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2-12-3 歐陽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eut9.html
今天上午在琢磨修正銀行ROE的東西,終於把從資產項出發和利潤項出發的兩個東西對起來了2012-12-3 <wbr>歐陽。

下午開會又強調了一下,在討論對淨利潤的修正時,還是要考慮整個撥備的變動,而不只是非減值貸款撥備的變動,因為中國的五級分類其實主觀性太強,跟管理人的當時想法有很大關係,所以,把這些統統不考慮,一起加進來,則樣算會比較保守一些的。

然後在估值上,除了要考慮每股淨資產,還要考慮每股撥備,這裡也是全部的撥備,撥備雖然不能以槓桿放貸,但在危機時可以和淨資產一樣彌補壞賬,也就是說,撥備雖然不能進攻,卻能防守,說的很有道理。

晚上先是在網上準備置辦點衣服鞋,哎,也挺花時間的,要不停的把圖片點開看,中意的還要跟店家諮詢直到最後的討價還價,挺費工夫的。哎,要不是實體店貴的離譜,真不想在這上面買,眼睛都看花。一些大牌子的網購還是比較少的,尤其是高級男裝、女裝都是比較少的。尤其是高級男裝,試想一下,哪位成功男士會在網上購物?麻煩不說,去實體店那種優越享受的感覺也沒有了。

我還是非常樂意在網上購買一些生活用品的,無需像服裝這樣還擔心合不合適,那這樣的話,超市以後的命運就不好說啦。除非生鮮佔比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32

讀《股市真規則》有感(61)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eut9.html

投資者清單:資產管理和保險業

 

l 尋找多樣化的資產管理公司意味著找那些管理著許多資產類別(既有股票、債券又有基金等)的公司,因為這些公司在經濟回調時往往會更穩定。那些短期明星公司則顯示出很大的不穩定性,容易劇烈波動;

l  密切注意資產的增長,確信帶來的資金比流出去的要多的多;

l  尋找有吸引力的善於抓住機會的管理人,比如稅收遞延基金或者國際化投資基金的管理人;

l 粘性資產增加穩定性。尋找高穩定性資產比例大的公司,比如國際貨幣投資基金或者專業化的退休儲蓄基金管理人;

l 規模越大越容易管理。管理資產多而且有長期良好記錄和多種資產種類的公司;這種公司能給客戶提供更專業的服務;

l 警惕那些比同行業平均水平增長快的多的(似乎不太正常的)公司,除非這種是因為收購資產的原因;

l  在壽險行業,一個保護投資免受風險的最好方法是考慮那些收入來源多樣化的公司;

l  尋找那些高信用等級、有可靠實力、能ROE大於ROIC的公司;

l 挑出那些能夠始終如一的實現大於15%以上ROE的公司,這是一個很好的承保約束和成本控制的指標;

l 迴避再三發生追加儲備金的公司,這種情況常常暗示保單定價低於成本或者成本控制正在惡化;

l 尋找忠心為股東創造價值的管理團隊,那些團隊常常把大量的個人財產投資在他們經營的公司。

 

第十九章  軟件行業

 

軟件行業競爭很激烈,但是它的經營環境很特殊,很少有其它行業可以與之相比。開發軟件的初始成本巨大的同時,生產成本卻非常的低廉,因為刻錄一張磁盤極其便宜,也可以直接通過網絡發送來交貨。這種產品的營業毛利會超過40%。

得到社會認可的軟件公司往往是現金奶牛型企業,營運狀況很好。因為軟件可以以電子化方式交貨和儲存,這就導致低存貨和較低的應收賬款。而且生產環節需要的資本很少,於是成功的軟件公司可以產生大量的自由現金流。

還有,軟件公司的發展前途很好。公司可以持續購買技術,而軟件能自動化執行任務,比如處理會計流程和對客戶關係進行管理。高額的勞動力成本鼓勵大家多使用軟件,因為耗時的工作將被自動化處理的軟件鎖簡化,大大提高了生產力。此外,軟件能幫助公司消減費用。

 

軟件行業的分類

 

在軟件行業裡有很多冷僻的角落會出現機會,但是主流的領域往往是大公司鎖壟斷,只有幾家公司控制著大部分的銷售收入。因為技術的購買者不願意從一家可能會退出行業的公司購買軟件,以免日後對後續的服務無法保障,所以消費者只願意相信大牌公司。

 

