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消息,蘇寧雲商發布公告稱,公司於近日接到江蘇蘇寧銀行籌備組通知,已收到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銀監會關於籌建江蘇蘇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批複》,同意在江蘇省南京市籌建江蘇蘇寧銀行,銀行類別為民營銀行。
公告披露,上述批複的內容還包括,江蘇蘇寧銀行的主要發起人是蘇寧雲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日出東方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分別認購該行總股本30%、23.60%股份。
對於本次對外投資參與發起設立江蘇蘇寧銀行的目的,公告稱,一方面國家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促進民營銀行持續健康發展,為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三農”和社區,以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更有針對性、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務;另一方面,通過發揮公司在客戶資源、多渠道運營經驗、供應鏈資 源、IT技術優勢,以及公司在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積累的業務、風控、團隊、技術等經驗,推動江蘇蘇寧銀行的快速發展,為蘇寧生態圈用戶、供應商、合作夥 伴、平臺商戶等提供普惠金融服務,全面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6日公告,中國人民保險集團獨家發起設立的中國人民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人民養老保險公司)近日獲得中國保監會正式批複,這是中國人民保險集團旗下繼人保財險、人保健康、人保壽險、人保再保險之後又一保險主業板塊的增擴,從而實現了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綜合性保險的“一站式、一攬子”服務。據悉,保監會的這紙批籌也使得國內專業養老險公司的數目增加到了8家。
據悉,中國人民養老保險公司註冊資本金40億元人民幣,註冊地在北京,擬任董事長唐誌剛,擬任總經理周麗萍。公司經營範圍涵蓋團體養老保險、個人養老保險、年金業務、上述業務再保險以及保險資金運用等。值得關註的是,中國人民保險集團旗下的人保資產公司,2007年就獲得了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企業年金投資管理人資格,年金投資收益水平居行業領先水平。集團旗下人保壽險,現位於國內人身險行業第5位,已正式啟動了“人保人家”的養老社區建設,推動醫養結合,致力於為中國老齡化人口提供高品質生活保障。按照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十三五”規劃,未來中國人民養老保險公司將按照集團統一部署,加強系統資源整合和業務協作,積極發揮在政府合作、機構網絡、人才隊伍、客戶資源和專業服務等方面的獨特優勢,致力於把中國人民養老保險公司建成國內一流的專業養老保險公司,並以此為平臺,全方位對接、更好地服務於國家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
據悉,按照保監會要求,中國人民養老保險公司將在1年內完成籌建工作。
同日,保監會網站公告,福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因經營定位不明確,決定不予許可籌建。
據了解,參與籌建福康人壽的企業包括大連機車商業城有限公司,江蘇雙良科技有限公司,大連景順物流有限公司,本溪嘉泰貿易有限公司,海南中勝置業有限公司,中大正通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大連駿融投資有限公司,大連福玉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保監會表示,福康人壽經營定位不明確,從其申請的業務範圍、發展規劃、經營策略等材料看,沒有論證形成差異化經營理念和系統可行的商業模式;擬任總經理不符合《保險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規定》的要求。主要發起人大連機車商業城有限公司、江蘇雙良科技有限公司不符合《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第十五條關於主要股東的要求。
變,才是海航集團的常態。
最近幾天,一家名為“海航現代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的新公司(下稱“現代物流集團”)在西安完成工商註冊,這是海航集團著力打造的新的產業集團。
與此同時,去年一直在加速海外並購的海航集團,開始調整內部業務板塊,整合生態科技和部分原物流集團的資產,還成立了另一家產業集團創新金融集團,希望培育未來新的業務增長點。
物流“遷址”西安?
