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商務部開展滴滴優步合並反壟斷調查 兩次約談滴滴

9月2日,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在商務部例行發布會上回應滴滴宣布與優步合並事項稱,滴滴優步合並未向商務部申報,目前,商務部已對滴滴優步合並案開展反壟斷調查,兩次約談滴滴出行,要求其說明交易情況、未申報的原因,提交有關文件、資料。

沈丹陽說,2016年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與優步全球達成戰略協議,將收購優步中國的全部資產。8月2日,交易雙方履行股權變更登記手續,完成交割。此案此前未向商務部申報;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註後,亦有舉報人向商務部舉報該交易當事方未依法申報。

商務部正在根據《反壟斷法》、《國務院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經營者集中申報辦法》和《未依法申報經營者集中調查處理暫行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對本案依法進行調查。截至目前,商務部反壟斷局已經兩次約談滴滴出行,要求其說明交易情況、未申報的原因等情況,並按商務部提出的問題清單提交有關文件、資料。

沈丹陽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繼續依法推進本案調查工作,保護相關市場公平競爭,維護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此前,滴滴出行高調宣布與Uber全球達成戰略協議後,滴滴合並優步中國。而這起並購案是否面臨反壟斷審查成為輿論焦點。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曾在例行記者會上對此回應稱,目前尚未收到滴滴和優步中國相關交易的經營者集中申報。

沈丹陽當時曾表示,按規定,凡符合《反壟斷法》規定申報條件和《國務院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中申報標準的,經營者均應事先向商務部申報,未申報的不得實施合並。

按照《反壟斷法》規定,是否違法看的不是壟斷狀態而是壟斷行為。根據《反壟斷法》,如果一家公司市場份額超過二分之一,或兩家合並後超過三分之二,會被推定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根據易觀智庫最新發布的《中國專車市場趨勢預測報告》顯示,2015年滴滴專車、Uber與神州專車始終占據行業三甲位置,四季度三者服務訂單量占比分別為79%、8.7%和7.8%。用戶覆蓋率,滴滴專車在去年四季度活躍用戶覆蓋率為84.2%,Uber為1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056

廣東一年不到兩次修正計生條例 五種情況可生三孩

廣州即將實施的生育新政關註到眾多再婚群體的需求,根據《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正案(草案)》(以下簡稱修正案草案),五種可以再生育的情況四種涉及再婚群體。27日下午,廣東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28次會議聽取省政府關於修正案草案的報告。該修正案草案將於9月29日進行表決。

五種情況可再生

2015年12月30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全票通過了新修訂的《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廣東省成為全面二孩政策公布後全國第一個完成計劃生育條例修訂的省份。但其對於何種條件生育二孩沒有做詳細安排,除明確因子女死亡無子女的和因子女死亡只有一個子女的這兩種情況可再生育一胎子女外,只是籠統地說,可以再生育的還包括“其他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再生育條件的情形。”

該條例修訂後,廣東省的再婚群體代表多次到廣東省衛計委陳情,希望能考慮到再婚群體的特殊情況,為其再生育提供公平的政策環境。此次修正是廣東省不到一年內第二次修改《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此次修正案草案的亮點之一是明確了可以再生育的五種具體情況。這包括:

1 已生育兩個子女的夫妻,經地級以上市病殘兒醫學鑒定組織鑒定,其中一個或兩個均為殘疾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現醫學上認為可再生育的,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2 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未生育,另一方生育一胎子女,再婚後生育一個子女的,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3 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未生育,一方生育兩個或兩個以上子女的,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4 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生育一個,另一方生育一個或兩個子女的,可以再生育一胎子女。

5 再婚夫妻的再生子女,經地級以上市病殘兒醫學鑒定組織鑒定,其中一個或兩個均為殘疾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現醫學上認為可再生育的,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產假延長50天

2015年修訂的《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三十一條規定,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享受三十日的獎勵假,男方享受十五日的陪產假。按照這一規定,廣東省職工產假最少為128天,包括98天順產假和30天計生獎勵假,剖腹產等難產的情況可增加30天,即158天。

修正案草案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延長了合法生育的獎勵假期,以提升新出生嬰兒照顧水平,進一步鼓勵廣大群眾積極執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具體做法是,在結合廣東實際並參考外省規定後,將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獎勵假,從30日延長至80日。這樣算起來,廣東省職工產假總量最少將為178天,特殊情況可享受208天的產假。

此外,修正案草案還明確取消對絕育疏通的行政審批,只要符合再生育條件,此前采取絕育措施的均可自行疏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007

ofo如何在兩周內搞定兩次巨額融資,他們做對了什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6/1010/159130.shtml

ofo如何在兩周內搞定兩次巨額融資,他們做對了什麽?
經緯創投 經緯創投

ofo如何在兩周內搞定兩次巨額融資,他們做對了什麽?

9 月 26 日,宣布獲得滴滴出行數千萬美元級別C1輪戰略投資。10 月 10 日,“ofo 共享單車”宣布完成 C 輪融資,金額為 1.3 億美元。

10 月 10 日,“ofo 共享單車”宣布完成 C 輪融資,金額為 1.3 億美元。此前,這個團隊曾於 9 月 26 日,宣布獲得滴滴出行數千萬美元級別C1輪戰略投資後;兩周後的今天,他們完成了 C2 輪融資,由 Coatue 、小米、中信產業基金領投,經緯、元璟資本、Yuri Milner 以及滴滴、金沙江等早期投資方繼續跟進。

這是非常非常讓人震驚的效率,與此相呼應的是他們的增長速度,在一年內他們從日訂單量 200,迅速地突破 50 萬……也許你想知道,他們究竟在想什麽,又做了什麽?而作為滴滴出行的投資人,經緯在這場交易中的角色如何?

以下這篇文章,或許能給你一些答案。與往常的“低調十問”不同的是,我們同時在這篇文章中采訪了 ofo 創始人和經緯的投資人,以求給你提供更多的細節。

我們深知一家公司的未來源自他們自身,但本文從事件邏輯編排的角度出發,我們的十問十答先從經緯創始管理合夥人徐傳陞開始。以下,Enjoy:

Questions For 徐傳陞

640.webp (19)

▲徐傳陞,經緯創始管理合夥人

01.作為投資人聊聊這次融資的細節吧,畢竟大家最近都挺關註這事。這麽短時間做了兩輪融資,什麽時候啟動的?有沒有一些有意思的細節可以分享?

