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在中環 - CK 我們其實不怪獸 (2012年09月21日)

1 : GS(14)@2012-09-22 12:32:59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2554&d=1849
【am730專欄】 我以前未有小朋友時,也常常笑那些香港的父母對子女太緊張。孩子才一兩歲,就帶他們去上形形色色的「興趣班」和「學習班」。我以為這些父母大概個個望子成龍,希望孩子在入學前,能夠快人一步學到更多,讓他們能考進名校……總之,我以為一切一切都只是港式虛榮心作祟。
現在我也為人父親,我的角色由從前「恥笑」那些怪獸家長的旁觀者,轉變成為「被恥笑」的其中一員。是的,我在孩子一歲半左右就「迫不得已」讓他上了好幾堂興趣班,我偶然也會搞不清楚,到底今天囝囝是上游水班還是音樂課。
我那些沒有小孩子的朋友都笑我,才兩歲人仔就把囝囝送去上學,我還不是虛榮心作祟,想把兒子好好訓練,讓我能在朋輩面前炫耀一番?OK,我實在不能怪他們,事實上我在未為人父親前,何嘗也不是這樣想?實情是,小孩子的精力旺盛到不能想像,你如果沒有足夠的「節目」,讓他去好好消耗一下,到了晚上,恐怕大家也冇覺好瞓。我在興趣班上跟許多其他家長聊過,他們把孩子送來上課,動機絕大部分也是如此。我們總被人誤會是望子成龍,但其實大家都只是希望把孩子多餘的精力好好消耗一下。在消耗的同時,假如他們能夠學到一點點東西,那就已經是Bonus了。
不能否認的,是我們其實都有點懶。要消耗孩子的精力,最簡單的方法,其實可以自己帶他到公園喪跑兩小時。我們選擇將這份工作「外判」,若然你怪我懶,我也只能坦白承認。

週三、五刊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561

財經CAREFREE - 順叔 太陽浮雲(下) (2012年09月21日)

1 : GS(14)@2012-09-22 12:33:31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2610&d=1849
【am730專欄】明明已經係2012年,到2015年止的「十二五」規劃,仲一個二個爆出嚟,出咗街有時又唔知去邊度搵,咪話唔煩。
呢啲大部頭文件,對瞭解中國各行各業發展,其實好有幫助,好似《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咁,如果對香港幾隻大陽能股有興趣,搵嚟望望冇乜蝕底。
求其搵樣簡單啲數字去講,根據呢個最新「五年計劃」,由於要將光伏應用出口變內需,就要加大太陽能發電建設,之前5年狂炒水電風電,未來幾年應該炒多啲太陽,發電量建設規模,會由2010年的86萬千瓦,提高到2015年的2,100萬千瓦,當中差唔多一半係太陽能電站,一半係「分佈式光電發電系統」,前者講緊大項目大電廠,賣俾電網點計數十劃未有一撇,可暫時唔理,後者講緊在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大型公共設施等的建築物屋頂,放幾塊光伏電池,搞嚇小型光伏發電系統咁。
依家已係2012年,「五年計劃」在2015年結為止,即係有1,000萬千瓦小型光伏發電系統,會在未來3年落地開花,去到2020年,建設規模將增到2,700萬千瓦,佔全國光伏發電54%。2020年太長遠,不過可見到最新政策思路,已由之前的「大大大大」項目,變成分散式小型蚊型項目,更加實際,亦更配合世界潮流,其實係好事。
香港掛住「太陽」兩個字的股票,隨口都數到三四隻,順叔唔熟,唔講咁多,反而有隻保利協鑫(3800),可拎出嚟講嚇。
呢隻嘢在07年11月香港上市,當時大市仍旺,一隻集資十零個億的新股,冇乜人留意,到今時今日,香港散戶可能都唔知道佢老闆朱共山係邊個,因為佢幾乎從冇接受傳媒專訪,招股時亦冇話好似其他上市公司咁招搖過市,就好似間公司唔關佢事咁。
不過保利協鑫既然掛住「保利」個招牌,肯定唔係善男信女,5年前掛牌之時,堂堂保利集團董事長、鄧伯爺個女婿賀平,亦親身到賀,保利協鑫董事局當時已星光熠熠,坐住唔少保利集團高層,其中一位執行董事,叫姬軍,已故港澳辦主任姬鵬飛之子,連非執董都咁猛,有位羅志祥(Ryan Law),摩根士丹利Principal Investments(直接投資)高層,幾乎成個董事局,都係在06年上市前一年,先加入保利協鑫,臨時拉夫食大茶飯。
保利協鑫上市時,由招股文件到香港傳媒,冇人提過一隻「硅」字,當時該股定位,叫做「中國最大的外資獨立熱電廠(即發電及供熱)營運商之一」,「外資」即係民企,五大國企電廠已霸咗四成以上發電總量,計埋其他地方政府控制的電力公司,民企其實冇乜搵食空間,當時的電廠,更因為煤油價格高企冇啖好食,保利協鑫早期竟可殺出一條血路?
當時保利協鑫亦冇講過乜嘢太陽能光伏業務,香港投資者更加好少人留意,朱共山自己個袋,原來收埋咗一個聲稱亞洲最大多晶硅項目——江蘇中能光伏,如果冇估錯,當年朱共山及保利集團,本來想將多晶硅業務拎去美國上市,保利協鑫只係第二手準備,美國證監會亦未必對有中國軍方背景的企業咁鬆手,結果在09年上演大茶飯。以一隻廿幾億市值的上市公司,蛇吞歌斯拉式作價263億元,收購朱共山的多晶硅項目,由一間民企電廠,變身成為中國光伏業龍頭,其後更加巴閉,引入中投,成為得到中國主權基金祝福的極少數港股。
今期太忙,閒話家常講咗幾咀保利協鑫,唔係話佢抵買,而係想講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背後有好多普通散戶睇唔到的關係及故事,掌握唔到管理層或主要股東的動機,最好唔好掂,遲啲有機會再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562

