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拋地產搶白酒 公募二季度持倉路徑曝光

截至目前,公募基金二季度已經全部公布完畢。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的股票倉位小幅上升。據銀河證券統計,121只標準股票型基金的股票倉位由一季度末的85.5%提升到了87.3%;493只偏股混合型基金的股票倉位由一季度末的81%提升到了82.6%。

從行業配置來看,基金偏愛白酒,有高達252只基金重倉貴州茅臺;而地產、計算機、銀行等板塊成為基金拋售股票的幾大行業。

基金偏愛白酒

相比一季度,基金二季度在行業配置和個股選擇上有所變化。其中,白酒股成了它們的最愛。截至二季度末,16只白酒股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了公募的身影,在一季度末13只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三只白酒股:酒鬼酒(000799)、水井坊(600799)、今世緣(603369)。其中,10家基金新進買入693.7516萬股酒鬼酒,占後者流通股的比重達到3.09%;13只基金新買入1659.2618萬股水井坊,占後者流通股的比重達到3.4%;1只基金買入5.75萬股今世緣,占後者流通股的比重達到0.01%。

在白酒股中,從持股機構數量和持倉市值來看,公募基金最愛貴州茅臺(600519)。截至二季度末,252只公募基金持有3757.7532萬股貴州茅臺,相比一季度末持倉增長了627.3413萬股。252只公募基金持倉,也成為二季度末公募基金抱團數量最多的一只股票。在基金等機構的買盤推動下,貴州茅臺二季度股價增幅達到17.88%,收盤價直逼300元大關。而二季度基金的持倉市值增長了644.5萬元,達到255.3億元。老白幹酒、瀘州老窖成為基金控盤比例最高的兩只白酒股。截至二季度末,20家基金持有4.95億元市值的老白幹酒、103家基金持有16.36億元的瀘州老窖,占流通股的比例分別達到8.25%、7.77%。

一季度A股市場在熔斷機制的助推下再度上演了一輪的斷崖式下跌行情,在其後的二季度對於投資者而言是休養生息的一段時期。當季上證綜指下跌2.47%。市場避險意識較強,白酒股因防禦性獲得機構青睞。

依據申萬三級行業分類來看,公募基金持倉市值緊隨其後的是黃金股。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黃金股的市值高達113.64億元,較一季度增長了39.85萬元。但基金持有黃金股市值的增加主要依賴於黃金股股價的增長,以山東黃金為例,該股票二季度股價增幅達到48%。從持股數量和基金數量來看,公募在二季度對黃金股反而出現一定的回避。相比一季度末,9只公募持有81.82萬股的黃金股,二季度末僅有7只基金持有63.64萬股黃金股。

相比白酒股的受寵,二季度計算機、地產等股票受到基金嫌棄。比如,一季度末98只基金持有地產股,市值高達310.82億元;到了二季度末,僅有75只基金持有218.3億元地產股。

下半年行情如何?

總體而言,二季度市場的投資情緒較為謹慎,這也限制了當季A股市場的表現。

上投摩根近日發布最新一期季度投資風向標報告顯示,當期A股市場整體較為震蕩,股指依舊在3000點附近左右徘徊。受此影響,投資者風險偏好相較上一季度繼續降低,二季度投資者風險偏好指數為26.9,比上一季度下降4.1,多數投資人仍以追求穩定收益為目標;二季度投資人情緒指數為123點,投資者總體投資情緒較為樂觀,但較前期略有下降。

進入三季度,A股市場在7月的前半個月表現出色。股指站上3000點。但從上周開始股票市場的表現再度顯現弱勢的跡象,滬深兩市開始縮量整理。對於後市如何,市場的分歧再現。

在這樣的環境下,影響下半年行情最主要的因素是什麽?前海開源基金經理謝屹分析:最主要因素還是經濟的基本面。因為所有的貨幣政策都是對經濟或者對股市的擾動因素,而貨幣政策一定是跟著基本面走,這兩者相比較:基本面為主是決定性的因素,貨幣政策是次要性的因素。

謝屹說:“這個邏輯也很簡單,不可能經濟很糟糕時央行強勢加息,但經濟真的好了,那它也不可能不會放任通脹高企一直不加息,所以貨幣政策一定是中短期的因素,體現在股票上可能會對短期造成1至2個月的單邊走勢,但是很少可以改變12個月以上的趨勢,除非這個貨幣政策是連續頻繁多次,比如1年加息4次,那樣連續的做,中短期的因素自然就銜接成了長期的因素,但這是特殊情況基本不會發生。”

