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混合之辯】民資混國資,究竟誰能管誰訪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趙農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3421

北京地鐵目前實行全線網“一票制2元”的低票價政策,耗費巨額財政補貼。從事公用事業的國企是否應該更市場?爭論經年不休。 (CFP/圖)

改革的初衷是把與公權力結合的國有資本盡量從經營性和創新領域撤出來,讓民間快樂地去創業。所以我對它進入高科技和創新型領域尤為擔心。

民資必須要以企業方式進入國資壟斷領域,而不是以股權方式進入。

國有資本不能與民爭利

南方周末: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提出了國資改革的方向,之後,國資委和部分地方政府發布了相關的改革方案,包括管資本、混合所有制和分類管理,你認為有哪些突破,存在哪些問題?

趙農:國資改革應該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打破壁壘讓民營資本進來,而且要以民營企業的形態進入到原有壟斷行業中。

資本進來,究竟誰管誰?我一直說,資本鬥不過權力,就算控股了,都不能保證是民營資本說了算。所以應當先把壁壘打破讓民營資本以企業的方式進來,自由競爭,這是核心要義。

第二,國有資本要逐步從經營性或營利性領域退出,以賺錢營利為目的這些行業嚴格來講國有資本都應該退出;經營型領域不光是競爭性行業,還包括經營性壟斷行業,比如煙草、石油石化、電信行業的某些環節。第三,建立新型的國有資產管理架構。

混合所有制到底是國進民退還是國退民進,我覺得羊入狼群的可能性更大。關於混合所有制,因為國有資本背後有公權力,別看它占股不多,它真要想發威,其他股東也很難抗衡。總之,與公權摻雜在一起是有很多問題的,直接以民營企業的方式進入最好,別擔心民營企業的實力不夠,你真要放開了,他們不差錢。

我之所以強調民資必須要以企業方式進入國資壟斷領域,而不是以股權方式進入,因為如果以股權方式進入,就意味著一種落後的管理形態以與公權相結合的方式掌控更多的社會資源,這種改革是前進了還是倒退了?

其次,這涉及背後的一個理念問題,就是國家和政府是否要以國有資本的方式來進行營利和賺錢,這個問題要給出答案。現代國家的政府概念中,國有資本不能與民爭利,賺錢不是政府的職能。以營利為目標才叫資本,資產則不一定,基礎設施、公立大學都可以算資產。所以我不反對國有資產的大量存在,但我反對國有資本。資本和公權結合在一起,行政性壟斷便沒辦法避免,國有資本就會與民爭利,把市場秩序搞亂。

南方周末:目前北京、上海、重慶等地已經公布了地方版國資改革方案,你如何評價?

趙農:有一些亮點,比如北京方案里說,到2020年國資增量一般不再以獨資增量方式進入完全競爭領域,80%以上的國有資本集中到提供公共服務等領域,這還是有誠意的。

現在處於春秋戰國時期,各地怎麽玩兒都行,這也符合工作程序,一般中央會允許各地試驗,然後它再規範。但是由政府主導的改革,你會發現萬變不離其宗。各地方案中有一個共性,就是強調讓國有資本流動性增加,控制力更大。比如好多地方都提了國資證券化目標,證券化就是變得轉身更快、流動性更強、沈沒成本更小,變得更輕巧、掌控更多資源。

國資應該慎入高科技領域

南方周末:多個地方方案都提出,國有資本要退出低端產業,進入高科技、高精尖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等,你怎麽看?

趙農:我反對國有資本要在高科技、戰略性領域中有所作為。實踐早已經證明,國有資本在運營和評估等方面都和市場經濟相去甚遠,本來這個行業好好的,它進來幹嘛?

