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亮話:受埋我玩?
1 :
GS(14)@2017-03-22 00:30:32筆者兒時在公共屋邨長大,家裏地方小,整日流連遊樂場,一句簡單、直接的開場白「可唔可以受埋我玩?」總能讓互不相識的孩童打成一片、蹦蹦跳跳。曾幾何時,香港的遊樂場設計走在世界潮流的尖端。早前閱報發現(詳見〈50年前港有超前衛遊樂場 美建築師:香港比美國更開放〉一文),在60年代,馬會曾捐款15萬在葵涌石籬興建過一個色彩斑斕、融合雕塑及幾何圖案元素的遊樂場。從圖片看來,遊樂場不落鞦韆、滑梯、搖搖板之俗套,更像著名西班牙建築大師高第(Antoni Gaudi)吸引全世界的名作Guell公園(Park Guell)。優質的遊樂空間不但能提供孩童所需的活動空間,更是學習社交、建立友誼、自信及探究世界的好地方。近年,世界各地更有將「共融」的概念套用在遊樂設施上,設計出趣味盎然兼無障礙的遊樂場。例如,美國加州興建了一個由無障礙遊樂場專家、家長及幾位成年殘障者共同設計的Magical Bridge Playground,充分把「Everyone Can Play(人人可玩)」的精神實踐出來。設施包括方便輪椅人士的地面物料和可使用的樹屋及滑梯,讓視障兒童感受的互動音樂體驗區,更有讓自閉症孩童因應需要躲起來的休息處。看到外國的例子,身處香港的我們又希望小朋友在甚麼樣的遊樂場成長呢?在去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宣佈屯門公園引入「共融遊樂場」概念,以沙和水作主體玩樂元素。除了刺激好玩的元素,該遊樂場更會加入能照顧到不同年齡、能力兒童的設施,例如方便輪椅人士使用的搖擺旋轉設施、滑梯、攀爬架、敲擊和觸感活動組件,讓健全與殘障的小孩都能一同享受到感官刺激、社交學習。大家都期待屯門公園這個升級遊樂場於今年的啟用。香港是我們的家,公共空間是我們家的一部份,公共空間的設計在在反映出我們的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和精神追求,60年代可以有放在今天還是大膽創新、不落俗套、香港可以(can do spirit)的設計,今天呢?敢嗎?張亮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mailto:
[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20/19963691
亮說亮話:誰有資格估樓市爆
1 :
GS(14)@2017-03-22 00:46:12有記者朋友同我講,施永青有多少火,佢話買唔起樓的人才會說樓市爆煲,擺明是講我,我叫記者請勿誤會。雖然我個人名下沒有持有任何住宅單位,但我其實擁有很多物業,老施知道我一定夠資格買樓,只不過是留番配額買優質住宅,老施絕對不是講我,再次提醒記者請勿誤會。我後來才有多少恐慌,如果我沒有持有任何物業,仍然是租樓住,甚至真的是買不起樓,而我又話樓市爆煲,任何人都可以話我沒有物業,根本沒有資格講樓市爆煲。老施不明白,我話細價樓爆煲只不過是提醒那些準備上車人士應該量力而為,條數唔好計到咁盡,更加唔好向財務公司借錢上車,是叫他們小心一點,並不是買唔起樓,畢竟在市場上有實力而願意提醒買樓人士的人實在不多,我略盡綿力而已。大家去睇足球比賽,任何一隊領先的足球隊,即使他們的實力稍強,無論是領隊或者是球迷,都會大聲疾呼叫球員打防守,反之,如果是輸緊波,即使球隊實力稍弱,領隊一樣會大聲叫進攻,反正都是輸波,倒不如博一博。所以,買得起樓的人提醒別人樓市會爆煲的說話才有認受性。不過,老施亦說得對,市場上的確有一些買不起樓的人說樓市會爆煲,我認為那些人好似賭場的塘邊鶴,根本不適合發言,我對記者話,相信老施的說話是針對他們,並不是針對我。湯文亮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21/19964658
也說亮話:也說紅樓夢
1 :
