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給Uber司機付小費 你能接受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7430.html

共享經濟模式下,到底應該收取小費嗎?

這個問題在Uber的訴訟案中有了答案。Uber汽車背後的標識好像在告訴我們:“付小費不是必須的,但卻是被提倡的。”

近日,Uber就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馬薩諸塞州司機集體訴訟一案達成和解協議,同意向38.5萬司機支付1億美金的補償。同時,司機有權向乘客索取小費。這意味著,從法律上來講,如果司機向乘客索要小費,乘客不該拒絕。但是由於目前在Uber應用里還沒有實現付小費的功能,乘客可能通過現金的方式向其付小費。

Uber司機為乘客評分

Uber司機會基於乘客的表現進行評分,乘車素養較高的乘客可能會被評為4.5分到5分之間,因而很容易叫到車。但如果乘客素養低,如帶有汙言穢語、種族歧視、卑劣等行為,Uber司機很有可能會拒絕為這類用戶提供服務。

對很多人來說,尤其是千禧一代會比較喜歡Uber,因為它消除了金融交易中的模糊性。在Uber出現之前,為服務經濟付小費基本上已成為一種義務。比如,在酒吧里點杯酒也得付1美金小費。想來一個四人聚餐?最好先算一下怎麽平分那20%的小費。對了,別說你是個文科生,不太擅長計算。你的手機里有計算器,趕緊老老實實地算一下要掏多少小費吧。

在一些小費文化的社會里,支付小費或許創造了短暫的權力,使消費者成為了一時的“君王”,他們將閃閃發亮的硬幣賞給地位低微但心存感激的服務者。他們樂於看到服務員、調酒師、咖啡師和理發師像服務上帝般地服務自己。然而也有人對支付消費的行為提出質疑:“一些人在剝削這個角色,他們向服務者們提出了太多的要求和服務,並且很享受讓服務者聽命於他們的感覺。” 《數據科學實戰》的作者Cathy O'Neil曾在書中寫道,“還有一些人,當他們感覺到社會地位遭到了服務者的質疑,他們就會由一時的‘君王’轉為‘暴君’,向服務者強加一些要求,索取額外的服務。我們都看到過這些種情形。”

Uber不幹涉乘客付小費

Uber表示將不會對司機是否收取小費進行幹涉,他們依然將收取乘客乘車費用的20%,其余費用全部歸屬司機,這真的是一件很酷的事情。Uber司機收取小費的行為曾不被提倡,但是如果乘客在旅程結束的時候留下幾張小鈔的話,他們也不會拒絕。Lyft作為Uber一直以來的最大競爭對手,對收取小費方面早有決策,包括在app里設置了為司機付小費的功能選擇。Uber和Lyft都曾認為在這種數字化的商業中給司機小費有點兒奇怪。因此,Uber曾經不允許司機收取小費,但Lyft並不在意這樣做“是不是看起來不那麽酷”,因為它不想因此觸犯了司機而被迫停業。Lyft在它的網站上聲明:“100%的小費都歸屬司機”。

這次Uber司機集體訴訟事件的和解協議讓司機收取小費的時代回歸——乘客必須要向司機付小費了。沒有司機是不喜歡小費的,出租車司機也一樣。另外,在大街上的拐角處揮手攔車的乘車方式早就過時了,這就像是你還在使用翻蓋手機一樣,在阻礙著科技的進步。付小費雖然不是要求,但是也不要認為數字經濟模式下不收小費是理所應當的,所以還是不要吝嗇,給Uber司機付小費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301

刷單有風險!專車司機被判詐騙罪最高獲刑1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4125.html

曾幾何時,很多專車司機還曾過著月入3萬元,每天睡到自然醒的日子,如今,一些專車司機卻開始遭受牢獄之災,原因是惡意刷單。

2015年9月,滴滴專車司機王某、董某等人就因惡意刷單、非法套取補貼獲利,被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刑事拘留。第一財經記者在5月16日獲悉,涉案4人因涉嫌詐騙罪被提起公訴,分別被判處8個月至1年有期徒刑,並各自繳納罰金1000元。

在此之前,北京海澱檢方也對利用“滴滴打車”進行刷單套現詐騙的常某提起公訴,按刑法有關詐騙罪的規定,常某被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並處4000元罰金,全部非法所得發還被害單位北京嘀嘀無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專車司機惡意刷單獲刑1年

