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0日,長春市民在一家超市內購買水果。 當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15年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0.8%。 (新華社記者 林宏/圖)
2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5年1月CPI(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及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CPI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0.8%,自2009年11月來首次跌破1%,創5年新低;PPI環比下降1.1%,同比下降4.3%,創2009年10月以來新低。
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漲跌幅。 (國家統計局網站截圖/圖)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解讀稱,1月份CPI同比漲幅比上月回落了0.7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有三方面。
一是氣候因素致使鮮菜價格同比下降。1月份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9℃,受此影響鮮菜價格同比由漲轉降,從去年12月份上漲7.2%變為今年1月份下降0.6%。此外,鮮果和水產品價格同比漲幅也出現回落。這三類食品合計影響CPI漲幅回落約0.43個百分點。
二是春節錯月因素。去年春節在1月份,部分商品和服務價格上漲較多,擡高了今年1月份的對比基數,致使CPI同比漲幅有所回落。如服務價格今年1月份同比漲幅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影響CPI漲幅回落約0.13個百分點。
上述兩個影響因素較為明顯。此外,受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跌影響,汽油和柴油價格同比降幅進一步擴大也拖累了CPI指數。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認為,“春節錯位”可以解釋今年1月CPI同比較上月大幅下降的大部分原因。如果今年春節與去年是同一天,即1月31日,利用回歸方程進行估計的結果顯示今年1月CPI同比將達1.4%。與目前1月實際值0.8%比較可發現,春節因素解釋了CPI同比下跌的絕大部分原因。徐高也認為,石油價格的下降以及豬價的走低是通脹數字下滑的其它影響因素。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漲跌幅。 (國家統計局網站截圖/圖)
對於PPI數據,余秋梅表示,國際油價和大宗原材料價格導致PPI指數降幅加深。
其中,石油加工,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石油和天然氣,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四個行業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分別下降22.7%、11.5%、32.9%和6.7%,分別影響本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下降約0.9、0.9、0.5和0.5個百分點,合計影響約2.8個百分點,占總降幅的65%左右。
據《東方早報》報道,浦發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宏觀分析師曹陽表示,除了國際油價下滑,內需疲弱也導致PPI走低。
民生宏觀團隊也認為,通脹低位徘徊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經濟持續下行導致實體總需求不足,其中,房地產投資持續下降,擴大了PPI降幅。
2014年年初,聯合利華的品牌經理李婷對自己這一年的薪酬漲幅預期是8%至10%,她2012年加入這家快速消費品公司至今,聯合利華每年都會給她漲薪一次,但幅度始終保持在8%左右,“這個幅度比我入行前幾年,已經明顯變慢了。”而她對自己2014年的薪酬預期直到年底的一次升職才算勉強實現—李婷認為自己進入了一個薪酬瓶頸期。
李婷的感受,可能也代表了很多工作時間超過3年的公司人。他們入行一段時間,經歷過收入的平穩上升期,也經歷了薪酬爆發點,卻從某個時候開始突然意識到自己進入了薪酬瓶頸。這里所謂的薪酬瓶頸,是指在你的職業生涯的某個階段,薪酬漲幅不明顯甚至停滯不前。
這不止是快消行業,事實上,每個行業的公司人都會經歷自己的瓶頸期。
今年《第一財經周刊》薪酬福利大調查也印證了這樣的結果,來自16個行業的1352位公司人參與了調查。在此次調查中,半數以上的公司人2014年的年薪在5萬至12萬元之間,當然幾個熱門行業要略高於這個範圍,比如咨詢行業和互聯網行業的平均年薪為18.48萬元、金融行業為18.11萬元。但無論身處哪個行業,共計42%的公司人都認為自己的薪酬進入了一個瓶頸期,漲幅很小。此外還有27%的公司人表示目前的薪酬處於基本不漲的停滯狀態,對薪酬漲幅滿意的調查對象只有2.3%,而去年的這個統計數字為47.4%!
不同行業的薪酬瓶頸一般會出現在什麽時候?各種影響因素的占比如何?這個瓶頸期會持續多長時間?公司人是否能有效應對—這些都是我們想要在今年的薪酬福利大調查中解決的問題。
經濟大環境的整體走低當然是一個重要因素。就在兩三年前,大家抱怨的主題還是工資漲幅跑不過CPI,現在想必有很多人已經意識到如果明年工資還有得漲就已經很不錯了。這個明顯的變化也就出現在這一年左右。過去幾年,我們當中的大多數都經歷了一個持續的薪酬增長期,以至於很多人產生了一種錯覺,好像工資就會一直這麽漲。但隨著中國GDP增速放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GDP增速為7.4%,為1990年以來的最低—和產業結構調整開始升級,接下去,我們的工資收入就不那麽樂觀了。
“2015年很可能是近10年來收入增長最低的一年。”2014年年末,麥肯錫全球董事歐高敦(Gordon Orr)在官方播客上發表了他對2015年中國經濟的預測。“我看到的數據顯示,2014年前9個月城市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為個位數。但你知道,過去10年,幾乎每個行業的平均工資可都保持著兩位數增長。”
