦指加息消息屬舊聞,健康調整後,後市再大跌機會微。事實上,港股自今年2月低位約18278點,7個月間累升逾6000點,至上周五收報24000水平以上,昨稍作回吐亦相當正常。有美資大行交易員坦言,除了美國加息陰霾外,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莉抱恙,選情驟變不明朗,亦令股市增添變數,事關特朗普倘若當選總統,這隻「黑天鵝」較英國脫歐對全球構成的衝擊更大。



港股通買入資金僅21億


特朗普昨日接受CNBC訪問時指,低息對美國是個巨大的問題,聯儲局創造出一個虛假繁榮的股票市場,美聯儲局及主席耶倫非常政治化,耶倫要為所做的事感到羞愧。特朗普稱,作為一名商人,他當然喜歡低利率,但基於國家利益考慮,息率應該提升。技術指標方面,俗稱港股恐慌指數的恒指波幅指數(VHSI),昨勁升22%至20點,是兩個月來最高,反映市場情緒大為惡化。不過經過大跌市後,恒指超買情況明顯改善,9天RSI(相對強弱指數)已由上周五84的超買區,回落至昨日的49。內地中保監上周四公佈,近日允許內地保險資金經由港股通買入港股,市場憧憬內地資金會進一步流入港股。惟在環球避險情緒升溫下,北水昨日不敵息魔,港股通昨吸資額大減至兩周最少,僅錄21億元,使用額度由上周五的接近六成大減至昨日的兩成。另由於中秋節假期關係,港股通今日起會暫停,至下周一才恢復正常,意味着北水在本周餘下時間將無法支撐大市。


港股昨日大跌原因

‧港股自2月低位18278點升至上周五的24364點,累升逾6000點,超買嚴重‧港股通昨日淨買入僅20餘億元,較上周跌六成;本周二至周五港股通暫停,支撐港股向上的「北水」中斷‧多名美國儲局官員上周講話支持美國加息,周一晚再有理事發言,市場憂慮9月加息‧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莉在9.11紀念集會不適,市場擔心影響選情資料來源:市場分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13/197692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829

港府下季推7住宅地 兩港鐵項目急登場南港島綫恐未及通車 黃竹坑站地有變數

1 : GS(14)@2016-09-29 08:00:00

【本報訊】政府在港鐵(066)觀塘綫延綫及南港島綫未正式通車下,趕於下季急急連推兩個相關鐵路上蓋項目!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公佈新一季(10至12月)賣地計劃,涉4,600伙,當中有1,800伙來自何文田及黃竹坑站鐵路上蓋項目,但此兩個鐵路項目,需根據實際通車時間而定,即是隨時有變數。記者:黃嘉銘



陳茂波昨指,新一季共有七幅住宅地皮共4,600伙招標,包括5幅官地及2個鐵路上蓋項目,焦點為觀塘延綫(港鐵預計於下月通車)何文田站上蓋及南港島綫(港鐵預計於今年年底通車)黃竹坑站上蓋項目,分別提供1,000伙及800伙,為今個財政年度首次有鐵路項目推出。但兩個鐵路項目,需根據實際通車時間而定。其中觀塘綫延綫已定於下月23日正式延伸至何文田站及黃埔站,故港鐵要推出何文田站上蓋項目,變數相對較少,應該可如期招標。



■陳茂波昨似乎暗示政府不能擔保南港島綫可如期通車。 李錦鏵攝

陳茂波:會有Plan B

黃竹坑站因應金鐘站擴建工程滯後,南港島綫通車日期早前被傳再延遲兩個月,即至下年農曆新年後才有機會通車,雖然港鐵早前否認,指仍維持本年底作通車目標,但陳茂波昨日亦表明,萬一南港島綫未能如期通車,他會有「Plan B、Plan C同Plan D」,但他未有透露具體內容,只是一再強調供應達標沒有問題,即是政府已經不可能擔保南港島綫可如期通車。他又指,已與港鐵有共識,會分階段推出兩項目招標,因一次過推太多,要考慮到市場承受力,因此何文田站首期只供應1,000伙,黃竹坑站首期供應800伙。他亦解釋,為何今個財政年度首兩季,未有鐵路項目推出,主要視乎通車情況,即當觀塘綫延綫未通車,亦都不可以急推有關土地,他直言「唔容許好似日出康城咁,通車後,仍不斷狂推(土地招標)情況」,因此,盡量在通車前,要商量好根據通車時間表推出鐵路上蓋項目。至於今個財政年度,政府計劃共推4個鐵路項目,除推出何文田站及黃竹坑站項目外,料最後一季推將軍澳日出康城及元朗錦上路站上蓋項目。市場估計兩個鐵路項目樓面補地價都有可能高於1萬元,隨時成為地王項目。理想城市集團企業估值部主管張聖典認為,季內將有兩幅位處鐵路站上蓋優質用地招標,加上由於市區用地相對罕有,相信將成為發展商的焦點,料可造出理想成交價。


中小住宅仍主導市場

高力國際估價及諮詢服務行政董事張翹楚則稱,即使通車情況出現誤差,相信港鐵都會如期招標。他又認為,未來鐵路項目供應仍充足,包括仍未推出的元朗錦上路及日出康城等。樓價自去年9月回落,但近月又明顯回升,陳茂波表示,歷史上香港樓價上落可以好大,但他不會揣測後市走勢,只會確保持續穩定供應。他並注意到近期樓宇單位面積細的問題,提醒市民未來三、四年一手潛在供應有9.3萬伙,當中7成為中小型物業,市民置業決定時需小心謹慎。對於雙辣招能否達到目的,現階段仍密切留意,只能說「睇得好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29/197852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5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