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讀懂中國8月信貸數據 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132

今早央行公布了8月的社會融資數據,在經歷了7月的暴跌之後,8月數據恢複正常,但依然不及預期。

主要數據如下:

8月社會融資規模為9574億元,低於預期的11350億元,前值僅為2731億元。

新增人民幣貸款為7025億元,基本符合預期的7000億元,而前值為3852億元。

8月末M2增速為12.8%,上月則為13.5%。

委托貸款增加1751億元,同比少增1187億元;7月為增加1219億元。

信托貸款減少515億元,同比少增1724億元;7月為減少158億元。

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1119億元,同比少增4168億元;7月為減少4160億元。

對此,各大金融機構分析師、經濟學家認為,目前中國地貨幣環境仍較寬松,但信用緊縮也導致放松貨幣政策的壓力增大,非標等同業業務收縮顯著,引起了廣泛關註。

同業業務顯著收縮

中金宏觀研究團隊認為,是同業業務下滑帶來了信用緊縮:

8月同業資產規模壓縮,導致M2同比增速繼續下滑和社會融資規模中影子銀行業務收縮。背後原因是同業業務監管加強和金融機構風險偏好下降。

新增人民幣貸款較7月大幅提高,主要靠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貢獻,中長期貸款增長相對乏力,占比回落。預示房地產銷售和固定資產投資難有起色。

“緊信用”正在發生,帶來“松貨幣”壓力增加。以社會融資規模為代表的廣義信用增速連續兩個月顯著放緩,“緊信用”為“松貨幣”提供空間。7、8兩月M2增速下行,帶來“松貨幣”壓力增大。

屏幕快照 2014-09-12 下午5.45.21

 

南京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楊浩也認為非標監管加強等因素是8月信貸緊縮的一大原因:

結構上看,中長期貸款占比還是較高的。

社融延續了下滑的節奏,主要反應在表外融資的收縮,跟非標監管加強和銀行收縮信用都有關系;從兩個月的融資數據綜合分析,其規模的下降目前我認為主要是銀行風險偏好下降而收縮信用導致的。其它還有兩個原因,一是非標監管加強導致的表外融資規模下降,二是表內融資受存款脫媒和存貸比的制約,是供給端的收縮導致了有效需求的不足。

M2同比、環比增速均放緩

屏幕快照 2014-09-12 下午5.45.11

 

高盛高華全球經濟研究團隊認為:

M2 環比增速連 續第二個月為個位數。社會融資總量的環比增速也持續放緩,盡管當月新增量比七月明顯反彈。在社會融資規模的各組成部分中,新增人民幣貸款、委托貸款、銀行承兌匯票和企業債數額上升(或者是負值絕對值變小),而信托貸款數額下降。股票融資和外幣貸款基本穩定。

我們認為這反映出 6 月份之後政策立場趨於謹慎。此前中央通過派遣督查組等行政措施給地方政府和其它實體 (尤其是國有單位)施加壓力以支持增長,這影響了這些部門對流動性的需求。而在 6 月份數據顯示了明顯的增長反彈信號後,這種壓力可能有所減輕。

財政政策凈立場相對寬松,機構花費所獲資金否則將收回這些資金,因此 5、6 月財政支出增幅高達 25%左右,不可能一直持續。

我們認為目前全面降息的可能性較小。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

12.8%的M2增速雖然較上月有較大回落,亦低於13%全年目標,但當月貨幣市場利率仍較上月有所回落,反映當前貨幣總量還是比較寬松的。

新增信貸恢複正常,債券類融資較上月有所改善,信托貸款同比還在減少,預計未來一段時期,信貸仍是社融的一個主要渠道。

隨著外貿順差連創新高,未來數月外匯占款還會有一定增長,總體流動性不會出現大的問題。預計未來貨幣政策還是偏於定向寬松,料不會為了降低融資成本而采取全面降息降準動作。

浦發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曹陽表示:

M2增速低於預期,我們猜測更多來自央行對國開行的再貸款可能是三個月左右的短期資金,用以壓低銀行間市場利率、提供基礎貨幣、降低流動性風險,由於資金到期導致M2回落。

目前銀行風險偏好回落導致表內信貸意願不足;信托、委托等表外融資壓縮;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等新興融資渠道風險較高均可以倒逼央行進一步政策放松,通脹回落也創造了條件。

我們預計央行可能加大通過國開“寬信用”的力度,並可能對商業銀行提供低息、較長期限再貸款,滿足個人房貸,中小、新興產業的融資需求。 

國開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杜征征認為:

新增貸款還是符合預期的,8月底M2低於預期可能是這月新增外匯占款的量不大、貨幣流通速度有所降低、以及央行前期投放的PSL部分到期所致。

我們預期短期貨幣政策還是將維穩,政策繼續發力的支撐點一個在於經濟增長速度可能低於預期,一個是CPI和PPI目前都是低位增長,但我們也應看到國內就業並未出現大幅下滑,綜合衡量,預計政策不會大幅度放松,更多是運用定向調控工具。

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增加

屏幕快照 2014-09-12 下午5.45.29

 

民生證券宏觀團隊表示:

8月社融低於預期,主因是地產繼續低迷,同業創新活動放緩。

中長期貸款高位反映對債務存量的維系。票據融資繼續高增長,實體融資需求不強,銀行風險偏好下降,通過風險小、靈活性強的票據貼現完成信貸額度是主因。

預計央行仍將繼續定向寬松,但總量寬松遙遙無期。

興業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唐躍認為:

貸款中票據融資占比仍然很高,票據沖量的特征明顯,銀行主動放貸意願仍不強;社融的增速回落到接近15%的歷史低位,表外融資的增長持續疲軟,除了風險偏好較低和需求較弱之外,也有影子銀行監管較嚴的影響;盡管貸款投放較多,債券發行規模也不小,但存款只增長了1000多億,不排除有非標萎縮的影響。

