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說史140703最寒冷的冬天(三十三)從原州到砥平里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7/03/%E8%AA%AA%E5%8F%B2140703%E6%9C%80%E5%AF%92%E5%86%B7%E7%9A%84%E5%86%AC%E5%A4%A9%EF%BC%88%E4%B8%89%E5%8D%81%E4%B8%89%EF%BC%89%E5%BE%9E%E5%8E%9F%E5%B7%9E%E5%88%B0%E7%A0%A5%E5%B9%B3%E9%87%8C/

說史140703
最寒冷的冬天(三十三)從原州到砥平里
蕭律師執筆

 

到二月初,中美兩軍一直在這個被稱為「朝鮮半島中央走廊」的地方進行著拉鋸戰。 這樣的對峙正是 李奇微Matt Ridgway最想看到的,卻讓 彭德懷越發不安。彭德懷更喜歡把中央走廊的山區作為主要戰場, 一旦中國得勝,聯合國軍隊就沒法阻止他們。 他希望自己的部隊仍舊在夜間步行,出沒於山腳下的峽谷之中,這樣就可以控制 原州/砥平里一線,對敵人發動第四次進攻。

李奇微感覺到中國人即將攻擊他們,地點很可能在中央走廊的邊緣他區。 但他還無法確定具體位置,以及戰役的規模會有多大。 他還需要更多、更準確的情報。 他讓第二師轉隸於第十軍,受 阿蒙爾德Ned Almond指揮。 陸戰第一師明確向李奇微表態,不想再接受阿蒙爾德的指揮,這點李奇微早前已接受所請。 所以第二師是取代了陸戰第一師。 他正籌畫由第十軍向西發動一場大規模攻勢,並由第二師擔任右翼掩護的任務,這就讓 費里曼Paul Freeman的第二十三團成為最右側的部隊。 一旦作戰開始,他們將發揮關鍵性的作用。

李奇微抵達南韓後,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重整第二師。 凱澤已被沃克Walton Walker解職,並由 麥克盧爾Bob McClure少將接任。 從十二月中旬開始,駐紮在 永登浦的第二師一直緩慢地撤退,同時,新兵和更好的武器源源不絕地運來。十二月十一日,法國外籍軍團的一個營編入第二十三團。 這些新兵大多來自法屬殖民地國家,在作戰中顯現良好戰鬥力。 此外,遊騎兵一連也加入了,而實力大損的第三十八團得到一個荷蘭營補充。 兵敗軍隅里兩週後,即十二月十五日,第二師便恢復了戰鬥力。 第二師在洪川/原州地區作戰時,該師高級情報人員獲悉,原州將是中國軍隊的下一個主攻目標。

 

中央走廊地帶一直是雙方爭奪的焦點,而原州位於這個地帶的最南端,和洪川、砥平里構成了一個三角形區域。 原州的地理位置最重要,因為它是鐵路的終點,又是公路的中央。 如果中國軍隊控制了這三角他帶,就可以在這裡建立一個穩固的基地,然後進攻南面一百哩的 大邱—-在洛東江戰役中,美軍與北韓人便曾在大邱展開激烈的爭奪戰。 這正正是彭德懷的想法。

彭德懷召開戰前參謀會議。 有些人認為現在最好休息一下,對立即進攻的做法有些不滿。 彭德懷說,這次進攻「會讓帝國主義像綿羊一樣逃跑。我們的目標不是漢城,而是釜山;不是占領釜山,而是要趕走他們。」他走到地圖前:「我們攻下原州,就可以一路打到大邱。」說這番話時,他表現得比自己心裡所想的更自信,更勇敢。

 

一月中旬,李奇微不斷接到報告,指出敵人正大規模開進該地區。 一月二十五日,李奇微終於發動了上任以來的第一次大規模進攻,代號「霹靂行動」。 第一軍和第九軍並肩緩進,以防中國人穿插進來偷襲。 李奇微不希望在部隊之間留下空隙,也不願把重要任務交給南韓軍隊。 霹靂行動的目標很有限:他要求美軍向北推進二十哩左右,抵達漢江北岸,推進時必須保持謹慎和穩固,待更多部隊到位才進攻。 他覺得該地中共軍隊兵力不少,不想大膽冒進,讓自己變成獵物。

