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增值概念
一年有大概240個交易日,如果每日回報率是0.1%,不用複式計算,年回報率已是24%。設想在現有投資基礎上,可以用何種方式提升0.05至0.1%回報率?事件引發交易,期指,期權,系統交易,炒業績等等,都是有可能。但是每日提升0.05%,談何容易,不然,大家都發了。提升回報率,要科學化,不是靠幻想可以達到。
2. 量化事件引發交易優勢
要科學化,就要量化,增值,增加勝算。事件引發交易event play優勢,可以量化嗎?可以增加勝算嗎?有難度,不是不可能。其中一個方法是如下將事件歸類,分析存檔,未來可以有效將判斷準繩提高:
醜聞,壞消息
要個別情況衡量
2012年5月, # 0589寶姿 事件,未有披露向大股東家族提供多筆免息貸款,暴跌。基金股,較難復原。
2012年4月,# 0538味千(中國) 事件,湯底事件受質疑,公司反應遲緩,一發不可收拾。基金股,較難復原,估值高,應幫手插幾腳。
2012年11月,# 1198皇朝傢俬 彈弓手,供股。再受質疑,不過OT cycle應該接近完成。
2012年11月,酒鬼酒事件,火燒連環船,A股暴跌,前車可監,
2011年12月,重慶啤酒事件,火燒連環船,A股暴跌。
2011-2012年,奶粉體育用品板塊崩潰,應幫手插幾腳。OT板塊,較難復原。剩下存活者,似乎可以購入。
2010年 # 1338 霸王集團,二惡烷事件。光頭主席賣生髮洗頭水,估值過高,應幫手插幾腳。
2008年?,毒奶事件,板塊信心崩潰。
股權變化
名牌基金入股,重要人士入股
一般而言,市場對名牌基金入股消息反應一般是歡迎,對消息反應時間則是遲鈍。
2012年11月,名牌基金入股 # 0084寶光實業。利好。
2012年 # 2331李寧。利好。
2012年 # 0330思捷環球,舊股東吃回頭草。利好。
連環配股
一般而言,利淡。
# 0886銀基集團,加上業績盈警,完全失去市場信任。
# 1918 融創中國,依然強勁。
2011年 # 3828明輝國際,之後股價下跌。
2010年 # 8032非凡中國,崩盤。
送股
市場反應一般沒有認真看待
# 0449志高控股,市場最初沒有認真看待。
2012年 # 1259青蛙王子,明顯售股,不過市場沒有認真看待。
2012 年 # 1177中國生物製藥。
發邪輪
一般而言,邪。如市況轉好觸發行使,利好。
發A 股
效力轉為一般。
爛基金入股,邪基金入股
小心 x 央。
業務變化
要個別情況衡量,及莊家取向
2012年 # 0874廣州藥業股份,母公司收回王老吉。
2012年 # 0388香港交易所 收購LME,收購受質疑,股價受壓。
出售重要資產
要個別情況衡量,如出售非核心業務或虧損業務,利好
2012年 # 0282壹傳媒,利好
2012年 # 0123 越秀地產,利好,產生新「營運」模式。
隱藏資產引發重估
要個別情況衡量,要對資產有準確估值
2012年11月,# 0662亞洲金融 持有人保股權
2012年,# 2038富士康國際 工業用地
2012年 # 0152深圳國際 前海概念。
政策概念,政策變化
通常需要較深入認識政策,因為市場焦點所在。
2012年 # 0152深圳國際 前海概念。
公路減免收費政策,低能政策,物極必反,逆向反手做好。
2012年11月家電下鄉政策終止。
人事變動,權力爭鬥,惡意收購
2012年 # 2222雷士照明。權力爭鬥,觸發股價大上大落。難以估算。
2012年 # 1111創興銀行, 人事變動,觸發賣盤猜想。難以估算。
2012年 # 0384中國燃氣,被惡意收購。利好。
