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博客 - 禤中怡 下一波還可3G市場 2013年10月21日
1 :
GS(14)@2013-10-22 00:15:47http://www.am730.com.hk/column-177434
幸好香港未有管制報紙出版數量,否則分分鐘連《am730》也難面世,皆因要維持報紙的「市場秩序」,避免影響收費報章的生意。若果如此,免費報章市場便不可能百花齊放,產生的經濟利益更難為派報姐姐提供新收入來源。
雖然,最遲誕生的免費報章於上周最早「夭折」,無論是市場飽和,抑或是其他原因造成,卻正正證明市場自行調節的能力,即使日後有投資者開拓新發展空間,再有新免費報章面世也不足為奇。
可惜,香港特區政府兼做「好母親」角色,為了「免費電視市場」好,政府話:「在考慮牌照的數目和開放市場的步伐上,是顧及增發三個牌照會否不利市場健康及有秩序發展,因而採取循序漸進、審慎引入競爭的決定。」
循序漸進,代表何時去進呢?已等了3年多才寸進?相信市場機制比政府更清楚怎樣前進,政府又話:「將免費電視營運者由現時兩個,倍增至四個」,不斷強調電視台數目經已大量增加,滿足大家的要求,遺憾的是,政府仍停留在量而忽略質的要求,且看亞記曾幾何時在數碼廣播啟用後,設立大量頻道,又話抽中靚號碼,轉台收看云云,結果如何,有目共睹。
至於市場全面開放,是否不利既得利益者?且看香港於6月共有逾431萬條電話線,住宅佔逾247萬條,商業佔184萬條。香港電訊(6823)於6月底有265.1萬條,住宅和商業分佔140.9萬和124.2萬條,即該集團佔整體市場佔有率61.5%,再細分住宅和商業市場佔有率則為57%和67.5%,代表雖然市場開放多年,其他對手只能蠶食部分比率,但過去電話費用已有所下降,及創造就業機會。電視廣播(511)理應不用太擔心!
其實,政府下一波恐怕會蔓延至另一項民生重要事項:流動電話市場。由於3G頻譜續牌迫在眉睫,現有營辦商頻發功,希望不要收回部分頻譜,並預先取消無限上網計劃,兼各自加價,預示市民要用貴電話服務,但政府似乎無意改變初衷,當然,決定不會含「政治因素」。
問題來了,今日流動通訊市場的戰國場面更厲害,儘管近年多番整合,市場仍然有多達5間營辦商生存,有3G的亦佔4間,如果3G頻譜引入新競爭對手,代表數目達5間,豈不是向政府對免費電視市場的「有秩序發展」摑一巴?
禤中怡相信,行會高官忙於政事,難天天睇電視,但還望讓市場決定這個營運商能否生存。政府往往用娛樂、賭博等各種享受麻痹市民,對政治冷感,方便施政,奈何如今連只睇電視的都上街,恐怕梁特首日後退位,轉做社運分子,定必有能力號召市民湧上街頭。
戀愛小天后 - 伍諾韻 劣幣驅逐良幣——工作篇 2013年10月21日
1 :
GS(14)@2013-10-22 00:16:15http://www.am730.com.hk/column-177404
很少人記得「劣幣驅逐良幣」這個來自經濟學的現象描述原本真是有關貨幣流通的,因為企業管理學把這描述借用到市場發展以及人力資源管理上,而「劣幣驅逐良幣」又的確把「好嘢總係輸俾衰嘢」的現實描述得很到肉,現在我們面對像香港電視不獲發牌這種事情,都會忍不住說句:「XYZ!又係劣幣驅逐良幣!」
如果你在職場上有一點年資,雖然EQ一定比初出茅蘆時高了不少,但偶爾,還是會為工作環境裏有一大堆平庸冇料卻總騎在自己頭上的人的情形黯然神傷吧?
