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傻炒家 冇錢有理 (上) 貓王炒股日記

http://ariesl05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010671

我貓王半生潦倒,覓得現今的職位後,我努力工作,卻仍然偶爾面對指斥!無奈!幸好還有很多客戶信任我及鼓勵我!這幾天納悶得很,我相信這堪稱是一個小股災,恒生指數今天跌了318點,其實相對23點的指數,它只不過跌了1.38%左 右,可是超過九成的活躍股份都在下跌,更甚的是處於下降軌跡的弱勢股更弱勢,長驅直進的逢關下破!客戶的資產又不知蒸發了多少,整個人的思緒都被不斷下挫 的股價愣住了!每天傍晚收市,我身旁的同事都會收聽普通電台的財經節目,一名據聞為職業炒家的評述員輕描淡寫的繪出行情藍圖,可能,升升跌跌對這些職業炒 家來說不是什麼一回事,他們的投資已做好了對沖,或者說,這些炒股大俠說斬就斬,手起刀落,乾淨俐落!甚至跌市也不過是一種趨勢,何不在下降趨勢之中操 作!相對我們這群末代經紀,始終與客戶同仇敵氣,有時較難抽身! Picture

今天的行情相信很多評論談及,相信我貓王這小輩無用操心!今天我記述的,是冇錢有理的傻炒家,如何對策弱勢股?其實眾多炒本名著都會告誡投資者回避弱勢股。可是,我們的生意很多是來自這些「撈底(揪底)」 盤,而我們做經紀的,如果看到一隻跌到單位數字市盈率的股份,又豈敢勸阻之!事實上,我們很多時無從解釋為何弱勢股為何走弱,待到它們的基本面發出警號 時,我們已泥足深陷,我曾經說過有些客戶雖然愛買弱趨股,但他們只選擇某些獨特行業的股份來操作,就例如國內的電力股、或國際的金融股等,因為它們的基因 素不易改善,使到弱者更弱的超然趨勢不易發生,加上他們超強的情緒商數(EQ),買股就是斷年累月的持有,這樣的投資回報雖然平庸,但也不過不失!

Picture

 

在 我們行家的圈子中,最多人研究的當然是「即日鮮」炒賣策略,這是我們能否在行內立足的必殺技。可是,我們這群末代經紀並沒有期望每個客戶都可以「即日鮮」 操作,尤其是擁護弱勢社群的,更難以湊效!我們與職業炒手的分別是,我們必須思考客戶認為舒適的操作方法,舉例說如果我說服了客戶高追「突破」,首先他們 在無法駕馭畏高心理下,會賺一點就離場,再者他們在追買時定下的「止蝕(止虧)」盤,不過是虛假的承諾,萬一看錯趨勢,十之八九都沒有執行「止蝕」!且我們當經紀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股價在低位的時候,客戶會不請自來,就是買了之後繼續向下,他們也無怨言,甚至感覺是當然的,這是人性與市場現實的兩面性,百年不改!然而,我貓王卻發現弱勢股份代表的,只要是一些老老實實執業的企業,那總會有翻身的一天!所以,我經常以身示法,當然不是每次得逞!而我們在即市的時候,回答客戶的宣問時,最快就是以費波納奇數字 (Fibonacci Figure)的 比率找尋下跌的目標價位,可是像這幾天的情況,我們自然發現在個股之中,很多股價大大跌出比率的範圍,這時最好多留意主流指數的下跌目標價位。今時我精警 了,很多時我拒絕股價的誘惑,就是待到新一期業績公報後才行動,現在香港上市的“H”股一年公佈四次業績,機會多的是!不過,有時業績過後股跌幅更利害, 這時可以耐心等等陰陽蠋的逆轉訊號。

夜了,篇幅待續,明天還要想法安撫客戶,吾老矣的貓王要早點睡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93

傻炒家 冇錢是有理 (下) 貓王炒股日記

http://ariesl05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011889

最近傳媒也闡述到港股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情況,以主流指數作參考炒弱勢股者,可以全面崩潰!我貓王以前亦記述過,今天金融市場的對沖基金及私募基金多的是,操作策略五花八門,舉一個十分簡單的對沖策略為例,那就是在組合裡沽空弱勢股、買入強勢股,例如它們可以沽空中移動(0941)、買入中聯通(0762), 由於弱者會在跌市時跌得更多,強者會在升市中升得更多,所以,組合可以做到升跌都賺而湊效的!又有些私募基金更十分進取,只炒單邊!它們策略就是找尋趨 勢,以宏觀經濟變化為藍圖,以趨勢技術分析為入市依據,當越來越多同一策略的操作充斥市場時,使得趨勢更明顯!我現在重申一點,就是中國的高速增長期漸 過,過去十年傳媒鼓吹的「價值投資」,的確使到很多投資者受惠!事實上,在過去的若干年間,在港股市場找得的廉價股遍地皆是,無奈隨著經濟發展,加上市場 的醒目,好景己不常!但正正因為有了上述風格的操作,每每把好端端的股份無理壓抑,使得市場又零星落索出現好些廉價股,只要我們帶眼識股,也能偶爾發掘出三、數隻廉價股吧!

老實說,我貓王自己操作的時候,膽大者未能心細,心細者又未能膽大,說時容易做時難!像我們這般天天在股市魚虹打滾的傻炒家來說,更經常會被噪音打擊信心!所以,傻炒家冇錢是有理的!亦因為這樣我要寫作保持清醒!事實上,股市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參與者,各有各的操作方法!現在我只是站在愛買廉價貨的投資者一方考慮,從而制定投資策略,我亦是典型散戶一名,自然喜愛廉價貨,現在我已經身體力行了!而當策略一實行後,最好再不要懷疑自己了!若仍要找尋金融經紀討論,又或仰慕日日上落數球的炒家而求教之!這只會磨滅自己的志氣!還有一點我必須指出,當以下描述的情況發生的時候,我們正留意的股份可能並不是在一個終極端低位、或歷史低位之中,大概它們只是站在一個相對低位之上,如果投資者這時仍要惦記著最低的價位,又或因股價繼下瀉而退縮,因而錯過機會則太可惜了,我是有很多這樣苦不堪言經歷!我想我們投資時,要幻想只自己是基金經理,操作該是依據時局的變化而進行的,非僅僅的看著股價而反應!當然,我們亦可以借助技術走勢去優化入市的價位,同樣也應考慮訂立「止蝕」價位點。

