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輕井澤,這家台中地區知名的火鍋店,不可思議的低價高享受,創下年營業額兩億四千萬元的好成績。 一鍋一九八元的超人氣火鍋,如何拚出年營業額近億元的好成績? 撰文‧黃筱雯 接 近中午十二點,人潮開始聚集在台中文心路上一家店面門口,乍看之下,你會以為這是一家頂級SPA店,氣派的銅製大門旁,是一潭養著蓮花的水塘,深色木頭築 成的牆以細石相佐,細石堆上還畫上淺淺的紋路,充滿禪意;其實,這家店是台中超人氣火鍋店,賣的是一人要價僅一九八元的平價火鍋,卻能創造年營業額逼近一 億元的驚人數字,這裡是輕井澤鍋物。 走進輕井澤最深處的辦公室,三個大螢幕,連線五家分店,從廚房、櫃台、用餐區等,能隨時轉播店內每一個 角落。一位外表斯文的男子緊盯著螢幕,不敢有絲毫分心,突然間,男子拿起電話,迅速按了幾個號碼,等待接通的同時,雙眼仍注視螢幕,「煮湯底的鍋子滿出來 了,快去處理!」甫一接通,男子立刻下達指示,語畢立刻盯緊轉播分格,確定有人處理,從中午十二點到下午兩點的用餐時間,輕井澤負責人王振模一個人待在這 間辦公室,聚精會神,就怕一個小失誤,毀了他八年來的心血。 赴日取經 習得日本百年配方今年四十二歲,出身彰化鹿港小鎮的王振模,外表斯文靦腆,但談起一手打造的輕井澤鍋物,卻是聲聲宏亮、滔滔不絕。 一九九二年,二十三歲的王振模與大哥在員林經營立協冰凍食品,兩人四處尋找冷凍貨源,再分送至各客戶手上,一做就是十三年,現在仍是中部最大的冷凍食品供應商。 冷凍批發生意為王振模帶來第一桶金,但他始終想擁有自己的店。○三年,王振模決定啟動夢想,他透過住在日本的妹妹介紹,遠赴日本輕井澤,學習當地一家百年歷史火鍋店的獨家湯頭配方。 王 振模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樣,耐「磨」。前往日本學習的三個月,一開始師傅不願意教他,王振模不氣餒,他刷地板、掃廁所,做最吃力的工作,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 換得師傅的認同,最後終於獲得師傅點頭,允許他在一旁觀看調配過程,不懂日文的他,靠著妹妹翻譯,才終於習得這百年配方。 「既然要做,就要和別人不一樣!」這是王振模的想法,他找來設計師商量,整家店面的裝潢要跳脫傳統火鍋店的概念,仿造日本店面的設計,有枯木、石頭、水池。果然在○三年第一家彰化員林店一開幕,獨特的設計裝潢立刻造成大轟動,原本擔心沒有人潮的王振模也鬆了一口氣。 不 惜成本 口味、擺盤要求嚴特別的店面裝潢只是吸引人潮的第一步,輕井澤最大的賣點還是湯底與食材。輕井澤的湯頭不同於台灣傳統重口味,而是帶有昆布風味的清淡湯 頭,每天用豬大骨、雞骨、大量蔬果與日本進口昆布熬煮,最後加入日本空運來台的獨家配方,成為輕井澤口耳相傳的完美湯頭。為了將日本風味完整重現,王振模 不惜選用一片要價五百元的日本昆布,而一鍋基底湯頭,就要用掉一千元,「很貴沒錯,但是這樣味道才會好。」輕井澤五家店面都是用承租方式,沒有買斷,「因 為我寧願把錢花在更值得的食材上。」王振模說。 王振模對食材相當要求,不但要好吃,更要新鮮,輕井澤最為人稱道的,是他新鮮的菜盤,其中蔬 菜量是一般火鍋店的一倍以上,「輕井澤走的是健康養生路線,蔬菜是我們的一大重點。」為了提供最佳蔬菜,王振模發揮過去跑業務的本領,上山下海,四處尋找 心中最適合的「菜」選。例如高麗菜,顧及到季節不同,還供應不同產地的高麗菜,「但一定都是當季最好、最新鮮的。」夏天王振模選擇梨山高麗菜,冬天則是西 螺高麗菜,菜盤中二十一種品項,每一樣都有一段尋找的故事,而這些貨源都是王振模親自到菜田去找,為的就是壓低進貨價,「因為我們的量很大,一家店一天就 要用掉一百斤的高麗菜,假日甚至用掉兩百斤。」仔細看輕井澤的菜盤,還會發現一些別的地方沒有的食材,如黃色的山藥、紫色的洋蔥,王振模笑說,這是為了擺 盤配色好看特別選的,「當然味道也是最好的!」但他不因此滿足,一段時間王振模就調整菜盤內容與擺盤方式,甚至舉辦員工擺盤創意比賽,刺激員工動腦,激發 更完美的菜盤。 王振模個性追求完美,從廚房便可窺知一二。走進輕井澤廚房,每位員工頭頂帽子、口配口罩、手戴手套,廚房設有專門排水設備, 因此保有乾爽的環境。牆上到處貼滿A4紙,走近一看,上面寫滿了每個動線的SOP流程,盛裝菜盤的處理台上,甚至註明了每種食材的擺放位置,整齊、方便拿 取,每個菜盤都要秤重,以維持量的統一。