徐傳陞:大概是三周前,戴威開始跟程維和柳青深度交流。此前滴滴也一直在思考,“最後三公里“的交通解決方案,因為專車和出租車實際上是在三公里這個距離以外的出行解決方案。

滴滴團隊非常認真地思考過,是自己投入呢?還是說去尋找一個新的團隊?然後滴滴和 ofo 的戴威交流下來,談得非常好,所以兩周內就敲定了投資。對於滴滴來說,他們首先是認可 ofo 團隊,ofo 充分地在思考如何更好地為客戶服務;同時,滴滴也認為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歸納到自己的團隊里面去做,他們選擇通過尋找 ofo 這樣的團隊,形成良好的合作和互動。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 ofo 融資非常順利。我們同時介紹的其他投資機構與 ofo 去交流,大家都已經對這個市場和“玩家”有了充分的了解。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投資機構仍然迅速地表示出對 ofo 團隊的認同,並且決定陪伴他們成長。所以大家才會看到短時間內 ofo 的融資動作是非常快的。其實這個結果更多是時間流程的原因,有些投資機構是在走流程,當然滴滴做出的決定也是驅動力之一。

640.webp (20)

▲ofo 團隊

02.對於 ofo 來說,融資節奏是否很重要?為什麽?投資人扮演的角色是什麽?

徐傳陞:其實現在“最後三公里”的解決方案,全國都是一個非常初級的狀況,沒有系統性的服務商。根據 2014 年數據,全中國有 142 個城市人口超過百萬,6 個城市人口超過千萬。

出行需求是高頻的、日常的需求,所以我們認為從融資節奏上應該迅速,這樣能夠快速廣泛布局。這次的融資完成之後,ofo 現在已經有非常充裕的資金,針對這些大城市去做布局。

對於經緯來說,我們對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楚,一個公司成與不成 99% 都在團隊本身。投資人的作用是他們背後的軍師,輔助他們去做好運營和執行——運用我們的經驗及思考,幫助他們去做一些戰略上的討論和梳理;同時,給他們提供高效優質的投後服務,幫助他們找對人,找到錢,打好仗。

03.因為你也曾參與過中國出行領域此前的一系列大戰,覺得那個時候和現在有沒有一些相似點? 

徐傳陞:以專車和快車為例,2012 年之後的這幾年,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ofo 則是在 1 年的時間里,把日訂單量從 200 單做到了 50 萬單。過去的專車快車,現在的 ofo 都是經歷著高速的增長,這個勢頭是類似的。

對於出行領域來說,非常講究密度。像滴滴出行,每天是千萬級別的下單量,去年的數據是覆蓋了全國 300 多個城市。只有你達到這種密度,才能真正地為全國用戶提供一種日常又高水準的服務。

而自行車共享領域,如何落地到足夠多的城市,實現高密度覆蓋,又如何把服務和體驗做好,這都是非常講究的。

那麽怎麽推廣市場,怎麽發展,怎麽做好運營保證用戶滿意度,這中間有許多的地方是共通和借鑒的。

也是因為經歷過出行領域的高速發展,所以我們對 ofo 非常認同,他們面向的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

所有優秀的創業公司,核心都是要以用戶為本;第一,怎麽把用戶體驗做到最極致?第二,如何讓他們願意反複地使用你的產品?所以歸根結底,服務做到最好,其實就是最核心的,其他的都是次要的。只要選擇了正確的方向,能夠細心用心地做好用戶口碑,用戶就會一直使用你的產品,公司才能持續健康地發展。

Questions For 戴威

640.webp (22)

▲戴威,ofo 共享單車 CEO

04.這些錢ofo想怎麽用?

戴威:第一,團隊建設,我們需要也願意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加入 ofo 團隊;

第二,軟硬件升級,ofo 會加強研發,我們會投入更多的資金到整個自行車研發中去,我們需要提供更智能更好的自行車服務。目前行業內有硬件做得比較好的公司,這點值得我們學習;

第三,戰略布局,繼續擴張業務,ofo 會投入更多的車輛來提供服務,實現高密度投放。

640.webp (23)

05.能不能說說你們團隊? 你覺得你們擅長什麽?

戴威:ofo 是一個年輕有活力的團隊,大家敢想敢幹,只要能夠給用戶提供有價值的服務,我們都會不遺余力的去投入,去努力。我們敢於去解決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總體來說,我們是一個拼勁十足的團隊,有想像力,有創造力。

我們最開始是做騎行旅遊項目,那是我們熱愛的東西。當時想轉型的時候,沒有任何人支持我們的想法,做無樁共享單車,這肯定是不可能的,因為全世界看不到任何的案例,也沒有任何一個模式可以參考。

當時我們內部商量,做無樁共享單車,會不會更方便用戶使用?得出的結論是,只要能讓用戶方便,我們就決定要試一把拼一把,於是找天使投資人借了100 萬去驅動這個事情。其實我們冒著很大的風險,但是只要我們認為這個事情對用戶有價值,就要勇敢地去做。

640.webp (24)

06.你覺得 ofo 最區別於競爭對手的是什麽?為什麽選擇從學校開始?你們覺得這樣再進入城市容易,還是反推回去容易? 

戴威:ofo 從來不生產車,我們連接車,我們連接用戶需要的車。ofo 選擇從校園起家,是因為去年的時候我們還是學生,校園是我們最熟悉的場景。

ofo 更方便、更好騎、投放密度更高,在運營和產品上是更受歡迎的。進到城市以後,這些同樣會打動用戶。提供更輕便好騎的車,我們認為這樣更符合用戶需求。

“學校更封閉,城市更開放”這個論斷並不準確——從出行的角度,沒有人會把自行車從北京騎到河北作為一種日常通勤方式。城市內的出行也是相對封閉的,只是放大版的校園——把 1000 千平方公里的範圍當做封閉區域,比如北京的五環內或者是六環內,本質上是一樣的。

終歸來說,投放密度高,單價低和騎起來舒服方便,是核心的用戶訴求。

640.webp (25)

07.之前我們發過一個報告,你們掌握了 100 萬學生的日常,將來會基於此再做什麽嗎?你們到底能掌握他們到什麽程度?

