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說亮話:貴買貴賣非必然
1 :
GS(14)@2017-07-05 03:41:01不少人認為海航集團董事長在香港大言不慚,他表示以高價買地目的是調節香港樓價,一般人認為他是說錯,他認為貴買貴賣是必然道理,沒有可能高價買地,低價賣樓。其實沒有貴買貴賣這回事,平買亦可以貴賣,貴買可能被迫要平賣,大家千祈唔好唔相信。不少業主在97年前後以高價買樓,到後來因為樓價下跌,又要支付高昂利息,被迫以低價賣樓。所以,買入價是非常重要,如果以低價買入樓宇,當樓價上升時,就可以獲得更大利潤,就算樓價下跌,防守力就一定會比那些以高價買樓的人強得多,首先犧牲的就是高價買樓的人,生意人一定明白做生意怎麼可以不顧及成本,所以董事長話高價投地的目的是調節香港樓價,並非是大言不慚,實在是有苦自己知。董事長死雞撐飯蓋,本來以高價投得一幅土地絕不出奇,但連中四元就說不通。大家千祈唔好以為海航益了庫房,香港人要多謝他,其實,只有香港地產商多謝他,他們因利乘便將新樓售價提高。由於成本高昂,海航的防守力相對減弱,他們要從速建房賣樓,以便資金可以回籠,說不定要履行董事長承諾,以低價賣樓,不過,就絕非董事長意願,是形勢所迫而已。同一道理,由於香港地產商的土地儲備成本便宜,令到他們有能力防守,可以用高價推出新樓盤,即使銷售不理想亦不是問題,可以慢慢賣,不到心目中理想價不賣,結果是地產商以低價買入土地,反而有能力以高價賣樓,所以,貴買貴賣的道理並不一定正確。湯文亮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04/20077794
也說亮話:千萬不要讚孩子聰明!
1 :
GS(14)@2017-07-05 03:48:15「你的孩子成績好,真聰明!」讀者要記住以後千萬別這樣稱讚自己或者人家的小朋友,學者Claudia Mueller和Carol Dweck二十年前已有研究顯示,原來只讚賞學生「聰明」,會令他們慢慢對學習失去興趣。學生以為成績顯示他們天賦和智能,在學習時會較注重表現自己有多聰明;成績不理想時,便覺得自己不夠天賦,而且較容易把心思放在和別人攀比,不願意自己繼續努力去克服困難。故此,我們應該讚賞學生具體付出的努力、心思、堅持等可以後天培養的特質,在實證研究中顯示,這樣更可以提高他們面對挫敗的能力。筆者以前在商界頂尖的諮詢公司和私募基金任職時,碰巧公司都經歷過員工績效考察的大改革。改革的目標恰恰就是把行為心理學中的「正向心理學」應用在公司管治,更重要的是員工培訓當中。傳統績效考察有如學校考試,只看重結果,往往更只看重季度、年度目標,不太注意員工在過程中的成長。這樣短期營運目標可能達到,長期卻很難持續培養出人材,公司發展容易遭遇瓶頸。在Robotic, Internet of Things, AI, Big Data等科技衝擊下,現有的商業模式、甚至社會模式在可見將來都變得模糊不清,20-30年後的情況更是「變幻才是永恒」。我們的教育怎麼能跟得上?前美國總統Franklin D Roosevelt說得好,「我們不能把未來準備好給青年人,我們卻可準備好青年人以建構未來」(We cannot always build the future for our youth, but we can build our youth for the future.)過去幾年,海外興起「正向教育」,正正是用上類似概念,學校教育不是應付考試,而是用不同的手法,幫助學生培養正面情緒、抗逆能力及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讓同學擁有快樂良好的品格,更願意和有能力面對生活上的挑戰,過有意義的生命,澳洲的Geelong Grammer School(GGS)是其中表表者。香港也有學校開始推行正向教育,如救恩學校(小學部)、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和Discovery College等,學校從不同渠道培養學生的正面情緒、正向人際關係、投入感、成就感,希望學生明白學習不是為達到父母老師的要求,而是為發展自己的潛能,因而有更大動機和興趣去學習。教育創新任重道遠,卻是知易行難,要教育當局、專家學者、學校、老師、家長、學生都向一個方向走,談何容易?期盼走在前面的同仁,大方無私分享經驗,以讓主流教育體系可以持續培養出具備能力駕御世界大潮流的人材。張亮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mailto:
[email protected]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03/20076620
亮說亮話:銀主盤陸續湧現
1 :
GS(14)@2017-08-02 06:12:36現在樓市的情況很奇怪,就是業主的實力強弱分明,如果遵守金管局要求向銀行借錢的業主,實力是非常強勁,就算樓價即日下跌三成,他們都不需要賣樓。但另外有部份業主實力是很脆弱,即使樓價繼續上升,他們的收入又沒有變化,但那些業主最終都要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賣樓,或者由一些不相識的人替他們揸主意賣樓,那些人有一個統一稱呼,就是叫銀主。那些被銀主揸主意出售的物業叫銀主盤,當大家睇到銀主盤增加,就知道樓市出現了暗湧。銀主盤亦是筍盤的另一個稱號,以往銀主盤的數量不多,因為講明是筍盤,當然是益自己人,去到拍賣行的銀主盤甚至不可以用筍盤來形容,有一些會高於正常市價,是搵人做老襯盤。不過,能夠在拍賣場上搵食的人,全部都眉精眼企,唔會咁輕易做老襯,結果是積聚在拍賣行的銀主盤就會越來越多,降價求售是免不了的事。銀主盤的折讓是相當大,所以在以往是很容易出售,但自從政府推出了15%印花稅,除非買銀主盤的人是初次置業者,否則他們是要付15%印花稅,換句話說,買銀主盤的人是要付15%印花稅,他們會要求更低樓價,所以最近出現低市價三成的銀主盤。銀主不再追求更多利息收入,只希望收回欠款,即使如此,他們在過去亦已經收取了很多利息,而我估計,將會有更多銀主盤在短時間內推出市場。內行有一句話,執輸行頭,慘過敗家,大家都知道點解,所以,我認為銀主盤將會湧現,我的說法一定會受到有關人士質疑,不過質疑還質疑,他們早已部署賣樓。湯文亮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801/20107501
也說亮話:再培訓二三事
1 :
GS(14)@2017-09-17 12:15:48HTML, CSS, Python, JAVA, AppInventor,一堆筆者似懂非懂的名詞,是兒子上電腦編碼(coding)課時導師講的一些概念。筆者小時父親常常掛在口上:「學懂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意思是數學、物理、化學,現在可能要變成「學會控制電腦,走進未來沒有煩惱」。最近筆者公司的部門培訓,特意找來培訓師用了一上午時間做Hackathon。同事大部份從來沒有接觸軟件設計,不知道電腦編碼為何事,卻要在短時間內學懂指令,邏輯運用,每個小團隊現炒現賣,編出一個電腦遊戲。其實Hackathon培訓的原理和筆者經歷過不少團隊建立(Team Building)練習類同,首先,挑戰本身要具有新鮮感,準確來說,應該是對大部份人陌生,這樣可以打破工作上慣常上下級的屏障,讓團隊成員大膽發言、參與貢獻。有些公司會用軍事戰爭遊戲,有些則到外展學校,都是一樣道理。然後是時間的壓迫,團隊必須在有限時間內,運用剛學到手、一知半解的東西解決難題,很多平常工作團隊的問題在這裏便會呈現。有些團隊討論、討論、再討論,時間用完了還在爭論不休,沒法完成目標。有些會不理三七二十一,先碰碰撞撞試了再說。有些知道要控制流程,預先定下目標,按時提醒,有些則了無時間概念,過程相當有趣。