STARMAN'S COLUMN - 江小魚 華大地產禾稈冚珍珠 (2012年09月21日)

1 : GS(14)@2012-09-22 12:34:02

幫朋友唱好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2606&d=1849
【am730專欄】習近平終於現身,稍前我以為該因素是股海隱憂之一,現在似已釋疑?不過,十八大還未定出日期,總之,權力執位未有定案,政策也難有正面大動作,這條尾巴將續拖港股後腿。
前特首「老董」透露習近平「毫無疑問會接班」,既然一切按原來劇本安排,最近氣氛這般波譎雲詭,又怎解釋?明顯地,事件透出領導集團間權鬥嚴重,按坊間所謂潛規則,有些話不能明言,即缺乏透明度,無權知情,等同害苦人民!畢竟,百姓只求安居樂業,卻沒必要為國事擔驚受怕!日本國有化「尖閣諸島」(釣魚島),事件已扯進貿易戰,這種發展其實值得「可喜」,因幾乎已可判定,今次日中兩國沒有交戰可能,台海將會和平。因燒到做生意這瓣,仗又怎會打得成?至於事件如何收科?我以為聯合國或將成關鍵角色,惟結果卻未必符中國意願。過去中國改革開放時期,累計收受日本天文數字經援(近年因應中國漸見強大,日本對華貸款已取消),感謝也沒一句。今後日資若全面撤出中國,亦必累及內地相關環節企業,內地失業率將無法想像。所謂「抵制日貨」固然凸顯支持者愚昧無知,惟篇幅所限,下周再論所謂「反日」。
近期不少土炮地產股均見大升,因內房企業積極來港尋「殼」,霎時隻隻變得奇貨可居。買家如何揀「殼」?其一最好是該股份名不經傳,街外沒甚人留意,才方便幕後議價及策動行事。散戶能否揀得正?都係老土一句,考你眼光。
華大地產(201)雖未必係「殼股」之選,但凡事都有可能,何妨加點幻想?該股截至6月底中期營業額2.15億元,增32.3%,純利倒退43%至2.2億元,因物業重估盈利下降,投資物業收益穩定,估值偏低,最新每股資產淨值(NAV)達0.79元,資產總值84億元,現價折讓仍極大。
華大旗下酒店及商廈全屬優質物業,主席鄭啟文曾指長遠將酒店分拆上市,現旗下已有多個新酒店項目落成及上馬,加上新會計準則,酒店資產是以成本價入帳而無作公開重估,酒店資產值被嚴重低估。華大業績一向交足功課,鄭啟文及其妻李佩玲共持約71%,貨源極度歸邊,一爆升浪可謂任其點舞,故升及其NAV一半,股價已見0.4元!

作者為DBC數碼「大錢台」、及高清翡翠台《小魚大茶飯》炒股節目主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563

吾知政財 - 吳仁 上市目的決定潛質 (2012年09月21日)

1 : GS(14)@2012-09-22 12:34:58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2600&d=1849
【am730專欄】之前吳仁寫咗篇《你是哪類型》,講股票要對咀型,先會獲得投資者信任,咁先會大升,成為明星股。但是,好多人後來向我講,話佢根本唔知吳仁講乜嘢,今次吳仁寫得簡單一些,講嚇點樣選擇股票。
首先,提醒嚇大家,要瞭解新股上市的目的是需要錢,還是有其他目的。
先講講需要錢的睇法。如果是需要錢,咁要瞭解是邊個需要錢,是大股東、上市公司、定是一些資本界人士。如果大股東需要錢,但他有財力可以守,股價可以是平靜無波,十年如一日,如果業績還可以的話,派息還會唔錯,可以作為長線投資,直至某一日唔夠錢為止。
但如果大股東無財力守的話,好需要錢,股價短期內會升得好快,甚至是倍翻,如果他需要出貨,報紙會突然出現很多關於這上市公司的訊息,如果見到你隻股有咁的訊號,記得醒水啦。
如果是上市公司需要錢的話,那真是先恭喜你,這間公司真是在發展業務。如果業績真是幾好的話,派息不過都是一般,因為錢都用晒去發展業務。如果發展順利的話,可能是一隻「N倍股」,但如果不幸的話,資金蝕曬,可能變成等著賣盤,這又是另外一個人生交叉點,結果就可好可壞。
如果是投資機構需要錢的話,因為這些投資機構需要定期的表現,並按此收取管理費,就算業績不太好,股價也會慢慢地上升,直至所有投資機構套現退出為止,雖然有例外的情況,但大多數都是市況不就才會發生。所以這部分也是潛在勁賺的股票,如果有錢,真是值得買一些長擺。
但是,如果這些股票不是需要錢的話,而是因為其他目的,如是為自己建立山頭及保護大股東財產的話,可能結果就會唔同。
如果是前者,上市目的只是為了建立山頭,保住權利,屆時業績便不可太耀眼,也不會太差,所以股價會平穩,派息會不錯,回報就是一般而矣,可能是慢慢下跌的風格,對小股東不是好的投資。
不過,如果讓公司擁有上市地位的目的屬於後者的話,股票可能都是由部分和大股東相關人士持有,所以股價會相對穩定,直至大股東有資金需要為止,當時,股價就會升到你唔信,又是一個發達的機會。
睇完呢一篇文章之後,雖然吳仁唔一定會全對,甚至有人瞭解之後,反轉來做都唔定。但吳仁希望大家都會去瞭解一嚇,公司點解要上市,從而得出好少少的投資決定。

80後的財經blogger,以80後的眼光看今日的財經政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564