在工作團隊裏,才華洋溢且充滿熱誠的人,大部分都不能夠在團隊裏長久生存下去,因為這類人把工作質素的基準霎時拉高,其餘的人,為了自己不會被相形見絀,就會聯合起來排擠這位原本只是單純想把事情做得更好的人;於是,「良幣」就要在把工作做到合乎自己要求的高水準之餘,再騰出精神應付「劣幣」們各種拖後腿的招式,例如不給你需要的資訊、不讓你參與他們的社交活動、把更多的工作推給你等等,在這種情況下,「良幣」通常還可以撐一會兒,畢竟他才華洋溢,把工作做好本來就是他最擅長的事情,也許他還會暗暗鼓勵自己:「我就是遇強愈強嘛!」但就是在這一點上「良幣」搞錯了,因為他並非遇上甚麼強勁的對手,他只是遇上一群無賴的「劣幣」,這群無賴用「本pair」、「hea做」、「鬥長命」等等的方式和你過招,「良幣」猶如武林高手,「唔怕神一般的對手,最怕豬一般的隊友」,最終,他都會因為「怕咗佢地」而離開。
不少「良幣」經過練歷後自願自廢武功成為「劣幣」,並以四個字總結:「適者生存。」(下篇再談愛情裏的「劣幣驅逐良幣」。)
周一、四刊登
阿里若借殼 中信21要炒高百倍 周顯
1 :
GS(14)@2014-01-28 09:27:2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在上星期五,因為上海第一財經頻道的一名特約嘉賓缺席了,找我「江湖救急」,我唯有上陣,晨早流流爬起,給訪問有關港股的評論。
剛好前一天的星期四,馬雲的阿里巴巴收購了「中信21世紀」(0241),市場上傳言這是阿里巴巴可能借殼上市,主持人便順理成章,問了我這個問題。
我的答覆是﹕「不可能是借殼上市!中信21世紀的市值這麼小,如果要借殼上市,股價最少要炒高100倍!」
結果也是在當天,記者問David Webb,他的說法則是﹕阿里巴巴這麼大,香港沒有一間上市公司可以容納得它借殼上市。
中信21本屬官永義 當年喪炒
這叫做「英雄所見略同」。這麼簡單的原理,但在當日竟然沒有人能夠說出來,傳媒還報道了這麼低級的錯誤,水平真是低得叫人吃驚。
記得當年這公司原本是屬於官永義的,後來借殼給中信上市,改名為中信21之後,喪炒了許多倍,日日升,月月升,可惜我沒有買。那時候,市場叫它為21世紀殺人網絡,當時正是奇洛李維斯憑這部電影大紅的時候。哎呀,這是好多年好多年之前的事了。
大家記得,我在日前寫了一篇文,說的是神州資源(0223)前主席洪誠的故事嗎?在上星期六,我在某位朋友在山頂的家裏打牌,吃飯時,座上有一位賓客,正是這位洪誠。他當然看過了我這篇文章,很有風度地作出了澄清,我則尷尬到不得了,因為主人家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我當然不能把氣氛弄僵了。這真的是有如百家樂的術語﹕八輸九,周時有!
[周顯 投資二三事]
免費早餐 - 徐家健 黃子華的21世紀資本論 2014年05月09日
1 :
GS(14)@2014-05-19 10:44:04http://www.am730.com.hk/column-206097
《21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是一本奇書,奇在由大學教授撰寫的學術書籍竟能賣個滿堂紅。這個紅,還有封面大大隻紅字CAPITAL加強視覺效果。
翻看厚厚近700頁紙的第一頁,果然劈頭一句便問:「財富集中是否私人資本累積的必然後果,正如馬克思在19世紀所料?」這是一本關於貧富懸殊的書,矛頭直指「資本家」。作者皮克提(Thomas Piketty)對21世紀資本家的指控,其實十分19世紀。
簡單講,皮克提認為,貧富懸殊問題在資本主義之下只會不斷惡化,原因是歷史上資本回報率,大部分時間都是高於經濟增長率,資本家於是可透過「利疊利」累積財富,財富增長速度長期跑贏經濟增長便是貧富懸殊不斷惡化的元兇。可不是嗎?
