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友邦登台招兵買馬 密挖南山大咖

2011-3-14  TCW




金管會主委陳裕璋三月七日宣布, 南山人壽出售案最快上半年審查完畢。當這場台灣保險業史上最大出售案即將底定之際,另一場台灣壽險業的搶人大戰也即將開打。

主角,就是南山人壽的老大哥友邦人壽(AIA)。兩家同樣系出美國國際集團(AIG),身為AIG亞洲旗艦級保險事業的友邦,成立時間比南山早了四十多 年,規模亦是南山的一‧八倍,堪稱是南山的老大哥。過去因為母公司美國國際集團的業務畫分,台灣由南山主導,友邦在台灣幾乎沒有能見度,隨著南山即將脫離 AIG,友邦也將殺進小老弟南山的地盤。

主導這場戰局的,就是友邦人壽新任執行長(CEO)杜嘉祺(Mark Tucker)。

先挖香港! 以四倍年薪搶資深業務員

去年十月底,同屬AIG旗下的友邦人壽在香港上市,募集港幣一千五百九十億元(約合新台幣六千億元)。荷包滿滿之際,從去年底開始,台灣金融圈便盛傳,杜 嘉祺打算在台灣成立業務部隊,大舉擴張,並多次乘坐私人飛機來台,「要找的都是大頭(指保險業高層),」一位跟杜嘉祺頗有淵源的壽險業主管強調。

過去擔任英商保誠集團(Prudential)執行長的杜嘉祺,對台灣壽險市場非常了解。在他手中,台灣保誠人壽在二○○九年二月份以一元的價格出售給中 國人壽。 杜嘉祺出生於英國,曾在保誠工作超過二十年,歷任過包括保誠人壽亞洲區總裁和集團執行長,在保誠的經驗更勝於友邦。

曾與他共事過的人,對他的評語幾乎都是「聰明」、「強悍」和「能力很強」。一位現任台灣保誠人壽的主管就分析,「以他的個性,投資業務員通路不奇怪……, 他一直很強調成長,很願意投資……,也希望很快看到結果。」

正因為強調成長、敢投資,個性精明強悍,杜嘉祺在去年七月被AIG任命為友邦人壽執行長並協助其在港上市後,已經在香港掀起了一波波保險人才挖角大戰。

去年十月份,杜嘉祺甫上任三個月,就傳出他把昔日老部下、中國第一家中英合資壽險公司信誠人壽(編按:由中國中信集團和保誠合資)前執行長陳嘉虎找來友邦 人壽,擔任要職。今年二月,香港金融業更盛傳,剛上市的友邦人壽,銀彈充足但人力不足,已經展開挖角戰,願意以三到四倍年薪的價格,在香港挖角同業的資深 業務員。

再挖台灣! 前保誠老部屬都被點名

現在,這股「挖角風」已經吹向了台灣。從去年年底開始,台灣的外商保險圈就盛傳友邦人壽打算在台招兵買馬,成立業務部隊。過去曾與杜嘉祺共事過的前保誠老 部屬,都成了他在台挖角的對象。

包括從南山被他挖角,出任台灣保誠人壽董座,有著中國壽險界打工皇帝稱號,現在是中國平安保險首席顧問的梁家駒,以及從中壽離開的眾多前保誠人壽副總級的 業務戰將,例如,保誠人壽前第一大通訊處主管,現在自創磊山保經公司的李佳蓉等人,有不少都已經被杜嘉祺接觸過。

另一方面,友邦人壽雖然脫離AIG獨立在香港上市,看似跟AIG總部除股東關係外,已沒有牽連,更別說跟台灣南山人壽,關係應該更是遙遠。

但實際上,仔細研究友邦人壽董事會名單可發現一位台灣保險圈非常熟悉的名字:謝仕榮,也是現任南山人壽董事長。一旦南山確定賣出給潤成,友邦老大哥加上過 去謝仕榮與南山的淵源,一位金融圈高層就指出,在這波杜嘉祺挖角的口袋名單中,南山的業務戰將也是被鎖定的對象。