始終要找尋個別股份從弱勢傳強勢的拐點,那是一項極富挑戰性的工作,不過我們切記被勝利沖昏!我貓王認為要留意技術走勢及消息之餘,亦要心細的續層剖析!首先,我提議必須要在基本面分析作為考慮基礎,之後,才找尋入市的理據。我大膽的羅列各點以作參考,雖然這些都是比較膚淺的考慮,我老人家人較為愚昧,這是搜集了大量案例才得出研究結論,相信很多行家比我掌握更多資料,不過沒有哪個願意詳盡告知?事實上,縱是依照這樣簡陋的設想去找尋入市機會,可能使投資者等待很久、很久,才找到入市機會:

……>伴隨著整體的底部
簡單來說,正如杜氏理論
(Dow Theory)的演繹,眾多股票的股價是群羊式運行的,我們最好具有計算股市指數本領,從中找尋投資機會。事例如匯豐控股(0005)在宣佈業績後拾級而下,它在317日日本核災的恐慌氣氛下築了底。每一個整體跌浪,都有跌得太過份的個別股份,又或因跌浪影響,完成某些股份的長期跌浪,倘若我們要追求更大回報,可以選擇這些股份。又例如日本核災使中國有關核能發電設的股份急挫,其中上海電氣(2727)股價重傷的下跌,之後反彈也提供了點利潤!另中國燃氣(0384)亦於當日走完我之前記述過的「之」字形態,漫長的下跌浪結束了,反彈力度也不錯!

……>發生重大消息之後的啓動
之前,我記述了匯豐控股
(0005)20093年公佈供股後數天,其股價完成最後的跌浪後拾級而上。很多時候,業績公佈的前後相約的日子,每每亦是相關股票價格改變趨勢的時間表。日本核災後,風電股大升,實則上風電龍頭的代表龍源電力(0916)315日宣佈了一個相當亮麗的業績,股價隨後都有相當的升幅。管理層或改動,都亦可以提供股價改變趨勢的一個台階!內地國企老總的換位,早已屢見不鮮,有市場人士曾質疑,這些行政手段讓人感覺公司的管理不夠市場化,但是國家作為大股東的權利,有些改動是顯示國家對某些效益低的企業改頭換面!20071月中國人壽(2628)總裁吳焰過檔中國財險(2328),而當時中國財險一直落後於其他國企股,自這管理層改動後,它的股價瘋狂的上升,不僅追過其國企,更是在這牛市末期熱爆的股份!還有併購的消息,案例太多不能盡述!不過,當這些重大消息出現,有時不是好事,那亦可能是從頂部回落的一個台階。

……>股權變動中的底部
中投入股中心國際
(0981)的消息見報了,這刺激了股價大升,例如當年巴菲特(Warren Buffet)入股比亞迪(1211)10% 的消息於20081027日見報,其股價當然在假後大升,後來股價隨著金融海嘯的下跌趨勢而回吐,風暴過後則股價狂升!當今的明聲股保利協鑫(3800),它於去年5月尾試底了,當時中投持有20%的主要股東,更重要的消息是其管理層底部附近的一月期間,不斷購股份,距今一年,股價已從這底部上升了4倍!每天回到公司,我第一時間就是登入經濟日報的網站,如果我們不是天天看,不會對這些資訊有感覺,像人和商業(1387),往績市盈率只6倍多,看到它近月不斷回購,可以留意!
Picture
……>當企業改變派息的策略的時候
一段非古舊的歷史告訴我們相關的案例,香港上市的
"H"國企股最早於1993年已出現,上市經年都未被接受,可是,我們待到2001年、2002年熊市時,它們的強勢突然顯現。事實上,在這些期間,"H"國企股們齊齊改變了風格;首先,它們改變了派息策略,派息比率妣美藍籌股。此外,它們更主動改變了業績宣佈日期,即每季都會宣佈業績,透明度可比藍籌股!有關派送消息的刺激,我可以舉出很多案例,當企業宣佈了派出紅股後,很多時股價會順勢上升一段,但那是強勢之中再顯更強勢,今要舉出從弱雖的股份!像一些上市一、兩年的半新股,上市一段時間後仍未有派送的股份,投資者自然對它們缺乏信心,最近我見到花樣年(1777)的走勢轉強了,這隻於20099月以$2.18上市的股票,長年潛水!去年月320日宣佈的上年度未期息只象徵式派$0.0175,今年314日宣佈的未期息則大幅提升到$0.04,這是一個好現象!中國海澱(0256)以前是光大系下的一隻小型股,2008年前它偶爾有批股,去年初後再發行新股,很多是行使認購權的,次外亦批過兩次股,使我留它是2009417日公佈的上年度未期息,自此啓動了慷慨的派息,然而,此股業務並不突出,升到今天價位就有所保留了。

……>國策改動對應個別行業
我們這輩老股民,其實並不善長捕捉個別行業的轉變,以前在港上市的股票不多,可以選擇的行業亦有限。舉個較為遠的例子,
2003年香港莎士事件以後,中央開通了CEPA的優惠,使得以香港零售為主的莎莎國際(0178)啓動了一個長升長有的局面,卓悅控股(0653)只在同年7月才上市,所以,它的升勢輸給前者一點!金融海嘯後,國內的汽車股於金融海嘯後勁升,這是受惠於國策催促內部消息的指令。事實上,每天打開報章時,有關國策出台的消息多如牛毛,我們必須理解一樣,中國是一個行政主導的國家,她可以非貫徹的推行國策,除非遇上重大事件,否則她不會輕易作出修改。我留意到國策的拐點通常會出現在一個新的五年計劃的開始,這也剛好一屆領導人更換的時候,重大的金融事故也可能加速了其改變,要深入探討箇中問題,可以長篇大論,有關資料,我尚在搜集中。關鍵是中國金融歷史短,有關勢頭不容易察覺。

 

無可置疑,股票價格底部結構還有千頭萬緒的現象,例如行業週期分析亦是一個好工具,但是,這是比較深入及學術性的討論,有空才再探討。但是我們絕對無法掌握所有資訊,若言有些資料無法瞭解,膚衍的設計買賣的策略,風險極高。必要時,唯有減省一點投資欲望,待時起動!是的,等待投資的竅門!等!對於情緒商數(EQ)高的投資者!不是一個問題!也許學炒股與學做人一樣,這才是玄機!等不到的,又是什麼孽障啊!
Picture
上述資料並非推介股份,它只是探討找尋弱勢拐點的方法。我貓王作為持牌人士,交代清楚好一點,我剛購入了入和商業(13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94

十大炒家街市周 老占的博客

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com/2011/05/blog-post_06.html

1997年之後我見過街市周一次,地點喺海港城,「乜你老哥唔係移咗民加拿大咩?」?佢身邊嗰個梗係唔係周太,「哈哈哈,下次飲茶,哈哈哈,下次飲茶」,佢個死人樣,尷尷尬尬,返嚟溝女,好似比我捉姦在床咁,笑鬼死我。

