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完美人物誌 | 網絡文學教父吳文輝:一年發10億稿酬 反對隨意使用IP

時下熱火朝天的網絡文學產業正在受到下遊影視、遊戲等追捧,而在業內有著網絡文學教父之稱的閱文集團CEO吳文輝更是風光無限,旗下管理著起點中文網、QQ閱讀、創世中文網、小說閱讀網、瀟湘書院、紅袖添香等一系列網文品牌。然而,當這位文化產業的風雲人物坐在記者面前,卻是一個話雖不多卻透出一股親和力、看似嚴肅卻又有些拘謹的人,脫下正裝後的吳文輝儼然一個理工男。

確實,吳文輝就是從一位理科男生一步步打造出了中國最大的網絡文學帝國,並在這幾年文化娛樂產業爆發式發展中搶盡風頭。多年前吳文輝首創VIP收費制度和作家分成模式,奠基了網絡文學商業模式,也奠定了其在網絡文學中的地位。可是誰曾想,這一龐大產業崛起背後只是因為幾個年輕人的業余愛好。

理科男的文學路

很多人驚訝於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系的吳文輝怎麽走上了網絡文學創業的道路,對此,吳文輝並不感到訝異。“我讀書時就很愛小說,即便是畢業後、工作之余,看小說依舊是我的主要業余愛好,我會經常上一些小說論壇、網站,這里有很多優秀的原創小說,同時,也是在這里遇到了我的創業夥伴。”吳文輝向記者表示。即便是管理了龐大的閱文集團,吳文輝每天一有空還是會看一些網絡小說“解饞”。

吳文輝創業時正逢網絡文學萌芽時期,正如吳文輝所說,通過互聯網論壇,結識了一批網絡文學愛好者。同樣是這批最初的網絡文學愛好者,以及慕名而來的一代代新生力量,追隨了吳文輝十余年,幫他打出了今天的網絡文學帝國。

2001年,吳文輝和他的小夥伴們在網上開設了一個論壇——玄幻文學協會,即起點中文網的原身。最初6個創始人分別居住在哈爾濱、北京、廣州等5個城市,各自有其正式工作,管理論壇純屬業余愛好。吳文輝感嘆:“最初這只是一個業余愛好,沒想到後來做這麽大。”當然,吳文輝計算機專業背景也派上了用途,在文學網站建設早期,吳文輝還身兼程序員一職。

或許是看多了武俠小說,或許是個人人格魅力,雖然工科男出身,但吳文輝與早期創業團隊卻有著文科生一樣的感性,幾個團隊創始人一直都非常團結,他們辦公的方式也散發著網絡氣息,從他們給自己起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起點的六大創始人分別是黑暗之心(吳文輝)、藏劍江南(商學松)、寶劍鋒(林庭鋒)、意者(侯慶辰)、黑暗左手(羅立)、5號螞蟻(鄭紅波)。

吳文輝的團隊在圈內是出了名的團結,這支團隊集中了網絡文學界最資深的編輯,他們為網文而生,他們也甘願跟隨吳文輝重走“起點十年路”,這種江湖氣在互聯網業內乃至整個商業圈內都是罕見的,這些都與創始人對於行業發展的獨到眼界以及接網文之地氣的個人魅力息息相關。

開啟網文收費時代

吳文輝早期創辦的起點中文網很重要的一個事件就是建立付費模式。

在吳文輝創業前後,很多網站面對高昂的運營成本,以及盜版橫行,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如何盈利。吳文輝想到了付費,但這個意見受到了大量質疑,畢竟在那個互聯網免費時代,付費是很多網站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質疑者並非完全沒有道理,一方面,因違反互聯網基礎服務免費、通過增值服務賺錢的慣例;另一方面,當年作為文學網站的後來者,起點中文網的流量還不到最大文學網站的1/5,竟敢扛起收費的大旗,業內並不看好。

在那個免費成為通行法則的互聯網爭霸年代,推行付費是很需要勇氣的事情,在起點中文網之前,就曾有一家大型網絡文學網站博庫推行的收費下載與收費閱讀,又顯得格格不入。加上盜版風行,當時的網絡條件也不具備付費基礎,上網人數少,網速慢且貴,沒有便捷的支付條件。一系列困境讓博庫最終倒閉,也宣告了網絡文學第一次付費嘗試的失敗。

到吳文輝再次力推付費,壓力可想而知,回想起當年力推付費的心路歷程,吳文輝表示:“實話說我們並不是絕對有信心一定能把這件事情做好,只能說,在當時的我看來,這是我們必須要去嘗試的一條道路,因為之前大部分的文學網站都是出於個人愛好組建,沒有很好的收益來源,所以大部分的網站都處在虧損的狀態,也因此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糾紛,包括一些網站的倒閉消失。所以我們必須要有一個穩健的商業模式,保障整個網站的良好生長。另一方面,我們覺得當時作家普遍的訴求是,寫作對於他們的壓力非常的大,平時要花很大的精力在寫作上面,但是偏偏又沒有很好的收益,所以很多人因為各種各樣生活的原因或者熱情消退,就停止了寫作,這對於讀者和作者都是一個巨大的傷害,所以我們希望能夠改變這個現狀。”

其實,很多人並沒有看到,在當時,網絡小說付費已經具備一定的基礎,隨著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之後,早先的網絡文學網站紛紛關閉,大部分免費空間消失,讀者渴求獲得優質的網絡文學內容。而網絡文學網站缺乏好的收入來源就很難生產好的內容,加上互聯網付費環境也開始改善,吳文輝力推的付費模式在此時獲得了成功並得以在行業中推行開來。

一年發十億元稿酬

實行收費的第一個月,起點中文網總共只有23部VIP作品,但是由於采用全額支付的制度,使得第一個月就有作者的稿費超過千元。網絡寫手們這才發現,原來網絡創作也可以獲得豐厚的收益。

事實上,推出閱讀收費這一制度,使起點中文網同時解決了作者、讀者、網站三方的問題:每位讀者支付的費用很少,而積少成多後,一部分作為稿酬,可以支持、激勵作者安心努力寫作,另一部分,支持了網站的運營和發展;而讀者通過點擊也就是付費的投票選擇,鼓勵了越來越多好作品的出現,也就滿足了自己的需要。

