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觀察羊群效應 捕捉泡沫來臨 黃國英

1 : GS(14)@2014-07-30 11:57:26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35222
美股逢創新高,必被稱為泡沫。據彭博全球調查,每五名金融人就有三位有此擔心。著名對沖基金AQR Capital掌舵人Clifford Asness講過十個他認為最難頂的金融套語,泡沫排第二。他指此稱呼的濫用程度,可謂無以復加。泡沫本無客觀定義,事前、事後觀感亦會不同。但他認為名副其實的泡沫,起碼價格要高至絕無可能合理。實際例子不太多,至少要像二○○○年時的科網股:它們的市值,要有全球GDP總值般大的營業額,才有可能合理。估值高至此,才可算泡沫。反觀單純價升,可能只是偏貴、預期回報不吸引。更多時只是沒看明白,看不順眼便被視為泡沫,作為談資無傷大雅,對操作卻沒幫助。

就算真有疑似泡沫,應該暗喜才是,因為急速大漲帶來難得獲利機會,何必介意。之所以心存芥蒂,除小眾故意逆流外,更多是以往參與時中過招,現逢升得多便擔心。參照過往經驗,盲目估頂效果極差,輕則少賺錢一大段;重則因貿然沽空,行先死先,比起隨波逐流,更快被抬出場,即使最終正確也無補於事。



美股屢創新高,不斷有人高呼泡沫已形成,但可能距離見頂還有很遠。

物理學家出身的Didier Sornette,則以一種較合宜的取態,成功捕捉不少資產泡沫的頂部,而沒犯下上述毛病。他的本業是研究臨界事件,成名作之一是找出用於太空火箭壓力槽的物料凱夫勒(Kevlar),何時會爆裂之謎。凱夫勒本身堅硬無比,但高壓下會出現裂縫,有時無事,有時卻整個爆掉。Sornette的研究發現,出大事的前提,乃物料之間那次有羊群效應,將壓力放大擴散。情況就像工潮,多數很快平息;但若該次群組間互相整合,變成大事件。他進而開發對數周期理論:破裂發生前,小規模事件相距的時間,以對數比例愈縮愈短,最終到達臨界點。他按裂縫傳出的聲音,測試是否到達臨界點,現時仍是檢查方法之一。

Sornette隨後將此理論推演至金融市場,他認為市場爆煲,與壓力糟破裂異曲同工,關鍵是投資者間的互動,一旦形成羊群心理,便如裂縫、小罷工互相串連,價格拋物線式上升。到達爆煲的臨界點前,部分參與者心態改變,導致波動性提升,而且大幅波動愈見頻密。他將價格、波動性化成算式,並於一九九七年初試啼聲,結果捉中金融風暴,透過買put大賺四倍。後來的金融海嘯和中國股市見頂,他也準確估算。

雖然這種方法並未廣受認可,但方向上實在比較聰明。預測泡沫而損手,原因多是心中只有數量模型,忽略資產價格實際上是由人用資金推動,心理因素帶來的波動,往往比計死數的幅度大和持久。而且多數人關注的是觸發下跌的原因,這種方法則集中於市場的實況。好比一個愈吹愈大的氣球,前者周圍估有甚麼尖的物體會刺穿它,後者卻聚焦看球內有多少氣、表面的張力如何,自然比較易捕捉到何時爆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921

MoneyHero 捕捉格價心態 一條龍式比較金融服務

1 : GS(14)@2014-09-22 22:09:1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db_edba1.htm





【明報專訊】香港首個金融格價網站MoneyHero,概念偷師歐洲同類網站MoneySuperMarket。從愛爾蘭殺入香港的創辦人Alister Musgrave說,網上比較金融服務在歐洲已經相當成熟,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卻未有格價網站,遂看好MoneyHero可填補市場空白。Musgrave投行出身,懂得捉投資者心理,而MoneyHero整個計劃由賺錢模式、成本控制到其他部署均有清晰規劃,加上團隊有經驗,成功取得投資者信賴,短短1年已吸引300萬美元(約2,340萬港元)的天使投資。MoneyHero現時有15萬用戶,目標是到今年底做到100萬用戶。