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是在計算機上運行所有程序的平台,包括運行應用軟件、接受外部設備處理指令。微軟幾乎壟斷了這個市場。

 

數據庫

 

數據庫是手機並儲存數據,高轉換成本使得這個市場很有吸引力,因為很難把一個數據庫的數據轉移到另外一個數據庫裡。但是數據庫行業也已經進入成熟期,從長期看不太可能取得很高的增長。

 

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

 

ERP在於改進事務部門事務方面的管理,如會計和人力資源的管理。一個會計應用軟件,可以使得在預算或者記賬等基本任務變得異常容易;人力方面的軟件可以記錄員工表現。

 

客戶關係管理系統CRM

 

CRM保留了客戶數據的記錄,比如購買歷史,所以銷售人員和客服人員能夠給客戶量身定做某些特殊的產品給客戶。它創造了銷售機會,也提高了客戶滿意度。

 

安全軟件

 

為了防範由於病毒和竊取信用卡數據造成的損害而開發的軟件已經造成了巨大的市場需求。防火牆、虛擬專用網、防毒殺毒軟件以及入侵檢測系統等。

 

電腦遊戲

 

這個類別的軟件被電子藝術公司壟斷。它付出高昂的代價支撐眾多的硬件平台,比如微軟的Xbox和任天堂的平台等等。這個行業也是週期性的,不出幾年就會出現一個新的平台,因此眾多平台不能長久生存下來。當然由於進入這個門檻非常的低,所以使得某些公司可以憑藉某一款流行遊戲而迅速達到成功,一夜暴富就會變得比較容易。

 

其它

 

不是所有軟件公司都在與那幾家知名公司競爭。有些公司在諸如報稅和小公司軟件開發領域佔支配地位;同樣另外一些公司比如Adobe在圖形設計軟件方面佔支配地位,它的產品類似Photoshop在各自的利基市場中佔壟斷地位。常常是那些在很小的利基市場中佔優勢的公司比那些超級大公司更有投資價值。

 

軟件行業的競爭優勢

 

由於行業特有的技術進步,在軟件行業建立起較強的競爭優勢是很難的。原因是進入壁壘低,更容易出現更具創新性的產品,並且行業的領導者不能成功保持第一代的領導地位,今天的贏家可能變成明天的輸家。這就是為什麼軟件行業投資很困難的原因。如何評估一個產品成功與否對於投資者來說是很難的。至於要想知道該技術能存留多久那就更是天方夜譚了。但是還是有些該行業共性的特點來說明它的競爭優勢:

 

高客戶轉換成本

 

高客戶轉換成本使競爭對手的產品很困難。這點有點類似於以前的醫療器械行業的產品,在已經鎖定建築和施工設計的軟件市場或者某些專業市場後,轉換為新的競爭對手的產品對這些老客戶來說是沒有很大的吸引力的。對於大部分軟件公司來說,這些公司的利潤來自於這種競爭優勢,這種競爭優勢使得客戶如果停止使用他們的產品,代價太高了。

 

網絡效應

 

Adobe公司在軟件行業是個運用競爭優勢的極好的例子。巨量的拷貝和下載,使得它變成了創建瀏覽電子化文檔的標準。人們喜歡用它的產品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知道,絕大多數的人會用同樣的軟件來打開他的文件。

 

品牌

 

一些軟件公司已經開始設法打造強勢品牌來阻止競爭對手。他們試圖讓客戶只要想到這個領域就會想到他們的產品,但是還是要指出的是,真正擁有競爭優勢的公司是是否罕見的,因為多數軟件對客戶很少有吸引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33

2012-12-03 路條 Jackie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esrv.html

做皖能的時候,對阜陽華潤的判斷有些失誤,關鍵是搞錯了「路條」,下面放到這裡:

所謂「路條」就是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同意開展該工程前期工作的批文。
項目路條是指國家或省、市、自治區立項的重大基礎項目,為保障項目順利實施而開闢的綠色通道。

所謂「小路條」,即省級政府同意將該項目列入本省建設規劃的批文。「小路條」在做了項目初可研,並進行審查後,由建設單位向省有關部門提出申請,請求列為省建設規劃。
「大路條」應當在有「小路條」的基礎上,有了工程的可研報告,由省級政府及項目投資方(最終投資方,不是投資方的代理機構)共同向國家發改委提出項目申請。
有了「大路條」即可開展該項目的可行性研究,環評報告,接入電力系統報告,地勘報告,水資源論證報告,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地質災害論證報告,壓覆報告,無考古文物證明,無軍事設施批覆,勞動安全及工業衛生報告等,並通過審查。
在審查意見的基礎上編制項目申請報告,並由項目投資方遞交國家發改委,由國家發改委遞交國務院會議通過後,就可以得到項目立項的批文。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包括作可研階段國家要求的各種批文等)。