戴威:未來肯定是數據時代,數據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掌握了用戶的性別、年紀、用車習慣等,但整體的數據維度和量還有很多發展的空間。

在這些數據的基礎上,我們會擴大和加強數據收集、分析及挖掘,在未來更多地去發現這些數據的寶貴價值,也能有更加精準的指導意義。

640.webp (26)

08.你對 ofo 目前的表現打幾分?哪些地方你覺得最好?哪些是你最想要提高的?

戴威:如果 10 分是滿分,打 6 分吧。我們現在還是在給大家提供基礎服務的階段。目前只能說勉強及格,解決有車用的問題,這也是最多用戶關註的問題。

未來,我們要不斷地提升服務,優化軟硬件技術。未來會有更舒服的車,有更方便的找車方式,更多方便用戶使用的功能,都將在ofo平臺上實現。

我們永遠以用戶為出發點。每一個產品、每一個需求,我們都會討論。我們會設身處地地去想自己是用戶,會不會感到反感?或者說假如我們自己是用戶,怎麽讓我們最爽?

這是我們永遠的追求。我覺得我們到現在為止,堅持得還不錯。

640.webp (27)

09.創業到今天如果有機會讓你修正一個事情,你會考慮修正什麽?

戴威:目前還沒有。我覺得後悔的東西,都是應該後悔的——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我覺得這種小的後悔,是寶貴的。所以你讓我重新回去改,我還不想改。

我覺得這樣面對困難,解決問題,就是在不斷地成長,這種狀態是好的。具體到讓人後悔的事情,我覺得有肯定是有,但是相對這個意義就不大了。

640.webp (28)

10.你此刻最想說一句話是什麽?

戴威:說得矯情一點,從初衷到做事方式,我們都一直在貫徹自己很喜歡的一句話,並且是一步一步地實現它。這句話來自於燕京大學的校訓——“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務”。

我們能夠在服務用戶的這件事上邁出了第一步,未來我們會提供給用戶更好的服務。通過我們的努力,逐漸逐漸真地讓大家享受到更好的服務的這個過程,我覺得是非常幸福的,我們會更加堅定的往前推進,往前走。

經緯 ofo 融資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160

海外投資真不易 中英核電協議曾遭外方兩次變卦

經過3年的努力,中國企業已經簽下了英國欣克利角C(HPC)核電項目的最終投資協議。但這3年的商業談判卻異常曲折。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在這過程中,中國企業至少遭到了合作夥伴法國電力集團(EDF)和英國政府各一次的突然變卦。

10月9日,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在京舉行有關媒體見面會時,中廣核英國項目首席談判曹毅剛首次對外披露的一個細節顯示:此次中廣核與EDF及英國政府共簽署了81份協議,其中包括56份核心協議、12份非核心協議,以及13份政府性協議,總頁數超過3000頁。

回想過去三年,2016年9月29日,在出席中廣核、EDF與英國政府簽訂HPC項目最終投資協議儀式期間,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向央視等媒體表示“感受頗多”:“這個項目可以說是‘好事多磨’。”

據劉曉明介紹,這是有史以來,中國在英國最大的單筆投資,也是在歐洲最大的投資項目。

9月30日,中廣核董事長賀禹在英國《每日電訊報》撰文道:“我知道仍然有很多評論,其中的大多數是不準確和沒有依據的,質疑英國讓中國企業參與到核電這麽一個戰略性和敏感的行業是否明智。”

隨著上述項目協議的簽訂,中廣核開始了“挺進英倫”的第一階段。賀禹在撰文中引述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話說:“這不是結束,而是雙方核電合作旅程的開始。”

當地時間9月29日,中廣核、法國電力集團(EDF)在倫敦正式簽署了英國新建核電項目一攬子合作協議,與英國政府同步簽署了欣克利角C(HPC)核電項目收入及投資保障等政府性協議

法方突然變卦

中廣核在國內擁有最多的在運核電機組,目前有18臺運營機組,裝機容量1930萬千瓦,占中國大陸核電裝機總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作為國內最有錢的核電企業,過去幾年,中廣核一直在海外尋求投資機會。2012年,該公司曾聯合法國核電巨頭阿海琺參與競標英國Horizon核電項目,但最終中標的是來自日本的日立公司。

中廣核沒能在Horizon項目中走到最後的一個原因是,它選擇了提前退出。業內人士後來分析,當時參與競標該項目的,還有中國另一家核電企業——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下稱“國家核電”),為了避免惡性競爭,他們最後都撤出了該項目的競標。當時與國家核電聯合競標該項目的是西屋公司。

就在中廣核失去Horizon項目這個機會不久, 2013年初,英國Centrica公司受自身資金投入有限等因素影響,出售其所持有的NNB公司(EDF控股的英國新建核電公司)的兩成股權。Centrica的退出,使得EDF在英國開展核電項目所需資金變得緊張起來。EDF最後向中廣核提出了合作開發英國核電市場的建議。

很快,2013年4月份,中廣核和EDF起草了共同開發英國核電市場的合作協議。

中廣核官方公布的資料顯示,2013年10月17日,在時任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訪華期間,中廣核與EDF就在英國投資建設核電站簽署了投資合作興趣函。同年12月,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在造訪中國期間表示,歡迎中國企業赴英投資,支持中方參股甚至控股英核電建設項目。

2014年3月26日,中廣核與EDF在巴黎正式簽署《英國新建核電項目工業合作協定》,正式確認中廣核將參與EDF在英國擬新建核電項目的開發及建設,共同推動由中廣核牽頭的中方企業聯隊控股開發英國後續新建核電項目。

中國駐英前公使銜參贊周小明在9月份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憶,按照中廣核最初設想,與EDF的合作並不限於HPC項目本身,而是希望通過在HPC項目的基礎上,在另一個項目的合作中,由中方控股,主導開發。

“雙方在此框架下,艱苦談判一年多,幾近達成一致。(但)2014年5月,法電(EDF)突然變卦,提出到第三個項目才由中方主導開發,致使談判一度陷入僵局。” 周小明說,最終談判在凍結了兩個多月後才得以重新啟動。

此後,2015年6月,中法兩國政府在法國巴黎簽署的《關於民用核能合作的聯合聲明》表示,由中廣核牽頭的中方企業聯隊,將在英國3個新建核電項目的建設中與法國相關企業開展合作。