2014年12月間,中國社科院的一份名為《中國工業發展報告2014》的報告得出的也是相同結論。報告指出,綜合經濟增長、企業經營業績、最低工資標準和勞動力供給等因素,中國的工資水平在今後一段時間內不會像前幾年那樣大幅度增長。
人力咨詢公司對2015年的薪酬漲幅預計同樣不樂觀。科銳國際和韜睿惠悅對2015年薪酬漲幅的預期都只有8.4%。韜睿惠悅對2014年的這一預測數據曾為8.8%,科銳國際則直接指出8.4%這個數據已經是持續第5年下滑。
大家都知道,在商業化的社會里,公司人的薪酬就如同一件商品的價格,這種價格既體現著自身價值,也同樣受到諸多市場因素的影響。經濟大環境的變化盡管會對薪水及職業發展產生一定的作用力,但更重要的是,不同行業都會進入一個行業發展周期,這個周期將直接影響行業內及行業周邊市場的人才需求。如果能夠準確地了解所在行業的發展狀況,就能更客觀地看待自己的薪酬瓶頸及職業發展。
李婷或許對此有自己的感觸。“整個快消行業不景氣,包括市場競爭也是越來越激烈,而且在公司內部例行甚至升職的漲薪也沒有跳槽的薪資漲幅來得大。”她所在的聯合利華整個2014年都沒有等來好消息。2014年第三和第四季度中,這家公司的中國區銷售額均下滑20%。這也就意味著,她的薪酬在2015年也不會出現什麽明顯增長。
郁悶的不止李婷和聯合利華。尼爾森公司的調查數據顯示,快消領域如今的年采購增長率只有3%。如果再早10年左右,這些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消費品公司都還充滿著找到新興市場的驚喜—即便2011年和2012年,快消品市場在中國還有13%和10%的增速。
這正是行業周期對從業者薪酬增速的影響體現。“那個時候城市化進程呈現給行業大量的新興市場,大多數快消類公司進入快速擴張,同時也伴隨著人才的大規模招聘,”科銳國際零售和快消品業務總監於麗娜對記者說,“這就意味著現在這些公司面臨著巨大的人力成本。如果對未來市場預期不樂觀的話,它們自然會調低加薪幅度。”
在2011年前後進入這個行業的公司人,或許眼下同樣和李婷一樣面臨著薪酬瓶頸。消費品行業2015年的預期薪酬增長在7.5%左右,比去年減少了1.3%,其中銷售崗位的瓶頸期可能會更早出現—進入行業的第3年,如果沒有職位晉升,一位普通快消業銷售人員會面臨平均年薪停留在10萬元左右的尷尬。
李婷所從事的品牌經理職位相對於銷售而言比較複雜,需要對市場和消費者具有更多的觀察,前期的積累時間必然更長一些,所以這個崗位的薪酬瓶頸來得也稍晚—通常會出現在第4年。2012年進入聯合利華之後,2015年正是李婷在這個職位的第4年。“什麽時候感受到薪資進入到瓶頸期?就是現在。”她這樣對記者說。
汽車行業的公司人收入也在經歷著相似的行業周期窘境。這個行業的薪酬同樣是在2011年和2012年爆發,然後趨於平緩。一汽大眾在2011年銷售量突破了100萬輛之後,年終分紅為27個月的基本工資。可這樣的事情好像很難再發生了。到了2013年,根據科銳國際的數據,汽車行業的薪資漲幅下滑到了8.1%,2014年也沒有任何變化。
26歲的陳冉正是在這個時間節點上進入汽車行業。這位在武漢工作的本土品牌汽車的銷售在2012年獲得過一次加薪,那是他工作的第2年,年薪從3萬元增長到了4萬元。不過到了工作的第3年,他始終沒有等來加薪。而2014年的銷售目標在他看起來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也就是說他的薪酬在第3年便進入了瓶頸期。
汽車行業的薪酬變化和陳冉的尷尬,在楊娟看來實屬正常。“整個汽車行業的銷售情況,非常直接地影響到漲薪和年終獎,”她對記者說,“消費環境和政策限購,導致整個行業對明年銷售的增長預期只有7%到8%左右,所以整個行業的薪酬漲幅不會出現什麽變化。”不僅僅是銷售崗位,研發、供應鏈管理等整車行業的關鍵崗位,在沒有明顯升級的情況下,也會遇到不同的薪酬瓶頸。這個瓶頸期通常會在第4年出現—與入行門檻更低的銷售崗位相比,他們還有1年左右的大幅漲薪機會。
在上海大眾這樣效益還算不錯的汽車公司里,初出茅廬的畢業生在研發崗位可以得到6萬至10萬元左右的年薪。到了第3年這個數字會增加一倍達到20萬元。這3年時間也足以讓一個一級工程師成長為三級工程師,之後薪酬漲幅就會明顯慢下來。汽車行業的瓶頸期同樣也受到技能的影響。從研發到供應量管理,3年時間是經驗快速積累的過程,從第4年開始,這些職位大部分都是在做重複的事情—於是,給公司帶來的價值也就固定下來。
“如果你停留在同一個職位級別上,從第4年開始你的薪酬增長可能會變緩。”楊娟說,“雖然還是會有增加,部分可以增長到25萬元左右,但是哪怕在這個崗位上再工作10年,也很難達到30萬元年薪。”
相比之下,互聯網的壞消息或許來得沒那麽快。這也許是這兩年唯一凱歌高唱的行業了。
李同金娜是羅邁國際商務咨詢(RMG Selection)電商行業的獵頭顧問,她會在一些傳統的IT企業為電商公司尋找合適的數據挖掘或雲計算人才。在2014年里,她所服務的候選人都獲得了約20%到30%的薪酬增長。
所以同樣是入職3年,在BAT其中一家互聯網公司從事設計相關工作的吳超,就沒有感受到快消或汽車行業那樣的薪酬瓶頸。2014年他拿到了16萬元左右的年薪,與2013年相比這個數字增長了30%。雖然還沒有最終拿到2014年的年終獎,但是他對此的判斷是“肯定增加”。
吳超的信心或許還可以持續幾年。因為互聯網行業的公司人,通常在入行8年左右才會遇到自己的第一個薪酬瓶頸。與這個行業快速發展同時出現的,是活躍的互聯網人才市場。韜睿惠悅數據與調研咨詢服務中國區總經理許文宗留意到,互聯網行業2014年的離職率是24.2%,高於整個市場的18.7%。
“行業市場平均離職率高的話,意味著人才流通活躍,”許文宗對記者說,“這和互聯網行業的調薪率的高低是一個正相關的關系。”韜睿惠悅對互聯網行業2015年平均薪酬增長的預測是9.9%,也比其他行業都更樂觀一點。眼下,移動互聯網仍然在以驚人的速度開拓著這個市場的邊界,IT技術有變成全行業新的解決方案的勢頭,投資熱錢的湧入又催生了許多新的創業公司,這些都使互聯網技術周邊的工作成為最近兩年的職場熱門。
所以許文宗並不認為在這個行業面臨薪酬瓶頸的公司人可以歸咎於行業環境。互聯網行業在中國的人才結構體現出的最大特點是年輕化,專業職能部門入行未滿5年的公司人占到76%,他們和吳超一樣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積累了足夠經驗,在行業領域內稱得上資歷豐富的公司人,第8年到第10年通過晉升可能得到剛入行時4倍的工資。因為在這個行業內,缺少富有經驗的資深管理者,初級管理人員占到了80%。在許文宗看來,這是一個爆發點。但畢竟晉升的名額有限,沒有獲得升遷的公司人會開始進入一個與行業平均水平趨同的瓶頸期。
