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c8080100lap9.html
前几天,做了一个比较大胆或冒险的决定,买入银基,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但不知未来如何。
这个交易是在对其了解自认为尚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做出的。
之所以会这样决策,一是看到A股酒类企业半年报不错,二是看到有人似乎暗示银基有政治背景,三是消费类公司都很高估,银基可能会重估,加上按目前报表估值很便宜,故买入。另外,确认了公司确实有真实业务在做。
但也有困惑,其可能走私五粮液的事件目前看似乎过去了,但是万一证监会调查,恐怕又要来个暴跌。
还有一个困惑是看五粮液半年报,其"进出口公司(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进出口有限公)"的销量大减,由于银基主要和这个进出口公司交易,因此推测银基今年会不会也五粮液销量大减。但前一篇讨论银基的文章中梁国兴提到五粮液销售会每年增长20%,这里有不一致之处。
今天,看到如下文献提到“2009年7月,在证监会的督促下,五粮液上市公司与五粮液集团合资以8:2的持股比例,设立“宜宾五粮液酒类销售有限责任公 司”,取代原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间进行五粮液系列酒内销、出口交易。”这就为进出口公司销量大降找到了理由,银基销量不受影响的可能性也 升高了。不过五粮液半年报在关联交易部分并未提到这个新公司,不知为何,是否还无销售呢?值得警惕与关注,若有朋友知道,望赐教。但至少打消了我的部分疑虑。
|
|||
2009年09月26日
|
|||
|
|||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c8080100lilk.html
最近有研究了金界的历史报表。
金界,07、08年应收帐大幅增加,估计是严重放松信贷给赌团经纪,结果造成现金持续下降,虚增利润。
此外,历史上折旧也提得相当低,虚增利润。
09年,应收帐不再增加,摊销了一部分。看样子这些大额应收帐难以收回,由于一再逾期,部分应收帐计入固定资产,说是2012年还。
看来,历史上估值低有道理,因为历史上利润虚增了。
09年现金大幅增加,10年上半年继续大幅增加,折旧相对收入的比例也基本恢复正常。
总结一下:
1 应收帐真的是借给赌团经纪收不回来还是老板套现的手段?若是前者还可,吸取教训;若是后者就麻烦了,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2 这些应收帐收回的可能性看样子不大了,由于公司现在已不再增加应收帐,故若历史应收帐不是套现手段,那么可以认为公司已吸取教训,不再放松信贷。由于此为历史问题,对现在及未来不会产生本质影响。
当然,若计提坏账,会计影响是会有的,若真出现此情况导致股价大跌,而你又确信公司业务良好,那应该是另一个机会。
3 目前看,公司业务走在良好回升状态
http://www.21cbh.com/HTML/2010-9-8/4MMDAwMDE5NjM4Mg.html
进军移动通讯的方向已经确定,但走哪条道路,目前暂定Android、OMS,未来可能是其他操作系统平台,宏碁却还在选择与犹豫中。