街市周是九十年代十大炒家,回歸前賣曬啲資產比賊股之首,1222宏安國際,從此退隱加國睇楓葉,喂喂喂,Solarman兄,你識唔識街市周呀?賣還賣,唔係話佢賣曬嘅樓喎,係賣曬啲街市比鄧清河,佢老哥貴為十大炒家,炒樓炒鋪,資金是來自街市,智慧來自雜貨鋪,佢街市個Logo是一條魚,一條菜,一紅一綠,醜到冇人有,我成日叫佢改,比佢鬧番轉頭,家陣唔覺唔覺呢個嘜頭用左二十年。

11歲嗰那年,街市周老豆周老板去賣鹹鴨蛋。淨低間小小的南貨店比佢。這時,街市周的大姐回到了大陸,二姐移民去了英國,三哥在澳洲求學,經營南貨店的擔子,自然就落到了他的肩上。搞吓搞吓,又比佢搞掂,不過這是星戰前傳,我講嘅係後記。

嗰陣,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竟落到了街市周的頭上。有個名叫羅信的英國佬,早在15年前就是牛奶Dairy Farm物業部經理。他為了發展香港大坑渣甸山的購物中心,到處搜羅人材。因為街市周聽說在經營上很有一套,他主動打電話,約請街市周在他新開發的地區裏發展發展。
  
街市周想也沒想就答應下來了。一方面,羅信是香港大名鼎鼎的鬼佬經紀,很多人想攀還攀不上呢;另一方面,街市周畢竟太年輕,他還不懂得,有時候Say NoSay Yes更有利,他當時就籌集資金,在渣甸山上開了一家南貨店。
  
可是,渣甸山是貴竇,全新的環境,街市周過去的那一套生意經,在這裏不再適用。他一時還摸不准這個市場的特性,不知道在這裏應該經營什麼商品才最有利。生意場上的事,不賺就是賠,幾個月下來,街市周就蝕到仆曬街。
  
就在這關鍵時刻,羅信來給他打氣了。羅信說:「做生意,最怕的是喪失信心!你的失利,是因為套用了過去的老經驗、老辦法。按你們中國人的老話,叫「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你來到渣甸山上,就得唱渣甸山的山歌啦!
街市周是個聰明人,一句話點到,他就全明白了。他對這裏的商情重新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發現這一帶不是開小店的地方,商場越大越好辦!他斷然決定,跳出小商店,去承包大商場。他的想法得到了羅信的積極支持。街市周包下了雲景道商場,沒有多久,生意就做得十分紅火。
 
商 場的事情一順,他就想去幹更大的事情了。做什麼好呢?他一時還沒有找到。平時一有空閒,他就在附近的街市上逛來逛去,研究各家商店的經營狀況。他常常在 想,為什麼有的店處於鬧市中心,商業位置很好,卻搞得形象不佳、生意清淡呢?為什麼有的店落在街頭巷尾,地勢並不好,卻顧客盈門呢?為什麼有的地段日益繁 華,而有的地段總是冷冷清清呢?街市周一時也理不出頭緒,就去拜訪行家,請教學者,查閱資料,終於明白了,這些問題中包含著大學問!他的頭腦中,從此又裝進了“Marketing”“Branding”裝修審美學消費心理學社會學等等嶄新的學識。掌握了這些知識,街市周過去的經驗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和提高,如虎添翼,他真的要大幹一場了!
街市周做出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決定:他要承包整條街市!佢個鼎鼎大名就係咁嚟,精明的羅信立刻表示支持街市周。他欣賞街市周的才幹,更相信自己的判斷:街市周包街市一定會給他帶來更大的經濟利益。所以,羅信通過自己的關係,設法讓街市周承包下置富花園街市。

街市周走馬上任,並沒有急於拿出自己的施政綱領。他反反覆覆地在他的領地裏巡查,深入瞭解一家家商店的情況,直到把整條街的商業佈局、市面安排、店家內情都摸個瞭若指掌後,才著手對商人們進行指導。一家小店貨色不錯,可是店門太小,顧客一不在意就過去了。街市周讓老闆把店門拓寬,生意果然大有起色。老闆高興得到處宣傳,街市周一扇門救活了一個店!一家酒樓廚師手藝高明,可是外觀灰頭土臉,店堂燈光太暗,又冇雅座隔廳,所以吃客甚少。按佢的意見重新裝潢後,頓時上了一個大檔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94

500呎售1千萬 新地開盤 炒家對賭

2011-6-2  NM




一幢位處筲箕灣舊樓群的二十多層 高單幢樓,附近是美沙酮診所及嘈雜老街,但面積五百餘呎的單位,竟然賣九百六十八萬元,令市場一片嘩然!說的是上週二開賣、由新地發展的「譽都」,百多個 單位幾乎即日售罄,最高呎價達一萬六千元,較同區二手高出兩倍!正好體現特首曾蔭權早前所指:新樓樓價已達危險界線。這次賣樓特別之處,是譽都屬遠期樓 花,並罕有不設即供,買家付兩成首期「睇到尾」。看落買家「有數」,但其實只如新地揸庄,向買家開出一張期票對賭。其間樓價下跌、上不到會的風險,完全由 買家承擔,亦反映發展商認為現時樓價已是「到頂價」;買家入市風險極高,與入賭場搏一鋪無異。

「小姐,你唔能夠再考慮,一衝出呢個門口就冇o架啦!」上週記者到銅鑼灣世貿中心參觀譽都示範單位,一名經紀已按捺不住飛撲游說:「同區指標單幢樓講緊呎 租廿蚊,但我敢擔保譽都落成後呎租做到六十蚊!用來投資再搏升值,我諗唔到唔買嘅理由。」隨後又拿出多份報章,「好多發展商喺筲箕灣一帶有項目,我哋買 咩?買名牌吖嘛,新地一向有保證,將來成個區一齊升值,最賺錢邊個?就係你哋第一批入市嘅醒目買家。」代理口中的譽都,簡直百分百完美,不過現場睇樓盤, 其最大賣點是鄰近筲箕灣港鐵站,但附近還有提供美沙酮的筲箕灣賽馬會診所、濕嵁嵁且嘈雜的舊街老鋪、還有衞生麻麻的「食街」東大街,人流複雜。新地卻以 「年輕專才」為主題,推出全港首個iPhone App物業管理服務來提升檔次,聲稱日常細節如送早餐或消夜、洗衣、代訂雜誌等都可以用電話代辦。不過每呎管理費預算為二元五角,最細的三百九十八呎單位 也要交近千