據記者了解,滴滴快的自出租車打車軟件競爭時期就已遇到刷單作弊挑戰,由於初期有邀請新用戶可獲得數十元的獎勵政策,一些司機就會買很多手機號註冊來賺取獎勵,之後再用拿到優惠券的不同的手機號叫自己的專車,這樣不用開車就可以賺取車費;還有的關系比較近的司機則在微信群里互相幫忙刷單,比如上述滴滴專車28單以上的額外獎勵,就可以通過司機之間的互幫互助完成。

後來,滴滴快的也為應對“刷單”積累了越來越多的經驗:通過技術、大數據和運營規則提高刷單作弊門檻,設立獎懲機制並定期篩查,對發現有刷單作弊行為的專車司機進行處罰,並積極向公檢法機關舉報刷單行為。

2015年4月和8月,“滴滴出行”分別向北京、上海公安機關報案:有部分賬戶異常,存在一人同時擔當司機、乘客兩重身份,出現多單司機與乘客賬戶重複、虛構打車交易的現象,公司懷疑可能有部分專車司機存在惡意刷單的行為。2015年9月,北京海澱警方與上海普陀警方分別以涉嫌詐騙罪對常某、王某等人進行了逮捕。

今年3月和4月,北京海澱區檢察院和上海普陀區檢察院分別對涉案人員以涉嫌詐騙罪提起公訴,經法院審理判決,常某、王某等相關涉案人員分別被判處8個月至1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每人人民幣1000~4000元不等,所有非法所得全部發還被害單位。

互聯網刷單本質為詐騙犯罪

之前,很多司機以為,刷單騙補僅僅是道德或者違規問題,被平臺發現了頂多就是封禁賬戶或者罰款而已。實際上,該種行為已經涉嫌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關於詐騙罪的規定,有可能受到嚴厲的法律制裁。

海澱區檢察院承辦案件的檢察官韓誌泰就指出,犯罪嫌疑人先惡意註冊賬號獲取滴滴快的公司發放的優惠券,然後虛構交易從滴滴快的公司套取現金,這個過程就完成了一次惡意刷單。“這種惡意刷單行為符合我國刑法對於詐騙罪的相關規定。”

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副教授周振傑認為,利用刷單行為,騙取他人財物,或構成犯罪。對於這種現象,一方面,執法與司法機關應當在法律許可範圍內,通過提請立法機關解釋法律,將違法行為納入制裁的範疇;另一方面,被害人也應該加強自我防範,權益受到侵害後主動采取法律措施。

根據刑法第266條的規定,以及2011年4月8日開始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犯罪;數額較小的,公安機關可以對行為人處以行政處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212

基金圈老司機進階指南(入門篇)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3475.html

嗨,沒有買到跌停板樂視網的二級韭菜們,股市不樂呵那就來聽個段子寬寬心。今天隔壁王叔叔跟你們聊聊基金圈的那些事。

公募基金圈除了有行業十大未解之謎,還有幾個關於後臺人員的順口溜在茶余飯後被圈內有關人等用作笑談。這幾天流傳的一個段子是這樣的:

 

不是基金圈內人看不懂沒關系,不瞞您說,即便是基金經理們,估計都不一定知道是什麽意思。咱們先不要管內容是什麽意思,這樣的句式四不四很熟悉?

在每個學生狗的心中,都有一首相似的歌!

“北外的美女清華的漢

北郵的痞子滿街竄

北林的花兒中農的草

理工的和尚滿街跑

北化的帥哥中財的狼

北廣滿街是流氓

北科的飯北航的床

北師的女生嚇死狼”

不過要為北師大的女生們抱不平了,誰說北師大的女生要嚇死狼的!實際上,在北師大那樣的院校,高顏值女生不少不少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王大叔我沒見過……

這下明白了吧,《基金歌》描述的正是北上廣深各地公募基金那些有了點名氣的“紅人”,之所以基金經理不知道,因為這個段子說的是和媒體人打交道的那個群體——基金公司中的媒體經理,俗稱PR。

在你心目中,基金公司的PR是不是應該長這樣:

對不起,實際上是這樣的:

當然啦,現實中的PR們大部分都還長得可圈可點(碼字太多,表揚人只知道這個詞了),有一些的顏值呢當然也是杠桿的。不然,怎麽能叫做“花”呢?