蔣震妻追討梁儷靜21萬元

1 : GS(14)@2012-12-30 13:20:47

幾億賣左個礦都無錢...唉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230/18117943
原告馬榮華於去年底一次過斥資2,080萬元,購入大埔康樂園一間獨立屋,並於今年4月以月租39,000元,租給被告梁儷靜,被告並向原告繳交了11.7萬元按金。
惟原告指被告自5月起便沒有交租,連同管理費及地租和差餉,共拖欠32.8萬。扣除按金後,被告尚欠逾21萬元。原告要求法庭頒令被告交還物業,並償還欠租。
馬榮華是蔣震的繼室,蔣的元配於1979年去世,後來娶了台北姑娘馬榮華,她沒有為蔣震生兒育女,但樂意做蔣七名子女的繼母。
根據報道,梁儷靜曾為上市公司森源鈦礦(現稱能源國際投資)的主要股東。
案件編號:HCA2402/12
2 : GS(14)@2012-12-30 13:21:58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6576
遇上未能 還錢的殼主,朱太會再想辦法「活化」殼股,「殼主無錢還佢將個殼收歸己有,然後睇吓有無大陸佬買,注入資產後,又可以發可換股債券搞收購,其後股價上升才 套現。」知情人士說。如森源鈦礦(353),前身是旭日環球,○七年七月易手至企業家梁儷靜,並注入內蒙古煤礦公司,現時已變身資源股,十月底還公布透過 發行十億元可換股債券,再加新股及現金共五億元,買入兩塊吉林省油田四成九權益,股價一日間颷升三成,本月公司又公布收購煤氣發電業務,股價又颷升一成, 散戶炒得如痴如醉。金利豐為森源鈦礦包銷二十四億股股份,收取佣金四千八百萬,這批股份 賬面升值九千萬,現仍由朱太持有。
3 : GS(14)@2012-12-30 13:28:22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4318

森源鈦礦騎呢大股東

蘇志強曾任職董事的森源鈦礦(353),前身是經營地氈生產業務的旭日環球,○七年及○八年中以合共近廿億元向本港女商人梁儷,收購內蒙古小紅山的礦區後,○八年二月正式易名森源鈦礦。

而這間公司的大股東梁儷(Margaret)的經歷亦甚為傳奇,她原名梁瑞華,跟另一生意伙伴譚均堯(Ronald)在火炭開設名為「老幼半寶石禮品」及「水晶會保健」的水晶公司。二千年時,譚被指控以氣功師身份非禮三名女學員,他在案件中最後獲判無罪。

除了水晶生意,二千年曾在彌敦道東英大廈開設至尊寶娛樂有限公司的梁儷,還曾是兩間夜總會的老闆。梁當時曾因欠員工薪金,而向好收成財務老闆楊紹棠借款二百萬,並找來譚翰澤做擔保人,結果公司執笠無錢還,○五年二人被楊紹棠告上法院再惹官非。

然而幾年間,這名奇女子竟由水晶店及夜總會老闆,搖身一變成為內蒙古礦主兼上市公司大股東,家住大埔比華利山別墅,出入有三百萬賓利接送,認真離奇。
4 : GS(14)@2012-12-30 13:47:4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07072043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07101500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08042012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080605237_C.pdf

賣左20億都無錢
5 : GS(14)@2012-12-30 13:49:04

2008-5-9 HKP
旭日環球梁儷瀞遭追債   

▲旭日環球(0353,現稱森源鈦礦控股)主要股東梁儷瀞,遭人入稟高院興訟,追討未清貸款約628萬元。

2008-5-15 香港商報

353的美麗背影   

這一期故事的主角是森源鈦礦(353)。

2007年9月2日中午,沙田發生了一宗交通意外,一輛車價接近300萬元的簇新賓利(Bentley)與一輛寶馬房車發生輕微碰撞。事發後,賓利房車上的女乘客疑趕時間,在警方做紀錄之前匆匆離去,只留下一個美麗的背影。

神通廣大的香港傳媒其後找到這輛賓利房車的資料,房車型號為Conti-nentalFlyingSpur,據稱是該品牌有史以來最快的四門轎車,車主非富則貴。房車的登記公司為福盟發展,董事為梁儷瀞。此梁氏即為故事的女主角,香港森源主席。

2007年7月,其時名為「旭日環球」的353以10億港元的價錢,收購香港森源旗下一間持有內蒙小紅山礦區勘探權的公司51%股權。梁儷瀞搖身一變成為旭日環球的大股東。2008年4月20日,易名為「森源鈦礦」的353宣布,再斥資9.6億元向梁氏購入餘下49%股權。

香港上市公司近期流行參加「掘礦派對」,按道理,參加者理應對投資者許個美麗的未來才對,問題是,前些天森源鈦礦(353)股東會後,公司主席譚浩榮的話卻讓筆者心有戚戚焉,他說,小紅山現正申請採礦權證,預期第3季成事,業務還需投資約12億元進去。

353市值目前不到5個億,此前拿了20億元買礦,將來還要多投12億元進去,所圖的,竟然是個採礦證都沒拿到手的礦山?更納悶的是,譚氏稱,預期礦山2010年才能錄得收入。換言之,期間約有一年半的業務空白期,所圖的,就是一個美麗的背影。

2007年9月的那場交通意外中,美麗背影後面留下的是一片狼藉。而今,353購買礦山的交易至今已快一年時間,時間不短了,管理層能否不再只是勾勒遠景,而是給出更多礦山的資料、清楚交代如何填補那段業務空白期?作為投資者,我們還是喜歡愛情故事,而不是玄幻小說或偵探小說。

蔡清偉
6 : GS(14)@2012-12-30 13:50:17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8295
中環在線:森源股東爭拗 現羅生門
2010年09月20日