總的來看,金融數據呈現出銀行風險偏好偏低、實體經濟需求偏弱的特征,經濟仍然面臨下行壓力。

屏幕快照 2014-09-12 下午5.45.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675

蘇格蘭獨立公投:投資者需要知道的一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360

英國,蘇格蘭,公投,英鎊,英國國債

有關蘇格蘭是否獨立的公投將於北京時間今日下午2點開始。最新民調顯示,反對獨立陣營的支持率為52%,獨立陣營為48%。投票結果截至北京時間明日下午2點確認。

如果公投決定獨立,蘇格蘭未來使用何種貨幣還有很大疑問。英國其他三個地區已明確表示,不願與宣稱獨立的蘇格蘭共用英鎊,也不願英國央行管理本國以外地區的貨幣事務。而且,屆時蘇格蘭使用英鎊也不符合歐盟對成員國擁有貨幣自主權的要求。

投資者最關心的是市場將如何反應,華爾街見聞整理金融資訊及評論供應商RANsquawk數據總結,根據市場參與者的樂觀傾向判斷:

     · 如果反對獨立陣營以高票數勝出,高風險資產價格上行空間有限。預計體現波動性的較短期資產的利差將有所收窄。

     · 如果雙方票數接近,可能要在今後5-10年內進行第二次公投,英國政府將下方更多權力到地方,蘇格蘭會在稅收等方面獲得更多的自主權。包括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和標準人壽(Standard Life)這樣的龍頭企業將不得不決定是否要將總部遷出蘇格蘭。這也要視蘇格蘭地方政府決定起用何種政策而定。

     · 如果獨立陣營獲勝,獨立後的蘇格蘭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為目前利率、納稅、投資者保障、金融穩定和貨幣政策等新的財政安排都不明確。

以下是各類資產可能出現的反應:

     · 外匯

以上三種投票結果會導致英鎊的下跌形勢截然不同。如果反對獨立陣營領先的優勢越來越小,匯市將更敏感。英鎊應該會在公投前夕走低,如果蘇格蘭公投決定獨立,英鎊會大跌。

法國興業銀行分析師預計,在公投當天,蘇格蘭公投支持獨立的消息將立即引發英鎊下跌,跌幅3-5%。

(華爾街見聞註:蘇格蘭32個行政區會各自統計投票,兩大陣營均有權要求重新統計任一行政區的投票結果。)

有關蘇格蘭獨立的一大爭論問題是,蘇格蘭是否還會與英國其他地區共用英鎊。其他英國地區均表示反對共用。而領導獨立陣營的蘇格蘭首席大臣薩蒙德(Alex Salmond)說,公投獨立結果一出爐就會開始談判,改變其他地區的看法。

薩蒙德還說,如果其他地區不願讓步,蘇格蘭將拒絕分擔應償還的部分英國債務,有人預計蘇格蘭的那部分債務高達1400億英鎊。

     · 固定收益

英國國債價格的波動大多是英國央行加息預期的產物。這意味著,英國國債價格因蘇格蘭公投面對的直接風險很小。如果蘇格蘭公投決定獨立,投資者可能因為擔心英國主權評級被下調而被迫調整持倉。

高盛的分析師認為,蘇格蘭決定獨立可能導致英國經濟的不確定性、金融業的波動性、財政的風險都增加,英國央行可能推遲加息。

     · 股票

蘇格蘭股市會因公投下跌,但對英國全國股市的影響比較複雜。

巴克萊的分析師認為,蘇格蘭公投決定獨立對英國股市的負面影響較小。可是,獨立將讓蘇格蘭和英國全國的經濟都面臨很大困難,打擊RBS、勞埃德銀行(Lloyds)、軍工企業BAE系統公司等多家在倫敦上市的企業。

巴克萊預計,負面影響將表現為很大的不確定性,這類不確定性有貨幣可能波動的幅度、與蘇格蘭全新貨幣有關的風險溢價上升,以及對蘇格蘭自己的央行能充當貸款機構最後庇護所信心不足。

像easyJet、瑞安航空公司(Ryanair)和IAG這類航空公司的股票應該會因為蘇格蘭公投獨立而上漲,因為獨立陣營此前承諾會削減乘客稅,可能徹底取消這類稅。(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359

阿里巴巴首日交易在即:投資者需要知道的一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422

20140919aliyiqie

火爆的路演之後,阿里巴巴IPO終於迎來掛牌,來自中國的馬雲將正式接受全球市場的檢驗。此次IPO,規模到底有多大?投資者態度如何?首日交易細節如何?將造就多少個億萬、千萬富翁?本文將告訴你想知道的一切。

阿里巴巴IPO,規模到底有多大?

以68美元發行價計算,阿里巴巴此次將募集218億美元,創美國最大IPO記錄。若行使15%超額配售,其上市融資額最多可達250億美元,將超過2010年農業銀行上市時的募集額度220億美元,創全球最大IPO記錄。

阿里巴巴估值達1676億美元,超越了其競爭對手Amazon,Amazon估值約為1500億美元。

為什麽在美國上市?

阿里巴巴最初原本考慮在香港上市,但由於阿里巴巴的“合夥人制度”要求公司上市時采用“雙重股權”,以確保上市後合夥人對公司的絕對控制權。這一點與港交所一貫的“同股同權”原則相違背,阿里巴巴在與香港方面接觸了幾次之後,決定選擇允許雙重股權的美國為上市地點。

阿里巴巴此次IPO的日程安排如何?

阿里巴巴於2014年5月6日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招股說明書,9月8日至18日全球路演,18日當晚定價,19日正式掛牌交易。

首日掛牌交易細節如何?

阿里巴巴的股票代碼“BABA”。

交易訂單只能在美國時間18日下午四點以後提交。19開盤參與阿里巴巴交易的訂單面臨限制。不接受市價訂單。

預計股票交易將在美國東部時間19日上午大約11點(北京時間今晚23:00)開始,但這取決於紐交所對其經紀商的指導意見。

阿里巴巴承銷商計劃在美東時間周四盤後將約220億美元的待售股票賣給25~50家大型機構,涉及面很窄,主要是為防止阿里巴巴上市初期股價劇動,畢竟誰也不想重蹈Facebook覆轍。

阿里巴巴盈利能力如何?