譽都小資料

地址:筲箕灣道305號單位總數:117面積:1房398-500呎2房581-622呎呎價:$13,000起落成:2013年8月

新地焗買家「睇到尾」

單幢樓譽都有一百一十七個單位,面積由三百九十八呎到六百二十二呎,上週二正式開售,即日便沽出九成。其中頂層31樓A單位,由於可直達供所有住客使用、 二十四小時開放的健身室,被「界定」為特色戶,面積五百八十一呎,成交價竟為九百六十八萬元!即平均呎價一萬六千六元。整個樓盤平均呎價亦要一萬三千元, 最細的三百多呎一房單位,亦要五百多萬,不過仍吸引不少投資者掃貨,主要來自中半山及南區,另有內地客連環掃入十伙,據知大部分買家以公司名義持有。這次 新地賣樓與往日不同之處,是這個屬遠期樓花,二○一三年八月才入伙,且以往皆設即供及二按等其他付款方法,今次卻「獨沽一味」只提供「建築期付款」。買家 現時付樓價一成為首期訂金,九十及一百八十日內分別再付百分之五,到入伙才需付清八成餘數。斥資八百萬元購入最大E室單位的陳小姐,十分看好後市,認為新 地的單幢樓具有潛力,加上只須付兩成首期,用一百六十萬元去搏非常值得。「樓價唔會大跌嘅,即使跌都有大把人(其他買家)陪我!」她的如意算盤,是只要屆 時樓價升百分之五,便可蓋過釐印及代理佣金;若升百分之十,則可淨賺四十萬元落袋,這樣付一百六十萬首期等兩年,回報是兩成半。更勝在現在不用「籌旗」, 而兩年後入伙,亦過了政府額外印花稅(SSD)徵收的時限。眼見此法吸引買家,嘉里於上週三宣布加推黃大仙現崇山第六座時,亦有樣學樣,買家可以「一成首 期睇到尾」。而這種付款方法,又的確非常適合實力一般的買家。上週六,只有廿二歲,手上已持有四個荃灣區單位的溫州炒家黃先生,不帶任何證件、支票便來睇 樓,但即日睇即日扑槌,身旁的葉姓經紀唯有吩咐公司出車載他回酒店拿信用卡和證件。晚上他於售樓處辦好手續,拿着兩個放有合約的環保袋離開:「我買了6B 座兩個六百八十五呎的C、D單位,一千四百萬左右。」他如此爽手,正正是受到發展商一成首期睇到尾所吸引,「我只須給一百四十萬就可買兩個單位,很適合投 資用,我哋溫州資本運作好先進,俾少幾成再錢滾錢,好划算。」

贏粒糖輸鑊甘

過往發展商都愛採用即供付款方法,雖要減若干樓價吸引買家,但貪其可以即時套現入賬,現轉用一至兩成首期睇到尾的方式,就如做庄開出一張期貨合約,入伙時 樓價升自然袋袋平安,就算樓價跌,也已經穩袋買家已付的首期,就算買家上不到會撻訂,仍可再放售單位或甚至索性轉做服務式住宅,並向買家追回差價。但對買 家來說,其間樓價跌的風險由他們承擔,買家在等待上會期間要提心吊膽。而據工商銀行董事兼副總經理黃遠輝指,若選用建期形式付款,銀行是不會為遠期樓花估 價,要到樓盤入伙才會按當時市價估值;若屆時銀行估不足價,買家要抬錢上會,兼且要預算單位作投資用途,最多只可借銀行五成,屆時買家要「籌錢」便倒瀉籮 蟹,分分鐘贏粒糖輸鑊甘。「如果到時樓價下跌就大件事啦,好似九七或者○三年沙士時,好多人變晒負資產,未必有能力供款,要斷供層樓。」黃遠輝說。而行內 人士更指,發展商不等一、兩年後以現樓發售,反而急急推暫時不用找銀行估價的遠期樓花,正好反映現時已是可賺到盡的瘋狂「到頂價」,並睇淡後市。

樓價已見頂

事實上,樓市風險已現;高力國際住宅買賣部董事潘偉基看淡後市,認為現時樓價比九七年已高出四成,再上升的空間非常有限,「我覺得樓市已見頂,銀行評估物 業多數不到價,約相差百分之十五至二十,加上不少準買家未能通過壓力測試而不能入市,二手樓有價冇市,一旦加息樓價就會立刻有調整。」經濟學家關焯照亦認 為,現時樓價已很高,上升空間有限,故絕不是買遠期樓花的好時機,「一手現樓銀行可以估價,風險小啲。至於樓花,傻咩?我當然唔會買,兩年後嘅市冇人知, 要搏一鋪,好大風險喎。個價已經好高。好似譽都,對於資金不足的買家來說,風險好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93

炒家的右腦 貓王炒股日記

http://ariesl05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910186
我貓王在證券行業的啓蒙老師這兩天頻密的找我討論行情,幾天前我已經指出從升跌比例中看到股市有壓力,但我未至太悲觀!恒生指數24,000點是一個很重要的關口位置,我想在3月的業績宣佈高峰期之前,股市再衝也許只會微破這個關口位置,不如做個空頭價差(Bear spread) 組合收取期權金?嫌利潤少就不如開始部署3月的操作,現在休息。

近數年來,我貓王忙於鑽研以前沒有涉獵的炒股方法,而我師父老人家好似停頓了不再學習了,他跟我說市場每天有一兩隻牛熊證總是領漲領跌的,只要捕捉到它們的規律,就好容易賺錢!天呀,我雖然天天看著報價機,莫說上千多隻牛熊證中可以找到目標,縱然找到,這樣的操作法要零點幾秒的快速操作!爆炸力超強!說到爆炸力,這些年來,我發現很多炒家都有這些共同特質,眾所周知,頭腦與紀律是不可或缺的,此外,還需要右腦思維、爆炸力與運動員的鬥志等。

師父老人家年青時是柔道運動員,運動員的鬥志非凡,而我們這一行的老從業員的爆炸一定練得到,在全面電子化之前,我們在同一時間可能要處理數個急速的買賣盤,手急眼快是必然的,但是右腦不够發達,爆炸力只會令人輸得更快!他老人家當年嫌自己右腦不够發達,如何鍛鍊?其中一個方法是電話號碼與銀行號碼的記憶,告訴他一個國內11個數字的手機號碼,他可以在十分鐘之後從尾到頭復述一次,以前好景的時候,他經常到澳門賭二十一點,志不在贏錢而是訓練右腦!