我還反對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和國有資本投資控股公司,因為利益集團非常聰明,它的意圖是利用改革變現一部分實物資產,以貨幣資本虎視眈眈地進入。

國有資本要在新興戰略領域玩,玩法比過去更輕巧,又不想擔責任。

這不是改革的初衷,改革的初衷是把與公權力結合的國有資本盡量從經營性和創新領域撤出來,讓民間快樂地去創業。所以我對它進入高科技和創新型領域尤為擔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560

權威人士稱國資改革意見今年必須出臺 業內:投資高潮將很快形成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019

Corruption-Reform-and-China1

權威人士近日接受《中國證券報》采訪時表示,根據深化改革小組2014年深化改革工作計劃,多項涉及到國資領域改革的意見今年必須出臺。

該人士表示,目前國企深化改革意見已經報給深化改革小組,如果各方沒有什麽意見,國資委是希望越快越好,今年年底前出臺應該是問題不大的。

在配套細則方面,該人士稱,包括發改委牽頭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意見,財政部牽頭的國有資本預算、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意見,國資委牽頭的國企分類改革意見目前都已成型,正在進行討論和征求各方意見。

業內人士指出,指導改革的大方案出臺後,改革和投資高潮將很快形成,積累很久的矛盾將迎刃而解,蓄積很長的動力會集中爆發。改革將出現全面開花的局面,在混合所有制、資本經營公司、職工持股等問題上會出現很大突破。

權威人士介紹,有關意見或方案包括: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實施方案、界定不同中央企業功能的方案、中央企業布局和結構調整方案、國有企業加快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此外,還有完善中央企業分類考核、完善國有企業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及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等。

目前,關於國資改革指導意見的出臺時間尚不清楚。9月3日,《金陵晚報》報道稱,由國資委體改中心編寫、原定於今年9月出臺的國資國企改革綱領性方案——《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與《關於完善公有制實現形式的指導意見》,今年將不會出爐,國資委內部最新口徑是“延後至明年由中央深改小組出臺”。

對國資改革國家版方案延遲出臺的原因,國資委內部解釋為還有許多內容“尚需修改”。至於何時出臺,國資委人士稱目前內部尚無法清晰地確定。

而新一輪國企改革的目標早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確立:“十二五”期間將央企國有資本收益上交比例再提高5個百分點左右,到2020年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將達30%。國資改革國家版方案,就是要確保實現這一目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436

把自然資源規劃起來!“資源國資委”呼之欲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475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副主任楊偉民昨日講話稱,需要以產權、開發保護、使用和環保四方面制度建設生態文明,確立權責後應建立類似國資委的自然資源管理機構,還在研討如何建立。

分制度來看,楊偉民認為:

    · 產權制度是最基礎的制度,自然資源的國資委將行使自然資源所有人意義上的管理。

    · 開發保護制度的重點是形成主體功能區,即將全國國土按開發方式分成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最終形成主體功能為經濟的城市化區、主體功能為農業的農產品主產區和生態區。

    · 主體功能區制度包括用途管制、預警機制、考核機制、責任追究、休耕制度、國家公園、補償機制。今後要由一個部門統一管制自然生態空間的用途,具體部門設計在研究。

    · 使用制度的基礎是有償使用制度,包括價格、稅收和市場三大機制。資源稅今後要擴展到水資源。

    · 環保制度是後果懲罰制度,今後還要加大懲處力度,相關部門要監管所有汙染物。

今年7月,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中國環境保護部(環保部)發布的《2013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內容,展示了有關環境汙染現狀的以下圖表:

    ·  在4778個中國地下水環境質量監測點之中,水質較差和極差的比例合計59.6%,水質優良的比例為10.4%。(如未說明,以下圖表均來自上述報告)

環境保護, 空氣汙染, PM2.5, 霧霾, 水汙染,中國

    · 全國酸雨分布區域集中在長江沿線及中下遊以南,以及長三角、珠三角和四川東南部地區。酸雨區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10.6%。

環境保護, 空氣汙染, PM2.5, 霧霾, 水汙染,中國

    · 在中國近岸海域,劣四類海水點位比例為18.6%,持平2012年,三四類海水點位比例由2012年的14.7%升至15.0%,一二類海水點位比例由69.4%降至66.4%。(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環境保護, 空氣汙染, PM2.5, 霧霾, 水汙染,中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843

