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不靠賣車賺錢 4S店亟待轉變盈利模式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8/1046874.html

管市場形勢遠低於預期,超過七成的廠商沒有完成半年度銷量目標,但這絲毫沒有阻擋汽車廠商完成年初銷量目標的決心,為完成銷量,車市價格戰硝煙四起。這對一向以汽車銷售利潤作為主要盈利模式的汽車經銷商來講,帶來了巨大的生存壓力。

不靠賣車賺錢

相對去年下半年無車可賣,今年大部分經銷商的倉庫裡都壓滿了庫存。庫存大幅增加,除了市場銷售情況不佳,與汽車企業為衝下半年銷量任務不無關係。儘管多數汽車企業對今年車市轉冷有一定準備,但對市場的預估仍過高。

據瞭解,自主品牌的庫存積壓較大,庫銷比(庫存與單月銷量比)普遍達到3:1,有的甚至接近4:1,一些經銷商面臨無處停車的尷尬,不得不四處租借停車的地方。

為了完成廠商制定的年度目標順利拿到返利、加快資金周轉,經銷商展開多種多樣的促銷形式銷售車輛。《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走進滬上一家東風本田4S 店,當問及東風本田中高級轎車思鉑睿的價格時,銷售顧問有些急不可耐地問記者:「你要是誠心要,我給你優惠2.3萬現金,如果你上上海牌照,還可以再幫你 優惠上千元。」滬上一家廣本4S店銷售顧問告訴記者:「現在的市場,已經沒有不優惠的車型了,即使有優惠,現在店裡客流量也比去年少了好多。」。

據瞭解,在4S店的利潤中,銷售一度佔到70%~80%,現在逐漸萎縮至8%以內。隨著單車利潤的下降,經銷商的盈利模式也開始轉變,不再依賴銷售 環節賺錢,而是通過裝潢銷售配件、上牌服務、二手車置換以及金融保險等售後業務來提升利潤。「我們現在銷售部分毛利率在4個點左右,售後部分的毛利率在 43%左右。」滬上一家寶馬4S店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汽車保有量的迅速增加,4S店客戶的保有量也迅速增加,售後服務必將成為4S店盈利的重點。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認為,即使是經銷商集團也要面臨轉型,今年的中國汽車市場將不會出現前兩年的爆髮式增長,經銷商集團的轉型已經刻不容緩。服務在未來是經銷商集團業務的重點,如何拉長服務鏈,讓銷售收入的比例適度減少是今後經銷商集團需要解決的問題。

經銷商「集團化」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佈的「2010年中國汽車流通企業百強排行榜」,經銷商集團化的優勢明顯。根據國家工商局提供的數據,2010年,全國汽車流 通行業銷售企業約60000家,經銷商百強上榜企業所包含的經銷商數量為3000家,佔行業銷售企業的5%,銷售汽車381.67萬輛,佔全國總銷量的 21.13%。這些百強上榜企業汽車主營業務收入為 6425.61億元,銷售整車 381.67萬輛。其中,百強前10名經銷商集團實現汽車主營業務收入2813.7億元,銷售整車158.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1.55%和 56.89%,遠高於汽車市場32%的增長速度。

汽車分析師認為,汽車貿易屬於資金密集型行業,行業資產負債率多數達到80%。一旦車市不好,庫存加大就有可能遭遇資金鏈斷裂,不過擁有多品牌的經銷商集團,抵禦風險的能力就會比較強。車市陷入低谷時,經銷商集團經營模式在資金、場地、成本控制等各方面都更具優勢。

不僅經銷商「集團化」是大勢所趨,金融資本的介入速度加快,經銷商集團上市也將成為一種趨勢。正如亞夏汽車招股說明書顯示:「作為民營企業,公司較 多地採用資產抵押和質押的方式取得銀行借款……一旦發生資金周轉困難,不能按期償還銀行借款,銀行將可能對公司資產採取強制措施,從而影響公司的正常經 營。」

為了增加融資渠道,不依賴銀行信貸,更快地實現集團擴張,中升、正通已經在香港上市,龐大已經在A股上市,亞夏汽車也將成為第二家在A股上市的經銷商集團。來自上海的經銷商集團永達汽車和開隆汽車正在醞釀上市。

不過,國內的汽車經銷商集團更多是以量取勝,通過擴張來形成在某個地區的壟斷和資源共享,還沒從單一汽車銷售拓展到汽車金融、保險代理、信貸申請等 多元化的有效經營。根據對百強上榜企業的統計,整車銷售仍是經銷商集團的主營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2010年百強上榜企業的汽車主營業務收入為 6425.61億元,其中整車銷售5605.96億元,佔總汽車主營業務收入的87.24%,而國外一些經銷商集團,整車銷售收入已經不再是主營業務收入 的主要來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33

賀鳴珩不靠富爸爸庇蔭 自力開創一片天 十八年磨一劍 台灣期貨教父稱霸傳奇

2012-01-16  TWM




專注做一件事有多難?有人寧捨家族光環,花了整整十八年時間,從無到有,由小而大,成為今日台灣的期貨教父,十八年磨一劍,只為建構一個健康的產業環境, 他是賀鳴珩。

撰文‧劉俞青

星期天早上十點多,新北市烏來山區的加九寮步道上,一個熟悉的身影在步道上疾步而上,定睛一看,正是寶來曼氏期貨董事長賀鳴珩。

賀鳴珩走這條步道已經有好幾年了,他喜歡這裡原因是,上、下山可以走不同的路,就如同他的「期貨人生」一樣,他自行開疆闢土,走出一條全新的路。

今年四月之後,元大證與寶來證正式合併,如果沒有意外,賀鳴珩將出任合併後、也是國內最大期貨公司董事長。但回首十八年的期貨生涯,就如同上山、下山走不 同的路一樣,賀鳴珩不僅開創新局,自己也幾乎成了台灣期貨業的代名詞。

同業提起賀鳴珩,佩服勝過較勁,「在地下期貨橫行的年代,老賀是在台灣《期交法》還沒有上路之前,就開始奉公守法進行交易的第一人。」一位金融業資歷超過 二十年的資深人士表示。

訂下規矩 讓所有程序透明化賀鳴珩的人生,幾乎就是台灣期貨發展史。十八年前,他與外商合資成立羅盛豐期貨,同時也引進了外商的電腦下單系統,當時的羅盛豐只是一家 小期貨商,和同期的大華期貨、泛亞期貨相比,羅盛豐的規模大概只有其三分之一而已。

但賀鳴珩深知,在市場還沒有建立起來之前,規模大小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規矩」。尤其在當時地下期貨橫行的那些陋習,例如下空單、捲款潛逃等違規情事頻 傳,但這些絕對不是產業發展的長久之計,更讓期貨市場一開始在台灣萌芽就留下壞印象。因此賀鳴珩從羅盛豐期貨開始做起,把許多舊規制度化、體制化,從下單 到回報都採電腦系統撮合,讓所有程序都更透明清楚。

有趣的是,一開始,羅盛豐期貨就在如今台北市復興北路上大同大樓上的小角落開張做生意,這棟大樓後來也是元大證券馬家的「起家厝」,元大證券就從這裡開 始,一路壯大,成為如今全台灣最大的證券商。而賀鳴珩也曾打趣,說四月合併之後,自己繞了一圈,「竟然又回到這棟大樓裡來。」「聰明、冷靜」是同業形容賀 鳴珩最鮮明的特質,他深知每一個不同的時期,需要的各種「養分加持」。

一開始,他懂得運用外國期貨商成熟的制度,來幫助自己站穩第一步,也樹立起與同業的差異。因此繼與外商合資成立羅盛豐期貨之後,二○○○年底他又進行一次 合併,這次的合作對象,是全球最大的期貨商集團瑞富集團,合併後瑞富雖然持股過半,但仍由賀鳴珩出任董事長。

促成元大、寶來合併 當上龍頭二○○○年之後,他轉而開始追求規模成長,因此合作對象改為與國內業者合併。他在○三年宣布以小併大,與寶來期貨合併,成為「寶來瑞富」期貨,後 來又與英國曼氏集團合作,成為「寶來曼氏」期貨;囿於期貨的專業與股權實力,他仍然繼續擔任合併後的董事長;然而此時,寶來曼氏早已脫胎換骨,躍為台灣前 二大的期貨商(與元大期貨互為一、二)。

聰明如他,知道一家企業有了專業與規模,下一步,就是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七年,他排除萬難,逐一排解櫃買中心的種種疑慮,終於將寶來曼氏成功推上櫃, 成為台灣第一家上櫃的期貨商,這一著好棋,不僅讓寶來曼氏成為台灣期貨業第一把交椅,也從此奠定自己在期貨業的教父地位。

