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將會發生的一次「回購」-漢基控股(412)

Case 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014/LTN20081014496_C.pdf

不再多說這家公司的來歷了。

這家公司宣佈10合1,並削減股本,抵消之前「炒賣股票」的虧損,按這家公司的慣例,公司「現時」的股數為2,557,667,916股(未來仍有可能增加),公司會回購零頭,以令合股之後無碎股,我預計公司會在2008年11月28之前回購6股或其零頭數。

其公司的削減股本的原因如下:

實施資本重組之主要目的為削減買賣本公司股份之整體交易成本。於股份合併生效時,每手本公司股份之市場價值將高於每手現有股份之市場價值。按每手基準計算之任何買賣成本或手續費相對於本公司之特定權益將獲調低。此外,本公司可應用資本削減產生之進賬額撇銷本公司之累計虧損。

(greatsoup: 買賣成本會愈來愈高的,始終不能降低。因為....哈哈哈,虧損始終不能撇消,因為它們喜歡「買賣(貶值的)股票」。)
因此,董事認為資本重組將符合本公司及股東之整體利益。

(greatsoup:符合利益,老生常談,不屑一顧。」

Case 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009/LTN2008100957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009/LTN2008100951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010/LTN20081010701_C.pdf

此前,公司和「同系」馬斯葛及合一達成協議,合一發行兩批共3,800萬的可換股債券,漢基認購2,000萬,馬斯葛該認購1,800萬,批債券為無息,換股價為0.132元,和現價無甚折讓,若兩者全部換股,則可換取287,878,788股,而漢基及馬斯葛則成為第一及第二大股東,看來馬斯葛成為了除威利控股的二號艦了。

例子和下述一樣,不再多說了。

http://blog.zkiz.com/greatsoup/2008/10/07/%E9%80%9A%E7%94%A8%E8%B2%A8%E5%B9%A3-%E8%90%8A%E7%A6%8F%E8%B3%87%E6%9C%AC901%E3%80%81%E6%B0%91%E8%B1%90%E6%8E%A7%E8%82%A1279%E3%80%81%E6%BC%A2%E5%9F%BA%E6%8E%A7%E8%82%A1412/

我們看手他們的原因:

借貸人合一稱:

由於金融市場近期動蕩引發信貸危機,結果可動用資金緊絀,增加本公司融資成本,因此董事認為建議發行乃抵償所欠第一出借人及第二出借人之貸款及減少本公司債務的適當方式。建議發行亦不會對本公司現有股東的股權有即時攤薄影響。

(greastoup: 無「即時攤薄」,但有潛在攤薄,玩埋logic,天才!)
鑑於兌換價較股份緊接二零零八年十月八日暫停買賣以待發出本公佈前的收市價高出約2.33%、於二零零八年十月六日(即緊接結算契據日期前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市價輕微折讓約5.71%,及截至二零零八年十月六日止前五日的平均收市價折讓約10.93%,故董事認為第一結算契據及第二結算契據的條款(包括兌換價)就現時市況而言公平合理,符合股東及本公司的整體利益。

兩位債主稱:

債主一:

Double Smart為持牌放債人,向合一提供該貸款乃於其日常及一般業務過程中進行。鑑於近期金融市場動盪,引致可動用之資金緊張,合一已請求Double Smart訂立結算契據,以重組該貸款。儘管可換股票據並不附息及並無提早贖回權,但其提供本集團將貸款轉換為合一股權並受惠於合一集團未來增長之選擇。儘管合一於截至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財政年度錄得虧損,惟合一集團之資產淨值差不多由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約212,000,000港元倍增至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約417,000,000港元。

(greatsoup:好一句未來增長! 增長的是股票數目,還是股東虧損? 資產淨值多了不等於公司有好野益你!你的股權少了,但資產多了有甚麼用? 它們的資產只是會.....)

此外,鑑於合一股份近期之市價幾乎已達多年低位,董事認為訂立結算契據符合本公司及股東之整體利益,因為本集團可藉此機會把握合一股份價格任何上升而產生之任何股價上漲得益。此外,鑑於轉換價較合一股份之近期成交市場價格有折讓並較每股合一股份之未經審核綜合資產淨值有大幅折讓,董事認為認購事項之條款屬公平合理,並符合本公司及其股東之整體利益。

(greatsoup: 兩三個星期,同一家公司做兩次這樣的事,想的理由也可以不同,真是高手! 多年低位? 這隻股不是年年在創新低嗎.... 大幅折讓這一點已經是好好笑。)

債主二稱:

合一之執行董事Osman Kitchell先生就授出貸款聯絡本公司,本公司認為如此運用資金較定期存款給予本公司之回報為高。

(greatsoup: 第一段sell 溫情,較定期存款為高,結果換來零息的可換股債,換股後這些股票更會貶值,可笑可笑。)
於訂立清償契據前,本公司已審閱及分析從公開渠道可得之合一資料,尤其是二零零七年合一年報,並認為本公司於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資產負債表穩健及具有明顯正數淨值。
鑑於合一股份之最近交易價格接近本年度之最低水平,故本公司訂立清償契據,以受惠於此。本公司認為可換股票據將為本公司帶來彈性及機遇,相信於可換股票據年期內之任何時間,行使其權利兌換合一股份及因任何合一股份價格上升而取得最大利益實屬恰當。

(greatsoup: 又同漢基「多年低位」互相呼應,如這隻股下一年升回兩年前的高位,我就無話可說了。)
由於

(i)兌換價較合一於二零零八年九月三十日之每股資產淨值0.52港元(誠如合一於二零零八年十月六日之公佈中所載)顯著折讓約74.62%;

(greatsoup:資產折讓可以再折讓,況且資產上面大把可收回貸款....)