上投摩根調查還顯示,內地投資人對於香港股市多持謹慎樂觀態度,14.9%的投資人認為香港股市熊市已近尾聲,超五成的內地投資人對未來六個月香港投資市場環境改善的可能性預測持謹慎樂觀態度。

與此同時,調查顯示,內地投資人對未來半年A股市場多持較樂觀態度,超六成投資人認為滬深股市可能(非常可能和有可能)上行。未來六個月,投資人加碼股票(28.4 %)的意願度相對最高,或是因為在二季度股市震蕩下,結構性投資機會頻現,投資人對A股市場持謹慎樂觀態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693

次新股全線大跌 軍工白酒主題基金受重挫

8月1日,開盤滬深兩市雙雙低開,截至9:43,上證綜指報2950.80點,跌幅0.96%,深證成指報10176.15點,跌幅1.48%。

次新股全線大跌,洪匯新材(002802.SZ)、微光股份(002801.SZ)、世名科技(300522.SZ)、三德科技(300515.SZ)等跌停,蘇州設計(300500.SZ)、新宏泰(603016.SH)、建藝集團(002789.SZ)等大跌逾8%。

盤面上,食品飲料、軍工板塊跌幅居前。相關主題基金也表現不佳。

截至發稿,軍工股B下跌6.08%,居所有上市基金跌幅之首,國防B下跌5.25%,軍工B級下跌5.10%,軍工B下跌4.36%,累計成交金額超1億元。同時,白酒B下跌4.43%,成交額超900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103

白酒行業複蘇 沱牌舍得、山西汾酒半年報凈利同比上漲

白酒行業半年報陸續公布,今日晚間,有2家公司公布半年報,其中,沱牌舍得上半年凈利大增243.53%,山西汾酒上半年凈利同比增長28.45%。

沱牌舍得晚間發布公告稱,經初步核算,公司2016年半年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77,986.8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34%;營業利潤6,312.03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8.2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17.3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3.53%。

而山西汾酒晚間披露半年報顯示,公司2016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4.23億元,同比增長7.9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59億元,同比增長28.45%;基本每股收益0.4145元。公司表示,分產品看,上半年公司中高價白酒實現營業收入15.52億元,同比增長3.48%,毛利率為78.39%,同比增加0.57個百分點;低價白酒實現營業收入7.29億元,同比增長17.02%,毛利率為51.27%,同比增加6.38個百分點;配制酒實現營業收入1.14億元,同比增長18.81%,毛利率為49.15%,同比減少1.87個百分點。

而2016年第一季度以48.89億、29.03億、24.56億的凈利排名前三的貴州茅臺、五糧液和洋河股份均尚未公布半年報。值得註意的是, 貴州茅臺此前在2015年年報中提出2016年收入目標增長4%; 五浪液則提出利潤總額目標88億元,力爭較上年增長10%; 洋河股份此前在2015年年報中提出力爭全年營業收入實現10%的增長。

此前,申萬宏源證券認為白酒行業複蘇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一、三年時間自身調整到位,底部確認,首先是需求下滑的底部,三公消費的下滑被大眾消費替代, 需求端止跌回升;其次是價格底部,2015年茅臺、五糧液的 批價分別在四季度和二季度觸底回升,價格進入螺旋上升通道;最後是庫存底部,大部分經銷商在春節期間庫存得到有效去化,而對應的是酒企預收款的普遍增長,說明企業也在控制發貨節奏調節社會庫存。二、消費升級承接,名酒價格下降,人均收入水平提高, 目前茅臺批價占人均GDP的比例為1.7%,是09年來的最低水平;三、行業集中度還有很大提升空間,近20家白酒上市公司行業收入占比20%,銷量占比 10%,未來是消費加速向名優酒企集中的過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363

CBNData報告:“山東大漢”白酒消費力不敵“江南秀才”

從古自今,多有愛酒之人。8月30日,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攜手天貓聯合發布《天貓全球酒水消費報告》(下稱“報告”),用數據解讀酒水消費背後的趨勢和特征。

報告基於阿里巴巴大數據,顯示出網購已經成為年輕人購買葡萄酒的主要途徑。其中,葡萄酒和白酒是線上酒類銷售最主要的兩個品類。此外,線上酒水的消費人群逐漸年輕化,“20歲+”人群在酒水領域消費呈現消費升級的特征。

