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西南證券傳聞成真:已受證監會立案調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2573.html

發酵兩日多的西南證券(600369.SH)投行業務被暫停事件終有定音。6月23日晚間,西南證券發布公告稱,收到證監會的立案調查通知書,投行業務在立案調查期間將不被受理。有接近涉事方的人士表示,很可能跟大有能源(600403.SH)違規有關。

6月21日下午,一張題為“關於證監會停止接收因被立案調查相關中介材料的通知”的郵件截圖在社交媒體上瘋傳。涉事方西南證券6月22日緊急停牌,23日繼續停牌核實情況。

西南證券核實了兩天的坊間傳言被證實。該公司在23日晚間的公告中表示,因該公司涉嫌未按規定履行職責,根據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立案調查期間,中國證監會暫不受理公司作為保薦機構的推薦,暫不受理相關保薦代表人具體負責的推薦,暫不受理公司作為獨立財務顧問出具的文件。

據了解,目前西南證券在會的投行項目有數十個。其中在會的IPO項目有9個,證監會已經受理的公司有4家,分別為安佑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百華悅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莞銘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立方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另有2家公司處於已反饋階段、3家公司尚處於已預披露更新階段。

“預計公司投資銀行業務在立案調查期間將受到影響,並可能對公司當期經營業績造成一定的影響。”西南證券方面表示。

西南證券去年投行業務收入占比為16.24%,營業利潤占比為26.93%。在西南證券四大傳統業務中,投行業務去年在行業中的競爭力最強。公司去年投行業務收入13.80億元,同比增長47.64%,在行業中位列第8位;利潤11.49億元,同比增長166.6%,在行業中排名第4位,毛利率達83.25%。

關於傳言中的另一涉事方北京市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下稱“競天公誠”)情況,其市場拓展部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最終情況確定之後將會公開發布聲明。

在業內看來,西南證券此次被立案調查,大概率因大有能源被立案調查而“連坐”。大有能源曾因定增信披違規於2013年10月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目前仍在等待中國證監會最終認定結果。2015年10月15日,大有能源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被認定在2012年非公開發行股票期間涉嫌欺詐發行、以及未按規定進行信息披露。而當時操刀大有能源定向增發項目的的中介機構正是西南證券、中勤萬信會計師事務所和競天公誠。

對此,《第一財經日報》嘗試就上述業內判斷向西南證券相關人士求證,但其表示,目前還不了解詳細的情況,暫不方便回應。

風暴中西南證券可謂禍不單行,在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同時,西南證券因自營業務風險控制指標不符合規定標準,且未按規定發布相關臨時公告,收到重慶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根據西南證券的公告,今年4月份,該公司量化投資業務因進行阿爾法策略調倉交易,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交易方式合計買入中泰橋梁(002659.SZ)141,435股,加上之前的4.98%持股,西南證券合計持有中泰橋梁5.03%的股份。對此,重慶證監局認定西南證券的行為違反了《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同時,該公司未按規定發布相關臨時公告,違反了《關於加強上市證券公司監管的規定》第十三條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二條的規定。

重慶證監局要求公司在 4 個月內對風險控制指標不符合規定的情形予以改正。同時,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五十九條的規定,要求公司對信息披露違規行為進行整改,在2個工作日內按有關規定對風險控制指標不符合規定標準的相關情況進行補充披露。

西南證券股票於6月24日(星期五)開市起複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016

瑞銀:英國脫歐成真了 下一步要關註什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3184.html

在英國脫歐公布之後,外界關註金融市場發展的下一步。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對外發出報告稱,公投結果剛出爐時,市場上可能出現流動性缺乏、波動性大增的情況,可能需要數天時間才能塵埃落定。