(ii)合一股價上升所帶來之任何益處均將優於本公司接受貸款現金還款並將其存入金融機構之低存款利率;

(greatsoup: 這股會升嗎?)

(iii)合一之資產淨值由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212,000,000港元上升至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417,000,000港元,升幅近一倍;

(greatsoup:公司淨值增加不等於每股淨值增加..)

(iv)現時市況低靡;

(greatsoup: 低靡又好,市旺又好,股價只會向一個方向。)

及(v)貸款根據其原條款並無抵押,董事認為,雖然可換股票據之條款並無抵押且不計息及合一於截至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財政年度錄得虧損,但清償契據(包括兌換價)之條款屬公平合理,且符合股東及本公司之整體最佳利益。

(greatsoup:老生常談,無甚意義。)

這幾家公司可收回貸款,看來的是三角債,不停用這一方法,無數股民的財富就消失了,不留下滿地的廢紙,因股票會定期zip細,的確非常環保。

甜品一則: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010/LTN20081010154_C.pdf

公司之前又宣佈,杏花樓宣佈贖回1,500萬可換股債,公司為「維持友好關係」,並不計其罰息,即是變相借免費的貸款給他人了,真是哈哈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82

與博智中策確定玩完 南山大戲繼續演 AIG將會怎麼「變賣資產」?

2010-9-13 TWM




這次南山案被金管會駁回的港股中策集團,九月六日復牌,股價大跌四成,盤中宣布與AIG的股權合約終止,讓本來博智中策集團寄託的最後一絲希望,就此破滅,也確定博智中策從此和台灣市場說拜拜了!

撰文‧劉俞青

就如市場預料,日前因為南山人壽股權交易案被駁回,停牌多日後的港股中策集團,九月六日下午兩點半重新復牌,當天股價大跌四成。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AIG(美國國際集團)的態度轉變之快,讓當天中策發出重訊表示,AIG宣布終止先前和中策之間的合約關係,使得本來博智中策集團寄託的最後一絲希望,就此破滅,也確定博智中策從此和台灣市場說拜拜了!

當 天中策集團發布一則重大訊息表示:﹁AIG表示其目前看法,認為終止股份購買協議符合各方的最佳利益。﹂這裡所指的﹁股份購買協議﹂,是AIG與博智中策 集團簽署的一紙股權買賣合約;合約內容除了言明彼此認定對方,除了你﹁我誰都不能愛﹂的優先承購權外,博智還存了一筆二億多美元的﹁押金﹂在此,以具體行 動表明決心與能力,終止日十月十二日。

幾經折騰 南山價值剩多少這紙合約,其實也是遭到駁回後的博智中策,手上最後一條繩索,如果AIG願意繼續遵守合約到終止,就代表這剩下的一個多月內,AIG還是挺 博智,未來或許還有走訴願等管道尋求翻盤的一絲機會,這也是博智在遭到駁回後,還發表措辭強硬的聲明、甚至還接受媒體採訪等等大動作的主要原因。

但如今,連AIG都抽腿,就代表AIG與台灣金管會取得一致共識,認清局勢,不再和博智中策玩下去了。

﹁ 就是不放心!﹂這場橫跨快一年的南山大戲,最後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落幕,讓外界頗為詫異,一位金管會委員一語點出駁回的關鍵。他說包括博智中策這家公 司的多層次控股結構、股東臨時替換、股東過往紀錄不良等等,都讓九位金管會委員不能放心,最後委員會一致通過,駁回這樁申請案。

但接下來,南山大戲還要演出續集,金管會說,駁回的結果已經透過保險局轉達給AIG,但後續AIG的態度,才是這齣大戲大結局的關鍵。

站在AIG的角度,終極目標是將南山人壽在最短時間內,賣到最好的價錢,至於賣給誰、是不是中資?不是AIG的重點。

但過去一年來,南山人壽的業績直直落,FYP(新契約保費收入)的市占率從二○○七年的九.六%,一路掉到三.二%;但掉得更凶的是南山在保戶心中的信任度,這恐怕是所有保險公司的致命傷。

很多南山的保戶抱定﹁提前解約太不划算,但保單契約到期絕不續約﹂的態度,這些潛在利空因子,都還未在目前的財報或各種統計數字上顯露出來。

不過,對原本興致勃勃的潛在其他買家而言,一切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算盤一撥,南山是否還值博智在一年前得標的二十一.五億美元,各路買家心中自有一把尺。

而 且,過去一年來,南山的員工工會所展現的強勢,更令所有買家大退三步;尤其過去在博智與工會協調的過程中,為了非買到手不可,博智對工會所開出的種種條 件,幾乎是全盤接受,因此到了後期,其實南山員工對博智已逐漸軟化。但未來如果真有新買主出現,對前買主的承諾是否必須照單全收?無形中也墊高了新買主的 成本。

而這些,一概都在AIG的考量之中。

知情人士表示,AIG重啟第二回合標售的結果,可能只是讓原本的買價打了好幾折;目前最有可能的方案,或許真的如同日前AIG執行長班默謝來台時所說的,變賣資產,打道回府。

﹁變賣資產﹂的方式很多,也未必如外界想像的可怕,金管會官員更直接挑明,﹁從二○○八年後,南山人壽所有大筆的資金動向,都要金管會同意。﹂換言之,要大家放心,AIG不會有捲款落跑的事情發生。

南山可能在國外掛牌?