GS(14)@2017-04-04 08:58:17筆者性喜讀書,古今中外小說更是所愛,年少時《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翻看多遍、滾瓜爛熟,唯獨《紅樓夢》,一直沒有書緣。少年總覺得紅樓不外乎「情情塌塌」、卿卿我我,再加上大家族爾虞我詐、器局狹小的計謀,似乎沒甚麼看頭。半年前,在桂林碰上白先勇先生主制的青春版崑曲《牡丹亭》,〈遊園驚夢〉唱的少女思春,朦朧夢中一夜雲雨,才知道中國傳統藝術講到情也可以坦白直率、漂亮溫婉而不矯情造作。上月香港藝術節閉幕演出請來三藩市歌劇院演釋英文版《紅樓夢》,此歌劇2016年三藩市首演後廣受好評,這次是亞洲首演。故事以個人愛情對抗家族利益為主線,筆者雖然沒有讀過《紅樓》,卻覺得表達有點簡化和西化,說《西廂記》為愛情私奔是一回事,說寶玉、黛玉為個人意志轟轟烈烈,似乎有些扭曲了。上周白先勇教授80大壽來港演講,筆者在珠海學院聽他「細說紅樓夢」。老先生自己乃寫小說大家,《寂寞的十七歲》、《孽子》、《臺北人》等作品為不少人文學啟蒙,後來花大功夫研究崑曲,2014年在台大教授《紅樓夢》,三個學期講完120回的故事,「夢來夢去俱是夢,年來年去是何年」。白先生說「黛玉之死」、「寶玉出家」是紅樓兩大支柱,撐起整本書,浪叠浪的鋪墊都是為了最後這兩幕。彩雲易散琉璃脆,絕代芳華林黛玉梨花帶雨,淚乾了、前世的恩還了,命就絕了。「寶玉出家」在莽莽荒野、漫漫白雪中,披上猩紅袈裟遠逝,鏡頭浪漫悲壯,白先勇認為儼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紅樓夢》又名《石頭記》或《情僧錄》,正是多情寶玉施捨無情紅塵。為此,筆者馬上把曹雪芹的書買來,夙夜夢紅樓。這本人物豐富的奇書的確像一面鏡子,反映人性;也像商學院的案例,描述俗世凡人的原型,還可以學管理:第十三回,王熙鳳即將上任寧國府「CEO」,想:「頭一件是人口混雜,遺失東西;二件,事無專管,臨期推委;三件,需用過費,濫支冒領;四件,任無大小,苦樂不均;五件,家人豪縱,有臉者不能服鈐束,無臉者不能上進」,相當脗合現代大機構管理哲學。文學經典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隱隱,流不斷的綠水悠悠」,小時錯過的,遮不住、流不斷,終須眼前腳下,巫山共赴。張亮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mailto:
[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03/19978368
也說亮話:讓孩子飛
1 :
GS(14)@2017-04-10 23:34:42中國發明、投產無人駕駛的「飛行的士」快將在杜拜大規模運行;像星球大戰的飛行電單車,據聞俄羅斯已經有公司發明,假以時日可以成為民用商品;在YouTube上也不時看到不同科技驅動的個人飛行器,有一天我們會飛!但若要從天上鳥瞰地面,相對以上科技便宜的航拍無人機已經做到,不過器材價格還是偏高,一般家庭和小朋友未必能享受。最近,香港有人利用氦氣球為基礎,設計飛船,配合手機應用程式,控制飛船位置進行航拍。大家或會認為,此等改裝和開發必然深奧昂貴,其實這是一件浸信會天虹小學的六年級學生作品!同校另一位五年級學生則構思研發出「讓老師吃飯」的裝置:他認為老師平常上課已經很累,午飯還要照顧同學紀律,不能靜享午餐和休息,實在透支。為了讓老師安心吃飯,這位同學透過收音和傳訊裝置,當課室音量過大的時候,便示意學生需要安靜,如果情況持續,則傳訊老師,老師有需要才從教員室返回課室控制秩序。筆者好奇問同學,這樣老師會否頻繁走動,更為不便?小男孩不慌不忙,說:「下階段正要解決這個問題,現在的收音和傳訊是單向的,也沒有視像;2.0版本可以加入視像而且雙向傳訊,老師在教員室就可以遙控秩序。」「運算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不是編碼,不是要每一個小孩都在電腦前面成為程式員、工程師,在歷史科、語言科、自然科學等學科都可以培養。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小學生先思考社會、生活痛點,定義問題,分拆和分析問題後,建立起相應的程式和組件,透過實驗和歸納去除錯,改善程式的運行。過程中也理解到不完美的答案也可以是階段性的答案,只要有毅力和創意,問題終於逐步解決。早前公佈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再次顯示,香港普遍學生成績在世界排名上毫不失禮,然而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卻相對較弱。有系統的把「運算思維」融合在學習課程中,或許是香港教育值得思考的一環。年輕一代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遠超我們一般成年人所能理解,關鍵是我們有沒有給予足夠的支持和空間,讓他們發揮,讓他們飛。張亮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mailto:
[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10/19985276
亮說亮話:千萬別與莊家對賭
1 :
GS(14)@2017-04-12 22:40:07何鴻燊講過,唔好同抽水的莊家賭,因為莊家不但強勢,而且抽閒家水,所以他引入了一種莊非莊、閒非閒的賭博方法,而且買莊要抽水,閒家唔使抽水,令到買閒的賭客非常開心,該種賭博方法叫百家樂。有人同我講,地產商強勢,買新樓的人即是同地產商對賭,輸梗,我話這個觀念絕對錯誤,地產商並不是賭場主人,亦不是莊家,是生意人,玩的不是你輸我贏遊戲,是一個雙方都有利益遊戲,所以,買新樓的人不是與地產商對賭,更不會是輸梗,而地產商建房後就算知道樓價長遠必升都要賣,因為物業在地產商而言是貨物,在業主而言是資產,而生意人都希望貨如輪轉,所以物業買賣是一項交易。但地產商如果借錢畀買家買樓,身份亦從生意人變成莊家,地產商是睇樓市下跌,換句話說,向地產商借錢買樓的人就是閒家,他們睇樓價上升。本來這還未能夠分莊閒,最多可以話地產商做埋銀行生意,但如果加上期限,就變成賭局,現在大多數地產商借錢畀買家都是以三年為期,三年後如果唔還,就要付高於市價的利息,倘業主不能及時將物業轉到銀行,利息將會是沉重負擔,甚至令物業變成銀主盤。現在買新樓的人都有一個憧憬,希望樓價在三年後可以升三至五成,屆時他們便可以將物業轉按至銀行,不過他們是閒家,而做莊的地產商則睇淡,莊閒對賭,哪一位勝出機會比較大,唔需要我講,大家亦應該知道。湯文亮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11/19986306
亮說亮話:買得貴無面最慘
1 :
GS(14)@2017-05-18 02:06:02據聞有一班落標中區地王的人士坐在一起討論地王的呎價,結果發現,他們所願意付出的地價比市場上預期的每呎5至6萬有相當大的距離,雖然,不少物業代理界、測量師界預期每呎5至6萬亦不會太貴,因為地王始終是地王,而且,他們又沒有落標,只不過用把口講吓,與真正落標的人會有很大出入。說到底他們都是地產界的頂級人物,如果出價太高而又奪標的話,不但買得貴,而且還會給其他行家笑。與海航買壠德地皮不同,即使其他人覺得海航買得貴,只要海航自己不覺得便可以。而且,海航是初到貴境,用超過預測上限買地,就當交學費,名譽上沒有任何損失,賠了夫人又折兵又如何。電視教英文,將賠了夫人又折兵翻譯成throw good money after bad,我認為譯得不對,throw good money after bad應該是醫番都嘥藥費,但亦難怪主播,他是印巴裔人,唔懂得其意思是絕不出奇。其實,關鍵是上一句「周郎妙計安天下」,周瑜在赤壁擊敗曹操之後,見劉備借了荊州,於是獻計孫權,將孫尚香嫁給劉備,到荊州後伺機將太子「阿斗」押返東江,誰不知被孔明算中,派趙子龍攔江截阿斗,並且重創東吳水軍,在孫尚香離開的時候,趙子龍軍大聲叫,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這並不是雙重損失,而是三重損失,最重要的周瑜名譽,有如此深奧歴史背景,試問一個印巴裔人又怎可能譯得出來。
湯文亮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16/20022483
也說亮話:義工Uber化
1 :
GS(14)@2017-05-18 02:12:50筆者去年初曾在本欄倡議,探討學校和社區設施在非上學、非應用時間對公眾團體和市民開放,「共享設施」。近月樂見政府開始積極研究,並為學校提供保安以及第三者責任保險的支援。此舉可以更有效運用學校在假期時長期閒置的場地,為公眾提供更多文娛康樂選擇。共享經濟的概念,今天已經並非陌生,其意在運用社會上閒置未被充分利用的資源,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士,藉此減少浪費和增加社會效率。其實此做法並不局限於實體設施,在紐西蘭,便有一個例子,當地居民成功運用「時間銀行」的概念,協助地震後的災後重建。時間銀行運用貨幣的概念,義工每幫助他人工作一個小時,便可享有一小時的「盈餘」,以在他日需要時得到其他人協助。這種模式也不限於一對一,可以是一群年青人幫孕婦除草、一位瑜珈老師教導十數位學員、甚至是眾人合力為動物愛好者舉辦嘉年華募捐。重建需要各種不同的配合:煮食和處理食材、木材和石材搭建、內部的裝修粉飾、水電的接駁,各人有不同的專長加以配合。如何在不涉及金錢的情況之下鼓勵社群之間互相幫忙,攜手重建社區?