接下來,中廣核與EDF將繼續就HPC項目與英國政府進行談判。

欣克利角C核項目

英方突然延遲做出決定

一切還相對順利。2015年9月21日,時任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在訪華期間宣布,英國政府將為中國企業參與建設的HPC項目提供投資擔保20億英鎊。

一個月後,2015年10月21日,中廣核和EDF在倫敦正式簽訂了英國新建核電項目的投資協議,中廣核牽頭的中方聯合體將與EDF共同投資興建英國HPC項目,並共同推進塞茲韋爾 C(SZC)和布拉德維爾B(BRB)兩大後續核電項目。

根據雙方達成的共識,EDF將在總投資額高達180億英鎊的HPC項目占據66.5%的股份,中廣核牽頭的中方企業將通過通用核能國際公司占據33.5%的股份。其中,BRB項目將由中廣核主導、EDF參與,雙方在項目投資中將分別占據66.5%、33.5%的股份,並采用中國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

至此,中廣核參與投資HPC項目似乎已經不會出現任何的意外了。在上述投資協議簽訂當天,中廣核在官網上掛出的一則消息說:“中廣核挺入英倫首次在老牌核電強國建設核電站。”

消息稱,這標誌著華龍一號技術得到了歐洲發達國家的認可,中廣核將牽頭中國的核能供應鏈企業參與英國新建核電項目的建設。

但隨著特雷莎·梅在2016年7月當選為英國新一任首相,中廣核參與投資的這個項目開始出現了變數。7月29日,在EDF與中廣核即將就英國核電項目簽署最終投資協議之前,英國政府突然發布聲明,稱“鑒於這個項目對英國的極端重要性,英國新政府將對項目的所有組成部分進行了解,並在今年初秋做出決定。”

特雷莎·梅下令審查是為了評估三方面的顧慮:該項目的成本和未經驗證的技術,以及中資在一家將要滿足英國7%電力需求的電廠所扮演的角色。

在英國政府發布上述聲明之前,有關中資企業投資英國核電項目的質疑聲不斷在英國的媒體上出現。甚至在EDF內部,對於是否應該投資HPC項目,也存在不同的聲音。

經過一個多月的審查,英國政府最終發現,讓中國企業參與投資英國核電項目是“明智”的。9月15日,英國政府決定放行中國企業參與HPC核電的投資。

該審查曾一度在國內被認為是英國對中國企業的“特別”對待。不過,劉曉明在9月29日向央視等媒體表示,“在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上加強國家安全審查,我們自己也有,外國資本進入中國敏感領域也要進行審查。”“我對英國朋友說,我們是來尋求合作的,不是來找麻煩的。”

9月29日,中廣核、EDF在倫敦正式簽署了英國新建核電項目一攬子合作協議,與英國政府同步簽署了HPC項目收入及投資保障等政府性協議。這意味著HPC項目已經完成了所有必須的審批和商務流程,將實質性啟動。

中國核電企業一位內部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如果英國不繼續建設新的核電站,那麽英國未來將缺口20%的電力。“(這樣的缺口)是一場災難。”他說。

英國目前已有8座核電站的發電量占英國用電量的20%,但它們將在2030年前後到期退役。同時,英國的火電廠將在2025年前後全部關閉。HPC項目是英國20多年以來的第一個新建核電項目,一旦項目不能順利建成,將對後期的新建項目造成不利影響。

此外,上述核電人士補充說,不讓中國企業參與投資,巨大的財政風險對於英國來說難以承受。

這僅僅是開始

中國企業參與投資HPC核電項目的最終目的是,在未來獲得英國新建核電項目——BRB——的主導權。只有英國同意中方在BRB項目上使用中國核電技術,中國企業才有機會帶動國內核電設備的出口,實現核電真正的走出去。

第一財經記者從中廣核獲得的資料顯示,華龍一號是中廣核與中核集團共同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其安全水平與美國、法國、俄羅斯等世界主流三代核電技術相當。與這些國家的核電技術相比,華龍一號的經濟性更具優勢,是中國核電出口的重要選擇。

根據上述9月29日的最終投資協議,中廣核與EDF簽署最終投資協議等一攬子文本後,中廣核將正式向英國政府提交華龍一號“通用設計審查”,這是華龍一號落地英國的技術前提。中廣核表示“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完成”英國通用審計審查(GDA)。

對於中廣核而言,華龍一號一旦通過GDA,將產生良好的示範效應,更多國家會由此增強對華龍一號的信心。但華龍一號要想通過GDA並非易事。因為,即便是法國EPR這樣的世界上最先進的核電技術,通過GDA都一波三折,所耗時間超過5年。

EPR技術經過了英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反應堆設計變更。在10月9日的上述媒體見面會上,中廣核華龍一號GDA項目總經理毛慶說,GDA最主要是針對新建核反應堆設計通用安全性和環境影響進行評估,這兩個評估對象相當於汽車設計中“全系標配”的安全配置及其排放指標。GDA審查分為4個階段,周期長、難度大、投入大,目前,全世界有5種堆型申請了英國通用設計審查,只有EPR一種堆型通過審查,且花費了66個月的時間。

在通過GDA之前,中國某核電企業有關部門的總工對記者透露:“EPR在法國此前沒有審查出問題,但是在英國被審查出來了。”

同樣,在理論上被視為世界上最先進的西屋公司的AP1000核電技術,至今還沒有通過GDA。一位熟悉西屋公司的核電工程師對記者說, “西屋公司到了第二階段就放棄了”。該公司的資金現在非常緊張,根本無力承擔該技術的第二階段工程驗證所需費用。

“英國政府很樂意推動GDA認證,該認證時間長,費用高,對於其核安全審評及核電環境評價產業而言是一筆不小的投入,可以極大地平衡相關維系開銷。” 這位工程師認為,這對英國核工業來說就像是一棵“搖錢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384

經歷兩次世界大戰與分裂合並 卡爾蔡司何以長青170年?

9月與10月之交的奧伯科亨(Oberkochen)空氣微冷。四面小山環繞,早晨能看到山間薄薄的霧氣。

170年歷史的卡爾蔡司集團總部就在這個人口8000左右的小鎮。以此為中樞,蔡司構築了全球化的科研、制造與銷售體系,在40多個國家擁有約30座工廠,銷售額超過40億歐元。

“蔡司公司的發展歷程與整個德國的發展歷程高度相似。”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的蔡司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aximilianFoerst評價說。在最初的100年發展中,蔡司隨經歷波折而能始終維持完整;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分治割裂了蔡司集團,柏林墻倒塌後才重新合二為一。這家公司經歷兩次世界大戰與數次全球經濟危機而屹立不倒,它是怎麽做到的?