 

按照計畫,阿爾蒙德率領第十軍一部在二月五日展開「圍捕」行動。 李奇微擔心中國軍隊出現在中央走廊,因為這裡位於「霹靂行動」主戰場的東側,在該地區的美軍兵力占不到上風。 他不想讓原州和砥平里落入中國人手中。 於是他派第二十三團在一月二十八日向砥平里地區發起試探性進攻,第一個目標是「雙聯隧道」(從漢城到原州的鐵路在這裡穿過山體,形成往返兩條火車隧道,故得名。)

第一場戰役的主角是人數明顯處於劣勢的第二十三團, 他們在砥平里被中國軍隊圍攻。 這一戰對美軍指揮官的震撼最大,很快就成為他們的教學課程,讓他們體會到應該怎樣面對這個可怕的新敵人。 第二場戰役發生在幾哩外的原州,參戰部隊包括第二師的第九團和三十八團,另外還有第一百八十七團級戰鬥部隊,對手是中國的四個師。第三十八團最初在這裡遭到重擊,但美軍以勝利告終。

一月初,李奇微把第二十三團部署到原州設防,這是 費里曼上校和他的第二十三團第一次在阿爾蒙德麾下作戰。 一月九日,費里曼第一次見阿爾蒙德。在此之前費里曼的部隊已經和敵人在原州附近進行了一場小規模作戰。 當時大批敵人正在砥平里正南方的制高點構築工事。 第二師派出兩個營參戰,其中一個來自第三十八團,由 史凱頓Jim Skeldon指揮。 該營的陣地位於通往這座山腳下一條主要公路左側。 戰鬥進行得不大順利,美軍的兵力處於劣勢,不足以完成任務。

為了準確了解戰況,費里曼開始向前推進,在路上遇到了阿爾蒙德及其他指揮官。他們站在一座山上向下俯瞰史凱頓的戰場。 就在此時,敵人的一顆迫擊砲彈落在他們身邊。 阿爾蒙德立即帶著自己的人馬離開陣地。

費里曼所在的位置正是中國人準備進攻的目標。李奇微想和中國人打一場大戰。二月中旬,兩支大軍最後交鋒了。
EPSON MFP image
最寒冷的冬天:韓戰真相解密 The Coldest War:America and the Korean War
作者: David Halberstam
譯者: 王祖寕、劉演龍
出版者:八旗文化部落

分享文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041

說史140819最寒冷的冬天(三十八)固守砥平里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8/19/%E8%AA%AA%E5%8F%B2140819%E6%9C%80%E5%AF%92%E5%86%B7%E7%9A%84%E5%86%AC%E5%A4%A9%EF%BC%88%E4%B8%89%E5%8D%81%E5%85%AB%EF%BC%89%E5%9B%BA%E5%AE%88%E7%A0%A5%E5%B9%B3%E9%87%8C/

說史140819
最寒冷的冬天(三十八)固守砥平里
蕭律師執筆

李奇微從踏上南韓的那一天起,就認定 砥平里是他想看到的戰役,它將是整個戰爭中最關鍵的一役。 正是在這裡,美軍才真正學會怎樣與中國人作戰。

多年以後,史密斯的戰術被寫進利文沃茲堡美國陸軍指揮與參謀學院的教材,成為以少勝多的典型案例。 就是在這荒僻的小村裡,中國人不可戰勝的神話終於被打破。 砥平里之役結束後,無論指揮官和士兵,都對戰術有了新的體會:只要占據有利地形,再加上正確的火力和指揮,作戰的壓力就會轉嫁給缺乏重型武器的中國軍隊。

