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KPCB周煒:投資人是音速成長,而創業者卻是光速進化

來源: http://www.iheima.com/finance/2016/0518/155891.shtml

KPCB周煒:投資人是音速成長,而創業者卻是光速進化
周路平 石慧 周路平 石慧

KPCB周煒:投資人是音速成長,而創業者卻是光速進化

之前也許沒人知道,周煒投資的30多個項目里,只有一個失敗了,很多時候他會選擇戰略性放棄。

黑馬說

有人說KPCB(凱鵬華盈)主管合夥人周煒的投資風格“保守”。但周煒自我總結,那是“精選型投資”。也許沒人知道,八年時間,他和另一位同事一起只投資了30多個項目,其中只有一個失敗了。他很清楚,這種打法中獎概率高,靠的是精耕細作,不可能覆蓋到每一塊領域,所以很多時候他會選擇戰略性放棄。本期的【投資家】,就請和我們一起來看看投資過京東、秒拍、喜馬拉雅等的周煒的投資邏輯。周煒將這種風格自我總結為“狙擊式精選型投資”。

文| 周路平 石慧

編輯| 楊潔

北京銀泰中心,高樓林立,從位於27層的KPCB辦公室向外遠眺,視野開闊,這是大多數人想象投行應有的樣子。

晚上7點過幾分,剛參加完被投公司董事會的周煒從外面匆忙趕回公司接受采訪。他趁著趕路的間隙吃了一個三明治,坐下來之前,順手泡了一杯速溶咖啡。會議室的小型冰箱里放著各種飲料。

周煒當天從早上7點出門,接著馬不停蹄的見人、開會,即便采訪結束臨近九點,他還約定了下一個見面對象。這對於入行近十年的周煒而言早已習慣,“做VC不就是從早到晚見人嘛。”

與樂視擦肩而過

1995年周煒從電子科技大學畢業,沒有選擇“包分配”,而是加入了福建實達。這是一家做金融支付、清算系統的IT公司,兩年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2003年,周煒自己也創辦了一家金融支付公司,但後來因為不願意靠“酒桌文化”做生意,他幹脆把公司賣了,跑到沃頓商學院進修,希望獲得更多啟發。之後,他進入了風投行業。

但日子還沒過多久,時代就變了。當年的風險投資還是一個很玄乎的概念,坐在辦公室不愁創業者,如今的天使和VC不得不主動出擊,尋找合適的獵物。“當年我還想,從此以後我可以做甲方了,結果後來發現,真的好企業其實不缺錢的。”周煒感慨。

一不留神,搶項目的事情隨時上演。比如周煒當初投資秒拍之前,曾差點被國內有另外一家大型基金搶了先。但對方最後卻認為,秒拍距離行業第一有點遠,選擇了放棄。但如今,秒拍已經成長為短視頻領域的獨角獸企業。

在資本市場,這種失手也是常態,周煒也曾遇到過。

幾周前,周煒在北京的辦公室開會,會議室的樂視電視正放著賈躍亭的演講。一如往常,賈躍亭在臺上闡述著樂視的願景和少有人能懂的生態概念。

其實早在2007年,經朋友介紹,剛開始做投資的周煒就找過賈躍亭。不過與現在野心勃勃的樂視不同,當時的樂視只是一家為企業網站提供視頻服務的公司。“我覺得沒未來。我那會還剛開始做VC,經驗不足,沒看出老賈(賈躍亭)是個‘神’。”周煒告訴創業家&i黑馬

時隔9年,周煒看著賈躍亭,不禁感慨:“投資人是音速成長,而創業者是光速進化。跟2007年比,我是成熟了不少,但老賈的氣質和氣勢卻有了天壤之別。”自成生態體系的樂視,給了賈躍亭足夠的風頭。

平心而論,樂視當時走的模式的確很難看到未來,如今企業視頻業務都已經慢慢萎縮、消失。但是,樂視很快調整了方向。

這更像是一個插曲,更大的榮譽和責難來自於之後發生的故事。

保守?是精選的壓力

在美國,KPCB是一家與紅杉資本齊名的老牌基金;在中國,它們名氣上的差距還有很長的距離。

2007年,KPCB進入中國,聯合華盈基金設立凱鵬華盈(KPCB China)。這是一個尷尬的時間點,大部分後來上市的企業是在2005年到2006年紮堆創立,並且拿到A輪投資。