國資改革遲遲未出 監管官員呼籲“負面清單”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764

國資改革方案尚有多個關鍵問題亟需明確,今年可能難產,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近日呼籲,應加快制定發展混合經濟中的“負面清單”,便於各方對政策有底,並避免改革的方向和性質存在爭議。

國資改革的方案文件——《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與《關於完善公有制實現形式的指導意見》原定上月出臺。上月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時代周報》的消息,多位國務院國資委官員透露,延遲出臺是因為有許多內容“尚需修改”,亟需頂層設計說明,國資委內部最新口徑是“延後至明年由中央深改小組出臺”。

季曉南對推遲出臺國企改革方案的是解釋,改革總體設計已有方案,但有關方面認識還不一致。按照市場取向深化國企改革不是要削弱國有企業,在航空、軍工、油氣、電信、棉糧國家儲備等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資本必須保持絕對控股,不屬於這些領域的企業可以允許國資相對控股、參股甚至退出。

季曉南認為,“負面清單”的範圍不宜太寬,除此以外的領域和行業,民營資本和社會資本都可以控股。“項目清單”以外的領域和行業由誰控股,由企業自主決定,由市場競爭決定。同時,要加強對混合所有制進程中可能會出現的流失問題的防範,加強監督機制創新和內控制度建設,引入社會監督,保證混合所有制經濟規範健康發展。

季曉南建議,可以先易後難,解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面臨的重點難點問題。在盡快推進新建項目和企業吸引民資的同時,還要積極推進存量國有資本的混合同時,要研究制定辦法,促進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減持國有股,使國有企業控股比例保持在合理水平。

今年8月,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國表示,國企改革是有順序和底線的。應先破除壟斷再進行所有制改革。否則即便引入民資也只會形成新的壟斷,很容易帶來國有資產流失的風險。

他提到,深化改革推進混合所有制首先要進行分類改革,目前根據企業不同類型分為三大類:一是公益類或公共服務類;二是保障類或戰略類;三是商業類或競爭類。根據三大類不同情況進行分類改革,關系國家安全或國家經濟命脈的領域應絕對控股,體現國家戰略導向的可以相對控股,其他大部分一般競爭性領域,國有資本沒有必要控股的,可參股甚至全部退出。

季曉南則是認為,要達到發展混合經濟的目的,至少要達到三個條件,即:實現集團層面的混合;國有股持股比例不能太高;公司治理中要有非國有資本的產權代表。深化壟斷行業改革是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助推器。

既要加快讓電力、電信、油氣、航空、鐵道、公用事業等自然壟斷業務與競爭性業務分離,放開競爭性業務,又要根據自然壟斷性業務和競爭性業務分別進行改革。

目前,國資委允許的第一批央企四項改革試點有三項試點包括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組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授予董事會職權,試點央企的方案已出爐。新華社下圖可見今年7月啟動的四項國資改革試點內容及參與試點的六家央企。央企,國企改革,國資改革,混合所有制

國資委內部此前早已就頂層設計方案的基本理論達成共識,深化將重點抓住兩個關鍵環節:

一是加快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改革,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二是深化國有企業管理體制改革,健全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192

國資改革分歧不斷 官員隔空喊話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935

167237397

國資委內部對於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出現分歧,新一輪國企改革的複雜性再次顯現。

近日,針對國企在競爭性領域的進退、如何發展混合所有制,尤其是“產業負面清單”設立與否這一原則性問題,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和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先後在媒體上發表了不同觀點。

華爾街見聞網站上周四(23日)報道,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表示,應加快制定發展混合經濟中的“負面清單”,便於各方對政策有底,並避免改革的方向和性質存在爭議。清單以外的領域和行業由誰控股,由企業自主決定,由市場競爭決定。

季曉楠認為,“負面清單”的範圍不宜太寬,除此以外的領域和行業,民營資本和社會資本都可以控股。

但是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則於27日則表示,發展混合所有制與搞好國有企業是有機統一的,不能把二者割裂開來,不能為了混合而混合,更不能開列一個所謂“負面清單”,導致國有經濟的大規模退出。