 

做電廠真正意義上的路條就是國家發改委的那個,具體的形式一般是:國家發改委下發的《關於同意××工程開展前期工作的批覆》。

一般情況,電廠都會在拿到這個「大路條」之前就在搞前期工作,這個需要看清楚,如果沒有這個批覆的文件,就是沒有「路條」,而不能只看電廠是不是在做前期工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34

2012-12-5 交行 歐陽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exg5.html

今天看交行。上午做品牌,就沒看完。

暫且以下幾點:

1、這是一家撥備計提最穩定的銀行,其他銀行均在2008、2009年大幅調整撥備,而交行沒有;

2、貸存比最高的銀行,超過各類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
3、零售業務沒有突破,對公業務佔比持續增長,對公業務增速快於零售業務;
4、債券佔比下降,增速緩慢,這是多家銀行2011年來的現象;
5、存款不足,同業負債大,同業的資產收益率比招、中行都要低,但同業負債的成本卻比這兩者要高。
6、保險收入,工行沒有披露「其他業務收入」的細項,建行披露了,建行2011年才有保險收入,8.79億,2012年半年高達27.89億。招商自2008年來有一點,比較穩定,沒有什麼增長,均維持在3.5億左右。交行的保險收入自2010年來有,2010年6.89億,但2011年只有4.33億,今年半年有4.26億,不是很穩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35

202-12-6 交行 歐陽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ez17.html



今天繼續看交行。

交行各方面的情況表現都還算可以的。

當然與工、建、招是沒法比的。

從ROE上就差一點,息差相對低一點,成本控制還行;

息差低,主要是成本高,這和工、建、招的關鍵差距;

但是交行在撥備的提取上是非常穩健的,且撥備率和招行持平,每股撥備最高,這可以彌補其在盈利上的一點弱勢,當價格便宜很多時,仍舊可以考慮。現在交行PB低於工行30%差不多。

交行自數據披露來的核銷率是最低的,說明資產質量還是比較過硬的。

對修正ROE的4個影響因素,
(1)當年所賺取的淨利潤;
(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主要是一些債券,還包括各類公司股權)的公允價值變動淨額以及與其相關的所得稅影響:這一項和銀行配置有關;
(3)撥備的變動:通常來講,銀行在最景氣的年份會大額提取撥備以平滑糟糕年份的利潤,而在不佳的年份會少計提撥備(這種情況尤為明顯),這樣,在不景氣的年份,撥備的變動就會相對較小,不同的銀行撥備變動的幅度還是有很大不同;
(4)股東權益的變動:這一項除了和上述各項都有關係外,還和融資、分紅有關。

在2009年各家銀行除了中行的修正ROE都有一個下滑,其中招行的下滑幅度最大,交通次之,工、建都很小,建行還有微幅上升。
原因就在於:
(1)淨利潤的增幅很重要,即使在不景氣年間,大銀行的利潤增幅還是要遠遠快於小銀行。招行的淨利息收入下滑幅度要遠超過工、建、交。交行的淨利潤沒有工、建增幅大,原因在於,交行的撥備沒有下降,卻仍在小幅增長。
(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變動,這一項絕對額不會太大,影響也就不如那麼重要。不過在2009年招行和交行在這一塊確實出現了比2008年更大的下降和虧損,但建行,在2008年甚至還獲取了高額收益,工行的情況和2008年差不錯,還是大行的投資能力強?
(3)撥備這一項正如上所說,在年景較差的時候,變動會比較小,但每個銀行的變動幅度很很不一樣,比如交行,下降的就非常小(1.8%),但其他銀行就不一樣了,工、建、中分別下降53%、23%、38%。撥備的計提一方面影響上述的淨利潤,另一方面就是在調整過程中,影響這個撥備的變動,但顯然撥備的變動對最後修正淨利潤的影響要遠小於淨利潤本身的變動幅度,所以在把兩者一起加上考慮後,還是工、建的修正淨利潤受益更大。
(4)最後是股東權益和淨利潤、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變動、融資和分紅都有關係。比如說2009年融資項的變動對中行的股東權益變動影響就較大,導致中行2009年的ROE出現上升狀況。