另一頭處理肉品的位置,因為選用的是高級肉類,每次拿出來切片後,要立刻以一層布、一層塑膠袋的方法裹好冷藏,以 免變質。對這些流程,王振模的要求嚴格,「做得好是應該,做不好絕對不允許。」他說道。 晉用新秀 大手筆獎勵不手軟如此大手筆砸下成本,輕井澤火鍋價位卻是低得驚人。一般價位是一九八元,最高僅三八○元,甚至還有午間優惠一四八元,卻能夠創下單月單店 七百萬元的業績,平日翻桌率三次,假日甚至可達五次!王振模解釋,在訂價時,他只抓一○%利潤,薄利多銷,因為他發現火鍋的主力顧客,不是白領階級、上班 族,而是學生。 為配合學生消費族群,輕井澤的服務人員也全是年輕的七年級生,最大的不過二十九歲。王振模喜歡用年輕人,因為他認為服務業需 要的就是年輕活力,五家店面近兩百位員工,都是他一一面試進來的。「而且我喜歡完全沒經驗的,這樣才好帶。」王振模說,過去曾有王品的員工來應徵,最後不 習慣這裡的作法而離開。 為了要留住這些年輕員工,王振模毫不吝嗇,每家店的店長可以分到單店年獲利的五%分紅,副店長有三%,連一般員工也可分到○.三%。為的就是讓員工感受到自己被肯定,如此大手筆獎勵,讓員工受寵若驚! 年 僅二十三歲的呂凱倫,是輕井澤漢口店店長,也是五家分店中最年輕的店長,從高中開始,他就在輕井澤打工。呂凱倫說,被員工稱作大哥的王振模,從不要求店員 該如何點菜、如何接待客人,只告訴她們,把最好的東西給客人,「讓客人開心的進來,滿意的出去,這是他唯一的要求。」此外,王振模還另創新品牌「八錢」, 專走中高價位火鍋,這是未來他進軍北部的祕密武器。 當初為了實現夢想,王振模投入開店,放著早已打下基礎的冷凍批發生意,如今的他,每天過 著只睡五小時的生活,「我都等鐵門拉下我才走,這樣我才放心。」他說。卻也是這份專注與堅持,才讓輕井澤從員林一家小餐廳,迅速成長為台中人氣火鍋店,王 振模未來將以這股氣勢,北上進軍台北一級戰區,開闢另一片火鍋新天地。 輕井澤鍋物 負責人:王振模 主要商品:個人火鍋、壽喜燒 成績單: 台中文心旗艦店一年營收近1億元,198元的主力套餐占總業績逾9成 億元店祕訣 一、食材選擇實在,以不妥協的品質取勝。 二、利潤僅抓一○%,薄利多銷。 三、起用年輕員工,創造親切的用餐服務與環境。 |
http://www.21cbh.com/HTML/2011-3-15/2MMDAwMDIyNjY2MQ.html
那些正在紐約蘋果旗艦店外徹夜排隊搶購iPad2的職業黃牛們,或許已經開始在盤算日本地震可能帶來的影響了。
在蘋果長長的供應商名單中,日本是十分重要的一環,業內人士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警告道,這其中只要有任何一環受到地震影響,就有可能影響蘋果熱銷產品的出貨。
「台灣廠商這幾天都在緊急打電話給日本的供應商,看看貨源是不是受到影響。」台灣元大證券分析師張文慧告訴記者,現在情況還相當不明朗。
牽動蘋果供應鏈
蘋果對日本零部件的依賴程度一向很高。按照日本一家研究機構的說法,iPhone中從日本採購的零件佔到iPhone總成本的34%。
「我們這邊已經感覺不到餘震了。」位於日本京都的羅姆半導體的中國籍員工葛天依告訴記者,他所在的日本關西地區的電子產業集群在本次大地震中受影響不大,工廠基本都保持了正常生產。
關西地區正是日本電子工業最重要的聚集地,羅姆半導體也生產著iPhone的部分元器件,像羅姆一樣,蘋果在日本的供應商,多半集中在這一地區。包括東芝、村田製作所在內的蘋果日本供應商,都將主要產能放在這一地區。
11日大地震當天,日本全境都有震感。東芝位於日本三重縣四日市生產NAND Flash的主要廠房,曾經因為大地震的關係而一度關閉生產。不過,廠房設施並沒有因為這次地震導致嚴重影響,目前已經恢復生產。
這一消息立馬撥動了業界的敏感神經,根據最新的拆機報告,由東芝生產的NAND Flash閃存是iPad2和iPhone4的重要零組件。
從地圖上可以看到,東芝生產線所在的四日市離地震震源距離很遠。不過台灣地區拓璞產業研究所上海負責人李大衛表示,根據以往台灣地震的經驗,當時台積電的工廠距離地震震中很遠,依舊停工了幾天,這是因為半導體產線對精密度要求很高,工廠需要檢修機台是否因地震發生移位。
東芝在全球NAND Flash市場中的市場佔有率高達35%,與排名第一的三星旗鼓相當,因此東芝產能只要有一點損傷,對全球NAND Flash供給都是相當大的影響。
「目前情況依舊不明朗,很難判斷蘋果的供貨是否會受地震影響。」張文慧分析道,一個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上有著成百上千的零部件,只要其中有一個零件供不上貨,就可能導致iPhone和iPad出貨受影響。