在香港,你是否會常常面對一大堆五花八門的信用卡而患上「選擇困難癥」,MoneyHero則可以解決這一難題。MoneyHero與銀行合作,蒐集了本港超過50張信用卡,從飛行里數到現金回贈的全方位「著數」資訊,消費者可以在此篩選出最適合自己的一張。除信用卡,MoneyHero還提供貸款、醫療保險等各類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金融產品比較。

歐洲普及 將成功經驗搬到香港

其實這一服務並不新奇,Musgrave說,「在歐洲,每個國家都有20多個金融格價網站,我們只是照搬歐洲最成功的MoneySuperMarket模式到香港」。2007年上市的英國MoneySuperMarket網站,目前市值達20億美元。Musgrave看準香港金融產品發達,「港人愛格價」的商機,故來港填補空白。

去年創辦 年底即獲2300萬天使投資

去年4月才籌建的MoneyHero,於去年底迅速獲得30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A輪融資最近也基本敲定。「當我們和投資者交談,他們張大嘴不相信香港竟然沒有金融格價網站,我們是第一個,」Musgrave說,「這個模式在歐美已經成功,他們知道能賺錢」。

此外,Musgrave認為自己在摩根士丹利工作的經驗亦對融資幫助不少,不僅結識到金融界人脈,也學到如何管理成本和效率。「我們會把錢花在刀刃上,在香港做事很貴,我們很小心,不會把成本浪費在亂坐的士之類的事情上」。

不給金融機構賣廣告 做到專業客觀

MoneyHero屬於一隻頗具實力的團隊CompareAsia。現時團隊在馬來西亞、泰國等亞洲6個地區開設金融格價網站,香港無疑是其中成長最快的一個。「團隊裏有來自MoneySuperMarket和澳洲上市格價網iSelect的高層。他們很有錢,來亞洲就是為了挑戰,」Musgrave說,「當我有煩惱時,他們會告訴我,12年前我也有同樣的煩惱。這些經驗對我們的成長很重要。」

Musgrave強調,MoneyHero的原則是不為金融機構打廣告,力爭做一個公正透明的信息平台。他告訴記者,接下來還將推出按揭、寬頻、車險等更多格價信息。Musgrave志向遠大,盼望MoneyHero可以助港人在理財時拿回主動權。「香港有130萬人在貧困線下,其實有很多錢可以省下來,用在更需要的地方,」Musgrav說。

明報記者 甄佳佳
2 : GS(14)@2014-09-22 22:09:4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db_edba2.htm
游說銀行合作 擊中對方需要
  2014年9月22日

【明報專訊】做線上金融平台,能否找到金融機構授權,對接服務是關鍵。MoneyHero現時已與全港包括匯豐、恒生、中銀在內的13間主要發卡行,及13間大型保險商建立合作。創辦人Musgrave回憶當初上門找銀行的經歷仍慨歎不易,他說達成合作的關鍵是真正解決對方需求,達成win-win,讓他們無法說No。

抓住銀行難吸新客弱點

Musgrave坦言不是所有銀行都歡迎互聯網,有些中小銀行對互聯網推廣仍抗拒,「說No是最容易的,不會有風險,也不會有新的工作量」。為說服這些保守機構,MoneyHero煞費苦心,分析銀行真正需求。Musgrave說,最重要的是提供No Not Option,讓對方無法說No。Musgrave的團隊分析後發現,全港現時已發行1800萬張信用卡,即人均持卡2.5張,市場飽和,銀行要吸新客相當吃力。「又要開分店、請人、還要送禮品,找一個新客戶的成本就要上千元,」Musgrave說,銀行需要節省成本,我們能幫到它。

為銀行消費者解決問題 達致「三贏」

不僅如此,Musgrave的團隊走多一步,發現銀行頭疼的另一個問題,即線下推廣的弊端。Musgrave說,很多港人開新卡是貪迎新禮品,之後便不再使用,對銀行來說,客戶價值很低。我們會告訴銀行,「我們可以幫你找到最合適的客戶和最合適他的卡,對客戶、銀行及我們都是好事,是三贏。」