師父老人家的右腦特別發達,我貓王又發現右腦發達的人在練習氣功的時候特別容易得氣,如今他說對財經教學不大感興趣,聽說他曾跟某個新加坡神醫學了法,現在忙著行醫及教授氣功!噢!我貓王發覺右腦不練習會退化,我的方法是練太極與彈結他,我又想如何練習不太重要,經常練習才更重要,而很多炒家勸我不要再鑽研教本及閱讀報章,搞好身分的協調就可以了,這我又有些保留了!
Pictur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666

炒家改瘋預售屋 倒打奢侈稅一把

2013-09-02  TCW
 
 

 

奢侈稅實施兩年,八月十九日,財政部長張盛和重申「只修不廢」原則。過去兩年,奢侈稅做為中央「打房」特效藥,雖確實對成屋市場有所衝擊,卻也讓投資客奔往「不課奢侈稅」的預售屋市場取暖,意外創造預售屋、土地市場的「經濟奇蹟」。

翻開初版奢侈稅的「官方成績單」,自二○一一年六月實施以來,二○一二年全國買賣移轉棟數跌至三十三萬棟以下,為SARS以來新低點,雙北市同樣達十年新低。

根據國泰房價指數、信義房價指數,近兩年新成屋、中古屋價格雖仍持續成長,但也出現趨緩態勢。以二○○九年至二○一一年與二○一一至二○一三年相較,全國新成屋房價漲幅從二五%縮減至一三%,中古屋也從三五%降至二七%。台北商業技術學院教授黃耀輝更明確指出:「沒有奢侈稅,可能多漲一○%!」

奢侈稅肥了誰?預售屋推案量,十年最高

量縮、價小漲,奢侈稅似乎真讓房市綁手綁腳,但真相真是如此?若將眼光移至預售屋市場,你會驚覺,成屋與預售屋一冷一熱,宛如兩個世界。

根據《住展雜誌》統計,當買賣移轉棟數觸底時,今年三二九檔期的北台灣預售屋總推案量竟直逼三千億元,站上十年新高。

在案量集中的桃園、淡海、五股以及林口等地,「潛銷八成」「秒殺完銷」等宣傳用語不斷,更不時傳出紅單交易,亂象四起。

紅單,指建案在未取得建照、無法開案簽約時,建商或代銷業者針對VIP客戶(多半為投資客),搶先以略低於正式推案的價格進行「潛銷」,收取少許訂金之後,給予對方得以證明其預購資格的「購屋預約單」。待取得建照、得以合法買賣後再補足訂金、正式簽約,藉此製造「先搶先贏」的氛圍。

奢侈稅堵到誰?小投資客棄成屋,照炒房

一旦實際開案後,建商或代銷通常會以較高的開價販售給一般民眾,讓配合的投資客得以獲利脫手,也藉此培養忠誠客群,常被視為墊高開價的做法。若建商或代銷允許紅單,許多投資客還會利用轉手紅單賺取差價。

專業投資客、《我在房市賺一億》作者月風(本名李杰)說,一張紅單平均行情約五至十萬,最低一萬五千元可取得,轉手一次賺二、三十萬元,一個案子可轉三、四次,最短不到兩週就可獲利出場,桃園青埔更有單靠紅單就賺百萬案例。

預售屋市場熱到發燙、紅單滿天飛,原因,不能不「歸功」於奢侈稅。

「奢侈稅不打預售屋,讓投資客全部往預售屋市場跑;預售屋轉賣還可課所得稅,紅單轉手根本無法可管!」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孟翰說,紅單就像號碼牌,充其量只是種權益憑證,全以現金交易,因此政府頂多只能對建商的「偷賣」行為開罰,卻無法追蹤紅單轉手時的獲益、課不到稅。

月風分析,奢侈稅的兩年持有年限,對口袋深的大投資客來說不痛不癢,卻逼使財力不夠雄厚的小投資客必須放棄成屋、另闢生財管道,「紅單就是『錢不夠也想玩』的產物,比預售屋成本更低、獲利更快!」

「這就是在賭『誰是最後一隻老鼠』的遊戲,受害的常是新投資客,或無辜的自住客。」他透露,除了代銷透過名單進行潛銷,國內還有無數房產投資團隊會主動接觸業者、洽談合作方式(如以「團購」方式批房、取得折扣);就他對這些團體的了解,全台起碼超過四千人投入紅單市場。

但是,正因紅單只是權益憑證,缺乏法律效力,建商一旦認為行情好轉,可直接以高價賣出,也可能退回訂金,翻臉不認紅單;或當買氣不足、紅單多殺多時,投資客找不到下線接手,又不想簽約,則可能同時放棄訂金與預購權,「這樣建商就等於回到原點、根本沒賣出去,對雙方來說,紅單都是高風險的玩法。」月風說。

奢侈稅讓預售屋大熱,間接「受惠」的,還有土地市場。

奢侈稅紅了誰?建商砸錢搶地,地王頻出籠

第一太平戴維斯統計,二○一二年起,全台連六季土地交易量突破三百億元,逼近奢侈稅前的表現,尤以高雄、台中最為亮眼。高雄美術館周邊土地,一年間大漲四倍,台中七期土地單價也因北部建商南下搶地,頻頻出現新地王,都是在奢侈稅實施後的新現象。

「游資流向預售屋,反應快的建商自然要趕快找土地推案,也連帶讓土地變得珍稀、拉升地價。」世邦魏理仕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林俊銘說。

過去,奢侈稅的豁免條款,為熱錢創造出口,讓台灣房地產業在一個奢侈稅下,變成兩個世界;未來,財政部明言仍傾向預售屋排除在課稅範圍外,如此一來,可能讓過去兩年的「怪象」更加惡化。

奢侈稅原是防止短期炒作,但卻因此將資金推向紅單等「極短期」炒作市場,也許也是奢侈稅檯面下另類的成績單。

投資客海撈預售屋財—購屋預約單(紅單)交易流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898

煉金異象:中國炒家 香港市場

http://thehousenews.com/finance/%E7%85%89%E9%87%91%E7%95%B0%E8%B1%A1-%E4%B8%AD%E5%9C%8B%E7%82%92%E5%AE%B6-%E9%A6%99%E6%B8%AF%E5%B8%82%E5%A0%B4/

中國渡邊太太需要面對人民幣對內貶值,對外升值的艱難處境。她們無法像渡邊太太那樣賣掉人民幣改買其他高息貨幣。她們如何辨別黃金買賣真偽?