與季曉楠對呼籲盡快制定改革路線以避免爭議不同,楚序平則更多指出面臨的問題,其中包括:避免定向增發導致國有資產流失,盡快建立健全國家產業安全審核把關制度,警惕國有優先股和“黃金股”之類的混合方法。

楚序平稱,當前混合所有制改革面臨的形勢非常複雜,需要註意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一些企業以定向增發的方式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當前改革的特殊時期,非公開定向增發需要周密的、經得起質疑的特定理由,要高度謹慎。這種方式不公開、不透明、沒有競價,很容易產生利益輸送,很容易導致國有資產流失,應該堅決糾正。

二是對於與外資企業搞混合所有制經濟,建議盡快建立健全國家產業安全審核把關制度。要高度重視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企業的控制權,對與人口基數高度相關的糧食、醫藥、水務等產業要更加謹慎,加強最終控制權的風險評估,防止類似行業境內上市公司控制權向境外轉移,防止損害公眾利益,確保我國經濟安全。

三是在國有股權定性方面,要警惕國有優先股和“黃金股”之類的混合方法。優先股其實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類似舉債集資的形式,不應是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正確方法。當前,一些地方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實施“黃金股”,國有“黃金股”持股比例一般為象征性的1%,不幹預企業經營決策,不參與企業分紅,不承擔企業從事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一切民事責任。“黃金股”不應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政策選擇。推進混合所有制必須避免暗箱操作,堅持進場交易、競價交易、陽光操作,充分披露股東信息,讓市場發現價格,讓法定程序和市場機制決定對價,才能保障國有資產安全。

作為本輪國企改革的重要一環,混合所有制承載著“探索新的產權制度、激發企業內生動力、促進經濟持續繁榮”的重任,而“負面清單”是重要前提,對此財政部就曾指出,在國家明確“負面清單”的基礎上,國資委才能完成發展混合所有制的相關方案。但是從近日國資委兩位高官圍繞“負面清單”一事“隔空喊話”上來看,民營資本想要在國有壟斷行業里分一杯羹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783

武漢國資委否認96萬看電影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6006

《武漢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廣州金逸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編造虛假消費信息的進一步聲明》網站頁面截圖。 (小塵4x/圖)

針對“武漢國資委一年花96萬看電影,平均每人一年看400場”一事,武漢市國資委於昨日(11月27日)發表嚴正聲明,指廣州金逸影視有限公司(下稱金逸影視)在IPO招股說明書中有關武漢市國資委消費信息與事實不符,純屬虛構,並要求其澄清事實和賠禮道歉。

武漢國資委否認96萬看電影

近日,有網友從金逸影視(169頁)招股說明書中發現:武漢市國資委位列金逸影視2011年第五大客戶,消費金額為96.5萬元。根據湖北省武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2005年發布的相關文件顯示,武漢市國資委機關行政編制是75人,按照金逸影視招股書提及的平均票價30元計算,武漢市國資委每人一年大概看了427場電影。由此,網友也戲稱其為“最愛看電影的國資委”。

值得註意的是,除了武漢市國資委,中國銀行廈門分行在當年被列為第四大客戶,消費金額高達100萬元。

對此,金逸影視昨日下午發表道歉聲明稱,96.5萬元實為武漢國資委以及相關國資體系內的單位合計在本公司消費團體票的金額,對數據簡化處理造成的理解上的難度,向武漢國資委鄭重道歉。

不過,武漢市國資委對於金逸影視的解釋顯然並不買賬,11月27日晚間,武漢國資委在官方微博上發布消息稱,已於當天致函中國證監會懇請依法查清事實。而證監會2014年11月24日晚發布公告稱,定於28日審核金逸影視的首發申請。

之後,其又在官方網站發表公告稱,鑒於2011年武漢市國資委在金逸影視公司沒有任何影視消費,金逸影視公司招股說明書中有關武漢市國資委消費信息與事實不符,純屬虛構。而金逸影視聲稱武漢國資委及與其保持長期團體票合作關系同樣與事實不符,武漢市國資委根本不是金逸影視公司長期合作團體票客戶。

