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一天,家裡的馬桶壞了,管道堵住了,水開始逆流,滿到整個浴室都是髒水,我急忙找了一個專門通馬桶的人來修,他帶了很長的鋼線,先從浴室的排水口開始通,花了一、兩個小時,始終通不了,他告訴我,必須要把整個馬桶拆起來,從馬桶的出水口通,才有可能通好,但是這樣他的要價就更高了,約需要三萬元,問我願意嗎? 這時已經接近半夜十二點,我心想一定要在今天修好,否則明天又要臭一天,就答應了,最後終於在半夜兩點修好。 在這幾個小時中,我一直在旁邊觀察,也一直與他聊天。 我發覺這是個有趣的行業,永遠有需求,有需求時又必須立即修好,而其收費又甚為可觀,所有的人又都不能不花,因此他的收入是高的,通常每個月都會有六位數以上的收入。可是他告訴我,生意不缺,但是生意做不大,因為永遠找不到工人,年輕人也不願意學,因為這是一個不光彩的行業。 聽到這,我就十分感慨。台灣年輕人老是抱怨薪水低,只有二十二K,可是卻有月入六位數以上的行業永遠在缺人,這個社會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其實人生想安身立命並不 難,只要擁有一項專長,把這項專長做好、做透,都可以有不錯的收入。 我常遇到年輕人問我生涯規畫的問題?要做什麼事?要找什麼工作?人生才會圓滿? 我總是回問他們:你的專長是什麼?你會做什麼事?可是大多數年輕人都回答不出來,他們大多數是按部就班的讀書、畢業、找工作,一直要到找工作,才開始想要做什麼,他們通常一項專長都沒有! 這是人生最大的悲劇,當我們沒有一項專長,當我們做什麼都可以,也做什麼都不行,就代表我們沒有競爭力。 專長可以非常多元,可以是擁有一項技能,例如案例中的通馬桶工人;可以是一種專業知識,例如:財務、貿易、金融、管理......,問題是這種專長不能只是學校畢業而已,一定要在就學期間,把書讀通、讀透,擁有非常好的學業成績,這樣才會被認同。 專長也可以是一種能力,如中文、英文等語言能力,我的一生都靠我不錯的中文能力工作,一輩子採訪、寫作、煮字療飢! 專長要靠積累,第一個工作可以靠機緣,可是只要做下去,就會有經驗,做越久,經驗越深入。為什麼許多人一輩子只在一個行業中轉換?因為從工作中得到了對這個行業的理解,充分明白行業的奧秘及潛規則,這也是一種專業。 專長一定要求其深,求其精,許多人窮其一生只專研一種專長,最後變成理解最深的人,這種人通常擁有最大的成就,也可能擁有傲人的財富。 人生不要問想做什麼?要問的是,我們會什麼?我們的專長是什麼? 何飛鵬部落格:feipengho.pixnet/blog 何飛鵬自慢粉絲團:www.facebook. com/hofeipeng 撰文者何飛鵬 |
百把黑傘掩住緩緩移動的靈車,數盞寫著「高」字的紅燈籠,在四月春風中微微顫動,一路護送統一集團創辦人高清愿,長眠於依山傍水的台南古剎竹溪寺中。 自二○○九年六月,高清愿親自主持統一企業股東會後,外界再也沒見過這位總是笑咪咪的企業家身影,他一生信守「以誠立身、以實待人、苦幹付出」的精神,精煉為「誠實苦幹」經營理念,以此開創了台灣最大食品、流通王國;走過人生的八十八載歲月,最終,高清愿選擇了以低調樸素的方式,向世人道別。 