蔡司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aximilian Foerst

“馭”光170年

科學家們此前堅信白細胞的死亡過程是無規則可循的。然而,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的一項研究成果動搖了這一信念。

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LaTrobeUniversity)的科學家們發現白細胞崩潰時會吐出某些分子,這相當於對免疫系統的其他部分發出警告信號,同時意味著其雕零是有規律和高度受控的。

這一突破性發現得益於卡爾蔡司CellObserverSD系統的轉盤延時顯微技術,該公司在這一領域已經深耕了長達170年。

1846年,當時的機械修理工卡爾·蔡司(CarlZeiss)在德國東部城市耶拿創立了以其名字命名的機械及光學儀器車間,該車間第二年即開始生產顯微鏡,至今仍是該公司最重要的產品之一。過去的兩個世紀里,顯微鏡在醫學和生物學發展過程中扮演難以忽視的作用。

卡爾·蔡司本人在設立公司之初未必有建立百年企業,甚至大型公司的念頭。但蔡司不缺乏對質量的重視,這為公司的基業長青奠定了基礎。最初,蔡司公司主要制作簡單精密型單鏡筒光學顯微鏡,隨後逐步開始生產諸如複合顯微鏡等更為複雜的產品。2015/2016財年上半年中,包括工業測量技術與顯微鏡業務的研究與質量技術部門實現7.19億歐元的營收。

長久地關註垂直細分領域是蔡司的鮮明特點。

蔡司選擇的是具有“小批量、高複雜度(low-volume,high-complexity)”的利基市場,蔡司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aximilianFoerst先生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小批量,就不容易引起潛在競爭對手的覬覦,高複雜度則意味著一旦成功則外界難以複制。

圍繞光學和光電子技術,蔡司公司目前市場集中於研究與質量技術、醫療技術、視力保健/消費光學、半導體生產技術等四大領域里。攝影攝像界知名的蔡司鏡頭即分屬於公司下屬的視力保健/消費光學部門。截至3月31日的2015/2016財年上半年中,蔡司的營收比去年同期增長5%,達到23.22億歐元,而蔡司25000名員工近半位於本土之外,90%的收入發生在德國之外。

蔡司與耶拿大學的緊密聯系在早期塑造了公司推崇尖端技術的基因。卡爾·蔡司本人在企業初期即樂於向恩斯特·阿貝請教,後者當時是耶拿大學的物理學教授。阿貝的一項傑出的研究成果是指出了光學顯微鏡分辨率的極限,大約是可見光波長的一半,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阿貝極限”。

在蔡司公司設立20年後,阿貝正式加盟,並在此後為公司做出了舉足輕重的制度性創建。《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走訪蔡司公司研究與生產基地,采訪的數位公司管理層均對阿貝推崇有加。阿貝本人在光學領域的傑出貢獻更像是蔡司公司的精神指引,使得員工始終為生產高端的光學產品自豪。如果說卡爾·蔡司是公司的奠基者,阿貝則更像是這家百年企業的精神圖騰。

一“墻”之隔

“蔡司公司的發展歷程與整個德國的發展歷程高度相似。”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的Foerst說。

第二次世界大戰將德國一分為二,也撕裂了蔡司。自企業創立的第一個百年里,耶拿一直是其總部所在地。今天的卡爾蔡司總部位於奧伯科亨小城,多少有些偶然性。戰爭之前,總部位於耶拿的蔡司已經有強大的研發和生產能力。

蔡司位於耶拿的檔案館館長Dr.WolfgangWimmer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戰爭即將結束時,美國軍隊一路向東解放了耶拿。戰爭結束後,盟軍與蘇聯簽訂德國分治協議前,意識到耶拿可能會落入後者之手。因此,他們在撤離時帶走了蔡司的77位管理層與科學家,並用卡車將這些科學家運送到美國控制的地區,即今天的奧伯科亨小鎮。

此後,這些管理者與科學家在西德重新設立同名的公司。蘇聯則主導了東德的蔡司公司、控制了當地的工廠。自此兩家蔡司公司被“柏林墻”分隔開來,獨立經營,直至1991年才得以合並。

Dr.WolfgangWimmer介紹說,在蘇聯、東歐以及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和地區,東德蔡司產品占據了主導地位,其顯微鏡產品主要供應了蘇聯市場;而在美國等重大市場,西德蔡司則處於領先地位。

兩者之間的對立持續了近50年時間,直至柏林墻的倒塌,東西蔡司的合並才提上日程。

“東西蔡司的合並過程就像一起大規模並購,因為東西蔡司所處的社會制度完全不同。但兩個蔡司的業務卻完全相同,都主要生產顯微鏡。這是合並的困難之處,給我們造成了很多困擾。”Foerst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合並前,西德蔡司是一家規模中等、技術領先的科技公司;而東德蔡司則規模更加龐大,機構也更臃腫。東西蔡司業務的高度重合,令合並後的公司,相同的崗位開始出現冗員,進一步需要裁撤員工。

痛苦的人員大調整主要來自於耶拿。一夕之間,大批東德蔡司員工失去了工作。東西德蔡司公司的合並,整合過程中的陣痛整整花了一代人的時間才慢慢平複。

控制權與穩定

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和數次國家經濟困境的蔡司能屹立不倒,一個重要因素是其基金會制度。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數位蔡司高層都強調基金會在蔡司百年傳承中的作用。

創始人卡爾·蔡司去世之後,該公司的早期合夥人和繼任管理者阿貝決定設立蔡司基金會,並將整個公司的管理置於該基金會之下。

“設立基金會的初衷是避免外部股東對公司的影響、維持公司經營的獨立性”,蔡司董事會成員HermannGerlinger告訴記者。至今,基金會仍是蔡司公司百分之百股份的持有者。基金會的存在,保障了蔡司公司的穩定性,以及對研發進行持續的投入而不至於出現斷裂。