總之來說,還是淨利潤穩定增長、撥備不出現大的調整的銀行ROE會比較平穩,能做到這兩點的,大銀行還是佔優勢。 另外,從風險上考慮,低成本的銀行也佔優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36

讀《股市真規則》有感(62)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exxv.html

軟件行業的財務情況

 

通常軟件公司財報的特點是負債少,資本結構清晰等特點。下面是一些術語,知道下有助於更好的瞭解公司。

 

許可收入:許可收入是當期市場需求最好的指示器,因為它顯示了在一個特定時期內銷售了多少新軟件。它是收入中比較賺錢的資源,因為軟件開發完成後的生存成本很低。服務收入是軟件公司報告的其他收入的主要類型,服務收入不怎麼賺錢,因為僱傭諮詢顧問安裝軟件是很貴的。注意這樣的趨勢:正在增長的許可收入預示著健康的需求;反之,下降的許可收入預示著增速的減低,因為許可收入驅動未來的服務收入。

遞延收入:儘管遞延收入座位一項負債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但它是一項好負債,它表現為某些服務提供前公司已經收到的現金。對於軟件行業來說,在諮詢和維護工作之前就拿到錢是很正常的,所以遞延收入的跟蹤給自己對公司未來的趨勢做出準確評估提供了可能。上升的遞延收入預示著公司健康的訂貨,下降提示公司開始減速。

應收賬款天數:應收賬款天數的絕對值比應收賬款天數趨勢的重要性要小很多。下降的應收賬款天數顯示更容易回收未付清的賬款,反之說明公司正在對客戶擴大信用週期,以達成交易推進收入增長的目的。不管怎樣,這些做法不過是竊取了未來的收入,而且可能導致未來收入的虧空。在一個需求快速變化的行業裡,上升的應收賬款天數常常預示著公司產品不像以往那樣熱銷的第一信號。

 

危險信號

 

和很多公司一樣,軟件公司有時也試圖讓自己看上去更好。看看下列手法做些提防:

收入確認的變化:按照統計表明,不恰當的收入確認是財務造假的最大問題。應當密切注意管理層改變收入確認的準則。

可疑的交易:提高銷售收入的可疑交易在軟件行業聲名狼藉。這種交易一般是在關聯方中發生,這種虛假數據的背後是公司的骯髒目的。

 

成功軟件公司的特點

 

共5個。(1)逐漸增長的銷售收入;(2)長期良好的記錄;(3)逐漸擴大的利率率;(4)巨大的客戶安裝基礎;(5)卓越的管理。如果這5點同時滿足,那麼幾乎可以確定它是軟件行業裡最優秀的公司了。

 

逐漸增長的銷售收入---不像那些成熟的行業(比如生活消費品行業),軟件行業是相對宏觀經濟的增速要快一些。穩定的增長既預示著對公司軟件逐漸增長的需求、忠誠度客戶,還意味著公司具有一定的提價能力。另外,成功的公司還有大量的已鎖定的服務方面的收入。

長期良好的記錄---低門檻的進入和高門檻的維繼是軟件行業的特徵。因此要尋找那些已經經歷幾個行業週期的、在信息技術的消費高峰和低谷都由穩定業績的公司,挑選那些至少擁有5年以上有價值的財務歷史數據的公司,這樣的公司可以使投資免受重創。

逐漸擴大的利潤率---經歷一段時間爬坡,公司達到規模經濟的階段後,成功的軟件公司應當能夠擴大利潤率。一旦一個軟件開發完成,其生存成本實質上幾乎等於0,這意味著每1元新增的銷售收入應當直接計入營業利潤。那些高毛利率和許可收入與公司全部銷售收入同步增長的公司值得重點關注。

巨大的客戶安裝基礎---成功的軟件公司幾乎都有對公司產品和服務忠誠的客戶基礎。因為技術購買者的天性是不願意輕易地更換產品,更不願意冒險去購買一個可能面臨退出行業的公司產品。他們更希望從他們信任的公司那裡購買產品,在這種環境下,一旦行業面臨困境,那些擁有巨大客戶群的公司會更容易取得好的業績。

卓越的管理---「買騎師而不是買馬」這句諺語用在軟件行業是最貼切了,因為這種公司最重要的資產是人,那些程序員,銷售人員和管理人員等才是公司的寶貝。在這行當裡,如果看到哪家公司能夠吸引頂尖的編程人員,那些能心甘情願的為公司創利的員工,那麼這家公司的管理應該不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37

讀《股市真規則》有感(63)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f13v.html



軟件公司最不喜歡什麼?