去年10月上線的MoneyHero,在上線1個月後順利簽下了第一家銀行巨頭。 Musgrave說,創業者需要學習的是,總有人告訴你不能做,香港沒這個習慣。但你要有自信,你需要的是激起他的需求,讓他說出Yes。
3 : GS(14)@2014-09-22 22:09:5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db_edba3.htm
寫慳錢Tips不敢怠慢
  2014年9月22日

【明報專訊】網站上線不到一年,已成功吸引15萬用戶,每月平均超過1萬個新申請。Musgrave卻不滿足,他說,要讓消費者相信MoneyHero能幫到他們,且100%免費仍需時,目前網站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和消費者建立信任。

開博客fb帳戶 建立粉絲群

為與網友拉近距離,MoneyHero不僅在網站上開設博客,亦開設facebook粉絲頁。其中facebook保持每日更新,已經吸引過千個Like。「我們會寫一些省錢tips,也會介紹一些信用卡優惠,比如某張卡有無上限的1%現金回贈,其實很少人知道,」Musgrave說。

除此以外,Musgrave和他的團隊還在網站撰寫了金融產品的使用指南,每間銀行的銀行指南等等。儘管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一點,Musgrave卻不敢怠慢「寫作」。他告訴記者,「我和我的團隊都要寫,在這過程中我們也更熟悉產品,這讓我很自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663

關永盛﹕中國企業精明指數 捕捉AH價差機遇

1 : GS(14)@2016-09-27 07:29:45

【明報專訊】受惠市場對深港通即將開通的憧憬,近日大量資金南下購買香港股票,港股通的成交額及淨流入大幅上升。在8月16日宣布深港通的消息前,8月的日均買入成交額為16億元人民幣,宣布後的半個月則跳升至27億元人民幣。9月的首10個交易日的總買入成交額更高達569億元人民幣,超過8月份的總買入成交額487億元人民幣。

資金南下 AH股價差收窄

在資金南下相當踴躍的情况下,AH公司(即同時在內地及香港上市的中國企業)的H股部分受到投資者的青睞。根據港交所的資料,8月份的南下十大活躍股中,淨流入金額最高的五隻股票中有三隻為AH 公司。AH股價差亦開始出現收窄的迹象,恒生AH股溢價指數於9月21日為118.9點,較深港通宣布前的126點下跌約7點,當中8月份最受南下資金歡迎的建行價差更收窄超過一成。

AH股價差收窄,除因為H股價格較具吸引力外,亦可能反映內地投資者藉AH價差而進行AH股的套利。有關AH股套利策略的其中一個方法,可參考2015年推出的恒生中國企業精明指數「國企精明指數」。國企精明指數在現有的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國企指數」的基礎上加上AH股轉換機制,每月檢討國企指數成分股中的AH公司的價差,若持有的H 股部分較A股昂貴,便轉為持有A股,反之亦然。

轉換機制 按AH股價格作選擇

由於A股價格高企,現時國企精明指數中40隻成分股僅一隻是持有A股,近期表現與國企指數相若。倘若南下資金持續強勁而AH股價差繼續收窄,國企精明指數中持有A股的比例可能會逐步提升,來回轉換(例如﹕由持有H股改為持有A股,再換回H 股)會漸趨頻繁,該指數的回報有可能優於國企指數。對於認為AH股價差將會繼續收窄的策略型投資者來說,國企精明指數可是其中之一的投資參考指標。

有關以上指數表現,請瀏覽 www.hsi.com.hk/dl_centre/factsheets/tchi

投資涉及風險。所有於此文件所載之資料僅供參考之用,有關資料或內容均不代表恒生指數公司對任何投資作出明示或暗示的建議或及推介。過往表現並非其將來表現的指引。

指數小錦囊

Q: 與指數掛鈎的結構產品有什麼特點?