蘋果對日本零部件的依賴程度一向很高。按照日本一家研究機構的說法,iPhone中從日本採購的零件佔到iPhone總成本的34%。
除了東芝產的NAND閃存,村田製作所的新版藍牙/WLAN模塊也是iPhone的重要部件,此外,AKM旭化成半導體、爾必達等日系廠商,都是蘋果的重要供應商,此外蘋果還從日本採購一部分液晶顯示屏,蘋果的被動元器件採購也有近7成來自日本。
「像高端音圈馬達這樣的零件,都是日本才有的。」張文慧舉例談到,這雖然是一個很小的零件,但是沒有它,iPhone的攝像頭就沒辦法工作。
「100個零件當中只要有一個受到影響,其它99個就沒用。」張文慧指出,日本的電子工業在總體上依舊領先於台灣地區和韓國,許多零件如果日本的產能受影響,不見得馬上就能轉移到其它地方。
蘋果或因禍得利
在日本地震後, NAND傳出一片漲聲,其它還沒來得及下單的平板電腦廠商,很可能拿不到足夠的閃存,或者被迫提高採購價格。
從記者走訪的蘋果供應商情況來看,蘋果對供應商的風險防範一直比較在意。例如iPhone使用的「透明玻璃投射式電容技術」,最先由台灣廠商宸鴻研發而成,但是蘋果要求宸鴻將這一技術教會其競爭對手勝華科技,由兩家廠商共同為蘋果供貨,以避免出現風險。
「我 們歷來習慣於與不同廠商達成某種協議,以確保供應充足和其他益處。例如,我們在2005年底與多家閃存供應商簽訂了一份總額達10億美元的協議,因為我們 預料到閃存會在我們整個產品線的作用日趨重要,對整個產業日趨重要。」蘋果主抓供應鏈的COO庫克在不久前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強調,蘋果歷來重視由不同供 應商供貨。
拓璞產業研究所上海負責人李大衛則表示,像蘋果這樣的大廠商,都會給一些關鍵零部件的生產留出一定的前置生產時間,例如像觸摸屏 這樣的部件,由勝華科技生產,再由勝華下單給華通來打板,這中間隔了好幾級供應商,因此這個前置生產時間至少要一個月。一般廠商也會準備至少一週的庫存。
因此李大衛分析道,如果本次日本地震導致的工廠停工時間不長,那麼基本不會影響iPhone和iPad這樣的產品供貨。
蘋果是三星和東芝NAND Flash閃存的最大採購客戶,從以往的經驗推測,在全球貨源緊張的情況下,三星和東芝通常會優先保障對蘋果這樣的大客戶的供貨,在此之前,蘋果已經和三星及東芝簽下NAND閃存供貨長約,鎖定了供貨價格。
業界普遍認為,蘋果的iPad將會佔到今年全球平板電腦至少七成的出貨量,而iPhone的發貨量也會創下新高,由於iPhone和iPad許多零件都是共用的,因此蘋果在許多零部件上都是全球第一大買家,會受到上游零件供應商的優先照顧。
一 位蘋果的供應商在接受台灣《電子時報》採訪時透露,由於蘋果有了iPad銷售經驗,對於上游供給商給予十分確切的備料數字,為讓組裝產線能夠順利加速出 貨,包含觸控面板、電池、處理器、NAND Flash記憶體都是產品一出廠,就直接拉貨到指定廠區進行組裝。因此蘋果應對本次地震準備要比其它廠商充分很多。
對於蘋果的競爭對手來 說,日本地震就並不是一個好消息了。在日本地震後,韓國廠商三星和海力士相繼停止NAND Flash閃存的報價,宣佈將觀望日本地震情況,長訂單不接,價格低的訂單不接。NAND傳出一片漲聲。其它還沒來得及下單的平板電腦廠商,很可能拿不到 足夠的閃存,或者被迫提高採購價格。
http://www.21cbh.com/HTML/2011-3-15/wNMDAwMDIyNjgwNw.html
「日本地震發生後,我們全面與日本供應商進行聯絡,他們的情況都已經瞭解。我們有約5成原材料從日本進口,但目前地震對我們的生產還沒 有什麼影響。後續2-3個月是否有影響,還有待觀察,這取決於日本的重建速度,尤其是日本的電力供應是否正常。」3月15日中午,正在上海參加「2011 上海國際信息化博覽會」的奇美電子南科分公司總經理王志超告訴本報記者。
台灣奇美電子公司是全球前三大面板廠之一,據王志超介紹,全球約四 分之一的液晶面板由奇美電子供應。去年,奇美電子向中國大陸提供了1500萬塊液晶面板,約佔大陸40%的份額,海信、創維、康佳等電視機廠都是奇美電子 的客戶。在此次上海國際信息化博覽會上,奇美電子展示了一系列從23.6吋至65吋的最新『全3D'液晶面板。