 

軟件公司具有很高的週期性,銷售收入受到宏觀經濟和公司支出預算的制約。在景氣時,軟件公司快速增長,但是在衰退時,它們會遭到慘痛的打擊。主要原因是這種週期性令軟件公司的客戶們在困難時會消減在信息技術上的支出以度過難關,這樣緩衝自己利潤下滑的方法對軟件公司來說則不那麼舒服了。

因為客戶們往往會在季度末負擔過重,而軟件公司的多數交易會在最後幾天才完成報告期,這就使得分析師監控公司出現難度。另外,軟件公司可能在臨近月底時大幅度削價以完成指標,這種大幅度折扣很會損害公司的盈利能力。

最後,軟件公司的股票估值往往很貴,一般動輒30~50倍市盈率,有時候甚至超過100倍的PE,投資者們常常會看好它們的成長性,高投入資本回報率以及充沛的現金流而給出很高的估值。對比其它行業,比如硬件行業,軟件行業往往會在估值上高出很多。

結論:軟件公司有驕人的財務特徵,包括極好的成長前景、提高生產力的價值。但是投資者僅僅因為這些而在這類股票上投資最後很容易失望。和其它行業一樣,要投資還是要找有核心競爭優勢並建立了某種壁壘的公司,還有就是在以內在價值的評估中,不要被某種單一的一流技術所誘惑而支付過高的價格。

 

投資者清單:軟件行業

 

1,  很少喲行業的經營環境和軟件行業相比。成功的公司有極好的成長前景、逐漸擴大的利潤率和財務健康的特徵;

2,  有競爭優勢的軟件公司可能會產生平均水平之上的收益率,而一流的技術在軟件行業之上最小的的持續性競爭優勢之一。所以不要太以技術說事;

3,  尋找那些跨越了多個商業週期還保持良好經營狀況的軟件公司。那些能存續很多年的公司就更好了;

4,  許可收入是現在需求最好的指示器,因為它會告訴大家在一個特定的時間段有多少新的軟件被出售。要密切注意許可收入的趨勢!

5,  上升的應收賬款天數預示著一家公司以擴大與客戶的信用條件來完成交易,這是很不好的現象;

6,  如果遞延收入增長減速或者遞延收入餘額開始下降,它可能是公司業務開始轉慢的信號;

7,  不確定性令軟件公司的未來很難預期。所以最好還是在估值時給足安全邊際。

 

第二十章  硬件行業

 

儘管很多經濟領域都會受到產品週期、價格競爭、技術進步等因素的衝擊,但是這些因素在半導體、PC機和電信設備等硬件公司尤為激烈。實際上硬件公司的經營環境使得建立穩定的競爭優勢極為困難,因為技術進步和價格競爭意味著硬件企業為了生存已經將最大的那塊利益交給了消費者,而不是自己。

很多投資者往往會花大力氣在硬件公司的技術細節上做深入研究,但是其實這是沒必要的,因為,這個行業的動力可以簡單歸結為:可靠的管理、一個好的經濟模型以及競爭優勢。

 

什麼驅動硬件行業

 

摩爾定律告訴我們,驅動硬件的技術往往更新超快,客戶們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花費更少的錢買速度更快的PC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技術造福了社會,提高了生存效率也節約了時間,但是就是不能讓它的製造者賺取更多點的錢。

硬件公司的核心驅動力是它的創新能力,創新能力使得硬件廠商能增強功能並降低成本。,摩爾定律有助於把信息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和節約時間的利益擴散的範圍不斷擴大。

第二個驅動力是工業發達國家經濟中心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大多數製造業在低成本的國家完成。摩爾定律和發達國家的經濟結構變化使得對硬件的需求增長比宏觀經濟的增長快得多。

第三個驅動力是軟件技術和硬件技術的共存關係。硬件進步可以允許軟件有更好的發揮空間,反過來,新的軟件有為功能強大的硬件創造了需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40