那 麼,AIG要如何﹁變賣資產﹂?事實上,就在國人把焦點放在南山人壽二十多億美元購併案的同時,AIG在香港正在進行一項比南山大好幾倍的﹁變賣資產﹂工 程,預計下個月(十月),AIG旗下的亞洲保險事業(AIA)就要在香港股市掛牌,屆時將從市場募集一五○億美元資金。對債務高達一千八百多億美元的 AIG而言,眼前應該是以AIA的IPO案為當務之急;至於南山,恐怕會先被暫時擱到一邊吧。

如果AIA掛牌募資順利,之後,南山人壽很有 可能循同一管道,在資本市場掛牌,這種形同﹁變賣資產﹂的方式,可以省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但倘若AIG選擇台灣資本市場掛牌,則限制較多;如果選擇在台 灣以外的市場上市,在台的外商金融機構赴海外掛牌還是頭一遭,無論哪一條路,南山恐怕都還有漫長的路要走。但說穿了,南山大戲一時雖未落幕,但都是AIG 的事,基本上台灣的保戶權益都會受到法令的保障。

但讓人喟嘆的是,這家原本體質尚稱健全的保險公司,在經過這場史無前例的上沖下洗之後,殘餘價值還剩多少?台灣金融市場秩序在這場有心人士的操弄下,付出的代價難以計數,豈止是﹁數百億元的一堂課﹂可以一語概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40

湯財文庫的文章將會改成繁體字

湯財文庫現存中港台博客及雜誌文章超過一萬,估計是現在香港最多財經文章的博客。

為方便大家搜尋,故把文字改成繁體字處理會較好,如果各位國內的網友想以簡體字閱讀的話,請下載Firefox或Chrome通用插件同文堂便可解決繁簡轉換問題。

如果國內的朋友變得較多,我會考慮把湯財手記和湯財文庫的文章變成簡體字,以方便國內的股友使用。

湯財文庫網址: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63

再談QE3對香港樓市的影響:美元將會貶值多少? Bittermelon 苦中作樂

http://bittermelon2009.blogspot.hk/2012/09/qe3_17.html
上一篇《QE3對香港樓市有甚麼影響?》解釋了為何推出QE3,就算坐著甚麼都不做,香港的樓價也會上升,而且還用例子做計算,只要美元每貶值10%,樓價就會升值10%。

那麼,這次QE3會令美元貶值多少,因而令本港樓價「被逼」上升多少呢?在網上搜尋了一下,可是暫時還未有人做預測。不過,我們可以比較一下,由推出QE1和QE2至今,美元兌換價的走勢,希望從中能得到一些啟示。

首先看看美元和人民幣的兌換價。QE1於2008年11月開始推出,當時是1美元兌6.8621人民幣。再看看2011年6月,即是QE2結束的時間,兌換價已是6.4593,計算兩者差價,美元貶值了5.9%。可是,人民幣還未可以自由兌換,所以對其參考價值有保留。

既然如此,那就不如看看澳元吧。2008年11月的兌換價是1美元兌1.5480澳元,2011年6月則是0.9469澳元,即是美元貶值了38.8%。 看看日圓如何?2008年11月的兌換價是1美元兌93.5日圓,2011年6月則是80.27,即是美元貶值了14.1%。英鎊也是國際主要貨幣,不如 也看一看。2008年11月的兌換價是1美元兌0.6710鎊,2011年6月則是0.6464鎊,即是美元貶值了3.7%。

既然用英鎊,不如也試試歐元。2008年11月的兌換價是1美元兌0.7879歐元,2011年6月則是0.7000歐元,美元貶值了11.2%。

既然用貨幣來比較各有差異,由3.7%至38.8%不等,何不試試利用其他,例如黃金?2008年11月,黃金的兌換價1安士兌779.215美 元,2011年6月則是1531.690美元,即是美元貶值了49.1%。不過,黃金價格升值不單是因為美元貶值,而且也有自身的因素令其上升,例如供 求。所以,我們不能以此作結論,說美元貶值如斯。

人民幣、澳元、日圓、英鎊、歐元,甚至黃金都用了,究竟美元貶值了多少?其實所謂貶值是相對的,就以上述例子為例,利用不同的對象做比較,貶值或升值幅度都會不同。所以,我們不能準確說出美元貶值了若干。

不過,或許我們可以參考「美匯指數 US dollar index」。 這個指數是將美元與一籃子主要貨幣掛鉤,並且計算出美元匯價和各國貨幣的變化。一籃子貨幣中,各種貨幣的比重都不同。根據維基,歐元比重最大佔 57.6%,接著是日圓13.6%、英鎊11.9%、加元9.1%、瑞典克朗4.2%,以及瑞士法郎3.6%。2008年11月,指數是 86.72,2011年6月則是74.3,反映美元經過QE1和QE2後貶值了14.3%。