酒水類產品線上消費需求增加

隨著電子商務和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線上購買酒水類產品。報告顯示,2015年線上各類酒水購買人數以及各類酒水消費金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葡萄酒消費者的線上購買習慣正在逐步加深,啤酒也受到消費者們的喜愛,消費金額和比例呈現逐年增大的趨勢明顯。

隨著國內酒水消費的結構性調整,個人和商務消費開始占據酒水市場的主導地位。相關數據顯示,中國進口葡萄酒消費者中,62%消費者經常在線上看酒類資訊,47%消費者通過線上購買紅酒。

2015年~2016年上半年,通過不同酒類消費金額的研究發現,註重口感的白酒和葡萄酒成為線上酒類銷售的主要品類,其次是啤酒和洋酒。從不同類別看,山東產的國產葡萄酒最受歡迎;濃香型的白酒銷售額占到白酒整體銷售額的近一半;啤酒的消費金額和比例逐年加大的趨勢明顯,“小眾”精釀啤酒受高端用戶追捧。 

從多個維度上看,消費升級帶來的酒水網購增量正在到來。

沿海地區鐘愛葡萄酒

報告顯示,中國酒水消費呈現出顯著地理特色。經濟發展較快的沿海地區,偏好葡萄酒,上海、廣州等地最愛法國原裝葡萄酒;中西部地區獨愛白酒;北方地區是國產葡萄酒和啤酒的重要生產區域,消費熱情高漲。

值得關註的是,在所調查的大陸31個省市中,“拉菲”作為最知名葡萄酒的品牌之一,在中國各地區均很受歡迎,“網紅”地位不改。

“山東大漢”惜敗“江南秀才”

武松三碗不過崗的故事情節,一直讓人對山東大漢喝白酒的能力從不質疑。而報告顯示,山東地區消費者的白酒消費力較江蘇省呈弱勢,排全國第二。

對於白酒的品牌選擇上,消費者對當地品牌偏好度更高,比如山西的“汾酒”、“杏花村”,貴州的“董酒”,以及西北的“北國風光”都很受本地消費者的喜愛。其他地區線上銷售額較高的品牌主要為“茅臺”、“五糧液”。

其他酒類的消費偏好與地域差異有一定關系。報告顯示,啤酒與各地的飲食偏好密切相關,黑龍江大漢飲酒豪氣名副其實,最喜歡濃郁味苦的卡力特黑啤;而南方地區口味則比較清淡,喜歡清爽的青島啤酒和味道醇厚甘爽的奧丁格;上海人則喜歡加檸檬片喝科羅娜啤酒,可以看出上海人對生活比較講究。浙江紹興的黃酒聞名於全國,主要是因為浙江周邊地區消費者喜歡“陽澄湖大閘蟹配黃酒”,其中,唐宋、古越龍山、女兒紅、安昌太和、塔牌等消費者喜愛的黃酒品牌均出自浙江紹興市。

男女酒類偏好大不同

無論是在健身器材的選擇上,還是酒類的偏好上,男女性別不同,差異也較大。與男性相比,女性更愛喝葡萄酒和黃酒,其中23~25歲的年輕女性的葡萄酒消費比例更高。這或許與這一年齡層的女性更向往時尚的生活方式、對具有美容功效的產品也積極嘗試有關。報告顯示,18~22歲的男性在對於白酒的選擇上更加偏愛清香型。

除上述內容,報告還對於線上酒水發展趨勢、線上消費人群做了深度解讀,中國酒水行業將要向著“走向世界”、“走向專業”、“走向年輕”的三個大方向發展。CBNData建議品牌和商家,可以考慮改變傳統的酒類產品交易模式,賦予產品獨特的產品情懷以及個性化的包裝,建立與年輕消費群的情感紐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715

中秋臨近一線白酒集體提價 飛天茅臺一瓶漲超200元

隨著中秋節臨近,茅臺、五糧液、國窖1573等高端白酒終端售價紛紛喊漲。其中以作為白酒業風向標的53度飛天茅臺上漲情況最為明顯。

盡管茅臺官方並沒有宣布漲價,但實際在渠道端價格已經悄然開始上升。據北京商報報道,53度飛天茅臺每瓶漲了200元左右。一級批發價上漲了100多元,零售價格多在1100元至1300元之間。今年6月,還基本徘徊在900元左右。按目前的走勢,中秋來臨前茅臺零售價可能會突破1300元。

實際上,漲價的不僅僅是茅臺,高檔白酒中的五糧液、國窖1573等酒水也出現不同程度提價。8 月 30 日 ,五糧液經銷商營銷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決定從 9 月 15 日 起,公司核心產品 52 度新品五糧液出廠價格恢複性調整60元,升至每瓶 739 元,供終端 759 元,建議零售價 829 元。五糧液 1618 、低度系列等產品也將根據市場供需情況,適時出臺調整措施。