那一年,賀鳴珩四十六歲,此時外界幾乎已經要忘記,他原是出身廣豐紡織集團的世家公子,他沒靠父蔭,胼手胝足自行開創出的天地,果實甜美。

如今,他再一次跳躍,促成元大與寶來兩大券商合併,他自己也憑藉實力,成為國內最大期貨商董事長,但他不談過去輝煌,永遠只談眼前腳下。打開資料,他暢談 旗下唯一一檔期信基金「寶富多元策略期信基金」,因為能夠多空布局,因此績效亮眼,而在國外,期信基金常是空頭市場下的熱賣商品。他逐一仔細介紹商品性 質,對其中所布局的每一種商品市場的走勢看法,事必躬親的專注態度,也許就是今日成績的最佳答案。

賀鳴珩對台灣期貨業一路成長的貢獻無須多述,而他清晰冷靜的腦袋,一步一腳印,十八年磨一劍的專注與執著,或許正是所有成功者的共同特質。

兩岸期貨系統 溝通無障礙台灣金融業有哪一套系統可以和中國金融業完全銜接?答案是,只有期貨。

事實上,日前才有台灣的期貨業者和中國業者連手,共同舉辦兩岸期貨的實戰交易,中國的期貨商把台灣期貨這一套系統直接搬過去,兩邊溝通完全無障礙。

但期貨業行,可不代表所有金融業都可照辦。根據台灣期貨業者私下透露,雖然同樣名為「即時下單系統」,但股票與期貨的「實質撮合能力」卻差很多。台灣券商 的現貨股票撮合時間,雖然也號稱即時,但實際上每一筆撮合,從下單、撮合、風控到回報,卻要長達十幾秒鐘,業者打趣說,「這系統大概和阿里山的小火車一樣 古老」,而期貨卻是名副其實的「即時撮合」,只要百分之一秒。

也因此,在還沒有開放期貨赴對岸參股投資之前,業者說,如果可以開放「台灣期貨商轉投資的資訊公司」赴對岸投資,倒也是另一種拐彎賺錢的方式。只是問題卡 在,台灣金管會還沒有開放期貨商可以轉投資資訊公司,也讓這條「金流」目前還未能正式開通。

賀鳴珩

出生:1961年

現職:寶來曼氏期貨董事長

經歷:羅盛豐期貨總經理

瑞富羅盛豐期貨董事長

寶來瑞富期貨董事長

期貨交易所董事

學歷:政大銀行系、西雅圖華盛頓大學MBA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95

炒股不靠信念 在市場提款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2/02/blog-post_14.html

社保基金減持工行,但內銀股表現平穩。穆迪聲稱可能會降英國主權評級,並調降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的主權評級,但日本、南韓、台灣、新加坡股市均表現平穩,滙豐控股只是微跌。如我一直所言,降級已再不能影響市場表現。

今天是情人節,我上午貪睡,下午去了玩樂,沒有任何操作;我也謹祝各位有情人,甜蜜快樂。我的倉位今日表現較差,但觀圖而言,所持股票的技術走勢均未受破壞,暫時持有適度現金靜觀其變。組合今天回報下跌1.6%。

本地電訊商回復無限上網計劃,和電香港以及數碼通巨量大跌,上升趨勢遭嚴重破壞。

股票炒賣,很多人美其名為「投資」,以減弱其賭博之感覺。然而儘管是投資實業,在商言商,都是輸錢容易賺錢難。故買賣股票,應深知這必然是冒險行為,宜抱 審慎嚴肅態度,理性分析現實,加強贏利,避免損失。以虛妄信念來投資,不如過大海賭番鋪。要儲蓄,股票市場並非適當場所,麻煩過主去銀行開儲蓄戶口,或者 在家裝個隱固的安全夾萬。在這個地產霸權當道,通脹高過天的地方,若有市井之民能夠沒頭沒腦,單靠儲蓄致富,實屬稀有奇聞。

今天明顯不是漢唐盛世,世界依然紛亂,經濟環境波濤起伏,中國仍然由暴政統治,上至趙連海,下至小悅悅,荒唐不平事天天都有,多多都有。香港本地也衝突頻 生,蝗蟲橫行,政治不修。信念和妄想只是一線之差,若然世道盛極,為何賺錢艱難,生活質素難以寸進?與其安於怠墮,自甘愚昧,任人宰割,何不勉力自強,修 好自己身段,獨立自主,於亂世中遊刃有餘,退可自保,進能立業。在市場中,驕傲愚者被生劏,謙卑智者去提款,乃千古不變之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53

京東玩起網頁遊戲尋錢途:不靠零售賺錢

http://www.21cbh.com/HTML/2012-9-13/yMNDE5XzUyMTQyMA.html

醉翁之意不在酒,京東或許並沒有把 「法寶」押在燒錢的零售業務上。

昨日,京東商城官方表示,京東近期將上線網頁遊戲聯合運營平台,並於本月20日內測。該遊戲平台由京東開放平台業務部門負責,首期將先推4~6款遊戲。

京東方面並未就更多細節表態。不過,京東一名內部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京東網頁遊戲平台從今年4月開始籌辦,遊戲並非由京東方面開發,而由第三方提供,京東更多是扮演遊戲運維角色。

此外,用戶對網頁遊戲的支付環節也將在京東網頁遊戲平台上產生。

據一名京東內部權威人士透露,京東正打算通過收購來佈局自有的支付體系。

期待流量變現

與實體零售不同,網頁遊戲等虛擬類產品有很好的預付費,這將在賬期上,對京東這樣的B2C電商帶來較大幫助。

京東方面曾表示,京東有70%的交易來自貨到付款。但貨到付款模式所帶來的退換貨率較高,而退換貨率將造成配送、庫存的壓力,從而增加了成本。

有觀點認為,京東方面曾以「貨到付款」的方式作為對淘寶「預付費」模式的破壞式創新,從而吸引大量用戶,但目前也意識到了「貨到付款」比例過高的風險。而網頁遊戲等黏性較強的虛擬產品,其預付費模式將能改善京東用戶的付費習慣,從而調整京東的付費結構。

除改善付費結構外,京東上線網頁遊戲平台也是一次很好的流量變現。

IT時評人張書樂認為,電商與網頁遊戲是互聯網兩種最主流的變現方式。網頁遊戲與客戶端類遊戲不同,更偏向媒體屬性,對流量依賴更大。可參照的是,小遊戲網站4399的發展策略一直以流量打法為主。

網易有道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京東商城佔據國內42.1%的流量份額,位列國內獨立B2C首位。此外據京東官方披露,截至今年4月,京東註冊用戶已超4000萬。

「不靠零售賺錢」

涉足遊戲聯運平台可謂是京東商城對營收模式的一次探路。

資料顯示,京東商城2011年毛利率為5.5%,淨虧損約5%,單年虧損超過10億,累計虧損過20億。

較低的毛利率以及大舉擴張的策略,使得京東很難在零售業務上實現盈利。而如果要持續生存下去,京東不得不在現金流以及其他營收業務方面尋找突破口。

事實上,即使是全球B2C電商的旗艦——亞馬遜,也存在難以在零售業務上賺錢的怪圈。財報顯示,亞馬遜2012年第二季度整體淨利率僅為0.05%,較大的利潤則主要來自零售之外的虛擬產品和云計算業務。

這或許給了京東啟示。京東商城CEO劉強東也於近日對本報記者表示,全球的零售業態都很難賺錢,京東也並沒有想在零售上賺錢。而京東的未來營收模型是,以毛利率較低的零售業務為平台基礎,吸引買方和賣方的流量,再在這個流量池中延展其他增值業務,以此提升變現能力。

在這種邏輯下,京東商城已上線個人云存儲業務,並計劃推出網頁遊戲平台。

艾媒CEO張毅認為,個人云存儲業務以及網頁遊戲,均有助於流量的沉澱,都將為京東的流量池帶來黏性。而從騰訊、360的模式來看,擁有龐大、穩定的用戶群,是開展增值模式的基礎。

附表6月B2C市場流量排名

資料來源:網易有道網

流量排名 B2C 升降 6月B2C

商城名稱 情況 市場流量

佔比

1 京東商城 ↑ 42.1%

2 天貓 ↓ 27.4%

3 亞馬遜 → 5.6%

4 噹噹 → 4.7%

5 凡客誠品(微博) → 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458

被吹大的微信營銷不靠譜

http://xueyuan.cyzone.cn/yingxiao-cehua/232635.html

自微信推出公共賬號平台以來,各路機構都紛紛入駐,爭相開通自己的官方公眾賬號,並進行自發的宣傳,以吸引用戶關注,大有搶佔微信制高點的意思。這陣仗,跟微博營銷剛興起時很像,那麼,現在做微信營銷靠譜嗎?

