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20 13:29 編輯 搶跑深港通:再次提醒,嚴重關註格隆匯“港A股100指數” 格隆匯 最近市場太熱鬧,全是各類政策。大家夥也都忙著去關註和解讀證監會、人民銀行等相關部委的各個政策動作去了(在整理本文時,人行宣布降準一個點——這真應驗了那句經典的評語:這麽多年做A股,如同穿越重重迷霧,而迷霧中或明或暗閃爍的,全是政策的燈火),忘記了投資真正該做的工作:挖公司。所以我們今天把格隆匯花了很大功夫遴選的“港A股100”指數再次發布一遍——這里,極大概率是個大金礦。 把握自己能把握的!猜政策,遠不如布局好公司,然後等風來。 前些日子,格隆匯發布了港A股40指數,目的是為了給大夥提示下未來的投資邏輯和投資機會所在,也得到了大家的熱烈關註。今天再給大夥兒介紹格隆匯新開發的指數:格隆匯港A100指數。 近期港股的中小盤都面臨著調整壓力,很多人擔心港A股是不是又會回到了以前那種外資定價,半死不活的狀態。其實我之前也有擔心,但今天的兩個笑話點醒了我: 1、誌願軍:呼叫總部,呼叫總部,解放軍來的太慢,外資各種發沽售報告,前線的兄弟們要守不住了。 總部:頂住,解放軍過江路上》 2、誌願軍:呼叫總部,誌願軍彈藥緊張,急需彈藥支援。 總部:請節省子彈。出現了新情況,外管局、海關工作人員工作太拼了(不止一個朋友抱怨錢轉不過去香港,好不容易托地下錢莊給轉過去了,券商不給倒到證券戶頭上,說要配合外管局查地下錢莊,你得出證明這錢怎麽來的——無奈之下,又讓錢莊把錢退回來了)。 笑話提醒我們:的確,我們現在就是解放軍來之前在搶跑,跑的太快太深入,後續部隊有點跟不上,加上部分獲利盤兌現,所以中小盤股價疲軟也是完全正常的。另外這波和A股的走勢也很像,A股從2500點啟動之後迅速沖上了3400點,隨後進行了一個多月的調整。而港股沒漲跌幅限制,A股10%、10%、10%這樣的蝸牛行情,港股用一天30%多的超級快牛直接給你完成了。 但,沒有關系,未來隨著A股風險泡泡越吹越大,深港通細則慢慢出爐,公募基金完成募集和更改合同,尤其是國家力推人民幣出海與國際化的大趨勢和大背景下,估值低廉的港A股行情繼續是大概率事件。短暫的休息和收縮,只是為了以後更大的伸展。 目前市場傳聞4月底將會公布深港通細則。滬港通下,一大批股票出現了翻倍行情,深港通因為針對中小市值,行情只會更激動人心。所以搞清楚深港通的標的,進行提前布局,繼續搶在解放軍前面,就能大概率在清理戰場時繳獲更多的彈藥。 回顧滬港通,進入滬港通的港股標的從三個地方來: 1)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 2)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 3)滬港的AH股; 根據這個方法去猜哪些能進深港通,其實不難。恒生綜合大型和中型指數還有個小弟叫“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里面有198只股票。按我們的理解:大哥二哥都入黨了,三弟怎麽也不能丟了家族的臉面。 所以這個指數的成分股進深港通的概率應該是非常以及十分之大。 算上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港股通標的的市值占到了整個港股的90%,算是十分全面了。另外還比較有可能的就是港股的創業板,原因就是國內保監會開放了保險資金投創業板,最後就是18只深港AH股。 有個問題又來了,這些指數里面的成份股並不是一個個人工挑選的,在大中型中大市值公司一般不會出現老千股,但在小型股里面就有很多老千股,註意,是很多。所以基於以上原因,我們在港A40指數的基礎上新開發了另一個指數:格隆匯港A100指數,該指數從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里面精選了一些符合港A股概念的個股,尤其對老千股進行了識別,同時也盡量涉及到11個一級行業。 下面是該指數3月24日至今的走勢,具體名單就貼在最後了。 ![]() 最後再多嘴幾句,我們發指數的目的並不是僅僅為了發指數這麽Young,Simple 和Naive,最終目的是為了幫助大家進行聚焦,提供一種投資的思路,然後盡可能的幫大家初步篩選出更值得關註的公司。 這個表,在未來9-15個月,大概率是一個大金礦。 ![]() |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4-22 11:44 編輯 受惠於滬深港通的科技龍頭 瞄準四大主題 ■ 港股科技板塊投資主題策略:支付、攝像頭、可穿戴設備、硬件品牌 ■ 我們預計A股跟港股科技板塊的估值將會進一步縮小(目前中小型股和大型股的估值差距分別是226%和65%) ■ 建議買入被低估的行業龍頭,包括百富環球、TCL通訊、信利國際、東江集團 盡管近期股市上漲,港股科技公司仍存在大幅折讓 我們覆蓋的港股科技公司股價在過去一個月平均上升27%,比恒生指數和MSCI高出12%及6%。