這裏沒有一定對的答案,不過近年不少培訓加上大數據的分析,比較不同背景組別團隊的表現,發現所謂「勝兵先勝,然後求戰」這條孫子留下的兵法不一定在所有場景適合運用。團隊太注重完美計劃,要每個細節都搞懂才動手,往往把時間資源用盡,殆誤戰機;靈活平衡計劃和動手嘗試,小規模試驗,快速在失敗中學習,計劃中預定變化,這是現代管理的生存之道。同理心也是團隊建立的重要元素,如何令大家學會互相欣賞,並且相信彼此的能力、性格?為此我們找來「對話體驗-無聲」工作坊,在一個下午學習不用語言溝通,同樣要完成挑戰。那天,不同團隊不講話排演了《西遊記》,這當然很困難,但團隊也同時體驗用肢體、用心來溝通有時比語言更重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04/20141823
亮說亮話:財仔被銀行跣了
1 :
GS(14)@2017-09-17 12:32:45近兩三年,在金管局逆周期措施之下,由於按揭成數借得少,銀行對物業的估價相當寬鬆,令到不少以低於銀行估價買到樓的人以為買到筍盤,而忽略這是由於銀行按揭的安全系數高所致。現在,有不少以銀行估價承造高成數按揭的財仔就啞子食黃蓮,銀行家當然掩住嘴笑,畢竟財仔搶了銀行風頭很久,放錢容易收錢難,不少財仔將會領略到箇中滋味。最近有16個銀主盤拍賣,全部不到價收回,不少人覺得奇怪,一般銀主盤拍賣,若有人承價就一定會賣,因物業債務很少會超過物業價格八成,而買銀主盤的人要求的是低於市價筍盤。上述16個銀主盤同時被收回,表示那些物業欠債非常高,即使有人承價都要收回,點解會出現這個情況?因財仔借錢時是參考銀行估價,銀行估得高,他們借得多,其實財仔是被銀行跣了一鑊。此外,由於政府推出劃一15%DSD,買銀主盤的人出價更審慎,因他們大多數已擁有住宅單位,再買住宅便要付15%印花稅。有銀行家認為,既然財仔做首按,銀行就不怕放一些私貸或加大業主的信用卡額度,不但可以收取高息,若債仔唔還錢,銀行便會釘契、收樓、拍賣,亦即是以往當銀行做首按時財仔的做法,財仔在別無他法之下,唯有替客戶還債。不過,現在已有財務公司不願替債仔還債,任由銀行釘契拍賣,最近有銀行只為了5萬元卡數而申請拍賣債仔的物業,我估計這類個案與日俱增,今次,財仔及財仔的債仔都有難。
湯文亮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05/20143388
亮說亮話:樓市屆強弩之末
1 :
GS(14)@2017-09-17 16:35:59■在多項利好消息下,樓價仍不能繼續上升,似是強弩之末。 資料圖片
樓市平穩,利好消息原來是不利消息。上星期中原指數下跌0.46%,令到一位最近買了樓的年輕朋友非常擔心,他擔心樓市在各種利好消息湧現之下,中原指數仍然在160點徘徊,只要利好消息減退,樓市豈不是會受到衝擊。而他亦知道現在買樓的人,大多數採用地產商高成數按揭,防守能力薄弱,他入市是不是做錯了。其實那位年輕朋友的擔心沒有錯,但我當然不會落井下石,但亦要向他提出警告,如果他是採用地產商的高成數按揭,必須準時還款,就算樓價下跌,附屬地產商的財務公司只會向那些沒有供款的業主收樓,如果按時還款,即使資不扺債,地產商都唔會收樓。現在我們不時見到新樓盤的熱賣情況,二手樓則屢創新高,聯儲局未必會在九月加息,又有大量北水南調買樓,如此多利好消息仍然不能令樓價繼續上升,我只能以強弩之末來形容樓市。而強弩之末特點就是動力不足,在樓市則是購買力下降,成交量減少,如果沒有新的利好消息,當樓市轉趨活躍,成交量增加,樓價則會向下調整。其實,在一切利好消息不變的情況下,樓價未能繼續上升已經是一個不利消息。反過來說,如果現在已經加息縮表,供應又增加,地產商不再提供高成數按揭,樓價仍然保持平穩,這才可以說是好消息。正如當日政府出招,樓價不跌,了解樓市的人知道這是利好消息,樓市將會飆升,只有不了解樓市的人以及政府官員,才認為這是不利消息。
湯文亮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12/20150190
也說亮話:行善策略
1 :