“新技術的開發和試驗都需要時間。一些技術開發項目在取得成功之前,可能有六七年甚至十年是難以產生直接利益回報的。對於很多沒有大型基金會支持的中型公司,很難接受或做到這一點。”Foerst先生說,“當很多公司都認為某項技術的開發投資期過長、風險過高,很難成功時,蔡司基金會的存在就為潛心鉆研技術,開發新產品提供了重要保證。”近年來蔡司公司大致將總營收10%的金額投資於新技術的研發。

持恒的發展理念、穩定的股權結構給這家百年公司帶來了難能可貴的穩定性。據介紹,德國蔡司員工的流動率僅4%,與之對比上海企業的平均員工流動率達17%左右,而蔡司中國員工的流動率在7%左右。Foerst本人已經在蔡司公司超過20年時間。

對於主攻高精尖技術的公司,員工隊伍的穩定性尤為重要。

“只有熟知相關業務和產品的員工才能開發出特定的應用。而要掌握這樣的前沿技術,一兩年的時間根本不夠,可能需要5年到10年的時間。”Foerst表示,如果涉足非常尖端的技術,員工需要在這個公司工作多年才能真正了解相關業務,並反過來為技術突破創造附加價值。

“穩定性對公司的發展非常重要,因為創新並非一蹴而就的。我認為這是蔡司能夠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103

富豪一年“寵幸”不了兩次,遊艇“盛宴”降價召喚中產

對很多人來說,只是見過遊艇。

郵輪不是遊艇,郵船也不是遊艇,遊船更不是遊艇。

遊艇更具有私人性質,它被定義為一種奢侈度假消費品,遊客一般以購買、租賃遊艇的方式以家庭為單位到海上娛樂、運動、休閑。船上功能齊全,裝飾豪華。

正是因為遊艇這種私人性質,人們稱之為富人們的“大玩具”。

普通百姓,誰郁悶了開心了會開個遊艇出海透氣?但是,現在這個可以有。

“有個國內頂級層次的富豪,在三亞有兩條豪華遊艇。但一年之中,他們也來不了兩次。”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有錢買遊艇的人,沒時間玩;沒錢買遊艇的人,沒途徑玩。” 海天盛筵的創始人、主辦方鴻州集團董事長王大富告訴《第一財經日報》,遊艇正在進入平常人的生活。

按照業內人士的話說,遊艇經濟只有從所謂的“貴族階層”進入“平民階層”才能走出困境,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70%的遊艇閑置

12月7日,第七屆“海天盛筵”在三亞市的三亞河畔開幕。與往年熙熙攘攘的人流相比,今年的海天盛筵稍微顯得“冷清”。

王大富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這並不奇怪,此前,海天盛筵已經舉辦了六屆,舉辦之初是需要考慮吸引人氣,而今後的方向是更加專註遊艇展,以及奢侈品的展覽。

一句話,“海天盛筵”為的是引導中產階層的生活方式。王大富說,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造就了一個龐大的中產階層,健康、快樂、向上的生活方式,對這個人群十分重要。

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辛普森遊艇、博納多集團、阿茲慕遊艇、傑鵬集團等全球知名遊艇企業都布置了展臺,三亞河里也停滿了各式各樣的遊艇。從一百五十多英尺的到幾十英尺的,不一而足。

一百五十多英尺的,無疑是“大家夥”,價格也十分昂貴。一位遊艇展商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他們在中國內地曾經售出一條售價為3000萬歐元的遊艇,當時折算成人民幣大概3億元。

當然,參展的遊艇中也有一些“小家夥”,它們的價格與家庭普通轎車差不多。

法國遊艇制造商博納多的中國區總裁蒂博·德瓦隆6年前就開始參加這一展會。“我們來參加是因為,這仍是中國最大規模和最成熟的遊艇展會。我們也相信組織者能夠吸引很多合格的買家。”德瓦隆對媒體表示。他的公司第一天就得到了一艘價值700萬元的遊艇的訂單。

三亞河中停滿了遊艇,三亞的天氣也溫暖如春,但對遊艇業來講,卻是面臨著“冬天”。

近年來,國內的遊艇業遭遇了“斷崖式”下滑。中國船舶工業協會船艇分會理事長楊新發說,現在75%以上的遊艇企業訂單嚴重不足;大部分遊艇俱樂部門庭冷落;遊艇展覽會直落式下滑;遊艇銷售好像踩了剎車。

楊新發表示,這種情況的出現與經濟形勢有關,比如金融風暴的沖擊,也與新常態下健康消費觀念的建設不足有關。

“形象很高大上,銷售卻很困難。遊艇‘高大上’的消費起點,讓人們覺得這是高攀不上的仰望產品。”業內人士說。

數據表明,中國內地現在遊艇存有量在4000多條,其中70%以上是長期閑置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現存的遊艇與其說是“玩具”,不如說是“炫耀品”或者“觀賞品”。

市場廣大,從358元做起

中國遊艇產業將來的市場規模有多大?從下面一個簡單的數據就可看出端倪。

中國遊艇現在的百人占有率為0.0016%,美國這一數字是5%。

相關數據表明,今年“十一”長假期間,7天內4.3億人國內旅遊,600萬人出境旅遊,而這600萬人中的三成,是赴海外海島濱水城鎮旅遊的。

“中國人不是沒有能力,不是不喜歡旅遊和玩水。”楊新發說,關鍵是怎麽開拓這個巨大的市場,“遊艇租賃可能是破除當前行業發展低迷的利器。”

楊新發的這句話是有“出處”的。

在今年10月中旬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曾說,逐步將國際郵輪入境旅遊團15天免簽政策擴至更多口岸,探索試點遊艇租賃業務。

楊新發告訴記者,“探索試點遊艇租賃業務”是解決當前遊艇業“病竈”的重要舉措。

為什麽有遊艇大面積閑置?王大富認為,“有錢買遊艇的人,沒時間玩;沒錢買遊艇的人,沒途徑玩。”