上市公司股東之間爭拗時有發生,私底下拆唔掂嘅,最後都係通過傳媒去發揚光大!好似森源鈦礦( 353)咁,其中一個股東梁儷 瀞,就係報紙刊登咗一封公開信,話自己俾人屈!
涉內蒙古礦區項目

單嘢大概係咁嘅, 2007年森源嘅前身旭日環球用咗成 10億向梁小姐買咗內蒙古小紅山礦區嘅項目 51%權益,作價超過七成用可換股債券支付,令梁小姐成為公司大股東,公司仲改埋名叫森源鈦礦,變身資源股。
但係森源上個月公佈嘅中期業績就好離奇咁講,董事會「驚訝發現」呢個 project嘅勘探權,喺公司唔知情下,今年頭已經轉咗落梁小姐一間私人公司度,仲爆出森源同梁氏原來舊年已有糾紛,森源仲向梁小姐發出禁制令,禁止佢以附屬公司董事身份向內蒙古或中國任何政府機構作出任何聲明或請求,但咩解究咁做就無講。
而梁小姐封信就話,係因為森源入股項目後遲遲唔肯兌現投資承諾,搞到項目俾有關當局拒絕發出營業執照,佢又話同森源嘅合作屬項目首期,只佔整個小紅山項目 2平方公里,若果因為咁,令項目剩低嗰 13平方公里發展亦受阻,自己損失好大,所以先將勘探權轉落自己間公司度,再諗辦法延續牌照……又一單羅生門!

7 : GS(14)@2012-12-30 13:50:58

http://www.hkdailynews.com.hk/property.php?id=170180
中港礦商1.35億元割愛 六福黃偉常接貨
比華利山別墅 蝕2500萬

豪宅市場驚現大幅蝕讓成交。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大埔富匯半島湖景道單號屋連6個車位,剛以1.35億元易手,物業上手業主為中港礦業商人梁儷瀞,在4年前以1.6億元高價一手買入物業,轉售帳面蝕2,500萬元,物業貶值超過15%。至於承接該蝕讓貨的買家,則為六福珠寶行政總裁黃偉常或相關人士。採訪:陸香明

近數年樓價錄得一定升幅,但市場近日驚現一宗蝕逾2,500萬元的豪宅成交。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大埔比華利山別墅第三期富匯半島湖景道183號屋,面積約10,986方呎,另連1,966方呎花園及6個車位,剛以1.35億元成交,成交呎價12,288元。


成交呎價12288元
物業上手業主為智慧企業有限公司,董事及唯一股東為梁儷瀞。據了解,梁氏為從事礦業的中港商人,在2007年以1.6億元購入上述物業,當時創下大埔區內洋房造價新高。不過梁氏是次沽貨,轉手帳面蝕達2,500萬元,物業貶值超過15%。
資料顯示,梁儷瀞曾是森源礦業(0353,現能源國際投資)的主要股東,但其後與公司出現爭拗,並在今年初先後遭債權人入稟呈請破產及追討欠款。其中盧苑昌(音譯)在2月入稟高等法院呈請梁儷瀞破產,據悉涉及628萬元欠款。另外,梁氏亦懷疑因未有歸還在2007年借下的300萬港元及180萬元人民幣,而遭陳漢輝(音譯)入稟高等法院追討。
至於以1.35億元購入物業的新買家,則為卓譽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為黃偉常及陸翠兒。據了解,黃偉常為六福珠寶行政總裁,而陸翠兒則為黃氏之配偶。近年受惠於自由行旅客的強勁消費力,六福珠寶的營業額以幾何級數增加,股價亦自2003年不足1元,升至現時近38元。作為主要股東的黃偉常,身家價水漲船高。據估計,單單是黃氏持有的六福珠寶股份,市值已達46億元。

8 : GS(14)@2012-12-30 13:54:12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2-06-04/658299/print
2012-06-04 14:03 來源: 我的釩鈦網

核心提示:圍繞內蒙古小紅山釩鈦磁鐵礦,從青海森源礦業公司到內蒙古小紅山源森礦業公司,從香港水晶保健公司到香港森源礦業公司,這個叫梁儷瀞的神秘女人是如何與代號「00353」之港資上市公司一一過招的……

5月27日,甘肅源森冶金礦業有限公司(下簡稱「源森礦業公司」)副總經理陳敬平帶領勘察設計組來到甘肅省玉門市就釩鈦磁鐵加工項目進行考察。當日下午座談推進會,源森礦業公司還與玉門政府官員就項目供電、供水、道路基礎設施建設等事宜進行了商榷。

玉門的地方媒體報導說,該釩鈦磁鐵礦加工項目由香港森源公司投資建設,投資額約8億元,建設集釩鈦合金、磁鐵、鈦白粉、磷化工產品等系列產品加工為一體的綜合性釩鈦磁鐵礦加工生產線。預計年加工各類礦石38萬噸,項目建成後可實現年產值5.5億元,屆時將為玉門市增加稅金2千萬元。

明眼人都看得出,「源森礦業公司」與「香港森源公司」有著非同一般的關係,但到底又是啥關係呢?它們與現在叫「能源國際投資控股有限公司」(00353,hk)、原來叫「森源鈦礦控股」的港資上市公司又有何關聯?