「我們這次推出的3D液 晶面板與普通液晶面板的價格非常接近,3D功能作為液晶電視的一個標準配置,將大大推動3D立體顯示普及化。」王志超說。他表示,奇美電子的目標是與大陸 家電廠商合作,共享全球市場。「當年,中國CRT(顯像管)電視機產量的一半銷往海外,現在我們的液晶電視也要做到一半外銷。」
但世事難 料,日本突發的大地震和隨後發生的核洩漏事件,不但令日本經濟遭受重創,也殃及了日本的半導體芯片、液晶面板等優勢IT產業。有消息稱,地震發生後,夏普 在界市的一座工廠自動停止運行。雖然王志超表示,目前奇美電子的生產並未受到日本地震的影響,而且奇美有一個月的庫存,但他也坦承,如果未來2-3個月日 本限制電力供應,奇美電子所需的原材料就會短缺,「大家都去搶,對我們的供應就會有影響」。
日本地震造成的液晶面板供應不確定因素是否會使液晶面板價格上漲?對此,王志超明確表示:不會。「我們與客戶是一種長期合作關係,在當前情況下,我們優先要滿足客戶的需求,而不是提價。」
|
||||||
傳媒不斷報導日本地震災難中的感 人事件,我被《經濟學人》的一個小故事徹底感動了。一個在東京工作的大學教授在地震後趕回家,原本一小時的車程變為二十五小時的等候,他把經歷寫在 Facebook上,廣為網民流傳。教授在火車上被困十六小時,他記錄在火車卡內目睹其他乘客的冷靜和友善,火車職員的盡忠職守和火車上廁所的整潔。他自 嘲地說:「假如你必須被困在火車十六小時,請選擇在日本。」 連日來外國人不停接觸到這些關於日本人的故事,在一片誠惶誠恐中,外國人對日 本人增添了一份尊重。日本人在危難中的冷靜和尊嚴,外國人坦言自己未必做得到。這份尊重對日本人來說,並不是理所當然。過去十幾年,日本人生活在自卑中, 在今次災難,外國人對日本人的讚許,對日本民族是一種喚醒,我認為會是日本重建過程中的強心針。日本核危機仍未解決,現在談重建或者言之過早,但我提早作 出預測:日本的重建會比想像中更快更強。 地震是不折不扣的災難,也是重生的里程碑。 村上春樹說過,1995年是日本戰後歷史 最重要的一年。這一年發生神戶大地震,摧毀了日本一個重要工業城市,更重要的是摧毀了一代日本人的自信心。日本經濟泡沫其實早在1990年爆破了,股市和 地產已崩潰,但不少日本人仍活在甜夢中未醒,不願相信日本經濟奇蹟是泡沫。很多時候,人是在災難確切的畫面中才醒覺過來;噢,真的發生了,要面對現實了。
1995年是日本近代史的分水嶺,這一年之後,日本人接受了高速經濟增長不是定律,日本企業不再戰無不勝,日本的一套文化不再是世人仿效對象。神戶倒塌的樓房清清楚楚告訴日本人,這些難以接受的事實是千真萬確。 轉 瞬間,日本由「迷失十年」變為「迷失廿年」,經濟強國變為自信心全失的二流國家,股市和樓市過去十多年持續低迷,企業競爭力逐漸下降,同一時間,南韓企業 急速冒起,中國更成為全球經濟的寵兒,日本變成昔日的名字。日本人面對的是失業、人口老化、基建落後。我認識的日本朋友,他們已失去批評政府的興趣,一年 換一個首相對他們的意義已不大,誰做首相又有什麼關係。這幾年從日本輸出的關鍵詞是「迷失東京」、「下流社會」、「電車男」等,日本繼續向下滑彷彿已成定 局。
誰會珍惜當你還擁有,日本有難,全球各行各業開始受震盪,大家都驚嘆,原來日本這麼重要。以我從事的電子業為例,感覺 上全球電子業的重心已移向台灣和中國,例如每提起蘋果iPhone和iPad,即時想起台灣企業鴻海和勝華,但原來日本企業仍緊緊握着全球電子業供應鏈的 命脈,日本企業陷入真空狀態,全球電子業面臨崩潰。不少客戶向我們發牢騷,問我們可否立即把日製零部件轉用內地產品?我儘量不正面回答,支吾以對,因為這 要求其實很天真,同一件零件,日本貨的價格比內地貨貴幾倍,我們當初仍然揀用日本貨,是有一個很有理由的原因,短期內話轉就轉,答案是沒可能。
我 有強烈的感覺,今次地震震醒了日本人,他們聽到外國人對他們的讚美,即時反應是受寵若驚,問自己:「我們真的有了不起的地方嗎?」日本人開始相信自己,重 新相信自己做得到,過往的悲情怎悲也悲不過這次的多重災難,他們也捱得過去的話,將來變得不再害怕。有尊嚴的堅忍,對日本人來說是自自然然的反應,他們會 發現原來這也是解決問題的重要質素之一。他們會反思過往的悲觀可能是過分了,災難來了,日本不只不死,還得到全球尊重。 災難發生了個多星 期,我發過兩個電郵給日本的供應商,一個是慰問,另一個鼓勵他們重拾自信心。我半句沒提及生意,我相信他們心裡比我們還要焦急,能做的他們已做了,未做的 是因為他們未能做,我從旁喧嘩的作用不大。2011年是日本轉勢的一年,我看好日本,不是小好,是大好。 蔡東豪 Tony Tsoi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