鴻洲國際遊艇會副總經理杜艷新告訴本報記者,大眾遊艇旅遊運營是將來的新方向,這就是“全域營銷”。

所謂的“全域營銷”就是,你們高端的自己去玩高端的,但普通的中產階層也可以有自己玩遊艇的途徑。

杜艷新推薦了他們的一款產品,358元就可以玩遊艇:這其中包含1個小時的遊艇出海,一席海鮮自助晚餐,一次海天盛筵展覽會永久的參觀資格。

“去年是3000單,今年截至目前是11000單。”這其中,當然不單純是358元檔產品。

“我們成立遊艇會,把遊艇都納入到自己的‘麾下’,反正你閑著也是閑著,平時的維護費用就不少,現在給你租出去,還可以獲得收益。”鴻洲國際遊艇會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此前遊艇租賃還是有局限的,比如要求租一周、半個月,費用一下就是十幾萬、幾十萬,門檻很高。現在,拿兩三千元租上兩三個小時,也可以享受遊艇的服務。

“花錢不多,又有面子,又有里子。這個市場其實很大。”上述人士說。

遊艇產業還需要政策助力

在島國新西蘭,很多普通家庭都是買小型遊艇,最小的遊艇只有兩個座位。“到了風和日麗的休息天,大家就把小遊艇掛在私家車後面,或者放到車頂上,開去海邊。”

中國不缺美麗的海岸線與河流湖泊,但遊艇對多數普通人來說還存在陌生感。阻礙中國遊艇業發展的瓶頸在哪里,楊新發用“六個不”來概括。

人們認為遊艇是奢華消費,於是不敢;公共碼頭、基礎設施的缺失,使人們不能;業界傳播的不力,使人們不知;交通的不夠便利,購物等綜合配套設施不完善,使人們不想;剛起步,國家就開征了高額的消費稅(即“奢侈稅”),使人們不解;出航規定禁忌多,出行手續麻煩,使人們不便。

國內關於遊艇方面的政策,與國際接軌還有一定的距離。

意大利和摩納哥等歐盟國家,對外籍遊艇有很寬松的開放政策。根據歐盟共同關稅法規定:由非歐盟居民所擁有的並在歐盟以外註冊的遊艇,有權在免稅狀態下暫時進口到歐盟,總期限為18個月。中國有關法律對此並沒有免繳關稅保證金的優惠政策,外籍遊艇進入中國境內,必須要交相當於應納稅款的保證金給海關(43.6%),且每年在海南停留天數不得超過183天。

另外,在服務禮儀方面,日本鳴門度假養生遊艇會的社長麻美小姐介紹說,日本對境外遊艇入境的檢查防範技術是非常先進的,可以在遊艇乘員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完成對其的入境檢驗和風險評估,這是其他很多國家達不到的。

“理念破除容易,新制度體系建立難,缺少落地措施、方案,還有企業及政府各級部門疑惑。”楊新發說,“推進不是一個簡單一個單項的措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124

歐盟對俄經濟制裁將延至明年7月 此前曾兩次延長

20日據俄羅斯衛星網消息,歐盟理事會發布公報稱,歐盟19日正式將對俄經濟制裁延長至2017年7月31日。

此前,12月15日在布魯塞爾召開的歐盟領導人峰會上,歐盟各國領導人就延長對俄羅斯制裁達成協議。歐盟官員表示,歐盟領導人同意延長對俄羅斯的制裁。

12月15日,歐盟各成員國領導人齊聚比利時布魯塞爾,參加歐盟峰會。(圖:視覺中國)

俄羅斯外交部16日在其官方網站發表聲明說,歐盟決定將對俄經濟制裁延長至2017年7月31日,在當前國際局勢已發生急劇變化的情況下,這完全是不合時宜的。

俄羅斯與西方的關系由於烏克蘭形勢而惡化。2014年7月底,歐盟以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制造不穩定”為由對俄實施經濟制裁。作為回應,俄羅斯限制從對俄實施制裁的國家進口食品。由於歐盟認為明斯克協議未能得到完全執行,曾兩次延長經濟制裁至2017年1月31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406

姚余棟:預計2017年美國經濟增長超過3% 加息兩次

據中證網提供實錄,2017年1月14日,梅花與牡丹文化創意基金會年會暨中國文化金融50人論壇(CCF50)新年峰會在京召開。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長姚余棟在演講中表示,美國2017年兩次加息應該是大概率事件,美國十年期國債跌破3%是大概率事件,美國經濟增長超過3%也是大概率事件。

以下為姚余棟演講速記稿:

姚余棟:我想給大家匯報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也希望由此給大家多點正能量,多點信心。

全球經濟什麽情況呢?概括起來就是好不了,3%的增長速度,我們比較創新的理論,還有顛覆性的理論就是全球流動性不足,人類的錢是不夠的,履行占優貨幣不夠,於是導致了大宗商品低迷,使得世界貿易低迷,世界貿易低迷以後,很多資源型國家也很難有起色。所以,石油雖然有所恢複,但也很難到60美元/桶,也在附近,到70不大可能。所以,全球經濟就是3%的增長速度,這是一個大的格局。我們的理論流動性不足,同時也是安全資產不足的雙重屬性。

第二點想跟大家報告一下美國經濟,再過幾天特朗普就接任了,特朗普提出四個方面,一是基礎設施的大量投資,提的是一萬億美元,對美國的已經比較老舊的基礎設施很多地方都不如中國,這個量是不夠的,能通過國會的比一萬億美元小,但是量是不夠的。個稅改革,想在最高邊際稅率中從39降到33,這個邊際效應是很低的,主要是給富人減稅,人家也不太在乎,雖然所得稅整個要下降,這是一個趨勢。另外,重點關註的公司稅要從40降到15,這個經濟學理論界研究不足,主要關註個人所得稅,沒想到公司稅如果下降什麽效果。我們也查了一下,似乎缺乏這樣一個實驗,世界各國二戰以後公司稅都在增長,美國現在40左右,德國和法國都是高於40的,英國是低於的,我們國家是25。所以,我們相對來說還算適中的,不算很高,它能不能把公司所得稅下降,如果下降以後什麽效果,目前來說還不特清楚,這是值得觀察的,有一點觸發美國很多公司從海外搬回美國國內,同時促使它稅後利潤增長,可能股市再創新高,因為公司交的稅少了。他的減稅,包括基礎設施現在有不少經濟學者評論沒有那麽多大的財政赤字,我想跟大家說企業加杠桿和政府加杠桿不一樣,政府是今天加了明天就降下來了,因為經濟總體上來以後算什麽呢?敢於加杠桿,政府要敢於加杠桿,奧巴馬八年是把美國整個債務赤字在控制,逐漸在下降,赤字量在增多,但是占經濟的比例在下降。所以,它是先增高再下降這樣一個路徑。