他很重情 數十年來 每年返鄉向長輩問安今日的統一集團,關係企業百來家,產銷據點橫跨台灣、中國、越南、泰國、印尼、菲律賓等地,光是統一企業的市值就超過三千億元;無規矩不成方圓,而這龐大方圓蘊含的規矩,卻是在高清愿少時那個月薪僅十五元的童工歲月裡,就已刻畫。 在《高清愿咖啡時間》一書中,他自述,因幼時出身基層,事事必須配合別人,才因此養成十分規律的生活習慣,之後無論是成家或創業,都依循著這套規律辦事。 規矩,體現在他身上的那套西裝。他曾透露,在西裝上衣的右前口袋裡,時常放著一本小筆記本,左前口袋裝的是眼鏡,右下方口袋,則放著母親郭弄瓦為兒子祈求的香火袋。口袋裡的物品數十年如一日,「什麼東西,我都放在固定的地方,整齊有序,若需要使用,信手拈來即可。」物有所歸,這是規矩;右下方口袋裡那個母親求來的香火袋,則是高清愿飲水思源的表徵。高清愿曾經自述,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三日,他都會返回故鄉台南學甲,到舊居附近的新芳慶安宮祭拜「法主公」,除了感謝神明庇佑,也向鄰里長輩問安。這個習慣從他十三歲離鄉後直至病前,未曾間斷。 高清愿的念情重舊,從他與彰化銀行西台南分行的往來也可看出端倪。 已退休四年餘的彰銀前經理楊寶凱,在統一成立兩年後便進了西台南分行上班,之後承辦統一的授信業務;對於彰化銀行為何是統一企業的主要往來銀行,他說:「高董事長是相當感恩的人!因為統一創業時在這裡開戶,給他很多支持,所以他交代所有幹部,以後統一企業不管新成立任何公司,一定要到彰化銀行西台南分行開戶。」到目前為止,統一企業仍是西台南分行的主力客戶,最近一次,統一在○九年的五年期六十億元聯貸案,亦由彰銀主辦。「統一是總行核准的透支戶,這必須是信用一級棒的客戶,才有可能得到超過核准額度的借貸。」楊寶凱說。 他很重義 等吳修齊91歲卸任 才當董事長高清愿小學畢業那年父親離世,開始與母親相依為命,為顧家計,他先在草鞋店當童工;而後到表姊夫、台南幫大老吳修齊開設的布行當學徒,及至二十六歲進入吳修齊擔任總經理的台南紡織,高清愿成了南紡第一任業務課長,後來升任經理。而他一路走來對吳修齊的感念與尊敬,也是飲水思源的最佳寫照。 很多人知道高清愿是統一創辦人,卻很少人注意到,高清愿到七十四歲才「升任」統一董事長。在他三十八歲創辦統一企業後的三十六年間,統一董事長都是他最尊重的「修身哥仔(編按:吳修齊小名修身)」,兩人相處將近一甲子,直到吳修齊以九十一歲高齡卸任,高清愿才願當董事長;兩年後吳修齊逝世,高清愿在媒體前談到吳修齊對部屬和同事是無微不至的愛護時,還忍不住拿出了手帕直抹眼淚。 事實上,在高清愿三十七歲離開南紡時,原本要創辦的並非食品公司,而是有意接下一家經營不善的紡織工廠,一度,連中興紡織董事長鮑朝橒、香港麗新製衣董事長林百欣,都因賞識高清愿而表態願意參與投資。 當時,高清愿即去請求他的「修身哥仔」出任董事長,但吳修齊以南紡總經理的身分對他說:「除非不做紡織,做其他行業,我都同意做你的董事長,讓台南紡織增加一個競爭對手,我是不同意的。」這席話,不僅讓高清愿打消了邀請吳修齊擔任董事長的念頭,甚至也放棄了這個大好的創業機會。 隨後,恰逢政府在民國五十六年開放民辦麵粉廠,隔年高清愿即成立了統一企業,設立飼料廠、麵粉廠、油脂廠,正式轉戰食品業,他曾在一次演講中提到:「民國五十五年國民所得大幅增加,大家有能力改善飲食,人餓了一定要吃東西,食品的銷路沒問題;反過來說,不景氣的時候,少買幾件衣服還說得過去。」