9月7日,全球第二大PC厂商宏碁首次在大陆发布了自己的两款智能手机终端——T500与E110。T500为针对中移动的定制机型,采用大唐TD-SCDMA芯片及中移动操作系统OMS,E110则采用高通芯片及Android操作平台。
赛迪分析师梁潇认为,两款手机,却采用了两套不同的操作平台及两款不同的芯片平台,表明PC厂商面对未来的不确定心态。她认为,这种不确定心态会影响PC厂商在手机领域的拓展。
当天,宏碁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艾仁思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移动通讯领域,宏碁的目标是成为全球前五大移动通讯厂商,与诺基亚、三星、LG、苹果、RIM等同台竞技。
2009年,宏碁营收达到179亿美元,营收超过200亿美元指日可待,已经超越戴尔成为全球第二大PC厂商。艾仁思告诉记者:“宏碁下一个目标是实现营收300亿美元,新的100亿美元不是来自PC,而是来自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型终端。”
100亿美元新市场
艾仁思认为,以宏碁为代表的PC厂商进军手机市场有两个优势:一是PC时代形成高效的管理、运营体系,包括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生产制造管理等,这会降低进入成本与运营成本;二是PC时代积累的品牌效应,PC过去曾是唯一的智能计算终端。
“未来的手机是智能的计算终端,就像PC一样,而不是传统的嵌入式终端,PC厂商有优势。” 艾仁思说,新的100亿美元市场,不止包括智能手机,还包括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以及内置3G上网模块的上网本。
目前,宏碁已经发布了电子阅读器LumiRead。艾仁思称,宏碁平板电脑正在研发中。宏碁中国副总经理金恺透露,宏碁平板电脑除了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与Atom芯片外,还可能与其他芯片平台及操作系统平台合作,目前正在谈判,尚无结果。
梁潇认为,实现100亿美元不是一个容易的目标,移动领域有不同的供应链体系,不同的产业上、下游,不同的销售渠道,用户对服务也有不同的要求,每个终端都有截然不同的运营体系。
未来这些终端上的应用会部分趋同,但不会全部趋同,因而上述管理及运营体系将各自独立。他认为,一个提供多元计算终端的厂商,需要一个多元化的运营与管理体系与之相匹配,增加管理与运营的复杂性,这会对传统PC厂商形成巨大的挑战。
宏碁目前主要通过运营商与3C卖场合作。金恺表示,宏碁已经与三大运营商展开合作,T500将通过中移动营业厅销售,E11O会与联通进行合作。国美代表出席了发布会并且透露,宏碁两款手机将出现在国美的柜台上。
艾仁思承认,未来宏碁需要更多渠道伙伴,但目前对于宏碁来说,最合适的切入点还是3C卖场与运营商。
PC厂商向移动通讯终端转型,最成功的是苹果,苹果的成功在于重新定义了移动终端:不再仅是一个语音通讯终端,而是通过APP Store集成了各种应用的终端。
宏碁目前已经与百度、腾讯进行了合作,在两款手机上,都内置有QQ即时通讯软件以及百度搜索。艾仁思表示:在中国,宏碁将与更多的应用合作伙伴合作,推出更多本地化的互联网应用与服务,在全球,宏碁正积极地与更多应有合作伙伴合作。
宏碁还没有推出类似苹果APP Sotore的应用商店。金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宏碁正在考虑推出自己的应用商店。