目前來看,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微信營銷方式有以下幾種:查看附近的人,漂流瓶,掃一掃、開放平台+朋友圈、微信公眾平台,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這幾種營銷方式是否靠譜。

一、查看附近的人

這一基於LBS的功能插件,可以強制某一地理範圍內的微信用戶接收廣告。當用戶點擊「查看附近的人」後,可以查看到自己附近的微信用戶。在用戶查看 到的這些微信用戶中,除了能看到其他用戶的姓名等基本信息,還會看到用戶的簽名檔信息,這是一個類似QQ簽名的功能,只不過這個是給「附近的人」看的。所 以用戶可以利用這個免費的廣告位為自己的產品打廣告。

想像一下吧,在繁華的王府井大街,有用戶打開微信,使用「查看附近的人」這一功能,然後發現某一商家正在做促銷活動,而這一活動又正好符合他的需求,他會不心動嗎?

而如果微信把附件的人範圍在廣一些,再推出地圖顯示、LBS標記置頂功能,然後採用時段競價排名模式,嘿嘿, LBS營銷的春天就來了啊。

升級一下想像,當用戶在繁華的王府井打開查看附近的人這一功能時,如果某一商家的位置在地圖上醒目顯示(列表頁第一個標記顯示或地圖模式標記顯示),再配合商家的促銷活動,比如進店掃瞄二維碼獲得多少減免優惠,又或者滿就送促銷等,相信生意會超級火爆。

何璽認為,該功能特別適合飯店、商場、影院等服務型行業。當然,如果微信再推出「查看附近的酒店賓館」、 「查看附近的XX4S店」、 「查看附近的XYZ」等,也同樣適用。

二、漂流瓶

這個功能看似點對點的服務,但是何璽認為,微信完全可以憑藉技術做到一對多。比如,商家跟微信合作,結合騰訊的用戶數據,做好數據分析,在同一時間 針對性地發出多個漂流瓶,或者讓多個用戶在某一時間段都拾到同一漂流瓶。而商家可以用調皮或者詼諧的方式,把漂流瓶做成二維碼,或者優惠券的形式,相信效 果應該不錯。

想像一下,騰訊用戶大量用戶信息,並對他們的日常在線生活瞭如指掌,如果有商家跟騰訊合作,推出一個「海上奇遇記」,騰訊通過用戶數據分析,知道什麼樣的用戶適合商家的產品,然後通過「漂流瓶」向用戶發起精準促銷活動,想來效果一定不會差。

不過,這一功能有一定的「破壞」性啊,想要跟微信合作這樣的活動似乎不大容易。

三、掃一掃(O2O)

這一現在微信主推的功能,莫名其妙的給安了個「O2O」模式的名頭,何璽感覺很好笑,騰訊說二維碼將成為線上線下結合的關鍵入口。我們來看一下掃一 掃這個功能的使用場景吧。按照微信現在的邏輯,用戶只需用手機掃瞄商家的獨有二維碼,就能獲得一張存儲於微信中的電子會員卡,可享受商家提供的會員折扣和 服務。但這有個前提,用戶需要知道商家的二維碼信息,這個信息用戶怎麼才能知道?實體店擺放一個?或者網絡廣告讓用戶加?但是如果用戶不到店呢?而且做廣 告讓用戶掃瞄二維碼,這費用似乎也不低啊。

何璽認為,微信會員卡並沒有起到營銷和推廣的作用。掃一掃想要電子優惠卡包的想法沒有錯,但是不能單獨使用。掃一掃應該結合LBS(查找附近的人)使用,讓用戶先發現優惠,然後通過掃一掃獲得優惠,這樣才能把用戶從線上帶到線下。

四、開放平台+朋友圈

微信的開放平台,允許開發者或者商家接入自己的應用,並進行推廣。如果用得好,這是一個大殺器,能夠帶來大量的用戶。美麗說是微信開放平台的首批合 作者,用戶通過安裝美麗說插件,能在應用內分享、評論朋友圈用戶分享的商品,通過口碑的形式進行傳播。據美麗說負責人的分享來看,效果應該還可以。

如果有實力的開發者和企業,如果信得過微信開放平台的話,不妨接洽一下,看是否能取得合作。如能取得合作,相信對積累粉絲、品牌、產品口碑傳播都有不小的促進。

五、微信公眾平台

這一倍受媒體關注的微信產品,由於其具有較大的拓展空間,受到人營銷人員的普遍關注。使用微信公眾平台,平台方可以向用戶推送包括新聞資訊、產品消息、最新活動等消息,除此之外還能夠完成包括用戶諮詢、客服服務等功能,這相當於是企業的一個CRM系統。

目前來說,已經有不少機構入駐微信公眾平台,同時,也有不少社會化營銷公司進入,開始養號工作。

對微信公眾平台來說,最為困難的就是用戶積累。根據前的微信認證要求,至少需要1000人以上的關注才能申請認證,想一想吧,如果沒有平台、資源進 行推廣,單憑個人能力,想要積累到1000人需要多少時間?所以,微信從初期就為普通營銷人員的介入設置了門檻。這只是一個適合媒體、企業、平台等具有用 戶基礎的群體玩的。

如果有一定的推廣資源又看好微信公眾平台的朋友,可以通過開展「分享二維碼送iphone5」這樣的抽獎活動,或者直接利用平台資源,把自己的微信 公眾賬號掛到平台首頁,開展「關注微信送xx」的活動,如果錢夠多,也可以直接購買適合的推廣資源推廣自己的微信公眾賬號,相信應該取得不錯的效果。

有了用戶,微信公眾賬號營銷就容易了。當然,我們還得注意推送內容,推送人群、推送頻率,用戶維護等問題。

以上是用戶可以利用微信進行營銷的一些操作方式,看上去似乎還不錯,但以上營銷方式並未經過驗證的,所以它並不是有效的營銷方式,它的可行性尚需驗證。

何璽認為,一種新的營銷方式想要興起,一是需要有大量的用戶,二是需要有成功的營銷案例做激勵,三是要有商家對這種新的營銷方式表示認可,是需要有可量化的數據指標。

就目前來看,微信具有差不多2億,在用戶量上不存在問題;成功的營銷案例是微信目前缺乏的;在對微信營銷的認識上,不少商家還在處於觀望狀態,他們 對微信營銷還有懷疑,因為微信基於人際關係的點對點傳播,極具私密性和強制性的特點,也容易對用戶造成「騷擾「,然後被用戶刪掉關注,甚至卸載掉微信;而 在可量化的數據指標上,微信缺乏微博「轉發」、「評論」、「熱度」、「影響力「這樣的指標。

這就是微信的現狀,所以微信營銷不靠譜。起碼,現在還言之過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553

創業圈子飛來假天使 創業者經歷的不靠譜故事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2-14/2MNDIwXzU4Mzg2MA.html

「長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也有可能是鳥人。」這句網絡流行的調侃語,放在當前熱火朝天的創業環境下,戲謔中頗有幾分真實的意味。

周亮(化名)最近就碰到了一件令他鬱悶的事。在通過申報、審核、比賽等層層關卡後,周亮所在的企業加入了某知名第三方創業聯盟。該聯盟承諾會對入選企業進行有針對性的戰略梳理與規劃指導,並有大量平台資源可供企業共享,對於成長優秀的企業還會參與早期天使投資,這對於剛在互聯網創業階段起步的周亮來說,無疑等於多了一個加速平台。

出於對上述聯盟的信任,周亮將涉及企業目前的商業模式、核心技術、拓展設想等具體內容毫無保留地告訴了聯盟派駐的相關服務人員。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沒過多久他便獲悉聯盟內部自己組建了一個團隊,操持起了與周亮類似的創業項目,原本的導師瞬間竟然成為了行業競爭對手。

在炙手可熱的創業大潮推動下,大量的創業圈子順勢而出,這些圈子背後的操盤者多為第三方創業服務機構,他們以服務的形式為創業企業提供發展平台,甚至還包括提供早期的投資資金,而這些都恰恰是創業早期企業最迫切想要得到的資源。另一方面對於這些創業服務機構而言,通過搭建平台接觸大量的早期創業企業,從中發現成長優秀的苗子也成為了其獲取早期投資渠道的有效途徑之一。可以說,這是一種雙贏的做法。

然而,正因為如此,不少魚目混珠者也乘機混入了這個群體中試圖謀利。一位投資界的人士告訴記者,這群人在業內被稱為「假天使」,且一直存在,他們借為企業服務的名義來誘套企業的核心機密,其實質是自己組建團隊來複製創業者的項目,或者是將一些初創型企業的好點子嫁接到自己的已投項目中,這些假天使中也不乏一些打著創業扶持機構名義的個人或是團體。