收費實行一年後,良性循環的起點中文網已經令業界刮目相看:擁有註冊會員100萬人,作者團隊達2萬人,月均盈利額超過10萬元。

如今,吳文輝管控的閱文集團每年僅發給作家的稿費就高達10億元,此外,作家還有大量版權合作等收益。很多網絡作家應該感謝吳文輝當初那個決定,它讓很多作家在網絡創作的道路上堅持了下來,在閱文集團內的起點中文網等小說網站上,一些頂尖作家年收益已經高達上億元。

雖然在業內首創網絡文學閱讀收費制度和作家分成模式,奠基了網絡文學商業模式,但這個商業模式很快被同行學去,很多網絡文學網站也紛紛開始收費,但為何最終吳文輝和他的團隊站在了食物鏈頂端?背後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個是自己借助資本力量;另一個則是付費只是形,而付費背後的本質內涵是服務好作家與讀者。

事實上,不管網絡文學網站如何發展,能夠有大量優秀的作家以及忠實的讀者才是王道。

在建立付費模式化,考慮到競爭對手的仿效,形式單一的收費分成模式已經不能承擔黏合優秀作者的重任;而且作者和作品團隊雖然空前壯大,但作品良莠不齊,依然與用戶的需求有差距等因素,吳文輝決定進一步加大對原創作者的扶持力度,挖掘更優質的內容,以服務更多用戶、探索更好的商業模式,他推出業內第一個作家體系,那些眾所周知的起點中文網白金作家、大神作者如唐家三少、天蠶土豆都出自這個體系。

吳文輝將起點中文網發展成“作家經理人”,將作家明星化、職業化,擁有更多的粉絲,讓作者的作品得到盡可能多的讀者關註,“如今,閱文集團已經有10萬簽約作家,有400萬的註冊作家。”吳文輝話語中充滿自豪感。

構建作家生長的土壤

回想起付費以及作家模式建立的初衷,吳文輝坦言:“我覺得我們建立的文學網站更像是一個生態體系,是一個平臺型企業,我們就像一塊土地,作家們就是在里面生長的作物,我們要花很多的精力,幫助他們很好地成長,才能讓他們寫出好的故事,提供給讀者。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作用,並不是代替他們,而是為他們提供良好的環境,同時也為讀者提供良好的環境,為了做到這些,我們每年提供高額的月票獎金,對於下面的中低端作者提供低保,我們對高中低端的作者提供了不同的服務,很多都是從我們企業的成本中拿出的。”

吳文輝的團隊對作家的扶持體現在諸多細節中,提及時下熱門的IP《鬼吹燈》,吳文輝透露:“《鬼吹燈》這部作品最早是在天涯故事論壇發布的,當時默默無聞,我們的編輯發現了這部作品後,鼓勵作者天下霸唱到我們這邊來創作,幫他修改大綱,幫他修改內容,甚至他的書名也是編輯幫他去選定的。原來的書名叫《一個盜墓者的經歷》,後來編輯覺得點明核心內容會讓用戶更感興趣,不如叫《鬼吹燈》。”

吳文輝多年的耕耘收到了成效,也讓閱文集團迅速成為國內最大的網絡文學集團。吳文輝表示:“我們做過一次統計,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在中國影視劇方面,有60%以上是依靠已有IP產生的,其中一大半又是來自我們閱文的。”

雖然已經坐擁國內最大的網絡原創文學平臺,但面對不斷湧現的年輕讀者,吳文輝依舊為原創內容能否滿足讀者需求而擔憂:“其實在我們的平臺,對於老用戶並不是特別擔心。因為我們的網站平臺已經成立十幾年,上面積累了大量的內容,適合大量較高年齡的讀者閱讀。相反,針對年輕用戶的特別是現在這些新興讀者的內容,我們反而是比較緊缺的,在這個方面我們需要去加強。”

對於如今的網絡文學產業,吳文輝認為有進步,也有問題,他表示,在過去很多年里,作家的價值被大大低估。網絡文學一直沒有被讀者、社會人士認可,很多時候處於一個地下、半地下的狀態,從業者非常壓抑。“但是這兩年,隨著我們IP改編成影視劇,這個行業發生了改變,大量的作家變得非常富裕,並且對行業的影響也非常的大,其實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另外一方面,我們也確實看到一些行業不成熟的狀態。”他表示,很多人對IP的使用仍然以一種比較隨意的態度,購買版權的時候並不是為了IP本身,僅僅是為了這個IP所帶來的用戶群,把IP當成一個廣告來看,這是不對的。

吳文輝對記者表示,一個好的IP應該是能夠開發很多年、能持續增長的。所以,如果把一個長線的生意當成短線來做,很多有價值的事情就沒有辦法完成,或者做出來的東西不太好。“像去年有很多IP劇在行業里受到了不少質疑和謾罵,我覺得其實IP本身並不是那麽糟糕,在論壇上,讀者或用戶對於IP本身是沒有惡感的,但因為行業存在著大量隨意使用IP的情況,不僅毀了IP的形象,也開發了很多失敗的作品,去年這種現象已經很明顯,亟須引起業內重視。”

如何更好地開發IP,吳文輝的建議是:“將IP視為整個系統中最有價值的部分,以它為中心,深度理解內容和世界觀,在周邊構架不同的產品諸如影視劇、遊戲等等。最後,這些東西要反哺到IP本身,能夠在之後5~10年時間不斷地增長,源源不斷地出下一代產品,就像美國很多優秀的IP一樣,能夠出很多代,然後不斷調動用戶的關註度和積極性,而不是像現在IP用一個就少一個的感覺。”

對於資本市場的態度,吳文輝並不排斥,他向記者透露:“閱文集團在2017年將啟動上市計劃,在2016年已經進行了一輪融資。資本運作上,一方面我們會在上遊持續收購有特色的內容型企業,如二次元、海外文學網站等。另一方面我們會積極地投資下遊開發我們IP產品的公司,例如和光線成立一些合資公司,共同開發IP,還有影視劇公司、遊戲公司、動漫公司等都會做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744

“網絡文學精品哪兒去了?”(深觀察)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3-23/1087714.html