“上投的美女、廣發的漢;景順的花,長城的草”先來看這四句,意思挺明顯的:上投摩根、景順長城盛產美女,廣發、長城兩家則出帥哥。

比較晦澀難懂的這句“諾安的胖子到處躥”。住你隔壁的王大叔打聽了下,這指的是曾經諾安基金的一位胖紙小哥,該小哥也算是PR界的一個傳奇人物,剛開始是在一家媒體,後來去了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之後又去了深圳來到南方基金,再以後又從南方基金去了諾安基金,然後從上海的東方證券去了華潤元大。現在這位傳奇哥是不是還在華潤元大,有待王大叔進一步探聽。

“鵬華的月會,新華的周評,大成天天寫股評。”這句描述的是,一些基金公司會定期發一些投研報告到媒體的郵箱,像鵬華呢則是在2010年左右時每個月會有一個月會。

在人才輩出的基金界,卻只有一位“兩會”代表,這就是交銀施羅德基金的副總經理謝衛,他是基金行業唯一的全國政協委員,每年“兩會”時,謝衛的采訪就特別多。所以就有了“交銀兩會開始忙”的說法。

而這句“國泰的癡,博時的怨,華寶的男生找女伴”,王大叔就不多做說明了,各位看官自行發揮想象力。

或是這個段子的編寫者覺得對段子中當事人不住,所以就又編寫了一個對應的順口溜用作道歉:諾安沒有痞子都是精英,工銀瑞信沒有居士,有的是信仰,中郵的PR只是胖了點,南方吃飯和股市暴跌沒有任何關系,大成從來沒有寫股評,寫的是投資者教育,跟大摩喝得酒都是平價的,且僅少量,華寶的男生找女伴屬個人行為,並非忽視女生。此外,對沒上榜的基金PR表示歉意,你們工作都很努力……

要告訴大家的是,這也是幾年前的事了,也就只有基金公司PR以及跟PR打交道的記者知道是什麽意思。

就像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變為了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基金公司的PR早已經換了一茬又一茬。以前跟那些PR打交道的媒體記者們,也有相當一部分角色互換做起了基金PR。

有沒有發現,其實這樣的順口溜是有模板可套用的,而且就算時移世易,現在也可以按照相似的套路來做,比如這樣:

()的美女()的漢,()的()到處躥。()的花,()的草,()的()滿街跑。()的帥哥()的狼,()吃飯嚇死()。

()的月會,()的周評,()天天寫股評。()的酒鬼()的食堂,()的癡,()的怨,()的牛,()的苦,()的人兒心里堵!

現在,新華也不再發周評,在小編的郵箱中,每日市場觀點現在發的最多的是博時和興全;基金PR們的工作仍然很辛苦,經常飛來飛去,從深圳飛到北京,從北京飛到上海。今天拜訪(gouda)北京媒體老師,明天又跟南方的媒體攢了幾桌菜。眼看著媒體的小鮮肉、小mm換了再換,也不由得感慨一句:時光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

現在的PR,做得了文案,搞得了活動,運營得了微信,維護得了粉絲。公司重視的,工作做得省力些,公司不重視的,內部溝通就是個麻煩事。

大一些的基金公司(規模排名前二十的),品牌部一般都有3-4個人的標配,更大一些的,人數不少於5個;小的基金公司,可能就只有一個人,維護形象,運營微信,發新產品,……一大堆活都在一個人身上。

而那些從媒體去職到了基金公司的媒體人,不僅要朝九晚五、還要時不時加班。想想在媒體小鳥般輕松自在的日子,是如此心馳神往~(說一句公道話,媒體的領導們,其實記者編輯還是很辛苦的!)

要想成為基金圈的“老司機”,一個段子顯然是遠遠不夠的。首先你要有一顆八卦騷動的心,然後你可能需要下載X秘,不時關註,說不定能有重大發現;而最近流行起來的某答,“基金一哥”也去湊了個熱鬧,土豪可以花100軟妹幣問問他有幾個女朋友。

話說回來,其實有些基金公司PR的工作確實不好做,對內要滿足上級要求,對外應付隨時可能出現的輿論危機,做得好無法量化,做的不好就要拿他們是問。

大家都不容易,且行且珍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123

車禍時,他坐後座大位,妻子金世英當司機 涉案七百億 王又曾欠債仍做大亨

2016-06-06  TCW

曾經長袖善舞對當權者亦步亦趨,百貨大亨變身金融大亨,創下經濟犯罪最高金額紀錄的王又曾,是台灣商界的一個污點。

王又曾在美國車禍身亡,媒體輿論用許多負面詞來定位他:債留台灣、禍延子孫、遺臭萬年…。但他對台灣的最大啟示,也是造就他半生風雲的關鍵字是,政商關係。

前半生他歷經戰亂、做小生意、當舞廳經理,直到一九七七年,五十歲時奪下力霸、嘉新經營權後,開始成為企業名流。他的事業版圖與工商名器與日俱增,包括毛巾公會、水泥公會、玉米粉公會的理事長都當過,並長期擔任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以此建立關係、享受權力與名望。