瑞銀認為,短期而言,投資者應該密切關註英國國內政治動向,包括表達脫離歐盟意願的所有正式聲明(或關於脫歐時間表的暗示),這會觸發《里斯本條約》第50條。

在對市場以及投資組合的影響方面,瑞銀認為,對於英國公投結果,歐洲與美國市場開盤後很可能進入“避險”模式。此外,我們預期資產價格動蕩不可避免,某些市場的流動性可能會大幅下降,並可能導致價格錯配。

瑞銀稱,與國內經濟聯系最緊密的英國公司與行業(例如金融、非必需消費品、富時250中型股指數等),在公投前相對於防禦類股以及受益於英鎊走軟的國際化公司的表現本就落後,公投後這種趨勢料將延續。不確定性上升也可能導致歐元區股票下跌,英國敞口較高以及在倫敦的運營規模較大的歐元區金融股或將受到最沈重的打擊。

因避險情緒高漲,瑞銀預計,以歐元計價的高收益債券在開市後可能下行。然而,瑞銀仍預期該資產類別在6個月的戰術投資期內將取得正值總回報。歐元高收益債券指數中英國發行人的權重僅為10%左右,因此英國公投帶來的直接基本面沖擊應該不大。

考慮到不確定性極高,目前瑞銀暫不對全球戰術資產配置做任何調整。通過構建多元化跨資產投資組合,並采用紮實的風險管理工具,我們已經在類似英國公投這樣的事件發生時盡量減輕風險。因此,我們鼓勵采用這種投資方式的投資者不要放棄自己的策略,也不要在市場波動性飆升、流動性低於往常之時拋售風險類資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059

全球都在看 Brexit是否成真

2016-06-27  TCW

今天(6/23),英國脫歐(Brexit)公投就要拍板去留,民調數字詭譎多變,徒增不確定性:一個月前脫歐派的聲勢才突然高漲,6月中,留歐派女議員遭槍擊的新聞卻又逆轉情勢。一般預料,留歐派將因此廣獲中間選民的同情票勝出。

【脫歐公投淺談】

Brexit 英國脫歐公搜(Britain+exit) A : The Brexit backers, who plan to vote to leave the EU, are gaining momentum.

(脫歐公投的支持派聲勢持續壯大。)B : But, it's so close, so we still can't say for sure which side will win.(但雙方實力接近,我們還不敢說誰會贏。)volatile 動盪的、易變動的A :The financial sector in Britain has proved volatile ahead of the June 23 vote.

(6/23投票前,英國的金融業早已動盪。)B : If Britain votes to leave the EU, it'd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global economic growth.

(若公投結果確定要脫歐,將衝擊全球經濟成長。)contentious 引起爭議的A : 1 wonder if the referendum can be guaranteed to put this contentious matter to rest.

(我在想,公投是否真能平息爭議。)B :Some Britons are expecting years of uncertainty to follow, which will be a nightmare.

(有些英國人預料,未來數年恐如惡夢般不確定。)

[延伸關鍵字]

1.euroscepticism:泛歐懷疑主義2.to guarantee:保證、擔保3.to curb:控制、約束

4.border:邊界

多益時事通工作團隊獨家授權

撰文者周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977

送貨到你加陽台 千葉市試飛成功 空中的產業革命 日本無人機城市成真?

2016-08-08  TWM

日本千葉市長打算讓新都心幕張成為全球首座「無人機都市」,猶如科幻小說場景,無人機交錯飛行、專用的停機區,二0一九年將實現……。

一架無人機發出轟然聲響往上升,把約莫一公斤重的一瓶紅酒,運送到一百五十公尺外的公園。四月十一日進行飛行實驗時,天氣晴朗,每秒風速四公尺,無人機順利地在周遭的樹木輕微搖晃的微風中,完成運送紅酒的任務。

一大家來把千葉市的幕張新都心打造為無人機產業的一大聚集地。」在千葉市長熊谷俊人的一聲令下,幕張領先全球力求成為「無人機都市」。雖然根據航空法,在人口集中區域,無人機的飛行受到管制,但是在今年一月,千葉市獲指定為國家戰略特區後,相關法令可望在未來鬆綁。