砥平里之役是韓戰最典型的一場戰役。 砥平里是一個典型的韓國村莊—- 有一座磨粉廠、一所學校和一間寺廟;村裡主要的道路旁是一條小溪。 第二十三團占領高地時,磨粉廠已被拆掉,學校和寺廟已遭破壞,村民早已走清光。但它的戰略重要性不可估量—- 它是交通樞紐,鐵路幹線由東向西,公路幹線從南向北,別無他途。

讓費里曼驚訝的是,他們進入砥平里並未遭遇任何抵抗,中國人竟然讓美國人輕易占領它。 從地形看,砥平里是盆地,四周是連綿的高地。如果費里曼要派人占領圍繞整個村莊的高地,他最少要一個師的兵力。 但他只有一個團,顯得兵力不足,而且會過度分散,陣形過度單薄。 他做了一個許多步兵戰術專家不會做的決定:讓有限的兵力集中到地勢較低、但距離更近的山丘上。 這樣,美軍就形成了橫長兩哩、縱深一哩的長方形防禦陣地。在這個矩形陣地上,美軍均占領較高地勢,以確保對任何方向的進攻都能有效壓制。 他既沒有妨礙以重武器火力互相支援,也沒有妨礙預備隊快速救援受困陣地。

此外,他希望能充分掌握中國人的弱點。 缺乏重型武器的中國人肯定會占領稍遠一點的高地,但美國人可以充分發揮遠端砲火的優勢來攻擊這些陣地。 中國人的火力主要來自機槍,但距離這麼遠時,機槍就沒有用了。 中國人還有迫擊砲,但美國空中火力或許可以消滅一部分迫擊砲。

費里曼也實在有點幸運。 他的部隊在二月三日抵達砥平里,而中國人直到二月十三日傍晚才開始發動進攻, 即是說,他有十天的寶貴時間來構築陣地。他精確丈量了中國迫擊砲和美國火砲的射程,確保對所有可能進入射程內的道路實施封鎖;最大限度地設置鐵絲網,所有的地雷都派上用場;清理出一條小型飛機跑道,以便飛機在必要時帶來補給,帶走傷者。

有一個問題讓費里曼忐忑不安:在另一個地理上雖然分隔、卻與他們的命運休戚相關的戰場上,從原州出發向北進攻的南韓軍隊被中國人的四個師打得潰不成軍—- 第二師許多高級軍官都認為,阿爾蒙德讓南韓部隊擔任先鋒是有欠考慮,甚至是荒謬的做法;這讓和他們並肩作戰的美國與荷蘭軍隊門戶洞開,陣地面臨被攻陷、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更危及整個原州地區,使砥平里的第二十三團倍感壓力。

因此,即使是在砥平里之役開始前,防禦方就危機重重。相較之下,原州戰役更需要空中支援,而這就減少了砥平里可以獲得的空中火力。 另一方面,如果原州戰局不能迅速扭轉,中國人將能騰出更多兵力—- 甚至是整整四個師,轉戰砥平里。

到了二月十日,費里曼的巡邏隊已經可以確定,砥平里一帶到處都是中國軍隊,他的地盤每小時都在縮小。 費里曼被視為韓戰名將之一,而他的名氣基本上來自砥平里之役。 事實上,在這次戰役開始前幾天,大批集結在防禦圈周圍的中國軍隊還讓費里曼畏懼。直到二月十二日,他清楚感覺到,自己的部隊已經被優勢的敵軍包圍,這很是糟糕。 但更糟的是,他團中的兩個營的被阻隔在原州以北,而且第十軍的其他部隊很可能無法守住原州城。 當時,有兩支增援部隊已經上路,其中的英國旅在途中遭到阻擊,損失慘重,無力衝破攔截。對費里曼來說,他的部隊態勢孤立,幾乎所有進入韓國的中國軍隊正虎視眈眈盯著他。