但他的民間形象不佳,二十六年前《商業周刊》進行新銀行富豪聲望調查,結果力霸集團是財團形象最後一名,王又曾個人形象則是倒數第三。當時,他的回應是「專心做生意比較重要」。

對待家人部屬,他像皇帝一九九〇年代,他選上國民黨中常委,兒子王令鱗是國民黨籍立委;一九九二年政府開放設立新銀行,他拿到中華銀行執照,從百貨大亨變金融大亨。二〇〇〇年政權變天,他立刻以輕巧舞步旋身擁抱當權,當時王令麟涉入台開購地弊案,正逢新總統陳水扁出訪中美洲、非洲,有別於其他企業大老隨行半程,意思到了就奸,唯有七十三歲的王又曾全程緊隨,被戲稱「越洋救子」,二〇〇二年他更獲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

其實,一九九〇年代後期台灣本土金融風暴,財務壓力浮現的力霸集團就已被媒體點名警示,但王家卯勁經營跨越新舊政權的政商護身符,

讓力霸集團直到二

〇〇七年才全面爆發

七百三十億元的掏空

等案,創下經濟犯罪最高金額紀錄。

對當權身段柔軟的

王又曾,對家人、部

屬卻有如皇帝般的權

威。王家八名子女有

七人被判有罪、六人

進了監獄(另一人緩

刑),禍首的王又曾則逃亡美國,過了十

年沒有子女、隨從簇

擁的生活,從享受鎂光燈到躲避媒體鏡頭。車禍發生時,他坐在副駕駛後座的大位,讓照顧他起居的妻子金世英獨坐前排當司機。直到死時,他仍要當大亨。

撰文者田習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786

實地探訪吳建民車禍現場 司機守在機場一直未睡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9577.html

資深外交官、前駐法大使吳建民在武漢遭遇車禍不幸去世,享年77歲。

第一財經記者從武漢交警部門獲悉,18日4時17分,孫彧(男、30歲)駕駛鄂AA9S01號別克商務車,搭載乘客吳建民(男、77歲,外交學院原院長),劉鋒(男,54歲)、朱曉馳(男、52歲)、陳偉傑(男、27歲),沿武昌區梨園地下通道由北向南行駛至南出口處時,所駕車頭撞擊路中隔離花壇,發生單方交通事故,造成車內五人受傷。吳建民、朱曉馳經醫院搶救無效當日死亡,傷者正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接受治療,暫無生命危險,事故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18日中午,第一財經記者在車禍事發地看到,盡管距離事故發生已過去六個多小時,但仍有三名工作人員在清理現場,維修護欄和隔離花壇。

據搶救醫生說,因航班多次更改,出事司機一直守在機場沒有睡,導致了疲勞駕駛。

梨園隧道於2012年7月1日正式通車,這一隧道起於東湖路,止於二環線紅廟立交,全長約1.3公里,雙向六車道,是武漢市二環線的三大隧道之一。這次車禍發生位置在梨園隧道出口與東湖路交接處,淩晨車輛較少。

吳建民是應邀赴武漢大學講學途中遭遇車禍不幸身亡的。據武漢大學黨委宣傳部的情況通報顯示,吳建民一行2人乘坐MU2454航班從北京飛抵武漢(該航班比預定時間晚點約2小時抵達武漢天河機場),計劃於18日上午給武漢大學承辦的中小企業領軍人才培訓班學員授課。吳建民一行與3名接機人員共5人乘車赴住地。4時許,車輛行至武漢梨園隧道出口處發生交通事故。

事件發生後,武漢大學迅速成立由校長李曉紅為組長的應急處置小組,全力配合救治受傷人員,派出專人看望慰問遇難者家屬,協助公安機關開展事故原因調查。

據初步了解,吳建民乘坐的是武漢大學車隊派出的一輛七座商務車,事發時,一行人正從機場趕往市區的途中。坐在第一排的司機和武漢大學水電學院副教授因安全氣囊彈出而受傷,坐在第二排的吳建民和朱曉馳兩人經搶救無效死亡,吳建民的陪同人員陳偉傑坐在第三排亦受傷。

