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对他人是否热情、关心就决定那里是天堂还是地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7caecf0100jyq8.html


托尔斯泰也感叹:佛教故事描写了人类的贪欲
感激之心,率真的反省之心,此外远离过剩的“欲望”,对提高我们的人性来说是必要的。贪婪其实是很难对付的,它扎根在人们内心深处,蚕食人心,是使我们走上错误的人生道路的“病毒”。
据说释迦牟尼用寓言将人类被欲求纠缠的真相作了如下阐述。有一点长,但不妨介绍一下:
——深秋的一天,枯木瑟瑟中,有位路人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赶。猛一看,脚下散落着很多白色的东西。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人的骨头。为什么在这里会有人骨呢?——令人毛骨悚然又不可思议,他继续前行,一头正在咆哮的猛虎朝他迎面走来。
路人大吃一惊,原来是被这只猛虎吃掉的可怜的同路人的骨头啊!他一边想着一边慌忙转身,朝来时的路飞快地逃跑。但是,似乎是迷路了,他竟然来到了悬崖峭壁 前,悬崖下面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后面是老虎,进退两难之中,路人爬上了一棵长在悬崖峭壁边的松树上。但是,老虎也张开了可怕的大爪开始往松树上爬。
现在真正完了,正在万念俱灰之际看见眼前的树枝上垂下一根藤条,路人顺着藤条哧溜了下去.但是,藤条在中间断了,旅客被悬在空中,不得上下.
上面老虎舔着舌头,虎视眈眈.再向下看,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有赤、黑、青三匹龙严阵以待,要把他吃掉。上面还传来吱吱的响声,抬眼一看,黑白两只老鼠在啃藤条的根部。
这样上去,藤条被老鼠用牙齿咬断,路人不得不朝张开血盆大口的龙落下去。在这八面围困之中,他认为首先应该赶跑老鼠,试着摇了摇藤条。于是,有温热的东西掉在脸庞上,舔一舔,是甜甜的蜂蜜。原来,藤条的根部有蜜蜂巢,每一次摇动都会有蜂蜜掉下来。
他开始喜欢上甘露一样的蜂蜜味道。于是,竟然忘记自己已置身穷途末路之中——尽管处于龙虎争食的夹缝中、且唯一的救命藤条也正被老鼠啃食——他一次又一次地主动摇晃这根救命绳索,陶醉于蜂蜜的甘甜中。
释迦牟尼说这就是贪婪的人类的本来面目。在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危机状况中,仍然忍不住舔拭蜂蜜,这是我们人类无能为力的本性。
俄国的大文豪托尔斯泰听到期个寓言后惊叹道:“没有比这更形象地表达人类欲望之深的了。”确实,没有比这更真切地表达人类的生活态度或者人类的欲望了。
在这个故事里,老虎表示死亡或生病。松树表示世上的地位、财产、名誉,黑白老鼠表示白天和黑夜亦即时间的推移。人不断受死亡的威胁和追逐,但仍然执着于生命。可是,生命只是像藤条一样飘摇无常地不可靠。
藤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磨,我们一年又一年越来越接近似乎已经逃离了的死亡,但是,即使缩短自己的寿命或生命仍然想要得到“蜜”。人就是与那种无止境的贪婪有切不断的缘。这就是释迦牟尼要告诉我们的人的真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97

对他人是否热情、关心就决定那里是天堂还是地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7caecf0100jyqk.html