瀘州老窖旗下高端白酒國窖1573日前也下發“控貨漲價”的通知,9月1日起,四川區域內國窖1573已全面啟動“國窖1573終端配額制”新模式,即由各地市經銷商直接根據終端店對國窖1573的實際需求,實行緊縮貨源、減額配送。通知中還指出52度國窖1573的終端配送價格已提升至680元,終端建議零售價700元。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上半年一線白酒銷量不錯,給各家漲價增加了信心,中秋節前的上漲也表明白酒將在節後步入旺季,在貨源不足的背景下不排除白酒進一步漲價的可能。然而當前白酒市場只是一線企業回暖,實際上整體市場並未回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885

白酒行業複蘇之勢漸強 且看市場“酒量”如何

隨著中秋、國慶等節假日紛至沓來,酒類市場迎來了一年中最好的旺銷時節。貴州茅臺集團公司總經理李保芳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白酒行業通過4年來的深度調整,景氣度回升已是不爭的事實。”

白酒行情從上半年茅臺的“一枝獨秀”,到2016年中報業績中,一線的白酒板塊收入增長14%、凈利潤增長12%;二三線的白酒收入增長8%、凈利潤增長16%。業界看行業的“複蘇”情緒就好像日漸濃厚的節日氛圍一樣蔓延開來。但李保芳告訴記者,這僅僅只是弱複蘇、局部複蘇。

“相比較前兩年,今年的白酒市場銷售情況確實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們公司中端類酒銷售業績增長達到40%。”貴州中正酒業負責人趙麗芳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同時,她也說道,“白酒市場越來越透明化了,利潤要回到從前恐怕還是有些困難。”

據了解,在貴州像趙麗芳這樣規模的中小型酒廠有很多,而且企業情況良莠不齊。縱觀全國,中小型的白酒企業更是多如牛毛,然而他們的複蘇卻還未真正開始。

白酒行業低迷從何而來

自2012年白酒行業因為宏觀經濟不景氣和 “三公消費”限制的政策、地方政府“限酒令”、塑化劑等諸多因素影響陷入低谷,2013-2014年白酒行業行業收入與利潤增速急劇下滑,收入增長跌至個位數,2013、2014年分別只有6.33%和2.52%。此外,因為各地政府鼓勵中小型酒廠積極建廠,使得白酒行業產能過剩。

茅臺酒廠的一位業內人士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白酒行業經歷五年低迷,除了政策及大環境不景氣外,白酒行業內,經銷商積壓庫存也是原因之一。“市場情況好的時候,很多經銷商沒有看到未來的發展就都紛紛壓庫存,這樣壓貨,其實也是市場無序競爭的一種表現。”

中小型酒企又因為自身發展限制,無法像茅臺、五糧液等一線白酒企業一樣多元化發展。從而在“酒業寒冬“中愈加低迷。

白酒的跨界聯盟

采訪中,另一位市場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很多大型的白酒廠商除了積極對市場進行管控外,現在也在積極探索跨界聯盟的形式,“像是與銀行、煙草、汽車、高爾夫、郵政等平臺都有合作,可以打破原來的傳統渠道,在跨界平臺上占據終端消費者,幫經銷商打通中間環節,從而打破無序的市場競爭。”

記者透過調查確實了解到,酒企跨界合作不在少數。貴州茅臺與中石化、西鳳酒與長安汽車、五糧液與四川中煙等等。

培育年輕化的市場

白酒企業生產符合年輕消費群體個性化需求的“系列酒”,加深年輕消費者對傳統白酒品牌的認知,從而提升消費體驗,進而培養新的消費主力。

在今年的國際酒類博覽會上,記者留意到,各家白酒品牌都推出了針對年輕受眾的低度數系列酒。茅臺的悠米果味酒、五糧液的星座酒、瀘州秀水坊推出的“阿禮九九”等等。貴州茅臺集團公司董事長袁仁國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消費茅臺的人群現在主要是50後到70後,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逐漸顯著,80、90後已經成為市場消費主力。抓住年輕人市場就是抓住未來的發展機遇。茅臺連續五年發起國之棟梁公益活動,幫助貧困大學生,贏得這些年輕消費者發自內心的喜愛,同時也是在培養潛在的消費者。”