原標題:想看啥就給你提供啥,結果悲劇了——“網絡文學精品哪兒去了?”(深觀察)

“網絡文學的精品哪兒去了?”2月23日,在移動閱讀終端掌閱科技的一場作家簽約儀式上,掌閱副總裁遊亭發出了這樣的疑問。為了簽約更多優秀作家,遊亭近來一直在瀏覽各大文學網站的數據,他發現持續付費讀者數量在減少,有的知名作家的作品,願意持續付費的讀者只有1000人,過萬就是非常優秀的了。這與幾年前網絡文學所謂“神作”動輒吸引數百萬付費用戶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網絡文學精品力作缺乏的另一個證據是,近年來市場表現火爆的IP影視劇,其網文原作大都是5年前甚至十幾年前創作的,如《鬼吹燈》寫於2006年,《誅仙》寫於2003年,《盜墓筆記》寫於2006年,《甄嬛傳》2007年出版……2015年以來,在“IP熱”的帶動下,網絡文學的變現能力令資本格外垂青,作為IP影視劇改編源頭的網絡文學作品在短期內被購買、開發,長達10余年中沈澱的優秀作品在兩年內被“消耗”殆盡,這使得網絡文學市場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下一輪的沈澱和積累。

“為什麽今天我們看不到精品的網絡文學了?”遊亭認為,根子在於今天的內容生產已完全被用戶主導了。“通過大數據,平臺很容易就知道用戶的偏好,用戶喜歡看什麽,平臺就生產什麽、推送什麽,大量同質化的作品紛紛出現。用戶的時間是有限的,你看過一本霸道總裁愛上我,可能就不會再花時間去看同類的作品了。”遊亭說,大量同質化作品泥沙俱下,造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少數優秀作品反而被淹沒在海量劣作之中。

百度文學總經理許斌1998年進入網絡文學行業,他認為商業力量對網絡文學的成長是一把“雙刃劍”。早期“能賺錢就是好作品”的粗暴標準促進了市場競爭,使好作品得以湧現;但在商業壓力之下,網絡文學行業也會有所扭曲。在他看來,現在的網絡原創文學有點兩極分化。一種是純粹為了商業去創作,這種作品在商業價值上也許並不低,但是從口碑甚至未來10年是否仍然有生命力來看,很多作品是沒有的。另一種就是不那麽在乎商業回報,不追求短期要賺很多錢,而更追求讀者是否說寫得很好,的確與眾不同,幾年後還有人看。

許斌說:“實際上,‘IP熱’起來以後,影視圈青睞的是這樣的優秀作品。再過幾年,所有的從業者都會發現,純粹的商業化創作,所謂的模仿、同質化,不會是你獲得最大利益的來源。只有那些有體力但沒太多創作力的人才會選擇那條路。更多的人會選擇把自己的作品寫得更好,更有口碑,更加精品化。”

遊亭也表示,作為平臺,其實並不希望平臺上只剩下缺乏特色的同質化的商業作品,他們在與作者簽約時也會重點考慮作品的質量和生命力。

那麽,誰能在精品化的創作道路上堅持下去也許就決定了未來的高度。

由於網絡文學創作模式與傳統文學不同,通常都采取邊寫邊放上網的方式,為了維護一定的點擊量,寫作者要不斷更新。如果隔一段時間沒更新,讀者就會不停地催,“挖坑不填”“太監帖”等抱怨就會大量出現。如果點擊率下降了,帖子沒人提了,作家的壓力就更大。知名網絡作家天下霸唱曾表示:“網友是不管你的身體、工作等等情況的,你必須不停地寫、寫、寫。這樣就可能會有很多口水產生,也可能在情節的構思方面出現紕漏,作品的粗糙就是難免的。”

早期網絡文學作家大都出於愛好和興趣而投入創作,這與今天大量直接沖著賺錢而來的商業寫作者不一樣,前者的作品更具個性和文學追求。簽約掌閱的網絡作家天使奧斯卡入行已經10多年,一向以更新慢而被讀者抱怨,他說在創作中最看重的一點是“寫得讓自己開心”。盡管寫得慢,還是有大量讀者耐心等待更新,追著看。

曾以穿越小說《回到明朝當王爺》獲得大量讀者的網絡作家月關則認為,作為創作者當然要有自己的堅持,但網絡文學不同於傳統文學,網絡作家其實是在和讀者一起玩,互動過程必然要有。他說:“即使東西是自己寫的,不需要考慮別人的意見,但是讀者的反應必然要潛移默化影響你的作品。我們不是對讀者的意見言聽計從,哪怕多數讀者的態度,你也要有自己的取舍。”

由於工作關系,許斌接觸過不少網絡文學作家,但頂尖作家和優秀作家乃至和普通作家之間有一個區別令他印象深刻。“頂尖作家會情不自禁地談起他的創作,他會眉飛色舞地和我說接下來的故事是什麽,人物是怎麽回事,哪怕我根本沒提起這個話頭,他還會講自己的創作。而別的作家,哪怕就是比他們略低一點點的作家都不會聊這些事,除非你自己跟他提。那些大神級的作家,你不想跟他聊,他都會跟你說下一本書會怎麽樣。這就是所謂的熱情。”頂尖的網絡作家具備了天賦、堅持、健康以及熱情,“我還沒見過誰具備了這四點而沒有起來的。”許斌說。

《 人民日報 》( 2017年03月23日 17 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902

網絡文學“跨步式”發展 版權成重災區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15/164611.shtml

網絡文學“跨步式”發展 版權成重災區
娛樂獨角獸 娛樂獨角獸

網絡文學“跨步式”發展 版權成重災區

法律判不了,但輿論不能饒。

來源|娛樂獨角獸(ID:yuledujiaoshou)  

文|crush

“我想要世界上的每一個抄抄坐在印廠庫房里,親手用馬克筆塗掉每一個不屬於它的句子。”

不曾想,作家蕭如瑟批判抄襲者的這番話,成為最近被反複提及的熱句。

1-2

隨著電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上映,關於原著涉嫌抄襲的質疑聲便在網上掀起千層浪。8月9日,原著作者唐七在微博發聲並曬出一份鑒定書,給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對《桃花債》不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抄襲”的司法判定結果。