做大市場! 台灣保費收入在亞洲最小

友邦人壽目前在台灣只有電銷和銀保通路,員工將近四百人。一位熟悉友邦人壽運作的保險業人士分析,「AIA上市後,檢討亞洲策略,在台灣要大舉招募是一定 的,」主因是環視亞洲各市場,「上市之後,就屬台灣最小。」

翻開友邦人壽最新的財務報告,並沒有單獨揭露台灣的保費收入,是與紐西蘭、澳洲、菲律賓、印尼等七個市場一起被計入「其他市場」。

這些市場二○一○年加總的年化新保費收入,只有三億四千一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億元),平均一個市場不到五千萬美元的新保費收入,比起泰國的四億二千 萬美元,和香港的四億四千九百萬美元都少了許多。

台灣市場貢獻度小,加上現在台灣利率將逐步走高,「現在開始做,保單成本相對低,而且利率要起來了,沒有利差損的問題,」杜嘉祺想要做大台灣市場,「在台 灣大舉招募,一點都不意外,」一位保險業高層強調。

經歷金融海嘯之後,台灣壽險業可說是元氣大傷,業務員的人數也年年減少。根據壽險公會的統計,從二○○八年到今年一月為止,在各壽險公司工作的業務員人 數,總共減少了六%、一萬一千五百多人。

當這個市場看似壞到極點,外商壽險公司所剩無幾、業務員也紛紛脫隊之際,看在杜嘉祺眼裡,或許是機會的到來。友邦人壽在他領軍下,若真的在台灣大幅擴張業 務員團隊,捲土重來,勢必會替市場投下一枚震撼彈,首當其衝的,就是過往淵源深的中國人壽和南山人壽,未來恐怕有一場明星業務員攻防戰上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48

山寨智能手機新活法:不做「山大王」,要做「正牌軍」

http://www.infzm.com/content/79187

在經歷一次大蕭條之後,山寨手機迎來了規模巨大的一次換機潮,闖進智能時代。這一次,山寨機們的新玩法就是:瘋狂開店,自創品牌。憑藉著駕輕就熟的渠道營銷經驗,山寨手機成功扮演了智能手機時代的底層掘金者角色。但他們的命運仍取決於諸多外部因素,更多的考驗將在後面。

在深圳華強北,代際更迭對山寨手機造成的衝擊仍餘波未了。

原來的龍勝手機城,現在變成了配件賣場。2012年7月18日,南方週末記者在一樓看到,一些之前賣手機的已經撤了出去,裝修工人們正在重新裝修鋪面。而在其餘樓層,賣各種手機配件的檔口已然開業。

以舊模式造手機的風險也在加劇。據當地一位手機製造商張宏透露,仍有很多手機製造商沒有轉型生產智能手機,其中一位行業大佬,做了一批三星的高仿機,一個月時間就賺了5000萬。「一個月後,這位大佬就被抓了。這位山寨老闆放出話來,如果誰能將其撈出來,他先給1000萬,出獄之後,再給1000萬,但最終還是沒弄成。」

不過,華強北的手機品牌店卻慢慢多了起來。一夜之間,深圳冒出了THL、卓普、亞力通、科酷、歐科、心動等幾百個品牌。一場山寨智能手機革命,正在這個山寨大本營靜悄悄地發生。

云集中低端

山寨手機廠商的轉型,其實並不是自己說了算。它們過去的成功和失敗也是如此,真正的話事者是台灣的聯發科公司。

此前,聯發科在功能機轉向智能機的行業大洗牌時,忽視安卓系統芯片方案的研發,繼續押寶微軟的Windows Mobile,導致步伐比市場行情慢了半拍。原本跟著聯發科跑的中小手機廠商們也由此陷入困局,一直找不到合適的芯片解決方案。

2011年下半年,醒悟過來的聯發科終於推出了第一代智能手機芯片6513T。深圳THL這家新創手機品牌的創始人黃繼先也是從這時開始,將原來的功能機全部砍掉,開始上馬智能機,並將目標市場由國外調整到了國內。一年前,他還和深圳絕大部分山寨手機廠商一樣,主要做貼牌手機,出口東南亞、南美等市場。