由此展現了精準的市場眼光,後來統一果然成為台南幫版圖裡最會賺錢的企業。 在統一創辦隔年便進入公司的統一企業前總裁林蒼生,有機會長年在旁觀察高清愿的企業人生,林蒼生曾如此形容老闆:「他在統一的第一個十年是個生意人,第二個十年是個企業家,第三個十年則是個宗教家,因為什麼樣的心量,成就什麼樣的事業。」 他是頂尖生意人 品質、設備要求最好 一躍成為全台最大食品公司第一個十年,統一企業追求製造導向,高清愿要求用最好的技術、最好的設備、生產最好的產品,規模很快就超越食品界的前輩味全,成為全台第一大食品公司。 「生意人」清楚多角化經營的重要性,當時台灣正處於外銷罐頭的黃金年代,外銷罐頭出口金額能占到台灣外銷金額的一成以上,高清愿便引進自動化生產設備,投資「統一實業」做製罐、印鐵廠,現在統一實業已是全台最大的馬口鐵供應商。 他讓治安變好 首創24小時超商 夜歸民眾安心第二個十年,那本隨身放在高清愿西裝右前口袋的小筆記本,發揮了大功效。高清愿曾說,數十年來,在與人交談、聽演講,或是公司開會時,只要聽到任何有助於增長智慧,以及有關公司經營的意見,他就會立即掏出筆記本記下來。 據他回憶,某次前往歐洲參觀,當地一位廠商在簡報時,指出歐洲未來的商業趨勢將是「誰會賣東西,誰的事業才會成功」,比起製造物品,掌握通路的人才是贏家。當下,「通路為王」的硬道理,立刻被記在高清愿的小筆記本上。 同一期間,高清愿也在美國目睹7-ELEVEn的最新經營形態,回台後,親自面試了剛從日本留學回國的徐重仁(曾任統一超商總經理、現任全聯福利中心總裁),要他研究通路事業;正式成立統一超商後,也充分授權給徐重仁,雖然付出頭七年慘賠兩億元的代價,卻成就如今可購物、提款、繳費、買票、休憩的便利商店,改變台灣下一代人的生活習慣。 關於便利超商7-ELEVEn對台灣所造成的改變,高清愿經常說的是對「社會治安」的貢獻;事實上,這並非純粹出於他的自我感覺。 高清愿曾回憶,在7-ELEVEn營業時間從早上七點至晚間十一點改為二十四小時後,前經濟部次長李模就對他說,住家附近因燈火通明的7-ELEVEn設立,治安明顯改善,成為夜歸民眾的安全避風港。此事給了高清愿啟示:「會賺錢不一定能獲得別人尊重,唯有做一個將私利融合社會公益的企業家,才能贏得共鳴。」第三個十年,高清愿六十歲了,在他每年寫給主管的信裡,總提醒主管們要「培養接班人」,由於台南幫的企業一向遵循專業經理人制度,全權由總經理負責,為帶動人才向上升遷,他毅然交棒給早就選好的接班人林蒼生,擔任統一的第二任總經理。 其實老統一人很難形容高清愿是怎樣的老闆,因為他給的干擾太少,將發揮的舞台都留給部屬,但自從他交棒後,「六十歲就要退下第一線」成為統一集團不成文的規定,故而林蒼生曾說:「他的樂趣是在開創事業,不在占有事業。」在內部管理上,高清愿注重授權,但授權的前提,還是回到了他的「規矩」。高清愿曾說,主管應該要能容許員工犯錯,才能激發員工的開創性;但在統一的內規裡,員工一旦涉賭、涉貪,則絕不寬貸。 他很儉僕 一張日曆紙 擦完梳子、鞋子才丟這些信條,源於高清愿的儉樸個性。曾擔任統一企業發言人的永固便利停車董事長陳雨鑫回憶,「高老闆連日曆紙都捨不得丟。」日曆紙撕下後,高清愿會先對摺,用來抹去梳子上的髮油;抹完之後,還是不丟,「因為紙上有了油,高老闆又會拿來擦皮鞋。」儉樸,也讓高清愿對於「守法」有著高標準的要求。