除此以外,我們還可以參考由美國聯儲局所創出來的「美元貿易加權指數 Trade Weighted US dollar Index」,這個指數與「美匯指數」類似,不過用來做比較的外國貨幣更多更廣。2008年11月,指數是100.983,2011年6月則是95.646,反映美元貶值了13.8%。

以前要看某個國家的貨幣升值或貶值了多少,我們大多數會都採用美元做比較,因為美元受國際廣泛接納,而且價格又相對穩定。可是,現在出事的是美元,就像用來量度長度的間尺都出了問題一樣,現在全球的金融體系有幾混亂可想而知。

撇除黃金價格不計,若參考美匯指數和美元貿易加權指數,即是美元因QE1和QE2已令美元貶值了14%。QE1的規模是1.725萬億美元,QE2則是6000億美元。若這次QE3的規模相若,即是說,單是貨幣因素,我們就要預備香港樓價將會至少再「乾」升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513

廣藥紅罐王老吉之花將會凋謝還是盛放? 山頂洞人投資手記

http://sddr2010.blogspot.hk/2012/09/blog-post.html
自今年五月至今,廣藥能否運營好紅罐王老吉,市場一直有爭議。最近,據說連在合併重組的股東投票會中,也有與會者質疑廣藥的紅罐鋪貨能力和產能。近兩三個交易日,廣藥A股價持續下挫,跌穿了上一次的調整低位,看看東財網廣藥吧的小散的留言,就知道怨氣有多大。

理性投資的最大基石之一,還是集合可用資料對企業的發展和盈利前景進行評估吧。

先看看產能。

經過六月至八月的沙塵滾滾、如煙似霧、迷離莫測其真,現在,廣藥的一些企業發展因素倒是相對較明朗化了。而一直含羞答答,不願以全面貎示人的廣藥紅罐王老吉產能,也有了較明確的公開資料(希望廣藥的高層不要再發放太模糊而足以誤導人的數據了,不然在下可能要動用中指了^-^)。

且簡單搬弄一下「數據」。



最新數據


2012年:
較早前個人比較樂觀,受到了一些偽造資料的誤導。目前粗略看,估計本年的紅罐銷售量和淨利率難寄厚望。

代工
據吳長海透露,目前每天產能接近40萬箱,實際約30多萬箱,每月近1000萬箱。而據國信證券七月中的報告,當月的產能約為每天20萬箱。從今年6月至12月,我亂估,各月每天產出箱數分別依次約為2萬、20萬、25萬、30萬、31萬、32萬、33萬,假設11月底前產出的85%可在終端售出,12月的10%可在終端售出並能入帳,合計約售出30乘以122.3萬(以每月30天計)箱,即3669萬箱,每箱24罐,以不含稅每罐2.5元計(引用國信證券的計法),折合2012年能入帳的銷售額約為22.014億元人民幣。

借道白雲山線
每月產能30萬箱,十月投產。假設10月至12月共銷售45萬箱,折合2012年能入帳的銷售額為0.27億元

合計
2012年入帳銷售額約為22.284億元。雖然前期開支很大,但是面子問題,而且看中績,似乎已經開始在綠盒方面「做功夫」,也許紅罐能「做」個5%的淨利率?即貢獻約1.1142盈利?
假設廣藥2012年除紅罐以外的原有業務能貢獻約4.1億元的盈利,加上近1.1142億元的紅罐盈利,或合計利潤約5.2142億元人民幣,以8.11億計,每股港幣盈利$0.78左右。

2013年:
若說2012年的盈利對於評估廣藥的價值作用不大但可能影響其短線股價走勢的話,那麼,2013年的銷售和淨利率預期將能直接關涉到#874今年最後一兩個月和明年全年的股價表現了。

代工
假設全年每天產能平均達到38萬箱每月1140萬箱,再假設該年11月底前產出的80%可在終端售出,12月的10%可在終端售出,合計全年約能售出1.0032億箱加0.0114億箱,即1.0146億箱,每箱24罐,以不含稅每罐2.5元計,折合2013年能入帳的銷售額約為60.876億元人民幣。

白雲山線
假設期內會略作擴建或增線?產能達到每月40萬箱,假設全年共銷售320萬箱,折合2012年能入帳的銷售額為1.92億元

泰州線
號稱年產能約3.3億罐,產值約10億(應是以每罐含稅出廠價3元算)。投產日期未明,估量或在明年年中?以能在終端銷售1億罐算,折合2013年能入帳的銷售額約為2.5億元

合計
以上三組合計入帳銷售額為65.296億元。假設有一定的價格戰,但由於規模擴大,一定程度抵銷尤其像廣告等開支後,可得約10%13%之淨利率,我取11%,則或能全年貢獻7.18億元。假設除紅罐外原廣藥業務的盈利為5.04億元(增長動力來自狂犬疫苗和綠盒),則全年盈利或達12.22億元,折合港幣每股盈利約$1.838。又假設明年跟白雲山能通過所有程序得以合併,股本達12.91億之數,又假設今年白雲山盈利為4,明年為4.8,則新廣藥的總盈利或達17.02億元,折合每股盈利港幣為$1.6。若綜合醫藥和快消業務,給予保守的16倍市盈率估值,則大概為$25.6,若有人願意給予20倍市盈率估值,就是$32了。

2014年及以後
紅罐代工產能或許不會明顯增加,因為泰州線、白雲山線已成熟運營,加上2012年年底至2013年期間,有可能再落實兩至三個地區的生產線,或許能在2014年年中前投產,而號稱年產能達10億罐的南沙線也可能在該年年中後陸續分階段落成投產。如此,該年的總產能有可能超過40億罐之譜,而2015年則可能達到50億罐之譜。而以50億罐之產量,大概15%18%的淨利率不成大問題了吧。而且,在這一年,綠盒業務該已能全面回歸新廣藥而獨佔其全部盈利了……



凋謝還是盛放?