時間銀行的運用便有效協調社區不同的人材,做到《禮記大同》所謂「力,惡其不出於己身也」。時間銀行概念亦慢慢在英美等地流行起來,連日本人也開始引入,志願工作者年輕時投身義務工作,到年老有需要便可以利用他們儲起的時間盈餘換取服務。香港人向來對捐款很慷慨,按本地生產值比例計排名世界前列,但投入義工服務時數和人數都相對低,時空互換的空間概念和措施,或可有助鼓勵助人互助的精神。慈善信託基金去年支持成立的義工配對網站和手機App「社職」,現正積極招募提供服務的機構及有興趣做義工的會員,特別適合對義工服務有興趣但不知從何入手的年輕專業人士。雖然「社職」投入服務不久,已有超過90家服務機構加盟,早前為某機構招收年輕人師友計劃義工,反應熱烈,吸引了50多人參加,顯示「Uber式」網上配對,應用在社會服務同樣具威力。張亮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mailto:
[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15/20021335
也說亮話:悼陳玉樹教授
1 :
GS(14)@2017-06-10 12:21:44嶺南大學前校長陳玉樹教授5月22日英年早逝,在過去的周末進行喪禮,靈堂內香港各界領袖雲集致哀,大專學界校董會、校長、副校長、著名教授和學生更是絡繹不絕,為陳教授送上最後的敬意。一個人生前積下的善緣,在靈堂上可見一斑。陳教授1975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工商管理學系,是筆者相隔19年,山上(聯合)山下(崇基)的學長。其時中文大學創校伊始,香港大學「二奶仔」的說法甚囂塵上,不少學人卻以此鬱鬱之氣鞭策磨礪自己,練就以謙恭沉著之性格,成大膽創新之功業,承先啟後、成為一方英才。玉樹兄中大畢業後負笈留美,在加州柏克萊分校取得碩士、博士,任教西北大學Kellogg管理學院和加州大學後,以36歲之齡已經成為加州大學財務學系的講座教授,嶄露頭角。其在彼邦事業一帆風順,卻於90年代初回流,加入剛開辦的香港科技大學,93年更擔任商學院創院院長。陳教授7年間將新辦的商學院開展有聲有色,EMBA課程更是權威的金融時報全球排名前三,能者多勞,教授也因此晉升副校長之務。2007年玉樹兄接過創校校長陳坤耀教授的火炬,在嶺南大學繼續燃點香港博雅大學教育的一點光。終其一生,他事業的選擇並非追求個人名譽、財富,乃是為了香港社會、莘莘學子,以他獨有的親和力,為高等教育、為學校、為學生創造機會和空間,令人欽佩。筆者2009年10月任職嶺南大學校董時認識校長,校長溫文儒雅、謙謙君子,不遺餘力為學生創造學習機會,任內學生住宿校內、海外交換、暑期工作實習等計劃長足改善。當時銀行業私人財富管理方興未艾,筆者提議學校和銀行合作開辦相關課程,能開拓學術和實際行業之餘,還能為學生帶來就業機會。校長非常支持,身體力行,和筆者一起撰寫計畫書,然後遊說銀行。其實他認識時任渣打銀行香港CEO洪丕正先生,贏得了洪先生的支持,計劃成功實施時,教授卻在不同場合把紅娘之撮合歸功於我,其豁達大度、成就他人之風再見一斑。老子「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孫子兵法「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在筆者的親身接觸感受裏,陳玉樹教授之寫照也。張亮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mailto:
[email protected]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05/20044353
亮說亮話:靠賭徒支撐的樓市
1 :
GS(14)@2017-06-10 12:39:18■買家採用地產商高成數按揭,其實是借地產商的錢同地產商對賭。 資料圖片