從香港上環地鐵站出口,沿著德輔道中往西港城方向,這一段短短幾百米的路程裡,兩邊的寫字樓中約有20%至30%都是經營現貨黃金生意的公司。客戶只要繳納保證金,就能以超過10倍保證金的槓桿進行黃金投資交易。它們當中很多公司在中國內地開設二級代理,吸引內地投資客。

40歲的江西人黃娟就像是中國的渡邊太太,她有一些閒錢,如果把錢投入銀行儲蓄,就要接受負利率的現實。抵不過誘惑,她於2012年透過一家香港黃金公司設在內地的二級代理商簽訂了委託黃金交易合約。她交了40萬元保證金,建立了最高額度400萬的黃金交易頭寸,這意味著,合約漲個10個點,利潤就是本金;一旦跌10個點,本金也就沒了。現在,她投進去的資金真的血本無歸了。「我該到哪裡去投訴?香港金管局還是警署?他們說資金是安全的,收益是有保障的,遠高於銀行利息,」黃娟焦急地問道。

黃娟的遭遇,讓人想到20多年前日本的渡邊太太。20世紀90年代中期,日本陷入失落十年,經濟增長乏力,利率幾乎為零。一些勇敢的女性將櫥櫃儲蓄(Tansu Savings)投入外匯市場。不管是澳元、南非的蘭特(Rand)還是土耳其里拉(Lira),都是她們進行套利的對象(賣出貶值的日元,買進高息的新興市場貨幣)。人們稱她們為渡邊太太(這是日本最常見的姓氏),在本世紀前幾年,她們在全球建立了至少高達7.5萬億美元的外匯投資頭寸,成為全球流動性氾濫的主要推動力量之一。

中國渡邊太太們的遭遇全然不同,她們面對的是:人民幣對內貶值,對外升值的艱難處境,無法像渡邊太太那樣賣掉人民幣買其他高息貨幣。中國資本項目下的管製造成的這種奇特貨幣現象,加上大陸金融市場發展尚不健全,可供散戶投資者選擇的投資管道和產品有限,讓一些人開始鋌而走險。她們覺得黃金是安全的,就像買房子那樣,不管房價漲跌總有個房子在那樣,黃金也是實物。

過去十年,黃金最高在2011年一度漲到1900美元每盎司。黃金投資在內地興起,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的吳燕生表示,僅在廣州市天河區註冊的涉嫌從事網絡炒金、炒匯的公司就有2000多家。但問題是,這些交易都是不合法的。

目前大陸炒金炒匯的監管普遍涉及多個監管主體,如中國黃金協會、上海黃金交易所只負責行業自律,證監會只管理黃金期貨業務,中國人民銀行只管理黃金現貨業務等。多頭監管下,對於如在香港進行現貨金交易等相關行為的認定涉及的相關管轄單位並沒有明確的規定。於是,黃娟這樣的渡邊太太即便想維權,也往往投訴無門。

一、
香港市場是內地炒金資金出海的首選。「嚴格來講,所有現貨黃金的交易,目前在中國大陸都屬於灰色地帶,」香港北方證券副總裁,同時也經營黃金代理業務的黃嘉俊說,「唯一可以起到監管作用的,只有香港金銀業貿易場。」

像黃娟這樣的大陸投資客並不知道那些繁瑣的資本管制,她只是對處境不滿意。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統計,截至2012年底,國內人民幣存款總額為80.14萬億元,其中個人儲蓄存款總額為37.03萬億元。銀行儲蓄利率,活期只有0.385%,整存整取一年期儲蓄利率是3.3%,與最高時超過5%的通脹相比錢不值錢了。

負利率推動了跨境投資需求。「保守估計,這幾年國內來香港黃金市場的投機活動增長超過5倍,」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張德熙表示。

在內地香港沒有開設投資直通車前,香港黃金公司發展內地業務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一是通過授權代理吸引客戶開拓市場,二是直接去內地招攬客戶。考慮地域、成本等條件限制,很大部份黃金公司都會選擇通過代理的方式發展客戶。

王強最近剛剛辭去在深圳某金融公司的工作,打算全職做香港黃金公司在國內的代理生意。「加盟門檻低,收入又處於高速增長期,值得一試,」王強說。

成為香港黃金公司內地代理,門檻幾乎等於零。部份黃金公司要求代理只要手上的客戶資源的投資資金總額能達到600萬港元。更多的公司連此資金限制都不存在,允許代理「零基礎」,公司只負責監察新的客戶和實際的交易狀況。

香港北方證券副總裁黃嘉俊目前管理著超過20人的內地客戶,年交易量可達三至四萬張標準黃金交易合約(一張合約等於100盎司)。代理分區域各自開展業務,可同時代理經營多家香港黃金公司的業務。黃嘉俊的一位重慶代理,去年一年僅從北方金銀業獲得的代理收益就達700萬元人民幣。

二、
零門檻、高競爭,催生了代理公司眾多不合規問題。為了迎合客戶心理,多數正規的香港黃金公司,會簽訂對賭協議招攬客戶,承諾客戶輸錢時會由公司進行賠償,造成代理公司將對客戶的損失兜底的假象。

黃娟也簽訂了類似的協議:若她在試操盤期間及正式操盤的一個結算期內發生虧損時,公司方將賠償虧損的50%;若她直接授權黃金公司進行操盤,黃金公司承諾在試操盤期間將她的資金翻倍,並在一個結算期內,將操盤收益按5:5比例在投資者和黃金公司之間分成。

目前內地黃金代理公司的收入來源主要分為兩部份,一是通過客戶交易賺取經紀佣金,二是以代理繳納的保證金比例為基礎進行利益分成。第二種,代理與投資者之間出現利益衝突。王強介紹說,黃金公司與代理若利益共擔,則雙方會商量一定的保證金額度,由代理預繳給黃金公司,從1:9至9:1不等,在客戶繳納相同保證金的情況下,黃金公司所佔的比例越大,客戶可槓桿的炒金金額就可以越大,相應的承擔的風險也越高。

例如代理與黃金公司協定的保證金比例是2:8,則代理承擔的風險為20%,若實際向黃金公司繳納的保證金為20萬港元,客戶的資金池頭寸可以達到300至400萬。若協商的保證金比例為8:2,同樣20萬的保證金,客戶的入資金額只有40萬港元左右。

近7年來涉及黃金投資的相關案件在內地頻頻發生,涉案金額一路飆升。2006年8月12日,上海聯泰黃金製品有限公司因涉及參與變相保證金交易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涉及總交易金額108億元人民幣。2007年11月30日,浙江世紀黃金製品有限公司和世紀黃金網涉嫌非法經營罪,涉案合同交易金額近600億元。

最近的大案是中天黃金地下炒金案。自2009年4月起,中天黃金以中天香港集團有限公司、中天黃金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的名義,向全國各地發展公司代理和個人代理6000多個,發展客戶4萬餘人,客戶遍佈全國。至案發時,累計涉及交易金額超過8000億元人民幣,累計收取保證金15億元人民幣,案件主謀非法獲利近10億元。

三、
面對多年的積蓄血本無歸,黃娟束手無策。現貨黃金交易是利用資金槓桿原理進行的一種合約式買賣。根據國際黃金保證金的交易標準,利用一盎司的價格買一百盎司的黃金的交易權。「現貨黃金市場的監管相對比較困難,這幾年來
我們也推出了很多新的制度,以規範市場,」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張德熙表示。