一九九二年,統一登陸投資,要知道,二十幾年前中國的投資法令還未臻完善,若願意花點小錢、打通關係,就能坐擁唾手可得的暴利;但在登陸投資後的前幾年,統一成長不如其他台商快速,高清愿曾說,當時統一不鑽法律漏洞,寧願一切按規矩辦事,雖然成長慢了些,卻在中國政商界建立了守法守信的商譽,成為日後高速發展的基礎。 「貧窮教我惜福,成長教我感恩,責任教我無私的開創。」是高清愿的名言,相較於現代資本主義之功利,他這套惜福、感恩、無私的農業社會倫理,的確像是放在西裝口袋裡的一枚香火袋,突兀了點,但卻是陪他開創統一天下的真實底蘊。 高清愿 出生:1929年5月24日 學歷:小學畢業; 獲美國林肯大學榮譽法學博士、 中山大學榮譽管理學博士 家庭:與賴環育有一女高秀玲從布行囝仔到食品、流通之王 高清愿的統一帝國 出生 •民國18年出生於台南州北門郡學甲庄13歲 •進入表姊夫吳修齊與吳尊賢創辦的「新和興布行」當學徒20歲 •與生長於學甲的賴環結婚•新和興布行解散,吳修齊兄弟另闢新路,並由吳元興、侯茂生、高清愿為主要經營者,成立「德興布行」24歲 •德興布行改組為「德興染織廠」,原有布行業務持續,依舊由高清愿負責。後來,高清愿因不看好染整業而退出德興染織廠,和侯茂生另成立「新吉成布行」,並負責主要經營25歲 •台南紡織成立,由吳修齊擔任總經理,高清愿出任業務課長;之後升為經理37歲 •在擔任12年的經理後,決定離開台南紡織38歲 •創立統一企業,董事長為吳修齊,高清愿出任總經理39歲 •統一企業飼料廠、麵粉廠開工44歲 •統一企業超越味全,成為全台第一大食品公司45歲 •投資統一實業;高清愿當選全國十大傑出企業家 49歲 •成立統一超商 50歲 •全國14家統一超商同步開幕54歲 •超商全面24小時營業 58歲 •統一股票上市 60歲 •擔任副董事長與集團總裁,由林蒼生接統一企業總經理63歲 •統一企業進軍中國投資設廠65歲 •擔任工業總會理事長(一九九四∼二○○○年)68歲 •統一超股票上市70歲 •江丙坤邀統一企業董事長高清愿、中信金控董事長辜濂松等工商界大老,於一九九九年七月成立「中華民國三三企業交流會」,辜振甫當選首任理事長74歲 •高清愿升任董事長,林蒼生升任集團總裁兼副董,林隆義升任總經理,羅智先升任執行副總;統一投資高雄夢時代78歲 •羅智先升任統一總經理、高清愿續任董事長84歲 •辭董事長,董事會推選羅智先繼任董事長,但高清愿仍為統一企業董事88歲 •於台南家中安詳辭世 撰文 / 鄧寧 |
一位是罹癌後,在社運街頭重尋生命力的導演; 一位是從偏鄉到首都,閱歷近六千名死亡的安寧醫師。 一紙「預立醫囑」,讓兩人激盪出生命思辨,透過尊嚴告別的整理, 讓活著的人生更精采、踏實。 柯導的告別式 不要儀式,留幾瓶酒, 給心愛的朋友…… 柯一正(以下簡稱柯):先說清楚喔,我不要告別式,簡單即可,骨灰燒完,就撒在家中花園的那兩株龍眼樹,我一直想在樹上蓋樹屋,躺在上面看書。 劉知容(柯太太,以下簡稱劉):這算是植栽吧,但會不會影響殯葬管理法規?(柯導:那就把骨灰偷偷帶回家撒……, 不用報備啦!)法鼓山聖嚴法師交代身後,將骨灰分裝成九小包,不立碑,分散樹葬各區,以免信徒祭拜。當時我們看到新聞時,第一次討論彼此的身後事,聖嚴法師生前推廣樹葬,他用自己的葬禮來實踐給信徒的生命教育,給生者很大的感動。 柯:化成土,回歸自然,生命自有它的循環。 