吳建民長期在中國外交系統服務,曾任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外交學院院長,國際展覽局主席。1959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法語系,學校畢業後就進入外交界。

他曾為毛澤東、周恩來、陳毅等國家領導人當過翻譯。中華人民共和國恢複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後,他曾是常駐聯合國的第一批工作人員。後擔任過外交部發言人,駐外大使。

2003年12月,他又當選為國際展覽局主席,這是第一位中國人、第一位亞洲人、第一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人士擔任這一重要職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968

讓特斯拉自動駕駛 司機去看哈里·波特可行嗎?

隨著更多調查的深入,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特斯拉致命車禍又有了新的細節。美國佛羅里達州高速公路巡警部門周五表示,在事發車輛中發現了DVD播放器。另據目擊者敘述,該播放器事發當時正在播放哈里·波特影片的視頻。

在這起事故中,一輛半掛卡車橫穿有分道線的高速公路,與布朗的特斯拉汽車發生了致命的碰撞。但是問題在於,布朗駕駛的2015年款Model S為何沒有在卡車前自動停住,以及在發生事故時,布朗是否仍專註於道路前方情況。關於Model S的Autopilot自動駕駛系統的運行情況,特斯拉正在接受聯邦監管部門的初步調查。

與出事的特斯拉相撞的另一方卡車司機的代理律師保羅·維克里(Paul Weekley)表示:“關於Model S司機可能在看視頻,現場一名目擊者給出了這個說法,但我們目前還無法證實。我們得到的信息是,在這名目擊者來到現場時,發現播放器仍在播放哈利·波特視頻。”

事故中死者是40歲的約書亞·布朗(Joshua Brown)。死者家屬的代理律師周五發表聲明稱,家屬正在配合調查,並希望“通過這場悲劇獲得的信息可以推動進一步創新,從而提升道路上所有人的安全系數”。

據卡車司機、62歲的運輸員弗蘭克·巴雷西(Frank Baressi)的描述,事發當時他首先等待另一輛轎車通過,隨後開始左轉,突然他看到這輛特斯拉汽車直沖而來。他說:“我懷疑司機發生了心臟病,無法理解司機為何這樣駕車。”他還描述,撞擊後的特斯拉直接從左側的車道穿過卡車車底,滑向右側車道,行駛了200多米才停下,特斯拉的車頂被削去三分之一。在事故的初步報告中,佛羅里達州高速公路巡警部門表示,巴雷西“並未獲得道路的優先行駛權”。

特斯拉在一份聲明中表示:“Autopilot是目前道路上最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但這還不能將特斯拉汽車變為自動駕駛車輛,也不意味著司機可以不用承擔責任。”Autopilot系統使車輛可以在車道中自動行駛,保持一定的速度,而司機將不必操作油門、剎車以及掌控方向。

這起事故也引發了特斯拉與其車內系統合作夥伴的分歧。根據特斯拉的聲明,Model S的攝像頭不太容易分辨卡車的白色車身和明亮的天空。巡警部門的報告顯示,車輛發生事故是在當地時間5月7日16時50分,一個天氣晴朗的周日下午。特斯拉發言人在另一份聲明中稱:“特斯拉的輔助駕駛系統能夠應對任何場景下的緊急制動。”這樣的聲明與特斯拉的合作夥伴,為其提供車內攝像軟件技術的公司Mobileye的表態不符。

Mobileye發表聲明稱:“目前Mobileye提供的防撞技術,或者叫做自動緊急剎車(AEB)僅僅能夠防止來自汽車後部的追尾撞擊,而無法避免從側面橫向插過來的汽車,既看不見,也無法做出反應。側面的彎轉檢測技術(LTAP)要到2018年才有可能實現。”

Mobileye創立於1999年,是業內頂尖的為自動駕駛技術提供傳感系統的軟件公司。它的產品在眾多汽車公司和品牌中都有運用,包括大眾、通用和尼桑,並為其提供高分辨率的地圖以及路況的實時數據。

社交媒體記錄顯示,事故死者布朗是特斯拉的粉絲,曾率屬於美國海軍海豹特遣隊。他目前在俄亥俄州經營一家科技公司。布朗在不久前曾通過YouTube發布視頻,顯示特斯拉Model S的自動駕駛功能能避開進入車道的卡車。