由於港股估值比A股存在明顯折讓(119%),加上2015年下半年可能推出深港通,我們相信資金南流的勢頭在短期內將會持續。在最近上漲過後,我們分析了150多只在港股和A股上市的科技公司,香港的中小型科技股比A股同業仍然存在大幅折讓近226%,A/H大型股的估值差距為65%。 瞄準4大主題:支付、攝像頭、可穿戴設備、硬件品牌 我們相信滬/深港通將加快港股和A股投資主題的融合和估值差距的減少。我們預計資金南流將有利好新興行業板塊、中小型股以及高成長股,我們在H股中挑選了四大主題,專註於價值被低估的優質中小型股(市值低於25億美元)和具有稀缺性的行業龍頭,這些公司的估值比A股同業大幅折讓55%。 首選:百富環球、TCL通訊、信利國際、東江集團 百富環球是全球第三大EFT-POS終端機制造商,公司將受益於行業整合,非現金支付和移動支付的趨勢。TCL通訊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持續上升,我們認為現在估值偏低,市場還沒完全反映產品組合改善和可穿戴設備/應用/雲業務的價值。我們對存在折讓的龍頭企業重申買入評級,當中包括百富環球、TCL通訊、信利國際和東江集團。 2015年展望 我們預計隨著中國智能手機發展趨於穩定,移動支付滲透率加快,加上可穿戴設備/智能車/物聯網 (IoT)的迅速發展,香港上市的科技股在2015年將繼續跑贏大市。未來的催化劑包括Apple Watch/Apple Pay出貨量高於預期、推出可穿戴設備/物聯網產品和深港通的落實。 (來自招商證券香港)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29 14:24 編輯 中國A股策略:把握中國增長契機,埋伏深港通標的 作者:楊靈修,浦延傑,許惠惠 深港通預期在今年下半年啟動 在滬港通成功啟動後,深港通開始提上日程。投資者對於可能成為深港通潛在標的公司感興趣,我們認為可能有兩種選擇。一種選擇是:和滬港通的設計相似,深港通將包含深證100/300指數成份股、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及A/H兩地上市個股;另一種選擇是:采用即將擴容的深證綜合指數,包括500只成份股。雖然深港通的具體標的有待監管層決定,但我們認為深港通標的中將包含市值較大、業績較好、處於新興行業並且交易活躍的股票。 為什麽投資深市? 與滬市上市公司不同,大多數深市上市公司為高增長的中小民營企業(2012-14年間,約40%的公司市值翻倍、約15%的公司市值增長2倍)。深市行業分布也比上交所更加多元化,以消費品(占總市值的23%)、IT(占20%)和工業(占18%)等板塊為代表。深市是真正的成長股市場,代表中國向“新經濟”的轉型。 深市為成長型市場,滬市為價值型市場 深圳證交所成立於1991年。近五年來(2009-2014),深交所上市公司的利潤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1%,高於滬市的18%。目前,深市12個月靜態市盈率為51倍,滬市為18倍。 我們的投資建議 我們看好四大投資主題:1)高成長性;2)A股獨有公司;3)現有QFII投資者所青睞的個股;4)A/H折價公司。我們看好的個股詳見下表1所示。 ![]() 簡介 去年滬港通的成功啟動標誌著向開放A股市場方向邁出的一大步。深港通也被提上日程,我們認為這將進一步擴大內地與香港市場的互通,加速A股市場國際化。今年兩會期間,深交所總經理宋麗萍表示,深港通方案設計和技術開發已完成,下半年有望推出。 從交易機制、市場規則、稅務等方面深港通有望與滬港通相似,但深市與滬市在很多方面有很大區別,以下將著重討論。 ![]() 1.哪些股票可能成為深港通標的? 深股通的具體標的有待監管層決定。但根據深交所表示,“深港通將采取穩妥起步的總體原則,初期選擇部分市值大、業績優、成交活躍、新興行業為主的創業板股票作為標的,體現深交所服務中小企業和創業創新的發展戰略。”據此,我們認為可能有兩種選擇。 1.1選擇一:滬深300指數+深證100指數+深證300指數成份股 第一個選擇可能是:采用與滬港通相似的方法。滬股通標的選取了上證180,上證380和AH兩地上市的股票,我們預計深港通的具體標的可能選取深證100,深證300,滬深300深圳部分以及AH兩地上市股票。在這種情況下,將有301只深市股票被包括在深港通中,按上市公司數量算占比18%;占市值算,占比47%。 ![]() 1.2選擇二:新擴容的深證綜指 第二個選擇可能是新的深證綜指。最近,證監會宣布會在今年5月將深證綜指成份股數量擴大至500只。考慮到之前僅有40只成份股,這是個非常大的變化。與之前的版本相比,新成份股能更好地代表深市,而且在各行業的分布也更平衡,比如增加更多在科技、材料和醫療保健板塊的股票。因此,我們認為深港通標的可能選取擴容後的深證綜指成份股。 ![]() 2.為什麽投資深市? 2.1真正的成長股市場 滬市是主板市場,上市公司大多是市值較大的成熟公司,而深市中以中小企業居多,市值大多集中在50-150億元。 ![]() 值得指出的是,深圳的發展歷史決定了它是中國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支柱,並在中小企業的集資問題上扮演關鍵角色。