劉:你不要告別式,要先跟你的朋友講,你朋友這麼多,又愛辦活動,萬一大家知道你沒有告別式,可能又用什麼追思晚會名義,把事情搞大……。 柯:那還是通知幾個朋友來家裡就好,也不要什麼儀式了,就把我收藏的幾瓶好酒,拿出來暢飲。我雖然不太能喝酒,但是我喜歡看朋友喝酒開心的樣子。 黃勝堅(以下簡稱黃):講到酒友,我昨天剛去參加一位企業老闆的告別式,擺在遺像前不是香案,而是三支酒杯。 我鞠躬後要走時,他公司的部屬喚住我:「院長,老闆有交代,酒友來,要敬他一杯,才能走。」「威士忌、紅酒、啤酒」三款酒擺在靈堂旁,我當然選最貴的威士忌喝啊。朋友的遺照採電子相框播放,輪流跑著生前最喜愛的三張照片,螢幕上的他,拿著不同的酒杯微笑著,像是跟我們對飲,一如生前的爽朗、豪邁,那種感覺非常好。 生命中,苦難的牽絆如果不是為了你,我會放棄所有痛苦的治療 ……黃:柯導,你十年前曾經罹患大腸癌,現在控制得如何?如果又復發?你會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臨生命的艱難? 柯:我覺得生命是非常脆弱的,隨時都可以結束,生命不是自己決定,或是醫師可控制的。(黃:沒錯,什麼時候回去當神仙,是老天爺決定的。)我一直都是隨遇而安,十年前罹患癌症,我也沒有自怨自艾,碰到了,就交給老天爺與醫師來處理。反正我對這輩子,已經很滿意了,人生,沒有什麼遺憾。 劉:當時還沒有反核,他覺得這輩子活夠爽快了,老天爺要收回去,他也沒意見。 柯:是啊,現在是比較有使命感,留下生命,應該要多做些什麼。 黃:你的身體若再出現疾病,你對延命的態度是什麼? 柯:我會聽取醫師的建議,若他有把握治療,我就參與治療,若他沒把握治好,要老實跟我講,不要在醫院耗費太多醫療資源,我自己會計畫餘命的日子。 我不是「生命教材」的模範,十年前得知罹癌時,晚上睡覺前,浮上腦海的對白是:下周去看門診報告,若醫師說:「你只剩九十天生命。」我要怎麼辦? 這個生命課題,三天我就想出來,就是「快樂地去旅行,然後什麼都不做,爽活九十天後,等著老天爺來接你回去……。」結果醫師的答案是:「你要接受四個月化療。」每天在醫院躺椅躺一上午打點滴,那是我最討厭的事情,旁邊病友點滴中,各種化療藥物味道綜合,鑽入鼻內,非常難受。我向醫師要求,不打點滴了,請改藥物治療。醫師也傻眼。 劉:這位病人夠任性吧?醫師說從沒有病人自己更改醫療方式,討價還價。 我們為此大吵一架,因為吃藥的效果沒有打針好,我很焦慮,擔心他放棄治療。 但我知道,身體是他的,痛苦也是他,旁人無法代勞,只能陪伴與支持。後來,柯一正對我說:「若不是因為妳,我對一切治療都嫌麻煩。」黃:有位朋友得了食道癌,治療過程很痛苦,他原本不要,但太太反對。後來他說:「為了展現我對你的愛,我接受治療,但若是撐不過去,請你不要再勉強我了……。」那已經不是個人病痛的治療,而是夫妻互重、互惜的情分了。在那段痛苦的治療過程中,朋友說 :「不知道要感謝?還是怨恨上帝?要不是這場病,我還不好意思對老婆說這種話……。」那一輩的人,示愛都是非常矜持的。 只有死亡將屆,才會想到人生的四道手續尚未完成,就是「道謝、道愛、道歉、道別」,一一走完,人生才算圓滿。 醫囑代理人,重啟信任按鈕死亡,是修補家庭關係的開始柯:我的醫囑代理人是我太太,簽訂後,還要再跟其他親族或子女交代醫囑內容嗎? 