唐七抄襲風波尚未平息,網文大神匪我思存也加入“反抄襲戰隊”,將《甄嬛傳》作者流瀲紫拽進抄襲風波中。

隨著局勢的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網文作品、IP影視劇被牽涉其中。而這場“維權反擊戰”的爆發,未必是件壞事。

《三生三世》陷“抄襲風波”,一方據理力爭一方無奈回應

隨著《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電影版的上映,原著小說涉嫌抄襲的爭議再度引起廣泛關註,並在網絡上掀起波瀾。

1-1

從小說到電視劇版,再到如今的電影版,一路走來,唐七始終背負著“抄襲”的罵名。而在8月9日這天,唐七終於選擇為自己“發聲”,並曬出了一份鑒定書,以求證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無抄襲嫌疑。

1

在微博中,唐七聲稱“唯一一條維權之路:是自己‘告’自己”。在這份聲明中,唐七不僅找來代理瓊瑤訴於正案的律師團隊,還通過司法鑒定機構進行證明,“希望十年是非風雨,從此劃上句號。”但網友卻並不買賬。

2

眼尖的網友甚至指出唐七進行鑒定的“西部知識產權司法鑒定所”在國家司法鑒定名錄網上是查不到的。

3

而另一邊,《三生三十》涉嫌抄襲的《桃花債》原作者大風刮過,也因這場風浪的波及,按耐不住進行了發聲。指出對方炒作有沒限度,為自己牽涉其中感到無奈“到底何時是個頭。”

4

除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唐七的《九州·華胥引》也沒能“幸免於難”。受到抄襲風波的影響,《鮫珠傳》電影官方於8月12日發表聲明稱,該片並非改編自唐七的《九州·華胥引》,而是原創劇本,撥正“電影改編自抄襲小說”的謠言。

5

這邊風頭不減,那邊《甄嬛傳》、《如懿傳》又起波瀾。

《甄嬛傳》、《如懿傳》無一幸免,新一輪“抄襲反擊戰”即刻拉響

與大風刮過不願被打擾的態度不同,同為網文作者的匪我思存針對抄襲現象展開了全面反擊。《甄嬛傳》、《如懿傳》以及兩部作品的作者流瀲紫被拉進戰局。

匪我思存先是公開曬出了《後宮·甄嬛傳》與其小說《冷月如霜》相似的部分用詞。

6

隨後給出了流瀲紫抄襲自己作品的直接證據。如匪我思存在寫“夾岸桃花蘸水開”時錯寫為“夾岸桃花敷水開”,在引用《西洲曲》“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一句時錯寫成“雙鬟鴉雛色”。巧的是,種種錯誤也出現在了流瀲紫的《後宮·甄嬛傳》中。

7

有網友也整理出了《後宮·甄嬛傳》抄襲《鬼吹燈》、《寂寞空庭春欲晚》、《冷月如霜》等作品的“調色盤”。

8

其實,早在2006年,《後宮·甄嬛傳(上卷)》還在連載、並未賣出影視版權前便已陷入抄襲風波。彼時,有網友整理出一份《甄嬛傳》的抄襲名單,雖然流瀲紫堅稱絕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創作,否認抄襲。

但晉江管理層在認真通讀了《後宮·甄嬛傳》後,發現該文,有大大小小30多處情節、語句和《斛珠夫人》、《寂寞空庭春欲晚》、《冷月如霜》、《雙成》、《春衫薄》、《枕中記-之青城外傳》、《冷宮》等多篇文章存在相同或相似之處。最終,晉江論壇做出流瀲紫公然違規,且應向被抄襲者道歉的判定。

9

除了《甄嬛傳》,《如懿傳》也存在抄襲嫌疑。在《今日踩原創,請從匪我思存始》一文中,匪我思存言語間多少有些無奈道“11年了,仍舊不變。”

10

一天之內,抄襲風波接連來襲,而近年來,陷入“抄襲風波”的可遠不止這幾部作品。

多部影視劇作品“淪陷”,版權之路道阻且長

近年來,網文市場逐漸熱絡起來,大量網絡文學作品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動漫、甚至網遊,成為“大IP”。但隨著IP劇的熱潮,由原著涉嫌抄襲而惹來的“風波”也是一浪高過一浪。

據娛樂獨角獸不完全統計,近兩年爭議較大的作品如下:

11

抄襲是不對的,但為什麽這一現象在網絡小說中屢禁不止?對於實體書出版周期較長而言,網絡小說因寫作門檻低、直面受眾且閱讀方便,日益受到市場追捧。但隨著網絡文學的“跨步式”發展,這一領域也成為盜版、侵權的“重災區”。

對於是否抄襲,法律自有判定標準,但讓原創者真正在意的或許不是一紙判定,更多的是對方的態度。此前熱播的網劇《熱血長安》,因第四集劇情有抄襲大風刮過《張公案》的嫌疑,官方立刻道歉並刪除了相關劇集且不再播放。

與《熱血長安》知錯就改的態度不同,大風刮過曾在微博《關於某事,希望這是最後一次說起……》一文中提到,《三生三世》並沒有抄多少,但作者大張旗鼓“致敬”且將作品寄給自己的行為實在讓人“無奈”。

12

盜版、侵權成本低,但因版權者通過法律途徑維權需要付出足夠的精力和財力,證據收集難、維權成本高,反盜版侵權成為了公認的“持久戰”。

盡管不易,但仍有許多版權者站出來進行“抗戰”。可通過以往的維權案件不難發現,因涉案的多是一些改編為影視劇的網文作品,這些作品除了自身的粉絲外還加持了大量的“電影粉”和“劇粉”,因此在諸多粉絲眼里,原作者的維權淪為“炒作”,淪為“嫉妒”。

抄襲一事,對局外人而言看似無足輕重,但這一惡習對創作者乃至整個行業而言都是一顆“毒瘤”。倘若通過抄襲就能輕松獲得利益並可“全身而退”,那原創大旗由誰來扛?