如果美國經濟增長強勁的話,特朗普的政策帶來美國預期的財政赤字沒有想象那麽大,這是一個重要的,不要以為好像是20萬億美元這個債務相對不是那麽大,不一定完全準確。還有貿易,貿易是充滿爭議的,我就不多說了,重點關註是公司所得稅,能不能下降,關鍵是它的立法進程,我們也看到共和黨控制的國會已經在開始為奧巴馬的醫保改革開始做一些往回倒的政策,能不能通過國會,主要是財政刺激計劃,特別是基礎設施刺激計劃,個稅和公司稅能不能通過國會還要密切觀察,最快是今年9月份。

美國經濟即使特朗普不當選也在恢複,它從危機已經歷經了八年,它的潛在增長速度應該在2.5%-2.7%左右。如果特朗普的政策得到實施,特別是基礎設施得到實施,可能要加0.5個百分點,就要破3。美國經濟18萬億美元的經濟總量,如果破三帶動作用還是比較大的,由此產生的就是它可能會刺激的,因為美國失業率已經降到4.6了,4.6是充分就業,勞動力市場是很複雜的,4.6是充分就業,如果經濟再繼續的更強勁的速度增長的話,可能會使勞動力市場更加收緊,收緊以後找不到足夠的工人,於是工資可能會上升,這是值得我們觀察的。如果美國經濟繼續沿著複蘇態勢,如果它的減稅和財政刺激得到實施的話,它可能會刺激勞動力市場的繃緊,工資會上升,這就會涉及通脹,美聯儲關註的通貨膨脹是不是能夠突破3,突破2,它的目標中長期是2,這是有可能的。如果工資水平上升比較快的話,如果全球的油價或者大宗商品沒怎麽動,但是工資動,PCE年底之前有可能逼近2。這樣會促使美聯儲走進一步開始加息。去年12月份已經加了一次了,今年我預計不一定到3次,可能是兩次的加息。所以,這要密切觀察。比如第一次可能在今年6月份,第二次可能在12月份加息。所以,美國經濟如果這樣兩次加息,它的短端利率可能會到1.25,不一定到1.5,短端的上升會上升50個BP,50個BP一旦上升以後會促使長端跟著上升。美國的中長期的十年期國債利率突破3是大概率事件,特別在9月份以後就有可能,如果6月份加息,如果再預計未來的行程有可能加息。

但是它面臨一個什麽問題?美聯儲主席耶倫的任期是2018年3月份到期。所以,今年下半年特朗普總統要提名新的美聯儲主席,到底提名誰也是挺困難的,到時候還有政策的原因,以及各方面的討論,給美聯儲的加息和路徑帶來不確定性,但是總體說兩次加息應該是大概率事件,美國十年期國債破3是大概率事件,美國經濟增長破3是大概率事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336

環保督查組在德州:兩次“光顧”華魯恒升

2月23日下午,正在山東省德州市開展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的第14督查組第二次進入山東華魯恒升集團有限公司進行檢查,進一步了解企業生產情況。

此前一天,督查組已經到該企業進行了檢查。

華魯恒升系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綜合效益百強和山東省200家重點企業集團之一,現有總資產50多億元,員工3300人。企業產品涉及化肥、化工、熱電、氣體四大系列。華魯恒升於2002年6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華魯恒升是耗能大戶,也是重點監控的廢氣工業企業。

第一財經記者從環保部得到的消息,2月19日至20日,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的18個督查組,繼續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18個城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進行現場督導檢查。

督查組在德州發現,寧津縣、慶雲縣未按《德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德州市燃煤鍋爐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落實2016年10噸以上燃煤鍋爐大氣汙染物排放改造和能效提升改造任務。根據德州市2016年環保考核情況,樂陵縣、武成縣、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在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禁煤區鍋爐取締和磚瓦關閉上推進不到位。

據德州市環保局介紹,2016年,德州市“藍天白雲、繁星閃爍”天數為182天,同比增加29.1%;四項主要汙染物SO2、NO2、PM10、PM2.5同比分別改善17.1%、13%、13%、19.8%;獲得省生態補償資金2710萬元。空氣質量總體改善幅度、PM2.5改善幅度、大氣生態補償資金實現了“三個全省第一”。

但水、土壤、農業面源汙染防治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和差距。目前,德州大氣主要汙染源是揚塵、散煤、工業和交通尾氣,都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

國家和山東省確定今年德州市改善目標為:PM2.5改善12.2%,PM10改善13.5%。德州市委、市政府要求縣市區PM2.5改善不低於15%,PM10不低於18%。

督查人員在企業了解環保設施運行情況。攝影/章軻

在華魯恒升總控室,督查人員反複核實相關監測數據。攝影/章軻

在華魯恒升總控室,督查人員反複核實相關監測數據。攝影/章軻

在華魯恒升會議室,督查人員向該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了解情況。攝影/章軻

督查人員察看企業生產情況。攝影/章軻

督查人員在企業車間中穿行。攝影/章軻

督查人員在企業車間中穿行。攝影/章軻

督查人員用手機及時在現場取證。攝影/章軻

督查人員用手機及時在現場取證。攝影/章軻

公路邊到處都停放著大型貨車。攝影/章軻

督查組人員在查看道路揚塵情況。攝影/章軻

德州與河北交界地帶道路揚塵情況嚴重。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672

新黃浦:領資投資擬繼續增持不低於5億元,此前已兩次舉牌

新黃浦3日晚間公告,上海領資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計劃未來 3 個月內,繼續增持股份的金額不低於人民幣5億元,不超過人民幣10億元。 截止2月28日,領資投資已持有股份的數量 56,116,449 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10.00%。

本次股東增持計劃,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對於本次擬增持股份的目的,公告稱,領資投資對中國證券市場持樂觀態度,看好新黃浦長期表現。

領資投資於2017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期間,增持新黃浦股份280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5%;於2017年1月16日至2017年2月28日期間,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增持新黃浦股份2805萬股,該新增持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5%。

同日,新黃浦回應上交所問詢,稱增持資金系來源於企業的自有資金,不涉及任何對上市公司股份質押。 目前, 領資投資總認繳出資額為人民幣 300,100 萬元,總實繳出資額為人民幣 200,100 萬元,各合夥人的出資到位情況具體請見下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0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