黃:法律上,醫療委任代理人條件是配偶或是二親等,任一人擔任,若當事人不找家屬,想找信任的朋友也可以,但我們仍希望在簽署的當下,家人是知情,並清楚你的醫囑主張,親戚才不會在醫療現場,七嘴八舌,意見分歧,讓委任代理人為難。 依照我過去的經驗,建議讓子女或其他家屬知道。有些人說,「這是我自己的事情,我自己處理。」 但我們還是要拷貝醫囑給子女知道。 我們在台大醫院金山分院的時候,甚至還要給里長知道,若長輩有主張,子女沒參與,會被指指點點,流言蜚語,活人會活得很辛苦,醫療團隊要善盡職責,提醒病人與家屬的溝通。 我們遇過家族會議時,國外的子女拿平板電腦一起參與,透過討論,達到協議。 劉:若是找朋友當醫囑代理人,家屬在醫療現場又翻案、反對,吵起來怎麼辦? 黃:醫療委任代理人不是包山包海 ,僅在你無法執行時,幫你監督醫療團隊有沒有按照醫囑去執行 。現代人家庭關係淡薄,有人不喜歡找家屬參與醫囑制定,但我們仍希望意願人可以找家屬(二親等內) 一起協商,不然這個法律又產生更多問題出來,這不符合我們「預防身心靈受苦」的初衷。 雖然這部《病人自主權利法》是採取美國的個人主義精神,也就是自己說了算,但台灣社會還是比較傾向「家族共決」,我們常規勸意願人,應該把「醫囑諮商」當作「修補家庭關係」的一門課。 我曾經遇過一位腦死的父親,昏迷多時,家中十個小孩陸續到加護病房探望,沒有一個願意簽署拔呼吸器。後來我跟大哥講,「你們家屬都不敢決定,那只有靠不相干的路人甲,也就是醫療團隊幫你爸爸做決定囉?」後來他勉強簽署,隨後其他子女,連女婿都跑來簽同意書(只要一名家屬簽名即生效),大哥「咚」一聲,跪在爸爸床前哭了起來……。 我參加了告別式,才知道這個家族非常富有,因爭產子女早不相往來,爸爸的放棄治療同意書,是大家唯一共同簽署的文件。大兒子說:「父親用生命,教我們認清手足血緣情分。」 堅叔的四點醫囑 我清楚地離去, 避免你受苦地活著 柯:《病人自主權利法》也鼓勵健康的人來簽署嗎? 黃:當然,健康的人要從「無常」的角度來看待死亡。像我的醫囑五年前就簽好了,每年會拿出來修訂一下。 四項主張分別是:「我的最後一程是死在金山醫院(現在改在市立聯合醫院)」、「骨灰植存」、「不要以植物人的方式存活」、「六十歲以後不接受器官捐贈,我不願意兒子因器捐,讓身體承受損傷的風險。如果我必須接受器捐才能活,我拒絕,應該把器官留給年輕人用。」我跟太太說,我若不決定,受苦的是妳, 我不要把外面的壓力,加諸在親人身上。預立醫囑,先把外在狀況解除,大家活著比較沒負擔。 劉:簽醫囑對我們而言,比較沒爭議,若碰到醫療極限,啟動臨終不急救,倒也乾脆。艱難的是,罹病初期,四處求醫的無助,還可以活多久?是不是還有其他治療方式?這都是醫師才能判斷的?病患與醫囑代理人要何時啟動「放棄治療」的按鈕? 黃:通常末期病人,是指生命週期僅剩半年到一年的患者,醫師應該主動告知病情,醫病關係中,訊息要對等。 常常在家庭會議上看到,病患的問題不清不楚,醫師的回答模模糊糊,我都會急著跳出化身為家屬,關於「是否繼續治療」對醫師提四個問題:「治療下去有什麼好處?」「治療的風險是什麼?」「治療後,會不會更痛苦?」「因治療而延長的生命品質是什麼?」例如:鼻胃管插上去,可以延長三個月壽命,但卻得臥床,這些醫師都要說明清楚;若這位醫師沒有把握,家屬就不要做治療,或是再找其他團隊諮詢。 柯:舉棋不定的醫療諮詢,是最折騰人的,她的生命觀,就是一直救一直救……。