A: 在低息的環境下,與指數掛鈎的結構產品可能是其中一種較吸引的投資選擇。市場上結構產品各有特色,不少均與市場指數掛鈎,如保本基金及保本投資存款等。以與指數掛鈎的保本基金為例,基金將扣除收費後的大部分資金,投資於定息工具組合以提供本金保證及/或保證回報,餘下的資金則會投資於與特定指數掛鈎的衍生工具,從而爭取來自該股票市場的潛在回報。(Source: Hang Seng Indexes Company Ltd.)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 董事兼總經理

[關永盛 指數縱橫]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279&issue=201609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178

威廉指標捕捉歐元走勢

1 : GS(14)@2016-11-18 15:53:03

【明報專訊】歐元是美匯指數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構成美匯指數的6種貨幣中,其佔比接近60%。因此,在大多數情况下,美匯指數的走勢與歐元(兌美元‧下同)的方向背馳;而根據彭博資訊社的回溯測試(Back Testing),威廉指標(William's %R)在過去的一兩年對歐元走勢的捕捉十分準確。

威廉指標是用於測量某種投資產品是否處於超買或超賣的技術指標之一,讀者可能已經回想之前談過的這類技術指標,包括相對強弱指標(RSI)及順勢指標(CCI)。一般而言,威廉指標的時間周期是14天;指標的數值變化範圍在-100至0之間,其中-100至-80為超賣區,而超買區則為-20至0。

區間波動表現佳 趨勢市或失效

根據回溯測試的分析,在過去的一年甚至兩年,基於14天威廉指標制定的買賣策略可從買賣歐元中取得十分可觀的回報。在這套策略中,當威廉指標從下方向上穿越-80時買入歐元,而當威廉指標從上方向下穿越-20時則沽出歐元;若出現買入或沽出信號時已有反方向的持倉,則會先平倉然後再開新倉。

當歐元的走勢沒有明顯的趨勢,威廉指標大部分時間會跟隨歐元的上漲或下跌地進入超買或超賣區域,這套策略也得以在適當的時間發出買賣信號;在過去的一年中,歐元在一個較大的區間範圍內波動,正是這套策略取得亮眼表現的原因。而若歐元進入趨勢市,威廉指標則傾向於在超買區或超賣區附近震盪,故不能適時地發出買賣信號而導致策略失效。

註:圖中最後一點應是買,不是賣。

天王國際金融

[天王國際金融 回測煉金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733&issue=201611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016

7歲癌症童迴光返照捕捉與家人最後時光

1 : GS(14)@2017-07-01 10:50:13

英國大曼徹斯特郡一名飽受癌病折磨的小男孩好像知道大限將至,臨終前突然要求與家人合照,最後於爸爸的懷中離世。7歲的普雷斯科特(Braiden Prescott)5年前確診患神經母細胞瘤,期間接受了11次化療,甚至被安排到美國醫治,可惜兩度復發,去年9月在寧養院離世。媽媽憶述,兒子臨終前數天已因腫瘤長在顎骨難以開口,多天沒有說話,但當天凌晨3時醒來後,卻突然大聲叫要求合照。她說:「他突然大叫祖父母……之後他又大叫『現在拍照』,我有點被嚇倒,但仍依照他的吩咐--他已經沒有說話數天,但突然間他開始叫嚷。」就在家人合照後數分鐘,普雷斯科特在爸爸懷中去世,「當他去世的一刻,我們都感到震驚,沒有人想失去自己的孩子,但我們知道這一天很快會來」。如今唯一能令媽媽感到一點安慰的是,她將有一名女兒出世,媽媽正懷孕18周,而她深信這位妹妹是愛兒從天上派來的,「普雷斯科特從天堂派她下來,因他常常想有一個妹妹」。普雷斯科特的媽媽坦言,雖然普雷斯科特在2012年確診,但其實她早在他確診18個月前已發現有不妥:「他常一瘸一拐,一直發高燒難以置之不理,他臉色蒼白又無法吃東西。」但初時誤診為膿毒性關節炎。一家人希望透過公開事件,提高公眾對神經母細胞瘤的關注,好讓其他家長及早發現癌蹤,便可盡早接受治療,她忠告其他家長:「如果你的孩子一瘸一拐的又持續高燒,食慾不振,記緊帶他到急症室做一個血液測試。」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1/200752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507