改革鬆綁臨海城享地利

幕張打算在二0一九年之前,讓「無人機宅配到府」的服務實用化。成為宅配對象的若葉住宅區(計畫人口一萬人)預計於一九年開始有人入住,各戶的陽台上,預定會設置無人機專用的「起降空間」。一日一居民在網路上訂東西,無人機可以直接送到陽台,四月的試飛首度檢驗了實用化的可能性。

幕張有無人機飛行的地利之便。根據目前設想的飛行路徑,無人機在臨海地帶的物流倉庫收集貨品後,經過海上與花見川,到達目的地若葉住宅區,幾乎不會飛過有人的地方.臨海地帶有樂天、亞馬遜等電商大廠的物流倉庫。而且幕張是海埔新生地,會造成無人機飛行阻礙的電線全部地下化,這也是一大有利之處。

已經有企業虎視眈眈地瞄準商機。行政部門的內閣府與千葉市,以及來自民間的永旺、樂天、佐川急便、NTT DoCoMo、NEC、氣象新聞等公司,都加入了「技術探討會」。

「最終目的希望能實現以無人機寄送樂天市場的商品。」樂天會長暨社長三木谷浩史表示。今年五月起約一個月間,樂天在高爾夫球場試著使用無人機把飲料、高爾夫球等物品送到球友手上,這項服務稱之為「空樂」。NTT DoCoMo正研擬利用通訊技術控制飛行的可能性。NEC則著手研究航空管制系統,氣象新聞公司將從氣象面判斷無人機飛行的安全性。

技術探討會的主持人野波健藏是開發無人機的自立控制系統研究所的代表,由千葉大學發起的新創企業。他表示,「全球各地都在研究無人機宅配的可能性。我們的發展速度必須夠快,才不會在競爭中輸掉。」

市場競爭亞馬遜搶布局

另一位競爭者是電子商務龍頭亞馬遜。亞馬遜為實現下單後三十分鐘送貨到手的「PrimeAir」服務,找來曾在阿拉斯加航空當機長的西恩·卡西迪擔任負責人,除此之外也不斷召募前太空人等人才。

他們目前在全球各地以各種不同機體嘗試,「想選出最符合區域特性的無人機。」卡西迪說。亞馬遜認為,為實現商用目的,必須訂定不同空域的飛行規則。「日本政府對無人機的活用抱持很積極的態度,可望領先全球普遍實現無人機的商用化。」卡西迪充滿期待地說道。

無人機有「天空的工業革命」之稱。根據研調公司Seed

Planning的研究,二0二0年時,日本的無人機市場規模將急速擴大至六三四億日圓,是目前規模的約十七倍。但據信主要用途會是在維護橋樑、測量、災害調查等層面上,宅配方面的應用還會更晚些。原因在於,目前法令鬆綁的區域仍有限,難符合安全要求。

無人機商機雖然令人萬分期待,但有待解決的問題依然很多。

打造尖端都市無人機最重要是安全

在幕張新都心「都會區」研究無人機,是極其重要的一件事。其他無人機特區,多半是希望把它應用在交通不便的非都會地帶。那個部分固然也重要,但企業不會加入。唯有在人口集中區域推動,無人機事業才能成立。否則,無人機就只是個讓人覺得稀奇有趣的東西而已,無法讓無人機產業在日本扎根。

隨著電子商務的擴大,遲早會人手不足。無人機在首相官邸墜毀的事件,導致政府增加對無人機的規範,這對我們來說反倒是個機會。雖有人擔心它的安全性,但在沒人要做的狀態下跳進來做,具行銷上逆向操作的策略。

最大的課題就是安全性。要飛過人的頭頂,不容許有任何三長兩短。今後我們會與政府多方討論需要多少試飛檢驗才能實際上路。

(千葉市長 熊谷俊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69

VR直播奧運已成真,未來能體驗梅西射門的瞬間嗎?