2012年 # 0330思捷環球,高層集體逃亡。內傷,難以估算,不如睇少一隻。
賣殼變身注資
一般而言,利好,貨源少,利操控。
2012年 # 1036南聯地產控股,萬科買殼入股
2012年 # 0207僑福企業,中糧買殼入股
2012年 # 0577保華建業,變身賭業股
2012年 # 0187北人印刷機械股份,變身燃氣股
2010年 # 8032非凡中國
指數換馬
值得研究及了解
2012年11月,# 0135昆侖能源,爆冷,短暫利好。
2012年11月,# 2333 長城汽車,營運數據一向理想,但是11月股價急升反映聰明錢對消息已然掌控。
2012年 # 0010恒隆集團 # 0101恒隆地產 事件,MSCI 換馬觸發折讓糾正。
分拆
2012年 # 0876永利控股。
2012年 # 6823香港電訊-SS。
IPO
2012年11月# 1314翠華控股,估值高昂,帶動# 0052大快活集團等等股價造好
2012年12月# 1339人保,低估值上市,令板塊受壓。
私有化
失敗
2012年 # 1135亞洲衛星控股
成功
折讓變化
2012年 # 0010恒隆集團 # 0101恒隆地產 事件,MSCI 換馬觸發折讓糾正。
2012年,麗新系積極曝光。
…………………………
3. 回報非線性
愈是勤奮,回報愈高,贊成嗎?不對,回報從來跟投入資源及努力沒有線性關係。
惠理基金,一向對人說是過百人團隊,每年探訪千家公司,作為老散,你沒有他們千份一資源,可是他們的基金回報率是比你強多少?
過去十多年我的母親每年都叫我買 # 0003香港中華煤氣,她從來不看年報,不知道公司業務發展,每次給我的賣點就是它年年都差不多送紅股。我曾經向她解釋除淨原理,聽後,她不以為然,說除淨後好快一定升番。結果我是不敢算算自己的回報率是比她好多少。我投入時間及努力,是她的百倍,回報未必是比她多。惠理基金投入是她的百萬倍,回報可沒有她強。
4. 簡單是美
讀到這裡,大家可是既開心又沮喪?開心的是,不用勤奮也可以有好回報。沮喪的是,沒有好回報的話,勤奮又未必有幫助。
我的母親縱橫股海多年,千錘百鏈,只向我推介一支股票,到了今天,我還是一股未有買過,可算是超越愚蠢的極限。雖然她的回報率未必是永續,但是以邊際效益來算,她已是達到最高境界了。
如果你不享受投資當中的樂趣,將時間放在投資這事上面的邊際效益是很低的,不如買少少盈富,公用,ibond,相信已經不錯。
我傾向相信簡單是美,不過史上最美的方程式E = mc2,也不是第一日就是如此完美簡單。現下只好享受當中樂趣,慢慢提升回報及穩定性。希望將來有由繁入簡的一天。
5. 強化交易優勢
要強化自己的優勢,應該可以從藍海去想:
建立在自己能力圈之上
建立優勢在自己能力圈之上,好處是事半功倍。如我是軟件工程師,去做交易分析軟件就是建立我的優勢。
建立在自己的天賦上
你可能有一些別人沒有的天賦,例如猜市準確的話,何不量化強化自己的優勢,使用最佳工具達到最好回報?
建立在爬糞土之上
例如,我相信買賣港股的投資者,有9成都不看港交所通告。建立優勢在爬糞土之上,即是說別人不做的事,你可以努力去做,看港交所通告,比起花時間去按大利市機好得多。事件引發交易系統就是一個建立在糞土之上的優勢。
建立在無道德感之上
對不起,又再提出無道德感的「好處」。可能是印象太深刻,無道德感的人似乎在這個行業特別成功。一般而言,無道德感的人不自覺自己的道德感低,不過他們都會自動地好好利用,不擇手段達到目的。所以不用提醒了。
6. 投資的三種困頓
這是古代媽媽給兒子的一封信:閱兒信,謂一身備有三窮:用世頗殷,乃窮於遇;待人頗恕,乃窮於交;反身頗嚴,乃窮於行。昔司馬子長雲:然虞卿非窮愁,亦不能著書以自見於後世。是窮亦未嘗無益於人,吾兒當以是自勵也!