此外,武漢市國資委還列出了其2011年的電影消費記錄作為證明:2011年武漢市國資委共組織機關工作人員和企業先模人物、管理人員觀看教育影片4場,資金13100元。其中,反映優秀信訪幹部先進事跡的主題片《潘作良》80張、2400元(湖北宏基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反映汶川抗震救災的主題片《堅強》130張、3900元(武漢影城娛樂有限責任公司);反映社會綜合治理工作的主題片《守望平安》100張、3500元(武漢滾石娛樂有限公司);革命傳統教育主題片《建黨偉業》110張、3300元(湖北興匯影城娛樂有限公司),合計1.31萬元。

金逸影視IPO面臨尷尬

對金逸影視來說,其正處在上市的關鍵階段,根據證監會11月24日發審委公告,將在11月28日對金逸影視進行首發申請審核。

“如果招股書披露數據不屬實,金逸影視可能涉及招股說明書信息披露不真實,財務作假等嚴重錯誤,會影響到上市進程。如果招股書披露數據屬實,則武漢國資委存在濫用公款的行為,雙方騎虎難下。”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戴輝勇律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不過,上海市華榮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許峰向《新京報》表示,招股書要經過券商、會計事務所、律所的一遍遍的核查,肯定要核查賬目的來源,招股書出現問題的可能性較小。

據上海某券商保薦代表人介紹,根據招股書編制的相關準則,對於供應商和客戶的統計,同一控制人下的企業是應該合並統計的。該人士舉例說,電力企業的客戶實際上就是南方電網和北方電網,但未來區分,也會落實到省一級單位,比如南方電網某省公司,客戶是中石油一般也會落腳到省市一級的公司,不會直接全部統計到中石油名下。

根據準則,金逸影視把武漢市國資委旗下企業采購電影票的數據統一歸到武漢國資委名下是沒有問題的,當然,如果招股書稍微註釋一下應該會更好。

而對於當事另一方,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正處於武漢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關鍵階段,因此武漢市政府相關部門都較為緊張,此番金逸影視招股書披露武漢國資委一年看電影花96萬元在網上持續發酵,影響了形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275

金逸影視IPO恐折戟 武漢國資委斥其造假請求嚴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11/4046124.html

金逸影視IPO恐因武漢國資委消費金事件折戟。繼26日第一篇聲明後,昨日晚間武漢國資委再連發兩篇聲明,指2011年在金逸影視沒有任何影視消費,金逸影視招股書“虛構事實”,又指其致歉公告“繼續混淆視聽”。同時,武漢國資委稱已請求證監會調查處理金逸影視信息披露嚴重失實行為。

武漢國資委官網11月27日聲明

武漢國資委11月27日新浪微博聲明

11月28日消息,金逸影視IPO恐因武漢國資委消費金事件折戟。繼26日第一篇聲明後,昨日晚間武漢國資委再連發兩篇聲明,指2011年在金逸影視沒有任何影視消費,金逸影視招股書“虛構事實”,又指其致歉公告“繼續混淆視聽”。同時,武漢國資委稱已請求證監會調查處理金逸影視信息披露嚴重失實行為。

金逸影視致歉稱招股書信息簡化偏差

2014年4月22日,金逸影視刊登在證監會網站上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將武漢市國資委列為該公司2011年度第五大消費客戶,消費金額96.5萬元。這一信息引發了輿論關註和質疑。

官方信息顯示武漢市國資委機關行政編制是75名。按照消費金額96.5萬元計算,武漢市國資委人均一年花費1萬多塊錢看電影。

對此,武漢市國資委於今年11月26日嚴正聲明,稱金逸影視招股書反映的武漢市國資委消費情況嚴重失實。武漢市國資委已委派法律顧問致函金逸影視,要求其立即發表公開聲明,澄清事實,向武漢市國資委賠禮道歉,消除不良影響。