“我們曾經設想過最極端的狀況,比如說我們可以說服西甲賽場上像梅西這樣的球員,在他的頭上戴上VR攝像頭。我相信這個視角絕對會讓人很多人驚訝地說WOW!”這是剛上任不久的聚力體育首席內容官婁一晨向我們描述的未來西甲賽場VR直播的願景。

去年,聚力傳媒投資2.5億歐元獨家拿下了西甲連續五年在中國地區的全媒體版權。婁一晨表示,聚力體育新賽季的重點賽事聚力體育將引入VR直播,讓球迷如親臨賽場、擁有沈浸式的全景體驗。不過他也不禁自問:“當梅西起跳攻門的那一瞬間,有多少觀眾能適應?”這意味著VR在體育直播上的應用還有待技術的成熟。

隨著80、90後新生代成為主力體育受眾,傳統形式已無法滿足他們對新內容的需求,改變節目的運營方式成為關鍵。為此,聚力體育將首次引入“大數據+互動技術”創造新的觀賽體驗。VR直播是其中最吸引眼球的。為此聚力傳媒還將於今年下半年發布一款VR一體機,可以用來觀看比賽或者玩電競遊戲。

聚力體育副總編王曄表示:“我們曾經做過試驗,影響VR觀賽體驗最重要的障礙是分辨率的問題,這個問題現在正在慢慢得到解決。我們覺得只要VR鏡頭放在一個相對比較合適的情況下,而且這個VR是一個真實的三維的環境下,它所提供的效果、視角,以及帶來的感受,是能讓人覺得和現場以及電視轉播上看拳擊比賽不一樣的,而且這種體驗,在某些情況下是優於電視和現場的。”

王曄還透露,聚力體育曾經嘗試用裁判的視角來看網球比賽。不過對此婁一晨表示:“跟體育比賽相結合的VR直播,不是那麽輕而易舉就能完成的。比如在網球比賽中,如果提供給一個裁判員視角,裁判在比賽過程中是在不斷的左右兩邊搖頭的。作為普通的觀眾跟著一塊兒搖頭,你能堅持幾分鐘?”不過婁一晨表示,VR和體育結合未來很大一個領域的應用是幫助運動員訓練。“比如籃球,你可以看到對手怎麽把你過掉,可以通過VR不斷觀看360度的細節,這個是VR非常實用的一部分。”

VR技術與賽事相結合逐漸成為一種趨勢。在本屆奧運會上,VR直播等新技術已經初露頭角。甚至有人評論稱:“對整個VR行業來說,此次奧運會直播絕對是VR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負責奧運會轉播的奧運轉播服務機構(OBS)此次利用360度全景視頻技術,向觀眾提供超過7000小時的VR視頻服務,主要為4K視頻,一些特別重要的賽事甚至可提供8K視頻。用戶除了可以實時觀看VR轉播,還可下載OBS提供的相關的VR視頻播放器觀看。以這次的奧運會為例,三星與康卡斯特旗下NBC環球以及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合作,負責里約奧運會開幕式、閉幕式、跳水、籃球、田徑、體操等活動或賽事的VR轉播,英國BBC也在奧運會上用VR技術直播里約奧運會的部分賽事,包括田徑、拳擊、沙灘排球等,讓未能到場的體育迷也能通過VR直播觀看比賽。

王曄表示:“由於體育比賽觀看需要很強的‘現場感’,身臨其境可以讓用戶有更好的觀賽體驗,體育有望成為VR的‘拳頭級內容’。”早在2015年10月,在NBA常規賽揭幕上,主辦方就為觀眾提供了這種新穎體驗。而今年4月,科比職業生涯中最後一場比賽,NextVR也進行了全程VR直播。此外,借助於VR技術,用戶還可更加全面地了解比賽的信息,比如歷史比分,這是VR超越現場觀看比賽的地方。