在記者的調查中,我們同樣也看到了這樣的情況。27萬元是互聯網行業工作了8至10年公司人的平均年薪,而超過10年的互聯網人,他們的薪酬也都停留在了27.5萬元左右。
身處家電行業的周凱也感受到了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兇猛沖擊。作為美的公司的一名品牌推廣,入行6年的周凱在2014年拿到了約10萬元的年薪,此前他每年的薪酬漲幅只維持在5%左右。雖然他判斷未來隨著智能家居逐漸興起,互聯網技術能夠給家電行業帶來一些新的機會,但也許受夠了此前這個漫長的瓶頸期,周凱在2015年1月離開美的進入了一家房地產公司,現在他預計自己的年薪會接近24萬元。
選擇發展周期正處於擴張和上升勢頭的行業跳槽,也許是解決薪酬出現瓶頸的一個立竿見影的做法,但我們很難說周凱這次做出了一個多麽對的決定。因為從家電到房地產的橫向比較,後者也許收入占優,但從房地產行業內的縱向數據比較,根據怡安翰威特2015年年初的調研結果,地產公司對2015年調薪的實際預算比去年的預期有所降低,不含晉升的整體調薪預算只有7.5%。也就是說,周凱也許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將面臨第二次薪酬瓶頸。
韋澄是怡安翰威特房地產行業高級顧問,在2014年他和團隊通過調研接觸了全國大部分知名房地產公司。它們當中的大多數都只完成了60%至70%的半年銷售指標,到年末多數企業沒有完成全年指標。2014年銷售額超過千億元的地產公司和去年一樣,達到7家。其中萬科和綠地第一次突破了2000億元的關卡。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地產公司會在人才成本上投入更多。
“增收不增利是如今房地產行業的一個明顯特點,”韋澄對記者說,“根據怡安翰威特調研,4年以來毛利率都在下降,2014年在29%左右。尤其,利潤成為各個區域考核的重點。雖然地產行業的主要成本不是人力,但並不代表著每一家都會把調薪預算用滿。”
我們的調查顯示,第5年是從事房地產行業的公司人普遍認同的薪酬瓶頸出現時間,此時他們的年薪大多在20萬元左右。它出現在第5年的原因多少和互聯網行業相似,雖然地產行業的利潤在下滑,但卻是一個從高利潤到趨於合理的過程。一些快速向新一線城市擴張的地產公司同樣會搶奪人才,這讓這個行業的資深人才能夠更早地獲得晉升。而沒有太多積累的地產公司人,在這個時間點上則可能錯過了機會。
郝鑫就是一個讓人羨慕的例子。這位綠地集團某事業部的總經理,2014年的年薪為150萬元。此外他在年底還能拿到一筆30萬元左右的年終獎,這相當於他近兩個月的工資—和2013年相比,這些數字都增長了一倍。這得歸功於他在加入綠地的第4年把握住了升職機會成為總經理,這讓他得以避開了第一個薪酬瓶頸期。不過眼下他也不再樂觀,“拿到這個數字已經是行業頂峰了,資深人才的競爭也相當激烈,加上目前的行業形勢,以後很可能走下坡路。”
這樣的例子在醫藥及健康行業則不太容易見到。羅邁國際醫療行業首席顧問孫慧娟認為,該行業的薪酬瓶頸通常出現在入職之後的第3至第4年。這與我們的調查結果一致:工作3至5年的公司人平均年薪在15萬元左右,之後甚至有下降的趨勢。同時受葛蘭素史克行賄事件影響,整個醫藥行業的薪酬都因合規問題而調整,漲薪幅度自然也會慢下來。
金融和咨詢及第三方服務的薪酬瓶頸則都在入職第8至第10年。雖然這兩個行業與互聯網相比,算不上什麽新興行業,但作為服務業,行業周期的影響因素相對較小,同時相對較高的入行門檻以及從業經驗在這類行業里所具有的特殊意義,都是薪酬瓶頸出現得比較晚的原因。
此外,隨著電商行業的繁榮,國內的物流業也處在行業上升期,但在羅邁國際物流行業獵頭顧問Ruben Boer看來,這也意味著處於大規模前期投入的許多公司不會將太多的成本用於人力薪酬。以一個運營管理人員為例,如果沒有獲得升遷,那麽工作第5年,他便會遇到第一個薪酬瓶頸。
所以你可以看到,幾乎所有的行業都會遇到自己的薪酬瓶頸。郝鑫的故事也許可以作為一個特別案例來解讀:既然薪酬瓶頸遲早都會遇到,那就在它到來之前讓瓶頸入口高一點。
但安於現狀從來都不太值得鼓勵。而像周凱那樣跳槽轉行,雖然行之有效,但換行業其實也意味著新的職業風險和試錯成本。“遇到瓶頸的時候,公司人需要先審視自己所處的行業和公司是不是有足夠的發展前景。”李同金娜說。在這位電商行業獵頭看來,公司業務如果發展空間還比較大,則更有可能會拓展一些新的業務和方向,在新辟業務會有更多的機會成為領導者,從而讓薪酬重新回到增長的軌跡。
跳槽確實不是所有人的選擇。李婷就打算繼續在聯合利華工作下去,因為市場營銷是她喜歡的方向。但眼下為了擺脫自己的薪酬瓶頸,她同樣需要進行自我突破,包括掌握更豐富的技能和知識。“對於未來具有潛力業務的知識學習也是突破的一種方式。”科銳國際零售和快消品業務總監於麗娜說,“例如一名品牌經理就應該補充與數字營銷相關的知識。因為這個領域是未來的趨勢,同時也與自己的主要業務相關。”
看起來最繁榮的互聯網行業或許更應該具有危機感。雖然這個行業的薪酬瓶頸期來得最晚,但從業者也需要時常更新自己對於技術和行業動態的知識儲備。同時你也要知道,資本並不會始終傾向於某一個行業,互聯網行業的熱度遲早也會降溫。
和這些專業知識同樣重要的是軟性技能,例如敢於嘗試新鮮事物的勇氣。比如經過在一定崗位的積累之後,轉移到有相關性的崗位上去工作,也會對改善薪酬瓶頸起到一些正面效果。
一個例子是汽車行業的研發職位。在第3年遇到薪酬瓶頸時,通常許多人都已經是三級工程師,對相關技術的供應商質量、零部件價格等信息都已相當熟悉,嘗試著轉為采購或供應鏈管理崗位或許可以獲得更大的空間。
如果沒有這樣的機會,你也需要對改變更勇敢一些,適時更新對所處職能崗位的認識。於麗娜認為,很多經驗和工具都是在之前的行業周期當中總結得出的,而眼下這些因行業變動而遇到瓶頸的公司人,則需要再同步一下自己對所處行業的理解。
是的,公司人的價值始終是決定自己職場價格的最關鍵因素。對行業變化無能為力的時候,想辦法提升自己的價值也許是一個有效的嘗試。也就是說,假如你不能像郝鑫那樣在瓶頸期到來之前提高自己的瓶口,那麽至少應該在它到來之後設法縮短這個瓶頸期,別讓它變成試管狀。
歐高敦的預測或許最終沒能成為現實,或者你也還沒有遇到令人煩惱的薪酬瓶頸,但調整好心態,努力讓自己價值最大化總是積極的職業態度,哪怕這個價值最終是以薪酬去衡量。(根據采訪對象要求,文中李婷、吳超、郝鑫為化名。)
16個公司人薪酬問答
醫藥及健康
公司/和記黃埔醫藥(上海)
職能/研發
工作年齡/6年
年收入(稅前,不含年終獎,以下同)/140000
Q:相比2013年,2014年你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10%,漲幅不是統一的,而是根據個人具體表現來看的。
Q:2013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3個月薪酬。
Q:和2013年相比,你預計2014年的年終獎有什麽變化?