不過布朗也是一名對極限速度的追求者。根據美聯社通過相關道路部門獲得的數據,在過去6年,布朗因為超車吃了8張罰單。布朗的朋友形容他是“對速度有某種特殊的需求”。布朗的前同事也表示:“他開車很快,但是他很自信自己是一位安全行駛的司機。”布朗所經營的一家美國科技公司的保險經紀人這樣評價他的朋友:“他喜歡刺激和速度,而且無所畏懼。”

特斯拉的半自動駕駛技術被視作是目前業內最先進的自動駕駛系統。在Model S上也運用了包括GPS、雷達和超聲感應器和攝像頭,能夠把實時車況和路況傳送到特斯拉的服務器上,在無需人為介入的情況下,來決定在何種路況下汽車應作出何種反應。

盡管特斯拉警告司機,即使依賴於輔助駕駛功能,也不應分散註意力,但這種警告並未被強調,從而很容易被司機忽略。布朗的車禍就是一個證明。但是業內人士認為,這起事故不應成為技術停止發展的阻礙。

高風咨詢董事總經理,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羅威(Bill Russo)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任何技術在初期階段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是在所難免的。在自動駕駛領域,還將面臨更為複雜的技術整合以及機器深度學習的考驗,一切才剛起步。”

就在特斯拉致命車禍被曝光幾小時後,寶馬宣布與英特爾和Mobileye展開合作,並於2021年將全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帶上公路。寶馬也成為首家為自動駕駛汽車“安”上一個期限的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744

期貨爆倉“老司機”告訴你:黃金還值不值得買?

近幾個月來,從交易員到中國大媽,常常提及的一個問題就是——黃金還值不值得買?是不是美聯儲不加息了就可以開買黃金了?因為在他們看來,當前具備了出手的三大“黃金條件”——脫歐恐慌、美聯儲不加息、金融風險積聚。

這歷來就是一個難解之謎,不過曾經極度看好黃金價值的期貨投資客似乎悟出了真諦。“去年‘股災’前夕,我動用20倍杠桿在240元/克的點位買入黃金,沒想到股災來襲後黃金偏偏暴跌到210附近,爆了倉。”資深期貨炒家肖先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就一般邏輯而言,黃金是避險資產,危機來襲之際,一般投資者指望的是金價大漲獲利,如果當前這麽想的投資者可要小心了。肖先生反思道:“當股票崩盤,市場流動性沒了,第一步是拋售黃金換流動性,其次才是避險需求,因此黃金在當時危機來襲之際暴跌。”在他看來,眼下由於英國脫歐為市場帶來了長期不確定性,加之美聯儲利率有望在未來幾個月保持低位,因此中短期持有黃金仍較為安全,但長期而言,黃金可能已經不具有投資價值。不論近期走勢好壞,肖先生已將倉位降到了“不傷身”的水平。

黃金可能並非避險資產

肖先生的思路似乎也得到了業內人士的印證。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劉東亮此前便指出,黃金並不是理想中的避險資產,按照避險的思路來配置黃金,多數情況下會犯錯。雖然這聽起來難以置信,國內的投資者甚至可能會抗拒這樣的思路。

從金價與恐慌指數VIX對比中可見,在歷次全球或局部金融危機中,兩者沒有明顯相關性,甚至在1997~2001年期間,在連續發生了東南亞金融危機、拉美金融危機、美國網絡泡沫破滅、“9·11”等危機的情況下,金價還屢次創下了第一次黃金泡沫(1980年)以來的新低;而在2008年金融海嘯初期,在美國次貸危機爆發、貝爾斯登已經倒閉的局面下,黃金也以下跌為主,在更早的1990~1991年美國經濟危機(期間還發生了第一次海灣戰爭)時,黃金基本走平。

(黃金價格與恐慌指數VIX。數據來自招商資管)

早前充當貨幣角色的黃金是具備避險功能的,但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黃金早已不是貨幣,“金銀天然是貨幣”的說法已經過時,貴金屬的貨幣屬性已經讓位於商品屬性,黃金已轉變為商品市場中的一員。

盡管黃金本身是不會產生現金流的資產,因此被不少“大戶”看扁,但黃金也絕不可能“一文不值”。肖先生對記者強調,一般來說,除非發生金融危機,黃金不會偏離金礦成本價太遠。說到成本,主要包含了技術、地租、勞動力這三部分。主流觀點認為,1200美元/盎司便接近當前的金礦成本價。

