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食品抽檢已經連續進行了三年,一些社會關註度較高的食品品種和指標抽檢合格率逐年提高。
2016年,國家食藥監總局在全國範圍內組織抽檢了25.7萬批次食品樣品,總體抽檢合格率為96.8%,與2015年持平,比2014年提高2.1個百分點。2017年的食品抽檢將更有靶向性,使經費更有的放矢。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郭文奇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 2016年基本實現了食品種類、獲證企業、檢驗項目、經營業態、行政區域五個全覆蓋; 風險分級原則得到更好實現,安全項目、高風險品種、市場份額較大企業作為抽樣重點; 四級布局分工更為合理,總局和省、市、縣抽檢的企業、項目各有側重,實現了各級監管力量的優勢互補。
據郭文奇介紹,2016年抽檢發現的不合格產品中,主要問題有:一是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占不合格樣品的33.6%。二是微生物汙染,占不合格樣品的30.7%,其中因致病性微生物導致的不合格樣品占此類不合格的25.6%。三是質量指標不符合標準,占不合格樣品的17.5%。四是重金屬等元素汙染,占不合格樣品的8.2%。五是農藥獸藥殘留不符合標準,占不合格樣品的5.5%。六是生物毒素汙染,占不合格樣品的1.1%。七是檢出非食用物質,占不合格樣品的0.7%。八是其他問題,占不合格樣品的2.7%。
國家食藥監總局食品監管一司司長張靖表示,對於一些企業,總是大錯誤不犯,小錯誤不斷,過去沒有辦法處理,現在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有了一條收底條款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一年內累計三次因為違反本法規定受到責令停業、吊銷許可證以外處罰的,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針對2017年的食品抽檢,郭文奇表示,要更加聚焦靶向。從檢驗項目看,更突出系統性、區域性風險抽檢,如蔬菜、茶葉中的農藥殘留,畜禽肉及肉制品、水產品和雞蛋中的獸藥殘留等,而近三年未檢出不合格樣品的部分項目暫不列入抽檢計劃;對日常檢查發現或投訴舉報的問題及時安排抽檢。
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胡穎廉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後續抽檢要更有代表性和針對性,更多抽檢風險集中的環節和領域;要在強調千人抽檢批次的基礎上提升靶向性和捕獲率;處理好快檢和抽檢的關系。
國家食藥監總局食品監管三司司長王紅表示:“我們強調“四級”都有靶向,並不是總局集中實施。”
據王紅介紹,總局的五個靶向是: 一是時間上,分季度對應季的食用農產品,主要是鮮活的。二是地域上,前幾年大數據分析以後很多問題有高度的集中區域,所以對既往抽檢發現問題比較集中的區域進行專項食品的抽檢。三是對重點企業進行抽檢,總局主要是對市場占比比較高的大型企業進行抽檢。四是總局側重對檢驗方法比較新的、社會敏感度、關註度比較高的項目進行抽檢。五是對輿情及社會反映的熱點問題安排專項抽檢。
此外,王紅還表示,對省一級主要是三個靶向:一是從規模上主要對本省的大型企業以及大型批發市場、連鎖超市和大型餐飲企業進行抽檢。二是從風險程度上加強對本省本地區多發性的風險較高的食品品種和項目進行抽檢。內部信息系統是互聯共享的,並且省里重點組織對中小學、幼兒園食堂、學校周邊、城鄉接合部這些重點場所進行抽檢。三是對問題集中度上加強對既往檢出發現過甚至兩批次或者多批次的企業進行跟蹤性抽檢。市里的重點也比較明確:一是對本地區市場銷售的蔬菜、水果的農獸藥殘留,畜禽肉水產品的獸藥殘留進行抽檢。二是對市縣餐飲食品特別是小餐飲的抽檢力度。三是對小作坊、小攤販抽檢力度。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1月1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第六次全體會議,討論擬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決定將《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發往各省(區、市)和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單位征求意見。
李克強在講話中指出,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報告工作,是國務院的法定職責。政府工作報告是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廣泛征求社會各界特別是基層群眾的意見,進一步修改好報告,有利於鼓舞士氣、引導預期、凝聚共識,更好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改進和推動政府工作。
李克強說,過去一年,我國發展面臨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和社會各界迎難而上,砥礪前行,較好完成了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經濟運行穩中向好,改革開放、結構調整深入推進,城鎮就業、居民收入繼續增加,人民生活又有了新的改善,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成績來之不易,堅定了我們繼續奮勇前行的信心和決心。
李克強指出,今年政府工作依然艱巨繁重。面對世界經濟形勢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和國內諸多困難與挑戰,既要增強憂患意識,也要保持戰略定力和底氣。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持續釋放創新驅動、改革推動、開放帶動疊加效應,推動實體經濟升級和民生不斷改善,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李克強說,各地區各部門要以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堅持“幹”字當頭,既善應變化,又善解難題,抓緊做好一季度重點工作,推動已確定的政策盡快落地,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壘好樁基”。密切跟蹤分析經濟運行指標苗頭性變化,加快研究實施重點突出、有力有效的新措施。繼續全面深化各項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創造力。積極主動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穩定市場預期,努力在把握和抓住機遇、化解風險挑戰中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在深化改革、調整結構、促進升級、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進展,著力解決好群眾期盼,不辜負人民重托和期望。
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劉延東、汪洋、馬凱,國務委員楊晶、常萬全、郭聲琨、王勇等國務院全體會議組成人員出席會議,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列席會議。
作為所屬行政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省會城市往往具備了該省最好的教育和醫療等公共資源,在新一輪的發展中,省會城市的引領派頭作用日益凸顯,多個地方均提出要突出省會引領作用。
多地突出省會引領
2月6日,福州市創新發展大會在海峽會展中心召開。會上,福州市發布推動新一輪經濟創新發展十項政策,包括49條措施。
十項政策包括加快福州市總部經濟發展的八條措施、扶持企業技術改造的五條措施、扶持企業技術研發的四條措施、扶持工業企業創建品牌的兩條措施、扶持企業上市的五條措施、鼓勵引進高層次人才的七條措施、加快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五條措施、扶持“雙創”工作的七條措施、加快物聯網產業發展的三條措施、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的三條措施。
會上,福建省委副書記、福州市委書記倪嶽峰說,只有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進一步鼓足精氣神,才能在全省發展中繼續發揮引領作用。福州要當好帶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排頭兵。
此間的一大背景是,改革開放以後,福建經濟重心一直在閩南泉廈地區,省會福州在經濟總量上不如民營經濟發達、重商主義氛圍最濃厚的泉州,在城市影響力和輻射力方面,又不如作為經濟特區和副省級城市的廈門。再加上與閩南三角洲緊挨著的閩西龍巖,福建經濟“南重北輕”的格局一直頗為明顯。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改革開放後,福州的商業氛圍一直不如閩南的泉州、廈門,計劃經濟思維比較嚴重,“比如以前福州當地很多高校畢業生,畢業後首選是從政,思想相對保守一些。”
在這種背景下,這幾年福建省正在下大力氣發展閩江口經濟,通過福州新區、自貿區建設帶動閩江口乃至福建中北部的發展。這幾年,省會福州的經濟也保持較快增長。
與福州相似的還有濟南。在山東省內,省會濟南的GDP總量多年來一直排在青島和煙臺之後,僅位居第三。濟南的GDP總量占山東省的比例僅為9.73%,是27個省會城市中最低的。
據山東媒體報道,在日前召開的山東兩會上,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說,從區位上看,濟南北面是京津冀城市群,南面則面臨著南京、合肥這些城市的強勁壓力,西面的鄭州不久前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是個很大的刺激,以鄭州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還包納了山東兩個市。“山東沒有形成‘峰’,中間就會形成塌陷。”
王文濤認為,資源向大城市集中是區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要先集聚再產生輻射帶動作用。未來各省間的競爭,就是城市群的競爭,或者說是核心城市的競爭。因此,他建議舉全省之力推進“省會戰略”,對山東的發展,對解決山東“群山無峰”的現狀來講至關重要。
在廣東,日前廣東省省長馬興瑞提出,要讓廣州這臺全省最大的“發動機”開足馬力,必須讓廣州擁有與副省級城市相配套的審批權限、監管權限和責任權限,真正把全市各區聯合聯動起來,變成一個並聯的“發動機”,進一步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把廣州打造成為華南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和國際樞紐中心。廣州要做大做強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地位,努力在全省發揮“龍頭”作用。
省會占比不斷提高
在中國經濟進入到新階段後,省會城市所擁有的各種優勢正在凸顯。省會城市的發展也較普通地級市更快,多數省會城市在全省的比重也日益提高。
以福州為例,數據顯示,2016年福州市GDP總量突破6000億元,在福建省內僅次於泉州。從近三年來的數據看,福州市GDP與泉州市差距由2014年的564.19億元縮小到2015年的519.63億元,並進一步縮小到2016年的448.86億元,差距縮小幅度加快。
在江蘇, 2006年,南京GDP只相當於無錫的82.6%,相當於蘇州的57.6%。但到2016年,南京已經超出無錫一個身位,是蘇州的67.87%。
此外,相比2010年,2015年武漢占全省比重從34.9%提高到36.9%,成都從32.85%提高到35.88%;貴陽從24.42%提高到27.53%,合肥從22.04%提高到25.72%,省會城市明顯跑贏了非省會城市。