從盈利能力上看,阿里的數據也漂亮的令人發指。根據Wedbush Securities整理,阿里巴巴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高達59%,為全球10家同類公司中最高。這些公司包括Google、Facebook、Amazon、百度、騰訊、Twitter和京東等等。

阿里巴巴股票認購情況如何?

那是相當火爆!先是路透報道阿里巴巴路演僅兩天就獲得足額認購,隨後上周末又爆出美國四十家大型買方機構猛砸400億美元申購,平均每家下單10億美元。

為什麽投資人總是拿支付寶分拆說事兒?

這是阿里巴巴此次上市最大的硬傷,因為這關乎投資者最關心的公司治理問題。

在20011年鬧的沸沸揚揚的支付寶事件中,阿里巴巴為了符合監管要求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在雅虎等董事並未完全同意的情況下,將支付寶的所有權轉讓給了馬雲控股的一家中國內資公司——小微金服。

雖然阿里巴巴通過簽署利潤分享協議保障了公司的利益。但投資者卻不買賬,他們認為你阿里巴巴以前能這麽做,保不準今後再次這麽做,這樣股東的利益如何得到保障?而且在現有公司架構下,阿里巴巴內部人士雖然只擁有少數股權,但卻對公司擁有永久的控制權,股東的力量很弱。投資者如此擔憂,也不無道理。

為什麽疑慮重重,美國投資者仍然瘋搶阿里巴巴呢?

因為它實在是太便宜了。華爾街見聞曾援引彭博計算,阿里巴巴2014年的預期市盈率為29倍,相比之下百度為34倍,騰訊為37倍,亞馬遜為135倍。在紐約和香港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和電商企業的平均預期市盈率為43倍。很多投資者認為,一旦阿里巴巴股票開始交易,其估值將達到業界同行的同等水平。

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阿里巴巴雖是大盤股但非美國公司,無法納入標普500指數,這就給了美國的大盤股基金在年底前追趕標普500指數的機會,對此,華爾街見聞曾有詳細闡述,具體可查看這里

需求這麽生猛,為什麽最終定價只比最初定價高了2美元?

阿里巴巴的IPO最終定價只比原60-66美元區間上調了2美元(3%)至每股68美元。與以往美股IPO相比,阿里巴巴上調幅度僅3%也算少有。Twitter的最終定價比最初定價高30%,Facebook也調高了9%,就連四個月前登陸美股的京東最終定價也比初始定價高出6%。

通常來講,公司IPO定價是很有講究的。公司都希望自家股票開盤後上漲而不是下跌,所以定價時不能把上漲潛力占滿,而是要留出一定的上升空間。但如果股價上漲幅度過大,則表明公司股票被賤賣,承銷行會因此會因此受到指責。此次阿里巴巴僅上調2美元,顯然是選擇了保守路線。

人人都喜歡阿里巴巴?

市場是公平的,有人熱捧,當然也有人唱空。史上最大IPO難免會也引起了空頭的攻擊,知名中概股殺手渾水公司創始人Block就抱著懷疑一切的態度表示:“中國的股票欺詐就像矽谷的科技公司那樣,遍地都是……如果阿里巴巴想欺騙投資者,也是絕對有可能的。”不過他並沒有給出阿里巴巴造假的具體證據。

有新興市場教父之稱的Franklin Templeton Investments執行副總裁Mark Mobius也警告投資者遠離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的架構將令該公司管理幾乎不受股東影響,若公司出現問題,也沒有合法的追索權。”

阿里巴巴上市,將成就怎樣的造富神話?

如下圖所示,軟銀、雅虎、馬雲等三大股東將成為最大的贏家。Janchor和Myriad等曾經大筆押註阿里巴巴可轉換優先股的的私募基金也賺得盆滿缽滿。

如今,馬雲的身價已經高達219億美元,遠超排名第二的李彥宏穩居中國首富的寶座。受阿里IPO消息的刺激,軟銀股票大漲,孫正義凈資產達到166億美元,登上日本首富寶座。軟銀是阿里巴巴最大股東,當時孫正義投資了2千萬美元,上市以後價值大約580億美元,獲利2500倍!

此外1999年創立以來,阿里已經以股票期權和其它股權獎勵的形式,向現任和前任員工總計發放了26.7%股份。按照1680億估值計算,此次IPO將為阿里的員工帶來413.85億美元巨額財富。此前百度上市創造了8位億萬富翁,50位千萬富翁,240位百萬富翁。預計此次阿里上市或造就上萬名百萬富翁。

買不到阿里巴巴股票怎麽辦?

人造啊!由於沒能擠入阿里巴巴的承銷盛宴,美銀美林獨辟蹊徑,半年前就買了合成的模擬阿里巴巴股票。大致原理是這樣的:先買入阿里巴巴的兩大股東軟銀和雅虎,然後評估阿里巴巴在兩家公司股票中占多少份額與價值,再做空軟銀和雅虎股票中剔除阿里巴巴的部分,將持股和空倉打包就得到了合成的模擬阿里巴巴。

美銀美林半年前推出這類產品,如今已經收獲了幾千萬美元。(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522

掃盲埃博拉:起因、風險、預防 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890

埃博拉,Ebola,傳染病,WHO,西非

今年9月1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表示,“埃博拉在美國暴發的幾率極低”。當地時間昨日,美國疾病與預防控制中心(CDC)公布,9月下旬美國首次出現埃博拉病例,9月28日病患入院接受治療。

盡管奧巴馬曾警告埃博拉疫情“在逐步失控”,上月中旬華爾街見聞的文章還提到,埃博拉本月侵入美國的幾率有20%,但疾病首現美國本土的傳播速度還是讓一些人始料未及。

意外已發生,驚慌也無用。與其憂心忡忡卻無所適從,不如客觀地了解形勢,以正確的態度對待。華爾街見聞在此總結彭博、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媒體和機構的介紹,以問答的形式幫助大家對今年的埃博拉疫病形成全面的認識。

問:埃博拉疫病怎樣暴發及傳播?