與此同時,黃也走向了自創品牌之路。在做出口時,他曾打造了一個名為「長江」的手機品牌,在港澳地區比較知名,但在內地卻幾乎無人知曉。他原本打算將這一品牌直接轉到內地,但在內地卻無法註冊,最終,他重新註冊了一個品牌:THL。

這也許是此次山寨機轉型過程中最顯著的一個特點——不做「山大王」,要做「正牌軍」。

若干年前,這幾乎是不可想像之事,因為按照國家規定的門檻,一個正規的手機生產企業,註冊資金最低需要2個億。但據一家代理手機牌照的中介公司介紹,在2009年之後,這一門檻被降低,註冊資本只需要2000萬即可。此後,深圳擁有手機製造牌照的企業一下子增加到三千多家。不過,華強北真正出現大量手機品牌直營店,卻是在2011年底轉型智能手機之後。

國內智能手機市場陣營此時已頗為壯觀。高端市場已經被蘋果、三星等瓜分,而在國產手機陣營中,已經形成了「中華酷聯」(中興、華為、酷派、聯想)鼎立之勢,一些互聯網企業,諸如小米、360等,也開始紛紛加入這一爭奪戰中。

像黃繼先這樣的山寨廠商只能將目標瞄準在1000元左右的中低端市場。但即便這樣的中低端市場,也早有中興、華為這樣的巨頭盤踞。如何競爭?

「關鍵在渠道。」黃繼先對南方週末記者說。2011年12月,他在山寨手機的大本營——華強北開了第一家直營店,此後便一發不可收。從春節後到現在短短的四個多月時間,他在全國開了二百一十多家店。換句話說,在過去的四個多月裡,差不多平均每天都有兩家店開業。

瘋狂開店計劃

黃有自己的工廠和方案設計公司,轉型起來並不困難。對他來說,最難的是銷售渠道。一開始,他準備走大賣場路線,直接供貨給國美、蘇寧等。

據THL銷售總監王學凱回憶說,他們找國美談時,對方拿出筆來一算,一款批發價為999元的手機,到了賣場,價格翻了近一倍,這讓他們吃了一驚,如果照這樣的賣法,肯定毫無優勢。

綜合考慮之後,他們打算和賣場的櫃檯一家家談,準備採用「特供」模式:從廠家直接發貨到櫃檯,省去中間的一切環節。但黃繼先注意到,手機到了這些櫃檯,便淹沒於眾多的品牌機之中,不利於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他萌生了開一家直營店試試的想法。

2011年12月,黃在華強北開了第一家形象店,當時的租金是一個月十多萬元,幾乎沒人看好。黃繼先甚至也做好了虧損的準備。但這個店非常成功,平均每天賣出手機近200台,最高的一天,甚至賣出了四百多台,相當於普通手機店兩個月的銷量。

這給了黃繼先極大的信心,過完春節,第二、第三家店接連開張,沒想到,火爆依舊。在手機市場中淘金多年的他意識到,這一模式可行,便加大火力,制定了首期開200家店的計劃。

在黃看來,只有將店至少開到300家以上,才有一定的品牌形象。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一個近乎「瘋狂」的開店計劃就此展開。

為了能快速開店,THL的裝修風格也被設計成「全工業化」的:白牆、白吊頂、白燈,櫃檯、陳列等,都是定製組裝的。據THL銷售總監王學凱介紹,一家50平米的店,現在基本可以做到4-5天內便完成裝修,開業。華強北有一家店,甚至創造了8小時開店紀錄:下午4點,簽訂協議;6點,對方撤場,THL的裝修工人進場;到凌晨兩點,便已全部裝修完畢。第二天早上開門,這家原來是中移動的3G店便開始賣THL的手機了。

除了開直營店和加盟店外,THL還在淘寶和京東等電商渠道設立了授權網店,其對外的口號宣稱:直銷,真正讓利用戶。

王學凱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他們如此注重直營店,是因為在智能機時代,體驗尤為重要,消費者只有在試用過手機之後,才會產生購買的慾望。但在開直營店的同時,網上渠道也必不可少,因為購買智能機的人,通常也都會上網,在購買之前,他們都會習慣性地上網查一查,對那些直營店還沒鋪到的地方的客戶來說,網上渠道就是一個不錯的補充。