“電商是當下年輕消費者發生購買行為的有力渠道。透過電商平臺,白酒企業可以接觸到新的消費群體,從而為傳統經銷商鋪橋搭路,但電商一定不是白酒行業的救命稻草”。該名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到。

白酒行業有其獨特的屬性。大企業依賴現有的品牌進行跨界合作、開拓新市場從而不斷擴充已占有的市場容量,小企業在新渠道、地域文化上一樣可以做文章,同時把控好酒本身的品質,透過更加精準的營銷,進而保持自己的生存空間。只有整體的繁榮,行業的春天才會如期而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393

白酒巨頭提價策略分化 漲價潮止於茅臺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9-10/1037684.html

雙節前夕,白酒價格已是“漲”聲一片。在白酒雙雄之一的五糧液在一年內兩次提價之後,茅臺是否跟進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

Baijiu______3_.thumb_head

雙節前夕,白酒價格已是“漲”聲一片。在白酒雙雄之一的五糧液在一年內兩次提價之後,茅臺是否跟進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

“茅臺集團在短期內不會考慮提價。” 9月9日,貴州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在貴陽召開的茅臺集團新聞發布會上表態,“53度飛天茅臺最合理的價格區間是賣到市場上最後環節的1000元上下。” 李保芳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明確說,茅臺今後絕不下行政命令漲價,搞壟斷,要讓市場來配置資源。

“十三五”期間,茅臺集團定下的“小目標”是擬將酒板塊做到750億元,多元化板塊實現250億元。其中,系列酒定位成為了酒板塊的增長極。

但白酒營銷專家晉育鋒表示,以品牌拉動茅臺酒銷售的茅臺集團要想實現系列酒年銷量過萬噸難度不小,難在落地執行。

提價策略分化

經歷寒冬,一線酒企業績出現回暖跡象。在半年報紛紛報喜之際,茅臺和五糧液兩大名酒的提價策略在經歷了行業調整後出現變化:控量保價並不是必然。

8月20日,五糧液在成都舉行的營銷工作會上決定將核心產品52°普通水晶瓶五糧液(下稱普五)的出廠價從679元/瓶提升至739元/瓶,提價於中秋節執行,這是繼今年3月全國糖酒會期間,五糧液對該款產品第二次提升出廠價。

普五提價後,據業內媒體報道,瀘州老窖於9月3日對四川片區下發通知,從9月1日起,國窖1573全面啟動終端配額制新模式:即由各地市經銷商直接根據終端店對國窖1573的實際需求,實現緊縮貨源、減額配送。據通知稱,國窖1573的終端配置價格已提升至680元,終端建議零售價700元。

市場上劍南春也傳出漲價消息。同樣是行業媒體報道,劍南春將於10月提升普通劍南春的實際出廠價,每瓶實際提價幅度為10元/瓶。據稱,劍南春到8月已完成全年60億元的任務,市場處於饑餓狀態。

9月9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走訪貴陽金陽沃爾瑪超市看到,紅花郎十年實價318元/瓶。營業員告知記者,郎酒廠家馬上要漲價了,至於漲多少,還未接到通知。

從五糧液提價至今,53度飛天茅臺一直沒有動靜。9月9日,貴州茅臺集團黨委書記兼總經理李保芳首次表態:“茅臺集團沒有調價特別是提價的意圖,近期內不會考慮。”他多次強調:“白酒漲價,茅臺絕不跟風。”

名酒提價策略首次出現了分化。

五糧液副總朱中玉曾解釋普五提價的原因,歸根結底是繼五糧液的銷量提升後,以廠家提價倒逼渠道價格上漲,從而提升品牌價值。市場層面的消息稱,提高出廠價後,五糧液希望普五零售指導價為829元/瓶。

同樣在金陽沃爾瑪超市,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看到普五標價為688元/瓶,低於五糧液此次提升的出廠價739元/瓶。

“1000元已是天花板”

飛天茅臺的出廠價未漲,但金陽沃爾瑪超市的終端標價為999元/瓶。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看到,營業員正在補貨,稱新上的都是今年的新品。端午節時茅臺酒終端價已漲至800多元。

明明市價已漲,為何茅臺集團卻不提高出廠價?李保芳表示,這涉及到茅臺如何看待價格問題。他認為,白酒進入調整期後,茅臺酒價格曾經下滑厲害,三年里,大多數茅臺經銷商都虧損,如今茅臺和經銷商共同努力後市場價格回歸,經銷商有了利潤,茅臺價格實現了合理回歸,廠家的價格目標已經實現了。

位於江西贛州的一位茅臺專賣店經銷商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現在1000元左右的飛天零售價全國都差不多,雖然沒有計算過加上房租、水電、人工等賣茅臺酒賺了多少個點,但他已經扭虧。

早在去年12月,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在經銷商大會上坦承:在營銷上,茅臺集團最大的短板是價格。如何既確保價格穩定,又能確保經銷商利潤?這是道難題。

那麽,為何偃旗息鼓幾年後,今年名酒廠提價卷土重來?