答:目前尚未查明埃博拉病毒起源何處。WHO認為,屬於大蝙蝠亞目的果蝠(fruit bat)是最有可能的宿主,即為埃博拉病毒提供生存環境的生物。

通過血液和尿液、唾液等體液接觸,熱帶雨林生活的大猩猩、黑猩猩和蝙蝠將埃博拉病毒傳染給人類。

健康人皮膚破損的部位或者粘膜如果接觸到留下埃博拉疫病患者體液的物件,如床單、衣物和用過的針管,也可能被感染。

問:埃博拉疫病今年怎樣傳播開來,有多大的幾率在非洲以外地區大範圍暴發?

首批埃博拉病例出現在中非的偏遠村鎮,那里靠近熱帶雨林。但今年暴發的史上最慘重埃博拉疫病發生在西非。

華爾街見聞今年8月援引《紐約時報》報道介紹,這輪埃博拉疫病的首個病患是一個幾內亞的男孩。目前西非的大城市和鄉村都有確診的感染病例。

今年3月首次確診以來,西非地區暴發的埃博拉疫病已致6500人感染、將近3100人死亡。

美國CDC透露,美國本土的首個埃博拉病例是在從利比里亞回國後確診的,公共衛生官員正在追查所有該病人接觸過的人。三名在利比里亞服務的美國醫護工作者已被送往美國國內醫院治療。

CDC認為,在美國,埃博拉疫病不可能像在西非那樣瘋狂傳播,因為國內醫院和掩埋處理過程在控制傳染方面做得更好。

問:埃博拉病毒有無治愈的方法和藥物?

答:目前還沒有治療這種傳染病的特效藥。病情嚴重的患者應得到密集的支持性護理。他們會經常脫水,需要靜脈註射或者口服含有電解質的溶劑。

問:咳嗽和打噴嚏會不會傳播埃博拉病毒?

答:只有在出現埃博拉疫病的癥狀以後,患者才具有傳染性。如果埃博拉病患朝著健康人的面部打噴嚏或者咳嗽,對方可能被傳染。但埃博拉病毒並非通過空氣傳播,這種病毒進入人體的主要渠道還是身體的小切口、擦傷處,以及眼、耳、鼻、口的粘膜。

問:感染埃博拉病毒後多久會出現疫病癥狀?

答:埃博拉疫病的潛伏期是2-21天。在最近的疫情來看,潛伏期一般是4-6天。

問: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癥狀有哪些?

答:典型的癥狀最初是突然發高燒,一直覺得身體虛弱、肌肉疼痛,頭痛,咽喉也痛,然後病人會嘔吐、腹瀉、出皮疹、腎臟與肝臟功能受損。有些病人體內體外都會出血。只有經過實驗室測試才能確認是否被感染。

問:如何降低感染埃博拉病毒的風險?

答:WHO認為,應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降低風險:

1、降低野生動物傳染人類的風險:避免與攜帶病毒的果蝠、猴類/猩猩接觸,不要生食這類動物肉。接觸這類動物時應戴手套,並穿戴其他適當的防護衣物。如要食用與動物血液和肉類有關的食品,應將這些食物烹制熟透。

2、降低人類傳染的風險:避免與患者直接接觸,尤其要避免接觸他們的體液。在家中護理病患時,應戴好手套,使用適當的個人防護設備。去醫院探望病人或在家中照料病人以後要定時洗手。

3、控制傳播的措施:迅速又安全地掩埋死者,確認患者生前可能與哪些人接觸,然後在21天內監控疑似被感染者的健康狀況,將患者與健康人隔離很重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維護清潔的環境也都很重要。

問:今年的埃博拉疫病與往年有何不同?

答:今年疫情首先出現在西非的幾內亞、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亞三國。到目前為止,剛果和烏幹達的疫情都是國內史上最嚴重的,兩國都要設立隔離區。

可是,由於邊境管控不嚴,並未尋求治療的被感染患者還可能自由出入上述西非三國。

今年9月下旬,WHO的專家發布了一份為期九個月的評估報告,稱西非地區埃博拉疫病的死亡率高達71%,目前應對這種傳染病的“前景黯淡”。該報告警告,若控制傳播的措施未取得明顯進展,未來幾個月埃博拉病例的增加速度將由目前的每周數百例增至數千例,到11月2日可能超過2萬例。

問:當前有哪些抗埃博拉藥物正在研制?

答:美國政府、加拿大公共衛生署(PHAC)和兩家制藥公司——美國加州聖叠戈的Mapp Biopharmaceutical Inc.與加拿大多倫多的Defyrus Inc.正研制一種實驗性的抗體複合物。動物實驗顯示了這種藥物的治療前景。

Defyrus公司稱,可能明年上半年就會進行相關藥物的臨床安全試驗。

以煙葉制造的ZMapp藥物未經臨床實驗,但得到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批準,成為應急用藥,兩名被感染的美國醫護工作者服藥後已經康複。

制藥公司Tekmira Pharmaceuticals Corp.測試的埃博拉藥物幫助治愈了另一名美國醫護人員。那是治愈的第三個美國醫護人員病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709

油價跌不停 一切只是開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102

原油產能的大幅增長和需求的明顯減弱使得油價在過去幾個月一直下行。全球原油市場正在處於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從原先的供給短缺轉為供給過剩。

自6月以來,原油價格已經重挫20%。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和交易商開始擔憂,2015年的美國頁巖氣繁榮將最終導致原油過剩時代的到來。

盡管原油價格走低,引發市場對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下月削減產量的猜猜,但是分析師們認為油價還有繼續走低的空間。這些分析師認為市場基本面的轉變正在進行,過去四年間油價在100美元/桶上方的常態已然古。OPEC縮減產能將預示著新時代的到來。

造成油價下跌的因素有很多:美國原油進口萎縮的速度要遠快於預估,產能卻處於30年高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引發了需求下降;甚至利比亞和伊拉克等國的原油產量也在增加。雖然地緣沖突不斷出現,並且俄羅斯正在遭受歐美制裁,但原油價格依然在下降。這可能意味著市場重要轉折點的出現。