11月27日,金逸影視匆匆發布致歉公告,解釋稱武漢國資委是公司長期合作團體票客戶,“96.5萬元實為武漢國資委以及相關國資體系內的單位合計在本公司消費團體票的金額。上述簡化處理造成了理解上的難度,我們深表歉意。並對由此給武漢國資委造成的不良影響,表示深刻反省。本公司在此向武漢國資委鄭重道歉。 ”

對於金逸影視的致歉,有證券人士向新浪財經表示,如果確實是金逸影視信息披露有誤,將影響其IPO進程。不過,值得註意的是,金逸影視並未承認自身存在事實錯誤,而是解釋為“簡化處理造成了理解上的難度”。

武漢國資委斥其造假請證監會嚴查

然而,金逸影視的致歉公告並未阻止事態進一步發展,反而激起更大漣漪。同日晚間,武漢國資委連發兩篇聲明,指廣州金逸影視招股書“虛構事實”,其發布的致歉公告“屬繼續混淆視聽”,武漢國資委已請求證監會調查處理金逸影視傳媒信息披露嚴重失實行為。

武漢國資委27日的官網聲明稱,經核實,“2011年武漢市國資委在金逸影視公司沒有任何影視消費,金逸影視公司招股說明書中有關武漢市國資委消費信息與事實不符,純屬虛構”。

同時,武漢國資委否認是金逸影視公司長期合作團體票客戶。針對金逸影視致歉公告中聲稱96.5萬元實為武漢市國資委以及相關國資體系內的單位合計在本公司消費團體票的金額,武漢國資委斥其“實屬繼續混淆視聽,誤導公眾”。

武漢國資委同日在新浪微博發布的聲明稱,事件持續發酵給武漢市國資委造成極其嚴重負面影響,“已請求證監會調查處理廣州金逸影視傳媒信息披露嚴重失實行為。”

根據11月24日的證監會公告,廣州金逸影視等3家公司IPO將在11月28日接受發審委的審核。在審核前一日,被政府部門指出存在信披嚴重失實並提請證監會調查,金逸影視的IPO進程恐就此折戟。


(編輯:張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305

苦鬥深國資委四年終告失敗 “寶能系”敗走深振業

來源: http://www.eeo.com.cn/2014/1125/269240.shtml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廖傑華 深振業A(000006)24日晚間公告稱,公司股東深圳華利通投資有限公司(簡稱“華利通投資”)、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鉅盛華股份”)及其一致行動人創邦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創邦集團”)於11月20日至11月24日期間累計減持公司股份6735.9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99%。

深振業A表示,本次減持完成後鉅盛華股份、華利通投資和創邦集團持股總數降至1.35億股,占總股本的10.01%。

資料顯示,鉅盛華股份、華利通投資和創邦集團均是深圳寶能集團旗下公司或關聯公司,資本市場俗稱其為“寶能系”。

這是一份頗讓人意外的公告。

四年之前的2010年7月20日,寶能系開始大舉建倉深振業,並在短期內拿下了高達15%的股權,並意圖控股。

在當年,此舉引發深振業A控股股東深圳國資委方面的激烈反應。深圳國資委以及其一致行動人也迅猛把對深振業的持股從22.07%提高到29%,這導致深振業股價在短期內大幅飆漲70%,並成為A股資本市場近幾年少有的股權爭奪事件。

為了對抗“寶能系”持續緊逼,深圳國資委在隨後的幾年中一直持續不斷的增持深振業的股權。

最新數據顯示,深振業控股股東深圳市國資委一致行動人深圳市遠致投資有限公司自2014年6月26日至2014年10月15日期間,合計增持公司股份2699.9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本次增持完成後,深圳市國資委及遠致投資的持股總數增至4.59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4%。

至此,寶能系通過二級市場試圖控制深振業的難度不斷加大。在某種程度上,深圳國資委通過將近4年的抵抗,終於守住了對深振業的控制權。

事實上,在於深圳國資委的抗衡中,寶能系已接連失利。

資料顯示,今年二、三季度,寶能系旗下的前海人壽一直在二級市場增持深圳國資委旗下的另一家地產上市公司天健集團,截至三季度末,前海人壽已持有公司4.91%的股權。

為了對抗寶能系,深圳國資委采取了註資對抗。

11月7日,天健集團公布了最新的最新增發預案。根據方案,深圳國資委及其關聯公司將持有天健集團超過40%的股權,因此,寶能系拿下天健集團控股權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317