||||||
三月十一日下午二時四十六分,芮 氏地震規模九‧○地震爆發開來的那一瞬間,海嘯便開始以每小時八百公里,相當於噴射機的速度向海岸襲來。 日本氣象廳監測海嘯的第一道防線,是在兩分鐘內,根據地震震央位置與規模,推算出海嘯可能的登陸時間與高度,以發布海嘯警報。只不過,氣象廳第一時間估計 的地震規模為七‧九,而地震實際釋放的能量,卻是這個初估值的四十五倍。 海嘯監測的第二道防線,則是海嘯登陸時的實際測量。日本沿海遍布氣象廳的「檢潮所」,其中利用水壓測量海面高度的「大型海嘯觀測計」,足以抵擋十公尺大 浪,能將海嘯登陸的時間與高度即時傳回。 但日本氣象廳萬萬沒有想到,即便有了雙重的監測,但這次的海嘯規模,卻是遠遠超乎掌控之外。 不敵機器極限 海嘯檢測站全毀,未能傳送數據 「海嘯可能很早便上陸,」三月十二日的記者會上,地震海嘯監視課課長橫山博文語帶遺憾的表示,海嘯在地震發生後快速來襲,居民很可能來不及往高處逃難。 事實上,青森縣到福島縣之間,測量海嘯實際資料的十八間「檢潮所」幾乎全被海嘯沖毀,沒能即時傳送任何數據。這意味著,沒有客觀的測量能告訴人們,海嘯實 際在何時上岸。 海嘯雙重監測系統的失效,說明了一件事:即便如日本這樣防災意識高漲的國家,再多的事前推演,只消一次的「出乎預料」,人們便只能接受大自然無情的毀滅與 破壞。 而真正的恐慌仍在後頭。首相菅直人在十五日召開緊急記者會,宣布核電廠火災引發高濃度核能外洩。地震威力超越核電廠的負荷,福島縣第一核電廠的四座機爐在 四天內發生三次氣爆,連自衛隊也不知所措,「我們完全沒有know-how(訣竅)……是從沒有過的救災經驗。」種種跡象顯示此次災害的規模,完全超乎日 本的預期與掌控之外。 雖說,世上沒有「萬全」的準備,但日本人從錯誤經驗中徹底學習的精神,卻足以做為所有國家防災的典範。 記取阪神教訓 遲遲未向自衛隊求援,延緩救災 相較海嘯肆虐下東北地區的滿目瘡痍,受到五級強震波及的東京首都圈,處處聳立的摩天大廈彷彿無損,就財物損失、死傷人數而言,傷害幾乎顯得微不足道。 「若說世界上有個地方,準備好應付這樣的歷史性災難,那一定是日本。」任職於美國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CSIS),研究天然災害危機處理的資深顧問懷特 (Stacey White)如此表示。日本做為防災救難的模範生,憑恃的便是從過去的錯誤中徹底反省改進,可說是用慘痛的教訓換來的。 尤其,一九九五年的阪神大地震,為日本全國上了難以磨滅的一課。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回顧,相對於今日的沉著表現,當時日本政府反應是一片混亂,「內閣會議報告時指稱,京都發生了地震——而京都距離實際震央卻有五十英里。」政 府無法下定決心向自衛隊求援,災後救援行動更是反應遲鈍。 當時神戶區域散布著一九八一年之前興建,未達抗震標準的老建築,全毀、半毀的屋數超過二十萬棟。阪神高速道路坍塌的景象,更讓以建築技術自豪的日本工程師 抬不起頭來。 如今十多年過去,日本從阪神大地震的反省中走出來,一步步修正出近乎完美的地震因應程序。建築物必須能夠抵擋七級震度的地震,在反覆的宣導與演習下,就連 小學生也懂得在地震發生時暢通門戶、關閉瓦斯電源、不能乘坐電梯等基本知識,隨時儲備手電筒、飲水、口糧。 再造防災科技 速報系統,搶先三十秒示警 特別是日本民眾大難當前,仍表現出高度的冷靜與耐力,更是讓《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等國際媒體「向日本國民獻上最深的敬意。」 首當其衝的仙台市內,貨架上物資所剩無幾,人們仍舊安靜的依序排隊購物,或者花上幾個小時,靜靜等待公共電話打回家報平安。除了強調團體秩序,喜怒不形於 色的民族性之外,日本人災後沉著的反應其實是防災教育深耕多年的結果。 二○○七年十月啟用的「緊急地震速報」系統,則將日本的地震防災推向科技的最先端。雖然無法預測地震,卻可能趕在震波到達災區之前,透過電視、廣播、手機 簡訊,搶先三十秒送出警告。 面對災害,也許人定終究無法勝天,但是日本的例子說明了,世上雖沒有「萬全」的準備,但盡人事,卻是我們面對大自然,最應該學會的謙卑。 然而,大海嘯引發的核電廠危機,對日本而言,卻是一個全新挑戰。善於記取教訓的日本,能否在缺乏任何經驗法則下,化解前所未有的威脅?這不但是日本,更是 全世界需要共同解答的新課題。
2011-3-21 TCM
|
||||||