“能殺出重圍走到今天這個位置,真的是萬分幸運。”9年時間里,KPCB在中國投資了不少明星企業。周煒向外界反複強調投資項目的戰績不差,尤其在TMT領域,他們投中了包括京東、宜信、融360、喜馬拉雅、秒拍等項目。KPCB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表現更是驚艷,投資了7家公司,清一色A輪進入,其中估值超過10億美金的項目有兩個,還有兩個已經接近10億美金。

只是,這些成績和基金的歷史與強大背景相比,常常被人忽略。

與紅杉資本碾壓式覆蓋的投資風格不同,KPCB更像是坐在岸邊的垂釣者。紅杉資本在中國投資項目的數量超過210個,基本上都能在熱門賽道看到他們的身影,即使前面不在的,後來也會跟進。

但周煒不輕易出手。八年時間,他和另一位同事一起只投資了30多個項目。在風投洶湧的當下,這很容易被人批評為保守。周煒將這種風格自我總結為“狙擊式精選型投資”。他很清楚,這種打法中獎概率高,靠的是精耕細作,不可能覆蓋到每一塊領域,所以很多時候他會選擇戰略性放棄。

這也使得在中國資本市場瘋狂的那幾年,他沒有太多斬獲。這一點時常也會令他感到郁悶。和其他市場一樣,投資市場也無法免俗,比較容易被大眾認知的,往往是聲音大、規模大的,而不是根據業績回報的高低。這種行業標準甚至令他們在機構排名上吃了不少虧。大部分的投資機構排名,都會涉及基金規模和投資數量等等指標,這讓他們不具優勢。

“所以在資本狂熱的時候,我們是處於劣勢的。你必須要承認,這是個問題。”周煒沒有掩飾問題的存在。

“我的項目死亡率確實不高。但這未必是好事,有的時候這也說明了你投的不夠多,不夠大膽。美元LP也鼓勵我們,一定的死亡率能保證投到好項目。”周煒常常有這種壓力。一方面他希望精選項目,另一方面又需要承受外界的壓力。他似乎總沒有辦法說服別人對他類似“保守”的質疑。

然而,在實際投資動作中,我們也沒有發現周煒對自己“不夠大膽”的反思。或許在他看來,其實並不需要說服別人。“人家說‘反常為妖’,我們不是這個風格,也不羨慕這種風格的成功。至少目前我對我們投資結果是相當滿意的。”周煒說。他說話時,嗓子略帶幹啞,語速不快,但似乎每一個字都在大腦里停留過才說出口。

之前也許沒人知道,周煒投資的30多個項目里,只有一個失敗了。失敗的項目是一個早期在線旅遊項目,當初周煒覺得創始人還不錯,投資了50萬美金。後來創始人選擇放棄,項目流產。盡管這是基金在中國設立以來最小的一筆風險投資,但的確是死掉了。

周煒確實不去做快速撒網式的投資,無論是行動上,還是意識里。至少在他看來,對一個投資人來說,海量投資不是最好的選擇。通常他會花較多時間確定方向,然後帶著四五個人的投資團隊殺入,目標明確,精準出擊。

對於那些早期的公司,周煒除了每個季度的董事會以外,每個月還至少要跟創始人談個一兩次。剛投資秒拍那半年,他每個周末都要花兩三個小時,和創始人一起喝茶,在這個強調速度和效率的年代,這有些無法想象。

“我投一個項目的時候,喜歡看landscape,就像是看城市的天際線一樣,遠遠看這個城市哪里是高的,哪里是低的。我希望做一個沙盤,把全盤看清楚。我不希望只看到一個局部就投資,但要看清楚是需要花時間的。”周煒告訴創業家&i黑馬。

投資之後,他有時還幫忙想戰略、找人、找資源,往往令他精疲力盡。“項目總有它的問題,但事情總是有各種成功的辦法。每個團隊有自己的DNA,你非要做別人的事,你也不見得能做成。”

只是這種做法將越來越受到市場挑戰。今天的VC從業者數量與周煒剛入行的時候相比,已經發生了成百上千倍的增長。“這個時候,大家最直接的判斷就是,你能不能幫人家賺到足夠的錢。”