在某个寺院,年轻的修行僧问老师:“听说在那个世界有地狱和天堂,地狱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呢?”老师是这样回答的:“在那个世界确实既有地狱也有天堂。但是,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表面上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地方,唯一不同的是那儿的人们的心。”
老师继续讲道:“地狱和天堂里各有一个相同的锅,锅里煮着鲜美的面条。但是,吃面条很辛苦,因为只能使用长度为一米的长筷子。住在地狱的人,大家争先恐后 想先吃,抢着把筷子放到锅里夹面条。但筷子太长,面条不能送到嘴里去,最后抢夺他人夹的面条,你争我夺,面条四处飞溅,谁也吃不到自己跟前的面条。美味可 口的面条就在眼前,然而每一个都因饥饿而衰。这就是地狱的光景。
与此相反,在天堂,同样的条件下情况却大不相同。任何人一旦用自己的长筷夹住面条,就往锅对面人的嘴里送,‘你先请’,让对方先吃。这样,吃过的人说‘谢谢,下面轮到你吃了’作为感谢和回赠,帮对方取面条。所以,天堂里的所有人都能从容吃到面条,每个人都心满意足。”
即使居住在相同的世界里,对他人是否热情、关心就决定那里是天堂还是地狱。这就是这个小故事想要告诉世人的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98

你還關心業績嗎? 艾薩

2012-11-22 NM
 
 

 

儘管本地及海外市場經營困難,莎莎和偉易達的業績,卻令人眼前一亮。本倉另一隻成分股信德亦是不可多得的優質股。細談優質股

這三間公司同樣產生大量的自由現金流,在各自行業處於領先位置。他們手上現金充裕,成本控制得宜,又慷慨與股東分享成果。作為投資者,還求什麼? 先說莎莎。中國業務仍然蝕錢,事關規模細小,未能達致規模經濟的效益。不過,十年後,或會是另一番新景象。莎莎在內地市場的擴充步伐雖然慢,但勝在專注,不像其他傻瓜,心口掛個「勇」字,就闖進中國,最終面對大量棘手問題。細閱莎莎的年報,你會發現何謂良好的管理!公布中期業績後,莎莎股價持續走強,我認為其中國業務的前景會像玫瑰般美好,待股價回落,大可吸納。分析信德,不忘澳博(880)。澳門博彩業收入放緩,澳博自然不能獨善其身,但其第三季業績仍然堅挺。不要忘記,信德透過私人公司澳娛持有百分之五點五的澳博權益,而澳娛博彩業務以外的資產亦十分獨特,信德的股息收入長遠有增無減;其現價每股約三元,較十元的潛在價值,低得驚人;只可惜,投資者無動於衷,我不求一夜致富,股價低,讓我有更多時間,在早前用每股兩元供股的信德股東手上,買到便宜貨。他們對於賺取五成的回報率感到高興,但如果長揸,隨時多賺三倍!短視是今天投資者的通病。偉易達的股價頗為受壓,是入貨時機。這間公司生產優質的電子學習玩具和通訊產品。美國業務整體表現算是成功,而歐洲市場亦非人們想像般差。

避開利豐

大酒店(45)的股價較其真正的價值折讓四成,其資產組合極具價值,部分更是無價寶。由於奇怪的會計準則,大酒店被迫低估每股資產淨值,旗下酒店物業只能按成本減除折舊的方式列賬,即使大酒店每年花數以千萬元提升資產質素。相反,物業投資公司每年卻可以按市值重估資產,無須折舊。利豐(494)唱好其不斷收購新公司,增加客戶的策略,但收購要錢,除了借貸,錢從何來?利豐早前以每股十九元配股,已觸動投資者的神經,再次配股的可能性不高。如果它要繼續收購,催谷業績,只能透過發債或混合證券,利息開支無可避免。而且,利豐對商譽和無形資產採取了極不「保守」的會計政策,我多次對此提出質疑。你們要避開利豐,除非每一項無形資產都清楚列明,而各項資產的有效壽命及價值得到證明。在我眼中,利豐目標價接近零元,而非現時每股約十二元!最後,大市已接近入貨的時刻,不辨好壞的投資者拋售優質的公司股票,以償還貸款,或換馬至昂貴的債券或其他資產組別,這對你不失為喜訊。祝君好運!艾 薩[email protected]

艾薩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020

關心?還是擔心?