香港金銀業貿易場是香港目前唯一進行實貨黃金買賣的交易所,現有以公開喊價形式交易的九九金及公斤條合約,及以電子形式交易的倫敦金、倫敦銀合約、人民幣公斤條黃金合約等,同時提供「場外交易登記服務」。這些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複雜,若非專業機構很難能瞭解風險在哪裡。

香港黃金公司與內地客戶簽訂投資協議時,最後都會註明「本協議受香港法律管轄並按香港法律予以詮釋」,造成了一旦雙方發生法律糾紛,內地投資者再到香港進行維權成本高昂,而若想在內地解決糾紛,則面臨監管真空的尷尬。

香港金銀業貿易場實行會員制度,目前共有171家行員,分類由AA級至S級共七個等級。由於金銀業貿易場不再批准新增會員牌照,要取得行員資格需通過購買牌照並進行會籍轉讓獲得。

2010年博信金銀業成立時,從市場上購買金銀業貿易場A類會員牌照的費用為約600萬港元,時隔三年,金銀業貿易場A類會員牌照轉讓費的市價已逾千萬。

但市場上有更多非正規代理平台。內地黃金公司雖以香港金銀業貿易場行員的名義經營業務,在開戶時要求客戶將資金直接存入個人帳號,而非公司帳號,從而實現挪用客戶個人資金的目的。黑平台通常會採用延時報盤的方法造成客戶在交易出現了虧損的假象。

張德熙表示,金銀業貿易場目前已推出了電子交易編碼,編碼內容包括成交即時價格、成交量、所經手的經營業貿易場行員等,方便投資者檢驗交易的真實性。

「中天黃金事件也給了金銀業貿易場很大的教訓,」張德熙表示。在中天事件發生後,金銀業貿易場將對行員的審查由原本的一年兩次增加至一年四次,同時對於行員也增加了更多拜訪行程,希望能更瞭解行員的運作模式以及財務狀況等。

四、
金銀業貿易場正逐步收緊行員以金銀業貿易場名義在內地經營的權限。「行員若想以金銀業貿易場行員的身份在內地經營業務,需要向我們彙報他們的經營模式,財政狀況、買賣透明度等,必須通過各項相關核查,」張德熙表示。

為了規範金銀業貿易場行員的從業活動,2010年,金銀業貿易場推出了「從業員註冊制度」。負責審查各從業人員資格的「註冊委員會」共有15位人士組成,其中一人為辦事處代表,七人是由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向金銀業貿易場推介的獨立人士,另七名則由金銀業貿易場指派的金銀業貿易場理監事會代表。

根據現行註冊制度,每個金銀業貿易場行員需制定一名註冊司理人,作為公司合規監管的主要負責人。除此之外,一旦投資者發現行員在交易過程中有不合規行為或自身權益受到損害,也可直接向金銀業貿易場投訴,啟動仲裁程式。

「中天黃金公司事件發生至今,金銀業貿易場基本沒有再收到過大型投訴,」張德熙表示。

與香港投資者相比,內地投資者更缺乏接觸高槓桿金融衍生產品的投資機會,又對黃金投資存在誤解。「內地黃金投資者一方面較少有機會接觸衍生品工具,另一方面在傳統上對黃金情有獨鍾,」香港博信金銀業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師費雲青說,「通過實體黃金的方式擁有黃金似乎在投資獲益之外,還可對投資者產生額外的心理價值,國內黃金投資者在投資的理性上仍有提高的餘地。」

很多相關法律糾紛案件的發生,多是因為投資者缺乏對現貨黃金的基本認識。「內地投資者在本質上多喜歡追求穩健性投資,要求提供保本的保證等,」黃嘉俊表示,「未來要規範此市場,投資者教育依然是最主要的,現在的很多案例理論上法律都無能為力。」

金銀業貿易場此前已聯合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證券專業協會製作完成《金銀市場證書課程自學手冊》。「只有告訴投資者什麼是黃金投資、風險如何、作為客戶的權利等,才能讓他們更好的認識市場,」張德熙表示。

國內資金參與香港市場現貨黃金交易的資金總規模還很難統計,但並非無跡可循。資金主要是通過非正規管道,如地下錢莊匯款。可以印證的例子是,2013年5月初,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發佈的數據顯示,在涉及非法金融業務案件中,將近一半的案子是關於非法經營黃金的。

張德熙認為,「雖然現行框架下內地方面無法監管金銀業貿易場,但可以將內地監察到的異常情況通報給貿易場,我們可以啟動程式監管自己的行員,推進兩地聯手辦案。」

對於投資者如何防範風險,王強建議,在與代理簽訂協議前,首先檢驗公司客戶服務電話的真實性,「若提供的材料並不一致,投資者就要多加小心。」市場的規範,最終仍要靠國內相關投資平台和投資管道的放開。「只有在內地發展出現貨黃金交易的透明公開的交易平台,目前的情況才有可能在根本上得到改善,」黃嘉俊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633

論藝140103炒家的獨白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1/03/%E8%AB%96%E8%97%9D140103%E7%82%92%E5%AE%B6%E7%9A%84%E7%8D%A8%E7%99%BD/

論藝140103

炒家的獨白

Create 供稿

 

〈掌門楔子〉

這十年, 日夕與年青炒家為伍, 見盡浮沉. 膽敢以 “炒家” 為職志的人怎會是平庸之輩?心高氣傲, 難甘下游, 自不侍言. 那堪江湖風露冷, 奪志銷沈, 遺憾者多. 百戰磨鍊, 死完死剩, 能夠真正吃這口飯的, 十指足可數之.

這人種定義為 “全職炒家”, 乃是不能取勝, 當即餓死的人. ***

 

十年所見, 敢下場的人都很用心, 很刻苦. 惟是用心於 “炒股” 者多如過江之鯽; 用心於 “思考炒股” 者卻寥若晨星.

兩者之分際, 是意在戰情與 意在技術, 理論, 心法和 哲學之別; 是 行動與 理解之別; 是 “判斷” 與 “再判斷” 之別.*****

 

忽於 “面書” 讀到下文, 空谷足音, 不勝望外之喜. 看看作者, 原來是「朽木君子」中的Create君. 我與Create曾在銀泉10度C冷池交手, 看著他從十分鐘開始渾身顫抖(心諗你仲唔死), 不料竟然支撐了半個小時, 我只好投降…..

Create君理應是個 “死完死剩” 的人.