陜西省發展改革委網站前兩天發布的一則消息,應該算是現代物流集團首次出現在公眾視野。
消息稱:陜西省發展改革委方瑋峰主任會見海航現代物流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偉亮一行,張偉亮重點介紹了海航集團下一步省企合作計劃,為加速在陜西建設“中國孟菲斯”計劃,海航集團新年伊始就整合集團現代航空、物流產業的相關資源,正式在陜成立海航物流集團,首批劃轉36家公司,總資產1562億元,2016年總收入626億元。該集團定位為全球現代物流產業控股集團,圍繞航空貨運、機場、物流倉儲、物流金服、電子商務五大核心業態,發力打造收入千億級的世界級現代物流產業集團。
之所以選擇註冊在西安,與陜西省希望發力物流產業的規劃不無關系。陜西省委書記婁勤儉就曾在多個公開場合提出,“陜西是中國大陸的幾何中心,到每個城市的直線距離兩點間最短,從物流的這種規劃上來講,它是最經濟最方便的。又加上陜西空域條件好,西安這個地方正好可以做航空物流的重要的基地,打造一個孟菲斯沒有問題。”
與此同時,作為國內八大機場之一的西安鹹陽國際機場,1小時航程可覆蓋我國中西部主要城市,2小時航程可覆蓋全國70%的領土和85%的經濟資源,3小時航程能覆蓋所有省會和重要旅遊城市。不過與航空客運的高速增長相比,西安機場的貨郵吞吐量卻增長緩慢,航空貨運的發展落後於中西部地區的幾大機場。
在陜西省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5-2020)中,明確提出要加快培育壯大物流企業,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全球布局物流產業鏈;爭取國家第三、五、八航權試點,改進航線補貼方式;多渠道增加物流業投入,鼓勵民間資本進入物流領域。
這與海航集團董事局董事長王健的想法不謀而合,在去年上半年與婁勤儉的一次會談中,王健主動提出與陜西合作,要在西安建中國最大、面向世界的物流基地,雙方隨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圍繞航空、旅遊、物流、實業和金融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合作。
如今看來,合作協議的落實速度迅速。據記者了解,隨著現代物流集團的註冊成立,海航已開始從各地調配管理人員到西安,原海航物流集團旗下的相關貨運、物流等多家公司,以及原屬於海航實業旗下的多家機場公司的管理關系或股權,也在逐步劃轉到現代物流集團。
(圖為海航集團官網對海航機場的描述)
調整產業集團
事實上,物流業一直是海航集團的主要產業板塊之一,早期海航集團涉足物流業成立大新華物流時,投資一度聚焦航空貨運、航運物流、船舶制造等重資產,不過最近幾年來,海航物流一直在低調地醞釀著向輕資產模式轉型,希望依托投資和科技雙輪驅動,重點打造實體物流(3PL)、供應鏈管理(4PL)、物流金服(LFS)三大業務平臺,成為全球物流行業投資商及物流金融服務提供商。
這里說的“海航物流”,總部位於上海。海航集團官網的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9月,海航物流總資產近800億元,旗下運營企業逾40家,包括A股上市公司天海投資(600751.SH)、新三板掛牌企業海航冷鏈(831900)、喜樂航(837676)、至精供應鏈(837310)。
去年12月,海航物流還完成了收購全球最大的IT產品分銷商和供應鏈服務商企業英邁國際,這一交易由天海投資作為收購主體,耗資60億美元。
不過,伴隨現代物流集團的籌建,總部位於上海的海航物流也開始被重組分拆,包括英邁國際、海航智造等原屬於海航物流的資產,被並入去年上半年才成立的海航生態科技集團,後者定位為高科技產業控股集團,下轄新三板掛牌公司易建科技、海航通信、海創百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10多家創新業務企業,如今的新名字是“海航科技物流集團有限公司”。
而除了物流板塊的變化,新成立的創新金融集團也成為海航正在培育的新產業集團,此外,海航集團旗下的原航空、旅遊板塊也於去年整合為全新的“海航旅業集團”,下設航空、酒店、旅遊、食品、商業、文化娛樂等投資集團,以為消費者提供“行、住、遊、吃、購、娛”一體化服務為核心業務,通過金融投資和創新業務帶動,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航空旅遊產業供應商。
(圖為海航集團官網對海航旅業集團的描述)
“通過與地方政府合作航旅模式,以及加速海外並購,海航集團旗下物流、旅業、資本、實業等板塊的資產規模在迅速擴大,預計這樣的擴張方式在2017年仍會繼續,”行業內人士林智傑對記者指出,而全球500強資產買回來能不能賺更多的錢,這應該是海航集團下一步重點考慮的問題,在中美關系及全球經濟走勢尚不明朗的大背景下,國際化人才引進、跨文化整合管理和境外融資能力的提升,以及流動性風險的防範也是需要加強的,這也許是成立創新金融集團的初衷之一。