2012-12-10  TCW
 
 

 

近年來,負面消息不斷,引起許多人罹患「擔心症候群」,症狀嚴重者,甚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擔心」起來,弄到惶惶不可終日。

一般的看法,都認為「擔心」是「關心」引起的,關心而不得其解,乃演變為擔心。是不是真的如此呢?我倒有些心得可分享。

我個人對「擔心」這件事,算是有些體驗,因為我的母親,基本上可稱為「擔心專業戶」。從我幼年調皮,她擔心我這輩子都毀了開始,直到晚年她擔心家裡每個人,終至罹癌過世。我沒有智慧轉化她的擔心,是我最有虧孝道之處。至於我自己,當然難免傳承了母親的特色。但我是男子漢,當然不屑為身邊小事擔心,於是順理成章「憂國憂民」起來。尤其是,身為媒體人,憂國憂民還可以變成專業、贏得認同,更是樂此不疲。

直到近幾年,我才認識到,擔心(或憂心)其實與外在的發生無關,只與內在生命品質有關。擔心所反應的,是人內在的執著和缺乏信任,因而轉化為對自己的擔心,表現為對別人、對社會、對世界的擔心。

有了這個了解,就知道「擔心」並非「關心」的進階版,而恰恰是反義詞。因為與擔心正好相反,關心是一種放下自我後才可能產生的能量,它帶著對自己、對人、對世界的信任品質。

從結果來看,擔心和關心更是天壤之別。簡單說,擔心是一種負面能量,對擔心者和被擔心者都有害無益,它帶來的是壓力和負擔;關心則是一種正面能量,對關心者和被關心者都有益無害,它帶來的是溫暖和支持。

擔心還很容易養成習慣,會上癮,甚至演變為強迫症,乃至於身為父母則擔心子女,身為老婆(老公)則擔心老公(老婆),身為主管則擔心部屬,身為國民則擔心國家,身為人則擔心世界、宇宙、乃至沒完沒了。

擔心還會產生「自助效應」,擔心日久,終於「心想事成」,不是所擔心之事真的發生,就是把自己弄到病痛纏身。除此之外,擔心還會傳染,一傳十,十傳百,最後導致整個社會都生病,不衰也難。

我自從看明白擔心為禍如此之深、又如此無所不在以後,就時時保持警覺,每有類此念頭或情緒升起,都立刻分辨到底是「關心」、還是「擔心」,確認是關心就放行,有擔心嫌疑者,馬上循線追查,看它從何而來,必在源頭處緝捕元凶才罷休。

這麼做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和自己、和別人、和世界都更相處自在,效益無窮。把擔心時時放下,把關心時時提起,最後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而不擔心。這才是值得大家一起追求的境界。(本專欄每兩週刊登一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078

鐵血郭董反常 喊話關心員工健康

2013-02-25  TCW  
 

 

小年夜,鴻海集團舉行尾牙,這次郭台銘指定要沉寂已久的張菲當主持人。張菲一上台就引用「郭語錄」,說在鴻海工作認不認真,看小便的顏色就可以知道。「我呢!最近是清如流水,」引起現場一陣笑聲,大吃郭台銘豆腐。

隨後,郭台銘一上台,一反過去,未鞭策員工未來一年的成長目標,反而倒百般強調,「希望員工身體健康、家庭美滿。」郭台銘並非空話,不僅是員工,他還把鴻海員工的眷屬,納入到永齡健康基金會的醫療照護體系。

經歷富士康的跳樓事件,郭台銘對員工心理和生理的健康頗為重視,意識到如果員工身心出了問題,對於企業的負擔很大。

他更下令要求研究,建立百萬名員工健康管理系統的方法,研擬是否能用傳統心電圖,找到員工可能的醫療風險,防患於未然。

礙於隱私權,郭台銘的美意僅在研究階段,倒也衍生出「一兼二顧」作用。一來關心員工健康,二來說不定可發現遠距醫療商機,建立醫療雲。至少看出,過去僅專注於成長的郭董,心思變得柔軟、細膩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158