對2014年的年終獎覺得不樂觀,估計能維持去年水平。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2008年剛來是4500元,平均漲幅約10%,還算比較快。
Q:你怎麽評價自己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今年不太景氣,因為公司臨床上的藥失敗了,會有一定影響。
Q:你覺得影響你薪酬的最大原因是?
公司資金問題,以及個人工作表現。
零售
公司/某服裝公司武漢分公司
職能/會計/財務
工作年齡/5年
年收入/60000
Q:你對2014年的薪酬滿意嗎?和同行比較呢?
還行吧,差不多的水平。
Q:相比2013年,2014年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5%,也要根據具體表現。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2個月薪酬。
Q:和2013年相比,年終獎有什麽變化?
沒太大變化,持平吧。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在漲,但是比較緩慢。
Q:你怎麽評價自己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服裝行業受互聯網影響蠻大,零售業需要尋找新的思路。
咨詢及第三方服務
公司/要求匿名
職能/互聯網分析師
工作年齡/2年
年收入/100000至150000
Q:你對過去一年的薪酬滿意嗎?
不滿意,主要對基礎工資不滿意。
Q:相比2013年,2014年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我們是固定金額調薪的,半年一次。如果算漲幅的話,那還是比較多的,因為2013年剛來的時候很低,漲幅有100%吧。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如果把多出來的一個月工資定義成年終獎也行,但至少我不認為這是年終獎。
Q:你怎麽評價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互聯網行業整體飛速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指增速50%以上的高速增長),所以既然客戶的增速不行了,那麽針對這個行業的咨詢業也就不那麽樂觀了。
Q:你覺得影響你薪酬的主要原因是什麽?
行業變化,以及公司為了應對行業變化所作出的結構調整。
汽車
公司/米其林
職能/區域銷售經理
工作年齡/5年
年收入/130000
Q:相比2013年,2014年你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5%。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2到3個月薪酬。
Q:和2013年相比,2014年的年終獎有什麽變化?
差不多,沒什麽變化。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平穩。
Q:你怎麽評價自己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輪胎是剛需,屬於汽車里的配件。不過還好公司品牌不錯,能在競爭中保持領先。
Q:你覺得影響你薪酬的最大原因是?
經驗。
IT/互聯網
公司/新浪
職能/市場
工作年齡/4年
年收入/130000
Q:你對過去一年的薪酬滿意嗎?
還行。
Q:相比2013年,2014年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10%。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1個月薪酬。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還能接受,當然沒有CPI漲得快,不過也跟自己的經驗有關。
Q:你怎麽評價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行業處於調整期,整體行業比較一般。
Q:你覺得影響你薪酬的最大原因是?
工作年限、經驗。
公司/BAT之一
職能/設計
工作年齡/3年
年收入/160000
Q:相比2013年,2014年你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比去年增加了30%。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2.5個月薪酬。
Q:和2013年相比,2014年的年終獎有什麽變化?
增加了,因為工資增加了。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還行,達到我的預期。
Q:你怎麽評價自己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原來屬於新興行業,現在趨於穩定。
Q:你覺得影響你薪酬的最大原因是?
能力和機遇。
酒店
公司/維也納酒店
職能/銷售
工作年齡/5年
年收入/75000
Q:相比2013年,2014年你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25%。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0.5個月薪酬。
Q:和2013年相比,2014年的年終獎有什麽變化?
增長了大概28%。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較為緩慢。
Q:你怎麽評價自己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酒店行業總體競爭激烈,但經濟型連鎖酒店在市場比較受歡迎。
Q:你覺得影響你薪酬的最大原因是?
行業發展現狀。酒店行業的管理很多方面不是很規範,需要強化酒店管理機制。
能源與化工
公司/殼牌
職能/工程師
工作年齡/14年
年收入/650000
Q:相比2013年,2014年你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基本沒變。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6個月薪酬。
Q:和2013年相比,2014年的年終獎有什麽變化?
大概減少了1/3。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平穩。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低谷,但未來還是充滿期待。
Q:你覺得影響你薪酬變慢的最大原因是?
行業低迷,獎金會受影響,但對工資影響不大,主要是很多人有被裁危?險。
航空
公司/國內四大航空公司之一
職能/市場
工作年齡/5年
年收入/110000
Q:相比2013年,2014年你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11%。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2.5個月薪酬。
Q:你對年終獎的數字滿意嗎?
不滿意,但是航空業經濟效益較差,公司銷售目標定得也太高,這些都影響年終獎金額。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每年漲,但是蝸牛速度。
Q:你怎麽評價自己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航空業外表光鮮,實際受燃油成本居高牽制,又面臨高鐵發展,各家航空公司競爭激烈,國內資源有限且分配不公,航空公司舉步維艱。
Q:你覺得影響你薪酬的最大原因是?
市場大環境不好,公司效益低,是最根本問題。
影視
公司/三多堂傳媒有限公司
職能/制片人
工作年齡/6年
年收入/80000
Q:你對過去一年的薪酬滿意嗎?
不滿意。
Q:2014年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沒有任何變化。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2個月薪酬。
Q:和2013年相比,你預計2014年的年終獎有什麽變化?
個人判斷是減少了(工資沒漲,年終獎能持平就謝天謝地了)。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和行業水平持平。
Q:你怎麽評價自己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紀錄片行業目前有些低迷,但也有機遇和挑戰。
Q:你覺得影響你薪酬的最大原因是?
主要可能還是公司問題。
房地產
公司/某大型房地產集團
職能/西南事業部經理
工作年齡/7年
年收入/1500000
Q:相比2013年,2014年你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100%。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大約2個月薪酬。
Q:和2013年相比,你的年終獎有什麽變化?
增長50%。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按照目前形勢,拿到這個數字已經不錯了。以後可能走下坡路。
Q:你怎麽評價自己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處於瓶頸狀態。
Q:你覺得影響你薪酬的最大原因是?
行業內的人才競爭會越來越厲害,所以這個薪資的增幅會變緩。
金融
公司/某國有銀行
職能/信貸客戶經理
工作年齡/15年
年收入/100000
Q:你對過去一年的薪酬滿意嗎?
不滿意。
Q:相比2013年,2014年你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沒有增長,相反還下滑了。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無年終獎。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行業不景氣,所以沒什麽增長,相反可能還要下降。
Q:你怎麽評價自己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行業內的不良資產太多了。
Q:你覺得影響你薪酬的最大原因是?
一是不良資產太多,二是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影響。
通信
公司/上海貝爾
職能/軟件工程師
工作年齡/9年
年收入/230000
Q:你對過去一年的薪酬滿意嗎?
不滿意。
Q:相比2013年,2014年你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3%。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沒有年終獎。
Q:和2013年相比,你的年終獎有什麽變化?
一樣沒有年終獎。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瓶頸。
Q:你怎麽評價自己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不太好。一是中國的樓市吸引了太多資金,所以很多人在房產上面投入了太多的收入,以至於在通信方面的投入就少了。二是通信行業本身投資就不太好。
快消
公司/某快消品牌公司
職能/品牌經理
工作年齡/5.5年
年收入/250000
Q:你對過去一年的薪酬滿意嗎?