宏碁的移动之道
艾仁思说:移动通讯领域是一个更加复杂的行业,充满机遇,更充满挑战。
不确定性来自操作系统及芯片系统的多样化:操作系统包括Andriod、ios、Windows Mobile、symbian;芯片厂商包括高通、德州仪器、ARM、苹果(A4芯片)。
过去一切都很简单,紧跟英特尔和微软,英特尔提供芯片,微软提供操作系统。现在操作系统厂商很多,芯片厂商也很多,跟谁都可能胜利,也可能失败,像赌博下注。
2009年,宏碁在北美、欧洲推出了智能手机,均使用高通芯片以及Andriod操作系统。在中国的两款手机,E110也使用高通芯片以及Andriod操作系统,为了靠近中移动,T500使用大唐TD芯片及中移动OMS操作系统。
金恺说:这并不矛盾,Andriod与OMS都以Linux为内核,都是开放平台,宏碁选择的是开放。消息人士透露,正是因为与中移动的谈判双方都认可的合作模式,宏碁手机推迟了在中国的上市时间。该人士说,为了适应中国市场,宏碁修正了自己的战略。
金恺认为,短期内宏碁更看好Andriod平台。Andriod平台之所以在短期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有两个原因:一是众多终端厂商选择Android平台,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领域,Andriod也取得了与手机终端一样的成功。
梁潇认为:苹果之外的硬件厂商在做一个赌博,即Andriod平台可能打败苹果的封闭平台。他说:苹果APP Sotore是屈臣氏这样的超市,软件提供商将自己的产品放在超市货架上,屈臣氏代收费,扣除提成后再返给应用提供商,主动权在苹果手里,可随意盘剥应用 提供商。Andriod则不同,是中关村电脑城那样的大卖场,应用提供商自己搭柜台,自己收费(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主动权在自己手机。
360 公司副总裁李涛也认为:Android平台未来更有前景,360在推出自己的手机杀毒软件时,率先推出基于Symbian平台的杀毒软件,原因是 Symbian占据整个智能手机市场超过60%的市场占有率。接下来推出来的是基于Android平台的杀毒软件,尽管Android手机的市场占有率目 前还低于微软的Windows Mobile平台以及苹果的iOS平台。
Android之外,苹果还看好MeeGo操作平台。艾仁思说,除了Andriod操作系统外,诺基亚还比较关注英特尔与诺基亚联合推出的操作系统MeeGo以及英特尔Atom芯片。
尽管坚信Android制胜,宏碁现在仍然不敢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金恺透露,宏碁对于Windows Mobile、symbian并没有完全放弃,而是保持关注。
宏碁现在的策略是,力所能及地多踏几条船,不把全部希望押在一个平台上。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9/411783.html
2009年3月,王建和的和氏米业卖给了益海嘉里在江西的最大经销商江西省黑尔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黑尔兹”),对大米加工并不精通的黑尔兹又转手将60%的股权卖给了益海嘉里,从此改名益海嘉里(抚州)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与世界500强的益海嘉里集团做邻居,王建和并不担心:“打正规战,我打不过益海嘉里,但在金溪、抚州,甚至江西,要打游击战的话,我不一定输给它。我只见过草挤死树的,没见过树挤死草的。”