寫信的母親叫鄭淑雲,是明代女作家。信裡,鄭媽媽是這樣講的:人的這一生時常會遭遇三種困頓,千古有之,孩子,要做好心理準備:
第一種困頓,擁有卓越的才華,卻遇不到好的平台和機遇;
第二種困頓,以一顆誠摯寬厚的心待人,卻沒有交上值得交的好朋友;
第三種困頓,對自己嚴格要求時常反省,卻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來活著;
最後,這位媽媽撫慰兒子,既使人生的際遇如此,也未嘗沒有好處。孩子你要多讀書以自勵,不要放縱自己呀!
我等老散們的三種困頓:
第一種困頓,唔追就爆升,一追就見頂。
第二種困頓,止蝕即反彈,扮價值投資就崩盤。
第三種困頓,成手假值股,半死不活,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價值分析大師的三種困頓:
第一種困頓,經常要低吸,愈吸愈低。
第二種困頓,不敢公開止蝕,扮堅持到底。
第三種困頓,不停寫,股價不停跌,唯有收筆。
技術分析大師的三種困頓:
第一種困頓,浪滔滔,組合又發霉,又到洗板時。
第三種困頓,武林至尊,無敵系統,號令天下,無人跟從,唔通今晚,又食北風?
第三種困頓,經常不斷經歷以上兩種困頓。
7. 最準分析員測市
閣下看到這段,足以證明你是很無聊或是我的忠實粉絲,所以現在準備了一個2013年的中港股市必勝預測作為禮物。不過在click入以下預測之前,你要先做幾件事:
捐出 HK$100,000 至公益金
將此文章以最惡毒連鎖信方式轉寄至你最討厭的10位朋友
誠心稱讚本人10次
發毒誓將會投我一票,讓我成為2013年最準分析員。
名額有限,只對頭5000名粉絲公開:
(現在只剩 30名)
1. 獨孤九劍,天下無敵
風清揚道:「一個從未學過武功的常人,拿了劍亂揮亂舞,你見聞再博,也猜不到他下一劍要刺向何處,砍向何處。就算是劍術至精之人,也破不了他的招式,只因並無招式,『破招』二字,便談不上。只是不曾學過武功之人,雖無招式,卻會給人輕而易舉的打倒。真正上乘的劍術,則是能制人而不能為人所制。」他拾起地下的一根死人腿骨,隨手以一端對著令狐沖,道:「你如何破我這一招?」令狐沖不知他這一下是甚麼招式,一怔之下,便道:「這不是招式,所以破解不得。」
。。。
風清揚道:「好在天色已晚,你約他明晨再鬥。今晚你不要睡,咱們窮一晚之力,我教你三招劍法。」令狐沖道:「三招?」心想只三招劍法,何必花一晚時光來教。風清揚道:「我瞧你人倒挺聰明的,也不知是真聰明,還是假聰明。倘若真的聰明,那麼這一個晚上,或許能將這三招劍法學會了。要是資質不佳,悟心平常,那麼——那麼——明天早晨你也不用再跟他打了,自己認輸,乖乖的跟他下山去吧!」
。。。
風清揚笑了笑,道:「那便很好。」抬起了頭,沉思半晌,道:「一晚之間學會三招,未免強人所難,這第二招暫且用不著,咱們只學第一招和第三招。不過——不過——,第三招中的許多變化,乃是從第二招而來,好,咱們把有關的變化都略去,試試看是否管用。」他自言自語,沉吟一會,卻又搖頭。
。。。
風清揚道:「九劍的第一招『總訣式』,有種種變化,用以體演這篇總訣,現下且不忙學。第二招是『破劍式』,用以破解天下各門各派的劍法,現下也不忙學,第三招『破刀式』,用以破解單刀、雙刀、柳葉刀、鬼頭刀、大砍刀、斬馬刀種種刀法。田伯光使的是單刀中的快刀法。今晚只學專門對付他刀法的這一部份。」