除了競爭的壓力,周煒也經常需要承受“碎片式”工作的折磨。在他的日常工作中,幾乎每一個半小時就要開一個會,而且每個會議討論的內容並不一樣。“這種片段式的工作,讓人非常疲憊。”

投資邏輯首要是“專一”

在周煒給出的創投建議里,第一條是“專一”。

周煒是創業者出身,KPCB的投資經理也幾乎都有過創業經歷,“我每個項目都要花時間,跟CEO經常見面。如果你投太多(項目),根本沒法做這件事情。”

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投京東。2008年,周煒通過京東CFO陳生強與劉強東相識,周煒決定把京東推到投委會,但屢次被否決。“團隊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最後可能因為聽到外界的一句話就猶豫了。”周煒推了三輪京東,前兩輪都是這種狀況。

但最終,KPCB還是決定在京東D輪融資時跟進近1億美金。據後來的報道,KPCB的這筆投資獲得了相當可觀的回報。

周煒的工作原則還有一條是謹慎。在他投喜馬拉雅和秒拍時,都能看到這一投資邏輯。他喜歡拿它們對外舉例,因為這兩家公司都是成長軌跡非常符合他當初設想的。喜馬拉雅和秒拍在當時都不是行業前一二名的項目,這一點讓他在內部討論時遭受到諸多質疑。“80%的投資人都能找對跑道,難的是找對選手。”周煒說。

周煒和團隊在2013年下半年開始尋找跑道,當時有三個方向選擇,分別是移動互聯網內容平臺、B2B和O2O,周煒最終選擇了第一個。

他判斷的根據是,每種溝通方式背後都能孕育了不起的公司,文字和圖片領域都有了,但音頻和視頻領域還空缺。再加上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接下來將需要大量內容去填充“作為一個投資量小的基金,我們希望投的每一個公司都有10億美金以上的潛力,就必須投平臺型的公司。”

不過,周煒摒棄了UGC(用戶生產內容)模式,而提出了SPGC(半專業創造內容)的概念。他認為,用戶的粗制濫造對平臺很難形成良性循環。而當時的喜馬拉雅已經在布局版權,與出版商合作,扶持小型工作室,其思路符合周煒對未來音頻巨頭的想象。

這種想法被他依葫蘆畫瓢,複制到了音頻相近的視頻領域。“我好像每次投資都是預測好了,但很多項目是我有邏輯地去研究、判斷,先確定路徑、未來成功的模式,然後再去找合適的和強有力的團隊。”周煒說。

周煒盡管投資項目不多,但基本都能準確把握住風口。“都說風口上豬也會飛,但我希望能在風來之前就知道它會在哪兒。等豬飛起來的時候,有一部分當它們還是豬崽的時候就被我占了。這是我們的一個核心競爭力。”

未來是精選型投資的好時候

“去年投資環境相當難,一個項目一出來,只要模式和創業者還行的,一周之內可能就被投完了。”過去的兩年時間,市場的瘋狂讓周煒無奈地發現,現在沒有足夠的時間讓他精挑細選,時間根本不允許投資人與創業者有太多深入的溝通。

有時候,他會很欣賞李開複、薛蠻子的方式。李開複在做創新工場之前,也沒過任何投資經歷。但僅僅在一年時間,就轉身變成創投教父。“在社交媒體的運用方面,他是非常出色的。”源於外國基金的嚴格管理風格,讓周煒沒法做到這一點。但他仍然保持這樣“穩”的節奏,只是希望在更早期階段有更多好的投資。

“過去幾年,一些機構走大量投資的路線也是對的。因為那時是創業和投資的黃金期,市場回報率相當大,投得多,回報也很可觀。”但按周煒的判斷,隨著競爭愈發激烈,投資回報率也會有所下降。他算了一筆賬,現在創業者比以前增加了10倍甚至20倍,但優秀創業者卻沒有大幅增長。這樣,投資者也很難維持廣撒網策略。

“今後兩年的資本市場,是考驗真正判斷力的時候。下一階段會是精選性投資的好時間,我認為我們會比較有優勢。”周煒說。

但當我們問未來的具體投資方向時,周煒笑著搖頭。“我不能說太細。這些東西,就像薛蠻子之前說過的,我不告訴你,等我投完了再說。”周煒的表情里,他似乎看到,一個屬於精選型選手的投資時代即將來到。