金溪当地登记在册的有50多家大米加工厂,实际运营的有30多家,日处理能力上百吨的只有5~6家。在这些米厂中,1991年就开始做大米加工的王 建和算得上鹤立鸡群。王建和的堂弟也是前下属王国强说,王建和很早就开始做大米品牌“爱和”,定位中高端大米,为了保证米质,王建和掏钱承包5000多亩 土地引进推广水稻优质品种“外引7号”,另外还开设米糠油加工厂。王建和的全产业链和综合利用水稻的业务模式与跨国粮油巨头益海嘉里几乎如出一辙。
在金溪,早稻和中晚稻品种加起来至少上百个,米厂加工大米要保证品质的稳定性很难,王建和自建水稻种植基地既希望解决品质差异的问题,也希望为工厂提供稳定的原粮供应,事与愿违的是,这5000多亩的种植基地带给王建和的是一场灾难。
王建和说,承包水稻种植基地的那几年,刚好赶上天灾减产,加上管理顾不过来,王建和欠下了当地农发行上千万元的贷款。在品牌运作方面,王建和还遭遇 了产品被经销商抵制的情况,他说:“我们因为拒绝了经销商要我们50斤一袋的大米少2斤这一类的要求,被经销商抵制,货卖不出去,加上农发行逼债,现金流 断裂,只能把米厂卖给黑尔兹还债。”
出售了米厂的王建和,仍然将米糠油厂控制在自己手里。王建和现在的头衔是江西春雨油脂有限公司总经理,通过从米糠中提取米糠油,王建和能拿到10% 左右的毛利率,而大米加工只有5%的毛利率。缓过劲来后,王建和又重新杀回大米加工业务,日处理250吨水稻的厂房目前基本建设完毕,就等10月份竣工投 产。
王建和说:“益海嘉里做中高端的小包装大米产品,我要开的米厂原料是用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每年轮换出来的陈粮,做低端的散装米,副产品米糠我拿来提炼米糠毛油,新上的米厂刚好与米糠油的生产线配合,稻壳可以烧锅炉发电。”
王建和认为,做中高端品牌对自己来说是小牛拉大车,拖不动,比如打造高端品牌,工厂投入机器设备开发市场,需要3~5年的铺垫期。另外,他认为要将产品推进到全国的大卖场、大超市,入场费、广告费铺天盖地,一般民营企业也没有这个实力。
做米厂和米糠油可能还不是王建和的终极选择,他表示,现在已经看上了粮油机械技术服务的机会。
|
||||||
剛與前祕書Jean生女的中信辜家大少辜仲諒,上週四(9日)遭妻子羅惠玲的密友向本刊踢爆指出,「羅惠玲完全沒病,也沒憂鬱症」「是辜仲諒劈腿」,如今真相大白,辜劈腿的對象正是Jean,「辜仲諒自始至終,欠妻子一個道歉。」 羅惠玲5年前走出辜家大門,麻雀變鳳凰故事突然中斷。這幾年,辜仲諒對病妻「不離不棄」,如今,密友吐實,重創辜仲諒「有情有義」的形象。這段名存實亡的婚姻結局會如何,就交給時間吧! 辜仲諒 小檔案 現職:中信銀慈善基金會董事長 生日:1964年7月31日 家庭:中信金董事長辜濂松的長子,和妻羅惠玲、錢姓女友共育有2子1女 學歷:東吳日文系、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企管碩士 經歷:1988年進入中信銀任職,曾任中信金副董事長、中信銀董事長、中信金總經理、中信銀副總經理;進入中信銀前曾於美國摩根士丹利銀行、日本三菱信託等外商任職 官司:2009年底因紅火案遭檢方以背信、洗錢等罪嫌起訴,一審預定於10月宣判 羅惠玲小檔案 生年:1971年 婚姻:1994年與辜仲諒結婚,生下2子後,1996年在夏威夷補宴客 學歷:復興商工畢業 經歷:公關人員、曾與朋友合夥開花店 本刊上週報導,辜仲諒與老婆羅惠玲協議離婚,並直擊辜新歡、前祕書Jean生女過程;出刊當天下午,人在美國的羅惠玲接獲多位台灣女性友人電話關切。