眼下,黃金在1360美元/盎司徘徊,在上周五強勁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未公布之前,黃金一度漲到了1374美元/盎司。和眾多交易員的分析類似,肖先生也表示,由於近期市場避險情緒仍存,非農對黃金的打壓可能是短暫的,黃金到達1400美元/盎司也就是時間問題。

全球定價機制“混亂”

當然,不論近期黃金多麽強勢,“做期貨,爆倉是常有的事,”肖先生表示,並不建議一般投資者輕易嘗試。而在去年爆倉後,肖先生已經將倉位降到了“不傷身”的水平。

他也坦言,現在做黃金,最大的風險在於,全球定價機制開始紊亂,目前金融市場上,沒有絕對穩定或者保值的投資了,這也主要因為多年來的全球央行貨幣超發。

例如,近期出現了“股債商品齊漲”的現象。自英國脫歐的靴子落地後,全球風險偏好出現回升——股市、商品市場反彈。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黃金、白銀、債券等一系列避險資產也同步上漲,全球皆然。這一邏輯一度讓市場摸不著頭腦,“股票-債券-地產-黃金-商品”的資產輪動之快,使得坊間戲稱資產已經將“美林時鐘”變成了“美林電風扇”。

“貨幣超發的副作用發酵至極致可能導致對當前貨幣體系信心的崩塌。事實上,負利率的存在已經侵蝕金融機構進而央行存在的基礎。在這種情況下,各國貨幣如何定價可能存在混亂,市場需要找一個新的錨,這是為什麽黃金價格持續上漲的原因。”興業證券首席宏觀策略師王涵表示。

美元實際利率是關鍵

終極問題來了,黃金究竟受何驅動?劉東亮指出,美元實際利率是金價波動的根本驅動力,實際利率上升,黃金下跌,實際利率下跌,黃金上漲。這一關系較好的解釋了過去40多年黃金趨勢性的波動,甚至可以解釋大部分金價中短期的波動。

上世紀70年代中後期,美元實際利率的劇烈下跌,促發了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的第一輪黃金牛市,而保羅·沃爾克主政美聯儲後大幅加息,美元實際利率由-5%大幅拉升至9%以上,直接刺破了黃金泡沫;在隨後漫長的80~90年代中,美元實際利率大體保持在3%~5%左右,金價一直波瀾不驚甚至屢創新低,當時黃金幾乎已被市場遺忘;90年代末後,隨著美元實際利率的持續降低,黃金開啟了第二輪大牛市,美元實際利率與金價之間形成了一個長達十年的剪刀差(2009年美元實際利率大幅攀升主要由短期通縮引起,可視為噪音),直到2011年美元實際利率見底反彈,黃金第二輪大牛市就此結束,實際利率與金價的剪刀差開始反向運行。

(以10年期美債減去美國CPI來代表美元的實際利率走勢圖。數據來自招商資管)

至於為何利率決定了黃金的價值,理由主要有兩點:一是黃金是不生息資產,獲利主要來自於價格波動,當實際利率上升時,投資生息或分紅資產遠好過投資黃金,反之則黃金價格波動的吸引力會上升;二是美元實際利率決定了融資的杠桿成本,當利率上升時,資金成本上升,杠桿下降,此時借入資金買入估值劇烈變動的黃金並不劃算。

眼下,有“加息風向標”之稱的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交易員預計,美聯儲今年要直到12月才有可能首次加息,但可能性也僅僅3.4%;而摩根士丹利在英國脫歐後,更是認為今年加息已經成了泡影。也許可以這樣說,在中短期內,黃金仍存在交易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453

警方消息稱尼斯恐襲卡車司機身份已被正式證實

法國當地時間7月14日,一輛卡車沖進在尼斯盎格魯大街觀賞國慶煙花表演的人群,目前已造成百余人傷亡。法國總統奧朗德稱此次襲擊為恐怖主義性質。

據央視新聞報道,發動襲擊的卡車司機駕駛一輛長4米的卡車,在2公里距離內對人群進行沖撞射擊,目前沒有組織宣稱對該起襲擊負責。緊急狀態期間,法警方已 搜查到700多件武器,另有50多人被拘留。法國將進一步加強警力,將安全警戒升至最高。