費里曼請求撤退,然而李奇微希望他能堅守陣地。 該地區的其他聯合國部隊正在撤離—- 唯有第二十三團還在堅守。 事實上他們是否還能撤退確實有點問題,因為中國人正在縮小包圍圈。 最新的情報是,唯一往南撤的公路已佈滿中國軍隊。 費里曼認為整個第二十三團很有可能被殲滅,因此他請求在十四日撤到十五哩以南的驪州。 撤退的請求已獲得師長允許,阿爾蒙德似乎也同意了。

現在最後的決定在李奇微,是很早就想打這一仗的人。

李奇微對來自砥平里的撤退請求無動於衷。 他向費里曼承諾,只要能守住砥平里,他一定會派援軍突入重圍解救第二十三團,必要時他可以派出整個第八集團軍做第二十三團的援兵。

身為一名老資格的空降兵,李奇微相信,只要構築好防禦工事,保持足夠的火力,那麼透過空軍為費里曼的部隊補充彈藥,提供其他補給,固守絕不成問題。 這是他期待已久的戰役;他希望把這次戰役作為制定未來戰役的基石。 按照李奇微的設想,是要利用美軍的強大火力,去對抗中國人的人海戰術,並以此來檢驗未來的戰術。

十三日下午,費里曼認為第二十三團已被四個師的中國軍隊包圍。 他對同僚說:「如果他們(中國軍隊)想得到這裡,就得和我們在這裡一決勝負。我們準備好了—- 只要守住現在的陣地,我們一樣能打好這一仗。」傍晚,費里曼召集所有指揮官開會:「撤退的事不會發生。我們守在這裡,戰鬥到底。他們攻擊會在晚上開始。」

他把第一營部署在西北角,由第三營守住東北角和東側。 法國營守住西側,第二營負責南側。這時費里曼可指揮的總兵力為5,400人。 情報顯示,中國軍隊總兵力有五個師,約30,000-40,000人。砥平里不僅是一場戰役,更是一場包圍戰。為費里曼的部隊補給彈藥和食品的唯一方式,就是以降落傘進行空投。***

最寒冷的冬天:韓戰真相解密 The Coldest War:America and the Korean War
作者: David Halberstam
譯者: 王祖寕、劉演龍
出版者:八旗文化部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336

說史140819最寒冷的冬天(三十八)固守砥平里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8/19/%E8%AA%AA%E5%8F%B2140819%E6%9C%80%E5%AF%92%E5%86%B7%E7%9A%84%E5%86%AC%E5%A4%A9%EF%BC%88%E4%B8%89%E5%8D%81%E5%85%AB%EF%BC%89%E5%9B%BA%E5%AE%88%E7%A0%A5%E5%B9%B3%E9%87%8C/

說史140819
最寒冷的冬天(三十八)固守砥平里
蕭律師執筆

李奇微從踏上南韓的那一天起,就認定 砥平里是他想看到的戰役,它將是整個戰爭中最關鍵的一役。 正是在這裡,美軍才真正學會怎樣與中國人作戰。

多年以後,史密斯的戰術被寫進利文沃茲堡美國陸軍指揮與參謀學院的教材,成為以少勝多的典型案例。 就是在這荒僻的小村裡,中國人不可戰勝的神話終於被打破。 砥平里之役結束後,無論指揮官和士兵,都對戰術有了新的體會:只要占據有利地形,再加上正確的火力和指揮,作戰的壓力就會轉嫁給缺乏重型武器的中國軍隊。

砥平里之役是韓戰最典型的一場戰役。 砥平里是一個典型的韓國村莊—- 有一座磨粉廠、一所學校和一間寺廟;村裡主要的道路旁是一條小溪。 第二十三團占領高地時,磨粉廠已被拆掉,學校和寺廟已遭破壞,村民早已走清光。但它的戰略重要性不可估量—- 它是交通樞紐,鐵路幹線由東向西,公路幹線從南向北,別無他途。