其中一位與辜仲諒夫妻倆熟識,寒暑假會到美國找羅惠玲的密友,忍不住為她抱屈,跳出來向本刊吐露這段婚變實情。 羅惠玲嫁給辜仲諒後,一直扮演沒有聲音的豪門媳婦。就算五年前,羅惠玲走出辜家大門,外界接受辜家說法,以為她「有嚴重憂鬱症」,遠赴美國治療,因而與辜仲諒分居且協議離婚,儘管傳言不正確,但她顧全大局,選擇沉默。 羅惠玲在與弟弟同住的洛杉磯家裡,從網路上看本刊報導,得知辜仲諒與Jean生女,辜家還派車、派隨扈照料的過程,隱忍多年的情緒,終於潰堤。「她放聲大喊:『我要回台灣。』但她一向想著別人的好,最後只會生氣,大哭二天。」這位密友嘆氣:「她不會保護自己。」 外遇得女 電話告知 事實上,這幾天羅惠玲被傷得很重。密友說,上週一(台灣時間七日),羅惠玲突然接到阿仲(辜仲諒閩南語小名)電話: 辜:二天前我生了一個女兒! 羅:你很開心囉!你一直想生個女兒。可不可愛?是不是黑黑的(辜仲諒長子像父親皮膚黑)? 辜:不是。但鼻子很大很像我。 羅:女孩子家鼻子很大好看嗎?媽媽是誰啊? 辜:媽媽是美國人。 羅:是混血兒? 辜:是ABC(美籍華人)。 羅:你可要好好對人家,幫人家做好月子。不要像我生完兒子沒坐月子,連碗雞湯都沒得喝,只有喝白蘭氏雞精。 密 友轉述說:「羅惠玲一聽到是ABC,不是『那個人』,擱在心上多年的大石頭終於放下,這也是辜仲諒多年來第一次向她坦白出軌。她心裡還想,『可以簽字(離 婚)了。』後來,兒子也打來電話,她還幫忙cover阿仲,特別交代兒子,『不要怪父親,要習慣接受這個事實,對新妹妹要像對cousin(堂、表兄弟姊 妹)一樣。』」 不料,二天後,羅惠玲從本刊網路版報導得知,女嬰的母親就是「那個人」,她當年懷疑、辜仲諒始終不認帳的第三者-祕書Jean。多年前的懷疑成了事實,讓她實在難以接受。 高規陪產 酸辜偏袒 更氣人的是,羅惠玲當年也是在天母辜宅附近的中山北路六段上,躲起來生了二個兒子,沒敢告訴自己父母親,更沒坐月子,只能喝辜仲諒買回來的雞精。但Jean不僅上振興醫院生產、有辜家人特別燉的花生豬腳湯、莊淑旂的坐月子餐,還有蓄著小平頭的隨扈全程陪產。 「她看到以前如此熟悉的隨扈,現在去照顧外遇的第三者,真是情何以堪。」密友說,今年七月初,這名隨扈將羅惠玲二個兒子從日本接到美國,陪她過暑假,八月初才接回台灣,沒想到,九月初就陪著Jean生產。 最令人難過的是,辜仲諒到了女兒都生下來,還不吐實情,竟對著羅惠玲扯說女兒的媽是個ABC。這位密友激動之餘,吐露更多驚人實情。 妻患鬱症 並非實情 「羅惠玲完全沒有病,也沒得憂鬱症,無論在台灣或美國,都沒醫生說她有病。若辜家有病歷,他們(指辜家)早就上法院訴請離婚,指控她無法履行妻子或母親的義務與責任,何必千方百計,派律師到美國談離婚,苦等羅惠玲簽字?」密友透露。 「我去美國看羅惠玲,她都快快樂樂的,有好多朋友,還養六隻狗。」這位密友說,辜仲諒不想讓羅惠玲養狗,說狗會剋羅惠玲,除非家裡多擺點「金」,羅惠玲就說:「那你打幾面金牌給我掛,我就是要養狗。」 談到辜仲諒出軌,密友說羅惠玲非常情傷,因為她始終沒有從阿仲嘴裡聽到他承認「錢祕書」三個字。 「對羅惠玲而言,只要婚姻關係還存在,她就是辜太太。不管阿仲是二○○四年、○五年、○六年或○八年與Jean有了新戀情,都是外遇。」多位友人打抱不平,要她「直接去告第三者妨害家庭」「這婚,乾脆離了!」 仍愛大少 不忍提告 雖然很氣,但羅惠玲不打算做啥。密友說:「羅惠玲最怨的,就是阿仲自始至終欠她一個道歉。」