至於如何解決兩者的價格差,THL的做法很簡單——統一定價,消費者在網上和在店中購買,價格都一樣。

為了防止網商們以低於線下的價格出售,王學凱在和這些網店經銷商們簽訂合同時,留了一手:所有加盟的網商必須繳納兩萬元的市場保證金,一旦發現他們以低於定價出售,便要求其以5倍價格回購。而檢查的方式,則是總部不定期地派人扮演顧客,在網上購買。

為了保護加盟商的利益,同時避免惡性競爭,THL還規定,同一商圈,只能是同一個老闆;商圈不明的,方圓2公里不能開第二家店。

運營商上門

實際上,不只是黃繼先,他的許多同行,諸如卓普、亞力通、科酷、歐科等,也幾乎在同一時間開始轉型,而他們的轉型路徑與THL幾乎如出一轍。

以2011年開出第一家直營店的卓普為例,據其運營總經理袁小楓介紹,到目前為止,卓普已經在全國開了20家店。其中,4家為直營,其餘皆為加盟。他們也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台設立了自己的網店。

袁聲稱,卓普採取的同樣是直銷模式,省去了從工廠到終端店的一切中間環節,他毫不諱言地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卓普「線上學的是小米,線下學的是各大品牌商」。

這些山寨手機廠商迅猛的擴張勢頭,甚至引起了運營商的關注。據THL的王學凱介紹,2011年12月份,他們在華強北開第一家店時,就有聯通的人過來找他們,希望合作,但具體的合作方式沒有談好。以後每開一家店,聯通的人就來一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722

網店賣家過勞死頻發 創業者表示「壓力山大」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8/06/230748.html

7月,年僅24歲的杭州網店女店主「艾珺aj」因為過度勞累在睡夢中猝死。這又一次引起了公眾對網店創業者健康狀況的關注。

每天要跟幾十上百個人說話,顧不上喝水上廁所,不是晝夜不分就是黑白顛倒,到達的最遠距離是離家200米的超市……這是近日發佈的網購從業者報告中描述的網店客服的生存狀況。報告顯示,半數人每天工作時長超過12小時,幾乎都有被客戶罵過的經歷。

由於開網店的成本低,很多年輕人選擇了這種創業方式。採訪中,中國青年報記者發現,一些網店創業者紛紛表示自己「壓力山大」。

不辛苦就只能被淘汰

楊洋是一家網上寵物用品店的店主,他的網店已經達到讓人羨慕的級別,但是他告訴記者,這個行業壓力太大,睡眠質量差,工作強度大,每天工作8小時遠遠不夠。「在我媽看來,我們這行人不是會猝死就是早死。」他坦言,網店店主過勞死的情況肯定還會繼續,「絕不是極個別的事情」。

2011年6月,25歲的淘寶賣家敏敏因疲勞過度而死。去世的那天下午快遞來敲門,沒人開門,就走了。第二天敏敏家裡人打電話,也沒人接,父母有點奇怪,就打電話給房東,房東開門發現敏敏死在電腦前面,姿勢是趴著的,身體已經開始腐爛。

面對這些新聞,28歲的精品女包店店主阿木顯得超脫淡然許多。他說:「其實過勞死在各行各業都有發生,只不過開網店的人在許多人眼裡一直是很順、很潮的樣子,一旦出事才讓人意識到,原來做網店是非常艱辛的。」

在自稱「宅男」的阿木眼中,開網店需要懂得如何去管理自己的生活,保持一顆平常心。「生命可貴,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扛在自己身上,工作不是這樣去拚命。」

王恬是上海交通大學的一名畢業生,在等待美國一所高校研究生錄取通知書的同時,她和男友一起經營著一家美國品牌代購店。在王恬看來,開網店雖然進入的門檻很低,但要處理很多關係,比如要平衡與網站平台、買家等多方的利益關係。「開網店有很多隱形的東西,不論是進入網站推薦榜前列還是發佈活動,想把網店做大,每一步都需要花錢。」王恬認為,這個行業的競爭也非常殘酷,「你不辛苦,就只能被淘汰」。