讓費里曼驚訝的是,他們進入砥平里並未遭遇任何抵抗,中國人竟然讓美國人輕易占領它。 從地形看,砥平里是盆地,四周是連綿的高地。如果費里曼要派人占領圍繞整個村莊的高地,他最少要一個師的兵力。 但他只有一個團,顯得兵力不足,而且會過度分散,陣形過度單薄。 他做了一個許多步兵戰術專家不會做的決定:讓有限的兵力集中到地勢較低、但距離更近的山丘上。 這樣,美軍就形成了橫長兩哩、縱深一哩的長方形防禦陣地。在這個矩形陣地上,美軍均占領較高地勢,以確保對任何方向的進攻都能有效壓制。 他既沒有妨礙以重武器火力互相支援,也沒有妨礙預備隊快速救援受困陣地。

此外,他希望能充分掌握中國人的弱點。 缺乏重型武器的中國人肯定會占領稍遠一點的高地,但美國人可以充分發揮遠端砲火的優勢來攻擊這些陣地。 中國人的火力主要來自機槍,但距離這麼遠時,機槍就沒有用了。 中國人還有迫擊砲,但美國空中火力或許可以消滅一部分迫擊砲。

費里曼也實在有點幸運。 他的部隊在二月三日抵達砥平里,而中國人直到二月十三日傍晚才開始發動進攻, 即是說,他有十天的寶貴時間來構築陣地。他精確丈量了中國迫擊砲和美國火砲的射程,確保對所有可能進入射程內的道路實施封鎖;最大限度地設置鐵絲網,所有的地雷都派上用場;清理出一條小型飛機跑道,以便飛機在必要時帶來補給,帶走傷者。

有一個問題讓費里曼忐忑不安:在另一個地理上雖然分隔、卻與他們的命運休戚相關的戰場上,從原州出發向北進攻的南韓軍隊被中國人的四個師打得潰不成軍—- 第二師許多高級軍官都認為,阿爾蒙德讓南韓部隊擔任先鋒是有欠考慮,甚至是荒謬的做法;這讓和他們並肩作戰的美國與荷蘭軍隊門戶洞開,陣地面臨被攻陷、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更危及整個原州地區,使砥平里的第二十三團倍感壓力。

因此,即使是在砥平里之役開始前,防禦方就危機重重。相較之下,原州戰役更需要空中支援,而這就減少了砥平里可以獲得的空中火力。 另一方面,如果原州戰局不能迅速扭轉,中國人將能騰出更多兵力—- 甚至是整整四個師,轉戰砥平里。

到了二月十日,費里曼的巡邏隊已經可以確定,砥平里一帶到處都是中國軍隊,他的地盤每小時都在縮小。 費里曼被視為韓戰名將之一,而他的名氣基本上來自砥平里之役。 事實上,在這次戰役開始前幾天,大批集結在防禦圈周圍的中國軍隊還讓費里曼畏懼。直到二月十二日,他清楚感覺到,自己的部隊已經被優勢的敵軍包圍,這很是糟糕。 但更糟的是,他團中的兩個營的被阻隔在原州以北,而且第十軍的其他部隊很可能無法守住原州城。 當時,有兩支增援部隊已經上路,其中的英國旅在途中遭到阻擊,損失慘重,無力衝破攔截。對費里曼來說,他的部隊態勢孤立,幾乎所有進入韓國的中國軍隊正虎視眈眈盯著他。

費里曼請求撤退,然而李奇微希望他能堅守陣地。 該地區的其他聯合國部隊正在撤離—- 唯有第二十三團還在堅守。 事實上他們是否還能撤退確實有點問題,因為中國人正在縮小包圍圈。 最新的情報是,唯一往南撤的公路已佈滿中國軍隊。 費里曼認為整個第二十三團很有可能被殲滅,因此他請求在十四日撤到十五哩以南的驪州。 撤退的請求已獲得師長允許,阿爾蒙德似乎也同意了。

現在最後的決定在李奇微,是很早就想打這一仗的人。

李奇微對來自砥平里的撤退請求無動於衷。 他向費里曼承諾,只要能守住砥平里,他一定會派援軍突入重圍解救第二十三團,必要時他可以派出整個第八集團軍做第二十三團的援兵。