為何省會城市的占比不斷提高,為何省會城市的發展空間更大?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在2008年以後的4萬億投資大潮中,基建投資占據了很大的一部分。貴州省社科院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胡曉登說,在近幾年的基建大潮中,直轄市、省會城市具有天然的優勢,比如高鐵,一般都是以省會城市為中心展開的,很多重大投資項目也都會選擇在省會投資。
隨著高鐵、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省會城市對周圍人口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強。例如目前武漢到周圍的鹹寧、鄂州、孝感等城市均有便捷的城際軌道相連。來自鄂州的楊先生說,一到周末,大量的鄂州人會跑到武漢來消費,周日下午坐城際列車回去。“這對我們鄂州的商業消費產生了較大的沖擊。”
不光是基建投資,在產業發展過程中,一些大企業在全國布局的時候,也往往會選擇進入省會城市。尤其是中西部,只有省會城市才擁有便利的大型機場,而便利的交通對大企業的發展十分重要。
另一方面,在經濟發展進入到轉型升級新階段後,省會城市所擁有的科教文化、地理交通等各種資源優勢逐漸顯現出來。
江蘇省社科院區域現代化研究院副研究員王樹華認為,省會城市的科教文化資源雄厚,各種高端生產要素在省會城市的聚集度比較高。在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產業、價值鏈由低端向中高端邁進的過程中,一些高端要素資源必須要配套,在這個過程中,省會城市比非省會城市往往更有優勢,省會城市的服務業占比也會比較高,具備了更強的輻射周邊地區的能力。
不過,丁長發也提醒,省會城市不能只有服務業,而忽視了相應的產業鏈打造。因為如果周邊地區沒有發達的制造業體系,那麽生產性服務業也就沒有服務的對象。
以福州為例,丁長發說,福州以前的東南汽車、冠捷電子等都一度發展不錯,但後來整個產業鏈沒有並做起來,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也受到影響。他認為,福州的土地面積很大,所以未來福州的土地價格能否維持在相對合理的水平,降低融資、物流成本及各種隱性成本,為包括福耀玻璃、東南汽車等在內的實體制造業的壯大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十分重要。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習近平2月17日上午在京主持召開國家安全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準確把握國家安全形勢,牢固樹立和認真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努力開創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面,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提供堅實安全保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副主席李克強、張德江出席座談會。
座談會上,習近平首先表示,召開這次座談會,就是想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分析國家安全形勢,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家安全工作進行研究部署。
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郭聲琨,外交部黨委書記、副部長張業遂,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分別介紹了本部門、本地區開展國家安全工作的情況,並就更好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健全國家安全工作體制機制等談了意見和建議。
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後,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他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安全工作,成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明確國家安全戰略方針和總體部署,推動國家安全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習近平指出,國家安全涵蓋領域十分廣泛,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我們正在推進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時刻面對各種風險考驗和重大挑戰。這既對國家安全工作提出了新課題,也為做好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新機遇。國家安全工作歸根結底是保障人民利益,要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為群眾安居樂業提供堅強保障。
習近平強調,認清國家安全形勢,維護國家安全,要立足國際秩序大變局來把握規律,立足防範風險的大前提來統籌,立足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大背景來謀劃。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國際關系民主化的大方向沒有改變,要引導國際社會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要切實加強國家安全工作,為維護重要戰略機遇期提供保障。不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幻,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戰略自信、戰略耐心,堅持以全球思維謀篇布局,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底線思維,堅持原則性和策略性相統一,把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習近平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家安全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強調要突出抓好政治安全、經濟安全、國土安全、社會安全、網絡安全等各方面安全工作。要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高社會治理整體水平,註意從源頭上排查化解矛盾糾紛。要加強交通運輸、消防、危險化學品等重點領域安全生產治理,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要築牢網絡安全防線,提高網絡安全保障水平,強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防護,加大核心技術研發力度和市場化引導,加強網絡安全預警監測,確保大數據安全,實現全天候全方位感知和有效防護。要積極塑造外部安全環境,加強安全領域合作,引導國際社會共同維護國際安全。要加大對維護國家安全所需的物質、技術、裝備、人才、法律、機制等保障方面的能力建設,更好適應國家安全工作需要。
習近平強調,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領導,是做好國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則。各地區要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的國家安全工作責任制,強化維護國家安全責任,守土有責、守土盡責。要關心和愛護國家安全幹部隊伍,為他們提供便利條件和政策保障。
王滬寧、劉奇葆、孫政才、範長龍、孟建柱、胡春華、栗戰書、郭金龍、韓正、楊晶、楊潔篪、周小川和中央軍委委員房峰輝、張陽、趙克石、張又俠出席座談會。
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委員,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有關人民團體,部分金融機構、國有重要骨幹企業、高等院校及軍隊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誌參加座談會。
24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歐青平稱,產業發展一哄而起,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也是現在貧困地區在產業扶貧方面的一個問題或者是難點。這一現象實際上跟地方犯脫貧急躁癥和形式主義有關系,有一些還比較明顯,就是為了急於脫貧,急於給老百姓增收。
會議上,有媒體提出,不少地方種大棚、栽果樹、養牛羊,同質化發展比較突出。對此,歐青平認為,產業扶貧一定要遵照市場的規律,遵照自然規律。產業培育需要一個過程,需要在規劃扶貧產業的過程中做到長短結合,既要考慮當前的增收,更要考慮長效的增收機制。這需要扶貧部門跟地方農業部門在地方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對產業做一個很好的規劃,根據當地的自然稟賦、自然條件以及市場的情況,合理地確定產業發展的方向、產業扶貧的內容。
他提到,實際上很多地方現在已經有很好的經驗和做法。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強調跟現在正在推進的農業一二三產業發展融合結合起來,這樣才能進一步延長產業鏈,去抵禦可能存在的市場風險。
此外,針對在產業扶貧當中,把產業扶貧資金投給企業,給扶貧戶分紅,歐青平認為,把財政的資金、貸款的資金入股到企業,然後給貧困農戶分紅,但貧困農戶並沒有參與到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只得到了分紅的一些錢。這是目前正在糾正的問題,與脫貧急躁癥有一定關系。
他認為,要更多地依靠提高貧困地區、貧困農戶的組織化程度,讓企業、致富帶頭人、合作社和貧困戶建立起密切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貧困農戶參與到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中,既讓他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也能確保利益最大化,這樣才能實現長效脫貧。
歐青平還提到,現在,扶貧開發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他表示,對貧困縣來講,通過統籌脫貧攻堅工作,可以進一步推動貧困縣經濟社會各方面的發展。現在脫貧攻堅的力度很大,很多資金、資源都投向了貧困地區,這實際上是給貧困地區創造了經濟社會發展非常好的一個機遇。
他提到,現在貧困地區的勞動力回流成為一個新的現象,這可能是沿海地區就業的機會逐步減少,但同時是因為脫貧攻堅力度的加大,貧困地區發展勢頭更好,在當地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現在進一步加大了對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的投入力度,實際上也對拉動內需創造了非常好的條件。
第一財經記者從環境保護部了解到,3月15日至18日,由環保部會同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環境保護部門組成的18個督查組繼續對2+16個重點城市大氣汙染治理工作開展專項督查。
此次督查累計檢查部門、單位或企業869個,發現環境問題202個。環保部介紹,督查發現的主要問題有:
“散亂汙”企業或企業群違法違規複產。3月16日以來,督查發現多地存在“散亂汙”企業或企業群違法違規複產情況。北京市通州區高麗營鎮東馬各莊浴池、順義區牛欄山鎮供銷社東南側無名浴池燃燒廢板材、散煤;石家莊市六郎家具有限公司露天切割原料,打磨車間密封不嚴,粉塵直排。