周亮覺得自己可能是碰到了「假天使」,但當他試圖維護自己權益時卻發現自己除了與該聯盟簽訂過相關服務協議之外,並無其他約束條款,而在已簽訂的協議中也無涉及保密企業核心內容的相關條款。

記者在採訪多家創業服務機構之後發現,在這些服務機構內部鮮有與企業簽訂保密協議的做法。甚至於有機構內部人士向記者直言,不簽保密協議是行規。

他給出的理由是,一般進入這些創業圈子的第一步就是申報,在申報時企業都會被要求遞交商業計劃書,而其中必定會涉及一些企業的核心內容。不僅如此,所有的投資機構瞭解擬投企業的第一步都是從商業計劃書開始。「如果按照這樣的邏輯,要與每一個遞交商業計劃書的企業都簽訂保密協議顯然是不現實的事情。」他說,「保密協議大多只存在於進入DD(盡職調查)階段。」

另一方面,上述人士也向記者提及,其實對於早期創業企業,它們中的不少企業一開始並不明確自己的創業方向,調整發展方向的狀況時常存在,一旦發生變更,先前的保密協議就會變成一張廢紙。

然而,即便是那些少數有簽訂保密協議的機構,對企業來說很多時候這紙協議更像是安慰劑。某家早期創業扶持服務機構的副總經理告訴記者,其在與企業簽訂服務協議時會涉及一部分保密條款,比如企業間不能相互洩密,機構不對外洩露企業核心信息等內容。但他也向記者坦言,這些條款無任何法律效應,是否遵守全憑協議雙方的個人信用,一旦真的發生洩密的問題,企業很難來維護自己的權利。

但也有創業者對此事並不感冒。一位創業者向記者直言,企業害怕核心內容洩密無非是怕被競爭對手趕超,但在創業這件事上,沒有一個絕對獨一無二的創業想法,任何一個創業思路的背後都可能有成百上千個相類似的企業誕生,且任何企業都不可避免地會遭遇行業間對手的抄襲、模仿。他舉了個例子,就好比企業開發了某個核心技術,但這個技術永遠都不會成為壁壘,因為永遠有更厲害的技術高手。「指望著想要一家獨霸天下的做法本身就不正確,相反只有在更多同行企業的帶動下才能促進行業的發展,企業才能從中獲得更多的利益。」他說,「企業真正在乎的核心壁壘應該是時間,誰能在時間上搶先一步,誰才能站穩腳跟。」

上述投資界業內人士建議初創期企業在加入第三方創業服務機構前,應先瞭解一下這個服務機構過往在業內的口碑。同時,為了規避後續可能產生麻煩,創業者在與這些機構溝通時也可以採取有所保留的做法。「比如不一定要向機構全盤托出涉及企業的關鍵信息,按照機構對企業的服務進程以及是否對企業真正受用的程度,再逐步地向機構『透底』也是一種穩妥的方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296

萬達:你做電商太不靠譜了!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1606.html

作者:人人獵頭總裁王雨豪

故事其實是從一場賭局開始的:

2012年12月13日,2012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盛典現場,有關電商和傳統商舖的辯論上,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健林與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馬云以一場賭局風傳各大媒體。王健林說:「電商再厲害,但像洗澡、捏腳、掏耳朵這些業務,電商是取代不了的。我跟馬云先生賭一把:2020年,也就是10年後,如果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佔50%,我給他一個億,如果沒到他還我一個億。」在電商是否取代傳統店舖經營命題上?馬云認為電商必勝。王健林則折中表態「雙方都能活」。對此,馬云說:「電商不想取代誰,摧毀誰,而是要建立透明、開放、公平、公正的商業環境。真正創造一萬億的不是馬云,而是你今天可能不會回頭看的店小二,在街上不會點頭的快遞人員,他們正在改變今天的中國經濟。所以我不是取代你,而是幫助他們取代你。」

五個月之後這場賭局金額被好事者加碼到了兩億:4月26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首屆紅星商業品牌發佈暨首屆商業年度盛典上,上海紅星美凱龍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車建新先生說,願意與王健林、馬云打一個賭,10年後如果單純電商在中高檔零售市場的份額超過15%,他輸給王健林和馬云各1個億。

其實早在2012年5月萬達就高調宣佈進入電商領域,王健林稱萬達要做的電子商務會線上、線下資源相結合,形成獨特的模式。但「演員」陣容一直未完整湊齊,2013年四月,劇情進入撲朔迷離階段。有獵頭行業人士透露了部分細節並認為不靠譜:「萬達集團瘋狂招人做電商,找了10家不知名的獵頭,到處打電話,電商圈除了馬云和劉強東,幾乎每家高管都掃了一遍,實在很不靠譜,各位要小心。」也有消息人士表示原來實情是這樣的:「和萬達一溝通才知道,原來是萬達集團對獵頭下達的指令不清晰,後來獵頭又沒把握好節奏,再加上好事之人添油加醋,最後演變成了萬達電商招聘鬧劇。根本沒有想藉機炒作。並且,也不知道獵頭公司這麼瞎鬧。」」

一般這個時候,專家就應該站出來說話了,專家(前噹噹網COO黃若)說:實際上萬達集團對於如何做電商並沒有想好。

那麼,賭局是一個幌子嗎?王健林其實是想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嗎?按照標準美劇的格局,評論員就要出場了。評論員們說:萬達集團作為傳統零售地產巨頭佈局電商本身無可厚非。但商業地產指望依靠高薪挖一個強人做好電商基本沒戲,一定得注意三點:一是首先自己想清楚怎麼做,做電商的目的是什麼;二是自己只能作為投資人的身份參與項目,不能給予過多的干涉;三是要有創業的心態,對電子商務燒錢的速度有所預判。

瘋狂獵頭的劇情尚未結束,又有據稱被獵頭數次「騷擾」來自電商行業的當事人表達了觀點:「萬達集團電商招聘在行業內鬧得沸沸揚揚,這種用土財主式招人來炒作自己,一是被行業罵,二是誰去了之後都會處在風口浪尖,無人敢應聘。」

也有人說,萬達電商招聘鬧劇很可能是萬達集團高層施壓的結果。「萬達高層給的壓力很大,所以下面招人就很急躁,其實萬達集團也沒用幾家獵頭公司,加上獵頭公司業務員做得比較誇張,最後就變成了萬達進軍電商前夕的小插曲。」

其實根據萬達的規劃,萬達電商會與蘇寧、國美等進軍B2C電商做平台的模式不同,採取的是O2O模式,即借助電子商務,將旗下商業地產、酒店、電影院線、連鎖百貨、旅遊度假五大主營業務打包上線,作為線上的資源整合平台,也就是王健林提出的「智能廣場」概念。瞧瞧微博用戶怎麼看萬達進軍電商:

@財經新天地:【萬達電商高薪挖人遭行業指責:實在很不靠譜】日前,萬達計劃進軍電子商務,開出200萬元年薪招聘運營治理團隊在業內廣泛流傳。多位電商人士由此看淡其進軍電商前景。「在地產裡養成了霸道的文化,在互聯網時代肯定不行。

@服裝紡織獵頭顏青娜:這說明彼此的溝通能力與理解能力有多重要 //@電商頭條:【萬達做電商引發招聘鬧劇】多名知名傳統企業電商負責人透露,得知萬達招人風波之後主動聯繫萬達集團,溝通才知道,原來是萬達對獵頭下達的指令不清晰,後來獵頭又沒把握好節奏,再加上好事之人添油加醋,最後演變成了萬達電商招聘鬧劇。 (4月19日 21:07)

@唐人家居電商:回頭看萬達的電商定位,感到是正確的。我們需要打破傳統電商那種做電商就是開店賣貨的觀念,從傳統企業的實際需求出發來制定企業的電商化戰略(當然也不排除線上開店賣)。線下傳統企業電商化的關鍵可能是與傳統電商線下「最後一公里」相反的「最後一米線上展示」。 (5月5日 11:19)

@人才官盛代宏:線上與線下一體化運作,更加體現了電商是營銷方式的一種,而非產業//@電商觀察魯振旺:從線上到線下的O2O電商策略(核心是O2O),改變為以大數據為核心的智能零售終端,核心成了數據,大家感覺靠譜嗎?我感覺更靠譜一些 (4月2日 10:51)

@廣州雄博:數字萬達,這個可以有。基於數據的營銷是未來精準營銷的一大方向,利用萬達高檔次大規模的線下資源配與網絡客觀龐大的數據進行精準招商與經營可以給萬達一個輝煌的未來。 (4月2日 10:44)

聽上去還不錯,如是然,為何美好的初衷變了味道?這場獵頭風雲如何滋生出來?萬達的招聘策略錯在哪裡?如何能讓獵頭不鬧心?企業的首席招聘官其實應該是CEO本人嗎?萬達應該組建自己的「獵頭團隊」嗎?現有的國內人才服務平台為何滿足不了萬達的需求?王健林的電商「王的班底」究竟該如何打造?