上述推估的數據,可能準確,也可能非常脆弱。^-^

不是上帝,也沒有水晶球,一切只能摸著石頭過河,「見步行步」地掂量和推估。

可 見未來,加多寶涼茶是個最大的變數。紅罐裝潢權的爭奪和塵埃落定,背靠人物或機構的差異和角力,廣藥搞紅罐的營銷攻堅能力,消費者的背向,都是重要因素。 廣藥紅罐王老吉能否或在何時可以擠佔涼茶市場的半壁江山,不易說。廣藥的大南藥、大健康計畫,能否全面順利實施,能否有效地整合資源、節省成本,狂犬疫苗 業務能否再急速擴展,乙肝疫苗的試驗進展,華佗再造丸有沒有「發大達」的戲,白雲山品牌能否持續創造輝煌,都能直接影響市場往後數年對廣藥或新廣藥的估 值。

現在,紅罐王老吉這株花實際上已長出了蓓蕾……花色如何花姿如何,天色仍有點暗,未看得很清……這也是大概投資市場暫時不敢很樂觀的緣故吧。

粗略看,個人還是保持審慎樂觀。

有一些有趣的想法和計算值得提一提:

1.      若以6月至9月中算,若我得到的資料是靠譜的話,實際上流出市面和存在經銷商倉庫裡的紅罐王老吉,很可能合計不足5億罐,若光以流出市面的算的話,數字自然更小。同時,加多寶今年年初以來狂產,若以6月至9月中綜合看的話,可能壓在經銷商和流出市面的至少20億罐,若以今年前九個月算的話,很可能40億罐, 而且它在市面的滲透率是相當強勁的!又同時,若許多紅罐王老吉一出市面就給消費者幹掉的話,那麼普羅消費者確是很難「遇見」和買到廣藥紅罐的,加上鋪貨不 全面,滲透率未深,那麼股東們根據表象,質疑廣藥的產能和營銷能力,是很自然的事。但若廣藥最新的數據是真確的話,其實過去數個月一般民企乃至大部分國 企,的確都沒辦法做到過去廣藥所做的功夫。那問題在哪裡?主要仍是時間……
2.      廣藥近幾個月向公眾披露的數據和訊息相當讓人光火。當年張化橋新任深控的財務官時,馬上認 認真真向投資者「曬冷」,惟恐投資者不瞭解深控的底蘊。而廣藥會聚了國內多少投資者和輿論的注意,卻一直以來黑紗罩身,其集團官網的資訊何其多,但能完全 釋解股東問題的資訊卻是一波一波的來,來了,又不足夠,任由不同報章你抄我我抄你,數據時常不盡不實,又多人胡亂評論,真他媽的不知是真做得不到家還是有 意讓某些人玩「蠱惑」!況且明年的年產能已達35億罐之譜,以扣稅後的出廠價計2.5元一罐也已達85億以上的產值或潛在入帳銷售額(當然不可能全賣掉),居然有高層向報章說明年以終端價(約4元一罐)計銷售目標為60億元,那麼另外產出的近一半紅罐難道都壓在倉庫和工廠裡等發霉嗎?
3.      近兩個來月逛東財廣藥吧,真是光怪陸離。狂妄自大胡吹亂說傻兮兮者多(本想撰文對這些人的投資心態和能耐剖析一下,但發現太無聊太低能,遂放棄),卻罕見真正思慮圓熟能真正運用理性來投資的人(比熊貓還要少),真難怪國內A股市場神經兮兮、古靈精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825

DJIA短期調整將會出現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3/05/djia.html
2013年1月12日,拙文《休養生息 勵精圖治》曾指出「⋯倘若美國總統奧巴馬要奉行休養生息勵精圖治國策,對外必須減少用兵,當然亦包括包容共匪和平崛起。對內便是尋找經濟増長新亮點,其中最實際的是傚法共匪透支天然資源開發新能源以改善經濟⋯。」據說近日敘利亞政府軍對反政府武裝份子使用化武,但美國總統奧巴馬已斷然拒絕介入敘利亞內戰。筆者認為美國總統奧巴馬方向正確,難怪2013年5月8日DJIA升87.31點,收15,056.20點,美股可謂牛氣衝天。
2013年5月8日這天DJIA的RSI高見64.09,以保力加通道(Bollinger Band)看DJIA短期見頂。短期回調會先試14,700點,跌破再試14,500點便應有反彈。同日恆指升132.00點,收23,047.90點,但成交僅得港幣567.34元。同樣地以保力加通道(Bollinger Band)看恆指亦似乎見頂,未來一星期有機會回試22,000點。
執筆之時恆指升168.86點,報23,215.95點。筆者擔心下午三時A股收市而歐美開市時恆指會否出現回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480