香港過去十年間,有樓有舖收租的港人身家無端端翻了幾番,不用做些甚麼便天天坐以待「幣」。相反,打工仔每天辛辛苦苦工作,人工每年加幅卻連通脹也追不上。
說《21世紀資本論》對資本家的指控十分19世紀,是因為自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起,主流經濟學界其實已放棄以甚麼「地主」、「資本家」、「勞工」等不同階級去分析貧富差距問題。
學界並不是對社會收入分配失去興趣,只是以人與人之間的收入分配取而代之。
首先,現代經濟學老早已把資本的概念一般化:土地、機器廠房、勞力知識等統統都是資產,而這些不同資產帶來的收入折現後皆資本也。更重要的經濟事實,是以美國為例,傳統資本收入佔GDP的比例大概只有三成,而七成的收入其實是來自勞工。
勞工收入比例之高,工人與工人收入差距之大,在現代經濟與人力資本的投資息息相關。除了華爾街的打工皇帝,不少1%最高收入的人,都是醫生律師等專業人士。拿個經濟博士學位,亦不難成為5%最高收入人士。
至於「資本回報率高於經濟增長率」之說,雖然在19世紀或以前可能成立,在20世紀大部分時間其實都是經濟增長高於資本回報,而高於經濟增長的是人力資本(如大學學位)的投資回報。
21世紀情況會否逆轉,我沒有水晶球,皮克提也沒有。馬克思19世紀時作的推斷,在20世紀卻是錯得離譜。
香港人都記得黃子華棟篤笑講過:「搵食係應該靠唔讀書,而將啲學費攞去利疊利。」但其實黃子華搵食究竟是靠炒樓還是靠造騷?大家心中各自有數吧!
作者為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客座副教授
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四個多月21名工會成員送命 馬航員工士氣低怕飛行
1 :
GS(14)@2014-07-21 21:51:31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721/18806773
【馬航被擊落】
先有MH370離奇消失,再有MH17疑遭導彈擊落,兩次極度駭人的慘劇,相隔只有四個多月,馬航員工悲痛之餘,更是既驚又怒,士氣和情緒極之低落,工作表現亦受影響,甚至有人因此害怕飛行。大馬航空業亦可能要多年時間才能復元。
馬來西亞機艙服務員工會前晚(周六)在吉隆坡舉行記者會,對MH17極可能被武裝分子擊落一事,表示「深切悲痛和震驚」。會長伊斯梅爾形容298名乘客及機員是遭到「大屠殺」,「本會譴責烏克蘭分離分子光天化日擊落飛機的做法……完全不能接受」。
MH17編號改為MH19
他指出,MH370消失之謎還未解開,大家還未從傷痛與驚愕中復元,「許多員工都未能相信如此短時間內再有事故,厄運竟再次降臨到馬航」。兩宗事故共奪去537條人命,其中21人是工會成員。伊斯梅爾指成員心理都大受創傷,甚至有人害怕飛行,「大家非常悲傷,情緒低落,士氣受到很大打擊」。
士氣受打擊,跟馬航不理員工的憂慮或許不無關係。馬航消息人士指,部份員工之前已對歐洲航線飛越烏克蘭上空,感到憂慮,過去幾周有多名高級機師和機員向公司反映,但馬航都未有改變飛行路線。至少有兩名機員本來被安排在出事MH17當值,但兩人因擔心安全而申請調班,結果得以避過一劫。為安撫人心,馬航宣佈由周五起,航班棄用編號MH17,改為MH19。
不只馬航員工士氣低落,旅客亦可能對馬航失信心,影響馬航營運。有品牌形象專家指,馬航若要重建品牌,需要進行廣泛的改革,包括改名。而且馬航本來就有財政問題,還要更新機隊保持競爭力,偏偏再逢危機,業務勢必受影響,或要賣盤以引入資金始能度過難關。
英國《衞報》/美聯社

2 :
GS(14)@2014-07-21 21:51:45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721/18806776