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後,台灣踴躍捐 輸,顯示台日深厚的關係。未來台日如何進行聯盟,授權或移轉更多關鍵技術到台灣,並進占全球更大市場,將是此次電子業將斷鏈危機化為轉機的新方向。 撰 文‧林宏文 日本大地震引發全球關注,尤其是日本掌握眾多關鍵零組件及材料,從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液晶電視等產品,都已感受到生產線中斷 的危機,這項新變數,將是觀察今年電子產業榮枯的關鍵因素。 斷鏈衝擊多大? 台灣下半年恐爆發缺貨潮 以 面板產業關鍵材料異方性導電膠(ACF)為例,由於主要業者日立化成及索尼化學的廠房位於災區,全面復工期仍未定。目前國內面板廠的ACF庫存只剩一至兩 個月,友達執行副總彭雙浪甚至預言,ACF供應吃緊,將促使面板漲價時間提早至第二季。 ACF是一種具備單向導電及膠合固定的化學材料,應 用在不適合以高溫鉛或錫焊接的製程,廣泛使用在軟板、LCD模組、觸控面板到驅動IC等電子線路的連接,由於技術難度高,長期掌握在日本業者手中。 資 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所長詹文男預估,日立與索尼兩大ACF廠商合計占全球九成市占,兩大廠目前均遭限水限電,索尼化學的多賀工廠亦遭水患,短期內恐怕難以 全面復工。 除了日商壟斷九成,南韓LG Micron與三星Cheil為主,合計市占率僅五%,同時僅供集團內部使用。至於台灣則有瑋鋒科技,是國內唯一有能力生產ACF的廠商。 類 似ACF這種關鍵材料及零組件,過去大家都很少聽聞,但在這次日本強震後,幾乎每個產業都發生類似斷鏈的情況,從印刷電路板產業中的關鍵材料BT樹脂及壓 延銅箔,面板產業需要的TAC膜,各種電子產品必備的高階被動元件、電池芯、光學元件,到關鍵IC如電子羅盤,半導體上游的曝光設備、玻璃基板、矽晶圓、 IC基板等。 在這些產品項目中,日本業者從占有全球四成到九成市占率不等,幾乎都是關鍵供應商的角色,也難怪日本大地震後,原本有人樂觀預 期會有轉單效應,但卻發現所有電子股都先跌一輪再說,顯示日商在全球電子業已具備無可替代的關鍵角色。 到底這個斷鏈危機,會對台灣產業造成 多大衝擊?產業情報研究所預估,由於今年第一季,電腦產業因為英特爾的Sandy Bridge瑕疵問題,導致消費者觀望,使得買氣遞延,因此目前廠商備料約為四到六周,第一季尚可撐過去。至於第二季本來就是傳統淡季,因此供給出現問 題,應該也不會產生非常大的缺口。 不過,下半年的旺季來臨,產業就有可能面臨較大的壓力,中小型廠商就會有較大的缺貨問題。雖然預期下半年 才會產生,但大廠仍積極提前預做準備,因為使用替代產品可能導致良率降低,甚至影響產品表現及品質。 台灣如何應變? ﹁台日聯 盟﹂及﹁聯日抗韓﹂此外,拓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楊勝帆也指出,今年至今全球3C電子的需求不如預期,也沖淡斷鏈可能帶來的危機。他說,儘管最近有蘋果 iPad2造成搶購風潮,但其他平板電腦就遜色很多,至於中國前兩個月的電視銷售只成長九%,比預期的兩成要差很多,加上歐洲也不好,如今日本市場又受到 衝擊,﹁今年電子業景氣,可能要延後到第三季及第四季才能好轉了。﹂詹文男說,在這次斷鏈危機中,業者都積極爭取料源,有的甚至用現金下單,由於大廠擁有 較佳的談判籌碼,預料小廠受到的衝擊會比大廠高很多。此外,產業情報所也建議政府及民間應該積極透過聯盟方式,與日商交涉,若日本短期內無法解決限電的問 題,應積極爭取日商技術授權到台灣生產。 詹文男也說,從這次危機可以看出,台灣與日本的資通訊產業是﹁合作多於競爭﹂,因為在許多關鍵零組 件上,台灣倚賴日本的比率極高,也凸顯台灣產業脆弱的一面。因為當日本這條供應鏈發生危機時,許多關鍵零組件訂單有可能轉向南韓,讓台灣廠商面臨更嚴峻的 競爭威脅。 的確,日本不像美國是全球金融中心,一向以產業立國,過去對於技術授權的策略是採取﹁雁行理論﹂,將利潤最高的關鍵技術留在日 本,利潤次之的技術就轉移到南韓與台灣,至於最後組裝及成熟的工作則移至中國或東協等國家。 如今,日本依舊掌握最關鍵的技術,但近幾年南韓 地位提升,不論是品牌的經營或產業上下游的垂直整合,都已逐漸逼近日本,演變成台灣在後面追趕,並與日本進行結盟,以對抗共同敵人南韓。 過 去一年在台灣最積極布局的日商,非日本第二大商社三井物產莫屬。