據“法國24小時”7月15日消息,警方消息人士向法新社透露,尼斯恐襲事件中駕駛卡車沖入人群司機的身份已被“正式證實”。

司機正是調查人員在卡車上找到的身份證件的持有者,證件顯示其現年31歲,家住尼斯,為突尼斯出生的法國人。 消息人士稱,此人曾因普通犯罪在警方留有案底,並未發現為情報組織工作。

另據《尼斯晨報》消息,調查人員正在搜索這名卡車司機的住所。

(綜合來源:中新網、新華網、央視新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196

別問司機driving the right way

2016-07-18  TCW

Barbie赴美出差,出了機場後直接包車去拜訪客戶。由於目的地在不容易找的郊區,她想知道司機會不會走,便問:Are you driving the right way? 卻惹司機大為光火!搭車的好乘客禮儀之一是別問錯問題。以下用字要留意。

1 【情境1】我們走的路對嗎?

(錯誤) Are you driving the right way? (你開車的方式對嗎?)

(正確) Are we heading the right way? (我們走的方向正確嗎?)

解析:錯誤問法的癥結出在用了driving這個字,質疑司機的開車技術不佳,而非中文的地理熟悉程度,難怪對方生氣。

例句:I didn’t see the sign to the airport.Are we heading the right way!

(我沒有看到機場方向的路標,我們走的路對嗎?)

2 [情景2]你知道我們所在位置嗎?

(錯誤) Do you knowwhere we are! (你知道我們在哪裡嗎?)

(正確) Do you know what our coordinates are! (你知道我們位於何處嗎?)

解析:提問where are We太簫統’對方的回答可能是地區、城市,甚至國家。較精確的問法是用coordinate這個字,意指「坐標」被問的人就會用街名、指標告知正確方位。

例句:This place is so desolate...Do you know what our coordinares are?

(這個地方好荒涼……你知道我們所在位置嗎?)

3 [情景3]我可以知道怎麼走嗎?

(錯誤) Can we ask the way! (我們可以問一下路嗎?)

(正確) May I get some directions! (我可以知道路線怎麼走嗎?

)解析:許多駕駛都不喜歡問路,尤其在他們自認知道方向時。因此,直接向對方ask the way可能會造成不愉快。不妨請他說明方向,讓身為乘客的你安心。

例句:If the nearest hospital is down at Ren-ai Road, may I get some directions?

(如果最近的醫院在仁愛路,我可以知道路線怎麼走嗎?)世界公民文化中心獨家授權

撰文者湯名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363

Uber被英國司機起訴福利制度 商業模式或被迫改變

據外媒報道,兩名司機周二把Uber告上一家英國勞資仲裁處,訴稱Uber不提供帶薪假、不支付病假工資屬於非法行為。這一訴訟可能強迫Uber改變商業模式。

Uber表示,旗下逾3萬名倫敦司機能靈活地選擇工作時間,獲得高於最低工資標準的平均工資。

Uber業務在全球範圍內增長很快,最近一輪融資中估值625億美元,但在許多城市面臨出租車司機抗議,甚至遭到監管機構封殺。

上個月,Uber同意支付750萬美元和解公司的簽約司機在舊金山聯邦法庭提出的一宗關於司機背景調查的訴訟。

倫敦著名的“黑色的士”司機曾試圖讓政府相關部門將Uber判定為非法服務,但卻被Uber輕松化解了。英國交通部部長在今年早些時候做出決定,不對Uber執行嚴厲的新規定。

但是如果勞資仲裁處在這宗最新案件中作出有利於司機的裁決,那可能會讓Uber陷入更多類似的訴訟之中,並且動搖其自主雇傭模式的根基。

Leigh Day的勞資律師安妮·鮑威爾(Annie Powell)稱:“這項指控對於在英格蘭和威爾斯工作的數千名Uber司機來說非常重要,該案背後的意義遠遠大於案件本身的意義。”

她說:“我們發現勞動者的就業權利正在慢慢被侵蝕,因為很多公司錯誤地將工人們歸入自主雇傭的勞動者,以達到不為這些工人提供節日加班費和全國最低工資保障等權利的目的。”

司機們對於Uber將司機們的收益與客戶投訴掛鉤的規定很不滿意,但是Uber稱,扣發司機們收入的情況其實非常罕見,只有在特定情況下才會這樣做,比如司機選擇的路線明顯繞了遠路等。

預計審裁可能會一直持續到下周初的時候,但是法官可能要等到7周之後才會給出最終的結果。

(綜合自:騰訊科技、鳳凰科技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0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