盧駿匡:三大獲利法 捕捉沽貨時機

1 : GS(14)@2017-11-19 14:36:28

【明報專訊】炒股最重要是捕捉時機。時機不單是指入市,獲利亦十分重要。任何一個投資者只要有資金便可入市,但並非全部都可獲利離場。因此在正確的時間沽貨比入市難度更高。部分投資者會因股價錄得升幅後感到壓力,擔心會有所回落。其實,要克服心魔,可以利用技術分析及實戰技巧作輔助。

入市前設目標價 分批獲利

筆者有幾個常用的獲利方法:(1)預設目標價、(2)趨勢逆轉、(3)利淡形態。這三個方法各有優點,如「預設目標價」一般會在入市前已計算好,較常見的做法是利用最近的阻力為首次獲利目標;假若能成功達標,可先沽出部分獲利,餘下的可待盈利繼續增長直至「趨勢逆轉」才離場,要贏盡一個升浪必須混合使用這兩個方法。由於坐貨期間已有部分成功獲利,繼而持貨的心理質素亦會較強。

另一個方法「利淡形態」適用於分段獲利或大市出現「托沽」時,「托沽」的意思是指數上升,但大部分股份出現下跌或板塊被洗倉的情况。此方法相對前兩個靈活性較高,其概念是股份在急升時動力持續減弱並出現走勢逆轉及沽壓,然後再現後抽,假若股價再破底就應該沽出部分股份以保利潤。在技術分析層面可演繹為9天相對強弱指標(RSI)在超買時成交量縮減,於短期內出現收穿上一日底的陰燭底,並以陽燭作反彈。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沒持有上述股份)

ASC分析系統創辦人

[盧駿匡 圖金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078&issue=201711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303

基金觀點:如何捕捉人工智能市場潛力?

1 : GS(14)@2018-02-25 03:12:23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個人或企業層面,應用到人工智能(AI)的情況日漸普遍,然而以AI為投資主題的基金選擇目前仍有限,亦有投資者對AI基金與科技基金兩者之間不甚清楚。究竟此類基金是如何捕捉人工智能市場中的發展潛力﹖去年大型科技公司引領全球股市上升,部份股份估值已屬偏高水平,其潛在上升空間可能受制,但是投資者不宜以偏概全,可以轉為留意科技板塊中創新的公司,例如從事人工智能有關的公司仍處於起步階段,其增長潛力不容忽視,而且過去升幅或不及大型股,所以依然具備潛在投資價值。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即使看好人工智能行業前景,但要涉足其中並不容易,故不妨考慮透過相關AI基金去捕捉其增長潛力。AI行業發展一日千里,一般投資者或未有充足的資源去發掘個股,基金的管理團隊則可善用資源及憑藉豐富經驗進行環球投資,並駕馭技術轉變及顛覆的時期。此外,與科技基金的不同之處在於,AI基金主要集中投資於善用人工智能的創新企業,以捕捉這個創新範疇帶來的機遇;而相比科技基金則涉及任何資訊科技的投資機會。人工智能主要區分為三大範疇,包括人工智能基建的部署及對人工智能發展至關重要的輔助技術,如大數據、物聯網等;人工智能軟件和應用程式的開發,如認知系統等;在關鍵的業務流程中採用人工智能來推動產業人工智能化,目前試行中的有自動駕駛汽車、機器人工廠等。這些新技術發展充滿挑戰,亦同時意味着龐大的投資商機有待發掘。環顧全球,在眾多創新公司中,到底哪些最能得益於此顛覆性的科技,我們認為關鍵在於「由下而上」及以基本因素為本的分析,以及嚴謹的選股策略,並審慎控制風險,從而建構多元化投資組合。安聯投資本文內所載的資料於刊載時均取材自本公司相信是準確及可靠的來源。本公司保留權利於任何時間更改任何資料,無須另行通知。本文並非就內文提及的任何證券提供或邀請或招攬買賣該等證券。閣下不應僅就此文件提供的資料而作出投資決定,並請向財務顧問諮詢獨立意見。投資涉及風險,尤其是投資於新興及發展中市場所附帶之風險。過往表現並非未來表現的指引。本文件並未經香港證監會審核。本文件只供參考之用,如於中國大陸使用,旨在為境內商業銀行根據適用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制度的法規法則而發行的代客境外理財產品,提供輔助資訊。發行人為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22/203113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8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