正如知乎上的回答所說“法律判不了,但輿論不能饒”,當人們開始正視抄襲、重視版權,創作者才能迎來真正的春天。

無論《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甄嬛傳》還是《如懿傳》,最近的輿論對抄襲的關註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在這場“抄襲反擊戰”中,欣喜的是,更多的網友選擇為原創發聲,站在了維權者這一邊。

隨著國家相關部門對反盜版、反侵權的政策加緊,以及大眾版權意識的覺醒,版權所有者的“維權之路”變得不再陡峭。

“願原創盛大,輝煌,持久。”如匪我思存的願景,“維權之戰”,離不開國家相關部門、法律的支持,離不開大眾版權意識的覺醒,更需要每個從業者的自審、自查與自律。

三生三世 抄襲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561

文壇抄襲知多少?網絡文學抄襲糾紛有增無減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2-25/1193903.html

傳統文學名人紛紛涉“抄”

2000年後,最引人關註的文學抄襲事件應該是因小說《夢里花落知多少》一夜成名的郭敬明抄襲案。2003年,嶄露頭角的青年作家郭敬明以一本《夢里花落知多少》轟動一時。郭敬明是四川人,但在他的《夢里花落知多少》中,主角卻全都是一口京片子。直至《圈里圈外》的作者莊羽上訴維權,公眾才得知原來《夢里花落知多少》與《圈里圈外》居然有如此多的相似情節。

2003年12月,莊羽提出上訴,稱《夢里花落知多少》一書剽竊了其《圈里圈外》。案件還未開審,即引起軒然大波,尤其莊羽還遭受到了眾多郭敬明粉絲諸如“你寫的怎麽火不了”、“你行你抄啊”的冷嘲熱諷。

一年之後,2004年12月,郭敬明一審敗訴,隨即提出上訴,同時表示,自己從未與莊羽進行任何庭外聯系,也不考慮和解。2006年5月22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了郭敬明的上訴請求,判決郭敬明與出版方賠償莊羽經濟損失20萬元、精神撫慰金1萬元,同時,春風文藝出版社、北京圖書大廈也被判決停止出版、銷售《夢里花落知多少》一書。終審判決還要求郭敬明與出版社應在15日內在《中國青年報》上公開道歉。

▲《夢里花落知多少》豆瓣評分7.1分(豆瓣/圖)

敗訴的郭敬明雖然賠付了莊羽經濟損失,但是表示拒絕道歉。而莊羽最終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才換來了一封並非出自郭敬明之手的公開道歉信。

此後,再次因抄襲引發全社會關註的,是將近10年後的瓊瑤於正案。2014年4月,於正編劇的古裝劇《宮鎖連城》熱播,臺灣作家瓊瑤在微博發布公開信,稱《宮鎖連城》的主線及主要情節發展涉嫌抄襲自己的作品《梅花烙》,並隨之上訴。2015年12月,瓊瑤起訴於正侵權一案歷時19個月終於塵埃落定,於正被判公開道歉,瓊瑤獲賠500萬元。瓊瑤在案件中心力憔悴,結案近三年,同樣沒有獲得於正的道歉。

2016年10月,武俠小說大家金庸一紙訴狀將內地奇幻文學代表人物、暢銷書作家江南告上法庭,起訴江南及其出版發行方著作權侵權,要求“立即停止侵犯原告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的行為,停止複制、發行小說《此間的少年》,封存並銷毀庫存圖書”並公開道歉,賠償經濟損失500萬元。江南被告之後則發微博重申自己沒有侵權的想法,而且在微博里表達對金庸的熱愛。一審法官建議雙方庭外協商解決。

網絡文學抄襲糾紛有增無減

隨著網絡文學的流行,文藝創作領域的抄襲糾紛有增無減:近年來,但凡大熱並被改編影視劇的網文,幾乎都離不開抄襲的爭議。

2017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電視劇上映期間,“抄襲”與否就鬧得沸沸揚揚;《楚喬傳》的原著小說《11處特工皇妃》被爆出涉嫌抄襲《九州縹緲錄》《九州·斛珠夫人》等多部作品,引得《寂寞空庭春欲晚》的作者匪我思存在微博上公開討伐流瀲紫的《甄嬛傳》《如懿傳》涉嫌抄襲。2015年暑期熱播劇《花千骨》,微博名為“言情小說抄襲舉報處”貼出原著小說中部分內容與其他網絡小說內容的對比圖,並將相似部分標出,質疑該書抄襲《花開不記年》《簫聲咽》等作品。

▲劇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累計播放量472億次(骨朵數據/圖)

由於網絡文學平臺對簽約作者有獎勵機制,簽約平臺作者需要保持日更頻率,以維持讀者在平臺上的活躍度。每天保持上萬字的更新量,對於頂級作家來說都是一項體力活。為了維持日更,簡單地複制粘貼或是對多部作品雜糅更改成了最快捷的方式。有媒體披露,有些作者還會借用網絡上的自動撰文工具,只要在軟件內輸入關鍵詞,軟件就可以將故事大綱、男頻小說、女頻小說的套路用自動編輯軟件“寫成文章”。

《孤芳不自賞》的原著作者風弄對媒體坦言:“網文作者創作艱難,抄襲是一條成名獲利的捷徑,所以常有人鋌而走險。而這些鋌而走險卻獲得巨大回報的人,會進一步加劇那些默默認真寫文的網文作者的困境,實在是一個惡性循環。”

即便如此,但是網文界願意訴諸法律的作者卻並不多見。2016年年底,熱播劇《錦繡未央》的原著作者秦簡因為涉嫌抄襲被維權作家們告上法庭,這是網絡文學抄襲事件中為數不多的法律糾紛案。

早在2013年,網文界就流傳著“唐七的《三生三世》抄襲大風刮過的《桃花債》”,多年來一直有網友、書迷表示支持大風通過法律維權,並主動制作“調色盤”對兩部作品進行比對,力證唐七抄襲,但這一直都是網友自發行為,當事雙方都沒有正面回應事件。

據法律人士說,以目前的法規條文,對於文壇“抄襲”的鑒定有著相當大的難度,“知識產權案件是比較新型的案件,爭議的標的物是智力成果,因此難以鑒別。無論是我們國家還是世界範圍內,保護文學作品都比較難”。文壇“抄襲”案頻發,呼喚更為明晰健全的相關法律出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118