據我的釩鈦網調查,「源森礦業公司」2009年11月經工商登記註冊成立,法人為梁儷瀞,經營範圍為礦業技術諮詢、服務,投資管理諮詢,礦產品銷售等。「香港森源公司」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香港森源礦業控股有限公司」,據瞭解,它則由梁儷瀞於2008年8月在香港註冊成立,梁儷瀞任董事長。

事實上,「源森礦業公司」是在去年5月正式簽約投資玉門的。那次簽約儀式是在第七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酒泉項目簽約會上舉行的,其時公開報導說該釩鈦項目總投資高達8.5億元,並成為了那次簽約儀式的「最大亮點」。

不能不讓人玩味的是,在一個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籤約這麼一個工業類項目,看上去有點不倫不類,要知道那次簽約儀式上的其他項目全是文化旅遊類的。

在讓人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背後,內蒙古小紅山釩鈦礦開採困頓的窘境浮出水面。

小紅山釩鈦磁鐵礦建設項目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境內,行政區劃隸屬額濟納旗馬鬃山蘇木管轄。

阿拉善盟地處內蒙古自治區最西部,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3個旗——是自治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少的盟市。額濟納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最西端,東與阿拉善右旗毗鄰,西南與甘肅省酒泉市交界,北與蒙古國接壤。相對中心城鎮達來呼布鎮距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1398公里,距阿拉善盟府所在地巴彥浩特640公里。

我的釩鈦網檢索相關文獻獲知,小紅山釩鈦磁鐵礦床與河北大廟釩鈦鐵礦床同產在天山-陰山造山帶的兩端和相近的緯度上,,華力西早期輝長岩為賦礦主岩體,地表多呈脈狀貫入型釩鈦磁鐵礦分佈,深部多以隱伏的岩漿-分異型似層狀釩鈦磁鐵礦產出。礦體較穩定、品位較富。礦石礦物以磁鐵礦和鈦鐵礦為主,共伴生有V等元素。屬於一種岩漿-分異和分凝-貫入疊加複合型的釩鈦磁鐵礦類型,為介於攀枝花式和大廟式釩鈦磁鐵礦特徵之間一種新的成礦類型。此類型礦化的發現,對尋找同種釩鈦磁鐵礦類型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源森礦業公司考察團在甘肅玉門市考察

目前我國已公認的的釩鈦磁鐵礦類型,主要有岩漿-分異型和分凝-貫入型兩種成礦類型,即以攀枝花式和大廟式為代表。而小紅山礦區即有貧—較富品位、較大規模的似層狀釩鈦磁鐵礦類型,又有貫入型的脈狀釩鈦磁鐵礦類型。而在脈狀礦化疊加在似層狀礦之上時,就形成了更富的釩鈦磁鐵礦礦體。形成了一種岩漿-分異至分凝-貫入疊加複合型的釩鈦磁鐵礦類型。

據我的釩鈦網調查,梁儷瀞早在2004年就在額濟納旗小紅山地區投資開發磁鐵礦。那一年的四月,由梁儷瀞出任法人的青海森源礦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成立——青海森源礦業,是香港水晶保健有限公司在青海西寧投資建立的外商獨資公司,註冊資金為港幣300萬元。

梁儷瀞的發跡史無人得知,網絡上也找不到她的任何蛛絲馬跡。

2007年7月,港資上市公司旭日環球(00353,hk)花費10億港幣購買了梁儷瀞在內蒙古小紅山釩鈦磁鐵礦項目——KansonDevelopmentLimited(即香港水晶保健有限公司)——51%的股權,作價超過七成用可換股債券支付。

沒有人知道,到底是旭日環球向梁儷瀞拋的「繡球」,還是梁儷瀞方面主動向旭日環球伸出了橄欖枝。不可否認,旭日環球搖身一變從買賣地毯的一家公司換成了資本市場上被人熱捧的「資源股」——2007年12月,「旭日環球」更名為「森源鈦礦控股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由「AuroraGlobalInvestmentHoldingsLimited」改為「XianYuenTitaniumResourcesHoldingsLimited」。

值得一提的是,在更早前,代碼「00353」的這只股票名字還有很多,全都是更名而來。

之所以更名為「森源鈦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公告表示,「本公司擬於礦產資源開發上尋找商機,並為更佳地反映本集團業務未來之擴展工作」。

歷史的弔詭之處在於梁儷瀞在三年前即2004年成立的青海礦業公司,也叫「森源」。對這幾乎完全一樣的名字,旭日環球到底是否有人知道其間可能隱藏的玄妙抑或危機?

事已至此,整個故事看上去好似一盤精心佈局的棋。

2009年8月,森源鈦礦控股「驚訝發現」,梁儷瀞「在未取得本集團同意或授權之情況下」,將該公司間接全資附屬公司——青海森源礦業開發有限公司持有之勘探牌照已自2010年1月起轉讓給了「內蒙古小紅山源森礦業有限公司」,而內蒙古小紅山源森礦業有限公司由梁儷瀞透過香港森源礦業控股有限公司「實益擁有」。

「香港森源礦業控股有限公司」正是梁儷瀞於2008年8月在港註冊成立。

再後來的公告,森源鈦礦控股是透露著萬般委屈,「本公司早前曾以其公司與本公司之附屬公司之名稱極為相似,容易令股東及本集團業務夥伴混淆為理由,要求梁儷瀞女士更改其公司名稱,但不得要領。」

2009年11月,森源鈦礦控股發佈「進一步公佈建議罷免董事終止服務協議」的公告——2009年9月,香港森源礦業控股有限公司(作為內蒙古森源礦業開發有限公司及青海森源礦業開發有限公司之唯一股東)董事會議決罷免梁儷瀞出任內蒙古森源礦業開發有限公司及青海森源礦業開發有限公司之董事及法定代表職務。

梁儷瀞顯然不是等閒之輩,她也有話要講。

據香港媒體2010年9月的報導,梁儷瀞在報紙上就此還專門發表了一封公開信,表示森源入股項目後遲遲未兌現投資承諾,中國地方政府因此「拒絕發出營業執照」。更要命的是,梁儷瀞說:同森源合作屬項目首期,只佔整個小紅山項目2平方公里,因為前述問題,令該項目剩餘的13平方公里發展亦受阻,自己損失好大,所以先將勘探權轉落自家公司,再想辦法延續牌照。