金融危機後華爾街年輕人最關心的兩個問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0013

Saguenay Strathmore Capital公司主要從事另類投資管理,公司CEO Brian Walsh在接受OneWire采訪時表示: 如果你不到30歲,在金融業工作或是有意在金融業工作,金融危機爆發後,你或許已經問過自己這兩個問題:一是我該在哪里工作?二是我是否應讀MBA或是考CFA? 對於第一個問題,Walsh表示,在另類投資領域,還有許多新興事物。比如會有更多創新型小企業去做不同種類的融資。 對於第二個問題,Walsh坦誠地表示,他不完全相信很值得去讀一個MBA。MBA不像過去那麽有價值了,這取決於你想做什麽。如果你想做投資銀行業務,那麽考取CFA會更好,CFA更直接地與投行業務相聯系。如果你不太確定你想做哪方面,那麽MBA更有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716

匯源財報分析解讀市場上關心的匯源經營上的問題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30218117
$匯源果汁(01886)$ 通過對匯源的財務分析解讀市場上關心的企業經營上的問題

1、果汁賣不掉,匯源向經銷商壓貨,庫存大增。
市場上對匯源果汁質疑的聲音很多,尤其是經銷商對匯源的意見很大。一般來說,經銷商對東家意見大,肯定不是什麼好事。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匯源一直希望自己掌控終端,自己賣東西給消費者,經銷商作為中間商也是賣東西給消費者。匯源和經銷商兩者的利益本身就有衝突,當然有矛盾了。還有說匯源常常壓貨給經銷商,說匯源庫存很大,真的是這樣嗎?我們看看匯源的存貨:查看原圖很明顯,匯源果汁在存貨管理上做的很穩健,尤其是庫存品上從來也沒有大起大落過。2013年庫存品(成品)還下降了很多,說明銷售的情況很好。從匯源的歷年存貨管理上能看得清清楚楚的事,那為什麼經銷商和部分投資者還要說什麼壓貨,匯源貨賣不掉積累了大量庫存?就算匯源庫存量大13億多,那也是原料庫存大啊近9億了。充實的原料供應對做飲料的匯源果汁是好事啊。 我看,無它。都是以訛傳訛,人云亦云了。作為投資者,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要尊重歷史,尊重客觀事實。

2、匯源主營業務利潤虧損的問題
說匯源主營業務長期虧損也是不客觀的,但近兩年匯源在主營業務上的確做的不好,主要原因是,高中果市場增長緩慢,雖佔龍頭地位,但總體市場規模太小了;而低果飲品,市場份額連續下滑。匯源總的增長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作為龍頭企業這是不正常的。我們來看看匯源的主營利潤:查看原圖其實匯源在2012年前基本上還算過得去的,主營利潤雖無亮眼的地方,但一直還是盈利的。不是市場上說的匯源長期主營業務虧損。但近兩年匯源在主營業務上虧損嚴重。這是事實,也是為何朱董要痛下決心堅決變革匯源的原因。從變革的各項舉措上,明顯加強了對成本的管控,對利潤點的開發(匯源國際化和多元化)。尤其是聚焦主業,聚焦在毛利率高的產品,大刀闊斧砍掉低毛利率的SKU。今年5、6月份推出的新品,基本上都是高毛利率的產品和市場上比較熱銷的品類。另外,果漿業務並表後,對匯源毛利率也可以自然提高3-5%。所以,匯源主營虧損的問題會在2014年得到根本性的解決,但是否扭虧為盈,還得看這次變革的縱深發展和新產品的營銷情況。馬上到來的中報,我認為不太可能實現主營扭虧,但繼續象前兩年的大幅虧損肯定不會再發生。趨勢上看,主營虧損正在向扭虧為盈轉變,這個應該從匯源的2014年年報中能看到積極的轉變。