2004年,中小企業板設立;2009年,創業板出臺。因此市場不僅包括主板,還有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 ![]() 統計數據顯示,從2012年到2014年這段時期,共有246家公司的利潤增長了一倍以上(2012年深市共有1393家公司)。深市是真正的成長股市場。市值方面,540家公司的市值增長了一倍(202家的市值增長了兩倍)。 ![]() 在市值翻番(甚至更多)的公司中,占比最高的是工業、IT和可選消費品板塊。 ![]() 2.2板塊結構更多元化 市場結構與上市要求的差異使得深市的公司更多元化。深市大部分都是IT、工業和可選消費品板塊股票,而相比之下,滬市主要集中在金融、工業和能源板塊。 ![]() 2.3代表“新經濟” 眾所周知,中國正在經歷經濟轉型,從投資驅動、能源密集型經濟(舊經濟)轉向消費驅動、環境友好型經濟(新經濟)。 ![]() 深市的公司代表了中國正在轉向的“新經濟”。雖然從規模上說,這些公司仍較小,而且處於發展初期,但他們增長迅速。尤其是創業板,收入和盈利一直在以較快速度增長。 ![]() 2.4投資中國民營企業的機會 最後一點,深市代表著中國的民營企業。在深市的1648家公司中,只有30%是國企(相比之下滬市國企占比70%)。從自由流通市值看,深市44%的市值是可交易的(滬市為31%)。投資深市就獲得了投資中國民營企業的機會。 ![]() 3.公募基金已提升深市倉位及影響力 眾所周知,A股市場由散戶主導。但從絕對定價權的角度而言,企業法人在滬市可交易股票中占比最大,而且是機構投資者中的最大股東。特別是在並購活動中(國企改革中的資產剝離或重組),這些企業法人(或其背後的政府實體)擁有絕對定價權。 ![]() 深市的情況有所不同。民營企業家(或者企業主)掌握多數股權。不過,除了民營企業主,本土公募基金在深市的影響力比其他機構投資者大得多,特別是對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來說。因此一旦深港通開閘,外國投資者將面對更多的公募基金經理。 ![]() 出於上述原因,深市的交投更活躍,換手率和估值水平也高於滬市。 ![]() 4.QFII在買哪些股票? 外國投資者青睞哪些股票?QFII持股(2014年底時)數據顯示,消費、醫療及TMT股票是最受外國投資者青睞的板塊。 ![]() 5.投資建議 5.1高成長性–深市是真正的成長股市場,擁有各種高成長企業。投資者可以選擇基本面良好、估值較低的個股,把握未來3-5年中國增長契機。在瑞銀證券覆蓋的個股中,我們看好碧水源(300070)、深圳機場(000089)、東富龍(300171)和索菲亞(002572); 5.2A股獨有板塊–與滬港通相似,深港通將令外資得以進入中國市場獨有的子板塊。A股市場白酒、醫療保健、傳媒娛樂的比例較高,這些行業的公司具有稀缺性價值。在瑞銀證券覆蓋的個股中,我們看好洋河股份(002304)、華誼兄弟(300027)和藍色光標(300058); 5.3QFII青睞的個股–根據滬港通交投最活躍的個股情況,外國投資者的買盤集中在金融、房地產、資本品等幾個板塊,這與目前QFII的偏好一致。深港通為外國投資者提供了投資他們所看好個股的另一渠道。在瑞銀證券覆蓋的個股中,我們看好雲南白藥(000538)和美的集團(000333); 5.4A/H折價股–深市共有17只A/H兩地上市個股(遠少於滬市的69只),其中大多數已經比其相應的H股更昂貴。在瑞銀證券覆蓋的個股中,我們看好萬科A(000002)。 ![]() ![]() ![]() ![]() ![]() ![]() 來源:瑞銀證券 |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4-30 09:47 編輯 港交所主席:深港通標的考慮納入創業板股票 香港交易所主席周松崗29日在年度股東大會後表示,目前滬港通運作暢順,成交活躍,額度有提升空間,但要等待監管機構批準。 他還表示,期望"深港通”能夠在上半年公布啟動時間,下半年推行,屆時,“深港通”與“滬港通”會一起檢討當前的機制,包括投資範圍的限制等。 港交所正與內地探討深港通,除了主板以外還會考慮納入兩地的創業板股份。 港股最近成交量大幅上升,周松崗指出,目前即使日均成交2000億港元,也只占港交所的交易系統容量的三分一,港交所要應付目前的交易量綽綽有余。但未來有需要為交易系統擴容做好準備。 被問及對港股A股化的看法時,周松崗指出,香港及內地的市場結構不相同,香港屬於國際化及開放型市場,受到外圍經濟的影響,而內地經濟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故香港受內地影響愈來愈多是正常的。此外,香港上市的股份很多都是做內地生意,對內地經濟較為敏感。 至於臺港通,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與更多市場互聯互通,是港交所長期的發展方向,但一切也要慢慢來,臺港通只是初步構想,暫未有具體計劃。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