若歐洲經濟增長加速,或者供應相應減少,短期內或能推升油價,但這種情況目前出現的概率看來愈來愈小。美國等石油消費國對俄羅斯或伊朗等國供油的依賴度明顯下降,因此OPEC對於市場的轉變可能無能為力。

上周瑞士信貸調降2016年布蘭特原油價格預估至93美元/桶,市場普遍預期則為101美元/桶。瑞士信貸對於2017年的預估則為88美元/桶。市場的反應也從側面驗證了這種整體預期。2017年和2017年之後的石油遠期合約上周終於下跌。此前盡管即期合約價格重挫,遠期合約價格幾個月來依然堅挺。

過去十年里,原油市場一直處於供給不足的狀態。2008年之前,投資不足和亞洲需求激增,使得油價大幅上揚。2008年油價曾逼近150美元/桶。

隨後的金融危機時代盡管原油出現大幅下跌,但是多頭依然試圖死守100美元/桶大關。2011年,OPEC成員國利比亞動蕩使得日供應量最多減少150萬桶,引發油價上漲。2012年美國和歐洲制裁伊朗,影響了一些供給。去年夏天,利比亞再度發生暴力事件,再次引爆油價漲勢。但是這一切均已經成為歷史。

對於OPEC而言,選擇短期托市來提升油價,還是放任油價長期處於低位並最終等待需求回暖是一個難題。是否出手或者何時出手幹預現在依然很難明確。Rapidan Group總裁Bob McNally在結束沙特的訪問後認為,OPEC目前可能並不急於減產,冬季需求的回暖或提振油價。

不過如果油價進一步下跌10美元的話,OPEC的耐心可能就會受到考驗。Baird Energy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認為,如果油價持續位於80美元/桶下方的話,不僅俄羅斯等國家的財政收入將大幅減少,美國本土的煉油公司也有主動性可能抑制產能。(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190

病毒兇猛:關於埃博拉的進展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249

致命病毒埃博拉目前已經走出非洲,開始在全球蔓延。歐洲、北美、南美均出現確診病例。美國的一名患者已經不治死亡,西班牙、巴西各有一例確診病例,巴黎出現一例疑似病例。世衛組織警告稱,東亞也存在被感染的風險。

西班牙:又有7人開始接受隔離

在繼護士Teresa Romero被周一確認感染埃博拉病毒後,又有7人開始接受政府的隔離。

Romero因為在馬德里的醫院照顧了兩名被派往西非執勤的工作人員,隨後感染了該病毒。7名最新接受隔離的人中,有兩名為Romero服務過的美發,以及與她接觸過的其他醫護人員。

醫院方面稱,目前該院有14人正在六樓接受隔離。

西班牙總理拉霍伊表示,政府已經建立了專門的埃博拉委員會,由副總理Saenz擔任主席。拉霍伊稱,埃博拉在西班牙境內進一步蔓延的可能性非常低。

巴黎:一名疑似病例有望周五確診

據法國當地媒體報道,法國政府正在巴黎調查一起疑似埃博拉病例,有望於周五得到確診。

疑似感染者是一名女士,政府擔心其在非洲感染了埃博拉病毒。據稱她不是法國公民。

巴西:成為首個確認埃博拉病例的南美國家

一名47歲的男子被確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正在卡斯卡維爾的醫院接受隔離治療。

該男子9月19日抵達巴西,被認為曾去過幾內亞。周四下午,他因為發燒去醫院接受急診,隨即被發現感染埃博拉病毒。

美國:嚴陣以待 防患於未然

10月8日,美國本土首例埃博拉患者、42歲的利比里亞人托馬斯·埃里克·鄧肯不治身亡。

美國政府數小時後宣布,美國5個主要機場將從本周開始對西非旅客進行體溫測量,進一步加強埃博拉篩查措施。

國家疾控中心已經發布了911電話操作指南,隨時準備接聽疑似埃博拉患者的求助電話。

東亞:正受到威脅

據中國日報,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向東亞發出警告,考慮到其貿易交通樞紐的位置,以及大量的流動打工者,該地區正受到埃博拉的威脅。

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地區負責人申英秀表示,該地區有著大量的旅遊、貿易人口,新加坡、香港、菲律賓等港口將勞動人群送往世界各地。

她表示,東亞過去一直是流行病高發地區,曾成功應對了SARS和禽流感。所以該地區在反應速度、公眾認知、監管強度和信息透明度上均強於其他地區。

全球:死亡人數接近3500人

下圖為最新的全球埃博拉病毒蔓延情況,紅色為病例數,黑色為死亡人數。目前,全球已有7493人確診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3439人死亡。(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20141010_ebola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538

今日歐洲央行決議 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346

每月一度的歐洲央行決議(20:45)及隨後的新聞發布會(21:30)大戲又將在今天晚上拉開大幕。多數分析師預計,歐洲央行今天將不會改變其貨幣政策。但是有些核心焦點依然不容錯過。

通脹回升,但依然太低

歐元區10月CPI同比上漲0.4%,略高於9月的0.3%。過去四個月的數據均在0.3-0.4%之間,遠離央行設立的2%目標水平。

下圖可見,歐元區調和消費者物價指數有小幅回升的跡象,但是核心通脹有繼續走弱的跡象。

screen shot 2014-11-05 at 12.03.43 pm

經濟增長前景悲觀

歐盟委員會本周下調了通脹以及經濟增長預期:通脹在2014、2015、2016年的預期分別為0.5%,0.8%和1.5%;GDP增長則分別為0.8%,1.1%,1.1%;失業率則為11.6%,11.3%,10.8%。

screen shot 2014-11-05 at 12.33.09 pm

徳拉吉已經強調過夏季通脹走低的主要因素是原油價格的下跌,並認為短期無需更多刺激計劃。不過歐洲央行也表示短期通脹明顯回升的可能性很低。

尷尬的徳拉吉

在10月中旬的時候,紐約時報曾報道徳拉吉與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及其他委員之間的分歧。這份理應在30年後才會公布的歐洲央行會議紀要泄露使得市場對於央行內部的問題十分擔憂。