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一直知易行難。一組數據對比就可以概括當前現狀。2015年,證監會12386熱線接受投資者訴求近10萬件,證監會全年處理舉報1.7萬件,糾紛處理的壓力很大。但另一方面,中小投資者則因維權渠道不暢、門檻和成本高等諸多限制,久陷維權難局之中。2017年初,中國證監會提出要推動建設全國性糾紛調解機構,以進一步推進和完善投資者權益保護和糾紛化解工作。
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下稱‘投服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投服中心承擔籌建的全國證券期貨糾紛調解中心(下稱“全國調解中心”)相關建設工作正全面推進,目前已初具雛形,並力爭在年內完成掛牌。目前,投資者與證券、期貨、基金、上市公司等資本市場各領域的民事糾紛,已屬於投服中心調解範圍;而在未來,全國調解中心將成為資本市場糾紛化解的主渠道,全面受理各類糾紛案件。
中小股民維權難
資本市場當前的監管架構在逐漸清晰,事前預警、事中調查、事後處罰環環相扣。在事後處罰環節,需要行政處罰、刑事制裁和民事賠償相輔相成,才能有效提高違法成本。然而,由於渠道不暢、成本過高等種種問題,中小投資者“維權難”的問題仍非常突出,民事賠償亟待突破。
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證監會12386熱線接受投資者訴求近10萬件,證監會全年處理舉報1.7萬件。但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目前每年獲得調解處理的民事糾紛數量僅在1000件至2000件區間。這是供和需的差距,更是投資者訴求與司法資源供給的差距。
追溯中小投資者維權難的根源,一定程度是受有限的渠道和資源所限制。
從當前較主流的維權途徑來看,中小投資者若通過訴訟來解決糾紛,首先就需要面對門檻高、成本高、耗時長的問題,有限的司法資源難以滿足糾紛解決的需要。而現有的仲裁渠道,對投資者缺乏足夠吸引力,使用比例很低。此外,A股中小投資者還習慣向監管部門投訴來解決糾紛。但是監管部門的職責定位決定了其不適合直接介入民事糾紛的解決,以行政手段去解決民事糾紛也不利於形成法制化的有效解決糾紛的路徑。
“通過仲裁與訴訟,其結果可以得到較強的保障,但當事雙方的對抗性強;且程序複雜,耗時較長,成本很高。相比之下,通過糾紛調解,投資者維權更容易得到執行,時間和程序的硬性規定少。”投服中心上述負責人表示。
值得註意的是,證監會近年來也高度重視投資者權益保護和糾紛化解工作。在此前多次公開表態中,證監會強調市場機構要落實糾紛處理首要責任,推動現有調解組織繼續發揮作用。同時,證監會還與最高人民法院聯合發布通知,推動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試點工作。
2017年,中國證監會提出推動建設全國性糾紛調解機構,明確由投服中心承擔此工作職責,並對該項工作計劃做了具體的安排與部署。資料顯示,投服中心經中國證監會批準,由業內相關證券期貨交易所、登記結算公司等出資設立;成立之初就承擔著受中小投資者委托、免費提供證券期貨糾紛調解、和解服務的職責。
投服中心該負責人介紹,投資者與證券、期貨、基金、上市公司等資本市場各領域的民事糾紛,均屬於投服中心調解範圍。據投服中心初步統計,2016年中心糾紛案件受理總數已經接近全國三分之一。
具體來看,通過使用調解員完成的普通調解,其成功案件和投資者獲得賠償金額均占全國半數以上;法院委托調解的案件與和解賠償金額占全國90%。截至今年3月底,投服中心登記糾紛案件共3767件,爭議金額14余億元。其中,正式受理1174件,調解完結823件,成功766件,成功率達93%。統計調解成功的案件,投資者獲得賠償金額達7438萬元。
全國調解中心建設提速
投服中心上述負責人介紹,設立全國性的證券期貨糾紛調解中心,與資本市場現有調解組織並不矛盾和沖突,兩種途徑未來將相互補臺。而按照證監會的部署,全國調解中心籌建工作還將提速,其首要任務就是打造糾紛調解的承辦中心。
根據當前投服中心糾紛調解的流程,投服中心的糾紛案件來源主要來自各轄區、各市場的轉送,以及法院委托。中心配備專職調解員,同時還在國內各轄區聘請了300多名兼職專家調解員,均以高校專家、仲裁員、資深律師、行業專家、自律組織人員等專業人士為主。未來,投服中心將開通運行中國投資者網站在線糾紛受理平臺、400糾紛受理熱線電話、建立與證監會12386熱線投訴對接通道、建立與監管部門大要案承接機制等措施,全方位受理市場各類糾紛案件。
為提高糾紛調解的效率和效力,全國調解中心還將強化糾紛調解協作中心的功能。就在去年,投服中心就先後完成了首單證券期貨糾紛調解協議的司法確認和首單公證確認;即上述經投服中心調解的糾紛完成後,其調解結果可直接獲司法確認、公證確認,執行效果得到保障。
而繼續完善訴調對接、調解與公證對接,也是全國調解中心的重要工作。該負責人介紹,全國調解中心向前銜接行政自律監管,向後銜接公證和仲裁司法機關;未來將推動全國調解中心納入各試點法院特邀調解組織名冊,探索和優化調解與公證對接機制,豐富調解協議效力保證的方式途徑。