說到底,羅惠玲仍放不下這名存實亡的婚姻,一是擔心兒子們的感受,二是她還愛著辜仲諒,無可救藥的。 羅惠玲是普通人家女孩,家住台北縣永和市,只有高職畢業。二十歲那年,在友人的聚會上,認識從美國返台放暑假、大她六歲的辜仲諒;二年後,辜仲諒被父親辜濂松召回中信集團,二人再度重逢,爆出戀情。 辜仲諒深知,一心盼他娶個名媛媳婦的父親不會接受,便與羅私訂終身,躲起來生孩子。辜家兩老見二個孫子都生了,最終還是讓羅惠玲入辜家大門。 辜家三個兒子,老三辜仲立妻子周靖華最早嫁入辜家,最早生二子,也最得辜家兩老寵愛,後來老大帶著妻小搬進老家,辜仲立兒子的長孫地位頓時不見。 祕書情敵 懷疑數年 辜仲諒曾說:「我老婆人漂亮,見過世面,又很有個性,不是嬌生慣養的大小姐,跟她結婚是理所當然的事。」但羅惠玲自認,「不是頂漂亮,但也不醜,個性很好。」而也就是覺得全世界都是好人的單純個性,讓辜仲諒喜歡,也讓她因此吃足苦頭。 儘管,婚前辜仲諒就提醒羅惠玲,「妳和我結婚要有心理準備,因為會樹立很多敵人。」但羅惠玲十分崇拜辜仲諒,「他為人好、朋友多、學問好、有領導能力」,仍勇於結婚。 這幾天,羅惠玲回想起昔日在夏威夷補辦的婚宴上,辜仲諒牽著她的手說,要呵護她一輩子,不會讓她受傷害,永不離棄;婚後,她對辜仲諒的承諾深信不疑,但到了這幾年,敏感的她也嗅出辜仲諒出軌的跡象。 中信集團的金融王國,辜仲諒掌控千億、兆元的資產,但在辜家大宅裡,羅惠玲的世界只有先生與兒子。因此當她發現一些「情敵」的蛛絲馬跡時,頂多就是在屋內吵。 有年全家美國行,辜仲諒在舊金山講手機,羅惠玲發現他和「Jean」通電話,辜仲諒矢口否認,還說沒有這個人。 ○四年十一月,辜仲諒到泰國出差,突然「迷航」,上演失蹤記。有人告訴羅惠玲,辜仲諒身邊有個Jean,羅惠玲不諒解,辜仲諒也發飆,硬說羅生病、憑空幻想。二人大吵大鬧,也吵到了辜家兩老。 長輩護短 勸要忍耐 密友說:「當時辜家長輩告誡羅惠玲:『男人都是這樣。』夫人(指辜林瑞慧)也提醒媳婦,生氣時,就帶著兒子到日本,忍一忍。」 辜濂松曾說:「早年我在中信銀上班,若接到太太電話,抱怨傭人,我當天就沒心情工作。」他認為把家庭安穩,才能專心衝刺事業。身為中信集團接班人的辜仲諒,為安頓妻小,○五年將羅惠玲安排住美國加州,兒子們則到日本念書。 密友抱不平說:「其實,羅惠玲是被辜家逼出去的,匆忙中,只帶了一條碎鑽星星首飾。但為了讓阿仲劈腿合理化,羅惠玲被說成有嚴重的憂鬱症。」密友說,羅惠玲的情緒不穩,是來自丈夫的不忠、婚姻的創傷,並不是憂鬱症。 有人說,辜仲諒是羅惠玲此生的貴人,但密友透露,和信醫院的王金龍醫生才是她的貴人,因為她不能向家人、友人傾訴的壓力與想法,只能趁心理輔導時全部傾倒。羅惠玲有去醫院看醫生,但是心理輔導,並非憂鬱症,醫院也從未開過這類病歷。 此外,對這對夫妻而言(一個為官司、一個為情傷),這段苦日子,若非有二個兒子,恐怕熬不過。「兒子是羅和辜的命根子。」密友說,嫁入豪門的羅惠玲,有些自卑,因此生下長子、次子後,特別用心教養,怕被說「本來就不怎麼樣,教出來的兒子,也不怎麼樣。」 一般家庭是「嚴父慈母」,但辜仲諒家則是「嚴母慈父」。密友透露:「二個兒子中,哥哥(長子)以前不會走,爬了很久,直到一歲三個多月,有天試著站起來走出第一步,但沒二步就跌倒,羅惠玲不准旁人幫忙,要他自己站起來,最後辜仲諒捨不得,才一把抱起。」 羅惠玲的家規,包括不准兒子吃飯時看電視,睡覺時間一到,準時將兒子趕上床;但辜仲諒陪著小朋友,負責說床前故事,他怕兒子生在富貴中不知窮滋味,因此編出一個又一個窮小孩「小明的故事」。而羅惠玲出國時,就是父子三人放大假的日子,所有的規矩全被破壞。 由於次子體弱,辜仲諒與羅惠玲在次子出生後,就交代哥哥要照顧弟弟。