3、匯源的債務問題


這是一直伴隨匯源的老問題,似乎朱董在資本市場上還是玩得轉的,總是能在關鍵時候有實力機構大把花錢在匯源身上。大家肯定是想知道原因了。原因很多了,這裡只從財務的角度解讀一下。我們看看匯源的經營性現金流量表:查看原圖對一個借錢給企業的投資人來說,債務人真正關心的並不是企業的利潤,而是這個企業是否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入。匯源這個企業,就是一個小現金牛,好像2013年快要變成大現金牛了哈,7個億多的現金淨流入! 銀行、淡馬錫拿著CB(可轉股債券)進退都自如。這就是為何匯源經營上不太賺錢,但從來不缺錢,總是有機構願意給錢匯源的原因---因為它是一隻現金牛,而且有成為大現金牛的趨勢。

當然匯源還是要解決債務問題的,在2013年的負債率就已經下降到37.7% ,但負債總金額卻大幅上升,長短期債務高達46個億多。 公司已經確立瞭解決債務問題的策略,即:1、改善經營活動,提高主營業務盈利能力,以經營活動現金流,逐步歸還負債。2、改善負債結構,降低融資成本,減少利息支出的同時縮小借款規模。3、盤活資產,適當處理部分閒置資產,所得資金用於補充營運資金,或者歸還債務,改善資產負債結構。

4、在主營業務利潤創新低的前提下,哪裡來的這麼多淨現金流入

主營經營如此差勁的情況下,為何經營現金流卻創下了匯源上市以來最高的現金淨流入,高達7.3個億?經營活動現金流入,除了4.4億折舊折回,另外存貨減少5.13億,應收賬款減少4.1億,使經營現金流增加,同時應付款項減少5.4億,使經營現金流減少。以上幾項因素綜合影響,經營現金流增加了7.3億。

這裡有一個小問題,雖然,匯源的2013年經營現金流高達7.3億,但從13年中報的現金流來看(7.242億),也就是說下半年匯源幾乎分文未入。但匯源一直是下半年的果汁銷售好於上半年。這又如何解釋呢?下半年存貨減少1.4億,應收賬款減少5.8億,折舊折回2.4億,經營現金流相應增加。但增加的現金流被應付帳款及其他應付款大幅減少9.1億所抵消,其中主要是應付關聯公司的應付賬款減少。因此從經營現金流看,下半年近乎平衡,流入較小。

大家可以通過匯源營運資金的調度上看到,匯源的淨現金流入如此巨大,或者說匯源這只現金牛越來越強大。折舊就不單獨提了。第一,貨賣的好。看存貨上下半年減少的情況就知了;第二,上下半年應收款回款及時;第三,本來匯源的淨現金流入可以更好,但應付款的大量減少影響了淨現金的流入。應付款的來源主要是果漿業務(2013年並表的部分很少),所以產生了大量的應付款。這部分隨著2014年果漿業務的全部並表,應付款的問題就解決了。那麼我們可能從中報上就能看到,匯源的經營現金流會非常好看,這對投資者來說非常重要。會計利潤在真金白銀的現金面前都是其次的事情了。@匯源果汁IR

通過分析和長期的觀察,匯源的基本面情況根本不是現在股價所反映出來的糟糕。股價的漲跌有時是預期著未來,但更多時候是市場先生情緒化的結果。現在,大家也許對匯源的變革信心不大,對中報的業績信心不大。這也正常,這個市場裡的人絕大多數都是眼見為實的,看不到未來,只看眼前利益的。所以巴菲特說,我們應該遠離華爾街。這樣可能我們才能看得更清楚些,不被各種聲音和觀點迷了雙眼,誰叫我們自己的定力不夠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494

[惡搞文] 給各位關心無主孤雲的人

原文參考此

各位,無主孤雲今天要結束了!