深港通方案已獲批 料最快月內公布 作者:顏茜 深港通進入宣布前最後一關,中資及外資消息同時披露,國務院日前已批覆深港通,現由中證監及香港證監會協商方案細節,兩地證監批準後,最快月內宣布,今年第四季度初啟動。 消息指,兩地證監會正在評估港交所及深交所擬定的方案,須理順有關實際操作層面的監管細則,合適時間將由兩地證監聯合宣布深港通啟動時間。 須理順操作層面監管細則 有消息人士指,何時宣布並非那麽重要,也難以捉摸,關鍵在於推出時間,由於涉及系統準備及法例修訂,預期最快第四季度初推出。但另有消息人士指,最快數日內將有好消息。 本港證監會表示,對於市場傳聞不予評論;港交所(00388)重申深港通有待監管機構批準,屆時將對外公布。 自中證監3月27日宣布放寬公募基金來港投資後,港股於複活節假期後曾連續幾個交易日出現大漲行情,港股通交投熾熱。據了解,兩地市場投資氛圍亦被監管者納入考量範圍,認為市場過於瘋狂不是件好事。 踏入五月,港股大市成交以及滬港通日均平均成交都較4月有所回落。5月首4個交易日,港股通日均成交近62億港元,相較4月近124億港元水平顯著回落,但仍遠高於3月或之前水平(見表)。 李小加:IT系統準備 7月完成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日前對媒體表示,深港通的IT系統準備工作將於7月完成。按照滬港通經驗,屆時兩地券商將在交易所的安排下進行數輪交易系統演習。 深港通緊密籌備同時,滬港通即將運行半年。上交所理事長桂敏傑及本港證監會主席唐家成早前都曾表示,將於滬港通運行6個月時檢討該試點機制。投資界普遍預期,滬港通將於現時基礎上擴容及擴額度。 截至昨日收市,北上買A股的滬股通剩余額度為1,651億人民幣或55%,而港股通額度使用已接近900億人民幣。 自今年1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南下深圳考察時定調“滬港通後應有深港通”,深港通便成為市場關註重點。尤其是,基於深圳多層次市場特性,將有部分中小板及優質創業板股份納入,相較滬港通的大藍籌互通亦凸顯新意。 ![]() 另從長遠來看,適時深港通啟動亦將有助A股推進國際化步伐。國際指數MSCI將於6月宣布新年度A股納入檢討結果,道富環球投資管理等全球領先基金已指出,深港通尚未啟動成為A股準入的致命傷,今年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機會微。(香港證券日報) |
關於“深港通”的三大猜想 作者:荀玉根 湯慧 張華恩 香港媒體 8 日消息稱,深港通已經獲得國 務院批複,最快月內宣布,並在今年 4 季度啟動,但在隨後證監會例會上,發言人張曉 軍表示沒有聽聞。不管是否已經批複,深港通年內開通仍是大概率事件。如果開通,對 市場影響幾何?我們不妨來大膽猜想一下。 猜想一:深港通的標的、額度、交易制度如何?有滬港通半年多的鋪墊,深港通在 機制的設臵方面顯得更為成熟,自李克強總理今年 1 月表示滬港通後應該有深港通,深 交所和聯交所,以及兩地監管、結算部門就開始在積極籌備之中。( 1)首先,從標的來 看,我們預計此次深港通 A 股的標的應該是新的深成指數中的 500 只股票,以及 AH 股 共 503 只,H股方面,恒生小型股的 197 只可能會納入標的。 (2)其次,額度方面應該 比照滬港通(北上南下分別 3000 億、2500 億)並在此基礎上有所擴容,包括每日交易 額度方面也會相應的擴大。(3)最後,交易制度方面仍是和滬港通保持一致,但在 T+0 方面可能有所推進。 猜想二:兩地結構差異如何?(1)如果按照 A 股的 503 只標的來看,創業板、中 小板的公司占比分別為 17.9%和 42.1%,相比滬港通藍籌為主小票的占比上升,從估值 上來看,目前恒生小型、中小板、創業板的 PE 分別為 23.9、48.7、103.3。( 2)從行 業估值來看,整體估值法下港股的日常消費、金融估值相比 A 股略高,A 股的電信、信 息技術、能源相比港股較高;中位數法下,A 股估值較港股均偏高,仍然是能源、信息 技術、材料中位數估值更高。綜合上述,我們判斷,如果深港通開通,在滬港通邏輯下 的低估、高股息率品種仍可能受到北上資金親睞,而 A 股中信息技術等個股可能會受到 冷遇。 猜想三:深港通開通後對兩地資金流影響如何?從目前滬港通的使用額度上看,北 上和南下資金使用額度占比分別為 41.1%和 28.5%。在 3 月放開了公募基金南下投資限 制、以及保險投資港股的限制後南下資金的積極度明顯上升。目前 AH 折溢價指數仍維 持在 130 的歷史高位水平,預計深港通開通後,資金南下的熱度可能有所上升,對於港 股小型成分股中相對 A 股低估的科技類股票活躍度上升,而香港市場上類似目前大陸地 區三板市場的 GEM 市場表現也有望活躍。 風險提示:深港通未按照進度推進。 (海通證券) |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5-13 08:48 編輯 李小加首提深港通時間表 A股影響、機會、策略面面觀 作者:彭依寶 ![]() 據港媒12日消息,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今日表示,“深港通”有實際進展會公布,目前準備資訊科技系統工作預計7月底會完成。 日前有港媒報道稱,國務院已批複深港通,現由內地和香港證監會協商方案細節,批準後,最快月內宣布,今年第四季度初啟動。消息指,兩地證監會正在評估港交所及深交所擬定的方案,須理順有關實際操作層面的監管細則,合適時間將由兩地證監聯合宣布深港通啟動時間。 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在8日的發布會上表示,沒有聽說相關信息,深港通方案正在研究過程中,在履行相關程序後將向市場公布。 但深港通漸行漸近已是不爭的事實,提前做好功課,對投資百利無一害,證券時報記者整理了部分資料,以供參考。 ![]() 深港通標的猜想 按照滬港通規則,在深交所和港交所同時上市的公司有望入選首批深港通標的股,截至12日,在深交所和港交所同時上市的公司共有18家。這18家公司中,僅有萬科企業一家H股股價高於A股,其余均是A股較H股有明顯溢價,其中浙江世寶、山東墨龍溢價率分別高達263.6%、214.26%。 ![]() 除主板外,深港通標的有望包含中小板、創業板股票。業內預測,在創業板449家上市公司里,流通市值在42億元以上,且2014年、2013年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分別在20%、10%以上,又屬於節能環保、互聯網+等新興產業的上市公司有華誼兄弟等17只個股,這17只個股由於符合深港通試點初期標的股要求,下半年極有可能成為第一批試點。 深港通對A股影響 目前A股的創業板可謂牛氣沖天,截至12日收盤,已經突破3200點,再次刷新歷史新高,整體市盈率超過140倍,股王安碩信息登上每股450元的高位,成為A股歷史第一高價股。而港股中國網絡教育(HK,08055)只有0.54港元/股。拿目前的創業板和港股的創業板比較,簡直兩個極端,因為香港股市的特殊定位,大型藍籌股容易得到溢價,越是小盤股越被邊緣化,因此香港創業板與A股創業板存在巨大的差價。 因此,有分析指出,如果深港通納入兩市創業板,是一個重要的信號。不說兩市創業板完全齊平,至少可以給A股的創業板降降溫。一旦深港通真的納入兩市創業板,對A股創業板將是一個巨大的利空。資金流動差異可能會在短期內給深圳股市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中小板和創業板甚至可能出現一波低潮。 有專家指出,未來深港通啟動後,深港通和滬港通將憑借流動性方面的巨大優勢逐漸與QFII和RQFII形成鼎立之勢,進一步擴大海外資金流入A股的通道,同時中國資本市場對諸如MSCI指數等全球指數納入A股並逐步增大A股比重提供極大便利,這將為A股帶來大量海外資金。總體來看,深港通的重大意義在於和先期啟動的滬港通的協同效應,二者聯合起來大幅增加了中國資本市場對海外資金的吸引力,提升了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水平。 外資會買什麽股? 作為兩地市場全面互通之前海外資金的典型代表,QFII操作無疑具有一定的參考性。統計數據顯示,QFII在今年第一季度加碼戰略性新興產業,而傳統產業則慘遭“拋棄”。 按照申萬一級行業分類標準,商業貿易、農林牧漁、汽車、電子、醫藥生物、家用電器等行業在2015年第一季度頗受QFII青睞,而交通運輸、傳媒、建築裝飾、房地產、鋼鐵等行業則逐步淡出了QFII的視野。在所有行業中,屬於醫藥生物行業的上市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被QFII持有數量最多,為23家,機械設備、化工和汽車行業緊隨其後,分別為21家、18家、16家。此外,房地產、交通運輸、鋼鐵、建築裝飾、傳媒等5個行業均被減持了兩家,非銀金融、銀行、電氣設備、建築材料等4個行業均被減持了1家。 投資機會 分析人士認為,如果未來深港通落地,萬科A將成為少數對海外資本較有吸引力的A股公司。此外,同屬於地產板塊估值較為合理的華僑城A、中南建設;金融板塊中平安銀行、寧波銀行;白酒股中的五糧液、瀘州老窖、古井貢酒;家電板塊中的格力電器、美的集團;周期性品種包括南玻A、鞍鋼股份、濰柴動力等同樣可以給予適當關註。 相比之下,港股投資標的中的一些稀缺性品種未來反而更容易被市場關註。港股中的獨特概念品種,如銀河娛樂、澳博控股、永利澳門、金沙中國有限公司、澳門勵駿、美高梅中國、新濠國際發展等博彩股,無疑最具特色。此外,與A股市場相比,港股里的稀缺資源還有股價平穩、分紅可觀、香港獨有的藍籌股,包括匯豐控股、長江實業、香港交易所這樣的股票,以及內地的優質公司,如騰訊、中國移動等。 來自證券時報網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