如上問,聰明的站在半途看熱鬧的讀者,願意給他一個建議嗎?萬達電商的興衰榮辱事關這部大片最後的精彩,站在電商時代的王健林到底是奧特曼還是灰太狼何時可知?那兩億到底花落誰家?我很好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233

三檔日股 不靠安倍強心針照樣衝


2013-05-27  TCW  
 

 

拜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推動日圓貶值之賜,日圓貶到四年半低點,日本股市成為今年全球漲幅最大市場。

不過也有日本企業從二○○八年金融海嘯發生以來,股價一路上漲,無畏這段時間日圓兌美元曾經升值到七十六大關的影響。這些公司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以日本國內市場為主要營收來源,第二類是因本身特殊性享有競爭力。

第一類中有兩家公司值得注意:比價網站Kakaku以及醫療資訊服務網站M3。

快速更新拚出特色》比價網,近半年股價大漲

Kakaku(編按:中文可譯為價格網),是針對特定商品提供參加店家的即時報價比較、商品資訊、網友評價等資訊,價格網網站中以3C產品為中心,其他則有玩具、書籍、戶外休閒、保險、生活百貨等,簡言之就是讓消費者可以上網買到最便宜。

據網路流量網站Alexa統計,價格網今年四月份在全球排名第二百四十五,全日本第十八,光是四月份當月使用者數就高達四千三百萬人,以日本總人口一億二千萬來算,等於三個人中就有一人使用。

價格網創辦人?野光昭原在一家電腦儀器製造商擔任業務。他常在秋葉原等地調查自家與競爭對手的價格,他認知到不只廠商會四處比價,消費者也會比價,量販店也會到競爭對手的店面比價。

既然大家都有比價的需求,他便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設立一個叫作core prices的網站,他聘了一些工作人員去店頭訪價後發布在網站上,又邀請零售商、量販店主動到網站上更新價格,隨後跟著網路電子商務崛起,又設立討論區供網友交流使用心得,等到二○○○年才改名Kakaku。

後來價格網在具有創投背景的第二任社長?田?輝先生任內,又把比價服務拓展到餐廳、房屋預售、租屋、女性服飾、旅遊情報、電影情報等。價格網的收入包括業者入駐網站平台租金、抽成費、資訊服務費(分析消費者使用紀錄,賣給業者)、廣告。網站吸引人之處在於價格變化快,每天變三次,分別是早上十點、下午五點和凌晨一點,價差最多可以達到一百日圓上下。

雖然該公司整體市值只是同業日本雅虎的十分之一,卻成功吸引資金青睞,近半年股價漲幅高達一倍,再創歷史新高。

另一家網路服務公司叫M3。M3指的是Medicine(醫藥)、Media(媒體)和Metamorphosis(變態)的縮寫,是日本索尼(Sony)在二○○○年時成立,主要通過媒體和網路功能去改變醫藥界。

七分之五日本醫生愛用》醫療網,躍上全球前三強

它一邊連接醫生,另一邊連接藥廠,目前日本全國二十八萬名醫生就有二十萬名(約七分之五)用M3提供的網路資訊服務,營業額已是業界第一。

在日本,醫學生畢業後自行開業風氣盛行,但是在日本開業的成本非常高,大到購買CT(斷層掃描)、MRI(核磁共振造影)等先進設備,小到醫院中必備的空調,病人用的毛巾、拖鞋等,都需開業醫生自己打理,同時開業時需要的貸款與償還計畫,對於沒有經營經驗的醫生來說也是一大問題,而這些大大小小問題,統統能在M3找到建議。

光這樣還不足以有強大競爭力,因此M3透過進軍海外市場,擴大使用會員和資料量來穩固地位,例如在二○○五年也收購一家醫療網站韓國Medi C&C,當時這網站可是韓國八成六醫生都加入會員資格,隔年又收購了美國MDLinx公司。MDLinx是一家擁有二十四萬醫生會員的網站,該網站內容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是藥廠所進行的許多研究調查資訊。

這項跨國購併可以讓在日本的醫生、藥廠,以及其他醫療從業人員得到美國醫療市場動態。例如日本的藥廠可以通過它,知道自己的產品在美國的市場行情,以及美國醫生的處方動向等資訊。而這觸角也在二○○八年伸到歐洲。透過不斷整併,M3現在已經是全球前三大之一的醫療資訊網站。

研發人員占三分之一》工具機王,毛利率四二%

除了網路服務業外,製造業也有「不靠貶值」一族。

例如,全球工具機自動控制器龍頭發那科(Fanuc),這家企業的廠房位在富士山腳下,靠著無負債經營,從不開法說會、不接受分析師約訪,員工不准用e-mail只能用傳真機和電話報價與接單。據美國《彭博商業週刊》調查,這家數位控制系統及機器人製造商吃下全球六成精密儀器市場,因此中國前總理朱鎔基訪日時,也將它列為指定參觀公司。

發那科的員工,研發人員占三分之一,是日本同業中最多,去年整年毛利率高達四二%,傲視日本工具機同業。股價也證實發那科實力,從二○○九年以來到去年中,日圓從百圓大關一路升值突破八十日圓。包括一線大廠,如松下、豐田等股價慘跌,但同時期發那科股價不跌反而大漲超過一倍,並且率先創下歷史新高。

上述三公司的成功故事正驗證所謂「天助自助者」,匯率升貶對企業生存只是加分減分,唯有提高附加價值才能不被不景氣打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254

沒有百萬年薪 不靠富爸爸 呆薪族 存房計畫

2013-08-19  TWM
 
 

 

政府打房頻出重手,房價後市多空難測,讓所有想買房的人陷入膠著。

但不論自住或投資抑或是景氣的好與壞,人生要買得好房前,首先一定要做好「理房」規畫。

若能理出一套心法,存得一手好房,人生的許多難題,自然可以迎刃而解。

因此,《今周刊》蒐集專家、達人的存房經驗,提供成家、滿巢、空巢和終老四大時期不同房產規畫與建議,讓房產不再是你人生的包袱,而是奮鬥路途上的親密夥伴!

撰文‧李建興、梁任瑋 研究員‧蔡曜蓮如何讓手邊的房產,使人生財富報表成為資產而非負債?如何讓自己成為「現代員外」,而非「房奴」?存房達人的經驗告訴我們,若能在人生不同階段,把握住存房心法,不但「買房」,而且「理房」,不僅房產會是報表上的亮麗數字,若是運用得當,更能解套人生瓶頸。

四十四歲的林哲熙服務於科技業。雖然科技業分紅費用化後,讓年收入幾乎腰斬,但他卻能在太太全職在家帶女兒的情況下,以一份上班族銳減後的薪水,撐起一家三口生計;更讓人驚奇的是,他還各擁位於台北精華地段大安區與新北市板橋區,市值共四、五千萬元的房地產,並且氣定神閒地支付每月八萬多元的房貸。這一切來自於他謹守「存錢買房」、「以房養房」,「控制風險」三大原則的成果。

初入社會 以第一桶金買房出租一直以來,林哲熙就對賺錢抱持高度興趣。高中時代,當同學一有錢就買很炫的機車時,林哲熙就開始半工半讀存錢,默默訂下存錢買房的目標,「買車只會折舊;買房,能住,又能出租生財,價值高多了!」林哲熙對於資產的想法,比同儕都成熟許多。因此,一九九○年步入社會後,雖然薪水才二萬元出頭,他還是省吃儉用每月省下一萬多元,並用年終獎金與加薪所得投資股票,短短三年內就存到上百萬元。

有了第一桶金,林哲熙立刻準備買房。雖然親友們並不理解他的決定,甚至告訴當時未婚且住在家裡的他,「把錢放在銀行定存生利息不是很好嗎?還可以隨時拿出來用!」然而他卻非常堅持:「一旦買了房,貸款壓力就會逼我存錢,就算房子用不到,還可以出租用來錢滾錢!」因此,一九九三年他獨排眾議,在板橋後埔老家附近,以四七五萬元買下一戶二十七坪大的華廈住宅,之後,立刻以一萬一千元出租。「我的目的很簡單,這時期的房地產是幫我存錢的!」林哲熙如此說道。

再來,就是如何控制房貸金額的問題了。當時,林哲熙向銀行貸款三百萬元,利率高達九%,每月本利攤還約三萬多元。計算下來,除了租金外,還得從薪水撥出兩萬元付貸款。對林哲熙而言,這反而更激起他賺錢的動力。於是,雖然已是有房階級,林哲熙仍有差就兼、有錢就賺,並堅持準時繳房貸。聰明的他,利用良好的紀錄,每隔二年與銀行談降息,談不攏就轉貸,從不綁約,硬是把利率從九%降到了五%。期間,若有大筆閒錢就用來攤還本金,在開源節流皆有度下,一九九九年結婚後,林哲熙回收了房子與老婆輕鬆住進自己的家,二○○三年還清房貸。