2012-12-11 工作記錄 Romney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ec8d.html
雖然有兩篇期末論文要寫,不過還是忍不住讀完了詹姆斯.蒙蒂爾的《價值投資——通往理性投資之路》,作者是計量經濟學學者出身,所以論證多用實證證據,這個看起來比較令人信服一些。

  作者對於傳統理論的吐槽,真是精彩絕倫。完整的讀書筆記發在論壇裡。

 

1、對傳統理論的吐槽

    此書的作者是經濟學家出身,還是經常被人黑的計量經濟學學者出身。所以,他對傳統理論的吐槽尤其給力。對於我們常用的DCF模型,他的看法是:DCF猶如哈勃望遠鏡,只要你再推出一英吋,你就可以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星系。DCF的敏感性以及其面向未來的特性,是其致命傷,這也使得用DCF進行估值,有著巨大的問題。

    EMH(有效市場假說)更是其炮轟的重點,作者經研究發現,如果將偏離市場兩個標準差定義為泡沫的話,那麼根據有效市場假說,這種情況要44年才會出現一次,而目前的狀況是——3年一次。

    傳統金融學的根基是無套利均衡,這種思維框架在作者看來是:僅關心兩瓶8盎司番茄醬的價格是否等於一瓶16盎司番茄醬的價格,而並不在乎16盎司番茄醬的合理價格是多少。因此如果市場整體被高估了,傳統的無套利思想對此是無能為力的。當然,如果做的是價差套利,市場是否被高估,並不重要。但是將這種邏輯作為金科玉律,似乎並不合適。

    至於著名的CAPM理論,根據jerry  grantham(2006)的研究,擁有最低β的股票反而擁有較高的收益率,擁有最高β的股票其收益率反而更低。這一研究狠狠的打了CAPM模型一個耳光。當然,在後文,我們可以看到,出現這種結果絕非偶然。

    至於當前屢屢被人詬病的VAR模型,作者的評價是:這一模型割捨了尾部,但是對於風險,只有尾部才是真正重要的。



2、價值 VS 成長

  作者是一個老式的格林厄姆式價值投資者,他對於成長股投資頗有成見,但是這種成見並非沒有道理,對於普通人而言,我們太容易為還未實現的增長支付過高的溢價了。

  作者將最貴的20%的股票成為成長股(這一定義有所偏頗,但是成長股經常很貴,則是一個事實),而將最便宜的20%的股票成為價值股(這種定義也有問題,不過姑妄聽之了)。作者通過檢驗1950-2007年的數據發現,價值股的收益要高於成長股,其方差也要低於低於成長股。

  這一結論令人驚訝,但是仔細一想也容易理解,人類最常犯的一個錯誤為,為了追求未來的增長而在今天支付過高的價格,所謂的成長股(最貴的20%股票)經常是定價過高的,買入這些股票,即便買入的是好公司,也會因為買點過高,而無法獲得好的收益,更何況,所謂的成長股,更容易受到戴維斯雙殺的衝擊。



3、愛護手中物,莫為夢想狂

    投資者往往喜歡未無法實現的夢想支付過高的價格,這是損失的重要來源。

    作者對美國1985年-2007年的數據研究後發現,歷史的平均增長率與分析師預測的增長率的相關係數高達0.98.也就是說,分析師經常是根據歷史的複合增長率來預測未來的利潤增長率。但是分析師預測的增長率與實際增長率的相關係數為-0.9,這個結果意味著,分析師預測的增長率甚至可以用來當做反向指標了。

    出現這種現象並非偶然,其背後的原因是猶如萬有引力一般無所不在的mean-reversion,mean-reversion讓最受鄙視的股票獲得了比最受歡迎的股票更高的收益。

    一個事實是,最貴那20%的股票未來五年的實際年均增長率僅僅只有5%,而分析師預測的增長率為16%。這意味著,這些成長股很容易遭遇戴維斯雙殺。另一個事實是,預期增長率最高的股票,其實際收益率往往不如預期增長率最低的股票。原因也好理解,我們老祖宗說的好:盛極而衰,否極泰來。mean-reversion的力量使得目前的成長股日後成為人們的棄兒,而目前的棄兒成為日後的明星。

      這一論點也得到了實證證據的支持,Fama等人發現,ROA高出均值40%的時候,會出現強烈的均值回歸現象。邁克爾.米切爾(2005)將1994-2004年的美國上市公司根據ROA的不同分成5組,發現,ROA最高的那組公司,在隨後幾年裡呈現了下跌趨勢(平均從第一組下跌到第三組),而排名在最後五分之一的公司,其ROA則從第五組上升到第三組。這一研究很好的證明了mean-reversion在統計意義上的存在。