每個店主都是一個全能型選手

楊洋原來開過實體店,但是從2008年開始專心經營網店。回想起最初的狀態,他甚至形容為「不是人過的日子」。

網店剛起步的時候,處理訂單、考核銷量、退換貨、退款、打點財務等,都需要楊洋一個人來做。「那時我一個人住,家裡面堆得亂七八糟全是貨,腳都插不進來。電腦放在前面,人睡在桌子邊上,有時候聊天軟件一響,人就會條件反射地彈起來。」楊洋說這樣做是怕錯過生意,但也會被經常彈出的廣告窗口所打擾。

目前,楊洋的網店已經有12名員工,他把員工分為3組,4人在包裝組打包,4人負責倉儲配貨出貨,4個女員工負責網上銷售諮詢,工作時間是每天早上9點到下午5點。作為老闆,楊洋有很多事情還要親力親為。為新貨拍照、用電腦軟件修圖、上傳到網店頁面、寫產品說明,這些事情會佔用他一下午的時間。下午5點,員工下班,他會安排一兩個客服值晚班,客服夜裡11點鐘下班的時候,楊洋會在家裡上線,值班到凌晨3點。

楊洋告訴記者,他覺得開網店在上升期最辛苦,「比如在淘寶網開店,像我開的這種寵物用品店,級別在1~3個皇冠的時候最艱苦。那時錢不足以養活太多人,訂單量忽多忽少不穩定,店主幾乎包攬全部的工作。」他認為這些店主都很在乎信譽,會緊張顧客的每一個差評,這個時期的店主最容易發生過度疲勞的問題。

阿木經營的三皇冠淘寶店正處於楊洋所說的「最艱苦」時期。阿木的團隊有15個人,大部分都是一起走過來的創業夥伴,「我們沒有很具體、很正規的作息時間,大家都是努力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才休息,所以大部分都是早上9點多到位,晚上12點休息」。阿木就住在公司隔壁的宿舍,雖然作息還算規律,但對於沒有休息日的阿木來說,他最大的娛樂也就是在辦公室裡看看電影。

很多網店店主是有其他工作的,他們利用業餘時間開店,王恬和男友開的代購店就是如此。王恬的男友在IT行業工作,他會在每晚下班後開始打理網店,對客戶的諮詢進行解答。「每個月能夠賣出40~50件衣服,能賺2000~3000元,有盈利就好。」王恬表示,她和男友對經營網店有著明確的營業目標,但是不會犧牲自己的健康去賺錢。

選擇挺住還是離開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近日發佈的報告,淘寶網現有職業賣家600多萬,每天新增註冊近萬家,停運或倒閉賣家每日數量近萬。

對於這一數據,淘寶網公關部負責人胡冠中向媒體表示,淘寶不僅是一種購物形態,也是一種生活,並不是每個開淘寶店的人都是職業賣家,也有很多賣家本身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業,上淘寶網開店更多是為了興趣。對於年輕淘寶賣家「過勞死」的新聞,胡冠中也提醒廣大賣家,事業再重要,也不要透支生命,要注意身體情況。

「我經常對其他賣家說:珍愛生命,遠離網店。」在阿木眼中,最好的工作方式是把開網店作為一種調節生活的方式,不盲目追求銷量、利潤,但大多數賣家還是通過開網店創業、作為事業的起點,付出艱辛在所難免。

阿木坦言,開網店的壓力曾經讓自己動搖,他不知道是不是值得繼續堅持,「庫存積壓過多得清倉,團隊擴充過快得裁員,前景想得太美好需要調整,這些壓力讓人睡不著、吃不下。」

過勞死的話題也引起了網店賣家對自身健康的關注。活躍在購物網站上的店舖經營者,大都是20~40歲的青年,淘寶網今年發佈的一項調查也顯示,以淘寶開店為謀生手段的店主,其日均工作時間都達到10~12小時,有的甚至達到14~15小時。