LME規則變局將會導致有色庫存拋售潮?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0096

華爾街見聞最近報導:

摩根大通和高盛正在尋求出售它們的金屬倉庫,這距離它們充滿爭議性地進入這個行業只有3年的時間,恰好LME正計劃修改的庫存規則很可能降低了該業務的吸引力。

這兩家美國的銀行在2010年進入了這個小眾的倉存業務,當時金融危機後的囤積庫存已經引起了倉存企業的蓬勃發展。然而,當金屬用戶開始抱怨倉存企業正在利用倉存系統的瓶頸從扭曲價格中獲利,這些倉庫的所有權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大部分的金屬期貨曲線仍然存於期貨溢價,所以如果過去銀行業明確地建議購買庫存業務,利用存儲並在遠期出售策略獲利,那麼現在看起來,它們開始剝離倉庫的權益在時間點上有點矛盾。

有分析師認為,銀行業的退出是受到了LME決定解決史無前例的倉庫排隊現象所驅動的——這與庫存爆滿有關。這些現象已經開始損害倉庫所有者和LME體系本身的聲譽。規則改革的推遲一直是倉庫所有者利潤的來源,因為它們會持續收取租金,直到金屬庫存真正地離開倉庫建築。改革拖延得越久,它們收取的租金就越多。

然而,LME正在尋求阻止這種逐利行為,這將可能導致倉庫的利潤能力受到嚴重衝擊。

金屬行業可能還有更多的事情將要發生。

金屬行業消息源表示,行業參與者的另一個壓力點是,LME即將轉向內部清算。

鑑於一旦交易商被迫只能通過LME進行金屬的清算,邊際成本將會加倍,這很可能會衝擊那些參與存儲並在遠期出售策略投資者的利潤水平。

通過LCH.CLearnet清算,一般是容許大型參與者,對其與其它參與者建立的一系列不同的大宗商品、互換和衍生品進行淨值處理,但現在基礎金屬的頭寸將被剔除出淨值處理的範圍。這不單會導致在LCH.Clearnet的未結清頭寸抵押品需求上升,還會增加在LME金屬頭寸的新抵押品需求。

以上的變化可能足以限制黑色庫存和存儲並在遠期出售策略的盈利能力,就算期貨價格曲線繼續維持期貨溢價。

這會導致什麼結果呢?

根據我們的消息源結果將取決於這些交易的本質。然而,在很多例子中,正是金屬生產企業自己把產品折價出售銀行,這樣在需求萎靡的經濟環境中增加自身的現金流入。這些金屬一直被銀行儲存在倉庫中,未來2-4年通過回購重新賣給有時可能是相同的生產企業。

通過「堵塞」倉庫,越來越多真正的金屬終端消費者已經被迫繞過LME的庫存系統,直接找生產企業了——在那裡它們將不得不在LME報價的基礎上支付一個溢價。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個機制讓每個人都感到滿意(除了終端消費者)。但只有回購義務能在存在盈利溢價(期貨溢價)的背景下不斷展期,這個策略才能一直持續下去。

但現在,據我們所知,一些生產企業已經選擇通過在市場上出售產品來逃避回購的義務。這已經導致市場承受了一大批沒有對沖的產品供應,而這又相應地衝擊了現貨價格。

如果因為邊際成本高於收益,造成銀行不能繼續往前展期這些對沖頭寸,同時「堵塞的」庫存不能再提供新增的租金收入,現在整個機制的盈利能力將會改變。

如果發生這個情況,當現有的庫存消失,很容易預期,要麼基礎金屬價格進一步下跌,要麼基礎金屬期貨合約的期貨溢價狀況進一步加劇,甚至可能再次回到超級期貨溢價的境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319

也許很快,我們的銀行將會這樣運行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337.html

1,80%的普通零售客戶,在發現他們或許需要金融服務需求後,首先通過金融門戶服務超級搜索引擎,在他們的互聯網接入終端上,搜索和確認可以匹配他們需求的最佳銀行方案。籍由搜索引擎鏈接該銀行的超級網銀接入端口,客戶的需求很快通過網銀通道完成交易。

2,20%的高端零售客戶,在發現他們需要金融服務需求時,將首先聯繫他們的私人財富顧問。財富顧問將承擔超級搜索引擎的作用,負責將客戶的需求整理後,向所有銀行間的私人銀行部門詢價撮合。完成撮合後,財富顧問將私行最佳解決方案通過互聯網傳送回客戶,由客戶完成交易。

3,銀行的零售和批發客戶經理,將每天根據預約計劃,手持「單兵業務終端」平板電腦,上門拜訪客戶,受理客戶所有需要「點對點,面對面」解決的需求。客戶經理將客戶的需求輸入「單兵終端」,加密傳回本行網銀前置機服務器,經身份確認和直接交由本行清算系統完成清算交易。

4,所有客戶的存款利率報價需求,客戶經理經由「單兵終端」接受總部(總行或分行)當天利率授權報價。在完成存款利率報價撮合後,客戶的存款經由其本人的「BANK APP」軟件或客戶經理的「單兵終端」完成轉帳清算交易。