根據Digital Capital數據顯示,2016年一季度全球共在AR/VR領域投資17億美元,其中近10億美元來自於中國。暴風集團旗下剛成立的暴風體育也稱未來會推出VR賽事直播方式。“未來通過VR觀看2018年世界杯,不會只是一個夢想。”暴風體育負責人表示。

盡管VR直播潛力巨大,但由於目前技術尚未成熟、VR設備未普及等原因,用戶要享受完美的VR直播體驗尚需時日。首先正處於起步階段的VR技術,在直播過程中對機位的選擇很關鍵。“把VR設備放置在運動員正上方是最為有效的位置。但是,這個位置的選擇又會影響到正常的原有的體育賽事轉播,兩者的沖突仍有待解決。”婁一晨對記者表示,“而且,對於複雜的運動場景,到底需要放置多少個VR設備,什麽樣的視角是觀眾最感興趣,代入感最強的?這些思考沒有成百上千場的VR直播探索是不可能得到很好解決方案的。”

另一方面,要進行VR直播,昂貴的裝備不可或缺。比如在今年法國歐洲杯中承擔起VR直播的諾基亞OZO的價格高達4.5萬美元一臺。要完成一場賽事的直播,取決於要幾個機位,這筆開銷是“硬支出”。針對聚力體育是否打算購買類似於OZO這樣的高端VR直播攝像設備,王曄表示現在仍然不確定。他說:“不管設備怎麽樣,最後縫合的技術如何,以及縫合的迅速性是否能夠達到直播的要求,VR的內容還是一個比較關鍵的東西。要把合適的東西放到合適的終端上看。就像奧運會從北京的3D轉播,到倫敦的4P轉播,一直到這次里約的VR轉播,找到適合觀看的內容非常重要。也許在VR技術達到某個高度的時候,它又會派生出更多的應用的空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079

投資人看新美大百度合並傳聞:若成真將提升定價話語權

滴滴、Uber之後,團購外賣O2O領域的伯仲新美大和百度旗下的百度外賣、糯米也傳來合並的消息,盡管官方回應屬於謠言,但前車之鑒讓吃瓜群眾不敢輕易斷言消息真假。

此前,網約車從彼此降價競爭到其樂融融把酒言歡用了不到兩年時間,這讓一級市場投資人行業內不僅只有競爭,在互聯網企業所畫的大餅吃的差不多的時候,補貼所帶來的價值已經彌補不了投資者為補貼所付出的成本。

這時,合並從投資的角度來看也是大勢所趨。

在美團與大眾點評合並之前,美團曾經在2015年完成D、E兩輪融資,D輪融資5億美元,E輪融資20億美元。美大合並之後,再次完成30億美元融資。外賣為美團主要業務,因此大部分融資額用在外賣補貼用戶上。然而,頻繁的融資次數,一次比一次高漲的融資額卻並沒有帶來符合預期的營收。

在今年亞布力論壇上,王興稱截至今年7月,美團點評除外賣業務之外的其他業務已經實現盈虧平衡,而外賣業務仍然處於虧損狀態。

“虧損主要由兩方面原因造成:一是處於補貼狀態,二是競爭對於市場來說存在選擇權,這種選擇權對總體推廣不是特別有利。所以一旦協同板塊形成,在O2O領域形成相對壟斷的業務狀態,有可能改善企業目前營收情況,至少在這段時間內不用看到過多補貼現象出現。”投中信息高級咨詢顧問陳偉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而百度與新美大一旦選擇合作,行業格局將會徹底改變。“巨頭的合並意味著O2O領域的競爭game over,真正回歸商業本質、創造客戶價值、提高行業效率、擁有核心壁壘的公司會處於相對壟斷地位。美團的強運營能力是BAT無法擁有的,而O2O需要的就是這一點。”達晨創投董事總經理高洪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而這種壟斷地位也將提升新美大行業內的議價能力。“上遊商家能夠控制中下遊成本,對企業報表來說是比較大的增益,但是同時也要看下遊廠商是否有反彈機會並且出現反彈的時候有沒有其他品牌進入。全國O2O是一個很大的市場,而且現在市場穿透的深度沒有想象得那麽高。”陳偉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665