三井先是入股冠捷兩成股權,接著又宣布投資璨圓一五%股權,由於兩個案子規模都不小,總投 資額近一三○億元新台幣,也讓三井成為最積極在台灣產業界尋找策略夥伴的日商。 三井物產台灣董事長澤田真治郎表示,三井從一八九六年就已來 台灣,至今超過一百年,台灣的產業強項在電子產業,如今延伸到綠能產業,這與三井的發展方向吻合,加上兩岸ECFA(兩岸經濟協議)從今年起生效,對於未 來進入中國市場有很大的加分效果,也促成三井與台灣企業的聯盟關係。 我方優勢何在? 管理力強可與日技術互補 三 井投資冠捷與璨圓的緣由,前者是因早在十餘年前,雙方就有生意往來,加上經營理念接近,投資案很順利就談成。至於璨圓的發光二極體(LED)業務,正好是 三井想要切入的新產業,加上璨圓也有資金需求,並計畫進軍中國場,讓雙方合作談判進展非常迅速。 澤田真治郎說,台灣和日本企業是很好的合作 夥伴,日本有研發與技術,台灣則擁有生產管理能力,以及快速靈活的應變能力,彼此互補關係很強,加上雙方文化也很容易理解,這是三井加速投資台灣的原因。 眾 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黃日燦說,他很早就主張台灣除了與中國結盟,也就是China加上Taiwan,成為所謂的Chiwan之外,台灣更應積極與日 本結盟,Japan加上Taiwan,也就是Jawan。過去Jawan的結盟在食品、通路及汽車等都很成功,例如康師傅、統一、旺旺、裕隆等,未來這個 成功模式會繼續發揚光大。 黃日燦說,台灣過去與美、日及中國有深厚的歷史關係,台灣人相對於中國人,可以說是﹁最了解老外的老中﹂,但相對 於美、日等國家,台灣人又是﹁最了解老中的老外﹂,此刻日本面臨限電及輻射等威脅,台灣若能與日商進行更深度的結盟,或許可以因禍得福,化危機為轉機。 日 本大地震後,台灣企業與民間踴躍捐輸,也顯示台灣與日本的關係,明顯與南韓及中國有差異。這次的大地震,不僅震出日本企業的高度競爭力,也震出日、韓、 台、中四地的競爭力高下,台灣電子業發展三十餘年,雖然產業日益壯大,但仍有不少瓶頸需要再突破,斷鏈危機是否可以化為轉機,如何利用與日商的合作契機, 將考驗所有經營者的智慧與決心。 日本面板相關產業受創概況▼ACF ▲擴散膜 ◎玻璃 全面停工 NEC 秋田 ▼ Sony Chemical多賀城工場,なかだ工場,豊里工場▼ Sony Chemical鹿沼工場▼日立化成工業株式會社(2工場) ◎旭硝子鹿島工場 局部受損 東北 Pioneer米澤工廠Toshiba Mobile Display 石川 TMD 深谷工廠 Panasonic LCD茂原 (G6, 82k/M) ◎旭硝子千葉工場 雙葉電子工業 ◎旭硝子京浜工場(橫濱) ▲ 旭化成 Sony Mobile Display 愛知資料來源: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日強震重創關鍵材料供應,台灣業者遭殃關鍵技術與材料(所屬產業) 供應商微曝光設備(面板) Nikon、Canon 壓延銅箔(印刷電路板) JX日鑛異方性導電膠ACF(面板) 日立化成、SCID BT樹脂(印刷電路板,IC載板) 三菱瓦斯、日立化成矽晶圓(半導體) 信越、 SUMCO 積層陶瓷電容器MLCC(手機) 村田製作所黃光、蝕刻設備(半導體) 東京電子(TEL)NAND Flash(半導體) 東芝中小尺寸面板(面板) Hitachi Display、NEC、TMD、Epson 鋰電池負極材料(筆電) 日立化成資料來源: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工業技術研究院、拓墣產業研究所 製表:翁書婷 |
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com/2011/03/blog-post_31.html
日本首富地震後在北京講嘢之二:
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com/2011/03/blog-post_30.html
我是柳井正,非常高興和大家見面,這次賑災也是日本有史以來最大的規模,給日本東北部地區人們帶來非常慘痛的損失,我們也作為一個企業,做出了積極的對 應,同時我非常感謝,中國人民在關鍵時刻,對我們日本人民伸出了友好相助的手,同時我也很自豪的跟大家講,我的合作夥伴也非常踴躍的捐出了大量的物資和金 錢,我們會迅速通過紅十字會,及時送到就在地區。
地震後,如何經營Uniqlo?