身為一名老資格的空降兵,李奇微相信,只要構築好防禦工事,保持足夠的火力,那麼透過空軍為費里曼的部隊補充彈藥,提供其他補給,固守絕不成問題。 這是他期待已久的戰役;他希望把這次戰役作為制定未來戰役的基石。 按照李奇微的設想,是要利用美軍的強大火力,去對抗中國人的人海戰術,並以此來檢驗未來的戰術。

十三日下午,費里曼認為第二十三團已被四個師的中國軍隊包圍。 他對同僚說:「如果他們(中國軍隊)想得到這裡,就得和我們在這裡一決勝負。我們準備好了—- 只要守住現在的陣地,我們一樣能打好這一仗。」傍晚,費里曼召集所有指揮官開會:「撤退的事不會發生。我們守在這裡,戰鬥到底。他們攻擊會在晚上開始。」

他把第一營部署在西北角,由第三營守住東北角和東側。 法國營守住西側,第二營負責南側。這時費里曼可指揮的總兵力為5,400人。 情報顯示,中國軍隊總兵力有五個師,約30,000-40,000人。砥平里不僅是一場戰役,更是一場包圍戰。為費里曼的部隊補給彈藥和食品的唯一方式,就是以降落傘進行空投。***

最寒冷的冬天:韓戰真相解密 The Coldest War:America and the Korean War
作者: David Halberstam
譯者: 王祖寕、劉演龍
出版者:八旗文化部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593

說史141104最寒冷的冬天(四十五)砥平里解圍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11/04/%E8%AA%AA%E5%8F%B2141104%E6%9C%80%E5%AF%92%E5%86%B7%E7%9A%84%E5%86%AC%E5%A4%A9%EF%BC%88%E5%9B%9B%E5%8D%81%E4%BA%94%EF%BC%89%E7%A0%A5%E5%B9%B3%E9%87%8C%E8%A7%A3%E5%9C%8D/

說史141104

最寒冷的冬天(四十五)砥平里解圍

蕭律師執筆

 

一大清早,費里曼Paul Freeman就下達了臨走前的最後一道命令,派出部分預備隊去增援G連陣地。 即使不能把中國人趕下山,也要消耗他們的戰力。黎明來臨,中國人在美軍陣地前偷襲的機會變少了。 十五日中午,費里曼的同僚勸告他,他得遵從 阿爾蒙德Ned Almond的命令離開,否則事情會對他很不利。 不管命令對與錯,服從命令畢竟是軍人的天職。 費里曼的同僚還告訴他,柯羅姆貝茨Marcel Crombez已突破中國人最後一道防線,天黑前肯定會趕到砥平里。

 

第二營營長 愛德華茲中尉Jim Edwards還告訴費里曼,中國人被擊退了。但事實上,他的部隊仍在「麥吉山」鏖戰。 愛德華茲後來說,那是善意的謊言,否則費里曼可能會再度拒絕離開。 如此一來,阿爾蒙德多半會把他送上軍事法庭。聽了這些,費里曼才搭飛機往全州,到那裡的陸軍野戰醫院接受治療。 他在這裡見到了李奇微。 李奇微首先祝賀他,讚揚他的英勇表現,並授他一枚「優異服務十字勳章」。 他後來晉升為四星上將,但不知事否因阿爾蒙德,他再沒有回到韓國戰場。

 

中國人最後雖然攻克了「麥吉山」,但卻有八百多人被殲,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在天亮前的幾小時,中國人已攻陷美軍陣地,卻沒有得到最後的勝利。 美國人用無窮無盡的砲彈猛轟他們。 此時美國人又多了一種新武器,叫凝固汽油彈。飛機把它從天上扔下來,對中國部隊造成大殺傷力。

 