保定市河北雙羊化纖紡織有限公司不能有效收集廢氣,1臺無任何環保設施的小鍋爐正在使用,廢塑料加工車間破碎工段無任何環保設施。廊坊市文安縣孫氏鎮紀屯村十多家註塑小廠列入該縣“散亂汙”清理整頓名單且多數無VOCs治理設施,已基本恢複生產。邯鄲市永年區裴坡莊村周邊多家小型螺絲標準件加工企業未安裝油煙凈化設施,檢查時正在生產。滄州市海興縣海通新型節能建材有限公司生產現場混亂,粉塵無組織排放嚴重;閆金光塑料回收加工廠和欒方正塑料廢品收購站加工粉碎塑料瓶,無防塵治理設施。衡水市桃城區河東辦事處石家莊村存在部分散亂汙膠片、膠圈企業,現場檢查時正在生產。
臨汾市部分洗煤企業複產,龍信洗煤有限公司、飛龍洗煤廠等防風抑塵網破損嚴重,廠區路面積塵嚴重;堯都區土小企業康通達鑄造廠複產,廠區煙粉塵無組織排放突出。
濟南市市中區七賢辦事處楊家莊村小塑料加工廠正在生產。焦作市解放區嘉禾屯村一小塗料廠有2座燃煤熬膠爐,2臺粉料攪拌機,1臺塗料生產機,無任何汙染治理設施。
督查發現,部分企業違法排放或不正常運行治汙設施。天津市津南區萬力特建築鋼品有限公司對督查發現問題整改不到位,配套VOCs治理設施未運行,焊接工序無組織排放嚴重。
石家莊市鹿泉區潤東新墻材有限公司、金馬磚業有限公司脫硫設施均未正常運行;晉州市合匯化工有限公司鍋爐廢氣直排,且廠區無組織排放嚴重;井陘礦區冀中能源井礦集團鳳山化工分公司1臺20t/h燃煤鍋爐無脫硝設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超標排放。保定市味群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一臺15蒸噸鍋爐氮氧化物長期超標排放。
濟南市晶恒山田公司塑封車間工藝廢氣無處理設施。德州市寧津縣和膳農牧有限公司燃煤鍋爐冒黑煙。鄭州市經開區眾信冶金設備有限公司院內廣州旭辰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噴塗無防汙處理設施,廢氣直排。焦作市博愛縣富源再生產橡膠廠私自拆除脫硫罐廢氣集氣罩,吸附裝置活性炭長期不更換。
督查發現,一些企業在線監控數據造假或管理混亂。石家莊市鹿泉區曲寨水泥有限公司三號窯煙氣在線監測數據造假,擅自修改儀器參數,實測煙氣和標準氣體時,數采儀顯示上傳二氧化硫濃度始終穩定在3.7㎎/m3左右。保定市高陽縣恒陽針織染整廠在線監控設施不正常,在線監控設施標氣過期。
臨汾市隆水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在線監控數據異常,二氧化硫濃度中控數據長期在10毫克/立方米以下,在無脫硝設施的情況下,氮氧化物濃度中控數據長期在100毫克/立方米以下;山西華晉韓咀煤業有限責任公司脫硫設施簡易,在線監控數據與實際排放情況不符;蒲縣超騰供熱有限公司無中控系統,無脫硝設施,在線監控裝置故障。
另外,部分企業廠區揚塵汙染管控不到位。天津市寧河區造甲城鎮潘家園工業區永定新河大堤北側沿途有多家暫存煤場,多數無防風抑塵網,揚塵汙染嚴重;必拓倉儲煤場、晟聯物流煤場、同鑫煤場、寶勒泰倉儲煤場等煤堆基本未苫蓋或苫蓋不全。唐山市古冶區開灤趙各莊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煤場防風抑塵網建設不全,揚塵嚴重;開平區窪里鎮存有多家小型散料堆場,揚塵現象嚴重。邯鄲市中磊建材有限公司場區地面未硬化,傳輸帶未封閉,料堆未苫蓋,揚塵明顯。
太原市陽曲縣廣廈建材有限公司料場物料苫蓋不全,存在揚塵汙染。鶴壁市金龍公司、金壁煤業煤堆苫蓋不全,裝卸作業無噴淋設施,汙染較重;伸騰砼業有限公司上料傳輸裝置未完全封閉,物料儲存庫噴淋裝置部分損壞。
環保部介紹,一些地方政府仍存在不作為、慢作為的情況。邢臺市隆堯縣城市管理局對道路清掃、灑水等工作監管不嚴,對委托運營的公司監管缺失。太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對轄區煤炭經銷戶監管工作有部署、無落實,不能提供涉煤企業清單。
臨汾市蒲縣政府明確2016年全部淘汰建成區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茶浴爐,但仍有18臺營業性鍋爐、茶浴爐未淘汰到位。
德州市明確,集中供熱管網覆蓋範圍內10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應於2016年10月底前全部關停,但刑侗街道辦擅自將“在水一方浴池”2臺燃煤小鍋爐淘汰時間推遲到2017年10月底。
鶴壁市要求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拆除需做到“主體移位,煙囪拆除,所有連接管道和線路切斷”,但現場檢查發現9臺共計34蒸噸鍋爐沒有拆除到位,簡單修複即可投入生產。
第一財經記者22日從環境保護部了解到,受汙染排放和不利氣象條件的影響,3月21日開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一次汙染天氣過程。
監測數據顯示,3月21日起,河南安陽、鄭州一帶率先出現汙染過程,汙染物不斷積累,20時左右達到重度汙染水平。受弱偏南風影響,汙染帶持續沿太行山一線向北傳輸,截至3月22日13時,太行山沿線城市自南向北相繼達到重度汙染水平,安陽市為持續重度汙染時間最長的城市。
北京市22日10時起空氣質量達到重度汙染水平,持續3小時後開始逐步好轉,目前維持在中度汙染水平。
經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會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省級環境監測中心,預計3月22日夜間開始,受降水和冷空氣影響,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質量將有所改善。隨著環境保護部專項督查的不斷深入和督促整改,加上氣象條件的改善,未來5天區域大部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北京市空氣質量從22日傍晚開始逐步改善,23日至24日空氣質量為良至輕度汙染,25-27日空氣質量預計優良。
環保執法人員在觀察安陽一鋼鐵企業排汙情況。攝影/章軻
此次汙染過程,安陽、鄭州一帶是最先發起點,安陽也是重汙染持續時間最長的城市。
環境保護部2017年第一季度專項督查發現,安陽市大氣汙染問題突出。表現在五個方面:
重汙染天氣應急措施落實不到位。安鋼集團冶金爐料公司在安陽市啟動一級重汙染天氣嚴格管控情況下,夜間汙染物排放量明顯增大,存在超排現象;沙鋼集團安陽永興鋼鐵有限公司的重汙染天氣應急管控預案中I級響應措施未達到50%的限產要求;安陽新南亞陶瓷有限公司未按要求落實減排措施;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重汙染天氣應急管控限產措施沒有具體到生產車間和一線工段,無投料、產量的量化指標,未嚴格落實30%的限產措施;新普鋼鐵有限公司2月6日未嚴格執行安陽市藍天工程指揮部管控停產通知要求,正常生產。
企業違法排汙行為突出。大唐安陽電廠氮氧化物多次超標;利源煤焦集團有限公司4號焦爐2016年2月、3月、4月、5月SO2月均值超標;安鋼集團冶金爐料有限責任公司回轉窯粉塵無組織揚散較重;安陽鋼鐵公司夜間廠區無組織排放嚴重,130噸轉爐車間廢鋼收集工段揚塵較重,廠內鐵道南側一工段煙塵無組織排放。
存在企業在線監控數據造假問題。河南匯豐管業有限公司在線監控設施量程設置過大,二氧化硫、煙塵多個時段超標排放;匯鑫特鋼有限公司在線監控無法顯示汙染物排放數據,在線監控設施顆粒物量程和報警參數設置過大;殷都區太行冶金有限公司廢氣處理設施未安裝在線監測設備,博盛鋼鐵有限公司廢氣在線監控設施停運;河南嵐寶特鋼有限公司在線監控設備報警參數設置不當。
未重視揚塵和地方“小散亂汙”企業汙染問題。安陽縣五金交電水暖建材綜合市場東側場地內有大部分土地裸露,未完全覆蓋;文峰區中交第四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使用燃煤大竈,煤堆未覆蓋,料場半封閉未覆蓋;高莊鎮楊河固京港澳高速路東垃圾成堆,未覆蓋;安林高速路北曲溝附近有燒垃圾現象,冒黑煙。文峰區金鐘新能源公司生產車間煙氣無組織排放;北關區西石桃村油氈廠設備拆除不徹底。
存在政府環保不作為、慢作為的情況。安陽市工信委下發的鋼鐵企業燒結機停產安排指令與安陽市藍天指揮部同期下發的停產管控指令相悖,造成個別企業未落實停產措施;內黃縣工信局對陶瓷園區新南亞陶瓷有限公司應急預案中提出減產及減少汙染物50%的落實措施監管不到位,企業並未做到減產減排;文峰區寶蓮寺鎮政府制定的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未突出區域產業特點,照搬硬套。
環保部介紹,在專項督查中也發現了鄭州、鶴壁、焦作、邯鄲、邢臺等城市存在的大氣汙染問題,環保部已將上述城市問題移交當地政府,並將不定期開展機動巡查,督促各地整改落實到位。
安陽縣一個被炸毀的土石灰窯現場。攝影/章軻
處在改革開放前沿、經濟發達的廣東省,在治理水汙染方面應該很有“招”,也應該出得起血本。
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4月13日,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廣東省反饋督察情況時舉了這樣幾個例子:
潮州市為了治理三利溪黑臭問題,不從建管截汙上想辦法,而采取從韓江調水稀釋;深圳市在茅洲河等流域汙染治理中,大量采取箱涵截汙,導致清汙不分、雨汙不分,截汙效果大打折扣;廣州市曾先後投入300多億用於水汙染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後續措施沒有跟上,缺乏連續性,導致汙染反彈。截至督察時,廣州全市51條重點河湧中有35條為黑臭水體。
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8日,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廣東省開展環境保護督察,並形成督察意見。4月13日,督察組向廣東省委、省政府進行了反饋。反饋會由廣東省省長馬興瑞主持,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組長陸浩通報督察意見,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作了表態發言。
陸浩說,廣東省在大氣環境治理上早謀劃、早行動,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區域大氣汙染防治機制。珠三角地區在全國三個大氣汙染重點防控區率先整體達標,創建了國家重點城市群空氣質量達標改善的成功模式,為全國大氣汙染治理樹立了標桿。
廣東省環保廳本月11日公布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廣東省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2.9%。在同期全國74個重點城市(不含粵東西北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中,惠州、深圳、珠海進入前十佳。
但陸浩同時表示,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任務更加繁重,有效治理難度加大,廣東省環境質量與中央要求和群眾期盼仍有差距。
4月13日,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廣東省反饋督察情況。攝影/章軻
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組長陸浩通報督察意見。攝影/章軻
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在反饋會上作表態發言。攝影/章軻
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副組長、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翟青。攝影/章軻
廣東省省長馬興瑞主持督察反饋會。攝影/章軻
遇到問題“繞著走”
督察發現,廣東省一些地方政府部門不擔當、不敢擔當問題比較突出,遇到問題“繞著走”。
粵東地區一些地市在推進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不細、不實,群眾意見很大。汕頭市潮陽區垃圾處理設施三年三次變更選址,至督察組進駐時仍未開工,導致區域垃圾無序堆放,汙染問題突出。
“一些地方在處理群眾環境訴求時,態度消極、久拖不決,常常使小問題拖成大問題。”督察意見說。
督察組介紹,廣東省環保責任考核也失之以寬,導致一些地區和部門對環保的壓力感受不足。