作為復旦大學電子商務專業的畢業生,楊洋是最早一批關注電子商務的人。「你要是在乎身體的話,就不要開網店。40歲以前拿命換錢,40歲以後拿錢換命。」他認為,開網店創業想不累是不可能的,想要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更不可能。

「通過開網店創業有兩種解脫方式,一是做大了跳出去,挖到第一桶金後去投資實體店或進軍其他行業;二是直接把店賣掉不做。」楊洋說,有很多做了多年的網店店主忍痛割愛,幾千塊錢就把店舖賣掉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736

工資連續三年兩位數增長,中國企業壓力山大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4957
儘管經濟增速放緩,但數據顯示中國工人的工資仍然快速增長,而就業情況依然強勁。WSJ認為這一方面顯示出政府讓老百姓富裕的努力,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國的製造企業在成本競爭中更加困難。
 
華爾街見聞昨日報導,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28,752元,同比名義增長17.1%,扣除物價因素後增長14.0%。而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6,769元,同比名義增長11.9%,扣除物價因素後增長9.0%。
 
 
這已是私營企業員工工資連續第三年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遠超GDP增速。統計局人口司負責人在解讀工資增長時也提到,儘管2012年國內外環境複雜嚴峻,經濟增速放緩,但這並未影響工資繼續走高。統計局還提到企業為應對日益加劇的競爭,有效解決「招工難」現象,或者為了吸引和穩定科技人才、技術工人,採取了提高員工工資、改善福利待遇等措施,促進了平均工資水平的增長。
 
zerohedge認為,工資的上升將進一步施壓本已困難的製造業和建築業,尤其是低端和勞動力密集的部分。由於經濟放緩、成本上升,中國企業的利潤情況愈發脆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624

監管壓力山大:華爾街忙開除交易員,雇傭律師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106

華爾街的固定收益交易員想要再就業,可能需要去法學院做轉崗再培訓。為什麽?因為現在合規官員和風險管理專家才是美國大型金融機構的緊俏職位。多德-弗蘭德金融改革法,更嚴格的國際銀行監管條例,迫使華爾街大規模招聘法律人才。過去幾年來,華爾街投行削減包括交易員在內的“賺錢”部門職位,但一直在增招合規部門員工。德意誌銀行就是一個典型,今年德意誌銀行雇傭了1600名內控人員,其中有500人負責技術和合規。此前華爾街見聞曾報道稱,美國監管部門認為德意誌銀行還沒有嚴格遵守美國的新監管規則。紐約聯儲官員Daniel Muccia在一封信中指出,各種缺點可能將累積成為“系統性崩潰”,暴露“公司存在操作風險”。除了德意誌銀行,其他大銀行也在大舉招聘合規和法務員工。為了補充合規隊伍、管理風險、打擊洗錢,摩根大通今年增招了數千人。花旗宣布今年將招募最多3萬名合規部門員工,匯豐銀行也正在雇傭監管和合規員工。獵頭公司Robert Half International數據顯示,華爾街現在必須承擔很高的內控成本,這又推高了合規部門員工的薪酬。為了給合規部門支付更高的薪水,華爾街可能要裁掉更多其他部門的員工。這是交易員的壞消息,現在法學院似乎才是他們最好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376

阿里股價飆升 馬雲壓力山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567

當今的投資界的一個“新常態”是,“好消息也是壞消息”。這句話用在阿里巴巴上似乎非常貼切。

華爾街見聞此前報道,阿里巴巴今年“雙十一”的銷量大超往年,創下90億美元的最高紀錄,比去年足足高出了59%。但這個“好消息”也讓阿里巴巴股價在周二美股市場創下了IPO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

周二盤中,阿里巴巴股價跌逾4%,最低達113.69美元。截至周二收盤,阿里巴巴股價收跌3.8%,報114.60美元。

QQ圖片20141112044553

大跌的背後是獲利回吐?好消息早已被市場預期?也有可能是馬雲周二接受采訪時的言論起了作用。

周二,馬雲在阿里巴巴位於杭州的全球總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阿里巴巴的高股價是基於很高的市場預期,這讓他感到壓力。