(望向太太)我家的狗,就有轉過十家醫院的紀錄。 黃:夫人對寵物的生命觀? 劉:(笑)因為我家狗狗命運多舛,有一回生病了,第一家獸醫驗血說沒事;隔兩天沒好轉,我又送第二家獸醫,照X光,說是長骨刺,得去大醫院診治;回家後,我又看了牠表情怪怪的。 隔天,我送去台大(動物醫院)準備開刀時,醫師突然問:「要不要再驗一次血?」結果,牠不是骨刺,而是得了「焦蟲病」,後來緊急輸血,才救回一命。 「如果沒有再驗一次血,我的狗是否就回不來了?」這種經驗一直牽引著我。 柯:(驚)所以,你千萬不要把我送十幾家醫院。 劉:對,柯一正很怕我給他送十家醫院,很怕麻煩人家,被長期照顧,如果病情是不可逆,那當然就不用救了。但像漸凍人霍金博士也是不可逆的病情,在別人照顧下,他還是做出很重要的學術貢獻啊! 柯:霍金腦袋還很好用,但我的腦袋不管用。 黃:對於病情不可逆的病患,我們有三大治療原則:「尊嚴、高興、舒適」。肺癌末期的病人想哈一支菸,醫師給不給?當然給啊,難道那時候你還要對他做衛教健康宣導嗎? 我曾遇過肝硬化末期的病人,要求喝啤酒,他的弟弟緊張地跑來問,我馬上叫護士買一打。醫院間交頭接耳:「只有安寧病房的醫師敢讓病人喝酒」。 弟弟幫他拍下暢飲的笑容,三天後,人往生了,弟弟跑來致謝:「南部的媽媽,看到哥哥拿著酒杯開心的照片,相信兒子是離苦得樂,到天上當菩薩了。」 金山阿嬤給醫師的一堂課 自然死亡,是平靜的凋零黃:柯導對「做神仙」的場所,有沒有主張? 柯:我最喜歡的日劇《風之花園》就是探討死亡,劇中男主角罹癌,返回北海道老家待死,最後的日子,他躺在客廳,周遭布滿花朵,沖淡身體衰敗發出的氣味。 若在醫院中,花可能被認為是過敏原,應該不會讓你擺在床邊吧。 劉:我們就選在家裡吧。 黃:我四歲時,初次遇到死亡經驗,也在家裡,就是我阿公。 他躺在家中等死,醫師幾天才來巡視一下,也沒做什麼積極治療,鄉下地方,他就這樣安詳地走了。 等我當醫師時,在急診處看的都是「加工後的死亡」,因為醫學的進步,患者在醫院,死亡前都已經套上各種維生儀器,瀕死者喘不過氣來,用加壓氧氣罩套上去,氧氣濃度開到最高,氧氣罩摘下時,口鼻間都烏青、脫皮了,如同蓋上一記死亡的印章,令人難受。 我在台大醫院金山分院推廣在家安寧時,有一天,到宅探望的醫師緊急打電話:「院長,怎麼辦?阿嬤量不到血壓,但卻意識清楚,這是什麼狀況啊?」我也很驚訝,因為我們在醫院對死亡的判斷是儀器上的「數字管理」,量不到血壓數字,怎麼判定生命跡象? 後來,我趕到阿嬤家,她笑咪咪說:「醫生,真多謝你這些日子照顧,我要返去做仙(往生)了……。」傍晚,阿嬤辭世了,原來,自然死亡是如此平靜的凋零,這種狀態是我們在醫院看不到的,當時,我向天上的阿嬤說:「謝謝您,給我們醫師上了一堂課。」黃:柯導要不要器官捐贈?或大體捐贈? 柯:好啊,骨灰除了撒在家裡龍眼樹下,可以幫我撒在海邊嗎? 黃:如果你有此需求,我們可以幫你圓夢……。 劉:(搖手)他這輩子不需要圓夢了,想衝立法院就衝,想上街頭就去,人生沒有遺憾了。 柯:有啊,我想去當不老騎士,騎車環島,就被拒絕。況且當大體老師後,教學團體還會幫忙處理骨灰,你又可以省一筆火化費。 劉:你喜歡就好……。 柯:我要選擇樹葬,不要告別式喔! 劉:到時候,一定會有上百通電話打給我,你的朋友又會想幫你辦追思音樂會……。 撰文 / 整理•陳玉華、楊明方 攝影•攝影組 |
假如英國脫歐,哪些人群受到的影響最大?