廣東省在環境質量考核子項中,對完成跨界河流汙染治理任務的有加分,對沒有完成的無扣分,難以對地方形成壓力;在汙染控制和環境管理考核子項中,要求對垃圾填埋場超負荷運行、重點項目未批先建等問題予以扣分,但2015年實際考核中,有些地市沒有扣分到位,考核作用難以發揮。
2013-2014年,廣東省對廣佛交界河流汙染問題實施掛牌督辦,但在水質繼續惡化的情況下解除省級掛牌,工作流於形式。
督察還發現,廣東省在水汙染治理方面統籌協同不夠,一些地方治水急功近利,治標不治本,導致錢花了,活幹了,但效果甚微。
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人員在廣東督察時,向當地群眾了解情況。攝影/章軻
汕頭、揭陽兩市長期以來存在等靠要思想,練江治理計劃年年落空,應於2015年底建成的5座汙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3個汙泥處置中心、3座垃圾焚燒發電廠、2座垃圾填埋場無害化改造工程等無一建成,每天約62萬噸生活汙水直排環境。
茅洲河治理整體謀劃和系統推進不夠,截至督察時,深圳、東莞兩市每天仍有約45萬噸生活汙水直排環境。
督察組介紹,廣州市每天仍有47萬噸生活汙水直排流溪河或其支流,加之流域內禁養區有300余家畜禽養殖場未清理到位,導致流溪河89條一級支流中46條水質為劣V類,幹流人和斷面水質由2013年IV類下降為2016年劣V類,江村斷面水質長期為劣V類,2016年氨氮濃度較2013年上升66%。
當地環保部門的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廣東省69條主要河流124個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由2013年的85.5%,下降為77.4%。
多地環境問題突出
廣東省“十二五”規劃要求建成汙水收集管網1.4萬公里,但實際只完成9000余公里。廣州市“十二五”計劃建設1884公里汙水管網,實際建成590公里,只完成目標任務的31%。
截至2016年底,深圳市汙水管網缺口達4600多公里,全市汙水收集率不足50%。中山市2012年以來投資約21億元建成949公里管網,但由於工程質量不高,全市汙水收集率沒有提高。
督察組介紹,東莞巿城市汙水管網“十二五”規劃要求建設1080公里,僅完成240公里,37座汙水處理廠中35座管網建設未配套到位,長期從185條河湧抽水處理。石馬河汙染反彈,下遊河口斷面氨氮、總磷濃度分別較2012年上升123%和122%。“十二五”規劃建設的14個固體廢物處置工程,到2016年底仍有7個未建成投運。
督察發現,潮州市應於2015年底建成潮州市第二汙水處理廠,但目前仍處在設備調試階段,其配套5.7公里汙水收集幹管至今無實質性進展,每天約15萬噸汙水直排。
潮州巿第一汙水處理廠自2002年建成投運以來一直未配套建成汙水主管網,長期利用三利溪收納、輸送汙水,導致三利溪又黑又臭,群眾意見很大。
另外,潮州巿垃圾焚燒發電廠、潮安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和饒平縣大湖山生活垃圾填埋場建設嚴重滯後,潮安區大肚坑垃圾臨時堆放點每天堆放垃圾量達800噸,無防滲措施,滲濾液直排。
督察還發現,雲浮巿新興江流域新興縣內1.7萬余家養殖場及散養戶絕大部分僅配套簡易治汙設施,大量養殖廢水直排;新興縣城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和截汙管網建設嚴重滯後,每天約2萬噸生活汙水未經處理排放,導致新興江陳舍斷面水質從2013年II類快速惡化為2016年V類。
另外,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存在規劃邊界與實際管控邊界不一致,歷史形成的4800多公頃養殖場沒有清退,以及局部侵占或破壞紅樹林等問題。
惠州惠東蓮花山白盆珠省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開發旅遊項目,大面積挖山毀林,嚴重破壞生態環境。韶關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河源和平黃石坳省級自然保護區、揭陽桑浦山-雙坑省級自然保護區等也存在違規旅遊開發和采礦行為。
反饋會上,督察組要求廣東省加快補齊生態環境短板,系統、科學推進水汙染防治,狠抓城鎮汙水管網建設,切實提高汙水收集處理率,加強畜禽養殖汙染防治,提升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水平。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送國務院。
空中俯瞰廣州城。攝影/章軻
http://www.xcf.cn/hjm/201708/t20170804_781150.htm
在三大票务巨头中,微影时代投资最为“激进”、布局最为“宏大”,发展速度却没有跟上来。2016年,不仅在票务市场份额被淘票票逐步超越,其在发行领域的探索随着一系列保底发行项目的失利,在业内口碑也节节下滑。
这段时间,市面上关于微影时代的传闻八卦多了起来,先是“26亿参与《变现金刚5》的保底”却失利,后是“猫眼要与微影时代合并”。微影时代创始人林宁对此不仅全部否定,对猫眼的绯闻,甚至明确表示“没有合并的可能”,因为“猫眼只是个票务公司,微影是覆盖电影、演出、体育的泛娱乐平台”。
不管是重金保底的夸张传闻,还是两家合并的捕风捉影,这些传闻多少带着一丝被外界“看淡”的气息。与一年前刚完成C+轮融资时,背靠腾讯、万达、华人控股、天神娱乐、华谊兄弟等豪华股东,成为估值20亿美元的独角兽相比,现在的微影时代显得有些落寞。
2015年票补大战之后,在线票务市场基本饱和,包括微影时代在内的几大票务“巨头”都在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开始向泛娱乐平台转型。
如此环境下,猫眼电影也并非林宁所说的只是个票务公司。2016年上半年,猫眼电影出品发行的电影数量是微影时代的一半,但单片平均票房却超过微影时代3.5亿元。相反,微影时代在2016年参与投资与保底的国内外电影票房很多不及预期。
目前,在线票务平台中投资最为“激进”、布局最为“宏大”的微影时代,发展速度却没有跟上来。从资本热捧,到负面新闻爆出,微影时代究竟发生了什么?前有猫眼电影拦截,后有淘票票追击,微影时代未来能否突出重围?
背靠腾讯的独角兽?
在众人看来,微影时代身上一直有着“腾讯”的标签,被认为是腾讯内部孵化出来的独角兽。但纵观微影时代的融资历程,腾讯在微影时代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一直在蜕变。2016年9月,微影时代将旗下在线票务平台微票儿改成了“娱票儿”,这也被有些人看做是微影时代在“去腾讯化”。
微影时代与腾讯的渊源,要从腾讯入股国内团购网站F团开始说起。
2011年,腾讯开始向互联网开放平台转型时,大量投资了O2O电商企业来弥补其短板,这其中就有林宁创办的国内团购网站F团,腾讯跟投了其B轮融资。当时的国内团购市场方兴未艾,腾讯不仅和美国团购网站Groupon、云峰基金合资成立了中文版Groupon团购站“高朋网”,旗下还运营了QQ团购。到了2012年6月,腾讯推动了F团和高朋网合并,紧接着2013年1月又将QQ团购并入。实现了“三网合并”后,林宁成了新高朋网的CEO。但在新高朋网连续经历了抽奖内部造假、裁员潮等挫折后,腾讯也逐渐失去耐心,转而直接注资已经运营良好的大众点评,而合并后的高朋网也逐渐沦为腾讯团购领域的“弃子”。
团购模式的兴起让在线票务平台应运而生。随着猫眼电影、格瓦拉、糯米网相继出现,2013年底,腾讯在内部推出了O2O垂直电影票领域的产品——微信电影票,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支付直接购票、在线选座。而此前因高朋网而与腾讯产生交集的林宁,因为有着运营O2O业务的经验便接手了这个在线票务平台。
在团购网站上的失利并没有影响林宁驾驭新业务的信心。2014年5月1日,林宁给马化腾写了一封邮件,主动建议拆分电影票这块业务。得到同意后,微影时代在2014年5月29日注册成立,林宁出任CEO。独立两个月之后,2014年7月微影时代获得了腾讯注入的数百万美元,完成了A轮融资。
2014年底,淘票票的前身淘宝电影上线后,美团、BAT齐聚在线票务,这一市场迎来了竞争最白热化的一年。
在腾讯的背书下,2015年微影时代完成了两次融资。其中,4月份的B轮融资依旧由腾讯领投,此外还吸引了万达集团、文资华夏文化产业基金、安赐资本注资,融资金额达到1.05亿美元。微影时代能得到万达的青睐,还是因为其身上有着万达缺乏的“互联网基因”,万达希望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来引流。不过在2016年7月万达全资并购时光网后,微影时代对万达的吸引力也减小。
7个月后的2015年11月,微影时代又完成了C轮融资,金额达到了15亿元,这次是由文资华夏文化产业基金领投,信业基金、纪源资本GGV、腾讯、万达集团、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引力创投、安赐资本、歌斐资产、中骏资本跟投。
两轮融资下来,微影时代携带了充足的“弹药”投入到了2015年在线票务平台的“票补大战”中。虽然起步不算早,但微影时代却拥有远高于同侪的入口和平台,依靠腾讯“微信QQ海量用户+强社交”的优势,以及票补的轰炸,微影时代旗下“微票儿”的用户实现了快速增长,在2015年第四年度微票儿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6.3%,仅次于猫眼电影(图1)。
关于微票儿快速增长的势头,按照林宁当时的说法,“微影时代和应用宝合作的仅一周时间里微票儿APP就多了500 多万下载量”,可见腾讯的资源给其带来的红利是直接而明显的。而这也造成了微影时代在流量入口上对腾讯的依赖。虽然微票儿基于社交场景打通购票环节形成闭环,实现了快速成长,但是其旗下的三大购票入口——微信钱包“电影票”、QQ钱包“电影演出票”和“微票儿”APP,除了APP外其余流量入口都是来自腾讯。此外,微影时代还是微信朋友圈电影类广告的独家代理商。
2016年4月,微影时代又完成了30亿元的C+轮融资(表1)。至此,微影C轮两次融资总额达45亿元,对外公布其估值达到20亿美元,还被腾讯誉为其众创空间孵出的首个“独角兽”。
不过,微影时代的实际估值似乎存在疑问。根据天神娱乐(002354)2016年4月26日发布的《关于公司参与设立的并购基金对外投资公告》中描述,天神娱乐将通过深圳天神中慧投资中心以4亿元增资微影时代,获得其3.43%的股权。那么以此计算,微影时代当时的估值为116.62亿元。以当前人民币汇率来算,微影时代的估值约为17.24亿美元,低于其宣称的20亿美元。
几轮融资下来,林宁为微影时代搭建了豪华的股东阵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微影时代目前有大大小小49个股东。
不难发现,微影时代虽然最早是从腾讯内部孵化出来的票务平台,属于“腾讯系”,但分拆后它与腾讯的关系显然不会如同“阿里和淘票票”,甚至“猫眼与光线”那么亲密。几轮融资下来,腾讯在其中的股权已经被稀释了不少。2016年2月15日,微影时代以4.5亿元代价收购了近几年转型影视文化领域的当代东方(000673)5%的股权,公告显示“北京微影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有24 名股东,股权结构较为分散,各股东持股比例较低,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林宁”。而腾讯在微影时代C、C+轮融资中均不再领投,似乎无意巩固股权。这或许是随着腾讯在文娱板块上的布局完善,微影时代对其战略意义也逐渐减弱。2015年9月,腾讯先后成立企鹅影业和腾讯影业,分别在网剧和电影上发力。
除了腾讯的调整,林宁本身对微影时代的独立性的追求,可能才是微影逐渐远离腾讯的主要原因。连续两次创业,骨子里有创业者基因的林宁,似乎更向往独立自主。并不只甘愿做腾讯大文娱板块一部分的他,选择自己将微影时代打造成“宏大”的泛娱乐平台。
“宏大”的泛娱乐布局
林宁从来不掩饰他的野心。2015年就说“微信电影票只是微影时代进入电影领域的一个入口,他想用微信连接一切有场景的娱乐需求”。而他眼中的微影时代是一家基于用户的娱乐内容大数据公司,旨在用互联网改变电影产业。
想要改变电影产业,首先得进入行业,而微影时代的切入点是“电影票务”。
经过2014年的快速发展,微影时代从2015年开始向电影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从纵向上一步步整合产业链。
