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頻犯錯 輿論促結束世襲
1 :
GS(14)@2017-01-18 08:04:15自從父親兼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2014年心臟病發入院卧病在床,李在鎔(圖)雖然停留在三星電子副會長一職,但已逐漸被視為整個三星集團實質話事人。外界觀望他如何繼續拓展家族企業王國,卻接二連三犯下大錯,有評論認為三星是時候考慮採納能者,結束李氏掌控。
成立14互聯網公司全敗
身為「太子爺」,李在鎔1991年加入三星電子後迅速冒起,但活在父親將三星由南韓名牌蛻變成國際巨企的陰影下,受到要再上一層樓的壓力。他曾經成立14間互聯網公司但都以失敗告終,要三星7家附屬公司孭起債務,這種為集團帶來負累的陋習,並無因為得了三星實權而改善,去年三星首爾醫院被指隱瞞「新沙士」情況致疫情擴大、Note7手機爆炸意外頻生、乃至今次捲入干政事件涉嫌貪污,全都對三星聲譽造成沉重打擊。南韓財閥向來獲政府眷顧,即使李在鎔在干政事件的角色水洗難清,他大可以像其他財閥一樣辭去職務以表「歉意」,再靜待總統特赦後悄然回歸。不過國內外都有越來越多不滿財閥世襲的聲音,美國《巴倫周刊》就有評論指若以能者取代李家的「世襲」,或可結束將家族利益凌駕集團與股東利益之上的局面。《南韓先驅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7/19899493
鄧桂思事故 指遲通報因犯錯醫生放假醫管局「開漏藥不及開錯藥嚴重」
1 :
GS(14)@2017-05-13 01:58:13■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梁栢賢昨三度致歉。李錦鏵攝
【本報訊】病人鄧桂思疑因聯合醫院開漏藥,導致肝衰竭要換肝。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梁栢賢昨指,聯合醫院腎科主管上月初知悉事件,院方或考慮鄧的女兒當時正考試,延遲15日才向家屬交代及通報醫管局。醫管局總部獲悉事件後18日才公開事件,因其中一名犯錯的醫生正放假。據悉,醫管局一度認為開漏藥非開錯藥,不屬最嚴重級別的醫療風險警示。病人組織及立法會議員斥「等埋醫生」的理由不可接受。記者︰陳沛冰
梁栢賢昨親自為事件解畫,指聯合醫院腎科部門主管於上月6日知悉,向鄧桂思開漏抗病毒藥,但沒即時向其家屬交代。鄧的女兒Michelle上月19日向聯合醫院查詢,該腎科主管正放假,內科部門主管接見Michelle,因該主管不掌握事件詳情,兩日後即21日才能詳細向Michelle解釋事件,同日聯合醫院行政總監徐德義致電梁交代事件。
病人組織轟不可接受
據悉,醫管局沒即時公佈事件原因之一,是考慮到事件屬於重要風險事件,而非最嚴重級別的醫療風險警示事件。醫管局當時認為聯合醫院醫生只是開漏藥,非開錯藥,技術上屬於次一級別的重要風險事件。不過,梁栢賢昨稱,事故的定義並非對外公佈與否的原因,而前線人員未必完全理解事故的定義。梁指,需向腎科部門主管了解為何沒即時向家屬交代,及違反指引沒於24小時內通報總部,但相信聯合有其他考慮因素,包括當時Michelle正考試。資料顯示,Michelle是今屆DSE考生。梁栢賢承認,因兩名開漏藥的醫生中,其中一人當時正放假,直至5月6日才返港。因整理事發經過及向Michelle發放的書面報告上資料不能有錯,故要等該醫生放假後印證事件。局方原定本周一開記招,但因其他事故,Michelle要求本周二才公佈。對於聯合當時有否嘗試聯絡放假的醫生盡快索取資料,梁栢賢指無相關資料,但認為同事應「着緊啲追蹤」該醫生及事件。梁續指,整件事件主力由聯合腎科部門處理,他承認公佈事件時間較長,但相信前線同事沒有蓄意隱瞞。若有人蓄意隱瞞不通報有可能被解僱。梁昨日三度致歉,對於他是否需為事件負責,他指作為管理層對任何事件都有責任,醫管局會負責鄧桂思的醫療費。梁指醫管局會成立兩個委員會,調查今次聯合醫院開漏藥事件,及檢討整個醫療事故通報機制,預料8周內完成。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今次事件非常嚴重,會提高調查獨立性和層次。議員麥美娟及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均表示,「等埋醫生」的理由不可接受,麥表示雖難有證據證明醫生蓄意隱瞞,「如果唔係有心隱瞞,又唔一早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1/20017927
問責制走樣 官員犯錯不孭鑊
1 :