精選型投資 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684

樂視批判:音速借錢光速燒錢

賈躍亭一封激情澎湃的“認錯”信把樂視生態的新媒體小編弄哭了,但資本市場從來不相信眼淚。

在今年4月份的樂視超級汽車發布會上,樂視創始人、董事長、CEO賈躍亭當眾飆淚

“前端發力狂奔,我們的後臺服務卻無法提供充分支撐,近幾個月以來,供應鏈壓力驟增,再加上一貫伴隨LeEco發展的資金問題,導致供應緊張,對手機業務持續發展造成極大影響。”在多數業內人士看來,賈躍亭在信中的一些表述,等於變相承認了樂視生態的超長戰略是“錯誤”的,而市場並不會為“錯誤”埋單。

樂視網(300104.SZ)周一延續了此前3個交易日的低迷,大跌4.68%,收報37.85元。連跌4天後,樂視網市值已經蒸發了128.31億元。

“之前布局鋪太開,又做手機又造汽車,造車又是耗費重金的布局,現在看到情況不對想掉頭是行不通的。”上海一私募董事長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賈躍亭已經將樂視造成了“航空母艦”,這決定了樂視的每個戰略布局都必須具備前瞻性和可行性。2015年瘋狂布局時市場不缺錢,且認可預期帶來的股價效應,但目前市場環境巨變,導致樂視哪兒都缺錢。

瘋狂“借糧”

半年前就有傳聞稱“樂視拖欠供應商百億貨款,被拒絕供貨”。最近,又有網友曝光了一張據稱是樂視供應商打橫幅催款的照片,寫著“樂視到期貨款不付,造成供應商千人工廠停工”字樣。

樂視曾於11月2日公開辟謠,稱“並不存在拖欠巨額款項的情況”,“資金鏈緊張導致緩發工資”的傳聞也屬於“抹黑造謠”。

不過,賈躍亭在給員工的信中承認了樂視存在資金緊張的問題,“蒙眼狂奔、燒錢追求規模擴張”的同時,“糧草供應不及時,後勁明顯乏力”。

11月7日,一張據稱是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和“某大V”對話的截圖在社交網絡火了。“雷軍”在微信對話中稱:“昨天,幾個大供應商和我說,樂視欠款總額在150億以上,四五家供應商欠款在10億以上,明天估計有四五家開始起訴。”

樂視控股實名認證微博轉發了這張截圖,矛頭直指小米:“如果黑科技就是黑競爭對手的手段,那您的黑科技多得罄竹難書。我們很想希望這種壞人之壞、小人之小的行為非您所為,愚蠢的是,您承認了這對話。雷總@雷軍。”

@樂視生態微博截圖

第一財經記者隨後向小米求證上述聊天截圖的真實性,相關負責人表示:“不要企圖用卑劣的手段轉移視線。我們的所有態度都在我們發布的微博里。”而與“雷軍”對話的“某大V”也接受了第一財經記者的采訪,但她表示“我不清楚是什麽情況”。

細看樂視網的財報可以發現,正如賈躍亭承認的那樣,樂視確實“缺糧”。

樂視網第三季財報顯示,其總資產約288.7億元,比去年底增長了70%,但負債余額約189.7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65.7%,雖然較去年的77.5%有所下降,但高額的負債和負債率無疑加大了資產管理難度,存在一定的償債風險。

事實上,樂視對資金的饑渴遠遠超出了其本身的融資能力。Wind資訊數據顯示,自2010年8月上市以來,樂視網累計募資約145.4億元,其中直接融資92.9億元(首發7.3億元、定向增發60.2億元、發債券融資25.3億元),間接融資52.6億元。

賈躍亭近幾年還頻繁進行股權質押,並將資金註入樂視非上市公司體系。三季度財報顯示,為了進行融資擔保,樂視網前十大股東有三位進行了股權質押。其中賈躍亭質押5.71億股,占其所持股份的83.63%;第三和第四大股東劉弘和賈躍民分別質押了3785萬股和4182萬股,占其所持股份的61.9%和95.2%。