【國資改革標的眾籌貼】 朱勝國

來源: http://xueqiu.com/6049709616/33943461

     請大家先看幾篇文章,我認為具有提綱挈領的戰略價值。
     一篇是@逆轉的吊車尾  寫的, 關於央企國資改革這條線的。具體因為不是長文無法引用,大家直接去他主頁下看。
     第2篇是@陸家嘴午餐 寫的,關於地方國資改革這條線的,傳送門 http://xueqiu.com/4465409253/33808178
    第3篇是@笑傲神雕 寫的,《超20省份地方改革方案出爐:2015國企改革等風來》http://xueqiu.com/9028667066/33843613

    國企改革一直是我心目中15年的絕對主線。可以想見,15年,隨著中央和地方國企不斷的改革消息傳來,板塊效應會此起彼伏連綿不斷,隨著牛市搭臺完成為國資證券化鋪路,這註定是一個點爆中國的行情。
    中央第一批國企改革試點已經下來,接下來,國企改革事件驅動的重要的時間點越來越近,而且會非常密集,12月份經濟工作會議相信一定會對國企改革問題有所討論
2015年,第二批國企改革試點名單隨時可能出臺,三月份兩會召開估計又要討論國企改革上半年深改組將出臺國資國企改革的總體方案國家發改委將研究制定關於在國有企業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財政部將研究制定設立國有資本投資及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並牽頭研究制定職工股權激勵政策。

很多地區在國企改革政策中都直接提出了未來國有資產資產證券化的目標比例。從各地目前已經公布的情況來看,給地區提出的資產證券化比例目標一般均在 50%以上。部分省市雖然沒有直接公開給出資產證券化目標比例,但至少應該也不會低於50%。而目前實際的國有資產資產證券化率只有這個目標不到一般的水平。換言之,國有資產的資產證券化提升空間至少還有目前的一倍。

安徽(資產證券化一直走在國內前列)、廣東(國資總量大、資產證券化率低)、上海(國資總量地方首位、上市平臺最多)三個是陸家嘴報告中的省屬國有資產領頭羊。

那麽,問題來了?
國企改革在沒有公布資產註入消息前基本都是潛伏,等待,出來後短線直線拉升。怎樣才能提高潛伏的成功率,縮短等待的時間?我簡單提幾個方向
1、同一國資集團下的唯一上市平臺
2、同一國資集團下有兩個上市平臺,其中1個已經被關進去了,另外一個可能會被市場追。
3、國資資產證券化方式主要是資產註入、整體上市與借殼上市,選股思路可以看上市公司資產/集團資產與上市公司利潤/國資集團利潤兩個指標。
4、@逆轉的吊車尾 提供 :選擇標的時盡量選擇盤子小,業績平平的,這類公司如果二級市場上走勢健康,往往有戲的概率大。業績太好,市值太高的公司被註入資產的可能性小,而且即使註入資產由於之前市值太大,對市值增幅的影響也不會很明顯。
5、雙概念甚至多概念,就算國資改革不炒,也可以炒作別的,不至於在等待中喪失了耐心。例如中國重工兼具軍工和國資改革雙概念。

大家一起集思廣益下,看看明年這條主線有哪些好標?推薦的時候,說下自己看好的理由,爆發的可能時間點。@唐史主任司馬遷 @順藤摸葫蘆 @小小辛巴 @釋老毛 @價值at風險 @盧山林 @路過十八次 @kunhou @-I花無缺I- @bj不悔 @有亦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128

2014中國私募股權基金市場研究報告節選:深化國資國企改...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962

本帖最後由 股語者 於 2014-12-20 10:44 編輯

2014中國私募股權基金市場研究報告節選: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總體思路與熱點
作者:央行觀察