      這也解釋了,喜歡以歷史數據預測未來的分析師,其結果往往可以當做反向指標的原因。mean-reversion使得過去高增長的公司未來會步入低增長,低增長的公司未來會回到常態。

      另一個有趣的事實是,利用反向DCF,就是用目前的股價計算公司的內涵增長率,其計算結果和分析師的預測增長率差不多。這個有趣的事實提醒我們,分析師經常是用當前股價預測公司未來的增長率,這種預測,實在不靠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887

2012-12-13 上海實業控股 燕子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faez.html

把上海實業控股的房地產收購過了一遍

2007年38.5億元人民幣收購上海城開集團59%的股權,產生了6.87億元的商譽,獲得了土地儲備200萬平方米

2008年以13.55億港元的代價向母公司購入上海四季酒店87%的權益

2009年8-12月以港元30億元收購青浦4幅地塊  169.85萬平方米

年內取得了上海閔行區一個大型保障房項目--上海晶城(剛剛看到新聞說上海市公積金中心利用增值收益收購上海晶城公共租賃房項目

2010年以27.46億港元認購中新地產(上實城市開發)11.84億股股份,佔45.02%的股權

中新地產在11個城市擁有14個項目,總建築面積736萬平方米

向母公司收購了上市公司上實發展的控制性股權63.63%

土地儲備增加到2343萬平方米

2011年向周大福出售上海青浦區F、G地塊90%的權益和上海四季酒店77%的權益,價格分別為24.32億港元和11.64億港元

把上海開發集團的59%的股權以61.10億港元作價注入上海城市開發,對上海城市開發的持股比例達到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245

2012-12-12 友誼 歐陽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f8kn.html

白天把廣州友誼幾個店的具體情況和整個廣州市的商圈交通等查了一下。

環市東路的情況最好,按經營面積算,在2009年大概是196,應該快趕上北京雙安,北京雙安在2009年按經營面積坪效在208。這比王府井成都的情況略好,成都王府井,按建築面積在2009年是96。考慮到建築面積和經營面積大概差個60%左右,環市東還要稍好點。

武廣是6.1萬平經營面積,2011年收入25.7億。情況還沒有環市東店強。環市東路2011年收入在22億左右,經營面積2.66萬平。

王府井廣州按建築面積,2009年是50,這個就比友誼店要差遠了。王府井廣州偏老城區,現在人流還是蠻旺,但收入不高,3.3萬平,2009年收入6.14億。

友誼店環市東,自有,比較高端,人流不是特別大,但由於品牌高端,收入大,佔收入的50%左右;正佳廣場,租賃,人流現在是廣州最旺的,但品牌大眾化,走量,佔收入22%,並且未來租金壓力大,這個物業是一家民企的,這家民企現在還有其他項目,資金壓力會比較大。時代店位置不行,規劃也不怎麼好。國金店現在還是人氣差了一些,不過新城都是高端人士聚居地,未來潛力還是不錯的。南寧現在也面臨激烈競爭,並不是南寧市場的百貨老大。佛山剛開業,位置很好,廣州地鐵1號線直接連到佛山這個門店,並且這個店簽的是15年,而且租金較低。

目前公司的人工壓力還未體現。

南館和國金的租金很高,並且租期短。

公司現在的估值可能存在一定低估。

市值36億,負債15億(其中預收8億),這樣總共是51億;

手上現金+短期理財26億;

物業價值:(報表上固定資產1.5億,長期待攤1.4億,投資性物業7800萬),按照環市東和時代廣場的估值,給4萬1平(總店的位置很好),這自有面積4.16萬平(這還只是經營面積),16億,再加上還有6萬平的出租物業,僅新中國大廈一項,一年租金及費用收入1億,按10%的租金回報率,有10個億【不過這項權屬現在還不明晰】。公司帳面上還有些別的非現金非物業的,大概5億。

賣的刨掉稅,這一共加起來就是50.5億。這個是最保守的估算呢。比如沒有按建築面積算,比如除了新中國大廈,公司還有別的出租物業。比如針紡大廈就位於上下行街,這是最古老的步行街。

當然,風險還在於這新中國大廈是不是公司的。

 

晚上看金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2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