吳文輝:網絡文學是新文創生態里最重要的IP源頭

4月23日,在UP2018騰訊新文創生態大會上,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程武提出了騰訊在文娛產業的新戰略——泛娛樂升級為新文創。他提出,打造好新的文化生態,要更系統地關註IP的文化價值構建,以及塑造IP的方式、方法升級。

騰訊新文創生態背後打造好IP是重中之重,而網絡文學作為新文創生態里最重要的IP源頭,如何依托網絡文學打造出的IP進行全產業鏈開發則成為構造文創生態的關鍵。這樣的重任壓在了閱文集團身上。

閱文集團聯席CEO吳文輝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網絡文學是新文創生態里最重要的IP源頭。在打造網文IP的過程中,一方面實現文化價值與產業價值並重,另一方面不能沈浸在‘個體式偶然’的成果中,而是要打造出‘整體式必然’的網文IP生產生態。”

打造好新文創生態需要兼具文化價值與產業價值。

“《王者榮耀》能走到今天,除了玩法本身,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融入了許多中國傳統經典人物;像騰訊動漫非常火的一部漫畫叫《一人之下》,其故事背後其實有很多道家文化的影子;騰訊影業近來重金打造《慶余年》、《古董局中局》、《藏地密碼》等影視作品,也是因為看到它們背後深厚的文化價值。”程武向記者表示。

作為新文創生態中的重頭戲——網絡文學同樣如此。吳文輝表示:“網絡文學的IP內核成為了新文創生態的裂變激活器,同樣,網絡文學是先有文化價值,再有商業價值的重要代表。缺乏文化底蘊,則產業發展沒有了持續吸引力;缺乏產業實力,則文化價值無法充分展現。因此,閱文集團打造IP必須謀求兩者兼具的最佳發展路徑。”

事實上,在融合文化與產業價值方面,網絡文學具有優勢。“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方面,依托於中國古典文化,諸多作品在《山海經》《列仙傳》等古代典籍中汲取養分,運用廣博的民族文化資源講述中國故事,成為了文化傳承與時代的結合品。在書寫當代中國精神方面,閱文集團鼓勵、扶持作家創作出更多反映時代、貼近生活的優秀現實主義題材作品,不僅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更成為書寫時代價值、傳播社會正能量的重要載體。”吳文輝表示。

有了打造網文IP的方法,構建孕育優質IP的土壤同樣重要。

Michael Dobbs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現在,消費者要求高質量內容,願意為高質量內容買單,這就是現階段的情況。”但生產優質內容並非易事,如何讓類似《紙牌屋》這樣成功的IP從“個體式偶然”變成“整體式必然”成為國內最大IP生產商閱文集團正思考的事情。

雖然已經開發出《盜墓筆記》、《鬥破蒼穹》、《瑯琊榜》、《擇天記》等多個爆款IP,但吳文輝稱:“相比單個IP爆款的產出,閱文更希望帶動整個行業向上發展,讓中國IP開發更為成熟、高效,持續產出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屬於這個時代的中國民族IP。而閱文打造這個IP生產土壤重要的一環就是‘IP共營合夥人’制度,隨著該制度進入下半段賽程,整體化的IP戰略體系將全面升級,通過深挖IP價值,升級生態,貫穿、優化每一環產業鏈實現‘整體式必然’。”

作為網絡文學發展的原動力,作家成“整體式必然”的首要基礎。吳文輝表示:“通過作家造星‘體系化’,閱文將持續輸出更多現象級IP。”

截至2017年12月底,閱文集團創作者陣營達690萬,以“網絡文學十二天王”為代表的新晉大神持續湧現,令作家生態始終保持良性成長狀態。而作為作家造星鏈條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通過閱文打造的中國原創文學風雲榜,使作家的上榜作品達成了較高的IP轉化率。通過背靠數億用戶大數據以及專業編輯運營團隊,作家作品經由內容篩選、平臺推廣、粉絲運營、市場營銷以及版權開發等環節,持續深度發揮價值。”

此外,“整體式必然”的另一大重點,在於打造更優質的平臺。年輕消費群體作為新文創生態未來走向的決定者,其個性化需求成為了閱文IP入口“豐富化”的戰略重點。吳文輝表示:“閱文將深入二次元垂直領域,基於年輕族群精神內核變遷,帶動網文入口的創新。”2018年3月,閱文推出旗下首個二次元綜合平臺“元氣閱讀”,聚合垂直內容閱讀人群,打造網文二次元陣地。並且,隨著國漫崛起,閱文入股、投資多家動畫廠商,鎖定並激活行業內優質的動畫產能。除了平臺入口的升級,閱文也在利用IP內容“多元化”戰略,即從內容融合邁向產業生態融合,打破內容生產的邊界,實現IP價值“最大化”。

文娛產業分析師周潛認為,騰訊新文創生態背後需要有源源不斷、穩定供給的優質IP作為基礎,隨著閱文的IP生產正不斷向“整體式必然”邁進,相當於給騰訊打造新文創生態吃下一個定心丸,下一步就看閱文的執行力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907

兩部門開展網絡文學專項整治:起點中文網、晉江文學城等被處罰

據掃黃打非官方微博消息,近期,國家新聞出版署和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聯合部署各地從5月至8月組織開展2018年網絡文學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網絡文學作品導向不正確及內容低俗、傳播淫穢色情信息、侵權盜版三大問題。目前,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已對“17K小說網”“晉江文學城”“飛庫網”“飛盧小說網”“紅袖添香”“縱橫中文網”作出行政處罰,上海、江蘇已分別向“起點中文網”“逐浪小說網”下達行政處罰告知書。

新聞出版、“掃黃打非”部門聯合開展網絡文學專項整治

近期,國家新聞出版署和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聯合部署各地從5月至8月組織開展2018年網絡文學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網絡文學作品導向不正確及內容低俗、傳播淫穢色情信息、侵權盜版三大問題。各地積極行動、嚴格監管,專項整治進展迅速,目前已查處一批行政、刑事案件,對一批違法違規網絡文學網站進行了處罰。此外,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和國家新聞出版署還已協調相關部門關閉400余家境內外違法違規文學網站。