密友說:「兄弟從小不打架,哥哥一直照顧弟弟,弟弟也離不開哥哥。哥哥運動細胞好,弟弟則獨愛打棒球,哥哥接的第一顆球,就是辜仲諒丟的。而辜仲諒只要有空,都會請棒球界友人一塊指導弟弟。」 如今,這對兄弟一個十六歲、一個十四歲,哥哥長得像父親,身高一百八十多公分,八十公斤,是學校摔角隊隊長,也是足球隊要角,長相較斯文的弟弟,也有一百八十公分。 護夫形象 不出惡言 而究竟要不要與辜仲諒離婚,羅惠玲先考量到的是兒子。「在兒子的心目中,父親是他們的驕傲,我如果對兒子的爸爸說出難聽的話,會破壞兒子心目中的父親形象,我一定不能這樣做。」「兒子們的父親已經做了自私的事,不能再有個自私的母親。」密友轉述她的說法。 這幾天,喜歡鑽牛角尖的羅惠玲想了很多,沉澱不少,對外界不懷好意的形容她,她拒絕回應。 密友說,辜仲諒外遇生女,羅惠玲並不恨他,因為出軌可能「情有可原」,但並不意味「可以原諒」。「夫妻做到這樣,有何意義?下一步要如何讓大家,尤其是小孩不受傷害,才是重要的。」 離婚與否 尚未決定 更重要的是,羅惠玲希望兒子結婚那天,她能全程參與,分享「為人母」的喜悅。 這幾天,羅惠玲一直想起一件事,「六年前,小牛(寒舍蔡辰洋長子蔡伯府)娶媳婦,羅惠玲發現婚禮上,沒有小牛母親的名字,只有賴英里(蔡辰洋第三任妻子),她驚訝地問阿仲,阿仲要她放心,還牽起她的手承諾:『這件事絕對不會發生在妳身上。』」密友說。 如 今,還未簽字離婚的羅惠玲不斷想起此事,向密友說:「我絕對不要兒子的婚禮上,沒有母親的位子,這一點,我非常堅持。」但密友表示:「羅惠玲太愛辜仲諒, 就算發生外遇這樣的事,她還一直為他著想。下一步她會怎麼做?或什麼都不做?實在看不出來。羅惠玲常說,時間會證明也會解決一切。」 辜大少的姻緣路 1991 留學美國的辜仲諒返台過暑假,在朋友聚會上結識羅惠玲。 1992 辜仲諒至捷和建設任職,入股羅惠玲的花店, 2人開始交往。 1994 辜、羅私定終生,後連生2子,因關係不被認可,一度在外租屋。 1996 辜濂松同意婚事,8月2人在夏威夷補行婚宴,羅惠玲住進辜家。 2002 辜仲諒的祕書換成Jean,11月傳已患憂鬱症的羅惠玲不當服藥,被緊急送到和信醫院治療。 2004 11月傳羅惠玲意圖尋短,辜仲諒聽醫生建議偕妻出國,隔年在洛杉磯購屋安頓妻子,2個兒子則送往日本就學。 2005 辜、羅開始協議離婚。 2006 辜仲諒因涉中信金插旗兆豐金弊案遭通緝,滯留海外,與陪在身邊的祕書Jean發展戀情。 2008 11月辜仲諒返台。 2009 Jean向中信銀請辭。 2010 9月Jean替辜仲諒生下1女,羅惠玲密友隨即向本刊澄清羅從未罹患憂鬱症,不原諒辜仲諒外遇,但尚未決定是否離婚。 回應 本刊就羅惠玲密友爆料一事,向辜家查證,辜仲諒友人表示,羅惠玲患病有醫院記錄可查,他們無話可說。 至於辜仲諒去電美國部分,友人證實,辜仲諒週一確實打了3通電話給羅惠玲,但對話內容並無談及新生女娃的長相。 |
||||||
2010-9-16 NM
|
||||||
索羅斯前拍檔德魯肯米勒 (Stanley Druckenmiller)宣布關閉旗下對沖基金,並退出投資界。德魯肯米勒是對沖基金界最成功人物之一,92年策劃狙擊英鎊,為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大賺 十億美元,名震全球,被認定是令英倫銀行破產的劊子手。十年前,德魯肯米勒受不住工作壓力離開量子基金,之後管理自己和少數客戶資金的對沖基金。 外 界分析德魯肯米勒收山的原因,是過去一段時間他管理對沖基金的投資回報並不理想,今年回報更是負5%,令他沮喪,無法繼續承受壓力。