滿意。
Q:相比2013年,2014年你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8%至10%。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還沒發,但是今年的情況不太好。
Q:和2013年相比,你預計2014年的年終獎有什麽變化?
減少。
Q:你怎麽評價自己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行業競爭激烈,整體市場增長形勢放緩。
Q:你覺得影響你薪酬的最大原因是?
一是經濟的整體形勢放緩,所以整個快消的市場增長變緩。二是國內品牌在不斷崛起,它們也開始懂快消、懂品牌,所以市場競爭比較激烈。
家電/制造業
公司/美的
職能/品牌推廣
工作年齡/6年
年收入/100000
Q:你對過去一年的薪酬滿意嗎?
不滿意。因為薪資低且公司體系變動太大,所以選擇了跳槽。
Q:相比2013年,2014年你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美的薪資大概每半年調整一次,每個事業部收入不一樣。我所在的部門是熱水器事業部,浮動一般在5%左右,相比於其他事業部較低。整個集團的平均薪酬漲幅應該在10%左右。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2個月薪酬。
Q:你對年終獎的數字滿意嗎?
一般吧,我的期望值是4到6個月的薪酬。
Q:你怎麽評價現在的家電行業?
隨著智能家居的興起,未來一段時間應該還是被看好的,互聯網的沖擊也變相地推動了家電制造業的變革,薪酬也會隨之上漲。
物流運輸
公司/要求匿名
職能/人事專員
工作年齡/2.5年
年收入/90000
Q:你對過去一年的薪酬滿意嗎?
還好,現在對我來說,經驗提升更重要。
Q:相比2013年,2014年你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2014年有一次升職,所以漲幅比較明顯,接近50%。如果沒有這次晉升的話,平均漲幅在5%至8%左右。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沒有年終獎。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因為去年夾雜著晉升因素,漲幅肯定高於平均水平。
Q:你怎麽評價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對整個物流行業還是覺得比較樂觀,因為現在還在初級階段,還沒完全發展,所以行業潛力很大。但相對來說,物流因為操作水平、設施建設的影響,未來幾年還是比較辛苦的行業。
由於國際油價反彈,烏克蘭政府達成停火協議又有助於緩和地緣政治危機,投資者正在回歸俄羅斯市場。俄羅斯盧布對美元匯率本月漲幅有望創逾二十年來新高。但分析人士認為這輪反彈不會持久,今年俄羅斯經濟會在西方制裁影響下大滑坡。
去年盧布是全球表現墊底的貨幣,因國際油價幾近腰斬和西方對俄制裁加碼的影響,盧布對美元匯率大跌近50%,俄羅斯央行去年多次動用外儲力挺盧布收效甚微,同年11月決定設置每日幹預匯市資金3.5億美元的上限,並允許盧布自由浮動。今年1月底,在俄羅斯央行意外降息200個基點後,盧布兌美元一度跌破70,但本月明顯反彈,盧布對美元匯率至今已回漲14.7%,單月漲幅有望創1993年以來新高。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烏克蘭脆弱的停火正在瓦解,但俄羅斯最大出口商品——石油的價格已經反彈,而且市場認為西方國家不可能大力增加對俄制裁,這有助於培養盧布匯率強勁反彈的環境。
不過,上述報道援引丹麥丹斯克銀行(Danske Bank)高級分析師Christin Tuxen的預測稱,雖然今年晚些時候國際油價的確會反彈,但這輪盧布反彈只是短期現象。本月初加息前,俄羅斯央行曾在去年底一次加息650個基點,加之西方制裁都會嚴重抑制俄羅斯經濟增長,今年國內GDP增長料將收縮將近8%。降息的政治壓力仍是揮之不去的風險。
上月底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一些西方的俄羅斯觀察人士認為,俄羅斯央行不到一個月由大幅加息變為降息的利率決策大逆轉告訴我們,要判斷俄羅斯的貨幣政策,現在與其關註俄羅斯央行官員的言論,不如留意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助理說了什麽。
該文章提到,上月Nabiullina曾表示,在國內通脹創五年新高後,她沒有發現有任何很快降息的機會。約三天後,普京手下一位很有影響力的經濟助理Andrey Belousov表達了截然不同的觀點,稱為了促進經濟增長需要降息。Belousov講話後約一周,俄羅斯央行就意外宣布降息了。
華爾街見聞本月初文章也提到,在俄羅斯央行今年1月30日意外降息後,彭博通訊社調查的33位經濟學家中,有30人預計,俄央行近期將再次降息。
上述《金融時報》報道還提到,德意誌銀行本月22日發布的報告預計,盧布如果又面臨下跌的壓力,俄羅斯央行的選擇對策有限,進一步加息會讓該央行失去信譽,而且該央行也大致排除了激進幹預的可能,因為要為西方可能延長制裁保存實力。報告認為,俄羅斯比以往更需要推行國內結構改革和吸引外資,預計俄政府將尋求更為內向型的策略。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央行宣布降息後,在其官網發布答記者問解釋降息的原因。在文中,央行負責人表示:
近幾個月以來,消費物價漲幅有所回落,工業品價格降幅擴大,對實際利率水平形成推升作用。當前物價漲幅處於歷史低位,為適當使用利率工具提供了空間。此次利率調整的重點就是要繼續發揮好基準利率的引導作用,進一步鞏固社會融資成本下行的成果,為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央行再度強調“此次利率調整的重點仍是保持實際利率水平適應經濟增長、物價、就業等基本面變動趨勢,並不代表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發生變化”。
盡管央行表態“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註重松緊適度,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適時適度預調微調,為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但值得註意的是,如同此前在四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一樣,“保持定力”的措辭不再出現。
以下為央行官網全文:
1、問:2014年11月22日利率調整的效果如何?此次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的主要考慮是什麽?
答:自2014年11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並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以來,隨著基準利率引導作用的發揮及各項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有所下降,社會融資成本高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受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以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降的影響,近幾個月以來,消費物價漲幅有所回落,工業品價格降幅擴大,對實際利率水平形成推升作用。當前物價漲幅處於歷史低位,為適當使用利率工具提供了空間。此次利率調整的重點就是要繼續發揮好基準利率的引導作用,進一步鞏固社會融資成本下行的成果,為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2、問:此次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的主要內容和預期效果是什麽?
答:此次采取對稱方式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由2.75%下調至2.5%,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由5.6%下調至5.35%;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及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由於央行公布的基準利率仍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再次下調貸款基準利率可望直接對金融機構貸款實際利率產生一定下拉作用。同時存款基準利率的進一步下調,也有利於降低金融機構籌資成本,帶動各類市場利率和企業融資成本繼續下行,對於進一步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具有積極作用。
3、問:此次結合利率調整進一步擴大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麽?