花十年的時間,林哲熙存下人生第一戶房。二○○五年,適逢老婆懷孕,進入人生不同階段,林哲熙對房地產又有不同想像。

成家生子 換捷運共構宅,好通勤又抗跌林哲熙開始將小孩未來的生活納入考量,首先,就是設想小孩未來的學籍。某天,陪老婆到台北市台安醫院產檢,正好鄰近敦化國小學區內一棟大樓套房要出售,每坪開價高達六十七萬元。他心想,「明星學區奇貨可居,連學籍都可以出租,未來增值性一定強。」因此,幾經議價後,以每坪五十八萬元,總價七百萬元,買下十二坪挑高四米小套房。買下後,林哲熙將挑高套房隔成上下層的兩房,原本租金二萬元的房子,最後以二萬八千元出租。林哲熙的租金收入,幾乎可以完全支付五百萬元貸款,每月近三萬元的房貸月付金。「這戶房子,可說是房客幫忙養的!」林哲熙些許得意地說。

二○○六年,隨著女兒出生,林哲熙想給自己以及家人更大的空間,打算換屋。他分析,「對一個年近四十,有家室有小孩的人來說,擔子很重,房子一定要是能增值的正資產,而不能只考慮住而已,否則只會增加未來的負擔!」因此選定板橋精華地段近捷運的房子,「買精華地段,肯定抗跌,而且住在捷運站附近,可以省下買車以及通勤的時間與金錢,這是許多人忘記精算的!」最後,他買下了緊鄰江子翠站的捷運宅,總價二七六○萬元,兩戶打通,總共六十二坪,並且有兩個大車位。此外,林哲熙還把門牌戶籍各自保留。他認為,「未來可以再隔開出租,或讓女兒住,等於下半輩子的需求,全滿足了。」的確,對於受薪階級而言,買下近三千萬元的房子,絕對是個龐大的負擔。因此,為了控制預算及還款風險,林哲熙先將第一戶位於板橋的房產,以六五○萬元出售;此外,再把股票、基金、美元債券共一千多萬元的獲利,以及太太一七○萬元的私房錢,作為頭期款,壓低貸款金額,最後,貸款八百多萬元順利換房。對於年收入二、三百萬元的林家來說,負擔每月五萬多元的貸款月付金,算來十分輕鬆。甚至,由於住家緊鄰捷運站,林太太乾脆把車賣掉,再把其中一個車位,以每月四五○○元出租拿來補貼房貸,這麼一來,房貸的負擔就更輕了。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風險控管得宜,因此,即使科技業景氣下滑,林哲熙年薪從近三百萬元縮水到一五○幾萬元,他還是能負擔得起房貸。並且,隨著房價增值,台北與板橋的房子更各自增值了一倍與三成,總價值逼近五千萬元。

從大學時期開始儲備買房基金至於今年四十九歲的阮麗蓉,也有精采的存房經驗。阮麗蓉的父母從年輕時就開始存房,因此,在她印象中,有別於其他親戚煩惱著退休後的經濟,父母親不但能氣定神閒地靠著租金等退休,還可以拿著在高雄市區精華地段的房產地契,老神在在地說:「這些房子,必要時可以賣掉救急,不怕沒後盾。留著,最起碼讓孩子少辛苦個十幾二十年!」有了父母成功的例子,「存房」早已成為阮麗蓉的人生目標。因此,從大學時期開始,她就與男朋友(現為老公)在銀行開戶,強迫兩人每個月要各存進二千元作為買房基金。到了大四畢業前,當所有同學都還兩手空空時,他們已有十萬元的積蓄。

想起兩人當年一起為買房打拚的情景,至今,阮麗蓉仍記得男友在當兵前說的一段話:「麗蓉,我們先分手十天,我要準備考預官。考上了,薪水會從三千多元變成一萬二千多元,離我們的夢想就更近了!」這番話也燃起了阮麗蓉的鬥志,因此,踏出社會後,除了努力工作外,也開始學習投資。幸運的是,一九八○年代末期,正值許多電子股上市,報酬率驚人,阮麗蓉用自己與「預官男友」薪水省下的錢投資基金,此外,並在一個多月電子股股票蜜月期間快速套利,有獲利就再投資新股。一九九一年,男友退伍時,兩人已存足一百多萬元的買房基金。

為了要離買房夢想更近,兩人更仔細地分析財務現況。他們認為,以一百萬元為自備款,設定貸款七成,只能買三百萬元以下的房子,而貸款二百萬元,再以當時一○%的房貸利率推估,若每月本利攤還,得繳二萬五千元的房貸。而為了不讓貸款超過安全值||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兩人收入須要達到七萬五千元。當時,這對準夫妻合計月收入才五萬五千元,但為了要更快達到目標,兩人下班後共兼四份家教,再加上男友勤接翻譯的案子,每月硬生生地再多拱出二萬元的收入。除了「開源」,更一有空閒就看房,試圖尋找更便宜的房子,他們深知,「人生的第一棟房,不能超出預算,但也要有增值的潛力,才不會讓資產白白地縮水,甚至能成為下一次換房時的本錢!」隨人生階段、收入不同 有系統地「理房」一九九二年兩人結婚後,持續看了數十多戶房,之後,選擇了一戶接近高雄九如交流道、科工館、屋齡十年、頂樓加蓋的公寓五樓。小兩口盤算著,除了地點有增值機會外,頂樓還可出租或當作家教班教室;孩子出生後,可暫時隔出房間;而且房子總價才二三○萬元,只需要貸款一三○萬元,每月足足省下了九千多元的房貸支出,兩人開源加上節流後,每月多出了近三萬元的盈餘。

但小夫妻並不急著享樂,由於當時一○%的高利率,每月一萬六千元的貸款月付金,將近一萬一千元是用來還息。因此,兩人除了投資股票基金外,採用每半年就大額還款的策略,降低還息的金額,並先還高利率的房貸,以每年償還五、六十萬元的速度,不到兩年已還清貸款。

隨著人生階段的不同,阮麗蓉夫妻買房的考量也跟著改變。當夫婦倆年屆四十歲,有二個小孩後,為了實現五十歲後不想再背房貸的計畫,他們買房財力的評估更為保守。例如,貸款月付金壓在月收入的五分之一,以十萬元月收入計算,貸款月付金在二萬三千元左右,以當時二%的利率與七成貸款計算,房子的總價在六百萬元左右。因此夫妻倆以總價六百萬元為上限,努力找房。由於時值房地產低點,容易殺價,最後以不到五百萬元,買到高雄捷運生態園區站、近明星學區的好房。

房地產對人生財富扮演的五大功能隨著收入增加,以及有系統的「理房」計畫,二○一一年時,阮麗蓉不但還清第二戶房貸,並且房價在捷運通車後,已漲至八百多萬元,增值了將近一倍之多。當時,雖然阮麗蓉夫婦已存有兩房,但仍有滿腔的買房熱情。不同的是,孩子陸續離家就學,進入了人生空巢期的夫婦倆,買房的思惟不再是通勤與學區,而是好好地「犒賞自己」。他們的盤算是,第三戶房不能太偏遠,未來要能順利出租或賣個好價錢,存錢養老。因此,阮麗蓉夫婦選擇高雄美術館附近的房子,兼具休閒與保值的功能;然而,強調風險控管的兩人,雖然年薪合計近五百萬元,可以輕鬆買下好幾千萬元的房子,但為了堅守「臨老不背房貸」的計畫,精算還款風險後,買了一戶約一四○○萬元的房子。二年後,再度還清第三戶房的貸款。

即將進入五十歲大關的阮麗蓉夫婦,已存有三戶無房貸的房產。由於希望在風景如畫、空氣新鮮的夢想小鎮終老,因此,今年,他們在高雄美濃以現金買了人生的第四戶房。有別於許多有錢人砸下數千萬甚至上億元打造退休豪宅,進入人生後半場的他們卻十分收斂。阮麗蓉夫妻認為,「在郊區的退休房,通常只會貶值不會增值,房子變成了消耗品,沒收入的退休族,更不該衝動消費!」因此,這次他們只拿出存款的零頭,用六百多萬元現金,實現了人生最後一個「存房」夢以及「臨老零房貸」的計畫。

「房地產本來就該是能圓夢、救急、致富、安家的活資產!不只有『居住』功能,更應該與人生財富規畫緊緊扣連!」旗下擁有數千位門生的投資達人啟富達國際董事長李建平如此認為。根據阮麗蓉的存房歷程,他進一步解構房地產之於人生財富的五大功能||「年輕人的存錢筒」、「小家庭的根據地」、「置產客的聚寶盆」、「退休族的養老金」與「失意者的救命符」。