馬航MH17客機成為烏克蘭親俄武裝分子目標,有可能是出於不幸巧合。有曾飛同一航線的荷蘭航空公司機師稱,MH17機師當時為避雷雨雲,航道向北偏移,正好飛到有「山毛櫸」導彈涵蓋的頓湼茨克地區上空。
歐洲機師協會主席福爾巴赫(Nico Voorbach)前天(周六)表示:「我聽說他們為避驟雨改航道,我想那時有雷雨雲。你可以向空管當局要求改向左或右飛,他們一般會批准。」
馬航否認這說法,指沒收到機師相關報告,但承認MH17原本要求在烏克蘭上空35,000呎飛,當地空管人員卻指有其他飛機正在該高度飛,指示MH17在較低的33,000呎飛。
馬航和大馬政府強調MH17依足指示,當時相信是安全,但外界質疑馬航讓航機飛過衝突地區上空是否明智。福爾巴赫指或會有人主張完全避開衝突地區,但全球衝突地區眾多,這樣做將有很大問題。
英國《衞報》
3 :
GS(14)@2014-07-21 21:52:08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721/18806779
馬航客機被導彈擊落,全球悲痛,但新加坡航空在事故發生後竟拿空難作宣傳,被網民批評「麻木不仁」,新航為此道歉。
在馬航空難發生後數小時,新航在facebook和Twitter貼文(圖)說:「客戶可能想知道,新航航班不會使用烏克蘭領空。」有網民批評新航不但沒有慰問遇難者家屬,反而利用空難做宣傳,是「非常、非常不恰當,令人失望」。新航發言人前日發聲明說,自馬航客機被擊落後,已指示航班改用替代路線避開烏克蘭領空,加上有很多顧客查詢他們乘坐的航班的飛行路線,所以才發佈相關貼文安撫顧客,對於貼文內容冒犯到顧客和網民特此致歉。
法新社/路透社
明看天下 - 李華明 我的回鄉證多災多難 2014年11月21日
1 :
GS(14)@2014-12-07 11:13:26http://www.am730.com.hk/column-237373
上周六學聯四人預備往北京爭取會見中央政府官員,但並未上機便無功而回,從新聞上得悉他們的回鄉證即時被中央政府註銷了,因此不能進入內地。
有關回鄉證註銷一事我感觸良多,相信讀者們不知道我的回鄉證被口岸的內地官員沒收兩次。第一次發生在1999年6月30日,正值回歸假期,是蟬鳴荔熟的季節,我組織了一個荔枝團大約四十人,我太太和女兒也參加。
還記得我們經皇崗口岸入境,當內地負責入境的官員查看回鄉證時(那時仍是一本證件),由另一官員帶我往一個房間,在那裡呆坐四十分鐘,不斷有官員出 入房間研究我的證件,最後由一位官員向我表示不能入境了,因此要沒收我的回鄉證,雖然我再三追問原因,同時多番解釋我參加的是一個荔枝團,又沒有帶任何違 禁品,但是對牛彈琴,連累了已辦妥入境手續的妻女,從禁區折回關口,陪我回港,其他團友亦被我耽誤了個多小時才能繼續行程。最諷刺的是同日政府宣佈特首董 建華委任我為太平紳士,變成被沒收回鄉證的太平紳士!
隔了差不多兩年我往中旅社碰運氣再申請回鄉卡,竟然又拿到新的回鄉卡,期後也用了多次,可是到2012年的回歸假期,我又再組織荔枝團,同是經皇崗 入境,竟再次沒收回鄉卡,那次有官員很清楚表示我危害國家安全,破壞社會秩序,因此要沒收回鄉卡,真的很可笑,我向他強調只是和朋友組團到東莞吃荔枝,怎 可能危害國家安全,但他不斷重複我的罪行,真令我十分憤怒!
至今仍沒有追查到收回鄉卡的原因,雖然現在我已出入無誤,但很多民主派議員和朋友皆沒有回鄉卡,我十分認同周永康的觀點,中國是泱泱大國,為甚麼要 註銷回鄉卡,泛民議員二十多年來也不能回國,便造成多年來積累的鴻溝,雙方完全缺乏信任基礎,製造行政和立法的緊張,我多年來不斷向中央反映泛民沒有回鄉 卡對香港和中國的發展不利,但至今仍徒勞無功,無奈!