這是由供需關系變化決定的。

“三公消費”受到限制後,中高端白酒價格大幅下滑,有的企業業績甚至斷崖式下跌。隨著消費水平提高,民間消費開拓升溫,全國名酒價格下沈帶來消費量的擴大。記者采訪茅臺集團高層獲悉,茅臺酒今年的計劃銷量為2.3萬噸,今年上半年就完成了1.4萬噸。最新數據表明,1-8月,茅臺酒的銷量同比創兩位數增長。“2.3萬噸酒賣完後,茅臺集團絕不增加計劃量。明年2月後,廠家才給經銷商按儲存年限可以投放的酒。”李保芳表示。

供不應求,是名酒廠漲價的動力。然而,漲價能持續多久?是否能重演茅臺酒一飛沖天2000元/瓶的“天價”?

“1000元已是天花板。”茅臺集團負責銷售的高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李保芳也如是判斷茅臺酒走勢:就目前而言,無論出廠價、一級批發商價格還是終端價,廠家、經銷商和老百姓能夠接受最合理的價格區間,就是市價1000元上下。

對五糧液提高出廠價後出現的渠道價格倒掛,晉育鋒認為,經過這輪調整,一線白酒已經出現格局分化,過去一線就是一線,沒有再分A、B段。但現在一線分兩個段位,一線A和一線B。800元以上只有茅臺一枝獨秀,500-800元之間是五糧液和國酒1573競爭;二線以下行業繼續承壓。

  • 21世紀經濟報道
  • 姚治宇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442

能溯源能“賣”酒 白酒也搭上大數據快車了

一瓶普通的茅臺酒從投料到產品出廠要經過30道工序、165個工藝環節錘煉,此外,至少還需要窖藏五年。而當它離開工廠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又需要經過多少流程呢?這些流程如何實現可追溯?

數據為它提供了一個前衛的解決方案。大數據可以讓白酒企業精確預估市場的需求方向、需求量,從而進行理性生產,避免大量積壓庫存,保證資金鏈高效運轉。也能讓消費者了解白酒從生產到餐桌的整個流程。

白酒行業自2012年下半年開始步入深度調整期,市場環境的巨大變化倒逼著企業尋找轉型突圍之路。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日前在貴陽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也表示,酒業應當借助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探討如何打通數據,讓數據釋放出市場的機會,把數據有效利用到商品的環節中,讓數據資產化身為數據商品。

大數據催生產業調整變革

事實上,互聯網、大數據對傳統產業的改造早已經開始,美團外賣的互聯網餐飲方式,滴滴出行的互聯網出行方式,以及淘寶、京東的互聯網購物方式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處在深度調整期的白酒行業也正順應著這種趨勢,不斷進行調整。或酒企自建雲商平臺,如茅臺雲商;或在電商、互聯網及O2O等領域縱深發展,如酒仙網、1919。酒水銷售數據化、互聯網化、物聯網化已經是大勢所趨。

北京仁塔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肖啟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互聯網+和大數據是當今時代的潮流,也是傳統白酒銷售和消費模式必須面對的挑戰。在這種趨勢下,如何讓傳統的白酒行業迎上互聯網發展的窗口?如何讓互聯網、大數據來引導新的消費模式?如何用更時尚、更有效的方式真正把傳統白酒玩嗨起來?這些都是我們白酒人要沈下心來認真思考的問題。”

“白酒的消費升級帶來了巨大的市場增量需求,而越來越多人,特別是年輕人,越來越習慣用互聯網的方式消費。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場景消費將成為老百姓生活消費的一大特征。”貴州省白酒企業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東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肖啟華指出:“餐飲是酒水消費的最重要場景,從我們掌握的市場數據來看,有70%的酒水消費是發生在餐桌上,而餐桌上消耗的酒水中80%是消費者自帶。哪怕消費者是在網上買的酒,最後也是需要自己拎到餐館去。有沒有什麽方式,可以解決消費者自帶酒的難題,縮短消費者從購酒到飲酒之間的過程和時間呢?”基於這樣的思考,他和他的團隊研發了智能酒櫃,希望以此助力酒業消費轉型升級。