微影时代原本的核心业务“电影票务”位于电影产业链的中游,2015年12月,微影时代收购了老牌在线票务公司格瓦拉,加码其核心业务。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在线票务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三的分别为,猫眼电影26.73%、微票儿15.8%、格瓦拉12.17%。所以仅从当时的市场占有率来看,微影时代携手格瓦拉后,其在线票务合计市占率超过了猫眼电影。
此外,产业链中游的发行业务也是微影时代试水的重头戏。2015年7-8月的暑期档,微影时代便通过联合发行的模式参与了多部影片,其中就有创造国产动画电影史上9.56亿票房奇迹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年9月微影时代拿到《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获得了独立电影发行的资格。经过一年的摸索,2016年9月微影时代将电影投资、制作、IP开发以及发行业务等对应分拆为娱跃影业和娱跃发行两家子公司,同时将在线票务平台“微票儿”改名为“娱票儿”。
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涉及内容制作和出品,娱跃影业则为微影时代主要承担了这项功能,从电影投资制作、剧集制作、IP开发等多个方面来运营。为扶持娱跃影业,林宁请来了两位来自内容制作一线的操盘手:孙立和李安宁。前者是一直从事美术和动画相关工作的北影动画学院教授;后者则是来自万达影视,此前还在星美、光线、乐视等公司有任职经历。
娱跃影业开业伊始便发布了10个影视项目,其中一半项目为改编,如马伯庸的经典IP《长安十二时辰》、与企鹅影业共同开发的熊顿《熟女日志》、辛夷坞系列IP、《敦煌》系列魔幻电影等;另外还包括《断片儿》、《减肥侠》、《雪孩子》等系列电影。其第一部主控、全流程参与的电影《断片儿之险途夺宝》定档于2018年元旦。
产业链下游则主要是影院资源的搭建。2015年12月,微影时代宣布完成对两家影院管理公司(中环影城和比高影院管理)的投资。2016年3月16日,微影时代以旗下投资实体慧影投资出资1.5亿元,持有橙天嘉禾影城5.17 %的股权。易观智库数据显示,目前微影时代已经覆盖了全国500个城市6500家影院,影院数量少于淘票票,多于猫眼电影。
此外,微影时代还利用了自己互联网平台数据上的优势,2014年推出了影院服务系统“智慧影院”,2017年5月又推出了Yoda影院定价工具、Force营销发行工具。
产业链下游除了影院,还有电影衍生品。目前国内电影的衍生品收入不超过电影收入的5%,与好莱坞一部电影70%的收益来自衍生品相比,仍有很大挖掘空间。2016年6月,微影时代与设计公司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联姻,合资成立“可可影衍生品设计制作公司”,在电影衍生品上淘金(图2)。
纵向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同时,微影时代还横向扩张了电影之外的体育、演出领域。
2015年11月,微影时代分拆体育业务,成立体育公司“微赛时代”,次年3月微赛完成了A轮融资,由华人文化产业基金领投,腾讯、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君联资本等跟投,据称融资后估值达12亿元。目前,微赛在票务方面的产品有两个,一是中超、中甲,CBA、WCBA、CUBA等赛事;二是一些马拉松、户外运动的报名。此外,微赛的业务还涉及大型场馆的运营,在场馆服务模式上采用轻资产管理。2017年6月,微赛时代与南京体育产业集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投资成立运营公司,承担南京青奥体育公园的运营管理工作。
演出领域方面,微影时代将旗下演出业务与格瓦拉演出业务进行合并运营,于2016年3月成立了专注演出行业的子公司“微格时代”,于2016年4月上线了一站式服务平台小格娱乐APP。被收购后的格瓦拉除了演出部分被分拆,电影票的业务也与娱票儿合并,目前被定位成一个以“演出业务”为主的城市泛娱乐生活平台“格瓦拉生活”,被打包进微影时代旗下的微格时代。
除了将内在的产业链上下贯通,并通过向电影外的演出、赛事领域延伸来搭建泛娱乐平台;微影时代似乎有意识地通过资本运作来展开“泛娱乐”的战略扩张。
早在2014年9月,微影时代便成立了投资基金——微影资本,来为其进行产业连接,并宣称微影资本为“产业+VC”的打法。如今微影资本资金规模为40亿元左右,在两年多的时间内连续投资了40多家公司,投资数量和范围都令人咋舌,业务领域不仅包含了原本“泛娱乐”板块的“影视、演出、体育”三大领域,还包括游戏、媒体营销等领域;投资的公司类型也从创业公司、pre-IPO公司到上市公司均有囊括(表2)。
值得注意的是,微影资本在2016年还多次大手笔参股了多家上市公司。先是入股拥有动漫IP《熊出没》的华强方特(835099.OC);后跟腾讯一起投资了韩国娱乐经济公司YG娱乐,微影以5500万美元持股8.2%;并以4.45亿元收购了当代东方(000673)5.01%的股份;此外还入股了全球最大的电影产业解决方案提供商Vista集团 。
在林宁的主导下,微影时代资本运作频繁。除了对外投资、参股上市公司,林宁还通过建立合资公司来积极整合股东资源。比如,与股东歌斐资产共同成立产业投资基金,与股东华谊兄弟共同成立电影发行公司,与股东天神娱乐联袂收购内容营销公司等。
根据与微影时代有合作关系的文投控股(600715)披露,截至2015 年 12 月 31 日,微影时代总资产为 12.63 亿元,净资产为 8.37 亿元,2015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5.23 亿元。
一年发行53部电影,重金保底4部,皆不及预期
身为独角兽和创业公司的微影时代,一度受到资本的青睐,近两年来凭借豪华股东阵容,持续保持着高调的扩张势头。但与狂飙突进的扩张之势形成反差的,却是其2016年一年在经营业绩上的失利和接连受挫。
过去一年,微影时代不仅在票务市场份额被淘票票逐步超越,其在发行领域的探索随着一系列保底发行项目的失败,也在业内遭诟病。
首先是票务业务市场份额被淘票票赶超,市场份额跌出前三。经历了2015年残酷的票补大战后,在线票务平台的市场格局已经基本确定。第一财经数据中心发布的2016上半年在线票务市场份额数据显示,微影时代市场占比约为18%(图3);艾媒咨询2016Q2数据显示,微影时代只占10.8%;易观国际2016Q3数据显示,微影时代占比17.6%。而在2015年被微影时代收购的格瓦拉,市场份额早已跌出前四。
除了票务业务受到冲击,微影时代向上游延伸的电影项目上也遭遇了失败,这也是最为人诟病的地方。其中最让人侧目的,是过去一年微影时代在电影项目上的“广撒网”式投资,以及以保底的方式押注大片发行的激进风格。
其实,微影时代早在2015年就开始涉足电影的出品发行,在商业大片和小众文艺片上均有投资(表3)。但彼时它在项目中所扮演的角色以联合出品和联合发行为主,表现为在电影项目运作的后期跟进,话语权有限。2015年,微影时代初步尝试出品发行业务中最成功的应该算是《大圣归来》,这部没有任何明星阵容的国产动画片,随着上映后的口碑发酵,一路逆势崛起,票房达到了9.56亿元。
或许是2015年的小试牛刀初获成功,随后的2016年微影时代的产量惊人,而且主动加大对电影项目的主控性。据微影时代自身披露的数据显示,其2016年合作影片130部,其中联合出品、发行影片53部。
如此激进的投入,也让微影时代的出品和发行影片数量远超在线票务同行。艺恩网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上映的国产片中,微影时代参与影片数和总票房在O2O平台中夺魁,参与出品和发行18部,总票房67.9亿元;猫眼电影参与影片平均单片票房最高,平均单片票房7.3亿元,是微影时代的近2倍(图4)。
2016年微影时代除了参与大量电影项目的出品和发行,还通过承诺重金保底获得的发行项目,开始主导影片的宣传营销、院线发行等一系列工作。保底发行近一两年来在国内的电影市场趋于升温,保底发行的数量已经从2015年的5部增加至2016年的11部。对于像微影时代这种缺少发行和运营经验的互联网公司来说,保底发行是其同传统影视公司争夺电影发行权的利器。
微影时代可是说是最激进的一家,尤其是2016年12月高调宣布10亿元保底成龙主演的电影《铁道飞虎》,吸晴无数。保底协议显示,若该影片总票房少于 10 亿元,微影时代需向包含耀莱影视在内的投资方(制片方)支付 3 亿元票房保底金,同时投资方也不再参与票房分成。协议还透露耀莱影视在《铁道飞虎》中的投资比例为39%,并且,耀莱影视已与微影时代旗下娱跃影业签订该影片的投资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娱跃影业对电影《铁道飞虎》的投资金额为1250万元,占比4.63%。
《铁道飞虎》上映了38天后,最终的票房定格在了6.99亿元。这意味着微影时代需要向投资方支付3亿元保底分成,而后者获得该笔收入之后也将不再参与票房分成,票房分成收入将由前者继承。业界通常按照“投资方40%,发行方5%,院线55%”的分成比例,就意味着,微影时代支付了保底分成之后将享有总票房45%的收入比例。据此计算,《铁道飞虎》6.99亿元的票房中,微影时代可获得3.15亿元分账收入。而作为投资方获得的3亿元保底分账部分,微影时代是投资人之一,投资了1250万元,占比4.63%,则其可分得3亿元中的1389万元。另外,除了票房分账,微影时代还会获得网络版权、海外发行收入、影片衍生授权收入等回报。这三部分的收入(目前可知的入账金额是3.29亿元),减去所分摊的1250万元电影投资成本、5000万元的宣发费以及支付的3亿元票房保底金(总计3.625亿元),最终仍亏损数千万元。
而这并不是微影时代第一次保底发行。公开资料显示,微影时代2016年参与了3部暑期档电影——《致青春2》、《盗墓笔记》、《火锅英雄》的保底发行(表4)。
其中,《盗墓笔记》是世纪长龙和微影时代携手对半保底了9.2亿票房。《致青春2》微影时代为其3.2亿票房保底。微影时代与和和影业、万达影视、光线传媒联合保底的《火锅英雄》,则未透露具体票房保底金额。《盗墓笔记》最后的票房为9.59亿,算是平衡了收支。而《致青春2》虽然最后票房达到3.37亿,但也是在微票儿“9元观看”疯狂票补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而其上映中传出的高达80%-90%的上座率,也让微影时代遭到了保底压力下“票房注水”的质疑。
这几部保底发行的电影里,唯独由微影时代主导的《铁道飞虎》票房惨淡,离票房保底金额相差较远,这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微影时代在宣发策略、宣传营销、院线发行等工作上缺乏经验。保底本身的风险,再加上电影项目上异常凶猛的投入,使得微影时代格外“引人注目”,也出现了“林宁不懂电影”的质疑。
或许是意识到了微影时代在产品和运营上的短板,以及来自猫眼、淘票票、糯米电影几大对手的竞争压力,微影时代谋求扭转困境。2017年2月6日,微影时代宣布前优酷土豆首席产品官顾思斌加盟微影时代,接替林宁担任总裁,全面负责公司运营。而创始人林宁则退居幕后,将主要精力放在公司战略和资本运作层面上。
其实,保底失败并不是微影时代单家面临的问题。2016年整个国内电影市场遭遇寒流,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显示,全年电影总票房为457.12亿元,同比增长3.73%,与2015年48.7%的增幅相比,出现了大幅跳水。在2016年的11部发行方承诺保底的影片中,只有《美人鱼》的票房大比例超过保底金额,《盗墓笔记》和《我不是潘金莲》在下线之前勉强达到保底金额,其余项目皆以失败告终(表5)。
不仅国产电影项目遇挫,微影时代参与的海外电影同样也票房不佳。2016年12月,微影时代在香港注册成立了子公司香港微影银河,专门负责海外电影投资事务。2017年4月7日上映的《攻壳机动队》,便是微影银河联合股东光大控股与好莱坞六大影业之一的派拉蒙影业联合投资的影片,但该电影最终票房仅为2亿元,让人大跌眼镜。随后6月上映的《变形金刚5》票房不及预期,仅有15.5亿元,与《变形金刚4》19.77亿元的票房相距甚远,这自然让中国投资方之一的微影时代也受到拖累。
目前来看,林宁为微影时代布局的“泛娱乐”大部分仍属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微影时代主控保底发行失利,纵向延伸的业务受挫,横向拓展的“演出、体育”等领域也是竞争激烈,股权投资上虽然数量可观但还没有变现渠道。而纵观如今的在线票务市场,结束了疯狂票补大战后市场格局基本稳定,除了微影时代,包括猫眼电影、淘票票甚至百度糯米无一例外都积极在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延伸,从单纯的票务平台向“泛娱乐平台”转型。
在传统发行、制作领域并没有深厚积淀的微影时代,其庞大的布局在未来是否能够得以支撑并有条不紊地发展,目前仍存在疑问。
三方缠斗下的微影时代能否突围?