令狐沖聽得獨孤九劍中的第二招可破天下各門各派的劍法,第三招可破種種刀法,當真是又驚又喜,道:「這九劍如此神妙,孫兒直是聞所未聞。」風揚清道:「你師父是聽見過,只不過他不肯跟你們提起吧了。」令狐沖大感奇怪,問道:「卻是為何?」風清揚不答他這問題,道:「這『獨孤九劍』的第三招『破刀式』,講究以輕御重,以快制慢。田伯光那廝的快刀是快得很了,你卻要比他更快,那有什麼法子?似你這等少年,和他比快,原也可以,只是或贏或輸,無必勝把握。至於我這等糟老頭子,卻也要比他快,唯一的辦法,便是比他先出招。你料到他要出什麼招,卻搶在他的頭裏。敵人手還沒提起,你長劍的劍尖卻已指向他的要害,他再快也沒你快。」
。。。
真神奇啊!之前說的策略技術化,就是希望將市場買賣原理技術化,整合成一套博奕心法,買盡天下爆升股,咁就發喇!雖然時候尚早,發白日夢都可以的。
2. 獨孤求勝:第一招 - 破險式
不確定性原理 :市場如果不是在大牛或大熊時,投資者將會迴避不確定性高的股票,買入確定性高的股票及給予較高溢價。當不確定因素消除時,估值會急速上升。相反,當確定性因素有變化,高溢價情況會快速消失,估值會急速下降。
大牛,即是樓下看更的士大佬都比你強時,不用選股。
大熊,即是現金為王,真正股神都輸俾你時,也不用選股。
非牛非熊時,如今年,市場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但不是絕望),所以股市沒法全面上升。然而,市場還是有一些已確定因素及事實,投資者傾向放大已確定因素,從而選擇確定性高的股票,並且給予較高估值。危機心態下市場直接反應是從已確定之事項去尋求回報最佳化。
此原理可以應用及無限引申至長中短期博奕,例子:
為何REITs大熱:
未來2年極低利率已成定局
本地中低檔零售消費正常增長,盈利增長前景沒有不明朗因素
=> 不確定因素極低,息率確定,市場認為是接近零風險資產,比現金強。
為何買入燃氣股:
政策風險較低
增長前景快速穩定
盈利率不見大跌
=> 成為不確定因素低的板塊。
為何2012年內地電力股大熱:
內地經濟放緩,煤價難以上升已成定局
用電增長有限,但是亦沒有大跌風險
=> 成為不確定因素相對低的板塊。
為何2012年頭買入# 0052 大快活集團及# 0573稻香控股:
食材價格放緩已成定局
最低工資影響輕微
中低消費正常增長
營運效率獲得確認
=> 不確定因素低,息率確定,市場認為是低風險資產。
為何# 1382互太紡織 中期業績後股價大升:
中期業績顯示工業股兩大問題(銷售額及利潤率)均沒有對公司業績帶來太大沖擊
確定股息強勁
=> 中期業績消除不確定因素,高息支持股價,下跌風險有限,未來經濟轉強時必然受惠,所以估值急速上升。
為何 # 2331 李寧 炒不起來
板塊壞消息依然不斷
營運數據不理想
=> 不確定因素相對高,投資者傾向迴避;
=> 明年如果有好轉跡象,估值會急速上升;
=> 或是,當市場轉牛,貪婪心理蓋過避險心理, 估值會急速上升;
# 1234中國利郎 中期業績不錯,為何炒不起來
投資者不確定營運模式是否OT
=> 不確定因素相對高,投資者傾向迴避;
=> 或是,當市場轉牛,貪婪心理蓋過避險心理, 估值會急速上升;
12月基金經理放假?