大數據可以溯源還能“賣”酒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茅臺已經開始在大數據方面進行運用。

茅臺董事會在2015年6月就通過了建立物聯網雲商的議案。搭建了物聯網雲商平臺——茅臺雲商。該平臺實現了全產業鏈的數據追溯。每一瓶茅臺酒的走向都能匯成公司的信息,構成公司全產業鏈大數據。同時消費者也可以通過質量追溯系統知道手中每一瓶茅臺酒歷經的生產、銷售等環節。

此外,經銷商的每一批貨物,從倉庫開始,就被監控。當司機出發時,經銷商會收到酒廠發的信息,告知發貨的批次、數量及司機姓名、手機、車牌號等信息,隨車的”黑匣子“會記錄全程運輸的監控錄像,確保經銷商收到的貨物保真、齊全。

今年在貴陽舉辦的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上,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在發表演講時表示,目前全球知名酒企均在進行大數據變革,智能生產,全產業鏈信息化,茅臺將大數據及互聯網深度融合業務,希望以大數據引領茅臺創新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803

午市盤點|無懼外盤A股小幅上漲 白酒板塊表現搶眼

周五(9月30日)滬深兩市雙雙低開,黃金、釀酒板塊震蕩拉升,市場情緒有所回暖。隨後,煤炭板塊企穩反彈,助力大盤再度攻下3000點整數關口。受制於成交量低迷,上午股指始終在3000點一線左右震蕩整理,臨近午盤,房地產板塊曾直線拉升,但後繼無力,始終未能有所表現。

今日早間外盤紛紛大跌,日經225指數早盤跌 1.33% ,韓國KOSPI指數跌 0.88% ,香港恒生指數跌 1.41%。相比之下,A股表現較為堅挺。

截至午盤,滬指上漲0.14%,報3002.81點;深成指上漲0.40%,報10554.45點;創業板下跌0.07%,報2144.69點,兩市半日成交合計1516.77億元。

盤面上,行業板塊漲幅互現,釀酒行業、航空航天、安防設備、房地產、家電行業等板塊漲幅居前,園林工程、化纖行業、鋼鐵、保險、券商等板塊皆走勢落後。上午題材股表現活躍,股權轉讓概念股上演漲停潮,核電、石墨烯等題材股皆收獲較大的漲幅。

在資金方面,據港交所安排,滬股通休市時間為9月30日-10月10日,也於10月11日起正常交易,將休市11天,故今日滬股通停止交易。另外,央行今日進行3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1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公開市場今日有900億元逆回購到期,資金凈回籠達到500億元。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導致近期弱勢的最重要原因還是市場的存量資金越來越少,一是地產和商品行業的火爆分流了大量的資金;二是新股的持續發行吸引了大量的資金;三是近期央行的逆回購持續到期,也凈回籠了大量的資金。

從歷史數據來看,從2009年到2015年的7年里,國慶節前的基本上小漲或小跌各占一半。而在2009年到2015年的國慶節後行情,漲的年份居多,漲幅的均值是4%,整體看漲。對此有資深私募人士指出,如果以短線交易為主,投資者大可不必冒長假期風險持有短線品種。而對於中線波段交易而言,目前階段可考慮持股過節,而從歷史經驗來看,節後股指上漲概率較大。由於受假期效應影響,近年來國慶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市場表現多較為糾結。相比之下,國慶節後首個交易日市場表現相對活躍,特別是去年9月,市場迎來修複行情,大盤在3000點上方窄幅波動。國慶節後首日,滬指跳空高開,當日漲幅3%,隨後一周收獲近7%漲幅。

對於後市,華訊投資認為,節後行情值得期待,主要基於以下幾個原因:1、節前觀望,資金出局,節後資金有望回流;2、第三批PPP項目將公布,有望再次成為引領大盤上攻的主要推手;3、9月份經濟數據也將公布,從最近幾期來看,都在逐步回升,有望提振大盤;4、三季報公布進入密集期,業績炒作預期升溫;5、深港通預熱。

中航證券表示,對於即將過去的9月份,市場以一種溫和的調整方式結束了一個月的運行,本月的熱點也將隨之退去;目前更應著眼於四季度的新熱點,並對可能出現的新熱點進行戰略關註,次新股由於年報時間窗口的出現,有望成為四季度的戰略跟蹤品種;而短期來看,煤炭、化工、地產等板塊的活躍對短期市場的有一些促進,激進型的短線投資者可留意其中化工板塊的局部熱點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262