答:近年來,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存款利率浮動區間逐步擴大,金融機構自主定價能力持續提升,已初步形成差異化、精細化的存款利率定價格局。尤其是在存款保險制度即將推出,相關配套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背景下,進一步擴大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條件基本成熟。同時,隨著理財等存款替代類金融產品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負債類產品已經自發實現了市場化定價,這都推動我國必須要加快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
為此,在繼續發揮好基準利率對銀行定價引導作用的同時,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由基準利率的1.2倍擴大至1.3倍。這是我國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又一重要舉措。存款利率浮動區間擴大後,金融機構的自主定價空間進一步拓寬,有利於促進其完善定價機制建設、增強自主定價能力、加快經營模式轉型並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同時也有利於健全市場利率形成機制,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4、問:此次利率調整是否意味著貨幣政策取向轉變,下階段央行貨幣政策調控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思路是什麽?
答:此次利率調整的重點仍是保持實際利率水平適應經濟增長、物價、就業等基本面變動趨勢,並不代表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發生變化。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發展條件和發展環境都在變化,而其核心是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的改變。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和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的總體思路,更加主動地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註重松緊適度,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適時適度預調微調,為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促進經濟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同時,更加註重改革創新,寓改革於調控之中,把貨幣政策調控與深化改革緊密結合起來,適時通過推出面向企業和個人的大額存單等方式,繼續擴大金融機構自主定價空間,有序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並進一步完善利率調控體系,健全利率傳導機制,不斷增強央行利率調控能力和宏觀調控有效性。(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联储加息预期降温,美元暴跌,推动人民币涨幅创近一年来最大。
周四在岸人民币兑美元(CNY)收盘涨0.54%,创去年3月24日以来最大涨幅,报6.1961,人民币汇率创今年1月15日以来最高。
人民币中间价今日上调近百点(升值),在岸人民币兑美元高开0.29%后,进一步涨至两个月新高6.1927,较昨日收盘大涨367点,目前较开盘价6.2154升值逾200点。今日人民币有望录得2007年以来最大三日涨幅。
美联储3月FOMC会议释放鸽派信号,隔夜美元指数重挫2.5%,创六年最大单日跌幅。
周四,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1460;上日中间价6.1556,收报6.2294。
华尔街见闻网站介绍过,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周三涨0.33%,报6.2294元,为1月23日以来新高,单日涨幅创去年3月24日以来最大。
周三早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延续周二尾盘升势,大幅上扬至近两个月高点,盘中一度大涨近200点。
据路透社,市场人士猜测,最近亚投行进展引发美国担忧,以及IMF今年将讨论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一篮子货币等国际事件,或令监管层有意推动人民币走升。
一家外资行交易员认为,从两会一结束人民币即开始大幅上涨来看,监管层推升人民币的意图是明显的,当然也有美元涨势暂歇作为配合,也可能是监管层认为目前的国际形势需要人民币保持相对强势。
此外,香港离岸人民币即期也大幅上扬,盘中一度与上海在岸人民币接近平价。这或表明海外投资者对人民币贬值预期减弱。
农银国际(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International Securities)研究部的联合主管Banny Lam表示:“强劲的A股市场给投资者一个积极的信号,他们期待政府会在未来两周出台更多支持经济的政策。离岸人民币此前被超卖,一些投资者正在关闭空仓。”
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涵今日撰文称:
中国央行的底线是“不能出现趋势性贬值预期”。我们估算,空方筹码极限约10万亿人民币左右,与央行的护盘筹码22万亿人民币相差甚远。如果央妈不想要趋势性贬值预期,而且有能力护盘,那怎么能赌人民币趋势性贬值呢?
4月輝煌的戰績,讓石油投資者收獲頗豐,這也一舉將國際油價推高至5個月新高,難道“低油價時代”轉眼就消失了嗎?
數據顯示,NYMEX原油4月暴漲12.11美元,漲幅高達25.5%,最新報價59.26美元,為連續第七周價格上漲;而布倫特原油4月份大漲11.70美元,漲幅達21.23%,最新報價66.51美元,逐漸逼近70美元關口。
對此現象,市場上較多的分析研究認為,此前拉低油價的供求過剩矛盾未來或迎來緩解,美國的原油供給將逐漸減少,這是支撐此輪油價大反彈的主要因素;其次,進入4月之後,美元指數大幅回調,再加上地緣政治風波不斷演繹等因素影響,原油市場出現積極購買情緒。
美國能源信息局4月2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周美國原油期貨主要交割地俄克拉荷馬州庫欣地區的原油庫存減少50萬桶至6170萬桶,為去年11月以來首次下降。同時美國商業原油庫存量增速也弱於市場預期。
與此同時,5月2日根據油服公司Baker Hughes的數據,本周美國油氣鉆井平臺減少27個,至905個,為2009年6月以來最低。石油鉆井平臺減少24個,至679個,為2010年9月以來最低。油氣鉆井平臺數連降21周,創歷史最快累計降幅。
“低油價的背景下,從去年年底以來的國際大型油企紛紛宣布削減開支瘦身,且美國運營的油田鉆井數也不斷下降。投資者預期未來美國原油供應過剩的情況有望緩解,這為油價4月份的反彈添加了動力。”上述分析人士指出。
值得註意的是,4月美元指數的暴跌也為以美元計價的石油價格提供了支撐。數據顯示,當月美元指數大跌3.65%,創下近四年來最大月度跌幅。相反,紐約油價卻創出近六年來最大單月漲幅。
近期疲軟的美國經濟數據是拖累美元暴跌的罪魁禍首。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一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環比初值增長0.2%,預期增長1%,前值增長2.2%。大大低於預期的數據也將導致美聯儲加息步伐的放緩,這些均給美元指數帶來壓力。