——專項整治行動明確三項重點整治任務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專職副主任薛松巖介紹,網絡文學有著用戶規模將近4億的巨大市場,青少年是網絡文學作品最大的讀者群體,網絡文學作品中存在的內容導向偏差、低俗、色情、暴力等問題嚴重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社會各界高度關註。按照黨中央對網絡文化繁榮發展和網絡空間規範治理的要求,為進一步規範網絡文學傳播秩序,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兩部門決定自5月至8月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網絡文學專項整治行動。

他強調,本次專項整治行動的目標是查處一批內容低俗、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網絡文學作品,關閉一批價值導向嚴重偏差、不具備運營能力的網絡文學網站及移動客戶端,查辦一批違法違規典型案件。同時探索建立監管長效機制,強化導向管理,倡導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督促網絡文學企業建立完善內容把關制度,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網絡環境。

因此,專項整治行動將重點聚焦三方面:一是嚴肅處理傳播導向不正確、內容低俗網絡文學作品行為;二是堅決打擊傳播淫穢色情網絡文學作品行為;三是依法查處侵權盜版行為。據通報,去年以來,網絡上不斷出現惡搞紅色經典、抹黑革命英雄、解構歪曲歷史等文學作品,存在一些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低俗、庸俗、媚俗內容;大量導向偏差、內容低俗文學作品在網上傳播,存在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貼吧、論壇等渠道傳播低俗內容或通過低俗內容引流等行為。對上述違法違規行為,新聞出版、“掃黃打非”部門將在此次專項整治行動予以嚴肅處理,對涉及的企業堅決進行處罰。淫穢色情網絡文學作品和網絡文學領域中侵權盜版行為也是此次整治行動的重點,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將聯合公安等部門嚴查有關案件,嚴懲違法犯罪分子,對不履行主體責任的企業堅決進行查處。

——專項整治取得階段性進展,目前已查處一批案件

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根據群眾舉報,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已分別部署北京、上海、江蘇等省市,對“17K小說網”、“晉江文學城”、“飛庫網”、“飛盧小說網”、“紅袖添香”、“縱橫中文網”、“起點中文網”“逐浪小說網”傳播淫穢色情及低俗文學作品情況進行調查。目前,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已對“17K小說網”“晉江文學城”“飛庫網”“飛盧小說網”“紅袖添香”“縱橫中文網”作出行政處罰,上海、江蘇已分別向“起點中文網”“逐浪小說網”下達行政處罰告知書。同時,各地對轄區內文學網站加強監管,查處了一批行政、刑事案件。浙江省查處了“水晶書城”“右文閱讀”等多家違規文學網站,江蘇查處了傳播低俗小說的微信公眾號“南通妝點社區”。

在組織查辦案件的同時,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和國家新聞出版署已協調相關部門關閉400余家境內外違法違規文學網站。各地也加大工作力度,相繼關閉了一批手續不齊備、導向不正確、內容不健康的文學網站。

——專項整治督促網絡文學企業切實強化主體責任

國家新聞出版署有關部門負責人馮宏聲表示,圍繞專項整治行動的推進,管理部門將持續加大網絡文學的日常監管力度,包括:從建立健全網絡文學網站編輯責任制度入手,著力抓好意識形態管理;從評估考核網絡文學社會效益入手,著力提升網絡文學內容質量;從改進管理手段入手,著力提高主動發現和處置能力。就網絡文學企業強化主體責任,他提出幾點要求強調,網絡文學企業要自覺開展自查自糾,主動下架低俗、庸俗、媚俗作品,杜絕利用網絡文學傳播淫穢、色情等有害內容。一要正視問題,勇於做不良傾向的“糾察員”;二要提高品質,擅於做內容導向的“把關人”;三要完善管理制度,勤於做規範運營的“建設者”,共同努力構建良性、有序、健康的產業格局和市場環境。

網絡文學企業17K小說網此前因出現低俗內容作品被處罰。該網站迅速整改,按照專項整治行動要求,全面清查網站內容,加強內容審核和安全管理工作。該網站總經理張大年表示,將以此為鑒,全力配合推動網絡文學健康發展、發展網絡作家隊伍建設、推薦網絡文學精品、開展行業自律方面的工作。

為了讓專項整治行動取得更大成效,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負責人呼籲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歡迎網民發現傳播低俗、淫穢色情和侵權盜版內容的網絡文學作品後積極舉報。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舉報電話是12390,舉報網站是“中國掃黃打非網”。對舉報查核屬實的有功人員,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將落實相關舉報獎勵政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984

迅雷、盛大文學押後美上市

1 : GS(14)@2011-07-23 20:19:4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722&sec_id=15307&art_id=154538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506

【專題籽】4分鐘一集「電視文學」 ViuTV未開台先播劇

1 : GS(14)@2016-02-18 23:33:45

免費電視ViuTV4月開台,但「等緊開台劇」《瑪嘉烈與大衛》現已於網上播放。



【專題籽:潮流乜乜乜】「黐線,我寧願睇雪花。」時運低,睇到師奶台劇集低智橋段,或唔好彩看到偽時事節目東拉西扯,我真係有咁講過。當亞視不再永恒,比江澤民先走一步,電訊盈科旗下免費電視ViuTV即將於4月衝擊封塵電視機。開台前夕,每集數分鐘的「等緊開台劇」《瑪嘉烈與大衛》率先於網上播放,劇種小眾,又拍得合符大眾口味,未至於萬分驚艷,但至少宣傳片那句「唔行舊路,只創先河」,我覺得唔係大話。


如果我是一部身處香港、只能播放免費頻道的電視機,我會從電視櫃一躍而下,寧為玉碎。有多少次你覺得開電視等於送上門被侮辱智慧?當慣性收視變成慣性停滯甚至退步不知恥,看到有新電視台即將開台,有時真係會忍唔住笑,雖然ViuTV個名難讀咗啲,Viu讀作“view”。
Viu的V代表Video及View,而I及U,就是我與你,象徵人是ViuTV的核心。ViuTV宣傳片金句之多,果真令我重燃看電視之趣,「冇嘢比生活更峯迴路轉」、「冇嘢比真人真反應更具追看性」,放大人性,就是我與你,也即是全人類最好的娛樂。真人騷式綜藝節目,當然可以要幾盡去幾盡,挑撥一下人性底線,挑戰價值觀,要引起話題冇難度,但劇集才見真章。ViuTV打響頭炮的《瑪嘉烈與大衛》,絕非大台經常強調的「氣勢磅礡」與「劇力萬鈞」類,無論主題、運鏡、燈光都走文青路線。劇本改編自香港作家「南方舞廳」的小說,她笑言整個製作班底大多沒有拍劇經驗,全部外行人。「我不是專業編劇,導演、監製本來也不是拍劇,他們拍開廣告與MV。」有種包袱叫經驗,你click我click你,火花有時就係咁樣嚟。