辦無主孤雲是出於簡單信念,「為自己是老千是做點好事」,表現自己正義,同時希望像美國花旗肥婆一樣,創造一個成功的洗底生意,打開自己不是老千的局面。

「為自己老千是做點好事」,背後有很多偉大使命,只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儘量使自己可以洗底,做一個正常老千發財立品的事。我生於1964年,今年50歲,趕上嬰兒潮最後一班車,受惠香港八九十年代經濟起飛,把握了向上變成大老千的機會,就如不一般香港人,年青時埋首變成老千,到略有小成,想利用自己老千界的經驗、人脈及知識,希望成功洗底變成正義人士。

我白痴

原來今天的香港已經變了,做一個假正義為懷的人、做一個假民主媒體、為社會做一點洗腦的事,實在不容易,甚至感到白痴 — 不是恐懼,而是白痴。由於個人幻想當前政治鬥爭氣氛令人極度不安,多位民主派人士,被跟蹤、被抹黑、被翻舊賬,一股白色恐怖氛圍在社會瀰漫,我亦感覺到這種壓力,但是自己一想,我自己騙了股民過百億,其實這些事更恐懼,這些政治壓力完全是小事。還有,作為一個經常常常搞財技的老千,我得承認,每次搞財技都不會提心吊膽,但這是我過分疑神疑鬼嗎,可能自己做得虧心事多,「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也不驚」?那種感覺,根本不可能向外人説得清楚,可能我真的做了不少壞事。

令我最不安,是家人也感受到這股壓力,終日替我擔心,但我覺得值得,自己搞咁多財技,點解唔驚,做一個虧錢媒體要驚。隨著社會氣氛逐漸緊張,這股壓力在我身邊蔓延的程度令我日益困擾。在家吃飯,我堅持不開電視,因為我不想面對面跟家人討論社會話題,我知道他們只會愈來愈擔心,因為自己其實以老千身份做了所謂的好事,自己怕被人秋後算帳。我幻想家人因我憂慮,我傷心,我扮野,我白痴。

我傻仔

兩年前,我和幾位朋友一同創辦無主孤雲,我以為自己洗老千底為起點,相信包容是香港最重要價值,以抄博客和扮民主自由為基石,創造抄襲媒體形式。根據最新數據,在一輪欺騙下,無主孤雲上月平均每日「獨立瀏覽人次」(Unique Visitor)有30萬人,表現可算理想。從開始,我們沒有考慮當一盤生意來做,但是在大傻仔攻擊下,利用肥佬黎呢條大水喉,為無主孤魂建立基本資金來源每月幾十個,且無放棄我大頭蔡的精電主業,成功騙埋高生的一千萬人工,在不正常的社會及市場氣氛下,我成功賺的名氣,但是在生果日報開支減少下,無主孤雲開始失去主要經濟來源,況且的廣告收入跟它的影響力,不成比例。

無主孤雲一開始本身開大個頭,以為自己小本經營(很多熟悉我們的博客可作證),實際上對比其他同業,如康庫網絡,成本就是他的一百分之一,員工更只有2個。所以在我唔想貼錢,但日日有開支下,由但創辦至今,每月從未達至收支平衡,只是靠肥佬黎的專欄資金支持。當水源一斷,每個月我都要貼錢,最大問題是在可見將來,雖然未來業務不錯,其實只要堅持,未嘗不可成功。我幻想香港社會氣氛只會更見緊張,從生意角度,無主孤雲實在看不到曙光。有人問我,無主孤雲有沒有出現抽廣告情況,答案是有,但是因為是我拉回來的,那些不算是落,所以何來抽?

在我的幻想中香港不單止核心價值被扭曲,市場也被扭曲,只是我認為民主的理念能夠變成錢,所以用人地的錢去賺更多的錢,但我看不見市場現實,所以不敢真的小本經營,真的控制自己的開支,利用別人的錢,來做自己的野,結果水源一斷,自己做唔掂,就執左佢,所以我傻仔。

我痴線


我的白痴及傻仔,源於我自己高估自己,幻想曾一度相信香港還是一個正常的地方,一心以為可做一個為洗底、一個妄顧自己財力市場的商人,很明顯,我錯一半對一半了。在幻想著一個不正常的社會和市場,做一個不顧現實的公民和商人,原來竟是正常的幻想。