據我的釩鈦網瞭解,小紅山釩鈦礦的開發利用從一開始就陷入困頓,其中的一個致命問題就是水電路難,因為涉及跨省協調——內蒙古和甘肅。往小點說,就是額濟納旗與玉門市。熟悉小紅山釩鈦磁鐵礦項目的人都明白,該項目的開發利用必須實現兩地互惠互利、共同發展才有戲。

2011年5月,「香港森源礦業控股有限公司」簽約投資玉門很可能是一個解套之法。

與「羅生門」式糾紛相隨的是,代碼「00353」的這只股票再次更名——2010年11月,「森源鈦礦」更改為「能源國際投資控股有限公司」(EnergyInternationalInvestmentsHoldingsLimited)。

截止2010年底,據我的釩鈦網瞭解,「能源國際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續經營業務除所得稅前溢利較去年虧損大幅增加至約5.94億港元,已終止經營業務錄得虧損3.49億港元(2009年:虧損約3.7億港元)。由於失去勘探牌照,能源國際投資控股董事會決定暫停勘探及開採業務,「直至本集團重獲青海森源之控制權及勘探牌照為止」。

這到底是一個悲劇還是一場鬧劇?

在「失去」的同時,不能不讓人稱奇的是,「能源國際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竟然又獲得了「石油業務」。2010年12月底,它收購了中國國際能源投資(香港)有限公司(下簡稱「中國國際」)。

根據中國國際之全資附屬公司中國年代能源投資有限公司(下簡稱「中國年代」)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於2007年8月訂立之合作合約,中國國際透過中國年代一直從事有關位于吉林省松遼盆地兩井區塊之下白堊統泉頭組三段楊大城子油層之油田的勘探、開發、生產及其他相關業務。

額濟納旗的千年胡楊

中國年代背景可謂神秘,請參考報導:《「民營能源大亨」王國巨調查:誰的年代能源?》。

目前,據我的釩鈦網瞭解,梁儷瀞牽頭的玉門釩鈦磁鐵礦加工項目已完成預可研、環評報告、安評報告及用地規劃編制工作,源森礦業公司正在籌備實施從玉門到內蒙古小紅山礦的架電引水工程。在額濟納旗,梁儷瀞控制的小紅山釩鈦鐵礦採選180萬t/a建設項目去年5月就在辦理探轉采手續,該項目露天設計開採年限14年,選礦採用連續磨礦、先磁後浮的選礦流程,項目總投入約5.2億元人民幣。

一切似乎都在好起來,只是代號「00353」的港資上市公司還能與釩鈦再續前緣嗎?今年3月,能源國際投資公佈2011年度業績:收益2.31億元,按年大升4.2倍。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090830016_C.pdf
9 : greatsoup38(830)@2013-01-11 00:49:4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30110152_C.pdf
於二零一二年四月,香港森源礦業控股有限公司(「香港附屬公司」)展開向梁儷瀞女士(「梁女士」),內蒙古小紅山源森礦業開發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為Inner Mongolia Xiao Hong Shan Yuen Xian Mining Industry Developing Company Limited, 僅供識別)之公司(「源森公司」)及青海森源礦業開發有限公司(「青海附屬公司」)提出法律訴訟(「該法律訴訟」)。香港附屬公司尋求判令源森公司與青海附屬公司簽訂的探礦權變更協議無效。根據探礦權變更協議,由青海附屬公司持有之勘探牌照被轉讓予源森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青海省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之判決概括如下:
(1) 青海附屬公司及源森公司於二零零九年十一月十一日簽署之探礦權變更協議無效;及
(2) 駁回香港附屬公司對梁女士之訴訟請求。青海附屬公司、源森公司各負擔一半案件受理 費。
如不服上述判决,(i) 香港附屬公司及梁女士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三十日內,向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上訴狀;及(ii) 青海附屬公司及源森公司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上訴狀,上訴於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
本公司將按照上市規則之規定於必要時刊發進一步公佈。
股價敏感資料
除於本公佈所披露之資料外,經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據董事所知、所悉及所信,董事並不知悉本公司須根據上市規則向其股東披露之與本集團有關之任何其他股價敏感資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080

經濟人看世界 - 林本利伯格十條簡易投資規則(上) (2013年06月21日)

1 : GS(14)@2013-07-09 09:09:52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60181
【am730專欄】先鋒基金創辦人伯格一直推介小投資者認購指數基金。他去年出版著作《The Clash of the Cultures: Investment Vs Speculation》,道盡金融市場種種唯利是圖的缺德行為。他提出十點理由,支持認購指數基金。
(一)回歸平均:基金經理短期或會跑贏大市,但長遠而言,投資回報不過是大市的平均回報,再扣減費用。故此,認購與大市表現掛鈎的指數基金,最為上算。
(二)時間是最好的朋友:小投資不要衝動,應耐心作長線投資。長遠計,平均投資回報總較短期炒賣回報為佳。
(三)選對長揸:小投資在合適的時間入市,購入優質股票並長揸不放,長期投資回報必然較炒賣為高。
(四)要有合理期望:投資者的合理期望是賺取股息和股價上升,投機者只期望靠股價上升賺錢;扣除費用後,投機者的長期平均回報遠較投資者為低。
(五)不要在禾稈堆中找一根針:禾稈可能冚珍珠,但要在大市中找出遠較大市回報為高的股票,就等如在禾稈堆中找一根針,或者像大海撈針,往往是徒勞無功。這樣,倒不如持有大市(即禾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249