要知道,股權質押大多是在資金周轉困難、資金流緊張或是借新償舊的情況下才會發生。

樂視生態的子公司還利用VC/PE(風投/私募股權基金)進行融資。公開資料顯示,今年8月份,樂視超級汽車獲得新華聯集團戰略投資5000萬美元,9月份又獲得深創投、聯想控股、泛海系、新華聯、宏兆集團A輪投資10.8億美元;樂視移動智能於2015年11月完成A輪融資5.3億美元;樂視影業於2013年8月和2014年9月進行了兩輪融資共計約5.4億元,並於2015年在北京股權交易中心私募發行了2只債券,共計3億元。

“燒錢”太快

相比瘋狂的融資,樂視更擅長“燒錢”,這與其非常規的高速擴張模式有關。

樂視首款手機2015年5月19日正式發布,樂視移動總裁馮幸指出,2016年樂視手機銷量將達到千萬級,初步驗證“生態補貼硬件”模式。

根據樂視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5月19日,其手機銷量突破千萬。賈躍亭在上述信中則透露樂視手機目前的銷量已達1700萬。然而,這1700萬帶給樂視的究竟是好處還是負擔?

在賈躍亭的樂視體系發展過程中,首先是做視頻內容,接著涉及終端,從路由器、電視到手機、汽車,逐步打造“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內部循環業務體系。終端是樂視體系重要的一環,不過,其給樂視終端的任務並不是盈利,而是如何快速擴大銷量,爭奪用戶。

砸100億造車、逾30億收購酷派股權、補貼1700萬部手機……如果說樂視發展電視時的資金壓力尚不明顯,那麽當賈躍亭將目光瞄向高價值用戶數量更多的手機、汽車行業,卻仍繼續沿用“補貼換用戶”的模式時,則將樂視引入到了無止境的“燒錢”之旅。

賈躍亭承認,樂視汽車前期投入巨大,陸續花掉100多億自有資金,直接導致對LeEco的資金支持不足

為了搭建樂視生態圈,樂視頻頻大手筆投入到長期項目。從樂視網的現金流量表來看,近幾年樂視網的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遠大於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且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呈下滑趨勢。

“樂視剛剛進入手機行業時,通過資金開路,給供應商優厚的結款條件,賬期大概是3個月,後來賬期成了行業平均的6個月,由於資金鏈緊張,樂視可能希望對供應商延長結款賬期,一些供應商不願意,傳到外界就成為了‘拖欠貨款’。”旭日移動終端產業研究所所長孫燕飈7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據估計,樂視花在手機和汽車上的補貼和投資就可能超過150億元,而手機、汽車目前所帶給樂視在內容付費等方面的收入提升,遠不能支撐如此龐大的支出。與此同時,樂視還在高速擴張其他子業務,這也是其資金鏈緊張、不得不頻繁融資的原因。

就如同賈躍亭信中所說的:“結果就是,我們無法把力量集中在一個點上,雖然各位打贏了一場又一場戰役、開辟了一片又一片疆土,但糧草供應不及時,後勁已經明顯乏力。”

“樂視的資金緊張問題不是不能解決。”孫燕飈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問題是賈躍亭願意出讓多少股份,而且樂視要形成內容收入和生態布局的良性循環,至少要到2017、2018年,在所謂的‘資本寒冬’,投資人要價更高。另一個難題是,即便成功撐到2018年,他(賈躍亭)可能也失去了對樂視的控制權,失去了自己的‘親兒子’。”

資金“出逃”

缺錢不可怕,“燒錢”快也不可怕,對於賈躍亭和樂視來說,最可怕的是還有沒有人相信 “把海洋煮沸”的故事。如果沒人信了,那可能就要被巨浪吞沒了。

深圳市上善若水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侯安揚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樂視到目前為止的商業模式都並未能證明有效且可行,賈躍亭的信實際在承認,樂視的發展遇到了各種問題,資金壓力很大。

“賈躍亭的公開信說明他在向市場妥協,但市場是很壞的,你光承認問題沒用,沒有實際的解決方案,是很難穩住(資金)的。”上述私募董事長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針對樂視出現的問題,賈躍亭在信中做出“檢討”並表示,樂視將進入“告別燒錢擴張,聚焦現有生態”的第二階段。具體而言,在新階段里,七大子生態縱深發展、非上市公司板塊業務要以經營為導向、上市公司要以實現全面盈利為目標;子生態之間必須強強化反(樂視曾提出了一個“生態化反”的概念),不斷創造全新生態價值。同時,賈躍亭計劃通過推動組織變革來解決問題。