本帖最後由 鹿愚 於 2015-5-18 16:21 編輯 深港箭在弦上,影響力深度解讀 作者:姚衛巍 上周五港股大漲2%,媒體傳‚深港通‛已獲國務院批複,並最快可能在9-10 月推出。我們認為‚深港通‛的推出短期將利好港股藍籌,長期對國內資本市場影響深遠。 短期對A股影響偏中性 由於目前A 股整體估值溢價,對港資吸引力有限。AH 溢價指數高達127,全部A 股滾動PE 達到25.7 倍,深圳綜指滾動滾動PE 為60 倍,分紅收益率僅為0.45%;而恒生指數成份股滾動PE 僅為11.8 倍,分紅收益率達到3%,因此整體A 股對機構投資者為主的港資吸引力有限。關註香港市場稀缺的板塊和個股,包括白酒(五糧液)、中藥(雲南白藥)、軍工(中國重工);關註A-H 折價的萬科;符合港資投資偏好的家電(格力電器)、建材(海螺水泥)等。 利好港股高分紅的藍籌 港股估值對內地活躍資金吸引力並不高。恒生指數滾動PE 雖然僅為11.8 倍,但盈利前景不佳,2015 年動態PE 反而高達13.4 倍,2017 年動態PE 也為11 倍,未來三年的PEG 高達5.6;深圳綜指滾動PE 高達60 倍,但成長性較好,2015 年動態PE 降至36 倍,2017 年動態PE 更大幅降至22.3 倍,未來三年的PEG 為1.5,因此對於追求成長性的國內資金而言,港股的吸引力也並不如靜態估值所顯示。但高分紅的藍籌股有望獲得內地機構青睞。不同於內地短期資金關註資本利得,社保、保險等長期資本更加關註分紅收益,而香港市場分紅收益率超過5%的個股達到117個(按照2015 年5 月17 日價格計算),而目前A 股分紅收益率超過5%的個股僅有23 個。隨著政策放開公募基金等機構通過滬港通、深港通等機制投資港股,港股高分紅的藍籌股有望獲得內地機構增持,關註能源、金融行業。 長期促進完善國內資本市場 無論是滬港通還是未來的深港通,對兩地資本市場的影響不僅僅是資金面,長期意義更加重大。A 股估值體系、投資風格國際化的開端。未來的滬倫通、滬紐通以及MSCI 和標普等國際指數公司會將A 股納入可投資指數範疇,海外資金的投資偏好將改變目前A 股的主流投資方法,打開全球配臵的視野。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包括貿易、商品定價、投融資、儲備的國際化,而開放資本市場以及提供具有深度、廣度、流動性和透明性的資本和貨幣市場,是一國貨幣能否被他國接受的最重要前提之一。目前自貿區已經在醞釀的LME 工業品和貴金屬人民幣計價及交易。 一、深港通方案推出在即。 2014 年4 月份,證監會曾在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為何未將深交所納入股票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一是這種互聯互通是新事,需要先試點。初期由滬、港交易所先行先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相關制度安排,有利於平穩推進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二是上海與香港兩地市場估值水平較為接近,滬港通對兩市場估值水平影響相對較小,有利於防範風險,確保試點平穩起步。三是滬港通模式是滬、港交易所通過自主商業談判選擇的合作方式,體現了兩所基於自身定位和發展需求的合作意願。先滬後深的資本市場開放路子與改革開放一樣,是漸進式改革,先試點、總結經驗、再逐步推廣。 目前來看,證監會解釋的‚三點‛原因中的第一、第三點已經不是問題,隨著滬港通的順利推進,兩地積累了互聯互通的相關經驗;‚深港通‛也得到相關政府支持,廣東省發布《關於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的意見》明確提出‚探索建立‘深港交易通’系統,通過聯網交易等方式加速兩地證券市場融合‛。 二、短期對A 股影響不大。 1、 由於目前A 股整體估值溢價,對港資吸引力有限。AH 溢價指數高達127,全部A 股滾動PE 達到25.7 倍,深圳綜指滾動滾動PE 為60 倍,分紅收益率僅為0.45%;而恒生指數成份股滾動PE 僅為11.8 倍,分紅收益率達到3%,因此整體A 股對機構投資者為主的港資吸引力有限。 ![]() 2、 關註香港市場稀缺的板塊和個股,包括白酒(五糧液)、中藥(雲南白藥)、軍工(中國重工);關註A-H 折價的萬科;符合港資投資偏好的家電(格力電器)、建材(海螺水泥)等。 三、 利好香港高分紅的藍籌股。 1、 港股估值對內地活躍資金吸引力並不高。恒生指數滾動PE 雖然僅為11.8 倍,但盈利前景不佳,2015 年動態PE 反而高達13.4 倍,2017 年動態PE 也為11 倍,未來三年的PEG 高達5.6;深圳綜指滾動PE 高達60 倍,但成長性較好,2015 年動態PE 降至36倍,2017 年動態PE 更大幅降至22.3 倍,未來三年的PEG 為1.5,因此對於追求成長性的國內資金而言,港股的吸引力也並不如靜態估值所顯示。 2、 但高分紅的藍籌股有望獲得內地機構青睞。