與此同時,全國調解中心也將探索機制和方式創新,包括繼續推廣調解前置、小額速調機制,以及探索遠程調解、視頻調解等新型調解方式。調解規則也將試行分類調解,根據糾紛金額、人數、難易程度等靈活應對,並在證券、期貨、基金、上市公司等分領域建立調解專家執行委員會,實現專業咨詢、疑難糾紛評議複核等細分功能。
中國民用航空局官網4月24日發布《關於擬批準北京航空有限責任公司籌建的公示》,公告稱,北京航空有限責任公司申請籌建已經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初審同意。擬籌建的北京航空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0億元,由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中達瑞銀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其中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出資5.1億,股權比例51%;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出資1.8億,股權比例18%;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8億,股權比例18%;中達銀瑞投資有限公司出資1.3億,股權比例13%。
附公告全文:
關於擬批準北京航空有限責任公司籌建的公示
北京航空有限責任公司申請籌建已經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初審同意。根據《公共航空運輸企業經營許可規定》(民航總局令第138號),有關情況公示如下:
一、投資人及其出資方式、比例
擬籌建的北京航空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0億元,由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中達瑞銀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其中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出資5.1億,股權比例51%;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出資1.8億,股權比例18%;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8億,股權比例18%;中達銀瑞投資有限公司出資1.3億,股權比例13%。
二、籌建、飛行及機務負責人
籌建負責人:戴漢勇,北京航空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飛行負責人:張巖,北京航空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機務負責人:張學恒,北京航空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三、企業類型
有限責任公司
四、基地機場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五、擬批準的經營範圍
國內航空客貨運輸業務
六、擬使用飛機
B737-800飛機。北京航空有限責任公司擬引進飛機在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飛機引進指標中統一調配。
七、專業技術人員來源
飛行、機務、簽派、乘務、運輸、安保等專業技術人員從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劃撥。
八、運行模式
北京航空有限責任公司與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統一運營,使用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二字代碼CA,航線航班、時刻和停機位等資源在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資源內統一調配,不新增資源需求。
各利害關系人及有關單位如有意見,請於2018年5月8日前將書面意見反饋至民航局運輸司。
民航局運輸司
2018年4月24日
近日,銀保監會作出關於《籌建中車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的批複》,同意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中車”)作為發起人籌建中車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下稱”中車金租”)。中車金租自批複起6個月內完成籌建。若進展順利,中車金租將於今年下半年開業。