GS(14)@2017-10-09 02:46:35暑假在波士頓出差,和美國慈善界巨人、波士頓基金會的總裁Paul S. Grogan會面,相談甚歡。Paul是著名學者,以前是哈佛大學副校長,擔任波士頓基金總裁14年,任內大膽運用策略,把原來被動捐款、籍籍無名的基金變成主動出擊、為波士頓創造巨大正面影響的獨特機構。
Paul分享他擔任總裁之初,基金會每年捐款沒有主題、沒有方向,一切端看當年機構的隨機申請,結果年復一年,錢捐了不少,卻難以確定對社會做了些甚麼、推動了甚麼正面影響。他和董事會意識到問題後,花了不少時間,一步一步確定機構長遠策略,專注5大策略主題,推動2個跨主題行動。無獨有偶,慈善信託基金同樣於3年前開始建立中長遠策略。話說當時筆者剛加入機構沒幾天,「櫈都未坐暖」,同是剛上任的主席葉博士在會議中提出要在3個星期後召開策略會議,要求筆者率部門準備材料,筆者不知就裏,唯唯諾諾。還記得主席離開後,我馬上請教行政總裁,哭笑問到這是否和我開玩笑?總裁安慰說:「放心放心,只有3個星期,很難約定所有董事」。沒想到,幾天後,12位董事,有11位回覆將欣然參與。就這樣,我帶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和幾個重要問題,準備了影響至今的第一個慈善策略會議。當天,與會董事就幾個命題熱烈討論:慈善信託基金長期以來在社會多方面做出貢獻,但我們應該比較有重點的捐款、在選定主題中做出顯著成績嗎?基金多年來和大學、NGO、政府等夥伴合作無間,但關係被動,基本上等待夥伴提出申請要求,我們應該在某些社會議題上主動尋找合作夥伴,共同嘗試攻克難題嗎?NGO等夥伴在前線提供服務,但往往很少資源投入提升機構、人員能力,基金可以在這方面多做一點嗎?基金歷史上捐款以硬件(醫院、大學建築、NGO大樓、維修)為主,要回應現代社會挑戰,這足夠嗎?主席帶領董事會在這些思考訂立了清晰的指引,和波士頓基金類似,我們策略傾斜3大主題:青年、老齡化、體育(2016年加入第四項藝術、文化和保育),同時跨議題支持慈善界能力提升(Capacity Building),硬件和軟件並重,這幾年下來,策略效果明顯。
Paul和我聊到最後,他感慨波士頓基金近年走得有點極端,只做自己選定的項目,開始和草根NGO機構脫節,他們現在調整策略,重新適度支持業界自主發展。筆者慶幸慈善信託基金在策略起點時對此已經有所考慮,我們相信基金的合作夥伴,他們是前線創新的泉源、服務的提供者,這條路基金必須和夥伴一起走,才能走得遠,才能對社會做出持續的貢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18/20156029
亮說亮話:財仔最怕的債仔
1 :
GS(14)@2017-10-09 02:52:51我去了瀋陽幾日,在9.18事變之前回港,9.18事變主角是少帥張學良,當年佢對日本侵華實行不抵抗政策。現今有一個行業,最怕客戶實行不抵抗政策。現在有不少年輕富二代,為了向父母顯示能力,於是用父母給他們的資金做生意,不過,他們並不是開拓甚麼新科技或者打進新市場,而是做一個非常古老行業,就是放貸。這個行業的確很容易做,如果能夠將借出去的錢完整收回的話,但是,那些年輕富二代並不知道雍正曾經講過,借出去的錢,跪也收不回來。有開財務公司的年輕富二代跟我說,他們借出去的錢,有不少客戶竟然一期都唔供。他們在審核那些客戶時,察覺不到有問題,上一手財務公司表示,那些客戶還款能力不錯,很少脫期。點解到了他們那裏就立刻脫期,並且任由他們沒收那些物業。其實,那些年輕財務公司負責人並不知道,那些向財務公司借錢的債仔,從第一天開始,便知道沒有能力清還欠款,他們以貸冚債,到達他們那裏,已經是最後一站。所以實行不扺抗政策,任由財務公司收樓,在收樓之前,他們還可以住在那一個基本上不屬於他的單位。現在不少經營財務公司的富二代的確很頭痛,不過,又不用擔心他們,在富一代眼中,二代開財務公司只不過是玩票性質,他們並不希望富二代初出道便成功,失敗反而可以挫他們的銳氣,長遠是好事。湯文亮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19/20157258