關於公司經營,我們正在證明,無論是多麼不利的條件,只要心存智慧,就一定能增長,比如美國高增長性企業,在短時間之內,從零發展,到幾萬億日元的營業 額,同時在日本,在日本以外的地區也能夠實現,為了持續實現高收益,必須要具備能力和幹勁的人,建立被所有人認可的公司,我認為好公司就是要具備有良好的 思想準備,並且真正實幹的公司,休閒是世界共通的服飾,我正在實現能夠堅持世界共通的原理原則。
在過去,日本製造產業是世界最大的纖維產品的出口國,此後隨著日本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便由日本轉向韓國,台灣,中國的香港與中國的大陸,接下來我們在中國大陸的生產量非常大,同時我們也在其他的東南亞地區,柬埔寨,孟加拉等也有發展。
特別是在產業變遷過程中,我們公司的發展是得益於香港企業的合作,那麼在中國改革開放政策以後,特別香港企業,特別是在90年代初期,香港企業也大陸地 區,特別在廣東地區建廠,發展企業,在變遷當中,日本是當時唯一的沒有出口配額的大市場,回想當年,大家都不會想到有今天的中國,當時大家對中國將來的預 想都不太樂觀,但是由於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以及所有中國人民的努力,使中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經濟大國,這只用了14年時間。隨 著國有企業私有化,誕生了很多民營企業,鄉鎮企業,在這些企業當中孕育了很多優秀的經營者,特別是青島金髮集團,還有浙江寧波的沈州集團,隨著日本企業和 中國企業不斷的合作,也產生了像松崗這樣的企業,將日本的技術人員及具備工廠長經驗的人員派赴至中國的工廠,對工廠進行日常的運營指導和技術指導,大幅度 的提升了中國工廠的品質水準。
Uniqlo也在中國展開了零售業,在2002年上海1號店順利開張,在去年,在上海南京西路,開展了亞洲首家全球旗艦店在上海開張,我們未來目標是在 2020年,在中國創造營業額達1萬億日元的企業,我們希望西裝品牌能夠成為中國人民喜愛的企業,接下來我再談一談有關Fast Retailing集團以及Uniqlo優衣庫品牌的現狀過去以及將來。(未完待續)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413/2282709.shtml
日本地震後,無錫勞動保障監察部門即抽調人員對無錫新區59家規模以上日資企業進行走訪,瞭解目前企業運營和勞動用工狀況。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 無錫市人保局處獲悉,位於無錫新區的夏普、索尼電子公司等15家企業因在日總部或工廠受地震影響,後期可能會不同程度出現原材料供應不足、生產減產的情 況,具體影響正在評估中。
據日本媒體4月9日報導,日本最大的液晶顯示器(LCD)廠商夏普,因地震及海嘯導致原材料短缺,計劃將其最大的兩 家LCD工廠停產至5月。夏普駐東京發言人中山(MiyukiNakayama)昨日表示,在大阪府堺市和三重縣龜山市的兩家工廠本月停產,因為缺少生產 所需的燃氣,最早將在5月6日恢復生產。
報導稱,由於震後缺少原材料,包括燃氣,夏普將調配至優先滿足小尺寸LCD工廠的生產需求,因為這類產品目前的市場需求更大。中山稱,夏普擁有充足的電視庫存,可以滿足大約一個月的供應。但對兩家工廠的具體停產時間和夏普具體有多少電視面板庫存並未做說明。
對無錫新區的日資企業而言,無錫市人保局還表示,富士通天電子(無錫)有限公司有部分停工。其他企業的生產經營未受影響,尚未出現非正常減員現象。
對此,富士通天電子(無錫)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公司目前還沒有停工的計劃,地震對公司產生的影響主要是減產。」
據瞭解,該公司是富士通集團間接投資的中日合資企業,業務範圍是汽車導航儀等車載電子設備的製造、加工和銷售。
「以前公司是白天晚上都生產,由於原材料供應不足,現在改為白天生產,晚上不生產。」上述人士表示,「生產中所需要的部分配件要從日本運來,因此這部分產品的生產情況受到影響,但從中國國內購買的部分配件沒有受到影響。」
富士通集團官方網站顯示,由於富士通集團位於日本宮城縣和福島縣的主要公司的建築和生產設備,包括工廠和辦公室排水管損壞,影響了公司業務運作。此外,震後導致的停電也影響了富士通集團在日本關東地區的公司業務。
無錫市人保局表示,在無錫新區的日資企業,雖有部分公司因總部或關聯企業位於日本東北地區,而受較大衝擊導致停產或減產,會對無錫企業的原材料供應及對日銷售帶來一定影響,但從目前的整體情況看,新區日資企業的生產經營及勞動用工狀況相對平穩。
|
||||||
天真許問左丁 山:「日本呢次點樣自救?」左丁山唔係日本專家,為之考起。日本遇上空前天災人禍,人民鎮定如常,關西處變不驚,基本上展現咗日本人守紀律、有禮有節嘅一 面,令人敬佩。但與此同時,東京電力之福島核電廠發生大事故,輻射外洩,日本政府與東電至今似乎束手無策,拖延時日,禍延全球,又令人懷疑日本大公司之危 機管理能力以及佢地嘅核電應急,毫無章法。 日本式管理一貫注重並引以為傲嘅,就係注重公司榮譽、紀律、忠心、終身僱用。工人及僱員就因為有 終身僱用制而對公司效忠,絕不搵工跳槽,好處係公司上下人員經驗豐富,合作慣熟,有西方公司無法子追得上嘅團隊精神。在經濟起飛、成長、興旺階段,日本公 司憑呢套方法,打敗無數西方公司,在消費電子及汽車業方面,稱霸全球。 但日本自己製造嘅地產股市泡泡在八九年末爆破之後,日本就走入一個下 旋循環,二十一年來無法恢復,究其原因,世界經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走入互聯網、微型電腦世紀後,日本嗰一套優點變成了大缺點,終身僱用制必須尊重資深 (seniority),講究論資排輩,變相排斥新人與新思維。管理層不斷老化,難以追上潮流,享有盛名嘅新力突然面對MP3(之後更勁嘅iPod)嘅挑 戰,一事無成,Walkman就此成為歷史。在手機市場、電腦市場方面,日本閉關自守,國際上遠遠落後於美國南韓。新力被迫用英國人做CEO,終身僱用制 開始成為公司負擔不起的奢侈,大量衞星公司解體,只有東京電力呢類公司因國內收入穩定,先至能夠沿用舊制。呢,現在日本傳媒批評東電20名董事加埋超過 1200歲,高層管理老朽,正是終身僱用產生嘅產物,在日本公司,唔夠五十五歲有乜資格進入董事局呀!肥仔K向左丁山慨嘆,呢次天災人禍同時間揭露了日本 最優秀與最敗壞嘅一面,日後假如日本式管理仍然唔能夠大改革,前途不許樂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