中車金租的籌建不太順利,兩年半來可謂一波三折。早在2015年12月份,中國中車擬與中車集團共同出資設立中車金租,註冊資本擬確定為人民幣30億元,其中,中國中車出資27.3億元,占註冊資本的91%,中車集團出資2.7億元,占比9%。
不過半年後,擬籌建的中車金租股東發生了變化。中國中車與中車集團還引入兗州煤業、中國國儲、天津信托3名其他出資人。其中,中國中車擬出資12.3億元持股41%,中車集團擬出資2.7億元持股9%,兗州煤業擬出資7.5億元持股25%,中國國儲擬出資4.5億元持股15%,天津信托擬出資3億元持股10%。
然而,2017年1月,再生變卦。兗州煤業公告稱因“相關政策原因”,決定退出參與籌建中車金租;隨後,中國國儲也因“自身經營戰略調整”等原因退出中車金租的籌建。
而根據最新調整後的中車金租的設立方案,其出資人調整為中國中車、中車集團、天津信托三家公司。其中,中國中車出資24.3億元,占註冊資本的81%,中車集團出資2.7億元,占比9%,天津信托出資3億元,占10%。
記者註意到,除了中車金租,中國中車旗下還有另一家融資租賃公司——中車租賃,不過根據媒體報道,2017年,國家審計署對中車租賃進行審計,審計發現中車租賃大約有70億元項目逾期。
同時第一財經也發現,在2017年中國中車的年報里,在融資租賃款一項中,壞賬準備的年初余額為7.9億元,壞賬準備的年末余額上升到17.9億元。
未來,中國中車是把中車租賃並入新設立的中車金租,還是中車租賃和中車金租協同發展,還是一個疑問。
6月7日,上海銀監局副局長周文傑在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法國歐諾銀行聯合光明食品集團擬共同發起設立消費金融公司,上海銀監局目前正在對企業進行籌建輔導;另外,摩洛哥外貿銀行股份公司上海分行已經向上海市銀監局提交了開業申請,預計將在今年三季度開業。
周文傑說,截至4月末,在上海的外資銀行資產總額達到1.5萬億元,占上海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的10.3%;資產質量方面,轄內外資銀行不良貸款率0.33%,低於上海銀行業平均不良貸款率。
就推動和引導銀行業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情況,周文傑介紹了上海的情況:
第一,廣泛調研收集機構的需求。就中國目前有關金融業進一步開放的相關政策發布後,上海銀監局立刻組織外資機構開展調研,了解各家機構對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看法和下一步規劃,密切關註外資銀行戰略設想,及時向銀保監會和上海市政府反映有關的情況。來自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銀行也表達了在上海設立新設機構的意向。
第二,主動積極為外資機構提供政策輔導。例如,摩洛哥外貿銀行股份公司上海分行已經向上海市銀監局提交了開業的申請,預計該分行將在今年的三季度開業。此外,約旦阿拉伯銀行也提交了籌建上海分行的申請;上面提到的法國歐諾銀行聯合光明食品集團擬共同發起設立消費金融公司。這些擬成立的機構都會獲得上海銀監局給予的籌建輔導。
第三,積極引導推動金融服務“一帶一路”,充分利用在上海的外資銀行全球網絡、豐富經驗、齊全產品線以及熟悉國際市場環境運營規則等方面的優勢,通過境內外的聯動,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金融服務。截至4月末,上海轄內來自15個“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5家外資法人銀行、13家外資銀行分行和8家外資銀行代表處,為中資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第四,擴大開放推動外資銀行在上海穩健發展。截至4月末,轄內外資銀行資產總額達到1.5萬億,占上海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的10.3%。2017年9月以來,外資銀行資產規模占比就一直超過兩位數,這也說明了外資銀行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同時,在滬外資銀行資產質量保持了良好水平。4月末,轄內外資不良貸款率0.33%,低於上海銀行業平均不良貸款率,為進一步擴大開放和多元化的經營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周文傑表示,下一步,上海銀監局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外資銀行參與中國金融業發展,豐富金融服務的產品體系。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外資機構參與上海銀行業對外開放的進程,共同構建更加開放互利共贏的金融市場環境。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臺積電”)開創了晶圓代工(foundry)模式,目前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專業積體電路制造服務公司。如今,江蘇省也想孵化出自己的“臺積電”。