馬雲說:“我甚至不看我們的股價,因為那反映了別人怎麽想我們。我不看它,因為我想市場會決定它,而我們應該專註於我們的事業。”

20141111_BABA1_0

馬雲周二接受CNBC采訪時還表示,他希望到2019年能把這一在線購物狂歡節帶給全世界的消費者。據統計,今年“雙十一”購物的買家來自超過217個國家和地區。多數買家來自香港、俄羅斯、美國、臺灣和澳大利亞。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900

強勢美元“雙殺”效應 亞洲企業償債“壓力山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44

此前大舉借入美元貸款的亞洲經濟企業現在面臨雙重威脅:一方面美國加息所帶來的債務成本高企,另外一方面,本國貨幣的大幅貶值加劇償債壓力。

2008年金融危機後亞洲企業加大了美元借款力度,充分利用了當時的低利率以及因美聯儲對金融系統大量註資而給全球市場帶來的充裕資金。跨國銀行也樂於放貸,因為和美國國內能夠獲得的接近於零的利率相比,將資金貸給亞洲企業的回報更高。

路透數據顯示,即使在2014年美國加息預期日益高漲之際,向(除日本以外的)亞洲發放的銀團貸款規模仍然增長了13%,達到創紀錄的5229億美元,其中發放給中國企業的貸款占27%。

但是隨著亞洲增長引擎中國經濟勢頭減弱,這些亞洲公司面臨日益沈重的債務負擔。經濟增長放緩開始侵蝕企業的利潤,而在支付美元債息時則需要更多本幣。

Ernst & Young亞太區合夥人Keith Pogson表示:“借款人面臨的最大風險是匯率朝著不利於你的方向波動——你負擔美元債務,你的利潤卻是以本國貨幣計價。”

根據聖路易斯聯儲的統計,2014年美元對一攬子新興貨幣累計升值超過7%。其中馬來西亞林吉特2014年第四季度遭遇了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單季跌幅——6.2%。印尼盾兌美元大跌至1998年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印尼央行不得不采取措施捍衛印尼盾。2014年泰銖也走軟,印度盧比兌美元全年下跌了約2%。甚至連人民幣都不得不向強勢美元“俯首稱臣”。

美元大漲意味著那些發債的公司償債成本增加,最終將導致公司盈利水平下降。分析師甚至認為一些公司可能面臨違約風險。

在1980-1990年代,類似的美元快速升值引發了亞洲和拉丁美洲的貨幣危機。

借給中國企業的貸款也遇到了麻煩,到目前為止,這些麻煩主要是經濟增速放緩帶來的。截至去年9月底,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同比增加36%,達到人民幣7669億元。

中國地產開發商佳兆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年初宣布公司未能按規定及時償還一筆來自匯豐控股有限公司的貸款,並警告稱這一違約事件可能會觸發有關債務出現交叉違約。

據21世紀經濟報道,一只2018年到期的佳兆業債券價格已經跌至34-37美分(面值1美元)左右。而近日在二級市場上,佳兆業的五只離岸債券迅速變身為“垃圾債”,債券價格自從去年10月中以來一路暴瀉,目前平均價格已經由1美元的債券面值腰斬至40美分以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450

產油國及新興市場貨幣全線崩盤 墨西哥巴西壓力山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818

周五早上,產油國及新興市場貨幣全線崩盤,墨西哥和巴西貨幣暴跌。

墨西哥比索重挫,美元/墨西哥比索重回15上方。

20150129_mxn1

墨西哥比索跌至2009年3月以來新低。

20150129_mxn

巴西雷亞爾不甘示弱,跌至近10年低點。

20150129_mxn3

產油國外匯匯率下行至新一輪周期低點。

20150129_mxn2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966

經濟數據壓力山大 中國何時加入“全球大寬松”?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843

昨日公布的1月中國官方制造業PMI將近兩年半以來首次跌破50,顯示制造業活動收縮,中國政府增加刺激措施、追隨新一輪全球大寬松浪潮的可能性因此增加。

繼去年中國公共財政收入自1991年以來首次重回個位數增長後,上周末又傳出中國經濟數據的壞消息。昨日中國統計局公布,今年1月中國制造業PMI為49.8,不但低於50.1的前值和50.2的彭博調查預期值,而且是2012年10月以來首次低於50的榮枯分水嶺。《華爾街日報》援引分析師觀點稱,制造業PMI表現出,要在未來幾個月促進經濟增長,中國政府需考慮出臺更多有針對性的措施。