星期初,恆指倒跌,獲利盤湧現,又有人話雙頂,基金經理放假
昨日A股大反彈,港股破頂
=> 不確定因素其實是A股何時見底,不是基金經理要放假,一旦不確定因素轉弱,市場看淡一方被逼投降。
Apple
昨晚AAPL大跌,新聞話因為中移動同落機呀依依泣泣。
=> 其實Apple不確定因素不斷增加中,加上股價累升太多。所以大家急於收割。
3. 希望,恐懼,貪婪,絕望
市場是由以上4種情緒操控。一般是說,市場貪婪時,大家要恐懼。市場絕望時,你要貪婪。其實是很不人道,因為違反人性。
違反人性去操作股票時,犯錯機率有機會大大增加。我的看法是:市場貪婪時,你要更貪婪。市場絕望時,你要更絕望。當然前題是你比別人快。
另外一個可能性是,你有無限現金流,可以等。在市場絕望時,不斷加碼,之後慢慢離場。
掌控4種情緒,好困難。
4. 再論OT
之前寫的開OT系列,其實有一些文章沒有刊登。因為會影響了不少人的買賣決定,或是飯碗,或是獲利機會。OT股,不一定是令人輸錢,尤其是市場情緒由恐懼轉為貪婪時。
當然,認識OT股是有需要,但是不應以此為核心研究項目,時間浪費了,回報沒有因而增加。是是但但知道了便是。
(待續…)
1. 基金經理的困頓
對冲基金經理錢志健指,對冲基金業2012年比金融海嘯時更困難。錢志健的後輩感到困惑,懷疑金融業盛世是否已過,這行業已沒有upside。這些後輩問錢志健,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是否可考慮創業,集資數十球美金,然後起壇組織對冲基金? ………
對冲基金是不是十分困難,不了解。不過今年至11月底時不少基金的回報只是中單位數,恆指有20%,隨機指數有8%,國指有7%。2年下來大部份基金回報還是負數,如何對客戶解釋好呢?基金經理不怕虧錢,只怕被人比下去。基金虧10%,大盤虧20%,還是可以大大聲說服客戶。大盤升20%,基金升15%,勉強可以。大盤升20%,基金升5%,好鬼難頂。大盤升20%,基金虧錢,KO。基金回報還要跟同行比較,如果淡市下有明星基金彈出,真係慘過墊屍底。
不幸因素對新人更加關鍵,更殘酷。
2. 12月策略
基金經理的困頓,干卿底事?
12月初,恆指一日反轉倒插,不少人立刻轉身看淡,其中之一論據為:不少基金經理開始放假,12月交易日少,市場轉淡機會大增。聽後很想加入基金經理行業,因為經常可以放假,放假前順手做淡,鎖倉等出花紅。
我上星期曾經寫道:12月應該是利好追落後策略,12月將會是抽水月。原因主要是:
基金經理的困頓
熱錢湧入,如果部份流人股市,應該是追逐落後股,而不是領先股,尤其不是防守類。
美國所謂危機的結果有不同可能性,其一是大檸樂,其二是拖,其三是天下太平。均是不可估計。不過資金湧入,顯示香港市場不確定因素相對為低,利好。
不少強勢股股價在高位,應該年底前趁市場資金充裕抽水。
這個貪浪不知維持力是長是短。長的話,可能如年頭時有2個月或以上。短的話,可能只是上半月。
3. 操作
操作上可以由幾個層面優化:
不做淡。
選取落後。今年落後的,最明顯是A股及國企指數。簡單是美,直接買國企指數就是對。
破貪式 :追逐落後又破頂的強勢股,放棄防守股。
4. 自己的操作
講就是天下無敵。我上月底只選取了較為落後的 # 2688新奧能源,只能高興了2天半。我也沒有放棄防守股,也沒有追逐落後又破頂的強勢股。原因是今年目標已經提早在11月達到,中期策略定不下來仍然感到有些困擾,12月應戰心態不高。現下反而是考慮逆向操作。
從兩方面看,一是不需要對自己太過苛刻,反正不是急於發達,也不是等錢使,也不用跟老婆交數;二是要調整自己的操作方式,加強紀律,回報自然提升。
5. 獨孤求勝:第二招 -破貪式
經濟因素的改變,是非常緩慢。市場價格的中短期變動,只是市場參予者的微妙情緒變化,多於實際基本因素變化。所以當市場由貪婪的情緒操控時,往往是技術因素完全蓋過基本因素。