此外,就市場方面而言, 推高4月油價的的力量當中,也少不了投機者的身影。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最新公布的周度持倉報告顯示,截至4月21日的當周,對沖基金等大型機構投資者將其對紐約原油期貨的空頭倉位大幅度減少32%。長期凈多頭倉位已連續四周上漲,反彈56.2%,倉位觸及去年7月以來的最高位。
業內人士指出,中東地緣政治風波不斷演繹,雖然這並未直接影響到原油產量的變化,但卻給炒作油價帶來了題材。
那麽,強勁的反彈是否意味著國際油價將從此告別“低油價時代”?實際上,對於低油價是否終結這一看法,石油生產商和投機基金仍然存在分歧。
部分對沖基金紛紛押註於油價上漲,其規模已達創紀錄的水平。最新數據顯示,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和期權合約,規模接近2.65億桶石油,相當於近3天的全球石油需求。
全球最大石油交易商維多的首席執行官伊恩·泰表示,油價暴跌帶來的高利潤交易機會今年將顯著減少,原油價格現在似乎已觸底。
不過,也有專業人士並不認同。他們認為從長期來看,4月份的上漲更可能是短期行為,而非長久之勢。
在看空者的眼中,他們認為國際油價反彈是階段性事件,眼下說油價將長期反轉為時尚早。全球原油供過於求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善,這將限制油價反彈的高度。貨幣方面,今年美聯儲加息是大概率事件,美元指數仍處於上升通道中。此外,國際原油市場上還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例如伊朗原油何時解禁,這也是決定原油供給是否會繼續增加的重要因素。
10月30日,在央行“雙降”後沈寂多日的人民幣匯率終於爆發,即期人民幣對美元單日上漲392個基點,幅度達到0.62%,近10年來罕見的單日漲幅讓市場頗為震驚。
今日,央行大幅上調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至6.3495,上調幅度為101個基點,成為自10月21日以來最大上調幅度,10月29日人民幣中間價為6.3596。
開盤後,即期人民幣迅速呈現升值勢頭,盤中一路高升,僅在14:44分突然走低,但很快再度升值直至收盤,最終收於6.3175,較上一交易日收盤價6.3567升值0.62%。此外,本周在岸人民幣累計上漲325個基點,創近2個月最大周漲幅。
(10月30日,即期人民幣對美元盤中走勢)
與此同時,離岸(CNH)人民幣也延續上一交易日上漲趨勢,今日盤中始終處於震蕩上升過程,盤中漲幅超過300個基點,與在岸市場一度出現價差倒掛。截至記者發稿時,離岸人民幣對美元為6.3308,上漲0.30%,上一交易日收於6.3500。
本周四(10月29日),離岸人民幣已經出現明顯上漲勢頭,日內漲幅超過300個基點,人民幣在岸與離岸價差從此前的421個基點大幅收窄至42個基點。業內人士預計,依照目前離岸人民幣的升值趨勢,很有希望創下自2010年以來連續兩日最大漲幅。
對於今日在岸與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大幅升值的原因,市場給出多種解釋。
國際市場方面,在人民幣對美元大幅升值的同時,美元指數出現下滑。受最新公布的美國三季度GDP大幅下滑,不及市場預期的影響,今日美元指數明顯走低,截至記者發稿時,美元指數報97.0125,下跌0.21%。
北京時間10月29日晚間,美國商務部公布最新數據顯示,美國三季度GDP季化環比增長1.5%,較二季度的3.9%大幅回落,小幅低於市場普遍預期的1.6%。業內人士認為,美國三季度經濟增長放緩,主要受庫存拖累。但亦有經濟學家指出,由於美國市場內需強勁,庫存的拖累可能是暫時的,四季度經濟增速將會上升。
此外,有業內人士認為,今日央行正式發布了《進一步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金融開放創新試點 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方案》,提出在上海自貿區率先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和進一步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這不僅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同時對於人民幣匯率也起到一定提振作用。
值得註意的是,市場普遍預期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評估人民幣能否年內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之前,人民幣不會出現大幅貶值趨勢。
民生宏觀團隊近日在報告中分析稱,11月人民幣是否納入IMF貨幣籃子的答案即將揭曉,央行將會有較強的維穩意識,不會允許人民幣短期內有較大的貶值幅度。但報告同時強調,人民幣貶值預期並未銷聲匿跡,還會卷土重來。
目前,市場普遍認為今年人民幣能夠納入SDR貨幣籃子的概率已經大幅提升。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目前了解到的信息是11月4號IMF將會召開執行董事會,討論SDR有關事項,今年納入的可能性較大,新的貨幣藍子將於明年10月1日執行。”他認為,最近幾個月,針對8月初IMF審核SDR工作小組在評估報告中提出人民幣所面臨的技術難題,中國進行了多項有針對性的改革。
大華銀行環球經濟與市場研究部高級經濟分析師全德健亦對本報記者表示,今年人民幣被納入SDR 的概率已經由此前的60% 上升至70%-80%。
相比於前兩天發布三季報的中國平安(601318.SH;02318.HK)及中國人壽(601628.SH;02628.HK)和10月30日晚間發布的新華人壽(601336.SH;01336.HK),中國太保(601601.SH;02601.HK)前三季的凈利潤漲幅則“完美”保持了上半年超過六成的水平,居於四家上市險企首位。另外,在第三季度的“救市”行動中,中國太保共獲證金匯金合計持股4.21%。
中國太保今日晚間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其前三季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0.36億元,同比漲幅67.8%,維持了上半年的漲幅水平。相較而言,此前發布三季報的中國平安、新華保險及中國人壽在前三季的凈利增速較上半年而言均有所放緩。
其中,中國平安上半年凈利增速為62.2%,前三季凈利增幅降至52.4%,還算較為穩定。而中國人壽凈利增速則從上半年的71.1%下降到前三季度的22.8%,第三季度凈利更是同比下降超過70%。國泰君安研報分析稱,中國人壽凈利下降是權益市場震蕩以及精算假設調整所致,其中權益市場調整是主要原因。剛剛發布三季報的新華人壽則從上半年的80.1%下降至36.7%。
而從太保三季報利潤表來分析,前三季度其凈利增幅能維持高水平的一大原因是因為去年同期基數不高。
中國太保2014年三季報顯示,其2014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同比上漲10.9%,其中,三季度單季凈利潤同比下滑19%。申銀萬國當時的研究報告分析稱預計凈利潤負增長的原因為產險經營情況持續惡化,產險綜合成本率預計超過100%。
今年,太保產險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承保利潤扭虧為盈,規模增長自然放到了次要位置。今年上半年,太保產險業務收入同比增長0.4%,而前三季度業務收入同比增幅進一步收窄至0.2%,實現707.93億元。其中車險業務收入546.32億元,同比增長0.4%;非車險業務收入161.61億元,同比下降0.6%。而平安產險前三季度實現保費收入1216.38億元,同比增長達15.7%。同時,保監會今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整個產險行業保費收入同比增幅為11%。
