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大幅下調259點,報6.3745元,為5月2日以來最大降幅。上一交易日中間價6.3486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盤價報6.3535元,上一交易日夜盤收盤報6.3765元。
市場人士指出,對人民幣匯率而言,後續美元動向仍是影響市場走勢的關鍵因素,同時中國經濟預期穩中向好、短期資金流入等有助人民幣匯率企穩,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延續雙向波動格局。
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認為,此輪美元匯率走高是下跌中的反彈,“未來幾年美元指數仍將以下跌為主,當然,美元匯率反彈是否已經結束,本周行情很關鍵。”他說。
中金公司研報則表示,中期來看,美元仍將繼續走強,“此前美元走勢背離了利率平價關系,目前的上漲只是部分修複此前的背離,尚未看到美元已經被高估。隨著更多的美元空頭回補,美元未來幾個月可能還會繼續走強。”上述報告稱。
中信宏觀指出,短期“美強歐弱”的格局有望維持。特朗普的減稅政策一定程度上延緩居民消費的放緩,其財政刺激政策推出的時點可能加速經濟周期向中後期的演化。預計2018年下半年美國實際GDP增速略高於上半年0.2百分點,二季度為全年經濟增長的高點,發達經濟體增長的格局可能更多表現為“美強歐弱”。
盡管美元指數後續如何演繹尚存疑問,但機構對於人民幣匯率仍將雙向波動,不會大幅貶值的預期較為一致。
申萬宏源指出,鑒於年內通脹前景帶來的美聯儲加息預期已充分反映在此前匯率變化中,而2018年美聯儲貨幣政策進一步超預期緊縮的概率不大,預計美元指數亦不會大幅攀升,在此背景下不會實質性影響人民幣匯率,年內人民幣已經脫離中期貶值區間,預計人民幣匯率年內大概率窄幅波動,難以出現趨勢性的升值或貶值。
興業研究指出,本周美元兌人民幣或延續震蕩。一方面,意大利有望順利組閣,從而給予歐元一定的支撐。另一方面,MSCI宣布A股納入MSCI指數名單,這將在情緒上利多人民幣。此外,預計美中利差難以趨勢性擴大,因而對人民幣貶值壓力亦有限。
興業研究並表示,近期人民幣升值空間同樣有限。一方面,美元指數趨勢性下跌需要一個“導火索”;另一方面,從技術分析來看,下方60日均線處存在一定支撐,倘若突破,再向下可能回到4月下旬美元兌人民幣升值波段的起點,但整體仍維持區間震蕩。
事實上,在上周美元強勢反彈、美元指數單周升值1.2%之際,人民幣已經呈現明顯“抗跌”特性,境內外人民幣相對美元僅貶值0.25%和0.55%。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博士後謝峰表示,人民幣短期將以穩為主,對美元呈現雙向波動;中長期,隨著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人民幣會穩步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