交易心魔中,有一項是投資者過於相信大眾相信的,當風險資產價格不斷上升,更加強化其估值的可信性及合理性,所以在貪婪市場中,價格往往是唯一指標,資產泡沬在末段時的瘋狂漲勢,是因為大家信念相同,互相影響。
一個貪浪,可以是小小的幾個星期,可以是幾個月,也可以是數年。如科網熱,可以令不少人幾年內由中產變成有錢人再變成窮人。
當確定是貪婪市場,當然要比它更加貪婪,是為認貪。貪婪市場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堅決拒絕否認至到最後階段才全身投入,即是臨天光賴尿,則可大可少。
不認貪的話,最好不要看了,是為避貪。愈看愈後悔,最後臨天光賴尿的例子太多了。
由於是技術因素完全蓋過基本因素,以價格或是技術分析最為直接了當。
破貪式的心法很簡單,做不到認貪,就避貪算了。反正你沒有虧去你沒有賺的而已。
6. 攞冧巴
昨日跟網友討論收費財經服務的看法,想起有提供服務者從前曾經慨嘆香港投資者攞冧巴文化太強了;也有如黃國英先生的收費服務直接提供冧巴,只要信不用問,不會有買賣解釋,直接了當。
其實攞冧巴算是正常消費行為。如果你要一個普通投資者付費,先學10套理論,5個估值方法,再來獨孤9招,然後2個策略,3個後備方案,方能有一個勝算較高的機會,只會是趕客。
攞冧巴是一個邊際利益最佳的行為,買入價,目標價,止蝕價,叮,得左,或是衰左,乾乾淨淨。當中不需要付費者再花精神時間去作出買賣決定,然後得到不能確定的回報。反正不能確定,不如直接了當。
是這樣的話,又再強化我喜歡繁繁複複投資方法的想法。
7. 測市
經濟因素的改變,是非常緩慢。市場價格的中短期變動,只是市場參予者的微妙情緒變化,多於實際基本因素變化。即是,如用基本因素去作出中短期測市,是永遠測不準的。所謂合理價,就如一個停了的時鐘,總有其準確的時刻,只是準確時刻佔極少部份而已。
那麼,我為何又作出12月預測?一來測不準也要測,從來測市只是機率問題。反正,就算下星期反轉,我也可以自圓其說。呵呵,猜中了,我就是2012年12月最準分析員,猜錯,可以繼續猜,直至猜中為止。
(待續…)
1. 投資優質教育
直資或是國際學校,一個月開銷$3000-$10000,加埋優質課外活動,出國交流,一年開支8萬至15萬。3年幼稚蟲6年小學雞6年中學牛,不計通漲共銀100萬至200萬。4年大學馬騮頭,國際學校的中文科程度一般是太低,較難接入本地大學。不在香港念大學的話是60至100萬左右吧。
即是總開支大概是150至300百萬。一般投資人回報是5 至10年一翻。是是但但計,總機會成本大概是250至800萬左右。
難怪之前有銀行宣傳子女教育基金時,說要準備400萬,把不少人嚇至不敢生育。
2. 家長心態
首先,子女教育投資及方法,絕對是個人化。就算同一家庭,也可能因應子女需要而有所不同。
我的觀察所得,母親的想法通常較為傾向不計較邊際效益,願意以投入較多金錢去確保子女教育質素。父母雙方的看法差異有可能變成家庭問題。
家長們多數不計較多花一些金錢在子女教育方法,尤其是工作忙碌的專業人士。
3. 小中產
如果是高收入中產,或是高級公務員,或是有錢人,投資優質教育絕對不是問題。不過也有一些小中產,將大部份自由現金流投入子女優質教育中,則是有幾點要考慮清楚:
一旦入讀國際學校的話,不易轉出傳統學校。
你的事業是否在未來20年也穩健 ?
你的健康是否在未來20年也穩健 ?
你會否因為財政負擔而減少跟子女及家人的相處時間 ?
4. 對子女做基本分析,不只是技術走勢分析
工作忙碌的家長,只能以時間質素而非時間量去跟子女相處。一般而言,相處時間太少的話,你只能跟子女做馬馬虎虎的技術走勢分析,而不是實實在在的基本分析。
馬虎的技術走勢分析,例如數學測驗分數跌穿70分,要加碼補習;英語作文分數升穿80分,可考慮入高級作文進修班。
實在的基本分析,包括知道子女喜樂,困頓,長短,同學質素,話題,對學校看法,人生觀,能力圈,性取向,….