不做胃鏡也能查出胃癌了!今後驗尿液篩查胃癌有望成真

9月7日消息,上海瑞金醫院研究團隊發現尿液中可以檢測到胃癌標誌物,這預示著今後通過尿液就可以篩查胃癌。中國是胃癌的高發區,早期胃癌癥狀並不明顯,而國人對胃鏡檢查心懷恐懼,往往被查出胃癌時已是中晚期,錯失最佳手術治療時機。

據中新網報道,瑞金醫院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朱正綱、於穎彥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關註到腫瘤研究領域長期被忽視的生物樣本——尿液,並在研究中發現尿液中確實存在胃癌標誌物。瑞金醫院外科研究團隊研究團隊表示,這些新發現的尿液小分子化合物與血清傳統腫瘤標誌物對比,顯示出更好的敏感性與特異性。

研究團隊將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癌癥研究權威刊物《癌癥靶標(Oncotarget)》上。該成果對於實現胃癌的“無創化”診斷、提高胃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著積極的意義。

由於尿液中的代謝物是小分子物質,原有的檢測設備無法分析測試小分子化合物。瑞金醫院胃癌轉化醫學研究課題組從頭摸索並建立分析方法。研究人員收集取樣,利用分析化學領域的精密儀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暨GC-MS),對收集到的樣本進行初篩和第二步的定量分析驗證,最終發現氨基酸類和有機酸類共14種小分子化合物有生物學意義,這些新發現的胃癌尿液小分子化合物作為腫瘤標誌物與血清傳統腫瘤標誌物對比分析,顯示出良好的敏感性與特異性,其中有3種小分子在尿中的升高與胃癌不良預後有相關性。

課題組早前已有胃癌血液標誌物研究成果入選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首批轉化專利,由張江知識產權運營平臺買斷並進行試劑盒的制備與報批。醫院方面表示,此次圍繞胃癌患者尿液小分子標誌物的創新性發現亦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

據透露,課題組目前正著手進行尿液新型小分子標誌物的臨床實用檢測方法學探索,希望盡快使這項集醫工、醫理多學科交叉性研究成果早日實現臨床轉化,造福患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883

能成真嗎?Uber說未來10年內提供“打飛機”服務

10月27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Uber周四發布了一份近100頁的白皮書表示,將在今後10年以內制造出能在城市里輕松利用的自動駕駛飛機,並誕生新的交通工具網絡。

據悉,該小型飛行器可以垂直起降,與出租車服務一樣,飛行器將通過手機應用預約,最終由電腦操控,實現無人駕駛。Uber計劃今後通過政府和民間的合作來推進邁向實用化的磋商。

Uber 的設想在大帝都大概是這樣的:假設你住在地鐵最西北的昌平西山口,房子寬敞、房租低,早上做個早餐看份報紙,然後隨便 Uber 個小型飛機(可選無人駕駛的),十分鐘內就能到達到最東南的土橋上班,節省回來通勤三四個小時的時間,只用將市中心昂貴的房租拿出一小部分當做交通費。

這聽起來似乎像是1962年美國卡通片的場景。但Uber認為,空中的短途交通將是可行的,最終價格也將在可承受範圍內。Uber 暫定的價格是,一開始129美元,短期內下降到43美元,長期下降到20美元。

發展這類飛機的障礙包括電池技術。電池的成本必須得到降低,而充電速度必須加快,帶來更強大的性能,獲得更長的續航時間。監管方面的障礙也必須得到解決,例如航空管理部門需要對此進行認證。此外,基礎設施建設,例如飛機起降的場地,必須跟上。

據 Uber 產品首席 Jeff Holden 的介紹,他們並非是為了單純的建造飛行汽車,而是想要加速整個產業的發展。換句話說,Uber 是希望能在一個新的產業里做出一番同樣偉大的事業,就像其在傳統出租行業里所做的那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891

人與機器人的情感戲即將成真?