5,所有零售和小微客戶的貸款需求,客戶經理經由「單兵終端」,將客戶的申請材料經過現場審核後,全部以數據庫形式,影像文件形式和視頻錄音文件傳回總部前置機。總部前置機系統將上述文件全部轉換為後置貸款審查數據系統。銀行後台盡職審查人員完成數據審批後,於兩小時後給出審查批覆。客戶經理根據批覆,在客戶現場完成貸款放款所有授權簽約和鑑證手續。

6,銀行的客戶經理,每天營業終了,將通過「單兵終端」打印出當天的所有交易流水和本人截至當天的資產負債表並獲取績效考核打分以及基於該打分應獲取的當年累計薪酬額度。

7,銀行總部的資產負債人員,根據全行當天的資產交易頭寸情況,確定當天的隔夜負債交易策略,包括拆出頭寸活買入CD,用於滿足資負率,貸存比,流動率和充足率等監管比率。

8,銀行總部的金融市場部人員,根據全行當天的資產買入情況,通過券商將部分信貸資產打包成證券化交易產品,於次日通過交易所在機構和個人市場掛牌出售,以實現資產負債表平衡和利差利潤鎖定。

猜一猜,上述這些預言將在幾年時間內發生?哪些銀行的人員和機構將消失?哪些工作機會將出現藍海機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711

500家手游渠道亂象 渠道競爭正在加劇?未來渠道聚合將會產生什麼機會?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1736.html
這兩年手游市場狂熱,數據顯示,去年光iOS周排名前1000的遊戲就多達10478款,正所謂「渠道為王」,開發企業或發行商不依靠渠道分發,要想成功基本只能靠成本和機緣。

隨著渠道話語權加重,渠道之間的競爭也在迅速拉開,儘管據CNNIC調查數據,手機遊戲用戶的下載渠道還較為分散,手機遊戲下載市場尚未出現寡頭壟斷的局面,但是市場的亂像已經讓人難以招架。

一、渠道入口多樣化

誰才是手游渠道第一,業內始終沒有定論的原因是因為手游渠道很難選擇一種衡量的標準,以騰訊為例,騰訊的渠道入口包括了QQ瀏覽器、應用寶、QQ遊戲大廳、QQ遊戲官網、聊天工具(QQ和微信)、QQ空間、朋友網(客戶端和網站)、騰訊手機管家、騰訊手遊樂園、騰訊微博等。相比之下,UC渠道去扣主要依託於UC手機瀏覽器首頁設置的遊戲產品入口,360手機助手則依靠PC端+移動端的第三方應用市場。由於大渠道各自分別擁有大量用戶,因此市場佔有率差別無法判斷且存在很大重合。

二、開發+自研

騰訊在微信內開啟應用內平台後,渠道分發能力又有大幅提升,但是微信渠道至今發佈的還都是騰訊自家的遊戲,其中《節奏大師》和《天天跑酷》的原創性再次引發了業內質疑,騰訊副總裁程武曾宣稱,騰訊不排除收購一些成功的移動遊戲開發團隊或者他們的遊戲。這不禁令人想到騰訊最令人咬牙卻又無奈的策略,看中就收購,不從就抄襲。

渠道對自家遊戲絕對優先的態度讓開發者也十分惱火,記者調查,業內有不少人認為,渠道涉足手游領域擁有絕對優勢,但對於開發者來說,渠道的進入將吞食大量市場,擠壓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或許對整個行業造成不良影響。

三、資本過於狂熱

手游市場的狂熱促使手游渠道正在轉變為新的資本熱點,百度19億美金收購91無線後,機鋒也以3億的價格被A股公司愛施德收購,相關人士透露,儘管很多人為機鋒的相比之下的低價而扼腕的時候,機鋒高層卻十分欣欣然。據瞭解,受大渠道競爭的擠壓,中小渠道市場份額下滑十分明顯,甚至很難搶到優質手游產品首發權,手游渠道向頭部集中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現在其他不少中小渠道也在積極尋求買家。

四、刷量現象嚴重

在很多渠道中,都存在不同形式的刷量現象,一些渠道商為了顯示應用活躍度,吸引用戶下載,或者與其他渠道比拚下載量,刻意刷高下載次數,在市場份額不超過7%的百度手機助手中,微信的下載量甚至達到5億次!中國微信用戶加起來都無法達到這個數字。

種種跡象表明,用戶正在逐漸向幾個大渠道聚攏,市場正在從爆發期趨於成熟。未來手游渠道將圍繞優質產品及核心用戶展開競爭。

優勢產品的分發能力將左右渠道的生存空間。據EA高層透露,蘋果曾許諾重金希望延緩《植物大戰殭屍2》的運營進度,推遲安卓版發佈,蘋果都尚需付出成本換取優越感,可見優質產品對於渠道的重要程度。

在單款優質產品分發能力上,360手機助手和騰訊都比較強,據瞭解,騰訊《天天愛消除》iOS+Andriod兩個版本在頭3天的累計下載量約為2000萬次,從量級對比來看,360手機助手在Android優質產品的分發能力上並不弱於微信,不久前,《植物大戰殭屍2》在360首日的下載量達到了700萬,36小時達到1000萬下載,突破了全球行業紀錄,業內人士認為,考慮到微信遊戲中心並非是一個開放的平台,360手機助手有望衝擊第三方渠道的全渠道第一。