E-mail:
[email protected]
流感H3N2病毒飄移一周殺21人
1 :
GS(14)@2015-01-22 08:38:23
■醫管局表示,近日急症室求診人數上升兩成;圖為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昨晚擠滿病人。陳奕釗攝
【本報訊】季節性流感病毒甲型H3N2(瑞士型)出現抗原飄移,並在本港大爆發,一周內二十一名成年人死於流感,並新增三十三宗須深切治療的嚴重個案,有患者併發心臟病至情況急轉直下,或因呼吸困難需要使用人工心肺保命。流感病人急增也逼爆公立醫院,內科及急症室是重災區,傳染病科醫生估計農曆年前後是爆發的高峯期。記者:鍾麗霞 梁麗兒
瑞士型流感病毒在北半球肆虐,在元旦假期後殺入本港,本月二日起衞生防護中心與公私營醫院合作重啟嚴重流感監察,截至本月十四日,錄得三十七宗須深切治療嚴重病例,當中十人死亡,但到本月二十一日,須深切治療的嚴重病例急升至七十宗,死亡人數達三十一人,即一周內增加二十一宗死亡個案。死於流感病人中,最年輕為一名四十五歲男士,餘下死者由五十五歲至一百歲。病毒分析化驗顯示,嚴重流感個案超過九成(六十六宗)為感染甲型H3N2病毒。
逼爆醫院內科病房
社區監察的數據顯示,本月首周私家醫生每千宗求診個案中,有三十九點五宗是流感,至上周急升至五十七點九宗,公立普通科門診也由五點三宗升至七點二宗。院舍爆發更倍增,由月初一周內八宗涉及五十三人,增至上周四十一宗涉及二百四十三人。衞生防護中心近日在社區發現的流感病毒數量比率上升,由聖誕假期後一周佔呼吸道樣本9.22%上升至上周佔29.03%。據了解,港島區一間「龍頭」醫院多個內科病房近期嚴重逼爆,過去兩周入院的流感病人比之前增加五至六成,主要為長者,並有較多嚴重個案要轉送深切治療部,例如因呼吸困難需要儀器協助呼吸,包括靠「人工心肺」(ECMO)保命,也有流感病人因低血壓要「打強心針」。因內科病房爆滿,醫院要借調其他病房,例如將病情穩定的流感病人,轉往婦科、骨科等病房。為應付流感高
溱柏呎租低見21元
1 :
GS(14)@2015-01-27 00:52:36
【本報訊】元朗入伙新盤呎租居屋價。新世界(017)元朗溱柏陸續入伙,租盤陸續湧現,目前已增加至超過一百個放租盤,部份呎租僅錄二十一元,拍得住天水圍居屋價。
與天水圍居屋相若
記者日前巡視元朗區的代理舖,不少代理行已貼出溱柏的招租廣告,遂向其中一間小型代理行查詢。該名代理表示,目前溱柏放租盤陸續增加,本月中,該項目約五十個放租盤,目前已經增加至逾一百個。項目由九座組成,間隔由開放式至四房間隔,租金水平仍未企穩,暫錄不足十宗租賃成交。部份面積細的單位,例如十座低層戶,開放式間隔,實用面積二百七十二方呎,以月租八千二百元租出,呎租高達三十元。相反,八座中層戶,實用面積四百五十九方呎,以月租九千八百元租出,呎租僅約二十一元。天水圍居屋天愛苑A座高層十四室,實用面積四百三十三方呎,以八千八百元租出,呎租二十元。目前溱柏最平放租盤叫價八千五百元,叫租最低為開放式間隔,佔目前放盤約兩成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126/19016410
揸阿里影業 趙薇身家漲21億
1 :
GS(14)@2015-03-18 21:15:04
【股價爆升】阿里系近日炒上,董事局星光熠熠的阿里影業(1060)近兩日更爆升逾兩成,帶挈第二大股東、藝人趙薇及丈夫黃有龍身家暴漲,有基金經理認為,市場憧憬阿里巴巴會將旗下娛樂業務合併或開展合作,加上中央於兩會強調扶持互聯網,刺激阿里系股份向上。阿里影業昨日升10.7%,收報2.7元,創五十二周新高,公司市值單日漲近五十五億元,持股9.18%的趙薇及黃有龍身家即增約五億元。而按照其「入貨價」每股1.6元計,則自去年十二月底至今身家大升逾二十一億元。有內地傳媒引述消息人士指,阿里影業爆升的背後主要是阿里巴巴擬將已收購的「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合併為「阿里音樂」,詳情將於本周公佈。合併由阿里數字娛樂事業群總裁劉春寧負責,其中蝦米音樂會走專業音樂人路線,而天天動聽則會主打大眾用戶。阿里一直擬透過阿里影業,拓展成集團娛樂事業旗艦,去年先後與多位知名導演,如王家衛、陳可辛、台灣導演柯景騰(九把刀)等,簽訂合作協議;又邀請影星李連杰擔任非執行董事、內地《英才》雜誌社社長宋立新為獨立非執董。另外,阿里健康(241)昨日也一度升逾6.3%高見6.23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318/1908028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