如今,在线票务平台的战场早已不只是票补。
2016年光线传媒接盘猫眼电影、阿里大文娱板块开始整合后,在线票务市场的背后集齐了BAT、和传统影视公司光线传媒等多方势力。目前,百度已经加码人工智能,以百度糯米为代表的O2O板块已经逐渐被削弱,微影时代对手已经主要变成了猫眼电影和淘票票。
从美团里孵化出的猫眼电影是三个公司中成立最早的,凭借先发优势其在线票务市场份额上一直盘踞第一。而2016年5月美团分拆猫眼电影独立运营后,光线入主猫眼,持有其57.4%的股权,估值83.33亿元。
其实猫眼也很早就开始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在被光线传媒控股之前,猫眼电影就已经参与了《心花路放》、《唐人街探案》、《美人鱼》等40多部影片的联合出品或联合发行,2015年6月还成立了猫眼影业。被光线控股之后,猫眼电影自然也能拿到更多光线传媒主导的影片项目之发行权。同时,猫眼电影也展开资本布局,联合辰海资本发起成立“妙基金”,重点投资创业公司。发行上,猫眼电影似乎比较稳扎稳打,2016年并未参与任何影片的保底。
2017年6月,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宣布猫眼电影已经扭亏,从2016年亏损5.11亿元变为今年一季度实现盈利,并计划独立上市。而此前5月底,光线传媒以原价1.3亿元向猫眼电影转让网票网股权,转让后猫眼电影拥有网票网68.55%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这意在消除同业竞争,离独立上市再近一步。
猫眼电影是目前在线电影票务平台中第一个宣布实现盈利的。如果它能实现上市,首先能得到资金层面的补充,增强资本实力,或许还会对行业整合产生影响,在线票务领域寡头局面愈发清晰。
而作为后来者的淘票票,似乎过得更“滋润”,背靠阿里影业的淘票票获得了前者重金输血。而这一举动也直接导致阿里影业2016年互联网宣传发行项目支出高达12.9亿元,同比增长11倍,亏损超过6亿元。但这并未妨碍阿里影业对淘票票的信心。2017年7月26日,阿里影业出资13.33亿元增持淘票票股权至96.4%,增持后淘票票估值达到了146亿元。
虽然阿里影业已对淘票票控股,但淘票票的其他投资方也不容小觑,他们多来自于产业链上下游,其中包括5家影视公司,分别是博纳影业、华策影视、和和影业、联瑞影业及南派泛娱,VC机构只有鼎晖投资。
相比而言,微影时代股东阵容中的传统影视公司没有这么集中,其股东更加多元化,涉及游戏、院线、产业基金等,这也让它能获取的资源更加广泛。不过,淘票票的优势在于作为阿里大文娱板块的一环,在影视作品、优酷土豆流量入口等资源的衔接上也更为紧密,更容易产生协同效应。而微影时代的泛娱乐板块的搭建显然没有阿里“买买买”来得直接。
2017年国内电影市场依旧呈现低迷状态,颓势难掩。艺恩电影智库数据显示,剔除服务费后,2017年第一季度的国内总票房为135.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近9亿元,5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这也让三方缠斗的局面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而随着在线票务平台的产业链布局越来越完善和深入,几大巨头也将从单线较量变为全面较量(图5)。而身在其中的微影时代,只有找准并利用自己的优势,在搭建的框架中把细分领域做精做深,才有破局的可能。
http://www.xcf.cn/hjm/201708/t20170804_781150.htm
在三大票务巨头中,微影时代投资最为“激进”、布局最为“宏大”,发展速度却没有跟上来。2016年,不仅在票务市场份额被淘票票逐步超越,其在发行领域的探索随着一系列保底发行项目的失利,在业内口碑也节节下滑。
这段时间,市面上关于微影时代的传闻八卦多了起来,先是“26亿参与《变现金刚5》的保底”却失利,后是“猫眼要与微影时代合并”。微影时代创始人林宁对此不仅全部否定,对猫眼的绯闻,甚至明确表示“没有合并的可能”,因为“猫眼只是个票务公司,微影是覆盖电影、演出、体育的泛娱乐平台”。
不管是重金保底的夸张传闻,还是两家合并的捕风捉影,这些传闻多少带着一丝被外界“看淡”的气息。与一年前刚完成C+轮融资时,背靠腾讯、万达、华人控股、天神娱乐、华谊兄弟等豪华股东,成为估值20亿美元的独角兽相比,现在的微影时代显得有些落寞。
2015年票补大战之后,在线票务市场基本饱和,包括微影时代在内的几大票务“巨头”都在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开始向泛娱乐平台转型。
如此环境下,猫眼电影也并非林宁所说的只是个票务公司。2016年上半年,猫眼电影出品发行的电影数量是微影时代的一半,但单片平均票房却超过微影时代3.5亿元。相反,微影时代在2016年参与投资与保底的国内外电影票房很多不及预期。
目前,在线票务平台中投资最为“激进”、布局最为“宏大”的微影时代,发展速度却没有跟上来。从资本热捧,到负面新闻爆出,微影时代究竟发生了什么?前有猫眼电影拦截,后有淘票票追击,微影时代未来能否突出重围?
背靠腾讯的独角兽?