其次,渠道的核心用戶將決定渠道的話語權,優質渠道能夠提供足夠的用戶轉化率,為開發商帶來足夠收益,而不是僅靠下載量作為評判標準,據內部消息透露,《憤怒的小鳥》由百度三大平台獨家首發首日激活僅2萬,而頁面顯示下載量則達到了100萬次。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差不多有近500家手游渠道,中國手機遊戲平台的行業集中度仍然較低,市場份額較為分散。混亂的市場也正預示著手游渠道正在逐漸聚合。未來,渠道市場將逐步走向成熟期,朝良性競爭方向邁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798

傳統商業未來將會有四個走向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4991.html

如今的傳統商業,正面臨著雙颱風的襲擊,一個颱風是不景氣的經濟形勢,一個颱風是電子商務,和陸地上來得快、去得快的颱風不同,傳統商業面臨的颱風襲擊可能要綿延數年之久。這場颱風來的並非毫無徵兆,08年開始的金融風暴是一個信號,2011年的雙11也是一個信號,只是許多企業忽視了這些信號,以為這只是暫時的天氣。最近的跡象顯示美元資產開始大量回流美國,對於中國來說,尤其是對於房地產行業來說,這不是一個好消息。過去十多年過度依賴房地產形成的病態經濟體系,如果處理不當,非常有可能引發劇烈的動盪,這是另外一個話題。

在經濟不景氣和電子商務的雙颱風衝擊下,未來商業可能存在以下幾個變化:

1、顧客對於品牌的過分迷戀會減弱,在追求個性化的同時強調性價比,這裡有幾個因素影響:

經濟的原因,這個因素非常重要,在我看來,優衣庫在日本的崛起,和日本經濟多年的不景氣有密切關係。作為線上銷售額最大的服裝品牌,韓都衣舍的定位,在我看來和優衣庫有著異曲同工的地方。

人群更替的原因,相對於從小經濟條件比較差的60、70後消費群,80、90後在相對豐裕的經濟下成長起來,他們的審美會更加個性化,過度迷戀品牌和跟風的行為都會減弱,對於品牌的追求更多偏向個性而不是高端。

傳統渠道高毛利的死穴,現有知名品牌大多是成長於傳統商業體系下,由於身處環節多、成本高的傳統流通體系,品牌運作離不開高毛利的支撐,在出廠價格的基礎上,動輒3-5倍以上的加價,成為傳統商業常見的現象。當越來越多顧客發現可以在網上用低得多的價格買到同樣品質的產品,這些品牌必然會面臨巨大的市場壓力。

2、線下渠道和線上渠道逐漸融合,大部分品牌的線下加價率會縮小到3—3.5倍左右(以出廠批發價計算),從而和線上基本一致。線下渠道銷售的功能減弱,展示、體驗、服務、引流的功能增強。

這裡特別提一下蘇寧,未來在線上線下一體的商業環境下,能夠和淘寶系抗衡的,也許不是京東而是蘇寧。雖然它沒有百貨的經驗,可能要經歷一段時間的試錯,但是非常可能成為國內整合線下、線上資源最成功的一家平台型企業,因為:

蘇寧對於轉型非常堅決,這在傳統商業巨頭裡沒有第二家,這個先機未來會被證明有多麼重要。

蘇寧線下龐大的網點資源,幾乎沒有一家百貨類公司可以比擬,淘寶、京東等線上平台就更無法與之競爭。說到這一點,我猜測未來會有線上平台和線下百貨公司的深度合作甚至是合併、收購,拭目以待。

蘇寧在服務環節上,一直做的不錯,這是線下與線上融合的重要紐帶,蘇寧開放平台如果能強化這一特點,會對其的成長大有幫助。想一想以服務而不是火鍋出名的海底撈,就知道國內的顧客對於優質服務是多麼的在意。

3、新商業體系下品牌商的管理核心從營銷、渠道走向供應鏈、數據化運營。傳統品牌的運作模式基本是「想概念、砸廣告+廣招商、建渠道」,而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競爭將回歸到產品本身,如果沒有強大的供應鏈支撐,在反應速度、產品品質、成本控制幾個方面就不可能佔得先機。

同時,運營的涵蓋面將大大拓展,如果傳統渠道下的運營偏向店舖終端管理的化,新商業形態下的運營將偏向數據化管理,企業所有的經營行為都將以可以量化的大數據為核心,從選款、美工、推廣到售前、售中、售後,所有的經營決策都將以數據為核心,包括歷史數據、測試數據、競爭對手數據等等。

4、新商業體系下企業管理架構的變化,由於顧客個性化的需求增加和未來流行趨勢的週期縮短,會導致大品牌越來越難滿足大量的顧客群體,拆分成大量子品牌來運營將是大勢所趨。未來的品牌型企業將會形成三層的金字塔機構,最上面一層是企業的管理中樞,集結著職能部門,第二層是供應鏈管理中樞,負責在整個企業的供應鏈資源整合與分配,第三層是子品牌運營團隊,會由許多各個子品牌的運營團隊獨立運轉。

在電子商務和互聯網驅動下的新商業時代,任何過遠的預見都將是件困難的事,但是為了指引我們看的更遠,我們又不得不做一些長期的預判,以上所有的觀點不求正確,只期望對看到的人有所啟發。

新的商業時代,看錯不可怕,不能快速試錯才可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3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