路透援引一些來自歐央行的消息稱,德拉吉減少了政策文件在會議前的流通,這顯然是考慮到防止常持反對意見的德國央行提前走漏消息並阻止或詆毀會議決定。

而在具體的央行貨幣政策上,徳拉吉也面臨壓力。即便是少數幾位受德拉吉邀請參加會議的央行行長之一,如法國銀行行長諾亞,也投票反對了德拉吉的購買資產支持債券和擔保債券的計劃,因為諾亞認為這一計劃缺乏準備,並存在技術漏洞。諾亞是1999歐元啟動時的理事會成員之一。

徳拉吉如果失去真正的決策權,那麽市場將會認為他是傀儡角色,徳拉吉之前所做的承諾顯然也將失去效應。更糟糕的情況則是徳拉吉被其他人取而代之。新任行長(比如魏德曼)如果轉為鷹派態度的話,市場勢必將出現劇烈波動。

投行怎麽看?

法國興業銀行的Kit Juckes:周四不會有什麽新東西,徳拉吉勢必將老調重彈。和日本央行的黑田東彥相比,徳拉吉顯然是一個“演說家”。

Oxford Economics的Ben May:徳拉吉在發布會上必然會措辭謹慎。他不會流露出任何歐洲央行將采取更多寬松措施的暗示,當然也不會對此前的措施做出任何否定。我們依然認為歐洲央行不會采取全面QE。

Jefferies International的Marchel Alexandrovich:在歐元區經濟增長和通脹都低迷的情況下,徳拉吉勢必將維持鴿派基調。不過考慮到歐洲央行在過去幾月已經采取了一些寬松措施,因此我們預計本次不會有新內容。

野村證券、富國銀行、勞埃德銀行和Daiwa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師也是類似看法:鴿派預期,但無實質性行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034

關於中國「馬歇爾計劃」,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Junk

來源: http://xueqiu.com/5842900570/32790306

11月4日,中國在海外一舉拿下三個大單,分別是:44億美元墨西哥高鐵項目,56億美元向伊朗出售地鐵車,以及42億美元斯里蘭卡南部調水項目。股市基礎建設板塊大受追捧,申萬基建指數創歷史新高。

隨著大單的簽訂,業內普遍預計,11月APEC會議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系統闡述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帶一路”規劃,並於近日召開最高級別經濟工作小組會議,確定讓中國過剩產能“走出去”的計劃。

那麽,什麽是“中國版馬歇爾計劃“?該計劃和國家的戰略有何關聯?海外投資的四萬億具體怎麽投?這個計劃能成功嗎?哪些股票能受益?下面為您一一解答。

————什麽是中國版馬歇爾計劃?————

2009年7月,中國政協委員、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在應對當前出口頹勢會議上提出了“和諧世界計劃”或“共享發展計劃”,希望通過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來消化國內的過剩產能,同時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官方表述為:向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發展中國家宣布中國願意向友好國家提供國家貸款用於借款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渠道可借助現有的中非合作論壇、上海合作組織、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等。

這一計劃因與美國60多年前的“馬歇爾計劃”有異曲同工之妙,因而被市場視為“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

“馬歇爾計劃”是二戰結束後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在這段時期內,西歐各國通過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該計劃讓美國將其過剩產能轉化成政府對受援國家的債券而受益。

中國政府提出用五千億美元的規模建立“和諧世界計劃”或“共享發展計劃”的基金,其中包括1000億美元或其他外匯規模和30000億人民幣規模,即民間稱的向外投資的“四萬億”。

外媒稱,這個“四萬億”海外計劃,占到中國GDP的7%,從體量上比當年美國馬歇爾計劃還要大,後者規模130億美元,不過是1948年美國GDP的5%。

————馬歇爾計劃如何展開?————

1.金磚銀行和亞洲投行成立

2014年7月,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簽署協議成立了金磚國家開發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主要資助金磚國家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該銀行總部設在中國上海,初始資本為1000億美元,由5個創始成員平均出資。

2014年10月,以中國為首,包括印度、新加坡在內的21個國家共同決定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的法定資本為1000億美元,中國持有最大股份。中國向全亞洲輸出資本的戰略性平臺亦由此建立。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預測,2010年到2020年,亞太地區約有8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姚枝仲測算,亞投行資本金1000億美金,通過金融杠桿放大5-10倍,將能撬動5000億-1萬億的資金支持規模。

2.“走出去”策略方興未艾

2001年,中國政府確定了“走出去”戰略,鼓勵中國企業“出海”投資。如今,不少中國企業已經積累了“走出去”的資金和技術,並看到了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後的海外機遇。

2014年,隨著上海自貿區的試驗,國家境外投資政策的改革也卓有成效。不管是發改委《境外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辦法》,即9號令,還是商務部的《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即3號令,都給中國企業赴境外投資松了綁,大幅下放管理權限之余,進一步簡化境外投資的審批和備案流程,以備案制取代了核準制。商務部的3號令更是已經實行了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

而在中國“走出去”的大軍中,基建從來是重中之重。習近平和李克強外訪時“推銷”的領域中,以高鐵為亮點的中國基建乃必推項目。不管是發展中國家,還是歐美發達國家,對於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需求始終存在,完善和更新永不會過時。

3.“一帶一路”箭在弦上

2013年9月,習近平在訪問哈薩克斯坦時提出了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2013年10月,習近平又在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提出了中國願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

從此,向西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向東南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開啟了中國政府的地緣布局,也即“一帶一路”。

今年10月下旬召開的APEC財長會議上,APEC國家財長建議,應進一步通過PPP等融資方式吸引長期融資和撬動民間資本,解決目前亞太地區面臨的巨大的基礎設施融資缺口。