電視風雲 - 王奇雲 電視革命潮 2013年10月21日

1 : GS(14)@2013-10-22 00:12:07

http://www.am730.com.hk/column-177452

當連想有選擇睇電視嘅權利都俾人剝奪,咁下一步政府攞走你嘅嘢係咩嘢呢?置業權?教育權?人身自由?還是言論自由?星期日數以萬計嘅市民又再次走上街,包圍政府總部,我同Carol當然唔例外,下晝同埋所有香港電視網絡嘅員工一齊,為咗香港嘅公平,創意,自由,意難平!
今次發牌結果牽動了香港人嘅心,我身邊好多本來唔多理政治嘅朋友同家人,都主動打電話俾我,問我哋會唔會上街,周圍嘅商戶貼上咗支持發牌嘅標語,我真係好意外,因為我心裡面嘅香港人只顧揾食,怕麻煩,驚政治,竟然會咁關心電視牌照,真的感動了!電視本來係娛樂事,估唔到反而如水銀瀉地咁入屋,議題比甚麼國民教育同替補機制更加容易明白,尋常師奶老人家都會知道,睇電視係市民基本權利,所以,這場電視革命嘅殺傷力,同持久性,政府班蠢人又一次低估情況,我可以話,電視係香港人嘅最後防線之一,大家唔死守,以後就後悔莫及。
集會裡面,我聽到好多藝員嘅真心話,例如林文龍講述佢離開以前任何一間公司都唔會流一滴眼淚,但係今次發牌事件,就令呢個大男人喊咗出嚟。仲有,我唔多認識嘅關伊彤,陳丹丹,都好勇敢咁上台,佢哋唔理以後會點,大膽講出心裡話,例如,香港電視俾藝員嘅待遇,比起以前無記,係大大提升,仲十分尊重,人哋話戲子無情,呢句說話實在有欠公平。而且藝人最怕得罪人,說話最圓滑,最後都要被迫企出嚟,為生存出聲,睇嚟香港真係出事了!

王奇雲  (逢周一至五刊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968

影視通識樂園 - 陳龍超 《星洲》作代表,讓我們見證著亞洲字頭的誕生 2013年10月21日

1 : GS(14)@2013-10-22 00:14:34

http://www.am730.com.hk/column-177482

當殖民觀念盛行,強國透過武力強搶窮國資源自利,普遍都會予人大蝦小的感覺,但強迫封閉國家打開港口,間接灌輸一種自由貿易觀念,實則好處在於加強原產品在全球流動,跟世界大趨勢接軌,而外國設立領事館,外國人進駐租界經商,餅大了,勞動機會也多了,文化差異很大,卻不斷交流,因著遊戲規則的改變,年輕人有機會跨越社會階梯,短時間內出人頭地。

昔日的上海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因為吸引,城市被搬上公仔箱化成本港經典香港連續劇《上海灘》,除了燈紅酒綠的繁榮外,那個舞台容讓命運能夠瞬間不斷逆轉,人生故事可以很戲劇化,愛國大學生許文強、勞動階層丁力可以很合理地搖身一變,成為黑幫頭子,跟千金小姐馮程程愛得火熱,因著戲劇入屋的潛移默化,上海最被懷念的倒是中國民初那段日子,代表著「夢工場」、「大時代」。

城市發跡期 編劇至愛創作背景
每個城市都有生命周期,當上海當旺,香港還是一塊不起眼的殖民地,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發跡,中國封閉期間,有利香港成為重要轉口港,輕、重工業叫經濟起飛,亞記歲月頻道之所以work,因為觀眾(特別是嬰兒潮出生一群)認為那個時代的作品最好看,當時時裝劇多訴說著屋村仔(因為普及教育)如何晉升上流人士(如《變色龍》),側面寫著社會階層的流動,城市的發跡場景一直都是編劇至愛,要捕捉甚至設定不同城市的風光時刻,不論香港、上海,因著城市的生命力,筆下人物可以大起大落,地靈則人傑,互為因果……

公仔箱內的城市有幾成真?
香港是否那時真的樣樣勁?今天後生果真不及當年人年輕有為,呼應著一蟹不如一蟹的結論?這倒未必,那個時代的火紅,某程度因為媒體發功,透過各類影視產品,製造這樣子的集體記憶、觀感,上海、香港雖處不同當旺期,但共同點就是當時美好的背後,也隱藏著種種制度的不完善,締造了許多民生層面不公平、公義的情況,美好只是個別媒體的偏好,影視節目只呈現大城市歷史某一面,製造了假象,更極端一點就是樣板戲,放大了某一段小歷史,loop播來達致宣傳某個政權的美好,媒體就是一樣那麼了不起的工具,常被政權虎視眈眈……

美國頻道為搵食 替星洲添魅力
筆者上半年到訪新加坡,得知HBO頻道為了開展亞太市場,專門製作以亞太市場口味的電視作品,頭炮就是由陳沖擔綱演出的連續劇《星洲檔案》(下稱《星》),雲集了澳洲、印尼和新加坡演員,cast明顯反映了市場考慮,環顧整個亞太市場,卻選了新加坡這個國家為故事背景,頭炮要響,誠如前言,就要捕捉或製造甚麼時刻才是新加坡的大時代,結果HBO團隊選了在戰後六十年代,地點則是牛車水唐人街社區,新加坡這時期歷史對西方或香港觀眾也是陌生的,注入影像後,新加坡搖身成為另一個夜上海,地方雖小,中西文化匯聚,華人勢力被描繪為舉足輕重的一群,唐人街似乎預表著整個新加坡由華人當權的轉向,新加坡人回頭看,身份升格了……

加強亞洲元素 就住西方白人胃口
該劇仍以白色澳洲演Don Hany當男主角,一眾亞洲演員(包括陳沖)圍著他團團轉,但《星》重要意義不在一面倒討好亞洲觀眾,而是以白皮膚同宗演員當導遊,讓西方觀眾認識一下亞太區的歷史,跟西方的來龍去脈等,好慢慢適應亞洲熱,接受今個世紀要跟他們平分天下的事實,《星》當了先鋒,一塊試金石,筆者相信日後將會出現更多以亞洲城市為背景的連續劇,亞洲不同國家的演員將會crossover,擔綱一些更重要的角色,劇集描繪的城市是否忠於歷史已不重要,因亞洲是西方國家尋金的理想國度,大勢所趨下,誠如陳沖所言:「亞洲演員不再是伴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969