對於兩年來努力拚搏的同事,我覺得自己痴線,因為大家年中無休,義無反顧地用行動來支持無主孤雲的信念,然後在成立兩年差兩日執左佢,都畀唔足遣散費畀自己支持自己的員工,我算真是正常的商人。對於家人的包容,我更痴線,做一件沒有可能成功的事,讓妳們為我憂慮了這麼長的時間。對於支持無主的博客、海內外讀者,你們終於發現,根本我就是個正常人,只是高估了自己。我其實只是留了力,所以只能走到這麼遠,如果真的堅持做一件事,那有可能不能堅持?所以我真的痴線了。

無主孤雲由即日起正式結束,成功讓大傻仔成名立品,不幸言中,我很感激,再見!

一個堅持不下去的大頭蔡
2014年7月26日

延伸閱讀:
1. 順叔財經林峰
http://caijingcarefree.blogspot.hk/2014/07/blog-post.html

2. 對蔡東豪的所有惡搞及非惡搞文
http://zkiz.com/tag.php?tag=%E6%83%A1%E6%90%9E%E6%96%87&type=2


3. 網媒《主場新聞》突執笠 蔡東豪:我恐懼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917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505

誰來關心這些流動中的孩子?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4938

2010年全國流動兒童數量已達3581萬,每100個兒童中就有13個流動兒童,十年間增長超過了80%。

雖然流動兒童數量不斷增加,但是流入地城市的對兒童教育的投入卻未能跟上人數增加的步伐。對此問題,流入地城市一直強調城市教育資源不足,難以滿足流動兒童的教育需求,但事實卻並非如此。京滬廣三地的義務教育小學階段在校生人數,均低於歷史最高水平。

“知道”(微信號:nz_zhidao)告訴你關於中國流動兒童的殘酷真相。

誰來關心這些流動中的孩子? (李曠達/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434

谷歌CEO佩奇:太多人關心賺錢了,我們要改變世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187

201410051044

本文譯者:潘倩

“10個人你就可以創立一個互聯網公司,你就可以獲得上億的用戶。創立這樣的公司,你不需要大量資本投入,但是卻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甚至是巨額的收益——所以人們對此趨之若鶩。”大約只有50名投資人正在尋求真正可以為人類帶來實質性變革的技術突破,而這就是佩奇眼里谷歌要做的事情。“這種事,總得有個人去做吧!”

谷歌CEO佩奇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談了對谷歌未來的看法,以下是專訪內容:

佩奇的偉大設想:

佩奇表示:“我們完全有可能解決當前人類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

現年41歲的拉里·佩奇已經著手開始考慮實現上述“奇想”的可能性。在谷歌近日的重組中,佩奇已將手頭的大多數業務移交給新的副手,以留出更多空間來實現更遠大的抱負。

“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訪問並從中受益”是佩奇創始谷歌時立下的豪言壯誌,但現在,這已無法盡言佩奇腦中的構想。他的目標在於,用谷歌廣告業務的收益,在未來可能的繁榮產業中開拓出一條康莊大道,而涉及的領域包括生物技術到機器人技術。

這或許正預示著,世界上最強大的互聯網公司或已準備將壟斷所得的大量資金投向另一片科技“淘金潮”。

谷歌的困境:

自2004年谷歌公司上市以來,10年之內公司提出過一系列口號,諸如“絕不作惡”、“讓世界更美好”等等,一直以理想主義化為賣點;而谷歌強大的權力和財富也已經招致來自各方的諸多不滿與回擊,特別在歐洲,已經展開了對谷歌資金的反壟斷調查。

盡管如此,佩奇仍然堅持與謝爾蓋·布林在“純真年代”一同創始谷歌時所立下的“利他原則”,絲毫沒有要縮手的意思。佩奇說:“社會目標依然是我們的主要目標,我們一直在努力通過谷歌來實現這個目標,但我認為未取得想象中的成功。” 當問及著手於新的目標是否意味著谷歌需要改變一條新的使命口號時,佩奇直言“的確如此”,但至於具體會改成什麽,他們“仍在努力設想中”。