壽險方面,2015年前三季度,太保壽險實現業務收入895.52億元,同比增長10.9%,其中新保業務收入317.60億元,續期業務收入577.92億元。個人業務保持較快增長,實現新保業務收入247.80億元,同比增長66.5%,而法人渠道保險業務收入卻進一步同比下降40%。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中國太保前三季度退保金較去年同期下降了9.1%,而中國平安及中國人壽退保金數額均有所上升,其中中國平安同比漲幅為84.9%,其解釋稱部分兩全保險產品退保金增加。
在投資端,中國太保三季報數據顯示,其前三季度實現投資收益438.3億元,同比上漲53.58%,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則從去年前三季的38.65億元降至今年同期的4.34億元。相較而言,中國平安投資收益漲幅98%,顯著高於中國太保,但同時其資產減值損失也同比增加26%。而中國人壽投資收益今年前三季同比增長59.35%,資產減值損失則從去年同期的11.35億元降至3.21億元。
在股市波動下,中國太保的權益資產占比從上半年末的14.5%下降到11.9%,固定收益類資產占比則從82.5%上升至83.7%,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從2.2%上升至3.6%。
從投資情況來看,似乎股價波動對險企利潤的影響並沒有市場之前想得那麽巨大。安信證券分析師趙湘懷表示,這與險企的金融資產會計分類有關。他在分析報告中表示:“我國險企將股票基金類權益資產90%以上部分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不滿足資產減值損失的條件時,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不計入當期損益表,只計入當期權益表,從而形成了當期利潤的蓄水池作用。因此股價波動對凈資產的影響大於對凈利潤的影響。”
會計準則規定,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應當作為其他綜合收益,計入所有者權益。從中國太保的財務報表來看,雖然利潤表中投資收益上漲,計提減值下降,但其他綜合損益下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變動從去年同期的浮盈96.39億元變為今年同期的浮虧8.49億元,其中第三季度浮虧72.28億元,直接將上半年的浮盈“一筆勾銷”,這部分金額不會影響當期利潤,但會影響凈資產,如果之後公允價值上升則會“默默”地被消化,但如果滿足減值條件後則會由資產減值的形式計入利潤表。同樣,中國平安的其他綜合收益中也“埋藏”著本期204.41億元的浮虧“隱患”。
另外,和中國平安以及中國人壽一樣,第三季度中國太保的前十大股東中也閃現著證金和匯金的身影。其中,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本期持股約2.71億股,占比2.99%;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股約1.11億股,占比1.22%,兩者合計持股4.21%。
2015-12-07 TCW |
||
「生技媽祖婆」蔡英文與「大仁哥」陳建仁出線,讓生技股急漲,但目前已進入多頭熱潮,投資人要留意別成為被出貨的對象。 二○一六總統大選接近倒數,台灣股市也充斥了「總統明牌」。 由於聯想起總統、副總統參選人蔡英文、陳建仁的生技背景以及淵源,短短十一個交易日,上櫃生技類股指數漲了二三%,創下類股急漲新紀錄;十一月二十六日,上市櫃生技股更以成交金額二百四十七億四千萬元,占集中市場與櫃買中心總成交量的二一%,也是創新高。 生技股盤整了長達一年,剛好碰上這組正副總統參選人都對生技產業很有研究:有「生技媽祖婆」封號的蔡英文,搭配有醫療專業的「大仁哥」前中研院副院長陳建仁。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沈宏達分析,搭配第三季財報公布後,要一直到明年三月底才公布年報,空窗期正是做夢好時機,讓生技股本夢比大爆發。 美股反彈、大選概念支撐連掛牌新秀股價也破200元 生技類股在現階段相對友善的環境下,成為市場點名的題材股,「最主要原因就是籌碼(在外流通股票)。」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分析,生技公司股本小,籌碼容易被操控,正是內資主力最愛鎖定籌碼拉抬的類型;再加上盤整一年後,籌碼相當乾淨,塑造出大漲的沃土。 沃土上醞釀出的創紀錄急漲走勢,則是出自兩大題材:美國生技股反彈、台灣市場又缺乏主流,導致總統選舉概念股當道。 美國那斯達克(Nasdaq)生技指數NBI一年多來屢創新高,一度漲到四千多點。 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柯登元說,輝瑞(Pfizer)購併愛力根(Allergan)帶來的購併題材發酵,以及美國生技醫藥公司交出不錯的第三季財 報,營收、獲利平均有二位數成長率,高於美股大盤的個位數成長,成了這波NBI上揚的堅實支撐。此為國內生技股題材之一。 除了生技股王浩鼎股價急漲兩百元,來到六百多元新高,佰研、永日、優盛、龍燈、旭富等個股也都上漲超過三成。而甫掛牌上櫃的中裕新藥也揮別前身宇昌生技的 政治干擾,股價漲破兩百元,與浩鼎雙雙成了生技領頭羊。東洋、智擎躋身上櫃投信買超前十大,中天、太景也都是上櫃外資買超的主要標的。 然而,經過這番急漲,幾乎所有投資專家都認為:生技股短線真的漲太多了,不宜追高。「現在不管有沒有基本面,全都雞犬升天,小心要轉折了。」蔡明彥提醒,先上車的主力,藉由鎖籌碼營造多頭熱度,這時投資人要留意別成了被出貨的對象。 沈宏達建議,生技股最好的操作方式,是在沒人要時,低價挑可長線布局的好股票:大家搶著要、亂亂漲時,則可考慮適時停利。至於挑選個股,可分為新藥與非新藥兩類。 選股,首重國際開發能力不知何時下車?可盯緊投信 新藥類股由於尚無營收,要觀察經營者誠信及是否具國際開發能力,並以可驗證的數據公布為準。若短期內該新藥沒新進度,也可觀察競爭同業動態,若類似的計畫 彼FDA(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否決,那麼未來新藥過關機會也不高。判斷股價是否漲得太高,則可用市值評估,有實力的新藥價值約在二十億美元(約合新台 幣六百五十億元)上下,可做為參考。 非新藥類股則應挑選有研發創新能量、有品牌或高利潤代工訂單、能走向國際、有專利保護、有現金流、業績穩定成長的公司。除了新藥股浩鼎、中裕已是公認有實力的公司外,投資專家列舉包括金可、邦特、聯合骨科、精華光、永信等,都是優質好股票。 「我們(專業人員)可以每天盯很緊,一有風吹草動先砍再說。」大慶證券自營部協理林明謙說,生技股漲得快、反轉也快,要盯更緊、砍更快,一般投資人很難抓到「下車」時機。他建議,保守方可投資相關基金,或跟著投信買賣超進出,就相對安全多囉! 陳建仁:免疫療法將是未來主流之一 這波「大仁哥概念股」風潮,讓所有生技股都大漲。但副總統參選人陳建仁心中的理想,是重點發展哪些生技領域?去年底他在台大EMBA的閉門演講中,報了不少「明牌」。 新藥類,陳建仁看好傳染病、癌症、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神經病變適應症中,真正創新的新藥,並特別舉浩鼎為例,認為免疫療法將是未來主流之一。 疫苗類,他則期待未來要有國家級的傳染病藥物篩檢、抗體研製的計畫,讓台灣能向國際看齊,開發出細胞培養製程,比台灣現行的胚胎蛋製程要來得先進方便。 醫療器材類,他期許業界開發真正侵入性的高階產品。台灣目前已有人工關節等高階醫材,他建議未來要能與醫院結合,吸引國際富豪來台進行關節置換手術。 陳建仁也相當看好生技整合台灣的電子、化工強項,他舉人工視網膜、高速篩檢技術為例,認為這都是台灣很有實力介入的領域。 「但最困難的是鑑價。」陳建仁說,當年宇昌由國外技轉愛滋病新藥,還得找人幫忙鑑價。 現在有越來越多生技大老回台貢獻所長,台灣的國際談判能力正在提升中,如何讓中研院等政府研發機構的技轉機制更合理、對產業更有幫助,也是未來要努力的方句。 (文 · 蔡靚萱) 撰文者 蔡靚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