地產擁有者
英國房地產界的共識是:假如英國脫歐,要麽導致房地產價格增速下降,要麽房地產價格會直接下跌。
英國房地產中介Winkworth表示:如果英國退出歐盟,任何移民人數的下降都會對住宅價格造成直接的下行壓力。對於投資者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壞消息;但對於有意向的買家而言,脫歐或許焉知非福——房地產中介機構Knight Frank認為,整個英國的購房成本都非常高,尤其倫敦是全世界房價最高的地區之一。
另一種可能性是,抵押貸款購房的月供將會下降。如果脫歐的確對英國經濟造成了沖擊,那麽英格蘭銀行(央行)可能會被迫進一步降低利率。對於某些類型的貸款方或新房買家而言,這將降低還貸難度。但由於整體利率已經處於歷史地位,央行的降息空間也會非常有限。
Winkworth公司CEO 阿加斯(Dominic Agace)表示,英國退歐一定會對房地產市場造成災難性的影響。英國和倫敦尤其“始終吸引著外商投資的流入——而且外資不僅來自於歐洲,還來自更遙遠的地方。我預計影響將會持續。”
投資者
除了地產投資者,金融投資者們也都在觀察著投票結果的動向。關於投票結果的不確定性已經拉低了英國的匯率和股市價格,但在一些民調發現投票結果可能出現反轉後,貨幣和市場在本周開始了轉向。
英格蘭銀行預計,脫歐的結果將會對英鎊和股市帶來下行壓力。如果跌幅過於明顯,央行必將出手幹預,例如用更多外匯購買英鎊,或者提高利率等,而這些都會沖擊那些借有抵押貸款的英國人。
不過,脫歐結果對於市場的長期效果還不得而知。脫歐陣營認為,歐盟的監管會拖累英國經濟,而脫歐可以帶來更多的繁榮。留歐派則警告稱,英國脫歐會導致大規模的裁員、以及外商投資的下跌。
學生
許多英國的頂尖學校都支持留在歐洲。大多數學者認為,脫歐會威脅到來自歐盟的研究資金、提高歐洲學術人員進入英國的門檻,並造成教員數量的下降。
“英國大學”報告顯示,2013-2014年英國的高等教育機構擁有約12.5萬名歐盟學生,占全國大學總體錄取人數的5%,同時每年會帶來37億英鎊的收入,並支持了3.4萬人的就業。
過去,由於英國的歐盟成員國屬性,歐盟學生被視同本國學生。他們交付同樣的學費,也可以獲得相同的助學貸款。因此,脫歐看起來可以給英國政府省點錢——因為不再需要為歐盟學生提供助援助。但學者們表示,研究資金的損失要遠遠超過這點利益。
駐派英國的外籍雇員
在過往的歲月里,由於歐盟內部勞動力的自由流動,英國公民可以自由地到其他國家工作,反之亦然。
但在當下,居住在英國的歐盟公民表達了自己的擔心:如果英國脫歐,自己可能會被逐出英國。不過,這也要取決於英國與歐盟國家的最終協定。一種可能性是,英國仍會被允許進入歐盟的單方市場,但為此英國也必須維持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在這種情況下,歐盟移民在英國工作依然會一切如常。但更大的可能性是“澳大利亞風格”,即點對點的移民系統。英國可能會確認一些特定行業、以及對特定技能工人的需求,允許這些移民在英國生活和工作。脫歐派領袖們給出的建議則是,已在英國的歐盟公民應該得到永久居留的許可,但未來希望移民的人則需要遵守新的規則。
2015年進入英國的移民人數已經接近創紀錄的33萬人,政府一直迫於壓力想減少移民數量。而由於歐盟內部勞動力的自由流動,政府一直專註於削減非歐盟成員國移民、收緊他們進入英國的條件。
為此,部分歐盟外地區——例如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公民已經開始抱怨這種歧視。一位來自孟加拉的咖喱店店主則表示自己無法從亞洲帶來足夠的廚師,因為英國針對非歐盟成員國的移民規則更加苛刻。
英國的駐外人員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約有450萬英國人旅居海外,其中有150萬人在歐盟國家。一種值得擔憂的可能性是:這些英國公民會在一夜之間變成非法移民。但一些律師認為,國際法對屬於此類情形的公民有所保護。1969年的維也納公約明確,當協定效力終止時,在協定生效期間獲得的人權、責任和法律情形會得到保護。
蘇格蘭人
假如英國脫歐,蘇格蘭會不會再來一次獨立公投?
民調顯示,蘇格蘭人支持留在歐盟,甚至有人建議,在英鎊失去價值的情況下,應該將其貨幣換成歐元。
但一名分析人士表示,盡管脫歐將會對蘇格蘭獨立運動造成影響,但蘇格蘭獨立公投不太可能近在眼前,“蘇格蘭民族黨(SNP)將會選擇自己的時機。假如英國脫歐,他們將會收好自己的籌碼,他們將擁有政治資本。他們也會觀察英國會首先提出怎樣的條件,然後再決定如何進行下一次公投。他們會等待最好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