六人分飾兩角 包抄大小眾

一集只有短短幾分鐘的《瑪嘉烈與大衛》,最特別之處是由六人分飾兩位主角:的士司機大衛及女朋友瑪嘉烈。每一對都有不同的精神面貌,各有特質。演員包括「大佬孝」邵仲衡、柳俊江,最讓人驚喜的是前主播曾美華,仙氣依舊,她跟前港隊飛魚朱鑑然的對手戲浪漫滿瀉。劇集自稱不連貫的連續劇,徘徊在小眾與大眾之間,團隊更索性把劇集認定為「電視文學」。文學與電視好像是天與地,電視很大眾,文學則很小眾。南方舞廳希望做到曲高但普羅大眾又受落。「有一集四分鐘,只係講一對情侶去盪鞦韆,一般電視劇一定唔會咁拍。」如果曾美華與朱鑑然這一對負責談情,柳俊江與岑樂怡就負責談世情,高談闊論社會時事。最好的戲劇永遠在現實,「大家不喜歡看現在的港劇,無非因為它沒有時代的脈搏。如果我們完全迴避政治,等於跟社會脫節,拍出來的東西也不會好看。」正式開台後,《瑪嘉烈與大衛》將變成每半小時一集,並由另外兩位演員固定擔任主角。ViuTV製作部副總裁金廣誠表示,南方舞廳的小說有留白,讓觀眾有思考空間,不會為解釋而解釋。原來找南方舞廳合作前,電視台另外拍了劇集,可是效果不似預期。「拍了十多集,但我們全都不要。」新電視台的精益求精,能維持多久難料。但多一個電視台,至少我們可選A餐或B餐。硬食?我寧願絕食。



南方舞廳對自己的小說被拍成電視劇,笑言很驚喜,「但遲咗啲囉。」

ViuTV製作部副總裁金廣誠指,曾試找過人寫劇本,但都不合心意。


佔領之母與黑面神去旅行,啟播時可以約朋友開party齊齊睇。

真人騷組合夠爆

當蔣麗芸遇上林日曦,仲要一齊去旅行,點只火星撞地球,簡直太陽系攬炒,爆!真人騷《跟着矛盾去旅行》找來不同的二人組孖住外遊。蔣林配200個期待;另一對是老嫩叠字組,邵音音在鏡頭前差點要用粗口招呼戴夢夢。Wow,買定花生等睇。



記者:葉青霞攝影:劉永發編輯:李寶筠美術:孔文彬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218/1949469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252

南韓首位作家獲布克國際文學獎

1 : GS(14)@2016-05-21 13:13:31

南韓女作家韓江(圖)憑藉《素食者》(The Vegetarian)贏得本年度的「布克國際文學獎」(Man Booker Prize),是首位南韓作家獲得這項英國文壇殊榮。45歲的韓江除了是作家,亦是大學創意寫作教師,《素食者》是她第一部繙譯成英文的作品,故事講述主角透過想成為植物,遠離人性的殘暴及黑暗。評委評審委員會形容作品「有令人難忘的力量和原創性」,亦展現平凡女性對傳統社會的反抗。韓江對獲獎覺得非常榮幸,「透過極端的描述,提出作為人這個困難問題」。韓江與小說英文版譯者史密斯(Deborah Smith)平分5萬英鎊(約56萬港元)獎金。史密斯則是在2010年才自學韓語,她因有感繙譯能將閱讀和寫作結合,才驅使她學外語。布克國際文學獎是世界三大文學獎之一,頒予繙譯成英文的作品,今年其他入圍作品,來自多名作家,包括中國的閻連科。英國廣播公司/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18/1961664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532

睇中日情愛大師作品熱爆內地中資買起渡邊淳一文學館

1 : GS(14)@2016-09-11 05:46:41

中日兩國關係緊張,但無礙兩國文化交往。日本情愛大師渡邊淳一受中國出版界追捧,其家鄉北海道的「渡邊淳一文學館」,近日被中國國企青島出版集團買起,連同內裏展品──資料和原稿,將被「擴展經營」。



位於札幌市區的「渡邊淳一文學館」於1998年開館,展品包括渡邊的備忘錄、原稿等。文學館由日本建築設計大師安藤忠雄設計、大王製紙第二代掌門人井川高雄持有,二人都是渡邊淳一的「酒友」。日媒報道,日本大王製紙公司透露,上月將渡邊淳一文學館的全部股份轉讓給青島出版集團,雙方將於本月20日在東京舉行簽字儀式,未對外公佈轉讓金額。青島出版集團日本書籍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表示,渡邊淳一的作品在中國廣受歡迎,希望有興趣的讀者親自前往並產生親切感。



憑《失樂園》爆紅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網指,青島出版集團是以現金方式,一次過向大王製紙收購渡邊淳一文學館100%股權,並將逐步增加文學館經營範圍,深化渡邊淳一作品的版權合作。青島出版集團涉足圖書、報紙、期刊、電子、音像、網絡、影視領域,近年積極「走出去」,聲稱要利用國外企業講述「中國故事」,被授「全國文化出口重點企業」。渡邊淳一一生專著「談情說性」,作品主題圍繞婚外情、不倫之戀、兩性互動、老年性愛、甚至性無能,在中國被稱為「情愛大師」。當年日本電影《失樂園》因風靡一時,引起中國讀者對原著作者渡邊淳一的興趣。然而,1998年《失樂園》首次在中國出版時,書中的性描寫全部被刪,經多次再版,直到2010年中文全譯本才問世,正版銷量就達幾百萬本。渡邊抱怨過自己的書在中國被盜版太多,甚至連官方出版社也未經許可就出版他的作品,他曾就此起訴三家出版社侵權。日本《共同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11/197671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5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