但這在上述私募董事長看來,賈躍亭的解決方案是在變相承認之前樂視生態的超長戰略是錯誤的,“盤子鋪太大,資本決策出了問題。”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資金確實正在逃離樂視。11月7日,樂視巨額成交19.11億元,較前一日成交額放大七成以上,但當日多達1.65億元主力資金逃離樂視網。東方財富網數據顯示,10月25日至今,樂視網持續被主力資金拋售,10個交易日主力資金已累計出逃超15億元。

對於樂視近期以來的“跌跌不休”,不止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除非樂視再找到大金主,不然並沒有很好的方法能在短期內拯救股價。

侯安揚表示,公募等機構投資者肯定會用腳投票,有些已經叛逃。Wind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機構共持有樂視網1.94億股,較二季度的2.14億股少2000萬股;三季度持股市值為85.79億元,而二季度持股市值為112.99億元;三季度機構持股占樂視網流通股比例為15.36%,相較二季度有所減少。

“守了2年,賠了3萬。由樂迷轉樂黑,由樂黑轉路人,走了。”一名普通投資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514

張宗永﹕音速借錢 光速花錢

1 : GS(14)@2017-01-05 08:11:52

【明報專訊】這期中國金融圈的大新聞要算是樂視資金短缺。樂視起家的是樂視網,大陸最早的付費視頻, 在版權費還未有被百度等互聯網龍頭搶高之前,樂視收集了大量的版權。很多香港人認識樂視是因它曾經以超過4億美元投得英超轉播權,然後轉賣給now。樂視累積了310項的賽事版權,是全球擁有最多賽事資源的媒體公司。

樂視網近5年利潤平均增53%

今年11月初,有報道稱樂視拖欠供應商過億元貸款,並且有人到北京樂視總部大樓示威,市場傳出樂視資金斷裂。近年發展迅速的樂視集團主要業務有7個板塊,包括影視、手機、體育、互聯網金融、汽車、雲端業務和電視機生產,其中影視、電視和雲都屬於在深圳上市的樂視網(深:300104),2010年上市6年的樂視網已連續9年的保持盈利,近5年的利潤平均增幅在53%以上,是集團的一個主要集資平台。

樂視老闆賈躍亭,1973年出生,是山西臨汾人。賈躍亭很年輕便喜歡創業,沾手的行業很雜,包括印刷、鋼材、教育、運輸和餐飲。1998年,賈躍亭在一個飯局上接觸到通訊科技。同年,創立優酷網的古永鏘還在北京國際飯店和張朝陽喝茶討論是否加入搜狐。當時馬雲已經歷兩次創業失敗,與團隊登上長城抱頭痛哭。2003年,30歲的賈躍亭隻身從山西太原跑到北京。

樂視整個生意佈局是首先利用「半送半買」的硬件(例如電視機)走進客戶的門口,多樣化的內容是「嗎啡」,上了癮的群眾便是企業的長期資產。樂視由網上內容供應商躍身成為產品製造商,先是電視,其次是手機,接着造電動汽車。樂視在美國加洲收購了一家電動車製造商。樂視電視機頂着互聯網電視的光環承勢而出,而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飽和,電動車則更有可能是一個無底深潭。

中國企業家本業有成 「商業之神」上身

業務擴展無錢不行,集團近年累積籌了近725億元人民幣,分別是通過上市公司平台融資、銀行借款、大股東家族股權質押和VC/PE的錢,但樂視給人的印象仍是「音速借錢、光速燒錢」。資金緊張之餘,不少債權人亦非常關注集團內部的債務往來,不久以前,公司仍然是賈躍亭一人說了算,5000元人民幣的報銷都要賈親自批核。

中國企業家做生意之勇,我有第一身體驗。我們這些做融資工作的人常常接觸很多創業家,他們本業做得很出色,但很快便會「商業之神」上身,轉行做其他賺快錢的業務,例如房地產。所以作為投資方,我心裏常常會問,坐在我對面的這位老闆在若干年之後,仍然會經營我現在投資或借錢的業務嗎?

[張宗永 翼之聯想]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433&issue=201701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4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