總體目標

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了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總基調。未來國企改革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適應市場化、國際化的新形勢,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堅決走市場化道路,圍繞產權制度改革,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從宏觀層面看,深化國資國企改革要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組建若幹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從微觀層面看,要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以規範經營決策、資產保值增值、公平參與競爭、提高企業效率、增強企業活力、承擔社會責任為重點,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基本原則

國資國企改革的基本原則是:堅持解放思想。勇於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鼓勵先行先試,大膽實踐;堅持市場導向。進一步實行政企分開、政資分開,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推動國有企業成為真正的市場經濟主體;堅持分類指導。根據不同國有企業的功能定位,探索實施分類改革、分類監管;堅持互促共贏。推進國有資本和非國有資本有機融合,促進國有經濟和其他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堅持規範改制。健全現代產權制度,保障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和合法權益;堅持統籌推進。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加強頂層設計,完善落實配套改革措施,形成改革合力。

推進路線

整體而言,從現在起到2020年,國資國企改革將分三階段推進。
(1)2014年至2015年,推出系列國資國企改革指導意見和實施方案,完善頂層設計,同時著力推進基層探索和實踐。
(2)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未來三到四年,分批完成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組建,對於中央各部門所屬企業,盡快推向市場或並入相關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地方所屬國企中,省級國企參照中央模式進行改革。
(3)到2020年,國資監管機構將實現以管資本為主,進一步完善國資管理體制機制,優化國資布局結構,提升國有企業活力和競爭力。

三大切入點

從本輪國資國企改革的目標與措施看,基本切入點可歸納為三大層面:一是國資監管層面,即國資監管體制改革;二是產權制度層面,即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三是經營層面,即國企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監管層面:三層級體制

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組建若幹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進一步明確和強調了“國資委-國有資本運營和投資公司-國有企業”三層次管理架構。其中,國資委是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負責履行出資人的監管職責;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是國有股權的持股主體,負責履行國有資本的運作;國有企業則是從事企業日常經營的市場主體,負責企業的生產經營。

產權層面:多元化產權

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是國企引入承擔資產損失責任主體的最有效途徑。重點是通過產權制度安排和股權結構設計,讓外資、民資、管理層和員工持股,各類資本參與到國企管理和發展中來,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構造出相互制衡的多元投資主體,通過實現產權/股權多元化,建立“協調運轉、有效制衡” 的治理結構。

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切入點,將首選競爭性行業的國有企業。其中又有三類企業值得關註:一是主營業務相對清晰、分類爭議較小的企業;二是管理基礎相對比較好、領導班子較強、經營狀況較好的企業;三是自身有動力、未來發展潛力看好的企業。

對於屬自然壟斷領域國企,在沒有破除壟斷前,搞混合所有制可用增資擴股的方式開展。如2014年9月15日,中國石化發布公告稱,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與25家境內外投資者簽署了《關於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之增資協議》,擬由全體投資者以現金共計1070.94億元(含等值美元)認購銷售公司29.99%的股權。重組後,該公司最終形成一個國有、民營、社會資本混搭的產權結構。

經營層面:現代化治理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升國企經營效率,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目標。圍繞公司治理結構建設和激勵約束機制設計,國企改革將著重加大如下五方面制度建設。



未來國企改革五方面的制度建設

“四項改革”措施

2014 年7月15日,國務院國資委宣布啟動“四項改革”試點,主要涉及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混合所有制、董事會授權改革和派駐紀檢組等四項改革,標誌著央企改革進入實質性階段。



國務院國資委啟動“四項改革”試點

五大改革熱點

自上海率先發布國資國企改革意見以來,截至2014年10月,全國已有包括上海、北京、廣東、天津、重慶等在內的20余個省市出臺相關方案。


    截至2014年8月已發布國資改革方案省市分布圖

根據《決定》要求和近期各地出臺的改革方案,其改革重點和熱點,主要聚焦在深化國企分類監管、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組建國有資本投資和運營公司、推進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五大方面。(央行觀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3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