在近期風靡全球的《西部世界》(Westworld)和《真實的人類》(Humans)等一系列連續劇中,人工智能正在成為主角。這也引發了針對人工智能不同觀點的激烈沖突。比如馬薩諸塞州是否會率先批準機器人婚姻合法?

機器人總是以美麗動人並且受制於人的形象出現在屏幕上。比如在Westworld中,純真的機器人Dolores就反複地被野蠻對待;而在今年冬季即將在美國上映第二季的Humans中,楚楚動人的機器人Anita被迫與她的已婚主人發生性關系。

與此同時,在大多數人和機器人的故事中,女性機器人又總是被賦予比較特別的挑釁力,尤其在當下社會的文化氛圍中。比如斯派克·瓊斯執導的電影《她》(Her)靈感就出自斯派克·瓊斯在網上看到的一篇關於人工智能的文章,講述了在不遠的未來人與人工智能相愛的科幻愛情。人工智能系統OS1的化身薩曼莎(斯嘉麗·約翰遜 聲)擁有迷人的聲線,溫柔體貼而又幽默風趣,這讓主人公西奧多與薩曼莎很快發現他們如此的投緣,而且存在雙向的需求與欲望。

當科技脫去冰冷的面紗,被賦予高度人性化和活色生香的情趣時,人類與機器人的關系就變得更加微妙。在另一部電影《機械姬》(Ex Machina)中,女性機器人Ava向她的人類愛人提出了一個情人普遍感興趣的問題:“當我們不在一起時,你想我嗎?” 她的眼睛充滿了淚水,“有時在晚上,我想知道你是否在通過攝像頭看我, 我希望你是。”

好萊塢著名電影制作人Stephen Hamel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觀看機器人的情感系時,觀眾往往陷入沈思。機器人本身是沒有情感的,但是演員在演戲的時候是充滿情感的。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思想過程。”比如AMC新一季的連續劇Human,就以具有人物特征的機器人來探索人與機器人更深層的關系以及機器人本身的身份。在拍攝之前,Human的創作者Sam Vincent和聯合創作者Jonathan Brackley就與包括谷歌人工智能團隊DeepMind的創始人CEO Demis Hassabis在內的技術專家進行討論,希望把人工智能演繹得更加真實。Demis也是這部劇的粉絲。

事實上,從電影《星球大戰》開始,機器人長期以來就一直是電影和電視的主角,但是它們和人類的距離第一次變得如此近。故事線索通常包含人工智能的各個方面。 在當下人類對於人工智能在希望和焦慮的複雜情緒交織的時候,電影的作者和導演們向觀眾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機器人究竟是英雄,惡棍,或者只是應用程序?

Stephen Hamel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讓機器人賦予情感,在人類的世界中同樣具有喜怒哀樂,越來越成為好萊塢電影的主流。人工智能本身並不能成為電影打動人的要素,只有當機器人與人類同樣富有情感的時候,電影才變得有吸引力。”

人工智能專家、《機器人的愛與性》的作者David Levy認為,人機交互技術的發展將使得人類在未來一年左右能夠與交互式機器人發生性行為,此後人類將能與機器人相愛,並且到2050年人類有望與機器人結婚。 他甚至推測馬薩諸塞州將是第一個批準人類與機器人婚姻合法化的州地。Levy曾在2007年時就向《物活科學》出版社表示:“一旦有一個類似‘我與機器人做愛而且感覺很好’這樣的故事出現在《Cosmo》雜誌上,我想很多人都會激動得跳腳。”