 

 

〈Create篇章〉

因為工作上的安排, 我給了自己一個悠長假期, 自九月中至現下都處於休漁期。

休息, 令思維的闊度加寬。*** 另一邊廂, 為償心願,多做些閒事情, 跟市場的緊貼度減低了, 視角得以拉遠開來, 投到之前未能觸及的地方。

本文記下的是炒股思維上的蛻變痕跡, 那是過去幾年市場歷練及近月反思批判的沉澱成果。

 

不同類型的競技運動, 令我明白到 自身與市場, 即與其他投資者之間的互動關係。 類比到操作上, 便是 “風險”與 “注碼分佈” 之間的互動. 兩者是 “情勢判斷” 與 “組合平衡”的動態關係,原是互為表裡,不可分割的。****

 

以 “毅行鍊心” 的修練, 投射到市場戰技的想法, 明白到沒有一個投資概念可以長期收效。*** 要不停去查找新概念, 就算已經把握到一個贏面極大的機會, 亦要繼續向前探討,不得鬆懈。

反之, 逆境中採行防守的時候, 亦明白到不能急燥浮動。 設下固定止蝕只是控制風險其中一個方法, 面對股價向下的困境, 該保持平常心。 像上山時根本沒法急進, 要理性地找到應對方案。

 

長跑的重點是不停與身體溝通, 於不同時段協調呼吸, 肌肉活動及各身體系統間的運作, 說起來跟太極拳相近似 (這是我不建議長跑聽歌的原因)。 個人認為, 長跑跟中長線投資類似。 找到一支值得長期持有的好股, 用心感受 “他” 的上升脈動與節奏。 有人會建議, “合埋眼, 不用看, 等幾年後來收成”。 但從炒家角度, 對手頭的中長線項目, 要定期審視衡量, 從 風險判析與 組合均衡的角度進行調節。****

 

太極, 先放鬆, 然後調整。

以例子來說, 個別股票出現不合理大升, 很多投資者會放聲大罵 “點解會升, 唔合理”, 於是拒絕接受現實。 殊不知市場是人與人之間的博弈, 很多出奇不意的事情往往會發生。 抱住唔合理拒絕接受的心態, 錯失的會是一個投資機會。

如習太極, 先學懂接受現實升幅, 然後思考是否 “真係唔合理?”, 再去調整作戰心態, 看看是否有能發力之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307

央媽鬥炒家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2/blog-post_27.html
2月18日, 當交易員同內地經濟學者, 聚焦到人行八個月以來, 首次重啟正回購時, 原來人行內部, 正蘊釀一場規模更大既攻防戰。

呢場戰爭, 可以話由「央媽」一手策劃, 目標就是擊退炒家同對沖基金。當日舉行既人民幣業務會議, 正係由人行副行長胡曉煉主持。

會上、胡曉煉大力呼籲, 要加大力度防止資本跨境流動引發風險, 之後一日, 人民幣就展開驚心動魄既一星期跌浪。

呢場央媽大戰炒家背後原因,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話, 人行係刻意主導近日人民幣持續下跌, 目的就係要比投機者出局, 為日後擴闊人民幣匯率做好準備。

聽落呢個策略的確似曾相識, 去年人行在端午前夕, 正是自編自導左一場「錢荒」, 今次只是「故技重演」啫!

人民幣匯價今年以來, 累積跌左超過1%, 表面睇就唔算好多, 不過已經蒸發左, 過去半年升幅。

而且比較起過去一年, 人仔只係升左不足3%, 影響可以話唔細

以前人仔只升不跌, 穩賺6厘回報既神話、可以話撤底破滅。

對一般存戶, 最多只係賺少啲, 但對一啲持有人民幣衍生工具合約買家來講, 就係災難性。

呢個時候又要教大家溫故知新, TRF-- 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 即是「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 正係呢種人民幣衍生工具合約, 累死唔少人。

唔知咩叫TRF, 建議大家Google下, 第一個彈出, 正係累到中信泰富幾乎破產、榮太子要黯然下台既澳元Accumulator!!

簡單講就係賭單邊人仔升值, 如果人仔聽聽話話升值, 每個月都有槓杆回報, 但只要一次下跌, 接既貨就要Double。

德銀同大摩估計, 呢批TRF規模大約在2500至3500億美元之間。

最慘係大部分買家, 都係喺香港, 以中小企及私人銀行客戶為主, 重倉區介乎6.15至6.35兌一美元之間。

大摩計過, 只要人民幣兌美元跌0.1元, 一年整體就蝕60億美金, 真係唔講得笑, 分分鐘又變成雷曼上街翻版!!

可能人行都知事關重大, 為左唔好令「佔領中環」提早預演, 星期三兩度由外管局發出「勝利宣言」, 話人仔下跌只係正常波動, 大家不必過分解讀。

有中環人話, 呢句「過分解讀」, 對好多私人銀行客戶同啲賓卡, 簡直好似見到再生父母一樣, 恐怕經過呢一役, 應該都會學識收歛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722

大摩:人民幣貶值 “多頭”炒家已虧35億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1884

在中國經濟數據疲軟和央行幹預的雙重夾擊下,人民幣自2月以來瘋狂貶值近3%,離岸人民幣多頭炒家損失慘重。據摩根士丹利估計,投資者僅在結構化產品上的損失就高達35億美元。 自今年2月以來,離岸人民幣匯率一路下跌,美元/人民幣從6.04貶值至6.22,今天曾一度突破6.23。 摩根士丹利亞洲貨幣及利率主管Geoffrey Kendrick表示:“人民幣持續貶值是無可避免的,如今浮動區間擴大,意味著貶值速度會更快。中國的數據疲軟,加劇了市場對信貸的擔憂。” 對於人民幣貶值,德意誌銀行近期也對此發表評論稱:中國最近經濟數據疲軟只是人民幣走低的原因之一,更多的可能是中國央行正在打擊長久以來建立在人民幣只升不貶預期上的套利交易。 華爾街見聞曾介紹過去年才興起的“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一般設計為12個月或24個月的合約,設定一個比現貨價格低的“履約價”和距離現貨價格更遠的“下檔保護價”,執行價格每個月和離岸定盤價比價一次。簡單來說,這種產品是一種杠桿押註,人民幣升值時每個月都能獲得回報,人民幣升值的速度愈快,愈有利於投資人提前達成獲利目標而中止合約,將獲利落袋為安。不過一旦匯價跌破特定水平,則虧損會迅速擴大。 如果投資者擁有價值3500億美元的還有一年到期的上述合約,一旦人民幣對美元跌破特定水平之後,匯價每下跌0.1都會導致你每月多虧損約5億美元,意味著全年虧損60億美元。 據摩根士丹利估計,“下檔保護”多設在6.20附近。如果人民幣繼續貶值至6.38,那麽投資者的損失將增加至75億美元左右。2013年以來銀行出售上述產品的總值可能在3500億美元左右,目前應該還剩下1500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9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