有老友不認同我話現在買樓的人是賭徒,如果有需要而又負擔得起,怎樣都不能說他們是賭徒,老友的說話我非常同意,但現在因為有需要又負擔得起而買樓的人的確不多,因為那些人早已買樓,現在買樓的大多數是以博一博的心態,美其名是恐怕樓價會繼續上升,其實是賭樓價會繼續上升。不過無論如何,我同意現在買樓的人並不是全部都是賭徒,但仍然有很多是賭徒,因為他們不是賭自己的錢,而是賭別人的錢,倘若輸了仍然要結賬,不能夠不了了之。那些採用地產商高成數按揭買家,他們其實是借地產商的錢同地產商對賭,三年後樓價上升到一個水平,他們可以將住宅單位按揭貸款轉到銀行,或者他們有足夠資金向地產商贖回單位,否則就要付高息。如果首期不是向別人借的話,他們還不是最爛賭的賭徒,大家千祈唔好以為這類人士不多,根據最新樓盤出售情況,有70%買家是採用地產商高成數按揭,如果首期是由父母支付,就不只一個人去賭,而是全家去賭,現在由父母資助的買家大約佔38%,賭錢忌親人,唔知他們有沒有聽過。還有一些連首期甚至全部貸款都要問財務公司借的買家,情況就好似賭場裏那些問大耳窿借錢賭的賭徒,這類人亦不少,大約佔15%,如果要賭就不如賭那些人的對家,即是他們買樓我賣樓,這叫做「頂白」,不過,這只是理論,因為現在賣樓之後再買是要付很多印花稅,一動不如一靜,現在大家都話樓市沒有危險,由賭徒支撐的樓市有沒有危險,大家應該心知肚明。
湯文亮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二刊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06/20045413
也說亮話:與其發夢 不如行動
1 :
GS(14)@2017-06-23 01:35:02一對智能襪,就讓新手父母遙距知道寶寶的身體狀況,如有異常,提醒訊息自動發出讓爸爸媽媽採取行動。一塊小晶片,就可以於數分鐘內檢測到流感,往後更能測到寨卡病毒、中東呼吸綜合症、甚至癌症。以為矽谷、以色列又有甚麼新發明,原來全都來自年輕創業的香港「本地薑」。青年創業往往挑戰重重:父母朋友不明就裏,「冷嘲熱諷」有之,「善意勸退」也有之;欠缺相關經驗、資金、人際和商業網絡,開始時舉步維艱。美國不少科技創業傳奇由父母親家裏的車房開始,在香港則可能要借用佔用客廳才行。科大學生Hercules和室友Harry,一起設計舒緩壓力、提升精神健康的應用程式「科和」(Void),贏得2017年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最佳學生發明大獎」,他們分享曾經歷的種種困難,從尋找合適拍檔、資金到做模板(Prototype),過程跌跌撞撞,做過很多錯誤決定,不停碰壁磨合。當初創企業未見成果,學校成績又未如理想時,確實令人氣餒。筆者自己也曾兩次創業,感同身受,初創企業是磨練靈魂的旅途。
如何令這團創業火不滅之餘還要越燒越旺,前人願意不吝分享經驗很重要,願意給予機會實踐更為難得。英國著名企業維珍集團始創人Sir Richard Branson是支持青年創業的佼佼者。維珍航空飛機上的肉乾、堅果、巧克力曲奇全都是由不同年輕食品企業提供,大企業能採購青年企業的產品無疑是為年輕創業家打了一針強心針。近年香港對青年創業的支持和關注亦不斷增加,務求讓青年企業家得到更多啟發支持。各大學的創業培育計劃、各大機構提供的創業基金和政府資助,都希望孕育鼓勵年輕人的創業、創意、創新精神。香港青年協會和香港大學DreamCatchers於剛過去的星期二、三舉行「世界青年創業論壇」,就請來很多重量級社會、商業、政府精英分享環球創意趨勢、創業智慧、實戰技巧,也有本地初創團隊向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及專家介紹自己的企業理念。"Don't let your dreams be dreams. Go catch it!"別讓夢想流於做夢,抓住機會實踐。不錯,想到的不算甚麼,做到的才是真英雄。張亮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mailto:
[email protected]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19/2006031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