好萊塢正在努力抓住現實生活中人機交互的技術。 在Netflix上映的英國反烏托邦系列電視劇《黑鏡》其中一集就探索了讓人們通過社交媒體上的記錄來重建人的聲音和想法,以此來繼續與死去的愛人溝通。 這讓人聯想到初創公司Eternime,它通過挖掘用戶的故事和記憶的數字足跡,來創建一個可以與朋友和上幾代家人互動的“智能化身”。 它能將數據輸入到聊天機器人里,這樣活著的人就能和死去的人在現實世界里聊天。

人工智能技術給人們啟發:當你離開人世之後,依然能夠以數字形式儲存你的記憶和性格特征。在電影《愛情天文學》(Correspondence)中,死去的教授愛德華還能和他摯愛的學生艾米通過短信聊天,讓她感覺自己從未離開,就是利用了教授精心設計的一套人工智能系統,在設定好的時間點,發送短信和郵件。

人工智能在娛樂行業的繁榮也是因為人工智能技術已經讓殺手無人機、無人駕駛車以及人工智能助手Siri和Alexa等原本只存在於科幻小說中的一切成為可能。以人工智能為主題的電影的預算也節節攀升,去年的《複仇者:奧創紀元》的預算高達14億美元。而類似Ex Machina這樣逐漸崛起的小型項目則讓更多的電影人能夠嘗試該類主題的電影。

機器人公司iRobot CEO Colin Angle還記得他參與拍攝的機器人電影中的臺詞:“今年冬天209支隊伍參加的機器人大賽最後勝出的隊伍是Connolly和Kazazi。”Colin Angle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曾在MIT的機器人實驗室工作,後來與他的導師一起成立了iRobot機器人公司。iRobot所制造的掃地機器人Rumba已經出現在多部好萊塢電影中。

但是最令Angle記憶深刻的是,在創始之初,iRobot其實是為了設計和制造登月機器人,並將版權出售給願意註資的電影公司,後來也吸引了好萊塢電影制作人入股。雖然最後登月機器人並沒有被拍成電影,但是Colin Angle的名字最後卻出現在了火星上。Angle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雖然最初的商業嘗試並不是很成功,卻是一個很有趣的經歷。我們的機器人技術被用於NASA的火星著陸器,展示了人工智能機器人如何在探索外星球上發揮作用。”

Stephen Hamel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未來投入此類電影的預算範圍將在800萬美元至7000萬美元。他正在和有華誼兄弟和弘毅資本註資的影視制作公司STX合作,制作一部講述第三次世界大戰中人類和無人機的關系的片子。“無人機並沒有自己的感情,只是模仿人類的行為。我們試圖把科技融入到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中。”Hamel說。

在屏幕上,機器人總是具有暴露人類善良和邪惡的能力。“只要現實世界中有技術進步,人們將繼續關註科幻小說及其中的隱喻,並進一步探索關於機器人的道德難題及其對人類的影響”, 人工智能電影《外星人:約定》(Alien:Covenant)的編劇Jack Paglen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相信機器人的故事還沒有講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171

端點 | “阿凡達”成真!韓國造世界首臺載人機器人

周二下午,韓國機器人公司“韓泰未來科技”對世界首個巨型載人雙足機器人進行初次測試。該機器人名為Method-2,高4米,重1.5噸,能夠像人類一樣行走。邁出第一步時,其重量足以令地面震顫。

據該公司主席Yang Jin-Ho介紹,之所以設計這臺機器人,是為了讓它去那些人類在沒有保護措施的情況下無法到達的危險或極端地帶工作。

自2014年以來,Yang已經在該項目上投資2420億韓元,約合2億美元,聘請的設計師曾經參與《變形金剛》等科幻大片的制作。

據悉,Method-2能夠模仿坐在其軀幹內部的駕駛員的動作,但人們不光可以坐進它身體中操控它,也可以通過遙控遠程控制它。

目前,Method-2已經收到了來自制造業、建築業乃至於娛樂業的“橄欖枝”,但它究竟會被如何使用,尚未可知。其平衡性和動力系統仍需要改進。

Yang表示,Method-2預計將於2017年底開售,價格為100億韓元,約合830萬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3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