亮說亮話:香港或要追加息
1 :
GS(14)@2017-10-09 03:12:22有一件事,香港人非常自豪,就是美國加息,香港都可以唔跟隨。香港已經4次沒有跟美國加息,問任何人點解香港可以唔跟美國加息,答案都只得一個,就是停泊在香港而又唔願離開的熱錢太多。我唔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答案,或者這只是答案一部份,我認為香港唔加息的原因,就是存款借唔出,有太多熱錢積聚,加息即是搵自己笨。點解借唔出?就是金管局的逆周期措施。過去幾年,金管局推出了8次逆周期措施,將按揭成數越收越緊,銀行大把錢,又放唔出,減息爭生意就差不多,所以,現在享受低息的客戶應該多謝金管局。不過,無論如何,雖然有很多銀行家話到2018年底,香港只需要加0.25%,但我並不認同他們說法,到今年底,如果美國加0.25%,香港就要加0.5%,因為香港要追加。上星期金管局陳總話,如果確認樓市下跌,就會放寬逆周期措施,我估計在利息上升,供應量增加,購買力減弱的情況下,樓市很快會作出合理調整,當樓價下跌之後,金管局就要履行承諾放寬逆周期措施。放寬之後,銀行存款有出路,就不需要低息搶客。其實,採用Hibor的客戶已經加了息,平均已經比正常時候多了0.25%,現在距離封頂位只有0.18%,只要一到達封頂位,就算金管局在今年內沒有放寬逆周期措施,美國唔加息,香港在今年底都有機會加0.25%。湯文亮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03/20171408
也說亮話:劏房記之肉在砧板上
1 :
GS(14)@2017-10-09 03:54:07「係唔係要一隻白切雞?」「斬唔斬?」筆者爽快回應:「斬!」老闆一刀切去雞頭,接着快刀清除內臟、肥膏,沒兩下白切雞就準備好了。在旁一起來市場買菜的阿芬一邊看着老闆手起刀落,一邊忍不住嘀咕:「這雞頸這麼長就剁掉了?哎呦,那可不是肥膏,沾着肉哪!」筆者周末和兒子一起拜訪葵涌聖公會麥理浩夫人社區中心,中心正在運作為期三年「賽馬會陽光計劃」,為居住附近的劏房街坊提供服務。據總幹事沃女士的介紹,區內有約2,400家劏房戶、7,000餘人,除了單親家庭外,也有不少新移民和少數族裔,當中有靠領取綜援,也有在建築、餐飲、零售等行業維生。生活拮据、捉襟見肘是大家的共同困難,面對業主加租再加租更是雪上加霜,劏房街坊出於實際需要,也同時怯於法律知識、環境陌生而無可奈何。「肉在砧板上」是沃女士用得最多的一句形容,3,500元租個80呎的單位,葵涌平均呎租43.75元已經是皇恩大赦,當然這還包括爬8層樓梯,大廈沒有看更,多民族混居等條件。阿芬的情況則更是困難,單親媽媽帶着3個孩子,之前住的80呎劏房維修被迫遷出,由於2個孩子已經過了18歲,小劏房業主不願意租給他們,最後只能找到120呎月租金7,000的大劏房,這58.33的呎租絕對比得起半山,卻是老鼠橫行,這兩個月又屋漏兼逢連夜雨。「張生,你說那雞頸是不是切多了?」阿芬靦腆的問我。老闆聽到,二話不說,把脖子切好,一併放進飯盒。回到社區中心,有幾位街坊也來了,大家一起洗菜,準備晚餐,非常熱鬧,兩位10歲左右的小朋友和筆者的兒子也參與幫忙。「陽光鄰里互助中心」的廚房不是很大,卻容得下左鄰右舍的互相關懷;中心社工人數不多,卻看得出將心比心的人文精神。是晚兒子做的叉燒番茄炒雞蛋被評為第一,最早被吃完;筆者的菜遠炒牛肉,筆者自己認為牛肉炒得嫩,大家真誠認為菜心有點苦,最後所有菜都被吃完只剩這一盤,剛好一位街坊的女兒沒空前來,她帶回家宵夜,不費我一番苦心。連買菜帶中心收取每次8元廚房費,15人用了303元吃飽了,茶餘飯後,這個社區平台帶給劏房街坊的更是相聚聊天,互相平撫傷口的暖暖溫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5/2016306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