“臺灣工研院當年孵化出了臺積電,我們就是想通過這種模式來創新發展集成電路產業,走出一條新路子,孵化出我們自己的臺積電。”8月24日,在江蘇南通舉行的2018集成電路產業技術研討會上,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胡義東介紹了目前正在籌建中的江蘇省集成電路工藝技術研究所(下稱“工藝技術研究所”)設立的緣起與初衷。
胡義東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工藝技術研究所建設所需的幾個條件,包括資金、團隊、地點的初步遴選、運行機制、基本框架都已經擬訂。今年年內會確定工藝技術研究所在哪里落地。
今年3月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江蘇省集成電路產業銷售總收入為1687.68億元,同比增長17.82%。
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數據,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5411.3億元。按此計算,2017年江蘇省集成電路銷售額在全國占比為31.19%,占據相當重要的位置。
然而目前,江蘇省1700億的產值中有一半是封測產值,還存在產業結構失衡問題。數據顯示,2017年江蘇省集成電路三業中,設計業占比18.65%、封測業占比66.59%,明顯偏重於封測業。
胡義東表示,江蘇省要發展集成電路構建完整的產業鏈,就需要更大力地發展前端的IC設計和制造產業,工藝技術研究所正是希望通過構建一個8英寸的中試線制造平臺,來帶動江蘇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目前,蘇州、南京、無錫、南通等地在遴選競爭中各有優勢。
無錫市是江蘇省甚至全國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要城市,為國家微電子產業南方基地。2017年無錫集成電路三業總量占全國總量的12.39%,占全省總量的50.83%。
無錫已基本形成了包括設計、制造、封測、材料、設備等較為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其中封測行業規模位列全國第二。
南京市是中國主要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之一,2016年江北新區被列為江蘇省級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基地。
2015年臺積電宣布將於南京江北新區浦口經濟開發區建設12寸晶圓廠,引來自世界各地百余家集成電路企業安家江北新區,涵蓋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終端制造等產業鏈上下遊全部環節。
蘇州市同樣屬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基礎較好的城市之一,曾引進過英飛淩、飛兆半導體、AMD、瑞薩等一系列國際大廠。2016年蘇州位列全國集成電路產值前十大城市之一。
“現在支持力度比較大的是蘇州,我們17個研究所有11個在蘇州,蘇州力量很強。”胡義東對記者表示。
在談到南通時,胡義東對記者表示,南通現在也是江蘇省集成電路的重鎮。“南通的優勢在於:一方面南通現在有一條8寸的舊線,如果能把這條線用起來,非常好;另一方面南通現在的土地、人力和社會生活成本比較低。此外還要看政府的支持。”
如今,我國集成電路的進口值已超過原油。根據海關總署數據,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額從2015年起已連續三年超過原油,且二者進口差額每年都在950億美元以上。
目前,中國集成電路市場占據全世界60%的份額。像英特爾、三星等都在中國市場紛紛布局。2014年,國務院印發《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中國也已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目前產業布局主要集中在以北京為核心的京津冀地區、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以深圳為核心的珠三角及以四川、重慶、陜西、湖北、湖南、安徽等為核心的中西部地區。
“集成電路產業是現代工業里最複雜的產業。”胡義東對記者談道,這方面我國現在處於追趕狀態,要另辟蹊徑,走創新的路。
在參加2018集成電路產業技術研討會的嘉賓看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或許可以走一條“柔性低成本開放工藝研究所+示範晶圓廠”的創新路。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