在众人看来,微影时代身上一直有着“腾讯”的标签,被认为是腾讯内部孵化出来的独角兽。但纵观微影时代的融资历程,腾讯在微影时代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一直在蜕变。2016年9月,微影时代将旗下在线票务平台微票儿改成了“娱票儿”,这也被有些人看做是微影时代在“去腾讯化”。
微影时代与腾讯的渊源,要从腾讯入股国内团购网站F团开始说起。
2011年,腾讯开始向互联网开放平台转型时,大量投资了O2O电商企业来弥补其短板,这其中就有林宁创办的国内团购网站F团,腾讯跟投了其B轮融资。当时的国内团购市场方兴未艾,腾讯不仅和美国团购网站Groupon、云峰基金合资成立了中文版Groupon团购站“高朋网”,旗下还运营了QQ团购。到了2012年6月,腾讯推动了F团和高朋网合并,紧接着2013年1月又将QQ团购并入。实现了“三网合并”后,林宁成了新高朋网的CEO。但在新高朋网连续经历了抽奖内部造假、裁员潮等挫折后,腾讯也逐渐失去耐心,转而直接注资已经运营良好的大众点评,而合并后的高朋网也逐渐沦为腾讯团购领域的“弃子”。
团购模式的兴起让在线票务平台应运而生。随着猫眼电影、格瓦拉、糯米网相继出现,2013年底,腾讯在内部推出了O2O垂直电影票领域的产品——微信电影票,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支付直接购票、在线选座。而此前因高朋网而与腾讯产生交集的林宁,因为有着运营O2O业务的经验便接手了这个在线票务平台。
在团购网站上的失利并没有影响林宁驾驭新业务的信心。2014年5月1日,林宁给马化腾写了一封邮件,主动建议拆分电影票这块业务。得到同意后,微影时代在2014年5月29日注册成立,林宁出任CEO。独立两个月之后,2014年7月微影时代获得了腾讯注入的数百万美元,完成了A轮融资。
2014年底,淘票票的前身淘宝电影上线后,美团、BAT齐聚在线票务,这一市场迎来了竞争最白热化的一年。
在腾讯的背书下,2015年微影时代完成了两次融资。其中,4月份的B轮融资依旧由腾讯领投,此外还吸引了万达集团、文资华夏文化产业基金、安赐资本注资,融资金额达到1.05亿美元。微影时代能得到万达的青睐,还是因为其身上有着万达缺乏的“互联网基因”,万达希望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来引流。不过在2016年7月万达全资并购时光网后,微影时代对万达的吸引力也减小。
7个月后的2015年11月,微影时代又完成了C轮融资,金额达到了15亿元,这次是由文资华夏文化产业基金领投,信业基金、纪源资本GGV、腾讯、万达集团、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引力创投、安赐资本、歌斐资产、中骏资本跟投。
两轮融资下来,微影时代携带了充足的“弹药”投入到了2015年在线票务平台的“票补大战”中。虽然起步不算早,但微影时代却拥有远高于同侪的入口和平台,依靠腾讯“微信QQ海量用户+强社交”的优势,以及票补的轰炸,微影时代旗下“微票儿”的用户实现了快速增长,在2015年第四年度微票儿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6.3%,仅次于猫眼电影(图1)。
关于微票儿快速增长的势头,按照林宁当时的说法,“微影时代和应用宝合作的仅一周时间里微票儿APP就多了500 多万下载量”,可见腾讯的资源给其带来的红利是直接而明显的。而这也造成了微影时代在流量入口上对腾讯的依赖。虽然微票儿基于社交场景打通购票环节形成闭环,实现了快速成长,但是其旗下的三大购票入口——微信钱包“电影票”、QQ钱包“电影演出票”和“微票儿”APP,除了APP外其余流量入口都是来自腾讯。此外,微影时代还是微信朋友圈电影类广告的独家代理商。
2016年4月,微影时代又完成了30亿元的C+轮融资(表1)。至此,微影C轮两次融资总额达45亿元,对外公布其估值达到20亿美元,还被腾讯誉为其众创空间孵出的首个“独角兽”。
不过,微影时代的实际估值似乎存在疑问。根据天神娱乐(002354)2016年4月26日发布的《关于公司参与设立的并购基金对外投资公告》中描述,天神娱乐将通过深圳天神中慧投资中心以4亿元增资微影时代,获得其3.43%的股权。那么以此计算,微影时代当时的估值为116.62亿元。以当前人民币汇率来算,微影时代的估值约为17.24亿美元,低于其宣称的20亿美元。
几轮融资下来,林宁为微影时代搭建了豪华的股东阵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微影时代目前有大大小小49个股东。
不难发现,微影时代虽然最早是从腾讯内部孵化出来的票务平台,属于“腾讯系”,但分拆后它与腾讯的关系显然不会如同“阿里和淘票票”,甚至“猫眼与光线”那么亲密。几轮融资下来,腾讯在其中的股权已经被稀释了不少。2016年2月15日,微影时代以4.5亿元代价收购了近几年转型影视文化领域的当代东方(000673)5%的股权,公告显示“北京微影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有24 名股东,股权结构较为分散,各股东持股比例较低,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林宁”。而腾讯在微影时代C、C+轮融资中均不再领投,似乎无意巩固股权。这或许是随着腾讯在文娱板块上的布局完善,微影时代对其战略意义也逐渐减弱。2015年9月,腾讯先后成立企鹅影业和腾讯影业,分别在网剧和电影上发力。
除了腾讯的调整,林宁本身对微影时代的独立性的追求,可能才是微影逐渐远离腾讯的主要原因。连续两次创业,骨子里有创业者基因的林宁,似乎更向往独立自主。并不只甘愿做腾讯大文娱板块一部分的他,选择自己将微影时代打造成“宏大”的泛娱乐平台。
“宏大”的泛娱乐布局
林宁从来不掩饰他的野心。2015年就说“微信电影票只是微影时代进入电影领域的一个入口,他想用微信连接一切有场景的娱乐需求”。而他眼中的微影时代是一家基于用户的娱乐内容大数据公司,旨在用互联网改变电影产业。
想要改变电影产业,首先得进入行业,而微影时代的切入点是“电影票务”。
经过2014年的快速发展,微影时代从2015年开始向电影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从纵向上一步步整合产业链。
微影时代原本的核心业务“电影票务”位于电影产业链的中游,2015年12月,微影时代收购了老牌在线票务公司格瓦拉,加码其核心业务。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在线票务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三的分别为,猫眼电影26.73%、微票儿15.8%、格瓦拉12.17%。所以仅从当时的市场占有率来看,微影时代携手格瓦拉后,其在线票务合计市占率超过了猫眼电影。
此外,产业链中游的发行业务也是微影时代试水的重头戏。2015年7-8月的暑期档,微影时代便通过联合发行的模式参与了多部影片,其中就有创造国产动画电影史上9.56亿票房奇迹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年9月微影时代拿到《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获得了独立电影发行的资格。经过一年的摸索,2016年9月微影时代将电影投资、制作、IP开发以及发行业务等对应分拆为娱跃影业和娱跃发行两家子公司,同时将在线票务平台“微票儿”改名为“娱票儿”。
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涉及内容制作和出品,娱跃影业则为微影时代主要承担了这项功能,从电影投资制作、剧集制作、IP开发等多个方面来运营。为扶持娱跃影业,林宁请来了两位来自内容制作一线的操盘手:孙立和李安宁。前者是一直从事美术和动画相关工作的北影动画学院教授;后者则是来自万达影视,此前还在星美、光线、乐视等公司有任职经历。
娱跃影业开业伊始便发布了10个影视项目,其中一半项目为改编,如马伯庸的经典IP《长安十二时辰》、与企鹅影业共同开发的熊顿《熟女日志》、辛夷坞系列IP、《敦煌》系列魔幻电影等;另外还包括《断片儿》、《减肥侠》、《雪孩子》等系列电影。其第一部主控、全流程参与的电影《断片儿之险途夺宝》定档于2018年元旦。
产业链下游则主要是影院资源的搭建。2015年12月,微影时代宣布完成对两家影院管理公司(中环影城和比高影院管理)的投资。2016年3月16日,微影时代以旗下投资实体慧影投资出资1.5亿元,持有橙天嘉禾影城5.17 %的股权。易观智库数据显示,目前微影时代已经覆盖了全国500个城市6500家影院,影院数量少于淘票票,多于猫眼电影。
此外,微影时代还利用了自己互联网平台数据上的优势,2014年推出了影院服务系统“智慧影院”,2017年5月又推出了Yoda影院定价工具、Force营销发行工具。
产业链下游除了影院,还有电影衍生品。目前国内电影的衍生品收入不超过电影收入的5%,与好莱坞一部电影70%的收益来自衍生品相比,仍有很大挖掘空间。2016年6月,微影时代与设计公司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联姻,合资成立“可可影衍生品设计制作公司”,在电影衍生品上淘金(图2)。
纵向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同时,微影时代还横向扩张了电影之外的体育、演出领域。
2015年11月,微影时代分拆体育业务,成立体育公司“微赛时代”,次年3月微赛完成了A轮融资,由华人文化产业基金领投,腾讯、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君联资本等跟投,据称融资后估值达12亿元。目前,微赛在票务方面的产品有两个,一是中超、中甲,CBA、WCBA、CUBA等赛事;二是一些马拉松、户外运动的报名。此外,微赛的业务还涉及大型场馆的运营,在场馆服务模式上采用轻资产管理。2017年6月,微赛时代与南京体育产业集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投资成立运营公司,承担南京青奥体育公园的运营管理工作。
演出领域方面,微影时代将旗下演出业务与格瓦拉演出业务进行合并运营,于2016年3月成立了专注演出行业的子公司“微格时代”,于2016年4月上线了一站式服务平台小格娱乐APP。被收购后的格瓦拉除了演出部分被分拆,电影票的业务也与娱票儿合并,目前被定位成一个以“演出业务”为主的城市泛娱乐生活平台“格瓦拉生活”,被打包进微影时代旗下的微格时代。
除了将内在的产业链上下贯通,并通过向电影外的演出、赛事领域延伸来搭建泛娱乐平台;微影时代似乎有意识地通过资本运作来展开“泛娱乐”的战略扩张。
早在2014年9月,微影时代便成立了投资基金——微影资本,来为其进行产业连接,并宣称微影资本为“产业+VC”的打法。如今微影资本资金规模为40亿元左右,在两年多的时间内连续投资了40多家公司,投资数量和范围都令人咋舌,业务领域不仅包含了原本“泛娱乐”板块的“影视、演出、体育”三大领域,还包括游戏、媒体营销等领域;投资的公司类型也从创业公司、pre-IPO公司到上市公司均有囊括(表2)。
值得注意的是,微影资本在2016年还多次大手笔参股了多家上市公司。先是入股拥有动漫IP《熊出没》的华强方特(835099.OC);后跟腾讯一起投资了韩国娱乐经济公司YG娱乐,微影以5500万美元持股8.2%;并以4.45亿元收购了当代东方(000673)5.01%的股份;此外还入股了全球最大的电影产业解决方案提供商Vista集团 。