在「年輕人的存錢筒」方面,中信房屋行銷企畫室經理江龍銘則十分贊成李建平的見解。他分析,由於房地產不同於一般的消費品,不但能使用,更具備保值和增值的功能,只要評估得宜,的確是能讓人生財富倍增的捷徑,因此相當建議年輕人可以藉著買房,不但購屋前能強迫自己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購屋後又能讓財富增值。

「就精神層面來說,房子還提供一家人安身立命、穩定的功用。」關於房子,全國不動產董事長葉春智則十分贊同老一輩「有土斯有財」觀念,他認為,雖然房地產所費不貲,還會有稅負、修繕等額外開銷,但相較於租屋來說,前者是幫自己養資產,後者則是替別人養,「付租金純粹只是消費,但付房貸則晉升至理財階段了!」「最重要的是,許多家庭因買了房,一家人的生命歷程有了一個明確的根據地,也有了共同努力的目標,『家』的雛形更加完備!」葉春智說。

至於投資理財方面,信義房屋總經理薛健平認為,「相對於其他投資商品,房地產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好工具。」他指出,股票、基金、黃金一旦重貶,除非認賠,否則動彈不得,但房地產只要財務槓桿衡量得宜,就算跌價了,仍可以轉為出租養房,若又買到優質好房,無異是「置產客的聚寶盆」,而到了退休時,房子只要保值,更可收租或賣掉變現,成為養老的財源。

「值得一提的是,房子還能救命!」網路地產王總經理陳韻如更提醒,由於目前房貸利率遠低於信貸和保單質借利率,而且拿房子當擔保品,貸款金額遠比其他方式高,再加上短期內房貸大幅升息機會不大,因此一旦遇到人生急需大筆資金時,房地產將是救急的貴人。

人生四大階段,存房規畫各有不同「因此,人生要懂得『存房』!」著名投資講師啟富達國際總經理趙靜芬指出,房地產絕不能與理財輕易切割。她提出「一二三理論」||年輕時有一戶房子,作為儲蓄、累積財富的根本;結婚生子滿巢期時,要有二戶房子,一戶自住,另一戶投資生財,以應付人生開銷最大的時期;到了年老退休空巢期時,要有三戶房子,一戶養老自住,一戶作為收租保本,另外一戶留給孩子。趙靜芬也提醒,由於房子動輒上千萬元,切勿衝動購買,一定要扣緊財務配置,從財力、家庭成員、房地產的功能(投資或自住)等三大條件,評估適合的屋型、坪數、價格、地段。她進一步分析,可依「成家」、「滿巢」、「空巢」及「終老」等人生四大時期分階段規畫。

成家期:資金規畫好,買房沒想像中困難在成家期階段,通常收入有限。因此,需要精算租與買何者划算?租房租金是否高於房貸月付金?以及買房的其他成本,如稅負、修繕。另外,籌措自備款或還款能力也是考量的重點。至於屋型、坪數與地段,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認為,剛成家時預算吃緊,因此可考慮買小一點、遠一點的房子。此外,空間以未來三至五年的家庭居住成員作為考量,勿買過大的房子造成負擔,但地點的選擇仍要堅守交通方便,除了能減輕通勤的時間及車資成本外,更有增值的潛力,累積換屋時的本錢。

至於「薪水追不上房價」的這個難題,阮麗蓉見解不同。她分析,二十年前房貸利率動輒一○%,貸款百萬元,本利攤還每月一二五○○元,光利息部分就要支付八三三三元,貸款的六成六白白繳利息。相反的,目前利率二%,年輕人貸款百萬元,只要月繳五八○○元,其中利息只有一六六六元,占月付金三成不到,還本速度比以前快。換句話說,二十年前買一百萬元的房子,負擔等於現在的二百萬元,「二十年前的我們,並沒有比較輕鬆,關鍵在於如何規畫。甚至若能善用前三年還息不還本的寬限期,現代年輕人買房門檻又更低了!」她有感而發。

阮麗蓉建議,由於二十年前利率過高,因此估算房貸月付金時不宜超過家庭所得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但現代則可以放寬至三分之一即可,尤其高房價的大台北地區,則可以二分之一為上限。

滿巢期:換屋有技巧,生活能輕鬆加值進入生子後滿巢期,房子使用空間、孩子的學區則成為首要課題。由於滿巢後直到孩子成人前,是家庭開銷最大的階段,因此,房貸與家庭收入的比率配置要更為嚴謹。假設成家期貸款月付金占家庭所得的一半,滿巢期則最好緊縮到三分之一。此外,換屋時在買賣之間要考慮時間與價差的問題,以免造成資金缺口。例如,原本的舊屋賣掉後,資金是否足以支付新屋支出,而買賣的先後順序亦是關鍵。

空巢期:空間利用好,房子可投資生財到了孩子長大成人離家後的空巢期,年少時所存來的房地產,因為人數變少,會有多餘的閒置空間。因此,可考慮把多餘的房子或房間出租,作為投資生財之用。若是事業穩定的中高收入空巢族,在生活開銷減少下,可考慮買第二、三戶房投資預備養老。此時,出租及投資效益則成為考量重點。

終老期:好房來養老,退休必高枕無憂對於退休後的終老期,天時地利不動產總經理張欣民建議,若退休時體力仍佳,又嚮往鄉居生活,在財力允許的情況下,最好以現金購買較便宜的郊區房,不要負擔房貸;假設財力不夠,可到鄉間租屋,再把原本自家房子出租,用原屋租金貼補鄉居租金。至於退休後期,由於生病頻率升高,可將出租的市區房收回,在自家終老。此外,房子若有二戶以上,則可以考慮出售作為養老生活金,或留給孩子。

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只要用心找好房,做好財務規畫,加上嚴格風險控管,就能存下能生「金雞蛋」的好房。

人生4 大階段 存房最佳規畫階段1:成家期 家庭成員:單身或年輕夫妻 (約30歲左右)

建議財務規畫:

1.買房總價不宜超過家庭年所得10倍,貸款額度最好在7成以下。

2.貸款月付金絕不高於家庭月所得1/2,最好壓在1/3~1/5。

3.貸款年限以20年為佳,惟還款能力有限時,可考慮先延長為30年,或以還息不還本的寬限期應急。

階段2:滿巢期 家庭成員:年輕夫妻+小孩 (約35~55歲)

建議財務規畫:

1.由於為人生開銷最大時期,房貸月付金得控制在家庭月所得1/3以內。

2.應常態性預留3~6個月的房貸月付金,預防不時之需。

3.貸款年限得控制在20年以內。

階段3:空巢期

家庭成員:中年夫妻,子女陸續離家的準退休族 (約51~60歲)

建議財務規畫:

1.準備退休,買房貸款年限一定要壓在10年內。

2.買房自備款至少5成,貸款月付金得在家庭月收入1/5以內。

階段4:終老期 家庭成員:中老年夫妻 (約61歲以後)

建議財務規畫:

1.自住的房子已全無貸款。

2.若欲買退休房或投資房最好不要貸款。

3.房地產的總現值>理想退休金額1.2倍,或房子租金收益>退休每月生活費。

整理:李建興

你該買什麼房?

說明:回答下列問題,將選項記錄,選項最多的就是你所適合的屋型,如選A次數最多,那麼你最適合買A型房,以此類推。

Q1. 買房後,是否急著搬進去?

A. 不急,我可以先租,甚至等1~2年後再進住。

B. 很急,最好一交屋就可以立刻入住。

C. 急歸急,但交屋後還可以等個1~2個月裝修。

Q2. 是否在乎屋子的新舊?

A. 非常在乎,我不能忍受房子被用過或空屋一段時間。

B. 雖然在乎,但只要是沒人住過的,設備還算新就可以了。

C. 不在乎,反正到時候重新裝潢就可以解決了。

Q3. 自備款夠多嗎?

A. 非常少,還不到總價的2成,且得慢慢籌措。

B. 沒很多,僅總價2~4成左右,但籌足現金了。

C. 差強人意,約有總價4成以上,甚至還有錢裝修。

Q4. 心目中的理想價位?

A. 環境與房子品質較重要,價位只要不要過高就好。

B. 得合乎區域的行情。

C. 買到低價最重要,其他的都是其次。

Q5. 在乎房子的後市行情嗎?