而沒有足夠相處時間,子女在反叛期出意外的機率亦會大增。
5. 我的方法
我的兒子遺傳了我的數學天分,不過沒有我的創意及堅韌。簡單地說,較為適合入讀傳統學校。沒有創意的人,很難以金錢去培養創意,只能用其他方法去慢慢改善。堅韌力不足,是時下普遍情況,也要慢慢開導。兒子的數學天分,就是他的優勢,多年來好好發展,令他自信增強了。
我有大量時間對他作出基本分析,比一般家長幸運得多。省下來的金錢,將來如有創業醫療置業的需要,更能好好幫他一把。
6. 中文
現今中小學的中文科,跟我那些年簡直是完全不同。很困難。聽說不少名校生在新高中考試失利,似乎是教育政策的一些改變,家長們要多留意。
多閱讀應該有幫助。幸好我的兒子很享受閱讀的樂趣,武俠小說,哈利波特,康熙皇朝,三國演義,中史故事,數學原理,物理化學經濟原理,政治小說,.近來的聽風者,風聲小說,….。家長多閱讀,子女模仿養成習慣後,一生不會改的。有些家長自己沒有閱讀習慣,子女大概也較難養成習慣吧。
今年發現大陸出的「讀者」刊物,跟「讀者文摘」差不多,但是質素較高,在香港有合訂本裝,真是價廉物美,大家可考慮考慮作為子女的課外讀物,比看咩周刊好。
7. 打機面書
現下的學生花時間在打機及面書實在過多,我開始懷疑會影響智力。我兒子的同學們每天花數小時在面書講閒話,有些因打機荒廢了學業。其實中學時期我也花不少時間打機,以至文科發展停留在小學水平一段長時間,浪費了最佳學習吸收的寶貴時光,之後努力都是事倍功半。
(待續…)
不知不覺理性投資系統已經寫到14篇,愈來愈不像是談理性投資。
1. 論周期
基本經濟周期有庫存周期,資本投資周期,房產周期等等。而股市周期,商品周期,及債市周期又跟經濟周期有密切關係。當中,股市周期中,不同板塊又有不同周期。能掌握周期,比什麼獨孤9招,每月一策略要強得多。
如會計仔兄今年比所有分析員早了多個月已推斷出煤炭周期下跌對相關板塊影響,(不過他很遲才發表文章: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669293),單單一個人所共知的事實,加上報表分析,正確示範了如何利用基本分析去輕鬆獲利。可見基本分析不是有問題,只是你接觸到的價值投資大師有問題而已。懂基本分析的,都發了,大概不會blog來blog去。
2. 謎題 1
恆指及國指5年比較:
恆指及國指從前沒有多少股票重疊,結構上現在也有很多不同。為何價格相關性那麼高?指數有除淨因素,用2800 及 2828 比較可能清楚一點:
這個謎題如你能清楚解釋的話,對你以後操作可能有很大用處。
道指及標指5年比較:
3. 謎題 2
之前寫過多次隨機指數 通常領先 # 0806惠理集團:
這個可不是謎題,謎題是:
為何 # 1203廣南(集團)跟隨機指數那麼接近?