聚焦三季報|白酒行業整體向好 擠壓式增長難變

白酒行業三季度業績整體向好。截止目前,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已有17家公布了三季報,數字上看,各上市公司延續今年上半年的增長趨勢,多家酒企前三季度業績錄得兩位數以上增長,而四季度業績更值得期待。在行業看來,白酒市場擠壓式增長的格局並未改變,消費需求正在加速在向名酒和品牌企業集中。

記者看到,在17家已經公布三季報的上市公司中,今年1-9月份,在“茅五洋”貴州茅臺(600519.SH)、五糧液(000858.SZ)、洋河股份(002304.SZ)的帶動下,白酒上市公司業績大面積飄紅,僅有*ST皇臺一家虧損。

從排名上看,今年終端銷售價格大幅上漲的貴州茅臺1-9月收入266億元,同比增長15%,凈利潤達到了125億元,同比增長9%;而連續2次上調出廠價格的五糧液,以177億元的收入位居第二,同比增長17%;洋河股份以147億的收入緊隨其後。事實上,洋河股份3季度收入以微弱的優勢超過五糧液,成為當季的行業第二名,在整體收入數據上進一步縮小了和五糧液的差距。

與此同時,國內白酒第二梯隊增長開始提速。瀘州老窖(000568.SZ)1-9月收入58.81億元,同比增長17%,凈利潤15億元,增長14%,其中三季度收入16億元,同比增長22.3%;沱牌舍得(600702.SH)在天洋控股集團入主之後,業績增長進一步提速,1-9月份收入11億,已接近其去年全年水平,凈利潤增長近13倍,其中三季度凈利潤的貢獻在1-9月份的凈利潤中占到近6成;而山西汾酒(600809.SH)、水井坊(600779.SH)等收入和凈利潤均錄得兩位數以上的快速增長。

值得註意的是,雖然三季度有中秋行情支撐,部分酒企的第三季度銷售數據明顯放大,但業績增速相比上半年卻有所回落,根據記者計算,貴州茅臺和五糧液三季度收入的增幅都略有收窄,茅臺三季度收入84.6億元,增速較上半年微有減少,但凈利潤為37億元,增速較上半年下降6.6個百分點;五糧液三季度收入44.4億元,增速較上半年減少4.5個百分點,凈利潤同比下降了7%;而口子窖、老白幹、金種子酒等區域酒企本季業績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回落。

山東溫河王酒業集團總經理肖竹青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一方面過節團聚的消費習慣逐漸在改變,導致了中秋國慶市場需求不旺,給市場帶來的增長有限。另一方面,上半年茅臺、五糧液等名酒企業業績完成較好,為保價企業采取了一系列的控量措施,也導致三季度業績增速回落。

肖竹青認為,目前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1573等國內名酒都在提升其在消費者心中的心理價位,高端名酒屬於“面子酒”,價格敏感度並不高,控量保價可以提高核心產品價格,以拉動全線產品的銷售。

記者了解到,在消費品中白酒的春節消費約占全年消費量的30%,而今年春節較早(1月28日),考慮到物流方面的匹配情況,今年經銷商春節備貨或提前到12月就開始,第四季度的市場情況更值得期待。

不過記者了解到,雖然三季報整體向好,但白酒行業仍然沒有擺脫擠壓式增長的尷尬局面。根據尼爾森發布的《2016酒類消費者研究》報告中,同期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白酒行業整體增長緩慢,白酒整體銷售量與去年持平,500元以上高端酒增長12%,在其帶動下,白酒品類銷售額增長了2.2%。

董酒總經理劉智濤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2010年到2015年,白酒產業產能過剩明顯,產能在放緩,白酒行業已經從黃金十年的擴容式增長,改變為以名酒為主導的擠壓式增長。目前白酒行業兩極分化在加劇,全國性的一些名酒銷售穩中有升,品牌的集中度在進一步提高,未來缺乏歷史底蘊和消費者品質認同的中小企業,品牌的競爭和生存環境將更加慘烈。

對於行業下一步的變化,劉智濤認為,在這種擠壓式增長的市場格局下,名酒的暴利時代已經終結,白酒將進入消費主權時代。以往白酒企業往往忽視消費者的需求,更多的是自娛自樂或閉門創造一些概念,並通過各種手段灌輸給消費者。但未來白酒企業需要由企業主導的思維方式,向理解消費者的需求、滿足消費者需求方向發展,要註重消費者的體驗感,這一點名酒企業也不能例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1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