不同於內地短期資金關註資本利得,社保、保險等長期資本更加關註分紅收益,而香港市場分紅收益率超過5%的個股達到117 個(按照2015 年5 月17 日價格計算),而目前A 股分紅收益率超過5%的個股僅有23個。隨著政策放開公募基金等機構通過滬港通、深港通等機制投資港股,港股高分紅的藍籌股有望獲得內地機構增持,關註可選消費、金融行業。 ![]() 四、 長期影響國內資本市場 無論是滬港通還是未來的深港通,對兩地資本市場的影響不僅僅是資金面,長期意義更加重大。 1、 A 股估值體系、投資風格國際化的開端。未來的滬倫通、滬紐通以及MSCI 和標普等國際指數公司會將A 股納入可投資指數範疇,海外資金的投資偏好將改變目前A 股的主流投資方法,打開全球配臵的視野。 2、 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包括貿易、商品定價、投融資、儲備的國際化,而開放資本市場以及提供具有深度、廣度、流動性和透明性的資本和貨幣市場,是一國貨幣能否被他國接受的最重要前提之一。目前自貿區已經在醞釀的LME 工業品和貴金屬人民幣計價及交易。 數據跟蹤 宏觀經濟 海外經濟:美日工業產出表現均不及市場預期 美國PPI、零售月率及工業產出月率均低於市場預期。美國4 月份PPI 環比降低0.36%,低於市場預期值;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為88.6,較上月的95.9 出現大幅下滑,美國4 月份零售銷售月率為0,前值為1.12%,市場預期值為0.2%;工業生產月率為-0.26%,低於市場預期。首申失業救濟人數開始下降,為26.4 萬人。 日本PPI同比大幅下降,國際經常項目余額激增。日本4 月份PPI 同比-2.1%,與市場預期相合,較前期0.7%出現大幅下降。日本4 月份國際經常項目余額27953 億日元,前期值為14401 億日元,增幅94.1%。 ![]() ![]() ![]() 歐元區經濟整體基本穩定。歐元區第一季度GDP 同比增長1%,法國同比增長0.7%,德國同比增長1.1%,整體發展態勢穩定。法國4 月CPI 同比增長0.1%,德國同比增長0.47%,較前期均有大幅上漲。英國3 月份工業產值增加0.5%,呈現上升趨勢,制造業產值增加0.4%,較前期出現小幅下降。英國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環比降低12.6%,失業救濟金所占比例2.3%,就業市場情況有所好轉。 ![]() ![]() 金磚國家經濟指標普遍低於市場預期。印度3 月份工業產值同比2.07%,低於市場預期值2.95%,4 月份綜合CPI 為4.87,前值為5.25,預期值為4.9,進口同比為-7.5%,出口同比為-14%,較前值均有所回升,4 月份批發價格指數為-2.65,低於市場預期值-2.3。南非3 月份制造業產值月環比增加1.2%,前值為0.8%,預期值為0.5%。巴西3 月份每月實際零售銷售量同比增加0.4%,高於預期值1.4%,巴西每周FIPE 消費價格指數為1.04,前值為1.07,預期值為1。俄羅斯實際GDP 同比大幅下降,3 月份GDP 同比為-1.9%,高於市場預期值-2.6%。 ![]() ![]() ![]() ![]() 國內經濟:物價低迷 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今年以來出現持續下跌,4 月份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為12%,低於上月值1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出現大幅下滑,4 月份同比為10%,低於市場預期值10.4%。工業增加值當月同比出現小幅回升,4 月同比為5.9%,前值為5.6%,預期值為6.0%。從貨幣市場來看,4 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7079 億元,較3 月份的11800 億元出現大幅下降,M2 同比增加10.1%,前值為11.6%,市場預期值為11.7%。 ![]() ![]() 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即期匯率小幅升值。本周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6.109,即期匯率為6.206;較上周人民幣匯率中間價6.115,即期匯率6.209 有小幅升值。 房地產銷售整體開始回升。本周總成交套數達到40601 套,其中一線城市7888 套,二線城市21835 套,三線城市10878 套,成交套數較上周均出現了小幅回升,房地產市場整體開始逐步好轉。 ![]() 流動性 宏觀流動性:回購利率持續大幅下行 貨幣政策及市場利率:短期利率繼續下降。降息之後央行繼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本周隔夜shibor 和7 天銀行間回購利率繼續下行,隔夜shibor 較上周下行36.5 個基點,7 天銀行間回購利率下行39.8 個基點。 ![]() 微觀流動性:單周新開戶數開始走低 股市新增賬戶數、新增基金賬戶數較上周均有所下降,從4 月24 日單周新增股票開戶數達到峰值後,近兩周股市、基金新增賬戶數持續下行,股市新增賬戶數由峰值的413.03 萬降至本周的244.93 萬,新增基金賬戶數由峰值的154.14 萬降至98.98 萬戶。 融資融券余額繼續創出新高,融券/融資余額比值較上周有所上升。兩市兩融余額規模繼續上升創出新高,達到1.93 萬億,融券/融資余額比值較上周有小幅上升,但仍處於較低水平。 本周以來,港股通額度使用比例較上周有所上升,由上周的0.02 升至本周的0.04,滬股通額度使用比例下降,由上周的0.08 降至本周的0.05。 ![]() ![]() 5 月以來全市場產業資本增持59.30 億,減持777.47 億,凈減持718.17 億,其中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分別凈減持429.37 億、192.15 億、718.17 億;分行業來看,產業資本增持了建築材料(16.28 億)、商業貿易(8.32 億)、房地產(7.39 億)、食品飲料(6.39 億)等,減持金額較大的行業包括銀行(176.90 億)、鋼鐵(59.97 億)、房地產(57.86 億)、機械設備(50.25 億)等。 金融市場 股票市場:震蕩盤整 上周上證指數先漲後跌,小盤股再創新高。上周上證指數先漲後跌,全周上漲2.4%;創業板指數大漲5.8%,並突破3000 點創歷史新高。行業收益率方面,上周輕工、農業、傳媒、紡織服裝行業大幅上漲超過10%,而非銀金融、銀行下跌。 ![]() 債券市場:長端收益率基本持平,短端收益率大幅下降 國債市場長端收益率基本持平,短端收益率大幅下降,信用債利差加大。10 年期國債收益率與上周基本持平,1 年期國債收益率大幅下行34 個基點。同時,A 類與AAA 類企業債的利差增加了8 個基點。 ![]() 商品市場:海外商品價格大幅波動,國內商品下跌 主要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幅較大。WTI 原油期貨價格與上周相比漲幅1.7%,前期反彈後進入震蕩格局。有色金屬價格除銅外均下跌,銅、鋁、鉛、鋅本周價格分別為6411.5、1857、1979.5、2291.5 美元/噸,當周收益率分別為0.3%、-1.6%、-3.4%、-2.5%。主要農產品價格波動較大,大豆本周價格為952.75 美分,較上周下跌了3%;小麥本周價格為509.75 美分,較上周大幅上漲8.9%。 國內商品價格持續下跌。煤炭價格經過去年12 月份小幅反彈之後,今年以來價格持續下跌至404 元/噸,已連續19 周下跌。上周鋼材價格指數下跌1.2%至2430 元/噸;但鐵礦石價格反彈4.5%至585 元/噸;水泥價格大幅下跌5.5 元/噸至323 元/噸。 ![]() ![]() 風險提示 本報告是從策略角度來分析市場投資機會,個股不作推薦,提及的個股存在行業研究員尚未覆蓋的可能性。 (來源:華泰證券)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5-19 09:00 編輯 協合新能源(0182.HK) - 股權問題解決且有望受惠於深港通,未來可期 投資摘要: 股權結構變化:最新公告顯示公司第二大股東高振順先生將以0.6港元每股價格出售5億股份給公司管理層,另外13億股份由摩根斯坦利進行配售給10家基金。高振順先生的持股數量將從20億減至2億。 業績釋放:交易完成後,公司管理層持股比率將從23%升至28%。高振順先生不參與日常經營決策,管理層的增持鼓舞了公司士氣,業績再2015年將會大幅釋放。 據管理層所示2015年業績預期良好,發電業務會翻番,占利潤比50%以上,EPC同比增長也超預期。 “靴子落地”:高先生股權的不確定性一直是市場的一個擔憂,對公司表現有壓制,高先生本身並不太想減持,主要是財務投資人,當年上市的時候為公司提供了殼資源,本早該退出,但由於高先生一直看好公司業務,持續持有沒有退出,現在基於管理層為解除市場擔憂,堅持高先生減持,解決市場對“靴子落地”的擔憂。 價值低估,向下有保護:龍源電力(0916.HK)和華能新能源(0958.HK)目前交易在16x PE 15E水準,而協合新能源(0182.HK)目前股價僅有15E 12.9x PE。加之公司在恒生小盤股指數里,很有可能是深港通標的,公司業績預期優異,價值被低估,股價向下風險較小。 維持買入評級:我們維持2015年的盈利預測為4.61億港幣(同比上升45.4%),16年利潤為5.62億港幣(同比上升22%),17年利潤為6.36億港幣(同比上升13.7%)。目標家維持在 0.79港幣,相當於15E 15x PE和15E 1.11x PB或16E 12.3x PE和16E 1.02x PB。股價有25%的上升空間,我們維持買入評級。 (來自申萬研究)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