中國軍隊抵達制高點後未能充分利用這次突破。 他們在山頂幾度擊退美軍試圖奪回高地的反撲。 那天早上,他們要是做好準備的話,就能迎接一場更大的勝利。 他們可以把暴雨般的子彈傾瀉到山下的美國人頭頂。 原本可以拿下美國人性命的時刻,他們卻只待在「麥吉山」上。 他們在那裡有足夠的兵力,可以把東、西兩側的部隊調過來,卻沒有這樣做,沒有做好殲滅敵人的意識。 這反映出,中國軍隊的通訊能力嚴重不足,也可能是缺乏想像力的緣故。

 

戰事進行到這階段,中國人最大的弱點逐漸顯露。*** 美軍經由審訊戰俘發現,中國軍隊的指揮結構極為僵硬,命令自上而下傳達,基本上沒有彈性,下級軍官缺乏自主決策的空間。 這樣的結構可以造就出勇敢頑強、不屈不撓,高度負責的戰士。 然而一旦情況發生變化,中下級指揮官無權擅自決策,或請示上級調整戰術。 他們與美國陸軍的決策方式形成鮮明對比,美軍強調前線指揮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根據情勢變化及時作出調整。

 

美國人還發現,這個勇猛的新對手身上還隱含著其他的局限。 中國人可以非常積極地連續作戰兩天,但有限的彈藥、食物、醫藥補給乃至於體力,加上美國空軍的強大火力,肯定會影響到們的持久作戰能力。 每一場交戰,只要打到第三天,他們就耗盡一切,不管局面是否占上風,他們都會就此撤退。*** 砥平里和原州之役就說明一切,如果沒有這些局限,這兩場戰爭的結果可能完全不同。 李奇微不僅如他所願打了砥平里一戰,更重要的是,他從交戰中了解了中國人、掌握了對方的弱點。

 

柯羅姆貝茨的增援坦克縱隊接近戰場時的聲音很大,被圍困在砥平里的大多數人都聽到。 中國人最後還在絕望地阻擊坦克部隊。在砥平里以南約一哩處,在群山間有一個缺口,道路極為狹窄,兩側都是高地。中國人在高地用迫擊砲和火箭筒襲擊這支坦克縱隊。 前面四輛都被擊中。一枚火箭彈穿透了第四輛的裝甲,點燃了裡面的彈藥,坦克內幾名人員當場身死,駕駛員被嚴重燒傷。但他憑一股勇氣再次發動坦克,硬衝過了山口,為整個蹤隊的其他坦克開了路。

 

下午五時,柯羅姆貝茨終於趕到砥平里。 一進入防禦圈,三輛美國坦克便回頭向後面的中國人開火。 幾乎就在同時,空軍開始向砥平里周圍的山上投下凝固汽油彈。一瞬間,中國人放棄先前占領的陣地,四處奔逃。幾千名中國士兵湧入開闊地帶,形成一個自由射擊區。美國人的大砲、坦克砲和汽油彈像暴雨般傾瀉在他們的頭上。很快的,整個砥平里再度恢復平靜,槍砲聲消失了。站在砥平里周圍山上的美國人才看到,竟然有這麼多中國人圍困自己!

 

當天早上,柯羅姆貝茨問L連的戰士,有沒有人願意搭載他的坦克回去。 沒有一個人人答應。很多在突圍時被柯羅姆貝茨扔在後面的L連戰士,最後都是步行返回。整個L連損失慘重,損失三十二人,還有五十多人受傷。 柯羅姆貝茨在戰後的報告中,說只有十人陣亡,還說 特雷西Treacy違抗命令。這說法令人震驚,好像在申斥一名失蹤而且很可能身亡的軍官。 柯羅姆貝茨還向陸軍自薦頒給自己一枚「優異服務十字勳章」,但被第八集團軍參謀長 霍德斯拒絕:「一個讓步兵爬上坦克砲塔上的渾蛋,怎配得到勳章?」心有不甘的他後來當面向李奇微提出這項請求。儘管有點不情不願,李奇微還是給了他。

 

 

資料來源:

最寒冷的冬天:韓戰真相解密 The Coldest War:America and the Korean War

作者: David Halberstam

譯者:王祖寧、劉演龍

出版者:八旗文化部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4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