在林宁的主导下,微影时代资本运作频繁。除了对外投资、参股上市公司,林宁还通过建立合资公司来积极整合股东资源。比如,与股东歌斐资产共同成立产业投资基金,与股东华谊兄弟共同成立电影发行公司,与股东天神娱乐联袂收购内容营销公司等。
根据与微影时代有合作关系的文投控股(600715)披露,截至2015 年 12 月 31 日,微影时代总资产为 12.63 亿元,净资产为 8.37 亿元,2015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5.23 亿元。
一年发行53部电影,重金保底4部,皆不及预期
身为独角兽和创业公司的微影时代,一度受到资本的青睐,近两年来凭借豪华股东阵容,持续保持着高调的扩张势头。但与狂飙突进的扩张之势形成反差的,却是其2016年一年在经营业绩上的失利和接连受挫。
过去一年,微影时代不仅在票务市场份额被淘票票逐步超越,其在发行领域的探索随着一系列保底发行项目的失败,也在业内遭诟病。
首先是票务业务市场份额被淘票票赶超,市场份额跌出前三。经历了2015年残酷的票补大战后,在线票务平台的市场格局已经基本确定。第一财经数据中心发布的2016上半年在线票务市场份额数据显示,微影时代市场占比约为18%(图3);艾媒咨询2016Q2数据显示,微影时代只占10.8%;易观国际2016Q3数据显示,微影时代占比17.6%。而在2015年被微影时代收购的格瓦拉,市场份额早已跌出前四。
除了票务业务受到冲击,微影时代向上游延伸的电影项目上也遭遇了失败,这也是最为人诟病的地方。其中最让人侧目的,是过去一年微影时代在电影项目上的“广撒网”式投资,以及以保底的方式押注大片发行的激进风格。
其实,微影时代早在2015年就开始涉足电影的出品发行,在商业大片和小众文艺片上均有投资(表3)。但彼时它在项目中所扮演的角色以联合出品和联合发行为主,表现为在电影项目运作的后期跟进,话语权有限。2015年,微影时代初步尝试出品发行业务中最成功的应该算是《大圣归来》,这部没有任何明星阵容的国产动画片,随着上映后的口碑发酵,一路逆势崛起,票房达到了9.56亿元。
或许是2015年的小试牛刀初获成功,随后的2016年微影时代的产量惊人,而且主动加大对电影项目的主控性。据微影时代自身披露的数据显示,其2016年合作影片130部,其中联合出品、发行影片53部。
如此激进的投入,也让微影时代的出品和发行影片数量远超在线票务同行。艺恩网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上映的国产片中,微影时代参与影片数和总票房在O2O平台中夺魁,参与出品和发行18部,总票房67.9亿元;猫眼电影参与影片平均单片票房最高,平均单片票房7.3亿元,是微影时代的近2倍(图4)。
2016年微影时代除了参与大量电影项目的出品和发行,还通过承诺重金保底获得的发行项目,开始主导影片的宣传营销、院线发行等一系列工作。保底发行近一两年来在国内的电影市场趋于升温,保底发行的数量已经从2015年的5部增加至2016年的11部。对于像微影时代这种缺少发行和运营经验的互联网公司来说,保底发行是其同传统影视公司争夺电影发行权的利器。
微影时代可是说是最激进的一家,尤其是2016年12月高调宣布10亿元保底成龙主演的电影《铁道飞虎》,吸晴无数。保底协议显示,若该影片总票房少于 10 亿元,微影时代需向包含耀莱影视在内的投资方(制片方)支付 3 亿元票房保底金,同时投资方也不再参与票房分成。协议还透露耀莱影视在《铁道飞虎》中的投资比例为39%,并且,耀莱影视已与微影时代旗下娱跃影业签订该影片的投资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娱跃影业对电影《铁道飞虎》的投资金额为1250万元,占比4.63%。
《铁道飞虎》上映了38天后,最终的票房定格在了6.99亿元。这意味着微影时代需要向投资方支付3亿元保底分成,而后者获得该笔收入之后也将不再参与票房分成,票房分成收入将由前者继承。业界通常按照“投资方40%,发行方5%,院线55%”的分成比例,就意味着,微影时代支付了保底分成之后将享有总票房45%的收入比例。据此计算,《铁道飞虎》6.99亿元的票房中,微影时代可获得3.15亿元分账收入。而作为投资方获得的3亿元保底分账部分,微影时代是投资人之一,投资了1250万元,占比4.63%,则其可分得3亿元中的1389万元。另外,除了票房分账,微影时代还会获得网络版权、海外发行收入、影片衍生授权收入等回报。这三部分的收入(目前可知的入账金额是3.29亿元),减去所分摊的1250万元电影投资成本、5000万元的宣发费以及支付的3亿元票房保底金(总计3.625亿元),最终仍亏损数千万元。
而这并不是微影时代第一次保底发行。公开资料显示,微影时代2016年参与了3部暑期档电影——《致青春2》、《盗墓笔记》、《火锅英雄》的保底发行(表4)。
其中,《盗墓笔记》是世纪长龙和微影时代携手对半保底了9.2亿票房。《致青春2》微影时代为其3.2亿票房保底。微影时代与和和影业、万达影视、光线传媒联合保底的《火锅英雄》,则未透露具体票房保底金额。《盗墓笔记》最后的票房为9.59亿,算是平衡了收支。而《致青春2》虽然最后票房达到3.37亿,但也是在微票儿“9元观看”疯狂票补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而其上映中传出的高达80%-90%的上座率,也让微影时代遭到了保底压力下“票房注水”的质疑。
这几部保底发行的电影里,唯独由微影时代主导的《铁道飞虎》票房惨淡,离票房保底金额相差较远,这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微影时代在宣发策略、宣传营销、院线发行等工作上缺乏经验。保底本身的风险,再加上电影项目上异常凶猛的投入,使得微影时代格外“引人注目”,也出现了“林宁不懂电影”的质疑。
或许是意识到了微影时代在产品和运营上的短板,以及来自猫眼、淘票票、糯米电影几大对手的竞争压力,微影时代谋求扭转困境。2017年2月6日,微影时代宣布前优酷土豆首席产品官顾思斌加盟微影时代,接替林宁担任总裁,全面负责公司运营。而创始人林宁则退居幕后,将主要精力放在公司战略和资本运作层面上。
其实,保底失败并不是微影时代单家面临的问题。2016年整个国内电影市场遭遇寒流,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显示,全年电影总票房为457.12亿元,同比增长3.73%,与2015年48.7%的增幅相比,出现了大幅跳水。在2016年的11部发行方承诺保底的影片中,只有《美人鱼》的票房大比例超过保底金额,《盗墓笔记》和《我不是潘金莲》在下线之前勉强达到保底金额,其余项目皆以失败告终(表5)。
不仅国产电影项目遇挫,微影时代参与的海外电影同样也票房不佳。2016年12月,微影时代在香港注册成立了子公司香港微影银河,专门负责海外电影投资事务。2017年4月7日上映的《攻壳机动队》,便是微影银河联合股东光大控股与好莱坞六大影业之一的派拉蒙影业联合投资的影片,但该电影最终票房仅为2亿元,让人大跌眼镜。随后6月上映的《变形金刚5》票房不及预期,仅有15.5亿元,与《变形金刚4》19.77亿元的票房相距甚远,这自然让中国投资方之一的微影时代也受到拖累。
目前来看,林宁为微影时代布局的“泛娱乐”大部分仍属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微影时代主控保底发行失利,纵向延伸的业务受挫,横向拓展的“演出、体育”等领域也是竞争激烈,股权投资上虽然数量可观但还没有变现渠道。而纵观如今的在线票务市场,结束了疯狂票补大战后市场格局基本稳定,除了微影时代,包括猫眼电影、淘票票甚至百度糯米无一例外都积极在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延伸,从单纯的票务平台向“泛娱乐平台”转型。
在传统发行、制作领域并没有深厚积淀的微影时代,其庞大的布局在未来是否能够得以支撑并有条不紊地发展,目前仍存在疑问。
三方缠斗下的微影时代能否突围?
如今,在线票务平台的战场早已不只是票补。
2016年光线传媒接盘猫眼电影、阿里大文娱板块开始整合后,在线票务市场的背后集齐了BAT、和传统影视公司光线传媒等多方势力。目前,百度已经加码人工智能,以百度糯米为代表的O2O板块已经逐渐被削弱,微影时代对手已经主要变成了猫眼电影和淘票票。
从美团里孵化出的猫眼电影是三个公司中成立最早的,凭借先发优势其在线票务市场份额上一直盘踞第一。而2016年5月美团分拆猫眼电影独立运营后,光线入主猫眼,持有其57.4%的股权,估值83.33亿元。
其实猫眼也很早就开始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在被光线传媒控股之前,猫眼电影就已经参与了《心花路放》、《唐人街探案》、《美人鱼》等40多部影片的联合出品或联合发行,2015年6月还成立了猫眼影业。被光线控股之后,猫眼电影自然也能拿到更多光线传媒主导的影片项目之发行权。同时,猫眼电影也展开资本布局,联合辰海资本发起成立“妙基金”,重点投资创业公司。发行上,猫眼电影似乎比较稳扎稳打,2016年并未参与任何影片的保底。
2017年6月,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宣布猫眼电影已经扭亏,从2016年亏损5.11亿元变为今年一季度实现盈利,并计划独立上市。而此前5月底,光线传媒以原价1.3亿元向猫眼电影转让网票网股权,转让后猫眼电影拥有网票网68.55%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这意在消除同业竞争,离独立上市再近一步。
猫眼电影是目前在线电影票务平台中第一个宣布实现盈利的。如果它能实现上市,首先能得到资金层面的补充,增强资本实力,或许还会对行业整合产生影响,在线票务领域寡头局面愈发清晰。
而作为后来者的淘票票,似乎过得更“滋润”,背靠阿里影业的淘票票获得了前者重金输血。而这一举动也直接导致阿里影业2016年互联网宣传发行项目支出高达12.9亿元,同比增长11倍,亏损超过6亿元。但这并未妨碍阿里影业对淘票票的信心。2017年7月26日,阿里影业出资13.33亿元增持淘票票股权至96.4%,增持后淘票票估值达到了146亿元。
虽然阿里影业已对淘票票控股,但淘票票的其他投资方也不容小觑,他们多来自于产业链上下游,其中包括5家影视公司,分别是博纳影业、华策影视、和和影业、联瑞影业及南派泛娱,VC机构只有鼎晖投资。
相比而言,微影时代股东阵容中的传统影视公司没有这么集中,其股东更加多元化,涉及游戏、院线、产业基金等,这也让它能获取的资源更加广泛。不过,淘票票的优势在于作为阿里大文娱板块的一环,在影视作品、优酷土豆流量入口等资源的衔接上也更为紧密,更容易产生协同效应。而微影时代的泛娱乐板块的搭建显然没有阿里“买买买”来得直接。
2017年国内电影市场依旧呈现低迷状态,颓势难掩。艺恩电影智库数据显示,剔除服务费后,2017年第一季度的国内总票房为135.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近9亿元,5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这也让三方缠斗的局面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而随着在线票务平台的产业链布局越来越完善和深入,几大巨头也将从单线较量变为全面较量(图5)。而身在其中的微影时代,只有找准并利用自己的优势,在搭建的框架中把细分领域做精做深,才有破局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