《華爾街日報》報道提到,匯豐銀行經濟學家馬曉萍認為,1月制造業PMI數據顯示,中國企業的需求增長仍疲弱,此前包括註入流動性、降息、房貸新政等多種政府支持措施迄今為止收效有限。考慮到中國CPI通脹下滑,去年全年為2%,加之國際油價大跌和國內需求增長放緩,馬曉萍預計中國央行可能再度降息。

面對國際油價暴跌壓低通脹預期和除美國以外地區普遍增長乏力的全球經濟環境,上月歐洲央行公布萬億歐元QE後,瑞士央行、丹麥央行均決定降息,加拿大央行和新加坡央行均出乎市場意料宣布了寬松措施。去年12月加息650個基點俄羅斯央行還在上月意外逆轉,公布降息200個基點。

去年11月中國央行已公布兩年來首次降息,一些機構仍預計今年中國央行還可能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降準)或者繼續降息。上月華爾街見聞援引摩根大通報告預測稱,今年上半年會有一次以上降息,兩次降準,首次降準可能就在本月19日以前。

PMI,制造業PMI,降息,降準,中國人民銀行

德意誌銀行駐香港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張智威預計,疲弱的中國數據會促使中國政府采取進一步寬松的行動。但提及此預測的彭博報道指出,張智威和美銀美林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等經濟學家此前都認為,中國央行會推遲降準,因為降準會產生股市泡沫的風險。上周五上證綜指連續第四個交易日收跌,當周跌幅創一年來新高。

彭博經濟學家Tom Orlik也在報告中提到,A股正在失去上漲動力,1月數據又顯示了經濟增長形勢仍在漸漸惡化,這為中國央行進一步寬松奠定了基礎。Orlik預計,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央行會再度降息。

澳新銀行則是預計,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央行會降準50個基點,將存款利率下調25個基點。上述彭博報道稱,澳新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認為,中國制造業仍面臨去杠桿的壓力,制造業的通縮持續,去庫存還未結束。

中國人民銀行,存款準備金率,RRR,降準,貨幣寬松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378

被罰26億美元「壓力山大」 瑞信CEO終下台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5024

路透和華爾街日報等多家外媒報導稱,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簡稱瑞信)首席執行官(CEO)Brady Dougan最快將於週二離任,他的繼任者可能是英國保險和金融服務公司——保誠集團(Prudential)首席執行官Tidjane Thiam。

Dougan從2007年開始執掌瑞信,剛上任便遭遇數十年不遇的金融危機。Dougan和摩根大通CEO迪蒙(Jamie Dimon)和高盛集團CEO布蘭克梵(Lloyd Blankfein)一樣,是擔任一家全球性銀行CEO時間最長的人士之一。

之前美國政府曾控告這家瑞士第二大銀行幫助美國人逃稅。

美國檢察官表示,瑞信通過將資產隱藏在非法且未申報的銀行帳戶,幫助客戶欺騙美國稅務當局,這樣的作法已有數十年之久,其中一例甚至開始於一個世紀多以前。

瑞信去年五月承認上述指控,成為20年來在美國就刑事指控認罪的最大銀行企業,並將支付近26億美元罰金。

此後Dougan因為這件事受到了來自多方面的壓力。去年瑞士立法部門要求Dougan和其它高管辭職,以便瑞信在處理完與美國政府的稅務爭議後能重新經營。

而據彭博新聞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瑞信接下來準備任命英國保險和金融服務公司——保誠集團(Prudential)的CEO——Tidjane Thiam來接替Dougan,這一決定可能最快在週二公佈。

Thiam自2009年開始擔任保誠集團CEO。此前他在英國保險公司Aviva Plc擔任歐洲部門主管。1986到1994 年,他服務於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 & Co.),負責保險和銀行業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3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