傳媒紛紛發出忠告,一 代投資大師也掌握不到缺乏方向的大市,投資者應引以為鑒。投資者在任何市況都要小心,任何時間都要量力而為,藉着德魯肯米勒收山的新聞,我較有興趣談論 的,是工作狂能否停下來。 首先,德魯肯米勒真的收山?他今年57歲,這代人的57歲等於上代人的47歲,甚至37歲,論體力,德魯肯米勒仍 處盛年。我相信大家一定遇過(或者閣下就是)一些永不言休、永不說不、永遠在作戰狀態的工作狂,這些人無時無刻生龍活虎,世界就在掌握之中,我們做不到 的,他們做得到。他們有一套應付壓力的方法,成就自然比平常人高。我們不會替這些工作狂承受壓力而擔心,因為壓力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反而壓力一下子消 失,他們或會應付不來。 工作壓力可跟對沖基金相提並論的職業,是美式足球教練,他們管理複雜的團隊,心情時時刻刻受賽果影響,大上大落。美 國大學足球界一代宗師,阿拉巴馬州大學足球隊教練Paul Bear Bryant(綽號熊先生)任教至80歲退休,他任教練五十年,本無退意,退休只是外間認為他年紀太大。他退休後一個月心臟病發逝世。對大部分人來說,退 休對身體或有好處,但對工作狂,退休可能是凶兆。 傳媒引述德魯肯米勒的訪問,德魯肯米勒的朋友邀請他十月到蘇格蘭打高爾夫球,他考慮到十月 是傳統上市場最波動的月份,因此婉拒出席。朋友指他已是億萬富豪(德魯肯米勒身家逾三十億美元),竟無法放幾天假去打球,他一定是瘋了。傳媒認為這件事令 德魯肯米勒認真思考人生的意義,是他決定退休的導火線之一。
德魯肯米勒不是第一次退休,十年前他帶領量子基金打科網泡沫這 場仗,其間跟家人到佛羅里達州度假。所謂放假,實在電話不離手,不停指揮基金運作。今年出版以對沖基金為題的《More Money Than God》記載了這件事,德魯肯米勒當時覺得自己的生活已到了連工作狂也不能接受的地步——「I am tired, exhausted. I just can't do it.」他向索羅斯攤牌,宣布離開量子基金,轉為打理一個規模較小的對沖基金。問題是,工作狂的世界裡沒半速前進這回事,而全速前進的結果很可能是成功。 工作狂的工作目標是求勝,未必是求財,德魯肯米勒離開索羅斯的時候已經是億萬富豪,他的生活低調,搵錢對他來說可能是一張積分表,記錄了贏輸。德魯肯米勒 一日留在這舞台,他就全力以赴,因為不願輸。 德魯肯米勒最令人佩服的事跡,我認為不是打垮英倫銀行一役,而是科網泡沫期間量子基金反敗為 勝,《More Money Than God》有詳盡記載。德魯肯米勒不相信空洞無物的科網股,他一開始就沽空,但科網股越沽越升,量子基金因而錄得龐大虧損。德魯肯米勒仍然不相信科網股,但 他知道自己錯了,於是找兩個對科網股深信不疑的年輕基金經理回來,由他們主導,掉頭買科網股,為量子基金反敗為勝。工作狂的自尊和自信有異於常人,不過德 魯肯米勒懂得在不服氣下承認錯誤,難度極高。 德魯肯米勒不單是工作狂,也是投資奇才,活在這生活節奏的人能否真正退下舞台,這是我的疑問。 幸運的話,入行的時候有前輩指導,不過退休永冇得學,全靠自己摸索。德魯肯米勒能否把投資上的過人本領發揮在自己的退休工程?我不大看好,因為投資是一件 太有挑戰性的事情,退休生活中找不到合適的取代品。我在想,熊先生去世前一個月是怎樣過。 蔡東豪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
||||||
http://blog.caing.com/article/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