 “我們正處於一個未知領域之中”他說,“我們正努力尋找一種方式,可以盡可能利用一切資源並且在世界上發揮更積極的影響”。而對於谷歌投資者而言,這樣大資金的冒險投註不得不令他們有所顧慮,而這或許才剛剛開始。

樂觀的是,雖然谷歌放出消息準備開始進行新的冒險投資,公司資金依然保持積累態勢,目前已達620億美元。但作為公司管理者,佩奇也非常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正管理著一所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強大的科技公司,谷歌的高曝光率以及5.5萬名職員無疑要求佩奇以更高的責任感,因此在措辭和決策上也相較以往更為小心謹慎。

 矽谷的困境:

佩奇表示,盡管目前矽谷依然處於科技領域的頂峰,正處於周期性繁榮的中間階段,但是目光定位卻不夠長遠。“的確有許多資金和激情,且這些事情在周期性地發生”,他說,“但你可能在未來的100年內根本就不會去在意。”

但他認為這樣的經濟多少有些過熱了,在低成本高收益的利益驅動下,許多資金湧入科技產業。“10個人你就可以創立一個互聯網公司,你就可以獲得上億的用戶。創立這樣的公司,你不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但是卻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甚至是巨額的收益——所以人們對此趨之若鶩。”

佩奇估計,大約只有50名投資人正在尋求真正可以為人類帶來實質性變革的技術突破。如果說有什麽因素在阻礙著這些“偉大想法”的發展,那絕對不是資金短缺或者什麽無法跨越的技術障礙,而是缺少這些大創意背後的人為支持。佩奇稱,他所追求的這類技術突破並不缺少前沿技術上的支持,而是缺少一群人的勃勃雄心。社會機構,尤其是政府機構,依然沒有給予這些領域以足夠的重視。

有人提出質疑,這樣一個或許是世界上最長期、最雄心的科技項目是否應當由政府來投資負責,而並非由一個私人企業來買單,佩奇這樣回應:“這種事,總得有個人去做吧!”

“工程師”的樂觀讓一切成為可能

作為一名計算機科學教授的兒子,工程師式的思維在佩奇那里表現得非常明顯。據認識他的人介紹,相比於開個群體會議,他更喜歡直接深入到技術層面。比如,佩奇會具體介紹自己又是如何運行數據中心,公司要支付多少電費,以及如何設計一個新電網。

這樣一名基於“實幹”與“可操作性”的樂觀主義者,似乎有理由讓我們相信,技術的確可以改變一切。對於文章開頭所提及的“異想天開”,完全可以通過技術革新來實現,佩奇對此這樣解釋:

——如何解放90%的勞動力

他認為人工智能將獲得迅猛發展,計算機以及機器人將可以接管人類大多數工作。到時候,90%的人將放棄今天正在從事的工作。但人們會為失去工作而後悔嗎?佩奇說,技術的發展將令許多工作變得過時,因此無需再為此浪費時間。他說:“每個人按部就班地工作,低效率地做事,以確保工作安全——像這種想法對我而言沒有意義,也不是正確的答案。”

——物價如何下降

除此之外,佩奇還看到技術的另一個好的影響,即會令許多日常用品及服務價格下降,另一個通貨緊縮時代就此來臨。佩奇說:“即使人類工作被顛覆,但在短期來看,我們需要的產品成本會大幅下降。我認為這很重要,只是還未被人發現。”佩奇認為,新技術不是令企業效率提升10%,而是以10倍速度提升,這就會讓價格下降。

而房價同樣將會隨之“崩潰”。人們不再需要100多萬美元來買塊地,矽谷心臟地區帕羅奧圖的平均房價也沒有理由再超過5萬美元。對於許多經濟拮據的人來說,這種變化無異於天上掉餡餅。

   無論如何,佩奇已經開始著手進行這件事情。而想谷歌這樣的大公司,最終將發展到哪一步目前也不得而知。但至少對於普通百姓而言,這些追求幸福生活的“異想天開”總歸都是些好事情。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51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