GS(14)@2017-05-26 23:51:26【本報訊】前特首董建華2002年推行高官問責制,司長和局長由公務員職位改以合約方式聘任,並須為過失負政治責任。但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王永平指問責制實施15年來,多名官員沒因過失問責下台,批評問責制走樣。有政務官認為問責制最失敗是未能賞罰分明,「反而我哋要幫佢哋補鑊」。於董建華時代出任問責官員的王永平指,問責制原意是問責官員負責決策,並需負政治責任,公務員只需執行,保持政治中立。但他指除推出初期有問責官員因決策失誤等而下台,前特首曾蔭權年代起已把問責制改為政治委任制,問責官員不再需問責,「司局長要有管治能力及要有承擔,但?家唔少問責官員表現不稱職,管治能力受質疑,連建制派都不滿,仍然可以繼續做,成為鋼飯碗」。王直言,公務員尤其是政務主任職系難以接受有關狀況。
政務官屢補鑊感氣餒
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指,問責制令高級公務員由決策者改為執行者,阻礙發揮,政治責任卻未能脫身,影響人才加入意欲,「決策係問責官員,AO只係執行者,但佢哋要上立會解畫,承擔政治責任,同當初推行問責制,公務員可免除政治責任嘅承諾背道而馳」。有政務官表示,政務官對問責制最大不滿並非窒礙升遷,而是制度未體現問責精神,「轉咗制之後,政務官要服侍局長,又要同副局及政治助理打交道,如果個局長有能力我哋都順氣啲,但如果個局長唔掂、成日孭鑊,又要你幫佢補鑊,點會做得開心,最令人氣餒係好多問責官員做錯嘢都唔使受罰,有人(特首)攬你就得,咁仲邊算係問責制?」■記者謝明明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26/20033863
馬雲︰機器不犯錯無意義
1 :
GS(14)@2017-05-28 10:34:33中國互聯網大亨馬雲點評「人機大戰」,說人和機器比下棋沒有意義,還剝奪了下圍棋的樂趣。棋聖聶衞平昨反嗆說:「馬雲是搞甚麼的我不知道,他說說他專業的東西或許還行,聽他說圍棋那就是笑話。」
被棋聖譏笑︰圍棋他不懂
舉世關注「人機大戰」,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前日在貴陽數博會上也忍不住發表意見,他說:「中國很多公司,別再去搞『AlphaGo』了,沒有多大意義!」馬認為下圍棋的趣味在於「等對方下一步臭棋我贏一把」,結果機器從來不會下錯棋,算得又理性又客觀,馬雲認為AlphaGo的出現讓圍棋失去了樂趣,「把我們最快樂的東西剝奪掉,還侮辱我們一把」。馬雲又建議不要讓機器去學習人類,應該讓機器有自己思考,去彌補和做人類做不到的東西。昨日在人機大戰現場,有棋聖之稱的聶衞平被媒體問及對馬雲言論的看法時,譏諷對方不懂圍棋,不應對圍棋的事說三道四:「馬雲是幹甚麼的?他說說自己的行業還行,圍棋他不懂。」聶衞平說AlphaGo至少達到了二十段的段位,現在人類職業棋手最高段位是九段。此外,身為柯潔啟蒙老師的柯爸爸柯國凡表示,最近一次和兒子下棋已是兩年前,兒子大概要讓他4、5子。內地記者問柯潔現在有沒有女朋友時,柯國凡斬釘截鐵的說「沒有」。騰訊體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28/20036335
AI犯錯誰之過?
1 :
GS(14)@2018-03-19 04:11:16【明報專訊】在國際象棋、圍棋、金融市場交易等領域,AI已有與人腦匹敵或超越人腦的運算能力。當前幾乎所有從事AI研究的科學家都認為,機器最終將在不同領域取代人類,一切只是遲早問題。不過部分分析認為,AI很大程度也受到編程的限制,因此AI也可能犯錯。AI在應用中,往往需要利用數據訓練演算法。如果輸入的數據代表性不足,甚至存在偏差,AI的運算就可能出錯。倘AI作出錯誤的決策並帶來不良的後果,誰應該為此負責?是AI、AI開發者,還是採用AI的企業?人類和AI的角色和責任將如何界定?
受編程限制 關鍵一環宜人類審查
一般來說,AI的決策是根據編程和自我學習,人類的角色就是設計部門,確保AI在學習和決策過程的質量。有法律界的觀點認為,人類在應用AI的預測結果時應態度謹慎,在重要領域不應將AI的運算結果,視為必然的決策依據,人為審查也是關鍵的一環。
和其他技術一樣,AI產品也有事故和產品責任的問題,但要分清是人為操作不當,還是AI的缺陷並不容易,舉證尤其困難。倘AI的錯誤造成不良後果,相關的法律責任可能由AI產品的生產者承擔。倘AI產品的人工智能系統由他人提供,AI開發者可能要承擔責任。如果技術開發者主動設立有問題的算法規則,其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也較大。如果AI是採用深度學習等算法,由系統自身探索,並形成演算規則,開發者的責任也相對較小。
[企業地球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282&issue=2018031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