“一帶一路”專項投資基金將作為配套政策於近期落地,規模將達1000億元,主要投資於“一帶一路”相關產業和企業。

申萬報告註意到,本月5-8日的APEC會議基本覆蓋了“一帶一路”上的主要經濟體,除了俄羅斯、印尼、泰國等成員國之外,孟加拉國、老撾、蒙古國、緬甸、塔吉克斯坦、柬埔寨、巴基斯坦七國以及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上海合作組織都將應邀與會。

申萬認為,中國與中亞、西亞、西歐的互通互聯即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國與東盟等地區的互通互聯即是“海上絲綢之路”。預計本月APEC會議將使“一帶一路”水到渠成,詳細規劃即將出臺。

除了“一帶一路”,中國也在向非洲和南美洲輸出中國制造和中國裝備。在宏觀層面,中國也在努力推動各種規格的自貿協定談判。截至2013年12月,中國正在建設18個自貿區,涉及31個國家和地區。已簽署12個自貿協定,另有6個自貿協定正在談判。

————馬歇爾計劃能成功嗎?————

數十天前,亞洲開發銀行總裁中尾武彥公開表示,不歡迎成立一家目的基本相同、由中國牽頭成立的區域性銀行——亞投行時,連北京出租車司機都聞到了空氣中的敵對味道。《紐約時報》則公開報道,美國官員“以前所未有的決心遊說”反對該銀行,“極力勸說重要盟友拒絕該項目”這只是中美G2較量的一個縮影。

政治方面,“中國版馬歇爾計劃”面臨著美日等強國的壓力;而從經濟角度,則主要錯在“馬歇爾”三個字。市場認為,目前中國面臨的情況已經不能和60年前的美國同日而語。

美版馬歇爾計劃,根本上是冷戰產物。美國從幫助西歐國家重建之中獲益,但這個過程的風險管理機制非常重要,如果這些國家賴帳,該怎麽辦?

美國人的辦法就是後來眾所周知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即美國人規定35美元換一盎司黃金,OECD這些受援國如果沒有美元,你得用黃金來償債,換句話說,布雷頓森林體系和美元霸權是馬歇爾計劃的牢固保障,何況還有北約強大的軍事保障。

馬歇爾計劃,文有布雷頓森林體系,武有北大西洋組織,且美元是當時唯一國際貨幣,戰後困頓的歐洲又面臨共產鐵幕威脅,眾多合力作用才成就美國霸權地位。

中國今天的問題恰恰在這里,路漫漫其修遠。就眼下看,中國版馬歇爾計劃還只是個資本投機的泡沫標的。

有西方評論稱,“從經濟的角度來看,當年美元已經是國際貨幣,而且是唯一的國際貨幣,馬歇爾計劃是通過輸出美元解決美元荒的。人民幣不是國際貨幣,想通過對外直接投資(ODI)把它做大,本身就存在問題。從政治的角度來看,當時是有冷戰,大家才團結在一起,馬歇爾計劃並未讓大家更齊心。如果想憑借ODI買別人的支持,這更不靠譜:古往今來,從未見過債務人對債權人感激不盡。”

這個評論可謂一針見血,何況遙遠的非洲、動蕩的南美也跟當年北約控制下的西歐和日本相去甚遠。

————概念股一覽————

海通證券研究所認為,四類產業將從“中國馬歇爾計劃”中獲利:

第一,基建類,“一帶一路”沿途國家基礎建設差,建築、高鐵、電力設備均受益,建築首當其沖。相關個股如中工國際、中材國際、北方國際、中國機械工程(1829.HK)、中國交建、中國電建、中國中鐵(601390.SH,0390.HK)、中國鐵建(601186.SH,1186.HK)、葛洲壩、徐工機械(000425.SZ,1256.HK);

第二,油氣產業鏈,中國與中亞油氣合作利好油氣鉆采、服務等。相關公司如通源石油、準油股份、傑瑞股份、惠博普、江鉆股份、中海油服、中信海直、恒泰艾普、潛能恒信等;

第三,交運尤其是港口運輸。相關公司如中國南車(601766.SH,1766.HK)、中國北車(601299.SH,6199.HK)、南車時代電氣(3898.HK)、時代新材、永貴電器、鼎漢技術、寶利來、北方創業、晉億實業、晉西車軸、中國重工、中國船舶、廣船國際、振華重工、中集集團(000039.SZ,2039.HK)、招商輪船、中海發展、中國遠洋(601919.SH,1919.HK)、中遠航運、上港集團、寧波港、重慶港九等;

第四,旅遊業,絲路建設帶動相關區域旅遊業發展。相關公司如中工國際、中材國際、新疆城建、西部建設、準油股份、傑瑞股份、北部港灣、五洲交通、曲江文旅等。



2014-11-05    來源:Wind資訊


背景資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063

網友妙評央行降息 “強大國家意誌將摧毀一切空頭”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032

中國央行周五晚間宣布實施非對稱降息,雖然符合邏輯,但仍然令市場倍感意外。至此,中國央行的降息周期已經開啟,或許預示著債市、股市迎來新一輪大牛市,房地產市場也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央行意外宣布非對稱下調利率,但表示,此次利率調整仍屬於中性操作,不需要對經濟采取強刺激措施,穩健貨幣政策取向不會改變。對此,網友某男舒立表示,麻蛋!這屬於中性,那什麽才是異性?

QQ圖片20141121205207

英大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強大的國家意誌將摧毀一切空頭。

QQ圖片20141121210729

1

2

QQ圖片2014112120520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199

關於“央媽”降息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都在這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046

北京時間11月21日傍晚中國人民銀行意外宣布降息!這是2012年以來的首次降息,雖符合市場邏輯,但仍讓人大吃一驚,市場反映強烈。

那麽問題來了,關於“央媽”降息的報道哪家最強?華爾街見聞說,關於央媽降息你需要知道的一切,只用看本文就行了!

政策內容

中國央行宣布非對稱降息!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

一行兩會搶頭條 央行成功上位!