A. 非常在乎,我希望房價短期能大漲。

B. 還好,能漲最好,但也沒期待大漲。

C. 反正是自住,未來漲不漲還好啦。

解讀6 大優惠方案 助你「更上一層樓」方案(提供者) 內容 優點 注意事項優惠房貸(政府) 2000億元優惠房貸、青年安心成家方案、購屋及修繕住宅補貼方案。 提供低利貸款。 有身分限制。

零自備款(建商) 提供銀行核貸以外的金額給購屋者無息貸款。 消費者可免自備款購屋。 等於購屋全貸,且建商提供部分,通常還款期限短,將加深還款壓力。

成家圓夢金(建商) 交屋致贈圓夢金。 等同變相降價。 依戶別不同,所得圓夢金不同。

零利率(建商) 提供金額不等的零利率貸款,或由建商補貼利息,目前最高達10年。 若依10年200萬元計,可省27.5萬元。 勿因此而過度拉高貸款額度。

免稅(建商、仲介) 補貼購屋者房屋稅、地價稅、火險、地震險、代書費、大樓管理費等等。 等同變相降價,購屋後無額外支出,易計算。 須注意建商提出之限制條款書,如:僅限……。

送贈品(建商) 買屋送裝潢、家電或車位。 節省額外開支。 須注意限制條款,或贈品品質。

註:上述方案非常態性,使用得視當時主辦者有無提供。

你不能忽略的額外房屋成本

房屋稅

費用 自用住宅:房屋現值1.2% 非自用:房屋現值2%

發生時間 每年5月

火險、地震險

費用 每年2000-3000元,夾帶在貸款

發生時間 不定

印花稅、契稅、增值稅、代書費

費用 約1萬多元

發生時間 買賣時支付

地價稅

費用 自用住宅:公告地價0.2% 一般用地:公告地價1~5.5%

發生時間 每年11月

貸款

費用 本金+利息

發生時間 每月

3大面向 看透最適合你的屋型

測驗結果:

您的答案中,哪一個選項最多?

A最多:

您最適合看預售屋,但如果您很急著要搬到新家住,可能得考慮暫時先租房,等交屋再搬進去,至於社區管理和鄰居品質,可詢問建商預售時其未來的管理機制是否完善,同時側面了解目前下訂的族群多半是何許人也。

B最多:

剛完工的新成屋或屋齡尚輕的一手房最適合您了,倘若碰到自備款不足的問題,可能得先向親友借貸。

C最多:

中古屋可能會是您的首選,但若您很在乎屋況,就得花一筆錢裝修。

屋型 A型 B型 C型

資金壓力 價位較高,但貸款成數高,自備款在交屋前可分階段給付,交屋前資金壓力最小。 價位中等,貸款成數與預售屋相仿,惟自備款得一次備足。 價位較低,惟貸款成數也較低,自備款也得一次備足,且恐需裝潢資金,交屋前資金壓力最大。

增值性 高 中 低

屋況 全新屋況,設備新,且可客製化調整格局以及設計,惟無實物實景,風險大。 屋況新,設備也新,實屋可親身體驗判定,風險低,但格局和設計若改變須花費裝修費。 屋況較舊,水電管線等設備恐須更換。

適合族群 快速轉手的投資族群,以及自有資金較少的年輕人。 有立即住屋需求,重視屋況但資金有限的自住客。 重生活機能與社區管理和居民素質,且資金充裕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169

厲以寧的不靠譜(續) 井底望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eguj.html

第五個問題,也是小強同學最為看重的問題,就是關於中國的城鎮化。

從厲同學的觀點來看,主要是這樣一個思路:

靠土地財政的路子已經死了,因為該賣掉的都賣掉了。所以要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路子,靠舉債來完成城市建設的資金來源。

如果你搞的是土地財政,那麼是靠搞土地三通一平,導致對土地的重新估價,然後用潛在的價格重估,先貸款出來搞基礎建設。

其實這個就是雞生蛋、蛋生雞。就是用你的雞,將來會下的蛋作為抵押,找別人借蛋,然後用這個蛋養雞,就可以還人家的蛋。

當然現在說的土地財政,是已經平整的土地,通過一個名目,重新估值,比如從商業區變成金融區,來做更大的貸款投放。所以你如果發行公共債券,和之前的靠未來土地抵押是一碼事。主要的區別,就是你拿到的錢,利率是什麼?如果你可以靠公共債券拿的錢,比土地抵押拿的錢,成本更低,那就是你的本事,呵呵。

其實中國現在的土地重新評估,還有很大的空間要走,完全不是無土地可做的情況。主要的問題,就是要防止重估過快,需要一步一步的重估。不過城鎮化是一個大課題,出現什麼樣的幺蛾子都不用奇怪。

第六個問題,是很多市場至上、把私有化吹上天的同學們,都最喜歡干的,就是把國企給咔嚓掉。

大家首先要明白,一個市場,有兩個相對的東西,一個是競爭,一個是壟斷。

以前大家聽到的,就是競爭如何如何好,壟斷如何如何差。但是大家沒有聽過,一定程度的壟斷,是對行業比較好。比如美國的大部分行業,基本上都是兩個壟斷大企業,佔領60%-80%的市場,然後其他的很多小企業,來搶剩下的市場。比如說,美國飲料市場,就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

當然,很多大企業,比如汽車業的福特和通用,每個後面都有一大堆中小企業的零件供應商。因為很簡單,過度競爭,導致產品價格過低(如果大家不偷偷搞行業協定定價的話),最後就是大家的利潤率太低。

這個大家看一下海外的中餐館,就知道啥叫做過度競爭。或者看一下中國的鋼鐵業,在和人家談判鐵礦石價格的時候。大家通常聽到「中國人賣啥啥就賤,中國人買啥啥就貴」,原因就是中國人的情況,是過度競爭,而去買東西的時候,人家就是適當的壟斷。

所以我說過,只有適當的壟斷,就是所謂行業整合,你才可以真正的出現資源的有效配置。而只要混過西方大壟斷企業的人,大概都知道,大企業真正的厲害之處,是通過壟斷的地位,進而獲取廉價的融資成本,和獲得政府政策的支持。比如在美國這裡,曾經就是如果你是一個公司的CTO,如果你購買的思科的設備,那麼出了問題,就是思科的問題。如果你購買其他人的設備,哪怕是人家的質量更好,價格更便宜,如果出了問題,就是你CTO的問題。當然現在其他的競爭者過來了,比如華為,人家CTO也可以買了,那麼這個時候,就是美國政府出來制止你的。

大家要瞭解的,就是真正的技術創新,是不會從這些壟斷的大企業出來,而是需要其他機制來產生。那麼中國的大型壟斷國企,和美國的大型壟斷私企,主要的區別,是在於你國企的壟斷利潤,還可以去國家財政,而私企的壟斷利潤,就去了大富翁的錢包,然後人家再逃一把稅。

或者像厲同學這樣,堅決反對二次分配啥的。

因此中國的大壟斷國企,如果你要改進目前的問題的話,可以就事論事,看病下藥。不要動不動就要私有化,然後讓來同學、松同學等等的私募基金給吃下來,最後你就會發現,日子不會比以前好多少。

而且國企要漲價,大家還可以鼓噪,罵得政府膽顫心驚,知難而退。

可是到了私人的手上,人家市場要漲價,你敢說市場不是?

結果壟斷的情況,不會有多少變化。

其實現在某黨的很多同學,還是沒有搞清楚這個。但是他們唯一知道的,就是敵人反對的,就一定要堅持。如果你看到美國和其他歐洲同學,每天想著如何算計中國的國企,你就知道,你幹對了。人家沙特的石油公司、新加坡的主權基金,還有北歐的不少東西,都是國企。

第七個問題,中國的民企,其實中國的名企沒有啥大問題。

現在的情況,就是主要靠初級製造,靠挖煤礦等簡單的低技術企業,積累的資金和管理經驗,已經沒法適應未來產業升級的要求了。其實這個時候,開始的金融改革,就是要讓這些企業資本,可以通過專業管理的資金市場,尋找比較有前景的新型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企業去投資。那種事必躬親,啥都要做的傳統老闆方式,應該走不下去了。

現在要出現的,就是專業的投資基金和風險基金隊伍、專業的科技研發和創始人隊伍、專業的企業經理人和管理團隊、以及專業的市場推廣、產品銷售和廣告策劃隊伍。

其實我提到的後面的這些中端到高端的各種人才,中國還是蠻缺乏的,這方面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目前看到,某些同學們,一談到企業的問題,就自然而然地扯到制度問題、法律問題、產權問題等等,就沒有想到,一個現代企業,上上下下,都需要專業和有經驗的同學去運作。以為民企把產權確立了,你就自然而然成英特爾了。

最後一個問題,關於中等收入陷阱,我知道厲同學要為他的弟子大聲吶喊,認為這個在中國不會出現。

   其實中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機會挺大的,關鍵在於中國人自己的教育可不可搞上去,山寨、逆向工程和技術追趕的能力行不行。如果這些做不到,其實問題還是挺嚴重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0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