政經密碼 - 周顯 兩隻我持有的股票 2013年10月21日

1 : GS(14)@2013-10-22 00:14:57

http://www.am730.com.hk/column-177437
我說過會在本欄偶爾講講股票的,但因一直有著太多非關股票的話要說,所以也把股票的話題丟下了。
然而,現時升市已經到了最後的階段,禾雀亂飛,大家都在亂炒一通,如果不在這個時候,說說股票,當升市完結了之後,可能就更沒有機會去講股了,所以必須盡快把要talk的都talk出來,delay no more。
基本上, 我已經把手頭的股票都拋得七七八八了,只剩下很少的股票,其中的一隻,就是持有了大半年的「奧思知集團」(8325)。
記得當日我是在0.5元批股時,接了兩百萬股,當場就有幾成利潤,梗係唔執輸,沽出大半,賺返二、三十個啦。誰知沽出了大半之後,忽然發現:「點解市場上只有我一個沽家嘅?」
配股的總集資額是幾千萬元,得我嗰幾十萬在沽,大家咁齊心,有無搞錯?我發現形勢不對,於是停止沽出。跟著的走勢,是它企硬地上上落落,我見形勢對路,還追買了一部分。
然後,在不久之前,它又來配股,這一次的配股價是1.03元,我出盡了全力,才拿到了10萬大股咁大把,可知其罕有的程度。
然後,我把這個故事,告訴了小朋友梅偉森,他居然認為不錯,還飛撲買了一點,那時的股價已經是1.5元了。
這個故事的奇怪地方,是在於這股票已經炒上了好幾倍,而且市價十億元,一點也不便宜,我居然還在持有,梅小友居然也肯落疊,這實在是一個難解之謎,這真的是「別人看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了。
另一隻值得去談的股票,是「美克國際」(953)。其實它是和「李寧」(2331)差不多的公司,不過,「李寧」已經接近一百億元市值,和史上最高位只是相差幾成,再沒有上升的空間了。事實上,我也覺得這股票正在「出貨」,再也走不遠了。
但是呢,「美克國際」只有區區的6億元市值,升3倍也不為過。這種未升過的中型公司,如果「李寧」股價再升,它只會比「李寧」升更多。而且,更奇怪的是,日前它宣布了盈利警告,但股價不跌反升,所以我判斷一定「有鬼」。因此,我沽「李寧」而入「美克」,是絕對不會吃虧的。
問題只在於,我在低位入貨不多,現在股價又已經上了去。梅偉森小朋友也在買,天天排隊等買,但也一直買不到,可知此股之「猛鬼」也。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970

C觀點 - 施永青 市場決定存亡 何需政府推算 2013年10月21日

1 : GS(14)@2013-10-22 00:15:18

http://www.am730.com.hk/column-177377

政府拒絕發牌給王維基的香港電視,其中一項理由是市場只能容納四個免費電視台,發多了也沒法生存。
無疑,市場的承擔能力並非無限,問題是政府憑甚麼決定市場可容納多少個電視台,以及哪幾間可以生存下去。
我初辦am730的時候,亦有很多人不看好,認為我既沒有辦報的經驗,又缺乏足夠的財力,結果我們憑小本經營的方式也能殺出一條血路,現在已穩佔免費報市場的頭二名位置。有些經驗豐富、財力雄厚的競爭者,卻在這個市場遭滑鐵盧。由此可見,政府以經驗與財力去決定發牌準則,其實並不可靠。
現實是無論是哪一個行業,不可能個個經營者都有錢賺的。他們蝕的又不是公帑,何需政府為他們擔心?經營者自有他們的策略與對風險的盤算。政府大可以坐山觀虎鬥,由消費者決定誰最終可以生存下去。
其實,市場需要有比實際容納量多一點的經營者,這樣競爭才會激烈,經營者的潛力才會被逼爆發出來,消費者才可以享受到最好的服務。由政府去計數,安排每一個經營者都有一定的市場份額,都可以有生存空間,那不是叫他們不用競爭?這是計劃經濟的想法,對消費者沒有好處。
不過,社會上亦有人持不同意見。我認識一位專門負責商場租客組合的設計師,他以他的經驗說明,一個商場如果讓太多的同類經營者進來競爭,尤其是他們都勢均力敵的話,就可能出現惡性競爭,結果大家都賺不到錢,沒有能力承擔更高的租金。他並不關心電視台的經營者有沒有能力交利得稅,但擔心廣告資源可能會不夠分,多了經營者之後,各個電視台的製作節目的經費都不夠,比今天的無綫還要少,結果節目的質素反而倒退,消費者成了受害者。所以,他認為政府是有責任要計數的。
然而,這種推算只是實驗室裡的靜態推算,而現實世界則是在不停地演變的,各項因素在互為影響,非常複雜。很多商場都要五至八年後,才能慢慢找到最高效益的租客組合,而且常與最初的構思的租客組合相差很遠。現實世界的一些充滿活力的市場,如波鞋街與電腦城等,其實都是自組織而成的,不是設計出來的。在在顯示:機關算盡有時還不如任由市場自行適應。
表面上,現時免費電視收到的廣告費,連兩個台都養不起,何況還要再加多幾間;但市場並非停頓不變的;新的競爭者可能帶來新作風,新的創作可能會吸引新的觀眾;觀眾多了,電視廣告的效益就會提高,並吸引更多的客戶利用電視媒體出廣告;結果多了幾個電視台一樣可以各有生存空間。因此,政府不應太早妄下斷語,扼殺了香港電視的生存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9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