周三國務院要求降低融資成本,一聲令下,銀監會、證監會快速反應,一個表態要改資產證券化備案制,一個說要改新股發行註冊制,周五央行終於按耐不住,扔出了降息的大炸彈。好吧,央行你贏了,頭條是你的了。

全球市場反應

中國央行意外降息 全球市場震動

中國央行今日晚間意外下調基準利率,市場出現波動,澳元、黃金和標普500指數期貨快速上漲。黃金一度大漲10美元,商品方面,LME三個月期銅一度升0.7%,至每噸6,710美元

瘋狂一夜:全球央行競相寬松 市場已瘋

距離上一次全球央行攜手行動“搗亂”市場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今天全球市場終於又迎來了這樣一個歷史性時刻,各大主要央行紛紛爭搶頭條,讓市場亂得不亦樂乎。除了中國央行,歐洲、日本、俄羅斯都有重大消息發布,黃金、美股、歐股、歐元、石油等資產悉數陷入波動。

中國央行意外降息 中概股普漲地產股領漲

周五晚間,中國央行意外降息,受消息刺激,美股交易時段中概股普遍上漲,地產股領漲,其中搜房網、樂居和易居中國均漲超10%。

雀躍過後 黃金原油盤中回吐此前幾乎全部漲幅

北京時間周六淩晨,黃金和原油回吐了早些時候幾乎全部漲幅。此前,中國央行意外降息,黃金一度大漲10多美元到1206美元/盎司;俄羅斯和沙特同意聯手應對能源市場,布油大漲2.4%達81.6美元/桶。

官方解讀

央行第一時間解讀:降息不代表貨幣政策方向改變

央行在意外降息後第一時間發布解讀稿,其提到,此次調整不代表貨幣政策取向變化。采取非對稱降息將直接降低貸款定價基準,並帶動債券等其他金融產品定價下調。央行還要求金融機構據此合理確定利率水平,另外央行還重申了利率市場化。

央行馬駿:降息不是強刺激 貨幣政策沒有轉向

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稱,今天的降息並不代表貨幣政策轉向。目前經濟形勢雖然有下行壓力,但就業情況良好,結構調整也在取得積極進展,沒有必要采取強刺激。適當下調利率,尤其是貸款利率,有利於促進實際利率逐步回歸合理水平,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的問題。

機構點評

解讀中國央行意外降息——“漲聲”響起來!

中國央行周五晚間宣布實施非對稱降息,雖然符合邏輯,但仍然令市場倍感意外。至此,中國央行的降息周期已經開啟,或許預示著債市、股市迎來新一輪大牛市,房地產市場也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市場被央行忽悠了!?

周五,中國央行意外降息,為正在放緩的經濟再次註入流動性,市場因此狂歡。但不止一位經濟學家認為,市場被“央媽”忽悠了!央行只能算提了提意見,因為商業銀行仍然能夠將存款利率保持在3.3%不變。

別高興的太早!高盛稱中國降息影響有限

本周五中國央行意外宣布降息令市場驚呆,市場紛紛感慨世上還是“央媽”好,但是高盛卻認為,貸款利率下調的影響可能較小,因為這一利率已經放開,不受上限或下限的限制,只在借款人與銀行商定利率的時候可能有點作用。

【專欄】千呼萬喚始出來—央行降息的邏輯與意義

央行新一輪降息並加速利率市場化進程。瑞穗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指出,這是面臨當前弱增長與低通脹的積極之舉,但他不認為該舉措為刺激。在目前的情況下,貨幣政策更加積極是需要的,相機抉擇是宏觀政策應對經濟周期波動的重要內容,無所謂刺激。

摩根大通朱海斌:降息釋放貨幣政策轉向更激進寬松信號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將今天的公告解讀為一個政策朝著更激進的貨幣寬松轉向的信號,預計在未來幾個季度內至少還將有一次降息。

海通證券:【專欄】有一種降息:出來之後利率就上去了

前晚出了“融十條”,洋洋灑灑數千字,目標的核心是降低融資成本,結果吵來吵去、想來想去也不知道到底新政策出來之後利率是升還是降?。有一種降息:出來之後利率就上去了!

【專欄】中國貨幣政策寬松之路:坦途、還是沼澤?

自4月央行開始定向降準、通過PSL來釋放流動性後,9月寬松政策有所加碼,我們預計這種“低利率、寬信用”的寬松貨幣環境仍將維持較長時間,但這能否拉升經濟,對於資產價格影響又如何,這是本文研究的問題。

行業影響

【央行降息焦點行業】降息對房地產重大利好!

央行意外降息讓多頭歡呼,房地產的春天也許又要來了。廣發房地產研究小組指出,從歷史經驗上看,降息將對房地產是重大利好,無論是對房地產銷售面積還是房價都將產生積極影響,而且,地產板塊也將受到顯著拉動。

【央行降息焦點行業】銀行利潤將遭重創

本周五中國央行意外宣布非對稱降息,即貸款利率下調40基點,存款利率下調25基點,這種降息方式雖利於直接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但卻會壓縮銀行利息差。據中金預估,央行降息後銀行業利率在2015年可能出現零增長或者負增長。

【央行降息焦點行業】部分化解企業債風險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認為,降息最直接明顯的影響是企業存量貸款成本明年將有所下降,部分化解企業債務風險。對債市而言,對利率債利好不明顯,信用債收益更為明顯。收益率曲線可能會繼續牛市變陡峭。

網友妙評

網友妙評央行降息 “強大國家意誌將摧毀一切空頭”】

央行意外宣布非對稱下調利率,但表示,此次利率調整仍屬於中性操作,不需要對經濟采取強刺激措施,穩健貨幣政策取向不會改變。對此,網友某男舒立表示,麻蛋!這屬於中性,那什麽才是異性?

多頭狂歡夜:世上只有“央媽”好!

市場期待已久的中國央行降息終於成為了現實,央行終於不再“小打小鬧般”的定向降準啊、PSL啊、MLF啊、SLO啊……這次可是實打實的——降!息!央行降息,讓多頭們在看多的道路上越走越堅定,越走越開心!

(實習編輯 戴博 整理)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2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