當然起始點是有關鍵作用,不過自從數月前用程式發現這個關係之後,似乎相關性沒有改變。是一個巧合吧?這個問題我也沒有答案,請多多指教。
4. 股價周期
由價格中找尋背後周期,可是一厢情願?:
http://clcheung.wordpress.com/2012/09/23/hidden-cycles/
http://clcheung.wordpress.com/2012/10/27/hidden-cycles-2/
今年國企指數被A股拖著,所以周期落後了。結合謎題1的作用,上証的數據周期,及美股周期,12月策略就是如此。
5. 跟得了,跟不了
近日 # 2018 瑞聲科技大跌,網友問應否止蝕和我是否仍然持有?首先不少人希望同坐一條船,不過以別人是否已然止蝕去作出買賣決定肯定是不理智。大家買入前都應該有一個賣出的策略,當然如果你的策略就是跟隨我的決定,那麼我也無話可說….。
以今月策略及之前避險式所言,Apple只能做淡,不能做好,或是看好的話可以慢慢吸。# 2018 是跟Apple有很高相關性的股票,所以不應有幻想。要表現的話,買2828算把喇。
通常我也不會看年報作仔細分析,以是是但但投資法,看年報後,我對股票分類為:
極度懷疑,死都不會買
有懷疑,在牛市中可能會因為技術因素買入微量
輕度懷疑,在牛市中可能會因為技術因素買入少量
沒有懷疑,在牛市中會因為技術因素買入,或是加碼
完全沒有懷疑及數據良好,會因為技術因素而狂買
所以我沒有跟本月策略去賣出2018,反而小量吸納中。而股價繼續下跌對我的影響不同對你的影響。一般投資者可能持股5-20隻,一支股票下跌12%,即是整體表現下跌0.6-2.4%,這個對很多人是一個大打擊,尤其是今星期指數大升,對心情影響很大。
市場永遠是有人在止蝕,有人在吸納,沒有答案。誰也不知結果如何。
例如# 1988民生銀行:
9月5日怒插後見底,當日我也有少量加碼。當日新聞是:
內銀資產質量轉差持續衝擊市場信心,9行中以民生銀行(1988)上半年的壞帳情况最被市場「牽掛」,其盈利飈升的亮麗中期業績亦遭懷疑,在券商下調評級及股東大手出貨「雙管齊下」之下,民行股價大幅插水。該行自8月23日晚公布業績以來,股價累計下跌19.4%,昨天更出現洗倉,一度跌近一成,管理層匆匆出面解畫,仍未能挽救投資者信心。
摩通降目標價22%:繼瑞信前日唱衰民行後,摩通昨天亦加入行列,大幅下調目標價22%至7.25元,降級至「中性」。受此影響,民行股價昨天裂口低開逾4%,一小時後更有大量沽盤湧現,股價一度瀉近一成,有市場消息稱,內地曾傳出民行有大筆壞帳曝光。
民行昨天收市跌3.67%,成交額高達12億元,並拖累內銀板塊,中小型銀行如招行(3968)、中信行(0998)、重農行(3618)跌3%至5%不等,四大行跌幅則在2%左右(表)。
上交所公開資料顯示,9月3日,民行A股股東以5.24元人民幣出售500萬股該行股份,較上周五收市除息後股價5.82元人民幣折讓10%,按照內地規定,大宗交易價格不得低於前一個交易日收市價的10%,即民行股東以最低價拋貨。
市場永遠是有人在止蝕,有人在吸納,沒有答案。誰也不知結果如何。
例如 # 2333長城汽車:
6月21日新聞:長城汽車將召回12340輛汽車。
就如有錢人僭建問題一樣,所有車廠也有召回的問題。我的是但策略當然是吸納而不是減持。
較好的策略可能是先走人,突破後再追也不遲。正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跟得了,跟不了。
似乎源自Stupid Data Miner Tricks一書,沒有看過,應該是說明過份相信相關性的危害。不過我有些看法:
相關性是巧合還是有因由?
你覺得沒有因由的話,真是巧合還是你遺漏了主因?
你覺得有因由的話,是有理據還是你一厢情願?
真有因由的話,因由是互動還是單向?
相關性是暫時性還是長期性?是基本因素還是心理因素?是市場偏見/偏好?
- 可看freakonomics 的姓名研究
- 可看# 2020安踏體育 及 # 0215和記電訊香港由2010年9月至今年的走勢
- 可考慮如何利用數字去玩弄大眾,如:
保險公司吹噓癌症死亡率不斷上升,不過底因是壽命不斷延長。
你是奶粉商人的話,如何使用數據去說明食用奶粉的兒童較為健康及聰明?
跟得了,跟不了
之前舉的例子,在牛市中你會發現很多相似的,反之轉熊的話情況則相反。所以不能以同一套的方法去處理。簡單地說,在牛市中長倉的錯誤操作較易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